> 企业管理 > 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011、111轮叶给煤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5-04-04 热度:22

011、111轮叶给煤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1篇 011、111轮叶给煤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司机必须熟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或岗位工作标准),方可操作。

二、开车前的检查

1.开车前,认真检查各部件是否完整齐全,轮叶是否卡住,挡板换向器是否完好,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及时处理;

2.各轴承及磨擦部分的油脂是否清洁充足;

3.检查给煤机是否在停车位置,尽量避免不在停车位置的情况下开车;

4.与工作台相连部分的溜槽是否破漏,橡皮刮板与皮带接触是否严密;

5.与调度室及有关岗位取得联系,弄清入洗原煤品种、数量及换煤顺序。

6.检查附属设备:如抽风机、除尘器是否良好,根据需要分别启动附属设备。

三、开车与停车

1.听到开车信号后,及时回答信号,并在开停车按钮附近,监视启动;

2.就地闭锁启动时,要待211、112、012、021启动后,就地闭锁启动011、111;

3.停车时,首先要停给煤机。

四、运转中的检查与维护

1.运转中要注意煤中的大矸石、杂物,铁器等,并及时拣出,遇有异物卡住给煤机或皮带时,要立即停车处理;

2.煤量不足时,应加强操作,以保证入洗量。

第2篇 加工车间职业健康安全规程

1、所有员工工作服必须穿戴整洁,扎紧袖口。

2、车工必须戴好护目镜,穿绝缘鞋。

3、不准戴手套操作车床、钻床、铣床等机床。

4、不准用手抓铁销。

5、刀具,工件要夹紧。

6、不准站在车床的对面,以免物件飞出伤人。

7、不谁用手摸飞转的机床。

8、要使用绝缘的踩板,以防触电。

9、机床一定要接地线。

10、操作电动葫芦时,物件要绑好并且由专人进行操作。

11、车间内除车工外,全部戴安全帽。

12、焊工必须戴好焊工手套。

13、夏季高温天气应多服用下发的防暑降温物品.

14、每年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

15、定期组织学习职业病健康防治知识。

16、本岗位员工在工作期间需带耳塞

第3篇 放料工安全规程

1、上班前穿戴好劳保用品。

2、注意来往车辆,防止碰伤。

3、放料时要站在操作杆的侧后方免弹回伤人。

4、操作时精力集中,严禁打闹。

5、认真检查操作装置的可靠性,发生问题及时处理。

第4篇 空压机岗操作安全规程

1、输气管应避免急弯,打开送风阀前,必须事先通知工作地点的有关人员。

2、空气压缩机出气口处不准有人工作,储气罐放置地点应通风,严禁日光曝晒和高温烘烤。

3、压力表、安全阀和调节器等应定期进行校验,保持灵敏有效。

4、在机器运行中,要时刻注意,运转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状况要立即关闭停车检查,待排除后方可继续工作。

5、当冷却水突然中断,应立即停车检查,停车后立即关闭进水阀,防止冷却水通入灼热的气缸,使气缸破裂,待自行冷却后再供水开车。

6、开车前,必须检查空压机的各润滑部位是否注满油,以免烧坏机件。

7、皮带轮必须安装有效的安全防护罩。

8、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准擅自离岗。

9、严禁用汽油或煤油洗刷曲轴箱,滤清器或其它空气通路零件。

10、停车时应先降低气压。

11、要保持空压机和动力系统的外部清洁。机房内要保持整洁,不得堆放其他货物。

第5篇 切割工安全规程

1、 上引锭杆时,辊道上不准有人穿行或停留。

2、 引锭杆上好后,严禁人员在拉矫机后和辊道内工作。

3、 上切割机及引锭杆等设备检查时,应携带设备操作牌,室内外人员要联系好,方可上机检查。

4、 在切割过程中,人员不准上切割车,有问题时应停机处理。

5、 横穿切割辊道,必须走安全过桥,严禁跨越地或辊道穿行。

6、 辊道上有坯子时,不准进到辊道下工作。

7、 浇钢过程,校正钢坯不许骑着坯子撬。

8、 更换切割车部件时,防剂手伤人要切断辊道和切割电源后再行工作。

9、 凡进入辊道内和沟内清理杂物时,上方必须设专人监护,保证良好的低压照明,防止砸脚和碰伤。

10、 吊翻废坯斗时,钢丝绳要栓挂牢固,与天车司机联系好人员要避到安全明显位置。

第6篇 浮动吊机安全规程

1.浮吊司机应具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可上岗操作。

2.浮吊司机在吊重作业前,应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1)检查卷扬机的制动系统是否灵活可靠,运转是否正常;

2)检查钢丝绳与所起吊的重物是否安全可靠;所使用的钢丝绳是否有断丝、打结、损坏等现象;

3)检查吊钩,滑轮、各受力支腿是否安全可靠;

4)检查运转盘、吊臂伸缩、升降是否正常;

5)正确判断重物的实际重量、高度、距离、半径范围后参照起重特性曲线方可进行动作。(注:在判断重物重量有异时,应与有关人员商量)

6)起吊重物时应设专人指挥、管理人员不能擅自离开;

7)风级超过规定、水浪对浮吊有影响时应停止作业;

8)配合吊物的有关人员应技术熟练、尽职尽责。绑扎物体应牢固、使用的绳具应安全可靠。

第7篇 剥离工作面作业安全规程

一、本矿山各采点班组必须严格贯彻“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生产指导方针。

二、控制合理的剥离工作面台阶高度;挖掘机剥离时台阶高度不能超过15米:

人工剥离时:

1、松软砂石泥土不能超过1.8米;

2、破碎松软岩石不能超过3米;

三、剥离作业时,必须按照从上至下的作业顺序,严禁从下至上逆和作业。严禁要出现“凹岩”框。

四、因覆盖岩石超过6米,矿体失去开采价值时,剥离工作停止。剥离工作停止后,工作面形成最终边坡,坡面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表土砂石的破面角必须小于38度。

2、松软岩石的破面角必须小于45度。

3、较稳固岩石的坡面角必须小于50度。

五、剥离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时,尽量采用松动爆破,以减少对相邻边坡的影响。爆破作业结束后,在矿山安全员的指导下作业人员应及时清除浮石英钟,以确保作业后的安全。

六、矿山安全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应对各采点的剥离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经常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险安全隐患。

各采点班组必须服从安全员和矿山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及时清除安全隐患,严格遵守本作业规程,开展剥离工作。对于违反作业规程规定,强行进行作业的班组,厂部将对其地进行严厉处罚。情节严重并因此造成他人伤害的,移交国家司法部门进行处理。

第8篇 柴油发电机安全规程

一、启动前检查

1、检查机油油位是否在标示刻度线以内,不够加同型号机油至标示线以内。

2、检查冷却液是否在水箱盖以下6mm左右,不够加清水至上述位置。

3、检查电解液液位是否在极板面上15mm左右,不够加蒸馏水至上述位置。

4、检查发电机周围,把有碍操作或运行的物品搬开,确保通风畅通。

5、确保柴油发电机总开关在off(关)状态。

6、确保燃油箱油量在一半以上,燃油供油阀常开。

二、启动

1、确保控制屏上各按钮已经复位,将速度操作手柄调到“怠速”位置,

2、把钥匙转到“开”的位置,按下启动按钮柴油发电机启动。

3、将速度调节手柄慢慢上调直至电压为“400v”频率、50赫芝时

拧紧固定手柄螺母,发电机正常运行。

4、柴油发电机正常情况下,一次启动着车或最多三次启动着车,

如果发电机三次都不能启动着车,控制面板上的故障指示灯亮,此时应查明原因并消除故障再启动。

5、启动着车后应检查有无噪音或震动,有无漏油,有无漏水,漏

气现象,控制屏有无异常显示,在开机10~15秒内油压应达到正常范围(35~60p.s.i)如有不正常情况应做出相应的整改,待一切正常后合上发电机总开关开始供电。

三、停机

1、先扳下发电机总开关,让发电机空载运行5分钟,然后把调速手柄扳到“怠速”位置运行5分钟再扳到“stop”的位置,柴油发电机停机。

2、如有紧急情况需停车,可以不扳下发电机总开关直接将调速手柄扳到“stop”的位置柴油发电机停机。

四、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以上操作规程操作,以保证财产及人身安全。

第9篇 数控机床维修安全规程

1)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1) 维修人员亲自到故障现场检查需维修的内容;

(2) 根据检查情况制定维修计划;

(3) 准备好维修用消耗备件;

(4) 所需仪器和工具状态良好。

2) 维修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 维修期间应在醒目的地方树立“机床正在维修”的标志,必须使电源开关处于“off”位置,并在电源开关上方树立“不许通电”的标志;

(2) 工作场地空间足够,光线良好;

(3) 装卸重物时,若重物超过20kg,应两人以上搬抬或用吊车装卸,铲车或吊车必须由具有操作合格证的人员操作,起吊工作必须由专门人员指挥;

(4) 不得将工具或工件放在机床的滑动面上;

(5) 不得用湿手操作电气线路及开关等;

(6) 不得随意更改电路或其他调整用电位器;

(7) 通电测试时,注意防止高压危险;

(8) 一定要使用规定的液压油、润滑脂、润滑油或其他性能相同的产品;

(9) 一定要使用规定的熔断器和电缆。

3) 维修工作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 再次检查已经维修的各部分,确保机床能正常工作;

(2) 清理维修场地,整理机床外观;

(3) 将机床移交给操作者予以验收;

(4) 记录好维修工作的各环节和处理结果。

第10篇 抹盖工岗位职业健康安全规程

1. 严禁坐卧轨道。

2. 操作中劳保用品必需穿戴整齐。

3. 操作中注意导烟车来回行走方向。防止碰伤。

4. 灌浆小车必需放到合适位置,防止被车撞坏。

5. 盖盖、灌浆时,防止导套烫伤。

6. 炉口灌浆后,必需进行抹缝,防止炉口冒烟。

7. 待听到导烟车发出的导烟结束的信号后,要及时进行抹盖。

8. 操作使用的工具不准乱扔、乱放。

9. 非本车司机严禁动车。

10. 不准用脚踩大小炉盖,不准从炉顶往下乱扔东西。

11. 行走和操作时注意打开的炉口,防止掉入炭化室内。

12. 导烟车行走时,不准上下车。

13. 开关高压氨水时,动作要缓慢。脸部要避开高压氨水阀门。

14. 炉盖着火时,禁止用干煤进行密封。

15、炉顶有积水时,要及时清除。

16、盖上升管盖时,动作要轻,以防水封内水溅出,烧伤。

17、严禁装完煤,不关闭高压氨水阀门。

18、夏季高温天气应多服用下发的防暑降温物品

19、每年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

20、定期组织学习职业病健康防治知识

21、本岗位员工在工作期间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第11篇 压缩气体保管安全规程

1、当班班长为岗位防火责任人,对当班气体验收入库、发放、保管等作业负防火安全责任。

2、上岗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严格遵守“三不伤害”防护卡内容。

3、入库验收时,查看瓶体防震圈、阀门安全帽是否完好、旋紧,瓶身有无缺陷损坏和钢瓶头部是否有粘油污等现象。

4、库内严禁火种,隔绝热源,防止日光曝晒。

5、气瓶应立放稳固整齐,阀门向上,不得倾靠墙壁,如果平放,必须将瓶口朝向一方,不得交错堆码,并用三角木卡牢,防止滚动。

6、严禁氧气与乙炔气、油脂类、易燃物品同库混存,气瓶阀门和试压表绝对不许沾染油污、油脂,以防引起燃烧和爆炸。

7、库温保持在28℃,最高时不宜超过32℃,若超过应采取防患措施,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以防气瓶生锈。

8、每日上班应查看气瓶有无漏气和其他异常情况。

9、在夏季,每日必须有一次定时检查库内温湿度,若库温超过规定时,应于早、晚开窗通风降温,通风后气瓶出现水珠时,应及时擦干。

10、不得穿着油污的工作服和戴油污的手套进行操作,领发和搬运气瓶时必须由两人搬抬,注意轻拿轻放,不得用手持瓶口安全帽用肩扛或背负,以防失手坠地伤人或爆炸。

11、氧气、乙炔气不得混装。

12、岗位人员和兼职安全员要熟练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经常检查灭火器的使用周期。

13、安全注意事项:

①发现气瓶漏气无法制止时,应立即取出放在库外安全点,并加以看管待其漏尽,放气过程中,严禁吸烟或其他火星。

②使用人员不得将瓶内氧气全部用完,必须按规定保持瓶内有一定的气压。

第12篇 炉顶工岗位安全规程

(1)基本要求

①劳保用品穿戴齐全。

②在炉顶操作时,要站在上风侧,清扫炉口石墨时,要防止喷火烧伤。

③不得踩炉盖,翻了的炉盖禁止用脚蹬。

④注意导烟车行走方向。

⑤烟大、汽大时要慢走,注意炉口和导烟车。

⑥水封盖、炉盖上禁止压重物。

⑦清扫桥管和上升管时,禁止在上升管跟部逗留和通过。

⑧关上上升管盖时,要缓慢进行,以免水封水溅出烫伤。

⑨在进行装煤除尘作业时,桥管翻板必须处于关闭状态,上升管盖处于关闭状态。

(2)禁止事项

①禁止在炉门打开或上升管关闭时清扫炉口。

②禁止跨在铁轨上扫炉盖,禁止在铁轨上休息。

③禁止从炉顶跨上推焦车、拦焦车。

④禁止从炉顶往下扔东西,必要时要有人监护。

⑤禁止将杂物扫入炉内或扫入空炉。

《011、111轮叶给煤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