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安全过程管理
安全过程管理与安全目标管理是相对的,前者强调的是通过过程的严格控制来实现安全生产,而后者侧重强调“安全”这个目标,只要很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就应属于合适的方法。
由于安全事故具有偶然性,从生产经营单位的内部安全生产管理来说,过程的控制更显得重要。因为所有的目标都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来完成,如果过程控制不好,可能就会在一些偶然因素的触发下导致事故的发生,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过程管理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通过对过程要素(项目、活动、作业)、对象要素(作业环境、设备、材料、人员)、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的系统控制,消除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与有害因素,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如图2-5所示)。过程安全管理基于两个基本理念:一是“一切处于受控状态”;二是“过程规范化、标准化”。属于过程管理的方法很多,如“四全”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全员管理)、标准化作业、安全检查、危险作业安全监护、确认制、安全审批制、危险监控法、定置管理法等。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安全过程管理方法,有的方法在对象管理章节中介绍。
1.项目建设的“三同时”过程管理
项目建设的“三同时”制度就是要求从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保障项目的安全性,防止建设项目“带病”投入运行而埋下事故隐患,是一种过程管理。
1.1建设项目设计安全保障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建设项目的设计安全保障应贯穿于设计的各个阶段。
图2-5安全过程管理控制要素
1.项目可行性研究安全保障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为保证安全应做到以下安全卫生方面的要求。
(1)综合要求
符合城乡全面规划布局要求,减少污染和危害,设有职业安全卫生篇章,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费用列入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2)厂址选择
综合考虑项目生产、污染特点及区域的水文地质、气象和当地布局情况,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有严重污染和危害项目应远离城区和居民区,三废排放符合要求。矿井的井口应设在最高洪水水位以上。
(3)总平面布置
生产、生活、居住等区要兼顾各区功能合理规划布置,有毒有害噪声、放射性生产区应远离生活区,散发、产生有害因素车间、工艺,应位于相邻车间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4)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产生有害因素的生产、设备尽可能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进行隔离、通风、净化、密闭、标志等,符合标准要求。引起伤害危险的设备、设计,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2.初步设计阶段安全保障
(1)综合要求
设计说明书中必须有安全卫生篇章,其内容符合规定要求;有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内容符合规定要求。
(2)总平面布置
厂区总平面布置应作到功能分明确、符合气象风向频率规定要求、有害因素远离生活区、污染危害小等。
(3)厂房设备布局
保证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厂房间距、高度、污染隔离符合安全卫生规定的要求,设备布置符合安全规定要求,污染危害小。
(4)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所有产生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及产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都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卫生防护措施,并符合安全卫生防护有关标准要求。应设有急救援设施和必要的仪器设备。
3.施工设计阶段的安全保障
(1)综合要求
严格依照初步设计中的安全卫生要求与技术措施进行施工设计,各种安全卫生设施的施工设计图纸齐全。
(2)总平面布置
拟建建筑物位置、道路、安全卫生防护间距、绿化等内容满足卫生预评价要求,施工平面布置符合安全卫生要求,污染危害小。
(3)厂房设计
厂房的通风、采光、防止有害因素和危险因素危害的防护等符合安全卫生规定要求。
(4)设备布局
设备布局、安全间距符合安全卫生规定要求,污染危害小。
(5)防毒设施施工设计
有毒作业岗位的布置合理,产生有毒的工艺、设备有符合标准要求的防护、密闭设施,通风符合规定要求,无跑、冒、滴、漏。
(6)防尘设施施工设计
所有扬尘作业点都应设有除尘设施,进行尘源密闭、通风净化,各种防、除尘措施、设施及其运行参数符合标准规定要求。
(7)安全防护设施施工设计
所有危险源点、危险部位、危险设备与设施,都应设置安全防护安全保险、安全监控装置,并确保安全装置及其运行参数符合安全标准规定要求。
4.设计审查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也就是说,对于矿山建设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等危险性较大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实行设计审核制度,经有关部门审核结果负责,在审查失职而导致事故,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设计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审查项目的建设单位及承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安全卫生预评价、设计、施工等任务的单位贯彻执行“三同时”规定的情况。
(2)根据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和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审查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中的安全卫生论证内容,审查建设项目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和建设项目设计中的安全卫生专篇。
(3)审查建设项目设计所采用的安全卫生防护措施、安全卫生设备、设施的选型和设计性能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安全卫生标准要求。
(4)对违反“三同时”规定的建设单位及承担可行性研究、安全卫生预评价、设计、施工等任务的单位,下达整改通知,并检查其整改情况。
1.2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安全保障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验收部门及其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
施工单位必须按所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落实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中的安全卫生防护设施,不得随意更改设计内容,如果确需更改,必须重新申报审批。施工单位应按施工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施工质量负责,如果因施工质量问题引发事故,造成损失,就要追究施工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建设项目安全卫生竣工验收是安全生产管理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在投产前的安全卫生监督检查,验收通过并取得《建设项目竣工安全卫生验收认可书》后方可投产使用。
(1)申请建设项目安全卫生竣工验收的条件
建设项目中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具备下列条件方可申请竣工验收:
①初步设计中有《建设项目安全卫生专篇》并已经过相关行政部门的审批同意;
②进行预评价并有《建设项目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并已经过相关行政部门的审批同意;
③安全卫生设施已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
④对建设项目中安全卫生设施的效果进行了测定和评估;
⑤对试车或试生产中所发现的危及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⑥对可能影响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生产岗位进行了检测,并建立了档案;
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⑧符合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安全卫生的要求;
⑨进行了竣工验收安全卫生评价,并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安全卫生评价报告书》。
(2)建设项目安全卫生竣工验收
安全生产行政部门将按如下程序对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进行验收。
①相关行政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专篇》内容和审批意见、《建设项目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内容和审批意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安全卫生评价报告书》内容和审批意见,以及国家有关规定、规范、标准,对建设单位报送的安全卫生方面的专题报告和验收审批表进行分析、复核;
②相关行政部门对严重危及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岗位进行现场检查,并对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进行效果分析和评估,还可根据需要委托法定检测单位进行复测;
③经复核、检查、评估、复测已达到安全卫生要求的建设项目,签署同意对该项目进行竣工验收的结论性意见;就复核、检查、评估、复测中发现的危及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并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在整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整改完毕;
④对于验收合格的项目,签署《建设项目竣工安全卫生验收认可书》。
1.3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由于矿山、危险物品的生产与储存项目都属于危险性大的项目,在建设前应进行安全卫生预评价,《安全生产法》从法律上加以确认,以增强安全评价的法律约束力,有利于安全评价制度的有效执行。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评价结果作为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安全卫生设计和建设项目安全卫生管理的主要依据,并供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进行监察时作为参考。
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是的种安全预评价,它实际上就是在建设项目前期,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它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并委托本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有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承担,并应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会审前完成并通过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
1.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内容
安全评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承担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进行评价,提出明确的防范措施。建设项目安全卫生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设项目安全卫生评价的主要依据和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定量或定性评价;
(3)安全卫生对策措施(包括建筑及场地布置方面的对策措施,工艺及设备方面的对策措施,安全卫生工程设计方面的对策措施,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事故应急方面的对策措施及其他综合性措施);
(4)安全评价的结论和建议。
2.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
建设项目安全卫生评价大纲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安全评价的主要依据;
(2)建设项目概况;
(3)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
(4)安全评价范围、评价单元;
(5)安全评价方法;
(6)安全卫生对策措施;
(7)安全评价工作的进度安排。
3.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的审批
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评价工作,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本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熟悉本行业和本建设项目技术特点的、有安全卫生评价资格的单位承担,并与之签订书面委托合同。建设项目安全卫生评价工作应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会审前完成,预评价单位应编制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评价大纲和安全卫生评价报告书,并通过安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
国务院有关部、委、及直属机构直接组织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其安全卫生评价大纲和预评价报告书经具有认可资格的专家评审后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批。其他建设项目,其安全卫生评价大纲和评价报告书的审批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安全生产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2标准化作业管理
生产经营过程和人的行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各种“异常”而导致事故。作业标准化就是通过对作业过程的操作程序和作业动作进行分解,筛选出安全、经济、优化的操作程序、作业动作、作业组织程序等,把它们标准化,并严格执行。这样可克服因随意性而导致的事故
2.1作业标准化的概念及意义
标准就是对经济技术活动中具有多样性、相关性特征的重复事物,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以特定程序和特定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作业标准化就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方法加以优选优化,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的活动过程。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作业就是标准化作业。推行作业标准化具有如下意义:
(1)标准化作业是生产安全的客观需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最终多数都可归结为错误的操作。由于每个人所受的教育训练、工作经历、技术水平等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造成失误的原因也各异。为了减少操作方法与程序的标准,即作业标准。由于作业标准是经验和科学的总结,体现了安全、舒适、优质、高效的客观规律,因此只要按照它进行作业就能有效地防止错误操作。
(2)作业标准化是过程管理规范化的基础
标准化是以制定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指导标准化的方法应用于管理领域,通过制定和贯彻管理标准,使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各环节、各要素达到有机、合理的配合,使管理定量化、科学化,这就是管理的标准化。在管理标准化基础上,以各种岗位工作标准化为依据,从组织行为角度,确定组织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并用于约束、指导和激励生产经营单位人员的行,就是管理的规范化。无论是管理的标准化,还是管理的规范化都是以岗位工作标准为依据的。一个生产系统的产品生产,是生产系统各要素和各个生产过程环节协作完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一定的方法、程序和标准来运行,否则生产系统就无法完成其特定目标。所以要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首先必须实现各生产过程作业的标准化。
(3)标准化作业是安全规章制度的具体化
作业标准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化,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对消除或防止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限制性的规定,但一般都并不指明保证安全的具体做法。但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要是解决“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问题,而“怎么干、先干什么、正常情况下怎么做,特殊情况下怎么做”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具体作业程序来回答。如果从宏到微观的思想方法来说明,就是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对安全的规定是针对较一般性的,相对较宏观的。对于作业过程比较具体程序方法只能通过作业标准来加以补充和完善。所以作业标准属于更微观层次的安全规定。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过程有很多随机的因素,条件千变万化,有时现有的规章制度与所处的条件差别很大而不适用,这时就必须以作业标准作为依据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作业标准又是规章制度的基础。
2.2作业标准的内容及制定方法
1.作业标准的内容
从作业标准化的内涵来看,它主要是作业过程中的标准化问题,包括作业程序的标准、作业方法及手段的标准。但是,作业过程实际是在人机系统中进行的,也就是说作业过程涉及到从事操作的人、运行的设备、使用的器具、作业环境以及对作业过程的管理。因此,要做到作业标准化,必须同时使作业过程所涉及的各要素也标准化。由此可见,广义的作业标准化除了作业程序、方法、手段的标准化外,还包括人的行为、作业环境整洁、设备检查维修、工器具放置使用、劳保用品穿戴、个体防护设施准备,以及共同作业的指挥联络等各方面的标准化。说见表2-3。
表2-3作业标准化的内容
作业标准化构成 | 作业标准类型 | 作业标准内容 |
作业过程 | 程序 | 作业程序标准,交接班标准 |
方法手段 | 作业方法标准,作业手段标准,使用器具标准等 | |
人的行为 | 动作 | 操作动作标准,指挥动作标准等 |
交流 | 交流手势(即体态语言)标准,语言、口令标准等 | |
穿戴 | 劳保用品穿戴标准,自身穿戴标准 | |
作业环境 | 材料 | 材料堆放标准 |
工器具 | 工器具放置标准 | |
标志 | 安全标志布设标准,防护装置布设标准 | |
作业设备 | 监护 | 设备运行过程监护标准 |
检查 | 设备检查标准 | |
维修 | 设备维护标准,定期修理标准等 | |
作业管理 | 制度 | 管理制度标准 |
活动 | 管理活动过程标准,活动内容、形式标准 | |
信息 | 管理信息标准,管理住处传递标准 |
上一页1234567891011下一页(1)作业过程标准化
从时间因素来看,任何一个作业过程都由一定的要素在一定的空间的时间里交替作用的结果。因此作业过程标准化首先体现在作业程序的标准化,这种程序标准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如工序衔接的标准,作业人员轮班(交接班)的标准等;微观方面主要是某个操作的程序,如起吊作业中对某个物件起吊过程应包括:准备、开动行车、开到吊物位置、落钩挂吊、起吊、运行、指定位置、落钩、升钩等程序。作业方法标准比作业程序标准更为综合,它主要是指完成某项任务过程中要素的配置情况如人员、手段、器具、材料、运作方式,作业组织等的配置。
(2)行为标准化
行为的标准化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很多事故是人为失误引起的。人既是作业过程的一个参与要素,同时又是控制作业进程和运作方式的主人。首先从操作者自身来说,穿戴应符合作业规范,当使用劳保用品时,穿戴也应标准化。当地作为作业过程的指挥者时,其指挥动作应标准化(对不同的作业应有不同的标准)。指挥动作的标准应符合安全、准确、经济原则。如指挥的位置、姿势、动作幅度、速度、动作要素和运动轨迹范围和安全要点等都应标准化。满足安全、舒适、准确、高效的要求。安全要点是作业标准中对安全工作的重点提示,即防止作业中发生危险,出现意外的操作要领。
作业中的交流也应标准化,包括交流手势(即体态语言)标准,语言、口令标准、交流方式标准等,一般应使用普通话;操作中具体使用语言、口令应按一定的规则设计,尤其对险情信号的交流更应标准化,并且每一个人都应进行训练。
(3)作业环境标准化
即应做到标准化的作业现场,要求作业设备装置性能良好,安装合格;按标准配备性能良好的安全设施,装设安全标志及安全标志牌;工具材料摆放整齐、标准化;作业环境卫生标准化;文明生产等。
(4)作业设备检修标准化
设备运行过程应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监护,这种监护程序化,标准化。对各类型的设备,应根据其特点制定出检查、维护、定期修理的标准。同时对于检查维修过程也应标准化。
(5)作业管理标准化
包括管理制度标准化、安全信息标准化、安全业务活动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就是使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的执行标准化,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事故调查制度、事故分析制度、隐患处理制度、紧急事故处理程序、职工安全准则、班组安全工作制度等。
这些制度要求内容齐全、职责分明、具体可行,形成事故预测预防体系。
安全信息标准化:是对信息类型、格式、项目含义的理解,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方面符合统一规定。安全信息标准化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信息准确、全面,适用范围广;②为信息加工处理创造条件;③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④实事求是。
安全业务活动标准化:安全活动的程序、内容要求有较固定的模式的优化的方法。如危险预知活动、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文化建设等,都应做到活动规范化内容具体化、并有针对性。
2.作业标准的制定方法
(1)作业标准制定的原则
①符合政策:作业标准应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法规,符合上级的有关制度、标准、文件和规定,不得与国家和上级发生抵触。
②保持连续:要充分考虑过去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把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技术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以及其他有关的法规、制度等作为制订作业标准的主要依据。
③立足科学:要以安全作业分析人为制定作业标准的主要方法,使作业标准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标准的内容、表达方式、书写格式、语言文字,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等均应符合标准化原理的要求,做到精简、统一、协调、优化。
④总结经验:要重视总结员工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技术熟练的员工的操作经验。制定的作业标准要经受员工的实际操作的检验。
⑤结合实际:制定作业标准要从实际出发。同类型作业的作业标准应力求协调统一,但不同岗位若条件情况不同应允许适当变动。
(2)制定作业标准的程序
作业标准的制定可按以下程序进行:①调查了解生产过程、作业种类;②制定作业分类体系,系统反映出各种作业类型(通用作业,专项作业):③对每种作业进行安全作业分析并总结实践经验;④初步制定作业标准;⑤上下协商讨论,反复修改完善;⑥付诸实施,反复实践修改,直至定型。
2.3作业标准化的落实
作业标准化的推进,必然促进作业人中教育培训和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要使作业标准化能够顺利进行,最关键的是要改变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作业标准化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同时应使他们明确,标准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一咱形式,具有强制执行的性质。生产经营单位自定的作业标准虽然不是国家立法,同样具有法规的性质。在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它是每个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动准则,如果因违反而导致事故,就要明确地承担责任。《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因此,应加强宣传,统一从业人员对实际作业标准化的认识;并通过组织培训,使广大员工掌握制定作业标准的科学方法,特别是重点培训一批骨干力量;在此基础上,就可按上述方法与内容具体制定作业标准。制定好的作业的方法。为了保证作业标准能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严格考核。
3.危险作业(活动)监控管理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些作业或活动过程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易发生安全事故,对它们应该实行过程监控管理。
3.1危险作业的安全监护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的安全措施的落实。”
危险作业是指容易造成严重伤害事故和财产损失的作业。主要是指临时性作业、非生产性作业以及劳动条件恶劣的作业。如拆除房屋,砍伐树木,清扫作业场所,立体交叉作业,易燃易爆场所附近动火,机械设备的检查、修理、注油,重大设备的拆迁、吊运、安装,特大特重零部件的制造、搬运、吊装,大型设施的修理或改造,设备故障的紧急抢修,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处置,高处、沟坑、水上、容器或其他有限空间内的作业,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气密试验,爆破作业,带电作业,高温、严寒、辐射作业等等。特种作业和外出作业也应做为危险作业来对待。
1.危险作业的特点
危险作业的基本特点是临时性、不固定性和危险性,具体表现在:
(1)作业时间、地点不固定;
(2)临时组织作业人员,往往彼此不够熟悉,难以做到默契配合;
(3)作业程序不固定,不熟悉,甚至是完全生疏的;
(4)使用的设备、工具不固定,甚至于适合,缺乏安全保障;
(5)一般都较复杂、困难,技术要求高、危险性大。
危险作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比固定地点的重复性作业有更多的潜在危险。如不认真对待,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就往往容易发生事故,事故的后果多数比较严重。
2.危险作业的人员组织
危险作业多为临时组织作业人员,常因彼此不熟悉,配合不默契而引发事故。因此,一方面应规范危险作业的人员组织,应选派有相应工种施工、操作经验的人员从事危险作业,并且人员配备(人数、工种、技术水平等)应合理。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危险作业人员的管理,对作业人员实施跟踪监督管理,强化作业前的培训与安全教育,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有安全操作证。危险作业人员服装、佩戴劳动保护用品要规范等。危险作业人员组织中,应安排有专门安全监护人员,负责进行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护管理。
3.现场作业监护管理
危险作业的现场监护管理应根据危险作业的特点来制定,应使作业程序规范化、设备与工具使用规范化、作业(施工)现场规范化,确保作业按操作规程进行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1)作业程序规范化
危险作业程序包括申请、审批、作业、监督、总结等过程,整个程序一定严格、规范。对于危险性大的危险作业(如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作业证制度。
需要进行危险作业的部门应首先提出申请,说明要求作业的理由、时间、地点、规模和作业内容。申请一般应逐级进行,即班组向车间,车间向厂提出申请。
作业审批,根据作业的危险等级由车间及或厂级进行审批。审批应主要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进行,并按安全检查表进行。作业审批合格后,发给作业证,明确作业时间,参加作业人员,作业分工以及指定作业负责人和作业监护人。
在开始作业前,应做好作业前的准备的检查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作业前的培训,熟悉作业标准,掌握安全要点和异常情况的对策等;作业现场的清理整顿;工具设备准备;服装护具准备;确定并熟悉作业中的指挥、联络方式等。作业前的检查包括:自检、领导检查和安技人员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作业,作业中,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均应严格按预定方案要求进行;监护人员应在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作业安全。
上一页23456789101112下一页 |
作业中使用的设备与工具应严格按施工设计要求配备,并严格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工具完好情况、作业场所清理整顿情况、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情况、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标志配备情况等。
(3)施工(作业)组织设计的规范化
施工(作业)组织设计是整个施工或作业中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危险性作业开工前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应严格按有关规程要求进行,并做好技术交底。
(4)作业(施工)现场的规范化
危险性作业很多带有临时性,其作业(施工)现场的布设、安全防护、作业过程等,通常不像固定地点的重复性作业那样规范,这也是造成危险性作业事故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对作业(施工)现场的管理,使之规范化。作业环境布置及防护要规范化,应根据作业内容,合理确定各种设备、构件等大件吊装的走向路线;作业中需临时拆卸的栏杆、扶梯和翻移开的格栏板等部位,应及时拉上警示栏绳,铺垫行走跳板;作业中的各种工艺孔、洞必需加防护盖或围栏;使用的电焊机,废物箱等设备或物体,必须放在现场安全员指定位置,不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通道;对所有使用的高压线应悬挂明显警示标志,对氧气、乙炔气胶管应架空,防止破损造成事故隐患,高空作业下部应设置警戒区域,拉好防护栏绳。
作业(施工)现场监护管理要规范化,专职安全员应负责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护管理、监督、检查,对于立体交叉作业负责下部人员的监护。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必须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定的要求,作业人员必须按规范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戴好保险带等劳动保护用品。严禁高处向下抛物。吊装作业专职人员应对索具等部件进行检查。
3.2交叉结合的监控管理
1.交叉结合的概念与特点
两个系统交接的位置为交叉结合处,可划分为硬交叉和软交叉两种类型。
硬交叉主要是指由于空间位置、工艺、作业区等引起的交叉结合。空间位置方面,指两个物体的交界处,如两台设备之间交界处,车间与车间之间的交界处,立体交叉作业中的上层与下层之间交界处,运输或搬运中两条运输路线的交叉处,车间、厂房、厂区出入口处等均属于空间结合部。从更微观的角度来说,像电线接头处,电线与开关的连接处,机械零部件处等也均属于空间交叉结合。工艺方面,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原材料的下料到生产出产品,通常需要许多工艺流程,有的工艺流程之间还需要对材料或半成品进行转运,这样各工艺流程段之间就构成了工艺交叉结合。作业区方面,指两种性质不同的作业区域之间的交界处。作业场所布置中,通常将相同性质的作业集中在同一区域,一个作业场所可能有几种性质不同的作业区域,这样各个作业区域之间就构成了作业交叉结合。
软交叉也称为工作交叉,主要是指由于时间、工作职责、管理职责而引起的交叉结合。时间交叉是指两段时间的交接时刻。由于作业不连续形成的时间段变化而出现。如作业中的交接班过程,开、停工过程,设备重新启动过程等均属于时间交叉结合。工作、管理交叉结合的主要再现有:人们管理中通常采取划分区域,分片负责的方法进行管理,各个管理区之间形成交叉结合;不同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交叉;不同部门对同一项工作分工的职责交叉;出租与承租之间的职责交叉等,都属于软交叉结合。
交叉结合属于突变点,具有不连续性。在系统能量流动、物质流动和信息流动过程中,交叉结合处相当于一个转运点,容易造成能量、物质和信息的逸散。交叉结合处通常是系统比较薄弱的环节,可靠性较差,容易触发事故。电气事故中很多是由于连接部位不可靠引起的,机械运行中,也常出现由于零部件连接失效或破坏、松脱而引发事故。交叉结合处是系统从一种状态转入另一种状态的转折点,由于状态参数的突然变化,也常诱发事故,对于办交叉结合,常因工作、管理职责不清而形成工作、管理的 “肓区”或“真空”区。因此,交叉结合处是一个危险区域,容易引发事故,必须加强过程监控管理。
上一页23456789101112下一页 |
(1)技术控制法
根据交叉结合处特点,可采用以下控制技术措施。
①隔离防护法:采用隔离装置,如防护网、罩、护栏等将交叉结合区域范围加以封闭隔离,防止人员进入交叉结合区而发生事故。
②限制法:交叉结合处是能量、物质、信息的转运点,通过降低物体的运行速度,可降低其危险性。如搬运设备进出车间出入口时降低速度运行。又如车辆通过交叉道口时慢速行驶。
③分流法:即在能量通道上采取措施,设立安全通道,防止人员进入能量通道上。如在运输交叉口处设人行天桥、立交桥,人车分道,防止人与车、车与车相撞。
④联锁法:即通过在交叉结合处装设安全联锁装置,当人员进行交叉结合处时,使运动物体不能进入。
⑤警示法:可采用两种警示法:一是在交叉结合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牌或安全标志照明;二是设置声、光报警系统,人员一旦进放交叉结合处,系统就发出警报,提醒人员迅速离开。
上述方法可组合使用,以提高控制的可靠性。
(2)管理控制法
①实行定点、定人管理:根据交叉结合的危险性等级,对危险性大的交叉结合应指定专人管理。尤其是对于管理交叉结合类,一定要明确交叉结合区域界线,明确管理范围,实行包干制,避免出现管理盲区。
②加强对交叉结合及其防护装置的安全检查:管理人员应定时检查交叉结合的异常情况,以及防护装置的有效性。尤其是设置声光报警系统的交叉结合,应经常检查报警系统是否有效,其灵敏性如何,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报警系统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③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宣传教育:让作业人员了解交叉结合的危险性,避免进入危险的交叉结合区域,或减少在危险交叉结合内逗留时间。
④明确职责:明确交叉结合相关单位、部门、人员的职责,督促各方面认真旅行职责。
⑤指定人员监护:对于危险性较大的交叉结合,在特定时间里指定专人进行监护。如道路交叉道口,在上下班时人员车辆集中,为避免事故应指派专人进行监护。
3.共同区域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协调
不同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区域内作业的交叉结合如果协调不好,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安全生产法》第四十条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施工作业时,由于是两个平等的法律主体关系,其中的任何一个单位都不能直接以行政管理的方式去影响另一方。因此,只能通过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方式来协调两个平等法律主体的关系,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在生产经营活动或施工中,各方应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4.项目承包的安全协调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不定期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等经济活动中,常存在很多事故隐患,有些承包单位或个人由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在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没有得到保障而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通常,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没有资质的承包单位或个人,其经营成本要比正规的单位要低。因此,有些生产经营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千方百计压低工程项目承包费用。或提高场所、设备出租的费用,而把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这些承包单位或个人在经营活动中,也不采取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许多正规生产经营单位也存在各种形式的“外来施工单位”或“挂靠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有的单位“以包代管”,甚至与承包方签订“生死合同”,忽视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协调与管理,因而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这方面的事故教训很深刻,需要法律加以规范约束。因此,《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要求:
(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2)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3)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上一页23456789101112下一页 |
过程确认制是根据人们有意识行为中常用的“判断、确定、行动”的思维方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过程管理方法。它要求人们在做出某种行动时,应首先进行分析判断,确认没有危险或有害后再响应。它既可以用于宏观过程的确认管理,也可用于微观操作的确认。尤其生产经营活动中,过程确认制要求人们把“判断、、确定、行动”作为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在作业过程中按一定确认方式进行操作,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1过程确认制的构成要素
没有确认通常是在无意识或低水平意识状态下发生的。例如因烦恼和心事而走神;因没有积极思维产生的遗忘、主观臆测等等。因此保证确认的基本要求就是使人从意识或低水平意识状态转变为积极的思维意识上状态上来。
图2-6过程确认制的构成要素
确认是人大脑对事物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确认者对被确认对象(事物)的认知过程。确认者总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来对被确认的对象进行确认。由此可见,确认是由一定的要素构成的(如图2-6所示),其构成要素包括六个方面:
1.确认者
就是对事物进行有意识的认知的人,如作业中的操作者,生产管理者,安全管理者等。
2.被确认对象
就是被确认者进行认知、分析的客观事物系统,如一台设备,一个作业系统,一个生产系统,一台装置,一个部件等。
3.确认内容
就是确认者对被确认对象所要认识、分析、了解的某方面的信息。一个对象包含很多信息,但确认者并不是对所有的信息都要确认,而是根据行动目标要求,有目的地认知其中的部分信息。例如,一台设备有生产方面的信息,如每小时能生产多少产品,产品的质量如何等;有安全方面的信息,如是否存在爆炸危险,是否会出现漏电等。对于生产技术人员他所要确认的内容主要是产品方面的信息,而对于安全人员来说,确认内容则是设备安全方面的信息。
4.确认时间
确认者对被确认对象进行认知的时刻。如当一个人要过马路时,他才去确认马路是否安全。又如,设备在启动前需要确认,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时或不定时的确认。
5.确认的方法
即确认者为了准确认知事物所采用的方法。如人们在堆放物体时,为了确认是否放稳,常常在堆放完后再用手去摇一摇,以确认是否稳定。又如,人们上街购物时,为防止遗忘,常常在出门时自己默默的提醒自己别忘了购买某物,或写在纸条上。对同一确认对象,不同的确认者采用的确认方法不一定相同。
6.确认程序
确认是一个过程,应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图2-7所示,确认者首先检查或观被确认对象,然后进行确认,思想进入一种有序的思维过程。如果被确认对象处于安全状态即可执行,否则应先排除不安全因素,再次进行确认,直至对象是安全的才允许执行。
图2-7过程确认制的程序
上一页23456789101112下一页 |
确认制是一种严密的过程管理方法,应根据生产系统的特点,划定被确认对象,指定确认人,规定所要确认的内容和时间,制定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与程序,最后加以实施,并形成制度化。
1.被确认对象的划定
被确认对象划定的原则是:
①凡是可能发生误操作,而误操作又可能性造成严重后果的,都应制订并实施可靠的确认制,例如开动、关停机器和固定设备;驾驶车辆;开动起重运输设备;危险作业;多人作业中的指挥联络;送变电作业;检修后开机;重要防护用品(防毒面具、安全带等)的使用,以及曾经发生过误操作事故的作业等。
②要有层次性,从宏观到微观,逐层划定,如按作业程序来划定,或按项目执行程序来划定等。
③被确认对象要明确,最好与操作的操作范围一致。
被确认对象划定的方法是,首先对生产系统进行调要,了解生产系统的特点、工艺流程、设备情况、作业要求等。然后进行系统分析,按作业程序或作业方法或其他方法,将生产系统划分为各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被确认对象。
2.指定确认者
根据划定的对象指定相应的确认人,包括操作者,指挥者和管理者。对于一个岗位有多个人轮班的,每个人都应是确认人。
3.规定确认的内容和时间
应根据被确认对象及作业特点来设定,可参考下列方法进行。
(1)作业准备的确认:作业人员在接班后应进行设备、环境状况的确认。如设备的操纵、显示装置、安全装置等是否正常可靠;设备的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性状是否符合要求;工器具摆放是否到位,作业场所是否清洁、整齐;材料、物品的堆放是否妥当;作业通道是否顺畅等等。一切确认正常,或确诊可能有危险而采取有效的防止对策后才允许开始操作。作业准备的确认可以和作业前的安全检查结合起来,采用安全检查表进行。
(2)作业方法的确认:即按照标准化的作业规程,对作业方法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才允许启动设备。
(3)设备运行确认:设备开动后,应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进行确认。如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的振动、噪声或其他任何预示危险的征兆;各种运行参数的显示是否正常等等。设备运行确认也可以与作业中的安全检查结合,采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应根据需要在整个作业期间进行若干次。
(4)关闭设备的确认:与开启设备的情况相同,应按照标准化作业规程关闭设备的作业方法操作,确认后才允许关闭设备。
(5)多人作业的确认:如系多人协同作业,则在开始作业前,应按照预一的安排对参加作业的人员、人员的作业位置、作业方法、指挥联络形式、作业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对策进行确认,确认无误才允许开始作业。
4.确认方法与程序的制定
应根据确认者的特点、思维习惯、作业方法、设备的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有效的确认方法:
(1)检查表确认法:将要确认的内容事项制成表格,作业过程中按表所列内容逐一确认。
(2)流程图确认法:将要确认的内容事项按一定的顺序绘制成流程图,使用中按图示确认。该法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且不容易出错。
(3)监护指挥确认法:对于危险性较大或人员较多的作业,同业务熟练的专人监护指挥,按监护者统一指挥、确认。指挥者主要通过手势、声音、应答反馈等方式进行确认。
(4)模拟操作确认法:对于复杂重要的工作,在采用上述确认方法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时,可实行模拟操作确认。经过模拟操作,确认无误后才正式进行操作。模拟操作最好实行操作票制度,即把正确的操作步骤、方法写在操作票上,逐项核对、确认,然后进行操作。必要时,应该由两个人同时进行确认,即一人监护,一人操作。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实物模拟确认法,即制作一个与实际系统相似,并与实际系统联系的实物模拟系统,它能反映实际系统的状态。通过对模拟系统的实际操作来检查实际系统所处的状态,确认安全、正常后再操作实际系统。
上一页23456789101112下一页 |
表2-4确认制确认要素设计表(例表)
确认对象 | 确认者 | 确认时间 | 确认内容 | 确认方法 | 确认程序 |
××设备 | 甲 操作者 | 启动时 | 操纵、显示装置、安全装置等是否正常可靠;设备的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 模拟操作法 | 按设备启动顺序要求进行 |
运行期间 (按一定间隔) | 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的振动、噪声;各种运行参数的显示是否正常等等 | 检查表法 | 按检查表项目顺序逐项进行 | ||
关闭时 | 操纵、显示装置、安全装置等中否正常可靠 | 监护法 | 按关闭顺序进行 |
5.制度文件制定
要保证确认制实施,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文件。制度文件包括奖惩制度、激励制度、责任制度(将其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内容),监督管理制度等。
上一页23456789101112下一页
第2篇 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影响人身安全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安全风险因素:
(1)爆破施工产生的安全风险,主要为爆破方案不当、施工落实不当、对施工现场与周边环境安全管理不当等。
(2)高处坠落的风险,孔口围护栏安装不牢、围护高度不够、孔口作业人员未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出入孔桩的安全梯、安全绳突然断裂或脱落,挖空结束后或暂停施工时,未对井口加盖和设置防护栏,导致作业人员失足掉入孔内。还有孔内高处、地面孔口的物体不慎坠入桩孔中,导致安全事故。
(3)来自缺氧和有害有毒气体的安全风险,排风换气不及时或不充足,导致孔内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超标,对孔内人员安全造成伤害。
(4)来自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不符合规范要求。
(5)坍塌:护臂施工不及时,造成孔壁坍塌,对人身造成伤害。
技术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去施工,针对不同地区、地质情况、岩层倾向、制作和周围情况设计不同的爆破方案。在离公路或周围房屋比较近的爆破区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地防飞石措施。
(2)第一,随时对桩孔锁扣距离地面的高度、防护围栏安装的牢固情况、起吊钢丝损耗或断丝情况、应急设备的就位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第二,对作业人员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对违章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罚。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施工人员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意识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照设计复核地质情况,如发现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监理、设计单位联系,由设计单位做设计变更。对于长期未施工的桩孔,恢复施工前,应采取通风换气的方法对孔内进行检查和置换,只有经过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许作业人员进入孔内施工。
(4)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及拆除必须由持有特种作业许可证的专职电工负责。配电箱应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其周围不得有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凡是从事于使用电气设备、工具、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有电工跟班作业。
(5) 为防止孔壁开挖出现坍塌事故,施工过程中应对开挖后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等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加强对混凝土护臂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护臂厚度、强度满足设计规定。
第3篇 租赁承包劳务分包过程安全管理规定
第1条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施工现场安全由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3条施工总承包单位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4条所有承包单位进场施工,一律签定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权利和义务。总承包单位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第5条承包单位应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施工规范和安全技术标准组织施工,并随时接受总承包单位依法实施的安全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第6条总承包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对其安全负责。总承包单位不得要求承包单位在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第7条承包单位用工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第8条承包单位投入生产的各类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特种设备及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总承包单位应对承包单位的各类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验收,不合格的一律清退出场。
第9条两个以上承包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第10条承包单位发生因工伤亡事故,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发包单位负主要直至全部责任,并按'公司伤亡事故处罚办法'和'公司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罚及追究责任:
1、与不具备签订合同资格的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的;
2、签订的合同中对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或责任归属不清的;
3、对于双方达成的口头协议,调查过程中无法确定的;
4、把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
5、经调查确定的其他属于总承包单位责任的。
第11条在租赁活动过程中,要遵守下列规定:
1.公司内各单位出租房屋、机械设备等给其他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必须包括监督使用单位合法生产经营、保证安全生产的条款。在合同生效前必须由双方共同对房屋、机械设备等的安全状况进行验收、确认,并留有双方签认的文字记录;
2.公司及所属单位向其他单位或个人租用房屋、机械设备等时,应先检查所租用的房屋、机械设备等安全状况,不允许租用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房屋、机械设备等。而且,不论以何种形式租用,都必须先签订合同,后使用;
3.机械设备及其操作人员一并租用的,必须对其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管理,落实现场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等各项措施。
第12条公司所属各单位根据本规定,制订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第4篇 脱硫塔检修过程中风险安全管理措施
1. 脱硫塔检修作业风险点分析
脱硫塔检修改造工程重点工作有:拆除旧氨水喷头、脚手架搭设、喷砂除锈、喷涂玻璃鳞片。改造工程中容易发生脚手架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人员气体中毒、火灾事故,因此需要加倍做好安全预控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2.1 引起脚手架坍塌的危险点
检修过程中需要分别搭设 脚手架、氨水喷头间的作业平台,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引起脚手架坍塌、人员伤亡:①脚手架架板、架杆、扣件、绑丝等材料质量、、规格不符合要求;②脚手架搭设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未及时修整缺陷;③拆除的管件、喷头直接放在脚手架架板上未及时运出吸收塔;④安装喷头的材料集中放置在脚手架架板上。
2.2 引起高空坠落的危险点
作业中有大量需要进行高处作业的的工作,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引起作业人员高处坠落,导致人员伤亡:①爬梯安装固定不牢固、阶梯间距过大;②脚手架架板规格不符合要求,有空心板、探头板等;③安全带系挂不正确或维系安全带;④作业人员作业用力过猛;⑤坐在栏杆上休息;⑥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
2.3 引起物体打击的危险点
作业中需要进行拆卸、吊装、焊接等作业,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容易引起物体打击,导致人员伤亡:①高处作业现场杂乱,工具、物料、设备等从高处掉落;②随意向高处乱扔物体;③材料吊装时捆绑不牢固,索具、拉链等发生断裂,吊件坠落;④安装拆除脚手架时,通过抛接方式传递物体等违章作业;⑤对脱硫塔表面喷砂打磨时人员着装不符合要求,操作方法不正确。
2.4 引起触电的危险点
作业中需要的照明行灯、电焊机较多,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容易引起触电:①电焊机电源线、照明行灯的电源线、临时电源柜电源线有裸露;②电焊机没有可靠接地,没有装设漏电保护器;③电源盘、插座、开关不合格;④作业人员的着装和防护用具不符合要求。
2.5 引起人员气体中毒的危险点
脱硫塔防腐喷涂使用的是乙烯基鳞片特种涂料。此种涂料化学成分有:苯乙烯、马来酸二丁酯、氢化脱硫重石脑油。作业人员在苯乙烯暴露浓度达到100mg/m3 15min或50min/m38h环境下工作时,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吸入后会使黏膜与呼吸系统发炎及严重伤害肾肝与中枢神经系统、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容易引起气体中毒:①通风措施实施不到位,通风不畅;②防腐喷涂作业人员未佩戴具备活性炭和微粒过滤的装备、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③防腐喷涂作业人员过多,浓度超标;④大量涂料存在塔内部。
2.6 引起火灾的危险点
由于吸收塔内有大量的脚手架架板、除雾器,且乙烯基鳞片特种涂料闪点为33℃,爆炸极限1.1%~6.1%,易于燃烧。在旧管件、喷头拆除和安装时,防腐喷涂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容易引火灾:①电焊或气割的下方所有可能落到焊花的部位防火毯铺设不全面;②电焊作业与气割作业交叉作业多,掉落焊渣损坏乙炔、氧气软管;③长时间气割、焊接作业,局部位置的防火毯热量大量积聚;⑤作业环境温度高,超过33℃;⑤作业人员着装不符合要求,未穿着棉质、防静电工作服、绝缘鞋;⑥安全带的挂钩、卡环没有使用绝缘胶布缠密严实;⑦未使用防爆型行灯,⑧吸收塔内部存在大量涂料等易燃品。
2. 安全预控措施
针对脱硫塔检修高风险作业多,尤其在喷头、管件安装和防腐喷涂作业时最容易发生火灾、人员气体中毒事故,要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安全作业的安全预控措施,确保改造检修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3.1检修作业前的预控措施
3.1.1 制定符合检修作业实际的预控措施
结合检修作业组织设计和生产现场实际编制检修规程规范和作业指导书、预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气体中毒、火灾等事故的检修方案和应急预案。
3.1.2 人员教育培训
全体检修人员在检修开始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脱硫塔检修的风险预控措施、有脱硫塔改造施工规程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等内容的学习培训。
3.1.3 检修工器具、防护用品布置
检修所使用的电动工器具(电焊机、打磨工具、起重机、卷扬机、空压机、风管、电源箱、电缆卷轴)、气割工具等检验合格。检修人员使用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防坠器、防砸防扎劳保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面罩、防静电鞋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为检修人员配备紧急救护用的洗眼器等紧急救护用品。安全管理人员和检修人员配备足够数量的对讲机和防爆照明电筒。
3.1.4 现场安全措施布置
开工前对脱硫塔检修现场全部用隔离围栏进行隔离,只留一个出口有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进出管理。按脱硫区域检修平面布置图要求存放检修材料、机具,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对内部易燃物品进行检查和清理。脱硫塔人孔处设有自发光指示灯。电气工器具的电源开关设置在吸收塔外面并设置明显标志。
电焊机、电源箱做好防雨措施,电焊机可靠接地,并装有漏电保护器。脱硫塔可靠静电接地已落实,脱硫塔内部照明使用低压防爆灯具,变压器及开关放置在人孔门外部。在脱硫塔作业面的人孔门外侧设置监护人,在防腐喷涂作业期间增减监护人员。
氧气瓶乙炔瓶立放固定,防震圈齐全,气瓶距离8m ,距离明火10m 。拆卸下顶部排气门并加装向塔内送气的风机,在脱硫塔中部人孔门和底部人孔门加装向吸收塔内排气的风机,搭设的脚手架安全牢固、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在脱硫塔中部、顶部靠近防腐喷涂作业面的人孔门处、除雾器处接临时消防水管并配备消防报警装置,消防水阀门有人负责保证随时好用,消防水压力正常,随时进行施救。脱硫塔内部作业面和人孔门外各放充足的干粉灭火器,用过的消防器材随时更换。动火作业期间,作业面平台、除雾器之间铺满防火毯、封堵严密。
3.2 检修过程中的预控措施
3.2.1 检修前安全管理措施
每天开好班前会, 发现着装不符合要求、精神疲劳、喝酒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检修现场作业。结合每天的工作对全体检修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被交底人必须在签字栏内签字,做到“作业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检修作业前,安全员全面检查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安全装置、安全设施等落实情况并且每天安排专人进行认真核查。搭设的脚手架、临时爬梯等必须经过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严禁所有进入检修现场人员火种、手机等进入现场一律收缴代为保管。对个人防护用品不齐全、安全工器具、现场安全措施、逃生通道检验不合格不允许开工。每天关注天气情况,遇到大雨天、大雾天、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停止防腐喷涂作业和塔外部进行的一切作业。盛夏时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冬季时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认真监督检修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检修方案、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文件作业。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作业。加强监督、提醒,保证作业人员注意力集中,严禁打闹、打盹等忽视安全的行为。每天随时检查脚手架、临时爬梯、起重设备、焊接设备,喷砂设备、防火毯、灭火器以及防爆灯具等布置和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修复。
针对检修是在脱硫塔内部较高位置受限空间进行和防腐喷涂作业期间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气体中毒、火灾应急预案演练,确保每位检修人员全部掌握。
3.2.2 检修作业安全措施
3.2.2.1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安全措施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有具备高空作业的脚手架搭设专业人员进行。脚手架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防坠器。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安全带挂钩随着脚手架高低逐步调整。临时拆卸的围栏或孔、洞及时用架杆固定好,并设警示,防止高空坠落。高空搭设的脚手架爬梯护笼齐全。放在平台的木板、扣件、脚手杆固定牢固,以不影响通行为标准,人孔门不允许堆放。脚手杆及架板上下传递用绳系好。
3.2.2.2 吊运脚手杆及架板等构件时下方用围栏封闭,围栏内不得站人。吊机吊装区域内,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把杆垂直下方不准站人;吊装式操作人员精力集中并服从统一的指挥号令,严禁违章作业;卷扬机专人操作、专人指挥、钢丝绳运行中不得挂卡。吊装作业场所要有足够的调运通道,在吊装前应先进行一次低位置的试吊,以验证吊挂点的安全牢固性,吊装的绳索不致磨损。构件起吊时吊索必须绑扎牢固,绳扣必须在钓索内锁牢,严禁用钩挂构件,构件在高空稳定前不准靠近。为便于拆除、安装方便的管件临时吊钩点要焊接牢固,不得变形。
从脱硫塔下部人孔门向塔内运送钢材时,应做好内外沟通,塔内侧人应站在人孔门两侧,避免被深入的钢材打伤。及时清理现场的施工杂物,消除高空落物的可能性。
3.2.2.2 焊接、气割作业安全措施
所有焊接、气割作业人员、动火工作负责、监护人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掌握吸收塔防腐乙烯基鳞片特种涂料、除雾器(pp)材质的特性;消防器材部署情况;熟悉作业现场环境,尤其是逃生通道。
由电气专业人员安装焊接、照明灯检修临时电源,进入塔内的电源电压等级(低于36v)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应使用防水电缆和防爆灯具,并由专人负责管理临时电源;氧气、乙炔供气处有专人负责开关。焊接、气割作业必须穿着专用防护工作服装,带专用防护手套、防护眼镜。手套湿透时应立即更换。焊接气割作业人员不得进行交叉施工作业。工具和焊条筒等小件装入工具袋。防腐喷涂期间不能进行焊割作业。保证检修作业安全。
随时检查整个吸收塔工作区域防火毯覆盖情况,做到防火毯架板铺满,保证无丝毫火花溅落到脚手架架板、除雾器等可燃、易燃物品上。动火负责人、监护人对下部脚手板每2h浇一次水,并根据动火点数量增加浇水频率,防止铁水焊花堆积,引起木板着火。监护人员随时检查、清扫检修现场个人物品;每天检修结束再次进行全面检查、清扫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发生火灾险情,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拉响手动报警器,听到报警器响起立即切断总电源、关断气源,组织、指导人员疏散、逃生;吸收塔内部人员立即带好随身携带的口罩或面罩,沿着逃生引导绳向离自己最近通道撤出,4min为最佳逃生时间;消防人员打开水门用消防水枪进行灭火,其他安全人员配合使用灭火器辅助灭火。安全管理人员向当班运行值长汇报,准确报出地址、着火材料、数量、被困人数、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号码。若火险重大,值长立即汇报公司领导已决定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火被扑灭后迅速查清原因,整改合格后才可开工。
3.2.2.4 喷砂、防腐喷涂作业安全措施
喷涂作业前的检查:① 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检测设备已悬挂到位;② 基体安装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对基体表面进行检查,满足鳞片树脂施工要求后,基体安装人员与防腐人员进行工作移交,同时移交安全管理责任。所有喷砂防腐喷涂作业人员、监护人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掌握脱硫塔防腐乙烯基鳞片特种涂料的特性;熟悉消防器材部署情况;熟悉作业现场环境。尤其是逃生通道。
对喷砂作业区人员进出进行严格登记,严禁一切非防腐施工人员进入。内部工作人员收缴手机、对讲机和任何火种,统一登记、保存。进入塔内喷砂、防腐喷涂作业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佩戴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口罩或面罩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喷砂时要注意防止沙粒溅伤他人。防腐喷涂作业前再次检查作业面人孔门外洗眼器水量充足、使用便捷,通风设施运行正常,对内部易燃品全部清理干净。
每天防腐喷涂作业前,施工期间每间隔0.5h分别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苯乙烯(0~200ppm)检测仪对吸收塔作业面区域(特别是死角、空气不流通处)进行全面检测并认真记录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气体防爆浓度。保真可燃气体浓度<0.6%、苯乙烯浓度<50ppm,完全符合允许工作标准要求时才许可施工作业。
严格控制作业人员在有害气体工作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4h。要做到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施工人员人数。工作人员如暴露于浓度大于暴露限制时,暂停施工,撤离至塔外,检查安全设施正常,气源畅通,增加通风。若发生鳞片溅洒到作业人员眼部时,立即使用洗眼器冲洗15min以上,必要时送往医院救护。如果发生人员气体中毒、火灾时,立即撤离脱硫塔,通知项目部领导;项目部领导立即汇报公司领导启动火灾应急预案。
第5篇 施工过程中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1安全用电技术管理
1.1 施工现场用电须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有关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1.3 用电由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持证专业人员管理。
1.4 用电设施的运行及维护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经医生检查无妨碍从事电气工作的病症。
(2)掌握必要的电气知识,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
(3)掌握触电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4)新参加工作的维护电工、临时工、实习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在正式电工带领下,方可参加指定的工作。
1.5 巡视
(1)恶劣天气易发生断线、电气设备损坏、绝缘降低等事故,应加强巡视和检查。为了巡视人员的安全,在观察家要做好。
(2)架空线路的巡视和检查,每月不应少于1次。
(3)配电盘应每班巡视检查1次。
(4)各种电气设施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每次巡视检查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应记入运行日志内。
(5)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
1.6 配电所内必须配备足够的绝缘手套、绝缘杆、绝缘垫、绝缘台等安全工具及防护设施。
1.7 供用电设施的运行及维护,必须配备足够的常用电气绝缘工具并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电气性能试验。电气绝缘工具严禁挪做它用。
1.8 新设备和检修后的设备。应进行72小时的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1.9 用电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场需要用电时,必须提前提出申请,经用电管理部门批准,通知维护班组进行接引。
(2)接引电源工作,必须由维护电工进行,并应设专人进行监护。
(3)施工用电用毕后,由施工现场用电负责人通知维护班组,进行拆除。
(4)严禁非电工拆装电气设备,严禁乱拉乱接电源。
(5)配电室和现场的开关箱、开关柜应加锁。
(6)电气设备明显部位应设“严禁靠近,以防确电”的标志。
(7)施工现场大型用电设备等,设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
2 安全用电技术要求
2.1 架空线及电缆线路
(1)架空线路
① 工作零线与相线在一个横担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a、(n)、b、c。
② 和保护零线在同一横担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a(n)、b、c、(pe)。
③ 动力线、照明线在两个横担上分别假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a、b、c;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a、(b、c)、(n)、(pe);在两个以上横担上架设时,最下层横担面向负荷,最右边的导线为保护零线(pe)。
④ 架空线的档距不得大于35m,线间距不得小于30mm,一般场所架空高度距地平面为4m,机动车道为6m。
(2)电缆
① 电缆直埋时,其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0.2-0.7m;电缆上下应铺以软土或砂土,其厚度不得小于100mm,并应盖砖保护。
② 电缆与道路交叉处应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管的两端宜伸出路基2m。
③ 低压电缆(不包括油浸电缆),需架空敷设时,应沿建筑物架设,其架设高度不应低于2m;接头处应绝缘良好,并应采取防水措施,进入变电所配电所的电缆沟或电缆管在电缆敷设完成后应将管口堵实。
④ 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距离。
2.2 接地保护及防雷保护
(1)接地保护
整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使用漏电保护作两级保护,即除用电设备的开关箱内装设漏电保护器外,还必须在总配电箱内装设一台总的漏电保护器。为保证漏电保护器正常运行和保证专用保护零线不断线,pe线必须在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处引出。分配电箱引出pe线的连接点前侧的零线严禁通过任何开关电器。
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tn-s系统。即在tn-s系统中,保护零线应专用,不得作工作零线使用。所有的电器设备的外壳和保护零线均应与专用保护零线相联接。
接零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接引至电气设备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可熔断器;接引至移动式电动工具或手持电动工具的保护零线必须采用铜芯软线,其截面不宜小于相线的1/3,且不得小于1.5mm2;用电设备的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并联接地,并严禁串联接地或接零;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采用焊接、村接、螺栓连接或其他可靠方法连接。严禁缠绕或钩挂;保护零线和相线的材质应相同,保护零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规定:
相线截面(mm2) 保护零线最小截面(mm2)
s≤16 s
16
s<35 s/2
(2)防雷保护:塔吊、提升架利用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作为防雷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2.3 常用电气设备
(1)配电箱和开关箱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全现场应设总配电箱(或总配电室),总配电箱以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安装要求: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高度为箱底距地面1.3~1.5m,箱体材料一般应选用铁板,亦可选用绝缘板,而不宜选用木质材料。配电箱所有开关电器必须是合格产品。不论是选用新电器还是延用旧电器,必须完整无损、动作可靠、绝缘良好,严禁使用破损电器;开关箱与用电设备之间应实行“一机一闸”制,禁止“一闸多机”。开关箱的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应与用电设备额定值相适应。开关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安全可靠;所有配电箱与开关箱应在其箱门处标注其编号、名称、用途和分路情况。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操作:为防止停、送电时电源手动开关带负荷操作,以及便于对用电设备在停、送电时进行监护,配电箱、开关箱之间应当遵循一个合理的操作顺序。即:
送电操作顺序:总配电箱——分配电箱—— 开关箱
停电操作顺: 开关箱—— 分配电箱—— 总配电箱
(2)熔断器和插座
① 熔断器的规格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要求;熔体不得削小或合股使用,严禁用金属线代替熔丝。
② 熔体应有保护罩。管型熔断器不得无管使用;有填充材料的熔断器不得改装使用。
③ 熔体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
④ 更换熔体时严禁采用不合规格的熔体代替。
⑤ 插销和插座必须配套使用。一类电气设备应先用可接保护线的三孔插座,其保护端子应与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连结。
(3)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① 手持式电动工具上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
② 负荷线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保护套铜芯软电缆,不得有接头。
③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④ 移动式电动工具通电前应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⑤ 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严禁1台开关接2台以上电动设备。电源开关应采用双刀开头控制,其开关应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⑥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电动工具应装高灵敏动作的漏电保护器。需移动时,不得手提电源线或转动部分。
⑦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板上。
(4)电焊机
① 布置在室外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场所,并应设棚遮蔽。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5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
② 使用焊接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电焊把绝缘必须良好。焊接机械的二次线宜采用yk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电缆的长度应不大于30m。
③ 电焊机的外壳有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联接地。电焊机各线卷对电焊机外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0.4兆欧。
④ 电焊机的裸露导电部分和转动部分应装安全保护罩。直流电焊机的调节器被拆下后,机壳上露出的孔洞应加设保护罩。
⑤ 电焊机一次侧的电源线必须绝缘良好,不得随地拖拉,长度不宜大于5m。
⑥ 电焊机的电源开关应单独设置。直流电焊机的电源应采用启动器控制。
(5)塔吊
塔式起重的供电电缆不得拖地行走。塔吊身设置两个探照灯,给予工作面上投光,以便夜间施工。在塔顶和臂架端部装设防撞红色信号灯。
(6)其它电动建筑机械
① 平板振动器及水泵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间应小于0.1s。
② 在潮湿的环境时,漏电保护器采用防溅型,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2.4 照明
(1)照明灯具和器材必须绝缘良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照明线路布线整齐,相对固定。室内安装的固定式照明灯具悬挂高度不得低于2.5m,室外安装的照明灯具不得低于3m。安装在露天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应选用防水型灯头。
(3)现场办公室、宿舍、工作棚内照明线,除橡胶套软电缆或塑料护套线外,均应固定在绝缘孔,并应分开敷设,穿过墙臂时应套绝缘管。
(4)照明电源线不得接触潮湿地面,并不得接近热源和直接挂在金属架上,在脚手架上空装临时照明时,应设木横担和绝缘子。
(5)照明开关应控制相线,当采用螺口灯头时,相线应接在中心触头上。
(6)使用行灯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电压不得超过36v;
② 应有保护罩。
③ 行灯的手柄应绝缘良好,且耐热、防潮。
④ 行灯的电源线应采用橡套软电缆。
⑤ 行灯变压器必须采用双绕组型,行灯变压器一二次侧应装熔断器,金属外壳应做好保护接地和接零措施。
(7)照明灯具与易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普通灯具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不宜小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当距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第6篇 浅谈精细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的动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精细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主要有合成、精馏、吸收、离心、混批和加热、冷冻、压缩、配电、水循环、污水处理等公用配套设施,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主要是异丙醚、甲醇、乙醇、纯苯、甲苯、硝酸、氯化亚砜、硫酸、氟化氢、溴素等多种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对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很高,特别是检修过程中的动火管理是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精细化工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快、生产工艺的及时调整,设备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内部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等作用,或因结构、材料、焊接工艺等先天缺陷,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需要抢修,电焊、气割、塑焊等动火十分频繁,平均每天动火都在十多处,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中容易出现马虎和纰漏。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不采取必要的清洗、置换、监控等措施,就会引起火灾、爆炸、灼伤和中毒等事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动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的目标是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动火设备管道内部没有易燃物,二是确保动火设备管道周边没有可燃物。要做到两个确保,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动火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切实实施切断、隔离、清洗、置换、通风等安全技术措施,按程序做好初审、复查、批准、监护、清理、验收等安全管理措施。
针对一个需要动火的某个生产单元,某一台贮罐或某一台反应釜,一定要清楚容器内部和外部物料的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的危险特性,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是将动火物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动火:为便于管理,规定机修车间作为固定可动火区。凡可拆卸并有条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焊割的物件,必须移至固定动火区内焊割,从而减少在生产车间或厂房内的动火工作。固定动火区也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对策:要进行适度清洗置换,没有可燃物;设备、管道及周围l0米范围内没有可燃物料;设备、管道在动火过程中物料分解放出可燃气体时,可燃气体或蒸汽不能扩散到其他场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作业区周围要划定界限,设立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二是卸压和卸料:为避免设备管道因降温降压收缩不均匀,易产生应力而损坏的特点,要缓慢降低设备内的压力和温度,同时接好静电接地线。将设备内物料通过放料管接入专用中转桶或清洗干净符合要求的产品贮存桶,在放料过程中严格控制放料速度不大于每秒一米,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情况。物料温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下。容器内压力降到常压时要打开放空阀门。在卸尽物料后关闭放料阀门,标明物料代号及相关注意事项。将物料桶移到十米以外的专用仓库中存放。
三是切断隔离:现场检修,要停止与待检修设备相连接的运转设备系统。隔断与此台设备相连接的所有进出管,使检修、焊割的设备与其他设备(特别是正常生产的设备)完全隔绝,以保证可燃物料等不能扩散到其他设备及其周围。可靠的隔绝方法是安装盲板或拆除一段连接管线。盲板的材料、规格和加工精度等技术条件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不可滥用,并正确装配。必须保证盲板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管道的工作压力,同时密闭不漏;盲板应安装在法兰的进口侧;盲板厚度应不低于管壁厚度;盲板应有突耳,并用明显的颜色予以标记;盲板的材料要用有一定强度的石棉板或专用增强塑料板。
对拆除的管路,注意在生产系统或存有物料的一侧关闭阀门,对关闭的阀门要用塑料袋包扎牢固,防止残余物料溅落。还应注意常压敞口设备的空间隔绝,保证火星不能与其他容器口逸散出来的可燃气体接触。
四是清洗:容器及管道置换处理后,其内外部必须仔细清洗。因为,有些可燃易爆介质被吸附在设备及管道内壁的积垢或外表面的保温材料中,液体可燃物会附着在容器及管道的内壁上。如不彻底清洗,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可燃物会逐渐释放出来,使本来合格的动火条件变成了不合格,从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清洗可用热水蒸煮、碱洗、酸洗,使设备及管道内壁上的结垢物等软化溶解而除去。采用何种方法清洗应根据精细化工企业的工艺技术指导书确定。用蒸汽和清水对设备及其连接的管道(指切断隔离点与设备连接管)交叉清洗,原则要求不少于二遍;碱洗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清洗,其清洗过程是:先在容器中加入所需数量的清水,然后把定量的碱片或液碱分批逐渐加人,同时缓慢搅动,待全部碱片或液碱全部加入并完全溶解后,方可通入水蒸汽煮沸。蒸汽管的末端必须伸至液体的底部,以防通入水蒸汽后有碱液泡沫溅出。禁止先放碱片后加清水(尤其是热水),因为烧碱溶解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涌出容器管道会灼伤操作者。酸洗是在水中加入适量盐酸并搅拌。先碱洗后酸洗,也可交叉进行,目的是除去设备管道内的氧化铁积存物和酸碱及油类物质。
对于用酸碱清洗法不能除尽的垢物,可用木质、黄铜(含铜70%以下)或铝质的刀、刷等方法铲除。注意不能损坏设备管道的搪瓷或衬塑保护层。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对地面、地沟和周边设备用蒸汽和清水冲洗干净。
五是置换:做好隔绝清洗工作之后,把容器及管道内的可燃性或有毒性介质彻底置换。常用的置换介质有氮气、氩气等。置换的方法要视被置换介质与置换介质的比重而定,如果物料的比重大于氮气的比重,氮气应从釜上入口进,从釜下出口排出,如果物料的比重小于氮气的比重,氮气应从釜下入口进,从釜上排出,如比重相差不大,此时应注意置换的不彻底或两者相互混合。置换气体用量一般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3倍以上。以水为置换介质时,将设备管道灌满并有水从最高点溢出。
六是通风与检测:应打开容器的人孔、手孔、物料孔等,自然通风冷却,也可以用鼓风机对设备内部进行强制通风,通风冷却的同时可增加设备内部的氧气含量。
动火检测分析就是对设备和管道以及周围环境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动火分析不但能保证开始动火时符合动火条件,而且可以掌握焊割过程中动火条件的变化情况。在置换作业过程中和动火作业前,应不断从容器及管道内外的不同部位采取气体样品进行分析,检查易燃、易爆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检查合格后,应尽快实施焊割,动火前半小时内分析数据是有效的,否则应重新取样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以使数据准确可靠。焊割开始后每隔一定时间仍需对作业现场环境作分析,动火分析的时间间隔则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正常是不超过2小时。若有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要求,应立即停止焊割,再次清洗置换并取样分析,直到合格为止。
气体分析的合格要求是: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汽的含量:爆炸下限大于4%的,浓度应小于0.5%;爆炸下限小于4%,浓度则应小于0.2%;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操作者需进入内部进行焊割的设备及管道,氧气含量应为18%~21%。检测可燃气体含量或可燃蒸汽的爆炸范围的方法主要是用易燃易爆检测仪自动检测。
在容器及管道内需采用气焊或气割时,焊、割炬的点火与熄灭应在容器外部进行,以防过多的乙炔气聚集在容器及管道内。
七是审批:由生产车间或项目负责人对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是设备及管道内部和周边环境及地沟是否确保没有可燃物。由生产车间或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助理到安全管理部申请动火作业证。安全管理部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到现场核查,符合动火条件予以批准,不符合动火条件要说明情况落实重新清洗置换的措施。对有较大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特殊作业场所动火,安全管理部要会同生产、技术、设备等部门会商并报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审批。
八是动火:动火人要查验动火证并熟悉作业现场情况。如不符合动火条件,有权拒绝执行并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在动火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周边环境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动火并报告。特殊作业动火主要有带压不置换动火和登高焊割动火。带压不置换动火,就是严格控制含氧量,使可燃气体的浓度大大超过爆炸上限,然后让它以稳定的速度,从管道口向外喷出,并点燃燃烧,使其与周围空气形成一个燃烧系统,并保持稳定地连续燃烧。然后,即可进行焊补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法不需要置换原有的气体,有时可以在设备运转的情况下进行,作业时间短,有利于生产。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可燃气体的容器与管道的外部焊补。由于这种方法只能在连续保持一定正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控制难度较大,而且没有一定的压力就不能使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也有较大风险性。因此,为增加安全保险系数,一般中小型精细化工企业原则要求不准使用此办法动火。
登高焊割动火是离开基准面2米以上(包括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焊接与切割的作业(含周边有坑、槽、沟和斜坡)。主要是在精馏塔、吸收塔和车间外部管架上动火。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将高处作业和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危险因素叠加起来,增加了危险性。其安全问题主要是防坠落、防触电、防火、防爆以及其个人防护等。因此,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除应严格遵守一般焊接与切割的安全要求外,还必须遵守的主要安全措施有:登高焊割作业应避开高压线、裸导线及低压电源线;不可避开时,上述线路必须停电,并在电闸上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告牌;焊割前并应明确告知监护人在情况紧急时立即切断电源或采取其他抢救措施;登高进行焊割作业者,衣着要轻便,戴好安全帽,穿胶底鞋,禁止穿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要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不能用耐热性差的尼龙安全带,而且安全带应牢固可靠,长度适宜,高挂低用;在高处进行焊割作业时,为防止火花或飞溅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应把动火点下部的易燃易爆物移至安全地点;对确实无法移动的可燃物品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例如用彩钢板或防火毯覆盖遮严;在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将可燃物喷水淋湿,增强耐火性能;高处焊割作业,火星飞得远,散落面大,应注意风向风力,用水管及时浇灭溅落的火花;对下风方向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大,以确保安全。还应注意相近车间的地沟中有无监时流动的离心母液。
九是监火:监火人必须是具有半年以上本公司本岗位工龄,懂生产操作规程,懂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懂报警方法,懂急救措施,工作责任心强,动作敏捷,站在便于观察周边情况和便于扑灭溅落火花的位置。配置二台以上的灭火器,备用浇灭火花的水管。戴好安全帽和防护眼镜。监火期间不得离岗,不得兼作其他工作。特殊情况需短暂离岗必须落实人员临时代替。较大危险岗位监火要安排二人或二人以上。
十是清扫与验收:动火结束后,要在关闭进料阀和关停相连接设备运转系统的情况下拆除盲板,连接好相关管道,同时要防止物料泄漏溅落。监火人要会同动火人清扫动火现场,防止有遗留火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离开现场,并及时向车间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十一是设备试压:对动火维修以后的设备及管道在使用前应进行试压,检查焊接点泄漏情况。试压方式主要有水压和气压。对密封要求较高的设备管道在气压试验过程中可以用肥皂水检查,也可以在惰性气体中加入体积比为1%的氨气,在检查点贴上硝酸银试纸,如试纸发黑则是泄漏点。在恢复供汽升压过程中均应缓慢进行,不可急升急降。
十二是非正常情况不动火:在雨、雪、浓雾天气,夜晚,六级以上大风,重要节假日,高温季节中午室外动火,如果不是生产非常急需,原则要求不动火。在动火过程中如有登高,进罐作业还要按规定办理登高作业证,进罐作业证。
动火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掌握精细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安全生产动火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知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综合技能,也才能更有效地保障精细化工企业全体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为精细化工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第7篇 施工安全管理过程控制
1安全教育
加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教育,帮助作业人员端正认识,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并积极贯彻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保护意识,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劳动纪律,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同时对工区各级管理人员也应加强安全思想意识教育,确保他们在工作时做好带头作用,从关心人、爱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出发,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不违章指挥。
2安全组织活动
按批复的开工报告中的安全保证措施对作业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坚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总结前期安全生产情况,布置今后的安全生产要求;
工区安全员要经常检查工区(作业队)及施工现场,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事故应急演练,以提高施工人员应急救援能力。
3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 | 检查 形式 | 参加人员 | 考核 | 备注 |
安全防护 | 定期 | 安全员会同责任人 | 检查记录表 | |
三宝四口五临边 | 定期 | 安全员会同责任人 | 检查记录表 | |
施工临时用电 | 定期 | 安全员会同责任人 | 检查记录表 | 责任人日检 |
施工机具 | 定期 | 安全员会同责任人 | 检查记录表 | 责任人日检 |
作业人员的行为和施工作业点 | 日检 | 责任人 | 检查记录表 | 责任人检查 日检记录 |
环保 | 日检 | 责任人 | 检查记录表 | 责任人检查 日检记录 |
第8篇 石油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的动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主要有精馏、吸收、离心、和加热、压缩、配电、水循环、污水处理等公用配套设施,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主要是多种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对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很高,特别是检修过程中的动火管理是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工艺的更新速度快、及时调整,设备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内部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等作用,或因结构、材料、焊接工艺等先天缺陷,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需要抢修,电焊、气割、塑焊等动火十分频繁,平均每天动火都在很多处,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中容易出现马虎和纰漏。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不采取必要的清洗、置换、监控等措施,就会引起火灾、爆炸、灼伤和中毒等事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动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的目标是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动火设备管道内部没有易燃物,二是确保动火设备管道周边没有可燃物。要做到两个确保,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动火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切实实施切断、隔离、清洗、置换、通风等安全技术措施,按程序做好申请、变更、批准、施工、监护、清理、验收等安全管理措施。
针对一个需要动火的某个生产单元,某一台贮罐或某一台设备,一定要清楚容器内部和外部物料的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的危险特性,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是将动火物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动火
为便于管理,可以设立固定动火区。凡可拆卸并有条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焊割的物件,必须移至固定动火区内焊割,从而减少在生产车间或厂房内的动火工作。 固定动火区也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对策:要进行适度清洗置换,没有可燃物; 设备、管道及周围l5米范围内没有可燃物料;设备、管道在动火过程中物料分解放出可燃气体时,可燃气体或蒸汽不能扩散到其他场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 作业区周围要划定界限,设立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二是卸压和卸料
为避免设备管道因降温降压收缩不均匀,易产生应力而损坏的特点,要缓慢降低设备内的压力和温度,同时接好静电接地线。将设备内物料接入符合要求的产品贮存场所,在退料过程中严格控制退料速度符合规定,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情况。
三是切断隔离
现场检修,要停止与待检修设备相连接的运转设备系统。 隔断与此台设备相连接的所有进出管,使检修、焊割的设备与其他设备(特别是正常生产的设备)完全隔绝,以保证可燃物料等不能扩散到其他设备及其周围。可靠的隔绝方法是安装盲板或拆除一段连接管线。盲板的材料、规格和加工精度等技术条件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不可滥用,并正确装配。必须保证盲板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管道的工作压力,同时密闭不漏;盲板应安装在法兰的进口侧;盲板厚度应不低于管壁厚度;盲板应有突耳,并用明显的颜色予以标记;要用有符合规定的盲板材料。
对拆除的管路,注意在生产系统或存有物料的一侧关闭阀门。还应注意常压敞口设备的空间隔绝,保证火星不能与其他容器口逸散出来的可燃气体接触。
四是清洗
容器及管道置换处理后,其内外部必须仔细清洗。因为,有些可燃易爆介质被吸附在设备及管道内壁的积垢或外表面的保温材料中,液体可燃物会附着在容器及管道的内壁上。如不彻底清洗,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可燃物会逐渐释放出来,使本来合格的动火条件变成了不合格,从而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清洗可用热水蒸煮、碱洗、酸洗,使设备及管道内壁上的结垢物等软化溶解而除去。采用何种方法清洗应根据工艺技术的特点确定。用蒸汽和清水对设备及其连接的管道(指切断隔离点与设备连接管)交叉清洗,原则要求不少于二遍;碱洗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清洗,其清洗过程是:先在容器中加入所需数量的清水,然后把定量的碱片或液碱分批逐渐加人,同时缓慢搅动,待全部碱片或液碱全部加入并完全溶解后,方可通入水蒸汽煮沸。蒸汽管的末端必须伸至液体的底部,以防通入水蒸汽后有碱液泡沫溅出。禁止先放碱片后加清水(尤其是热水),因为烧碱溶解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涌出容器管道会灼伤操作者。酸洗是在水中加入适量盐酸并搅拌。先碱洗后酸洗,也可交叉进行,目的是除去设备管道内的氧化铁积存物和酸碱及油类物质。
对于用酸碱清洗法不能除尽的垢物,可用木质、黄铜(含铜70%以下)或铝质的刀、刷等方法铲除 。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对地面、地沟和周边设备用蒸汽和清水冲洗干净。
五是置换
做好隔绝清洗工作之后,把容器及管道内的可燃性或有毒性介质彻底置换。 常用的置换介质有氮气、氩气等。置换的方法要视被置换介质与置换介质的比重而定,如果物料的比重大于氮气的比重,氮气应从釜上入口进,从釜下出口排出,如果物料的比重小于氮气的比重,氮气应从釜下入口进,从釜上排出,如比重相差不大,此时应注意置换的不彻底或两者相互混合。置换气体用量一般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3倍以上。以水为置换介质时,将设备管道灌满并有水从最高点溢出。
六是通风与检测
应打开容器的人孔、手孔、物料孔等,自然通风冷却,也可以用鼓风机对设备内部进行强制通风,通风冷却的同时可增加设备内部的氧气含量。
动火检测分析就是对设备和管道以及周围环境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动火分析不但能保证开始动火时符合动火条件,而且可以掌握焊割过程中动火条件的变化情况。在置换作业过程中和动火作业前,应不断从容器及管道内外的不同部位采取气体样品进行分析,检查易燃、易爆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检查合格后,应尽快实施焊割,动火前半小时内分析数据是有效的,否则应重新取样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以使数据准确可靠。焊割开始后每隔一定时间仍需对作业现场环境作分析,动火分析的时间间隔则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正常是不超过2小时。若有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要求,应立即停止焊割,再次清洗置换并取样分析,直到合格为止。
气体分析的合格要求是: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汽的含量:爆炸下限大于4%的,浓度应小于0.5%;爆炸下限小于4%,浓度则应小于0.2%;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操作者需进入内部进行焊割的设备及管道,氧气含量应为18%~21%。检测可燃气体含量或可燃蒸汽的爆炸范围的方法主要是用易燃易爆检测仪自动检测。
在容器及管道内需采用气焊或气割时,焊、割炬的点火与熄灭应在容器外部进行,以防过多的乙炔气聚集在容器及管道内。
七是审批
由生产车间或项目负责人对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是设备及管道内部和周边环境及地沟是否确保没有可燃物。由生产车间或项目负责人到安全管理部门申请动火作业证。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到现场核查,符合动火条件予以批准,不符合动火条件要说明情况落实重新清洗置换的措施。对有较大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特殊作业场所动火,安全管理部门要会同生产、技术、设备等部门共同制定审查动火方案并报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审批。
八是动火
动火人要查验动火证并熟悉作业现场情况。如不符合动火条件,有权拒绝执行并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在动火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周边环境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动火并报告。特殊作业动火主要有带压不置换动火和登高焊割动火。带压不置换动火,就是严格控制含氧量,使可燃气体的浓度大大超过爆炸上限,然后让它以稳定的速度,从管道口向外喷出,并点燃燃烧,使其与周围空气形成一个燃烧系统,并保持稳定地连续燃烧。然后,即可进行焊补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法不需要置换原有的气体,有时可以在设备运转的情况下进行,作业时间短,有利于生产。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可燃气体的容器与管道的外部焊补。由于这种方法只能在连续保持一定正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控制难度较大,而且没有一定的压力就不能使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也有较大风险性。因此,为增加安全保险系数,一般化工企业原则要求不准使用此办法动火。
登高焊割动火是离开基准面2米以上(包括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焊接与切割的作业(含周边有坑、槽、沟和斜坡)。主要是在各种塔器和车间外部管架上动火。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将高处作业和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危险因素叠加起来,增加了危险性。其安全问题主要是防坠落、防触电、防火、防爆以及其个人防护等。因此,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除应严格遵守一般焊接与切割的安全要求外,还必须遵守的主要安全措施有:登高进行焊割作业者,衣着要轻便,戴好安全帽,穿胶底鞋,禁止穿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要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不能用耐热性差的尼龙安全带,而且安全带应牢固可靠,长度适宜,高挂低用;在高处进行焊割作业时,为防止火花或飞溅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应把动火点下部的易燃易爆物移至安全地点;对确实无法移动的可燃物品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例如用彩钢板或防火毯覆盖遮严;在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将可燃物喷水淋湿,增强耐火性能;高处焊割作业,火星飞得远,散落面大,应注意风向风力,用水管及时浇灭溅落的火花;对下风方向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大,以确保安全。还应注意相近车间的地沟中有无可燃液体流出。
九是监火
监火人必须是本岗位二操以上人员,懂生产操作规程,懂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懂报警方法,懂急救措施,工作责任心强,动作敏捷,站在便于观察周边情况和便于扑灭溅落火花的位置。配置足够的灭火器,备用浇灭火花的水管或蒸汽管。戴好安全帽。监火期间不得离岗,不得兼作其他工作。特殊情况需短暂离岗必须落实人员临时代替。较大危险岗位监火要安排二人或二人以上。
十是清扫与验收
动火结束后,要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拆除盲板,连接好相关管道,同时要防止物料泄漏溅落。监火人要会同动火人清扫动火现场,防止有遗留火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离开现场,并及时向车间主任或项目负责人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十一是设备试压
对动火维修以后的设备及管道在使用前应进行试压,检查焊接点泄漏情况。试压方式主要有水压和气压。对密封要求较高的设备管道在气压试验过程中可以用肥皂水检查,也可以在惰性气体中加入体积比为1%的氨气,在检查点贴上硝酸银试纸,如试纸发黑则是泄漏点。在恢复生产过程中均应视情况缓慢进行,不可急升急降。
十二是非正常情况不动火
在雨、雪、浓雾天气,夜晚,六级以上大风,重要节假日,高温季节中午室外动火,如果不是生产非常急需,原则要求不动火。在动火过程中如有登高,进罐作业还要按规定办理登高作业证,进罐作业证。
动火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掌握石油化工企业检修过程中安全生产动火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知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综合技能,也才能更有效地保障企业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冬季如何做好化学危险品的消防安全
化学危险物品是指具有爆炸、燃烧、毒害、腐蚀等危险性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保存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物品。一般来讲,化学危险物品在夏季易发生事故,冬季的气候条件同样能引起化学危险物品的诸多危险。
首先,应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在冬季,尤其在北方,气温较低,人们为了御寒,在生产、储存场所,经常把门窗关闭得严严实实, 使现场通风条件较差,而易燃易爆的气体和液体在此条件下仍会挥发,这就会使其局部范围内积聚,在空气中可燃气体成蒸汽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时,遇到火源就会引起爆炸引起火灾。同时,因密闭较严,安全出口不畅,泄压面积不够,更容易造成惨重损失和伤亡。
其次,防止雨雾侵入。冬季雨雪天气,对于遇水或受潮后易引发危险的化学危险物品的贮存和运输要特别重视。
第三,做好防静电工作。冬季,天干物燥,空气相对湿度小,化学危险物品尤其是液体、气体,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而对气体、液体来讲,其点火最低能量很小。 所以在冬季,防止静电危害显得更为重要。冬季来临,应对静电接地点进行测量,使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进入此类场所的人员必须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并且在进入前,采取提前将静电释放等方法防止静电危害。
第四,雨雪天气,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行车安全。冬季多雨雪天气,会造成交通状况恶劣,尤其对汽车运输在雨雪天气行车时,首先应注意提前检修车辆,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尤其是制动、方向操纵、方向指示等部分,必须保证绝对良好;其次,恶劣天气的行车,要保持低车速,特别遇有通过泥泞、积雪、结冰等危险路段或遇有警告标志的,车辆行驶时速不应超过15公里,并避免使用紧急刹车或急速转向,与同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保持不小于30米的安全距离。
第五,采暖保温要求。冬季气温较低,对于低温下易冻结而发生危险的物品,用什么方法保温、怎样解冻要特别小心,严禁采用明火取暖,对于必要采暖场所,应按要求采用水暖,并保持安全距离。化学危险物品受冻时,严禁明火烘烤,只允许用温水或蒸汽缓慢化冻。另外,对于家庭用液化石油气罐钢瓶,冬季充装不宜过满,因室内外温差较大,当钢瓶由室外进入室内时,钢瓶会因受环境温差影响使内压升高而膨胀,引起爆炸事故。
第9篇 如何进行安全生产过程管理
一、杜邦的安全管理系统
1.做到有感领导
在安全生产过程管理中,不仅高层领导要积极参与其中,各个级别的领导也都要参与。杜邦公司认为管理层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显示有感领导和对安全承诺:
第一,通过一些例子带头制定和遵守所有的安全规则和程序;
第二,显示对安全的热情和对个人诚恳的关心;
第三,领导安全委员会的会议;
第四,参加各种日常会议并对安全事项进行讨论;
第五,参加日常的安全观察;
第六,参与高潜在的和严重的事故调查。
第七,与有关的员工进行讨论,表达关心和增强从事故中所学的东西;
第八,开展一些公司的安全活动来承认或祝贺个人和部门取得的好的安全业绩。
2.杜邦人的安全行为
杜邦人的安全行为主要有:
第一,上下楼梯要手扶扶手;
第二,上车之后第一件事永远是系好安全带;
第三,不会因贪图美味而去安全设施不完备的小店,而且一般在就餐时都选在饭店一楼靠门口的地方。
第四,出差住酒店会选择比较低层的楼层;
第五,开会或搞活动的第一件事是安全,要让所有人知道安全通道在哪;
第六,停车一定是车头向外;
第八,用的笔一定是笔头向内;
第九,在工作时一定不会奔跑;
第十,开车时一定不会接、打电话;
第十一,招聘了大批医学博士和和医学教授。
……
3.杜邦严守的十大安全信念
杜邦严守的十大安全信念包括:
第一,凡工业意外均可避免;
第二,管理层须对意外的发生负责;
第三,要尽一切所能控制容易引起危险的工序;
第四,维持安全的工作环境,杜邦员工人人有责;
第五,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工业安全训练;
第六,管理层必须时常审核安全设施及系统;
第七,如有任何错漏,必须立即纠正;
第八,杜邦员工无论在上班时还是在下班后都要注意安全;
第九,安全操作是一项精明的生意策略;
第十,安全系统以人为主。
4.影响安全的主要问题
杜邦公司曾给中国的一些大型国企做咨询,随后制定出了一份一百页的咨询方案,并概括性的指出企业所存在的四大问题:
第一,企业管理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统一性。企业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成为一个系统。事实上,好的上级目标能够对下级目标产生指导作用,而好的下级目标对上级目标具有支承作用,两者之间不能有矛盾。
第二,缺乏对安全表现在直线管理职责上的体现。国内很多企业把安全问题推给某个专业部门,让生产部门只负责生产,品质部门只负责品质,这样就使直线部门缺少安全意识,因此,对于直线职责生产部同样需要给员工做培训,为员工提供防护用品并对设备进行检查,不能将这些问题全部推给安全管理部门。其中涉及部门人员分工问题,应遵循两个原则,即谁做更有效和谁做更节省资源。
第三,缺乏安全管理技巧和采用了低标准老习惯,直线管理者缺乏有效地改善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在企业中,对于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以及培训方式不能单一,一定要灵活,不能沿用传统的方式,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安全激励机制。
第四,在工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有效的工艺风险分析、工艺信息、变更管理、设备完整性以及开车前的安全检查等。员工往往对现场最了解,最有发言权,因此企业需要有经验的员工参与企业的安全管理。
二、风险管理
1.安全因素识别表
安全因素识别表的运用
安全因素识别表主要是用于对潜在的风险因素的识别。企业可以利用安全因素识别表对每个工序、每个工位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并根据产生的频率和危害大小进行分级,然后针对风险大小采取对应的措施和培训,或提供防护装置或减少采购量等,将所有的安全隐患充分而准确地识别出来并进行安全隐患分级。
安全因素识别表的培训
对于一线员工的培训而言,安全因素识别表是最好的教材,其可以培训员工本岗位所具有的风险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并让员工了解自己的上下工序以及与自己工序最临近的工序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应该如何防范,这样当员工发现其他工序有违规作业时,有能力进行指正。而这也就要求了员工首先要专业地掌握自己工序和临近工序的安全问题。
安全因素识别表的制定
一般来说,安全因素识别表由管理者和专业人员执笔,员工参与,即最后由员工对制定出来的风险因素识别表提出意见。需注意的是,风险因素识别表是动态的,由于企业的工艺、产品和人员都在变,因此有的企业半年就强制修改一次。
2.现场安全管理
概括来说,现场管理的重点有两个:
安全巡检“挂牌制”
即对重要的安全岗位实行挂牌制,如检修设备,就需要断开设备的电源,并要在设备电源挂上“设备正在检修,请勿合闸”的提醒牌;对于重要的安全隐患岗位,实行挂牌授权制,如对于危险的地带,可以挂牌指出哪些人员才能进入此区域,非名单内的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现场“三点控制”
现场“三点控制”指对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的控制。
此外,在抓安全思想教育的同时,企业还应着重抓好以下十个环节:
第一,新进人员上岗,病假人员、伤愈人员复工和调换工种人员。这些人员是事故高发人员,称为危险人,需要重点监测。
第二,职工精神状态、体力、或情绪出现异常。这类人员有可能刚接受严厉的处罚,或者受到重大表彰,中大奖的等,情绪容易波动,并且容易将情绪发泄到产品和设备上,所以要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多监督。
第三,抢时间,赶任务和职工下班前夕。在生产紧急抢时间、赶任务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第四,领导忙于抓生产或处理事故。生产紧张时,领导往往忙于抓生产或其他事情,而忽视了安全问题,这时要注意好安全问题,不能顾此失彼。
第五,职工受表扬、奖励、批评或处分。对安全工作做得好和不好的员工给予正负激励时要特别注意员工的情绪波动。
第六,工资晋级、奖金浮动、分配住房、工作变动。
第七,职工受到天灾人祸。
第八,节假日前后(包括节假日加班)。如七八月防汛时期和节假日前后,要做好安全检查,包括电源是否切断,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值班人员是否落实等。
第九,重点岗位、重点操作人员。
第十,发生事故后。
三、安全管理模式
1.从工艺技术角度考虑安全
从工艺技术的角度来说,企业应每年定期对工艺进行分析,进行改良,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工程师和操作人员都要熟悉工艺原理、原材料性质、设备材质及作用。
第二,制定操作程序安全规定手册,每三年更新一次。
第三,加强对工艺过程改变的管理,即要说明改变的要点以及是否考虑了安全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各级技术负责人要签字,才能进行改变。同时一年内要进行检验,如被认可,方能正式确定下来。
第四,对工艺危险进行分析,每五年进行一次大的过程危险的全面分析,有爆炸可能的工艺,每三年进行一次分析。在分析中对全流程的每一单元都要进行分析,有建议、有预案。
2.从设备技术角度考虑安全
从设备技术的角度来说,企业应从以下方面考虑安全:
第一,设备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保证设备完好。目前最流行的设备管理是tpm,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使用设备的人员逐渐会保养设备和维修设备,从而减少分工,让操作人员更专业,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这是从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方面来减少事故,须知员工对设备的结构性能越了解越不会出事故。
第二,新设备在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有检查清单,有技术负责人需要相关人员签字。需注意,对于该点检的位置一定要点检,不该点检的位置一定要删除,从而让员工使用方便。
第三,定期进行机械的完好性检查。
第四,设备的改造,包括管道的移位,要进行安全评估。
3.从人员角度考虑安全
从人员的角度,企业需做到以下方面:
第一,员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包教包会,在操作中必须采用安全的操作法,一般需培训数周。对复杂的工艺,要进行安全和技能的培训,约半年,每年要温习一次。培训有记录,要备案。
第二,对外协承包人员也要进行安全培训,一般为数小时(有针对性地),经许可方可上岗。
第三,对事故要调查和报告,召集有关各方面的人员讨论事故原因,提出建议,经理签字,提出的问题限期解决,并通报其他部门组织学习。
第四,制定应急情况准备反应。应急计划手册规定了每个人的工作范围、责任及应急指挥者,并规定了无责任人员的集合地点。每年要进行一次演习,包括周围的居民和单位,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每个工厂的每个化学危险品流程都有预案,分为厂级、车间级和工段级三种预案,有计算机模型。
第五,定期进行检查,保证所有措施都完整无误地被执行。
一般来说,不安全行为包括:
第一,操作失误;
第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第三,使用不安全设备;
第四,手代替工具操作;
第五,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第六,攀、坐不安全位置;
第七,不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第八,不安全装束;
第九,指挥错误;
第十,监督失误。
不安全的状态包括:
第一,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包括无防护和防护不当;
第二,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第三,强度不够;
第四,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第五,维修、调整不当;
第六,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第七,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包括照明光线不良,照度不足,通风不好等;
第八,通道线路不合理。
对于不安全行为,归结来说,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
第二,虽然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但为了快点干完而省略了必要的步骤;
第三,按照自己的习惯操作。
在安全现场管理中,安全标志具有警醒和警示员工的作用,因此必不可少。企业不仅应设有安全标志,也要告诉员工背后的道理,如在安全标志中,红色代表禁止,黄色代表警告,绿色代表通行。同时,企业要注意防止标语泛滥,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此外,在有些企业中,员工不愿意佩戴防护用品,这很危险。对于防护用品,不仅要佩戴,而且要以正确的方式佩戴,对此,企业可以找某个员工作为示范标准,包括安全帽、口罩、安全鞋、防砸鞋、手套、耳塞、反光背心等的正确佩戴方法,将这些拍下来引导其他员工正确操作,注意,对于防护用品的佩戴最好要有个量化的标准。
总之,程序制度再好,也不可能将风险百分之百控制,因此人们一定要依法办事,减少事故风险,企业员工如果按管理制度办事,即使出了问题,也能够免责,不被追究责任。
四、车间安全须知
具体来说,车间安全须知主要包括十条:
第一,进入车间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操作旋转机床严禁戴纱类的手套。
第二,车间内禁止穿露趾、露跟鞋和高跟鞋。禁止在车间内追逐、喧哗、打闹或做与本人工作无关的事情。
第三,操作前,应检查工具、设备和工作环境,排除故障和事故隐患,确保安全方可正式操作。
第三,工作中,应集中精神、坚守岗位,未经允许,不准丢下工作擅自离开岗位。
第四,下班前必须断开电源、气源,熄灭火种,检查清理场地。
第五,修理机械、电气设备,必须停机停电,并在动力开关处挂上“断电作业严禁合闸”的警示牌,必要时设人监护。警示牌必须谁挂谁摘,并确认无人检修时方准合闸。
第六,行人要走指定通道,注意警示标志,严禁贪图方便跨越危险区,严禁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通过和停留,严禁从行驶中的机动车辆爬上、跳下、抛卸物品。
第七,变配电站(室)、危险品仓库、小油库、液化气管等要害部位,为公司重点防火部位,非本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
第八,保持生产作业场所、车间、库房的安全通道畅通,物料堆放整齐、稳妥、不超高,及时清除工作场地散落的废料和工业垃圾。
第九,发生工伤事故或其他事故,应及时制止事故扩大,并进行抢救或抢修,同时立即报告领导和安全部门。
第十,安全设施、监测信号、照明、警戒标志、防雷接地装置,不得随意拆除或非法占用。消防器材、灭火工具不准随便动用,其安放地点周围,不得堆放无关物品。
绝对禁止的不安全行为:
第一,机器操作、物体支撑和物体拿取的方法不正确,不牢靠;
第二,接近或进入危险场所,例如靠近正在运转的机器或起吊的货物,登上不安全场所等;
第三,对正在运转、通电或加热中的机械装置进行清扫,加油或检修;
第四,突然启动机器,无信号,未确认安全便移动车辆,物体或者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五,机械装置选择不当,使用目的不合规定,使用有缺陷的机械装置;
第六,在机器运转状态下离开,把机器或材料放在不安全的状态下或场所中;
第七,拆除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失效;
第八,跳上或跳下车辆或机器,用手代替规定的工具作业;
第九,不用护具,选用护具有误,穿不安全服装。
五、如何打造安全型班组
1.打造安全型班组的实施建议
班组管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建议建设五型班组,即学习型班组、节约型班组、清洁型班组、安全型班组和和谐型班组。
班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最前沿和阵地,要打造安全型班组,主要有十二条建议:
第一,定期安全大检查。
第二,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第三,安全培训。
第四,严格落实四不伤害和三违制度。
第五,设置专门的安全员。通常来说,班组具有五大员:安全员、设备管理员、信息员、质量管理员等,这些人员是班组长的左膀右臂,可以将班组中的专业人员设置成安全员,由其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第六,做好紧急预案。
第七,组织案例学习。
第八,警示标语。
第九,每月一次安全生产总结。
第十,员工提出岗痊安全隐患,并排查。
第十一,组织组员观看安全宣传片。
第十二,让专业人员对班组成员培训。
第十三,评选安全先进人员。
2.班组长如何抓安全
关于班组长抓安全生产的领导方法,主要有九点建议:
第一,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管理者一定要言行一致,并且人前人后都要行为一样。
第二,要贯彻依靠群众的原则。
第三,要贯彻法治的原则。
第四,班组安全管理要“严”字当头。
第五,要奖惩兑现。
第六,实行民主管理。
第七,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竞赛是一种鼓励争先创优的有力措施,是开展比学赶帮的良好形式。
第八,要号召骨干起模范带头作用。
第九,要搞好与组员的团结。
班组长应开展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一,开好班前会,做好“五同时”;
第二,班前、班中、班后的安全检查;
第三,制止、纠正、处理违章行为;
第四,及时组织隐患整改;
第五,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和安全教育;
第六,协助处理各种事故;
第七,管理好各种档案资料和台帐;
第八,安排好交接班,做好交接班记录。
对于企业员工来说,曾经“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鼓励冒险、默许带病上岗、宣扬工伤光荣等,风行一时。但是,这些“英雄情结”都将逐渐化为新的理念,因为“生命的宝贵在于珍惜”。只有保护好自己,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第10篇 橡胶企业检修过程中动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橡胶企业的生产设备主要有炼胶、压延、挤出、成型、硫化、锅炉、冷冻、压缩、高压配电、水循环、污水处理等公用配套设施,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主要是橡胶,对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很高,特别是检修过程中的动火管理是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内部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等作用,或因结构、材料、焊接工艺等先天缺陷,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需要抢修,电焊、气割、塑焊等动火十分频繁,平均每天动火都有,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中容易出现马虎和纰漏。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不采取必要的安全防火、监控等措施,就会引起火灾、爆炸、灼伤和中毒等事故,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2007年8.8炼胶一起火灾事故就是教训
动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的目标是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动火设备内部没有易燃物,二是确保动火设备周边没有可燃物。要做到两个确保,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动火管理的重要性,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针对一个需要动火的设备,一定要清楚设备内部和外部物料的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的危险特性,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是将动火物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动火
为便于管理,规定各维修间划分一个区域作为固定可动火区。凡可拆卸并有条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焊割的物件,必须移至固定动火区内焊割,从而减少在生产车间或厂房内的动火工作。 固定动火区也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对策: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 作业区周围要划定界限,设立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二、是审批
由生产车间和动火部门或保卫科负责人对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是生产设备内部和周边环境及地沟是否确保没有可燃物。由维修项目负责人或维修项目助理到保卫科管理部申请动火作业证。保卫科管理部的安全消防管理人员应该到现场核查,符合动火条件予以批准,不符合动火条件要说明情况落实重新清理现场的措施。
三、是动火
动火人要查验动火证并熟悉作业现场情况。如不符合动火条件,有权拒绝执行并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在动火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周边环境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动火并报告。
登高焊割动火是离开基准面2米以上(包括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焊接与切割的作业(含周边有坑、槽、沟和斜坡)。主要是锅炉和车间外部管架上动火。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将高处作业和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危险因素叠加起来,增加了危险性。其安全问题主要是防坠落、防触电、防火、防爆以及其个人防护等。因此,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除应严格遵守一般焊接与切割的安全要求外,还必须遵守的主要安全措施有:登高焊割作业应避开低压电源线;不可避开时,上述线路必须停电,并在电闸上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告牌;焊割前并应明确告知监护人在情况紧急时立即切断电源或采取其他抢救措施;登高进行焊割作业者,衣着要轻便,戴好安全帽,穿工作鞋,禁止穿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要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不能用耐热性差的尼龙安全带,而且安全带应牢固可靠,长度适宜,高挂低用;在高处进行焊割作业时,为防止火花或飞溅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应把动火点下部的易燃易爆物移至安全地点;对确实无法移动的可燃物品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例如用彩钢板或防火毯覆盖遮严;在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将可燃物喷水淋湿,增强耐火性能;高处焊割作业,火星飞得远,散落面大,应注意风向风力,用水管及时浇灭溅落的火花;对下风方向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大,以确保安全。还应注意相近车间的地沟中有无监时流动的废油。
四、是监火
监火人必须是具有半年以上本公司本岗位工龄,懂生产操作规程,懂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懂报警方法,懂急救措施,工作责任心强,动作敏捷,站在便于观察周边情况和便于扑灭溅落火花的位置。配置二台以上的灭火器,备用浇灭火花的水桶。戴好安全帽和防护眼镜。监火期间不得离岗,不得兼作其他工作。特殊情况需短暂离岗必须落实人员临时代替。较大危险岗位监火要安排二人或二人以上。
五、是清扫与验收
动火结束后,监火人要会同动火人清扫动火现场,防止有遗留火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离开现场,并及时向使用车间或项目负责人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六、是非正常情况不动火
在雨、雪、浓雾天气,夜晚,六级以上大风,重要节假日,高温季节中午室外动火,如果不是生产非常急需,原则要求不动火。在动火过程中如有登高,进罐作业还要按规定办理登高作业证,进罐作业证。
动火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掌握橡胶企业检修过程中安全生产动火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知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综合技能,也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橡胶企业全体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为橡胶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设备管理部
庄超勤
第11篇 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管理
保证电力安全生产,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是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生产运行、检修等各阶段的共同任务。电力安全生产必须实行全过程管理,在上述各阶段中都要从人员、设备、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等各方面加强全面的安全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和质量责任制。电力生产运行阶段的安全和效益,是检验电力生产全过程管理各阶段工作水平和成绩的主要标准。
一、对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的要求
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管理应达到如下要求:
(1)电网结构合理,发供电设备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2)从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到生产运行、检修等各阶段都有健全的安全与质量的规程、标难、并认真贯彻执行;
(3)各部门的人员在数量和素质上均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各单位都有健全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确保方针的贯彻;
(5)能及时、全面地招生产运行阶段反馈的有关安全和质量方面的信息,作为全过程改进和提高安全、质量水平的主要依据,并及时改进。
二、对规划设计制造阶段的要求
(1)规划设计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和部颁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充分听取生产部门的意见,满足生产部门提出的合理要求,如生产部门与设计部门有不同意见时,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协调。
(2)设计部门应按规定编写《安全和劳动卫生》专篇,对人身安全、消防、防爆、防暑降温、防腐蚀、工业卫生等都应有完善的措施,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3)在审核设计文件和图纸时,各级审查人员应对设计负有安全责任。
(4)设计部门要及时吸取生产中反馈的威胁安全生产的问题和事故教训改进设计,必要时修改设计标准。
(5)设备购置合同签订后.必要时生产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分别派熟悉业务的人员到制造厂对订购的设备生产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现场监造。
三、对施工安装调试阶段的要求
(1)一切设备和建筑设施的施工安装均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资料和制造厂说明书进行。
(2)工程中的有关安全和劳动卫生的项目不得任意削减。
(3)在施工安装工程中,施工单位应会同生产单位加强质量监督,严格执行验收制度,质量不合格的不验收,没有经验收合格的设备不能试运行,工程项目未全部完成的机组设备不能投产。
(4)新建、扩建工程必须贯彻执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5)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影响生产设备系统安全运行时,施工单位应在生产单位的配合下,按规定采取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四、对生产准备阶段的要求
(1)新建、扩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经过古批后,生产单位应按规定提前配备生产人员并组织培训。
(2)生产单位在新设备投产前,应组织专业人员结合实际,编制各种现场规程制度和技术管理基础资料,经审批后,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通过考试合格后上岗。
(3)生产单位在新设备投产前应指派有关人员参加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4)生产单位在新设备试运行前应完善各种安全措施,编制新设备启动投运操作方案。
五、对生产运行阶段的要求
(1)新建、扩建火力发电设备移交生产后实行半年试生产制度,试运行的好坏,作为对设计、制造、施工安装等安全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2)在新设备移交生产时,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向生产单位移交各种图纸资料、
录、备品备件、专用试验设备和工具等。
(3)不断通过对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定期试验和故障分析,及时拿捏设备部件的磨损和老化规律,搞好更新改造工作,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要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不断修订充实现场规程,保证其准确无误。
(4)设备检修应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5)要开展现场培训,定期轮训,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6)改善各项劳动条件,保证安全设施应同生产设施一样,及时进行维护、检修和管理。
(7)对事故、障碍、异常要认真对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第12篇 车辆装卸过程安全管理措施
一、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厂内车辆(包含平板车)装卸工作,加强对装卸人员的管理,杜绝车辆装卸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事故,提出以下明确安全措施要求。
二、适用范围:公司内所有员工及外来装卸车人员。
三、管理要求:
1、装卸货物要指派专门人员担任装卸车工作,装卸人员确保材料、货物堆放稳固,不滚动,不滑落,装车时由下向上,分层堆放;装车完毕,绑扎牢固。
2、 卸车时由上向下,分层卸货,保持车辆重心稳定,不偏载。
3、 用起重设备配合作业时,严格执行6个“禁止”。
严禁作业人员站在吊物运行线路内或从吊起的货物底下钻过;禁止站在列角和敞车车帮上;禁止站在起吊物件上;禁止用手校正吊高0.5米以上的物件;禁止用手脚伸入已吊起的货物下方直接取放垫物;禁止不按规定,随处乱放货物。
4、具体要求:
(1)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是否佩戴整齐,不得光膀、赤膊、穿拖鞋,在未做好劳动保护的情况下不得从事作业。
(2)对作业工具,吊索具进行及时全面检查,发现有故障、有损坏,要及时进行更换或报废,以保证作业安全。
(3)人力装卸、搬运时,应量力而行,配合协调,绝不可冒险违章操作;在车辆尚未停稳、就位的情况下,不得上下车辆;存放地点不在一处,车辆需要移位时,要保证人员、货物的安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车辆装完货物捆扎牢固。
(4)吊装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要有专人负责操作设备和起吊、栓吊工作,严格按设备规定负荷作业和车允许载荷装载。
(5)作业现场的装卸、搬运人员和行车操作人员,要严格劳动纪律,服从指挥,不得野蛮装卸,摔坏,砸坏货物,不得在没有装卸完毕的情况下提前弃车下班,不得在作业现场嬉戏、追逐、打闹。
(6)严格遵守安全消防规定,不得在仓库、作业现场吸烟,动用一切火具。
(7)必须及时观察作业过程,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8)当每次作业完毕后,对现场进行检查、清理,不遗留作业工具、吊索具、包装物和垃圾,做到有始有终。
四、违规处理:违反以上规定,按照公司相关处罚制度进行处理。
2023年1月22日
第13篇 立足过程控制抓好安全管理
(徐州发电厂,江苏 徐州 221166)
不论在哪个行业,安全都处于压倒一切的地位,在电力行业中更是如此。徐州发电厂经过开展iso 9002质量体系、职业安全健康体系、iso 14000环境体系的贯标工作,注意寻找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和国际先进管理方式的差异,努力将先进的管理方式转化为可操作的规范,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传统安全管理方式最明显的不足是经验型、被动型和事后型的管理,广大职工仅仅是消极被动地服从;而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更重视过程控制,注重控制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最终控制全局的目的。为克服传统安全管理的不足,徐州发电厂于2001年推出了'作业全过程安全控制卡'和'外包工程现场监护卡'(以下简称'两卡')。
1 '两卡'简介
'作业全过程安全控制卡'包含以下内容:危险点分析、安全措施、工作组成员认可安全措施、每次开工前确认安全措施等。强调'作业全过程安全控制卡'由工作负责人填写,班长审核;要求每项工作必须使用'作业全过程安全控制卡'。
'外包工程现场监护卡'包含监护项目、监护记录等内容。要求每个外包工程的监护都必须使用此卡。考虑到监护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差别较大,'外包工程监护卡'要求由班长填写监护项目,监护人熟知后执行。
通过'两卡',强制使职工参与到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中来。这套安全管理方法经过近2年的应用,在防止人身伤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连续4台机组大修没有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
2 '两卡'的使用效果
(1) '作业全过程安全控制卡'增强了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从前,班组布置工作时都是班长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工作负责人带领大家进行现场的具体工作。工作负责人在安全方面不需花费太多的精力。使用'作业全过程安全控制卡'后,工作负责人必须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还要督促工作组成员熟悉安全措施。
(2) 使用'作业全过程安全控制卡'提高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保证人人熟悉安全措施。工作过程中能否保证安全,关键在于参与工作的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每个人都能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才能实现集体的安全。'作业全过程安全控制卡'强调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对安全措施进行确认,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考虑,目的是让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和完善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3) 使用'作业全过程安全控制卡'能保证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时刻处于受控和完好的状态。机组大修期间,工期长,施工人员多,已做好的安全措施难免被他人改动。'作业全过程安全控制卡'强调每次开工前必须检查安全措施,就是为了保证安全措施的完整性,避免类似的不安全事件重复发生。
(4) 使用'外包工程现场监护卡',提高了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效性。由于电厂内多是高温、高压以及带电的设备,外包施工单位在厂内工作时,厂方一般都安排现场监护人,监督外包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措施,以保证双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通过'外包工程现场监护卡',减少了由于监护人员能力不足对监护质量的影响,增强了监护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大大提高了监护的质量。
尽管'两卡'具备了搞好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的条件,但如不认真执行,同样对现场的安全管理起不到作用,因而必须加强对'两卡'的监督管理,制定相应措施,保证其充分发挥作用。
第14篇 全面推进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
一、深刻理解“三全管理”
“三全管理”来源于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可同样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也就是由各个不同层面的人员参与,对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环节,实施全方位管理。其基本特点:是从过去的事后检查把关为主,变为预防、改进为主,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影响安全问题的诸因素查出来,发动全员、全部门参加,依靠科学理论、程序和方法,通过全方位管理,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而“三全管理”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提升全员安全素质,强化全过程安全管理,增强全方位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一)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是指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或对象是创造财富的“人”,这个“人”既包括社会管理层面的人,也包括企业管理层面的人;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一线生产员工。任何一个层面的人员都必须提升安全素质,才能更好地参与安全管理。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它表现在一个“全”字,任何一个环节、一个工序、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安全生产。因此,必须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上自企业领导,下至全体员工,每个科室、每个岗位、每个人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制,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大家关心安全生产。
(二)全过程安全管理
全过程安全管理,是指企业一系列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着眼于一个“全”字,对安全生产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中的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安全管理,强调以预防为主的观点,同时强调安全管理的过程方法和原则,实现全过程的安全控制管理。对整个过程管理可看作是一个循环过程,并依赖于整个过程中每个安全环节的工作质量。因此,必须对安全生产全部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管理。
(三)全方位安全管理
全方位安全管理,是指充分发挥各企业部门、各层面、各空间的安全职能作用,强调各层面目标和空间上的安全管理。主要突出一个“全”字,要求在上层领导的安全管理决策基础上,由安全职能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各环节、各工序、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活动,实现上层领导的安全决策,中层领导的安全管理,基层员工的安全执行。切实按照安全管理标准、制度进行生产,完成安全生产任务。
全方位安全管理,不但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党委的责任,全社会的责任。有效通过国家法律、社会文化、规章制度推动安全生产;通过国家财力、公共资源、社会保障向生产安全倾斜;通过新闻宣传、社会舆论、道德风尚成为安全生产的工具,才能达到全方位安全管理的目的。
二、积极推进“三全管理”
(一)狠抓全员培训提高技能
1、建立健全全员安全责任制。落实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将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部位、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和每一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链。使企业形成第一责任人的精心决策、中层领导的精心管理、一线员工的精心操作的良好责任氛围。
2、严密组织全员安全教育培训。重视抓好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唤起全员的强烈安全责任感,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技能。这样,安全管理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全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点,做到人人关心安全,时时注意安全,事事想到安全。
3、定期举行全员安全应急演练。把全员应急救援演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定期举行应急救援演练,全员参与、查找不足、整改提高,做到人人参与演练,人人掌握逃生技能,人人能够自救互救,从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以上三个方面的全员教育培训、提高素质的强力推进实施,是安全生产的顶点管理,也是安全管理的最基本要素。
(二)全面加强过程要素管理
1、突出事前预防
突出事前预防,更重要的是二个责任落实,注重教育培训,加强源头管理等三个方面。除此之外,要侧重于以预防为主以及主要防线管理的各个过程要素的监控(如图1所示)。
⑴加强预防控制。安全管理不是一步形成的,也不是最后一道工序突然形成的,而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要把影响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因素统统控制起来,这就是将过去单纯以安全生产“事后检查”的消极“把关”,改变为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采用“事前控制”的积极“预防”,重点做好“四防控”:即防火、防爆、防毒、防塌等。显然,安全是设计和管理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
⑵突出防线管理。在推进“三全管理”时,要严把八道防线,即:员工安全教育防线,班组安全活动防线,安全操作规程执行防线,安全设施防线,安全检查防线,监督检查监测防线,安全警示监督防线,安全自救自护防线等。这样才能切实加强安全思想的严肃性,安全管理的严格性,安全制度的严密性,安全组织的严谨性,安全纪律的严明性。并能做到员工安全教育心中有数,班组安全活动心中有数,安全操作规程心中有数,安全设施心中有数,安全隐患心中有数,整改情况心中有数,安全警示心中有数,安全自救心中有数。
2、加强事中监控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企业领导督查、部门巡查、车间检查、班组互查、岗位自查“五查”手段,不断加强安全“意识、符合、受控”三个方面的关键过程要素控制。积极预防控制全员的意识隐患、安全生产条件的符合性和生产过程的受控状态。真正实行“日常管理全监控(检查、处罚、挂账、培训、整治)、隐患排查全覆盖(分类排查、评审挂账、整改销账)、高危监管全自动(技防水平、监控平台、在线对接)的安全监管模式
⑴把好“意识关”。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不断提升全员的安全文化、管理理念、安全行为等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过程要素,必须牢牢把握。这样,才能适时调整好安全管理思维,严格按照第一要务的安全管理意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⑵把好“符合关”。如从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角度,严格新、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许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重点把好项目安全设立、设计、试产、验收、领证等许可(简称“四加一”许可)和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件等,使企业切实做到持证生产和持证上岗。
⑶把好“受控关”。严格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杜绝“三违”行为,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缺陷和隐患等过程环节的受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3、注意事后教训
事后教训环节,主要控制安全缺陷、隐患整改和事故教训三个方面。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查处事故,定期进行案例警示教育,严格安全缺陷纠正,认真落实隐患整改,有效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落实演练制度等方面的控制。对已发现的安全缺陷和隐患,应认真分析存在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落实整改,使之更好地满足安全生产条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重点掌握“查源头、验过程、看结果”的关键监管要素,才能有效加强过程监控。
(三)积极开展全方位管理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从“硬软、闭环、监督”的全方位安全管理角度,使安全管理强起来、硬起来、连起来、管起来,实现安全生产360度的全方位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1、安全“硬件”强起来。要加大高危自动化改造力度,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全覆盖的安全信息管理网络,实现企业安全信息化;选派年富力强、责任心强、业务精干的安全管理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配齐安全设施装备、可靠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检查检测仪器、检测报警系统和应急救援物资及装备,强化安全生产条件。
2、安全“软件”硬起来。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目标管理、决策执行、考核奖惩、整改提高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自觉做到制度的刚性化、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内化思想,外化行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用制度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行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3、安全“闭环”连起来。大家知道, pdca循环就是全面安全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是美国人戴明博士在全面质量管理上首先提出来的。即p是计划,d是实施,c是检查,a是处理。任何一个有目的、有过程的活动都可按照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四个阶段进行。
4、安全“监督”管起来。充分发挥安全组织的统一领导、部门的有力监管、社会的全力参与、舆论的监督导向作用。从预防入手,加强监控,全面管理,使安全生产全过程达到受控管理目的。
三、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通过积极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工作,能更好地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促进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一)明确“四个层次”安全责任
通过全面推进“三全管理”,更好落实“四个层次”的第一安全责任者。第一层次是各级领导层的第一安全决策者,第二层次是各级部门层的第一安全管理者,第三层次是各职工操作层的第一安全执行者,第四层次是各分包劳务层的第一安全劳务者。这四层安全责任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对象。
(二)强化分解管理,促进责任落实
政府通过每年与所属单位签订责任书,建立政府领导安全生产责任网络,政府行政正职执行年度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企业主体责任首先应明确法人代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别签订各部门安全责任协议书等。强化分解安全责任,更好促进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责任主体落实的最终目标。
(三)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1、明责,各级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分管领导既要管好一条线,也要承担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责任。实行分线分兵把守,千斤重担众人挑,同时实行压力传递,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2、尽责,积极推行“两个责任主体”的落实,要做到尽职尽责,把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作为企业自身的事件来抓好、抓到位、抓出成效来,切实保一方平安。同时要加强政府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建成一支廉洁型、监管型的安全监管队伍。
3、追责,没有责任追究力度,就没有工作落实力度。如发生事故,该党纪、政纪处分的要处分,凡刑事追究的,这要犯到哪里就追究到哪里,决不姑息迁就。做到有过问责(决策过失、执行过失、法纪过失、管理失职等)、有功必奖,真正形成上下有压力,人人不懈怠。
(四)立足工作到位,实现观点转变
1、思想意识到位,确保观念转变。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既是企业生产营销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必须做到超前思维,超前谋划,管好、管细、管实。才能确保任何一个企业向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
2、履行职责到位,确保重心转变。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是领导机构,代表政府履行综合监督管理职能。但不是代替政府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的责任,也不能代表企业承担安全生产应负的主体责任。因此,必须明确从事后查处转向事前防范,从重治标转向重治本,从重眼前转向重长远,从重布置转向重落实,从重活动推动转向重自觉行动的工作重心转变。
3、落实措施到位,确保方式转变。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既有计划、有布置,更有措施、有检查。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以及从业人员头上,将措施真正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才能使一般性检查,转向依靠科技手段来提高综合监管效果;从正常性事务管理,转向依法综合监管来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从单纯依靠集中整治,转向既要集中整治又要加强日常监管;从依靠高压监管转向长效监管;从注重开会布置,转向突出重点、创新经验、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总结推广的工作方式转变。
总之,我们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深入开展“宣教、执法、治理”三项行动,全面加强“三制、保障、监管”三项建设,不断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三全管理。做到“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切实加强重点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积极维护社会稳定,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第15篇 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工作为头等大事。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人员在施工过程的人身安全和建设工程项目相关管理工作,必须要用理念科学扎实地进行策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控制和改进来发展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施工安全;安全管理
1建筑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务必要以书面形式与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水、电、气、热邮电通讯等地下管线及地质资料等相关事项签定合同,这样起到在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制约作用。具体要求勘察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中应当提供建筑工程全面、准确的地质测量和水文资料,并按照建筑安全标准进行设计,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2建筑工程项目准备阶段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单位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由具有一定资历理论基础和丰富工程项目经验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同共参与,其中在承揽项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上具体载明;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作业环境和建设工程项目相关安全措施所需费用以专项费用来计提,不要列入建设工程项竞价来算;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规范中,承包单位建设全
程安全业绩要纳入评标标准;由相关建设工程项目安全专家来参与安全方面的评标工作。制定合理工期,建设单位要与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签定合同。建设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当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工地安全方案,工其中包括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各自的安全责任、该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单位在备一切相关建设工程项目材料中,不得购买或者强行要求建设施工单位购买、提供、使用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建筑材料、防护用品及机械设备;不得为施工单位指定上述产品的生产厂、供应商。生产经营单位为建筑工程提供的安全防护用品、零配件、建筑材料等应当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和噪声控制标准,并按照生产和安装标准对其产品配齐有效的保险、限位等安全设施和装置,同时提供检测合格证明及下列资料: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产品的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产品的技术性能、安全防护装置的说明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加大力度抓好材料管理。这项工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性能,保质,安全上起重要作用。要做到把材料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检测,评测,验收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的现场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安全工作上有意识科学地进行策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控制和改进来发展安全管理工作。公司和项目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施工安全方案审批后的施工安全方案即是作为建设工程全程项目安全施工的依据。施工安全单位,由材料部门根据项目部编制方案产品来采购和领用,如施工过程中发现超出安全的用料,材料管理人员必须立即查核,必须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用料方案标准来对材料使用,强化材料安全的严格性。公司材料采购实施招投标,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由公司安编制审核通过的的方案清单来对材料采购,来例于安全范围的其它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采购时采用“安全评测总量订货,分批采购”出现安全和积压、浪费。材料的采购量和单价要有专门机构监控。项目部应使用委托书约定所委托的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服务、验收办法、交货时间,保证工程的进度而出现安全问题。
3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相关内容纳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范围,具体要做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四项同步控制。建设工程项目单位不得要求施工单位违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以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安全工程师,并向工程项目派驻项目安全工程师。项目安全工程师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人员、物资、经费等资源计划,对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纠正和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验证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接受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分阶段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申请安全审核。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针对下列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同时,进入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和吊装、提升机械设备应当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天气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经过上级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要要自行检测工程质量和整理相关资料,做好建设工
程项目竣工施工安全评价,向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单位工程竣工施工安全管理资料》。建设工程项竣工安全管理资料是证明施工现场能否达到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要求的程度所提供建设工程项目的客观检测资料文件记录,是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现场能否达到实行
全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依据,同进也是建筑程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工程项目在全程实施过程中作的安全资料的记录正确与否,体现了建设工程项相关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力度。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将建设工程项目全程安全记录。其中应包括以下相关内容:台账、报表、原始记录等,并按有关规定去建立、收集和整理,确定种类、格式;确定安全部门或相关人员,收集、整理包括分包单位在内的各类安全管理资料,进行标识、编目和立卷,并装订成册;安全记录的贮存和保管,要有专人负责,贮存的环境应利于保存和检索。
5结论
建筑程项目安全管理,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能,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
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要从建设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安全管理、全程施工安全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监理单位与建筑工程有关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等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做重点抓。只有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全程中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正是建筑工程项安全管理意义所在。
35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39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