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0位用户喜欢。
曾几何时,当我还是以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孩童时,妈妈便教我读唐诗三百首。其中我接触的最多的名字——李白。虽说,当时跟着妈妈摇头晃脑的读者这朗朗上口的诗句的我,心却不知飞向了何处,甚至一度把你理解成“糖袋子里的小白”。
直到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读的书越来越多,多肚子里的墨水也越来越多,我终于知道了谁是李白,李白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但我始终不能看透你的性格’你的人生。
随时报国无门,虽有归隐之意,虽然试图崎岖坎坷不平,但你却依然那么的豪迈,乐观,豁达,好像世间的一切烦愁都与你无关。
你的人生,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不仅生的浪漫,才华横溢,甚至在生的最后一刻那传奇浪漫的色彩也不曾弃你而去。
我们虽然不属于同一时代,但是这轮明月却同照你我,映证着无数的失意与欢乐;所以在这里我只想对你说:使你,用你的传奇一生写下中国文学史上最灿烂辉煌的一页;使你,用你毕生的心血为我们留下了最丰富的文学瑰宝;是你,用你神圣的光辉一直照耀着后人。所以让我用我诚心为你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11位用户喜欢。
3月18日晚,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正赶往武夷新区公务,因雨天路滑,小车在服务区出口处发生侧滑并撞到防护栏。廖俊波经福建省、市医疗专家抢救无效后死亡。
这两天以来,全国各级新闻媒体纷纷刊登了廖俊波同志因公殉职的新闻。虽然只有短短的100多个字,却富有穿透力,尤其是简单得不能再简短的简历,蕴藏着媒体和群众对他的无限哀思。
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干部能用不能用,要看群众认可不认可,而我们的廖俊波同志生前备受大家爱戴。2015年6月,他荣获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就是对他工作的最好褒奖。毫无疑问的是,廖俊波同志是位优秀的党员干部,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先进典型,学习他就要弘扬他的好干部精神。
坚定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为党和群众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不仅要做伟大理想的传播者,更要做伟大理想的模范实践者,用自己的行动作出示范,点燃群众追求理想的热情。对群众要饱含深情,真诚为民;对群众要宽宏包容,紧密团结;对名利要淡然处之,不为所累;对权力要心存敬畏,正确行使;对挫折要勇敢面对,无所畏惧;对人生要享受奋斗创造的快乐,体验为民谋利的幸福。
弘扬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只有敢为人先,才能够立志高远,在时代潮流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只有敢想敢试、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才能够生成“寝食难安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富民新局面,谱写群众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机遇稍纵即逝,干部在审慎稳妥把握宏观大局的前提下,需要发扬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突破思想的束缚、制度的樊篱和体制的枷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解决发展难题,找出发展新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激发攻坚克难的豪情斗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赞扬的是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精神。干部就要有一种不信邪的韧劲,要有一种不怕苦的斗志,要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干部必须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工作,审时度势,提出战略目标,快速推进相关工作,勇敢克服困难,经受重重考验,取得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群众的工作业绩。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33个字,有5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200位用户喜欢。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于敏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于敏是谁?”
这个名字出现在1987年“全国劳动模范”名单中时,其余4人都有详尽的人物事迹介绍,唯独关于于敏只有短短13个字:“于敏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除此之外,人们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30多年过去了,尽管于敏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等至高荣誉,尽管2021年热播剧《功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他的事迹,但记者近日在进行于敏相关采访时,仍有身边朋友不知道他是谁。有些电脑输入法依然不能默认打出“于敏”这个名字。
6月17日,是中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作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这个名字值得被重提和铭记。
“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1年1月12日,北京飘着雪花,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兼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把于敏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严肃地说:“经所里研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当时,美国、苏联和英国已相继研制出比原子弹威力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氢弹。
“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赤裸裸地讲,他们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于敏回忆说。
1960年,苏联又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中国决定自主研发核武器。
二机部负责核武器的研制。作为二机部的科学家副部长,钱三强很了解有哪些“将”可遣“兵”可用。
为什么选中于敏?
1957年5月,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率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发表文章称,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仅在北京大学学习过的于敏是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20世纪60年代的于敏。
只是,当时一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的于敏,要转向氢弹预先研究,并非他的兴趣所在。
“父亲一生崇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喜欢安安静静地搞基础理论研究,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是大学刚毕业时的量子场论研究,后来根据国家需要改行做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也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而氢弹研究是应用研究,接受这个邀请,就意味着又一次改行,要放弃在原子核理论上取得的一切成就,隐姓埋名地投身于核武器事业。”于敏之子于辛说。
但对于这个影响一生的抉择,于敏当即就答应了。
“爱国主义压过兴趣。”于敏回忆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全力以赴把氢弹搞出来。”
从此,于敏的名字就在原子核理论界,乃至整个物理学界“蒸发”了。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回忆道。
“百日会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转年,毛泽东在听取汇报时提出:“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周恩来立即要求有关部门作出全面规划。
于敏就是在这个时候率队加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今北京九所)的,与主任邓稼先和副主任周光召、黄祖洽、秦元勋、周毓麟、江泽培、何泽慧,共同被称为理论部“八大主任”。
杜祥琬于1965年3月到理论部报到,那年27岁,是理论部里的小字辈。
他说:“当时,我们不分领导职务大小,一律以‘老’‘小’相称。邓稼先、周光召、于敏叫老邓、老周、老于,我是小杜。大家常常在一起开‘鸣放会’,不管老小,谁有想法,都可以到黑板上去画、去说。从不同的意见中发现每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理论部聚集了全国的顶尖高手,但天才并不等于天然成功。
一条条途径、一个个方案被提出来,经过仔细讨论和计算分析,又一个个被否定了,“山穷水复疑无路”是于敏等人当时常有的感觉。
为突破氢弹原理,于敏可谓废寝忘食。有一次,妻子孙玉芹让于敏去食堂买饭,他随手拿了一个破底的塑料袋。包子和米饭装进袋子里,没走几步就漏了出去,散落一地,惹得大家哄然大笑。
最终,理论部形成了几种可能成形的方案,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
1965年国庆节前夕,于敏按上级要求带领几十位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利用国庆假期使用J501型计算机抓紧验算。
“核武器爆炸后,每个时间、空间点上,都有温度、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计算机就把这些物理量计算出来后打印在A4纸大小的连续纸带上。”杜祥琬说。
当时,打印出的字迹很不清楚,用手一摸打印纸,手上就会留下金属烧蚀后的灰烬。于敏等人就是在这样的纸带上,往往一趴就是几个小时,手上、衣袖上都是黑乎乎的一片,但个个依然热情高涨。
经过3个多月的分析、比较,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杜祥琬说,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百日会战”。
1996年,于敏在北京办公室查阅计算机数据。
“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
很多人看到过一组数字: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空军飞行员驾驶轰—6甲型轰炸机,在预定着弹点成功投弹。
这颗全当量氢弹在距地面2930米的高度爆炸,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太阳”。烟云上升到1万米高的平流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了壮观的蘑菇云。
“这种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从心提到嗓子眼上,到成功,心情是无法概括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不只是欣慰,也不只是喜悦,是种说不出来的心情。前面提心吊胆得很厉害,知道成功了,好像五脏六腑、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于敏回忆道。
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是,在马兰基地参加核试验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个单位,他们互相保密。即使是一个单位的,被分在不同岗位,也互不知情。直到在核试验时见面了才知道:“原来你也是干这个的呀!”
在于辛印象中,父亲从不谈起他的工作,只说是做科研。于辛说:“那时候,经常有他的同事来家里探讨工作,这时候妈妈就带我和姐姐出去玩。”
直到1999年,于敏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辛才真正知道父亲具体是干什么的,才知道父亲的成就有多大。
除了氢弹,于敏还是中国中子弹理论设计的技术把关者和负责人。中子弹也是一种核弹。
于敏又被人们称为“中国中子弹之父”,但他生前并不愿意人们叫他“某某之父”,曾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于敏老师生动的写照。由于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他身体很虚弱,有时实在不舒服,无法来办公室讨论,就约我们去他家里讨论,而且一讨论就是三四个小时。孙阿姨说:‘你们一来,老于就好多了。’”北京九所研究员、于敏带的博士生蓝可说。
他把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国家尖端国防科技的发展上,甚至无暇出版学术专著。
记者苦苦搜寻于敏写的书,结果只发现60多年前出版的那本定价1.1元的《原子核理论讲义》。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印了这本书。
1959年夏,于敏与北京大学教授杨立铭合作在成都主办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
2019年9月,于敏获得“共和国勋章”。遗憾的是,他在2019年1月已驾鹤西去,成为唯一一位获得“共和国勋章”却没有机会佩戴它的人。
如今,于敏已离世多年多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官网首页仍在显要位置展示着缅怀于敏的照片,上书他的自勉诗句:“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孔融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着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71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47位用户喜欢。
吴三桂杀害永历帝后,清顺治帝给他很重的奖赏,封他做平西王,让他镇守云南、贵州,给他许多特权,管辖两省的文武官员,可以随意任免官员;处理军民一切事务,还可以开矿山,煮井盐,铸造钱币,清廷每年还要拨给他饷银九百多万两,占了国库的很大一部分。吴三桂自恃功高,在云南称王称霸。
公元1662年,顺治帝去世,才八岁的康熙帝即位。顺治帝临死前有遗诏,命鳌拜等四个满洲大臣做康熙的辅政大臣,帮助处理国家大事。鳌拜立过战功,手握兵权,根本不将小皇帝放在眼里,更不愿意与其他三个辅政大臣商量,什么事情都独断专行。甚至到康熙帝年满十四岁亲自执政以后,他还把持朝政,敢在朝堂上诬陷辅政大臣苏克萨哈,逼迫康熙帝违心地将苏克萨哈处死。
鳌拜成了康熙帝头一个心腹大患,成为康熙帝要清除的一个目标。但宫中卫士多是鳌拜挑选的亲信,不能信任。康熙帝就借口要练习摔跤,从贵族子弟中,挑选十多个棒小伙进宫,陪他摔跤。暗地里却给这些小伙伴作了布置。一天,鳌拜大摇大摆地走进内宫时,宫门突然关上,他自己的卫士被隔离在宫门外,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少年,突然跳出来,将他团团围住,拽手的拽手,扳脚的扳脚,将他摔倒在地,捆绑起来。接着,康熙帝下诏宣布鳌拜的罪行,将他投入监狱。
清除鳌拜后,就该解决吴三桂的问题了。当时,骄横跋扈的藩王,不止吴三桂一个。广东有平南王尚可喜,福建有靖南王耿仲明、耿精忠。他们都是早期投降清廷的原明朝官员。因为跟随清军入关打农民军,打明朝军队,打反清义军卖力,立了“大功”,受到清朝的奖赏,都有许多特权,因而非常骄横起来,不再肯服从清朝的指挥,妨碍清廷政令的统一,成为潜伏着的新国家的特大祸害。这三个藩王,被称为“三藩”。
康熙帝深感三藩危害的严重性,他将“三藩”与治理黄河、办理漕运作为三件最重要的国家大事,写成字条,悬挂在宫殿的柱子上,天天念叨。他一直在苦苦思索,找个什么办法,削弱并消灭“三藩”。
“三藩”也深知清廷对他们的不信任,迟早会对付他们,但一时还吃不准会采取什么措施,严厉到什么程度。他们心怀鬼胎,要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平南王尚可喜老了,就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告老还乡,但要求将王爵传给儿子,继续带兵镇守广东。康熙帝也想借此机会试探“三藩”对撤藩的承受程度,就顺水推舟,批准尚可喜告老还乡,但要撤销靖南王府,王爵不能继承。理由是广东安定,不必再设藩王镇守。
这个答复,深深震撼三家藩王。吴三桂一面加紧准备造反,一面邀靖南王耿精忠一道再上奏章,请求康熙帝同时将“三藩”都撤掉。接到奏章,康熙帝冷笑说:“他们竟想威胁我!”就交给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大臣们意见不统一,有主张撤的,有主张不撤的。最后康熙帝决定,这些藩王掌握兵权太久,拖得越久,越不容易解决,索性一次解决,三藩都撤,将全部人员、兵马迁到关外去。
吴三桂本意是希望康熙帝会作出些挽留的姿态,他们就顺水推舟留下来。谁知康熙帝会这样决断,他又惊又恨,决定起兵造反。公元1673年农历十一月,吴三桂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讨伐清廷的檄文,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并写信与平南王、靖南王及各地老部下,还有台湾的郑经,要他们共同起兵造反。
吴三桂宣布恢复明朝的发饰、服装,革除满洲的习俗,要替明朝报仇雪恨。但是,他引清兵入关、绞死永历帝的斑斑劣迹如在眼前,人们怎能相信他“兴明讨虏”的宣传?他的造反,完全是个人野心所致。
不过,对清王朝高压政策长久感到愤怒的人们,还是找到了一次抒发胸中闷气的机会,所以,头几年内,许多地方都起兵响应,大半个中国都沸腾起来,清廷的统治岌岌可危。吴三桂的兵马打到了湖南、江西。
康熙帝临危不惧,停止执行耿精忠、尚可喜两藩的撤藩命令,将他们从造反行列中暂时分化出来,孤立吴三桂;同时迅速调兵遣将,阻挡吴三桂的进攻。
由于吴三桂在军事上犯了错误,他的军事攻势持续了几年就停止了。双方在西北、西南、中南、华南相持了八年。公元1678年,吴三桂七十八岁,等不及了,在湖南衡阳匆匆忙忙地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周。可是到这年秋天,他就病死了。
此后,形势大变,清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到公元1681年,清军攻下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自杀,“三藩”的叛乱终于彻底平定。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战国时期,吴起在魏国担任将军,由于很有才干,深得魏武侯魏击的赏识,有心想提拔吴起。魏国宰相公叔担心如果吴起得到重用,他的才能比自己要强得多,将来恐怕自己宰相的位置就不保啊。经过冥思苦想公叔终于有了主意,他一方面继续与吴起交往密切,另一方面密切注意观察魏击的动向。
不久以后,魏击打算任命吴起为大将军而征求公叔的意见,公叔说,“吴起远比我高,是作大将军的最合适人选,如果任命他为大将军,一定能够使我国强大,不受其他国家的欺负。”停了一下,公叔又说,“不过,我听说吴起私下里好像发牢骚说我们魏国太小,在这里无法完全发挥他的才能,他准备投奔别的国家。”魏击听了忙说,“这如何是好,吴起很会带兵打仗,又了解我们的国家机密,如果他要投奔他国,岂不危害我国的国家安全?”公叔说,“哦,这个消息也不太确切,我也只是道听途说。这样吧,我们可以事先考验他一下,看他是否真心为我国效力。”魏击忙问,“怎么考验?”公叔说,“大王可以说要把公主嫁给吴起,如果吴起真心为我国效力,一定会非常感激大王而答应这门亲事;如果吴起推托不肯答应,那就可以肯定他心怀二意。”魏击说,“好,明天就给吴起提亲。”
当天,公叔就请吴起到自己家里喝酒。席间,公叔让自己的夫人,公主出来接待客人,不料夫人出来以后,对公叔一顿臭骂,直骂得公叔无地自容羞愧难当,就连坐在一旁的吴起,也感到万分尴尬。夫人骂完以后扬长而去,对吴起连看也没有看一眼,就更别说和他打招呼客套了。酒是没法喝下去了,倒是公叔一路上不停地向吴起道歉赔礼,让吴起还感到很过意不去。
第二天,魏击向吴起提亲,说打算把公主嫁给吴起。吴起想起昨天在公叔家喝酒时公主的刁蛮骄横情景,心想公叔是贵族出身,又是当朝宰相,尚且如此被欺负,我吴起不过是一介百姓,如果娶了公主,还不知道会被怎样欺负。于是就婉言谢绝了这门亲事。魏击果然怀疑吴起心怀二意,就不再重用吴起。吴起看到魏击冷落自己,害怕将来有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就离开魏国前往楚国。这下魏击更加相信公叔当初对自己所说的吴起心怀二意的话了。
其实,这一切都是公叔的阴谋。公叔看到吴起性格高傲刚强,宁死不辱,就故意使魏击向吴起提亲,而安排吴起看到公主是多么刁蛮骄横,目中无人,当着客人的面侮辱自己的丈夫。这样吴起必然会向魏击辞谢这门亲事,魏击就会怀疑吴起的忠诚,自然也就除掉了自己的眼中钉。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2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挫折是人生中必经的别致风景线,要学会将挫折变为胜利的转折点。——题记
曹操,想必是无数人心中的不败战神。观其一生,战袁氏、平吕布、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斯功绩真乃战神也!
但挫折却随这位战神久久不去,看与张绣一战,大意失子及猛将典韦,痛心疾首不已:赤壁之战更是输得一干二净,差些受血光之灾。曹操虽遭无数大难,最终也是一家独大,独称“魏王”东征西讨,真如一朝之主一般。为何曹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结果,还要归功于其乐观之心。看,赤壁之战,虽输他也能笑说敌人谋略不足。因此,最后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也无足怪哉。再看项羽,亦是英雄一世,但最后却因为一时心灰意冷而惨败乌江,留下千古遗恨。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啊。
不过曹公却是个心理阳光向上的“小强”,若失败自一笑了之,回去养晦稻光,他年定来报仇雪恨。有了这样的敌人,想必很多人都得寝食难安。看来曹操又多了一项贡献——无私帮助别人减肥,董卓估计仲颖兄台会乐意吧。曹公之精神于我们生活中也适用,《当幸福来敲门》中主角也是四处碰壁,最后才获得了成功。
在我的生活中也同样是如此,来看看属于我的故事吧。小学时,进行过很多次数学考试。其中一次,因为各种原因,我考的分数很低。这可就倒霉了,老师批评家长训不说,自己心中亦是充满不甘。因此,我的心中满装一个念头——下次一定要考好。在下一次考试中,我一道一道全都检查过了,感觉考试题也是简单异常,自认为是答题认真、仔细。因此,一下考场,我就开心不已,觉得不拿满分,起码也不会很差吧。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也乐观了几天。考试卷子一发,我心顿时就冻成了冰棍——仍然是一个低分。如此这般,我可就受不了了,一下就心灰意冷:“哎,难道我真的学得这么差么。”第一次还能说是失误,那第二次呢?”有这样灰暗的心态,我当然整天都是闷闷不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去整容整了张苦瓜脸。
不过,想到了曹操,想到了那么多人,他们经受的挫折比我多的多,可是最后不都是成就了一番大业吗?自此,我想开了:“不管怎么样,不都有人比我差的多么。他们尚且都不在意,我又何必苦恼啊?难道我不应该努力向上,争取着胜利么?”于是,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分析了错误的问题,下次考试果是没有失利,直把我乐得眉毛嘴角尽开颜。因此我也多了个性格——失利从不放在心上,美名其曰乐观。爸妈点评:没脸没皮。咳咳,别跑题了。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心灰意冷,而应该将挫折变为胜利的转折点。踩着挫折,向着雅阁的天梯顶端冲锋。
感谢挫折,让我获得胜利,明白胜利的可贵。遇到挫折,你还害怕么?反正我是不怕不怕了。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2位用户喜欢。
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颗崇拜的“星”。而我心目中的那颗星,是被称为“亚洲飞人”的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苏炳添。
苏炳添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田径比赛中都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在2018年8月26日的雅加达亚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2的成绩打破亚运会纪录,战胜亚洲各路好手勇夺冠军。2019年2月21日凌晨举行的2019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中跑出6秒49的成绩夺得冠军。由此看来,“亚洲飞人”这个称号,苏炳添真是受之无愧。
但我深知,在这些惊人成绩的背后,定有苏炳添辛勤的付出和流下的汗水。
你瞧,这就是苏炳添在体育馆内训练的场景。他总是先慢跑热身,接着做小步跑,踢腿等准备活动。一切准备就绪,苏炳添换上了钉鞋,细心地用卷尺进行起泡器的调试,随后蹦跳了几下,深吸几口气,来到起跑器的前方,单膝跪地,做好准备。他两只手的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呈“八”字,紧紧地压在起跑的白线后,并抬起臀部。大约过了几秒,苏炳添后脚猛地一蹬,像一支离弦的箭般冲了出去。摆臂与抬腿下压的频率越来越快,直到冲过终点才慢慢减速,整个跑步过程令人叹为观止。此后,苏炳添还进行了不同长度的短跑训练,没有一丝马虎,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跑到最好。
跑步结束,苏炳添拿出一个小型摄像头,上面记录着他跑步时的视频,只见他在观看过程中眉头微微皱起,嘴里还不时嘀咕几句,像是在总结自己跑步时的不足所在。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后,压了压腿,训练才到此结束。
在学校中,我也参加了校内田径队的训练。苏炳添不仅是我崇拜的对象,更是我的榜样,他认真训练,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我学习。相信经过每天刻苦的训练,我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7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自在随意的老头
现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但老头子还是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当!"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欢自在随意的生活。
他偶尔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试一下,然后又在助手身上比试一下,买上一大堆,回来就人人都发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学去作报告,他就扎了条刚在街边用10元钱买的领带。
1998年,湖南一个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一千亿元,杨澜到海南去采访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
结果,他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谈。"他后来跟助手说,"我就是个过路财神。"还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1。5万美元奖金,他全部拿出来,设立了一个杂交水稻基金,专门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经常跟人说起他曾经做过两次的梦: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凉。
刚开始,周围人呵呵的笑,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满脑壳就惦记这个事情。他把身边英语好的年轻助手都尽量送出国去深造,为的是他的第二个理想:要让杂交水稻推广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说,"袁老师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个幸福的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60位用户喜欢。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著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2008年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每当这件事从我的脑海中掠过时,我就会想起那位被誉为“航天之父”,“科学泰斗”——钱学森。
今天,我又读起了《钱学森的故事》,不禁陷入了沉思。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非常重视分数,初入交大的钱学森也不甘落后,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一年暑假后期,钱学森患了伤寒病,只好休学一年。可在这一年里,他买了许多书,在家里认真阅读。凭着这种精神,他又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主政飞机设计专业。钱学森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中国,去美国学技术,在美国的留学期间,他刻苦专研,成绩不但比美国人好,还比外国人都好。这让他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今天,我又读起了《钱学森的故事》,不禁陷入了沉思。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非常重视分数,初入交大的钱学森也不甘落后,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一年暑假后期,钱学森患了伤寒病,只好休学一年。可在这一年里,他买了许多书,在家里认真阅读。凭着这种精神,他又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主政飞机设计专业。钱学森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中国,去美国学技术,在美国的留学期间,他刻苦专研,成绩不但比美国人好,还比外国人都好。这让他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钱学森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就要立刻回国,他情愿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也要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希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低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让他离开。”读到这里,我想大家气得心里咚咚跳,牙齿咬得咯咯响,太可恶了!
“我是中国人,我要报效祖国。”最后,钱学森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投入了祖国的怀抱中,和人民共同呼吸,共同患难,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心只想着报效自己最挚爱的祖国。
然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天空,第一枚州际导弹发射成功。”钱学森倾注大量的心血。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里至少向前推进20年。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导弹之王”。
“我是中国人,我要报效祖国。”我想:钱学森爷爷一句简单而普通的话,却让我们大家读完这故事后从心底涌出天大的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钱学森爷爷的敬佩之情。当然,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更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向钱学森爷爷一样报效祖国,把祖国的明天建设更好!
无论你是怎样的人,心里都要眷恋着祖国,心里首先要想着报效祖国,热爱祖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教科书中,那时只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爱民的让人钦佩的大作家,心中满是敬意却不敢靠近。偶然查阅起他的趣事,竟发现他如此认真、幽默。
小时候他就无比热爱读书,对书也是视若珍宝。每每看书前,必须要洗洗手,才郑重的拿起书籍阅读,好像生怕弄脏了那神圣的书籍似的。他对书的热爱远远超出了对物质的享受。有一次,因为成绩优秀,学校给他奖励了一枚金质奖章,结果他竟跑到街头将它卖了换钱。年幼的他又做了一件超乎我们意料的事情,他竟然没有拿着那些钱去买好吃的,而是拿着那些钱买了一串红辣椒和几本书。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串红辣椒是给他看书时提神驱寒用的。每当晚上寒冷难耐,他就摘下一颗红辣椒放入口中吃起来,以此抵挡严寒和困顿。
他那爱书的样子、吃辣椒喷火的样子,认真看书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不觉让人觉得亲近了几分。要是你还知道鲁迅先生那些幽默的故事,相信你会更喜欢他。
有一次他被特务跟踪,由于特务穿着比较破烂,他心生戏弄之意,给了特务一个银元,让他去买点吃的。想想那个特务当时的脸色,该是一阵红一阵青吧。晚年的鲁迅先生除了奋笔疾书,还多了几分孩子气。据说有一次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作,结果被屋外的野猫打断了好几次思路,于是他就拿起香烟盒对野猫发起了攻击,让那猫落荒而逃。想想一个如此厚重的大文豪竟也会有如此举措,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却也让我更喜欢他了。
真希望自己也能如鲁迅先生这般热爱读书,也能拥有这般幽默的处事智慧。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8位用户喜欢。
1899年底,26岁的梁启超受康有为指派,去檀香山开展保皇会的一些工作。檀香山属于东西方交汇之地,要跟洋人沟通交流,没有翻译不行,翻译水平低了也不行。梁启超不懂英文,这就成了开展工作的一个很大障碍。何蕙珍小姐,就是此时与梁启超结识的,成为梁生命中一个发乎情而止乎礼的红粉佳人。
何蕙珍是华侨商人的子女,芳龄二十,精通英文,口语尤佳,那些本地男子都比不上她。而且何小姐有学问有见识,喜欢畅谈国事,多有见地,其16岁就为学校教师,巾帼不让须眉。那天晚上,何蕙珍父亲宴请梁启超,请他演讲,何蕙珍翻译。席间作陪的除了当地华商外,还有几十名当地西人名流,大家都仰慕梁启超之才,以能亲耳听到他的演说为荣幸。梁启超本来心存顾虑,唯恐译者词不达意,谁知何蕙珍出色地完成了翻译。第二天整个檀香山的报纸,都刊登了梁启超的演说内容,一时间声名鹊起,大大增加了他的影响力。
那天晚上,何蕙珍粗头乱服犹如村姑,梁启超根本没有将她打上眼。等到何蕙珍出场口译时,其目光炯炯,大放异彩,让梁启超惊为天人。梁启超演说完毕,何蕙珍跟他握手,含情脉脉地说道:我万分敬爱梁先生,可惜仅仅是爱而已。今生也许不能在一起,但愿来生能够跟先生相厮守。希望先生送我照片,了却我的心愿。一个女子初次跟梁启超见面,就说出这样让人脸红心跳的话来,这不摆明了是求爱吗?梁启超何等聪明之人,岂能不知?可惜他的表现却大煞风景,唯唯诺诺,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到最后居然落荒而逃。
那时在檀香山,华人因为入乡随俗,早已经接受了西人恋爱自由的观念,因此何蕙珍这样的表白,根本不值一提。其实梁启超对何蕙珍也是心有所属,特别是知道何蕙珍在报纸上用英文与污1蔑他的造谣者论战时,更是非常感动,当即送去了照片,何蕙珍回赠了他两把扇子。
后来何蕙珍又托人前来提亲,表明愿与梁启超长相厮守的心愿,可惜梁启超以自己流亡之身,随时有生命危险,怕拖累别人又拒绝了,其后见面时更以兄妹相称,算是断了何蕙珍的念想,也给自己的檀岛之恋画上了句号。这可苦了何蕙珍,其他的男子都不能让她动心,她早就发誓此生非梁启超不嫁,从此抱定独身主义,终了一生。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好任侠,喜纵横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
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ruí]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
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沈从文被徐志摩发现,将这位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的作家,还是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着,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的一项空白。
早年有人劝沈从文入党,他冷笑:没兴趣。建国后一番改造,让他惶恐无地。57年反右,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子萧乾是特务。但是萧乾不敢跟老师计较,多年后去看望沈从文,发现他住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从文要房子,不想沈从文大怒,吼曰:我还要入党呢!从此与弟子绝交。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76位用户喜欢。
在朝鲜北部平安南道桧仓郡,有一座中国人民志愿军陵园。那里的松柏挺拔苍劲,郁郁葱葱。在松柏的环抱中长眠着一百多个志愿军英灵。
陵园里,有一座圆形坟墓,墓前立着一块三尺高的花岗岩石碑,正面镌刻着七个大字:“毛岸英烈士之墓”。墓碑的背面,刻有中国人民-总会撰写的碑文:“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5日在-战争中英勇牺牲。”
1950年,朝鲜半岛的战火燃烧到鸭绿江鸭绿江在我国东北部,是中朝两国界河。边。为了支援朝鲜人民,为了保卫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毛岸英毅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行列,跟随彭德怀司令员来到朝鲜战场,在志愿军总部工作。
这一年11月24日下午,四架美国轰炸机在志愿军总部上空盘旋侦察。彭德怀司令员发现了这一情况,决定除作战室留下两人值班外,其余人员一律进入防空洞隐蔽起来。
25日上午,随着防空警报尖厉的叫声,三架美军轰炸机鬼头鬼脑地窜过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本来这一天毛岸英可以不到作战室的木板房值班,可他想到第二战役刚刚打响,事情千头万绪:彭德怀司令员的命令要发布到各兵团、各军,前线的胜利捷报要及时传回祖国……于是,防空警报刚刚解除,他便从防空洞中冲出来,跑到作战室去了。
“轰隆隆──”天空中仿佛惊雷滚滚,那三架轰炸机狡猾地调转机头,重又飞临总部上空。有人大喊:“不好,快进防空洞!”话音未落,凝固汽油弹就一个接一个砸了下来,作战室成了一片火海……
毛岸英就这样英勇地以身殉职了!
他是那么年轻,在他面前展现的是一条漫长而又无限宽广的路。然而,为了朝鲜人民,为了祖国的安全,他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毛主席得到这一不幸的消息,沉默了好一会儿,缓缓地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接着,毛主席又扳着指头算了一下,说:“岸英刚够28岁,为了中朝两党、两国人民共同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作为无产阶级战士、共产党员,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90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70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1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