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先进事迹
栏目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30 11:05:02 热度:22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15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你考98分,是因为你只能考98分;而学霸考100分,是因为试卷上只有100分”。

网上的这个段子很有趣,但如果用来形容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却会显得有些想象力不足。

有一年,北大的代数考试非常难,数学系的平均成绩不足20分。然而物理系的于敏却考了100分,这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可以说,于敏是一位让天才们也心服口服的天才。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他对于敏从未出过国感到非常震惊,称赞于敏是中国“国产专家1号”。正当于敏准备大展拳脚时,他的命运却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选择题:出国深造还是为国效力?

电视剧《功勋》艺术再现了这一幕:郝所长突然请于敏去听戏,称赞于敏和台上的诸葛亮一样是个角儿,于敏听出话里有话。随后两人吃馄饨时,郝所长问于敏愿不愿意参与氢弹研究,于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表示第二天就可以上班。

这个决定其实并不容易下。一旦参与了氢弹研究,从此注定隐姓埋名,把这当成“带到坟墓里去的秘密”。于敏和妻子当时正在准备出国留学,得知于敏不能出国后,妻子只能无奈地撕下写满英语单词的笔记本,扔进火炉里。

邻居都在传于敏政审出了问题,面对传言,于敏却连妻子也不能解释。现实中,于敏的妻子也是直到28年后,看到媒体报道,才得知他竟然参与了这么重要的工作。

判断题:权威期刊的数据是否可信?

于敏加入氢弹研究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氘氘聚变、氘氚聚变和氚氚聚变,究竟哪种热核反应适用于氢弹。

当时,美国一家权威科学期刊发表论文,公布了一个新的数据,表示在设计中添加氚有利于氢弹起爆。这对研制氢弹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问题是,这个数据是真的吗?

氘和氚都是稀缺且获取困难的材料,要做实验验证的话,需要花费3年时间和几亿人民币。当时的中国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花不起这个钱,也等不起这么长时间。

于敏选择了用笔和草稿纸进行理论验证,经过大量演算后否定了这个数据,避免氢弹研究走上这条弯路。后来国外有人重复了那个实验,证明期刊的数据果然是错的。

问答题:为了什么奋斗终身?

剧中,于敏多次晕倒,这不是艺术夸张,而是真实地累到休克。

研究遭遇瓶颈后,面对落后的进度,于敏强行给同事们放了3天假。但他却没有给自己放假,因为他深知新中国研制氢弹的窗口期有限,力争要抢在法国前面研制成功。

于敏为什么这么拼命?因为他小时候差点被侵华日军的卡车撞死,于敏深深地知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就只能任人宰割。新中国如果不能掌握氢弹技术,势必再次遭到核讹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我国成为继美苏英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1988年退休后,于敏的名字得以解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于敏淡然地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他婉拒了“氢弹之父”的称谓,客厅里高悬着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022年1月16日,微博话题#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去世3周年#被网友们顶上热搜,大家纷纷缅怀致敬,用这种方式缅怀于敏……

缅怀国之英雄,致敬民族脊梁!

于敏先进事迹简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4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8位用户喜欢。

在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空投爆炸指挥现场,于敏凝望着半空中腾起的蘑菇云,一言不发,直至听到测试队报来的测试结果时,才脱口而出:“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别人送来的“中国氢弹之父”的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于敏没有停止追寻的脚步。为了研发第二代核武器,于敏隐身大山,继续加班加点搞科研,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此身长报国,拿命换科研,这是何等的奉献!在那些日子,于敏常常会想起诸葛亮,矢志不渝,六出祁山。

1984年冬天,格外的冷。于敏在西北核试验场进行核武器试验,他早已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站在这严寒的戈壁上。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在试验前的讨论会上,于敏和陈能宽感慨地朗诵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不同于蜀汉丞相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于敏的事业是“可为”“有为”的。就像他沉默的事业一样,于敏是个喜欢安静的人。他曾对身边人说,别计较有名无名,要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

这种“安静”,在于敏子女的记忆中却有点模糊。儿子于辛小时候对父亲的记忆就是一个字:忙。“整天待在房间里想东西,很多人来找他。”女儿于元亦很难觅寻儿时对父亲的记忆,因为父女俩不曾有太多交流。

于敏对“安静”有着自己的解释,“所谓安静,对于一个科学家,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他倾慕文天祥的威武不屈,以及“丹心照汗青”,这丹心于他就是坚持科学,就是献身宏谋。

正如他73岁那年在一首题为《抒怀》的七言律诗中表达的那样,即使“身为一叶无轻重”,也要“愿将一生献宏谋”。

“于敏先生那一代人,身上有一种共性,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希望这种精神能够不断传承下去。”与他一起工作了50多年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说。

一棵大树俯身而卧的地方,正在长出一片森林。

于敏先进事迹简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9位用户喜欢。

未曾出国留学的于敏,自谦是“地道的国产”。但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开阔视野。因此,他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但有一个条件——“开过眼界后就回国作贡献”。

氢弹理论的探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因此,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上的突破,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为了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昼夜奋战。然而,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

重大转折点发生在那一年秋天,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外地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计算。在“百日会战”里,他和同事们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氢弹原理一经突破,所有人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造出氢弹。但是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

试验场远在西北大漠,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上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达-30℃,道路冻得像搓衣板……而于敏都甘之若饴。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

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于敏很平静,“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直到于敏的工作逐步解密后,他的妻子孙玉芹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的先进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13个字,有3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56位用户喜欢。

于敏,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

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用热血书写历史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这是参加“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代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在大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 摄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于敏先进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88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20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写给于敏院士的颁奖词。也是对他一生的事迹的最佳凝练。

人生经历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从此至1988年,近30年时间,于敏过起了隐名埋姓的保密生活。

记忆力惊人创奇迹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军事迷们都知道,世界上氢弹只有两种构型,而“于敏构型”就是其中的一个,另一个构型诞生于美国。如此,也能看出于敏对国家的贡献有多大!

轶闻故事

国产土专家

于敏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上有一个姐姐,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下有一个弟弟和妹妹,早年夭折。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在天津木斋中学念,后转学到天津耀华中学。1944年于敏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但是上学后,于敏发现,因为这里是工学院,所以,老师只是把知识告诉学生会用就行了,根本不告诉学生根源。这使于敏很快就失去了兴趣。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后,考取了张宗遂先生的研究生。

由于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1955年,他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称号。195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国产土专家”的称号由此而来。

与邓稼先的暗号

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与死神三次擦肩而过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主要荣誉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揭晓,89岁高龄的核物理学家于敏院士捧得象征科技终身荣誉的201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钱学森邓稼先等人被挂在教室里励志用时他却长时间属于保密人物,这就是他的水平和贡献。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而综合国力尚属落后的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速度之快让许多国家认为这是个奇迹。

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5年2月27日,于敏获选“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

2015年10月13日,于敏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2018年12月18日,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获得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00位用户喜欢。

近日,和大学生交流中,我谈到了于敏,并鼓励学生们自行搜索于敏的先进事迹。教学相长,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教育,丰富有关资料学习,其中有“三句话”入心难忘,带给我深刻的精神洗礼。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是于敏生前的一次自白,也可以视为先生的初心夙愿。是呀,人之一生,相对这大千世界,宛若沧海一粟,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融入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之中,在奋斗中不断延展丰厚生命的意义,便有了永恒。于敏是这样,一切平凡人的不平凡亦是如此。“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想想自己73岁时,接过党组织授予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有的只是坦然,只是淡定,或许还有点小激动:那份“小确幸”,真是极好的!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于敏所处的时代,年幼的新中国正遭受核讹诈、核威慑,“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为此,从1961年到1988年,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于敏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科技报国的凌云志气和“大我”追求。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或许处在平凡的岗位,从事平凡的工作,但同样应当从中汲取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无畏,汲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追求,立足平凡岗位,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之中,书写青春不负韶华的篇章。

“所谓宁静,对一个科学家而言,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胜利的消息传来,他很平静,“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这个细节很令人感动和钦佩,那一瞬间,和东晋谢安面对淝水之战取胜消息时的泰然淡然,竟是毫不逊色,着实令人钦敬。今天的我们,也当通过学习教育,对标先辈先烈、榜样英雄,从于敏们的身上,涵养这份矢志不移、成竹在胸的“静气”,这份决胜千里之外的气度。面对“两个一百年”交替之际,立足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呼声,我们唯有不忘初心使命,不断摆脱“小我”的私心私欲,唯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主动接受实践风雨的洗礼,方能最大程度激发我们的智慧和潜能,方能于千淘万漉之后,“吹尽狂沙始到金”,收获水到渠成的成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的先进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2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3位用户喜欢。

在1988年被媒体报道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谁,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么,连他的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于敏从事的“高级的秘密工作”是研究氢弹和核武器。

于敏的科研生涯始于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后,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了他。从那时起,于敏转向研究氢弹原理,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

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研究绝对保密,造氢弹,我国完全从一张白纸起步。

由于大型计算机机时非常紧张,为了加快研究,于敏和团队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1965年9月,上海的“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然而,设计方案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在那里,科研人员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于敏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路,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即便如此,他仍坚持解决完问题才离开基地。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1969年,于敏带领团队来到了四川绵阳的深山里,研究核武器。他判断,“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丧失威慑能力,我们就要重新受到核讹诈。”

他不敢停止脚步。但长期在艰苦环境里工作,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上台阶都要用手抬着腿才能慢慢上去,同事都劝他休息,他坚持要到小山冈上观测火球。由于操劳过度,在工作现场,他几近休克。1971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于敏再次因为过度劳累休克……

2015年1月,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满脸谦逊祥和。上一次像这般“抛头露面”,还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对于敏而言,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场合,在隐姓埋名的那些年里,默默耕耘的他“沉”在深处很自在。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1967年,双“日”横空举世震惊,埋名近三十载,于敏院士以自己的一生谱写着什么叫“国之干城”。今年的1月16日是于敏院士逝世两周年,致敬于敏院士,青年党员当有“三问”“三不问”。

问己所求,淡泊明志,不问得失。“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本可出国留学却甘当“土专家”;本来在基础理论领域到了关键进程却毅然放弃十年苦功转头研究一片空白的氢弹;本有一条轻松的锦绣大道却甘选最泥泞的崎岖山路;干的是几十亿的大项目,却不舍得在自己身上用一分。青年党员当扪心自问人生追求所在,将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仰力量贯穿于自我实现,以脚踏实地创造外在价值,以宁静淡泊追求内在价值,志存高远,胸怀广阔。致敬于敏院士,以淡泊名利坚守信念、坚定理想;以立志高远守职为公、慎终如始;不趋私利,不问得失。

问国所需,我将无我,不问姓名。“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家有贤妻爱子却鲜于陪伴;干着伟大事业却不能公开发表论文著书立说;为国奉献隐姓埋名28载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青年党员当胸怀大我问党和国家之所需,舍小我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组织的需要即为方向,组织的安排就是位置,至人无己,公而忘私。致敬于敏院士,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作为做党和国家最需要的事情;舍身忘我,不问姓名。

问梦所往,鞠躬尽瘁,不问归期。“春蚕蜡炬,睹物回首,感慨系之。”三次休克与死神擦肩,身体虚弱却还坚持在岗;古稀之年还作为顾问为我国核事业努力;去世前两个小时还在听学生做工作汇报。青年党员当以一腔热血问梦想之所往,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竭尽全力不留退路,耗尽生命亦不觉惜,殚精竭虑,勇毅前行。致敬于敏院士,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无畏坚定甘做筑梦路上青石一块;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炙热燃烧自我照亮逐梦路上哪怕一寸;鞠躬尽瘁,不问归期。

国家功勋模范于敏先进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于敏就意识到,惯性约束聚变在国防上和能源上的重要意义,为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在一定范围内作了“激光聚变热物理研究现状”的报告,并立即组织指导了我国理论研究的开展。

1986年初,邓稼先和他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对我国所处发展阶段作了准确估计,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了事实证明,这项建议对我国核武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如今,于敏虽然认为自己已经“垂垂老矣”。但他仍然关注着这一领域的最新动向。他认为,现在的核武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和新的历史阶段。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某些核大国的核战略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是威慑性的,不是实战的。现在则在考虑将核武器从威慑变为实战;二是某些核大国加紧研究反导系统,并开始部署,使得核对他没有威慑性。去掉了对方的威慑,就是新的垄断。

“我们当初是为了打破核垄断才研制核武器的。对此,如何保持我们的威慑能力,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丧失了我们的威慑能力,我们就退回到了五十年代,就要受核讹诈。但我们还不能搞核竞赛,不能被一些经济强国拖垮。我们要用创新的,符合我们国情的方法,打破垄断保持我们的威慑。”他说。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33个字,有5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100位用户喜欢。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于敏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于敏是谁?”

这个名字出现在1987年“全国劳动模范”名单中时,其余4人都有详尽的人物事迹介绍,唯独关于于敏只有短短13个字:“于敏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除此之外,人们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30多年过去了,尽管于敏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等至高荣誉,尽管2021年热播剧《功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他的事迹,但记者近日在进行于敏相关采访时,仍有身边朋友不知道他是谁。有些电脑输入法依然不能默认打出“于敏”这个名字。

6月17日,是中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作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这个名字值得被重提和铭记。

“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1年1月12日,北京飘着雪花,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兼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把于敏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严肃地说:“经所里研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当时,美国、苏联和英国已相继研制出比原子弹威力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氢弹。

“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赤裸裸地讲,他们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于敏回忆说。

1960年,苏联又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中国决定自主研发核武器。

二机部负责核武器的研制。作为二机部的科学家副部长,钱三强很了解有哪些“将”可遣“兵”可用。

为什么选中于敏?

1957年5月,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率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发表文章称,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仅在北京大学学习过的于敏是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20世纪60年代的于敏。

只是,当时一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的于敏,要转向氢弹预先研究,并非他的兴趣所在。

“父亲一生崇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喜欢安安静静地搞基础理论研究,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是大学刚毕业时的量子场论研究,后来根据国家需要改行做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也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而氢弹研究是应用研究,接受这个邀请,就意味着又一次改行,要放弃在原子核理论上取得的一切成就,隐姓埋名地投身于核武器事业。”于敏之子于辛说。

但对于这个影响一生的抉择,于敏当即就答应了。

“爱国主义压过兴趣。”于敏回忆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全力以赴把氢弹搞出来。”

从此,于敏的名字就在原子核理论界,乃至整个物理学界“蒸发”了。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回忆道。

“百日会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转年,毛泽东在听取汇报时提出:“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周恩来立即要求有关部门作出全面规划。

于敏就是在这个时候率队加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今北京九所)的,与主任邓稼先和副主任周光召、黄祖洽、秦元勋、周毓麟、江泽培、何泽慧,共同被称为理论部“八大主任”。

杜祥琬于1965年3月到理论部报到,那年27岁,是理论部里的小字辈。

他说:“当时,我们不分领导职务大小,一律以‘老’‘小’相称。邓稼先、周光召、于敏叫老邓、老周、老于,我是小杜。大家常常在一起开‘鸣放会’,不管老小,谁有想法,都可以到黑板上去画、去说。从不同的意见中发现每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理论部聚集了全国的顶尖高手,但天才并不等于天然成功。

一条条途径、一个个方案被提出来,经过仔细讨论和计算分析,又一个个被否定了,“山穷水复疑无路”是于敏等人当时常有的感觉。

为突破氢弹原理,于敏可谓废寝忘食。有一次,妻子孙玉芹让于敏去食堂买饭,他随手拿了一个破底的塑料袋。包子和米饭装进袋子里,没走几步就漏了出去,散落一地,惹得大家哄然大笑。

最终,理论部形成了几种可能成形的方案,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

1965年国庆节前夕,于敏按上级要求带领几十位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利用国庆假期使用J501型计算机抓紧验算。

“核武器爆炸后,每个时间、空间点上,都有温度、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计算机就把这些物理量计算出来后打印在A4纸大小的连续纸带上。”杜祥琬说。

当时,打印出的字迹很不清楚,用手一摸打印纸,手上就会留下金属烧蚀后的灰烬。于敏等人就是在这样的纸带上,往往一趴就是几个小时,手上、衣袖上都是黑乎乎的一片,但个个依然热情高涨。

经过3个多月的分析、比较,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杜祥琬说,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百日会战”。

1996年,于敏在北京办公室查阅计算机数据。

“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

很多人看到过一组数字: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空军飞行员驾驶轰—6甲型轰炸机,在预定着弹点成功投弹。

这颗全当量氢弹在距地面2930米的高度爆炸,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太阳”。烟云上升到1万米高的平流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了壮观的蘑菇云。

“这种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从心提到嗓子眼上,到成功,心情是无法概括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不只是欣慰,也不只是喜悦,是种说不出来的心情。前面提心吊胆得很厉害,知道成功了,好像五脏六腑、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于敏回忆道。

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是,在马兰基地参加核试验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个单位,他们互相保密。即使是一个单位的,被分在不同岗位,也互不知情。直到在核试验时见面了才知道:“原来你也是干这个的呀!”

在于辛印象中,父亲从不谈起他的工作,只说是做科研。于辛说:“那时候,经常有他的同事来家里探讨工作,这时候妈妈就带我和姐姐出去玩。”

直到1999年,于敏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辛才真正知道父亲具体是干什么的,才知道父亲的成就有多大。

除了氢弹,于敏还是中国中子弹理论设计的技术把关者和负责人。中子弹也是一种核弹。

于敏又被人们称为“中国中子弹之父”,但他生前并不愿意人们叫他“某某之父”,曾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于敏老师生动的写照。由于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他身体很虚弱,有时实在不舒服,无法来办公室讨论,就约我们去他家里讨论,而且一讨论就是三四个小时。孙阿姨说:‘你们一来,老于就好多了。’”北京九所研究员、于敏带的博士生蓝可说。

他把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国家尖端国防科技的发展上,甚至无暇出版学术专著。

记者苦苦搜寻于敏写的书,结果只发现60多年前出版的那本定价1.1元的《原子核理论讲义》。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印了这本书。

1959年夏,于敏与北京大学教授杨立铭合作在成都主办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

2019年9月,于敏获得“共和国勋章”。遗憾的是,他在2019年1月已驾鹤西去,成为唯一一位获得“共和国勋章”却没有机会佩戴它的人。

如今,于敏已离世多年多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官网首页仍在显要位置展示着缅怀于敏的照片,上书他的自勉诗句:“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的先进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1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国产土专家

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与邓稼先的暗号

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与死神三次擦肩而过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靠古诗词安眠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了,于敏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个小时的睡眠的。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4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0位用户喜欢。

尊敬的于敏院士:

您好!近期,电视剧《功勋》在各大影视平台更新完毕,在“无名英雄”的篇章里,我知道了您的名字,了解了您的故事,感动于您的事迹。您坚持创新,为了国家需要,几番变更研究方向,隐姓埋名近三十载,对中国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向您深深地鞠躬!

您心底只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选择。

1951年您研究生毕业后,开始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在研究取得不断突破之时,您的理论研究被暂停,开始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您没有犹豫,而是快速理解了国家的决定。因为您深知“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您曾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正是这个选择改变了您的一生,自此开始隐姓埋名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

您心怀对家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遗憾。

剧中看到,原本您和您的夫人孙玉芹苦学外语,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可是氢弹的理论研究工作却只能让原计划作罢,而当家人问起您的新工作时,您只能以沉默来回答。妻子生产时,您在研究所忘我地计算;孩子生病时,您从外地赶到医院,疲累让您在妻子的肩头睡着;三岁的儿子在第一次见到您时,并没有奔向您,而是站在一边问着姐姐“他是谁”。您曾对您的夫人说过,“这个家,你是功勋。”您也曾说过:”最大的遗憾一是亏欠我的爱人,二是我对孩子们的管教太少……”您用您对家人的遗憾弥补了中国氢弹理论的空白,用2年8个月闪电般的进步,实现了“国之重器”的锻造。

您心存一片“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的宁静。

您所带队的氢弹研究理论小组,是从一张白纸、一组数据、一个符号开始,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攻克难关,试验成败无法预料,压力、紧张不言而喻,您却用背诵《后出师表》的方法纾解着压力。“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您数十年默默无闻,却怡然自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您奉为圭臬。您始终守着心底的那份“宁静”,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您73岁那年,用一首题为《抒怀》的七言律诗表达“即使‘身为一叶无轻重’,也‘愿将一生献宏谋’”的胸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您用拳拳的爱国之心,不计个人名利,为了国防科研事业奉献一生,堪为国之功勋。感谢您,佑我华夏,吾辈之幸!

无名晚辈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76个字,有3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20分钟,有261位用户喜欢。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追思

2019年1月16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于敏院士,在北京因病去世。据了解,于敏院士已经病了许久,一直住在医院,此前曾下过几次病危通知。这一次,他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

“国之栋梁”“共和国的英雄”“中国人的脊梁”……网友们在缅怀与致敬里,又一次回顾起这位科学家默默无闻而又轰轰烈烈的一生。于敏,这个曾经被秘密封存了28年的名字,如今成了某种精神的代名词。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是于敏院士生前的一次自白。但在今天,当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再次提起这个名字时,它成了一个永垂不朽的丰碑。

惊闻于敏院士逝世,与其一起工作了50多年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杜祥琬院士悲痛万分。但在悲痛之中,他表达了一种希望:“于敏先生那一代人,身上有一种共性,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希望这种精神能够不断传承下去。”

1.“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于敏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他曾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深刻的惨痛的印象”。此后,于敏考取北京大学,并于1949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被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看中,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不断取得突破,但在1961年1月的某一天,他的理论研究要暂停了。这一天,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于敏的第一反应是不解,因为他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自认为不适宜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而且,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不过,于敏没有犹豫,因为他的脑海里很快就回想起了那段“亡国奴的屈辱生活”。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于敏后来解释。

当时,年幼的新中国正遭受核讹诈、核威慑,美国等核大国多次威胁使用核武器来打击中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颗氢弹,其威力相当于1945年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的数百倍。更大的威力,意味着更大的核威胁。中国要反氢弹,必须得有自己的氢弹。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这是于敏当时的心境。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自此开始隐姓埋名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

2.“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国际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氢弹,氢弹的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而且核大国对氢弹技术绝对保密。对于于敏而言,不能指望有任何依靠。

于敏带领三十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氢弹预研小组,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凭借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和自强不息的信念,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大量基础课题研究问题,而且还探索出设计氢弹的途径,编制了计算程序,建立和初步研究了有关模型,为氢弹原理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加快氢弹研制速度,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上海利用华东计算所J501计算机对加强型原子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在上海的“百日会战”里,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热核材料充分燃烧的本质和关键所在,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到结构基本完整的中国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

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守候在北京的电话旁。胜利的消息传来,于敏很平静,“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突破氢弹后,于敏带领团队又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为我国核武器发展战略和国防高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当于敏的工作解密后,他的妻子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3.“氢弹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数十年默默无闻,于敏却怡然自得。他喜欢诸葛亮,喜欢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将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奉为圭臬。这个内向又安静的科学家,对“宁静”有着自己的理解:“所谓宁静,对一个科学家而言,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

于敏始终守着一片“宁静”,大声说出自己的良知。他曾在__期间遭受错误批判,“如果我说假话,我可以轻松过关,但我经受不了历史和真理的考验。”

与于敏深交并共事30余年的邓稼先曾说:“于敏是很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从不说假话。”因此,遇到争论,邓稼先常会说:“我相信老于的。”

这份“宁静”,让于敏的身影显得更伟岸。当国家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敏说这是集体的功劳。当人们把“氢弹之父”的称号送给他时,他直言这种称呼不科学:“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于敏未曾出国留学,自言是“道地的国产”。但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开阔视野。因此,他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但有一个条件——“开过眼界后就回国作贡献”。

于敏曾对身边人说,不要计较有名无名,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正如他73岁那年在一首题为《抒怀》的七言律诗中想表达的那样,即使“身为一叶无轻重”,也要“愿将一生献宏谋”。

这种胸怀与情怀,怎能不让人钦佩。周光召院士称他“毕生奉献、学界楷模”,陈能宽院士称他“敬业奉献、风高范远”。

此刻,当我们再次回顾于敏为国家“献宏谋”的一生,再好的辞藻也无法完全道出这个名字背后的意义。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谢谢您,佑我中华!

于敏先进事迹简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52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于敏是新中国氢弹研究中的关键核心人物。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1965年10月,在于敏的亲自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目前全世界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

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由于核武器的保密原因,于敏的一切长期以来都处于高度保密中。从1976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是保密的,直到1988年以后,于敏才获得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由于工作的关系,于敏首次出国是以某大学教授的身份去美国访问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尽管去了许多地方,但他始终像个“哑巴”:要问也不方便问,要说也不方便说,很不好受。

提出氢弹原理方案

在我国研制第一枚原子弹尚未成功时,有关部门就已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1960年底,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于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4 年9 月,38岁的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于敏高兴地说:“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年底,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并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爆炸成功。

上世纪80年代初,于敏意识到惯性约束聚变在国防上和能源上的重要意义。为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在一定范围内作了“激光聚变热物理研究现状”的报告,并立即组织指导了我国核理论研究的开展。1986年初,邓稼先和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我国核试验的建议。事实证明,这项建议对中国核武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敬爱的于敏先生:

您好!第一次听说您的名字是在历史书中,当时历史老师总说,“我们可以不用核武器,但是不能没有。”那时对核武器还是懵懵懂懂,不知道您所代表的意义。而让我开始印象深刻、肃然起敬的,是最近电视剧《功勋》中的您,隐姓埋名几十载,为国家研制出了氢弹以及核武器方面的突破,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令人敬佩!

学习您的淡泊名利。老子曾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您正是有这种大智慧,才能不慕名利,对待身外之物处之淡然,从而另辟蹊径,获得成功。在您隐姓埋名28载中,只公开露面两次,无法与家人朋友诉说自己的工作内容与研发的艰难,面对流言蜚语无法做出解释,始终在被别人误解,甚至在氢弹成功爆炸后您也无法说出自己的身份,只能默默独自庆祝,但我知道您一定是不后悔的!您用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面对得失,而后尽人事听天命,该努力时尽全力,是非成败反而看淡。

学习您的艰苦奋斗。夏衍曾说过,“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当年研制时国内唯一的一台万次电子管计算机95%的工作量用于原子弹研究,仅有5%的工作量能用于氢弹研究,计算机不够用,您不得不用计算尺进行计算,不仅如此,在研制过程中,您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您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在面对种种困难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您用这种决心,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困难险阻有遇山开路、逢水架桥的勇气,一切将迎刃而解。

学习您的爱国情怀。您曾说过,“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正是因此,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便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改为研究核物理,为了祖国的强大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中国核武器事业,您用自己一腔爱国之情为亿万中国人民谋幸福。您用一生的行动为我们解读了“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感情,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吾辈当以您为楷模,将您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爱国的优良作风良好传承,如您一心为国家核武器理论发展而奋斗终身一般,不断提升自己,永葆初心使命,爱国情怀永不变!

您的晚辈

于敏先进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0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3位用户喜欢。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