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设备安全装置管理制度
1目的
为确保甲醇厂各类设备安全装置的正常使用,维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装置的配置、使用等管理职责和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范围内的各类设备安全装置的管理。
3职责
3.1生产设备技术部负责设备安全装置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设备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组织设备安全装置的大修、改造。
3.2安全环健康环保部负责对设备安全装置的配置、使用、运行等情况进行监督并配合生产设备技术部进行日常检查。
3.3各车间负责本车间设备安全装置的日常维修保养,定期检查,保证设备安全装置的正常运转。
4内容
4.1设备安全装置的配备要求
4.1.1甲醇厂在实施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或进行技术改造时,应按标准规定的“三同时”原则,配备必要设备安全装置,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4.1.2生产设备技术部及有关部门在确定、配置设备安全装置时,应考虑安全技术方案和生产经营的需要,以及相关方和上级公司的意见,确保设备安全装置消除或减少职业危害的作用,以及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效果。
4.1.3生产设备技术部及有关部门在采购各类设备安全装置时,应选择有相应资格的供货单位,各类设备安全装置产品应有供货厂家的合格证书。
4.1.4生产设备技术部及有关部门应监督设备安全装置的配置、安装过程,确保设备安全装置符合相关验收准则的要求,避免或减少安装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4.1.5安装单位对设备安全装置安装、调试、正常运转后,应经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行。
4.1.6各有关部门应根据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需要,在危险作业、设备维修等特殊情况下,临时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常用的安全防护设施有:
--防护屏(网):设置在距离危险源一定距离的地面上,根据需要可以移动,主要适用于金属切削机床、砂轮机、电焊机、电气维修等处,可防止物体打击、机构伤害、触电、灼烫、其他伤害等,制造尺寸、放置距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围栏、栏杆:固定在距离危险源一定距离的地面、扶梯、走台、工作台上,必要时临时设置在设备维修、高处作业等处,主要用于防止物体打击、机构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其他伤害等,制造尺寸、放置距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安全网:架设在高处作业的脚手架上,主要用于防止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其他伤害等,安全网的强度、尺寸、架设距离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4.2安全装置的配备
4.2.1隔离防护装置
设备上的运动部分应配备隔离防护装置,以保护人身安全。隔离防护装置有的装在机械设备上,如防护罩、隔离档板等,防止相关人员接触机械运动部分;有的置于机械设备周围一定距离,如防护屏、防护栅栏等,防止相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防护罩、隔离档板等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结构、布置合理,并应牢固地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除了检修等情况外,一般不得随意拆下。
--防护罩、隔离档板等与机械运动部分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隙,防止相互接触、干扰机械运动、碰坏机械零件。
--防护罩、隔离档板等的形状、位置应适当,不能给生产场所带来新的危险。防护罩应表面光滑,不得有毛刺或尖锐棱角。
--防护罩、隔离档板等的设置不应影响操作者的视线和正常工作,并便于设备的检查、保养和维修。
4.2.2联锁防护安全装置
--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应配备联锁防护安全装置,防止操作者的误操作引发事故、事件。
--防护安全装置应使设备的控制部位、操纵部位等能够可靠、有效地联锁,真正起到关联、制约、协调、安全控制的作用。
4.2.3制动装置
--制动设备能够停到预定的位置,在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或危险时能够紧急停止、终止运行,应在运动设备上设置必要的制动装置。
--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制动力,操作方便,制动灵敏。使用车间应经常检查、调整制动装置,确保其制动的效果。
--起重机械、机动车辆上配置的制动装置,以及其他安全装置,应按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定期检查。
4.2.4超压安全装置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设施上应设置压力表、安全阀、防爆膜、卸压膜等超压安全装置,当设备设施内部的流体介质超过规定压力限值时,应能够泄压,防止发生泄露、爆炸等事故、事件。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上的压力表、安全阀等超压安全装置,应按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定期校准、检查。
4.2.5钢瓶安全装置
--存各类压力气体的钢瓶上,应配置防护帽、减震圈等安全装置,以防止钢瓶在运输、储存、使用中发生碰撞而造成泄漏、爆炸。
--钢瓶上的安全装置,应按标准规定的要求予以控制。
4.2.6防触电安全装置
--类电气设备设施中,为了保证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安全应采用断电保护装置、电容器放电装置、接地保护、电气箱/柜/盒等防触电安全装置。
--电气设备设施中的各类防触电安全装置的形式、配置等,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并按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
4.2.7监测控制与警示装置
--类设备设施中应配置必要的检测控制与警示装置,以便在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人处于危险区域内时,向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发出危险警报信号。
--监测控制与警示装置的形式、配置等,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并同设备设施一同维护、检查。
5相关文件记录
6文件信息
第2篇 设备安全装置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为使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制度: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是促进机械管理,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1、定期检查的内容:
检查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
检查管理机构和机务人员配备情况;
检查技术培训及各级机务人员素质情况;
检查机械技术状况及完好率、利用率情况;
检查机械使用、维修、保养、管理情况;
检查机械使用维修的经济效果。
2、定期检查的组织实施:
项目部每半年组织一次设备检查,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操作维修人员参加,明确检查重点和部位、检查方式,科学地组织分工,做到各负其责。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安全检查记录表的形式通报该部门主管,定人定责限期解决。
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须及时整改,并将整改后情况提报整改监督人确认。
设备使用部门每月组织一次设备检查,重点检查使用、保养及安全设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报整改监督人确认。
各部门设备管理员必须经常巡视设备使用现场,监督检查设备使用保养情况,并做好记录和总结,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二、设备设施定期维修制度:
设备修理应贯彻计划修理与视情修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定期检测,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避免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不坏不修、乱拆乱换或过度修理现象。
生产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和设备的动力性等要求,编制设备定期维修计划,并报项目经理批准。
设备的定期维修根据定期维修计划及生产情况分批进行。
在进行定期维修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设备维修后有稳定的技术性能状况,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设备管理部门修理人员严格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作业。
修理过程中控制好质量和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加强维修工艺的管理,确保维修质量。
设备修理必须严格执行修理前、修理中、修理后的“三检制度”,严把修理过程控制关,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配件不准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总成不得装配,修理不合格的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承修单位应建立“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彻底消除各种隐患问题。
设备管理部门对各生产设备建立易损、易耗零件及易损、易耗零件清单,并对易损、易耗零件建立安全库存。
三、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制度:
为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 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行和维修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设备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不允许只用不养,只修不养。
设备保养坚持推广以“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的“十字” 作业法,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矩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设备保养时须执行以下规定:
定点:规定保养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的油类质量;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设备保养内容:
设备外表的清洁,确认供给电压正常,每日的润滑,每周的润滑,确认设备运转声正常。由设备操作员进行保养工作。
设备内部的清洁,设备精度调整,每月、每季、每年的润滑,消耗品的替换。由设备操作员和设备管理员共同进行保养工作。
每半年进行一次半年度设备保养,设备分批作保养,在规定的保养时间内完成设备的内外部保养。具体保养由设备管理员视生产状况安排设备做先后顺序保养并执行。
每台设备设立设备保养记录卡,执行设备保养后,须做好运行记录。
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须切断设备电源,并按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维修作业。
保养计划完成后要经过认真检查和验收,并编写有关资料,做到记录齐全、真实。
第3篇 机械设备安全装置检查维修保养制度
一. 目的
为了机械器设备的正常运转,保护员工的身体免受伤害,而制定本规定。
二. 范围
这用于本厂所有的机器器设备安全装置的检查、维修、保养。
三. 职责
1. 生产部必须保障所有机器设备都具备本质安全;在机器设备安装时就应保证机器设备的安全装置的完好;并要求具有厂家出具的安全装置冰明书。
2. 操作员禁止操作不具备本质安全及安全防护装置失效的机器设备。
3. 生产部应制定机器的每月的保养计划,按时对机器设备进行保养;以保障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做好保养记录。
4. 任何机器操作前必须按要求进行每天/每班例行的安全装置的检查,以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做好保养记录,以备查验。
5. 操作员工在每天/每班例行检查是发现安全装置有故障的,必须立即报专业人维修,禁止操作员维修机器设备,并做好维修记录,以备查验。
6. 对于无法及时维修和待申购件的机器设备,操作员应挂上“待维修”的标识牌。
7. 机器安全装置达到报废年限及灵敏度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报废或更换新的安全装置。
深圳市富电康柴油发电机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九日
第4篇 设备及安全装置的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制度
为使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订本办管理制度:
一、 设备及安全装置定期检查制度:
◆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是促进机械管理,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确保安全生产有效措施。
◆ 定期检查的内容:
☆ 检查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
☆ 检查管理机构和机务人员配备情况;
☆ 检查技术培训及各级人员素质情况;
☆ 检查机械技术状况及完好率、利用率情况;
☆ 检查机械使用、维修、保养、管理情况;
☆ 检查机械使用维修的经济效果。
◆ 定期检查的组织实施
☆ 生产部每半年组织一次设备检查,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操作维修人员参加,明确检查重点和部位、检查方式,科学地组织分工,做到各负其责。
☆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安全检查记录表的形式通报该部门主管,定人定质限期解决。
☆ 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须及时整改,并将整改后情况提报整改监督人确认。
☆ 设备使用部门每月组织一次设备检查,重点检查使用、保养及安全设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报整改监督人确认。
☆ 各部门设备管理员必须经常巡视设备使用现场,监督检查设备使用保养情况,并做好记录和总结,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二、 设备及安全装置定期维修制度:
◆ 设备修理应贯彻计划修理与视情修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定期检测,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避免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不坏不修、乱拆乱换或过度修理现象。
◆ 生产设备由生产部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和设备的动力性等要求,编制设备定期维修计划,并报总经理批准。
◆ 设备的定期维修由生产部根据定期维修计划及生产情况分批进行。
◆ 在进行定期维修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设备维修后有稳定的技术性能状况,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 管理部修理人员严格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作业。
◆ 修理过程中控制好质量和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加强维修工艺的管理,确保维修质量。
◆ 设备修理必须严格执行修理前、修理中、修理后的“三检制度”,严把修理过程控制关,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配件不准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总成不得装配,修理不合格的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 承修单位应建立“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彻底消除各种隐患问题。
◆ 管理部电工组对各生产设备建立易损、易耗零件及易损、易耗零件清单,并对易损、易耗零件建立安全库存。
三、 设备及安全装置定期保养制度:
◆ 为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行和维修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 设备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不允许只用不养,只修不养。
◆ 设备保养坚持推广以“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的“十字”作业法,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 设备保养时须执行以下规定:
☆ 定点:规定保养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的油类质量;
☆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 设备保养内容:
☆ 设备外表的清洁,确认供给电压正常,每日的润滑,每周的润滑,确认设备运转声正常。由设备操作员进行保养工作。
☆ 设备内部的清洁,设备精度调整,每月、每季、每年的润滑,消耗品的替换。由设备操作员和课主管共同进行保养工作。
◆ 每半年进行一次半年度设备保养,设备分批作保养,在规定的保养时间内完成设备的内外部保养。具体保养由各课组长视生产状况安排机台设备做先后顺序保养并执行。
◆ 每台设备设立设备保养记录卡,执行设备保养后,须做好运行记录。
◆ 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须切断设备电源,并按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维修作业。
◆ 保养计划完成后要经过认真检查和验收,并编写有关资料,做到记录齐全、真实。
第5篇 设备安全装置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制度
为使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订本办管理制度:
一、 设备及安全装置定期检查制度:
◆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是促进机械管理,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确保安全生产有效措施。
◆ 定期检查的内容:
* 检查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
* 检查管理机构和机务人员配备情况;
* 检查技术培训及各级人员素质情况;
* 检查机械技术状况及完好率、利用率情况;
* 检查机械使用、维修、保养、管理情况;
* 检查机械使用维修的经济效果。
◆ 定期检查的组织实施
* 生产部每半年组织一次设备检查,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操作维修人员参加,明确检查重点和部位、检查方式,科学地组织分工,做到各负其责。
*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安全检查记录表的形式通报该部门主管,定人定质限期解决。
* 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须及时整改,并将整改后情况提报整改监督人确认。
* 设备使用部门每月组织一次设备检查,重点检查使用、保养及安全设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报整改监督人确认。
* 各部门设备管理员必须经常巡视设备使用现场,监督检查设备使用保养情况,并做好记录和总结,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二、 设备及安全装置定期维修制度:
◆ 设备修理应贯彻计划修理与视情修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定期检测,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避免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不坏不修、乱拆乱换或过度修理现象。
◆ 生产设备由生产部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和设备的动力性等要求,编制设备定期维修计划,并报总经理批准。
◆ 设备的定期维修由生产部根据定期维修计划及生产情况分批进行。
◆ 在进行定期维修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设备维修后有稳定的技术性能状况,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 管理部修理人员严格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作业。
◆ 修理过程中控制好质量和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加强维修工艺的管理,确保维修质量。
◆ 设备修理必须严格执行修理前、修理中、修理后的“三检制度”,严把修理过程控制关,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配件不准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总成不得装配,修理不合格的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 承修单位应建立“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彻底消除各种隐患问题。
◆ 管理部电工组对各生产设备建立易损、易耗零件及易损、易耗零件清单,并对易损、易耗零件建立安全库存。
三、 设备及安全装置定期保养制度:
◆ 为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行和维修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 设备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不允许只用不养,只修不养。
◆ 设备保养坚持推广以“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的“十字”作业法,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 设备保养时须执行以下规定:
* 定点:规定保养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的油类质量;
*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 设备保养内容:
* 设备外表的清洁,确认供给电压正常,每日的润滑,每周的润滑,确认设备运转声正常。由设备操作员进行保养工作。
* 设备内部的清洁,设备精度调整,每月、每季、每年的润滑,消耗品的替换。由设备操作员和课主管共同进行保养工作。
◆ 每半年进行一次半年度设备保养,设备分批作保养,在规定的保养时间内完成设备的内外部保养。具体保养由各课组长视生产状况安排机台设备做先后顺序保养并执行。
◆ 每台设备设立设备保养记录卡,执行设备保养后,须做好运行记录。
◆ 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须切断设备电源,并按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维修作业。
◆ 保养计划完成后要经过认真检查和验收,并编写有关资料,做到记录齐全、真实。
第6篇 设备及安全装置的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为使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制度: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是促进机械管理,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1、定期检查的内容:
检查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
检查管理机构和机务人员配备情况;
检查技术培训及各级机务人员素质情况;
检查机械技术状况及完好率、利用率情况;
检查机械使用、维修、保养、管理情况;
检查机械使用维修的经济效果。
2、定期检查的组织实施:
项目部每半年组织一次设备检查,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操作维修人员参加,明确检查重点和部位、检查方式,科学地组织分工,做到各负其责。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安全检查记录表的形式通报该部门主管,定人定责限期解决。
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须及时整改,并将整改后情况提报整改监督人确认。
设备使用部门每月组织一次设备检查,重点检查使用、保养及安全设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报整改监督人确认。
各部门设备管理员必须经常巡视设备使用现场,监督检查设备使用保养情况,并做好记录和总结,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二、设备设施定期维修制度:
设备修理应贯彻计划修理与视情修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定期检测,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避免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不坏不修、乱拆乱换或过度修理现象。
生产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和设备的动力性等要求,编制设备定期维修计划,并报项目经理批准。
设备的定期维修根据定期维修计划及生产情况分批进行。
在进行定期维修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设备维修后有稳定的技术性能状况,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设备管理部门修理人员严格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技术规范进行作业。
修理过程中控制好质量和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加强维修工艺的管理,确保维修质量。
设备修理必须严格执行修理前、修理中、修理后的“三检制度”,严把修理过程控制关,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配件不准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总成不得装配,修理不合格的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承修单位应建立“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彻底消除各种隐患问题。
设备管理部门对各生产设备建立易损、易耗零件及易损、易耗零件清单,并对易损、易耗零件建立安全库存。
三、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制度:
为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 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行和维修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设备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不允许只用不养,只修不养。
设备保养坚持推广以“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的“十字” 作业法,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矩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设备保养时须执行以下规定:
定点:规定保养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的油类质量;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设备保养内容:
设备外表的清洁,确认供给电压正常,每日的润滑,每周的润滑,确认设备运转声正常。由设备操作员进行保养工作。
设备内部的清洁,设备精度调整,每月、每季、每年的润滑,消耗品的替换。由设备操作员和设备管理员共同进行保养工作。
每半年进行一次半年度设备保养,设备分批作保养,在规定的保养时间内完成设备的内外部保养。具体保养由设备管理员视生产状况安排设备做先后顺序保养并执行。
每台设备设立设备保养记录卡,执行设备保养后,须做好运行记录。
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须切断设备电源,并按电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维修作业。
保养计划完成后要经过认真检查和验收,并编写有关资料,做到记录齐全、真实。
56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92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