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zui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00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
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在校大学生每月消费情况
“眼下的校园生活太丰富多彩了,花销也大。上网要钱,逛街要钱,同学生日聚会要钱,考计算机证也要花钱……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只要喜欢,钱倒不是问题。”上周,在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的一个座谈会上,一位同学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做了如上描述。
●75%以上每月日常消费在千元左右
●电子产品消费不亚于白领
●爱买书的大学生越来越少
●品牌成为女生消费第一考虑因素
●恋爱中男生消费占七成
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究竟到了一个怎样的层次?据浙江工商大学对全校学生做的一次调查显示:75%以上的学生每月日常消费在1000元左右,部分爬上了__元,超过普通白领消费水平。
大学生是如何支配这笔费用的?此次的调查告诉我们,恋爱、人际交往、考证以及出国筹备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项目。恋爱、人际交往费用是日常消费的大头。考证以及筹备出国的费用,成为让大学生消费水涨船高的新增长点。
“温饱”消费只占三成
吃饭穿衣每月花费不大
本次调查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共发放了5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30份。
调查发现,有98.1%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大部分月消费在1000元左右,消费额度属适中。像满足以前意义上的“温饱”消费只占学生日常消费的30%而已。书籍消费在5%以下爱买书的大学生不多现在大学生越来越不爱买书了。64.2%的同学用于购买书籍的费用仅占总消费5%以下。即便这5%,还有很大一部分购买的是服饰、化妆、漫画等方面书籍。“学校发的书还看不过来,谁还买专业书,再说什么文学书、工具书学校图书馆都有。”其中一名被访者回答说。
手机、电脑、mp3电子产品消费
大学生不亚于白领
调查发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同学中的拥有率都超过半数。77.36%的同学已拥有手机,其中超过七成的同学使用中高档手机。
56.6%的同学拥有电脑。特别是对新生来说,电脑已经成为入学的必备“家当”之一。但在这些拥有电脑的同学中,58.5%的同学是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只有26.4%的同学用电脑来学习。
服饰、化妆品成女生消费大头
品牌成为第一考虑因素
对于绝大多女生来说,各种服饰、化妆品消费是日常消费的一个大头。有将近一半的女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艾格”、“only”、“兰蔻”、“倩碧”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为了爱情可以不要“面包”
恋爱消费成男生消费的“主战场”
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战场”,尤其是男生,有时候为了谈恋爱,不得不饿肚子。
“如果说一个月父母给1000元的话,每个月的‘恋爱经费’怎么样也要保证700元吧。”正在念大三的田锦生说,“大学生恋爱还是以男生出钱居多,每个月从父母那里拿的基本都花在这上面了,剩下的就只能保证日常饮食了。如果不够,就只能不吃早饭了!”
据了解,在大学中像田锦生这样的还是属于“普遍现象”,更有甚者,花费数千元买花,只为博得女生一笑。
交际、应酬、请客大学生消费大大升级
“寝室同学聚餐100元;请社团干部吃饭200元……”还在上大二的李旭正在算他上个月的开销,用他的话说,这种交际应酬的费用是不能少的。
记者对下沙高教园区做了粗略调查,发现学校边饮食店明显比其他店多,大多是中档消费,一般一顿下来也要100多元,同学请客多数选在这些地方。据说,现在大学校园的交际应酬与外面社会没什么两样,许多学生抱着“不得不应酬”的想法,反而给自己造成了负担。“其实我也不太愿意请客,这的确很费钱,但人情欠不得啊。”浙江工商大学的周丹抱怨道。
考证、出国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随着大学生对今后出路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考证、出国就成为两大重要砝码,大学生花在这两方面的钱也一年比一年多,这成为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大三的王闽粗粗数了一下:除了以往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省二级证书,还有许多职业资格认证,像注册会计师证、律师资格证、秘书资格证等等,甚至还包括驾驶证。“为了考试,还要参加许多考证补习班,这种班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但事实上,很多人是随大流去考的,很多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像秘书资格证对理科学生找工作来说就根本起不到作用。”
除了考证成风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将毕业出国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许多家庭就将一大笔钱投在了各种出国培训班里。正在等待签证的王惠算了一笔账:“出国必须考gre,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东方考g班,学费900元,材料费200元,报名费1000多元,连带生活费,光半个月就花了3000元;我还考了托福;之后要申请学校,每所学校的申请费都不同,例如美国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请几所,怎么都将近一万元,加上后面的签证、护照、存档的钱,仅前期准备就要好几万。”
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
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
针对目前大学生消费的情况,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意识陷入了误区,许多消费行为都体现了他们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很多学生是进了大学后才开始自主消费的,对于支配手中的钱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商学院经济系老师解释道,“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很可能出现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的情况。而且,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适应社会,消费的模仿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学着社会人一样去酒吧、茶馆参加社交活动,学习白领穿着等等,随之而来的就是攀比心理,家境好的可能越来越追逐名牌,而家境相对较差的就可能产生自卑心理。”
此次调查也发现,大学生当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是“理财高手”,大部分人只能勉强做到“收支平衡”,有7.5%的人是典型的“月光一族”,还有18.7%的人支出会超标。
2024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群体特别,于是有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可以反映社会消费方面的很多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对身边的同学进行调研活动,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分析和总结。
调查时间:20__年7月1日
调查地点:烟台职业学院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调查群体:烟台职业学院会计系大一400名学生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在400名学生中,月平均生活费在500以下占比例10%,500到1000占比例69%,1000到1500占比例19%,1500到2000占比例2%。大部分同学的消费水平并不高,由此可见,社会上一些舆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
编辑区添加图片模板,点击图片区域可以更换图片。
(2)生活费的来源
有2%的同学生活费来源于勤工俭学与兼职打工,选择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有59%的选择了家中补给,39%的选择为家中给予和打工兼得。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少数同学通过打工有独立意识,然而,大学生在家庭中始终都是孩子的身份。
(3)消费的用途
消费是生活的主流,当70%的人选择了将生活的主要用途用于学习,饮食与生活用品,就说明了当代的大学生,消费的结构是健康的,淳朴的。有22%的人将服装作为主要的消费方式,说明了衣食住行,在消费中绝对的重要性。
(4)手机通讯费
手机是日常消费的另一重大要素。有71%人每月通讯费在50元以下,25%在50到100元之间,消费水平偏低,表达了一种好的消费方式。
(5)对花销的记录
生活中的花销常常没有什么痕迹,月底时蓦然回首,才发现钱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在调查中24%的人能够做到计划消费,经常记账,59%的人在生活中偶尔记账,另外17%的人从不记账。说明了我们对自己花钱的方面还没有特别的关注,没有注意到做好消费记录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还拥有年轻的心,对生活并没有多少经验,所以也没有对钱有很强的概念,没有能够对钱认真控制和记录。
编辑区添加图片模板,点击图片区域可以更换图片。
(6)对余额的做法
在此次调查中,81%的人选择存入银行或者转入下月生活费,5%的人选择了马上花掉,14%的人表示月底没有余额。大部分同学能够物尽其用,是一种好的体现。
(7)购物的态度
在逛街时看到喜欢的物品,有5%的人选择不假思索就买下了,80%的同学能够做到理性思考,看性价比与实用性,15%的人选择了便宜就会买,体现了同学们较为成熟的购物意识,不至于乱花钱乱购物。
(8)买单方式
当与朋友聚会时,72%的人选择了aa制,15%人选择了主动买单,10%的人选择的是无所谓,不在意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我们对于人情世故的好的见解,也可以看出我们还是能够分辨钱与感情的区别。
(9)网购频率
61%的同学选择了0-2次,25%的同学选择3-5次,5%的同学选择6次以上,6%的同学选择不网购。购物是女生的天性,但只有很少的女生选择了每月有多次的购物经历,也体现了我们大学生的理性消费。
(10)在你所热衷的方面,你会控制不住的大肆花钱吗?
32%的同学选择会,68%的同学选择不会。这表明了我们花钱的态度,理智永远高于不理智。
(11)当购物时钱不够用,你会向家里要钱吗?
6%的同学选择向父母要钱,41%的同学选择自己存钱,7%的同学选择向别人借钱,47%的同学选择理性思考不买了,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的自己存钱和不买了,只有很少很少的同学选择跟父母要钱,突然觉得有小小的感动,因为我们无论是来自于斑驳的大城市还是风光无限好的农村,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知道我们的家人给的钱都是来之不易的,谁都不想让爱自己的家人们为自己担心。
调查总结:
(1)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学习与生活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理财观念淡薄。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随机消费,冲动消费也有很多。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智的对待自己的消费。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大学生经济主要来源于家庭,所以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和自制能力,不要盲目的感性消费,克服攀比心理。
(2)树立维权意识。大学生也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的欺骗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作为消费者,面对复杂的世界,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积极有效的指导,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应对问题。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合理规划自身的消费,对消费建立计划性,明白消费的目的,增强理财意识,储蓄意识。
结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大学生的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在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定型中,具有可塑性,需要社会,老师,家长的教导和培养。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能走上正轨。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_el __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_el 2024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见图1)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具体见图2)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具体差异见图3)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详细可见表)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在当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复苏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下面有管理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2000字,阅读!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2000字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_el __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2000字
调查目的:
了解我校大学生基本消费状况,把握他们的生活消费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分析大学生消费的不合理性,培养他们树立合理和理性消费的意识。
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
二、网上收集资料
三、现场采访
调查总结:
一、消费
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基本前提就是消费,渠道和数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从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每月的消费大多数集中在500-1000元之间,500元以下和1500以上的只占到26.7%。
我们小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于父母供应的占83.5%;学校
二、消费项目:
对于大学生而言,经济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这就导致同学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相对固定的,普遍的生活费用大约在500-1000元,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大学生们也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消费项目。
不论我们以何种方式付款,钱都很自然地从我们的腰包跑到了商家,学校周围到处是消费的场所,餐厅、休闲娱乐、超市都不在少数。让我们看看大学生们都把钱花到了哪里:60%以上的学生表示每月的生活费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基本需求以外,休闲娱乐、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消费项目,大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时代,书籍等学习消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而休闲娱乐是学习之余放松的方式,也是不能少的,这两项占到消费的20%也不足为奇;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通讯和网络也成为消费的主要项目之一;另外大多数女生在大学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服装以及化妆品上的花费占到了10%以上;调查中我们还看到了恋爱消费对于谈恋爱的人而言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大学生为了扩大人际关系网,于是,消费项目中就多了购买礼物、请客吃饭等等,还有同学表示,如果有某个月生病了,医药费就是另外一笔不少的消费了。
三、消费理念:
大学生被称作“天之骄子”,在中国,很多家庭里有这样的观念,只要孩子考上大学,消费就变成了理所当然,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是怎样看待消费的?事实上,他们有其自己的消费理念,在学习很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消费观,在学生们调查表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消费观念。
一部分家庭条件相对困难同学以及懂得理财的同学这样认为:能省则省,够用就行,量力而行;不乱花一分钱;能节约尽量节约。
另一部分人觉得钱只要花在对的地方就可以:当花的一分不少,不当花的一分不多;该花的花,该省的剩;争取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不必要的钱尽量避免。
但我们看到,在现代的大学生中同样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生活的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于是他们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及时享受;只要开心就好,花多花少无所谓。我们还了解到,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人存在这样的情况,每个月开始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后面就会变得相对拮据,这部分人往往被称做“月光族”。
调查分析: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大学生由于很少有自我收入,大多数的消费金额来自与家庭,于是,大学生们的消费质量就与家庭收入不可分割,诚然,现代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然而,中等收入家庭还是占到了大多数,所以,学生们的消费也有一定的固定性,大多数学生的消费在500—1000元。
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尽量找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消费观念相对是比较理性的。
二、消费差距较大,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品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调查结果明显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同学每月生活费不超过400元,而有一部分同学消费超过了2000元,虽然这两部分人的比例只占少数,但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通过网上的资料显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那就是以饮食和生活用品为主。而在女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为了减肥或者其他的目的,在饮食上的花费会有所减少,在衣服、化妆品以及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大大提高,男生则将消费逐渐偏向了通讯以及网络方面。
三、消费中的不合理现象:
网上的资料显示,大学生消费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在了解了一部分学生以及他们身边的朋友的消费心理之后,我们小组总结出几点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行为: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个人实际经济水平;畸型消费,消费项目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豪华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满足自身的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有趋同心理,追求消费趋同化,这一行为表现为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还有就是大学生中很明显的存在的攀比心理,表现在他们对高档商品的需求性,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都可能导致消费得入不敷出。
调查结果及建议:
通过调查和采访,我们看到了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也从中简单分析了大学生们在校园生活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心理是由很多的原因共同决定的,但是,我们更应该从学生自身入手,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趋同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培养他们树立合理和理性消费的意识,在这些过程中,学生自身和学校教育占据了很大作用。
我们组认为正确的消费观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大学生是自身消费的主体,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自觉做到合理消费。 不可否认,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合理的、健康的,但其中并不缺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这一部分的学生理应自觉将自身不正确的消费观念消除,养成良好的消费理念。大学生消费首要考虑的是此次消费是否必须,除此之外,消费过程还应该考虑要家庭的承受能力。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这一观念是不能缺少的。 我们要有自己的理财规划,合理消费,同时还要注重开源和节流,勤工俭学是个不错的尝试,甚至在拥有一定的资金的基础上也可以进行一些小投资,但是,无论以怎样的方式,目的都是要培养自己正确的消费观,逐渐形成科学的消费习惯。
高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养成科学理财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个人、社会、家庭的关系等,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让学生们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不仅如此,学校还应该高度重视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重视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塑造,加强消费观念的教育,加大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校风建设范畴中加强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提高学生消费的合理性、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培养他们正确的理财观念,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2000字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在如今的消费观不断改变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也成为了一大热点。大学生年轻,有激情,刚刚摆脱束缚,他们有着不同以往的消费观念。强烈的消费欲望与有限的经济实力造就了大学生矛盾的消费观。借这次机会就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从调查的结果看,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只有少数,一成左右,800—1000元的大概占两成,500—800元的是主流,大概是四成,而少于500的也有两成。在这些学生当中,一半的都有电脑,几乎都有手机,不过价格不等,因此通讯与网络费用也成了不小的开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有:伙食费,服装费,恋爱费用,网络费用等。
一.伙食费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平时都在学校用餐,但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或小吃店消费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100%。而且各种形式的聚会已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几百块。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人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有很多: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不请都会被看作不够交情。这实际上都是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服装费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因而对服装的档次要求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都喜欢买最贵最好的,以彰显自己的品味。女生的衣服总是买不完,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越来越倾向名牌,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多数人都会希望人们注意到他们拥有的名牌产品。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一些作用。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大都不希望父母知道自己拥有名牌。
三.恋爱消费调查者中表示超过一半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月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几十到几百不等。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还有就是恋爱的通讯费用,情侣间基本上每天多会有联系,自然大多数都在手机等上面,因此产生的费用不容小视,特别是异地之间,每月花费基本过百,这些都得自己买单。
四.学习消费相比而言,除去学费,如今的大学生花费在学习方面的费用要远远低于从前。借用流行点的说法就是90后、80后的学习消费要大大小于70后、60后。或许是如今的消费水平要好于从前,而书籍、电子产品泛滥,除此之外,如今的网络如此发达,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络上下载资源,从而省去了一大笔开销。如此,大学生的学习消费将越来越少,比例将愈加降低。在可自由支配零花钱中学习消费仅占7%,排在各项花费的最后。用于购买书报、学习用品,资料打印的费用远远不及其他消费。而在购物娱乐中的消费却占可自由支配零花钱的41%,近大半的花费在这娱乐消遣方面,至少是在消费数量的比重上,出现了精神方面的消费重购物娱乐,轻视专业学习的现象,不由得引人重视。
五.娱乐消费,对于此项消费,通过对比以往的消费情况,可以明显的知道,大学生用于娱乐的钱是越来越多,且娱乐项目也是纷繁复杂,逛街,k歌,旅游。对于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虽然现在倡导的是多元的学习生活,倡导大学生做出校园多实践,而且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我们越来越不担心金钱的,但是却忽略了许多我们原本应有的良好品质,也忽略了学习的重要,这样或许是得不偿失。
我们是大学生,社会的焦点,在消费的观念上虽然是理性消费占据主流,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悄悄的改变,也预示着未来人们的消费观念一定是不同的。大学生已成为如今社会消费人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将影响着未来生活的消费变化,正确消费观念,合理的消费方式才是我们现如今越要关注的问题
一、调查目的
当今的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加上大学生青春阳光、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而网络购物的时尚性和快捷性正贴合大学生的心理。为了了解当今青年大学生的网上消费的状况,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良好健康的消费观念,以及了解大学生网购行为以及他们对网购的看法,对在校大一到大三的大学生进行了网购状况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本次调查共发出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其中女生26人,男生14人。相关数据显示:其中大一学生中有9人进行网购,比例为22.5%;大二的有15人,占37.5%;大三的有11人,占27.5%。只有5人从没有过网购经历,占12.5%。
2、本次调查中,同学们的网购消费水平数据显示,每月一次的有9个,占总数的25.7%,有19个的同学每季网购一次,占54.3%,每年一次的同学有5个,占14.3%。还有2个,5.7%的网购达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购物的平均交易金额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间的人数都占总数的45%,其他金额范围分布较少。
3、经调查,大学生网购商品中,服装产品位居榜首,占到总消费的37.5%,其次是数码产品27.5%,在网上买书也是个不错的选取,占到总数的19.5%。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鲜等问题),却几乎无人在网上购买食品。
4、在没有在网上购物的同学中,有近60%的同学认为网购不安全,而在有过网购行为的同学中,所有同学都觉得网购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80%的人以后会尝试网购。
5、在网购人群中,因为购物方便快捷而选取网购的占网购人数的60%,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网购产品种类多样,能够比较从而挑出性价比高的商品。而在众多大学生选取的购物网站中,有57.1%的大学生会把网站商品是否齐全作为他们选取购物网站的主要标准。其中,淘宝网名列前茅,有80%的同学选取在淘宝购物。
6、在网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困难是商品描述不清楚,到达45%,其次是商品数目繁多和网站太多,网上市场太杂乱,有些商品质量较差,占30%。
7、同学们网购为了安全性思考,付款方式一般都采用支付宝,占比例的60%,货到付款占22.9%,网上支付占17.1%。
三、大学生选取网购的原因:
1、大学生的追求时尚性,他们跟随时代趋势。而且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网上购物使大学生寻求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2、大学生一般没有过多的闲置资金,所以总想在网上淘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网购的价格一般比市场上亲自买要便宜;
3、网上卖家更多,选取余地更大,能够货比三家选取性价比高的商品;
4、大学生大多熟练使用计算机,对网购容易理解,而且引导潮流,如今网购就是时尚的潮流;
5、网购方便,不去自我花太多时光逛商场,很容易找到自我想要的东西,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四、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
1、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网上购物平台存在必须的风险性,这就使得同学们在网上购物时容易被欺骗,有时候会买到假货,得不偿失。
2、大学生的金钱大部分都来自于父母,由于网上购物的便捷性和时尚性,使有的同学花更多的钱更频繁去网上购物,甚至构成“网购瘾”,造成生活费的高度开销。
3、网络上的商品有可能描述不清楚,当事人不能够亲身了解商品的质量,当买到的商品与自我期望的不一致时,较容易构成心理落差。
五、对策分析
1、大学生要学会理性购物,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里面的信息不必须是真实的,当在网上购物平台购物时要细心谨慎,注意对商品的真假鉴定,防止被骗。
2、在网上购物时,要货比三家,了解每一个细节,购买性价比最高的网络商品;当购买比较贵重的数码产品时,应当去实体店购买。
3、网上购物平台管理方也就应加强对网络购物环境的整理,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购物环境,让广大买家更能安心淘宝。
六、调查结果总结
透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物已经构成一种流行趋势。只有一小部分的大学生不选取网上购物。阻碍他们开始网购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们认为网购值得信任了,网购的方便、省时、商品齐群等优点必须会吸引大多数的人开始网购。青年大学生具有追求时尚和容易从众的心理特点,而网上购物的快捷性、时尚性,又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这就使得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选取在网上购物。但是由于网络本身存在的弊端,网上购物存在安全隐患是不可忽视的,若操作不当或遇到非法分子,就会受到欺骗,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关于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
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 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 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 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 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 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 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 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品牌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自身的需求为主,以质量为主。
7、 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有些学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学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00 元居多,有8%还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与社会发展逐渐接轨。从调查中可至,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娱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规划。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钱不够花,有许多的东西需要购买,只有少数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做好开支计划,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把握消费时机,学会利用很多大商场换季时衣服的低折扣销售。生活费由父母按月给,不至于开学第一月就成为“月光族”。
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钱欲的人,出门前最好根据当天需购品的大致价格带定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加强,学会合理利用银行卡,相对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品位”,这会引起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一、 摘要: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消费水平快速增长。大学
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很重要。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二 、问卷方案概况
关键字:大学生、消费情况、消费倾向多样化、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分析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调查对象:城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项目:
1.明确城院大学生用于消费方式状况
2.明确城院大学生用于消费地点的选择状况
3.明确城院大学生主要消费方向状况
调查范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群体特别,于是有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可以反映社会消费方面的很多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对身边的同学进行调研活动,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分析和总结。
调查时间:20__年7月1日
调查地点:烟台职业学院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调查群体:烟台职业学院会计系大一400名学生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在400名学生中,月平均生活费在500以下占比例10%,500到1000占比例69%,1000到1500占比例19%,1500到2000占比例2%。大部分同学的消费水平并不高,由此可见,社会上一些舆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
编辑区添加图片模板,点击图片区域可以更换图片。
(2)生活费的来源
有2%的同学生活费来源于勤工俭学与兼职打工,选择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有59%的选择了家中补给,39%的选择为家中给予和打工兼得。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庭,少数同学通过打工有独立意识,然而,大学生在家庭中始终都是孩子的身份。
(3)消费的用途
消费是生活的主流,当70%的人选择了将生活的主要用途用于学习,饮食与生活用品,就说明了当代的大学生,消费的结构是健康的,淳朴的。有22%的人将服装作为主要的消费方式,说明了衣食住行,在消费中绝对的重要性。
(4)手机通讯费
手机是日常消费的另一重大要素。有71%人每月通讯费在50元以下,25%在50到100元之间,消费水平偏低,表达了一种好的消费方式。
(5)对花销的记录
生活中的花销常常没有什么痕迹,月底时蓦然回首,才发现钱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在调查中24%的人能够做到计划消费,经常记账,59%的人在生活中偶尔记账,另外17%的人从不记账。说明了我们对自己花钱的方面还没有特别的关注,没有注意到做好消费记录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还拥有年轻的心,对生活并没有多少经验,所以也没有对钱有很强的概念,没有能够对钱认真控制和记录。
编辑区添加图片模板,点击图片区域可以更换图片。
(6)对余额的做法
在此次调查中,81%的人选择存入银行或者转入下月生活费,5%的人选择了马上花掉,14%的人表示月底没有余额。大部分同学能够物尽其用,是一种好的体现。
(7)购物的态度
在逛街时看到喜欢的物品,有5%的人选择不假思索就买下了,80%的同学能够做到理性思考,看性价比与实用性,15%的人选择了便宜就会买,体现了同学们较为成熟的购物意识,不至于乱花钱乱购物。
(8)买单方式
当与朋友聚会时,72%的人选择了aa制,15%人选择了主动买单,10%的人选择的是无所谓,不在意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我们对于人情世故的好的见解,也可以看出我们还是能够分辨钱与感情的区别。
(9)网购频率
61%的同学选择了0-2次,25%的同学选择3-5次,5%的同学选择6次以上,6%的同学选择不网购。购物是女生的天性,但只有很少的女生选择了每月有多次的购物经历,也体现了我们大学生的理性消费。
(10)在你所热衷的方面,你会控制不住的大肆花钱吗?
32%的同学选择会,68%的同学选择不会。这表明了我们花钱的态度,理智永远高于不理智。
(11)当购物时钱不够用,你会向家里要钱吗?
6%的同学选择向父母要钱,41%的同学选择自己存钱,7%的同学选择向别人借钱,47%的同学选择理性思考不买了,大部分同学都选择的自己存钱和不买了,只有很少很少的同学选择跟父母要钱,突然觉得有小小的感动,因为我们无论是来自于斑驳的大城市还是风光无限好的农村,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知道我们的家人给的钱都是来之不易的,谁都不想让爱自己的家人们为自己担心。
调查总结:
(1)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学习与生活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理财观念淡薄。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随机消费,冲动消费也有很多。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智的对待自己的消费。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大学生经济主要来源于家庭,所以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和自制能力,不要盲目的感性消费,克服攀比心理。
(2)树立维权意识。大学生也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的欺骗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作为消费者,面对复杂的世界,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积极有效的指导,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应对问题。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合理规划自身的消费,对消费建立计划性,明白消费的目的,增强理财意识,储蓄意识。
结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大学生的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在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定型中,具有可塑性,需要社会,老师,家长的教导和培养。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能走上正轨。
20__年12月8日到20__年12月11日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问卷由15道题组成。针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消费等方面。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86份,有效回事率是97.2%。
五、 数据分析与统计
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参加这次调查的学生当中大一的同学占了20%,大二的占了40%,大三的占了25%,大四的占了15%。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最多在1400~1700元之间,其次是1100~1400元之间,很少的学生在500元以下,1700元以上的人数最少,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是比较合理的,只有极少的学生花费比较高。65.2%的学生的每月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里,有17.4%的学生是靠自己在外面做兼职所得的钱作为每月的生活费。看来大多数学生还是依赖于家里的供给。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消费还是比较倾向于经济实惠和既实惠又高标准的商品,也有25.5%的同学选择看心情。虽然追求高标准的同学的比例所占最少,但也占到了18.6%的比率。有很多同学对于自己热衷的方面会经常控制不住去购买,而偶尔去购买的人数比率也占到了30.1%。
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在个人消费品购买选择上:67.1%的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也乐于去路边的地摊小店淘金。主要考虑是否喜欢的占到18.0%,也有9.0%的学生是非名牌不买。
在上述两类学生的心目中,广告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的购物首选。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差别,与他们各自的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通过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63.0%的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此外,1/3的学生愿意借钱购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同时亦有近1/4的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的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后悔。调查显示:只有1/3多一点的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大部分(55.0%)的大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更多的是冲动和盲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商家们有意无意的引导有着相当的关系。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42%的学生会向父母要钱,31%的同学回去做兼职,只有少同学去借钱或预支下月生活费。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依靠父母生活,也有一部分很自立的同学会去做兼职来赚取生活费。一般的学生都会将剩余的钱转入下个月的生活费,还有22.3%的学生会选择将钱存起来,这可以说明当代大学生还是懂的节俭生活的。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
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
在对待属于自己的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的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兼职的学生中,近九成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学生则把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的生活费。
大部分同学会因为商品的价格、对自己的实用性和心疼父母而产生犹豫,只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生活费超出预算而产生犹豫。
大部分同学支持大学生兼职,做兼职既锻炼了自己又可减轻父母的负担;但也有少数同学不支持,他们认为这既浪费时间又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还有小部分同学保持中立,他们认为大学做兼职很好,但最好是大三大四是去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
其实,大学生兼职能够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可以取得一定收入贴补学习生活费用,更是对于以后的就业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有利于大学生快速融入社会。
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47.3%的被访者平均每月的衣物支出在50—100元之间,占总生活费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的毕业生们,他们的衣物支出比其它的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
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被调查同学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也有29%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达100元以上。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
据了解,大学生出游已经是普遍现象。另外,调查中占17%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也61%有想要恋爱,恋爱学生中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集中在250元~350元。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由以上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我们可以得到大学生消费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可支配收入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可支配收入全部来自于父母提供,相信在中国,也大多数是这样。
相比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大学生,我国的大学生的独立程度远远不如,原因既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而且大多数大学生不愿意去找兼职工作来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他们多数人看待这件事情是麻木的,并且没有尽早做出经济独立的意识和行为,可见其独立性意识之差。
2、消费支出不合理
学生时代的我们,一直是学习用品,学习资料支出最多,生活费用中,饮食消费能达到400-500元这个范围内。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也有一部分同学消费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有的为了节省支出选择廉价饭食从而减少这方面的支出,这部分人占到了一半以上,有的则是干脆不吃饭,省下来的钱用于购物奢侈品或者是网络消费,对于他们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以及营养状况时,他们也不甚了解,对于饮食健康方面的知识也不是懂得太多,应当予以重视。
3、恋爱支出不合理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恋爱支出中消费过多,出于攀比的心理和一些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都要或多或少的比别人多支出一部分钱用于这方面的投入。多数人都说他们为了追求情感要加入物质投入,对此方面,他们经常难以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而且,大多数消费都是由男方承担,还有一些是男女双方共同承担,极少数是女方承担的。
4、济独立意识不够强
通过调查那些做兼职或做零工的同学,我们了解到,在我的调查范围里面只有几个做过,而且都是为了赚取零用钱,也就是赚到的还是要用于消费。同学们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意识或者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情。显然,大家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另外发现大部分同学消费支出都超过可支配收入,甚至有的同学要向其他同学借路费,很少的同学会将钱储蓄起来。
七、建议与总结
1.学生要加强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
当今时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个人便要增加经济独立自主的意识,合理的理财便是重中之重,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做到收支平衡,可以适当的多消费,但是也要把持住一个尺度,让钱用到更加合理的地方去。通过调查发现,一个人习惯长期进行高消费,那么降低他的收入,他的消费习惯不会因此而改变,他会过多的支出,从而引发不好的后果,所以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2.克服攀比的心理情绪,理性对待消费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依据个人情况,合理的给自己进行定位。在一些方面,我们的确要去竞争,但是在用度上没有必要去争,生活档次低,并不可耻。理性的对待消费,培养个人经济独立的意识也是必然。
3.高校要注重开展勤俭节约的校风,不走形式
加强在勤俭节约的校风建设,将不好的社会风气影响防患于未然。一个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是学校校风的体现,良好的校风建设是双方面的,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落实,也会促进校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当代学生的消费新概念及其存在的问题
1、 实惠是大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流行和实用之间,更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实用。在各类产品的选择中,价格适中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因素之一。类似的特征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也有体现,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三种促销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赠送小礼物。
2 、大学生侧重时尚性消费
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大学生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与此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服饰、化妆品仍是女生消费的大头,68.3%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购买独特风格的衣着服饰。只有31.7%的人认为无所谓,穿得舒服就行。 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 、大学生在品牌的选择上忠诚度高
国外有知名度、美誉度的品牌更受学生欢迎。在手机、数码产品等中高端消费品上,国外品牌占据优势;国内品牌在电脑等个别领域逐步增强。在快速消费品上,国内外品牌在大学生心目中各有优劣。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第一考虑因素,像耐克、阿迪、only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学欢迎。
4 、大学生消费也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他们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调查发现,有98.3%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而且大部分人月消费在600元左右。像满足以前意义上的温饱消费只占总消费的三成,恋爱、人际交往、个人时尚用品等费用反而占了日常消费的大头。现在mp3、手机、笔记本电脑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三件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产品。目前,手机在同学中的占有率超过90%,其中七成的同学使用高档手机。56.7%的同学拥有电脑。但在拥有电脑的同学中,68%的同学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只有少数同学是用电脑学习。
5、 考证、出国成为大学生消费新增长点
我粗略数了下:除了以往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还有许多职业资格证,像会计证、秘书证、公关员证等,甚至还包括驾驶证。为了考试,还要参加许多考证补习班,这种班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但事实上,很多人是随大流去考的,很多证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像公关员资格证对找工作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同学如实说。除了考证成风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将毕业出国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许多家庭就将一大笔钱投在了各种出国培训班里。一位正在等待签证的朋友算了一笔账:出国必须考雅思,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东方的雅思,学费1800元,材料费200元,报名费1000多元,连带生活费,光半个月就花了4、5千元。考完之后要申请学校,每所学校的申请费都不同,例如美国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请几所,怎么都将近一万元,加上后面的签证、护照、存档的钱,仅前期准备就要好几万,更别提出国了。
二、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也有几点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的消费情况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有重要影响。我在对一些同学的访问中发现,一般来说,农村的大学生每月的消费大部分是用在伙食上,另外一部分开支主要是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他们的家庭都不富裕,在学校的消费也和在家里一样,不会太讲究。而城里的学生在消费上就相对大手大脚些。
2 、集体影响
读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集体宿舍,这样,个人的消费方式不得不受到集体的影响,比如我以前不太喜欢喝牛奶,但同宿舍其他人都有喝奶的习惯,我也就慢慢跟着喝了。
3、 社会文化的影响
以女大学生为例,虽然他们和社会有一段距离,但社会上的潮流也能影响到她们,追求时尚,高档服装,化装品,减肥品等,都要花很多钱。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家长的消费观和行为会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的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消费自主的同时也要注意教育。同时,学校对大学生正确的消费官和消费行为应有好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勤俭节约的教育,狠抓校风学风。最后建立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当前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影响。我们希望依赖社会的力量,屏弃不良的消费行为,积极建立校园新风气、新消费文化的生长点。
87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28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11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
58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
1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