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报告 > 大学生报告
栏目

xxxx年应届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电视台实习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7-22 热度:80

xxxx年应届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电视台实习报告

xxxx年应届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电视台实习报告怎么写

1. 实习单位简介:简要介绍你实习的电视台,包括其规模、主要节目类型、影响力等。

2. 实习岗位职责:描述你在电视台的具体工作内容,如协助制作、剪辑、策划等。

3. 工作经历与学习:详细阐述实习期间参与的项目,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

4. 团队合作与沟通:分享与同事合作的经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沟通技巧的提升。

5. 个人成长与反思:讨论实习经历如何影响你的职业规划,以及对自己的认识有何改变。

6. 行业观察与理解:基于实习经验,谈谈对电视行业的理解,包括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在xxxx年,我有幸在xx电视台完成了我的毕业实习,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深化了对电视制作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在团队中的协作与沟通能力。

结尾:

回顾这段宝贵的实习时光,我深感收获颇丰。未来,我将带着在xx电视台积累的经验和洞察,继续探索媒体行业的广阔天地。我感谢每一位指导过我的同事,是他们的悉心教诲让我在专业道路上更进一步。实习的经历,无疑为我即将步入社会的旅程铺就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篇 xxxx年应届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电视台实习报告3150字

实习前奏

初到广州的第一天,还没有地方落脚,行李暂放在同学的亲戚家,我们便要马上动身在陌生的广州为自己寻找一处地方落脚。

好不容易才在电视台后面找到了一所两房一厅的住所,环境一般,价钱也不低,不过有个好处,就是接近电视台,从住处步行回电视台,两三分钟就可以了,不愁迟到。于是就迫不及待地和房东签下了一纸两个月的合约,同去南方电视台实习的一行十人在往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挤在这个狭小的临时窝中度过了这次难忘的实习生活。

第二天,我们便到电视台报到,人事处专门安排了一位老师接待我们。在分配部门的时候,除了不会讲粤语的要分到经济频道,其他人都可以选择在经济或都市频道实习。就这样,我们一行十人,四个去了经济频道,其余的都去了都市频道。

我所在的栏目是城市频道的《城事特搜》,我们学院有两位已毕业的师兄师姐恰好在这个栏目工作。有了前人开路,我的实习之路也顺利了很多。

由于我们是学院与电视台签约的,都市频道总监罗虹就专门接待了我们,吩咐我们下周一早上来参加频道的例会,就这样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顺利开始了。

写稿大过天

在《城事特搜》,专题的制作流程是: 选题-报题-选题审核-采访拍摄-写稿-审稿定稿-配音-根据稿件编辑-审核播 ,在这些流程中,写稿是非常重要的,电视台对稿件的要求很高,编辑必须先写稿,写完稿还必须经过值班监制审核,然后有专门的记者为稿件配音,然后才能进行编辑,而编辑的时候也是要根据稿件来编。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受过专业的新闻采写训练,但是电视台所需的稿件与我们在学校写的新闻稿有很大的差别。不同栏目的电视稿也有不用要求,在《城事特搜》,稿件不但要 口语化,还必须引人入胜,所以稿件的开头往往不是简单明了地介绍 5 个 w ,而是设置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稿件的描述一定要生动活泼,有时候,为了把稿件写好,记者往往要数易其稿。

我第一次写稿是介绍一个天然“浴缸”,记者让我写稿的时候已经是拍摄回来的第三天了,很多镜头已经忘记,但写稿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拍摄到的镜头写,为了把稿件写好,写之前我收集了一些记者以前写的稿件,体会特搜的风格,然后上网查找资料,回想当日拍到的镜头,慢慢琢磨着写。还好第一次写的稿件被采用了,不过记者也提醒我,稿件逻辑还是有点问题,看来当初没修逻辑学是个错误。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才发现写稿不是一般的简单。有一次,当我和另一位实习生国辉把我们花了整天时间琢磨出来的稿件给记者看的时候,满以为可以顺利过关,可是记者看完后不甚满意,他拿回家研究了一天,把稿件彻头彻尾修改了一番,后来还是觉得不满意,第二天他又从另一个角度重写了一份,一直到正式编辑之前,稿件还在继续修改。

实习好与坏 在乎沟通与交流

《城事特搜》有十几名记者,绝大部分都是年轻记者,有些甚至是今年的毕业生,因为年龄比较接近,我们也习惯把记者叫做师兄师姐。

虽说特搜的记者比较容易相处,不过实习生还是应该注意和记者的沟通和交流,平时除了要有礼貌,更要学会主动。平时有空呆在办公室里,可以整理一下报纸,收拾一下桌子,这些细微的小动作,人家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问”也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适当场合主动发问,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外出拍摄以及编辑的时候,在这个场合记者往往忙于工作,而忘了身边的实习生,这就要自己大胆发问了。曾有一名记者对我说:“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教实习生,因为我不知道他有那些不懂,他问我什么问题,我就回答他的问题。”

《特搜》的每一位实习生基本上都有一名记者带着,如果记者出差或手头上暂时没事做,实习生就要等监制指派另一位记者带了。但是,如果和记者混熟了,你可以自己主动跟别的记者,这样就自然就不怕没事做。而这就靠平时和记者的交流了,反正去实习就尽量不要让自己闲着。

有一次,带我的记者去参加培训了,我自个在办公室看报纸找选题,旁边两名记者在谈一个有关路名的专题策划,恰好我在选题的时候曾在网上专门搜索过广州路名,于是打岔进去,跟记者介绍了那几篇有关路名文章,记者就让我去网上继续搜索古怪的路名。我随后搜到的路名被记者采用,这样我就可以跟着记者做这条专题了。

当然,有时候有的记者会主动叫实习生帮忙,这个时候,实习生应该向带自己的记者交待一声,这可是基本礼貌。

动脑

我来这里是实习的,实习就是学东西,学东西就一定要学会用脑。来到这个栏目,师兄由于时间的问题,他们在拍摄的时候不会专门教你东西,那个时候就是你要动脑的时候。

就算是搬脚架,这也是一门学问。你要很清楚他们什么时候需要脚架,在那个位置,要多高,这些都要你去动脑没,而不是单纯地记者叫你干什么就怎么做。还有在记者拍摄的时候你的脑袋同样不能休息,他们为什么需要这样拍,他们取什么景别,这些同样要动脑,这样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搬运工”。

如果让你去拍摄的时候,动脑的时候又到了。你需要考虑那个是主题,从那个角度去表现主题,该怎样去拍摄。这些准备工夫事先都要想好,要不到时只会手忙脚乱。

到了后期编辑,同样需要动脑。电视节目为了吸引观众,卖点是很重要的。因此编辑的时候,创新就显得极为重要。动动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将节目弄得有趣又有说服力,这样你就成功了。

在南方台实习,动脑是必不可少的,想学东西,要动脑;想节目吸引观众,摇动脑;想拍好东西,同样要动脑。

花絮:

在烈日暴雨下

广州最热的一天超过 39 度。那天,我和实习生国辉早上 8 点出发,提着摄像机、脚架坐了两个钟头的公交车来到海珠区的七星岗,找一处号称全世界最深入内陆的古海岸遗迹。

烈日高照,行人稀少,屡问无果。唯有茫然四处奔走,正当我们彷徨不知所措之时,忽见有一处荒野小山坡与报纸上所见的七星岗古海岸遗迹相似。嘿嘿,终于被我们找到了。

好事多磨,我们竟然碰上了目前为止广州气温最高的那一天出外拍东西。面对这样的荒野小山坡,我们一下子呆了,就几块石头,我们该如何下手呢?毕竟有任务在身,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于是我们就开始商量我们该如何去表达这些石头,用什么角度去拍摄这些石头。有了计划之后,我们的工作就顺其自然开始了。

由于刚好是中午,恰巧出门的时候又没有带伞,太阳公公没有给我们丝毫面子,无情地将它的热量倾泄到我们的身上。实在顶不住了,就只好折了树枝当伞,但是拿着伞的时候却又妨碍了拍摄,干脆就扔了树枝,顶着烈日拍摄镜头。为了找到最好的角度,我拿着摄像机摆来摆去,力求每个镜头都是满意的。但过不了多久,上衣就给汗水湿透了,头也开始痛了起来,心理疑惑是不是要中暑了,于是我和国辉轮流拍摄,预防真的中暑。我们还开着玩笑说我们明天会上报纸,因为我们成了今个夏天头两个中暑的实习记者。

最后经过四个钟头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在回电视台的公交车上,我们两个都累到睡着了。

如果说在烈日下拍摄东西那种感觉就像在桑拿房烧烤,那么在暴雨下的感觉又是如何呢?我同样经历过了。那天刚好是台风来了,幸运的是不是在广州登陆,但也给广州带来了一场暴雨,刚好这天下午我又接到了补拍得任务,于是我又和国辉出发了。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新闻实习报告--广东省南方电视台都市频道《城事特搜》栏目组

一把小雨伞似乎抵挡不住暴雨的袭击,很快我们的裤子就湿透了,于是我们只好在公交车站的亭子里避雨。但是时间不等人,片子第二天就要出街,我们惟有冒雨去拍摄地点。雨越来越大,鞋子入水了,裤子湿透了,但值得幸运的是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雨就变小了。我们在毛毛雨中拍摄,为了达到要求我们认认真真地选取角度,力求每一个镜头都是最好的。不知不觉之中,我的鞋子和裤子都已经干了,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总算完成了任务。

烈日下承受酷热的煎熬,暴雨中享受雨中的痛快,我终于尝到了作为一个记者的辛酸,虽然是痛苦,但是我同样拥有快乐。

第二篇 xxxx年大学生电视台实习报告总结3550字

大三认识实习自己很荣幸被系里孙老师介绍到学校的__电视台工作,况且我也特向往电视台这方面的工作,虽然我是学习平面设计的。电视台的工作在我看来是恨神圣和光荣的,自己真的特别喜欢,特别是影视的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处理,电视新闻的制作加工合成这一块。虽然是学校的电视台,比不上正规的电视台那般宏大,但是它却已经有相当的规模,也正是在这里我收获了那一段快乐充实而又令人难以忘怀的时光,也为自己打下了将来自己进入社会必备的基础!

我把实习的收获简单的浓缩概括成了十个字:勤劳 吃苦 真诚 沟通 思考

勤劳

勤劳带给我们欢乐,勤劳给予我们收获。在电视台工作的日子里,我早上每天准时八点到达,然后就是将电视台的卫生打扫一遍,扫地拖地。有时还要检查一下水壶里面的水还够不够,提前为老师烧上水,我的辛勤劳动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虽然只是零散的杂活但是透过它却可以读懂一个人的勤劳与执着。勤劳让我取得了老师的信任和认可,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我赢得的机会。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任务后我总会鼓起勇气向老师再申请一些任务,有时候自己工作的效率连老师都感到惊讶,老师自然地也愿意把的任务交给我,而且在工作上的勤问、勤学、勤做,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几位老师特别健谈,每每和她聊天她总会给我们讲一大堆不为我们平时所获知的东西,其中我了解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应用以及它的快速发展,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美国全部的财富中现在有八成是信息所创造的,信息的传播制作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切使我知道自己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申请新的工作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该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勤劳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取得的收获。

吃苦

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能自己平时太安于学校安逸的生活了,初次进入电视台,和我同被介绍去的几个同学我们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学习用大摄像机对会议和晚会现场的拍摄技法。由于自己的专业是广告平面设计,关于电视台的知识知道的要少一些,没有办法只好一步步地来。刚一开始我们就被老师安排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上一些经典节目的镜头转换处理技巧,而且在那里一坐就是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而且手里面的笔还要不停地去记下自己感觉颇为不错的一些镜头捕捉技法,然后给电视台的老师查看讲解。虽然只是坐着,但通常一整个上午下来总是感觉到浑身的疲惫。

电视台也有两位姓孙的老师,而且特别的和蔼,接下来的几天便开始将老师给讲解和自己领悟到的知识应用于实战了。老师要我们亲自去锻炼拍摄学校的教学楼和学校的几场元旦饭晚会,自己生平第一次肩扛起那平时只是在电视上见过的大个头的摄像机,十几斤的重量压在肩上真的是特别的沉重,在肩上扛个五六分钟肩膀就特别的酸痛,更何况还要保持它的平稳,在拍摄的过程中再加以运用一些特殊角度特殊场合的拍摄,这真的称得上是力气和技术的结合啊!从一号教学楼到十五号教学楼,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十几幢教学楼拍一遍;之于晚会的拍摄涉及到的角度和拍摄技法,那几天正好刚下过雪,天气的寒冷不言而喻,从角度的选取,构图的好坏,镜头技法的移动拉伸运用,我们实践着自己理论认识,也收获着个人的拍摄经验,并在自己不足的拍摄技术之上再加以改进,丰富着自己的认识。

之前早就听说过电视台工作的劳累和辛苦,经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果真如此。况且拍摄只是电视台工作前期的一个环节,拍摄完以后还要用电脑将带子采集出来再进一步做后期的剪切编辑合成,这是创意的活,费脑力,往往拍摄了几个小时的片子要剪辑其精华的部分拼贴在一起,最后只剩下简短的几十分钟。这其中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继而还要编辑音乐、配音、上字幕,做完这一集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了完成进度,其中几天我们几个好几次晚上下班都七点多了,而且碰上比较忙的周末晚上还要忙着准本去拍摄其他节目。即使是这样,我们忙碌,但也收获并快乐着!

真诚

人有时可以伪装自己的面目自己的心,但是真诚的力量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在进入新闻部的第一天我就开始细心地记下了三个老师的名字,每每上下班时候,总会喊上一句: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在学校电视台还有教育技术学的几个大三的同学,据他们自己说已经在电视台呆了一年多时间了,无论是理论认识还是实践经验上都要比我们丰富,与他们之间现在基本上可以称作为同事了,在与他们交往中我真诚地向他们虚心请教,并与他们打成一片。由于是不同专业的我们秉着真诚彼此沟通交流,互相学习,收获颇多!

其实,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

工作上,在电视台的几位老师面前,我只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小字辈,但我觉得对待工作我们,不应该论资谈辈,有意见或建议,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应该诚恳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其实,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在刚开始老师剪辑片子时,总是会征求下我们的建议,我会很客观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说出来,看到自己的建议有时候被采集运用,我的心理面也是特别的美,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真诚,让我走出了显示了自身的价值的第一步!

沟通

沟通是我们日常交际中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我们生活的社会正是一个需要沟通协作的社会。在电视台许多的工作都是需要我们彼此之间相互协作完成的,往往一部片子整个的编辑下来需要的就是一个不断删减锤炼加工的过程,它需要大家的集思广益,相互探讨。对自己平时做不懂的一些事情,我也总会去请教老师和比我了解的多的一些同学,沟通让我们相互学习,共同长进,同时还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加深我们的友谊!

电视台有几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同学,他们几个的拍摄还有软件应用技术都比我们要强很多,但是作为学习广告艺术设计的我们,自身也有他们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相对来说懂得的是艺术的灵感和创意,几个周下来我们我们彼此互相学习到了很多。

思考

广告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干金难买”,因为,它只属于你。在电视台工作,学会思考也显得尤为重要!电视台的几位老师都不是专业出身,以前没学过扛摄像机,也不懂得编辑剪片。他们能在短短几年时间走到现在,不是因为学会了摄像技术和剪片技术,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创意,他们懂得策划节目,知道怎样选取镜头,知道怎么把片子剪得精彩……其实,后期剪辑的技术很好掌握,但是关键是当我们面对眼前一大堆的素材时要有我们自己的想法。

在后来我初步地自己剪辑片子时,我的缺点就逐一暴漏了出来,我只是简单地把一些拍的平稳的镜头对在一起,对好口型声音身体动作,再稍加上一些过渡时的效果,简简单单地就做完了。后来自然地也得到老师给指出的一大堆毛病,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自己的创意,少了创意画面就凸显了太多的平庸俗套,就不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

当你只有技术没有自己的想法时,只能被派去做一些杂活,而当你有自己的想法能独当一面时,就会被委以挑战性的重任。我想:不只电视台的工作是这样,其它的行业也

应该是这样。这就是当今社会生存规则!因为,技术人人都可以学,而对于自己的想法你则拥有“专利权”

因此,不要害怕将来从事的工作需要掌握新的技术,其实,技术不难学到手,难的是在工作中时时让自己的脑袋运转,激荡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突出自己,显现自己的价值。

四个周的实习过去了,除了实习中的收获以外,的还有对自己专业知识不足的认识。平时的学习中自己大多都是对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质性的锻炼实习,这样很容易造成自己眼高手低的毛病,理论与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脱节。对平时常用的几门软件,以前学起来只是浅显地接触皮毛,大多都是浅尝辄止!实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现实中对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除此以外还应该多涉猎学习一些专业基础课以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紧紧局限于专业课程本身是远远不够的,特别作为在电视台工作,更要广泛地去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文学的,艺术的,甚至于工科的!因为将来自己要突然接触到某一个不为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去为之做新闻报道,做起来相对的就摸不到头绪。

勤劳吃苦真诚沟通思考,这些并不能够囊括自己面对将来所应具备的所有,自己所要掌握和获知的东西还有很多,当然自己从电视台学到的也不止这些……

展望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自己身上的担子好像又加重了许多,路在脚下,梦在心头,要走的路还有很多!

1

第三篇 新闻系大学生电视台实习报告2750字

三、 实习地点:__省__市__区广播电视台

四、 实习单位和部门:__省__市__区广播电视台隶属__市__区广播电视局,是全额拨款政府事业型单位.电视台由新闻部,专题部,节目部,广告部,后期编辑制作部,组成,是__市__区权威的信息宣传部门,__区党和政府的喉舌,__区宣传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门户。其中的《__新闻》。网站《__在线》都是该台的品牌栏目。

五、 实习内容

这次能去__区广播电视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在一开始到台里报道的时候,我被分到了电视台的新闻部实习,带我实习的是副台长新闻部部长陈莹以及原新闻部主任(现任台长助理)李孝强主任,以及副主任(现任新闻部主任)杨国辉。对于新闻部,永远都是电视台最忙碌的部门,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几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 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新闻部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我们一般都是以会议采访为主,区政府会议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及会议采访拍摄的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独自做采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工作只是采访帮忙写写稿子,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修改稿件时,我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明白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东西,了解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新闻作品的信息含量问题:新闻作品的信息应该丰富而力避芜杂,这就涉及到了新闻信息的纯度问题。编辑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来稿内容丰富却庞杂无序,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才能采用。这样的稿件,信息含量不小,但是排列无序,有时是几个方面的内容糅杂交错;编辑的加工修改,就是要提高稿件的信息纯度,使稿件中的信息指向明确,排列有序。新闻信息的另一个衡量指标,是它清晰度。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要素完整,交待清楚,让人一读就能明明白白,了解新闻事实,懂得来龙去脉。而信息清晰度低作品,不仅不利于读者知晓事实,达不到新闻传播的目的,还必然降低读者对新闻作品的信任度。因此,新闻写作最忌模糊,越是清晰明白的新闻作品,它的信息含量才越高。新闻作品只有被阅读才有意义,新闻信息只有被接受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新闻信息的可接受状况与接受对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与传播媒体的总体格局直接相关。

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报道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时政新闻的写作是有它自己的一套的,时政新闻中有代表性的是会议报道。会议新闻的标题是比较好定夺的。这是因为当记者在分配任务时就已被告知要去某地进行关于什么内容的会议采访,而此次会议的主题既是这里的关于什么内容了。接着#实习报告#导语的写作即为“某月某日,我市在某地召开什么会议,某某重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请看报道:”究其规律即为联系标题进行更[文章来日中国报告网]为详细地描述而已了。正文中内容既是体现#实习报告#导语中“谁作了重要讲话”的逻辑关系——详摘该领导所讲的内容,而其内容的引出又有一定的套路:“职位 姓名 指出 职位 姓名强调 职位 姓名要求”若是这三者共同使用则后二者的“职位”不需要“姓名”可要也用“他/她”取而代之的。写完正文后,按照新闻写作中“倒金字塔式”的写作规律,那么最后一段则是次要内容了如写其他次要的与会人员的出席等等。

三是如何拍摄时政新闻。以拍摄会议现场为例,进入会议现场先从会场的大标幅和场开始取景,接着对出席此次会议的重要领导取特写镜头,之后从会场的四个角及中部斡全景取景,全排,一排中的二,三个进行拍摄而其中的特写镜头中的人物在像机的镜 头中所占大小又有许多的学问,在此不便详述。

四是如何制作一条新闻。这部内容不是我的专长,因此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告诉我如何使用这些机器以及这些机器是干什么的,有一点要紧记的是根据新闻稿子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新闻图片而且图片的出现时间只需几秒便可。

以上四项内容便是我此次实习的内容,是将新闻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新闻工作也成了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个中的教训和启迪则是更深的。

七.实习总结: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几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辛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考验和锻炼之后,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实习是很吃苦的,尤其是在媒体实习,在这种环境之中我深深的感到了未来的就业压力,不学就要被淘汰,竞争是无处不在,在这仅有的最后一学期之中,要好好的学习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在本次实习中,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作为电视台记者所要携带的设备比较多而且杂,要是忘了带上足够的电池与磁带那造成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任务完不成是肯定的,同样挨批也是少不了的,这样的过失我是犯过几次的,这就说明我不够细心,考虑不够周全,准备不充分,遇事不能冷静,从容不迫。记者的高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对记者采访成果的纪录,而我对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认识不够清楚,不能较好地掌握其中的技巧,常导致我无法按要求写作,给我和老师带来了许多的麻烦,同时也让我下决心努力改正错误,弥补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在与电视台领导和同事交流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与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台里领导和同事们的不吝赐教与大力支持帮助。谢谢你们!

第四篇 大学生电视台实习报告模板1050字

导语中“谁作了重要讲话”的逻辑关系——详摘该领导所讲的内容,而其内容的引出又有一定的套路:“职位 姓名 指出 职位 姓名强调 职位 姓名要求”若是这三者共同使用则后二者的“职位”不需要“姓名”可要也用“他/她”取而代之的。写完正文后,按照新闻写作中“倒金字塔式”的写作规律,那么最后一段则是次要内容了如写其他次要的与会人员的出席等等。

三是如何拍摄时政新闻。以拍摄会议现场为例,进入会议现场先从会场的大标幅和全会场开始取景,接着对出席此次会议的重要领导取特写镜头,之后从会场的四个角及中部斡全景取景,全排,一排中的二,三个进行拍摄而其中的特写镜头中的人物在像机的镜 头中所占大小又有许多的学问,在此不便详述。

四是如何制作一条新闻。这部内容不是我的专长,因此只是学了点皮毛而已,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告诉我如何使用这些机器以及这些机器是干什么的,有一点要紧记的是根据新闻稿子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新闻图片而且图片的出现时间只需几秒便可。

以上四项内容便是我此次实习的内容,是将新闻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新闻工作也成了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个中的教训和启迪则是更深的。

七.实习总结: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几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辛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考验和锻炼之后,相信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实习是很吃苦的,尤其是在媒体实习,在这种环境之中我深深的感到了未来的就业压力,不学就要被淘汰,竞争是无处不在,在这仅有的最后一学期之中,要好好的学习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在本次实习中,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作为电视台记者所要携带的设备比较多而且杂,要是忘了带上足够的电池与磁带那造成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任务完不成是肯定的,同样挨批也是少不了的,这样的过失我是犯过几次的,这就说明我不够细心,考虑不够周全,准备不充分,遇事不能冷静,从容不迫。记者的高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对记者采访成果的纪录,而我对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认识不够清楚,不能较好地掌握其中的技巧,常导致我无法按要求写作,给我和老师带来了许多的麻烦,同时也让我下决心努力改正错误,弥补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五篇 2024年大学生电视台实习报告500字

新闻有两类,一是发生的新闻,二是发现的新闻。前者很明确,多为一件或多件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如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武汉过江隧道开工等,勿需你费尽心机去寻找,报道好就行了。后者则不然,多为非单一的、跨时空跨区域的、甚至是隐藏着的不为人们所知的事物。这是需要有很强的发现和发掘能力才能报道的新闻。

怎样才能发现和捕捉新闻呢?这是个大题目,此处只勾勒几根线条:一是从观察中发现新闻;二是从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发现新闻;三是从解剖表象中发现新闻;四是从多维思考中发现新闻,等等。此处举一个例子。

让新手跟着有经验的“老记者”做一段时间,远比闭门造车要学得快、学得好。

实习也是学习,失败也就是兵家常事。每一次的挫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潜移默化,成为了知识和经验。拿编辑新闻来说,由于没有专线记者带,“北漂”生活是艰苦的,又是充实的,这段异乡“充电”的经历成为四名学生心中难忘的回忆。这一次的实习让她们对电台这种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新闻媒体产生了新的认识,拓宽了她们的新闻实践面,在提高了大家的新闻采编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电台节目的采写和制作。

第六篇 xxxx年7月大学生电视台实习报告3850字

一关于有线电视新闻台

有线电视新闻台简介:有线新闻台是全球首个全日二十四小时以广东话广播的新闻频道,包括《重点新闻台》、《财经资讯台》、《24小时新闻台》、《直播新闻台》四条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有线电视新闻台更是香港首间建造“全数码新闻中心”的媒体,率先带领香港进入全数码广播。

二实习前的准备

因为有线新闻台没有在内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它的节目。也可以说对它根本不了解。上网所能查到的资料也很有限。对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学院老师对它的介绍。不过,在出发前,多留意有关香港的新闻,看tvb和亚洲电视的新闻,不但助于多了解香港最近的新闻热点,还可以对新闻媒体的制作模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香港实习临出发前,还要注意检查好自己的证件是不是已经办好,行李是不是带齐。这些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会给实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三实习工作

这次能去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而在香港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新闻环境,有线新闻台是我们更进一步学习的理想平台。第一天去新闻台报到的时候,港闻部的采访主任黄庆州先生第一句告诉我们的就是:“你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你的态度。”而且他还补充说,来实习的意义,就是把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电视台不会从头开始教我们。这翻话,是个指引,也是个提醒,他让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个星期内,能学到什么东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们也不仅仅是代表我们自己,我们所代表的也是我们学院,还有他们对内地学生的印象。

港闻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说港闻部(也叫assignmentdesk)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半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assign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

在港闻部实习的三个星期里,我们一般都是以观察为主,高等法院,政府总部,教统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实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后独自做采访,也上手得比较快。

每天晚上十点左右,记者就要打回台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访什么新闻。在新闻量多的时候,一个记者一天内做五条新闻也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在内地媒体实习的时候绝对无法想象到的。

而teamwork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点,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也是经常强调的一点。一条新闻的出来,不是记者一个人或者是编辑一个人的功劳。它需要全部人都很优秀,如果是在拍摄环节中,摄影师拍得不好,挤不到好位置,那么无论记者的稿写得有多好,画面不好看,这不是一条好新闻。又或者,如果负责开车的司机,不熟悉路段,稍微开错了几个路口,或者是错了几个红红绿灯位,那么新闻做得再好,被其他电视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输了。所以,即便是看起来很小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teamwork里的成员不合作,做得不够好,那么都会直接影响到这条新闻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台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台里面不强调英雄主义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电视新闻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们不喜欢在新闻中出现具体的时间,这是因为有些重要的新闻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闻里面出现“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点”这样的时间词,就会混淆观众。香港媒体的新闻较之内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钟到1分半钟。在半个小时的新闻内,所含的资讯量就会加大,也是为了适应香港人节奏快,对资讯的要求快,准,好的习惯。

在观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实践的机会:在一个公开场合上采访教统局局长李国章。

因为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个热点关注的新闻,所以每逢教统局长李国章出现的公众场合,都会聚集一大批媒体的记者在外等候。当我到达了会场时,教统局的io(informationofficer)在一开始就说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会接受媒体采访了,大家都似乎认为今天也是不会有收获。但是大家也还是继续等李国章出来,准备突击采访。

教统局的io又表示说李国章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们又马上把麦克风插上,等待李国章出来接受采访。在采访完毕后,记者们大多数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参考大家所记录到的笔记和听回录音,来确保自己没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确定的还会反复问。而相互之间也会参考一下这条新闻怎么报。再打电话回各自的台里向采主报料。在这次报料过程当中,我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我向采主说李国章没有回应我们问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说话,我是听到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这样报料回她的台里的,所以我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当然的觉得也应该是没有回应的,就这样跟采主说了。采主当时没有说什么,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带和音频先传回台里,让他听。等新闻出了以后,采主再打给我说,其实李国章从他的问题中已经是回应了我们问的问题了的,只是说得方式比较婉转,所以以后的采访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分析,要注意听被采访对象回答的问题,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要继续跟进下去。有时候,新闻的角度和内涵,就是这样靠记者挖掘出来的。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压力。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在香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香港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香港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记得年前在维多里亚公园,做特首曾荫权的直播的时候,记者和摄像师就像洪流一样,围着曾荫权,大家都是想要抢到一个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记者都被踩烂了鞋子,甚至连裤子都被扯破了。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香港刺针》,由梁文道主持。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形式有点类似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不过不同的是,《香港刺针》的节目里面还会插入记者对这个谈论的题目做制作的外拍,另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单纯的talkshow。另外一个是《时事宽频》,是类似于香港电台的《铿锵集》的一档专题节目,相对《香港刺针》来说,《时事宽频》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7、8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有时,在记者们有空的时候,会跟他们交流国内和他们不同的制作方式,看到一些他们做的很棒的专题,例如中国戏曲、sars系列,医护前线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目前还没有办法涉及的区域的专题片,都会问他们整个制作的方式,如何采访,怎么确定整个片的结构,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专题片制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时间,更可以静下心来回顾实习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来不及消化的东西,重新消化。对于我来说,这一周,也是自己进步最大的一周。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实习后感:

在实习结束的最后一天,采访主任请我们几个实习生聚餐。在餐上,他对我们说了一番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深刻很深刻。他说,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他曾经见过不少人,在刚起跑的时候,跑得比别人快,但是中途因为诱惑太多,而中途退出,或者是被人追上。相反,有很多一开始跑不快的选手,他们一直都在坚持着,跌倒了再爬起来,跌倒了再爬起来,一直跑到终点。

我想,这段话,不单单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也是对于人生来说的。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第七篇 2024年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电视台实习2450字

一个炎热的中午我来到了南方台的门口,在师兄的带领下我上到了七楼的都市频道《城事特搜》的办公室,里面的冷气开得很大,刚进去就打了冷颤,但是整个栏目的记者却以最热忱的微笑欢迎我的到来,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找对了“婆家”。

《城事特搜》是都市频道自办的一个节目,并且是频道的品牌栏目,更是收视第一,原因大概是因为整个栏目的制作人员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想法,其节目的风格老少咸宜。节目的监制他们就是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给他们的节目补充一下新鲜的血液。

任何一个新手,如果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学到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实践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我是幸运的,刚来就有任务了。于是我开始在广州穿街过巷,跑起了新闻专题来了。由于是新手,除了一些专业的知识,对于知识的实践几乎是一张白纸。很多的时候我显得手足无措,好在身边有师兄的指点,才勉强应付过来。

慢慢地,我学到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知道采访应该怎样站位,手应该怎样拿话筒等等,就连小小的脚架,怎样放也是一种学问。比如什么时候要,要多高,放在什么位置,这里面都有很多东西要学的。如果说在学校我们学的是一些大理论知识,那现在我学的就是一些“枝末小叶”,但如果没有了这些小东西,整个知识系统就显得不完整了。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适应期”,我开始掌握了电视节目的整个制作流程,从它的策划到节目的“出街”。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了,那就是我们的动手能力强,比较容易上手。但是也我们的缺点也“浮”了上来,虽然我们的动手能力是强,但是我们的写作能力明显跟不上我们的操作能力。通常稿子要花上半天才能出来,甚至是一天,所以在整个实习期间最大的苦恼就是写稿。这些都是因为我在学校里过度强调了操作能力,而对于稿件的采写能力却忽视,才导致今天的困局。

错误中成长

一个人没有犯过错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同时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作为一个实习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个人都害怕犯错误,我也是。每天我都要小心翼翼的干活,害怕犯错误,因为志雄师兄对我的要求是极高的,他给我的理由就是就算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只是达到六七成,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你在失败后还是会发现你的水平高了很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对你的要求要这么高。

我也深深知道,起点越高,成功的收获也就越高,从整个实习的开始到结束,我从心底里问我自己我是没有达到师兄的要求。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发现我的水平明显有所提高,看问题的层面也比以前深了很多,这都是我在错误中学到的。

记得第一次犯错误就是拿 mic ,我拿 mic 的位置和站位都错了,师兄将他的经验告诉了我,知道怎样才能达到采访的目的。还有面对被采访者我心理上所应该站的位置,不要与被采访者的关系过于紧密,不是将自己的位置等同于受访者,同时也不应该凌驾于受访者之上,要个受访者一种感觉:我的地位只比受访者高一点而已。原来采访还有很多学问的,怎样引导受访者向我们所需要的方向说下去,但同时又要有受访者的独特声音,这就是采访的最高境界。

错误总是在出现小小的地方,例如用机器的时候,里面的设置有没有符合标准,用机器之前都要检查一番,这才是一个专业的记者。有一次就是因为没有事先检查好机器,导致拍出来的画面不是很符合要求,虽然是一点点地小瑕疵,但是有瑕疵就不是好的作品。这些都完全改变了我在学校的思维习惯。很多我们没有学到的小东西我几乎都在我的实习生涯中犯了,导带子时的格式,面对特别的要求应该怎样处理,编辑的时候要细到画面的每一帧,打点的时候应该如何准确到位,做电视就有一种胆大心细能力,拍东西的时候应该放开去拍,你尽量想办法达到你想要的镜头,编辑的时候就应该细心,镜头之间的切换做到每帧都要准确。

什么东西说起来是很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当我第一次坐在对编机前的时候,我紧张到脑子一片空白。自以为可以应付过来的手脚却显得笨拙无比,打一个点的时间是人家的好几倍。坐在身边的师兄不断指点我,但是我还是显得有点手忙脚乱的。有好几次犯了错误,不过好在不是什么大的错误,要是将那些素材弄坏的话,我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错有错的好处,起码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平常学到的东西要深刻得多。就在这些错误中,我逐渐学会了电视节目的对编。面对几十万的设备,用起来总算可以得心应手。

但有一次最深刻的错误就是在过带的时候,由于师兄要的是画面和一声道,但我却不小心用了组合键录取,发现错误的时候改过来的时候又犯了另外一个错误,导致了 beta 带的断磁,好在发现比较早,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但是这一次的错误给我一个深深的教训,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清楚要求,不要等到发现了错误的时候才懂得去弥补,有时候是于事无补的。因此以后在每干一件事之前,自己都要很清醒的告诉自己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出错。这就是不断在错误中吸取教训,然后就能学到东西,不断成长。

艰苦路途,受益匪浅

现在安逸地坐在电脑前回忆一个多月的实习路途,用“痛苦”形容这段日子最恰当不过。我们“享受”过烈日的煎熬,“品尝”了暴雨冲刷的滋味。但是回忆起来,还是有点兴奋,因为我熬了过来,我学到的东西远比失去的东西要多。

大学校园,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快乐园地,而我们就是那些充满着幻想的“小男孩”。而外面的世界就是一个现实的大熔炉,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你的梦想很容易就给“熔掉”。外面的世界由不得你,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这一次的实习,让我清楚地知道了我的实力,知道了我的方向,与其说打破了我的梦想,还不如说它让我早点清醒过来了。

在学校了, 都是 老师将他们的知识“灌输”给我们,但是在外面,没有人会专门教你知识,只有你自己主动去学东西。很多东西都需要你动脑筋去想,然后你才能学东西。处处留心,于微处见真章,这可能就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吧?

一个多月的实习,受益最深的就是看问题深入程度。以前认为做电视就是将你所看到的东西“重播”一次给观众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却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观众不需要简单的接收信息,他们更需要你们的看法,可能这就是我与学到的理论不一样的地方。

最后一句话概括整个“南方”之旅,在痛苦中度过,在痛苦中享受快乐。

第八篇 xxxx年大学生实习报告总结:电视台实习报告4150字

实习时间:20__.07.10~20__.08.20

工作内容:协助记者进行联系、采访、拍摄、写稿、编辑等一系列新闻实操工作,并跟随记者到罗定市拍摄城市宣传片

贯穿整一个实习过程并且暗自潜藏在意识深处的,似乎是一种无法遣散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并非来自可触摸的失败经历,而是来自实际表现与自我期许的反差;如另一位实习的同窗所言:从理想回归到现实,想到自己的将来,不禁心乱如麻。

上述这种说法似乎有些打击士气的嫌疑,而且对学院的付出和期望亦是一种不忠,但是这的确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的观感。实习到中段的时候, 王军 老师来犒慰我们这些在南方电视台饱受就餐之苦的同志们,饭桌上逐一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收获。我说,在这么多实习故事之外,我并没有经历什么不平凡之处,我甚至没有一个自己的独立作品;而电视媒体的运作方式和视像新闻的操作方式也使我产生了疑惑——我将来是否该从事这一行业,抑或应该去平面媒体和广播媒体谋求立足之地?当然,我可以找出很多现实中的很多限制因素来说明我为什么没有独立的作品,比如说电视台里有规定实习生不能操作机器而他们参与报道的新闻也不能附上他们的署名,但是,我必须承认,这更多是有关我的性情,其次则是能力和态度。

在我们正式报到之前,广州大学和复旦大学实习生已经来回穿梭于办公室间,或是手拿资料文件匆匆赶稿,或是跟随记者外出一线。频道的黄副总监带着商量的口吻对我们训导说:你们是来做贡献的,不仅仅是来学习的,你们的付出就是你们的学费。之后采访部的杨副监制则在复旦的实习生面前说:汕大的师兄们操作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了,以后你们多跟他们学习学习。这句话让我们暗自欢喜了一阵,但是不足以成为我放下担心的理由。在此后若干次的采访拍摄中,某摄像师看着在一旁将脚架挪来搬去的我,说:你过来,将这张文件上拍下来,我要的这些、这些、还有这些字眼的特写。我顿时一阵紧张,手忙脚乱地将那笨重的机器切到脚架上,调白、对焦、构图,忙活了好一阵,该摄像问:你以前用过这机器么?我面无表情地答道:没有,我们以前都是用小机的。他用手一挥,“行了,走开,我来吧。”我更加忐忑不安了,心想我刚才回应他时的那个表情一定让他很不高兴,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来自父母的遗传常常让我在紧张的时候就变得脸色很难看,而此后的几次临阵被撤也没能让我省悟过来——无论你天生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都好,面对你的老师的时候,都要尽量给出一个淡定的笑容来;又或者,你为什么不干脆对他说:老师,不好意思,可以多给我一次机会吗?

我曾经在我的实习申请上写下了我的缺点和劣势,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反应很慢。我承认这是一个可以逐渐得到改进的缺陷,但是,在分秒必争的新闻现场,我怎么能够以这样的理由在记者面前应付我的工作呢?有一次跟随一个跑政法线的记者去采访一条关于汽车诈骗案的新闻,在采访受害者的时候,由于来的媒体记者众多,受害人被围成一团,摄像记者则肩扛摄像机推着挤着在拍摄。意外的是该受害人讲得声泪俱下,将受骗过程的细节一一道来,摄像记者们则脸色惨淡,肩头酸痛双手发软。我站在外围插不进去,完了我们的女记者出来破口大骂:你怎么搞的?人家摄像在里面扛了半个钟头都不止,你却在外面闲着!别忘了你是来干什么的,你是来扛脚架的!我无言以对,照样是脸色苍白,极其不讨人喜欢。过了几秒钟,我终于鼓起勇气对摄像记者道歉说“是我的错是我的错”,但是,此事却让我再次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打无准备之战的战场,没有人会听你的解释,甚至道歉都没有用,因为错过了现场就永远不可以再挽回。

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在我未实习之前,则因为课程的缘故胆大妄为地设计过实习的报纸专刊,并且在上面发表“学而实习之”的“大论”。但是真正实习的感觉却远非如纸上谈兵那样简单。南方电视台是一个省级台,机构精简,也没有兄弟台那样的众多冗员,因此在我们新闻部的办公室里,整天可以看到记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上班的时间并不太早,又异于我最初的想象;但是来到之后便立即着手找选题,联系外访,或者一有突发立即赶赴新闻现场。我们这群为数大概三十人的实习生们,则早早来到办公室,尤其是那些安静沉默的女生们,早早地便守在热线电话机旁,帮他们的老师“找料”。本地的电话并不多件,反倒是东莞等工业城市的来电占了绝大多数。我每每听到有关拖欠工资不给反打人之类的投诉,只能按照接听热线的常规程序,用“中立”的态度向他们表示我们会跟进此事,如果领导审批之后需要采访我们则会立即与之联络。但是实际的情况是除非发生重大的事故或者灾难,这些外地的新闻往往是得不到上镜的机会的,毕竟南方台是一个立足于本土化的媒体。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内心常常感到矛盾,既感到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责任重大,又感到自己并非是万能的救世主而无奈万分。类似的投诉每天听上几百个,耳朵渐渐地感到迷糊,而过后反省,才感慨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要保持恒久的良心和责任心是何等的艰难。

我所跟随的马记者也是汕大的毕业生,但我还是称呼他为老师而代之师兄。他跑的是交通线,火车站是常去的地方,据说那里的便衣警察和小偷都已经到了可以跟他打招呼的熟悉程度。身材短小的他在办公室里经常遭领导和同事的讹揄,他却总是以嘻嘻的笑脸相对,完全没有生气的迹象;但是到了编辑室里,如果看到摄像拍的东西不符合他的要求或者不够水准的时候,他便毫不顾忌地破口大骂,骂完了之后则会告诉我哪些镜头不能那样拍等等。写稿是我们实习生应尽的义务之一,但是我写的稿件却没有给他看过,只是直接就交给了总监,想想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因为那样就失去了一个修改和进步的机会。

实习将近结束的时候,我和秀彬跟随频道的王副总监和“台里最杰出的摄像”单记者去罗定拍摄城市宣传片,在时事新闻操作之外了解了宣传片的拍摄和制作过程。我们两个作场记,兼作扛机器的伙计,而当地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则尾随我们,看我们拍摄当地的建筑和民俗。每到一处,我们便受到上等的招待,而我和秀彬的实习生身份因为并没有得到“揭露”,所以也享受一样的礼遇,当地的领导甚至在工作的倒数第二天极力推荐我们去桑拿沐足,走的时候亦给我们捎上大量的当地特产,只是有没有给红包我就不得而知了。颇为讽刺的一次是我们到当地的一个镇去拍 蔡廷锴 先生故居,而当地的宣传部门负责人则在餐桌上跟我们大谈进行正面宣传报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令陪同我们的市宣传部门领导很不好意思。在此前的采访拍摄中,我也遇见过类似的情况,或者说,见识到在现实中的新闻操作果然跟书上的颇有出入。

一旦工作起来,记者们通常便吃了上餐没有下餐了。一般而言,从上午九点多十点钟出去,有时候要工作到一两点,回来之后叫个外卖,一个钟头后便开始写稿,然后立即到编辑室去“霸位”上机。像经济频道的两个栏目《南方报道》和《今日一线》,截稿时间分别是下午六点和晚上八点,要是记者超出了这个时间完成,不但影响了后期配音和编辑的工作,而且严重的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播出。所以每临近截稿时间,总监和监制就会变得格外严肃和不通人情,记者们稍微动作慢的便会被骂得狗血淋头。不过这是工作,做不好就要挨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有关薪水,每个人不得不兢兢业业地工作。

等到监制审批了上交的“作业”之后,记者们终于可以抽身离开了。因为新闻部里的大多数员工都在二十多岁上下,无家无室,一下班就到附近的网吧去上网打游戏了。晚餐在网吧里叫外卖解决,而晚上十点多十一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去,明天又是忙碌的一天。我们就住在附近,晚上也会到那里去上网,每当看到那些记者,大家都没有了客气,各自在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而已。

我们有时候会说,呆在办公室里没有一种归属感。没有一张椅子是专门为你设置的,也没有任何一张桌子是为你准备的,我们就像是一群临时工,我们的薪酬就是我们所看到、听到、体验到的一切见闻;但是,我没有值得后悔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实习,为什么不把专业的基础打地坚实一点,为什么不更积极主动一点以获得更多的锻炼。

在将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新闻实习报告--广东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新闻采访部 近四十天的实习中,我深切体会到,做一个真正的记者不仅仅是一个摄像或者写手,也是一个细心的社会观察者和大胆的社会体验者,就像是马记者在火车站的时候对我说的:小曹,你看看哪些人最有可能是小偷或者野鸡车的团伙分子?看,那些无事打着伞的就是。我也做过类似于卧底的角色,但是我所满足的绝不仅仅是由此得来的勇气和自豪感,而是一种正当性被实现的感觉,就像在揭露火车站附近的黑公话摊点的时候,我感觉到,原来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好人。

对于实习,有过许多新鲜的体验,但是面对不久的将来就业的压力,未免有一种欲说还休的迟疑。我无法将这份实习报告写得很正式很官方,因为我的感触全部来自零散的印象,而我所要提供的所谓的经验和告诫也包含在我的文字中,无需用条条框框的方式列举出来,倒是在最后附上几则我认为比较有趣的东西,以飨读者:

第一份是公告在办公室黑板上的通知:各位司机,请勿再把杂物废弃在班车里,尤其是安全套,未用过的也不行。关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要抓典型了。

第二份是有关报料热线的,我从中做了一份排名,让大家看看民生百态:

最热门报料信息:老板欠我工资还打人!

最热门报料来源:东莞市某某镇某某工业区某某厂,想采访我,对不起,还没固定电话~

最不愿意透露个人信息的报料:那一条街的女人都卖淫的!

最受非议的部门:劳动局——我去年就找过他们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回复?

最遭人骂的工作人员:保安。唉,比小混混的声誉还要差~

最可以令记者快速行动的报料:死人塌楼了!而且就在您楼下~

最令接线生头痛的报料:唉,你说这样下去中国的前途何在中国人们的前途何在…………

最让男接线生不好意思的报料:我被人强奸了,想自杀,但是不能跟你说。

最让人爱莫能助的报料:我女儿患的也是地中海贫血,你能帮帮我们找个三十万出来吗?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报料:哎呀你们的节目真是好啊我最爱看你们的节目了我现在还在看呢 ~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报料:……(先生您说慢一点好么?你到底想说什么呀?)

最吸引人兴趣的报料:我刚才在楼顶看到 ufo 啊!

最长气的报料:事情是这样的……我再跟你说清楚一点吧,事情是这样的……事情是……

最令人感叹的报料尾声:你们记者是为社会声张正义的,我就只相信你们!

……

第九篇 精选大学生电视台实习报告2500篇2100字

暑期开始后,利用了大约半个多月的时间在__电视台专题部实习,知晓并切身实践了专题节目的制作,这其中包括了联系采访人、策划、拍摄采访、后期撰写文稿以及后期编辑制作这一系列的流程。

从第一天进入电视台的不知所措到后来娴熟的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成长了不少。实习中首先对采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其次逐渐上手采访了养鸽专业户、拍摄采访了东庐中学初三毕业生典礼,并参与了后期的文稿的整理与核对。深刻体会了专题制作完成的不易。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受益匪浅。这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次训练。针对今后想要选择的专业方向和努力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当然重要的是,自己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软实力的提升主要包括三方面:懂得了采访的一些技巧和以后作为记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采访、撰写文稿的方法、注意事项。比如在采访之前,如何联系或者和被采访者沟通让他(她)答应我们的采访要求,在采访时怎样应对被采访者的拒绝、怎样和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赖的关系、怎样提问使受采访者便于理解回答等。后期怎样撰写文稿才能清晰得叙述事件、突出重点并且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得观众有兴趣。又如怎样剪辑拍摄的片子才能和文稿保持对应、相互承接。相对应的硬实力为:对于拍摄硬件的了解和简单运用和对于软件的应用。通过观察以及询问请教大致了解了拍摄的内容素材、取景、角度位置、重要性顺序等等。实习中,应用到了专业理论知识,验证了一些理论的正确性。例如:拟态环境、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关人等,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对应使我对于实践和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以致用和反馈真学的习不网错。

当然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最先面对的不是和专业有关的问题,而是怎样让自己迅速的适应所处的环境,怎样和实习基地的指导老师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感触很深的是,作为实习生一定要主动,主动去观察、主动去帮忙、主动去请教、主动去完成任务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其实这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解决了之后,面对的就是对于专题节目的陌生、不了解带来的茫然感和无措感。但是通过仔细观察节目的制作流程,有了大致的认识,对于知晓更多的知识有了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学到了很多,就渐渐的可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慢慢去熟悉运用。可是现在的我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对于把握一个专题,确定其切入点和叙述角度、采访、撰写文稿我依然欠缺太多。抓不住一个选题的主旨,总是觉得把握不了或者想的太复杂了,反而让思绪变的很混乱,感觉剪不断,理还乱。在采访时,我依然会比较紧张,指导老师告诉我握话筒也有讲究,话筒距离被采访者要有一定的距离,同时不要让话筒在两人之间来回交替,只需让话筒对着被采访者即可,这样会带给被采访者自然的感觉,那么也就会更加放松,采访自然也会很顺利。提问时,不要运用太多的专业术语,只需简单易懂即可,使得被采访者容易接受,用最真实的语言回答才是正确的。聆听时,眼睛要注视对方,表情自然,要专注认真。很多小的细节容易被忽视,但是其实这些细节是值得注意的,也可以体现出采访人的素质与智慧。后期的文稿撰写和片子剪辑也很麻烦,很大程度上,对于主题的把握和对采访的重要性的认识决定了节目的导向。当然,记者的文化水平与写作风格的差异会使得片子产生不同的效果。那么观众对于这个专题节目的感知就会不相同,所以选取正确的角度,准确的风格非常重要。在这当中,团队合作发挥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专题部以其凝聚力以及责任心去制作节目,他们的目标就是令观众在观看后,有了很深的感触或者是产生了共鸣,而这就是一部成功的专题节目。

实习过程中,对于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社会是个大舞台,人们在舞台上演着自己的人生戏剧,或哭或笑,或喜或忧,每个人是观众亦是演员。在这个复杂的舞台前,记者便是去采访并报道这些人们,但同时还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社会上的人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自己,很多人其实并不愿意成为镜头前的主角或者是采访对象,但是乐意在电视上看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做津津有味的评论。也许并不是对于所有人都是这样,实际情况下是这样的。我们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与被采访者进行沟通,建立信任。这还需要时间的磨砺和实践的历练。同时,对于电视节目的认识不够,缺乏经验积累。对于专题节目无从下手,不会抓住中心,按照其重要性进行报道。语言文字功底还有极大待提升的空间,对文案写作也不够了解,练笔太少,缺少新颖和趣味性。社会调查太少,不知道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节目。通常人们会愿意成为看客过客或者是议客,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和群体压力理论,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意见倾向于主体意见时,会更加积极的去表达。而我们记者面对这样的问题是,该怎样去处理呢?是复合大众发出的声音还是与众不同、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我们可以挑战主体意见吗?当意见一边倒时,我们可以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看法吗?这又会不会令我们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当我们报道社会问题时,可能会让其中一些有权势和地位的人生气,进而采取一些软硬兼施的措施。我们面对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

第十篇 2024年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地方电视台实习报告1000字

假期有幸到家乡地方电视台做了几天的实习生,对于地方电视台的运作模式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自己也有些许的想法,但多为皮毛之谈。

初到地方台的几天,由于不是正式实习生因此很松散的上下班和做事。前辈们的作息时间也和我相似,在这个小城市的电视台,没有过多的新闻可做其管理等都是比较松散的。想到以前听成都电视台一个姐姐说她们有多辛苦,终是明白了这就是小城市和中大型城市电视台的区别。

这样的区别我想并不只是发生在我所生活的小城市,应该是多数小城市的共性吧。在这样的小县城并没有过多的新闻发生,又或者说即使有新闻发生,新闻工作者也是“严把纪律关”坚决杜绝一切有损党和国家利益的所谓之谣言发生。这样的把关四处可见,但是在这样的小县城里发生却更为特殊。

看过很多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各地的小县城新闻大多都是:今天,我县县长___参观指导了__地方龙头企业并和该企业领导…诸如此类。而民生新闻类多是,某十字路口发生车祸…这样的新闻屡试不爽,检验合格,播出无大碍。记者轻松,编辑大吉。

当然,这只是某一些片面的看法,或许并不公正。是的,也可以看到,很多记者也是尽心尽力的为人民做新闻。四处搜集新鲜事,可是无奈,地方太小,事情太小,写出来也是不痛不痒不温不火的短讯之类。也有很多记者们对人民负责任,多报民生新闻,请农民教授经验,但多为软新闻并且结尾也不忘写写我们伟大的党和祖国。

小县城电视台和成都之类的大电视台相比的确逊色很多,无论从新闻的选材制作还是管理的严格程度。但这并不是由某一领导的主观原因所造成的,小县城地方台仅在本地有些许的收视率而且针对群也只是本地,城市越小受众越少,相对受众下新闻发生也就少,我想这就是每天都是某某领导指导某地之类新闻的大概原因了。

在这样的小受众下,新闻事业又首先要服务的还是党,作为党和群众的耳目喉舌也只是多把党的事情传给人民了,除此之外他们没有更多的栏目可做。首先资金就是问题,其次也是人才的问题。所谓人往高处走,有能力的人大多被更高一级的电视台看中并选走,地方电视台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吸纳人才这样的恶性循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地方电视台究竟经费额是怎样划拨给不同大小的城市而有这样的循环就不得而知了。

回头看自己的想法多少是偏激的,但作为自己的实践报告也多是自己的看法了,虽然只写了一小点,避免跨省追击,也点到为止了。

第十一篇 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涪陵电视台实习11200字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在学校里努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应有的专业水平,更要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体会真理、检验自我.带着这份热情与执着,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地——涪陵电视台.

从08年7月9日到8月11日,我在___电视台实习了整整一个月.在实习期间,我不光学会了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掌握和了解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实习,大大提高了我的交际能力,增加了社会经验.

首先,谈谈我在专业水平上的认识.

在短短的一个月内,我在电视台节目部先后参与了《___》和《___》栏目的策划、撰稿及后期制作十余期.在此期间,我对栏目的策划、撰稿、后期制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一、 策划.策划是每个节目的关键,而策划也是最不容易做出来的.它需要策划人、编导在对节目的定位、内容和形式等作出精心计算、更改、考究、探讨后才会真正出炉.因为策划就相当于金字塔的最底层,是根基,也是最主要的一层,任何一档节目都要根据前期所作的策划来完成,可见,任何一档节目的成功与否都在于它是否一个好的策划.

二、 拍摄.原本我把拍摄想得很简单,单一的认为镜头的好坏仅仅与一个摄像师的技术水平有关.其实不然,拍摄方法的好坏当然与一个摄像师的技术水平有关,但画面所交代的内容不仅需要摄像师具有较好的拍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现场构思画面和捕捉镜头的能力.假如摄像师没有这种能力,那么,所拍摄到的大量素材将平凡无奇,少了出彩的画面,再好的也只能做出一期平凡的节目.

三、 撰稿.撰稿是我在实习期间做得最多的一项工作,所以体会颇深.首先,我学会了电视节目撰稿的基本模式,还学会了如何把稿子写得更贴切、更深入.在写前一两期的节目时,我写的稿子有很大的漏洞,编导用到我稿子的内容很少.但经过老师的指点,在后来几期撰稿中,我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因此,我的稿子大部分内容也被编导及节目部主任认同并采用.

四、 后期制作.比起前面几项,虽然我自己的动手实践相对较少,但通过一个月的见习,学习思考老师们的后期制作,觉得后期制作还是多容易的,主要还是要看的技术功底是否深厚.值得高兴的是,我在学校所学的后期制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自如地运用到节目制作中去,也因此,我得到了老师的夸赞.

其次,再来谈谈我在社会实践中的另一些收获.

一、待人要真诚 .踏进节目部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电视台的哥哥姐姐,还有老师们打成一片,我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他们的信任.

第十二篇 2024年大学生电视台实习报告1000字1250字

当我第一次踏进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办公室的门时,根本没有想到,在之 后的两个月,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同事们身上学到很多 东西,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拿到了开启通往社会之路大门 的六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真诚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一天去电视台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 闻,说他们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 们一样。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 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 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 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 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 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 作分配给我。

其实,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

节目组的摄像师在制作《生存大挑战》主题曲的mtv时,有几个镜头总觉得不满 意,但又想不出好的修改方法。我于是把自己的意见诚心诚意的提出来。没想到,他 竟欣然的接受了。在他面前,我只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小字辈,但我觉得对待工作我们 不应该论资谈辈,有意见或建议,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应该诚恳的说出来,大家一起 探讨。其实,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又有谁会小看你呢?

从那以后,每次编辑剪片,都会找我去看片子提意见,她曾告诉我,我提的意见 和建议很中肯,非常有用,把我心里美的啊,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真诚,让我走出了显示自身价值的第一步。

第二把钥匙:沟通

你知道他,但你记住他的名字吗?你认识他,但你了解他吗?

“你能将人和名字对上号吗了”导演从我手中接过《生存大挑战》集训人围选手的 名单,劈头一问。我被问了个哑口无言。天啊,30多名来报到的选手,怎么可能一一 记住他们的名字?而且导演让我负责的是选手的签到,又没我熟悉选手,我心里嘟脓着。

导演没再说什么,只见他把名单和选手熟练的对上号,还和他们天南地北的侃。 后来我了解到,其实导演和各位选手之前也只见过一次面而已。

之后,我们带选手上阳春集训。每晚我们都要开工作会议,对各个选手进行评 价,讨论谁更适合进入决赛。有时,对某个选手的看法,我和导演会有很大不同,但 我总坚持自己是对的。回广州后,导演写了一份对选手的性格囊括和总体评价,我总 觉得其中一两人的性格并非他们说的那样。

再后来,首发阵容踏上丝绸之路的征程,在比赛中,各人真面目显露,我这才发 现,导演看人真是看准了,每个人的表现正如他评价中所说的那样。我不得不佩服 他。我和他与选手的接触时间是一样多的,为什么他比我更了解选手呢?答案很简 单,他对选手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平常一有机会就与选手聊天。我终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

《xxxx年应届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电视台实习报告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