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关于薪酬的调查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2-03 热度:41

关于薪酬的调查报告

关于薪酬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

1. 简述薪酬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例如,为了了解市场薪酬水平,优化公司薪酬制度。

2. 定义调查的范围,包括行业、地区、职位类别等。

3. 介绍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在线数据收集等。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

1. 描述样本选择标准,确保代表性。

2. 说明数据收集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3. 提及数据分析技术,如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等。

三、调查结果

1. 展示不同行业的平均薪酬,用图表呈现更直观。

2. 分析不同职位等级的薪酬差异。

3. 比较地区间的薪酬水平,探讨地域因素的影响。

4. 探讨影响薪酬的因素,如工作经验、教育背景等。

四、案例研究

1. 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分析其薪酬策略。

2. 对比这些公司的薪酬结构与市场平均水平的差异。

五、讨论和发现

1. 讨论调查结果揭示的薪酬趋势和模式。

2. 分析可能的原因,如市场竞争、经济环境等。

六、对公司政策的启示

1. 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对公司薪酬政策的建议。

2. 讨论如何调整薪酬结构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七、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1. 提出本次调查的局限性,如样本大小、数据完整性等。

2. 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的研究领域。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1. 开篇简要介绍薪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2. 引出调查的背景,可能是近期市场变化或政策调整,激发读者兴趣。

结尾:

1. 总结调查的主要发现,但避免使用“总结”一词,可以表达为“本研究揭示了…”。

2. 强调调查结果对企业和个人的实践意义,如指导薪酬决策、提升员工满意度。

3. 结束语可以是对未来研究或实践应用的展望,例如,“期望这些洞察能为行业的薪酬策略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一篇 关于薪酬的调查报告2650字

薪酬调查报告

近日,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布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起点工资为2262.31元,近三分之二毕业生的起点工资在2000元以下,近四分之一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最高起点工资为22500元,最低起点工资则只有150元,相差150倍。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数字所反映的现实往往耐人寻味。

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调查报告时,最渴望了解的事情就是,那个月薪150元的大学毕业生到底是谁,他从哪所高校毕业,学的什么专业,又是什么样的单位聘用了他。一个大学生花父母的积蓄完成学业之后,却拿着150元的月薪走上社会,这样的就业现状到底该怎样形容呢?无论如何,恐怕摆脱不了一点悲哀和无奈吧。大学生就业难是个老话题,但是就业难对于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的社会似乎并不了解,也不太在意。前不久,湖北某著名高校的bbs上发了一个帖子,标题叫做“我现在终于被逼得变态了”。

发帖人到底怎么“变态”呢?原来他听说哪儿摔下了一架飞机,死了50多人,当时他竟然丝毫也没有痛惜,第一感觉就是又多了50个职位。如果说网上的帖子难免有些夸张的成分,那么,前两天发生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的“围困”事件就应该有说服力了。某人才市场在那里搞了一个招聘会,以20元门票的高门槛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加,但大学生进场后发现,这个面向大中专毕业生的所谓“特大型招聘会”,不仅招聘单位很少,而且提供的岗位大多是业务员、保安甚至搬运工。

这样的招聘如何收场,也就不难想象。就业难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无法逃避的焦虑,但对于某些人而言,却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以招聘做幌子收取巨额门票只是最低级的手段,更广泛而隐蔽的情形是,用人单位利用就业难的困局,拼命压低起点工资,玩命抬高就业门槛。如此一来,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是降了下去、利润也提高了,但国家和社会花了很大成本培养出来的人才,却像劣币一样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这样的局面不能得到改善,如果听任大学生在校园和社会的过渡地带彷徨不已,那不就是读书无用论的最好注脚吗?大学生就业难有着复杂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决心和智慧,也需要时间。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他们的家长,总的来说都是体谅国家的难处、也有耐心等待这个解决的过程的。但需要郑重提醒的是,在国家拿出完善的教育和就业机制之前,各地政府和高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并非就无所事事了。

我们都知道,很多城市都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比如说,北京市2024版最低月工资标准是640元,那么,这个标准究竟是摆着看的,还是有着法律的约束力呢?那些以150元起点工资聘用大学生的单位,是不是应该受到舆论谴责和行政追究?更进一步,看到大学毕业生越来越不值钱,而且这个倾向难以由市场自行调整,那么,政府就应该制定一个最低起点工资,以扭转用人市场的极度失衡。

粮食收购还有最低限价呢,大学毕业生的“市价”就更不应该一再贬值而无人过问。“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央视经济节目曾经算过一笔账,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过日子,每月没有一千多元根本就无法保证温饱。想一想起点工资在千元以下的那些大学毕业生,我们不仅心痛,而且感到歉疚。

不同行业薪酬调查报告

行业整体薪酬福利水平的数据展示,还包括行业基准岗位市场薪酬数据分析、行业不同年度间薪酬对比分析以及各类型企业薪酬状况对比分析。

互联网(站):行业整体薪酬增长快

互联网行业整体薪酬较去年增长较大,最高薪酬达80余万元。高级经理级人才薪酬差异加大,上下相差超过两倍。在互联网企业中,领军人物把握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心理压力,因此,股东们愿意付给他们更高的报酬。

部门间薪酬差距加大,核心部门将获得更高的薪酬。作为互联网公司的核心部门,业务发展部员工的薪酬比其他部门更多,而客户服务部员工的薪酬水平则远远低于市场的中间值。

人员结构年轻,多数总监级职位人员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这在其他行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医药行业:薪酬结构设置不合理

国外,医药行业属于高“薪”行业,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国内医药行业薪酬水平也应该处于高端水平或者正在往高端水平过渡。但业内调研发现,国内医药行业的薪酬水平在全行业中只处于中低端。医药企业对员工的总体给付比高科技行业低近30%。同时,在医药企业中薪酬结构趋于简单,很多企业并没有设置合理有效的薪酬项目,员工也只了解自己应该获得报酬的总数。因此,该行业很难通过薪酬结构设置激励员工。

另外,与高科技企业相比,医药企业更重视销售部门。目前医药业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普遍存在较大弊端,医药企业的两个重要核心能力核心技术及产品的销售网络往往控制在少数高级技术人员以及少数销售管理人员手中,这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由于大部分医药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还不健全,并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医药行业内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者的劳动成果缺乏保障,缺乏持续经营动力,医药行业内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手段,使企业核心资产体外循环,从而出现了“穷庙富方丈”的畸形现象。

高科技行业:固定薪酬最高

企业内差距继续拉大,中、高层员工工资的快速增长。这体现了高科技行业在对高层人才的吸引、保留和激励上敢于投入很大的成本。而且,可以看出,高科技行业中随岗位等级的上升其薪酬水平增量比较稳定,薪酬体系普遍比较合理。 高科技行业人均基本现金收入所占比列较高,基本现金收入平均为74%左右,员工的固定薪酬部分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体现了该行业企业更加注重薪酬福利对员工的保留作用。究其原因有三,其一,高科技行业竞争激烈,人员流动性强,企业普遍注重对自身人才的保留。

其二,高科技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技术水平方面,企业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保证其技术体系的可延续性,保证其核心技术不外泄,这就使高科技企业在设计其薪酬体系过程中,注重激励的同时,更加注重其薪酬的保留作用。其三,高科技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主要是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其工程周期可能是几周、几个月,甚至跨年度,高科技企业需要保持其技术团队的稳定性。

房地产:不同地域收入差距悬殊 此次还对我国五大城市的房地产行业的薪酬福利状况进行了调查,不同地区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存在极大差异。以中等级职位即部门经理级为例,薪酬水平最高的深圳为22.17万元(年),而水平最低的重庆仅为6.6万元,两者相差3倍以上。最低级职位的收入差距更大,深圳地区整整是重庆的4倍。 当然,我们从中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不同地区因岗位差别而形成的收入差距也有所不同,较低级职位员工的收入是以深圳为最高,而战略管理层的薪酬则以北京为最。

第二篇 薪酬调查报告2200字

2024 年,全球经济在各种考验中缓慢复苏。从外部环境看,欧债危机尚未出现根本性转机,中期内重债国的债务压力和核心国的衰退压力难以缓解,国际金融市场反复波动。从内部环境看,2024年上半年外部市场需求的萎缩以及近三年来过度投资所引发的产能过剩,使中国工业生产增速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持续下降,并双双创下近三年来的最低增长速度。

在这一年里,__规划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会进一步深化,__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同时中国的劳动人口还会增加,达到一个新的峰值。面对变幻莫测的宏观形势,国家政策的风向标将指向何处?企业究竟该如何制定好包括薪酬在内的各种人力资源战略?

从 2024 年年末到 2024 年年末,中华英才网持续跟踪企业在 2024 年的招聘动向和用人规划等人力资源话题,其中重点关注了薪酬策略。

202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14省市公布

控至9月底,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发布了2024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基本方式。工资指导线测算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等。工资指导线只是企业决定工资的参照系,对企业并没有强制性。但是可以作为企业与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及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对国有企业实现工资总额管理的重要手段。工资指导线分为基准线、下线以及上线。基准线是指企业工资平均增长幅度;上线也可称为预警线,是指企业工资增长允许达到的最高幅度;下线是企业工资增长应达到的最低幅度。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参照不同指导线调整企业的工资增长水平。

纵观14个省市的平均值,基准线为13.89%,上线为18.54%,下线为4.96%。其中,甘肃基准线最高,达17%,广东基准线最低,为10.5%。福建省未设定上线,但是在《关于发布福建省202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提及:对经济效益比上年有较大提高的企业、工资水平低于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或两年以上不增资以及工资增长缓慢的企业,可以高于基准线确定工资增长幅度,但一般宜控制在18%以内。山东的上线最高,为22%,上海和广东的上线最低,均为16%;而下线最高的是甘肃、四川和吉林,同为7%,最低的是宁夏,为零增长。

分析 1:大部分企业会涨薪

在过去的2024年上半年大部分行业的涨薪幅度在7%-11%之间。在问及 2024 年的薪酬策略时,表示可能会降薪的企业仅占 3.0%,而维持整体薪酬水平不变的企业仅占 14.1%。这说明涨薪已经成为企业普遍的行为

1.1)外企则强调普遍涨薪,民企更关注核心员工

明确普遍涨薪的企业占 33.5%,有不少企业要视宏观经济形势(4.7%)或所在地区、行业的薪酬趋势(14%)而定,但有 36.2%的企业表示会根据绩效表现给部分优秀员工涨薪。这说明在 2024年经济不景气,多数企业对 2024 年企业形势尚不好做出明确预测时,采用了重点关注核心员工的策略,做到了重点突出。

关注核心员工的策略在民营企业里更为突出(44%),外资企业则强调的是普遍涨薪(40%).

2.2) 50-100 人规模的企业更青睐关注核心员工的策略

对 50-100 人规模的公司来说,他们更青睐给核心员工涨薪的策略(57%)。

分析 2:环保行业涨薪幅度令人瞩目,互联网、医药等仍保持强劲势头

__规划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环保成为热门并不奇怪,而 10 月中旬雾霾来袭,引起环保的热议,还会推动环保的热度上升。

下图为各个行业涨薪幅度对比图

分析 3:涨薪幅度多在6-11%

企业的涨薪幅度多集中在 6-11%这个区间段,这个特点在 2024 年比 2024 年更为突出。对于涨薪幅度,gdp 和 cpi 增幅是重要的参照,大部分企业的涨薪幅度是围绕 gdp 增幅左右波动

2024 年企业高区间段涨薪占比都有不同幅度跌落,在受访企业中,涨薪幅度在 11%-20%区间段的比例从 2024 年的 16.7%下降到 2024 年的 11.2%, 而 20%以上区间段的比例从 2024 年的2.7%下跌到 2024 年的 0.8%。

3.1)外企、民企涨薪幅度更大

国企(53%)的涨薪幅度多集中在 0-5%区间段,而外企(61%)和民企(59%)多集中在 6-10%区间段。

3.2)大企业涨薪更为谨慎

从企业规模来看,2024 人以上的企业,在涨薪幅度方面相对谨慎,选择涨薪 5%以下的占到了44%;而 2024 人以下的企业在这个选项上所占的比例为 30%左右。

分析 4:国企自主福利相对较好

在调研中发现,除五险一金等福利之外,56%的企业愿意提供的其他自主福利占薪酬总额的比例在 5%以下。

相对而言,国企高区间段的自主福利占比大一些,自主福利在薪酬总比中占到 10%以上的国企,在参加调查的国企中占比达到 18%。

分析 5:年度调薪时间多在1-4月份,外企表现最明显,国企调薪时间更加灵活

企业多集中在 1-4 月份实施年度调薪,占到 69%。

不过,国企的调薪时间更为灵活。在 1-4 月份调薪的国企比例仅为 54%,而外企和民企这个比例高达82%。

分析 6:2024 年首要人力资源策略是严把招聘关,扩张受限

2024 年,对多数企业的总体人力资源策略来说,可以说是稳中有进。严把招聘关成为多数企业(32%)的选择,另有相当一部分企业(26%)选择适度扩张,这说明多数企业是采取亏慎乐观的态度。

分析 7: 城市级别差异对于薪酬策略影响不大

本次调研也区分了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和其他城市,但在调研中发现城市级别对于薪酬策略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没有再做单独维度的分析。

附表:样本分析

参与本次调研的企业有 946 家,按照企业性质划分,参与企业最多的三类是:民营企业(55.7%),外商独资企业(14.9%),国有企业(12.9%);按照企业规模划分,300 人以下企业占 55.8%,300—2024 人占 27.4%,2024 人以上占 16.8%;按照企业所在城市划分,来自一线城市的占 46.6%,来自其他城市的占比 53.4%。

第三篇 会计岗位薪酬调查报告1650字

据权威统计,高端财务岗位和普通会计的职业发展区别是冰火两重天,国际化高级管理会计岗位80万年薪难觅,普通会计岗位供大于求,找不到工作。 从薪资待遇上来看,差异化十分显著。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财务总监平均年薪25万元,财务经理平均年薪为77300元,财务主管年薪为41293元,财务普通人员年薪为27005元。北京地区则分别为28万元、114000元、68900元、44240元。从各级财务人员年薪增幅上来看,全国财务总监年薪增幅为13%,财务经理年薪增幅为9.0%,普通财务人员年薪增幅为7.3%。北京地区差异更为明显,财务总监年薪增幅为21%,财务经理年薪增幅为 16.0%,财务主管年薪增幅为13.6%,而财务普通职员年薪增幅只在5.0%。这说明财务高管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将成为企业争相抢夺的主力军。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刘俊勇教授认为,未来十年是管理会计的蓝海,管理会计人才缺口300万,而普通会计需求将减少2/3 。

在cma颁证典礼上,周先生是拿证学员之一,周先生有着丰富的优秀跨国公司财务工作经验背景,曾先后任职于太古、爱普生、英维思、艾诺斯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他通过了全部英文cma考试,通过认证后,他的职业生涯实现了从财务经理到中国区财务总监再到亚洲区财务总监三级跳。目前就职于大型光伏太阳能美国上市公司天合光能公司,任财务总监。主要负责:公司预算控制与分析、预测及内部管理报告,运营生产成本的控制分析、投融资资本性支出的分析与控制等。

在谈到当初选择cma认证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时他说:“主要是对自己职业发展有个明确定位,看这些学习的知识点是否与目前工作有效结合并对工作有 所帮助。我当时看到cma课程内容与我的工作很接近也符合我的职业发展目标。” 周先生认为cma证书的知识体系对他个人职业和企业发展都很有帮助。他说:“cma这个知识体系里的预算编制、差异分析、成本管理与分析,战略财务的分析,资源规划优化分析,用最优的资源达到一个最低的成本等知识,对自己目前主管的工作受益和收获颇多。” 周先生之前主要从事财务核算、法定合并报表等,想考取一个国际证书,以便自己职业有更高的发展,曾想考acca, 后来经过了解,acca主要偏重审计和财务会计,cma主要偏重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 从实际工作中感觉到企业管理会计缺少,因此选择了考cma。

他考过cma后工作机会、职业发展、工资待遇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如收到很多猎头的`电话,工作机会增加很多,职位不断提升, 他在之前的公司工作时从一个报告与分析经理提升为中国区的财务总监,进而提升为亚太区总监,自然待遇也成大幅提高。目前他供职的在天合光能公司,随着公司 全球化的战略和光伏行业得迅猛发展,他也有更加宽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待遇也水涨船高。

在周先生看来参加cma考试对财务人员职业发展很重要,“如果企业里面一个财务员工要成长或向高层迈进,成为一名合格的总监,最基本要精通企业 的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计划,预算,差异分析,成本控制、投资回报分析等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内容也是cma考试诠释 的精髓。”所以他会非常支持企业里面员工进行cma课程的考试。

周先生充电学习cma的经历对他的成功职业进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因此收获了高薪和高职位。由此看来无论是雇主、用人单位还是财务人员都越来越青睐管理会计师了,目前中国财务人员的角色正从传统财务转变为积极推动业绩和利润产生“战略决策辅助者”。具有国际化水平的高级管理会计人才,已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需要。因此相较于acca,cma更符合当前企业的发展需求。acca是会计审计类认证,而cma择是以预算决策、成本控制、风险预估等,是企业幕后策划的军师。cma认证者很多在世界各地大公司担任高级职位(财务经理、财务总监cfo,甚至总裁ceo)。世界500强中85%以上的财务总监都持有cma 证书。

cma由于具有花费时间少、课程实用、中英文语言、适合财务管理人员报考等特点受到国内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中高端群体的欢迎。因此,cma会员薪水普遍很高,国内大多数cma的年薪都在80万元以上,职业前景也非常看好。据调查,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已成为当前中高端财务人士报考首选。

第四篇 2024年中国大陆地产人才流动与薪酬调查报告1250字

通过报告的数据显示,地产人在自身职业发展上的成熟度正在增加,但是这并不妨碍大量的地产项目的行业需求使得地产人的薪酬也在大幅度增加,派思咨询创始人兼ceo jack lee表示,互联网繁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也使得商业和物流地产朝多元化和互联网方向发展,o2o人才的需求正在地产行业大量增加,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地产企业应该主动出击,前瞻性的展开人才规划,只有在人才招聘抢得先机,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地产行业保持人才培养和保留机制上的领先。

数据显示,当工作年限为5到9年时,男性和女性在平均跳槽次数上几乎持平,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开始显现。在相同工作年限范围内,男性的平均跳槽次数高于女性。这也反映了女性相比于男性更倾向于工作的稳定,在面对跳槽机会时更容易选择拒绝。但是对女性经理人来说,已婚女性对跳槽的薪酬增长期望最高(35%),远高于单身女性(20%);而男性经理人的婚姻状况则对薪酬增长期望影响较小(同为28%)。

由于今年以来空气污染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同样,作为地产职业经理人,此问题也正在逐渐影响着职业经理人的人才流动与工作地点的选择,调查显示,目前在北京工作的调查对象中,22%出于空气污染因素会考虑首选去外地工作,广州、深圳等城市受青睐;目前在北京之外的城市工作的调查对象中,17%仅仅是因为空气污染因素而选择不去北京工作。

高达37%的调查对象将跳槽原因归结为无晋升渠道,因不满薪酬而跳槽的人只占6%。随着地产人收入的上升,薪酬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转换职业的考虑,也显示了地产人在职业发展选择上的逐渐成熟。而项目进展和工作地点则排到了重要性的二三位上。

英语水平,海外工作经验对薪酬增长期望依然正向影响着地产人的薪酬增长期望。英语能力为母语级别的调查对象有高达39%的薪酬增长期望。而有海外工作经验的调查对象同样也有39%的薪酬增长期望。由此可知,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让求职者更有资格要求更可观的工资提高。而且越来越多高层及海外的职位需求给英文能力强的地产人提供了更高薪酬的机会。另外,在商业地产领域,学历依然是毋庸置疑的重要因素,教育程度越高,平均当前薪酬越高,对跳槽中的薪酬增长期望越高。

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依然是地产人的首选工作地点。同样不能忽视的是,高达24.9%的调查对象不介意其下一份工作在一线还是二线城市。近些年,如苏州,成都,重庆,西安,青岛,杭州等的二线城市发展迅猛,城市总体水平逼近一线城市水准且拥有一线城市不具备的其他潜力和优势,新一线城市的崛起而激发的大量项目发展机会和相对便捷的交通和生活环境使得他们也逐渐成为了求职者心目中的理想之处,资深地产人的回流潮开始涌现。

派思商务咨询致力于地产和建筑行业中高端专业及管理人才招聘和咨询服务,通过与世界知名客户的密切合作,派思一直对中国商业地产人才市场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另外,派思数据库包含了所有地产板块职能领域的超过350,000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才。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大量的市场一手资讯让我们对商业地产人才现状和发展有着专业且独到的见解。

第五篇 建筑行业个人薪酬调查报告1450字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建筑行业个人薪酬调查报告,我们来看看。

建筑行业个人薪酬调查报告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未来五年,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这将与我们每个职场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职场专业人士,你目前的薪酬是怎样的?20__年你有怎样的薪酬期望?20__年你就业的目标城市是哪里?

20__年11月,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分行业专业人才招聘网站英才网联旗下建筑英才网联合自由建筑报道、暖通空调在线、中国建设网、建筑___、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中国建筑电气网、搜房家居、中国建筑新闻网、建材在线等多家合作伙伴发起了20__建筑行业薪酬白皮书调研。此次调查以建筑英才网专业人才为主,涵盖建筑设计、工程施工、装饰装修、房地产等领域从业人员,历时两个月,共回收问卷22330份,其中有效问卷20860份。

调查显示,超七成建筑从业者对薪酬不满,有43.3%的人选择跳槽来改变薪酬现状。

受访者专业人才超七成,具有多年工作经历

此次建筑行业薪酬调查问卷发放为定向发放,以工作时间3年以上(含3年)的建筑专业人士为主,另有对此次调研感兴趣的行业人员参与,从统计结果来看,超过七成参与者符合调研目标范围,其中工作时间超9年的占到27%。

建筑行业人才越老越吃香

本次调查,通过对建筑从业者工作年限和薪资的对比发现,工作年限和薪资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薪资也随之增加。刚入行的建筑行业职场新人薪资主要集中在3000元以下的区间,具有行业经验和积累4年以上的从业者,薪资主要集中在5000元以上,6年以上行业经验的职场人士则集中在万元以上。

设计师、土建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机会多空间大

从统计数据来看,建筑师/建筑设计师、土建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岗位人才比重最大,在各个薪酬区间数量众多,明显多于其他岗位,建筑行业对这3个岗位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是最大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空间也相比更大。暖通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规划设计师未来发展空间也很大。

从北京地区本科学历背景的建筑师/建筑设计师薪酬数据分析来看,无论工作时间长短,在薪资上8000到10000是一个门槛,也是职场人的一个瓶颈,能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通路,无论职业成长是还是未来的薪资都将进入一个新的平台。

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表示,对于建筑行业那些即将进入职业瓶颈期的从业

者来说,要及时调整心态,开阔视野和思路,无论是专业技能的储备、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行业资源人脉的整合,都要做好规划和准备,为下一轮的薪酬增长做好铺垫。

学历明显影响起薪高低

此次调查中,受访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到66%,专科及以下占到34%,人才数量和质量与建筑英才网十年的人才积累形成强大而稳定的专业人才群体有直接关系。通过数据细分发现,学历对于薪资起步影响显著,专科学历背景超过半数的在最低的一档,本科学历占到四成。本科学历背景起薪大都在3000左右,研究生学历背景起薪则是5000左右,博士生则要8000左右起步。

学历越高期望薪酬涨幅越高

从调查来看,绝大部分从业者希望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期望涨幅在30%以上的比例最高,达到36.1%,其次是涨幅比例20%的占28.4%。从数据细分中看出,整体趋势是本科背景从业者要求高于专科背景,研究生学历的要求高于本科背景,学历越高,越敢于提高自己的期望,高学历背景因为底薪相对较高,在更大幅度的要求上还是有所考虑,这也是建筑从业者理性的选择。 近半数受访者月薪超5000元

第六篇 2024行业薪酬调查报告1550字

从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中心了解到,最新出炉的苏州高新区__年企业薪酬调研报告显示,去年,高新区内企业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为9.5%,较__年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

其中,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为11.3%;在员工流动性方面,吸引员工的首要因素是良好的公司发展前景,且较去年继续上升,达54.1%,而在员工跳槽原因中,薪资缺乏市场竞争力排在第一位,比例为48.6%;从薪酬结构来看,也更趋合理,高管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有所下降,而一线员工有所上升,反映出企业的薪酬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企业福利方面,传统福利的覆盖面更广。

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薪酬结构更趋合理

据了解,__年度苏州高新区企业薪酬调研报告共耗时6个月,协助调研企业累计达136家,其中,外资企业占82.1%。主要涉及机械制造、电子制造、软件服务、医疗器械和新能源五大行业,占比分别为39.8%、24.1%、9.6%、8.4%和10.8%。

本次薪酬调研的参与企业构成折射出高新区在转型升级中的变化:(中国)总部企业数量从__年的20.5%上升到25.0%,上市公司数量由13.9%上升至19%,而分公司规模有所收缩,从19.6%下降为7.1%,证明有更多公司在高新区注册扎根。此外,传统的机械和电子企业占比有所下降,而现代服务业和新能源企业的数量分别较__年增加5.1%和9.9%,也反映出高新区行业的变化。

据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中心工作人员繁文介绍,在调薪幅度方面,__年,高新区92%参与调研的企业都进行了调薪。数据显示,__年,高新区内企业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为9.5%,较__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各层级调薪幅度中,操作工调薪幅度最高,为11.3%,专业技术人员为9.5%。

预计__年各层级薪酬增长都略高于今年,操作工增长幅度为12%。__年企业整体调薪幅度平均值将会有所增长,达9.7%。而从薪酬结构来看,与去年相比,高管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从91.8%降到79.8%,津贴与变动薪酬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一线员工的年基本工资占总薪酬的比例则从58.9%上升为63.9%,反映出区内企业的薪酬结构进一步优化,也更趋合理。

部分企业为员工提供五天福利假期

报告显示,__年,企业新进员工率平均值为38.4%,员工离职率平均值为29.4%,新近员工率高于员工主动离职率。其中,欧美企业和日资企业员工离职率平均达到了14.6%,高科技企业为20.2%。而在员工层级流动率中,操作工的流动率要高于其他层级,其次为销售人员,经理层及以上员工基数小,流动率也高于其他层级。

在吸引员工的主要原因中,良好的公司发展前景占54.1%,良好的工作环境占45.9%,充分的福利保障占40.5%,有竞争力的薪酬占27.0%,合理员工晋升通道占21.6%。而在员工主动离职原因中,薪资缺乏市场竞争力排在第一位,比例为48.6%,缺乏晋升机会的比例为23%。

据调查,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高新区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福利。数据显示,除住房公积金外,有59.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补充住房公积金,有33.3%的企业为员工提供租房补贴,有15.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购房补贴,6.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一次性购房补贴。

在企业福利设施方面,提供职工食堂的公司比例为71.4%,提供免费班车的公司比例为57.1%,有33.3%的企业提供职工浴室,有28.6 %的企业提供健身/运动场所,另有部分企业提供医院/医务所、心里辅导室和宿舍,而这些数据均较去年有所提升。在员工休假方面,有69.0%的公司除了提供法定假期外,还为员工提供福利假期,天数一般为5天左右。

在未休完的法定年假处理方式中,有75%的公司选择顺延,有11.9%的公司选择作废,有15.5%的公司选择折现。在选择将未休年假折现的企业中,有35.7%的公司选择按3倍折现,有11.9%的公司选择按2倍折现,有3.6%的公司选择按1倍折现。在员工健康方面,有95.2%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定期体检,有85.7%的企业提供体检的频率是每年一次。

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21.4%的企业会给员工提供子女教育经费,这些都反映出高新区企业的福利政策愈加人性化和多元化

第七篇 it薪酬调查报告1650字

很多人听到it企业最多的感叹就是工资高,技术好,全都是行业中的精英,羡慕得不得了。下面小编就来公布一下it企业薪酬调查报告,让大家对这个行业有更多的了解。

在经历了四年的低迷状态后,it行业的薪酬出现了回热的迹象,由于电信领域高增长的势头不减、无线增值业务的异军突起、互联网整体上升的拉动,it行业的薪酬止跌回热。但是潜躲在这股热流下面的冷流依然让人觉得有些冷:工作压力的增加大而薪酬增加的幅度小、职业风险和职位风险使得it职员心态复杂;专业技术职员受职业困乏感和枯竭感缠绕,高级职业经理人辗转在it与非it之间难以抉择;裁员的压力使得低层it职员心态惶恐;宏观经济形势的不良使得it职员的薪酬之路仍然坎坷。

小米是清华计算机系研究生,往年十一月底左右,就顺利地与ibm签了约,到这家著名的it公司做售前技术支持。谈到找工作的历程,他一脸轻松,往年暑假他在ibm进行了两个月的实习,公司就有意录用,最后与公司顺利签约,起薪6000元。

固然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没有小米这样幸运,但要在it公司找到一个相对满足的工作并不难。记者对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345名毕业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截止到5月中旬,已经找到工作并签约的占到62%。以北航为例,该校电子信息系本科毕业生432人,除往继续读研学生外,1/3左右的学生往了软件、硬件、系统集成等it公司。该校负责学生分配工作的马坤老师对记者说:“目前没有签约的不到十个人,他们手中都有几家单位在比较、挑选,没有人向我抱怨工作很难找。”记者从计算机学院蒋颖老师处了解到,该校本科生的均匀薪酬在3000元,与往年同专业的工资相比,小幅上升,往年的薪酬大约在2500元左右。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薪酬状况直接反映了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景气指数。it行业职员的薪资从2001年之后,就逐渐往下走,2001~2003年是it行业全面低迷时期,部分企业薪资增长率接近于0%,但是,到2004年年底, 整个行业薪酬呈现出止跌回热的状态。太和顾问2004年底的薪酬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it行业的薪酬增长率达到了7%-~8%的高增长速度,呈现出极强的复兴势头。以互联网行业为例,2004年度互联网行业的整体薪酬出现了大幅增长,其中一般员工薪酬均匀增长7%,经理层员工薪酬增长超过11%,决策层员工薪酬增长超过17%。新游勇力资源总监段东说:“新浪的薪酬涨幅要高于行业均匀值2~3个百分点。”

sp的异军突起、互联网全面复苏、手机行业的巨大容量对it行业整体薪酬形成强有力的拉动。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无线增值领域薪酬水平的暴涨。it行业整体薪酬上涨大概20%~30%都来源于这个领域的拉动。sp利润飙升,从业职员队伍迅速壮大,职员薪酬水涨船高。其次是互联网的'全面复苏,固然互联网的薪酬上涨的幅度并没有无线增值业务这样明显,但是由于其从业人数巨大,形成明显的总量拉动。手机行业固然面临着洗牌和调整,但是在手机设计、制造和销售整个环节人才极度匮乏,人才争夺竞争激烈,企业不得不用薪酬的血拼来换取人才,薪酬自然飙升。由于手机市场的巨大容量,它对整个it领域的薪酬拉动作用也不容小觑。

薪酬构成的几大部分分别是基本工资、绩效奖金、销售提成、年终分红、福利,今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时,企业员工的变动收进比重逐渐增大。变动收进增大意味着干得好与干得不好差别是很大的,这也是由于高科技有大量的人才后备兵,可以采取高激励、高淘汰率的办法。戴尔是一家典型的销售导向型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对销售部分员工的业绩进行考评,以此确定员工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之间的比例。

变动收进比例的增大不只是针对一般员工,事实上,在职业经理人或者是企业的高管层,绩效工资占大头依然是比较通行的做法。比如国内一些国有控股的公司,能够公然的高管薪酬一般都是四十万到八十万,电信设备制造商高管薪酬公然的部分都过不了一百万,但是这些高管通常都是有企业虚拟股票,而电信行业又是垄断性行业,比如是在高速运转的传送带上,就是不跑,也比别人跑得快,所以企业利润尽对是成倍增长的,那么股票增值,就能拿到比固定工资高数倍的薪酬。

第八篇 快消行业薪酬调查报告1350字

快消行业薪酬调查报告

一 快速消费品的定义和产品特点

快速消费品在中国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以“娃哈哈”为代表的渠道控制模式和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通路精耕”模式可以说是中国这个特殊市场两种极端的渠道运作方式。

快速消费品是指那些使用时效较短、流转速度较快、价值不高、易于消耗;消费者分布广、购买频率高、购买持续时间长,多是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其包括香皂、牙膏等日化类产品;烟、酒、饮料、小吃等副食类产品。由于购买频率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认识较多,购买时不需购前比较和反复挑选,属于习惯性购买。归结起来,快速消费品有以下特点:

1. 周转周期短。由于快速消费品属于易耗品,流转速度快,消费者购买频率高,因此产品的.周转周期短,特别是日化类用品属于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消耗量大。所以引导消费者购买有助于加快产品的周转周期,实现企业产品销售量的快速提升。

2. 保鲜期限短、购买便利。快速消费品多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由于其流转速度快,产品在制作时对产品的保鲜要求也较高,一般从生产到消费掉只有一个较短的保质期,因此对分销速度要求很高。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以方便、快捷为准,同时购买呈现多次、小批量的特点。

二 快速消费品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1. 消费者分布分散、习惯就近购买。快速消费品消费者没有特定的群体,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快速消费品的目标或潜在消费者,因此其分布较为分散。消费者购买频率较高,不会像购买耐用品一样货比三家、反复挑选,一般会选择随手就近购买。

2. 消费者知识程度低,易从众购买。消费者对快速消费品产品认识和理解程度不高,产品力和品牌力的大小对消费者购买量的影响并不大,为了买得放心,消费者一般会选择购买者比较多的产品,易从众购买。

3. 感性因素强、品牌忠诚度不高、易形成冲动购买。快速消费品消费者易受到促销、生动化陈列、堆头等卖场气氛的影响进而形成冲动购买。消费者对快速消费品的购买决策都是凭感觉做出来的,跟消费者一时的情趣和兴致关系很大,因此很容易在同类产品中转换不同的品牌。

由以上分析可知,消费者购买习惯是简单+迅速+冲动+感性。

三 快速消费品的基本渠道特征

产品的渠道特征是与产品特点和消费者的购买特征密切相关的,由上述分析可对快速消费品的基本渠道特征总结如下:

1. 快速消费品多采用中间商的分销模式。由于快速消费品消费者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故企业不可能像工业品那样采用一对一的渠道建设模式,一般都会用中间商的分销模式。层级较多的渠道对产品的分销能力也较强,但产生渠道冲突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如何设计渠道层级并制定合理的利差分割体系往往成为快速消费品企业的营销难点。

2. 快速消费品渠道终端生动化陈列很重要。快速消费品的购买者往往是凭感觉和冲动购买,因此企业在建设渠道时往往伴随着大量形象广告和卖场内的现场演示、促销、折价销售等活动,并通过终端的生动化陈列和堆头给消费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以促成销售。快速消费品主要是便利性购买,因此分布在居民区以方便居民购买的零售商(小卖部、便民店等)成为分销快速消费品的主要渠道。

3. 快速消费品一般是多种渠道并存。在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渠道中呈现出多种模式并存的现象,它既有长渠道又有短而宽的渠道,颇具实力的企业还可以设立直销渠道。

第九篇 不同角度解读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1350字

又是一年求职时,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如何积极应对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似锦前程呢?日前,笔者带着新出炉的《20__年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就学生就业难问题采访了部分学生、家长、企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听到了一些来自各方的声音。

学生:转变观念练好“内功”

面对《20__年毕业生薪酬调查报告》,今年夏天就将毕业的复旦大学硕士生李梦博的观点代表了当下许多应届毕业生的想法。他认为,过去那种“非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知名外资企业不去”的求职观念早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大学生不应该太在乎一、两年内的薪资水平,而是要在年轻时练好“内功”,多学多想多锻炼,能力的提高才是自身发展的硬道理。编辑。

小李说,大公司固然有其优势,但年轻人也可能由于竞争激烈而难以脱颖而出,相反去规模小一点的企业,你发挥的空间会更广阔,得到的机会更多,可以更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能力。目前,小李经过再三权衡,已经决定与一家私营高科技企业签约,他看重的就是这家企业的发展潜力。

家长:首月工资只是“起跑线”

学生就业压力大,做家长的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然而调查发现,随着就业进一步走向市场化,一部分家长的心态也逐渐趋于理性。儿子就读于某大学高职的顾妈妈认为,不要说首月工资,哪怕是前三年的薪酬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也不过是“起跑线”而已,就象是跑马拉松,一开始落后一点,并不会影响到中途发力、最后冲刺。对孩子家长不应该急功近利,盲目攀比,孩子一生的路很长,年轻时少赚一点钱没关系,学到真本事才是关键。与顾妈妈意见一致的还有家住杨浦的陈先生,他说,首月薪酬与一辈子赚的钱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孩子与家长的眼光都应该看远一些,那样才能干大事。

企业:薪酬会与能力一起长

在被问及对此份调查报告的看法时,上海某软件公司人力资源部夏经理谈到,这几年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要招聘一些应届毕业生,此份毕业生的首月薪资报告,尤其是其中软件业各类毕业生的首月薪资水平对于做好今年的毕业生招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非常及时。

夏经理还指出,公司的人事战略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也加强了自我约束能力,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水平,在招聘时更加注重经历和能力。应届毕业生们在求职时应该对起薪有个理性的预期,不要过高开价,影响正常就业。随着实际工作能力和绩效的提高,工资水平也会相应地有所调整。

政府:调整就业预期自信迎接挑战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综合计划与工资处的负责人表示,合理的薪资定位对于提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毕业生一般都是首次参加工作,他们对工资标准水平的高低往往较为模糊,容易人云亦云,缺少对市场的基本认识和对市场信息的了解,特别是他们不了解工作初期的起薪工资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工资将有明显不同的差异,而毕业生的家长一般也只能通过亲朋好友了解有限的情况,如果信息片面,往往会对孩子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市劳动保障局根据已掌握的11.5万20__年毕业生的第一个月的情况,提供了此份调查报告,希望对供需双方有所帮助。莘莘学子们在毕业前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对自己合理定位,调整好就业预期,自信地迎接就业过程中的挑战,这些对于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第十篇 关于大学生薪酬调查报告20241400字

3月31日,XX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在广东工业大学召开,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与各高校代表参加。会议透露,今年共有近80万毕业生在广东求职,约占全国的1/10,总量压力继续加大。

就业压力大过去年

罗伟其透露,预计广东XX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需求情况与去年大体持平。由于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

去年,截至XX年9月1日,广东省XX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4.61%,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在会上透露,XX年在粤就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近75万人。今年广东省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51.9万,加上外[微博]省入粤求职和往年申请暂缓就业毕业生,共有近80万毕业生在粤求职。为此,广东省教育厅将组织65场面向XX届高校毕业生的系列供需见面活动,包括网络招聘会20场。

罗伟其还表示,各高校须大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发移动终端上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系统,实现毕业生在手机上投递简历、预约面试、在线咨询等功能。

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广东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情况如何?会议透露,截至XX年9月1日,广东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同比增加6.35%。

罗伟其表示,高校要开设创业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同时,要鼓励高校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等校 外专家学者兼职授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和模拟演练机会,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落实工商注册、税收减免、融资服务和财政补贴政策,加大对大学生自主 创业资金扶持力度。

“大学生要成为创新驱动的主力军。我们鼓励、支持各高校建立创业学院,让每个人心中都有创新基因。”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郑庆顺告诉记者。他还透露,今年,创业人数的比例一定有所增加。

陈云贤:健全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

3月31日,广东省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云贤强调,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机制体制;多措并举,开创高校毕业生新的就业岗位;完善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 业;加强建设,健全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水平。要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实效,并形成各单 位各部门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合力,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帮扶工作。

广东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等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领导出席了会议,全省140多所普通高校的党委书记或校长、学校就业工作分管校领导参加了会议。

就业看点

男性薪酬高过女性

本次会议还公布了XX年广东省毕业生就业白皮书和就业质量报告。记者发现,同等学历下,男性薪酬普遍高过女性。

报告指出,XX年男性毕业生的平均就业薪酬为2961元/月,而女性毕业生则为2797元/月。

就学历而言,研究生的男女收入差距更大。男性毕业研究生平均薪酬为5421元/月,女性则只有4850元/月,相差500多元。

本科生最爱创业

报告还显示,截至XX年9月1日,XX年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为1712人,占毕业生数的0.37%,其中研究生55人,本科生1156人,专科生501人。

去年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40.45%都选择在广州创业。

7成大学生到基层

报告还显示,在XX年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有35.62万人,占比77.52%。研究生1.1万人,本科生15.07万人,专科生19.45万人。

其中,研究生以教育学类毕业生最多,本科生则以管理学类毕业生最多,专科生以农林牧渔类毕业生为主。

第十一篇 广东薪酬调查报告1300字

广东薪酬调查报告

与去年情况一致,今年深圳、广州两地平均月薪仍居前二,其中,深圳连续3年保持榜首位置,平均月薪为7631元,广州位居第二位,平均月薪为6911元。惠州则首超佛山,跃居第三。

7631元/月!深圳平均薪酬连续三年冠绝广东

这是南方人才市场连续第十年发布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今年的薪酬调查,仍以珠三角七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和潮汕地区为调查对象,调查总样本量达189万份,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具有代表性的34个行业、318个职位。

广东打工哪里强?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位的'仍是深圳,2024年度平均月薪为7631元;广州位居第二位,平均月薪为6911元。南方人才市场方面介绍,自2006年开始统计以来,十年间,广州平均月薪只有2024年是高于深圳的(当年广州为6782元,深圳为6760元),其余9年全部低于深圳。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广州的平均月薪不仅绝对数低于深圳,增幅也低于深圳,这说明薪酬差距在拉大。广州今年平均月薪较上年增幅为1.2%,8个调查地区中增幅最低;深圳较上年的增幅为5.1%。

其他城市,惠州平均月薪为6321元,绝对数首次超过去年的“季军”佛山,同比增幅为4.8%;排在第四位的佛山平均月薪为6256元,同比增幅为2.9%;东莞为6245元,同比增幅4.6%;中山为6025元,同比增幅6.6%,增幅在8个地区中最高;珠海为5970元,同比增幅为6.0%;潮汕地区仍处于较低的位置,平均月薪为5068元,同比增幅为2.1%。

-0.4%!广东民企薪酬十年来首次下降

本次调查的318个职位平均月薪增幅约为4%,与去年持平。318个职位中,月薪增长幅度最高的约为40%;增长幅度最低的约为0.1%。分企业性质来看,不同的企业性质,平均薪酬增幅相差较大,增幅最高的是国有企业,达到12.1%,而民营企业相比去年平均月薪下降0.4%。这是该报告开始撰写1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民营企业平均月薪负增长的情况。

调查还显示,不同学历间平均月薪差距明显缩小。其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平均月薪增长较快,最大增幅将近两成,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平均月薪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因学历造成的薪酬差距有明显缩小的趋势。

根据报告,今年高中学历平均月薪水平为3528元/月,中专为4555元/月,大专为5821元/月,本科为7431元/月,硕士为8368元/月,博士为10191元/月。

7622元/月!金融行业仍然是最多金的

在2024年到2024年间,三年月薪都进入34个行业前十位的“多金”行业有:金融业、咨询与调查、广电及文化艺术业、批发业、法律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家电及电子产品零售、计算机服务业。今年的大体格局仍维持不变,前三位仍然为金融业(7622元/月)、咨询与调查(6985元/月)、广电及文化艺术业(6600元/月),但软件业以6164元/月的平均月薪跃居第四位,而后六位“座次”上也有所调整。

在薪酬增速方面,平均月薪增长幅度最大的行业为电气/电工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报告分析,这与企业通过提升员工薪酬水平吸引和留住人才,以缓解近年来制造业频现的“用工荒”有着密切关系。另外,由于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社会服务类行业的系列扶持政策以及深化体制改革,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福利业的薪酬水平连续两年迅速增长,今年的增幅更是达到25%以上。平均月薪增长幅度最小的行业为住宿/餐饮/旅行社,可能是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从业人员准入门槛较低所致。

第十二篇 电子商务行业薪酬调查报告1700字

电子商务行业薪酬调查报告

1.中国电子商务岗位薪资标准

1.1不同区域电子商务业务人员薪资状况

薪资高反映人才供求平均度。

沿海发达省市的企业间电子商务业务和网上零售业务人员的月平均收入按照不同岗位级别差别较大。总体来看,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的月均收入较高,其次是上海市,江苏省等次之。这些数据表明两个现象,一是,各省市电子商务目前发展情况呈现出以浙江、上海为首,广东、上海和江苏发展较快的宽度图谱结构;二是,各省市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度,以上海为例,主管和经理级别类中层管理人员月均收入在增长趋势上有比较明显的大幅度提升,表明上海市对有实战经验和管理才能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空间较大。

1.2不同从业年限电子商务企业人员月收入状况

从业年限的'不同使收入差别明显,c2c卖家收入增长幅度受经验影响较大。 随着就业年限的增加,c2c 卖家及人员的月均收入增长较快,个人财富积累速度明显高于从事电子商务业务人员。对于c2c 卖家来说,由于对销售、网络营销等技术不熟练、交易量很小,在起步1~3

年间一般发展缓慢。突破理论知

识障碍后快速结束磨合期,在3~5 年时会在业务体系相对稳定的阶段会出现一个大幅度高速成长。有些网商会聘用1~2 个人来帮助分摊销售、网站维护、客户服务等工作。多数c2c 卖家发展到5 年左右会遇到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面临如何优化网购渠道、限制经营成本、扩大经营规模、减少客户投诉、提高信用等级等级多问题。当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之后,c2c 卖家便会迎来新一轮的业务扩张。

1.3不同级别电子商务企业人员月收入状况

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业务和网上零售业务(b2c)人员月薪资增长速度有明显不同。企业间电子商务人员月收入从级别上来划分,各级别人员的月薪差别在3000 元左右,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业务人员月收入从级别上来划分,表现出从基层人员向中层人员晋升阶段收入大幅度增长,而成为高层之后薪资增长减缓。这可能与收入结构有关,高层的固定每月发放的薪资的个人所得的比例较少,但个人总体所得的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1.4电子商务专业人员收入水平增长趋势

电子商务专业人员月均收入水平高于互联网整体水平,未来收入差距扩大化。

在比较发达的重点省市电子商务业务和传统业务岗位级别和月均收入水平进

行交叉分析发现,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人员从一般人员级别起月平均收入水平略高于传统业务整体水平,约在3100 元左右。经过3~5 年的学习和成长晋升至经理级别后,月平均收入水平和互联网行业整体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体现出高薪优势。

三、网商电子商务岗位现状及发展方向

1.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发展现状

概念定义

总监及以上级别:总监,一般为某项领域的第一监管人,

在企业中也是高层管

理人员。指既担对公司有重要影响力又关系公司全体性的工作事务的岗位职务者。站在不同角度,总监的职务定义存在本质的区别。总监及以上级别指包含总监和包含更高岗位职务者的职位总和。

经理级别:经理的主要职责是经营与管理,是指对自己所主管的部门进行有效规划,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与自己的部下一起,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之逐一落到实处,逐步实现。

主管级别:对经理负责,在部门内有主持管理职能,掌管某种专门事务的职务。 一般人员级别:人员是公司或者集团的专用人员。

1.1全行业现状

1.1.1市场的高速度、纵深化发展造就了中国企业电子商务新增用人需要的井喷,仅2008年中国企业新增电子商务用人需要超过230万。

1.1.2市场的主要需求是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其中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极高。当职位空缺与社会供给发生矛盾时,企业往往选择宁缺勿滥。

1.1.3中国企业电子商务用人需要的社会提供情况不容乐观,需求满足率仅达到41%,“用人需要”不等于“就业”。

1.1.4高端电子商务人才尤其匮乏,需求满足率仅达到19%。

1.1.5电子商务类岗位分类

经对多家从事电子商务业务企业的深度访艾瑞市场咨询对从事电子商务业务企业内部的岗位分类给出以下参考:

电子商务助理/专员;

电子商务主管;

电子商务经理;

电子商务销售;

电子商务工程师。

电子商务行业区域人才需求类型

拥有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贸易实操和计算机等技能; 应届毕业生应者有1-3 年相关工作经验社会人群;

本科、高职/高专、中专/职高/技校/普通高中学历均可。

《关于薪酬的调查报告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