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干部报告
栏目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11-19 热度:96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怎么写

1. 研究背景与目的:简要介绍当前干部队伍的现状,提出调研的必要性和目标,例如强化队伍素质、提升工作效率等。

2. 调研方法:阐述调研的手段,如问卷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等,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如干部能力的短板、团队协作的不足等。

4. 实际案例:引用具体案例,展示干部队伍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报告的实证性。

5. 对策建议:针对调研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包括培训计划、考核机制优化、领导力培养等。

6. 预期效果:描述实施上述建议后可能带来的改变,如提高干部工作效能、促进团队凝聚力等。

7. 保障措施:讨论如何确保这些对策的有效执行,如政策支持、资源调配等。

【开头怎么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干部队伍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前行的重要力量,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效能。为深入了解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旨在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结尾怎么写】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关注、不断调整和完善。我们提出的对策旨在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但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我们期待各相关部门能够积极响应,共同推动干部队伍建设迈向新的台阶,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为干部队伍的持续优化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建议。

第一篇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2600字

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要把保康打造成绿色__示范区和都市__,新的战略定位对全县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的目标要求。因此,必须从干部选拔、培养、教育、管理等方面着力,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建设绿色__示范区、都市__提供坚强保证。现就干部建设调研情况如下:

一、从机制上创新,拓宽选人用人大视野

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一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要牢固树立能人引领的导向,注重选拔能带领科学发展、促进跨越赶超的干部;树立创新创业的导向,注重选拔思想解放、勇于担当的干部;树立实干兴业的导向,注重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泄气、不让素质高的人心寒,努力把全县干部的发展积极性凝聚到建设绿色__示范区、都市__上来,让人才铺就保康跨越发展之路。二要完善适应社会需要的培养使用机制。要始终把干部培养视线对准绿色__示范区和都市__建设主线,立足产业建设、城市管理、旅游开发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选拔和培养智囊式的顶级人才、系统化的专业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层级化的后续人才、开放型的发展人才,努力形成干部培养使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促。三要规范民主开放的选拔任用机制。规范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全程差额等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办法,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比如,对绿色__示范区和都市__建设急需的规划型、管理型人才,县委要专门腾出一批副科级以上岗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打破地域限制、身份壁垒等干部成长的隐形台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从培育上着力,实现能力素质大提升

建立完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干部培育体系,为建设绿色__示范区和都市__提供智力支撑。一是以解放思想拓展思维。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以国际化视野、全球化眼光审视保康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大力破除因循守旧、封闭落后的思想,牢固树立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理念;大力破除安逸享乐、怀旧陶醉的思想,牢固树立开拓创新、开放开发的理念;大力破除小进则满、不思进境的思想,牢固树立永不懈怠争一流、小县也有大作为的理念,以思想大解放推动能力素质大提升。二是以开放培训丰富知识。要建立完善干部学习述学、评学、考学办法,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实践水平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全面推行外出培训、异地办班,各单位每年要结合部门职能、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分批次、分层次组织机关干部到发达地区、产业大县考察学习,汲取经验。要根据全县发展需要,在省内外选择一批大专院校作为我县的干部培训基地,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干部到合作院校开展培训,提升能力。三是以实践锻炼提升能力。大力开展上挂下派活动,每年从县直单位和乡镇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市有关部门跟班学习,提高干部的站位;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沿海发达地区与我县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合作单位的经济开发区和经济主管部门挂职锻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从相关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长年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驻守招商,着力提升经济工作能力;积极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结对共建单位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让机关干部接地气、增阅历。

三、从源头上谋划,推进干部资源大整合

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干部资源、人才资源,努力把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方面,要统筹人员编制管理。建立完善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目标体系,统筹整合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空缺编制资源,适当调减富余的部门编制,重点保证公共服务、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的需要,使编制分配与部门职能相适应,提高编制配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中招录公务员的力度,为绿色__示范区、都市__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干部交流。要突出互补性交流,立足事业发展需要,加大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县直与乡镇、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层面间的干部交流力度,以干部跨区域、跨领域流动促进理念碰撞、经验互融、方法创新;要突出结构性交流,从干部年龄梯次、专业结构、班子融合度、工作创造力等多个维度统筹审视班子组成,通过交流实现班子成员在领导经验、能力专长、个性气质方面的优势互补;要突出轮岗性交流,有计划地实施干部异地、异岗、异职交流,努力实现轮岗对象的多样化、轮岗方式的多向化、轮岗空间的多维化;要突出竞岗性交流,开展中层干部跨部门竞岗,变体内循环为内外循环,实现优秀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要突出培养性交流,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适时将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推向基层一线、推向经济一线、推向招商一线、推向信访维稳一线挑大梁,确保干部队伍群贤毕至,保持常新活力。

四、从管理上突破,营造干事创业大氛围

推进绿色__示范区、绿色__建设,不仅需要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让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更要搭建人才释光的平台,让广大干部干得好、出成绩。

一要坚持绩效考评,促使干部干事创业。加大对干部经常性考察力度,改变不换届不考察、不调整不考察的做法,加强日常考察,实行反向考察,注重了解干部关键时刻和日常表现。要建立完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科学设置考核评价内容,合理赋予考核评价权重。要整合各种考核资源,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各行业及各系统的业务考核结果与干部个人业绩考核挂起钩来,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实绩,激励广大干部在发展上比快慢、在服务上比优劣、在能力上比高低、在贡献上比大小。二要强化日常监管,助推干部科学发展。坚持从严监管干部,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和空间,坚持八小时之内看政绩,八小时之外查足迹,实行干部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做到思想监督不留盲区,严格管理不挂空挡。要突出干部履职效能建设,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干部的问责力度,把治庸问责工作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挂钩,旗帜鲜明地支持鼓励那些干事热情高、工作敢突破、发展有贡献的干部。三要实行优胜劣汰,激励干部创先争优。继续完善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调整制度,不断拓展调整范围,着力疏通干部下的渠道。探索建立干部积分管理制度,从履职尽责、遵纪守法、社会形象、实绩考核四个方面对干部进行积分,对业绩突出的干部实行破格提拔、越级使用,对不适应现职、不适合岗位的干部对号入座、末位淘汰,引爆干部推动跨越发展的激情。

第二篇 乡镇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2550字

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需要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乡镇组工干部队伍就是推进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对保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关系极大。近期,我们深入乡镇党委,采取召开座谈讨论、调查问卷等形式,就此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研,结合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的发展需要,我县乡镇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乡镇组工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调查发现,我县15名乡镇组工干部中,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有4人,占总数的27%;36岁至40岁的6人,占总数的40%;40岁以上的5人,占总数的34%。学历结构上第一学历为高中的1人,占总数的7% ;中专的10人,占总数的67% ;大专的仅4人,占总数的27%。组工干部年龄和学历的局限性,影响了乡镇组织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一些乡镇组工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滞后。在调研中,有97%的乡镇干部认为优秀的组工干部应当具备三项基本能力,即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但是调查发现,全部具备以上能力者不到30%。组工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滞后:一是思想观念更新慢。少数组工干部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和观点来看问题,思维封闭,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二是所需知识更新慢。不少组工干部知识结构陈旧,知识更新缓慢,知识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甚至出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素质“倒挂”现象。三是新技术掌握运用慢。一些组工干部对新技术不愿学、不想学,因而不能将新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去,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佳。据调查,乡镇组工干部中不能操作电脑的占到60%。

(三)乡镇组工干部队伍出口不畅。目前在乡镇组工干部去留问题上存在着“只进不出”的现象,绝大多数组工干部都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论资排辈、等待观望、坐守年功的心理依然存在。据调查,近年来,无一例从乡镇组工干部中提拔使用的干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镇组工干部落后难淘汰,人员老化、代谢不畅等问题。

(四)乡镇组工干部队伍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统招统分政策的取消,到乡镇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越来越少,体制问题导致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缺乏后备力量,出现组工干部储备断层现象。调查发现,现有的乡镇组工干部只有两名为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有的乡镇则实行组工干部、劳务干事、人大干事“一身兼”,加上人员老化、工学矛盾较为突出,乡镇组工干部高层次培训机会较少。

二、建议和对策

乡镇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们结合组工干部岗位要求和自身成长规律,深入思考存在问题,认为当前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牢牢把准时代脉搏,改革管理方法,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健全激励保障,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乡镇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一)把握时代脉搏,明确乡镇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方向。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按照__提出的“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指示精神,以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落实型”的乡镇组工干部队伍为总体目标,使其不断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具体要做到“五抓五提高”:即抓学习,提高干好工作的能力;抓效能,提高推进工作的能力;抓服务,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抓创新,提高开拓进取的能力;抓落实,提高领导工作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乡镇组工干部队伍。

(二)改革管理方法,拓宽乡镇组工干部队伍进出渠道。一是严格选用标准。注重选用学历高、能力强、年纪轻的干部,注重选用文史、理工、经济、法律、管理等综合性人才,不断优化组工干部队伍知识结构,防止“老、弱、偏”倾向的出现,实现年龄、知识、专业的最佳组合,确保乡镇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二是拓宽进入渠道。由乡镇党委推荐、组织部门审核相结合的办法管理乡镇组工干部。采取县级部门“下派”、“选调生”兼任、乡镇交流任职等途径选拔乡镇组工干部,努力拓宽乡镇组工干部选拔视野。三是实行交流轮岗。对年龄在35岁以上、在组织工作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乡镇组工干部,可由组织部门统筹安排,另行安排到其他工作岗位交流轮岗,畅通乡镇组工干部的“出口”。另外在乡镇换届工作中,对一些优秀的组工干部要重点考虑提拔使用。

(三)提升综合素质,强化乡镇组工干部能力建设。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基础上,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能力建设。一是加强教育培训。要把乡镇组工干部列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序列,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同时出台鼓励措施,支持乡镇组工干部通过函授、自考等途径,参加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优化文化知识结构。二是强化实践锻炼。采取挂职、任职、蹲点调研、进村入企等办法,选派组工干部担任职务,有计划地组织乡镇组工干部进行实践锻炼,积累经验,丰富阅历,使基层组工干部在参与中心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三是落实考核机制。制定乡镇组工干部工作考核细则,列入年度干部考核序列,明确乡镇组工干部工作职责,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切实提高乡镇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四)建立激励机制,增强乡镇组工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一是建立副科级组织员制度。组织部门对素质过硬、业绩突出的乡镇组工干部,可给予副科级组织员待遇,让乡镇组工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二是增加岗位津贴。各乡镇可根据各自实际,适当增加工资待遇,让组工干部在经济上有实惠。三是设立专项荣誉奖项。开展“优秀组工干部”评选活动,每年年终进行评选表彰。四是加大提拔任用工作力度。要坚持把优秀组工干部作为后备干部,并根据工作需要予以提拔任用。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乡镇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责任。要健全和落实抓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责任制。建立定期不定期研究讨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乡镇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部门要做好乡镇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对组工干部的选用、学习、培训、培养、使用、管理、监督以及交流等做出具体规定。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强组工干部的管理、教育和培养工作,建立起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工作力量的整合,努力提高乡镇组工干部队伍的整体效能。

第三篇 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700字

坚持科学发展、发挥财政职能、构建和谐财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富庶魅力和谐新徽县建设步伐,对财政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日益繁重的财政任务,如何以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破解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难题,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徽县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财政局党支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的同时,把全面提升财政人员素质作为财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全方位、分层次、多举措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为圆满完成各项财政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通过深入调研,我认为主要呈现出三个亮点:

一是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加强。全县财政系统始终坚持把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开展团结干事、党内两个《条例》、两个“务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解放思想大讨论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各项教育活动,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使“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扎根于每个财政干部的头脑,广大财政干部职工普遍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荣辱观。主要体现在日常财政管理服务之中,良好的思想意识基础,引导财政干部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优良的服务,使财政干部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更加强烈。

二是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学历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全县财政系统重点组织开展了“争先创优”、“五讲五个一”和“五型机关”创建等各项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财政干部队伍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推动了学习型财政机关建设,为我们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县局到局属各部门及乡镇财政所,高度重视财政干部学历教育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加大了财政干部的学历教育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全县财政系统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干部总数76%,与__年的48.7%相比,增加了27.3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财政干部的依法理财水平更高,执行财政政策刚性更强,各项财政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化。

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显推进。从__年以来,在基层财政所和县局各股室推行双向选择和异地交流制度。通过开展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进一步整合了人力资源,逐步优化了中层管理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增强了财政干部职工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形势喜人,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财政干部交流难、职务晋升难,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有待加强。近年来,由于财政部门注重业务工作的因素较重,党委、政府选拔使用干部时,很少考虑财政干部,加之财政系统领导职数有限,部分所长和股长长期担任同一职务,据统计,当前财政系统股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45岁,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47岁,中层以上干部年龄偏大,许多懂经济、善管理、有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不能得到选拔任用。随着干部任用年轻化和时间的推移,这一矛盾越来越明显,相当一部分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由于职数限制职务得不到晋升。财政内部干部轮岗交流少,有的干部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没有动过,容易出现工作上没有新动力、按老经验办事、坐等提拔、不思进取的现象;部分财政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忙闲不均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受人事体制的制约,人才流动在客观上受到较大限制,在观念上也存在不愿意到事业单位的想法;对轮岗工作的作用认识不够,轮岗没有形成制度化,还存在轮岗多了影响工作的担心;人才激励和奖惩机制还不够有效,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干部“下”与“出”的通道还不够通畅。

第四篇 村居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650字

村居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工作重点在村居,难点在村居,焦点在村居,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抓好村居班子建设成为乡镇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加强村居班子建设应着力解决好村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笔者带着这一课题,对全镇村级班子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当前村居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合村并组后,_____镇辖10个行政村,现任村居干部52人。在全镇村居干部队伍中,存在着干部年龄比例不均、部分干部任职时间过长、个别干部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

1、待遇偏低,选人留人困难。许多村干部的月收入就在400-600元之间,与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形成了较大反差。村干部工作岗位对农村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现在,农村中优秀的年轻人几乎都通过上学、参军、经商、务工等途径离开了农村,直接造成了人才缺乏、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在任的少数村干部不安心工作,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人不愿在村级工作。

2、权责不等,履职履责困难。镇村干部一直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线,是所有矛盾最突出、最尖锐的一个交汇点,责任重大。而近年来,随着基层管理制度的更加完善,镇村两级基本已从管理者转向了服务者,村干部的权力不大但责任重大。

3、管理偏软,规范行为困难。由于村干部这个群体较为特殊,乡镇由于种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选拔、轻培养,重使用、轻管理,重业绩、轻品行的倾向,导致对村干部的监管相对薄弱。纪律上,缺乏刚性约束;作风上,难以严格要求;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

4、保障偏弱,难以激发热情。长期以来,村干部工作上是干部的要求,但身份上仍然是普通群众,离岗后没有任何“想头”,他们后顾之忧多,保障体系不完善。许多村干部辛辛苦苦一辈子,个别干部只是得过且过,工作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起来。

二、稳定村居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村居干部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给基层政权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研究对策,为农村基层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一)满足“尊重需要”,加大政治激励力度。

要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待遇,满足他们的“尊重需要”,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一是认真落实考试选拔制度。近年来,_____县通过公务员考试,让一部分村干部进入到乡镇公务员队伍中,在政治上关心村干部,让基层一线干部看到希望。二是搭建平台,为村干部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推荐中,加大对党性强、作风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干部的推荐力度,为他们建言献策和发挥作用创造机会、提供舞台。三是做好表彰奖励工作,提升职业荣誉感。每年“七一”等重大节日,表彰优秀的村干部。大张旗鼓地宣传村干部甘于奉献、争创业绩的先进事迹,树立一批村干部的先进典型,提高他们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

(二)提高经济待遇,满足其正当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1、分类实施,提高村干部的岗位补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的岗位补贴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生活水平的要求。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村干部的岗位工作量,建立村干部工资增长机制,对年度考核称职的村干部可按两年一次月增20元标准提高经济待遇。

2、老有所养,实施离任补偿办法及养老保险制度

一是离任补偿。对连续任职10年以上或累计15年以上,正常卸职、离任且现年龄60岁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生活水平低于本镇平均水平的村级主干,给予每月不少于30元的补贴。

二是养老保险。目前,_____镇对在编的村干部全部进了社会养老保险,让他们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

3、病有所医,建立村干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村(居)干部均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在就医问题上压力减轻。我们建议,对村干部的就医报销问题,除农合报销外,也可依照镇干部的医疗保险制,给在编村干部进医保,财政上给予一定的补助。

(三)加大后备干部培养,确保选人用人的源头活水。

一是吸纳年轻党员。我们要突破难点,着力发展年轻党员,大部分条件很好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吸纳年轻人入党的关键是在外出务工人员。

二是培养后备干部。制定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规划,大力实施培养工程,将致富能手及优秀人才培养成村组干部。

第五篇 团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2800字

近期,按照__县委组织部有关要求,县__局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安排相关人员采取组织座谈、问卷调查、调研分析等形式,对__局干部队伍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进行调研分析。通过调研,对当前__县__局干部队伍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对下一步如何加强__干部队伍建设有了一个初步的建议与对策。

一、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一)基层组织基本情况。__局包括局机关、普查办、地方社会经济调查队。从单位性质和建制看:局机关2024年9月25日被省公务员局批准为参公事业单位(___公局发[2024]_号文件),正科建制。普查办为事业单位(__编办发[1996]_号文件),副科建制。地方社会经济调查队为事业单位(__办发[2024]_号文件),股级建制。从编制看:局机关事业参公编制10个,实有14人。其中参公人员12人、工勤人员2人。普查办事业编制5个,实有7人。地方社会经济调查队事业编制10个,实有9人。合计编制25个,实有30人。

(二)领导班子基本情况。__局领导班子由五人组成,从职务及年龄看:局长(42岁)、支部书记(46岁)、副局长(48岁)、纪检组长(43岁)、普查办主任1人(42岁),平均年龄为44岁。从性别看:男性3人,女性2人。从学历看:研究生1人,本科4人。

(三)干部队伍整体基本情况。__局现有干部职工30人。从政治面貌看:在岗党员10人,非党20人。从学历看:研究生3人,本科15人,大专11人,中专1人。从年龄段看:30岁以下2人,30至40岁2人,40-50岁20人,50岁以上6人。平均年龄45岁。从专业技术职称看:高级__师2人,中级__师10人。

(四)近三年干部选拔任用情况。2024年8月份以来,局党组先后通过竞争上岗、鼓励激励等方式提拔工业股干部、农业股干部、投资股干部分别为办公室主任、农业股股长,提拔办公室干部为___驻村第一书记,综合股股长被组织部门提拔为__局副局长。

(五)近三年干部队伍流动情况。从科级领导看:2024年8月份__局主要领导调整,2024年1月,局副局长调整,纪检组长调整。从一般干部看:2024年11月招聘研究生2人,2024年10月份从外单位调入2人。2024年8月从__局调出1人。

(六)近三年__队伍突出特点和建设总体成效。一是整体素质日趋提高,特别是在政治思想建设、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成效明显。二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能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__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干部作风总体向好。能够求真务实,勤政廉政,没有出现重大违纪、违规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__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至3月底,__局30名职工中,40岁以下的4人,占13.3%;40-50岁20人,占66.7%;50岁以上6人,占20%,平均年龄为45周岁。__工作的专业性和繁琐性,要求__干部队伍年轻化。由于前些年__队伍多年没有招进年轻干部,近两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调入等方式招入3名比较年轻的人员,但是相对__业务不够熟悉,暂时成不了__工作中的业务骨干力量,至目前已出现年龄老化现象、青黄不接的问题已日趋严重。

(二)__干部流动性差。干部交流是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可是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__局的工作并且__工龄在15年以上人员多达18人。占到60%。从2024年至今,仅有1人名调出交流,1人内部提拔副科领导干部。一方面,由于__是弱势部门,很难将优秀人才推出去。另一方面,__局内部也没建立健全干部交流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激情和热情。

(三)__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升。__事业发展到今天,对__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__干部不仅要具备__专业的工作能力,还要具有财务、经济以及与本专业关联的工业、农业、商贸、能源等行业方面的知识、较准的判断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至目前,作为__局系统的中坚力量,能够在工作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仅占全体职工的三分之一。全体职工中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0%,__专业技术职称上中级及以上职称占40%,而且两名高级__师一人因病离岗、一人已到退休年龄,这与我们要建设一支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__队伍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如何真正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县大局,发挥__服务职能的综合素质需要更进一步提升。

三、原因分析

(一)受传统思想对__工作认知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__部门是清水衙门,无钱无权无位。总认为__工作就是成天与数字打交道,枯燥乏味,工作没有其他单位优越。外边想干事的人不愿进来,认为干__工作晋升有限前途不大。再加上行政人员编制超编,地方经济调查队虽有编制,但镇办__干部担心调入后失去公务员身份而不愿调入,造成__局人员流入特少。__系统内部人员流动不畅,干部工作进取心不强。

(二)受当前__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的影响。随着近年__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__工作任务日益繁重,除了完成国省市__工作涉及到__经济分析、__信息调查、__社会项目调查、各种__普查任务,还有各项考核考评工作任务。特别是当前__调查对象的配合度不尽人意,使__干部感觉工作责任和压力过大,前所未有,身心疲惫,部分人员产生想调离__部门的想法。

(三)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当今,新的__任务不断增加,__方法制度不断改革,__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对__干部队伍的培训仍然跟不上时代步伐节奏。培训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无法满足__人员要求培训的强烈需求,__人员的业务水平也难以得到全面提高。

四、建议与对策

(一)用好用活“三项机制”,不断激发__人员工作激情。进一步修订完善局机关学习制度、工作制度、月评季考等考核考评制度,重点突出工作业绩、__分析报告成果、__信息宣传等,对__业绩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政治上、精神上、物质上适当的鼓励奖励,激发全体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对那些__工作能力强、__工作业绩突出、__综合素质高的同志,积极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使其优秀的__人才提拔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工作中去。

(二)建立人员合理流动机制,不断理顺__人员流动渠道。一是统筹__局内部人员的流动,特别是与下属单位人员之间的统筹使用,加速系统内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顺畅。二是合理安排内部__专业轮岗制度,加速现代__人员的复合型__人才的培养。三是积极争取组织人事部门支持,每年把毕业大学生中学___专业或外部单位中热爱__工作,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调入__部门,为__部门注入新的活力。

(三)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不断提升__人员综合素质。一是鼓励和支持__人员积极参加__学历教育和__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断提高__局工作文化层次和__业务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在今后的干部学习教育中,将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使干部的学习融入社会、走进生活。三是注重培训内容多样化。要重点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改革前沿__信息观察、哲学思想和科学世界观、__专业技能、计算机__应用、素质教育等方面,增强履行基层__工作的__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的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__文化建设,不断增强__部门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的__文化活动,用__文化来凝聚人心,鼓励__人员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注重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使__人员工作心情舒畅,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工作心态,增加__部门的凝聚力、归属感和向心力,使得__部门留得住人,吸引得来人,能提供展现个人能力的平台。

第六篇 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3950字

村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几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本人作为第三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为更好的领会中央政策,使之与任职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人对任职村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座落在皋城以西,蓼城南端,地处新312国道以南,与老105国道相邻,距镇中心5.5公里。宁西铁路穿村而过,东西横跨四个村民组,共14.7公里,村内建有铁路客、货两座站台,交通十分便利。因此,村内煤炭经营公司、郢通搬运公司、民发运输公司等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一个中心村(136户),共496户,口人,58名共产党员,农民安居乐业,干群关系和谐。村内拥有耕地1900余亩、山林3700亩(其中圆竹600亩、板栗林700亩、用材林2400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空气清新,人杰地灵。村内建有县级示范小学一所。1998年在全县率先建成首个村级电话程控机房一座,联通、移动无线信号塔村前村后遥相耸立,通信相当发达。年初在全县第一个在村级开通光纤,并转播有线电视节目38套,村民了解农业信息方便快捷。本村先后荣获省、市“先进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小康村党支部”、“林业生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年又被列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发展现状

根据村五年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本人选派到该村后,迅速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基本完成“村村通”道路水泥路面施工,村部东面与105国道相连并直达火车站的姚关大道即将完工,村民劳作经商进出方便。中心村136户农户集中居住,并形成街道,路灯设施齐备,闲瑕时间农户可以在街头农民公园散步,聊天,其乐融融。位于中心村东面的村部宽敞净洁,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计生服务室等样样齐全,成为村民学习、娱乐、共商农村建设的陈地。新落成的村级卫生室,人员、药品齐备,并积极加入新农村医疗合作,农民享受到小病不出村的方便。

二是农村经济较为发展。农民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积极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文章。依靠交通便利,成立了数个运输公司。利用荒山,兴办轮窑厂,一方面解决几百人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农民自身建房提供了便利条件。全村积极发展优质稻生产,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产业结构。利用山林资源,兴办数个竹木半成品加工厂,让“绿色银行”为农民带来滚滚财源。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全村竭力打造“生态示范村”,合理利用山林,在砍阀林木之后,不忘栽种,使森林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发展绿色种植,绿色养殖,使用清洁能源,保持清洁水源,共同维护清洁家园。

三、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照搬他村发展的模式,要有自己的规划,要有让农民赞成的规划,要有让农民参与的规划。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必须要有一个团结、奋进,能吃苦的领导集体。通过集体学习中央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决策,规范民主管理。实践表明,只要大家形成共识的事情,就能办成、办好,同时又促时了村支两委和党员干部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的提高。

二是利用各种渠道向农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重要意义。有时农民对中央的政策了解的比较偏面,需要村支两委和党员率先垂范,并向农民宣传好中央的惠农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农户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否则仅靠村干的力量是难以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艰巨任务。

三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础,把各项基础设施建好,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向外多宣传,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多方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其他产业。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田基本改造亟待解决。村境内农田参差不齐,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气力清淤,耗费了农户大量时间和精力,从长远打算应着力进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业经济发展较为粗放。农户对林木圆竹的加工仅是半成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不高。林木加工点分散,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经济联合体和协作组织,存在互相压价,亏损经营的情况。

三是饮水问题。由于90年代村内建有小型钢厂,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极不方便,现村内有自然河流穿村而过,在中心村铺设自来水管道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但目前缺乏项目资金。

四是村内道路需要继续建设。中心村道路与村部东面姚关道之间的2.3公里道路虽有路基,但一到阴雨天,泥泞难行,为部分村民出行带来一定困难,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优势地位,该道路需投资40余万元,依本村村民筹资建设暂无可能。村内8个村民组之间的道路也常年失修,崎岖不平,为农民劳作、生产、生活带来较大阻碍。

五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加强。中心村聚居村民较多,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较多,加之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处堆放、乱倒现象没有有效改变。在加强宣传的同时,需要设置垃圾箱,安排专人清洁街道。

六是村级卫生室设施不健全。虽然村级卫生室已启用,并有4名医师,但卫生室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在有92%以上的农户加入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下,诊疗设备显地力不从心,应对广大农户的保健就诊还相当吃力。

七是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较高,农民有一定经济压力。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在惠农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均倾斜较大,农民的积极也非常高涨。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农民需要自筹相当大的资金,比如“沼气池”配套的“一池三改”工程中,国家全力支持利用绿色能源,投入800元/池建设沼气池,应该是非常优惠,但农民需配套投入700元左右,如进行“一池三改”工程,农户需要建猪圈、厕所等,每户农民需配套投入4000多元,给农民带来一定压力。

五、发展建议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文章。山上主要抓好圆竹、板栗、用材林的项目开发。优化种植结构,增加产量。整合半成品加工厂,引进资金,进行竹木用品深加工。发展村集体经济,于年年底建一处中等规模的竹木市场,实现剩余劳动力转化,实现人均年增收100元的目标。田里倡导科技兴农,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把加快科技进步,加大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重点,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到年年底完成整村培训,培养优质稻种植科技当家人40名以上。到平均每人年增收200元,形成一村一品、一组一业的产业格局,并于底完成700亩基本农田改造。庭院主要培育户养千只禽、户养百头猪的养殖专业户和养殖专业组。市场主要发展壮大村_输公司、煤炭公司等,引导农民成立多种经济协会,以竹木加工、优质稻种植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开展“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技能培训工作,为输出务工村民提供就业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围绕“生活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年年上半年完成“村村通”水泥路面工程(2.3公里),方便村民直通新105、312国道。国家投入资金加村民筹资56万元。

2、年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街道500米路面柏油浇注工程。

3、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至姚关大道的中心村主干道2300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工程。

4、下半年基本完成村内8个村民组“组组通”沙石路面工程。

5、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自来水厂建设工程。

6、上半年完成组组通有线电视工程。使全村100%农户通有线电视。

7、年年下半年进一步健全村卫生室建设,拥有医师4名,至上半年使100%村民享受到合作医疗。

8、年年底投入0元用于村民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使45岁以下的村民掌握1至2项生产治富技术。

9、年年底完成全村100户沼气池建设工程,节约能源、绿化环境、减少生产成本投入,享有绿色能源。

10、底完成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增加示范小学办学资金,增加师资力量,让教师留下,教好课。

(三)围绕“乡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在村部设立并健全多种村民活动场所,如图书室、娱乐室和培训室。在其他村民组完善“三小”活动阵地(即党小组、村民小组、计生小组),使村民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地。

2、以实现“平安关山”为目标,开展“综治三包”活动,成立禁赌、禁黄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无黄、赌、盗等违法犯罪现象。于年年底在关山村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

3、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倡导村民学文重教、崇尚科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新风尚。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1、年年起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院、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在各个中心村建垃圾焚烧池,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年年底完成中心村“穿靴带帽”工程。

2、底完善中心村街头农民公园建设,在进村路旁栽种绿化树、整修下水道,在街头三角公园建体育活动器材。

(五)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2、规范民主管理。一要规范公开形式。在村部建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单、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村情村务,确保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二要规范公开内容。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山林耕地企业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救灾物资发放等内容向村民定期公开。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根据公开内容按照年度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和监督。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第七篇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4350字

康乐县共有15个乡镇,共有乡镇干部568人,其中科级干部170人,其中正科57人,副科113人,男159人,女11人,少数民族81人。乡镇作为最基层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基本单位,乡镇机关干部是党对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使之担负起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重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我们通过开展广泛调研,对康乐县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并对有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影响乡镇干部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1、干部思想情绪波动大。一是思迁情绪。有的乡镇干部因在乡镇工作时间长,或年纪比较大,或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或家庭负担重等原因,工作不安心,思想不稳定,要求变换工作环境,调整工作单位。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干部急于改变自己的现状,要求调动工作。二是埋怨情绪。乡镇干部常年跟群众打交道,群众素质普遍不高,要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根本无法避免发生冲突,而乡镇干部没有一项执法权,出了问题是乡镇干部的责任,一旦发生冲突,倒霉的是干部,有理无理首先处分乡镇干部。三是工作难度增大。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工作重点转到了农业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森林防火、安全生产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在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乡镇工作普遍存在“新办法不灵,老办法不行”的状态。

2、乡镇工作面临困难多。一是权力日益削弱。乡镇工作繁杂、责任重大,而权力却呈现逐渐萎缩和弱化的趋势。乡镇干部反映,依法行政当然好,但过分提高了群众的权益,法只约束了干部,对群众无可奈何。如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金的收缴过程中,乡镇干部只是负责收缴参合金,而在关键的监管环节却没有任何权力去监督,群众即使不参加合作医疗,但真正住院治疗时,也可通过冒名顶替等一些非正常手段达到享受合作医疗的好处。乡镇派出所、税务所、国土站、农技站、卫生院等站所,人力、财力、物力都由县级职能部门管理,乡镇已很难对这些站所进行领导、管理,可是这些单位的工作需要乡镇支持,一旦出了问题还要乡镇负责。二是债务负担沉重。全县15个乡镇中除极少数乡镇外,其余绝大部分乡镇都负有债务。由于给乡镇的办公经费有限,而乡镇运转费用一直以来居高不下,只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没有给干部职工安排福利待遇。三是村级组织薄弱。首先,村级班子后继乏人。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有本事、有威望的人外出务工经商造成新党员难发展,村干部难选拔,干部变换频繁。其次,农村党员作用有限。老党员因年龄文化的制约,虽说观念强,但发挥先锋作用受到制约。年轻党员由于入党时间短,对党的认识不深刻,党性观念不如老党员强,先锋模范作用难发挥。四是农民综合素质不高。近年来,农民的权力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明显增强,而义务意识、法制意识、集体意识和奉献意识相对淡薄。致使在开展一些公益项目的建设中,人员组织难度大。五是村级经济发展滞后。村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集体经济“空壳村”占有较大比例,致使基础设施投入杯水车薪,公益事业难以开展。六是上访频率居高不下。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使乡镇干部一年到头奔波劳碌、神经紧张。

3、权责失衡加剧。一是对乡镇“一票否决”项目太多太烂,责任追究太多。据统计,目前对乡镇实行一票否决的达十多项之多,导致县直部门权力膨胀,形成乡镇对部门负责的不正常现象,也就造成了县里领导部门、部门领导乡镇。干部反映,县部门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乡镇,而上面给的政策又虚弱无力,乡镇干部要做许多本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手中又没有相应的权力,但工作要做好,问题不能出,成果要有亮点。工作出了问题只处理乡镇干部不追究县直单位责任。二是部门利益化越来越严重。县直各部门都通过县委县政府发文落实任务和责任,县委县政府也把各项工作考评交由部门考评,导致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

4、队伍整体结构欠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般职工多,行政干部少。调查发现,有部分乡镇本地干部较多,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错综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三是年龄偏大的多,年轻的少。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的干部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通过党校学历教育拿到的文凭。五是传统型的干部多,开拓型的干部少。不少干部还是习惯于按经验办事。干部中大多数是事务型、平稳型的,真正懂经营、会管理、熟悉法律知识,善于驾驭市场经济的不多。部分干部满足于不出乱子、不捅漏子的工作标准,真正能够脚踏实地,提供服务,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干部不多。

二、影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1、乡镇干部队伍活力不够。一是来源不足。由于乡镇工作艰苦,大多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待遇与县直机关一样,生活、交通不便,致使大部分乡镇干部都想方设法往县直机关调动,造成乡镇干部流失严重。县直机关干部没有强制到乡镇工作的政策,除了提拔,没人愿意到乡镇工作。但近年来,我县对新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采取全部下基层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镇干部来源不足的问题,但由于近年来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很有限,不能满足乡镇工作的的实际需要。二是流动不快。由于地理条件、经济状况不平衡等各种原因的制约,一般干部交流困难,特别是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交流更加困难。三是出口不畅。乡镇干部中除了党委书记、乡镇长、会计、秘书等调动进城的比较多外,绝大多数乡镇干部进城机会少,由于职数限制提拔也越来越困难。

2、政策与实际有较大距离。如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上面强调要依法行政,但每一例超生对象的社会抚养都要通过法律程序起诉,再由法院去执行,显然是不现实的。资金总额虽说较大,但到千家万户,就显得太少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关怀也不太领情。一些遵纪守法,国家集体观念强,从前将税费交清了的农民认为自己吃了亏。一些乡镇干部在完成乡党委、政府的各项指标,千方百计借钱垫付,现在群众的欠款收不到,三角债务无法化解。有些被调查者认为困扰乡镇干部开展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有些政策措施不太适应农村实际,不利于工作开展。

3、干部教育培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存在六个不足的方面。一是重要求,轻落实。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干部的学习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二是重领导、轻队伍。对乡镇领导干部的学习要求提得多,机会给得多,但对一般干部来说,培训次数少,安排时间少,以致整个干部素质提高不快。三是重文凭、轻水平。有的乡镇干部把知识、学历、文凭、毕业证书视为同一概念,导致出现同一档次的文凭其“含金量”相差甚远的现象。四是重知识,轻素质。有些乡镇干部在学习过程中,着重放在知识储备上,而不是放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上。五是重短训,轻长学。乡镇干部培训中各种形式的短训比较多,而以学年为形式,组织干部脱产学习较少。六是重理论、轻实践。在组织乡镇干部培训中,以课堂教学、书本知识为主,忽视多渠道、多途径组织干部在实践中学习。

三、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要努力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一是要把住入口。从县直部门有计划分层次地下派干部到乡镇,改善乡镇干部的结构。要出台政策,规定今后凡提拔为副科级实职的干部必须有3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凡新录公务员必须到乡镇锻练3至5年方可进城;凡表现优秀的乡镇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二是要疏通出口。制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一些年龄大,在乡镇时间长,的确有困难,不易继续在乡镇工作的干部要调整岗位或回调到县直机关单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促进流通。出台政策规定乡镇干部在同一地工作满一定工作年限,必须进行交流。

2、要认真抓好乡镇干部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要具有针对性。要适应新形式的要求,突出转变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及方法,着重加强党的先进理论知识、现代农村管理知识、农村实用技能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的方法上要讲求实效性。对乡镇干部的要因地制宜,广开学路,通过举办报告会、专题辅导理论研讨、跟班学习、挂职锻炼等办法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在教育培训考核上要注重严肃性。要建立和健全乡镇干部考学制度,对乡镇干部教育培训进行严格考核,将考核情况进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任用的一项重要依据,要把干部参训情况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党委责任人任期目标责任和考核党委政绩的内容,对未经培训的新录用公务员不准上岗,未经培训的负责干部不准上任。考学不合格的要限期改正。

3、要科学界定乡镇工作职能。调查发现,乡镇范围内的事不分大小多数都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于是造成乡镇机构庞杂,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结果费力不讨好。因此,必须科学界定乡镇职能。乡镇不要直接参与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乡镇主要应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大力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让其履行市场化服务的职能。要将一些本应由县直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任务从乡镇干部的职责范围内剔除出来,让乡镇干部能轻装上阵,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大事、解难事,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4、要大力优化乡镇工作环境。一是要尽快解决乡镇权责不匹配,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的问题。二是要尽快完善一些政策、规定使之更加配套。三是要大力精减上级单位的指令性任务和各类文件、会议。四是要设法减轻乡镇债务,防止新增债务的形成。五是要大力加强村一级基层组织建设,着重抓好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六是要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5、要真正关心乡镇干部。一是思想上要重视。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倾听基层干部的呼声,把握基层干部的脉搏,使他们感到自 己的工作得到上级的理解和支持,增强成就感和责任感。要帮助乡镇干部正确认识对待当前的困难,增强干好工作的信心。二是政治上要关心。建议在乡镇换届中,主要从乡镇干部中考虑提拔,对多年不能提拔又无法交流到县城的副职干部或多年在乡镇工作特别优秀但过了提拔年限的一般干部在非领导职位方面给予倾斜,解决政治待遇问题,享受主任科员或副主任科员待遇。三是工作上要支持。在工作上要经常出点子、找路子,使上级组织成为乡镇干部信赖的参谋部和咨询站,主动在工作上为乡镇排忧解难,要敢于为乡镇分担担子,理直气壮地当好乡镇的坚强后盾。四是生活上要关怀。建议采取以县统一发放工资的办法彻底解决乡镇干部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的问题。对奖金、福利等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尽量缩小乡镇与县直单位,偏远乡镇与城郊乡镇,贫困乡镇与富裕乡镇之间的福利待遇悬殊。对乡镇干部子女就业尽量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惠。

第八篇 乡局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450字

一、乡局级后备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选拔机制不尽完善。一是在后备干部的资格准入上,还没有和《务员法》的规定配套起来。二是在后备干部的人选推荐上,还没有完全公开透明,还存在“从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于是,有一部分后备干部把主要精力和心思不再放在积极搞好本职上,而是花在“密切联系领导”、经营人际关系上。他们苦心结交左右,处处讨好领导,时时关心自己,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被提拔的机会。三是在后备干部的最后确定上,还没有做到真正公平公正。重视和采纳单位班子集体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意见的时候比较多。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使后备干部队伍与领导班子年龄、学历、专业结构等需求存在一定距离,互补性、合理性不够强。

2、培养平台拓展不多。这部分后备干部朝气蓬勃,踌躇满志,干劲十足。进入后备干部序列后,他们想大干事业、大显才华,进一步引起领导和组织上的注意与重视。但是除以党校为主的培训方式外,目前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式与途径还比较单一。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后备干部选派到重要领导岗位或艰苦环境进行锻炼的措施不多,影响了后备干部通过实践锻炼增长才干、走向成熟的步伐。

3、备用结合时有脱节。一部分后备干部由于职数限制、任职条件限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年一直是备而不用,而跟自己一样条件甚至是不如自己的干部都提拔重用了,因此而感到自己提拔无望,对组织表现出不信任。备用脱节的情况极大地打消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

4、宏观管理有待加强。组织部门的宏观管理有重选拔培养轻管理使用的倾向。没有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干部潜力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1、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拔方式。组织部门要按照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对班子的结构状况进行分析梳理,确定班子需要配备的年轻干部数量以及非党、女干部的比例和文化专业结构等。要打破地域、部门界限,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三种方式,把后备干部选配完全置于“阳光操作”之下。要积极探索公开选拔后备干部,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年轻干部通过公选补充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

2、拓展培养平台,加强能力建设。对于长期处在基层一线的后备干部,应侧重于横向轮岗锻炼或到上级机关挂职锻炼;对于长期在机关,缺乏基层经验的,应选派到乡镇、企事业单位任职或挂职,放到基层加强锻炼;在一个岗位上时间较长的后备干部,可进行交流或轮岗锻炼;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而又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经验的后备干部,要派到环境艰苦、情况复杂、矛盾较多的地方或安排到更重要岗位上锻炼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为年轻干部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拓展其领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3、健全淘汰机制,强化监督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明确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的标准和条件,建立运行科学、进出通畅的优胜劣汰机制。每2~3年要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补充一次,既保持一定的常数和合理的结构,有时也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要抓好考核考察,注重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年轻后备干部。要开展定期谈话。各单位主要领导要根据组织部门考核考察的反馈结果,定期与后备干部谈、谈思想、提要求。要完善档案管理,规范后备干部管理档案的申报、审批和登记材料,由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微机化动态管理。

4、健全用人机制,抓好备用结合。在后备干部备用结合上,要坚持提拔任用干部,优先从后备干部中选拔,及时合理使用是后备干部。

第九篇 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6000字

面对新的形势和加快发展的任务,要着眼于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从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三个基础:更新思想观念、壮大村级收入、规范村级管理;做好三篇文章:落实...

目前,根据___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是基础。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担负着带领农民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重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对全市22个乡镇(街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908个行政村,904个村党组织,村“两委”干部3753名,农村党员24226名,村级后备干部2306名。从全市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基础工程来抓,纳入党务工作目标考核,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2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全市2306名后备干部,平均每村2—3名;98%的村达到了村主要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职一备的标准。

(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同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其中,受过党务及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的1637名,占71%;致富带头人1038名,占45%。

(三)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趋向合理。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镇村两级扩大视野,调动农村优秀青年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30岁以下的有461名,占20%;30—35岁的968名,占42%;35—40岁的392名,占17%,以中青年居多。学历全部在初中以上,高中学历的1406名,占61%,大专学历的115名,占5%。党员1152名,占50%;女性346名,占15%。

(四)村级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了作用。在村党组织带动下,年轻后备干部干劲足,热情高,工作积极,在村级各项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村“两委”换届时,能够为选出精干有力的班子提供充足的人选;在平时班子调整时,也能够及时充实进来,保持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持续稳定。如宁家埠镇荐家村的后备干部王士金,工作扎实,作风硬朗,甘于奉献。在村集体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个人为村民铺风化石路近千米。XX年5月以绝对优势当选村委会主任,他与支部密切配合,认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XX年6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像这样的优秀干部,各乡镇都有十多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强村的发展经验之一,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刁镇的刁西村、普集镇的普东村、白云湖镇的郑码村等,多年来一直注重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不仅村两委班子团结稳定,而且后备干部素质较好,数量充足,初步形成了村级干部梯次结构,实现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年年走在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市后备干部队伍已初具规模,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其中有的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倾向性,不容忽视。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在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后备干部平时大都忙于种植、养殖或务工、经商,只是到村里有中心任务时才抽上来从事村务工作。由于平时参与少,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工作中思路窄,办法少。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和退伍军人,接触农村实际不多,不能结合具体情况、从村情民意出发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影响了工作成效。二是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发挥生力军的突出作用。半数以上后备干部有一定的致富能力,但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受过培训的多以乡镇党委组织的政治培训为主,参加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不多,在农民致富中的“引领”作用不突出,在经济发展和村级各项工作中还不能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缺乏政治素质强和致富能力强、文化素质高和工作水平高的“双强双高”型后备干部。三是部分乡镇对后备干部的管理培训流于形式。有的仅有名单和档案,没有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后备干部只满足于有,而不着力于用,不在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导致不敢用、不会用、不能用,不利于后备干部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主观方面,一是部分乡镇党委在认识上有偏颇,不想去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各地普遍实行村委会直选的形势下,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与村级直选的现实不吻合,培养了也不一定选上,费力大而成效小,不能从农村发展长远大计的角度出发去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仅把主要精力以及人力、物力重点放在经济工作上,从而放弃了抓发展关键、抓农村人才的主动权。二是个别村主要干部受思想水平和权力意识的局限,不愿培养后备干部。部分现任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三是少数村主要干部统率全村大局的能力不高,不敢选拔后备干部。有的担心选拔后备干部会引发年轻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导致班子的不稳定,只好放着人才不用

或不能有效使用,贻误了人才的成长。客观方面,一是村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级工作包括结构调整、引进引办、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以及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征兵、民事调解、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繁重任务,村级负担重,压力大,令年轻人望而却步。二是村干部职位吸引力差。村干部报酬普遍不高,大部分村不能落实一般村干部的退养安置,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正常工作开展不起来,干部工资常年挂在帐上,导致状态低迷,成效不高,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三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力量分散。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农村青年中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不少村只留下一些老弱者“守摊”,后备干部人选缺乏。机制方面,不成熟,不定型。目前,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还不够,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少数乡镇党委及村党组织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缺乏机制制约,在培养上缺乏方式方法,在使用上缺乏上岗保障,致使队伍建设规划落不到实处。

三、对策及建议

面对新的形势和加快发展的任务,要着眼于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从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三个基础:更新思想观念、壮大村级收入、规范村级管理;做好三篇文章:落实责任、增强吸引力、健全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一)明确责任主体,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落实责任

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引起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重视。要从教育引导、典型宣传和示范带动入手,以紧密结合实际的理论知识、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和具体典型的说服力,使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为指导,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原动力,落实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从而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工作的开展。抓落实,就要明确责任。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明确要求,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这一责任自然包括干部队伍建设。乡镇党委要按照村干部一职一备的要求和年轻干部“四化”标准,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建工作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一是完善档案,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二是实行定期考察、动态管理,既要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村党组织要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具体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每年结合民主评议工作推出三名以上后备干部,指定专人培养,分配具体任务,严格管理考核,确保后备干部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村级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营造良好环境,在壮大村级收入的基础上增强吸引力

有稳定而雄厚的经济收入作基础,才有可能把村级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以生机蓬勃的事业吸引优秀青年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工作步骤,让青年人在壮大村级经济中唱主角,抓好引导、帮扶和激励,把越来越多的既有办事能力、又有良好品质的青年人吸引过来、汇聚起来。一是启动“创业工程”,把村级经济搞活。我市在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把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评选“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主要标准。乡镇党委要结合各自实际,着力引导广大农村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团员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形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发家致富、实现理想不只是外出打工一条路。比如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搞活物业经营,实施农业产业化等,使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创造有利于后备干部成长的环境氛围。我市相公庄镇桑园村大胆启动村办企业改制,将8家集体企业全部改为民营企业,建起了120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形成了以金属颜料有限公司等4家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工业园为依托的大发展格局。村里的多数优秀青年在集体及私营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既经受了锻炼,也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如年轻的村委委员翟建龙就是从中脱颖而出的。全村工业总产值XX年达到3亿元,XX年可实现3.5亿元,成为全市经济首强村。二是启动“帮扶工程”,为村干部创业引好路。在这一方面,我市探索实行了农村党建特派员制度,并已取得初步成效。1277名党建特派员构筑起三级帮扶工作网络,25名市级领导干部下到22个乡镇驻村蹲点,310名市直部门下派干部派驻到109个后进村,942名乡镇党建特派员包驻全市908个行政村,强班子,抓发展,促稳定,形成了帮扶基层的强大合力。在帮扶主体上,采取市直部门帮、乡镇政府帮、经济强村帮、骨干企业帮等多种形式;在帮扶手段上,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倾斜、信息技术服务、人才帮扶等多种方式。一年来,三级党建工作队共帮扶贫困户327户,帮扶资金、物资计110万元,帮助修路、打井、改造电网的投资达到530万元,新建和扩建奶牛小区6个,引办项目5个,总投资100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后备干部的理论素养、科技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强更新的活力,从而加快了农村发展速度。三是保障财力支持,建立激励机制。要结合农村实际,给予村干部相应的经济待遇,以有效的形式保障其工资略高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并健全村干部退养安置机制,解决其后顾之忧。今年,章丘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的暂行规定》,对村党组织书记从职责条件、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工资待遇、退养待遇等方面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由市财政承担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津贴,做到按月发放,持卡领取。并实行工资待遇最低保障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每人每月260元,村级收入不能予以保障的由乡镇(街道)财政予以支持。对于连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XX年以上或年满55岁的,按照一定程序办理退养手续,享受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待遇。这一举措,激发了村干部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市委下发了《关于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实行定额补助的通知》,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80元,确保他们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从根本上为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充分保障,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青年党员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三)创新工作措施,在规范村级管理的基础上健全机制

规范选拔程序。一是扩大“选”的范围。按形势发展要求和班子实际需要,把致富能手、站所工作人员、复退军人、回乡学生、企业骨干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遴选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二是落实“推”的办法。我们提出了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两个基本条件和年龄40岁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两个参考条件,并指导基层组织根据班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发放表格或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广纳意见,推出群众满意的后备干部。三是实行“考”的制度。通过考试确定人选,并通过日常跟踪考察、工作考核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真正使敢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完善推选、公示、考核、使用“四步”选拔程序。多种方式培养。一是以乡镇党校为基地,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觉悟和驾驭村级工作的能力。二是以乡镇站所为基地,进行挂职培训,让村级后备干部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社会、参加实践,提高科技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三是以村级日常工作为阵地,主动交任务、压担子,为后备干部打造锻炼平台,加快成长步伐。四是建立培训基地,进行专项培训,强化后备干部的经济意识、发展意识,增加经济工作的实践经验,增强创业本领。今年,我们根据形势发展要求,从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情出发,建立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章丘市农村干部培训基地,以6处示范基地作为现场教学示范点,从山东农业大学和知名企业聘请了6名科研人员,从市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聘请了16名科技人员定期从事技术指导和教学。现在的规模每期可培训200人。从前期培训的效果和反映看,在组织开展培训时,真正做到“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受到了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后备干部的欢迎。实行动态管理。不能将后备干部建档立卡后就束之高阁,不闻不问,杜绝后备干部队伍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健全了后备基本情况、实绩档案等基础资料,更注重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包括完成任务、建功立业、致富及帮带情况、外出管理等内容,把监督、管理贯穿于选人、育人、用人的各个环节。文祖镇以“注重公认、规范管理”的原则为指导,每年结合民主评议村干部,发动群众公开推荐后备干部,村支部严格考察、研究后确定人选,并报镇党委备案,每半年对村后备干部进行一次鉴定,一年一次考核,及时调整补充人员。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们以乡镇为单位,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定期考察,坚持优胜劣汰,保持了后备干部队伍鲜活的生机。做好备用结合。要坚持递进培养的原则,建立备用结合制度。通过实践加强锻炼,使其逐步积累丰富的经验,尽快成熟起来,全面增长才干,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然后再按班子要求和各自特长,通过推荐和选举逐步走上两委干部岗位,形成村级干部合理的梯次结构。刁镇实行了村支书储备制度,制定选拔标准,履行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通过、党委考察确定三项程序,落实了跟踪联系、参政议政、定期培训三项制度,今年换届后,“能人”书记已占到70%以上,增强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力量。全市各乡镇党委、街道工委也正在探索实行“双培”机制,即把农民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和后备干部,把党员和后备干部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十篇 妇女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2650字

为全面了解我县女干部队伍建设现状,掌握女性人才信息,今年1月,县妇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查阅相关档案等形式,对全县15个乡镇、54个县直部门妇女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具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妇女干部工作机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女干部培养选拔,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横向比较看,我县女领导干部数量与周围县市差别不大。目前我县乡局级领导干部315人,其中女领导干部42人,占13.33%;集安市乡局级干部338人,其中妇女干部43人,占12.72%;辉南县乡局级领导干部284人,其中妇女干部43人,占15.14%。(其他县区的数字当地妇联没统计上来)。

从纵向比较看,近年来我县女干部队伍有所壮大。2024年初女领导干部占乡局级干部总数的12.08%,(总298女36)2024年初达到13.16%(总304,女40),今年截止目前,达到了13.33%,(总315,女42)总体呈上升趋势。

从数量上看,全县15个乡镇、54个县直部门共有干部3522人,其中女干部848人,占干部总数的24.08%。乡局级女干部42名,正科级女干部7名。县级女后备干部5名,占总数的26%;乡局级女后备干部130名,占总数的36%。女党员458名,占党员总数的18.69%。

从年龄结构上看,在女干部队伍中,25岁以下的28人,占女干部总人数的3.30%;26-30岁的84人,占9.91%;31-35岁的133人,占15.68%;36-45岁的311人,占36.68%;46-54岁的292人,占34.43%。

从文化程度上看,本科及以上学历351人,占41.39%;专科学历的317人,占37.38 %;中专(高中)学历的 180人,占21.23%。

二、我县女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着自身竞争意识不强、提拔机会少、配备比例低等问题,与女性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一是女领导干部比例仍然不高,女干部进班子人数占女干部总人数的6.36%,占领导班子总人数的14.29%。二是年龄结构仍有待优化。35岁以下女干部数量偏低,进班子女干部年龄相对偏大,30岁以下的很少。三是高学历高素质、具有专业技能的女干部不多。

目前我县女干部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以及女干部的自身素质,都存在影响女干部成长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竞争意识不强,从政热情低。调查中发现,40岁以上女干部通过竞争获取晋升机会心理不明显,大部分女干部工作停留于不出事,不犯事,进取心明显减弱;30-40岁女干部政治意识强,工作经历丰富,但部分女干部受家庭等因素影响,不能全力投入工作。很多女干部考虑家庭原因不愿异地任职;25岁以下女干部大多认为自身工作经验少,资历浅,不敢大胆向组织表达想法和要求,不善于把握机遇适时推介和宣扬自我,通过大胆竞争和主动争取走上领导岗位的意识很低。

2.培选性质单一,交流机会少。调查中发现,单位给予女干部参与管理、参加学习培训特别是参加政治性质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导致女干部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行政管理经验缺乏;在工作中具体事务安排得多,独立开展工作的机会少,当配角的多,任主职的少,虚职的多,实职的少,导致工作经历较为单一,直接影响到女干部各种能力的全面锻炼。而且女干部交流很难,流动性差,特别是乡镇女干部,有的一干就是十几年原地不动,其中有个乡镇一名女干部在计生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几年。而相比之下男干部提拔快,流动多,现实中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现象,影响了女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县15个乡镇仅有2名女领导干部,乡镇严重缺乏女干部,有的乡镇甚至没有女公务员。(例如亨通镇、柳南乡)

3.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压力大。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观念,使得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大于对社会角色的期望。从政女性必须肩负事业与家庭双重担子,她们既要为事业倾注全力,又要为家庭尽职尽责。家庭、事业的超负荷运转和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相当部分女干部从政热情不高,对权力的参与望而却步,这实质上是在社会、家庭双重压力下,在畏难心理的驱使下,女性面对现实的选择,也抑制了女性从政水平的发挥。调查中绝大部分女干部认为,一是要想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女干部必须比男干部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和自身的多重压力。二是社会对女干部与男上级、男同事关系处理的关注程度,也给女干部成长带来了一定心理压力。

三、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1.强化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女干部综合素质。围绕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创新培训内容,满足我县经济发展需要和女干部成长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多岗位、横向纵向的学习交流活动。把女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党政干部队伍培训的总体规划,根据不同层次女干部的学习需求,举办各类女干部培训班,扩大女干部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参政议政参力。采取下派、上挂、交流轮岗锻炼等方式,有计划的选派机关干部和基层女干部到乡镇和各部门挂职锻炼,使她们在实践中丰富阅历、提高综合能力。重点培养职能部门、乡镇的女业务骨干,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充实我县专业技术干部队伍。

2.强化舆论宣传,不断改善女干部成长氛围。利用电视台、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女干部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方面好的做法和典型,并加大对优秀事迹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女干部的先进事迹,扩大她们在全县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影响力,引导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女干部在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全县上下形成关心支持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良好氛围。

3.强化择优选拔,不断优化女干部队伍结构。把推荐、培养、选拔女干部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议事议程,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不断调整充实现有女后备干部名单,巩固和提高后备干部中女干部的比例。注重把那些年纪较轻、知识层次较高、发展潜力较大、具有专业技术的年轻女干部选拔上来,以改善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进一步加大引进优秀女干部力度。建议县委关注近年来公务员招考和选调优秀大学生工作中学历层次较高、专业与工作实际对口(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专业)的优秀女大学生,作为女领导干部后备力量进行培养。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设置部分职位定向选拔女干部。同时,进一步提高女后备干部比例,加大对女后备干部的培养、推荐和提拔力度,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增加领导班子中女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女领导干部的配备比例;在选用干部时要增加乡镇女领导干部,力争每个乡镇党委班子至少配备一名女性干部,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关于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