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基层干部是国家政策执行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基层工作的成效。因此,对基层干部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本报告旨在深入探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二、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1. 培训内容:目前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解读、法律知识和工作技能等方面,但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待提高。
2. 培训方式:线下集中培训为主,线上学习资源相对较少,难以满足不同干部的学习需求。
3. 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不完善,导致培训效果难以量化,部分干部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存在的问题
1. 培训资源分配不均: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培训资源差距明显。
2. 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理论教学多,实践案例少,干部难以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 培训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与创新性,难以激发干部的学习兴趣。
四、改进建议
1. 优化培训内容: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增加案例教学,提高培训的实用性。
2. 多元化培训方式:推广线上学习平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培训的灵活性。
3. 完善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激励干部积极参与。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理论又熟悉基层实际的培训讲师。
五、案例分析 以某地基层干部培训为例,通过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成功提高了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满意度。
六、未来展望 基层干部教育培训需持续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工作需求。
开头:
基层干部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其教育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基层治理的效能。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结尾:
提升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需要从内容、方式、评估等多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层干部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工作任务,推动基层工作的高效开展。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培训项目,为基层干部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扎实做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是目前党员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争作贡献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基层党委在抓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上坚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强化培训的管理机制,使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者,对当前党员干部的思想现状和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分析和思考意见。
一、当前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精神面貌、工作节奏、服务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上关镇被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五个试点乡镇之一,被省委党校和市委党校命名为全省和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全镇党员干部都能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与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员干部上下配合、相互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一些重大矛盾、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党员干部之间、单位部门之间都能齐心协力,共同攻坚克难,体现出较高的党员干部素质。
二是工作作风不断优化。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在镇党委班子的带动下,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意识,亲民、富民、利民的理念,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和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三是争先精神牢固树立。多年来,全镇基层党员干部始终以自加压力、勇于创业的争先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管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还是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不论是在顺水行舟时,还是逆境困顿中,都能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四是廉洁自律得到巩固。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两个条例》和《实施纲要》,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较好地维护了党员干部的自身形象,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看,全镇党员干部政治信念是坚定的、精神状态是昂扬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工作作风是务实的、廉洁自律是合格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具体工作中,少数党员干部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还时常显现。
1、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先锋作用有所弱化。
2、受经济浪潮和时代冲击,党性观念有所淡化。
3、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减弱,开拓创新能力钝化。
4、少数党员干部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堡垒作用有所退化。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条:
一是忽视教育。少数基层党组织,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把计划生育等“一票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和重要工作来安排,一味以经济指标论英雄,忽视对党员干部正常的教育、培训,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难到位,党员教育缺乏新意,以致党建工作象流水帐,开展活动如四季歌,未能真正起到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素质的作用。
二是轻视学习。少数党员干部重干事、轻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借口工作忙等原因,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参加理论学习,理论素质差。同时,业务学习也少重视,知识老化,思想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党员干部知识方面的要求。
三是漠视管理。少数基层党组织,因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疏于对本单位党员有效的管理,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进出漠不关心,少数党组织甚至对党员的底数模糊不清,致使许多党员找不到“娘家”,组织生活没有着落,成为“挂名党员”。更有少数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党组织的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二、进一步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总的思路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要紧紧跟上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要紧紧跟上新形势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要紧紧跟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节拍。
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础性建设。中央、省、市和县委要着重加强乡镇党委党校建设工作,要重点考虑配备乡镇党委党校人才和拨付专门的培训经费,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心转移到乡镇,将乡镇党委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作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来抓。首先,着力研究乡镇和村居党员干部素质的标准体系。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又可以让党员干部认清差距,增强学习的内动力。同时,研究和配套确立科学的培训工作标准。其次,着力配齐配齐专门的乡镇党建工作队伍,把他们从繁重的乡镇事务中摆脱出来,把工作精力和时间全部放在党建工作上。第三,加强乡镇党委书记和党建工作队伍的培训,真正抓好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由乡镇党委书记负责的“一把手”工程,再采取多种形式把乡镇党建工作队伍培训好,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打好基础。
二要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多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在时间安排上要根据成人“三多三少”的特点,做到“三为主”。即根据党员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党员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通过开办“夜校”的形式,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党员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培训为主。二是内容安排上,要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要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为培训而培训;培训时要增强针对性,不能村干部和村支书培训内容一个样。三是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要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四是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要借鉴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以及远程教育网络和网上党校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要进一步创新培训工作机制。一是研究实行党员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知识水准,强制性要求其在任职期内必须达到,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二是探索多样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拓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面,努力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三是使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选任、监督与综合管理等工作衔结互动。一方面,要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另一方面,干部培训工作要跟上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步伐,及时对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产生的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岗位知识培训,让其早日适应岗位要求;再一方面,要将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干部,要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反之,要采取教育、诫勉、调整等约束措施,努力营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热情。
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报告
基层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担负着组织、领导、管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骨干。因此,切实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而且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我县基层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
澧县基层干部共3080名。其中,县直机关单位科级及以下干部1802名,乡镇街道干部262人,县属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384人,村、社区负责人和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632人;大学及以上学历1752名、大专637名、中专及以下691名;35岁以下的583名,36岁至50岁的2024名,51岁以上的482名。按照全县干部5年轮训一次的要求,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67期,共培训基层党员干部5700人(次)。
二、我县近年来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做法及效果
澧县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从改进培训教学方法入手,切实增强干部培训实效性, 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1、“理论+实践”案例式教学。针对村干部,推行'理论+实践'案例式教学,激发村干部学习兴趣。案例式教学即:讲师采取农村身边生动鲜活的例子,深入浅出地描述、说明、论证相关理论,充分调动村干部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村干部乐于、便于、易于吸收新知识的目的。如:在讲授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时,邀请已取得成效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结合实践经验讲课;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村干部到先进县市实地考察学习,在活生生的事物面前受触动、长见识、得教益,让村干部看得更清、记得更牢、学得更深,以此激起村干部的学习兴趣,产生思想共鸣,让村干部真正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
2、“模拟+问答”提问式教学。针对乡镇干部,推行“模拟+问答”提问式教学,强化讲师与乡镇干部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提问式教学即:讲师在理论培训时,结合理论知识点,采取模拟情景、点题问答和讨论等方式,增强干部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及时检验学习成效。如:在讲授如何提升现代乡镇领导干部能力时,设定一些新农村建设、党建服务经济、突发事件模拟等相关情景,随机点名要求乡镇领导干部现场回答应对的具体措施,或全员提问,或由讲师出题目,组织乡镇干部开展讨论,改变以往的“大灌输”,突出干部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他们善于提问、分析和总结,在培训时不敢懈怠,并自觉将领导能力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心得结合起来,认真思考应对之策,以此提高他们依法行政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3、“学习+调研”研究式教学。针对县直单位领导干部,推行“学习+调研”研究式教学,增强培训的纵深度。研究式教学即:在组织开展培训时,安排县直单位领导干部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调查,对农村工作进行研究。如:在镇村学习和锻炼时,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并就农村经济发展、矛盾化解、民生改善、加强党建等选择体会较深的角度撰写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通过 学习、调研、研究,让县直单位领导干部熟知理论概念,实现部门领导干部开展农村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双提高”。
三、当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对基层干部培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培训是加强干部管理,提升干部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如忽视干部培训和再教育工作,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培训教育工作是走形式,走过场,浪费时间、物力和财力,没有把干部教育培训这项战略任务提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最终导致对抓干部培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2、培训教育干部的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目前,干部培训的方式单一,依旧是以面对面“满堂灌”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主。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锻炼、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这种灌输式的培训方式陈旧,不具备吸引力和感染力,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不但难以提高参训者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提高基层干部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培训质量较低,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3、培训内容结构安排不合理。一方面,干部教育普遍存在重视政治理论培训,忽视技术知识、业务知识和岗位能力培养的现象,从而导致培训的实践性较差,针对性不强等后果。另一方面,培训内容的安排上有很多的雷同,导致培训内容与实践应用相脱节,难以达到培训目的,致使受培训对象缺少动力,造成学非所用的结果。
4、培训经费相对不足。由于认识上的误区、筹集经费渠道的不足,以及财政部门没有将干部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培训经费不能及时、全部到位,使得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保障不足,优秀的师资队伍没有了保障,也影响了干部参训的积极性。
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新需求
1、培训的任务越来越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校、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从省委、市委到县委都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要求,“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要形成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就澧县而言,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有100多个,乡镇有32个,在职党员干部达到7500多人,其中公务员3500多人;村居有227个,村支两委成员1127多人。以上如此数量众多的基层党员干部,其培训任务主要必须由县委党校来承担,由此看来,我县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越来越重。
2、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面对21世纪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汹涌澎湃的知识经济浪潮和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广大干部所处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岗位职能的内涵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广大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广大干部都需要不断提高自我,充实自我,需要不断扩大视野,把握更多的机遇。有94.9%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是必需的或需要的。过去我们组织干部进行培训更多地着眼于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现在则需要不断拓宽培训领域,增加培训的容量,进一步向突出执政能力建设,强化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等领域扩展。即使是原有的培训内容,也需要有新的理论和知识的提升有更切合实际的深入开掘。我们在调查中列了十项教学需求,结果作全选的有65%。广大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培训市场正以空前的深度和广度扩展,构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需求,这给各级各类干部培训基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3、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培训对象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在对培训者的调查中发现:90%的参训者学历在专科以上,82%的参训者学历在本科以上。培训对象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时期培训者在培训中的主导意识、现代意识、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对现代知识,现代培训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浓厚兴趣。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培训者要求党校教学内容应加大对社会理论热点的剖析,增加现代经济管理、社会工作等实用性课程。62%的培训者认为应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68%的培训者认为专题培训应进行实地调研,43%以上培训者认为培训方式应注重参观考察、个案分析、研讨交流。干部的培训需求多元化对干部培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五、提高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效果的对策建议
1、转变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培训理念。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培训理念。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转变以往干部培训中学用脱节的观念,在培训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办学,联系实际教学,做到真学真用,活学活用。二要注重质量,树立注重实效的培训理念。干部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因此要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能,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实现干部教育培训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培训理念。当今时代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而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前进的基础,是创新的动力。因此,在教育培训中要注意引导干部树立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
2、合理调整培训结构,努力增强干部培训的实效性。一要注重培训内容的时效性。随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要对培训内容不断地进行更新,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要有针对性的设置培训课程。要根据干部的特点和素质状况,确定不同培训目标和内容,及时把广大干部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理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入培训课程。三是培训内容要突出重点。在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___思想教育的同时,重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历史,国情和形势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进行本职岗位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培训。
3、整合现有资源,优化配置培训资源。一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开发和配置。鼓励党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业务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实现师资、学科、教学方法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并科学合理的利用经费。将干部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要逐步提高,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4、规范管理,制定并完善干部培训的制度。一要完善培训质量评价机制。重点对培训计划、方案、内容、师资水平、教学管理进行评估。二要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机构要把干部的学习表现、培训情况、培训成绩等记入培训档案,对每位干部的参训情况作到心中有数,也为选拔任用、考核奖惩干部提供依据。三要健全考核评价制度。要积极推行考试考核,全面考核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掌握运用理论知识、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等情况。
5、创新培训方法,提升干部培训质量。一是改进教学手段、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技术手段,丰富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二是组建讲师团送课下乡,解决干部工学矛盾;鼓励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坚持在职自学等多渠道提升干部培训质量。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员讲、学员听”的“满堂灌”的单向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员学习兴趣。
虽然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离落实干部大教育大培训战略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覆盖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班培训对象相对固化。一直以来,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主体班培训对象主要以培训轮训乡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培训对象相对固化,加之每年主体班办班期数有限,参训对象还受名额限制,从源头造成干部参训面不广,受训机会先天不足。
2、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培训落差。部分单位领导不重视干部教育培训,从上到下基本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习不是工作、学习耽误工作、学习的人不干工作,单位主体班名额本就有限,加之领导重视不够,对点名调训轻则换人,重则推脱放弃,造成干部更加少有参训机会,致使干部队伍素质停步不前,甚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工学矛盾解决不力致使想训不能训。一方面是培训机会少,另一方面是有了培训机会需要培训的人也参加不了,这种怪圈在基层普遍存在。随着平均年龄、业务熟悉程度的不断增长,胜任工作的人数却越来越少,造成很多重要工作岗位一人多岗,有的身处一线繁忙重要岗位。面对省、市、区很多专业培训,培训内容特别需要,但却实在分身乏术,单位也不愿意因为个人培训影响工作,一旦调训则工作断档,所以每次面对培训机会都只能无奈错过。
4、部分干部主观上消极参训致使能训不愿训。在我们区县一级,部分年龄约五十岁以上,已提拔到一定职级,继续向上提拔已基本没有希望的干部,有机会参加培训,而自己主观上不想培训。
二、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主要有:
1、主体班设置欠科学,调训难涉及。目前,我区干部能参加的主体班主要有处干班、科干班、中青班、党外干部班、妇干班等,受训对象主要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部分中青年后备干部。机关事业单位中所占比例较重的一般干部,有的由于年龄较轻、参加工作时间较短,有的职级未提升,基本少有机会参加党校主体班培训。
2、培训内容欠丰富,吸引力不强。一些年轻干部,由于离开学校不久,有着旺盛的学习精力、大量的闲余时间、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向上的期望心理,非常希望能参加一些政治理论培训以及业务技能培训。可事实上,这些年轻干部所能参加的,只有一年一到二次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新知识培训。而且,知识更新培训所涉及的外语、电脑、普通话等等知识技能,往往是比较初浅的,对于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干部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可以说,离校三到五年的年轻干部,几乎没有机会参加那些真正能提高能力素质的培训。
3、部分干部主观思想消极,终身学习难坚持。一是个人学习欲望下降。这部分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已有一定的年限,不论政治理论水平还是业务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处理日常工作已不成问题,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都降低了。二是学习动力不够。根据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一些规定,领导干部到了一定的年龄界限,得到提拔的希望已经很小,从客观上讲,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也就失去了动力。三是学习精力跟不上。部分干部年龄一大,记忆力肯定不如年轻时候,再加上四十岁以上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顾,精力也确实搭不够。
4、培训机构管理松散,约束激励不严格。干部教育培训缺少动力,一整套系统的、严格的、可操作的、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未形成。建立的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执行不够严格,有的流于形式。考试无压力,平时就不努力,考试结果也难分等级。对干部培训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存在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的现象,先训后用、届期必训的制度没有落实。不训照用,调训就可以不参加。无考核无奖惩,也就无激励,干部学习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从而形成了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弊端。
三、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设置主体班,保障调训的有效实施。
一是保障培训覆盖面。将青年干部作为培训重点对象,促使青年干部培训从年度培训转变为经常培训。注重扩大培训范围。采取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调学的方式,将后备干部、选调生、新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派到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都纳入到培训范围。二是实行培训计划申报。以往我们主体班实行点名调训时,组织部门在开班之前总为参训学员到位问题发愁。经常遇到单位领导讲原因不支持,干部讲价钱不配合,以单位工作忙、工学有矛盾为由,让干部调训工作很难到位。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采取自行申报计划的方式,要求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按照考虑干部本人意愿、单位统筹安排、五年内不重复培训、党委党组研究申报的原则,制定了五年参训计划,既保证单位有人参训,也让对自己参训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注重保证培训时间。开班之前与调学单位加强协调沟通,严肃学习纪律,保证每名干部的培训时间,用时间保证干部培训质量。
2、转变单位领导和受训对象培训观念。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干部队伍知识老化的现象已经出现,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一是领导者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发达国家、跨国集团公司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我国也在科教兴国战略之后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出来的。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自然就会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二是要树立干部终身教育观念。原来社会发展缓慢,知识的发生较少。现在,社会发展加速,知识也呈几何数增长。知识爆炸了,人脑还是那么大,所以得学,有选择的学,一直学,终身学。终身学习将成为干部的重要任务,成为人才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要树立干部的培训权利观念。全员培训、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不仅是组织对干部的要求,而且是干部的权利,不仅要安排干部参加调训,而且要为干部参加自选培训创造条件,以帮助干部建立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思想型、管理型转变。
3、保持培训内容的更新。
一是要实现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现在已经进入了精细化的时代,创新培训内容也必须由粗变细,变精,顺应干部成长规律,为不同岗位干部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突出教育培训的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二是注重在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上下功夫。要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联的内容进行专题教育培训。三是要实现补偿型向发展型转变。要求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不是现在缺什么就补什么,而是着眼未来,将来可能需要什么,现在就学什么,使培训内容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学用结合,注重成果的有效运用。
一是要坚持做到能者上,弱者下。我们如果能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做到能者上、弱者下,则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若不参加教育培训,能力素质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即使已经到了一定的职位,也有可能被降职免职。这样一来,只要有培训机会,领导干部自然会积极自觉地去参加,甚至没有机会,他们也会主动地去争取机会。二是要严把进出口关。至于一般的年轻干部,以及各类不同年龄的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只要做到干部队伍的能进能出,那么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也会提高。三是教育培训与干部使用相结合。把学习教育培训的成效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建立健全并认真实施先培训后上岗和在职进修制度,把教育培训的效果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学习合格作为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实行干部考学、述学制度,使干部做到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
现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按干部层级划分,根据笔者工作实践来看,区县一级对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科局乡镇普通干部、事业单位干部的培训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急需培训的年轻干部长期得不到培训,“游离”在党校主体班教育培训之外,导致干部教育培训对象覆盖不全面,存在事实上的“盲区”。
一、干部教育培训“盲区”的表现
虽然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离落实干部大教育大培训战略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覆盖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班培训对象相对固化。一直以来,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主体班培训对象主要以培训轮训乡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培训对象相对固化,加之每年主体班办班期数有限,参训对象还受名额限制,从源头造成干部参训面不广,受训机会先天不足。
2、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培训落差。部分单位领导不重视干部教育培训,从上到下基本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习不是工作”、“学习耽误工作”、“学习的人不干工作”,单位主体班名额本就有限,加之领导重视不够,对点名调训轻则换人,重则推脱放弃,造成干部更加少有参训机会,致使干部队伍素质停步不前,甚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工学矛盾解决不力致使想训不能训。一方面是培训机会少,另一方面是有了培训机会需要培训的人也参加不了,这种怪圈在基层普遍存在。随着平均年龄、业务熟悉程度的不断增长,胜任工作的人数却越来越少,造成很多重要工作岗位一人多岗,有的身处一线繁忙重要岗位。面对省、市、区很多专业培训,培训内容特别需要,但却实在分身乏术,单位也不愿意因为个人培训影响工作,一旦调训则工作断档,所以每次面对培训机会都只能无奈错过。
4、部分干部主观上消极参训致使能训不愿训。在我们区县一级,部分年龄约五十岁以上,已提拔到一定职级,继续向上提拔已基本没有希望的干部,有机会参加培训,而自己主观上不想培训。
二、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主要有:
1、主体班设置欠科学,调训难涉及。目前,我区干部能参加的主体班主要有处干班、科干班、中青班、党外干部班、妇干班等,受训对象主要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部分中青年后备干部。机关事业单位中所占比例较重的一般干部,有的由于年龄较轻、参加工作时间较短,有的职级未提升,基本少有机会参加党校主体班培训。
2、培训内容欠丰富,吸引力不强。一些年轻干部,由于离开学校不久,有着旺盛的学习精力、大量的闲余时间、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向上的期望心理,非常希望能参加一些政治理论培训以及业务技能培训。可事实上,这些年轻干部所能参加的,只有一年一到二次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新知识培训。而且,知识更新培训所涉及的外语、电脑、普通话等等知识技能,往往是比较初浅的,对于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干部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可以说,离校三到五年的年轻干部,几乎没有机会参加那些真正能提高能力素质的培训。
3、部分干部主观思想消极,终身学习难坚持。一是个人学习欲望下降。这部分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已有一定的年限,不论政治理论水平还是业务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处理日常工作已不成问题,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都降低了。二是学习动力不够。根据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一些规定,领导干部到了一定的年龄界限,得到提拔的希望已经很小,从客观上讲,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也就失去了动力。三是学习精力跟不上。部分干部年龄一大,记忆力肯定不如年轻时候,再加上四十岁以上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顾,精力也确实搭不够。
4、培训机构管理松散,约束激励不严格。干部教育培训缺少动力,一整套系统的、严格的、可操作的、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未形成。建立的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执行不够严格,有的流于形式。考试无压力,平时就不努力,考试结果也难分等级。对干部培训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存在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的现象,先训后用、届期必训的制度没有落实。不训照用,调训就可以不参加。无考核无奖惩,也就无激励,干部学习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从而形成了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弊端。
三、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设置主体班,保障调训的有效实施。
一是保障培训覆盖面。将青年干部作为培训重点对象,促使青年干部培训从年度培训转变为经常培训。注重扩大培训范围。采取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调学的方式,将后备干部、选调生、新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派到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都纳入到培训范围。二是实行培训计划申报。以往我们主体班实行点名调训时,组织部门在开班之前总为参训学员到位问题发愁。经常遇到单位领导讲原因不支持,干部讲价钱不配合,以单位工作忙、工学有矛盾为由,让干部调训工作很难到位。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采取自行申报计划的方式,要求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按照考虑干部本人意愿、单位统筹安排、五年内不重复培训、党委党组研究申报的原则,制定了五年参训计划,既保证单位有人参训,也让对自己参训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注重保证培训时间。开班之前与调学单位加强协调沟通,严肃学习纪律,保证每名干部的培训时间,用时间保证干部培训质量。
2、转变单位领导和受训对象培训观念。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干部队伍知识老化的现象已经出现,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一是领导者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发达国家、跨国集团公司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我国也在科教兴国战略之后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出来的。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自然就会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二是要树立干部终身教育观念。原来社会发展缓慢,知识的发生较少。现在,社会发展加速,知识也呈几何数增长。知识爆炸了,人脑还是那么大,所以得学,有选择的学,一直学,终身学。终身学习将成为干部的重要任务,成为人才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要树立干部的培训权利观念。全员培训、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不仅是组织对干部的要求,而且是干部的权利,不仅要安排干部参加调训,而且要为干部参加自选培训创造条件,以帮助干部建立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思想型”、“管理型”转变。
3、保持培训内容的更新。
一是要实现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现在已经进入了精细化的时代,创新培训内容也必须由粗变细,变精,顺应干部成长规律,为不同岗位干部“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突出教育培训的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二是注重在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上下功夫。要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联的内容进行专题教育培训。三是要实现补偿型向发展型转变。要求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不是现在缺什么就补什么,而是着眼未来,将来可能需要什么,现在就学什么,使培训内容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学用结合,注重成果的有效运用。
一是要坚持做到“能者上,弱者下”。我们如果能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做到“能者上、弱者下”,则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若不参加教育培训,能力素质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即使已经到了一定的职位,也有可能被降职免职。这样一来,只要有培训机会,领导干部自然会积极自觉地去参加,甚至没有机会,他们也会主动地去争取机会。二是要严把进出口关。至于一般的年轻干部,以及各类不同年龄的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只要做到干部队伍的“能进能出”,那么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也会提高。三是教育培训与干部使用相结合。把学习教育培训的成效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建立健全并认真实施先培训后上岗和在职进修制度,把教育培训的效果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学习合格作为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实行干部考学、述学制度,使干部做到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这意味着,将培训结果与考核晋升挂钩,可使对干部的培训要求变成刚性的硬约束,促进干部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培训。
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报告精华示例
现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按干部层级划分,根据笔者工作实践来看,区县一级对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科局乡镇普通干部、事业单位干部的培训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急需培训的年轻干部长期得不到培训,“游离”在党校主体班教育培训之外,导致干部教育培训对象覆盖不全面,存在事实上的“盲区”。
一、干部教育培训“盲区”的表现
虽然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离落实干部大教育大培训战略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覆盖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班培训对象相对固化。一直以来,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主体班培训对象主要以培训轮训乡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培训对象相对固化,加之每年主体班办班期数有限,参训对象还受名额限制,从源头造成干部参训面不广,受训机会先天不足。
2、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培训落差。部分单位领导不重视干部教育培训,从上到下基本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习不是工作”、“学习耽误工作”、“学习的人不干工作”,单位主体班名额本就有限,加之领导重视不够,对点名调训轻则换人,重则推脱放弃,造成干部更加少有参训机会,致使干部队伍素质停步不前,甚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工学矛盾解决不力致使想训不能训。一方面是培训机会少,另一方面是有了培训机会需要培训的人也参加不了,这种怪圈在基层普遍存在。随着平均年龄、业务熟悉程度的不断增长,胜任工作的人数却越来越少,造成很多重要工作岗位一人多岗,有的身处一线繁忙重要岗位。面对省、市、区很多专业培训,培训内容特别需要,但却实在分身乏术,单位也不愿意因为个人培训影响工作,一旦调训则工作断档,所以每次面对培训机会都只能无奈错过。
4、部分干部主观上消极参训致使能训不愿训。在我们区县一级,部分年龄约五十岁以上,已提拔到一定职级,继续向上提拔已基本没有希望的干部,有机会参加培训,而自己主观上不想培训。
二、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主要有:
1、主体班设置欠科学,调训难涉及。目前,我区干部能参加的主体班主要有处干班、科干班、中青班、党外干部班、妇干班等,受训对象主要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部分中青年后备干部。机关事业单位中所占比例较重的一般干部,有的由于年龄较轻、参加工作时间较短,有的职级未提升,基本少有机会参加党校主体班培训。
2、培训内容欠丰富,吸引力不强。一些年轻干部,由于离开学校不久,有着旺盛的学习精力、大量的闲余时间、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向上的期望心理,非常希望能参加一些政治理论培训以及业务技能培训。可事实上,这些年轻干部所能参加的,只有一年一到二次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新知识培训。而且,知识更新培训所涉及的外语、电脑、普通话等等知识技能,往往是比较初浅的,对于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干部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可以说,离校三到五年的年轻干部,几乎没有机会参加那些真正能提高能力素质的培训。
3、部分干部主观思想消极,终身学习难坚持。一是个人学习欲望下降。这部分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已有一定的年限,不论政治理论水平还是业务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处理日常工作已不成问题,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都降低了。二是学习动力不够。根据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一些规定,领导干部到了一定的年龄界限,得到提拔的希望已经很小,从客观上讲,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也就失去了动力。三是学习精力跟不上。部分干部年龄一大,记忆力肯定不如年轻时候,再加上四十岁以上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顾,精力也确实搭不够。
4、培训机构管理松散,约束激励不严格。干部教育培训缺少动力,一整套系统的、严格的、可操作的、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未形成。建立的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执行不够严格,有的流于形式。考试无压力,平时就不努力,考试结果也难分等级。对干部培训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存在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的现象,先训后用、届期必训的制度没有落实。不训照用,调训就可以不参加。无考核无奖惩,也就无激励,干部学习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从而形成了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弊端。
三、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设置主体班,保障调训的有效实施。
一是保障培训覆盖面。将青年干部作为培训重点对象,促使青年干部培训从年度培训转变为经常培训。注重扩大培训范围。采取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调学的方式,将后备干部、选调生、新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派到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都纳入到培训范围。二是实行培训计划申报。以往我们主体班实行点名调训时,组织部门在开班之前总为参训学员到位问题发愁。经常遇到单位领导讲原因不支持,干部讲价钱不配合,以单位工作忙、工学有矛盾为由,让干部调训工作很难到位。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采取自行申报计划的方式,要求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按照考虑干部本人意愿、单位统筹安排、五年内不重复培训、党委党组研究申报的原则,制定了五年参训计划,既保证单位有人参训,也让对自己参训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注重保证培训时间。开班之前与调学单位加强协调沟通,严肃学习纪律,保证每名干部的培训时间,用时间保证干部培训质量。
2、转变单位领导和受训对象培训观念。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干部队伍知识老化的现象已经出现,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一是领导者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发达国家、跨国集团公司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我国也在科教兴国战略之后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出来的。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自然就会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二是要树立干部终身教育观念。原来社会发展缓慢,知识的发生较少。现在,社会发展加速,知识也呈几何数增长。知识爆炸了,人脑还是那么大,所以得学,有选择的学,一直学,终身学。终身学习将成为干部的重要任务,成为人才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要树立干部的培训权利观念。全员培训、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不仅是组织对干部的要求,而且是干部的权利,不仅要安排干部参加调训,而且要为干部参加自选培训创造条件,以帮助干部建立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思想型”、“管理型”转变。
3、保持培训内容的更新。
一是要实现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现在已经进入了精细化的时代,创新培训内容也必须由粗变细,变精,顺应干部成长规律,为不同岗位干部“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突出教育培训的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二是注重在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上下功夫。要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联的内容进行专题教育培训。三是要实现补偿型向发展型转变。要求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不是现在缺什么就补什么,而是着眼未来,将来可能需要什么,现在就学什么,使培训内容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学用结合,注重成果的有效运用。
一是要坚持做到“能者上,弱者下”。我们如果能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做到“能者上、弱者下”,则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若不参加教育培训,能力素质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即使已经到了一定的职位,也有可能被降职免职。这样一来,只要有培训机会,领导干部自然会积极自觉地去参加,甚至没有机会,他们也会主动地去争取机会。二是要严把进出口关。至于一般的年轻干部,以及各类不同年龄的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只要做到干部队伍的“能进能出”,那么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也会提高。三是教育培训与干部使用相结合。把学习教育培训的成效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建立健全并认真实施先培训后上岗和在职进修制度,把教育培训的效果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学习合格作为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实行干部考学、述学制度,使干部做到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这意味着,将培训结果与考核晋升挂钩,可使对干部的培训要求变成刚性的硬约束,促进干部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培训。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县、镇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文件精神,研读了______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省委书记赵克志、市委书记陈刚、县委书记石洪等领导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重要讲话,学习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受益匪浅。我认为在当前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坚决拥护___举办的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查找自己的思想之陋、行为之垢,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一、_____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这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_____问题,并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次活动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和自己找、班子之间、党员帮等活动形式,查找到了我的一些问题,下面我将就反映的问题逐一剖析:
(一)形式主义方面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一是学习不够认真,忙于事务应酬,不愿挤出时间学,再者就是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显得无从着手、总觉得农村党员要求不高,放松学习态度,二是工作方法欠妥,只重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有对上级安排应付差事的思想,存在着怕得罪人的现象。
(二)官僚主义方面
1、很少参加小组的会议;
2、对小组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细、不够实、不够多
3、没认真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布置工作后监督少,造成工作效率不高;
4、容易奉行好人主义,回避矛盾。遇到复杂疑难问题,以拖则拖,
5、有时习惯自居自傲,不愿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建议。
(三)享乐主义方面
1、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2、工作上有总觉得能吃苦、能攻关、能战斗,存在思想懈怠的现象,
(四)奢靡之风方面
1、有爱面子,爱攀比,讲排场思想,
2、淡忘了艰苦朴素的习惯,
3、有时参加的个别业务招待活动,
针对提出的问题,这段时间以来,我是日三省吾身,认真思考问题的根源,争取找到症结所在,迅速及时地给自己洗洗澡、治治病,早日清除自己的思想之陋和行为之垢。 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
由于自身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参加政治学习的机会少,时间也不足,放松了思想建设,以业务工作代替党性锻炼,理想信念淡化。大局意识、敬业精神有所弱化。没有认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体会到_____的危害性。比如在到户走访上做的还不够好,村民反映还比较强烈,没有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对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主要力量的重视程度不够。
2、宗旨、务实意识淡薄,联系群众观念不够强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由于在工作中群众观念树立的还不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念领会不深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在具体落实上有偏差,在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上做的不到位,与班子成员、党员谈心交流不经常,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少,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得不强。
3、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够及时被发现,即使发现了也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村民反映问题的渠道不够顺畅,干部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够发现自己在_____上存在的问题,没有群众的镜子可照,干部的衣冠自然很难端正。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
这次___号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聚焦在作风建设上并集中解决_____问题,真是切中要害,开展的非常及时和必要。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反对和克服_____问题,必须首先从抓自身学习入手,端正学习态度,主动自觉地去研读马列主义___思想等理论,进一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___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
今后要改正重工作轻政治学习的想法,工作和政治学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真以党的科学思想理论武装头脑。
2、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孔子讲过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要求别人去做。反过来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否则,要求别人改进工作作风,自己却在崇尚形式,做官当老爷。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向别人说不的底气,才有要求别人向自己看齐的底气。清除自己在_____上存在的问题,必须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事事想着群众、事事为了群众。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赢得群众的肯定和拥护。
3、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积极落实民主集中制。
坚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个人手中的权力得到广大群众的监督;二是着力解决群众提出的突出问题,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清正廉洁、勤奋务实,严格遵守和执行上级规定的《准则》、《条例》和各项规定,决不越雷池半步。要通过班子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其他一些形式,经常听取大家的意见,认真接受党内外干部群众的监督,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为普陀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自我任支部书记以来我满怀激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由于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上,没有意识到自己在_____上面存在问题,通过本次群众路线活动的学习、查摆、对照,在认认真真照镜子,老老实实正衣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_____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组织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党的培养和群众的期盼时刻都是一种鞭策,作为党员干部的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党性修养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也不会因为阅历的增加而自然增加;党性修养,不仅要依靠自己的修养,还要靠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帮助和监督。今后我将在上级党组织和领导,以及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振奋精神,加倍努力,与班子一道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我村的下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91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
76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14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