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怎么写 > 报告怎么写
栏目

地质的实习报告怎么写(10种写法)

发布时间:2024-07-02 热度:31

地质的实习报告 写法1

内容怎么写

1. 实习经历概述:简要介绍实习的地点、时间、实习单位,以及你在实习期间的主要职责和参与的项目。

2. 地质知识应用:详细描述在实习中运用的地质学原理,如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实地工作中应用。

3. 实习任务执行:分享你完成的具体任务,如地质测绘、采样分析、地质报告编写等,阐述你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4. 技能提升:讨论通过实习你学习到的新技能,如使用地质软件、野外生存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

5. 遇到的挑战与解决:提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克服困难,以及这些经历对你的成长有何影响。

6. 实习心得:分享实习带给你的个人感悟,包括对地质学的理解加深、职业规划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期待。

开头:

在实习的时光里,我有幸深入地质领域,亲身体验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交融。这次地质实习不仅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在实践中磨练了专业技能,收获颇丰。

结尾:

回首这段实习经历,我深感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它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灵活的现场应变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我将珍视这段宝贵的经历,继续深化学习,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实习虽已结束,但我在地质学道路上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地质的实习报告 写法2

内容怎么写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地质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实习期间,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地质地貌的多样性,学习如何解读地球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 本次实习选在了具有丰富地质地貌特征的xx国家地质公园,从x月x日至x月x日,为期一周。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

1. 地貌观察:我们对公园内的山地、河流、湖泊、峡谷等地貌进行了详细观察,记录下各种地貌特征,如地形形态、岩石类型、土壤状况等。

2. 地质剖面测量:利用地质罗盘等工具,测量地质剖面,了解地层的走向、倾斜度及岩层结构。

3. 样品采集:采集不同地质时期的岩石和化石样本,进行后期实验室分析。

4. 地质历史探讨: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序列的分析,推测该地区的地质历史和演化过程。

四、实习体验与收获 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地质地貌调查的基本技能,还锻炼了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实地考察使我们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我们对地质学研究的热情。

五、问题与反思 尽管实习收获颇丰,但也暴露出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不足,例如对某些地质现象的解释不够深入,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还需提升。

六、未来规划 为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将进一步研读相关文献,提高理论素养,并积极参与更多的实践项目,以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开头:

在阳光照耀下的xx国家地质公园,我们踏上了地质地貌实习的征途,期待着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观察和理解。

结尾:

实习结束,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深深的感悟离开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实践让我们更加明白,地质地貌的奥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持续探索和积累。未来的道路还长,我们将继续在地质学的世界里,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心灵感受自然的韵律。

地质的实习报告 写法3

内容怎么写

1. 实习背景与目的:首先介绍实习的背景,包括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实习的地理位置,以及实习的主要目标。例如,你可能在一家地质勘查公司进行实习,目的是了解地质勘查的流程和技术。

2. 实习内容与过程:详细描述你在实习期间参与的各项活动,如野外考察、岩心分析、地层测绘等。每项活动应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以及你在这些活动中学到的知识点。

3. 实地案例分析:选取一两个具体的地质案例,详细阐述你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这可以是遇到的地质问题,或者是解决的地质难题,以此展示你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

4. 技能与经验收获:描述实习期间获得的新技能,如数据分析能力、地质绘图技巧等,并分享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如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

5. 存在的问题与反思:诚实地指出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你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这显示了你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6. 未来规划与展望:基于实习经历,谈谈你对地质学领域的理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展示你的职业热情和目标。

开头:

1. 引入实习的主题,简要说明实习的重要性,比如:“在地质学的学习过程中,实地实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的关键环节。”

2. 描述实习开始的情境,如:“当我踏入那片神秘而富饶的地质现场,我深知这将是一次难忘的探索之旅。”

结尾:

1. 总结实习的整体体验,但避免使用“总结”一词,可以说:“这段实习经历不仅加深了我对地质学的理解,更塑造了我的专业素养。”

2. 展望未来,表达对实习单位的感谢和对未来的期待:“我满怀感激,期待在未来的地质工作中,将这次实习的收获付诸实践,为地球科学做出贡献。”

3. 结束语可以是个人的感慨或感悟:“站在地质历史的长河前,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充满信心去揭示更多大地的秘密。”

地质的实习报告 写法4

内容怎么写

1. 实习背景:简述实习的地点、时间、实习单位以及实习的主要目的,为读者构建场景。

2. 煤矿地质概述:介绍煤矿的地质构造、矿层分布、煤质特性等基本信息,可适当引用专业术语。

3. 实习流程:详细描述实习期间参与的工作内容,如地质勘查、采样分析、数据记录等,列举具体任务和操作步骤。

4. 地质问题与解决:分享在实习中遇到的地质难题,如何通过学习和讨论找到解决方案,体现实践与理论结合的重要性。

5. 技能与知识提升:阐述实习过程中学到的新技能,以及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深化理解。

6. 团队协作与沟通:提及与同事的协作经历,强调团队合作在煤矿地质工作中的作用。

7. 安全意识与实践:强调实习期间的安全培训和实践经验,展示对煤矿安全规定的理解和执行。

8. 实习感悟与展望:分享实习带给个人的启示,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表达对行业的热爱和期待。

开头:

在炎炎夏日,我有幸在xx煤矿进行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地质实习,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亲身体验了煤矿地质工作的艰辛,也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习期间,我从理论到实践,从困惑到解决问题,逐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结尾:

回首这段实习时光,我深感自己在专业知识、技能应用以及团队合作上的成长。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每一次的探索都是一次挑战,也是对自我的提升。我将以此次实习为契机,持续学习,不断提升,期待未来能在地质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国的能源开发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地质的实习报告 写法5

内容怎么写

1. 实习概述:

- 简要介绍实习的时间、地点、实习单位以及实习的主要目的。

- 提及实习的地质专业背景,如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等基本信息。

2. 实习活动与任务:

- 列出实习期间参与的具体工作,如野外考察、采样、测量、岩土分析等。

- 描述每个任务的执行过程,注意使用专业术语,但要保持语言简洁易懂。

3. 实习体验与学习:

- 分享实习过程中的体验,如实地观察到的地质现象、遇到的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 强调实习中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如地质图的阅读、地质灾害评估等。

4. 实践案例分析:

- 选择一两个实习中的具体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说明所应用的地质理论和方法。

- 讨论案例的结果和意义,展示实习的实际应用价值。

5. 问题与反思:

- 提出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是技术性的,也可以是团队协作、时间管理等方面。

- 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建议或个人的成长计划。

开头:

- 引入实习的基本情况,如实习单位的背景和实习的重要性。 - 表达对实习机会的感激之情,简要阐述实习对个人专业发展的影响。

结尾:

- 回顾实习的整体收获,强调实习经历对自己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 展望未来,表达对进一步深入地质研究的决心和对行业的热情。 - 结束语可表达对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感谢,但避免过于正式或模板化的措辞。

地质的实习报告 写法6

内容怎么写

1. 实习背景介绍:简述实习的地点、时间、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你参与的地质项目或任务。

2. 实习目标与任务:明确实习的主要目的,比如学习地质勘查方法、理解地质构造原理等,并列举具体的工作内容。

3. 实地考察与实践:详细描述实习期间参与的实地考察活动,如地质剖面测量、岩石矿物识别、地质图绘制等。说明你在这些活动中所做的工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 技能与知识应用:阐述如何将课堂所学的地质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如运用地质年代学分析地层,通过地质构造解析地貌形成等。

5. 实习体验与收获:分享实习过程中的体验,如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野外生存技能的提升等。并讨论实习对专业理解和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

6. 问题与反思:提出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疑惑或者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讨论可能的改进方案或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7. 结合案例分析:选择一到两个具体的地质现象或事件,结合实习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展示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开头:

在xx年xx月,我有幸在xx地质勘查院进行了为期xx天的地质实习。这次实习为我提供了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宝贵机会,让我更深入地理解地质学的复杂性和魅力。

结尾:

实习结束之际,我对地质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感谢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我影响深远。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为地质科学研究贡献力量。

地质的实习报告 写法7

内容怎么写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 实习是地质地貌学习的重要环节,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加深对地质地貌现象的理解。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实地观察不同地质构造、地貌形态,了解地壳运动、风化侵蚀等地质作用过程,并学习如何进行地质地貌分析。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 实习地点选择在具有丰富地质地貌特征的xx地区,该地区涵盖了多种地质年代的地层和地貌类型。实习时间为202x年x月x日至x月x日。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

1. 地层观察:记录不同地层的岩性、厚度、产状,识别化石并推测其地质年代。

2. 构造分析:观察断层、褶皱等构造特征,分析地质构造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3. 地貌研究:研究河流侵蚀、风化剥蚀、冰川作用等地貌形成过程,探讨地貌演化规律。

4. 实地测量:使用地质罗盘、gps等工具,进行地形测绘和地质剖面绘制。

5. 数据记录与整理:详细记录观察结果,拍摄照片,制作实习报告。

四、实习过程与发现

1. 地层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xx地区的地层以砂岩和页岩为主,化石丰富,揭示了该地区悠久的地质历史。

2. 构造分析:观察到的断层线清晰可见,部分区域呈现出明显的褶皱构造,反映出强烈的地壳运动。

3. 地貌研究: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地貌与风化剥蚀形成的丘陵地貌共存,展示了地貌的多样性。

4. 实地测量:通过测量,我们绘制了精确的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5. 数据记录:所有观察和测量数据都被详细记录,为实习报告的编写提供了依据。

五、实习心得与体会 实习使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了地质地貌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提高了野外工作技能,也激发了我们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实地经验让我们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头:

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地质地貌实习之旅,带着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对地质学的热情,我们来到了充满地质奇观的xx地区。

结尾:

随着实习的结束,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地质地貌知识,还体验到了地质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艰辛与乐趣。这次实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对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学习中,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运用到更广阔的研究领域,为地质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质的实习报告 写法8

内容怎么写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

肇庆七星岩,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地质地貌研究于一体的著名景区。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和学习七星岩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提升我们的地质地貌知识和实地观测能力。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

实习地点:肇庆七星岩风景区 实习时间:2022年5月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

1. 地貌观察:通过徒步穿越七星岩,详细记录各景点的地貌形态,如峰林、溶洞、湖泊等。

2. 地质采样:选取代表性的岩石进行采样,分析其矿物成分和结构。

3. 地层剖面测量:使用地质罗盘测定地层倾斜角度,绘制地层剖面图。

4. 地质历史探讨:根据地貌特征推断地质历史,如岩层形成年代、地壳运动等。

四、主要地质地貌特征

1. 峰林地貌:七星岩的峰林是由石灰岩经长期风化、侵蚀形成的,形状各异,反映了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

2. 溶洞景观:如仙女洞、卧龙洞等,内部石笋、石幔、石柱丰富,展示出地下水溶蚀作用的成果。

3. 湖泊分布:七星岩湖群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貌的影响。

五、地质历史分析

根据地层剖面和岩石类型,推测七星岩地区经历了古生代至中生代的海陆交替,形成初期的沉积岩层,后经过地壳抬升,暴露地表,再经亿万年的风化、侵蚀,形成了现今的喀斯特地貌。

六、实习收获与反思

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化了对地质地貌理论的理解,学会了实地观测和分析方法。但也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提升现场判断和问题解决能力。

开头:

肇庆,这座岭南古城,孕育了神奇的七星岩。当我们踏入这片自然与地质的宝库,一幅生动的地质画卷徐徐展开,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解读。

结尾:

实习结束,七星岩的地质地貌之美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这次实习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学术的洗礼。我们将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知识的热爱,继续在地质地貌的道路上前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用所学的知识去揭示更多地球的秘密。

地质的实习报告 写法9

内容怎么写

1. 实习背景与目的: 开篇简述实习的时间、地点、单位,以及实习的主要目的,比如提升实践技能、了解地质工作流程等。

2. 实习单位介绍: 简要介绍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如单位性质、主要业务范围、在地质领域的地位等。

3. 实习内容与过程: (1) 工作内容:详细列出参与的具体地质工作,如地质勘查、岩土测试、地层分析等。 (2) 实践操作:描述具体操作步骤,如实地测量、样本采集、数据分析等,可使用专业术语。 (3) 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分享实习期间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如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4. 实习体验与感悟: 分享实习期间遇到的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个人的感受和成长。

5. 实际案例分析: 选择一到两个典型案例,详细阐述其地质背景、调查方法、问题解决策略,展现实习成果。

6. 问题与不足: 坦诚地提出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在知识、技能上的不足。

7. 改进措施与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建议。

开头:

实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在这次(实习单位名称)的实习过程中,我有幸深入地质一线,亲身体验了地质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对地质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结尾:

回顾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实习不仅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也让我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间的差距。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期在地质领域做出更多贡献。感谢(实习单位名称)提供的实习机会,以及指导老师们的悉心教诲,这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地质的实习报告 写法10

标题:2023年地质专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

地质专业实习是理论知识与实地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旨在提升我们的实地考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023年的实习,我们来到了位于xx省的xx地质公园,这里丰富的地质构造和多样化的地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习平台。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

1. 地形地貌观察:我们每天进行实地徒步,记录不同区域的地貌特征,如山地、河流、湖泊、峡谷等地形,并拍摄照片作为记录。

2. 地质剖面测绘:利用地质罗盘和测距仪,测量地质层的倾斜角度、走向和厚度,绘制地质剖面图。

3. 岩石矿物识别:收集各种岩石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和成分,对照地质图谱进行识别。

4. 地质历史分析:通过对化石的观察和年代测定,推测该地区的地质历史和古环境。

三、实习体验与收获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实地操作技巧,也深化了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例如,通过对xx岩层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地壳变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通过化石研究,我们理解了地质年代的划分和生物演化过程。

四、问题与挑战

实习期间,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天气变化带来的观测困难、地质数据处理的复杂性等。但这些困难锻炼了我们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我们更加熟练地应对实地工作中的不确定性。

五、反思与建议

回顾整个实习,我们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至关重要。为提高实习效果,建议未来增加更多模拟实操课程,提前熟悉设备操作;同时,加强与当地地质专家的交流,以获取更深入的地质见解。

六、未来展望

这次实习为我们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将所学应用于更广泛的地质项目,如矿产勘查、地质灾害评估等,为地球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2023年的地质专业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们从课堂走向实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我们深感地质学的魅力,并决心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和学习。

范文示例: 地质的实习报告6450字

1、 实习目的

本次的野外地质实习针对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05级学生。

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普通地质学》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2、 北京概况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北接滦平、丰宁、赤县和承德等县;西临怀来、涿鹿等县;南临涞水、涿县、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县、市;东与大厂、香河、三河、兴隆和天津市的蓟县为邻。东南是一块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称北京平原,其形状很象一个向群山丛中突出的海湾,故有“北京湾”之称。北京城座落在北京湾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纬39度28分,北到北纬41度05分,西起东经115度25分,东至东经117度30分,南北横跨纬度1度37分,东西经度相间2度05分。北京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的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京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脉绵延,山峰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为全市最高点。地貌呈明显的层状结构,山区河流多为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洵河和拒马河。

北京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有人类居住,曾发现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顶洞人遗址。全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辖九县十区,人口达1000多万,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交通运输枢纽。

3、 实习路线

本次实习共有五条路线。

6月25日: 灰峪村口的采石场-->;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东山腰处-->;灰峪东山梁处及从军向北,向西远眺-->;军庄火车站南,铁路剖面-->;铁路隧道附近 6月26日: 军庄以西,永定河边的陈家庄-野溪附近-->;下苇甸村西公路边-->;河东铁路东面-->;铁路隧道北口一带 6月27日: 昌平一号隧道-->;龙山顶-->;十三陵水库 6月28日: 房山区石花洞 6月29号: 周口店山口村东侧-->;羊屎沟口-->;东山口花岗岩采石场

附:交通位置图

二、 地层

北京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三迭系及上白垩统外,其它地层都有发育,总厚度达六万米以上。

1、 元古界

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布很广。

元古界的特点是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发育的第一个盖层,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沉积岩系。底部下部岩性以碎屑岩(砾岩、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学岩(白云质灰岩、页岩等)为主,夹有少量的粉砂岩。

(1) 青白口系(zq)

下马岭组(zq_)

本组特点是浅海相灰色,、黑色、黄绿色粉砂岩——页岩组成频繁、明显的沉积韵律。岩性变化较稳定。沉积厚度116-458米,由东向西有逐渐增厚的趋势,青白口以北最厚。

长龙山组(zqc)

本组底部为含砾粗石石英砂岩;下中部为灰白色薄——厚层石英砂岩(局部为长石石英砂岩),夹黄绿色页岩及粉砂岩,交错层理发育;上部为黄褐、灰绿色薄—— 中层含砾铁质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含海绿石;顶部为暗紫、灰绿及黄绿色页岩。与下马岭组假整合在不同层位上。厚约20-191米。

[3]景儿峪组(z q j)

本组底部为石英粗砂岩(含灰岩角砾),呈现沉积间断特点;下部为灰色中至厚灰层岩或白云质灰岩;中部为黄绿色薄层泥灰岩或白云质泥灰岩夹灰色灰岩透镜体;上部为灰白、灰黄、紫红、黄绿色薄层板状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致密细腻,具有泥质条带及缝合线构造。厚约76- 204 米。

2、 下古生界

北京的下古生界岩性基本稳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够丰富,代表一种典型的稳定浅海沉积。本区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而上奥陶统及志留系(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都不存在。

下古生界主要岩性为砂岩、页岩、豹皮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和纯厚石灰岩等,总厚约1600余米。

(1) 寒武系

下分三个统;

(1.1) 下寒武统

[ 1 ]昌平组即府君山组

本组主要由豹皮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所组成。

岩性横向变化大,厚约13.5到95米。

[ 2 ] 馒头——毛庄组

本组下部为角砾状泥灰岩,含角砾泥灰岩;中部为紫红色页岩夹砂质页岩,泥质白云岩与白灰质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砂质页岩、页岩及绿色页岩,夹薄层细粒结晶灰岩。与昌平组(府君山组)为整合接触,但局部有沉积间断。厚约50-185米。

(1.2)中寒武统

[ 1 ]徐庄组

本组以鲕状灰岩为主,可划分为五个沉积韵律。每个韵律起始于细砂岩,经鲕状灰岩与细砂岩或泥质条带灰岩互层,到大量的巨厚层鲕状灰岩出现结束。厚约60-100米,与下浮地层整合接触。

[ 2 ]张夏祖

本组下部以泥质条带泥灰岩夹页岩为主,有部分鲕状灰岩,上部则以巨厚层鲕状灰岩为主,组成一个沉积旋回,其中下部又可细分为四个韵律,每个韵律起始于页岩,随之钙质增高,出现泥质条带泥灰岩与页岩互层,韵律之末,出现了鲕状灰岩与泥质条带灰岩互层。厚约33-267米。

(1.3)、上寒武统

崮山组

本组下部为灰色泥质条带灰岩,鲕状灰岩,条带状结晶灰岩夹竹叶状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粉砂纸条带灰岩、鲕状灰岩、结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及少许钙质粘土岩。厚约59米。

地质实习报告,

长山组

以绿灰色泥灰岩、浅灰色泥质条带灰岩及竹叶状灰岩为主,下部有时夹少许灰绿色钙质粘土岩;底部为浅玫瑰色细晶白云岩夹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砾石,具有紫红色氧化圈。厚约29米。

[3]凤山组

本组上部为灰色中层含白云质灰岩、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及黑灰色薄板状灰岩;下部为灰色巨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局部含白云质,夹大量竹叶状灰岩,底部见紫红色含云母铁质条带。厚约79-97米。

(2) 奥陶系

北京只有下奥陶统和中奥陶统,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都缺少上奥陶统。

(2.1)下奥陶统

下奥陶统与凤山组呈整体接触关系。

冶里组

本组下部以浅灰、灰白色巨厚层细晶灰岩为主,其底部为花斑状白云石化微晶灰岩,上部为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灰岩,夹浅黄色含白云质条纹灰岩、竹叶状灰岩及钙质灰岩。厚约46-93米。

亮甲山组

本组下部为灰黑色厚层——巨厚层含燧石条带或团块灰岩夹中层泥质条纹灰岩、竹叶状灰岩及少量白云质灰岩、页岩;上部以灰黑色中层白云岩、含灰质白云岩、粘土质白云岩为主,普遍含燧石团块或燧石条带,其上多为玫瑰色燧石,其下多为黑色燧石,顶部白云岩局部为角砾状。厚约168-252米。

(2.2)中奥陶统

3、上古生界

北京的上古生界包括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迭统(山西组、红庙岭组)、上二迭统(双泉组)组成。没有泥盆系和下石炭统。

(1) 石炭系

(1.1) 上石炭统

下杨家屯组(太原组)

本组属海陆交互相,以灰黑、黑色粉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细砂岩、薄层泥灰岩1-2层。本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厚约38-176米。

(2) 二迭系

(2.1)下二迭统

山西组(中杨家屯组)

本组为陆相碎屑岩发育,下部主要为深灰色粉砂岩,灰色细砂岩夹灰黑色粘土岩、灰色硬砂岩及1-4层砾岩,砾岩中常含钙质结核。含薄煤层。厚约79-321米。

(2.2)上二迭统

双泉组

本组主要为灰绿、紫色凝灰质板岩和粉砂岩,中间常夹一层厚5-8米的灰白、绿灰色砾岩和砂岩。

4、 中生界

北京的中生界没有三迭系,只有侏罗系和下白垩统。

(1) 侏罗系

侏罗系中统

髫髻山组

以中性为主的火山熔岩及其集快岩、角砾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与下伏地层九龙山组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与九龙山以前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厚约3000-4000米

附:各层的信手剖面图 及素描图

三、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北京的岩浆岩分布很广,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发生许多岩浆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喷出活动和侵入活动。不同时期的岩浆岩成分不同,加上产状各异,使其岩浆岩 不论从化学成分到矿物组成上,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岩浆岩。

1、 侵入岩

根据岩体的接触关系、地质构造对岩浆岩的控制因素、岩体的变质程度等可将北京地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 早元古代

本期的侵入岩主要为超基性岩类和变质基性岩类。

超基性岩类中包括橄榄岩和辉石岩,多呈北东向小型岩体沿断裂带活片麻理侵入太古代的片麻岩中。

(2) 中、晚元古代

本期的岩浆活动有侵入和喷出两类。侵入岩体只发现有斜长环斑花岗岩体、四合村辉岩和红石湾辉石岩等。

斜长石斑花岗岩体沿东西向基底断裂侵入密云群沙厂组的片麻岩中,与片麻理斜切。岩体东西向延长,为一北陡南缓,向南倾斜的不对陈岩脊。岩石的特点是具似斑状结构,钾长石斑晶为卵形,外面包围一圈更长石或中长石。岩体内有棱角状片岩捕虏体。岩体被三次侵入。第一次是斜长环斑角闪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岩体的西部,岩石呈灰色或暗灰色。第二次是斜长环斑黑云母花岗岩,为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岩石呈红色。第三次是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呈红色;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呈米黄色;细粒花岗岩,呈浅色。

四合村辉石岩体:呈脉状侵入太古代密云群大漕组花岗片麻岩中。岩体主要由二辉岩和橄榄岩两个岩相带组成,但分异不好。岩石蚀变类型主要有蛇纹石化、滑石、蛭石化和绿泥石化等。

红石湾辉岩体侵入于太古代角闪斜长片麻岩及花岗质片麻岩中的超基性岩体。岩体可分为角闪单斜辉石岩、角闪二辉岩、角闪斜方辉石岩及橄榄辉石岩四个岩相。

2、 喷出岩

(1) 元古代的喷发岩体

属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呈古火山颈相及海底喷发组产出,以火山角砾岩、安山岩及凝灰岩为主。

(2) 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玄武岩

是一套经多次喷溢活动形成的玄武质熔岩流。每一喷发层厚度5米至15米不等,但都有底部小杏仁构造带、中部致密块状带和顶部大杏仁构造带等,杏仁体主要为石英、玉髓、方斛石、蛋白石、绿帘石等。柱状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

(3) 中侏罗世髫髻山组火山岩

由一系列中性火山物质构成的砾岩、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互层组成。火山岩系得岩性和厚度变化都很大,岩石组成也较复杂,主要的有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及火山角砾岩等。

(4) 晚侏罗世东岭台组火山岩

本组由一套酸性、中性及偏酸性岩类组成,主要以流纹岩、英安岩及粗面岩为主,并形成相应成分的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

四、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主要介绍太古代及早元古代的变质作用。

1、 太古届变质岩系

(1) 密云群

北京出露最早、变质最深的岩层,属于中深及深区域变质程度,岩性为各类片麻岩及麻粒岩,普遍受较强的混合岩化作用。

地质实习报告,

沙厂组

岩性以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混合岩化发育,主要为阴影状、条带状,其次为星占状。

大漕组

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大量花岗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角山岩和斜长角闪岩等,且纵向和横向变化较稳定。

[3]阳坡地组

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角斜片麻岩为主。纵向变化较大,横向变化较小。

密云群的三组从下到上,变质程度由深变浅、混合岩化由强到弱。各组段之间均为连续过渡的接触关系。

(2) 张家坟群

为一套以片麻岩、片岩为主,下部含较多的石英岩、大理岩的浅变质岩石。属浅、中深区域变质

石城组

岩性以黑云母石英片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夹石英岩为主。

椴树梁组

岩性以石英岩、大理岩为主,还夹有板岩和片岩,最底部的局部地点可见厚3至4米的底砾岩。

[3]山神庙组

岩性主要有为黑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斜长石片麻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

[4]宋营子组

岩性以黑云母斜长片麻岩、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

张家坟群变质程度浅,原岩成分由泥砂质——硅质——钙质——泥砂质——泥质,构成一大沉积旋回。反映当时地壳运动频繁,海水逐渐加深又逐渐变浅的沉积环境。

2、 元古界变质岩系

元古界的特点是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发育的第一个盖层,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没有变质的沉积岩系。底部下部岩性以碎屑岩(砾岩、砂岩、页岩)为主,夹有白云质灰岩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学岩(白云质灰岩、页岩等)为主,夹有少量的粉砂岩。

(1) 长城系

下部以碎屑沉积岩为主,由石英岩、杂色页岩过渡到灰岩;中部为石英岩、硅质白云质灰岩夹安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上部为碳酸盐岩。

常州沟组

主要由砾岩、长石石英砂岩及石英岩组成,

五、 地质构造

北京大地构造处于华北地台中部——燕山沉降带的西段。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大幅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又产生剧烈的造山运动。伴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褶皱变动与断裂变动广泛发育。

1、 灰峪向斜

2、 龙山断层

3、 昌平一号隧道两组剪节理

六、 外动力地质作用

1、 永定河上游河曲

2、 石化洞

3、 龙山风化

七、 地质简史

1、 太古代和早元古代

这是地壳最古老的一段历史。也是地壳活动最强烈的阶段,地球表面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已经形成。从岩相和地质构造可知,前期以巨大,急剧的沉降为主,整个地区被海水侵漫,接受了大量的沉积物,可能还有大量火山喷发物的堆积。而后期以显著的隆起占优势,伴随着沉积物受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大规模的岩浆侵入以及由于强烈的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而引起的显著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结果形成褶皱的变质基地岩系。太古代末的一次运动之后,海底抬升为陆地,经受长期的风化剥蚀和夷平作用,因而北京缺失下元古界。到了早元古代末又发生过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地壳主要由各种片麻岩、混合岩、片岩和大理岩组成,形成了很多矿产。没有发现古生物化石遗迹。

2、 中——晚元古代

这个时期以巨大的下降运动及早期局部地区伴随有海底火山喷发活动为特征,并形成很厚的海相沉积岩和局部的火山岩层。地质作用很少,岩浆活动微弱且范围不广。到万元古代末期没,北京和华北广大地区一起变为相对稳定的古陆。

生物界主要由微古植物和迭层石组成。化石成为鉴定地层的重要依据。

3、 早古生代

寒武纪的生物大爆炸,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各种化石得到大量保存。寒武纪至中奥陶世,大部分地区沉没于海底,形成了广阔而稳定的浅海,动物界飞速发展。地壳活动相对微弱,岩相比较稳定。早寒武世海侵开始,形成以泥质和碳酸盐为主的沉积。中奥陶世,海侵达最大规模,形成代表浅海相的由浅水至深水的碳酸盐岩相沉积。总之,海水由浅到深,沉积环境由动荡到比较宁静,依次形成紫红色页岩,鲕状、竹叶状及块状石灰岩、白云质石灰岩等沉积。

由于中奥陶世后,华北隆起,长期遭受剥蚀,因而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

4、 晚古生代

北京经过近一亿年的隆起和剥蚀,形成凹凸不平的地面,随后是中石炭世频繁的地壳升降运动,残积了铝铁及粗粒碎屑的沉积,继之海水侵浸大陆,形成粉砂质,泥质以至石灰质的沉积。一直到晚石炭世,均为海水时进时退的海陆交互相沉积。

石炭纪海中各种无脊椎动物发育。陆生植物大发展,森林密布。植物死后遗体被泥沙掩埋形成了煤。一直到早二迭世前期。到后期,气候变干,植物衰退,形成内陆盆地的碎屑沉积。

晚二迭世有微弱火山喷发,形成含火山碎屑以砂质为主的沉积。

石炭二迭纪是地质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造煤期。

5、 中生代

三迭纪北京没有沉积。进入侏罗纪后,早侏罗世又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期。

侏罗世裸子植物达到繁盛,真蕨类仍十分繁荣。爬行动物发生。

北京经历了二迭纪末的构造变动后又经过三迭纪长期的剥蚀,进入早侏罗世,在低洼地区沉积了厚度不等的砂页岩相。地壳活动增强,有间断性的火山喷发。之后,形成了许多短陷盆地,盆地中接受了周围高地带来的泥沙、砾石,在潮湿而温暖的气候下又是一个利于植物大量繁殖的时期。这就是地质历史上第二次重要的造煤期。

进入晚侏罗世,在早期岩浆活动以酸性喷发为主,形成一套流纹岩、英安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夹安山岩等沉积物。

地质实习报告,

早白垩世,一方面断裂升降,一方面是酸性岩浆的大规模侵入活动。这是北京重要的内生成矿时期。

从zhong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曾发生不止一次构造变动,因为中上侏罗统之间,上侏罗统与下白垩统之间及下白垩统与上覆第三系之间的一系列角度不整合。这次构造形成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大规模岩浆侵入岩体以及伴随构造变动而使北京大部分地区抬升,构成了今日山脉的雏形。

6、 新生代

这个时期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构造变动很强烈。

我国现代的地貌轮廓在中生代末就基本定型。

第三纪末,北京地区普遍上升,在广大地区形成了侵蚀基准面。

第四纪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出现了人类。出现了著名的北京猿人,以及之后的山顶洞人。开始进入人类历史时期。

第四纪发生了地史上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冰川活动。

《地质的实习报告怎么写(10种写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