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状况与发展成果
1. 描述过去一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包括gdp增长率、主要产业贡献、就业率等关键指标。
2. 强调民生改善,如居民收入增长、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教育医疗资源优化等。
3. 提及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以及环保项目进展。
二、产业发展与创新
1. 分析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如农业现代化、制造业升级、服务业拓展等。
2. 介绍科技创新成果,包括新技术应用、企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等。
3. 提出新兴产业培育,如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突破和规划。
三、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
1. 阐述社区治理的改进措施,如社区服务提升、平安县建设、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2. 强调公共服务的优化,如公共交通、公共卫生、文化设施建设等。
3. 说明法治环境的营造,包括法治宣传教育、公正执法、司法改革等。
四、生态环境保护
1. 回顾环保工作成效,如污染减排、生态修复、绿色生活倡导等。
2. 提出未来环保目标和举措,包括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碳中和路径等。
五、对外合作与开放
1. 总结对外交流与合作成果,如吸引外资、区域协同发展、国际贸易情况。
2. 展望开放政策,如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等。
开头:
尊敬的各位代表,大家好!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未来一年的工作计划进行展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砥砺前行,取得了显著成绩。
结尾: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面对挑战,我们将迎难而上,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开创我县各项事业的新局面。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建设繁荣、和谐、美丽的新县而不懈奋斗!谢谢大家。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帮助下,带领和依靠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负重拼搏,开拓创新,基本完成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总体概括为:目标明确,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基础夯实,发展环境逐步优化;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一)目标明确,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围绕县委提出的“两个快于”的目标,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抓重点、办实事,抓突破、重实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83亿元,增长13.4%(其中一产增长4.1%,二产增长27.67%,三产增长15%),较全市平均水平快0.6个百分点,一、二、三产比为46.5:35:18.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7亿元,增长4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300万元,增长1.93%。
第一产业持续发展,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完成农业总产值12.6亿元,增长4.15%。优质粮油、烤烟、畜牧、辣椒、药业、蔬菜六大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和“全国农业标准化贵州绥阳辣椒示范区合格县”。科技兴烟各项措施落实,烟叶质量不断提高,收购烟叶12.57万担,担均价522.48元。畜牧品改力度进一步加大,疫病防治体系进一步健全,畜牧产值达4.3亿元,同比增长30.3%,占农业总产值的38%,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启动“三证三管理”工作,完成畜牧税费360 万元,比去年翻一番。空心面基地全面投产,实现产值规模、数量质量双提升,首次实现外贸出口。积极开展涉农收费大检查,认真落实“三项政策”、良种直补等惠民政策,直接减轻农民负担452.6万元,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完成粮食总产量25.42万吨,同比增长1.49%。
第二产业巩固提升,发展基础得到增强。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投入技改资金4060万元,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910万元,增长28.7%。全面完成县境内煤炭资源的钻探普查工作,探明煤炭储量5.66亿吨,完成煤炭税费220万元。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全县共引进项目13个,到位资金1.4亿元,占市下任务8500万元的164.7%。
第三产业发展快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旅游业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通过普查资源,组合优势,成功申报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我县被列为全市旅游“一点一线一环”发展重点县,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凸现;通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委托北京大学专家完成了《绥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县旅游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不断促优扶强,打造精品,水晶温泉等一批旅游景点应运而生,独具特色的诗乡旅游知名度得到提高。随着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交通运输、房地产等其他行业消费活跃,预计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88亿元,增长15%。
(二)基础夯实,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能源工业取得新进展。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加大“一水一火”项目的工作力度,火电厂项目完成项目初步可行性论证,“一水一火”的坝基和拟选厂址勘界测量、地质钻探、地质灾害评价、压覆矿产评价等均通过专家评审。
公路建设取得新成效。交通“两纵三环四联线”的构建步伐加快。完成303省道路基工程、蒲金公路、虾绥公路和127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启动温泉—双河溶洞、小峰坎—枧坝、兴隆—大路槽、蒲场—关口等公路改造测设工作,强化农村公路管护措施,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增强。
城镇开发实现新突破。完成“两路、两化、一桥、一场”等市政设施建设,法院大楼、老年公寓、商贸城、政府行政办公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河滨美食坊等一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严格按政策拆迁面积4.4万平方米。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开展。完成黄杨、青杠塘、温泉、宽阔集镇建设总规修编,对蒲场、旺草、温泉集镇规划建设实行垂直管理,温泉、青杠塘等集镇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完成脱毒厂、油脂化工厂、两个乡镇食品站和四个小水电站的改革改制,认真处理和完善改革改制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澄清未改企业的基本情况。公共财政体制、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城环卫改革初见成效,县城管理综合执法开始运行,环卫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安全稳定开创新局面。加大信访工作和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力度,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结案率100%,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探索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目标。高度重视维稳工作,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整治斗争,全县社会治安环境良好。
(三)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299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较年初增加1.5亿元,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提升,住房、教育、通信、旅游休闲、保健等消费比重增加。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237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73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内,农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110.4万元。启动郑场供水工程和宽阔排洪工程建设,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投资757万元,完成坡改梯为主的农田建设任务6000亩,新建小水窖430个,新增灌溉面积600亩,解决农村人饮困难8758人,有4200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完成9.5万亩宜林荒山造林和2.8万亩天保公益林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和沼气应用步伐加快,完成沼气池2250口。“四在农家”活动深入开展,示范带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环境实现新改观。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国文化先进县”、“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教育“两基”和“普实”工作顺利通过复查验收。启动“十一五”规划编制,完成县境勘界工作。认真落实学校收费“一费制”,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开工30个教育基建项目,启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大力开展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工作,群众婚育观念明显转变,计划生育率达9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9‰内。着力资源整合,积极探索计卫整合工作,完成乡镇卫生院上划管理,完成县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区建设,积极开展季节性疾病的防治,预防重大疾病的能力不断提高。启动博雅苑绥阳陈列馆建设,完成县文工队充实组建、网络和电视分离改革以及“村村通”模改数工程21座,开通数字化电视和电视远程教育,网吧等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以广场文化、节庆文化和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县城以及“五下乡”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经济普查扎实推进。公安大练兵活动深入开展,公安队伍素质和形象进一步提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换证工作有序推进。人民武装、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信息网建设取得新进展,国防教育深入广泛,干部群众国防意识普遍提高。救灾救济、民族宗教、质监、气象、方志档案、物价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提高。政府班子率先垂范,坚持“一周政务计划”和“今日政务公开”。坚持重大事项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和向县政协通报制度,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4件,政协委员提案118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5%。认真落实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各项措施,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认真治理“三乱”,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取得新的成绩。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机关效能建设,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加强政务督查,强化目标管理,建立重点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开通市县视频系统、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广大干部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启动第六届村(居)委换届选举工作。
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经过全县各族人民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全县经济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发展基础得到夯实,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兴县富县的希望逐渐显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奋力进取的结果;是驻绥单位和驻军部队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凝聚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和全县50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50万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我县建设,为我县的发展、繁荣和文明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增投入,扩总量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仍需加快,工业经济还相对薄弱,工业化水平仍然偏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能力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增长乏力。四是经济外向度偏低,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五是财税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六是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管理和监督工作有待加强,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对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重要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更是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发、攻坚破难、加快发展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既有不利条件,更有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正视形势、保持清醒,正视成绩、谦虚谨慎,正视困难、激流勇进,正视机遇、乘势而上,按照县委确定的任务目标,努力开创绥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加快建设“绿色产品基地、特色经济之乡、休闲旅游新区、遵义卫星城市”进程,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全县50万人民的热切期盼。
根据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意识,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环境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我们的基础,建议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18.89亿元,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5892万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亿元,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63007万元,同口径比较增长13.1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亿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2432万元,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繁荣农村经济,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统筹城乡经济,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落实《___、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24]1号),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探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完成农业总产值13.02亿元,增长4.5%,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实施政策富农,落实农业农村各项政策。一是认真落实“两减免两补贴”等惠民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二是切实加大对涉农收费的清理和监管力度,确保“三乱”得到有效治理,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三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业投入;积极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对农村“六小”公益性工程的建设步伐。四是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充分运用政府公众信息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经网络和实施“阳光工程”、“百千万工程”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支持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是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合理有序流转,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增加农民规模经营性收入。六是认真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村帮扶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种养业优质品种的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生活质量确保4500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
实施基础兴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扎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坡改梯和粮烟水配套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启动后水河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工程,争取启动水洋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人工增雨防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切实抓好“四在农家”为主的示范带建设,努力推进农村“三改”,全力推进宽阔排洪工程、郑场排洪工程、郑场集镇人饮工程、土地整治示范工程及市级五项冬修定点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0个村1.5万人农村饮水安全,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有所改观。三是加强以沼气池为主的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实施沼气池2000口以上,抓好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宜林荒山造林、20个生态示范村、芙蓉江等流域和207省道绿化为主的生态建设,加快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创建步伐,争取石漠化治理工程项目,扎实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
实施科技强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以特色、规模、质量为先导,以实施“四种”工程为载体,强化产业带建设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开发乡土人才、培训涉农干部和农民事员 出题、大办示范基地等形式,加大农业适用技术优化、组装和推广,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在进一步抓好粮油、蔬菜、辣椒、方竹、药业等基地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烤烟和生态畜牧基地建设。一是按照“创新管理,确保面积,整合资源,提质增效,做强做优绥阳烤烟产业,打造绥阳名烟品牌”的思路,推进优质烤烟基地建设,确保干田好土种植烤烟8.05万亩,力争产量16.1万担,收购级内烟叶14.5万担,实现担均价550元,上中等烟比例95%以上,收购产值7000万元,创烟叶特产税1400万元。二是按照“力度不减、政策不变”的要求,推进生态畜牧基地建设。继续实施畜牧“15251”工程,依托市级种畜场,加大外二元母猪的引进力度,确保完成引进任务6250头;按照“重点突破、分类指导”的要求,引导坝区乡镇畜牧养殖业由家庭散养向规模养殖小区集中,建立100个外二元母猪养殖小区、200个外三元商品猪养殖小区;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继续实施第四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绥阳绿色生猪示范项目,打造绿色生猪品牌,构建畜牧物流平台,出栏生猪50万头,力争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40%,畜牧总产值5.3亿元;继续完善“三证三管理”制度,完成畜牧税费500万元以上。
实施市场带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发展一个产业、搭建一个班子、制定一个规划、培植一个龙头、建设一个基地、组建一批协会、创新一套机制、带富一方群众”的思路,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培植龙头企业,带动结构调整。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积极扶持油脂厂、祥兴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惠乐、三旺等养殖企业,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形成龙头,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二是搞活市场流通,有序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围绕区域性主导产业,扶持壮大烤烟、畜牧、辣椒、蔬菜等协会组织,大力培植农村经纪人队伍,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优势产业产地市场建设力度,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科技和推广体制创新。四是进一步完善和探索烤烟风险机制、畜牧“五包”有偿技术服务机制、农业发展投入机制、市场开发运作机制、涉农干部服务管理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做大全县经济总量。
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立足现有工业基础,优化工业经济结构,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谋求经济总量的新扩张,确保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892万元,增长20%。一是抓好重大项目的争取,为加速新型工业化提供项目支撑。按照热电联产、矿井建设同步走的要求,积极争取遵义发电总厂搬迁项目和遵义碱厂热电联营项目在我县实施;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开工建设清溪河电站,力争煤炭开发利用规划尽快评审,确保新增100万吨煤炭生产能力的矿井全面动工。二是抓好产业建设,为加速新型工业化提供有效载体,采取“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利益驱动、资源吸纳”的方式,促进更多的存量和增量资本向优势产业、企业聚集,尤其是对接“三线企业”搬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重点扶持以广林水泥、成功陶瓷等为主的建材企业,以油脂厂、实心人、祥兴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以宝光、双赢等为主的矿产开发企业,以北源、鑫源电力等为主的能源开发企业,以富煌、双龙等为主的包装企业,以义庭为主的机械制造企业。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龙头作用,依托得天独厚的洞、林、山、水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旅游经济。一是组织实施规划。抓好《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实施,启动景区景点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发展后劲。二是搭建开发平台。创新旅游产业开发模式,走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发展路子,以“中法文化年绥阳洞穴周”、绥阳旅游网站等为载体,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同时,加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培训和重点引进,培养一批旅游管理、营销、服务人才。三是构建产业雏形。积极挖掘开发旅游潜在资源,加强对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内九道门—宽阔水—双河洞“金三角”的整体包装,认真做好“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规划,帮助水晶温泉、农家乐景点做大规模、做上档次、做响品牌,建成“雅泉乡村旅游—博雅陈列馆—芙蓉江生态游—水晶温泉—双河溶洞—宽阔水”的“两日游”旅游线路,拉动旅游业发展。四是实现带动效应。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以扩大就业为目标,进一步壮大餐饮、娱乐、社区服务、运输、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以增强社会消费能力为方向,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现代服务业,以繁荣经济为根本,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中介咨询、现代物流、信息产业等新兴服务业,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提高到20%以上。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按照“五个结合”的思路,消除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规定和不合时宜的做法,加大引导、扶持、服务力度,扩大非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一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革,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替代,促进产品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发展开放型经济结合起来。结合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引导其向外扩张。三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致力于种养业,启动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工作,发挥地理标志商标的广告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四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五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大力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在公共事业领域各种限制,及时引导、鼓励其参与道路、桥梁、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的企业化经营。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原则,以构建承载10万人口县城和城镇化率达27%以上为目标,倾力打造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遵义卫星城市”。一是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力度,按照“倒排工期、加快进度、加强监管、确保质量”的总体要求,推进新区开发“十二个重点工程”和旧城改造“六项重点改造任务”。二是按照“完善规划,突出特色,多元投入,吸引人口、产业集聚”思路,结合上级“以奖代补”有关政策,继续支持乡镇加快小城镇和农村新村建设。加大规划执法和土地执法力度,严格城镇规划建设秩序。实施好重点集镇建设,提高城镇建设档次,完成蒲场新民、风华金承两个新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三是结合农村沼气建设、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及养殖小区建设,加强村庄建设规划管理,重点解决村庄建设布局不合理、施工安全无法保证、建筑质量低劣和卫生状况差等问题。四是加强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品位。巩固环卫改革成果,结合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继续实施“美化、净化、亮化、绿化”工程,按照“两抓两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环境治理力度,切实解决好集镇垃圾处理、乱搭乱建和占道经营等问题,保持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提升诗乡形象。
(三)着力投资拉动和开放带动,搭建经济发展平台。
进一步加大投资拉动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发挥投资和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和带动作用,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2亿元,增长2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
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公路“三年目标”。确保完成303省道(绥阳段),温泉—双河溶洞、小峰坎—枧坝、兴隆—大路槽、石浪关—青杠塘四条通乡油路及旅游公路工程,青杠塘—野茶、蒲场—关口两条经济路改造工程和18个村149.5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工程,旺草龙洞沟大桥的建设工程;分期启动郑场—小关、黄鱼江—茅垭、土凼—坪乐等通乡油路建设工程,确保通乡公路路基工程全面完成,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全面完成城网改造工程,认真实施县城自来水管网工程、蒲场镇小城镇综合开发项目和乡镇站所建设工程,确保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增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强化全社会开放意识,牢固树立“县外就是外”的观念,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环境。一是拓宽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重点突出能源、旅游、农产品加工、畜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力求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新格局;认真研究招商新策略,采取政府招商与企业、民间招商相结合,直接与间接招商相结合,以外引外、以商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等各种方式并用,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中法文化年绥阳洞穴周”、博雅文化馆开馆之机,组织开展一系列招商引资推介活动,不断提高诗乡绥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转变招商观念,规范招商行为。从侧重于税费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转向以服务、效率、诚信招商引资,积极完善推进“代办式”服务制度和绥阳县招商引资工作指南,继续推行“领导挂帮、一家牵头、共同推进”的重点引资项目工作协调机制,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诉必查,给招商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要建立考核机制,推行奖惩并举。继续执行和完善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财源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跑项目、争资金、促招商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责任追究制,严厉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四是加强跟踪服务,确保招商实效。认真抓好一批重点在谈项目、在建项目和扩建项目,做到有意向的项目广泛接触,在谈的项目紧盯不放,签约的项目狠抓落实,在建的项目加快进度,投产的项目强化服务,千方百计加快进度,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收益。
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实现持续稳定投资拉动。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投入政策,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认真抓好项目库建设,做好一批立足资源,突出优势的大项目、好项目的论证、评估和争取工作。按照“主动出击、用足政策、用活关系、跟踪到位”的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抓紧启动一批改善基础设施,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做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保证项目的争取和实施永续不断;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工程质量建设“四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和改革领导职能交叉、利益分割突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防止和克服政府权利部门化、部门权利个人化工作倾向,认真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加快电子政务办公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网上办公,实现县乡视频系统联网,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证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按照“反应迅速、指挥有力、衔接紧密、措施完善”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二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以实行聘用(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全面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和职称评定制度,理顺县乡“七站八所”、学校和镇村管理体制,确保在2024年建立和完善以聘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的用人机制和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发展能力。一是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工作。按照“整体统筹运作”、“一企一策”的改革思路,采取融资性租赁经营、股份制、整体出售、兼并等各种改革形式,盘活企业资产,完成粮食系统粮油购销公司、粮库、劳动服务公司职工安置工作,经贸系统永盛陶瓷、纸箱厂、食品公司、乡镇食品站、县物资公司和林业系统木材加工厂的改制工作,确保在6月底前实现“两个100%”。同时,认真抓好国有集体资产的清理和产权界定工作,建立和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深化财政改革。继续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加大“直接支付”力度,全面总结细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经验,强化财政监督,调整和完善镇乡财政体制,充分调动当家理财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推进“乡财县管”改革试点工作,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加强税收征管,促进财政收入稳定支出;强化预算约束,确保收支平衡。三是认真研究并准确把握稳健的财政政策,对接好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财政实力,稳定增加经济社会事业投入和干部职工收入。四是完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加大金融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五是牢固树立偿债也是政绩的观念,健全政府偿债机制,全面加强负债监管,严格执行项目申报审批制度,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四是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打击各种非法经营、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坑农害农等不法行为,尤其要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农资市场监管,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群众公共利益。
(五)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全力构建和谐绥阳。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一是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以加速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目标,以引导和促进地方特色产业为载体,认真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拓宽科技适用技术向基层转移渠道,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以公共技术服务、利益共享、网络式结构为特征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科技工作协调机制,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化、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制,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巩固省级科技进步先进县成果;实行企业技改贴息和名牌产品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应用新科技、新工艺,面向市场开发新产品,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资源的转化升级,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二是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环境,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抓好各类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急需人才的引进,大力开发乡土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三是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深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两基”、“普实”工作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严格执行学校“一费制”收费,大力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治理;拓宽办学机制,鼓励社会办学,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控制人口,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优质服务为步伐,以夯实基层基础为着力点,以开展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为载体,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治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六个转变”;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强化培训和队伍整建,着力提高计生队伍依法管理和搞好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兑现奖励扶助制度和各项优先优惠政策;按照“切块分割、分类指导、领导挂帮、强攻薄弱、全面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夯实“村为主”,全面提高村民自治质量;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努力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森林、矿产和水资源,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加强国土资源综合整治,严格耕地保护,全面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拍卖招标出让,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资源更新的补偿机制;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强农村基础医疗设施投入力度,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重点抓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改造;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在西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因病致贫的问题;加强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加快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抓好药品、医疗市场秩序整治和爱国卫生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组织建设,依法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清欠力度,搞好改制企业职工和下岗再就业的续保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养老、医疗、事业保险制度,全面启动工伤保险。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全面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救助制度,加强乡镇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改善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条件。统筹城乡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加强就业服务和培训,广辟就业途径,广开就业门路,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容纳劳动力较多的服务业。加大再就业援助力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按照“进一出一”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统筹做好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提倡和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确保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强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工作,发展社会互助事业,切实关爱社会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依法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保障劳动者利益。继续开展残疾人康复救助活动,扩大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大力开展“四在农家”、文明县城、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巩固和发展好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成果,确保博雅陈列馆5月份前开馆;抓好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努力提高电视收视质量和数量,建设“村村通”工程30座,完成广电大楼建设;继续加大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整治和音像文化市场的清理整顿。打造诗乡跆拳道体育品牌,着力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国防教育,强化人防、预备役工作,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扎实抓好“双拥”工作。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切实搞好经济普查,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继续关心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商、物价、气象、方志档案、质监、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活力。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发展社会。认真落实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和包案制度,建立预防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机制,积极排查和消除各类社会不稳定因素,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深化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律宣传职能作用,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平安绥阳”。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全面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巩固平安乡镇创建和基层交安员网络建设成果,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法律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以服务为导向,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服务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
科学理政,明确执政方向。一是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决策咨询机制、重大决策专家论证制度,确保决策有依据、有论证、有效益回报。二是完善业绩考评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定位出发,设置政绩考核内容,强调经济增长的效率,增加提供劳动就业、市场秩序、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公共服务的权重。
民主施政,端正执政理念。坚持重大事项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和向县政协通报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务会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严格按照“四制”要求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以县政府公众信息网、县长热线为载体,扩大和规范政务公开,积极探索实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制度,拓宽民主参政议政渠道,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依法行政,规范执政行为。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强化监察、审计职能,继续搞好经济责任审计、重点项目审计,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规范政府行为。深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简化办事程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与能力。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着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以诚兴政,提高政府信誉。扎实推进“诚信绥阳”建设,以政府信用为关键、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倡导信用行为,发展信用经济。讲责任、讲兑现,对决定的事情,承诺的事项,说了算、定了干,不说空话,多干实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出现的问题、发生的矛盾,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化解矛盾,做负责的政府、有为的政府、诚信的政府。
务实为政,改进执政作风。政府领导及其工作部门领导要带头倡导开拓创新之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带头倡导求实之风,少说多干,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带头倡导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努力做到工作思路实,因地制宜,不盲目照搬上级要求和外地经验,工作措施实,增强针对性不做表面文章,工作业绩实,不弄虚作假,不虚报浮夸,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满腔热情,坚持不懈地为群众解难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从严治政,加强政风建设。强化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党纪国法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意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政府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要管好自己、带好队伍,又要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大力推行民主评议行风制度,加大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力度,着力营造勤政廉政和干大事、创大业的社会氛围。
各位代表,宏图凝众志,责任重在肩。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高昂的斗志锐意改革,以饱满的热情致力创新,以务实的作风促进发展,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实现年度各项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努力奋斗!
《[推荐]2024年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政 府 工 作 报 告一文由www.1566.cn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__县扶贫办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乡镇、有关部门和重点村的支持配合下,我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坚持以党的十_大和县委十_届五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20__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足实情,勇于创新,扶贫开发“四项”重点工作有新进展。 根据《__市20__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的要求,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社会扶贫这四项重点工作的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整村推进工作扎实推进。 整村推进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了使申报的项目更具科学性和可操性,我办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地进行指导,反复进行研究和权衡,按轻重缓急程度对各重点村申报的项目进行筛眩根据群众意愿,组织__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20__年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__个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20__年度扶贫项目计划,县扶贫办积极争取各项扶贫项目,20__年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__余万元。 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在资金使用和运作上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截用、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同时建立项目监督和财物监督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审计和检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为止,大多项目都已基本完工。
(二)、产业化扶贫工作力度加大。
20__年度产业化扶贫和“一村一品”工作有效加强。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人员负责,健全了工作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示范引导,抓住__县跃民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覆盖面,增强企业的辐射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开展麻鸡养殖、优质稻栽培、大棚蔬菜等技术培训__期,直接参与培训__人,辐射带动___余人,各重点村农民素质普遍提高,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我县__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开发村,他们各具特色,陈坊村发展木竹加工业,争取林业部门中、幼林抚育及阔叶林封山项目,实现人平均增收___元;航埠村引进上海客商投资种植树莓、引导村民种植黄杞子;南门村村民刘勇在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养猪___多头,实现脱贫致富;七分村支部书记合股兴办粮食加工厂、机制砖厂,解决贫困劳力___人就业。曹坊、张家两村还发展板栗、茶树等种植业,大力扶持村民养殖麻鸡,村民的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三)、创新方式,“雨露计划”。
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创新方式,实施好“雨露计划”。会同就业局举办 “雨露计划”。因金融危机提前返乡的人中,绝大部分是初级务工就业者,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__县扶贫办针对这一现状,在原有的县劳动力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实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将高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培训课堂放入生产车间,极大的提高了“雨露计划”的效果,提升劳务技能培训的层次,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限度地加大就业机会。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今年,我县的“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___人,其中含“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培训任务15名。截止到目前,我县培训已全部完成,占任务的100,实现转移就业___人,转移就业率为___,其中在园区就业的有__人,省内就业率为__。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
1、社会扶贫工作参与性增强。 当前,重点村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希望挂点单位能办好事、办实事。全县8个扶贫重点村已安排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全面500名开展党员干部“1+1”结对扶贫工作,并建档立卡。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__县跃民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采劝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扶持农民养鸡,公司提供鸡苗并进行技术指导和负责回收,有效降低了农户养鸡的成本和风险,带动了广大贫困农民增收致富。
娄勤俭指出,2024年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危化品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新建10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各项应急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涉恶犯罪,强化特殊人群管理,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扎实推进平安陕西建设。
陕西今年将加快建设450所公办幼儿园 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将更加注重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快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全面完成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娄勤俭表示,今年将加快改变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每年新改扩建100所城区中小学,继续进行城市大学区制改革。优化整合高中和职业教育资源,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改革财政投入方式,支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推进健康陕西建设,启动全国综合医改试点,加快建立现代医院制度,积极组建医疗集团和医疗联合体,继续为基层培养全科医生和招收医学本科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快建设西北医科大学,支持陕西中医药大学创建全国一流中医高校,支持铜川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办学。
娄勤俭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陕西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切实落实失庭补助救助政策。
陕西今年将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 落实大病保险制度
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今年陕西将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0万人,重点做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去产能”分流人员就业工作。
娄勤俭指出,2024年陕西将完善被征地农民、个体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政策,逐步实现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现县城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
陕西今年将易地搬迁28万人 确保130万人脱贫
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陕西将按照与城镇、园区、中心村“三靠近”原则推进易地搬迁,今年将搬迁8万户、28万人。
娄勤俭表示,2024年陕西将完善路、电、水、网等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一村一品”和县域经济,产业脱贫一批。增加转移支付数额,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生态补偿就地脱贫。对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一条龙”帮扶,实现教育脱贫。实行农村低保与扶贫两线合一,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实施社保兜底。从今年起,省财政扶贫资金年均增长不低于20%,年内确保130万人脱贫。
今年陕西治污降霾分季考核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要实行治污降霾分季对标考核,强化特定时段重点防治,确保全省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娄勤俭表示,要从严控制矿山开采,坚决遏制违规采石和乱批乱建现象。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统筹实施桥山保护工程。开展矿区保发展治粗放、保环境治污染、保安全治隐患专项行动,改造提升陕北输油管道。以面源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为重点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出台关中水系规划,实施水污染防治计划。
同时,要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扩大全省天然气消费总量,提高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应用比重。推广绿色建筑,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支持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量分别削减1.5%、1.5%、1.5%和2%。
娄勤俭指出,2024年将编制全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从源头上防治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推行排污权、碳排放量配额和市场交易,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争取将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列入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改革试点范围。
陕西今年力争引进内资5900亿 进出口总额350亿美元
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要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抓紧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品质,争取获批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娄勤俭表示,要推进丝路沿线省市区一体化,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受理,争取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完善国际航线补贴政策,新开通9条国际航线,积极组织回程货源,着力提升“长安号”货运班列运行效益。
在增强招商引资中要提高针对性,毫不动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申请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区,狠抓央企进陕、西洽会、农高会、陕粤港招商签约项目的落实,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引进内资5900亿元。
同时,要继续做好半导体国际合作产业园、中俄丝路创新园、陕韩中小企业园、中哈苹果友谊园、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拓展“海外陕西”发展空间,全年进出口总额350亿美元。
陕西将打造关中城镇群 实施棚户区改造28万户
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将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娄勤俭指出,今年将全面推进“多规合一”确保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编制关中—天水城市群规划、沿黄城镇带规划、省域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定位城市功能和人口规模。编制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总体规划,加强西安、咸阳、西咸新区规划对接,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
按照大西安为核心、宝鸡为副中心定位,促进西铜、西渭、西商一体化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竞争力的关中城镇群。支持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引领陕北、陕南城镇群发展。
娄勤俭表示,2024年要狠抓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28万户,确保项目竣工前六个月编制完成配租配售方案、验收后三个月分配入住。
同时,要做好大城市停车场、充电桩建设,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省上抓好2—3个市作为试点。加快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进程,完善县城和重点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并配套发展人工湿地,对20个县城过境公路实施改建。
娄勤俭说,未来一年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年内户籍城镇化率达到40.8%。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积极推进房地产“去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支持建筑业提质增效。深化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开展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环境的创建活动,推行一网通、一站通、一卡通等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
陕西今年将打造旅游精品景区 推广《长恨歌》模式
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陕西将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和拉动消费的作用,围绕“互联网+”发展新型业态。
娄勤俭表示,2024年将发挥30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引领作用,推动国有单位和社会资本联手开发多元化文化产品、打造旅游精品景区与线路,启动实施优秀中青年作家“百优计划”,推广《长恨歌》演艺模式,鼓励文艺团体固定景点开发精品剧目,结合文化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游和城郊休闲游,让中外游客在休闲娱乐中留下对陕西的美好记忆。
同时,围绕“互联网+”发展新型业态。以同国家通讯基础运营商和电商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推动互联网与制造、能源、农业、商贸、物流、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展众包设计研发与网络化协同制造,建设智慧矿区,发展精准农业和农村电商,设立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推动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使转型升级跟上时代步伐。
名词解释
百优计划:由知名作家集体推荐100名左右有创作热情和发展潜力的年轻作家,省政府连续3年、每年提供4万元经费,资助其安心创作文学精品。
陕西启动“2025行动计划” 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基地
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将按照中高端要求优化工业结构,优化产业聚集承载空间,让创新要素渗透到全省各个领域。
娄勤俭表示,未来1年将选择30家科研院所复制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模式,支持企业采用延长模式兼并重组科研院所,完善工研院运行体制,支持所有在陕院士与高校共建实验室或研究室,加快建设西安交大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资助高校实现众创空间全覆盖,加快培育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主体。
同时,将启动中国制造2025陕西行动计划,依托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3d打印、机器人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一体化产业基地和千亿规模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全国自主品牌汽车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国内的航空及航空服务业和卫星应用产业聚集区,加快培育壮大新支柱产业。
陕西将实施150个技改项目 坚决淘汰“僵尸企业”
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陕西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心谋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切实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实现“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
娄勤俭表示,今年将重点开发陕北和彬长煤矿,逐步关停渭北老矿区。分类推进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争取中央专项奖补资金,坚决淘汰“僵尸企业”、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领域无竞争力企业,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全面评估技改资金使用情况,发布指导目录,实施150个重点技改项目。
同时,要紧扣国家政策取向,进一步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继续加强“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全力加快包西、西成高铁等项目进度,努力推进陇海铁路功能北移。以加密高速路网、增强等级公路联通能力和建制村通油路为重点加快公路建设,切实抓好黄陵至延安、宝鸡至坪坎、平利至镇坪高速和沿黄公路、搬迁集中安置点连接线建设。
另外,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推行股权投资、搞好以奖代补、开展风险补偿、完善财政贴息和政府购买服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产业。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陕发展,健全地方金融体系,争取两家民营银行获批,探索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积极发展金融租赁和消费金融,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娄勤俭说,2024年要全面公布市县两级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实行投资项目审批监管线上运行,加快推进“证照分离”,完成行业协会商会行政脱钩试点,争取列入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陕将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24年县域就诊率达90%
省长娄勤俭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将围绕健康陕西行动计划,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2024年县域就诊率达到90%,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北京市海淀区做为我市科技、教育、人才的汇集地之一,辖区面积______方公里,户籍人口_____万人,流动人口_____多万人,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海淀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国公务 员在线 提供.调研报告,而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复杂的人口结构、人们固有的偏好形成的多样化需求,如何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整合现有社会资源,构造一个适合区域发展的良好的人口生存与发展环境,为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改革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与成绩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虽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任务没有改变,但在海淀区人口计生委的工作方法中已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现代政府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更加注重了人口、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人自身的价值。他们在基层的具体工作中也越来越感到,在当前社会全面改革的浪潮中,人口和计生部门必须将自己的社会管理角色由演员变为导演,由被动地接纳上级布置的具体工作任务转变到更加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建立工作长效机制,特别要在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上下功夫,找准本区域存在的发展瓶颈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案、开展工作试点并不断总结推广经验,才能使工作更有针对性,保证改革发展的大局。
从起,海淀区在北京市率先启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结合区域内街道、乡镇的特点、难点及工作优势,确立了现居住地管理、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新型封闭式物业小区管理、建立并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中管理服务新模式等课题,选定十三个乡镇、街道作为试点单位。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在现居住地为主管理、居(村)民自治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积极推进现居住地管理
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的现居住地为主管理,是当前作好人口计生工作对基层政府的更高要求。随着海淀区的快速发展,人户分离人员大量增加,加之流动人员的大量涌入,如何准确掌握现居住地人员的基本信息成了海淀区人口计生委面临的最大难点。在全国人口信息还没有形成统一交流平台的情况下,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对区内形成的人户分离人员率先实行现居住地管理,制定了《海淀区计划生育现居住地为主管理办法》,在全面登记人户分离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清理本区内人户分离人员,通过自主开发的管理与服务软件、联系会、信函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反馈-再交流。在wis系统和国家外来人口信息交流平台建成后,又积极运用这两种渠道开展交流。同时,海淀区人口计生委还修订了《海淀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将人户分离人员的计划生育率纳入现居住地考核,促进了现居住地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到底,已登记各类人户分离人员共7.8万余人,区内人户分离信息交流率92%,确认率为62%。
的基础。试点成功后,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及时召开了全区综合改革工作会,在全区推开这种管理模式,努力推进在物业中形成一种社区管理、部门配合、物业协助、业主受益的长效工作机制,谋求政府、企业与业主的互利三赢。
(二)大力推进实现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
20世纪90年代初,海淀区开始在农村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通过建立村民自治章程、自治公约等形式,使计划生育逐步融入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出现了聂各庄十星文明户评比等一些典型的村民自治工作经验。初,海淀区在继续总结、推动村民自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管理的新特点和社区居委会的组建工作,研究出台了《海淀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工作指导意见》,推动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工作与居民自治整体工作同步启动。
在自治工作启动中,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居委会还习惯于作为政府的基层组织,对自治工作的概念、目的、形式等认识模糊。为转变这种观念,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加强了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宣传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的涵义,要求结合社区群众的特点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宣传和需求调查,通过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会的形式拟定有社区特色的居民自治公约和自治章程,依靠协会的资源和优势将居民自治工作的内容以适当的形式落到实处,形成以宣传为先导、以章程为保障、以协会为载体、以需要____计划生育居民自治。通过努力,海淀区出现了一批以自治承载的相约健康在社区、生育文化社区活动,诞生了精品社区计生卡通形象,并有了交互式自治这样的创新工作形式。一些社区还引入香港社区服务理念,实施新家庭计划,建立生殖健康服务自助平台,以服务为出发点引导社区居民从关注健康到主动支持、帮助政府做好本社区居民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进了四自理念的落实。目前,全区所有的居委会都已制定了自己的居民自治章程和公约,并根据指导意见全面开展自治工作。
(三)全方位推动计划生育综合优质服务
在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海淀区人口计生委逐渐体会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其提出时还以较为单纯的技术服务为内涵,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知识宣传、技术服务、满足人的尊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这样一个综合优质服务的概念。这一结论的提出,为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全方位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搭建了一个更为完整的工作框架。
1、在技术服务中,通过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延伸服务网络推进优质服务,形成以区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中心为基点,以地区医疗机构为主体,以社区卫生站(村卫生室)为补充的全方位技术服务网络。
海淀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中心承担了免费为农村及城市无业育龄人群开展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并为外地来京无业育龄妇女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接待外地来京人员9万余人,未出现一例并发症和事故差错。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近几年海淀区人口计生委通过对服务机构外环境的改造装修、配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严谨的工作制度和人性化的服务流程等对服务硬件、软件进行全面升级,为术后人员提供亲情搀扶、送健康礼品、发健康处方等温馨服务,就诊群众满意和比较满意率达98%。
为充分利用地区卫生资源,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开展计生卫生联手,建成由66家医院和69家社区卫生站、有50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技术主体服务网络,不仅保证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还承担了免费发放避孕药具、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发放健康处方等服务,实现了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海淀区启动《海淀区开展育龄夫妇享有生殖保健服务规划》,以政府工程的方式启动对城市无业、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的生殖健康检查,已有8万多名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此项服务,并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还有2.8万名已婚育龄男性进行了生殖健康检查。
在药具服务工作中,海淀区人口计生委以承接国际项目为切入点,在全区安装了500部自动售套机,同时推进免费药具的发放渠道,实现了在全区所有的居(村)委会、外来人口一站式办公地点、人才职介中心、社区卫生站、乡村卫生院(室)、66家医院、部分高科技公司、大型集贸市场电子市场、地下空间外来人口租住地等地设立了避孕药具免费发放自取架,又增设了26个免费自取发套机,使生活在海淀的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到需要的服务。
2、在知识宣传中,通过构建宣传网络,创新宣传方式,拓展服务人群推进优质服务。海淀区人口计生委构建了以空间四条线、地上精品现、沟通面对面的广覆盖宣传网络:一是抓住北京电视台、《中国人口报》、《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海淀报等主流媒体,通过设专栏、出专版,开展对生殖健康知识、政策法规以及工作经验的总结宣传。二是抓住特色活动出精品,组织开展了樱花香,碧水长、婚育新风传四方的昆玉水系大型流动宣传、独生子女艺术节、生殖健康进军营等一系列精品特色活动。三是建成了以生育文化墙、人口文化园为代表的一批精品生育文化宣传阵地。四是树起了以人文关怀为基、以计生宣教公益广告组成的城市风景线。五是相继开发了针对大学生、公司员工、外来人口等不同人群知识需求的网络模版和dvd光盘,出版了以《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对您的关爱一如既往》为主旨的一系列科普图书及电子图书。六是建成了三个计生宣传网站和一个网上人口学校,推进政务公开、宣传人口国情、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生殖健康知识,并及时开通了网上行政审批。
海淀区人口计生委还尝试通过在互联网开设网上直播的方式组织了关注新《条例》,专家与您零距离《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网上宣传咨询活动和中关村白领,大方谈性男性健康日专题活动,两次活动共得到近70万网民的关注。
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知识服务,使海淀区人口计生宣传的受众面不断扩大。但海淀区人口计生委的目标还有更远。在圆满承接联合国人口基金在海淀区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开展的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项目后,海淀区人口计生委根据需求调查,将青春健康知识传播的时间从育龄人群拓展到中学生,在全区中学生中启动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按照项目动作的方式总结经验,组织专家编写并出版了北京首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教材,目前全区已有70%的中学将此教育内容纳入了教学计划,直接受益学生已达9万多人次,家长受教育为3万多人,亲青服务咨询人数约1.5万人次。海淀区人口计生委还拟将此项工程继续向小学高年级拓展。
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仍是海淀区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人口流动状况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人口的流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城市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调整城乡劳动力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口的流动,也给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与服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海淀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封闭物业小区增长量大,人户分离人员持续增加,外地来京流动人口不断增长,加之国家和北京市为流动人口多项便民措施的出台,加大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与服务难度。
一是对目标人群管理脱节,服务对象不明晰。当前,我国人口流动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作为流动人口的主要管理机关的公安部门,在现存管理体制、方式下对其管理对象底数不清、分布不明,特别在人性化管理推行的进程中,公安机关原有的强制手段取消,综合的社会管理模式还没有建立,进一步加剧了对流动人口管理措施的弱化,作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对象更难以做到明晰。
当前,在一些外来人口大规模聚集的地方,基层政府为解决当前一些矛盾,还常常通过设置一些临时机构、临时人员去实施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管理工作,使公共政策实施不仅面临管理主体本身的合法性问题,而且一些管理人员本身的行为失范可能又会酿成新的冲突甚至局部管理危机。况且这种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可能还会使城市进一步扩大人口吸引的态势,在交通、住房、能源、教育资源等多方面对城市发展形成新的压力,也使得地方行政领导对类似的财政的投入有一定的顾虑,因此地方财政在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方面不够积极。
三、建议
(一)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对综合改革的规划
海淀区是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大局中的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改革开放的程度。海淀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东部地区的一个缩影,同时又客观代表了东部地区,因此海淀区市的综合改革工作在东部地区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经国务院原则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4年)》宣布了北京的使命: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当前,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一轮飞速发展之中。经济的发展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海淀区人口计生委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把人口发展纳入到海淀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要按照到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在2024年前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建立新的工作机制的要求,制定海淀区关于综合改革的规划,率先实现建立新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
(三)继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
流动人口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正确认识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流动人口主要以经济为目的,真正以超生为目的的流动人口是极少数。流动人口的计划外生育,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政策滞后,管理和服务工作没有跟上。比如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避孕药具的发放以及计划生育事故救助等方面,流动人口能够享受到的服务就十分有限,不利于提高他们预防意外怀孕的意识和能力。流动人口中的农民工未婚先孕,有些是因为我们的管理手续太繁杂和宣传不到位,他们没有领结婚证而造成的。高档住宅区居民的超生问题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有些是我们法制宣传不到位的缘故。通过改进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工作,这部分超生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可以更好地维护流动人口特别是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权益。海淀区作为首都的一部分,要自觉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积极探索研究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新方法。要通过加强服务、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等途径,加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高档住宅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乡镇政府换届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大会的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20__年以来,本届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镇第一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经济发展空前活跃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税”的总体目标,不断增加农业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盘活农村经济,呈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好势头。至20__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7260.84万元,比20__年增加1112万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89.1元;劳务创收达1348万元,比20__年增加425万元,增长40%;粮食总产达7588.1吨,粮食总播种面积稳定在23000亩左右。
——工业经济迅猛增长 镇政府始终把优化环境,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广辟招商途径,努力实现投资商与地方发展双赢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本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五年来,全镇共引进资金5148万元,先后修建了金桥、阳桥、金水、金石、六洞、石家山、岩垅、福江、金坪、田垅等大小电站16座,新增装机容量1.3万千瓦,新修华昱、双发、丰顺等硅厂3座,塑料厂1家,石材厂1家。到20__年,全镇共创税收531.1万元,较20__年财税的238万元,净增273.1万元,增长了1.1倍。今年有望突破600万元大关。
二、基础建设发展喜人
——小城镇建设发展不断完善 自20__年撤乡建镇后,小城镇建设发展被列入镇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五年来,陆续完善了下水道1200多米,街道硬化1000米,规范了农贸市场运营秩序,融资30余万元新修了旗形跨河大桥1座,开发人形小区建设1个,新增镇域面积0.5 平方公里,新增小城镇居民500人,并成立了回龙居委会。
——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 以项目带动为主,发动群众积极投劳捐资,大力建设各类基础设施。争取400万的砂改油项目对圭葛公路进行了硬化,实施了岚水江、福坪、旗形等3个村的村级通畅工程项目,结束了村级公路无硬化公路的历史。目前,楠木冲、横路、复兴、白坪、老院子、方竹、步鳌、福泉等8个村的村级通畅工程正在实施之中,力争年前实施并完工。完成了方竹村的自来水改水工程项目,争取资金维修加固了朝阳一坝、山背小
(二)型水库等水利重点工程。
——通信通讯实现无死角 全镇增容电话780部。增容移动基站6座,联通基站1座,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移动电话的目标。有线电视成功与怀化溆浦联网,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计划生育负压推进 随着计生环境的变化,计生工作曾出现了一些困难,掉了类,退了位,甚至到了“黄牌”的边缘。但通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计划生育依然稳定在全县的中游水平。特别是近两年来,借助于我们良好的基础,良好的队伍,狠抓了计生基础工作,为我镇扭转计生的被动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教育决定人才,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是镇政府一贯坚持的原则。健全完善了议教制度,规范了学校“一费制”,落实了上级有关减负文件精神,教育工作中的“两基”顺利通过省、市、县检查验收,“两督”工作抓得主动,曾受到上级好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__年,升学率分别为72%,毕业率为75%,考吉首大学的2名,获单项奖励的260人次。
——卫生医疗稳步推行 20__年,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传播极快,危害极大。镇政府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已任,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果断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当时杳竹村的村民韩某某 ,疑似“非典”患者,镇政府工作人员不顾自身安危,送患者到县城实施隔离。为了尽力避免“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的悲剧重演,我镇按县委、政府的部署安排,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初步建立 继五保户补助资金落实后,对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又实施了低保制度,按“逐步发展、应保尽保”的原则,现全镇共有低保户246户,实现参保489人,五保户94户,94人。尽最大努力加强抗灾防灾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如20__年“6.25”洪灾,造成了3死8伤、损失过亿元的严重后果,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战天斗地,淤泥中救人,悲惨中善后,市场上疏散人群,洪水后的街道清淤,灾民安置,灾后重建。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共发放救济粮7000公 斤,救灾被130床,救灾衣服500件,救济款5万元。让300户,1296人免受饥饿之苦,让32户全倒户、135户搬迁户搬进了新居。移民后扶政策的落实,可解决移民24户,87人后顾之忧,每年可得到补助资金5.22万元。
——科技创新防灾减灾 山背人民谈雷色变,雷击问题像大山一样一直压在山背人民身上,继20__年山背村实施第一期防雷工程后,20__年雷击又死1人的事实,积极争取了省气象协会、省防雷中心等单位来我镇开展“共建和谐湖南,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服务进乡村”活动,并捐赠了价值8万余元的防雷器材,且通过央视七套及湖南经视等媒体的报道,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注,山背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望成功开发,山背的第二期防雷工程也可望20__年启动。
四、其他工作齐头并进
——落实了划时代的税费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是___和国务院减轻农民负担实际行动的体现,最终的目的是让农民受益。20__年税费改革后,我镇较20__年的110万元减少到2万元,20__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向农民征税的历史。
——兑现了新时期的惠农政策 退耕还林,利国利民。我镇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广泛发动群众,积极退耕还林。五年来,共发展退耕还林面积5070亩,每年可领取退耕还林补助117万元,收益18个村,86个组,收益人口7694人,人平增收152元。针对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较大的实际,国家对农民种地实施补助,自20__年起,共发放粮食直补、粮种补贴等补助235.6万元。
——开展了各类权属证换发工作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为主经济大环境,所有的资产的权属必须清晰明了。近年来,我镇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土地使用证换发、林地林权换发证、宅基地使用证换发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第二次农业普查,确保各项工作平衡协调发展。
五、稳定局势来之不易
越是发展的地方,矛盾问题就越是集中尖锐,葛竹坪也逃脱不了这个历史规律。20__年“12.28”事故,是灾难,也是教训,更是经验。使我们认识到稳定也是生产力,稳定也是政绩,安全就是效益。把创建“平安葛竹坪”做为工作主题,全面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加强了维稳网络建设,确保信息畅通,强化了安全监管,确保防堵有力,化解及时。成功地调处了石家山电站拦河坝死人事故、步鳌村村民术后死亡与镇医院医疗纠纷一案、鹿洞群众、横路村群众交通死亡赔偿事故、老院子村民在怀化非法行医死人事件等意外死亡事故 起,化解金石村与隆回县双江口电站的用水矛盾、冇禾田村与鹿洞六个村的供用矛盾、杳竹山群众与村分山等不稳定因素150余起。建立不稳定因素定期排查和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工作制度,重点加强了老上访户的监控和非法矿山的整治力度,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严厉打击了地下“__”和“_____”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不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和一起群访集访事件。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在促进葛竹坪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项目带动,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群策群力办大事;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用发展来振奋人心,凝聚人心,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步伐;必须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这些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它得益于各级干部和全镇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造,凝聚了全镇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葛竹坪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政府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一是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二是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不很谐调,生态成本付出过高;三是小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财政保障体制不健全;四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够力度,未能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五是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职能转换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六是投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2.6万葛竹坪人民的期望。
未来五年的工作打算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们一定抢抓机遇,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积极进取,毫不懈怠,为官一任,造富一方,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努力开创葛竹坪镇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小城镇建设;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创建,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着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新一届政府的奋斗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以发展镇域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力争到20__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亿,力争创税收600万元;粮食总播种面积在23000亩左右,力争粮食总产量达9000吨,年增长率7%;农民人均纯收入2821元,;药材面积力争达2万亩,总产突破20__吨;完成小城镇的规划修编,新增镇域面积0.5平方公里,新建三横四纵的街道,并完成相关配套设施;集镇建设初具规模,葛竹坪镇面貌焕然一新。
今后五年,我们将围绕推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不断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今后五年,我们仍然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围绕农业增产增收,加快推进农村“三化”进程,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将重点办好以下几件事:
(一)、狠抓高效林业开发,建立特色产业基地。在高效林业开发上,要突出效益和特色,强化后续管理,落实经营责任制,重点抓好2万亩金银花基地、5000亩猕猴桃基地,新建萝卜基地500亩,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好1万亩原料林生产基地和3700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形成一批有具体地域特色产业。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2001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__总理 朱镕基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实施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____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___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
根据《建议》的精神,__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______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__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过去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在____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8940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
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效益改善的基础上,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达1338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6.5%。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工业生产能力取得成效,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推进。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境内外上市。
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97年的2.9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
在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私营、个体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财税体制继续完善。金融改革步伐加快。
城镇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69%和67%。出口商品结构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所占比重提高。
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吸收外资规模增大、质量提高。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79.6%。国家外汇储备2000年底达1656亿美元,比1995年底增加920亿美元。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分别达到2253元和628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4.7%和5.7%。
市场商品丰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0.6%。城乡居民住房、电信和用电等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五年增长1倍多,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迅速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863”计划顺利实施。
航空航天、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获得一批重要成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部门所属应用型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基本完成,其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初步实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扩大高校招生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
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廉政建设和反~斗争不断取得成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九五”期间,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作卓有成效,香港、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我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为实施“十五”计划、开始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来之不易。我们成功应对了国际突发事件的挑战,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既克服“九五”前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又抑制了中后期的通货紧缩趋势,并战胜了严重的水旱灾害。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___同志_______面对诸多矛盾和困难交织的局面,运筹帷幄,及时作出一系列正确决策和部署,全国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__,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国各族人民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与支持祖国建设和统一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 “九五”时期的实践,丰富了我们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经验。
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
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为处理好其他矛盾提供了基础。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集中精力从事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和力度。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注意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成功实现“软着陆”。
在抑制通货紧缩趋势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既增发国债、扩大投资,又适当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鼓励增
伤、生育保险制度,规范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城乡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救灾救济和农村五保供养为主体,以住房、司法等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把更多的困难群众、弱势群众纳入到保障体系中来。三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建立和完善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以上。
二、坚持科学理政,建设效能政府
(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为基层、为群众、为市场主体服务。当前,转变政府职能,重点要做好三个分开,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一是推进政企分开,做到越位的复位。彻底改变过去政府包揽一切的管理体制,将应由企业决策的事项交给企业,把不该由政府承担或政府管理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干预,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要在服务企业发展上下功夫,一方面积极引导优势企业采取收购、兼并和承租等方式进行“嫁接”,广泛聚集资本,盘活资产。另一方面要做好对现有企业的扶持,重点做好三宁公司“4030”工程、晋煤集团100万吨二甲醚、枝江酒业罐装中心及陶罐、宜硕塑料管材、山水特种树脂等项目的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推行政社分开,做到缺位的补位。切实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完善行业协会管理办法,使公办行业协会、合作社民间化、规范化,解决政府与各社会组织之间分工错杂、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充分激发个体劳动者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使行业协会成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创新经营管理体制的有效载体。三是推进政事分开,做到错位的正位。积极将工交、环卫、养殖场、良种畜场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放开市场准入,鼓励产权置换,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改革对殡仪馆、公立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范围和方式,强化公益性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增强服务功能。
(二)推进科学决策。进一步转变决策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决策,以正确的政绩观规范决策,以牢固的群众观指导决策,做到科学民主决策。一是抓重点,建立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制度。凡重大行政事项,涉及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的预见性。二是抓热点,完善社会公示制和听证制。对于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事件,如枝江市校点布局调整、自来水、有线电视、出租车收费标准、客运线路行政许可等事关民生的问题,均邀请群众代表、群众团体参加政府听证会,共同参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确保决策的代表性。三是抓难点,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在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为科技顾问,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和“外脑”的作用,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三)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一条龙、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零障碍、高效率服务。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项目,一律实行“联合审批”。继续对市政府各部门的审批项目逐项清理,对新增加的审批项目,限期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支出重点向改善民生、招商引资、基础设施等方面倾斜,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财力下移,着力解决镇街道财政困难,增强镇街道改善民生、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严格财政监管,强化财政项目资金支出及跟踪管理,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进一步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设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努力解决政府职能交叉重叠、事权分离、人浮于事的问题。
三、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一)规范行政执法。以实施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为重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改进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努力解决少数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执法扰民等问题。加强行政收费项目清理工作,逐步减少行政收费项目,定期公布调整和取消的项目内容,对涉及群众生活的收费项目增加和标准提高等事项进行听证。大力推行企业缴费明白卡、登记卡、反馈卡制度,实行涉企收费集中管理。规范行政处罚程序和处罚尺度,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做到秉公执法。严格执行涉企检查事先告知制、准入制,力避同一部门多次检查、同一项目重复检查的情况。
(二)加强行政监督。重点加强政府系统内部行政复议制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及审计、监察制度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实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市长、分管副市长负责制,妥善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问题,提高行政工作的实效性。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对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事项,除法律有明确要求外,在规定范围内予以公开。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会制度,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向媒体和公众通报,解释政策,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度。
(三)强化行政责任。行政问责制是强化行政监督的有效形式。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针对违法、违规、失职、渎职等行为,要依法处理,实行严格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相应责任,形成责任体系的封闭效益。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备案备查制度和统计分析制度,及时将行政过错处理情况报送同级监察部门备案,要定期向政府报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工作情况。
四、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
(一)强化队伍建设。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住下属,是从严治政、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内容,也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基础。凡是有“管人”权力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尽到“管住”的责任,对下属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做到五个绝不,即:所有政府人员绝不能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绝不充当不法人员的保护伞,绝不插手工程招投标,绝不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绝不参与赌博。绝不允许任何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贪赃枉法。
(二)推进源头治腐。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要着眼于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要完善定期学习制度,既要学政治理论,又要学经济、科技、法律、哲学等知识,在学习中围绕自身思想工作实际思考一些问题,以“三个代表”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工作,认真查摆自身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不足,做到边学边改、学以致用,防止不思进取、思想僵化等不良作风。切实加强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要完善公务活动制度,严格执行有关公务接待、会务庆典、出差出国等具体规定,发扬务实高效、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狠抓案件查处。查办大案要案是从严治政的重要体现,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监察部门要把主要精力和力量放在第一线,以严惩腐败的坚决态度和实际行动,认真抓好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腐败行为。要支持监察等执纪执法部门的工作,对严重违法违纪者,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依法惩处。对连续发生重大恶性案件的地方和部门,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__”时期回顾和20__年工作
“__”时期是黄石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战略,励精图治、奋力拼搏,“__”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跃上了新台阶。
——这五年,城市转型扎实推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快速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__”末提高0.9个百分点。全市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跨越千亿元、百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0.3%和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41亿元,年均增长23.8%。黄石连续20__年被评为省径金融信用市。黄石开发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大冶市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88位,实现四年四进位。
——这五年,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从“环磁湖”向“环大冶湖”迈进。450平方公里的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如火如荼,中心城区与大冶、阳新加快融合,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体系加速构建,全市城镇化率达60.9%。
——这五年,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住房保障、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农村土地确权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全省地级市首家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年均分别增长15%和22.6%,黄石被评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这五年,美丽黄石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城同创”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欠账加快偿还,“__”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荣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蝉联国家园林城市。成功举办两届市级园博会,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满黄石”持续升温,城市宜居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这五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减少贫困人口8万多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黄石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救急难试点城市等称号。
——这五年,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意见建议,认真办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联系。
与此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平安黄石建设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全面完成,安全生产、疾病防控和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不断加强,对台、信访、民族、宗教、保密、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援藏、援疆、援利川、统计、审计、外事、侨务、国家安全、科普、防震减灾、民防、气象、史志、法律援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就。
20__年是“__”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工作总要求,坚持“打基础、管长远”不放松,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深度转型、逆势而进。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20亿元,增长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0亿元,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36亿元,增长12.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58亿元,增长12.5%;外贸出口16.64亿美元,增长1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1%。一年来,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产业转型
居快振兴黄石制造。制定出台振兴“黄石制造”行动计划,明确了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整合财政资金1亿元,引导企业实施技改和产业转型项目400多个,发放企业解困帮扶资金、新上技改项目补贴资金4395万元。积极对接国家重大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专项,东贝、劲牌、新冶钢、大冶有色、华新水泥5家企业获得国家投资补助资金9784万元。大冶有色成功列入全国“城市矿产”基地。建立“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支基金、一个园区、一个协会”工作推进机制,加快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智能模具等产业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成为省径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保持50%以上的快速增长,黄石入选20__年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家,新注册重点项目84个,其中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4个。加强项目建设,新冶钢中棒材等102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欣兴电子、宏广电子等97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大力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全力帮助企业度冬迎春。加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共为近20__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进规企业102家。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市级投融资平台建立若干支产业基金,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沃尔玛、万达广场、华中矿产品交易中心建成营业。一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知名品牌纳入全省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积极打造工业旅游项目,精心培育旅游节庆品牌,乡村旅游精彩纷呈。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20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居快发展现代农业。新增菜地面积1万亩,初步形成万亩连片基地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新增省径龙头企业5家、合作社221个、家庭农场115个,升级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10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兴起。
(二)着力加强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
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全面提速。把大冶湖生态新区作为黄石大城建设的主战场,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两纵一横”道路全面实施,黄阳快速路开工建设,月亮山隧道顺利贯通,园博园、矿博园、鄂东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建设ppp模式全面启动。
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启动黄石2049城市远景发展战略研究。完成黄石基本生态控制线专项规划,规划展示馆建成开馆。着力抓好水、电、气、路、管网建设,改造中心城区易渍水点11处,疏通排水管网65公里,新增天然气管网35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1.5万户,维护改造城市道路2.3万平方米。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完成城市重大项目投资100亿元。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连接线、武九客专黄石段全线开工,兴国至富池一级公路、316国道分线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站场卡设力度加大,团城山客运枢纽站开工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村交通,新改建农村公路81.3公里,加宽路基1477公里,投入车辆256台,实现村村通客车。
居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完成两镇一区“四化同步”规划,启动编制部分乡镇总体规划和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打造了一批省径宜居村庄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顺利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渔民上岸与库区移民避险工程全面启动。投资7.19亿元,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100余处,更新改造和维修泵站53座,除险加固小ⅱ型水库67座,解决16.82万农村居民和7.22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9万亩,完成低丘岗地改造2.1万亩,完成县级占补平衡续建项目25个,新增耕地近万亩。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阳新扶贫攻坚。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施城市管理疏导工程,深入开展以违法建筑管控、市容综合治理、户外广告整治、渣土抛洒管控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定期检查督办、媒体公开曝光等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统筹推进“五城同创”,通过省径卫生城市复查和国家卫生城市省径考核,黄石再次、大冶首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大冶市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考核。
(三)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居强生态环境治理。以山、地、路、车、店、厂为重点,积极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70%。亚行贷款黄石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稳步推进,青山湖水污染治理进展顺利,磁湖湿地公园项目启动。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实施。
居大生态建设力度。扎实开展“绿满黄石”行动,大力实施“五边三化”、“八园六带”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5.8万亩,新增改造城市绿地80公顷,建成城市生态绿道22公里,柯尔山-白马山生态公园主体工程完工,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8家,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径生态乡镇(村)30个,建成一批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森林火灾得到有效遏制,被评为省径森林城市。成功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行列。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劲牌公司沼气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新建绿色建筑32万平方米,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70万平方米。引导企业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完成烟气脱硫、脱硝等减排项目69个。
(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并公布市、区行政审批通用目录。积极开展工商“同城通办”试点,实行商事登记“三证合一”,企业注册时间缩减到3个工作日以内。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市投资和债务管理委员会,重组市城投、交投、众邦、国资等投融资平台。组建市矿业投资公司,建立矿业权一级市场。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绩效和投资评审管理改革,完成“营改增”改革试点。多层次资本市场卡设扎实推进,15亿元的城投债获批发行,2家企业登陆“新三板”,加强与武汉股权交易中心的战略合作,22家企业在湖北四板(科技板)挂牌,形成企业上市“黄石板块”。成功获批全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铁山区入选“国家独立工矿区转型试点”。成立鄂东医疗集团、鄂东职教集团,积极推进医药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国企、农村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基本完成。
大力推进“双创”工作。围绕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家,出台“双创”实施意见,“磁湖汇”众创空间正式运营。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3735人,分配人才公寓200套。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设立科技创业与培育专项资金300万元、孵化器种子基金3000万元,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6家,其中省径创新型孵化器4家,在孵企业近400家。帮扶创业7700人,带动就业2.68万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1万户,增长36.5%。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省径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工程实验室3家。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85项,向上争取科技项目41项。共登记省径重大科技成果113项,获得省径科技奖励12项。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均突破1000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总量突破100家。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加快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1件。
盔一步加快开放进程。深化与盐田港集团战略合作,黄石新港正式开港,标志着多式联运进入快车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华新水泥、十五冶等企业走出去取得新成效。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辐射范围不断扩大,黄石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建成营业。
(五)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扎实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积极服务企业用工,累计为企业招工2.76万人(次)。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五项社会保险参保总数达到248.46万人(次),征缴社会保险费36.7亿元。顺利完成全市21.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任务。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各级财政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全市参合率达到99.8%。城乡低保两次提标,保障标准位居全省前列。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全面减免城区居民基本殡葬费用。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号民生工程”,科学制定三年改造计划,实行“政府指导、群众主导”,引导群众成立自改委,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搭建代筹代购平台等多项举措,统筹解决资金筹措、房屋征收、稳定房地产市场、化解社会矛盾等难点问题,初步形成棚改征收、腾退土地、金融造血、滚动发展格局。全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20943套,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房15426套,分配入住19149套,新增租赁补贴350户。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筹集资金2.88亿元,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1.24万人。总投资11亿元的阳新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不断扩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不断加强。文化惠民力度加大,全市“四馆一站”免费开放,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村村响”、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97个,精品话剧《刘伦堂》在第二届湖北艺术节开幕式上首演。成功举办20__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半程马拉松邀请赛,新国乒基地正式运营,父子山、熊家境登山步道被命名为国家登山健身步道。
奋斗历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克时艰、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黄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黄石建设发展的海内外人士,向所有在黄的投资者、创业者和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战略引领,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发展战略;必须坚持项目支撑,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不断夯实转型发展底盘;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发展不够、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仍是黄石最大的实际,城市竞争力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态修复治理的压力依然很大;统筹发展不够,市域一体发展和改善民生工作有待继续加强;政府行政效能仍需提升,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解决。
二、“十三五”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黄石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关键时期。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__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推进经济社会深度转型,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功能,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2049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特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到20__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20__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过万亿元。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十三五”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创新发展,增强产业强市新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特钢和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生命健康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长江中游大宗工业品交易中心、鄂东商贸中心和武汉城市圈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构建产业主导型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导作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市域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推进市域一体发展,打造长江中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大开发、大建设、大提升,全面建成核心区,主体功能设施基本完善,打造支撑黄石未来发展的产业新区、城市新区、生态新区。到“十三五”末,全市建成区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超过65%,城市辐射带动和高端要素集聚功能显著提升,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文化强市,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坚持绿色发展,展现美丽黄石新形象。以生态立市为引领,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绿色经济为支撑,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快构建节约化、循环化、低碳化绿色产业体系。以绿色惠民为根本,大力实施治山、治水、治气、治土工程,深入开展“绿满黄石”行动,让黄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空气更清新。以生态自觉为保障,全面落实绿色发展主体责任,建立每年由一个县(市)区举办一届市级园博会机制,推动绿色风尚养成。到20__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6%,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主要湖泊水体水质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
(四)坚持开放发展,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机遇,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大通关建设为重点,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联,强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引导黄石制造、黄石服务“走出去”,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创新开放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加强区域战略合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努力打造内陆沿江开放高地和湖北东向开放桥头堡。力争“十三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
(五)坚持共享发展,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文化惠民等工作,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围绕“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目标,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进平安黄石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做好特殊对象和人群的人文关怀,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三、20__年工作安排
20__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也是我市抢抓机遇、实现弯道超越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持续加大的压力,我们将顺应大势,抢抓机遇,提振精神,扎实工作,坚持逆势而进、负重发展,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20__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振兴黄石制造为引擎,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振兴“黄石制造”行动,加快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坚持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支持欣兴电子、定颖电子等项目建设,超常规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坚持培优、培特、培精发展,支持三丰机器人、光洋应用、博凯医药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智能模具、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坚持改造、延伸、集群发展,支持新冶钢模铸精品生产线改造、大冶有色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做优做强传统产业。着力盘活武汉重冶、晟祥铜业等企业,推进相关企业兼并重组,消化过剩产能。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大力扶持实体经济过冬。持续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支持举办优势产业产品展览会。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新进规企业100家以上。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实施市域金融工程,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乡镇金融,构建多样化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对接省长江产业投资基金,建立“1+n”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力争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3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棋盘洲保税物流园外汇便利政策。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实施工业企业主辅分离,促进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支持华中矿产品交易中心、亿赞普等平台做大做强。加快团城山商圈、万达广场商圈建设。健全农产品流通规划体系,完善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加快推进电商进农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成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力争在数据集成、行政审批、便民一卡通的应用上实现突破。按照无线城市的要求,实现中心城区免费wifi全覆盖。努力开通国际宽带出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工业遗址开发建设为依托,带动乡村生态、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建成东方文化园,推动商旅文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和健康养老业。
居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成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新增省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新型经营主体100家以上。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5个以上。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强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和项目建设。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围绕我市产业规划和发展布局,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驻点精准招商和专业机构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全市新注册重点项目150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以上。实行重点项目专题推进机制,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评比、一月一通报,抓好269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实施,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0亿元。加强园区平台建设,推进黄石开发区超常规发展。抓好黄石大冶湖高新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统筹推进省径园区发展,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服务功能和项目承载能力。
居快创新驱动发展。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健全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支持新冶钢、劲牌等企业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继续抓好科技企业培育工作。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激励机制,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推动50项以上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加大创新链建设力度,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力争发明专利申请量1100件以上,专利授权量1000件以上。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创建,加快建设区域品牌,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
(二)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龙头,加快建设特大城市
全力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加快大冶湖两座跨湖大桥、“两纵一横”道路、核心区主干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确保两座跨线立交桥建成通车。加快园博园、矿博园、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生态馆、地质馆、城市综合馆,市民中心、鄂东医疗中心、社会福利中心“三园、三馆、三中心”建设,着力完善新区功能。按照产城融合思路,建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打造设施齐全、宜居宜业生态新区。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以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为契机,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结合,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着力在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上下功夫。维修改造城市道路2万平方米。推进鼎丰闸泵站、磁湖区域污水管网、新港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中心城区排渍泵站、河西地区排洪港、河西污水处理厂、下陆铁山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大冶有色改水、黄金山供水、河西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城网供水二期、王英水库备用水源引水工程建设。新建天然气管网30公里。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完成黄石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一批立体停车场。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和“多规合一”,加快编制城市绿地系统和绿线专项规划、特色村落与传统村落风貌保护规划。抓好黄石城区与大冶市区设施对接、一体建设、同城发展。支持阳新城东新区建设,打造市域副中心。推进城镇群发展。认真组织省市“四化同步”示范镇试点工作,推进10个中心镇和100个中心村建设,完成金牛、还地桥、富池等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收集管网建设,确保投入使用。
(三)以黄石新港多式联运为切入点,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
居快港口建设。按照“亿吨大港”的要求,以黄石新港为龙头,全方位加强与盐田港集团合作,加速推进黄石新港一、二期工程建设,统筹实施阳新兴国、富池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加快黄石花湖物流中心、黄石(大冶)罗桥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完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链条,加快形成以港口为依托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
居快口岸通关建设。完善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配套功能,着力推进综保区筹备工作,加强电子口岸建设,积极融入长江流域通关一体化,不断提高通关效率。加快“国家级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出口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外贸出口规模和水平。
居快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黄阳快速路、港湖至保安公路、刘仁八至金牛公路建设,力争汪仁至阳新县城段建成通车。抓好黄富沿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建成“两区两带”精准扶贫公路、兴国至富池和龙港至洋港公路。改造县乡公路50公里、通村公路300公里、农村公路桥梁20座。建成武九客专黄石段。抓好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及连接线、武穴长江公路大桥、鄂州至咸宁高速黄石段、新港货运支线、团城山客运枢纽站等项目建设,启动武九客专大冶北站、阳新南站公铁联运客运枢纽站前期工作,进一步巩固黄石交通枢纽地位。
居快临江产业布局。建立临江产业发展协作机制,完善企业“退城入园、临江发展”政策,鼓励城区优势企业、重点项目优先在临江布局,抓好宝钢、新兴际华搬迁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临江经济走廊。深度对接武汉,抓好跨江、跨区域联动发展,主动承接长三角、中三角产业转移,不断提升参与长江流域合作开放水平。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激发发展潜能
深化要素改革。按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资本市场卡设,建立“改制、入库、托管、挂牌、上市”新机制,推动企业上市再融资。深化市级投融资平台改革。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提高保险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快信用征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准确、覆盖面广的信用征信体系,促进我市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土地和矿产资源利用改革,完善矿业投融资平台和矿产资源管理机制,调整矿业开发布局和结构,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深入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和增减挂钩试点。创新人才及人力资源利用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与主导产业对接,继续抓好“东楚英才计划”、“新兴支柱产业人才扶持计划”,培养更多的工匠和新兴技能人才。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的实施和监管。推进“容缺受理、并联审批、优化流程、全程代办”改革,在黄石开发区开展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建设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打造办事快捷、管理高效、服务便利的智慧政府平台,不断强化制度供给。
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抓好全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探索建立“城与乡”、“内外贸”、“商旅文”融合发展新机制,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和统一高效的流通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多元化众创空间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创新财政管理机制,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进一步理顺市与城区的事权和支出责任。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农垦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征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继续深化国企改革。
(五)以承办省园博会、矿博会为抓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抓好生态环境治理。推进山体治理,全面完成“五边三化”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三期任务。坚持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以长江黄石段、富河、王英水库为重点的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推进以磁湖为重点的亚行水污染综合治理、“三湖一河一库”治理等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大冶湖拆围工作,完成铁金港流域污水治理任务,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支持阳新申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强化节能减排。全面加强重点领域节能管理,抓好重点能耗企业能源对标工作,推动重大节能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继续淘汰一批黄标车,全面落实居住卡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入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加大城区燃煤锅炉淘汰力度,加快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一批重点项目。
统筹推进“五城同创”。深入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确保20__年通过省径初评,力争通过全国爱卫会考核评估。统筹推进“绿满黄石”行动与森林城市创建,完成植树造林16万亩。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高标准编制国家生态市创建规划,全力推进省径生态县创建工作,建成一批省、市级生态村。认真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大力实施绿化、净化、美化、畅化“四化”工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联合执法等机制,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居快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抓好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闸整险、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农村水电改造等重点项目。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乡镇环卫配套设施和农村垃圾一体化收集处理体系,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确保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做好省园博会、矿博会筹办工作。统筹推进园区配套工程、城市园林绿化等4大类80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出精品、出亮点。认真组织好八大重点活动,努力把本届园博会办成有特色、有影响,展示“转型黄石?灵秀湖北”的精彩盛会。以园博会为契机,精心组织一系列城市形象宣传推介活动,着力营造“精彩园博、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切实增进人民福祉
实施精准扶贫。坚持“四看”标准,加快推进农村土坯房、厨房和厕所改造,拓宽贫困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提高贫困地区就学、就医和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推进贫困村通湾通组公路、农村电网、宽带进村入户等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老区库区精准扶贫示范带、美丽乡村展示带建设,着力打造“两镇一区”精准扶贫样板带、美丽乡村体验带。抓好异地扶贫搬迁工作。支持大冶率先实现全面脱贫。
大力推进棚改民生工程。按照“三年计划”部署,抢抓国家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期,建立多平台多银行全方位融资体系,破解资金瓶颈。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建立代筹、代购、代建协调配套的安置格局,扎实推进城镇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确保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0__0套(户),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房7591套(户),实现分配入住16726套(户),货币化安置率达到80%以上。通过棚改,加大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力度。
完善社会保障。突出抓好新生代青年群体就业工作,畅通就业信息渠道,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落实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引导被征地农民分类有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做好进城落户农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稳步提高。巩固完善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范围。加强各项社会救助制度衔接,实现农村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突出抓好农村五类重点对象帮扶,做到兜底线、救急难。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支持民营养老服务业发展,组建鄂东医养集团。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支持发展慈善事业。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抓好农村幼儿园设施建设,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创建30所标准化学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促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留住毕业生在黄就业的市属职业院校、高校给予奖励,推动职业教育与我市产业发展相适应。支持黄石八中建设全国领航学校。支持湖师文理学院新校区建设。认真实施华新水泥厂旧址文物保护和汉冶萍煤铁厂矿修缮工程,着力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市图书馆旧馆改扩建,确保市群艺馆新馆投入使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500家,实现全覆盖。繁荣发展文艺创作、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抓好农村古民居保护。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尽量让群众少花钱、更方便、看好病。大力支持鄂东医疗集团改革发展。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落实“健康黄石”全民行动,实现健康管理联合体全覆盖。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力筹备及备战省第__届运动会,抓好磁湖水上运动中心、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等项目建设,举办第三届磁湖户外运动节暨全国半程马拉松邀请赛。
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加强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市城乡网格化建设全覆盖。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完善第三方化解机制。加快市群众信访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治体系,基本建成社区防控、街面巡控、虚拟社会网络防控等九张网。加快平安黄石建设,扩大平安社区(村)覆盖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贯彻新《安全生产法》,持续抓好打非治违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构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多级联动、严密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扎实推进“餐桌污染”治理,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让人民群众吃饭安心、用药放心。完善各类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公共安全管理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启动“七五”普法工作。抓好民族宗教工作。大力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争创省“双拥”模范城。
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开明、精明、廉明、亲民”政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积极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审计监督,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建设,着力解决慢作为、不作为问题,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度,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奋斗谱写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___周围,在中共黄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令行禁止的大局观念、雷厉风行的效率意识、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一抓到底的工作狠劲,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树立雄心,奋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黄石20__年政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首都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___、国务院和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打赢一场
硬仗、办好一件大事”的目标任务。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圆满成功。实现了“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总要求,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向___、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年来,我们认真执行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筹办国庆活动。
筹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是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后,中央交给北京市的又一重大光荣任务。在中央国庆领导小组和市筹委会的领导下,充分运用奥运经验,健全组织指挥体系和运行调度机制,保证了各项工作协调推进、胜利完成。
精心组织庆祝活动。各指挥部全面建立“双进入、双责任”工作体制,精心设计活动方案,科学安排训练演练,实现了“高质量、有创新”的目标。组织10万名群众参加国庆游行、8万名学生进行广场背景表演。运用高科技手段,突破传统表现形式,奉献了一场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的联欢晚会。组建预备役、女民兵方队,代表全国民兵预备役部队接受检阅。开展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依托现行管理体制,统筹指挥调度,实现了现场运行零差错、活动内外零事故。广大参演人员刻苦训练,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充分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
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坚持“贴近服务、融入服务、主动服务”,及时帮助受阅部队解决遇到的困难。构建多层次、全方位、无缝隙的安保网络,确保了国庆活动的绝对安全。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方式,实现了庆祝活动交通与社会交通的和谐运转。全力做好气象、电力、水务、环卫、通信、医疗、食品供应等保障工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高质量完成长安街大修和沿线改造工程,认真做好环境整治和景观建设,城乡环境干净整洁、优美靓丽。
(二)力保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24年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济下行态势明显,保增长压力很大。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实施一系列具体措施,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不利局面,完成了年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
推动对外经贸稳定发展。面对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位次不降低、份额不减少”的工作目标,增加外贸发展资金,支持企业稳定拓展国际市场。地区进出口总额降幅逐步收窄,出口达到483.6亿美元,保持了在全国的份额。制定实施促进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发展政策,加快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天竺综合保
税区封关运行。制定实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政策,完善投资促进工作机制,新设立投资性公司15家,实现了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双增长,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40家。加强京港、京澳、京台交流,成功举办科博会、文博会、服务贸易大会和国际版权博览会。
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坚持运营帮扶与发展帮扶并举,及时制定实施66项帮扶措施。通过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调整缴费周期等措施,使企业和职工群众受益97.3亿元。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5.5亿元,帮助企业稳定7.3万个就业岗位。多渠道安排资金50亿元,支持企业稳定生产经营。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171.5亿元。成立帮扶机构,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1594项。重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采取多项工商管理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全市企业生产经营基本保持稳定,一批骨干企业逆势增资扩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
高度重视支援什邡恢复重建工作,落实“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累计拨付援建资金52.6亿元,完成80%的援建实物工程量。
(三)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发布实施六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进一步增强了首都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四)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建立市和区县两级农地流转信息平台,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建立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机制。346个单位完成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新注册合作社1270家。
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启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建立了农业再保险机制。批准成立21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村镇银行。成功争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消费金融公司、省级投融资平台发行债务融资试点。6家商业银行在中关村设立了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营机构。技术、林权、版权、粮食交易所挂牌开业,要素市场不断完善。
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成功实施首旅集团、首农集团等六大重组项目,市国资部门直接出资企业减少至46家。完成125户劣势企业退出工作。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新增7家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属国有企业利润增长59.5%。
(五)下大力气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六)坚决维护首都和谐稳定。
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出台7项加强社会建设的配套政策。创新“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模式,组建650个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积极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实行社会组织设立审批“一站式”服务。在600个社区开展规范化建设试点,改善350个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条件。落实征兵新政策,实施拥军优属工程,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巩固,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在筹办国庆活动等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健康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做好宗教工作,认真落实惠侨利侨措施。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基层民主自治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推进“平安北京”建设。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开展专项打击整治,打赢了安全稳定“三大战役”,实现了“四个坚决防止”,保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强化安全生产作业规范和责任体系建设,开展全市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全力压减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检测抽查合格率均超过98%。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城市风险评估与控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探索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信访总量和集体访次数“双下降”。拨付8.8亿元专项资金,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免费接种疫苗,加强重症患者救治,重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保证了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___、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区县各部门扎实工作、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的全体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区市,向驻京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首都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很多,出口恢复增长还存在较大困难,社会投资跟进不足。二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十分突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更加紧迫。三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结合部整治改造困难较多,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四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首都科技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新兴产业还需要加快培育。五是影响首都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没有完全消除,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需要加快突破。六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力度。七是政府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要进一步深化,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加以解决。
二、2024年主要任务
当前,首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面对我国国情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新变化,面对首都在国家工作大局中应承担的重要任务,面对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水平服务,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使首都的发展建设与国家和人民的要求相适应。
做好2024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行动计划,着力抓好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抓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抓好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首都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着力抓好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着力抓好国际大都市建设,进一步提高首都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努力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2024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把促进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放在首位。
坚持立足于扩大内需,保持各项政策措施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夯实首都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以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为重点,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需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一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标准,落实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和“三农”各项补贴政策,健全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二是稳定汽车和住房消费。继续做好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合理引导汽车消费。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房地产企业加快开发和入市交易,促进存量房交易。三是大力发展旅游消费。创新观念和机制,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奥运城市优势,提升首都旅游发展水平。深化旅游市场推广和区域合作,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旅游集散特色镇建设,引进大型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四是繁荣郊区消费市场。引导大型商贸企业向新城拓展布局,加强郊区现代商业设施和流通网络建设,提高“一乡一集市”、连锁便民店和农资超市覆盖面。五是拓展消费新领域。积极申办高端体育赛事,扩大文化、体育、休闲、健身、养老服务等消费。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企业,加快建设国际商贸中心。
保持投资适度增长。落实两年政府投资14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的计划,统筹安排政府投资700亿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一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和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发挥区县主体作用,加快投资项目审批,促进重大项目落地。二是稳定房地产投资。继续做好土地储备,完成1000亿元土地一级开发投资任务。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和“多储快供”,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推动二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三是提高产业投资比重。积极运用贷款贴息、专项补贴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重点产业发展,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四是认真做好中央单位投资项目对接服务工作,争取一批项目尽快落户北京。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监管,重视做好债务风险防范工作。
努力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各类投融资平台作用,制定出台促进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高端制造业等领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制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再担保资金规模。稳步发展各类集合债、集合票据和集合信托,增加市区两级财政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的投入,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研究制定面向中小企业的财政、土地、用房等支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高度关注物价变动趋势,做好煤电油气运的运行保障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持市场稳定。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定实施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自检体系,实施基本药物全品种检验,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积极培育诚信文化,加快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加强市场监管和治理整顿,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和交易环境。
(二)下更大决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政策导向和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狠抓“三个一批带动工程”,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切实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是加快推进先行先试改革。研究制定示范区法规,深化股权激励、科技金融、工商管理、社会组织等改革试点,争取建设场外交易市场。进一步下放市级行政审批权限,增强核心区的管理功能。二是完善示范区管理体制。加强市级管委会的组织协调和督办落实职能,设立中关村发展集团公司,加大各分园和产业基地的统筹协调力度。完善一区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以海淀区、昌平南部地区构成的核心区为依托,整合未来科技城、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环保园、永丰产业基地等空间资源,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三是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支持产业技术联盟和民营科技企业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完善科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机制,加快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做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接工作,实施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和科技支撑工程,努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十百千计划”。四是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力度。健全项目跟踪和筛选机制,整合政府产业投资,以5年不少于100亿元的规模,集中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全年完成40亿元采购任务。五是深化科技金融创新。积极争取更多企业在创业版上市,打造“中关村”板块。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聚集发展,发挥好创业投资基金的作用,逐步完善覆盖技术创新全过程的金融服务体系。深入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动专利权交易。继续实施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打造人才与创新、创业高地。
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推进亦庄开发区和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理顺管理体制,拓展发展空间,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数字显示、移动通信、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发挥亦庄开发区的带动作用,推动丰台科技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通州光机电一体化基地等联动发展,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全面推进金融街、商务中心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建设,加快建设人民银行结算中心、征信中心等金融后台项目,建立文化产权、矿业权、碳交易、存量房交易等要素市场,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京发展。加快实施首钢厂区调整建设规划,发展高端替代产业,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发挥天竺综合保税区作用,加快临空经济区发展。认真落实规划,积极推进马坊、马驹桥、良乡等物流基地建设。做好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细化方案,分解落实责任,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着力引进建设一批产业项目。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努力开发纯电动乘用车,发展混合动力客车和商务车。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推动延庆智能电网示范区、平谷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努力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链条。积极推动中科院科教园区发展,继续支持中航工业园、北京现代汽车三工厂等一批制造业项目建设。以市场拓展为重点,组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中心,发展壮大信息服务业。推进“感知北京”示范建设,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园区、新媒体产业基地、出版产业园、文化娱乐主题公园和演艺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
统筹谋划首都科学发展的新蓝图。坚持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原则,深化对事关首都发展转型重大问题研究,集中各方面智慧,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各项专业规划,加强对各区县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指导。
(三)加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力度。
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步伐。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支持保护政策,抓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发证工作。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加强林业碳汇工作。加快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实施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完成30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任务,新增设施农业4万亩,着力推动籽种、苗木花卉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手工业。规划建设高水准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继续推进低收入农户“共同致富行动计划”,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做好世界草莓大会、种子大会和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筹备工作。安排转移支付24.8亿元,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5+3”工程。加快小城镇建设,以42个重点镇为龙头,以产业园区和农民就业基地为平台,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推动郊区城镇化。
加快城乡结合部改革发展。总结推广北坞村、大望京村和旧宫镇的成功经验,整体启动50个重点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强化区县政府的主体责任和综合协调作用,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把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发展产业和稳定农民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积极发展适宜产业,落实绿化隔离地区政策,推动三海子等郊野公园建设。探索补偿安置新模式,积极引入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加快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和产权制度改革,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努力实现农民利益得保护、就业有保障、增收有途径。
加快新城建设。完善新城外部交通和内部路网,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水电气热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推进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生态走廊建设,初步形成新城外部绿化带。完善产业服务配套设施,引导教育、卫生等优质公共资源向新城拓展,增强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着力抓好功能组团开发,高水平启动重点功能区建设。2024年要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借助国内外资源,按照世界一流水平高起点谋划,实实在在地启动一批项目,努力取得重大突破,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加快实施城南行动计划。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三年投入2900亿元,统筹实施一批交通、市政、公共服务项目和危改、能源安居工程,改善城市南部、西南部地区发展环境。按照“一轴一带多园区”发展格局,积极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吸引高端产业项目落户,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完成控制性详规编制,推进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实施一批河道治理、生态建设和产业项目。
加快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启动山区500公里主线、400公里支线道路建设,完成5000名山区农民搬迁任务。加快落实沟域发展规划,制定促进扶持政策,抓好7条沟域的国际招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沟域经济发展。大力培育生态服务型经济,继续推动区县合作产业共建基地建设,支持煤矿、非煤矿山关停地区替代产业发展,做好人口疏解、农民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生态涵养发展区转移。搞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推进宜林荒山绿化和低效生态林改造,不断提高生态建设水平。
(四)努力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胆探索创新,努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绿色出行系统,力争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积极推进12条轨道交通建设,力争亦庄线、大兴线以及房山线、昌平线、顺义线一期建成通车,运营总里程超过300公里,提高既有线路运力和安全服务水平。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扩大公交专用道系统,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公交场站和交通集散配套工程建设,完成蒲黄榆路等4条城市快速路建设任务,全面启动重点镇的高速公路联络线建设。落实第七阶段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措施,抓好停车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深入整顿停车秩序。建立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完善地面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提高交通运行综合协调指挥和应急保障能力。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坚持“增能力、调结构、促减量”,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做好大型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区选址规划,加快推进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全面推行餐厨、果蔬、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开展生活垃圾“零废弃”管理试点,加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完善分类收集运输体系,新建改扩建居住小区、社会单位全部实行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分类处理。健全管理体制,探索垃圾收费改革。强化对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涉源单位的监管。加快北运河水系综合治理,推进垡头、沙河等污水处理厂建设,用三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污水和再生水管网建设,完成定福庄至高碑店污水调水工程,提高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水平。认真落实第十六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力争二级以上天数达到73%。
加强资源能源保障。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战略高度研究建设节水型城市。认真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开展阶梯式水价试点。建设新应急水源,加强水源地保护,启动潮白河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加快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建设,实施供水管网改造,确保城乡用水安全。基本完成远郊区县33座区域集中供热中心及配套管网建设,新增集中供热300万平方米,同时选择合适方式解决区域供热问题。建成陕京三线天然气进京工程,建设六环路天然气管线系统,推进远郊区县燃气主干管线建设,启动重点镇燃气工程,解决中心城区5万户居民老楼通气问题。深入开展地下管线隐患排查整改,建立运行监控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安全运行。
完善城市服务管理。认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研究人口规模、结构与布局问题,探索建立综合调控机制,通过城市功能疏解、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调整,促进人口有序迁移与合理分布。加强出租房屋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首都环境秩序。规范夜景照明、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架空线等管理,着力改善老旧小区、街巷胡同、平房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推动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研究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网宽带接入标准,大力发展3g网络。完善城市运行信息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网格化管理水平。建立城市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基层应急管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
(五)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继续办好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重要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千方百计稳定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探索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官和社工计划,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和见习制度,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青年失业群体就业。开发多种形式的公益性岗位,帮助9万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将高失业率地区就业倾斜政策延伸到生态涵养发展区,深化城乡就业协作,建立纯农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帮助7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整合各类扶持政策和资源,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职业培训体系,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加快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家政服务、医院护理和养老护理专门服务人才2万人。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新农合”、“一老一小”、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完善医保惠民政策,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水平,进一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深化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将区县公费医疗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全面推广“社会保障卡”,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缓解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认真落实“九养政策”,进一步完善老年优待措施。实现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并轨。加大慈善公益事业扶持力度。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提高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健康北京人”行动,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完善农村三级卫生体系,完成远郊区县医疗中心、村卫生室、健康工作室建设。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和人员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充实基层医务人员队伍,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在全市公立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全市统一招标、统一配送、同城同价。切实加强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坚持结构调整,切实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促进首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力争再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三区三片棚户区改造和中心城区危旧房屋保护性修缮任务。加强老旧楼房公共设备设施安全维护。加快中小户型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建设,确保占全市住宅供地面积的50%以上,确保占全市住宅新开工建设套数的50%以上,确保完成新开工建设和收购13.4万套、竣工交用4.6万套。创新政策性住房建设机制,发挥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依照规划、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公共租赁房。加强政策性住房安全质量和配租配售管理,大力推进优质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努力让群众住得放心、住得满意。继续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依法查处捂盘惜售、占地不用、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全面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要求,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实完善市级行政服务大厅,集合各部门审批职能,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抓好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绿色审批通道机制常态化。坚持简政放权,深化各部门内部审批改革,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绩效管理和效能监察。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做实一批集团公司,推进一级企业上市融资和整体上市,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元级大企业。完善国资监管体系,认真做好向企业委派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工作,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
深化社会事业改革。落实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坚持管理与改革并重,稳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深化社区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让广大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做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各项工作。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引资结构,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项目,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大型民营企业总部,推动在京外资企业增资。落实稳定外需政策,支持企业海外营销,扩大双自主产品出口。建立服务贸易工作协调促进机制,引导服务外包向高端方向发展。支持有实力的优势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积极吸引国际高端会议、展览和大型活动在京举办,争取国际组织在京设立机构,不断提升首都国际化水平。
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全面完成援建什邡的各项任务,认真做好对口支援拉萨、和田等地区的工作。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在水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力做好参与上海世博会各项工作,支持办好广州亚运会。
(七)全力保持首都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深入开展“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积极开展“六大文明引导行动”,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完善社区多元治理体系,健全社区参与机制,畅通居民自治渠道。依法组织第八届村民委员会选举,认真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建设100个乡镇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
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健全社区建设体制,依托社区服务站,整合各部门管理力量,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提高基层综合服务管理能力。积极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切实解决好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问题,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加快建设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社区服务站,推广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扶持专业社工机构,开展购买社会工作岗位试点,继续做好商务楼宇社会工作站建设。发展专业化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常态化的志愿服务。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推动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宗教房产落实工作。发挥合作交流机制作用,促进京港、京澳、京台多领域合作,鼓励华人华侨参与首都建设。认真落实人口计生工作各项政策,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切实维护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研究,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完善助残服务体系,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活动,做好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和退役士兵就业服务,支持驻京部队建设。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切实抓好维护首都社会稳定工作。按照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的要求,做好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建立矛盾化解联动机制,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健全安全生产问责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加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有限空间作业、地下经营空间、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管力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首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科技创安工程建设,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切实维护首都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第三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制度,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弘扬北京奥运精神和国庆60周年活动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树立更高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加强改进信访工作,不断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二是着力转变政府职能。落实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着力解决在具体事情上部门间职责不清、合力不够等问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认真总结《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落实情况,做好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规划,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三是深入推进政府服务管理创新。总结推广奥运筹办、国庆60周年活动服务保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丰富经验,健全部门之间、部门与区县之间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深入推行“三效一创”绩效管理,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推广廉洁奥运经验,坚持廉洁办各项事业,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管,严格控制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努力建设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
各位代表,首都北京已经迈上新的历史征程,任务更加繁重,前景更加美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锦涛同志为___的___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全力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根据《______审计法》和《__市建设项目审计条例》的规定,按照市政府安排,市审计局于XX年对政府投资的宜阳、栾川、偃师、洛宁、汝阳、孟津、伊川、嵩县污水处理厂及市廛东污水处理厂、王城大道共计十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审计情况
市审计局于XX年9月8日一12月15日组成10个审计组,对八县、市廛东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决算宙计,对王城大道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十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1XX万元,查出违规金额l871.3万元,有三家建设单位的部分工程项目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招投标3850万元,核减工程额1419.8万元,核减率为1.86%。为政府及各建设法人单位节约了建设资金,促进项目建设单位加强了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
二、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单位违反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程序问题
1.部分项目应招标未招标3850万元
按照《______招投标法》的规定,项目应全部招标。审计查出存在部分项目主体工程、设计未招标现象。有三家建设单位的部分工程项目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招投标。其中宜阳县污水 处理工程项目总投资额为4178万元,仅对641万元进行了公开招标,且招投标的资料不完备。其他3537万元(厂区土建、设备及安装、办公楼、管网、勘察、监理等)均未进行招投标。__市王城大道建设项目道路工程的设计项目合同金额为172万元,未进行公开招投标直接委托__市城市建设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
2.前期报批手续不合规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工程项目前期报批手续不齐全的不得开工建设。在建设中,有两家建设单位前期报批手续不齐全就开工。__市王城大道建设工程概算总投资为43000万元,应当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省发改委批复,但本工程只经过了__市发改委的批复。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无施工许可证,王城大道建设工程无开工报告。
3.未按代理合同规定进行招标
__市王城大道建设工程在进行公开招投标时于XX年10月17日__市建设委员会与__市东虹廷设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委托其代为招标,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却未履行合同,业主实行自行招标。
4.应作未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__市王城大道建设项目应作未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5.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监理单位。
按照《______招投标法》的规定,中标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__市廛东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单位对监理工程进行了招投标,结果为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和河南卓越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体共同中标,标的55万元。但中标签订合同后,双方自行协议变更监理三体为河南卓越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6.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图纸文件未经审查批准擅自施工
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宜阳县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设计图纸文件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擅自施工。
(二)违反国家财政财务规定的问题
1.业务招待费超支20万元。项目建设中,业务招待费支出数额较大,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有较大悬殊。截至XX年11月30日,宜阳县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共发生业务招待费25万元。在项目概算中规定应发生管理费50万元,按管理费的10%计算。应列支招待费5万元,超支20万元。
2.管理费超支93万元。项目建设中,有2家建设单位管理费支出数额较大,与法律规定的标准有较大悬殊。如__市廛东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概算为215万元,截止XX年8月31日实际开支259万元,超支44万元。
3.违规列支工程费用105万元。廛东污水处理工程在XX年底已进入试运营,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在XX年及XX年该项目的借款产生的利息85万元仍在本工程的建设成本中列 支是不合规,应计入运营期间的费用。
4.未按规定大额使用现金212万元。有两家建设单位未按规定大额使用观金。如截至XX年11月30日,宜阳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单位以大额现金支付宜阳县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费用22 笔记153万元。
5.未按规定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41.5万元。
汝阳县污水处理厂工程未按规定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41.5万元,未经决算直接支付全部合同工程款830万元。
6.虚列工程投资1419.8万元
八县及廛东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王城大道共计10个项目,批复总概算11XX万元。经审核实际完成投资额中多列工程成本1419.8万元,造成投资完成额不实。其中孟津县污水处理厂工程 项目二程造价送审金额为2142万元,审定金额2053万元,审减金额为89万元。汝阳县污水处理工程造价送审金额为1374万元,审定金额为1226万元,审减金额为148元。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建设单位为了抢时间、抓工期,忽视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程序规定,部分工程项目在工程概算未经国家和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且无开工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情况下开工建设,如王城大道建设项目。二是建设项目资金用量大,筹措困难,但项目办理拆迁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需大量资金,因而违反了国家有关基建程序规定。三是为招商引资,建设项目用地以租用形式使用土地,违反了国家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定。四是多数建设项目均由项目法人成立了建设指挥部,人员组成多为临时抽调,易造成违规等情况的发生。五是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监督不规范、不到位,未按《______审计法》和《__市建设项目审计条例》的规定实施审计监督。
三、问题处理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据国家《______审计法》、《______招投标法》、《__市建设项目审计条例》等有关财经法规规定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并对问题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审计建议。相关单位根据审计意见正在进行整改,并表示在今后进行的所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不再出现类似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为以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对建设单位违反匡家有关基本建设程序问题的处理
1.部分项目应招标未招标3850万元、未按代理合同规定进行招标问题,审计处理按照国家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前期报批手续不合规问题,审计处理按照国家规定补办手续。王城大道等两家建设单位正在补办手续。
3.未经审批擅自变更土地用途、应作未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问题,审计处理按照国家规定补办手续。王城大道建设单位同意审计意见补办手续。
4.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监理单位问题,审计建议严格执行《______招投标法》规定,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5.建设项目施工设计图纸文件未经审查批准擅自施工问题,审计处理按照国家规定补办手续,宜阳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单位正在补办手续。
(二)对违反国家财政财务规定问题的处理
1.业务招待费超支20万元、管理费超支93万元问题,审计建议今后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规定,控制支出范围。
2.违规列支工程费用240万元、虚列工程投资1419.8万元问题,审计予以调账处理,并建议今后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规定列支工程费用。
3.未按规定大额使用现金212万元,审计建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4.未按规定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41.5万元,审计建议财政在拨付所欠工程资金时予以扣除。
四、整改措施
(一)成立专职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明确监管范围
从审计情况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建设程序上不完善,将影响工程质量及造成资金管理上的漏洞,为此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纪检委、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建委、发改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__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实行项目资金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各部门关于项目进度及监督情况的汇报,协调解决资金监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
《__市建设项目审计条例》规定,凡是政府投、融资的建设项目,应列入监督范畴,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要接受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及审计机关的全程监督。
(二)严格工程预算,规范合同内容
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定额和我市实际,编制政府投资项目的预(概)算。
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条款时要按照《__市建设项目审计条例》的规定,单列条款注明:须经审计机关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后,方可办理工程结算或竣工决算,工程结算或竣工决算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作为投资项目竣工后财务结算的依据;合同书副本要及时送市审计局备案,以减少审计风险和规避经济纠纷。
(三)完善工程普通更签证手续,落实工程变更签证报请批准制度
政府投、融资的建设项目,其工程合同签订后确需变更的,须经市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进行现场认证,确认有无变更必要,而后再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原设计部门要出具变更资料,履行相关手续后报请市政府批准,并送财政和审计部门备案。对擅自变更的,审计部门在工程决算审计时不予认可。
(四)按时提请决算审计,维护审计法律权威
建设单位要在验收合格后60天内编制出竣工决算,并向市审计部门提请决算审计。因特殊情况确需延长编制期限的,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对不按规定时间编制竣工决算和报请审计的建设单位,视情况按拖延或拒绝情况处理;情节严重的将依照《______审计法实施条例》给子处罚。
(五)为进一步贯彻实施《__市建设项目审计条例》,制定“__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实行全程跟踪审计,管好建设资金
从审计情况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建设程序上不完善及使用上的违规,将影响工程质量及造成资金管理上的漏洞。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宜采用跟踪审计方式对市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开展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减少事后审计发现有问题为时已晚的情况,以便审计更好地保证项目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
我们要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充分认识对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的重要性,在审计监督中采用跟踪审计的科学审计方式,及时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管理上、资金使用上及施工中等各个建设环节中的不完善情况提出科学的、合规的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保证项目及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促进__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昨日,全程收看了总理在“两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温总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报告,情真意切、求真务实,在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绩面前,没有回避问题,直面矛盾,让人倍受鼓舞、信心百倍。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仍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并且涌现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从核电开发利用到转基因技术,从军工科技实力到航天科技发展等等,成绩举世瞩目;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教育资金投入大幅提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总理的报告高瞻远瞩、深入浅出、意味深长,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勾勒出新的蓝图,让民众对更和谐的社会、更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憧憬。
研读通篇报告,最大的亮点是对国内民生问题的阐述和解读上,针对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切身利益问题,提出了一项项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的措施。报告的字里行间充满着___、国务院对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坚定信心,洋溢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百姓的殷勤关怀。一张新的改善民生“清单”清晰的展现的公众面前。
免费“清单”
在公共服务方面免费政策让人耳目一新:例如,去年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基础上,从今年秋季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免费开放。
保障“清单”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百姓应该享有的基本生活保障,这次在政府报告中也着重提出: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时完善、落实低收入人群补助办法,加大补贴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
投入“清单” 还有救助、补助清单等,不一一列出。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工作重点之一,特别是在十七大胜利召开后,被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是经济良性发展重要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有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深切关怀,有了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了各级政府不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有了百姓踊跃参与与支持,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解读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位置最好”自住房建工·动力港在2024年元旦到来之前交房入住。360户业主将在新居过新春。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民生
报告指出,2024年社会民生不断改善,但仍有许多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如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与配置不均衡并存等。今年要继续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扎实办好重要民生实事,确保首都和谐稳定。
2024年任务
服务
建百个“一刻钟”
实施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建设提升1000个便民商业网点,推动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社区协商,建设1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就业
实现新增36万人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帮扶,做好相关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
保障
实施精准救助
全面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精准救助,加大“救急难”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做好留守儿童保障工作。
推进医养结合
深化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深入推进医养结合。
住房
致力购租并举
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金融、财税、土地、市场监管等多措并举,探索建立符合国情市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促低价房供应
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比例,保障房建设筹集5万套、竣工6万套。棚户区改造3.6万户。完成1.5万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地。培育和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城六区为重点,继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教育
扩大优质资源
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特岗计划,深化学区制改革,支持集团化发展和九年一贯制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扶持惠民幼儿园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扶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继续实施中招市级统筹各项举措,推动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向一般初中校倾斜。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开展中高职与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改革试点。深化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医疗
推进联动改革
深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制定实施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 促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全面实施医药分开,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完善用药衔接
大力推行药品阳光采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大医院与社区用药衔接。推进分级诊疗,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引导部分二级医院向康复护理医院转型。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增加助产资源
落实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加强重点传染病和慢病防控。增加助产服务资源。认真执行新修订的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新建专项活动场地509片。
安全
强化食药监管
制定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启动全市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源普查,开展危险化学品正面清单编制工作和集中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大力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让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
2024年成就
●28件重要民生实事全部落实。
●积极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42.8万人。
●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门诊、住院最高支付数额和大病保险待遇实现统一。
●深入落实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十条政策,建设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53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50家。
●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1700个。
●出台房地产调控8条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性住房新开工5.6万套、竣工6.4万套,完成3.9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
●出台深化中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进一步提高。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5万个。
●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推进药品阳光采购,市属医院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
●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基层医疗机构4类慢病双向转诊基本标准,新增10个区域医联体。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序推进“三网融合”示范点建设。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积极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
●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转型升级,强化反恐防恐能力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90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92位用户关注
23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90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8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