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操作规程 > 管理规程
栏目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程(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1-20 热度:21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程

第1篇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程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规程

项目部要建立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按pdca的循环程序运转,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一、目标

各项目部要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合同要求、项目特点,制定具体质量目标和管理措施,重大工程项目要进行创优策划,纳入公司创优计划中,项目部要积极组织开展工程创优活动。

二、质量实施

(1)质量管理实施过程要责任到人,职责分明。项目经理为本工程的质量第一责任人,要认真组织做好质量检查、质量验收、质量评定、质量回访和工程创优等工作。

(2)项目技术负责人要对工程项目要求的质量目标、施工规范、技术质量规定、新工艺,通过质量技术交底书对班组实施交底工作。

(3)样板先行。对工程规模较大、重点工程或甲方有要求的项目,需要先做样板间。主要是对材料和工艺的确认,也是质量过程控制的一种手段。样板作为施工验收的依据,要求项目参建班组按样板交底,按样板验收。

(4)健全qc小组活动,针对项目中的质量技术难题进行攻关。

(5)若发生质量事故,要及时上报,不准隐瞒不报。

三、质量检查

要坚持专职检查和班组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等有关规范实测检验,并进行标识(如已检验合格产品,已检验不合格产品,待检产品,待制定产品)和形成记录。发现不合格品时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执行,及时消除质量隐患。要认真贯彻质量检查制度,并应持之以恒。

(1)班组自检。班组工人每日完成一定数量的施工任务后,应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进行自检,及时纠正偏差。

(2)班组互检和交接班检。项目施工负责人要组织班长进行互检和交接班检,互检是使承担同样施工项目的班组互相观摩检查;交接班检是把多班作业班组或上下工序交接时进行的检查,根据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对上一班或上一工序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质安员要参与班组的互检和交接班检,并做好记录。坚持上一工序达到质量标准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质检员专检(验收)。坚持认真进行预检,是防止重大质量问题的重要措施。质安员应负责办理签证手续,并列入单位工程技术档案。预检项目内容包括:管道、电气、焊接、防水层等各隐蔽工程验收及各分项工程施工验收,并做好隐蔽会签工作。验收资料列入工程技术档案。

四、质量验收

(1)材料质量验收:根据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及所定材料样板,由项目材料负责人负责,检查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应按材料试验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确保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2)专业工程项目验收

电气、通讯、空调、消防、给排水和设备等专业工程安装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会签记录和签证,由技术负责入主持,有关部门人员参加。

(3)成品保护

要认真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以免失窃和损坏,影响工程交工验收。

(4)竣工验收

单位工程竣工后,由分公司、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预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预检合格后,填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并与建设单位商定验收日期。会同设计、质监、监理、建设单位和公司有关部室参加,并办理签证手续,列入工程技术档案。

五、质量评定

质量评定必须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为基础,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由施工负责人组织质安员(负责办理记录签证),技术员、班组长参加,按质量验评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评定,并填写好质量评定表格,列入工程技术档案。

六、质量回访、保修及总结

凡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分公司(项目部)应建立工程维修档案,按回访计划组织回访,听取用户意见,并检查质量变化情况,在保修期内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经鉴定后应及时修理。通过工程回访和保修工作系统地总结工程质量的通病,研究克服工程质量通病措施,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七、工程创优

重大工程项目工程完工后及时总结和整理资料,申报市优、省优、国优等工程奖。

第2篇 项目工程防火检查规程

项目工程防火检查

一、防火检查内容

1、检查用火、用电和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重点部位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情况和建筑结构、平面布局、水源、道路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2、检查火险隐患整改情况。

3、检查义务和专职消防队组织及活动情况。

4、检查各级防火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八大工种责任书和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执行情况。

5、检查三级动火审秕动火证、操作证、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及使用情况。

6、检查十顶标准是否落实,基础管理是否健全,防火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发生事故是否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

二、火险隐患整改的措施:

1、项目部全面负责现场消防隐患的检查。

2、边查边改。对检查出来的火险隐患,要求能立即整改,不要拖延。

3、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火险隐患,检查人员应逐件登记、定项定人、定措施、限期整改;并要建立档、销案制度,改一件销一件。

4、对一些重大的火险隐患,经过自身的努力仍得不到解决的,应提请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督促并及时向上级主管机关请示报告,求得解决同时采取可靠的临时性措施。

5、对遗留下来的建筑布局、消防通道、水源等方面的问题,一时确实无法解决的,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应提请有关部门纳入建设规划,逐步加以解决。在没有解决前,在采取一些必要的、临时性的补救措施,以保证安全。

三、建立防火档案

防火档案是防火管理的基础,是记载、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基本情况的文书资料。建立防火档案是消防工作十项标准要求之一,也是消防监督机关的规定。同时,防火档案是各级防火安全管理水平的一项措施;是防火主管部门必须考核各施工单位防火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防火主管部门必须十分注意防火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使防火档案真正成为促进施工防火安全的工具。《防火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1、总平面图;

2、防火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3、特殊工种人员名单;

4、消防队员名单;

5、班组防火员名单;

6、重点部位;

7、重大火险隐患情况;

8、防火安全制度;

9、防火工作奖惩记录;

10、火警、火灾事故登记记录;

11、防火安全检查及工作记录。

第3篇 工程项目高空安全作业规程

1、从事高处(空)作业人员,要定期作体检,凡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精神病等不适应于高处作业的人员,禁止攀高作业。

2、距地面2m以上,工作面坡度大于45°,工作地面没有平稳的立脚地方或有移(振)动地方应视为高处作业。

3、防护用品穿戴整齐,裤脚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穿光滑的硬底鞋,要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并将绳子牢系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上或金属结构架上。

4、登高前必须办理登高作业许可证,施工负责人对全体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特殊高空作业)。

5、如有靠近电源线路作业时,应先联系停电,确认停电后方可工作,并设置绝缘挡板,作业者最少离开电线2m以外。

6、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袋内,上下时受中不得疏忽,不得在高处往下投扔材料或工具等,不得将易滚滑得工具、材料堆在脚手架上,不准打闹,工作完毕,应及时清理工具、零星材料等。

7、要处处注意警视标志、危险地方夜间作业必须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否则禁止作业。

8、严禁上下同时垂直作业者,若特殊情况必须垂直作业,应经有有关领导批准,并在上下两层中间设置专用防护棚或其它隔离措施。

9、严禁坐在高处无遮拦处休息、睡觉,防止坠落。

10、塔吊等各种升降设备严禁载人。

11、在石棉瓦屋面工作时,要用木板、梯子等物垫在石棉瓦上面,才能走人,防止石棉瓦坠落。

12、不论任何情况,不得在墙顶上工作或通行。

13、脚手架的负荷,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70kg/m2

14、脚手板、斜道板、跳板的交通运输道、楼梯等应随时请扫。

15、进行高空焊接,气割时必须事先清理火星飞溅范围内的易燃,易燃物或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才能施工。

16、遇有六及风力时,必须禁止露天高处作业。

17、使用梯子时,必须检查梯子是否坚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立梯坡度以60°为宜,梯底宽度不小于50cm,并应设防滑装置。梯顶无搭勾,梯脚不能稳固时,须有人员扶梯,人字梯拉绳必须牢固。

18、检查所用的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脚手架、防护板、安全网等)必须安全可靠,严禁冒险作业。

第4篇 工程项目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规程

工程项目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

由于该工程从2023年4月开工,到2023年5月竣工,施工期间正好是雨期和署期,为保证施工顺利,应有雨季和夏季施工措施。

第一节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一、做好现场的排水系统,专人维护,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将雨水排出场外。

二、地下室施工时,应作好排水沟,并在四角设置集水井,在井内放置潜水泵,以防暴雨的袭击。

三、浇筑砼前,应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气象消息,同时现场备有防雨布或防雨棚,以备急用。

四、现场应有防台风措施,现场若有六级以上大风时,现场应停止一切生产活动,现场临时设施应设置拉锚。

五、需要干作业的工程(如防水工程),应根据气候情况,安排好劳动力,一次性完成,并同时备好防雨棚,防雨布。

第二节夏季施工安全措施

一、现场配置开水桶,以备饮用。

二、现场设置医务室并配置一名医生,作好署期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三、在气温到达35。c以上时,应停止作业。

四、因抢工期,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早晚安排室外作业,中午气温高时,安排室内作业。

第三节防台风安全措施

深圳地处沿海,经常遭受台风袭击,所以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必须做好防台风措施。

1、台风季节应特别提高警惕,随时做好防台风袭击的准备。办公室设专人关注天气预报,做好记录,并与市气象台保持联系,如遇天气变化应及时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2、成立台风期间抢险救灾小组,密切注意现场动态,遇有紧急情况,立该投入现场进行抢救,使损失降到最低。

3、科学、合理安排风雨期施工,当风力大于6级时,应停止室外的施工作业,提前安排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雨期施工,做到有备无患。

4、对施工现场办公室、食堂、仓库等临设工程应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如有拉结不牢、排水不畅、漏雨、沉陷、变形等情况,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问题严重的必须停止使用。风雨过后,应随时检查,发现问题,重点抢修。

5、台风到来之前,应对高耸独立的机械、脚手架、及未装好的钢筋、模板等进行临时加固,堆放在楼面、屋面的小型机具、零星材料要堆放加固好,不能固定的东西要及时搬到建筑物内。

6、吊装机械在台风来前停止作业,塔吊要收起吊钩,并将回转刹车松开,高空作业人员应及时撤到安全地带。

7、台风过后要立即对模板、钢筋特别是脚手架、电源线路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经现场负责人同意方可复工。

第四节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由于工程工期紧,所以不可避免要进行夜间加班,为保障施工质量及安全生产拟采取以下措施:

1、正常夜班为晚上19:30至23:30。所有班组要统一夜班作业时间,以免过度劳累造成安全事故,工人禁止日夜连续作业。

2、特殊工序不得在夜间施工。

3、由专门电工负责夜班加班用电作业,加班前提前16min布置好照明设施,其照明度必须满足操作要求。

4、各班长不得擅离现场,监督好自己的班组,作好加班人数统计,把好质量关,安全关。

5、项目部管理层每晚应有专人值班,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6、加强材料保管措施,门卫必须24小时值班,对夜间携带物品出门者要予制止。

7、保证工人夜餐的供应。

8、严格监督文明施工,夜间不得随地大小便。

第5篇 项目工程安全目标规程

工程项目安全目标

1.企业安全方针:

坚持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以人为本、重在现场、强化标准、文明施工'。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加强各级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深刻体会江总书记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务院即提出建立安全责任制的规定,之后又提出了安全生产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并明确'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要求对从事与安全有关的管理、执行和检查人员,都明确其具体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以使所有有关人员能够按照其规定的职责、权限开展工作和及时有效地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消除事故隐患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故'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安全目标

(1)目的: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对全体员工及分包单位进行动员,使全体人员理解并付诸实施。

(2)职责:项目经理组织安全管理目标制定、发布、评估和改进。

(3)安全管理目标:

1)年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0.6‰~1‰以内;

2)重大伤亡事故为零;

3)杜绝火灾、交通、管线、设备、中毒等事故;

4)杜绝业主、社会相关方和员工的重大投诉;

5)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达到jgj59-99合格以上标准;

6)安保证体系通过dgj08-903-2003规范的审核认证;

7)粉尘、污水、噪声达到城市管理要求;

8)确保松江区标化、文明工地;

9)确保上海市标准化管理达标工地;

10)争创上海市文明工地。

(4)管理目标的分解说明:

本项目部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根据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沪建建管第242号的通知)的规定要求和本公司提出的'以人为本、重在现场、强化标准、文明施工'为目的,结合施工组织设计进度对实现工地管理目标作以下的具体措施与时限分解:

1)成立管理目标小组(详见3.3.1安全管理组织);

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3)加强定期、不定期检查与监督力度,确保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5)分析本工程的重点安全防护部位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工程主体建筑复杂,因此施工有难度。

(2)本工程由于施工进度紧迫,在时间安排中夜间施工繁多。

(3)本工程结构复杂,外型凹凸繁多,脚手架搭设难度高。

(4)对施工现场的危险点、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进行事先识别,并且制定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塔吊在搭设区域的危险性,搭设区域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临边洞口防护、电梯井、通道防护等重点部位控制手段。

第6篇 某项目抹灰工程施工管理规程

项目抹灰工程施工管理规程

1.编制目的

用于指导工程管理人员对抹灰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抹灰工程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抹灰工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本规程的制定、修改、分发及解释;

3.2项目工程部负责本规程的具体实施。

4.管理流程

5.管理过程

5.1事前控制

5.1.1完成结构验收并完成整改。

5.1.2审核施工单位装饰工程施工方案中关于抹灰工程的内容,填写施工方案审批表。

5.1.3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加的抹灰样板评审,并形成纪要。

5.1.4检查原材料试验及试配,填写《检验、试验报告检查表》。检查内容包括:

a.水泥的品种、标号、存放等应符合要求,并经过复试;

b.石灰的细度、熟化时间应符合要求;

c.砂的细度模数应符合要求,并且颗粒坚硬清洁,使用前需过筛,不得含有粘土、草根等杂物;

d.外掺剂应有有效质量保证资料;

e.麻刀、纸筋等的浸泡、掺和应符合要求;

f.石膏、玻璃纤维、膨胀蛭石等材料质量要求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5.1.5配合工种检查

a.门窗框是否安装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采取了保护措施;

b.板条、钢丝网、吊顶是否牢固,标高是否正确;

c.各种预埋件、预留洞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

d.水、电管线,配电箱是否安装完毕,水、暖管道是否做好压力试验等。

5.2事中控制

5.2.1底层施工

5.2.1.1基层应清理干净并充分湿润。

5.2.1.2基层应采取涂刷界面剂、划浆等处理措施并符合要求。

5.2.1.3灰饼、冲筋、护角施工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5.2.2中层施工

5.2.2.1砂浆应按配合比进行计量。

5.2.2.2不同材料分层抹灰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5.2.2.3板条或钢丝网抹灰应符合相应要求。

5.2.2.4外墙腰线、窗台等应做流水坡度,下面做滴水线或滴水槽。

5.2.3面层施工

5.2.3.1面层抹灰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5.2.3.2面层应注意接槎,表面压光、拉毛等应符合要求。

5.2.4冬季施工

5.2.4.1进入冬季施工后,要求施工单位提交冬季施工方案,并填写施工方案审批表。

5.2.4.2冬季施工应按施工规范及冬季施工方案进行。

5.2.5各层施工后的养护应符合要求。

5.3事后控制

5.3.1检查项目

5.3.1.1抹灰工程的面层不得有爆灰和裂缝,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应粘贴牢固,不得有脱层、空股等缺陷。

5.3.1.2抹灰分格缝的宽度和深度应均匀一致,表面光洁、无砂眼、不得错缝、缺棱掉角。

5.3.1.3抹灰面层的外观质量,应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6.编制依据

6.1建筑施工手册

6.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7.相关/支持性文件

7.1工程管理过程控制程序

7.2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7.3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规程

7.4工程材料管理工作规程

8.质量记录

8.1工程管理日记(gt/qr15-10)

8.2施工方案审批表(gt/qr15-11)

8.3装饰样板工程验收记录(gt/qr15-12)

8.4检验、试验报告检查表(gt/qr23-01)

第7篇 工程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规程

工程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一)策划方式

本工程将采用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操作程序执行我局《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专题会议由总承包项目经理组织,总承包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部和项目其他相关的管理人员参加,共同完成。项目组织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将参考我局《常见危险源名录》,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

(二)危险源辨识

1、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项目的各种活动:

(1)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3)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包括相关方提供部分)。

2、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

(1)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2)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3)六种类型:物理性风险因素、化学性风险因素、生物性风险因素、生理及心理性风险因素、行为性风险因素、其他风险因素。

根据项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由项目安全部负责编制《项目危险源台帐》,并报总承包项目经理审核确认。

(三)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

直接判断法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相关方的合理要求、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直接察觉到的风险等。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主要是以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

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风险性分值。

2、重大风险的判定依据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危险源均应判定为重大风险: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5)通过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评价总分≥160分的。

(四)风险控制策划

针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采取响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选定从以下方面考虑:

1、首先是消除危险源;

2、其次是降低风险级次;

3、最后采取个体危险防护措施;

也可上述三种方式联合使用。

根据项目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由项目安全部负责编制《项目重大风险及其控制计划清单》,报总承包项目经理审核确认。项目对未评价为重大风险的危险源维持我局已有的运行控制,加强管理。

(五)危险源与重大风险的更新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项目应组织有关人员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2、我局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3、项目的产品、活动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

4、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

危险源与重大风险的更新工作参照上述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要求进行。

第8篇 工程项目部应急计划建立规程

工程项目部应急计划的建立

1、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应依据施工场区周边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场区内建筑物的总平面分布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及组织设计的要求,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规模等,科学地评估出几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影响度。综合评估后,提出合理的评估意见,确立最佳的应急方案。结合周边项目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出该项目的应急计划。上报公司总部备案并与公司总部的预案形成独立的项目总应急预案。

2、应急反应行动的资源配置

应急计划确立后,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所在位置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反应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的应急反应能力,配置合理的应急反应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上报公司总部行政办公室备案。

3、建立危险辩识体系

根据施工场区的特点和设备材料等特性确定危险源的清单,并根据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建立落实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危险辩识体系,定时、定向、定人、交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危险源的突显特征。

4、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他的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1)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刻向公司总部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启动,并拉响应急反应警报,通过广播通知公司总部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3)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公司内部的邻近项目经理部应急反应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4)汇报程序

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

5、建立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体系

应急计划中,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立应急反应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能有效地投入使用。

6、通讯体系

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其体系应考虑的因素有:

1)应急人员之间;

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

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

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

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

6)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

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

8)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在对施工场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反应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反应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

8、交通管制机制

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

(1)警戒

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

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2)交通管制

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

第9篇 工程项目安全体系规程

工程项目安全体系

1、安全目标:

杜绝伤亡事故,严格遵守国家与相关部门、建设公司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三无一杜'和'一创建'。三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负伤率3‰以下,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化工地。

各种变形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下管线无断裂,地上建筑物稳定。

2、安全机构

项目经理作为生产经营的现场负责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使安全生产管理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图见下页。

3、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⑴安全保证体系如下页图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项目部设工程管理部,相应配备安检工程师,各专业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齐抓共管。

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既注重安全思想宣传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又注重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检查落实,抓管理、抓制度。盯住现场,跟班作业,抓住关键,超前预防。同时把安全生产纳入竞争机制,纳入承包内容,逐级签订包保责任状,以此来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⑵安全保证措施

按照业主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建设。施工现场做到施工规范、布局合理、管线齐全、灯明路平、标志醒目、防护设施齐全;在施工现场悬挂有关施工安全标语,设立醒目警示牌;深基坑作业配带安全帽、设置安全网并禁止双层作业。

①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

建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具体负责安全施工的领导,且项目经理作为生产经营的现场负责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使安全生产管理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见下图: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

②安全生产技术保证

我们在施工生产中指定施工方案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一定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安全评价。

在施工中应严格进行工程质量的控制。因为如果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均无安全问题,但在施工中由于质量控制环节出现问题,导致设计的承载力降低,也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故在施工中,无论是永久结构部分还是临时设施部分,均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防止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③安全生产的制度保证

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管理和控制。确立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和安全生产层层把关制度,公司与项目签定《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项目部与各施工单位和项目所有人员签定《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从而作到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同时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充分调动各自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确保安全生产的实现。

④安全生产的经济保证

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安全生产进行必要的投入。在安全施工过程中,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物品,同时安全设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安全设施、设备必须经检验满足要求。

安全投入还包括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⑤必要的安全救援和合理的风险规避措施

施工生产过程中,难免发生意外,因此要制定安全应急救援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机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施工进行必要保险,如对施工人员进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10篇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操作规程5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五)

一、劳动保护、防护管理规定

1、项目部根据相关规定和实际需要,采购本项目部所需的劳动保护、防护用品。

2、项目部负责为工程施工现场人员配置必要的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并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项目部要有专(兼)人对劳动保护、防护用品进行管理,登记列表,并落实到人。

4、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劳动保护、防护用品进行随时检查。当发现使用不符合防护要求或过期用品时,项目部安全员应及时报项目负责人、项目部经理,责令施工人员立即停止使用该用品,并及时更换新的用品。施工人员有权拒绝使用不符合防护要求或过期用品,并可直接向公司工程管理部、主管领导报告。

5、项目部要保存好劳动保护、防护用品的采购凭证(复印件),以备公司检查。

6、项目部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置的劳动保护、防护用品。

7、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项目部劳动保护、防护用品配置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8、劳动保护、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鞋、绝缘手套、防护面罩、口罩、护目镜、耳塞、灭火器、应急医药箱和必要的、季节性的用品等。

9、采购的劳动保护、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必须齐全、有效。同时,采购的用品还应符合国家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和计量等法规要求。

二、电工安全操作规定

1、电工必须经专业技术、安全培训,持有效证件上岗。严禁非电工作业。强电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并严禁酒后作业。

2、所有绝缘、检测、作业工具、仪器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要定期检查、校验。

3、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

4、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框架、部件、管道、金属操作台和移动式碘钨灯的金属柱等,均应做保护接零。

5、项目部安全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地、设备绝缘和漏电保护开关进行检测、维修。发现隐患应及时排除,并建立检测、维修记录。

6、临时用电拆除或移动时,应按顺序先断电源、后拆除或移动。

7、施工现场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防雨性能或可靠的防雨设施。配电箱必须安装牢固、完整、严密。使用中的配电箱内严禁放置杂物。

8、安装照明线路时,不得直接在板条天棚或隔声板上行走或堆放材料。因作业需要时,应在大楞上铺设脚手板。天棚内或移动照明应采用36v低压电源。

9、在脚手架上作业,脚手板必须满铺,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使用的料具,要放入随身工具袋携带,不得投掷。

10、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采用接地或接零保护。同一供电系统,不允许一部分设备采用接零保护、另一部分采用接地保护。

11、照明线路不得拴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且严禁乱拉、乱设。照明灯具需安装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时,线路和灯具应采用绝缘物与其隔离,距离工作面高度在2米以上,并配有熔断器和防雨措施。

三、电焊工安全操作规定

1、电焊工必须经专业技术、安全培训,持有效证件上岗。严禁非电焊工作业。电焊作业时,电焊工应穿电焊绝缘鞋和戴电焊手套、防护面罩等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电焊工应系安全带。

2、电焊作业现场周围10米范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雨、雪、六级以上大风(含六级)天气,不得露天作业。雨、雪后要清除积水、雪后方可作业。

4、电焊作业前,应首先检查焊机和电焊工具(如:焊钳和连接电缆的绝缘、焊机外壳保护接地和焊机的各接线点等),并确认安全合格后,方可作业。

5、严禁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域内、运行中的压力管道和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内、以及受力构件上焊接和切割。

6、焊接曾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时,要根据介质进行多次置换及清洗,并打开所有孔口,经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7、在密封环境内长时间电焊作业时,要有通风措施,以免造成烟气中毒、缺氧反映等。

8、电焊作业地点潮湿或电焊工身体出汗而使衣服潮湿时,严禁靠在带电钢板或工件上,电焊工要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要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

9、电焊作业时,临时接地线头严禁浮搭,必须固定、压紧、用胶布包严。

10、电焊作业遇下列情况时,必须切断电源:

(1)改变焊机接头时;

(2)更换焊件需改接二次回路时;

(3)转移工作地点搬动焊机时;

(4)焊机发生故障需进行检修时;

(5)更换保险装置时;

(6)工作完毕或临时离开电焊作业现场时。

11、高处电焊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

(2)在电焊作业点的正下方5米外设置护拦,并设专人监护。必须清除作业点下方区域的易燃易爆物品;

(3)必须戴盔式面罩。焊接电缆要绑紧在固定处,严禁绕在身上或搭在肩上;

(4)电焊工必须站在稳固的操作平台上作业,焊机必须放置平稳、牢固,设有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

12、电焊作业时,严禁把焊钳夹在腋下去搬焊件或将焊接电缆挂在脖子上。

13、电焊作业时,二次线必须双线到位,严禁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回路地线。焊把线应无破损,且绝缘良好。焊把线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

14、焊接电缆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15、焊把线不得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旁,不得碾轧焊把线,要采取防止焊把线被尖利器物损伤的措施。

16、清除焊渣时,要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焊条头要集中堆放。

17、电焊作业现场应配置灭火器。

18、电焊作业后,必须拉闸断电,并将地线和焊把线分开。在确认火已熄灭后,方可离开现场。

四、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定

1、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制定本规定。

2、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3、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贫血及其他不宜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进行高处作业。

4、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必要时)、防滑鞋、移动式梯子。

5

、高处作业时需使用的安全标志、机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检查,并确认完好、安全可靠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工具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

6、高处作业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要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余料和废料要及时清理、运走,严禁抛掷。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7、梯子底部要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的上端要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

第11篇 车间工程项目安全控制目标规程

车间工程项目安全控制的目标

一、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死亡、重伤事故;

2、轻伤事故控制在5‰;

3、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与火灾事故;

4、安全管理达到市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标准。

二、目标责任分解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确保各项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经项目领导研究决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分解如下:

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各种措施方案的制定,督促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对不符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制定正确的技术措施。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负责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安全检查及安全教育,参与每天的安全巡视,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操作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施工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消防及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

电工:负责现场施工用电、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管理。

安全员:负责现场全面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各种检查台帐,组织每半个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大检查,并对责任人进行考评,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和落实情况。

材料员: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所需的材料进出厂的全面管理及办公生活区的管理。

施工作业队: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落实工作,施工作业层的洞口及临边防护等安全防护设施的落实,首层及外围的文明施工。

第12篇 某项目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规程

项目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规程

1.编制目的

用于指导工程管理人员对混凝土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本规程的制定、修改、分发及解释;

3.2项目工程部负责本规程的具体实施。

4.工艺流程

5.管理过程

5.1浇筑前的检查

5.1.1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及接缝的密实情况。

5.1.2模板及隐蔽项目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筑。

5.1.3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需检查配合比及相应材料进场合格证,督促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进行复试,如水泥安定性,砂石级配、含泥量等。

5.1.4对技术要求复杂的部位如屋面及地下室工程等,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技术方案并审核。

5.2原材料计量

5.2.1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应符合配合比及相应规范要求。

5.2.2应对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进行抽查,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5.2.3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5.3搅拌

5.3.1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要求,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两次。

5.3.2应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坍落度检查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

5.3.3试块制作、存放应符合规范要求。

5.4运输

5.4.1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5.4.2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应观察其稠度,混凝土应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

5.5浇筑

5.5.1浇筑时,应注意避免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5.5.2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好。

5.5.3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应按规范要求留设,下步浇筑前,应按规范对施工缝部位作相应处理。

5.5.4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

5.5.5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应对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程度进行检查,振捣时间、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5.5.6上翻梁、钢筋密集部位、混凝土墙洞下部等部位,应加强监控。

5.6养护

5.6.1应检查混凝土养护情况,混凝土应保持足够湿润状态。

5.6.2混凝土拆模期限应符合规范要求。

5.6.3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不得进行支模架搭设施工。

5.7冬、雨季施工

当浇筑时间为冬季、雨季或高温季节时,应制定专项方案,冬季及高温季节应有措施防止受冻或产生裂缝,雨季应有措施进行表面覆盖。

5.8混凝土质量检查和评定

5.8.1混凝土拆模完毕后,应检查混凝土表面蜂窝、空洞、露筋长度、裂缝夹渣层等情况,并作好记录,未经检查施工方不得擅自处理。

5.8.2检查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5.8.3应对构件的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柱墙垂直度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6.编制依据

6.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7.相关/支持性文件

7.1工程管理过程控制程序

7.2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规程

7.3工程材料管理工作规程

7.4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8.质量记录

8.1工程管理日记(gt/qr15-10)

8.2检验、试验报告检查表(gt/qr23-01)

《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程(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