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用来确定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和要求的渠道。为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活动有关的国家的、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控制。
3职责
3.1 安全环保部负责获取与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国家的、地方的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的渠道。
3.2安全环保部负责获取与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国家的、地方的质量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的渠道。
3.3安全环保部负责向各部门单位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3.4 各部门负责将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传达给本部门的员工,并遵照执行。
4程序与管理要求
4.1获取途径
与本公司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
a) 国际公约;
b) 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
c) 山东省法规、规章、标准
d) 淄博市法规、规章、标准
e) 执法(相关)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
4.1.1由通过互联网、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出版机构、图书馆、书店、专业性报刊杂志、咨询机构、认证机构及其他形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4.1.2上级部门的通知、公报等由综合安全环保部收集整理。
4.1.3各部门从专业会议或地方报刊、杂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应及时报送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备案。
4.2登记与识别
4.2.1根据公司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4.2.2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4.2.3组织有关部门对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组织评审确认,报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法律法规清单》。
4.3更新
4.3.1当现行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及时识别。
4.3.2每年进行一次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
4.3.3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重新识别。
4.4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发放、实施、检查与符合性评价。
4.4.1及时将适用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部门单位。
4.4.2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学习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安全标准化运行中严格遵守,各部门单位培训学习情况记录与安全例会台帐,班组学习情况记录于班组活动记录中。
4.4.3每年一次组织对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现象要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建立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
4.5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4.5.1安全环保部负责编写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下发到部门、单位及班组,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
4.5.2各部门单位应根据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安全操作规程,下发到班组,岗位人员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6评审和修订
4.6.1每年一次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颁发的制度文件进行评审,对不适宜性文件及时进行修订。
4.6.2当发生事故时,工艺、技术、材料等发生变更时,各部门单位应及时对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适用性和有效性。
4.6.3修订时应填写《文件更改审批表》,注明原因及更改内容,经安全副总批准后进行修订。
4.6.4新修订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应及时发放到岗位,保证各岗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最新的有效文件,原文件收回统一作废。
4.7发放、实施、检查与符合性评价。
4.7.1及时将适用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部门单位。
4.7.2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学习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安全标准化运行中严格遵守,各部门单位培训学习情况记录与安全例会台帐,班组学习情况记录于班组活动记录中。
4.7.3每年一次对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现象要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建立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
4.8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4.8.1负责编写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下发到部门、单位及班组,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
4.8.2各部门单位应根据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安全操作规程,下发到班组,岗位人员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9评审和修订
4.9.1每年一次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颁发的制度文件进行评审,对不适宜性文件及时进行修订。
4.9.2当发生事故时,工艺、技术、材料等发生变更时,各部门单位应及时对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适用性和有效性。
4.9.3修订时应填写《文件更改审批表》,注明原因及更改内容,经安全副总批准后进行修订。
4.9.4新修订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应及时发放到岗位,保证各岗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最新的有效文件,原文件收回统一作废。
附录a:风险评价准则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及风险等级判定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 级 | 标准 |
5 |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
4 |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
3 |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事件。 |
2 |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
1 |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
上一页12下一页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 级 |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 人员 | 财产损失/万元 | 停工 | 厂形象 |
5 |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 死亡 | >;50 | 装置(>;2套)或设备停工 |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
4 |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 丧失劳动能力 | >;10 |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 行业内、省内影响 |
3 | 不符合上级厂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 >;1 | 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 | 地区影响 |
2 | 不符合厂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 <1 |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 厂及周边范围 |
1 | 完全符合 | 无伤亡 | 无损失 | 没有停工 | 形象没有受损 |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风险度 | 等级 |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 实施期限 |
20 - 25 | 巨大风险 |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 立刻 |
15 - 16 | 重大风险 |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 立即或近期整改 |
9 - 12 | 中等 |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 2年内治理 |
4 - 8 | 可接受 |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
<4 |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2.1 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将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和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形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评审。
2.2 检查项目列出之后,还应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有规定,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或本企业有关工艺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等。列出标准后,还应列出不达标准可能导致的后果。
2.3 风险判定同工作危害分析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3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评价的作业条件,影响其危险性(d)的主要因素有3个:
l、e、 cd=l* e* c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l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
c-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 法。计算公式:d= l×e×c
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时间;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其赋分标准见下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10 | 完全可以预料 | 0.5 |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
6 | 相当可能 | 0.2 | 极不可能 |
3 | 可能,但不经常 | 0.1 | 实际不可能 |
1 |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时间(e)判定准则
分数值 | 人员暴露于危险 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 分数值 | 人员暴露于危险 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
10 | 连续暴露 | 2 | 每周一次暴露 |
6 |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 1 | 每月一次暴露 |
3 | 每天一次暴露 | 0.5 | 非常罕见的暴露 |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判定准则
分数值 |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 分数值 |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
100 | 大灾难,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 7 | 较严重,轻伤,或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 |
40 | 灾难,一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 | 3 | 轻微伤害,或很小的财产损失 |
15 | 重大,重伤,或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 | 1 |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分数值 | 风险级别 | 危险程度 |
大于320 | 一级 |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制定管理方案及应急予案) |
160-320 | 二级 |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制定管理方案及应急予案) |
70-160 | 三级 |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
20-70 | 四级 |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
小于20 | 五级 |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
上一页12下一页
5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