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全程管理三
压力容器自设计至报废,每一环节都与安全有关。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为其安全使用埋下隐患或直接造成事故。必须对压力容器实行全过程管理。
1.购置与验收
购置的压力容器或受压元件必须由具有相应制造资格的单位制造。
验收包括实物验收和资料验收。实物需检查内外表面质量和几何尺寸,对有怀疑的还需进行无损检测,均应符合图纸、制造标准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出厂资料必须有竣工图样、产品质量证明书、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等。竣工图样上应有设计单位资格印章且不能是复印章;产品质量证明书内容齐全、正确,且质量说明书、竣工图样与实物均一致并符合标准和规程。验收记录经专职管理人员认可方可办理入库。出厂资料移交企业档案室保存。
2.安装和登记
安装单位的资质应经专职管理人员审查。安装单位必须是有相应制造资格的单位或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安装单位,其监理工程师应持证上岗。安装方案须经专职管理人员审核、总机械师审批。对属第三类的、容积大于等于10m3的、成套生产装置等的压力容器,还应向安全监察机构办理报装手续。安装中应做好记录,安装过程应接受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安装质量须经专职管理人员、分厂机动部门和使用车间的验收。
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使用车辆应填写《压力容器(普查)注册登记表》,专职管理人员审核后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带出厂资料到安全监察机构进行注册登记,并办理压力容器使用证。未办理使用证不得投用。
3.使用管理
专职管理人员应建立压力容器台帐。分厂机动部门(无分厂一级的为专职管理人员)和使用车间应分别建立压力容器使用技术档案。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安全教育,持证上岗。
压力容器的使用车间应制订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明确提出操作工艺指标、岗位操作法、运行中重点检查项目和部位、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紧急情况的报告程序等安全操作要求。
压力容器的拆除、移装(包括备用的替换)、非临时性的停用,车间应通知分厂机动部门和专职管理人员;更换衬里、停用2年以上的启用和改变运行参数、介质、用途等,必须提前报专职管理人员,以便安排检验和办理有关手续。
压力容器在运行中,一般不得进行任何修理。日常维护中,主要受压元件(筒体、封头、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膨胀节、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的设备主螺栓及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的接管和法兰)不得随意乱动。
4.检验
化工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连续生产,这给检验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而且有的化工设备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装有触媒,也给检验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外部检查比较容易做。化工企业的这项工作由锅检所完成显然不切实际,他们没有时间每年按时把所有压力容器检查一遍。可以经过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由企业内各使用车间设备技术人员进行,但这些人员须经过培训考核。
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应根据规定周期和上次检验确定的时间安排计划,另外,还应包括由使用车间对容易产生腐蚀等缺陷的和有怀疑的容器的报送计划。针对连续生产和容器内装有触媒这两个问题,在能保证安全和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同锅检所协商,将检验时间定在停车检修期间和更换触媒的时候,若检修周期和更换触媒周期长于规定检验周期,应报监察机构备案。对于有混凝土衬里的容器,应按周期在容器外部检查检测和对衬里检查,对本体内侧的检查检测及耐压试验,则应经锅检所同意并在监察机构备案后,可以适当延长周期。
因情况特殊不能按斯进行内外部检验或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使用车间应提前填写《超检验期使用审批表》,经专职管理人员审核、总机械师批准、锅检所同意,并报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推迟或免除。
使用车间应按检验时间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具备检验条件并及时通知专职管理人员安排检验。
5.修理与改造
压力容器进行修理或改造前,由使用车间编制修理、改造方案,分厂机动部门和分厂总机械师(或设备副厂长)同意,还应经专职管理人员审核和公司总机械师审批。
施工单位必须是取得相应制造资格的单位或是经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的单位。施工单位的资格经专职管理人员审查合格后才能接受施工任务。施工单位根据车间的修理、改造方案编制施工方案,并应经过专职管理人员审核和公司总机械师批准。重大修理(指主要受压元件的更换、矫形、挖补和筒体、封头对接接头焊缝的焊补)和重大改造(指改变主要受压元件的结构和改变压力容器的运行参数、介质或用途等)还须报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备案(改变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条件应经省级以上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专职管理人员应对修理、改造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施工单位修理、改造后的图样、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经专职管理人员审查合格后存档。
重大修理或改造后应进行耐压试验检验。
6.事故处理
压力容器发生超温、超压、产生裂纹、筒体变形和鼓包以及发生泄露等异常现象及一般事故,使用车间必须按操作规程及时处理并向分厂和公司有关领导和单位报告,专职管理人员参与组织检验鉴定和事故处理工作。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管理规定》,安全部门必须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机动部门必须立即报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并且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7.安全附件
购买压力容器用爆破片装置必须是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液面计、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连锁装置应是省级以上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单位生产的。以上附件及压力表、测温仪表必须经验收人员检验合格。
企业(有分厂一级的由各分厂)的安全部门和使用车间应建立安全附件台帐和档案(包括校验、修理、更换记录等)。
安全附件必须按规定周期校验。校验应由有资格的或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单位进行,校验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有条件的企业,安全阀可由分厂的安全部门、机动部门和使用车间共同校验,安全阀的校验铅封应有标明检验编号、所装设备使用证号、整定压力、下次校验日期的标牌,并有安全部门的铅封标记;压力表可由企业的计控部门校验,并应有防止校验标签脱落和字迹掉色的措施。
使用车间应在压力表刻度盘上划出指示最高工作压力的红线。红线若划在封面玻璃上,则应防止玻璃转动或在玻璃上标出零位点。
使用车间改变安全阀、爆破片的型号规格,必须经过设计部门的核算和安全部门、专职管理人员的同意。
8.停用与判废的处理
经检验判废的压力容器不得继续作为压力容器使用、转让或销售。
判废或因其他原因停止使用或不作为压力容器使用的压力容器,使用车间应报告专职管理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到安全监察机构办理注销手续。
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要做到从上到下情况清楚,有法必依,令行禁止,通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使压力容器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徐明哲
第2篇 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管理要点二
1.领导重视是搞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关键。只有从企业的高层领导到使用车间的领导都能抓起,管理工作才能有力度,有关人员才能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专职人员也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层层负责是搞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基础。企业机动部门设专职管理人员,控制设备入厂质量、检验、修理和改造等关键环节,各分厂、车间、班组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检修,避免事故。企业安全部门和管理部门进行“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前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车间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每天定时巡检,消除隐患。
3.依法管理是搞好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根本。法规、标准、规范都是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严格执行。
第3篇 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
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必须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其安全可靠性。
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其工作内容包括:贯彻执行有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依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容器的技术性能制定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参与压力容器的入厂检验、竣工验收及试车;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修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报送当年压力容器的数量和变动情况统计报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压力容器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和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管理。
第4篇 火电厂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
随着火电机组数量和容量的增加,电厂压力容器的数量和参数也随着增加,这就需要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按规章制度解决电厂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一系列问题。国家颁发的有关压力容器的一系列条例、法规和标准,对加强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十分重要,因而必须持之以恒地认真贯彻执行。但各电厂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管理方法不同,执行规章制度的深度和力度也不一样,导致压力容器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因此分析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很有必要。
1 火电厂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压力容器的选择、验收无专业管理人员参加
做好新建机组压力容器的选择、验收工作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保证,使用单位的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应及时掌握新压力容器的技术特性和安全状况。但某些单位的扩建处(技改处)无压力容器专业人员,使用单位也无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参加此项工作,给压力容器移交生产后的技术管理增加了困难。
1.2 在役的压力容器技术资料不全
新压力容器的验收工作不到位,缺乏完整的技术资料,使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不能正常进行。
1.3 压力容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有的单位虽制订了压力容器管理制度,但执行不严,有的单位则无此项管理要求。具体表现为:
(1) 单位无专业压力容器管理人员;
(2) 无全年度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
(3) 没有对车间(分场)运行人员进行压力容器的操作培训;
(4) 单位缺乏压力容器数量统计和安全状况等级的概念;
(5) 没有对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进行校验或检修;
(6) 压力容器超期服役,没有定期进行检验或检验不按要求进行;
(7) 无台帐和技术登录簿。
1.4 压力容器的改造未进行技术审批
压力容器的改造应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应经有关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查。例如改进高压加热器水位测量装置,需要在筒体上开孔,开孔的位置和焊接工艺及其开孔的加强计算等均需技术主管签字。但有的单位却不经技术审批就私自开孔、胡乱施焊、随意更换设计材料,这些均是不合法的。
1.5 压力容器的检修单位无资质
现在电力行业的检修沿袭传统的模式,压力容器的检修单位没有经过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批。
1.6 不按规定进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校验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规定了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1次,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及精度等级也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但在压力容器使用中,由于设备运行停不下来,或安全阀位置太高不好拆卸,或单位不重视等原因,致使安全附件不能校验和检修,有的安全附件甚至好多年都不进行拆卸,腐蚀锈死,不能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
1.7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无安全状况等级
对使用单位来说,压力容器检验结论报告是相当重要的,结论报告至少包括:
(1) 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
(2) 压力容器能否继续运行的意见;
(3) 继续使用至下一个检验周期的时间;
(4) 继续使用的最高工作参数;
(5) 压力容器(含安全附件)使用的限制性条件及注意事项;
(6) 检验及审核人的签字和检验单位的印章。
现在很多电厂的压力容器只进行专项检验,但专项检验不能代替定期检验,所以应注意区分定期检验和专项检验,并要有压力容器检验后的安全状况等级和结论。
1.8 定期检验时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密切
为了保证压力容器检验的质量和检验员的安全,应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有关条款,做好以下工作:
(1) 容器内部温度低于35℃时人员方可进入;
(2) 将容器内部的介质排净,隔断气液或蒸汽的来源,设置明显的隔离装置,切断有关电源;
(3) 压力容器内部氧气含量应达到18%~23%(体积比)。必要时应配备通风、安全救护设备;
(4) 行灯电源不准超过12 v;
(5) 清扫内部腐蚀部位和易产生裂纹的部位;
(6) 容器内部检验时,容器外部应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的联络措施。
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如电厂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时,检修班组负责开启容器、通风和打磨焊缝,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检验,金属检验室配合检验。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部门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因此要求在检验前办理好工作票,检验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
2 提高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建议
(1) 新建(扩建)机组的压力容器制造质量应按要求进行监检,扩建部门应设专人负责整理和建立新建机组的压力容器专档,并与生产单位办好档案移交工作,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定检工作。
(2) 新建(扩建)机组负责压力容器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向生产部门的压力容器专责移交新建机组的压力容器清单,便于尽早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压力容器使用证'。生产单位的压力容器技术管理人员应参加新设备投运及安全阀的校验工作,建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登录薄》,并逐步使之完善。主管领导应有牢固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意识,领导和指导有关压力容器的重要问题的处理。
(3) 应对在役压力容器的安全阀建立完善的档案,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安全阀的校验值(启座、回座压力)应由车间技术员和生产技术科压力容器专责共同审定和签字认可。
(4) 应注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金属监督的关系,不能混淆。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微机管理。
(5)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应该突出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压力容器管理技术人员应该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压力容器的运行状况,对设备缺陷应做到心中有数。制订检验计划时应把所发现的问题作为重要的检验项目,并落实责任人。
(6) 在建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的同时,要建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奖惩制度;在明确压力容器专责职责范围的同时,要实行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奖惩分明,充分调动职工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49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57位用户关注
7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