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安全管理
栏目

加强管理开创农电安全生产新局面(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7-02 热度:93

加强管理开创农电安全生产新局面

第1篇 加强管理开创农电安全生产新局面

电网点多、面广、线长,如何将“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安全行为规范化,安全责任法制化”的管理思路融入到农电企业,是摆在供电部门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1 加强农电安全目标管理

1.1 实施安全责任书制度

每年年初,在总结分析前一年安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局重点工作制定出本年度安全奋斗目标,给各农电企业下达本年度安全生产基本目标和控制目标,并与各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农电企业根据分层控制的原则,对安全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与基层班站、班组再次签订责任书,将安全目标书面化、责任化,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安全目标管理。

1.2 实施安全目标责任状制度

对于农网改造正处于高潮阶段的各农电企业来说,除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外,对于某个具体的农网改造工程或具有攻坚挑战性的阶段性工作,层层签订具有短、频、快特色的安全目标责任状来强化工程各方的责任意识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化整为零,不断强化、明确阶段性的责任,集中精力打攻坚战来促进全年目标的实现。

1.3 实施安全生产抵押金制度

与安全目标责任书和安全目标责任状相配套,

在安全管理中实施安全生产抵押金制度,并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抵押金考核办法》。企业内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抵押金协议书,明确抵押内容、金额、期限和责任双方的权利、义务,提出抵押期内的重点工作和工作目标。抵押期满后,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及时进行考核、兑现,通过这种最直接的责、权、利手段来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2 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2.1 重视安全教育

农电职工长期以来未受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安全培训,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的理性、感性认识不强。针对这种现状,一方面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另一方面,帮助和指导各农电企业建立培训体系,使农电企业自我培训工作长期化、制度化。

在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上,一要“灌”,通过学习规程、岗位安全职责、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播放安全录像和班组的安全活动等形式,不断宣贯安全生产知识;二是“教”,通过有针对性的现场考问、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和现场安全作业示范等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重点的安全技能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及自保能力;三是“考”,通过对安全知识的考试、考核来掌握职工的安全需求,制定下一轮的安全培训计划。

2.2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基础资料

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对安全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单位一方面要对各级管理制度统一进行整理、修订,下发各农电企业,让农电企业知道“做什么”;另一方面要对各农电企业配发指导性很强的安全管理基础资料,直接指导农电企业“怎么做”。

2.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农电企业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安全责任制,保证每个领导、每个部门、每个生产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职责,让每个人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使“自保、互保、人控、技控”的要求深入人心,推动安全生产不断向纵深发展。

2.4 加大安全工器具的投入

农电企业的安全工器具在生产、施工现场不是数量得不到保证,就是不合格,或者管理不善,损坏程度严重。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电企业安全工器具配备标准及管理办法,强制要求各农电企业加大对安全工器具的投入。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应将安全工器具的检查专门作为一项检查内容,要求配备足够、合格的安全工器具,按规程要求进行试验,对不合格的工器具坚决清理报废。2.5 树立安全观念,完善安全机制

在农电企业中树立大安全观念,建立起全员、

全岗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强有力的安全生产思想政治保证体系和职工代表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民主监督体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党政工团各级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群策群力,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任何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安全生产,从严管理、从严运作、在城网改造工程施工中才能保证农电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强化过程管理

3.1 继续发挥两票三制的作用

在农电安全管理中,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常态安全管理措施,认真贯彻执行两票三制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实行派工单制度和安全交底制度,通过常规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为保证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3.2 开展三措一卡和安全性评价工作

三措一卡(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危险点分析卡)、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方式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在每项工作中,提前制定相应的三项措施,开展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活动,在认真准备、落实的基础上将工作中的难点、危险点提前进行预防、消化,将安全生产的事后管理、事中管理变为动态的超前管理,实现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

3.3 加大反违章力度

农电企业要完善三级安全网络,形成安全生产的联防联控体系。安监人员必须代表第一责任人把关,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安全通报、安全整改通知书进行通报并限时整改。在工作方式上,一方面局级安全监督网络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对全局的生产、网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所站级安全网络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深入生产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第三方面要充实安全监督的力量,成立反违章督察组,定期或不定期地下现场进行检查。3.4 加强对工程、临时工的安全管理

针对农网工程大量使用民工及外包工程多的特点,第一要严格审查承包队伍的法人资质、施工资质、安全资质、施工业绩、人员素质、安全防护设施,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发包,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投标单位实行一票否决;第二要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明确双方各自的安全责任,对工程的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进行审查;第三是对临时工的安全管理,作为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签订用工合同和安全协议,给他们提供同等的作业环境、技术培训和劳动保护,切实落实保证人身安全的各项措施。

3.5 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

在常态生产工作和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安全工作特点,除春、夏、秋、冬季安全大检查外,适时地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在各项检查中,要制定严细的检查内容和考核标准。

第2篇 加强溶剂安全管理

一、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对策

(一)有机溶剂主要危险

1、大多为易燃物质,容易发生火灾;

2、大多具有较低的闪点和极低的引燃能量,在常温或较低的操作温度条件下也极易被点燃;

3、大多具有较宽的爆炸极限范围,与空气混合后很容易发生火灾、爆炸;

4、大多具有较低的沸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散发可燃性气体,形成燃烧、爆炸的基本条件;

5、大多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或较高的电阻率,这些溶剂在流动中容易产生静电积聚,当静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则会产生放电、发火,引发火灾、爆炸。

6、大多对人体具有较高的毒害性,当发生泄漏、流失或火灾爆炸扩散后还会导致严重中毒事故;

7、少数溶剂如乙醚、四氢呋喃、异丙醇等,在保存中接触空气会生成过氧化物,在使用升温时会自行发生爆炸。

(二)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安全对策措施

1、做到密闭生产

对生产设备、储存容器应尽可能做好密闭工作,尽量避免敞口操作,杜绝跑冒滴漏,减少可燃、有毒溶剂挥发气体散发造成作业场所内火灾、爆炸、中毒的危险。对于带压或减压设备,在投产前、检修后以及运行中都应检查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既要防止内部的可燃、有毒物质气体向外界泄漏,又要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设备容器内部,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并达到爆炸极限,造成更大危险。

2、加强通风换气

(1)为保证易燃、易爆、有毒溶剂泄漏的气体在生产环境中不超过爆炸、中毒的危险浓度,化工生产装置应尽可能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的布置方式。对于设置在厂房内的化工生产装置,必须采用通风换气措施。

(2)通风换气应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于易燃、易爆物质气体,在车间内浓度一般应低于爆炸下限值的25%;对有毒物质气体,不应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3)通风换气方式一般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对有火灾、爆炸、有毒危险的厂房,通风气体不得循环使用,送风、排风设备应分开独立设置风机室。送风设施的进风口位置应设在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排风口宜设在建筑高处排放。

(4)部分生产设备由于短时间投料、放料等需要,存在着作业人员暴露于易燃、有毒溶剂气体的操作,需要设置管道通风系统和局部吸风罩,对作业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3、惰性气体保护

由于大多数可燃有机溶剂的沸点较低,常温或反应温度条件下都有较大的挥发性,与空气混合容易形成爆炸型混合物并达到爆炸极限。因此,向储存容器和反应装置中持续的冲入惰性气体(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可以降低容器和装置内氧气的含量,避免达到爆炸极限,消除爆炸的危险。惰性气体置换措施适用于低闪点、易产生静电类有机溶剂的生产设备、储存容器的微正压保护;易燃有机溶剂的管道输送和压滤作业;投产前、动火前、检修后对涉及易燃有机溶剂化工设备的置换处理。

4、消除、控制引火源。

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消除、控制引火源是切断燃烧三要素的一个重要措施。引火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放热、雷击等。当易燃溶剂使用中存在上述引火源时会引燃溶剂形成火灾、爆炸。因此,必须特别注意消除和控制以下可能产生引火源的情况。

(1)带入明火:

①禁止在有易燃、易爆有机溶剂的生产、储存场所吸烟、动火,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非防爆通讯工具等移动明火源。

②厂区内散发明火的施工或其他活动与使用甲类火灾危险性有机溶剂的生产储存场所必须保持30米的防火安全距离。

③生产储存现场动火作业必须将易燃溶剂清除干净移出现场,以水清洗容器和设备并用水灌满。动火地点应用不燃物挡风板隔离,防止火星四处飞溅,特别是高空动火作业还应考虑下风向可能影响的范围。

(2)高温表面:

使用高温导热油等加热设备的热载体和设备高温外表面也可能引燃有机溶剂。因此上述设备的周围要避免存放有机溶剂和其他可燃物质。

(3)易自燃物品:

①易自燃物品在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中易发生氧化,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常见的如黄磷、镍催化剂、固体甲醇钠、活性炭、硝化纤维素片、硫氢化钠等。

②当上述物质与易燃有机溶剂共存时应防止溶剂挥发造成易自燃物质暴露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性物质,引起火灾。储存中易自燃物品与易燃有机溶剂必须采用隔开贮存的方式。

(4)遇湿易自燃物品:

①此类物质遇水或受潮时可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气体和大量热量而发生燃烧。常见的有金属钠、钾、铝粉、锌粉、碳化钙(电石)等。

②此类物质储存中必须确保包装完好,防止受潮,防止受到水淹、雨淋,遇湿易自燃物品与易燃有机溶剂必须采用隔开贮存的方式。

③此类物质原料在车间存放时应注意避免受潮,并远离有机溶剂及其他可燃物质,现领现用,剩余原料应退库保存。

(5)化学不稳定易爆物质:

①此类物质有过氧化物、叠氮化合物、异氰酸类化合物、重氮盐、多硝基化合物、硝化纤维素、硝酸铵、硝基胍等,在受热、振动、摩擦时会引发火灾、爆炸。

②含有上述不稳定物质和易燃有机溶剂的化学反应必须对加热温度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超温。反应中搅拌停止可能造成局部过度受热或者反应放热不能导出而超温,必须采取搅拌中断自动报警措施以及加热蒸气限压措施。

③不稳定物质的投料操作必须防止震动和摩擦,投料中如有不稳定物质粘附在反应釜内壁上应及时用溶剂冲洗掉,防止反应釜升温时局部受热发生爆炸。

④生产中易燃有机溶剂的多次回收套用可能存在化学不稳定物质,当蒸馏接近干底时由于局部过热可发生分解爆炸事故,因此溶剂回收不得蒸干。当减压蒸馏完成后釜内温度较高时应以氮气破空,如果用空气破空可能引起爆炸。如没有氮气条件则应先将蒸馏设备冷却至常温后再以空气破空。

⑤储存日久的乙醚、异丙醇、四氢呋喃等可能含有过氧化物,使用前应采用淀粉碘化钾试剂测试其是否含有过氧化物,如果含有过氧化物,则应采用还原剂进行处理,去除过氧物后方可使用。

⑥存放化学不稳定易爆物质的场所周围不得存放可燃物质,在生产场所必须严格控制化学不稳定物质原料的存放量。

(6)摩擦撞击:

机器轴承的摩擦发热起火、车间内提升机导轮与导轨的摩擦火花、离心机刹车盘与刹车片的摩擦发热、车间内钢制器件相互撞击或与混凝土地面的撞击、作业人员传递钢制工具不慎坠落地面、用钢制工具修理或操作时敲击、装卸时铁桶与硬物撞击产生火花等等都属于摩擦撞击。上述因素和行为不应存在于易燃有机溶剂的生产、储存场所。

(7)电气火花:

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是产生电气火花的主要原因。

①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必须保证绝缘良好,特别是防止生产场所高温管道烫伤电缆绝缘外层,防止发生短路;电缆线应穿管保护防止破损;生产现场电器检修时应断开电源,防止发生短路。

②合理配置负载,禁止乱接、乱拉电源线。保持机械设备润滑、消除运转故障,防止电机过载现象发生。

③经常检查导线连接、开关、触点,发现松动、发热应及时紧固或修理。

④使用易燃溶剂的火灾爆炸场所应按照危险特性使用防爆电器(含仪表),防爆电器应符合规定级别,防爆电气安装应符合要求。有时防爆电气密封件松动、绝缘层腐蚀或破损等,仍存在不易被发现的电气火花,这常常是有机溶剂火灾、爆炸事故的明火原因。

(8)静电火花:

当电阻率较高的有机溶剂在流动中与器壁发生摩擦或溶剂的各流动层之间相互摩擦,由于存在电子得失产生静电积聚,当积聚的电量形成一定的高压时就发生放电火花。有机溶剂输送流动中流速过快可能产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反应设备内部有机溶剂及物料搅拌转速过快过激烈易产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有机溶剂与有机绝缘材质的管道、容器、设备之间特别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有机溶剂进料时从上口进入容器设备冲击容器底部或液面时很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含有机溶剂的物料采用化纤材料过滤时施压过大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皮带传动设备的皮带上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离心机刹车制动过猛可能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作业人员穿化纤、羊毛类服装容易发生静电积聚和高压放电。

预防静电的措施:

①首先是尽可能选择不易产生静电的溶剂,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②设计中应正确选择设备容器管道材质(尽可能使用金属,避免使用非金属)以减少静电产生和便于静电导出。

③限制易燃有机溶剂在管道中的流速,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④也可以采用增加溶剂的含水量或增添抗静电添加剂如无机盐表面活性剂等方法,使溶剂的电阻率降低到106-108ω·cm以下,有利于将产生的静电导出。

⑤采用静电接地的方法是化工生产普遍采用的重要防静电措施。所有金属设备、容器、管道、构架都可以通过静电接地措施及时消除带电导体表面的静电积聚,但是对非导电体是无效的。

⑥对于绝缘设备、容器、管道内部可设置静电消除器并将内部溶剂的静电及时导出接地中和。在此需要提及的是,还有一些化工生产单位抽吸有机溶剂不采取任何防静电措施,仍然采用聚乙烯软管直接插入溶剂桶的真空抽吸方式。这类抽料方式发生静电爆炸事故已是屡见不鲜了。应尽快改换成具有静电接地的金属软管、导电橡胶管或其他含导电材料的管道。

⑦工艺设备、容器、管道、金属构架等金属体应连接成一个连续的导体并加以接地,不允许设备系统内存在任何与地绝缘的金属体。设备、管道之间用法兰的连接处的螺栓接触面积应大于20cm2,至少应有5个以上的m10螺栓作妥善连接,安装前应除锈并加镀锡垫圈,不足5个螺栓的法兰应采取防静电跨接。

⑧在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场所,人体产生的静电不可忽视。操作者工作时不应穿化纤服装、毛衣,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帽子、手套和工作鞋,工作场所也不能穿脱衣物。场所应设人体接地棒,工作前应赤手接触人体接地棒以导出人体静电。人体在行动中产生的静电需要通过场所地面导出的,因此场所地面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或洒水使地面湿润增加导电性。作业场所一般不能做成环氧树脂地面,如防腐需要则应添加导电物质成份。

(9)雷击:

①露天设置的有机溶剂储罐、油桶堆场如果未设防雷保护装置、不在防雷保护区内或防雷装置损坏、锈蚀、断路、接触不良等都可能导致雷击,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②每年进入雷雨季节之前应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并且测量接地电阻情况,确保完好。日常也应对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加强检查,防止腐蚀、断损。

③露天设置的易燃液体储罐当储罐壁厚不小于4mm,其放散管、呼吸阀装设阻火器时可不装接闪器,但是必须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其间距不大于30m。雷电时必须停止易燃液体的灌装作业,此时作业会有易燃气体从呼吸阀中排出,遭受雷击或雷电感应可引燃易燃物质蒸汽造成火灾、爆炸。

(10)防止日光照射或聚焦:

阳光照射或聚焦也可能成为某些化学物质的起爆能源,也可引起可燃物着火成为引火源。例如氯气与氢气在日光作用下会剧烈反应而爆炸;硝化纤维在日光照射下会自行着火等。因此生产、储存中对所有化学原料都必须防止强光的直接照射。

5、配备灭火器材

在生产、储存场所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可应对突发的火警事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针对有机溶剂来说,水及酸碱式灭火器通常是不适用的,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能够适应有机溶剂的灭火。

生产场所的管道蒸汽、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能够起到对燃烧物体隔绝空气的作用,也可作灭火用。但是高温蒸汽易造成人员烫伤,氮气、二氧化碳有窒息作用,在使用中必须加以注意。

6、及早发现、防止蔓延

(1)设置早期检测报警:

为了及时掌握险情,防止事故扩大,对使用、储存易燃有机溶剂的场所应在危险部位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火灾检测报警装置、高低液位检测报警装置、压力、温度超限报警装置等。通过声、光、色报警信号警告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通过视频监控网对全厂范围进行安全监控和调度指挥。

(2)采取安全连锁:

在化工生产中,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对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连续变化的参数进行连锁控制和自动调节,确保工艺过程始终处于安全的状态。

(3)设置安全保险装置:

易燃有机溶剂的储罐必须配备液位计,排空管应配备呼吸阀和阻火器。高危罐区必须设置高液位报警和进料自动切断装置,或采用氮气置换保护措施等。

当火灾事故正在发生,又不能排除险情时,安全保险装置应能紧急自动切断重要的阀门,局部断电,开启自动灭火装置(水喷淋、蒸汽灭火或惰性气体灭火等)。

以上提出的对策作为企业参考,实践中还应结合各自的生产实际来具体考虑和应用。

二、化工蒸馏安全操作

化工蒸馏,是根据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其分离为纯组分的操作,用来产品的提纯和回收或原料的精制。

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是不相同的,蒸馏分离是以其沸点为依据的,蒸馏时采用加热方式通过加热载体完成传热过程,使得分离的两种(或以上)物质在汽、液相上产生变化,沸点低的物质,首先从溶液中变成气态,成为蒸汽。溶液中其含量随着加热过程而逐渐减少,进入汽相的物质经过冷凝变成该物质的液体,此过程完成了能量的转换和相的变化。

(一)蒸馏过程风险

1、需从溶液中分离的,往往是有机的溶剂,其具有燃爆性能,在加热产生其蒸汽过程中,气态易燃物一旦泄漏,与空气混合组成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气体向外喷射过程中,产生静电放电而引爆气体混合物,产生空间爆炸,空间爆炸的能量、热源又可引发蒸馏装置中物质的燃烧和爆炸,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

2、蒸馏分离,物质急剧升温、浓缩,甚至变稠、结焦、固化、安全运行困难,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蒸馏过程液体挥发成气态,系统中压力增大,如排气不畅,蒸汽冷却介质不足,会导致蒸馏系统压力升高,造成冲料甚至爆炸。

4、如溶液蒸馏中组分不清(有些组分起初时含量极低,不易辨识,但多次循环套用,其含量因累积原因而增高),在操作失误(如蒸干、蒸馏温度超指标、挂壁等)时,引发分解爆炸,当残留物中含有热敏性、燃烧爆炸性物质时,则火灾爆炸危险性更大。

5、在负压蒸馏中,蒸馏结束必须透空,如采用空气透真空,高温液体或气体,一旦接触空气会产生燃烧、爆炸。

6、蒸馏是溶液浓缩过程,溶液中的介质随着溶剂的减少,粘滞力增加,凝固,堵塞管道、阀门,造成系统阻力大而发生爆炸事故。

7、蒸馏中高速流动的烃类物料会产生静电,引发火灾。

8、工艺中的明火成为蒸馏爆炸的引火源,在一部分加热蒸馏中,采用炉灶或电热加热,有的是内部或外部加热盘管加热,在蒸馏过程中,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

(二)蒸馏过程的安全控制

1、根据物料性质,选用不同的蒸馏方法和蒸馏设备。

在处理难以挥发的物料(在常压下沸点150℃以上)时应采用真空蒸馏。这样可以降低蒸馏温度,防止物料在高温下变质、分解、聚合和局部过热。

在处理中等挥发性物料时(在常压下沸点为100℃左右),采用常压蒸馏较为适宜(如采用真空蒸馏反而会增加冷却的困难)。

常压下沸点低于30℃的物料,则应采用高压蒸馏,但应注意系统密闭。

2、根据蒸馏方法和物料品种不同,选用不同的加热介质。

常压蒸馏中易燃液体的蒸馏不能采用明火,而应采用水蒸气或过热水蒸气加热。

蒸馏腐蚀性液体,应防止塔壁、塔盘腐蚀,造成易燃液体或蒸气逸出,遇明火或灼热的炉壁而产生燃烧。

蒸馏自燃点很低的液体,应注意蒸馏系统的密闭,防止因高温泄漏遇空气自燃。

对于高温的蒸馏系统,应防止冷却水突然漏入塔内,如果漏入,水迅速汽化,塔内压力突然增高而将物料冲出或发生爆炸,在开始蒸馏前,应将塔内和蒸气管道内的冷凝水放空,然后再开车。

3、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或冷冻盐水不能中断,如中断,未冷凝的易燃蒸气逸出使局部吸收系统温度升高,或窜出后遇明火而引燃。为防止冷却系统中断而不能发现,建议增加冷却系统的温度报警、连锁;在冷却器的最上部安装防爆膜(在加压蒸馏中,视情况可安装安全阀),在超压时自动泄压(泄爆)。

4、蒸馏硝基类溶剂或聚合类溶剂时,采用真空蒸馏,降低温度,但是在蒸馏时,严防蒸干,具体方法:

蒸馏釜设置液位计,且有低液位报警,釜内设温度超标报警。蒸馏釜应根据实际情况安装自动泄爆装置。

蒸馏结束时,绝对禁止直接打开透气阀放空气透真空,而应采用充氮气透真空;在硝基溶剂蒸馏釜上安装大面积的防爆膜;在放蒸馏残液时,应做好静电消除措施,不允许直接飞溅排放,产生冲击力而使静电放电引发火灾、爆炸事故;高温残液排放时,要防止接触空气自燃;

苯乙烯等易聚合的物料,在高温时聚合,应采用阻聚剂防止其聚合,这些蒸馏釜上尽量采用防爆膜泄爆,不应采用安全阀,防止聚合物堵塞安全阀的排气通道。

真空蒸馏使用的真空泵应安装单向阀,防止突然停车时空气流入设备内。

5、加压蒸馏时,应设置双道安全泄放装置:自动泄爆措施和手放排放措施;系统的排气管应通至厂房外,管道上安装阻火器,安全阀的出口管、防爆膜的泄爆口均应引至室外,防止在安全阀、防爆膜动作时,高速气体(带有易燃液体的液滴)喷出,造成静电放电而引发空间爆炸。

6、蒸馏岗位应设置蒸气灭火设施,泡沫灭火系统,其控制阀应安在便于操作的地方,保证装置一旦出现火情能迅速、及时、有效地扑灭。

7、电气按照相应的防爆等级安装。

8、采用内盘管或蛇管加热的蒸馏装置,其蛇管或盘管应置于液面以下,防止加热管露出液面后,高温表面上积聚的残渣被烤而引燃。

9、用于蒸馏中测量温度的热电偶套管,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液温差而使蒸馏温度控制不当。

第3篇 施工现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一、易燃可燃材料制度

1、施工现场易然可燃材料多,堆放比较混乱。有些工地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房屋、棚屋之间,建筑材料跺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有些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极大的损失。

2、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未执行动用明火“三级”审批制度。比如有的电焊施工无证上岗或不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电焊火花很容易引燃施工现场的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

3、施工工地临时线路多,拉接不规范,容易漏电。现代化的施工,各种电气设备在施工中广泛使用。临时性的电气线路纵横交错,容易跑电或漏电,导致电火花引燃物品形成火灾。

4、职工宿舍大多是简易可燃临时用房,屋内人员密集,衣物、被子等可燃较多,乱拉电线现象较多,尤其到了冬季,室内使用电暖器、电热毯取暖,用电炉子做饭等,在用火用电方面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火灾。

二、 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逐级落实安全责任。确定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把防火责任切实落实到各个施工单位的具体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不失控漏管,要建立健全各项有效的规章制度,可把防火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与年终考核结合,实行奖惩制度,全面提高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平时加强监督、检查,尽可能做到隐患早发现,措施早制定,设施早到位,保证已有的各种防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2、严格施工管理,加强防火措施。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用明火“三级”审批制度。同时要加强临时用电管理,采用合格电线,线路合理,电线不要铺设在可燃物上面,严禁乱接乱拉用电,不用老化电线,避免电气起火。

3、合理布置现场。在进行施工组织时,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布置要符合消防安全规范。针对建筑施工中的火险特点,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局进行合理规划,设置消防通道,办公区生活区建筑要设置一定的防火间距,划分明确的用火区,易燃、可燃材料要集中堆放,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存放易燃、可燃材料的仓库要作为防火检查的重点部位,加强日常管理。

4、配全灭火器材,提供消防水源。工程开工前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防火措施,配置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及设施设备。建筑施工现场重点防火部位(电气焊工作点、办公室、宿舍、食堂、仓库等)要配备齐全且符合要求的灭火器材。

第4篇 加强电网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方案

根据省公司《关于加强电网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2022〕528号)要求,为进一步夯实**地区电网安全管理基础,提升电网安全管控水平,结合**地区电网和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特点,制定加强电网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方案。

一、加强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1、公司调度、保护、通信专业要建立岗位培训制度,分析职工业务技能培训需求,制定以全面提高基本业务和安全技能为重点的年度培训计划,完善培训、考试及与业绩考核、岗位评级相结合的闭环管理。建立安全培训档案,考试考核不能通过者,暂停其上岗资格。

2、岗位培训要以安全基础知识、安全管理规定、调度规程、现场运行规程以及本专业基本技能为重点,将上述内容融入本专业试题库中,定期组织题库学习、考试,并以班长、班组成员讲课、讨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活动。其中基本知识、基本制度、基本技能培训要覆盖全员,做到全员达标。

3、岗位培训要注重实效,可以采取现场考问、讲座、普考、抽考、竞赛、抽查调度业务联系录音点评等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鼓励职工通过努力成为技术专家、技能专家等岗位人才。

4、岗位培训要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调度运行专业要注重事故处理预案、反事故演习的培训,运行方式专业要注重电网潮流、稳定和电压分析的培训,调度计划专业要注重用电负荷预测的培训,继电保护专业要注重继电保护装置原理和定值整定的培训,通信、自动化专业要注重装置、系统、网络等原理和应用技术的培训。调度专业还要积极开展现场实习、培训活动,组织调度员到现场,熟悉现场接线方式,了解新设备运行注意事项和现场规程,了解设备的原理、构造、性能、操作方法等,及时掌握设备的实际状况、设备异常运行的特征及处理办法,当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时,能做到迅速、准确的判断和处理,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二、加强电网全过程管理,着力防止发生电网事故

(一)电网规划及新设备投运管理

1、公司生技部要及时与发策部、基建部沟通,做好对接工作,安排调度系统各有关单位参加电网规划审查会,基建、技改项目的可研、初设审查会,根据电网运行需要,提出规划调整和工程建设进度方面的意见建议,努力使电网规划和设计方案应能适应电网运行方式变化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减轻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实施时使电网运行存在较大风险。

2、针对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网暴露的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今年迎峰度冬及明年迎峰度夏电网分析诊断活动,进一步查找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调度角度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为公司明年的基建、技改项目立项提供电网运行依据。

3、组织调度系统各有关单位参加公司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基建、技改项目计划会、评审会,从电网运行角度提出项目调整、投产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周生产例会这一平台,加强基建、生产、调度部门的沟通,合理安排停电施工计划,保证基建和重点技改项目按计划投产。

4、加强新设备投运管理。梳理新设备投运管理流程,制订新设备投运管理规定。主动收集新设备运行资料,组织针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施工计划和停电方案的专项核查,必要时召开专题协调会讨论施工方案和停电方案,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二)加强电网运行方式

1、加强调度检修工作申请票的管理,按修订后检修工作申请票流程及规定管理,落实检修工作申请票业务流程中各环节的岗位职责和安全职责,保证调度检修工作申请票全过程管控到位。

2、按时召开公司周检修计划协调会,对各生产单位提出的周检修计划,从电网运行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加强公司周检修计划管理并刚性执行,公司周生产例会批准的周检修计划,无正当理由不得更改,并履行更改报批手续;批准检修时限时要考虑突发状况,减少因工作延期造成迟送电等引起的舆情事件。

3、落实检修工作申请票管理流程和规定,规范检修工作申请票申报、接收、批复、执行、评价和考核。坚持在大型、复杂方式批复前组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电网风险分析评估预控,保证特殊检修方式下电网安全运行。

4、认真审查检修工作申请票,尤其是停电检修工作申请票必须做到五查,即查工作内容、执行时间、工作单位、停电范围和检修运行方式(接线、保护、潮流分布等)。有疑虑之处应及时向有关人员询问清楚,严把调度安全关。尽可能减少非计划性停电申请,避免在时间紧、操作任务多的情况下造成可能因考虑不周引起误操作事故情况的发生。

5、合理安排年度、节日及主设备检修期间的电网运行方式,根据电网检修方式变化,动态梳理电网安全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制订控制措施。针对近期**变500kv综合改造、220kv**变110kv全停、**扩建#2主变、110kv**变扩建#2主变及综自改造期间电网存在的安全风险,开展电网n-1方式下的风险校核,制订并落实应对措施及调度事故处理预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6、加强无功电压管理。每月对电网无功平衡和电压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及时研究落实对策。按季度编制所辖电网电压曲线并按时下达相关单位。

7、加强负荷预测管理。定期开展系统负荷预测、母线负荷预测分析,掌握季节负荷特点、气候变化对负荷曲线的影响,主动了解掌握大用户负荷特点,通过分析研究总结**电网负荷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提高负荷预测准确率。

(三)加强电网调度运行管理

1、加强电网运行监控,做好实时电网分析和当值事故预想,及时调整、处置,保证电网及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前提下,优化安排电网经济运行方式,合理投停电容器,及时修正avc系统控制策略,提高母线电压合格率,降低网损。

2、加强电网操作管理。严格执行《调度操作指令票流程及管理规定》,规范调度操作指令票的拟写、审核、预发、执行和归档流程,调度下令操作前,加强与方式班、检修单位和变电站现场沟通,做到对方式单安排内容不清楚、操作目的不明确,现场设备状态未核对不下令操作。结合交接班制度开展班前班后会,杜绝口头交底,避免交底不全或不清。

3、加强调度运行值班管理。修订《调度运行值班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调度员主、副值之间的分工,调度员必须遵守值班纪律,严格执行调度运行值班制度、调度交接班制度等制度规定,规范调度交接班和操作监护,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集中精力做好电网运行监控、调度操作、异常、事故处理等调度运行值班工作。

4、严格执行联系汇报制度。及时、准确向管辖调度、公司领导汇报电网异常、事故情况,不得瞒报、漏报。电网异常、事故涉及高危客户供电安全的应迅速汇报上级调度及相关领导,并采取措施保障客户供电。

(四)加强电网调度二次系统管理

1、按照公司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管理流程和管理规定计算规定的要求,认真落实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复算和审核、批准管理流程中各环节的责任,严格把关,杜绝保护误整定事件的发生。

2、积极开展防继电保护现场 “防误”工作,编制安全措施票、保护定值单管理实施细则及继电保护工程验收规范,组织学习并落实应用,定期对现场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整定值、运行状态进行核对。

3、加强安全自动装置管理。安全自动装置投运前应控制策略核查,投运后要按期检验。**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500kv**变#3、4主变故障联切负荷装置)涉及500kv**变等多座变电站,要按省调专业管理要求定期组织联调,调度运行人员要认真执行已下达的运行管理规定、定值单和现场运行规程。定期开展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的定值和状态核对。

4、加强电力通信管理。要加强电力通信系统维护,保障电网调度运行信息和通迅通道畅通。通信现场工作或影响通信系统运行的其他工作,应按规定向管辖调度提交工作申请。涉及**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500kv**变#3、4主变故障联切负荷装置)等安全自动装置通道、继电保护通道以及专用光缆线路的操作,必须履行电网调度检修工作申请票填报手续,批准后方可施工。落实光缆属地化管理,做好网、省公司及公司所属光缆巡视、维护和抢修工作。

5、加强调度自动化管理。完善“自动化设备检修工作流程”,加强调度自动化系统维护,保障电网调度运行信息监视和控制正常进行。严格执行自动化检修工作申请票制度,未经调度机构同意,不得在远动设备及可能影响其运行的二次回路上工作。厂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部门发现故障或接到设备故障通知后,应立即报告对其有调度管辖权的调度机构自动化值班人员,做好相关措施后方可进行处理。

(五)电网运行风险及电网隐患管理

1、贯彻国务院《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严格执行《安徽电网运行风险评估与管控制度》、《安徽电网高危客户调度运行管理规定》,开展正常运行方式及主设备检修方式下n-1故障、同塔多回线路同时故障时的电网风险分析,认真排查**电网减供负荷、电压降低或停电户数达到《条例》中所列一般事故等级及以上的电网隐患2条,并及时从调度角度提出预控措施和电网建设改造建议。今后每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前均要结合电网结构及负荷变化情况,组织分析排查安全风险,制订预控措施和整改建议。

2、认真开展电网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针对**铁路牵引站两路电源均取自同一220kv变电站,**变两路电源均取自**变的实际,调度所要合理安排方式保证其两路电源取自不同的220kv母线,确保n-1故障时可靠供电,并将此电网实际情况书面通知铁路局电力调度,化工厂。

3、加强电网风险管理。针对电网薄弱环节、特殊检修方式及恶劣天气,一要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制订事故处理预案;二要及时发布**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单,向公司有关部门提出风险控制要求,认真落实保电网措施。

4、定期核查**系统接线图、保护定值、安全自动装置定值及投切状态,确保与现场实际保持一致,做到图实相符。

5、落实省会**市电网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查评发现问题的整改计划。按《电网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省会、副省级城市地调部分)》标准开展日常工作,积极落实2023年安全性评价中查评出的问题的整改工作,针对去年12月份省调组织 查评发现的问题,制订了整改计划,整改责任人,正按期落实整改。

三、落实调度系统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一)领导体系职责

1、公司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按时参加省公司每周一、三、五生产调度电视电话会议,以会议为平台,分析电网运行问题,安排电网相关工作,解决电网相关问题,全面掌控电网安全运行情况,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各项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2、调度系统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并检查、督促完成工作计划、实现工作目标。每周参加公司生产例会,研究、解决电网运行及安全监督发现的问题,明确责任、落实考核。

3、调度系统各单位要结合本专业特点,认真理解和执行公司及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带头执行、落实各项制度、规范,了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解决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做好电网异常和事故分析工作。

4、加强生产计划刚性管理,保证工作任务安排、分配合理。加强班组和人员工作承载力分析,做到人员数量、人员素质、工作技能要与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相匹配,避免超出班组、人员承载力安排工作。合理安排季节性专业技术检查,与各项常规工作,如春秋季安全大检查、调度安全保障能力评估、电网隐患排查等有机结合,排查影响安全的问题和隐患,并落实整改。

5、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强对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培养,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形成齐心协力、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平安和谐的安全工作局面。

6、建立调度运行与生产、基建、规划的联系反馈制度,从消除电网安全隐患、保障电网安全方面提出对电网规划、电网建设及设备运维等方面的建议和要求,努力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保证体系责任

1、要切实承担起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生产计划的刚性管理,生产计划变更时,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2、要建立完善的调度运行核心业务流程,确保核心业务流程各节点、各环节工作审核到位,确保对核心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安全监督到位,确保相关领导对核心业务流程重点工作把关到位。要特别重视检修工作申请票处理、调度操作票拟审、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调度运行监控及事故处理等工作的安全控制。重要工作要有完备的分析支撑和工作方案,杜绝进行没有安全把握的工作。

3、加强反习惯性违章工作,通过对规章制度、事故案例的学习、分析,提高员工反习惯性违章的能力和自觉性。加大对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力度,认真排查治理管理违章和行为违章,努力减少人员行为违章等安全隐患。

4、认真进行电网异常、事故的分析,提高分析质量。要从主观和客观方面、管理和技术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整改意见或反事故措施。

(三)监督体系责任

1、建立电网安全管理全过程监督机制,对电网规划、电网建设、电网运行的各阶段、各方面进行安全监督。重点监督电网规划方案是否存在安全风险,电网建设过程是否对电网安全造成过大影响,电网运行方式安排风险控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要加强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调度核心业务流程运转情况的安全监督,加大反违章监督检查力度。要重点对电网风险管控、检修工作申请票、调度操作票、调度日志、调度联系录音、调度运行人员工作状态等进行安全监督。每月召开安全监督情况分析会,针对问题督促相关单位、相关专业限期整改。

3、要督促开展对电网异常和事故的分析,严格按照“四不放过”要求分析、处理、考核到位,监督整改或反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要督促做好电网异常和事故信息报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按时、准确报送信息,严肃调查、处理任何形式的安全信息迟报、漏报和瞒报。

第5篇 加强建设工地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是我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重点。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使用等各环节中,建设、监理、安装(租赁)、使用、检测等单位必须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上述单位要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对塔式起重机进行安全管理,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现提出加强建设工程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的八项规定。

一、安全技术管理资料的基本要求

每台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吊),包括施工企业的自有设备和租赁单位的设备,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施工现场应有满足设备安全运行的使用说明、维护管理的技术资料和各方人员履行职责的记录资料作备查。

设备档案资料应包括:

1、制造厂提供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书;

2、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详见《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t 9462-1999”条文7.2.6)

3、塔吊每次启用时间及安装地点(含安装检测报告、安装备案登记牌或准用证);

4、日常使用保养、维修、变更、检查和试验等记录;

5、设备、人身事故记录;

6、设备存在的问题和评价。

二、设备租赁单位经营的基本条件

塔吊租赁单位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并向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保证出租设备的安全性能,方可从事建筑工地起重机械的租赁活动。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起重机械,租赁单位不得购置、出租:

1、无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

2、属国家明令淘汰、规定不准再使用;

3、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和维修价值;

4、经检验达不到国家和行业安全技术标准规定。

三、建立塔吊单机注册登记制度

凡在我市建设工程上使用的塔吊(包括建筑企业的自有设备和租赁单位的出租设备,在用设备及闲置设备),须在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注册登记内容有:核查设备技术档案和设备的完好状态、设置注册登记铭牌、永久注册登记号和广州市建设工程塔式起重机管理手册。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四、塔吊使用的安全环境

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t9462-1999)、国家质监检验检疫总局《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对塔吊与建筑物、架空输电线路、塔吊之间的安全距离有具体的规定。针对我市高层、超高层建筑密度大等情况,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妥善规划塔吊的安装位置,充分考虑塔吊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安全环境和塔吊自身的安全。

1、塔吊与邻近建(构)筑物和高压电线应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特殊情况下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安装高度超过50米的塔吊必须确保吊臂360°回转空间;在50米以下高度、非工作状态时吊臂不能随风自由回转的塔吊,必须在塔吊安装方案中制定塔吊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应以塔吊使用说明书为依据(说明书上无载明的应由制造厂出具意见),并由两名具备工程师资格的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提出论证意见,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监理机构审批后方可实施方案。

2、塔吊不得在公共场所吊重作业,特殊的作业必须对作业范围作封锁警戒;起吊作业时,起吊物不得经过公共场所和邻近建筑物的上空。

3、推广使用动臂式塔吊和内爬式塔吊。

五、施工现场安装(拆除)塔吊的规定

1、塔吊安装单位必须具备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起重机械安装(拆除)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按资质承揽相应的安装业务,禁止出卖资质证书和挂靠承揽安装、拆卸设备的行为。

2、塔吊主要受力构件必须使用原厂或原厂受权制造的产品。

3、塔吊安装前应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办理安装告知手续,经接受告知后方能在施工现场安装设备。

办理安装告知手续提交的资料包括:

(1)安装方案(含基础设计方案);

(2)制造厂的生产许可证和设备的产品合格证;

(3)安装单位资质证明;

(4)安装作业人员操作证;

(5)设备上一次安装使用的备案登记牌或准用证;

(6)设备维修保养证明。

⒊ 塔吊的安装、顶升、拆除,应按照经批准的专项方案施工,由持证人员作业,现场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指挥,安全员、监理人员监护。新安装(移装)及发生安全事故后维修保养重新使用的塔吊,应由安装(维修)、使用、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后,通过专业机构的检测合格方能使用、并在15天内办理“备案登记牌”。

六、塔吊的使用与保养

1、塔吊使用和保养,必须遵守《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zbj 80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等技术标准、规程,由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塔吊使用和保养应建立和落实如下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记录:

(1)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2)设备保养、维修制度

(3)交接班制度

(4)操作使用规程

(5)班前(每班运行前,由司机检查)的重点安全项目的检查

(6)运行记录(含班前检查记录、交班记录)

(7)定期检查、保养、维修记录

2、塔吊保养、维修时所更换的零部件或钢丝绳,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必要时应进行质量检验,禁止使用替代品。

七、塔吊的顶升加节和拆除的监督管理

1、塔吊顶升加节、拆除业务的安装作业队伍,必须具备安装资质和符合相应等级,并在市建委办理资质备案手续;塔吊使用单位不得雇用无资质的队伍作业。

2、安装作业单位、监理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明确安全责任。

3、安装作业前应有经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由监理单位向所在建设工程安监机构的监督员报告。对塔吊顶升加节作业,监督员应根据所掌握的情况进行抽查;对塔吊的拆除作业,监督员应到现场了解情况和核查施工单位资质和操作人员上岗资格。

4、每次的顶升加节作业,必须有针对性地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装作业单位必须指定一名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为现场指挥,工程项目监理机构旁站监督,塔吊加节后须严格按安全技术规程进行调试和验收。

5、塔吊每次的顶升加节及拆除,应有完整的施工记录和安装(拆除)作业单位操作人员的签名等见证资料。

八、对塔吊安全检测机构的要求

1、塔吊安全检测机构应具备政府相关部门核准的资格,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塔吊的检测应当执行监督检验规程,检测行为应“客观、公正、及时”,检测机构应对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负责。

2、起重机械安全检测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组成部分,检测机构除承担对设备的检测责任外,应配合建设安监机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发现被检单位有隐瞒事实真相的行为应及时责令纠正,并向安监机构报告。

3、检验检测中发现起重机械的严重安全隐患时,应及时要求被检单位整改纠正,并立即报告监管工地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本文除第三条待另行制定的具体管理办法确定实施日期外,其余各条自发文之日实施。

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二○○六年三月十三日

第6篇 加强校区改造建设期间校园安全管理的通告

加强校区改造建设期间校园安全管理的通告

根据学校对衣锦校区改造建设工程的整体部署,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展,需加强衣锦校区校园安全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广大师生员工要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改造建设期间,学校进行封闭式管理,谢绝无关人员及车辆入内。根据实际需要,东门实行定时开放,开放时间为:上午7:30-8:30;中午11:30-12:30;13:30-14:00;下午16:00-17:00。

三、为保证学校资产安全,物品搬离校园严格执行审批核查制度,要出具z农林大学物资准迁凭证(见附件)。

四、学生与施工人员进出校门时,请随身携带相关证件备查。

五、业务往来的来访者请先联系被访部门,确认后方可登记入内。

六、施工现场危险系数较大,除施工人员外,任何个人及单位严禁进入施工区域,并尽量绕道而行。如因私自进入施工区域造成损失的,一切后果自负。

七、广大师生员工如发现安全隐患,请及时联系校园110指挥中心,联系电话63742110。

附件:z农林大学物资准迁凭证

z农林大学保卫处

第7篇 加强防治水监督管理安全措施

为了吸取各地煤矿水灾事故教训,遏制重大水灾事故发生,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我矿特制定加强防治水监督管理的安全措施。

一 本矿的水患基本情况及计划:

1、我矿北大巷东部与左岭煤矿相邻,矿区南部与皇城煤矿、郭峪煤矿相连,且分别与邻矿都有贯透现象,在生产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水情,防止水患从高标高区域流入我矿。

2、矿区西部往西、往南是润城宝泰煤业。宝泰煤业偷越我矿矿区范围较大,由于偷采范围不太明确,为了确保安全,预防透水和瓦斯事故发生,在开采西部矿区时各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加强监测水情,有异常情况要立即调查处理。

3、对所有的掘进工作面实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坚持对掘进面的每项一个掘进头进行钻探,保持掘进头掘进时有不少于30米的超前距离。

4、成立本矿专门的防探水组织,并制定相应的探水、防洪防汛安全措施,确保不发生透水事故,杜绝地面积水、老空水等涌入井巷。

二、成立防治水领导组及探水组织:

成立专门的防治水领导组:组长由矿长***担任;副组长由安全矿长***、总工***担任;成员由各科室科长及安监、质检现场跟班人员,探水队由吉志高负责。

组长负责防治水方面的全面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及钻探工具的准备工作,并要组织调查摸清本矿水文地质资料,掌握矿区内水患情况,全体成员要认真负责监督执行并积极协助配合,安监、质检要重点检查,技术科负责探眼方法的指导及需要钻探的详细安排,探水人员要依照本安全措施要求严格进行钻探工作。

三、打钻探水要求及安全措施:

需要钻探的各个掘进头必须用专门的探水钻在掘进头进行钻探,钻探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保证探眼数量和质量,每个掘进头要探够六个眼,中眼一个,边眼两个,辅眼三个,中眼在掘进头距底板1.2米处正中向正前方探200米,两个边眼分别在距离中眼两侧0.5米处向两侧偏1度探200米,左右辅眼在距左右煤帮中部0.5米向两侧偏10度探40米,另外在掘进底板巷道时在距中眼上分0.3米处向上偏5度探40米,掘进顶板巷道时在距中眼下方0.3米处向下偏5度探40米(详细情况见附图)。

探眼时的安全措施如下:

⒈ 钻探地点随时可能涌出ch2、h2s、ch4等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加强钻探地点的通风和对有害气体的检查。

⒉ 探水地点和避灾线路,要加强支护,背好顶邦,安监科在班前会上要经常向工人特别是有水威胁的工作面人员讲清避水灾路线。

⒊ 准备好木塞及充足的封堵物,以便必要时堵塞钻孔。

⒋ 在钻进中如发现孔内显著变软,沿钻杆向外流水等透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钻进,但不能取钻,以防有害气体和大量积水突然涌出,人员不准直冲钻杆站立。

⒌ 钻探人员要认真负责,保证探距,在钻探过程中有可疑情况,立即停止工作,撤离人员,并上报调度室及有关领导研究再作处理,不得擅自处理和玩忽职守。

⒍ 有涌水和空区征兆时,坚决禁止放炮。

⒎ 以上安全措施各钻探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查出漏探、不探、少探和探距不够等情况时要严加惩处。

⒏ 雨季要对我矿采空区的地表裂缝情况进行调查,挖排洪沟并清理原有的防洪设施,备好充足的防洪物资,防止地表水灌入坑下;对井下有水患威胁的地点加强水文观察,疏通排水沟,加强排水设备、管路的检查,要始终保持完好。

第8篇 浅议如何加强水利企业安全管理

安全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尺。在现实中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做为水利企业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防止和减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尽心尽力。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水利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尤为重要,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一、提高认识 强化企业安全管理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安全生产的目的是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和财产损失,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2、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体系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建立以企业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管理,使水利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走向合理化、规范化建设。

3、建立企业长效的安全培训制度,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建立健全长效的安全培训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全员安全业务素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要坚持“依法培训、质量第一、服务基层、方便企业”的方针,坚持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培考分离的原则,按照不同类别和岗位层次要求,有针对性地抓好培训工作。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仅要看是否进行了培训,达到了多少人。更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抓难点、填空白点,扩大受训覆盖面,提高培训教育质量,使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同时,施工人员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不持证不上岗,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4、提高工程安全管理人员水平的途径

提高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组织培训和自学等形式学习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安全管理专业知识和企业规章制度而获得管理知识;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的现场检查、案例分析等形式吸取经验和教训,使其做到真正懂安全,会抓安全,会管安全,做到能安全操作。

5、加强安全监管、整治力度

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整治力度,认真研究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的有效办法和手段,拿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严查严处,以铁的纪律、铁的手腕、铁石心肠抓好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明确每项工程的具体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责任人。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做到安全隐患整改处处有结果,对安全隐患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发生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造成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扩散的结果。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控制能量、有害物质,从工程安全管理上来说,可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物不安全状态、环境条件、安全管理这四方面进行控制。

第9篇 综述:美国通过立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

美国是世界主要产煤大国之一,该国通过立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使国内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去年,美国产煤11.2亿多短吨(1短吨合0.907公吨),国内消费10亿多短吨,生产和消

费量均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左右。同时,随着煤矿生产技术的提高,美国矿工人数逐年下降,目前仅有10多万人,人均年产煤近万吨,而美国煤矿的严重伤亡事故则相对较少。

美国煤矿业也是经历了一个从事故多发到加强立法和管理、最终进入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的过程。美国煤矿生产事故多发期是在生产技术和管理都比较落后的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当时,美国每年有数千人死于煤矿事故。最严重的是1907 年,死亡总人数3242人,其中发生在主要产煤州西弗吉尼亚的一起煤矿爆炸事故,死亡362人,创美国历史之最。严重的煤矿事故频频发生促使美国国会和政府采取坚决措施加强安全管理。1910年美国设立了矿业局。其基本任务是制定安全标准、监督生产、加强检查、调查处理事故和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研究。1913年成立的劳工部,安全生产管理也是其主要职责之一。

围绕煤矿生产美国先后制定了10多部法律,安全标准越来越严格,其中最重要的是1977年制定的联邦矿业安全和健康法,对所有矿业生产进行了全面和严格的规定。原来的矿业局改为矿山安全和卫生署,转由劳工部管辖,由劳工部助理部长担任署长。这一法律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煤矿业生产从此走上事故低发率的新阶段。

1977年的矿业安全和健康法要求矿山安全和卫生署对所有地下煤矿每年至少进行4次安全检查,露天煤矿至少每年检查两次。一旦发现问题有关部门就将依法进行处罚直至关闭矿井。此外,矿工组织也主动参加各种安全卫生计划活动,对矿主不符合安全和健康规定的行动提出意见直至向执法部门报告要求惩处。安全标准的提高为安全生产和减少伤亡奠定了法律基础。

同时,美国煤矿安全部门注重执法,矿主也注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从而改善了煤矿的生产安全。美国煤矿安全部门对唯利是图、违反规定生产的矿主惩罚严厉。针对不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一般性违反规定行为,政府督察员每次每项罚款可达5.5万美元。曾经违反规定并承诺改正、但不守信用的矿主则将被加重处罚。

可能引起伤亡事故和危害矿工健康的严重违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此类行为,即使未造成严重后果,政府督察人员在进行初步调查后也将交由司法部门起诉审判。严重违法或违法程度虽轻但导致人员伤亡的个人和公司,罚款将分别达 25万美元和50万美元。

分析事故原因、让所有人引以为鉴也是减少事故和伤亡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美国矿山安全和卫生署对每次事故的原因都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然后公布详细情况,并就如何避免类似事故发生提出建议,因特网上也可以看到有关的事故情况介绍和示意图以及如何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办法。

美国加强煤矿安全立法、执法和各种教育工作对减少煤矿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每年仍高达2000人左右。70年代后期联邦矿业安全和健康法实施后死亡人数则下降到1000人以下。1993 年后的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降至50人以下。1976年以来,美国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严重煤矿事故仅有13起,平均两年发生一起。

第10篇 采面加强夏季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夏季来临,空气潮湿对顶板影响较大,是顶板片帮、冒顶事故的高峰季节,也是安全生产中最危险的季节,为保证安全,特制定本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

二、技术措施

1、在工作面机巷或风巷顶板完好及不淋水地点备足大板、圆木、竹笆、小棍、单体柱等支护材料,保证发生顶板事故时有充足的备用支护材料。

2、泵站压力必须达到30mpa,保证支架初撑力不低于泵站压力的80%,加强支架2次补液。

3、工作面采用依次顺序逐机移架方式。推溜滞后采煤机15m距离,割煤后及时伸开支架护帮板。顶板破碎或离层时超前移架,并采用带压擦顶移架的方法进行(顶梁约离顶板50mm-100mm),采用“少降快移”方法及时支护新暴露的顶板,严禁反复支撑顶板,尽量一次移架到位,减少空顶时间。移架后,升柱同时调整平衡千斤顶,平衡千斤顶明柱保持在300mm~400mm之间,使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保证顶梁接顶严实,升架时间不低于15s,保证支架初撑力达到要求。

4、根据采面采高情况及时伸缩加长段,使支架立柱明柱高度保持在400mm~800mm之间。

5、当顶板破碎时,控制采煤机速度,容易片帮和顶板破碎地段采煤机割煤速度不超过2m/min,顶板破碎地段采煤机不得停留时间过长。

6、端面距超过340mm要打探板维护,维护时从上向下逐架进行。使用圆木或半圆木一端探入支架顶梁不低于0.3m,另一端探入煤墙不低于0.2m托住顶板,并用大板、竹笆等物料将顶板刹严背实,并用支架顶梁和护帮板将木梁升紧。

7、当端面距超过500mm时需架棚维护;根据煤墙片帮和顶板破碎情况,先施工梁窝和柱窝,然后使用圆木探入支架顶梁0.3m以上,另一端探入煤墙顶板0.3m以上,并在圆木的煤墙侧打设单体柱,将支架和护帮板升紧,架棚子必须从采面上端顶板完好处依次向下,架好一棚再进行下一棚,严禁同一地段多处同时进行。打设的单体柱距挡煤板距离不能低于3.0m,并打设在硬底上,保证迎山有力,栓好防倒绳。

8、处理掉顶措施

(1)刹顶之前,必须仔细观察掉顶范围的顶板情况,等顶板完全稳定以后,利用长把工具将活矸危岩处理以后,从采面自上而下、由顶板完好处向掉顶处逐架进行,刹顶时必须清理好退路。首先按照0.8~1m的间距使用圆木打设走向探梁,圆木一端探入支架顶梁300mm以上,另一端探入煤墙或完整顶板0.3m以上托住顶板,并使用单体柱贴紧煤墙并预紧,然后沿倾斜方向用大板刹顶,并配合小板和竹笆将顶板背实。

(2)伸出护帮板托住探梁,将单体柱预紧后再采用远距离供液的方式将单体柱升紧,并栓好防倒绳,保证单体柱迎山有力。

(3)若掉顶处片帮宽度超过2.5m时,则架设一梁两柱走向棚。

9、加强机、风两巷巷道维修及落底,保证巷道高度不低于1.8m。对于机、风两巷顶板破碎、离层和淋水处要用工字钢配合单体住打设一梁三柱走向棚子,空顶及顶板破碎处用大板等物料刹严背实,保证迎山有力,做好防倒措施,底板松软地段要在单体住下垫柱鞋。

(二)、安全措施

加强机、风两巷隐患排查,对于顶板破碎松动处要及时支护,一旦有活矸和危岩,必须立即进行处理。处理时,设专人观山,并选好退路,保证所处理的岩石下方无电器设备,由有经验的工人,拿长把工具进行处理,处理时要从外往内进行,严防危岩随钢钎滑下砸伤手脚,保证安全。

加强采面工程质量管理,做到不挤架、不咬架、不倒架,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帮板高度2/3),架间空隙不超过200mm。

3、加强机电设备检修力度,保证液压系统完好,支架无窜液、漏液现象,运输机活环、链子、齿轨、哑铃无损坏;采面信号、各种开关、按钮、闭溜装置灵活可靠;电气无失爆现象。

4、在割煤过程中,采煤机司机要注意观察顶板情况,若出现片帮、掉顶危险时,必须停机处理,待处理好确认安全后方可割煤,严禁出现顶板事故。

5、人员进入煤墙侧作业前,要打开护帮板护帮,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专人观山制度,及时处理掉活矸和松动的煤(岩)体,不能处理时必须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6、采面进行维护时要将采煤机和输送机停电闭锁,并关闭作业地点前后5架支架截止阀,严禁进行推溜和拉架等对需维护段的煤墙和顶板有扰动的作业。

7、支护完顶板后所剩余的大板、单体柱等支护材料必须清理干净,严禁杂物留在溜槽内或煤墙侧。

8、加强管理人员动态检查、巡查,排查发现的隐患必须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9、抓好班组劳动组织和安全不放心人的排查工作,对于精神不佳的“危险人”,禁止其下井,加强井下安全管理。

10、其他未尽事项严格按照“三大规程”及相关措施规定执行。

第11篇 附一医院加强急诊安全医疗管理规定

第一医院关于加强急诊安全医疗的管理规定

各科室: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我院《关于开展“无医疗纠纷年”活动的通知》(新医发[20**]1号)及《关于加强医院值班主任职责的通知》(新医发[20**]12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我院对急诊内、外科病人的诊疗能力,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经院委会研究决定,安排我院中级职称以上人员至急诊内、外科帮班,具体职责及管理规定如下:

一、参加急诊内、外科帮班的医生于每晚18时至22时(急诊病人较为集中的时段)至相应急诊科室上班;

二、帮班医生具体负责协助、指导当班医生对急诊病人进行诊疗,非紧急情况,不得直接参与病人处方及检查申请单的开写;

三、帮班医生对值班当天的疑难危重病人不能独立指导急诊当班医生完成诊疗的,应及时向当天值班主任汇报,值班主任负责到现场协调、指导;

四、帮班医生应严格遵守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及劳动纪律,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调班的,请提前将调班情况报医教科备案。帮班期间,院总值班负责不定时查岗,发现无故脱岗人员,按医院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帮班期间的工作情况要详细报告院值班主任,值班主任在次日参加院晨会交班时一并交班;

六、帮班期间按医院规定享受每次30元补助;

七、本文件自下周一(20**年6月7日)起执行。

二○**年六*月*日

第12篇 如何加强对安全事故隐患的管理

加强对安全隐患的管理,应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科学分析事故隐患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要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事故致因的条件,检测、判断其有多大的潜在危害,危险因素在哪里,并对这些事故隐患的本质进行剖析。通过分析,可以根据隐患潜在的危害能量、程度的大小,致因转化的紧急程度以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综合进行量化分级,分清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而后对症下药,找到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抑制或消除这些隐患。

2.完善事故隐患的建档

为加强对事故隐患的管理,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各类事故隐患电子信息档案。其内容主要包括事故隐患单位、地址、行业、危险等级、应急预案以及整改情况等。对事故隐患档案要明确专人负责,建立监控网络,实施动态监控。对于已消除的隐患,及时注销;对新发现的隐患,及时建档。

3.研究处理事故隐患的对策

发现事故隐患,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消除。实践中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事故隐患整改责任制度。该制度应包括:事故隐患整改的责任认定;事故隐患整改的人员、物资、经费保障;整改完成时间;事故隐患整改的现场安全督办和复验;应急状态下救险、人员疏散、医疗保障等措施方案,定责任、定人员、定经费、定措施、定时间。

《加强管理开创农电安全生产新局面(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