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安全管理
栏目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2-14 热度:86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第1篇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但是,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它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要使电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1.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1 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企业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然有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1.2 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

企业下属基层单位中职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供电所的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1.3 不严格执行《安规》,经常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其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等。

1.4 管理工作不到位。

企业往往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而轻视日常的细节安全管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 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栖息相关[3],涉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操作人员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2.2 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2]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安监职能和人员配备,加强农电安全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2.3 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2.4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是人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济活动中为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企业只有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然而,实践经验证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并且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1]其重点是从人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方面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2.5 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

2.6 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

规范现场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可以从操作层面,建立所有操作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所有业务活动、生产活动的流程化,把各类文字流程图表化、现场化。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排查措施,量化操作参数,界定操作步骤,重点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巡检、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资料、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讲解、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应用,实现杜绝岗位员工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2.7 抓好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一是以缺陷管理为中心来加强设备管理,着重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合理安排电力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三是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五是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2.8 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一是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给其他个人使用。二是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等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总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总则。目前,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管理制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在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之时,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标准、高要求,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适应或超前发展,并及时让电力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探讨及应用,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整体水平,促进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第2篇 浅析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新思路

0 引言

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得以长效生存、稳定发展的关键内容所在。近年来,从电力企业整体发展态势的角度上来说,安全生产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电力企业仍然频频出现各种安全事故,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也有一定的发展比例,无法从根本意义上加以杜绝。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依然任重道远。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就在于:落实电力企业各方相关安全责任,积极投入到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当中,确保社会大众人身、财产的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做好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思路的创新工作。具体分析如下:

1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1 意识薄弱当前还有部分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无法正确地认识与处理安全、效益、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相关设备检修工作时,没有严格落实现场安全组织以及技术性措施,不使用安全工具,或违规、违章操作,由此除会导致电网设备性能受损以外,更对电力企业员工乃至周边群众的人身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虽然当前绝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制定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职责,但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故而还无法发挥其对于优化安全管理水平的功效。再加上现场信息沟通不畅,部门与部门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由此导致生产现场埋下了相当严重的安全隐患。

1.2 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些配电检修人员,在没有填写工作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检修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是相当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

2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新理念分析

2.1 树立安全系统管理理念首先,需要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树立安全系统管理理念: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安全工作具有结构上复杂、开放的特点,其中包含了环境、信息、物料、设备、人员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而安全管理工作在全方面、全过程以及全员性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会同时受到内外部环境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干预,需要通过对行政手段、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将系统化的安全管理理念融入企业各个环节当中,促进各个环节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沟通,使相关的影响要素能够相互协调,平稳发展,从而在保障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方面发挥相应的价值。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除了需要覆盖生产领域以外,还应当进一步扩展至与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个环节当中,从动态安全系统的角度入手,实现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相关要素的战略重组,从而达到妥善解决电力企业相关安全问题的目的。

2.2 树立安全人本管理理念其次,需要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树立安全人本管理理念: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期间,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是尤为突出的,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同样如此。人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实现中的最主要要素,需要在生产中得到可靠的保护。传统意义上,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忽视人的因素的思想观念应当被摒弃,新的发展思路要求在对电力企业发展形势进行深入考量的基础之上,将人摆在整个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中心位置,就不同阶段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方式以及人的思想行为特点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从而使安全管理当中的人本管理工作理念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落实与优化。

2.3 树立安全动态管理理念最后,需要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树立安全动态管理理念:电力企业的安全系统需要综合处理好人、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人与物融入一个完整、有机且动态的系统当中。而对于这一安全系统当中的相关影响因素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转变,势必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展开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研究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杜绝盲目制定高指标的问题,应当基于对生产管理中,安全系统结构的认识,在考虑地区性差异的基础之上,根据安全管理所开展环境的不同,所依赖技术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制定科学且合理的安全管理工作指标。在时间、空间变化的同时,促进安全管理系统应变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得到长久且持续的应用。

3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新机制分析

3.1 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始终坚持以《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对安全管理相关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尽可能地减少,最终消除习惯性的违章、违规问题。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期间,对“两票”(操作票、工作票)制度的执行情况将直接对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产生影响。除此以外,还应当结合电力企业的具体情况,对现场作业程序进行规范,使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动态控制现场生产流程。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应当通过对电力生产建设现场的标准化管理,落实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防范并控制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或质量问题。

3.2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构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计划,树立安全教育优先观,重视对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个工作人员的安全考核。同时,需要立足于安全管理现状,构建并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将行政第一负责人作为安全管理的责任追究对象,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目标以及工作化,逐层分解安全责任,将电力企业生产建设的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区域性划分,引入承包工作机制,使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能够进一步地落实。在此基础之上,将安全考核指标与个人经济利益相关挂钩,配合奖惩工作措施的落实,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更进一步地落实到实处。

4 结束语

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特点来看,安全管理工作更多地倾向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求管理内容上更加的全面,管理方式上更加的多样,管理对象上更加的全面性。由于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期间会不同程度上受到内部、外部环境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制约,故而,如何通过对思路的创新,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一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结合本文以上分析认为:在创新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思路的过程当中,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从整体上进行对策的分析,一体化地解决问题,通过创新安全管理相关思路与理念,同时落实具体措施的方式,使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发展。

第3篇 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企业生产和建设的基本方针,它揭示了电力行业生产建设的客观规律,也是安全生产必须坚持的准则。从理论上讲,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了解事情的性质和规律性,坚持按照规律办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前做出防范措施,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否则待事故发生后再去抓,将只能是接受教训,而无弥补已造成的事故损失。因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1、进行超前防范。俗话说:“水未来时先筑坝”,当新职工参加工作时,就要对其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观念和技术素质,培养他们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2、抓住不安全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任何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征兆,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因此,各级领导,尤其是各级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发现苗头,早抓快抓,尽快铲除。确保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

3、摸索规律,举一反三。任何事故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我们应善于发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不断总结经验。对违章作业造成的人身或设备事故,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充分进行调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性质,决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防止再出现类似的事故。

(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力

各种安全生产制度是多年工作的总结,是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纲领法则。安全工作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电力企业的领导,既是安全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我们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各级领导切实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带动职工重视安全,才能让职工更好的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因此,要加强安全生产制度执行力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在思想上维护安全规定的严肃性。要严格要求广大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必须把“两票三制”等安全管理制度作为法规来规范各自的行为。

2、在组织上保证安全规定的强制性。《安规》是法定性规程,是非照办不可的,如违规造成损失,不仅要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来严肃处理,若造成重大,特大事故时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3、在个人行动上强化执行《安规》的自觉性。每个职工必须遵章办事,只有自觉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4、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还要依靠健全的制度。作为供电企业,对《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必须要严格执行之外,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

(三)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明和素质的重要标志。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重要基础。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对人的高度重视、高度尊重、高度负责和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局面的长久保持,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建设要做好以下几点:

1、齐抓共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融合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通力配合。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开展各种员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活动,时刻把握安全的主题,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及时报道安全生产的典型经验,曝光习惯性违章违规操作等不安全现象,宣传安全知识,传播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2、全员参与。在企业中,每个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对安全生产都负有一定责任,整个企业就像一台机器,员工就好比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哪一个零件出了故障,都有可能使机器停运。回顾以往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事故都是少数安全素质不强的员工酿成的,往往是这些少数人,成为可能产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成为事故的隐患。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应强调全员参与,职责明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全面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安全素质。

3、注重实效。安全文化建设既要开展一些轰轰烈烈的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氛围,更要注重实效。安全生产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现场实际操作施工人员养成时时重视安全,经常注意进行自我安全检查的工作习惯,是实现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最重要方式。同时还要开展能打动员工心灵,引起心理共鸣的其他活动,如学习事故案例,回顾安全教训,分析以往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用发生在本行业、本企业员工身边的事故教训现身说法,教育员工,使安全教育收到实效。

4、常抓不懈。安全文化是从更深的层次影响员工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品行,安全文化素质的养成要靠不断的熏陶、影响、渗透,安全行为的规范也绝非一日之功,安全文化建设不可能像实施一项安全措施、安全管理方案或者一项具体计划那样立竿见影,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常抓不懈,不断创建丰富的安全文化,方能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环境氛围。

(四)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

电力安全生产的基础是职工、是个人。如果能将这个主体抓住,就抓住了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因此各级组织要加强群众学习教育,使每个职工认识到个人在班组以及家庭中的作用地位和肩负的重大责任,督促每个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熟记安全规程,并把《安规》作为自己工作岗位上的行动指南和防范生产事故的法宝,以此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教育每个职工要彻底克服和消除粗心大意、马马虎虎、侥幸心理等,把过去的事当成现在的事,把他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小事当大事来吸取经验教训,警钟常鸣,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让群抓群防形成安全意识、安全整体、安全防线。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要有全面的培训计划,从公司、部门、到班组各级都有安全培训。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列入年度“安措”计划,不能放松对每个人、每环节的考核,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考核成绩要与经济挂钩。

2、班组长除巩固自身水平外,要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人员去开展学习活动,不要停留在读读安全事故简报、抄抄安规这样枯燥的形式,而要思考怎样去培养班组人员的求知欲,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要将问题融会贯通,让员工在工作中真正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员工工作责任心。

3、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所有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及技能教育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不违章作业。对生产管理人员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即自觉依法管理、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能力;在紧急、危险、关键时刻能够正确处置的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对危险源、环境因素能预先进行辨识并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在规章制度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能正确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的能力。

4、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提高只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必须根据员工整体素质的实际情况,在员工业务培训上,不断建立完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特殊岗位工种培训管理规定》、《新工人业务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业务培训机制,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坚决不能上岗,以此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第4篇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0 引言

目前,电力企业在安全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但与电网的发展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正处于要前进一步都较困难的局面中。

1 安全管理分析

安全管理的方法得当是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不论管理对象、管理过程还是管理方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管理对象的角度: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仅仅围绕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有限;只有强化了隐患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能有效。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由早期的事故后管理发展到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它不仅是对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与协调。

从管理方法的角度:由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等手段,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2 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由电力生产、电力基本建设、电力多种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生产特性及社会作用决定的。随着电力工业迅速发展、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加快,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电力安全生产影响各行各业和社会稳定。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具有社会公用事业性质的行业。它为各行各业提供电力,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电力,如果供电中断,特别是电网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将使各行各业的生产停顿或瘫痪,有的还会产生一系列次生事故,带来一系列次生灾害。另外,供电中断或大面积停电,会给社会和人民生活秩序带来混乱,甚至造成社会灾难,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因此,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人心和社会的稳定。②电力安全生产影响电力企业本身。安全是电力生产的基础,如果一个电厂经常发生事故,就不可能做到满发稳发和文明生产,如果系统经常发生事故,系统中的发电厂和变电站都不能正常运行,使电力生产和输配电处于混乱状态,因此电力企业本身需要安全生产。③电力生产的特点需要安全生产。由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送到用户,组成了产、供、销统一的庞大的整体。由于电能尚不能大规模储存,因此,产、供、销是同时进行的,电力的生产、输送、使用一次性同时完成并随时处于平衡。电力生产的这些内在特点决定了电力生产的发、供、用必须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造成人身伤亡、主设备损坏或大面积停电,甚至造成全网崩溃的灾难性事故。因此,电能生产的内在特点需要安全生产。

3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3.1 在依法保护设施、安全监督上措施不力,致使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①欠缺依法治企。有线电视线、通讯线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项目法人与设计、监理、施工方签订的协议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②安全监督不严。由于供电企业安全监察部门人员少,专业知识欠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常被一些非生产性事务缠绕,习惯于事故后的调查和责任追究。③近年来,供电企业农村电力设施发生被窃、破坏的情况比较多。窃电给社会和电力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3.2 安全思想意识模糊,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目前,电力生产企业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存在以下问题:①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②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③主管部门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3.3 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供电所的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3.4 不严格执行《安规》,经常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等。

4 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措施

首先,要看清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本质。安全管理能力首先是一种企业能力,具有企业能力的属性,是企业在对安全生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安全管理能力由企业掌控的各类资源决定,企业拥有的资源及其组合情况形成了不同的安全管理能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增长。此外,企业能力作为一种累积的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难言属性使得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具有特异性和不可模仿性,这构成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

其次,可具体通过增加员工安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优化设备安全性能的能力、提高物料安全水平的能力、改善安全制度的能力、监测环境安全状况的能力5个方面的内容,来实现安全系统效能的综合性能的改善。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稳步推行现场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以及检修、变更、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安全监督。竣工后,要组织验收,要确保竣工的设施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特别是电力线路的线间距离、交跨距离、对地距离要符合规定。做好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并及时消除设备的运行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要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体系和电力企业“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

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巩固和创新。

第5篇 电力企业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是落实安全生产的最基层组织,只有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才会有企业的安全生产。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谈一点对班组安全管理的认识、体会和建议。

1 班组安全管理重在“以人为本”

人、设备和环境是安全生产的3个要素,而人是这3者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唯一能思维,并可改变其他2者的主体。人的安全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所以必须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意识,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进而步入“我会安全”的境地。

2 坚持不懈地抓好班组反习惯性违章工作

许多事故都是由违章引起的,而班组又是习惯性违章的高发区。因此,要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班组就必须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分析本班组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及易发生习惯性违章的环节,并根据有关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制定出适合班组特点的预防习惯性违章的实施细则,使大家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严格执行“两票”制度,坚决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的恶习作斗争。

3 班长和安全员要真正负起安全责任

班长是班组的核心,负责组织班组的安全工作,是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在安排落实工作任务时,班长要把安全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做到工作前有安全制度和组织措施,工作中有安全检查和违章纠正,工作后有安全总结和安全考评。为此,班长必须正确理解并严格执行上级管理部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做到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从本班人员和设备存在的具体问题中,找出关键环节,不断调整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重点,及时消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员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者,要与时俱进,认真履行自己的安全责任。对安全管理要常抓不懈,对安全检查要认真及时,对违章行为要坚决制止、纠正。还要做好班组各种安全记录。

如果一个班组有了注意安全工作的班长,再有了敢于负责的安全员,班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就会增强,班组的违章和事故就会杜绝,班组的各项工作就能健康地开展并如期完成。

4 精心组织好班组安全活动

班组的安全活动是提高班组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组织安全活动必须做到四要,即一要联系实际,二要目的明确,三要重点突出,四要精心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开展好安全日活动。班长和安全员对安全日活动的内容、目的、方式要做到心中有数,早计划巧安排。班员要在活动中说看法、谈感受。要通过安全日活动找出本班组安全工作的不足,从而完善班组的安全工作制度。

(2)要坚持每天开好班前会和班后会。班前会要做到三查(查衣着、查安全用具、查精神状态)、三交(交任务、交技术、交安全)。班后会做好三评(评任务完成情况、评工作中的安全情况、评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经验总结。

5 加强班组安全教育,实践班组安全文化

班组员工必须接受各种安全教育,定期参加安全知识考试,不合格者不能上岗。培养和提高员工的安全与文化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不断学习中,在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班组应定期组织有关安全文化的专题讨论,让大家交流心得体会;应举办安全知识问答、每周安全知识一题等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定期组织班组员工到其他兄弟班组进行安全文化交流。通过这些活动使班组员工进一步认识安全文化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大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和实践的自觉性。

6 岗位安全职责分明,作业安全措施落实

让每位班组员工熟悉各种安全规程,并把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放在第一位。各项工作务必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同时也要让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认识到不能过分依赖工作负责人,只有人人都能时刻保持头脑的冷静,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认识到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只有坚持“生产服从安全”的原则,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7 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每位班组员工都要回答3个问题: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我怎么去干?从而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自己的安全责任感,以主人翁精神,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工作中要做到先想后干,想清楚再干,想不清楚不干。

8 构建和谐、平安班组

要关心班组成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形成互相关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要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班组的安全生产事务,共同营造班组的和谐氛围;要让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共同构筑牢固的安全屏障。平安既是一种期盼,也是一种责任,让大家一起努力构建平安班组。

9 让每位班员做快乐员工

现在电力企业班组员工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就要创造条件,让大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快乐地干好本职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感到自豪和快乐。有条件的班组可以每年组织员工到外地疗养,以释放压力。让每一个人都做快乐员工,让每一个人都能快乐地工作。

第6篇 如何搞好电力企业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

作为电力基层单位的一名管理人员,抓安全生产管理、保证本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广大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免遭损失,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搞好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呢?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搞好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建章立制是搞好单位安全管理的关键

常言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几十年来,我们电力企业在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使企业的管理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沿阵地的基层单位,在安全管理上只有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

二、把脉开方,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更应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这一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出发来讲安全,抓安全生产管理,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扎扎实实地开展安全管理。在搞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要使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确保生命安全、提高生存质量、保障家庭幸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

三、安全管理无小事,现场管理过程中,既要保西瓜,又要拣芝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既要抓住大事、管好管实,同时又要咬住小事严抓细管不松劲。管理上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环环相扣,层层设防,既要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防止因人为的因素而导致的责任事故。所以,管理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从岗位人员的素质人手,强化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在管理措施上要有超前意识,提高对各种事故的预见性和防范能力,切忌懒惰观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作法。

四、安全管理工作要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既要根植于本单位的生产实际,又要从企业的大局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安全生产的管理。

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宏观方面要注重目标的制定,制度和责任的落实。硬件上要舍得投入,软件也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微观上要虚观实做,从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背景人手,强化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探索本行业不同岗位、不同时间安全生产的特殊规律,从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的角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影响安全生产的不良诱因,使员工的参与意识得到更好的激发。我们要从多方面、多渠道形成抓安全生产的合力,做到抓安全“草木皆兵”、“三违”层层设防、堵漏洞严格把关、查隐患一丝不苟,尽一切力量为安全生产清除障碍、保驾护航。

第7篇 浅谈安全生产五要素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0.引言

电力行业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用电设备等组成的一个电力联合运行整体,它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动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为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电力行业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越来越严,社会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期望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抓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电力产品,是电力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安全生产“五要素”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谈一些认识和看法,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安全生产“五要素”是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1.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五要素”之首。安全文化最基本的内涵就是人的安全意识。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必须抓住以人为本和大力开展安全文化活动这两个要点。

以人为本是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时刻把员工生命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重视安全、处处关注安全、事事做到安全的安全工作氛围。

大力开展安全文化活动,要使员工不仅对安全理念熟读、熟记,而且要内化到心灵深处,转化为安全行为,升华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员工 “看、听、写、感”。

“看”就是在企业内悬挂安全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画、制作宣传墙报、在车间和班组张贴安全职责、操作规程,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让职工一走进企业就能感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安全思想观念。

“听”就是利用企业各种会议和班组的学班学习,宣传、讲解、讨论安全方面制度和规定,使员工熟悉安全规章制度,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安全规定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最大的保障。

“写”就是让员工多学习事故通报和案例,在学习讨论之后,要让员工要写认识和体会,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考试。通过学习、思考、写认识、培训考试,从而培养员工良好的安全意识。

“感”就是严格管理,对违章行为绝不姑息,企业和所属车间都应建立违章公告栏,对违章违纪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和处罚。使员工感受到违反制度必会受到处罚,克服侥幸心理。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体现素质,素质决定命运”。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最终达到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

2.安全法制

安全法制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利器。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电力行业有着一套完整的、运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如操作票制度、工作票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对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但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有些员工认为严格按制度进行操作很麻烦,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在工作中就不按规定操作,或简化步骤和程序,使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比较常见现象是企业发生事故,事故调查组一查,基本上有违章,许多环节都不符合安全规定。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企业的安全制度是否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是否既能保证安全生产,又能保证正常的工作效率,这值得我们制定制度的部门和人员深思。

电力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时应按照国家的法律、行业的规定、上级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调查研究、分析、讨论,审视企业的过去、现在和今后的发展,根据整个行业的情况,国家的发展水平,还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来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拟定制度时,必须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以确保制度能够得到认可与执行。要认真推敲制度中的条款和细节,充分考虑到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严密和效率兼顾。要切忌口号式、框架式的制度,列入制度的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列入制度,以确保制度的权威和适用性。真正做到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使安全法制成为保障电力企安全生产的最有力武器。

3.安全责任

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制度。安全责任制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不论是企业的领导和普通员工,企业的安全制度都规定了相应的安全责任,但要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责任追究。再完善的制度不去执行和落实就是一张废纸,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度出台后,必须严格按制度执行,对于企业如何执行制度,管理学中的“火炉”法则做了很好的阐释,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火炉”法则:大家都知道火炉是会烫人的,但火炉烫人是很有原则的,这与安全管理中的制度执行有非常一致的地方。

火热炉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这是警告性原则。企业要经常对员工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每当你碰到火炉,肯定会被火灼伤,这是一致性原则。“说”和“做”是一致的,说到就会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当你碰到火炉时,立即就会被灼伤,这是及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使犯错人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不管是谁碰到火炉,都会被灼伤,这是公平性原则。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下属,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在单位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企业在执行安全责任制度时,若能严格遵守了“火炉”法则,将会有效增强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促进员工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安全职责,站好自己的岗,把关自己的安全关,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4.安全科技

“科技兴安”是现代社会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手段。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在电力企业率先使用。电力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安全是企业管理、科技进步的综合反映,安全需要科技的支撑,以科技兴安、科技保安是电力企业管理者应有的共识。

随着电力行业不断投运大容量、高参数的发电机组,火电厂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的应用,电网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使用,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提供支撑。电力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推行现代的安全技术,选用高标准的安全装备,追求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科技。

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监控安全生产全过程。如使用安全生产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自动喷淋系统、烟气cems在线监督系统、卫星定位(gps)行车记录仪等,把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科技水平决定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安全科技是事故预防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依靠安全科学技术的手段,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才能实现。

5.安全投入

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投入保障作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安全的成本既是代价,更是效益。安全投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投入,二是资金投入。

发生事故有很多原因,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追求降低成本,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严格落实安全措施。部分管理人员没有真正认清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安全生产效益隐含于企业稳定、信誉和发展的全过程,隐含于生产现场的每个环节,它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消除或减少人身伤亡事故,避免设备的损坏或者其它方面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从发生事故的反面教训去分析投入与效益关系,这就是安全投入和效益最好的辩证计算方法。

要确保安全投入费用及时到位,需要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正确认识企业安全和效益的辩证关系,真正认识到安全才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从而在制度上、人员上、物力上和财力上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这样才能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6.结束语

电力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生产“五要素”中: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根本,安全法制是安全生产的利器,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科技是安全生产的手段,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保障。电力企业要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管理,五管齐下才能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局面

第8篇 进一步深化电力企业班组安全管理

近几年来,各单位在班组安全管理上下了一定功夫,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每次安全检查时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暴露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二是少数职工责任心不强,没有按规程制度约束自己;三是工作不到位,检查不到位,考核不到位;四是工作上缺乏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五是少数职工业务水平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六是安全管理满足现状,没有开拓进取精神。面对电力体制改革,我们怎样深化班组安全管理呢?将班组安全工作抓到实处,将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新的突破,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想法:

一、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推行军事化管理手段,有机地运用军队管理中特有的严密的组织、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和严厉的考核手段。严密的组织就是各级人员明确安全职责,理顺关系,各负其责;严格的要求就是让工作人员层层按照准军事命令动作,任何人不可逾越,从而使各项工作标准化、程序化、行为化;严明的纪律就是各项工作和要求都有规章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可操作性、考核性;严厉的考核手段就是在生产进程中对于不按规定动作及程序进行的,不能圆满完成的一律要严格考核。这样真正做到从着装到任务明确,到实施过程,到完成任务,直至最后的全面的验收,都要一丝一毫不放过,使各种违章、违纪行为无隙可乘,真正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用规程制度约束自己,用规范来规范自己行为。

二、安全活动形式多样化,进一步提高安全活动质量。班组安全活动大多由班组长主持,造成职工认为安全活动是班长的责任,大家只要来参加就可以了,效果并不一定好。前一段时间我们将某运行班安全活动方式进行了改变,该运行班将安全活动责任制分解,每月让每个小组轮流负责一次安全活动,班长在上月底安排好本月各周安全活动的主持班,并列于工作计划表中,各小班将安全活动主题上报班长审核,这样各小班就是该周安全活动的组织者和责任人,每月对各小班的安全活动进行评批、考核、奖励。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不仅发挥每个职工的能力和特长,而且安全活动质量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上级各级管理人员和领导定时或不定时来参加班组安全活动,一是可以了解班组的情况和动态。二是及时对班组提出要求,这样可以形成从上到下抓安全的氛围,自觉将安全活动纳入班组基础管理的重要部分。

三、全面提高班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职工的责任心。以前,各单位定期进行了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大家具备了一定的安全素质,人人明白了“我要安全”,但并非人人“我会安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科技不断涌现,有些人的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我们要结合班组的实际情况举行岗位练兵活动,加强安全思想教育,举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增强安全意识,为安全运行提供后劲。我们将各个生产单位班组每月联合举办安全与运行报刊,主要内容有:事故分析、安全座谈、上级精神、技术培训、经验交流、专题讨论、班组情况等方面,这样值班员可以明白安全动态,有可以提高业务素质,有可以将各月情况汇总,便于平时学习。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职工责任心,发现人员思想有变动,工作上存在问题,班组长将及时了解情况,对症下药,有困难,发动全体人员帮组,有问题及时帮助补课,时刻让大家把工作放在首位,把安全放在首位。

四、纵观近几年电力系统事故通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了事故,就有人员责任;有了事故,就有习惯性违章。如何杜绝呢?首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我们就应该从防止违章着手,将违章行为当事故。把过去对事故分析实施“三不放过”的做法,转变为现在对违章行为的分析实施“四不放过”的新做法,增加一条:责任不落实不放过,违章、违规、违纪行为,要体现“从快、从重、从狠”处理的原则。第二、一抓制,二抓人,三抓实,四抓狠。一抓制就是抓好预防违章工作的规章制度、考核制度、管理制度、检查评分细则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工作,要体现“细”的原则,要体现标准化、规范化,要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二抓人就是将所有预防措施全部落实、考核、检查、兑现到具体人。在执行制度问题上,没有“特殊人”“特殊事”。只有这样,职工的士气才能达到高涨。三抓实就是防止违章、违规行为工作要做实。要做到全过程管理。只要有工作,就有安全监督,就有防止违章、违规行为的检查考核。切实落实防止违章、违规行为的责任制,四抓狠就是对违章、违规行为分析要认真,处理要体现狠, 对违章者要曝光、以至下岗处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违章、违规,才能预防事故,才能抓到实处,抓出实效。

五、认真执行“六要,八步”,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首先我们根据变电所现场实际情况修订现场倒闸操作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应细化,如哪些项目检查内容是什么,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的切换,公共部分的处理,旁路开关代线路、主变开关运行的操作要求,二次回路定值调整、电流端子切换等等,均应有各自的明确规定。 第二、对于每一次复杂的操作,班长应组织值班人员进行讨论,查阅图纸、技术说明书、有关规程、规定等。组织大家互相提问,对不清楚的问题决不能含糊,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疑点,也必须搞清楚。 第三、把好填票关、审票关,必须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对被审核的操作票进行挑刺,审票人头脑中必须要有“立体感”,要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审核,将一次回路与二次回路的操作进行适当的配合,以保证设备安全倒闸,安全运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操作的时间压缩到最短,将操作票修改成最佳操作票。 第四、操作过程按“十二步”执行,严格执行操作录音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第五、建立现场把关制度,什么操作必须什么人到场,建立现场操作把关记载。第六、 每月进行一次操作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制顶整改措施。

六、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活动,打找出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我们要进一步掌握安全性评价标准,对班组、单位、公司检查存在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人,建立专门整改进度记录,做好专家查评组检查验收工作,要进一步进行“评价—整改—再评价”的循环工作,具体落实整改跟综检查。我们在日常工作时,往往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而常常疏忽了作业中存在的那些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危险因素,以至于发生各种始料未及的事故。我们今后在工作开始之前先进行安全分析,对每一项工程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剖析,从中找出人为的、设备的、环境 的以及管理方面的危险点,并制订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把危险点控制起来,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安全管理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总之,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也会不断遇到新的课题和挑战,我们必须不断拓宽思路,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一步深化班组安全管理,使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更上一台价。

第9篇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电力生产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安全生产在电力企业中的重要性。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新中国的电力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总结,已形成了一整套则规范的管理模式与制度,并且还在不断地探索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然而,电力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人员责任事故仍屡禁不止。

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本质安全化水平,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系统帮助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现“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方案,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并对各级和个人的安全生产目标实施动态管理和评估分析。

2、安全组织机构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系统实施对企业的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情况进行登记和管理。同事,系统对企业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情况进行管理。

3、安全生产投入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实现安全生产投入动态管理和使用效益评估分析。

4、 安全法规与制度管理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

系统帮助企业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能够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帮助企业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高效的传达给从业人员。

帮助企业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4.2规章制度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及时、高效的传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危险点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4.3操作规程管理

帮助企业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通过系统快速、准确、高效的分发到相关岗位。

4.4评估管理

帮助企业每年定期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评估后的新版本资料能够准确的、及时传达给对应部门和相关人员。

4.5修订管理

帮助企业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4.6文件和档案管理

帮助企业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帮助企业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5、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

5.1教育培训管理

帮助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帮助企业建立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安全培训和教育投入的效益。

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

对企业的的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情况进行登记建档管理,对人员资格证书进行动态管理,对证书有效性进行动态预警。

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管理

帮助企业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包括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的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以及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管理,以及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动态管理。

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管理

帮助企业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帮助企业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5安全文化建设管理

帮助企业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帮助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帮助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在坚持“重惩处”的同时,坚持“管理、伦理、法理”并重的人性化教育,实行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公司领导深入班组,与一线职工座谈讨论,组织“车间一把手谈安全”、“我为企业安全献一计”等活动;工会组织召开职工家属座谈会,生产车间开展 “双无”(党员身边无违章、党员身边无事故)建功活动,实施异常、障碍“说清楚”和公示制度。帮助企业编写《安全文化手册》、《“三德”规范》,拍摄《心系安全 甘做卫士》录像片等手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构筑求真务实、争先创优、恪尽职守的工作风气和安全氛围,使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逐渐形成了全员抓安全的“大安全”格局。

6、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帮助企业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帮助企业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所有设备的基本情况及安全管理台账,保证其安全运行。帮助企业对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帮助企业编制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对安全设备设施的拆除、挪用或弃置、检维修、复原等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①、以缺陷管理为中心加强设备管理。要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②、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

③、改善设备性能。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④、加强监测与跟踪。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⑤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管理

对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等环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实施动态管理。

帮助企业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帮助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对组织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7、作业安全管理

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管理

帮助企业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7.2作业行为管理

帮助企业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虽然企业安全生产机制已比较健全,各级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部分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滞后于安全生产的新形势,部分生产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作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造成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倡“从我做起,决不违章”,营造创建“无违章企业”的良好氛围;坚持推行规范化管理,实施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深入开展“三个明白、三个严格、一个视同”(即明白检修任务,明白危险点,明白安全防范措施;严格三大措施管理,严格查禁违章,严格责任追究;不明白工作任务、危险点和安全防范措施都视同违章)活动。

7.3警示标志管理

帮助企业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帮助企业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7.4相关方管理

帮助企业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帮助企业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线路施工、检修、急修的大部分工作由外包队伍所承担,部分外包队伍安全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人员技术素质低,流动大,违章作业习以为常。个别车间重用工、轻管理,甚至对未经安全技术培训就登杆干活的无证人员全然不知。为规范对外包工程和临时工的安全管理,建立了一个有效运转的管理机构,及时修订外包工程和临时工管理标准,坚持“谁使用、谁管理”和“与正式职工同等管理”的原则,采取现场考评、安全教育和严管重罚相结合的方法,由安质部负责组织对施工单位的“三证”(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证、资质证书)进行审查;对施工单位法人代表及施工现场负责人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及安规考试;审查并建立外包工、临时工安全管理档案,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资质审查,施工单位凭《安全审查考核合格证》进场,施工现场负责人凭《安全考核上岗证》上岗。对重大的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安全考评,对现场施工安全措施的优劣以及现场施工操作过程等进行安全评价、打分、记录,使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形成闭式循环,不断得到加强。

7.5变更管理

帮助企业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8.隐患排查和治理管理

8.1隐患排查管理

帮助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对人、机、环境及安全管理本质安全化进行量化评估,全面查找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对查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是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确保电网安全供电的重要措施。安全性评价“贵在真实,重在整改”。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大对查评问题的整改图谋,要结合大修、改造项目,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费用,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限期完成。对一时不能整改的问题,要加强监视、采取措施,确保可控、在控。同时,要与春季、迎峰度夏、秋夏、冬季安全大检查相结合,并进行持续改进,实现动态、长效管理。

帮助企业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帮助企业隐患排查前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帮助企业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管理。

8.2隐患治理

帮助企业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8.3预测预警

帮助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9.危险点监控管理

9.1辨识与评估

帮助企业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点辨识与安全评估。

危险点的分类:危险点一般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作业环境和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静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大多是由于涉及不完善或制造和安装检修质量不良造成的,比较明显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施工作业产生长期影响。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多属动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一般不够明显,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才出现。

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并重。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静态危险点,在此时是危险点,在彼时不一定是危险点;有的此时不时危险点,在彼时由于条件的变化可能成为危险点。动态危险点更是如此。所以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应该不断调整控制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危险点的变化规律及时加以捕捉,适时地准确进行控制。

9.2登记建档与备案

帮助企业当对确认的危险点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9.3在线监控与管理

帮助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危险点动态监控和预警体系,对危险点建立在线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提高企业运行的本质安全化水平。

10职业健康管理

10.1职业健康管理

帮助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帮助企业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帮助企业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帮助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帮助企业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10.3职业危害申报

帮助企业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11应急管理与救援

11.1应急机构和队伍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帮助企业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11.2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实现企业预案的数字化管理,对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处置方案实现分类、分级管理。

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管理台账,并实现物资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情况的动态管理,确保其完好、可靠。

11.4应急演练管理

帮助企业定制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制定演练计划并实施计划管理,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事故模拟仿真技术,开发和实现电力企业各类重大事故灾难的桌面推演,实现企业应急演练模式的变革,提高演练效果。

11.5事故处置与救援

企业发生事故后,辅助企业科学的启动相关级别的应急预案,生成相关应急方案,辅助企业科学的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降低事故的损失。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

12.1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事故后,能够通过系统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对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进行记录管理。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后,系统帮助快速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查明的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归档管理。系统帮助事故调查组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对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进行管理,并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并归档。

帮助企业实施对事故和未遂要按照“事故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依据《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对照《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肃处理。倡导“安全生产得之于严、失之于宽”,营造“从严要求,从严考核”的安全管理氛围。

13标准化考评管理

13.1绩效评定

帮助企业每年定期(如企业发生死亡事故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在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评定后生成正式文件,并可打印报送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13.2持续改进

帮助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对所有改进过程及文档进行记录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第10篇 电力企业如何加强安全管理

如何搞好电力企业安全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是现阶段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妨做到以下“六抓”。

抓教育,提高安全认识。定期对员工思想状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激发员工的干劲,使员工能全身心地投入安全生产工作之中;做好事中保障工作。把平安文化扎扎实实地渗透到一线实际工作中,树立“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平安理念,认真开展危险点、源分析与控制,做到切入点准、针对性强,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做好事后思想工作。工作结束后,成功经验要总结积累,事故教训要认真反思。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及时制定对策和措施。对于受到批评和处罚的员工,要积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错误的根源和危害性,从而正确面对和勇于汲取教训;车间、班组安全活动要联系实际,谈体会,查隐患,提对策,保证安全活动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抓培训,提高安全素质。岗位培训工作,要舍得投入,舍得花时间。每年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集中培训,做到重点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加强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新进人员要经常培训。

抓好安全责任的落实,提升安全措施的可操作性。落实安全责任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要强化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要落实好安全责任,就要清晰安全责任界面,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保证安全责任压力层层传递。淮安供电公司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管理上全面推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将输、变、配电设备安全管理全部责任到人,明确安全目标与奖惩规定,定期严格考核兑现。形成“有检查、有跟踪、有回音、有结果”的闭环管理。使生产一线广大员工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明显增强。

抓制度建设,促进安全生产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安全管理评先考核细则》、《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实施办法》、《反事故斗争工作方案》、《关于加强电网事故抢修中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两票管理规定》等管理规定,将安全生产纳入规范化管理。开展规范化建设,从基层单位、车间、班组、变电站抓起,从而带动整体安全管理上台阶。此外,还要结合国内现行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管理体系,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促进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改善作业条件,提高员工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降低企业风险,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抓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与设备缺陷有关。要每月定期排查、梳理设备的缺陷,保持设备健康状况可控、在控。要合理安排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完善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稳步推进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要加强监测与跟踪,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要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要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雾、防寒、特殊时期保供电等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段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实现电网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抓现场管理,落实现场各项安全措施。现场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好现场各项措施,是保证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应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布置条理化、材料摆放定置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影响最小化。重视对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对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应将资质完善、实力雄厚、资信可靠的分包队伍作为合作伙伴;对施工队伍还应做好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作业指导书交底;要求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加大监督力度;对分包队伍要与本企业班组同等对待,对其人员、机械、材料、施工做到统一管理、统一考评。对基建、施工和调试等交圈地带的作业,应坚持统一指挥,加强对现场的协调和监督把关。运行、检修现场应重点抓好“四关”:即“三措关”、“开工、收工会关”、“现场监护与危险点预控关”与“设备验收关”。把好每一环节,使现场每个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安全措施、技术和质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运行操作、检修作业的每一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安全和检修质量。

抓检查监督,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对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及设备健康状况的全面检查。也是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通过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影响安全的隐患和安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集中精力抓好隐患消除工作,适时给安全责任传递再加压力,从而达到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的目的。供电系统每年都要相继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迎峰度夏系列检查、“国庆”暨秋、冬季安全大检查活动。活动前都应专门成立了安全大检查组织,对活动开展时间、要求、检查重点进行具体的部署,做到地毯式检查。在安全检查中,要个人自查与自我剖析相结合,班组排查与公司检查相结合。对安全大检查中查出的主要问题,认真制定整改计划,并按计划认真落实整改,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证;开展安全性评价是保证安全的又一重要手段。采取自我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各级各类人员对安全管理保持清醒的认识,从而使安全管理在监督中得到加强。

第11篇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引言

电力企业,作为电力能源生产、输送的重要能源生产行业,在保证国民生活、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恐怕没有哪一个行业的发展、哪一个居民的日常生活,能够离开电力保障。同时,电力生产的特点,又决定了电力企业产品-----电能的持续性和不可保存特性。每一个环节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性结果的发生。当前,面临着电力企业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2.电力企业简述

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对电力产业也是加倍关注。电力企业无论是电厂还是电网基本上是国家资本,但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电力企业吸引战略投资者,吸引外资、民营等各类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多元化已是箭在弦上。同时,加快重组步伐,积极谋划集团一级上市也是各大集团心照不宣的计划。产权多元化必然带来投资、融资的多元化,更多的资金将源源不断流入电力领域,规范投资、加强立法已是刻不容缓,电力投资体制改革已经如火如荼。

2.1电力生产的特点

1) 电力生产的整体性。电力系统是由发电、供电和用电三者紧密连接起来的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环节配合不好,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电网中,发电机、变压器、高压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缺少那一环节,电力生产都不可能完成。同样,任何设备脱离电网都将失去意义。

2) 电力生产的同时性。发电、输电、供电和用电是同时完成的,既不能中断,又不能储存,必须是用多少,发多少,是典型的连续生产、连续消费的过程。电能的传输速度与光速相同,达到30万千米/秒(万km/s)。即使发电端与用电端相距千万里,发、供、用电都是在同一瞬间进行和完成的。

3) 电力生产的随机性。负荷变化、设备异常情况、电能质量的变化以及事故的发生,随时都在变化着,而且发展迅速,波及面大。因此,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需要适时调度,要求适时安全监控,随时跟踪随机事件动态,以保证电能质量及电网安全运行。

电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安全可靠的供电;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电力生产的核心是安全运行。

2.1.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内涵

从国家来讲,安全生产事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事关经济效益的提高,事关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员工来说,安全事关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强烈。

电力企业,作为二次能源生产转换企业,其生产特点决定了其具有特定的安全生产内涵。

2003年8月14日,美国东部时间16时11分开始,美国东北部电网和加拿大联合电网发生了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电网停电事故,事故波及美国东部电网和加拿大电网,美国的密西根州、纽约州、新泽西州、马萨诸塞等八个州和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事故共计损失负荷6180万kw。事故中,美、加共有超过100座 电厂停机,其中包括22座核电站。纽约市在停电29h后恢复供电。

2008年1月10日,一场50年罕见难遇的特大冰雪灾害袭击了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了广东、广西、湖南、贵州、湖北、四川等17个地区不同程度受灾。电力告急,南方电网多省区电厂大面积停机,全国发电用煤库存逼近警戒线;全国电力缺口达6963万千瓦,13个省级电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等不利局面。

2023年11日23时02分,国电承德热电有限公司因c4a、c4b输煤传送皮带出现故障,12日凌晨4时致使1、2号机组先后停止运行,造成市中心区约900万平方米供热受到影响。单位、学校、医院、居民区均受到影响,占总人口的65%。

由此可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关乎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因此,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内涵就是“安全、环保、经济、稳定”。

2.1.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

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着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全社会提供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保护,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护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繁荣进步提供安全、环保的电力能源。同时,确保电力企业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这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关乎社会稳定,因此,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国计民生、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众所周知,2023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核电厂发生核泄漏,不仅严重影响了日本人民的安全健康,也使东南亚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活造成恐慌。

因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也是其最重要的特点,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对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处于可控、在控、预控状态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

2.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电力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尤其是在机制改革、新能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对世界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日益紧张,电力企业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近60%的煤炭资源用于火力发电电能的生产,火电企业面临一面是煤炭资源不断涨价的卖方市场形式,一面是迟迟等不来煤电联动政策的被动局面。也就是说,一方面面临着商业化的煤炭市场,一方面又面对国家控制的计划性电价。行业内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亏损,安全生产管理大幅度滑坡,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无力投资,使得安全生产局面处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险局面。

核电建设最近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核电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安全要求高。尤其是一旦发生核泄漏造成的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同时,我国核电也面临相对专业人才短缺、安全生产管理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的现实状况。今年1月,国务院研究室专家范必、唐元在《瞭望》杂志上撰文警告说,由于人才、技术和装备跟不上的原因,需要“防止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顾客观条件,过多、过快开工核电项目”。为此,他们建议,2023年的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应控制在7000万千瓦以下,加上在建机组,总装机规模应控制在1亿千瓦左右。受2023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的严重后果影响,中国的核电发展战略在一夜之间发生突转。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汪兆富眼中,我国核电发展指导思想的变化轨迹清晰可见:“十一五”之前,是“适度发展”;“十一五”时期变成了“积极发展”、“加快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表述改成了“安全高效”,而现在则强调“安全第一”。 “国家要求目前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与‘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安全高效’有了一些变化。如果做不到绝对安全,后续的核电站可以一个都不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也作此表示。

凭借清洁、高效的特点,新能源已被公认为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虽然目前新能源发展还面临着结构比重低、入网难等问题,但随着人们关注度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能源的发展将在探索中前进。风电产业迅猛发展。全国风电吊装容量累计达到4000万千瓦,连续5年翻番增长。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在世博会期间并网投产,成为除欧洲之外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风电场。太阳能产业快速发展,国内光伏发电市场有序启动,2023年敦煌1万千瓦光伏电站项目实施招标,现已建成,全部并网发电。但是,从安全生产管理角度审视,目前我国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仍然存在一些瓶颈性问题。太阳能发电、风能受天气影响大,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电网建设已成为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另外,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各地、各集团公司也相继出现了一窝蜂上项目的现象。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现象是,我们还没有培养和造就出适应新能源电力企业需求的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人才,新能源电源项目的建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由于后期的安全生产管理而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又一瓶颈问题。

面对日益短缺的煤炭资源和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式,很多电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投身于上游能源市场的开发或企业转型经营,形成了很多煤电一体化项目、盐化工、煤化工项目或是其他形式的多种经营模式的经济实体。但是,许多企业经营模式已经跳出了电力企业传统经营模式和安全管理的要求范围,而很多从事电力企业传统生产、管理的人员却在从事这些新型行业。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担心,在这些电力企业衍生出的行业中,是否存在安全管理不科学、不客观、不专业的现象?是否存在安全生产管理漏洞?是否会形成新的安全生产隐患?等等一系列不利安全生产管理的现象亟待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一直是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电力体制改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电力工业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也是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但是,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厂网分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很多问题的产生,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厂网分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厂、网利益分离,最终致使电网构架安全性下降。业内人士在对2008年南方冰灾造成南方电网电力告急事件进行反思时,也认识到:这次供电紧张背后所显现的“厂网分开”的利润矛盾也毋庸置疑是其中缘由之一。虽然整个电力行业的利润很高,在目前发改委的电力价格管制情况下,煤炭涨价的压力一直是由发电企业在承担,这也造成了电网企业与发电企业的利润分配的不合理。这种格局的形成必然导致区域乃至整个电网构架安全性能的降低。

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大火力发电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夯实安全基础

3.1.1克服困难保障安全生产管理资金投入

由于煤炭市场的转型,卖方市场的形成,以及煤电联动难以实行等等诸多因素,对全国很多火电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举步维艰的困难局面,这一现象在华中区域尤其严重。再加之五大发电企业前期跑马圈地过程中造成的投资不当行为,也导致一些项目盲目上马、亏损运营。一些发电企业甚至出现了资金链断的严重现象,面对恐难局面,企业无力加大电力生产安全基础设施投入。面对许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无力投入改造资金,致使安全漏洞越来越大、安全隐患不断加剧,安全局面十分被动。

面对种种困难,企业决策层应该清楚认识到,企业再困难,安全需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企业而言,就好比是计算机的windows系统。它是整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平台。没有windows,就无从谈及任何软件的应用。没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这个平台,我们的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保住基础平台,紧咬牙关,共度维艰,保生存、求发展,困难之后一定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3.1.2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安全管理

面对困难的生产、经营局面,面临生死存亡的决绝时刻,企业是走向死亡,还是争取生存,伺机发展?这是必须要认识清楚的问题。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转变思想观念、积极谋求发展;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基础平台。只有积极主动出击,直面激烈的竞争市场,找准发展方向,从夹缝中求生存。加大对相关上下游链条产业的开发,创一条发展的道路。,有供热条件的企业可以加大周边工业、民用热力市场的开发,加大供热力度,降低发电亏损。靠近煤炭周边的企业要积极发展煤电一体化项目,降低煤炭资源成本。靠近化工资源的企业要积极促进企业转型,实现电化联营。还有实现企业之间、企业和区域的直供电,降低供电成本等等经营策略,使企业绝处逢生,迎来新的发展和壮大。

但是,这一切战略决策的实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必须得到保证。那就是现有企业的安全生产平台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不仅要高度重视,还要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加大安全生产管理资金投入力度、人力投入力度。企业的决策层必须清醒认识到,企业转型必须在紧密依托现有生产平台的基础上谋求发展,所有的发展都必须在夯实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每一次的跳跃和腾飞,都必须蹲下身体,蓄势待发。而我们依托的基础平台是否牢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明天能跳多远、飞多高!

3.2用战略眼光重新审视和规划核电机组建设及运营机组的安全生产管理

3.2.1合理布局、规划核电发展建设规划,提高核电机组建设安全性

经过日本大地震后发生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必须引起我们对我国核电建设和发展规划的认真思考和重新审视。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盲目发展。虽然我国目前投入运营的7座核电站、13台核电机组均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但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他山之石引以为鉴”。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和规划我国核电机组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机组运营的安全性。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大对安全和质量管理。抓好政府监督管理、行业和主管部门管理、建设单位业主管理、参建单位和承包商管理四个层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在此基础上,必须建立相应的体系确保核安全和质量要求并切实得以贯彻落实,确保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3.2.2加大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整体提升核电生产技术、安全管理水平

近几年,各地对核电站的建设积极性较高,投资量迅猛递增。 一位核电专家表示,一个核电站就是几百亿的投资,税收、就业、gdp,多快好省,地方政府怎么能不热衷?目前我国仅筹建中的核电站就多达90多个。其中一些在中国内陆,甚至靠近当地的饮用水源。如湖北咸宁、湖南桃花江和江西彭泽核电站。而河南积极筹建的南阳核电站,也被指靠近该市主要饮用水源地白河。连四川这样刚经历过大地震的地方也曾想建核电站。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此前在一次清华大学的演讲中表示担忧,“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发展核电热情过高、目标过大、动作过快,只计一点,不知全局,不切实际,从而在经济和安全两个方面都带来了较大的风险。核电现在最大的瓶颈是人才。在人力资源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过快扩大核电建设规模,将造成现有人力资源过量稀释和无序流动,既难以满足新建项目人才需求,又影响已开工项目建造质量,其结果是直接影响未来核电厂的运行安全”。因此,在不断加大核电建设投资的同时,一定要本着安全高效的宗旨,同时加大和加快对核电安全生产管理及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储备。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高水平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做保障的核电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颗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原子弹”!

3.3规范新能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人才储备、培养

目前,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重项目、轻规划,规划与实际结果总是差之甚远,规划滞后且缺乏约束性,导致无序发展、资源浪费的问题十分突出。新能源并网难、消纳难、调峰难,装机多而发电少、速度快而效益低,一些不具备资源条件的地区,也盲目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

3.3.1规范新能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由于目前存在的个别地方、电力集团存在的一窝蜂上项目的过热现象,使得风电等新能源企业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但是,遍地开花的后面是否又普遍存在建设、运营不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的现象呢?这种满树开花,却没有结实挂果的现象显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也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又不得不必须面对的一个尴尬局面呢?在大力开展新能源建设的同时,必须着力于规范新能源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制定相关标准、规范,使得新能源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纳入到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中来。

3.3.2解决风电、光伏电等新能源发电企业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等安全瓶颈问题

太阳能发电、风能受天气影响大,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电网建设已成为推进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将是保障系能源发电企业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首要问题。2023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000万千瓦,其中有30%左右未实现并网,处于闲置状态。

加快加大建设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进程,形成连接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大网架,是解决风电电流的不稳定性就难以克服,其并网也将因此受到很大限制的短期内的一个很好办法。

加快加大智能电网建设,是解决新能源电力企业并网的做根本手段。一个由众多自动化的输电和配电系统构成的电力系统,以协调、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实现所有的电网运作,具有自愈功能;快速响应电力市场和企业业务需求;具有智能化的通信架构,实现实时、安全和灵活的信息流,为用户提供可靠、经济的电力服务。 中国的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是在技术上要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中国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了发展“互动电网”的概念,它将智能电网的含义涵盖其中。互动电网的功效包括:一是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双向互动的智能传输数据,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制度;二是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遇到电力供应的高峰期之时,能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平衡电力供应缺口,从而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三是智能电网能够将新型可替代能源接入电网,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实现分布式能源管理;四是可以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改善供电质量,解决电网商业化运转;五是智能电表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宽带业务或传播电视信号。为此,it产业的深度革命和能源革命将成为孪生兄弟,智能电网改革将推动全球能源革命的深度扩散。通过建造互动的电网,将推进it革命进入创新阶段;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减少能源消耗的路径;将为整个社会节约成本、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促进绿色经济占统治地位。

3.3.3加大新能源电力企业技术人才培养

对风电、光伏电等新能源电力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中毋庸置疑的包括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问题。坚定不移的把人才储备和培养放在战略高度看待,是解决当前日新月异的新能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保障工程。只有充盈的人才储备和规范的人才培养体制的形成,才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保障,确保新能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绿色生产!

3.4积极适应产业转型,加大转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3.4.1广招专业人才,规范上游产业、转型产业安全生产管理

对于近几年发展的许多上游产业以及转型企业,存在着电力企业人员隔行管理、跨专业管理的难题。这就导致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盲区。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企业的决策人员应积极转变观念,采取开放性的管理机制,敞开怀抱引进专业管理人才,用专业的模式管理转型产业,坚决杜绝用电力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生搬硬套、张冠李戴的方法去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现象。

3.4.2做好转型产业和电力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和融合,促进转型产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更上新的台阶

在采用对症下药,引进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同时,也要将电力企业优良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和转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有机结合。电力企业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是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将能够适应于转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部分精华和心得行业要求有机结合,创造性的开展科学、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5解决厂、网利益分配、强化电网构架安全性

3.5.1电价市场化

煤电价格联动在电力行业未完全进入市场的条件下,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但是,尽管煤电价格联动有不足,可作为一种旨在反映市场变动、弥补市场不足的经济政策,它的出台不失为是当前保证电煤稳定供应的一个手段,如果保障措施得力,对缓解电煤供应的紧张关系会有一定作用。当然,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使电价完全市场化。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电价上升是不可避免的;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作为资源性产品的电价上浮也是不可避免的。电力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对于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以及与此相关的各个环节,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电力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的当前,非要靠竞争性电力市场来了结煤、电恩怨是不现实的。

3.5.2加快电网构架建设,增强电网构架安全性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各种发、供电形式电力企业迅猛成长。电力系统装机容量不断增加。这对电网构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全国电网都在以提升等级的方式迅速膨胀。“十一五”短短的五年间,我国电网的建设规模,相当于之前的建设总和,也就是在五年时间,电网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首先,就是要加大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不仅强壮了中国电网,还推动了设备制造业的国产化步伐和技术进步。在未来5年,新疆将建设两条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从而使“疆电外送”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目前其中的一条试验示范工程已经建成。我们发电装机水平,从现在开始到2023年还要翻一番,电源基地要建设,电网建设要跟上就要统一协调、统一规范。今后电网的建设任务还是很重的,要满足那么大的电力输送水平,就需要一个坚强的电网,才能保证电力的输送。

其次,大力推广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是解决提高电网构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根本之路。智能电网就是要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架、各级电网协调化发展的、智能化、信息化、互动化的电网。整个来讲,我国智能电网从去年开始,尽管起步很晚,但进展非常之快,在某些方面是引领世界智能电网发展的。“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建设重点是进行一些试点示范性项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加快智能电网标准方面的制定,到2023年左右,我国智能电网的标准要健全,然后在配网、电动汽车、新能源建设、智能输电网络、特高压网络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世界智能电网建设中处于领先和制高点。

4.总结

我国的电力企业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面临机遇,同时也面对挑战。但是,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力生产的一个核心基础。面对市场考验,只有不断转变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决策,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才能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之路,为电力企业将来的发展壮大谱写新的篇章!

5.注解:

①范必.核电安全检查针对性.中国能源报.2023年

②唐元.走绿色发展道路提升工业竞争力.中国工业报.2023年

③李俊峰.我国煤炭消耗量透支十年指标.中国矿业设备网.2023年

6 参考文献:

[1]薛广.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2]李谋泉,李勋艳.供电局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5).

[3]苏春华.6σ与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4).

[4]李志民.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2).

[5]杜新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6]王成章.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安全生产与监督,2010,(02).

第12篇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必须贯穿于电力企业的整个过程,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电网改造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目前,电网运行状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普遍提高,事故率大大下降。但是,电力企业时有安全事故发生。轻者损坏了一般设备,重者导致了人身伤害。所以,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要时时讲,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生产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安全文化教育是企业常抓不懈的工作,要使供电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笔者就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作几点论述。

一、规范企业安全制度建设

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产工作规定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走依法治安全之路。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关心、共同保障”的良性循环。

抓制度建设,促进安全生产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评先考核细则》《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实施办法》《反事故斗争工作方案》《两票管理规定》等管理规定,将安全生产纳入规范化管理。开展规范化建设,从基层班组、变电站抓起,从而带动整体安全管理上台阶。从事电力生产工作的每位员工,必须以科学的工作态度去对待,要加大推广标准化作业的力度,按照南方电网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及《现场标准化指导书范本》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各类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化设置要求,并在运用中不断修改完善,以彻底解决现场安全措施不规范等不能完全保证生产现场安全的问题。

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1、安全文化的定义是:“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想法、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2、安全文化的功能 安全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将企业的全体人员塑造成具有现代化的安全观念和现代专业安全文化知识的生产力。企业具有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3、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实践经验证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观念文化。当前国际上都在强调要尊重人权,而人的安全权、生命权、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因此要从人权观、发展观、人本观的高度去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安全社会是小康的前提,唯有社会公共安全得到保障,才能称得上是小康。只有观念树正了,安全意识才能得到加强。②、制度文化。“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国无法则乱,家无规则散。目前《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各行各业也有着自己的安全制度、规定,但这些规定在一些部门却如同摆设,存在着有③、行为文化。任何人都在人造的技术环境中生产和生活,都处在易燃、易爆、有毒……等构成的客观危险之中。但危险并未意味着事故,前提是要有严格遵守技术规范的行为。 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④、物态文化。高效的物质防护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物态文化不良,事故迟早是要发生的。物质防护是一种“超前防范”措施,通过它可将灾难减到最低。从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不难看出,企业安全文化是解决意外伤亡事故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是预防和减少意外伤亡事故的灵丹妙药。同时,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当员工具有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才能理顺。企业安全文化是将管理的诸要素耦合而成现代安全管理的结构,只有将企业安全文化渗透在管理的每一要素中,才能把诸要素合成一个整体,使安全管理系统发挥出整体功能。

三、要建立常抓安全培训工作机制 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包括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都做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培训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这项工作抓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全体职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掌握的扎实不扎实,安全管理素质有没有提高,安全观念牢不牢固的问题。安全培训不能不分主次地抓,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要使职工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能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促进职工自主保安全,遵章守纪。笔者认为要做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各安全网络要重点抓好国家、地区、企业各项政策、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加深各级管理人员对政策法规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安全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同时要重点跟踪监督各安全网点有没有制定和落实安全培训计划,对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好的单位要进行严格考核。

2、各层班组要对在岗职工和外来人员进行安全基本常识、如何做好危险点分析、如何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何做好安全措施、如何杜绝违章现象等方面进行培训。要认真做好安全技术培训计划的落实,所制定的安全培训计划要实用,便于实施,不流于形式,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

四、常抓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

1、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 ①、以缺陷管理为中心加强设备管理。要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②、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 ③、改善设备性能。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④、加强监测与跟踪。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⑤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2、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 危险点一般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作业环境和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静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大多是由于涉及不完善或制造和安装检修质量不良造成的,比较明显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施工作业产生长期影响。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多属动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一般不够明显,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才出现。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静态危险点,在此时是危险点,在彼时不一定是危险点;有的此时不时危险点,在彼时由于条件的变化可能成为危险点。动态危险点更是如此。所以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并重。

总之,违章行为是危害电力安全生产正常运行的起因,是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的根源。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知识的教育是各级领导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电力企业每个员工应尽的职责,只要我们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严格按照电力生产各项制度办事,电网安全才能实现“可控、能控、在控”,电力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六无、一杜绝、一控制、一实现”的安全生产目标。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