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提高煤矿安全现场管理水平的途径
搞好现场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抓不住、抓不好这个关键就搞不好安全生产。近几年来,王坪煤矿在抓现场管理上狠下功夫,大做文章,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生产岗位责任制,积极推行队干跟班、班组长、安全员 “三位一体”现场管理模式,加强班组管理,努力实行班组长职能转变,狠抓质量标准化,不仅下发了干部下井、反“三违”、查隐患的指标,还逐月考核,使王坪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通过几年的努力,王坪煤矿基本健全了整套制度完备、措施得力、落实到位的管理体制,2004年王坪煤矿原煤生产120万t,轻重伤发生率比往年下降60%,井下安全生产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但认真剖析王坪煤矿的现场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疏漏和不足,王坪煤矿2004年发生的工亡事故就和现场管理不到位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少部分班(组)长的职能还没有从生产真正转变到安全上来;少数安全员麻痹大意,对工作不负责任;跟班干部有迟下早上的现象,甚至还有缺席的现象;部分职工技术素质不高,自主保安意识差等,这些都是制约煤矿现场管理水平提高的直接因素。要提高煤矿的现场管理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 切实搞好班(组)长职能转变
煤矿现场管理的大量工作要靠班(组)长在现场中的管理来完成。因为班(组)长在一线掌握着工作分配权、奖扣工分权等,相比较而言,班(组)长说话有号召力,如果班(组)长能够牢牢绷紧安全这根弦,处处按章作业,给工人做出样子,能够勤检查、勤督促、勤提醒,狠抓工程质量,严格管理,那么,现场管理工作就容易搞好。王坪煤矿炮采一队2002年的7•27事故就很能说明问题。2002年7月份,炮采一队的2801工作面过断层,顶板破碎,条件不好,生产任务压力较大,班长重生产轻安全,在回杠过程中不按规程作业,冒险蛮干,造成了伤亡事故。所以说,要搞好现场管理,作为排头兵的班(组)长的职能必须真正转变到安全上来。
搞好班组长职能转变,首先要加强对班(组)长的教育,搞好班(组)长的学习培训,通过教育,使班(组)长改变原有重生产轻安全的思维方式,弄明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现场管理与安全的关系,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其次,要加强对班(组)长的考核和管理,要经常不断地严格考核班(组)长的安全工作情况,好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给予奖励,差的要严肃地进行批评帮助,给予处罚。并要选树典型,通过电视、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介绍他们的经验,宣传他们的事迹,使广大班(组)长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再次,对于安全上不称职的班(组)长要撤换,把班(组)长的工资奖金和安全挂起钩来,以利于班(组)长职能的转变。
2 全面抓好安全员的工作
从当前情况看,仍然有安全员脱岗的现象,少数人有不安心本职工作的想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这样几种倾向:一是工作应付差事,马虎凑合,不负责任;二是老好人,怕得罪人;三是麻痹思想,存在侥幸心理。这都不利于煤矿的现场管理。如王坪煤矿普掘二队2004年的7•20事故,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2004年7月20日普掘二队2810工作面发生工伤后,当班安全员怕得罪人,在事故调查过程中,隐瞒事故真相,误导事故调查方向,延误了事故的处理。
安全员在现场管理中具有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搞好现场管理,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员的工作,使安全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对安全员要加强管理,严格安全员的工作,发现有脱岗、睡觉、当老好人、对工作不负责的,要严于一般工人处罚。同时,还要做好安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开展创最佳安全员活动、夺旗争优活动来提高安全员的工作热情。其次,要搞好安全员技术业务培训,在提高安全员的素质上下功夫,使安全员说能说在点子上、卡能卡在要害处,胜任本职工作。再次,安全员中老工人多,文化程度偏低,要适当调整安全员队伍,充实新生力量,提高安全员的工作力度。另外,应适当调高安全员的工资奖金待遇,以稳定安全员队伍。
第2篇 如何提高煤矿机电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随着煤矿生产规模的扩大,煤矿机电管理就需要加强提高,它直接涉及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如何提高机电管理水平,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安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位置,贯穿于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遍布于矿井上、下各个生产角落,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同时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给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因此,大力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提高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机电技术力量薄弱,煤矿因自然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因而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机电属于辅助性职业,不加重视,不提待遇,造成机电人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些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人才极为缺乏,特别是近几年经过资源整合后并入国有集团公司的原地方煤矿。
三、管理理念落后。现在很多煤矿领导对机电设备重视不够,只注重产量,没有突出机电设备作为现代化煤矿生产的重要性,把机电管理部门看作是一个辅助性生产工区,淡化部门职责,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时落实不到位,机电管理人员无实际职权,仅应付当前的生产。没有充分发挥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尽管现在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设备科却承担两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另一是机电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职能没有能充分发挥。甚至有些煤矿机电管理机构大量压缩机电人员,造成管理人员不足,机电管理职能作用淡化.
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应采取的措施增加投入,优化机电设备水平,先进的科技装备是煤矿企业实现可靠性作业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和支撑。首先要增大装备资金的投入力度,该提的相关资金足额提取,保持设备的新度系数持续上升。改造不合理的机电系统,打通瓶颈阻滞环节,提高主系统设备的可靠度,发挥生产能力,高度重视采区流动设备的升级换代,淘汰高耗低效、不合理、不安全的工艺装备,杜绝设备拼装、改造、合用现象,老化该报废、停用的坚决不再使用,其次要按照“科技保障,灵敏可靠”要求追逐并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改造传统的设备,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加以更换。
五、努力提高矿井机电管理和职工的技术素质,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应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益。
完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矿井要按照新的煤矿机电管理质量标准,完善规章制度。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做到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要全面协调好机电与生产关系,严格机电管理制度,使矿井机电管理有章可循,要把机电部门真正作为一个全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看待,赋予一定权利,让机电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搞好机电管理工作;四要完善机电管理队伍,合理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减少一人兼数职的现象,保持队伍的稳定,以便开展工作,发挥好职能。
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与合理维修,要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首先要发挥机电科生产与管理的双重职能,配好企管、安监部门,切实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制定机电经营管理标准化检查评分办法,严格干部跟班上岗制,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设备维修制,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其次,要严格监察检查考核,各生产职能科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严把检验考核关,使机电设备满负荷,高效率地服务矿井生产。同时我们要针对生产实际,生产单位要制订机电设备日常检查,检修管理办法,并确定每日检查、检修时间。
机电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煤矿的机电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消灭机电事故隐患,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生产,从而推动煤矿生产安全健康持续的发展。
第3篇 建立煤矿企业安全长效机制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安全生产始终是天字号的头等大事。要有效控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根本稳定好转,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在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上下真功夫和实功夫。什么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呢?顾名思义是指煤矿企业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在一个时期或更长时期内,没有发生死亡事故或重大非伤亡事故。
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在以下5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不平,确保安全生产。
1建立完善宣传教育体系 强化安全意识
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先从强化安全意识入手。煤矿企业要采用多形式、多阵地、多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在安全意识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地抓好6种教育:①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教育;②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宣传教育;③坚持不懈地抓好“典型案例、警钟长鸣”的宣传教育;④坚持不懈地抓好居安思危、反骄破满的宣传教育;⑤坚持不懈地抓好“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的宣传教育;⑥坚持不懈地抓好“狠抓‘三违’、杜绝事故”的宣传教育。
2建立完善安全责任考核机制
建立完善强化安全责任机制,从上到下都要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要量化、细化、具体化,并要把安全责任制汇编成册,发到员工手中。在此基础上,要分3个层次对管理干部和广大员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一个层次是对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二个层次是对各级管理干部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三个层次要对广大员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通过3个层次的安全责任教育,使他们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做到知其任,明其责,尽其职。
煤矿企业在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中,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对于区队科级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安监站、干部科和组织负责;对于班组长和安监员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安监站和区队长负责;对于员工的安全责任考核,由基层区队负责。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要按月度和季度进行。考核工作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面前一视同仁、考核结果要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3建立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要搞好安全工作,离不开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为此,煤矿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的奖罚。对于安全生产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落实安全责任的奖罚。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得好、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单位给予处罚,对于在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领导要给予重奖,对于连续发生事故的单位和领导或发生重特大死亡事故的单位和领导要给予重罚。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中,要坚持重奖重罚的原则,要认真执行煤矿安全监督罚款办法,奖要奖得让人眼红,罚要罚得让人心痛,通过奖罚机制,把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
4建立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
凡是发生的各类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分析、追查和处理。在分析、追查各类事故中,首先要从各经领导责任查起,在查清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查分析各类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要把板子打在应负责任的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身上,把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的票子、面子和帽子挂钩。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事故的责任人也要进行责任追究,做到该罚款则罚款,该降级则降级,该开除则开除,该法办则法办。
5建立完善安全整治体系 加大整治力度
要搞好煤矿安全整治,就要加大整治力度。在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方面,要紧紧抓住关闭整顿小煤矿和国有大矿瓦斯治理这2个重点,进一步加大关闭整顿小煤矿工作力度和国有大矿瓦斯治理力度。对于小煤矿的整治,一方面要继续坚决打击非法开采和违法生产现象,严防小煤矿死灰复燃,规范煤炭开采和生产秩序;另一方面,要对照国家局下发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对辖区范围内的煤矿逐个进行审核,有一条达不到要求的,就要停产整顿,限期达标,在规定期限内仍然达不到要求的,要予以关闭,并吊销有关证照。
总之,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机制、保证安全生产是我们煤矿工作的第一要务,必须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全面保障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促进效益最大化。
第4篇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四化建设不断提高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从煤炭企业安全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方面、多角度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诠释、界定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煤矿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扭转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坚强决心。
神华集团公司始终把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作为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前提加以推进。在持续实践坚持走工业化道路、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安全高投入和强化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强化隐患查治、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的“四坚持”、“四强化”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的“四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基础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1999年以来,在煤炭产量连续六年实现千万吨以上增长的情况下,杜绝了3人及以上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累计生产原煤5.4亿吨,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0.116。2005年,生产原煤1.5亿吨死亡3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02,安全生产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一、创新矿井开采模式,实现“生产规模化”,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系统保障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矿井系统复杂,管理难度大,安全可靠程度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彻底好转,必须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矿井设计思路和建设模式,最大限度简化、优化矿井系统,这也是提高煤矿安全基础水平的根本出路。神华集团以神东矿区为“试验基地”,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成果,跳出传统煤矿建设思路,逐步探索出具有神华特色的高产高效和安全可靠性高的矿井建设模式。
一是优化矿井开拓系统。尽可能采用平峒开拓方式,在大巷两侧布置综采工作面,取消井底车场,改变多盘区生产布局,最大限度简化生产系统,降低矿井安全管理难度。二是优化工作面参数。改盘区开采为条带式开采,工作面实现大型化、重型化,工作面长度由传统的100—150米延长到240-400米,推进长度由1500-2000米延长到4000-6000米,使单个工作面的可采储量由100-200万吨增加到700—1000万吨,综采工作面搬家次数大大减少,巷道准备量和安全风险系数大幅度降低。三是优化通风系统。巷道采用大断面、多通道的布置方式,实现了低阻力通风,极大地改善了通风条件,有效地控制了煤层自燃发火和瓦斯爆炸等事故发生。四是优化运输系统。矿井主运系统实现胶带化,辅运系统实现无轨胶轮化。彻底改变了传统辅助运输环节多、安全隐患多的弊端。五是优化供电系统。取消了中央变电站和盘区变电站,井下供电采用地表箱式移动变电站,从地面通过钻孔直接向井下工作面顺槽供电,既满足了工作面长距离供电的要求,又缩短了供电距离,减少了供电环节多给安全管理带来的压力。六是优化采掘工艺。坚持长壁为主、短壁为辅、长短壁结合的回采工艺,致力实现采、掘、支、运的机械化;实施“连续采煤机、连续运输机、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短壁机械化开采工艺”,使不宜布置长壁工作面的边角块段煤层得到高效安全回采。七是扩大井型规模,创建了“一井一面”、“一综两连”300人年产千万吨的高产高效模式,建成7个年产千万吨的矿井(群)、3个千万吨综采工作面、3个自动化工作面和6个300米以上加长工作面。神东矿区正是由于实施了上述“六优化、一扩大”,使矿井定员减少了36%,极大地改善了安全环境,减少了事故多发环节,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安全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8078人年产一亿多吨煤,360米宽、6000米长的一个工作面不到10个人。1998年至2005年,神东矿区原煤产量从713万吨增加到10241万吨,7年增长了14倍;全员工效由9.65吨/工增长到119.6吨/工,7年增幅超过12倍,是国有重点煤矿平均水平的30倍以上,是世界最先进的采煤国2倍以上。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000年的0.1214降低到0.0098。
在总结神东矿区高产、高效、高安全可靠性矿井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神华集团结合其它矿区的地质条件,大刀阔斧地进行资源整合,大力实施矿井技术改造,简化矿井复杂的生产系统和通风系统,消灭串联风和共用回风巷问题,改革在同一个采区多头、多面的布置方式,合理集中生产,大幅提高了矿井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安全事故大幅降低。如以往事故多发的“西三局”,原煤产量从1998年的612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1669万吨,百万吨死亡率1998年为3.3,2005年没有发生死亡事故。
二、创新设备管理,实现“装备现代化”,为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硬件平台
装备落后,是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指导意见》已把装备先进作为创建安全矿井的必要条件。神华集团在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过程中,坚持“引进和消化兼顾”的原则,始终瞄准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安全水平,为加速煤矿安全生产进程提供装备保障。先后引进生产设备100多种、1300多台(套)。其中采煤机以电牵引取代了液压牵引,最大功率可达1850kw,该采煤机传动系统可靠、传动效率高,电气系统自我调节、机械故障自查诊断,既简化了操作,又便于维修。液压支架用电液控制系统取代手动操作,实现了双向自动控制和成组顺序控制,最大工作阻力可达8670kn,使用这种高强度、大阻力、稳定性好和带压移动的支架,既避免了上覆岩层对支架产生冲击载荷,又能较好地控制顶板,改善了安全生产条件,减少了顶板事故的发生。顺槽采用最长达6000米以上的长距离胶带运输机,使运输能力每小时可达3500吨以上,辅助运输人员减少90%以上。目前神东矿区一个矿井里只有200-300人,而传统矿区仅从事辅助运输的矿工就达上千人。工作面电气设备采用了高电压、大容量的组合式自动调节控制开关,装备有功能齐全的监控系统。通过运用上述先进生产装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运输、供电等安全可靠性和采掘机械化程度。至2006年底,除宁煤、新疆和宝日希勒三个纳新企业外,其他单位采煤机械化程度将达到10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为了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我们加强了设备日常检修管理,建立了以离线点检为主,在线点检为辅,精密点检配合日常点检的模式,实现了预防性检修和预知维修,极大地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
三、创新技术管理,实现“管理信息化”,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加强煤矿基础管理,必须彻底解决矿井定员多、管理手段落后、科技保安不足等问题。《指导意见》已明确提出要推进科学管理,加强和改进安全技术管理,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几年来,神华集团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提高矿井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建成了国内先进的综合信息网络,形成公司总部、煤炭公司、煤矿三级监测监控体系。神东矿区积极践行“无人则安”理念,对采掘、供电、运输等设备增加多种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测监控系统,力求实现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运用以太网、光纤通讯和三层网络结构等先进技术,建成了覆盖全矿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煤矿监测监控和综合信息管理网络化、胶带运输和辅助生产系统自动化;实现了井上下变电所、风机房、水泵房等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实现了井下有害气体浓度、风速、温度、风门开启状态的全过程自动监测。除井下移动设备以外所有固定设备均实现了远程控制、监测、维护和诊断,全部生产过程及设备控制均可以在地面调度室完成。总调度室一人可监控全公司14000多个点的生产运行状况。特别是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的实施,实现了工作面的记忆割煤、液压支架与采煤机的联动;大运量、大功率、单点多驱动、超长距离胶带运输机的使用,加上cst软启动或变频启动、自动顺序开停机、全机分段通讯和监控系统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主运系统极为简单;井下无线移动通讯(井下小灵通)的投入使用,既可实现井下与地面任何地方的适时沟通,又能随时掌握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动态,不仅方便指挥,而且对安全管理十分有利。这些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用工人数和人工作业环节,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即减人提效,又提高了矿井安全保障能力。近期公司又制定出3年滚动发展的it战略规划,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
四、创新管理体制,实现“队伍专业化”,为安全生产提供一流的人才队伍服务
现代化的装备和信息化的管理需要专业化队伍来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兴安”战略,实行安全生产队伍专业化,是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发展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也是落实《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之一。神华集团在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同时,注重管理体制创新,从缺什么、补什么、培养什么的角度出发,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多方位培养管理型、科技型、服务型和经营型的四型安全人才,打造了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安全生产队伍,实现了优质、高效、精干的内外部专业化服务,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一流的人才队伍保障。对矿井掘进、搬家倒面、设备管理及维修、洗选加工、地质测量、工程设计、物资供应、后勤服务、环境保护等核心业务实行内部专业化服务,弥补了传统矿井各自独立管理,安全技术力量不足、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等带来的弊端。促进了业务精细化管理,带出了一大批技术能力强、安全素质高的队伍,实现了对辅助业务安全管理的有效集中控制。如神东分公司对矿区所有煤矿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与回撤实行专业化管理与服务,整套8000余吨重的重型综采设备,从旧面回撤到新面安装调试,仅需一周左右的时间便可完成,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效,而且增强了安装回撤工作的安全可靠性,连续六年杜绝搬家倒面过程中的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发生。对于安全生产中的难题,加大科技攻关。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成立了以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采用产学研相结合,围绕瓦斯防治、粉尘治理、引进设备的国产化等安全生产技术难题集中攻关。对于一些非核心的业务,打破传统的行业界线,积极开展外部技术协作,与专业化公司形成跨业务领域的联合,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服务保障水平。如与西安华光公司、太原益源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煤矿自动化控制、国产防爆胶轮车、cst等,并委托他们进行外部专业化服务,收到了较好效果。
2006年6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神东矿区时,充分肯定了神华集团通过实施“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来建设安全矿井的做法。
神华集团虽然在安全基础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家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决心以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安全基础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推动中国煤炭行业的持续快速、安全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5篇 如何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1.概述
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安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位置,贯穿于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遍布于矿井上、下各个生产角落,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同时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给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因此,大力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提高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
2.1 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很多煤矿的机电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和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需求差距较大。很多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旧阻燃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这些设备中,主提升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2.2 机电技术力量薄弱,煤矿因自然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因而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机电属于辅助性职业,不加重视,不提待遇,造成机电人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些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人才极为缺乏,特别是近几年经过资源整合后并入国有集团公司的原地方煤矿。
2.3管理理念落后。现在很多煤矿领导对机电设备重视不够,只注重产量,没有突出机电设备作为现代化煤矿生产的重要性,把机电管理部门看作是一个辅助性生产工区,淡化部门职责,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时落实不到位,机电管理人员无实际职权,仅应付当前的生产。
2.4没有充分发挥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尽管现在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设备科却承担两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另一是机电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
在应付生产上,管理职能没有能充分发挥。甚至有些煤矿机电管理机构大量压缩机电人员,造成管理人员不足,机电管理职能作用淡化。
2.5 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和主动性,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没有十分准确又清晰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3.1增加投入,优化机电设备水平,先进的科技装备是煤矿企业实现可靠性作业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和支撑。首先要增大装备资金的投入力度,该提的相关资金足额提取,保持设备的新度系数持续上升。改造不合理的机电系统,打通瓶颈阻滞环节,提高主系统设备的可靠度,发挥生产能力,高度重视采区流动设备的升级换代,淘汰高耗低效、不合理、不安全的工艺装备,杜绝设备拼装、改造、合用现象,老化该报废、停用的坚决不再使用,其次要按照“科技保障,灵敏可靠”要求追逐并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改造传统的设备,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加以更换。
3.2努力提高矿井机电管理和职工的技术素质,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应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益。
3.3完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矿井要按照新的煤矿机电管理质量标准,完善规章制度。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做到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要全面协调好机电与生产关系,严格机电管理制度,使矿井机电管理有章可循,要把机电部门真正作为一个全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看待,赋予一定权利,让机电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搞好机电管理工作;四要完善机电管理队伍,合理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减少一人兼数职的现象,保持队伍的稳定,以便开展工作,发挥好职能。
3.4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与合理维修,要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首先要发挥机电科生产与管理的双重职能,配好企管、安监部门,切实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制定机电经营管理标准化检查评分办法,严格干部跟班上岗制,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设备维修制,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其次,要严格监察检查考核,各生产职能科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严把检验考核关,使机电设备满负荷,高效率地服务矿井生产。同时我们要针对生产实际,生产单位要制订机电设备日常检查,检修管理办法,并确定每日检查、检修时间。
4.结束语
机电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消灭机电事故隐患,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生产,从而推动煤矿生产安全健康持续的发展。
90位用户关注
44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14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5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