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知识
栏目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7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20 热度:2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

第1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

本程序描述了嘉兴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范围内的生产、经营中,为充分识别危险源并正确评价风险,合理确定风险等级,选择控制手段。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公司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危险因素,实现对危险源的预防和有效控制。

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范围内的生产、经营中能够控制和必须施加影响的危险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386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局56号文)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

1)提供足够的人员、物项、资金等资源,保证危险源辨识工作和危险源风险控制方案的有效实施。

4.2分管副总经理

2)组织对集团公司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策划工作。

1)识别、建立并更新集团公司的《风险清单》和《重大风险清单》;

2)策划公司危险因素控制的目标、指标;

3)对各部门/所的危险源的控制绩效进行监督;

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管理方案或管理措施,并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

)根据公司的《风险清单》、《重大风险清单》,列出;

2)将本单位负责人审核批准的《风险清单》、《重大风险清单》报安全质监部;

3)根据安全质监部制定的管理方案、控制措施或应急预案,并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

5.1.1辨识范围

1)危险源辨识应覆盖公司所有生产、办公及服务的各个方面;

2)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应保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对以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辨识:

ø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ø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ø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是由本组织还是外界所提供)。

5.1.2辨识依据

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明确的;

4)相关方关注或要求的;

5)行业标准的要求;

6)行业单位发生的事故经历。

5.1.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采用的方法/标准为:《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标准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5.1.4危险源辨识步骤

1)划分作业活动;

2)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进行分析辨识,列出危险源清单。

5.1.5危险源的更新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补充识别与评价:

1)管理评审要求时;

2)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

3)相关方合理的要求或抱怨时;

4)法律、法规变化时;

5)公司制定的方针有变化时;

6)对危险因素的重新识别、评价按上述相关步骤进行。

已辩识的危险源程度进行分级,评估风险的可允许性,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1—5),确定需要制定的目标、管理方案并加以控制,有针对的进行风险控制,确保安全目标得以实现。

5.2.1风险评价方法

根据公司运行情况,本公司采用工作过程分析法(jha)和标准相结合的防范进行评价。

作工作过程分析法主要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两个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危险的大小。个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s:发生事故会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

评价公式:

r=l*s(注:r:风险值)

1)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序号分值标准
1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2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防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4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5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2)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

序号s值人 员财产损失/万元停气其 它
15造成人员死亡>; 100造成区域性管道燃气用户停气、脱压或超压在1000户以上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
24造成人员重伤>;50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面影响
33造成轻伤>; 20管道故障或泄漏造成50户(约一幢楼)管道用户停气造成环境污染
42造成人员轻微伤>;1造成轻微环境污染
51无人员伤亡<1燃气泄漏或故障造成一根立管户用户停气无污染、无影响
3)风险等级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等级风险(r= l×s)控制措施
ⅴ(巨大风险)20~25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ⅳ(重大风险)15~16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ⅲ(中等风险)9~12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交流
ⅱ(可接受风险)4~8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查
ⅰ(可忽略风险)<4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保存记录
5.2.2判定重大风险

辩识、评价出重大风险,是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基础。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风险:

1)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列入重大危险源的项;

2)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并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5)通过jha评价方法,风险等级ⅳ级(含)以上的,也评价为重大危险因素。

5.3.1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控制措施、管理方案、应急预案。根据风险评价得到的等级按下列原则确定设计、维持和改正的行动清单:

1)消除风险;

2)降低风险;

3)使用个体防护装置。

5.3.2危险源的管理

4)非重大风险可通过日常运行控制:现行的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或管理措施予以控制;

5)重大风险的管理:

ø根据风险评价对重大风险制定目标、指标;

ø根据目标、指标的要求在考虑本单位现行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或管理措施,在公司安全方针、目标、指标的框架下制定或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案/办法/措施等,对重大风险予以控制;

ø提供设施和培训的需求并对控制技术和管理提供有关信息输入;

ø根据外部条件变化和内部条件发生变化及时更新危险源信息;

ø必要时制定应急预案;

ø定期对危险源控制的绩效进行监测和测量。

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位(包括场所和设施)。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及《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局56号文),我公司主要的重大危险源如下:

ø液化天然气(lng站存储量为220—330吨,临界量为50吨);

ø中压的公用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的;

ø南湖lng站六储罐(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 mpa×m3的压力容器(群))。

5.4.1天然气

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式为ch4,常温下呈气态,-162℃以下可以液化,一般以压缩气态或液态形式储存;ch4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2 kg/m3;

闪点(℃):-188;

引燃温度(℃):538;

爆炸极限:4.9~15%;

燃烧值:35.11mj/m3。

5.4.2重大危险源分级

5.4.2.1分级方法

1)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2)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的取值

3)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2-2和附表2-3:

表6-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
β略(本公司不涉及)21.5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4)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m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2-3:

表6-1校正系数α取值表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α
100人以上2.0
50人~99人1.5
30人~49人1.2
1~29人1.0
0人0.5
5)分级标准

5)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2-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2-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
一级r≥100
二级100>;r≥50
三级50>;r≥10
四级r<10

6)分级结果

根据嘉兴市燃气有限公司液化天然气储存情况,r值计算如下:

r=(6+4)×1.5×2=30≥10

故lng站-储配站属于三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因按照《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统一规范设置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牌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07〕110号)的要求设置二牌一箱,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5.4.3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1)控制与消除火源

ø禁吸烟、携带火种、穿带钉皮鞋进入燃爆区;

ø动火必须严格按动火手续办理动力火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ø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防爆电器;

ø使用“防爆”工具,严禁钢质工具敲打、撞击、抛掷;

ø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

ø加强门卫,严禁机动车辆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区、运送物料的车辆必须穿戴完好的阻火器等管制措施,正确行驶,防止发生任何故障和车祸。

2)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其安装质量

ø罐、槽、管线等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及其配套设施要选用质量好的合格产品,并把好质量、安装关。

ø管道、压力容器及其仪器等有关设施应按要求进行定期检验、检测和试压。

ø对设备、管线、泵、阀、仪表、报警器、监测装置等要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维修、保持良好的状态;

ø按规定安装电气线路,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

ø有易燃易爆物质挥发或散落的场地,高温部件要采取隔热、密闭措施;

3)防止易燃易爆物料的跑、冒、滴、漏。

4)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

ø禁火区内根据“170号公约”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张贴作业场所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ø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严守工艺纪律,防止工艺参数发生变动;

ø坚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淤报警器、压力表、安全阀、管线防冻保温、防腐、消防及救护设施是否完好,液体报警器是否正常;贮槽、管线、截止阀、调节阀等是否泄漏,消防通道、地沟是畅通等;

ø检修时,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有毒的设施,必须做好与其他部分的隔离(如安装盲板等),并且做到彻底清洗干净,在分析合格后,并有现场监护通风良好的条件下方能进行动火等作业。

ø检查有否违章、违纪现象。

ø加强培训、教育、考核工作。

ø防止车辆撞坏管线及管架桥等设施。

5)安全设施要齐全完好

ø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遥控装置齐全并保持完好;

ø贮罐安装高低液位报警器;

ø易燃易爆场所安装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6)泄漏后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ø查明泄漏源点,切断相关阀门,消除泄漏源,及时报告。

ø如泄漏量大,应驱散相关人员至安全处。

7)定期检测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检修时,要彻底清洗干净,并检测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氧含量,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时要有人监护及拯救后备措施,作业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

8)在特殊场合下(如在有毒物场所抢救、急救等),要有应急预案,抢救时正确佩戴好相应的防毒过滤器或隔离式呼吸器,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9)组织管理措施

ø加强对有毒物、有害物的检测,检查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跑冒滴漏;

ø教育、培训员工掌握有关有毒物的毒性,预防中毒、窒息的方法及其急救法;

ø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ø设立危险、有毒、窒息性的标志;

ø设立急救点,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材。

6.记录

安全质监部保存危险因素识别、评价记录及公司风险清单、重大风险清单;

各部门/所负责保存本单位风险清单、重大风险清单,对于危险源辨识清单(见附录1)和危险源风险评价表(见附录2)只作为识别、评价记录由本部门保存,不再报送安全质监部。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2篇 火工品管理员危险源辨识

一、工作流程

入井前准备→交接班→发放火工品→清退→填写记录→交班→升井

二、危险源

1、穿化纤衣服;

2、进入库区未除静电的;

3、发放火工品不验领药人证件,闲杂人员进入库区;

4、发放火工品时,炸药、雷管混发的;

5、搬运、发放火工品未做到轻拿、轻放的;

6、雷管未做脚线扭结短路而发放的;

7、清退火工品未面对面清点确认的;

8、火工品库房存放未按规定码放的;

9、炸药、雷管同车运输的;

三、预控措施

1、交班人员对接班人员检查,着装不规范、不放静电不准接班人进入火药库;

2、发放火工品必须两人同时操作;

3、安监科不定期到火药库进行检查,发现违章严厉考核;

四、作业标准

1、火工品发放人员棉布衣服和软底鞋上岗。发放火工品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摔碰;

2、发放火工品前,库管员要检查领取人的放炮证、“ic”卡、五联单、印章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合格方可发给火工品;

3、爆破员爆破结束后,对火药、雷管要认真进行清查,当班领导要对爆破员实际使用的火药、雷管数量认真审核,在票据上签字后,由爆破员持票据到火药库进行清退,库管员必须当面清点剩余的火药、雷管数量,交接清楚,登记上帐,双方签字,按照规定妥善保管。第二天发放时,谁交的火工品谁复用;

4、当班爆破结束后,不管火药、雷管有无剩余,爆破员都必须到火药库清退签字。否则,库管员有权在第二天停止对其发放火工品;

5、对交来的零散火工品,库管员要及时登记上帐,记清交来的时间、单位、人员姓名、数量、原因,做到帐、卡、物相符。

第3篇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管理程序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

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也存在于可能影响到施工场所的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来源于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危险源辨识就是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对其进行识别,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定性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只有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制定分级控制方案,才能有效监控事故(危害)的发生。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构成工程施工的主要危险源,是导致施工现场及周围相邻人员伤亡、财产损坏、环境破坏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危险源辨识,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主次分明、不留死角”的原则,对工程施工场所(桥梁、隧道、涵洞、路基等工程的施工现场)以及生活区域进行辨识。

危险源辨识程序,首先应建立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人或聘请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对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中每个步骤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整个作业活动辨识环境和管理两方面的缺陷进行危险源辨识。其次是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将危险源划分等级。风险等级为5级,表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风险等级为4级,表示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风险等级为3级,表示显着危险,需要整改;风险等级为2级,表示一般危险,需要注意;风险等级为1级,表示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施工过程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与重点

工程施工复杂的专业特性造成建设施工中危险源的客观存在。特别是施工区在人口居住密集村庄、国(省)交通道路区域施工,一旦发生坍(倒)塌、火灾、爆炸等事故,往往不仅涉及到施工场所,还会影响到周围已有建筑、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设施(如供水、电力、燃气、通讯、交通等)的使用安全和居民人身安全等广大公众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的、迫在眉睫的工作。

1.危险源的分类

工程施工建设施工危险源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二是在施工场所、生活区域、办公区、材料保管区和仓库、油库、炸药库等场所。

2.安全管理问题的辨识

主要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特殊工种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以及各项施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可分为以下6类:

(1)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因缺乏安全操作技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未制定详尽、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未健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

(3)安全检查制度未严格执行,对安全检查中发现需整改的问题没有及时跟踪复检。

(4)对施工人员管理薄弱,酒后作业、疲劳作业所形成的危险源。

(5)安全投入不足,保障安全生产的资金不到位。

(6)未制定并实施劳防用品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检查制度,各项管理未形成闭环。

3.公路工程施工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源类别

局限于存在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等有关,主要分为以下9类。

(1)油库未建立专项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欠缺或失效;油库被盗泄漏发生火灾;加油作业时吸烟、使用明火照明;装卸操作不当引起泄漏发生火灾;打手机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炸药库建设未经批准;距人员居住区安全距离不够,以及雷管库、炸药库间安全距离不够;库房内未设防潮措施,通风不良;库房内使用普通照明灯;未安装避雷装置或避雷针接地电阻超标或失效;火工材料登记账目不清;剩余火工材料在现场临时存放,未及时退库;保管员未培训持证上岗,失效火工材料未按规定销毁,未设警卫人员24小时值班;未实行双人收发;装卸作业时抛甩挤压、碰撞。

(3)分项工程中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井)、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

(4)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处、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佩戴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

(5)施工装置在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中,以及各种施工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安全标准,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

(6)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时发生高处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

(7)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误操作、防护不足,发生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

(8)人工挖孔桩(井)(如现在水利电力施工常见的调压井、压力管道斜井施工)、隧道凿进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

(9)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意外。

4.施工场所及涉及周围地段危险源

(1)河道围岩施工前,未办理水上水下作业施工许可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未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回填料开挖料场未设警示牌和监护人员;车辆装料过满,运输车速过快;围堰回填区未设倒车指挥员;作业面未设警示标识牌和监护人员;作业面没有统一指挥人员,回填料自行倒入河道;未与航运部门沟通限航、禁航事项;未与业主、当地政府、相邻单位建立应急救援联防机制等。

(2)施工区域公用道路未设立公告牌、警示牌;路面维护不及时,维修路面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安全通行基本要求;公路周围施工对通行构成威胁时,未设监护人员或设岗断路;未与业主、当地交通、路政部门沟通协调通路安全事项;未与业主、当地政府、相关方建立公共安全联防及应急救援机制。

(3)临公路、航路爆破开挖施工,爆破设计不合理;装药量大,封堵不严;警戒人员不到位;相关方影响区域、周围路口未设警示牌告知;山体松动危石未及时清理;公路面掉石未及

时清理;高处作业面推碴作业下部的公路、水路未设警示牌、警戒人员。

(4)混合作业区域各单位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未签订施工安全互助协议。

(5)危险品运输时不同材料混装(如雷管和炸药、氧气和乙炔等);用装载机运送火工材料、氧气和乙炔瓶;车辆装载超重或过满,捆绑不牢,运输车况不良,车速过快,未按规定路线运输,未设押运员等。

(6)施工临时用电,安装完毕未组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公路工程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分布

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进行固有危险分析,施工风险源可归纳为:高处作业、地基条件、环境因素、设备条件与成品材料、其他物质等6方面。工程工程施工的较高危险源有以下4个方面。

1.储存、生产和供给量的设施、设备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运,主要分布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场所,包括:油库(储量:汽油10t;柴油20t);炸药库(储量:炸药10t);硐室爆破(一次装药≥1.0t和作业人员10人以上);压力容器(pma*≥0.1mp和v≥100m3);锅炉(额定蒸发量1.0t/小时);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运输;特种设备的使用。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和场所,分布于工程项目,包括:非定型载人超吊装置(载人吊笼)h≥10m,载人3人以上;承重排架、承重平台h≥10m、面积≥20m2;栈桥(承载20t);高处临空、高处临边h≥10m、作业人员10人以上;大型起重设备运行,吊钩、吊罐、吊物。

3.一旦失控、失事可能产生巨大能量和重大危险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分布于工程项目,包括:高边坡稳定(塌方、掉石)h≥20m,坡度≥60°,作业人员10人以上;深、窄基坑开挖,深度:宽度≥1m、作业人员10人以上;滑坡体区域,作业人员10人以上;泥石流区域,雨季工期≥1个月,作业人员10人以上;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易坍塌的竖井、斜井、隧洞等地下工程;拆除控制爆破工程在居住密集区或重要建筑物旁;大型起重设备缆机、门机、塔机、塔吊的倾翻;高位水池h≥10m和v≥100m3;高位料仓,h≥5m;高压电器、线路安装、维护、运行6kv以上;防洪度汛围堰及临时挡水设施h≥10m;较高地势的临时碴场h≥10m。

4.群众性重大聚会、危险场所、重要设备及突发事件,分布于居住区及临时生活营地,包括:重大聚会、人员集中区域、(场所、设施)的活动;居民居住区、办公区、娱乐场所、重要设施、重要场所的消防安全;地质性放射物质群体性危害;突发的集体性中毒事件、流行性传染疾病事件;突发的自然灾害;缆机、门机、塔机、塔吊的安装和拆除;大型发电机组安装;大型管道、闸门安装;其他重要设备、设施;施工中重要的输气输电、输水及通讯线路和设施破坏及其影响;其他相关重要设备、设施;

第4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规范危险源管理工作,使危险源点受控。依据《安全生产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部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管理。

3术语和定义

3.1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包括固态和动态两种形态。

3.2 危险源辨识是指运用安全系统分析原理,对生产系统运行情况、周围环境及人员行为进行考察研究,结合钢铁生产行业的历史事故教训,找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这一过程通常称为危险源辨识。

3.3 危险点是指事故的易发点、设备设施隐患的所在点和人员失误的潜在点。作业中的危险点是指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设备和工器具等。

3.4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 职责

4.1 公司专业职能部门职责:

4.1.1负责对一级危险源(点)监督管理。

安全管理部组织设备部、生产技术部、保卫部、能源环保部、自动化部等职能部门对公司危险源(点)按分口专业进行管理,各职能部门负责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点)进行等级划分审核、组织制定防范措施、进行专业监督抽查。

4.1.2 监督相关部门对一级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工作。

4.1.3 每半年(安排在春季和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对一级危险源(点)管理和控制状况分专业进行全面检查及不定期检查,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设备部、生产技术部、保卫部、能源环保部、自动化部等专业管理职能部门实施。

4.2 各相关部门职责:

4.2.1 负责对一、二级危险源(点)所在的相关部门负有管理责任,明确一、二级危险源的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人。

4.2.2 监督作业区(科室)对一、二级危险源(点)的检查、控制管理工作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管理的责任落实情况。

4.2.3 负责对一、二级危险源(点)管理和控制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整改、评估、监控,并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在遇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4.3 作业区(科室)职责:

4.3.1负责对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管理和落实所管辖一、二级危险源(点)的作业区(科室)管理责任,明确一、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作业区级管理责任人。

4.3.2 监督班组(岗位)对一、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管理控制工作和督促检查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责任落实情况。

4.3.3 负责对作业区危险源(点)管理与控制情况进行日常检查。

4.4 班组职责

负责对本班组所管辖一至五级危险源(点)进行检查和全过程控制,按制定的班组(岗位)安全检查项目逐项检查,明确管理责任人。

5管理内容和要求

5.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5.1.1 公司进行初始状态评审时,要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5.1.2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发生变化时,可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必要时对重大风险控制进行更新策划。

5.2 危险源辨识:

5.2.1 安全管理部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发放到各部门。

5.2.2 进行危险源辨识。

5.2.2.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5.2.2.1.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

5.2.2.1.1.1 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5.2.2.1.1.2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2.2.1.1.3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5.2.2.2 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5.2.2.2.1 危险源辨识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5.2.2.2.1.1 物的不安全状态;

5.2.2.2.1.2 人的不安全行动;

5.2.2.2.1.3 作业环境的缺陷;

5.2.2.2.1.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5.2.2.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公司采用基本分析法: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作业活动信息”(作业经过的描述),对照危险源分类和事故类型(或相关病症的类型),确定本项作业活动中具体的危险源。

5.2.2.4 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确认:

覆盖已发生的事故的原因,通过查阅事故档案、资料和员工的回忆,列出所有发生过的事故的原因。辨识出危险源应覆盖所有事故的原因,以及同行业企业已发生事故的原因。

覆盖法规的要求,将辨识出的危险源与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对照,除辨识出的危险源之外,不应存在其它的违法现象。

5.2.2.5 各部门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进行风险评价。

5.3 风险评价

5.3.1 各部门组织本部门各级人员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lec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5.3.2 风险评价及风险级别的确定

风险评价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lec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5.3.2.1 先用定性评价,满足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判断为重大风险。

第5篇 建设工程危险源辨识和管理是预防事故的途径

我国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先后颁布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最近又颁布了《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

物的安全因素和人的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对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识和有效控制,是防止事故发生,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辨识危险源,列明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一一评价。常见建设工程施工中的重大伤亡事故有:高空跌落、土方坍塌、高空落物、机械事故、临时用电等。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并且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应定义为重大危险源。不同的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有不同的重大危险源,同一个企业随承包工程性质的改变或管理方式的变化,也会引起重大危险源数量及其内容的改变。因此,企业应及时更新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防止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重大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除准确辨识出危险源并且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外,重要的是加强管理并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特点,一般应采取下列控制要求:

一、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控制

1. 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是安全风险控制最根本的条件之一。企业资质与承发包生产经营行为必须符合。总分包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建设部相关规定经安全考核合格、具备相应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才能上岗作业。

2. 按建设部2003年10月24日第188号公告规定,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逐级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网络的建设,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处理。

3. 分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安全风险频发区域,必须制定分包单位和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制度,严禁超资质分包及管理人员、特殊工种等其他从业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员上岗作业。

4. 物的不安全因素是构成建设工程施工重大事故的根本环节,必须制定程序,严格合格分供方的评价准则,保证对安全设施所需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的供应单位实施有效的审查,着重审查分供方所提供的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的资质能力,生产许可证,安全性、可*性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控制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等。

1. 企业应按有关层次、部门、岗位建立生产安全责任制度,特别是总分承包安全生产责任制,其中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和对实现目标的考核制度。

2. 应建立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包括安全防护品资金、安全教育培训资金、安全技术措施资金等的筹措和使用。

3. 应建立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包括对项目经理、安全专职人员、特殊工种,待岗、转岗、换岗职工、新进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要求,应制定安全培训计划,保存实施安全教育活动培训相关记录。

4. 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内容包括对安全检查的识别和策划、实施的pdca循环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定期、日常、专项、季节性的安全检查,并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处置和复查作出规定。

5.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是安全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制度,它包括了事故的成因、过程、后果、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和责任人的处理,以达到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防止安全事故,特别是恶性安全事故的再发生。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控制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对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起到限定和规范的作用,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及其操作规程、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是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主要控制内容。

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须根据本企业危险辨识清单有针对性地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应确保这些措施在施工现场能得以实施。

2. 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是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控制内容,如脚手架工程、基坑支护工程、模板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物料提机(龙门架、井字架)工程、外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工程、塔吊工程、起重吊装工程、施工机具工程……等等均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作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依据。

3. 企业应对施工组织管理的组织者、操作者和责任人进行明确的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并保存安全技术交底的记录。

4. 企业应收集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国家、行业、地方在建筑安全防护、脚手架、垂直运输、高空作业、安全技术综合管理考核等方面均有强制性的标准。1998年6月20日国际组织颁布了建筑安全卫生公约,共44条款,都涉及对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管理和预防。

5.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严禁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和工艺。

四、设备与设施安全控制

主要包括设备安全管理、大型设备装拆、安全控制、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等安全控制。

1. 设备安全管理,包括应急救援器材的控制。应针对安装、拆卸、验收、检测、使用、定期保修、维护、改造和报废等过程建立管理制度。新购置设备要验证合格分供方的企业资质,生产许可证和出厂产品合格证书。不向不具备相应分承包施工企业或个人出租或租用设备。设备租赁合同应约定各自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

2. 大型设备的装拆安全控制。大型设备包括龙门架、井字架、各类塔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汽车(轮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土方工程机械、桩机工程机械等。大型设备安装后必须进行检测或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检测检验不合格者不得投入使用。大型设备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单位承担。大型设备安装、拆卸应制定独立的作业指导书。大型设备拆卸后应实施严格的监控防护和管理。以保证大型设备装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控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及有关设施安全防护措施应设立统一的警示、警告标志,并符合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的规定。

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控制。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电器设备等应按规定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制定管理作业指导书,由专人负责管理。

5. 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控制。应制定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的作业指导书,按规定配备相应的安全检测工具。安全检测工具应按规定由独立测试机构进行使用前和定期的检定。

第6篇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

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也存在于可能影响到施工场所的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来源于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危险源辨识就是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对其进行识别,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定性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只有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制定分级控制方案,才能有效监控事故(危害)的发生。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构成工程施工的主要危险源,是导致施工现场及周围相邻人员伤亡、财产损坏、环境破坏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危险源辨识,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主次分明、不留死角”的原则,对工程施工场所(桥梁、隧道、涵洞、路基等工程的施工现场)以及生活区域进行辨识。

危险源辨识程序,首先应建立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人或聘请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对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中每个步骤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整个作业活动辨识环境和管理两方面的缺陷进行危险源辨识。其次是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将危险源划分等级。风险等级为5级,表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风险等级为4级,表示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风险等级为3级,表示显着危险,需要整改;风险等级为2级,表示一般危险,需要注意;风险等级为1级,表示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施工过程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与重点

工程施工复杂的专业特性造成建设施工中危险源的客观存在。特别是施工区在人口居住密集村庄、国(省)交通道路区域施工,一旦发生坍(倒)塌、火灾、爆炸等事故,往往不仅涉及到施工场所,还会影响到周围已有建筑、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设施(如供水、电力、燃气、通讯、交通等)的使用安全和居民人身安全等广大公众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的、迫在眉睫的工作。

1.危险源的分类

工程施工建设施工危险源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二是在施工场所、生活区域、办公区、材料保管区和仓库、油库、炸药库等场所。

2.安全管理问题的辨识

主要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特殊工种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以及各项施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可分为以下6类:

(1)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因缺乏安全操作技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未制定详尽、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未健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

(3)安全检查制度未严格执行,对安全检查中发现需整改的问题没有及时跟踪复检。

(4)对施工人员管理薄弱,酒后作业、疲劳作业所形成的危险源。

(5)安全投入不足,保障安全生产的资金不到位。

(6)未制定并实施劳防用品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检查制度,各项管理未形成闭环。

3.公路工程施工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源类别

局限于存在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等有关,主要分为以下9类。

(1)油库未建立专项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欠缺或失效;油库被盗泄漏发生火灾;加油作业时吸烟、使用明火照明;装卸操作不当引起泄漏发生火灾;打手机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炸药库建设未经批准;距人员居住区安全距离不够,以及雷管库、炸药库间安全距离不够;库房内未设防潮措施,通风不良;库房内使用普通照明灯;未安装避雷装置或避雷针接地电阻超标或失效;火工材料登记账目不清;剩余火工材料在现场临时存放,未及时退库;保管员未培训持证上岗,失效火工材料未按规定销毁,未设警卫人员24小时值班;未实行双人收发;装卸作业时抛甩挤压、碰撞。

(3)分项工程中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井)、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

(4)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处、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佩戴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

(5)施工装置在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中,以及各种施工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安全标准,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

(6)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时发生高处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

(7)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误操作、防护不足,发生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

(8)人工挖孔桩(井)(如现在水利电力施工常见的调压井、压力管道斜井施工)、隧道凿进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

(9)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意外。

4.施工场所及涉及周围地段危险源

(1)河道围岩施工前,未办理水上水下作业施工许可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未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回填料开挖料场未设警示牌和监护人员;车辆装料过满,运输车速过快;围堰回填区未设倒车指挥员;作业面未设警示标识牌和监护人员;作业面没有统一指挥人员,回填料自行倒入河道;未与航运部门沟通限航、禁航事项;未与业主、当地政府、相邻单位建立应急救援联防机制等。

(2)施工区域公用道路未设立公告牌、警示牌;路面维护不及时,维修路面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安全通行基本要求;公路周围施工对通行构成威胁时,未设监护人员或设岗断路;未与业主、当地交通、路政部门沟通协调通路安全事项;未与业主、当地政府、相关方建立公共安全联防及应急救援机制。

(3)临公路、航路爆破开挖施工,爆破设计不合理;装药量大,封堵不严;警戒人员不到位;相关方影响区域、周围路口未设警示牌告知;山体松动危石未及时清理;公路面掉石未及时清理;高处作业面推碴作业下部的公路、水路未设警示牌、警戒人员。

(4)混合作业区域各单位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未签订施工安全互助协议。

(5)危险品运输时不同材料混装(如雷管和炸药、氧气和乙炔等);用装载机运送火工材料、氧气和乙炔瓶;车辆装载超重或过满,捆绑不牢,运输车况不良,车速过快,未按规定路线运输,未设押运员等。

(6)施工临时用电,安装完毕未组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公路工程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分布

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进行固有危险分析,施工风险源可归纳为:高处作业、地基条件、环境因素、设备条件与成品材料、其他物质等6方面。工程工程施工的较高危险源有以下4个方面。

1.储存、生产和供给量的设施、设备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运,主要分布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场所,包括:油库(储量:汽油10t;柴油20t);炸药库(储量:炸药10t);硐室爆破(一次装药≥1.0t和作业人员10人以上);压力容器(pmax≥0.1mp和v≥100m3);锅炉(额定蒸发量1.0t/小时);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运输;特种设备的使用。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和场所,分布于工程项目,包括:非定型载人超吊装置(载人吊笼)h≥10m,载人3人以上;承重排架、承重平台h≥10m、面积≥20m2;栈桥(承载20t);高处临空、高处临边h≥10m、作业人员10人以上;大型起重设备运行,吊钩、吊罐、吊物。

3.一旦失控、失事可能产生巨大能量和重大危险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分布于工程项目,包括:高边坡稳定(塌方、掉石)h≥20m,坡度≥60°,作业人员10人以上;深、窄基坑开挖,深度:宽度≥1m、作业人员10人以上;滑坡体区域,作业人员10人以上;泥石流区域,雨季工期≥1个月,作业人员10人以上;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易坍塌的竖井、斜井、隧洞等地下工程;拆除控制爆破工程在居住密集区或重要建筑物旁;大型起重设备缆机、门机、塔机、塔吊的倾翻;高位水池h≥10m和v≥100m3;高位料仓,h≥5m;高压电器、线路安装、维护、运行6kv以上;防洪度汛围堰及临时挡水设施h≥10m;较高地势的临时碴场h≥10m。

4.群众性重大聚会、危险场所、重要设备及突发事件,分布于居住区及临时生活营地,包括:重大聚会、人员集中区域、(场所、设施)的活动;居民居住区、办公区、娱乐场所、重要设施、重要场所的消防安全;地质性放射物质群体性危害;突发的集体性中毒事件、流行性传染疾病事件;突发的自然灾害;缆机、门机、塔机、塔吊的安装和拆除;大型发电机组安装;大型管道、闸门安装;其他重要设备、设施;施工中重要的输气输电、输水及通讯线路和设施破坏及其影响;其他相关重要设备、设施;

5.自然灾害及危害,包括:高原地区的高山反应、自然保护区的火灾、雷区的雷电伤害、地震多发区的地震,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等。

第7篇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

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也存在于可能影响到施工场所的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来源于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危险源辨识就是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对其进行识别,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定性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只有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制定分级控制方案,才能有效监控事故(危害)的发生。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构成工程施工的主要危险源,是导致施工现场及周围相邻人员伤亡、财产损坏、环境破坏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危险源辨识,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主次分明、不留死角”的原则,对工程施工场所(桥梁、隧道、涵洞、路基等工程的施工现场)以及生活区域进行辨识。

危险源辨识程序,首先应建立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人或聘请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对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中每个步骤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整个作业活动辨识环境和管理两方面的缺陷进行危险源辨识。其次是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将危险源划分等级。风险等级为5级,表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风险等级为4级,表示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风险等级为3级,表示显着危险,需要整改;风险等级为2级,表示一般危险,需要注意;风险等级为1级,表示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施工过程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与重点

工程施工复杂的专业特性造成建设施工中危险源的客观存在。特别是施工区在人口居住密集村庄、国(省)交通道路区域施工,一旦发生坍(倒)塌、火灾、爆炸等事故,往往不仅涉及到施工场所,还会影响到周围已有建筑、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设施(如供水、电力、燃气、通讯、交通等)的使用安全和居民人身安全等广大公众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的、迫在眉睫的工作。

1.危险源的分类

工程施工建设施工危险源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二是在施工场所、生活区域、办公区、材料保管区和仓库、油库、炸药库等场所。

2.安全管理问题的辨识

主要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特殊工种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以及各项施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可分为以下6类:

(1)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因缺乏安全操作技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未制定详尽、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未健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

(3)安全检查制度未严格执行,对安全检查中发现需整改的问题没有及时跟踪复检。

(4)对施工人员管理薄弱,酒后作业、疲劳作业所形成的危险源。

(5)安全投入不足,保障安全生产的资金不到位。

(6)未制定并实施劳防用品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检查制度,各项管理未形成闭环。

3.公路工程施工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源类别

局限于存在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等有关,主要分为以下9类。

(1)油库未建立专项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欠缺或失效;油库被盗泄漏发生火灾;加油作业时吸烟、使用明火照明;装卸操作不当引起泄漏发生火灾;打手机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炸药库建设未经批准;距人员居住区安全距离不够,以及雷管库、炸药库间安全距离不够;库房内未设防潮措施,通风不良;库房内使用普通照明灯;未安装避雷装置或避雷针接地电阻超标或失效;火工材料登记账目不清;剩余火工材料在现场临时存放,未及时退库;保管员未培训持证上岗,失效火工材料未按规定销毁,未设警卫人员24小时值班;未实行双人收发;装卸作业时抛甩挤压、碰撞。

(3)分项工程中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井)、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

(4)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处、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佩戴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

(5)施工装置在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中,以及各种施工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安全标准,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

(6)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时发生高处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

(7)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误操作、防护不足,发生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

(8)人工挖孔桩(井)(如现在水利电力施工常见的调压井、压力管道斜井施工)、隧道凿进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

(9)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意外。

4.施工场所及涉及周围地段危险源

(1)河道围岩施工前,未办理水上水下作业施工许可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未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回填料开挖料场未设警示牌和监护人员;车辆装料过满,运输车速过快;围堰回填区未设倒车指挥员;作业面未设警示标识牌和监护人员;作业面没有统一指挥人员,回填料自行倒入河道;未与航运部门沟通限航、禁航事项;未与业主、当地政府、相邻单位建立应急救援联防机制等。

(2)施工区域公用道路未设立公告牌、警示牌;路面维护不及时,维修路面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安全通行基本要求;公路周围施工对通行构成威胁时,未设监护人员或设岗断路;未与业主、当地交通、路政部门沟通协调通路安全事项;未与业主、当地政府、相关方建立公共安全联防及应急救援机制。

(3)临公路、航路爆破开挖施工,爆破设计不合理;装药量大,封堵不严;警戒人员不到位;相关方影响区域、周围路口未设警示牌告知;山体松动危石未及时清理;公路面掉石未及时清理;高处作业面推碴作业下部的公路、水路未设警示牌、警戒人员。

(4)混合作业区域各单位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未签订施工安全互助协议。

(5)危险品运输时不同材料混装(如雷管和炸药、氧气和乙炔等);用装载机运送火工材料、氧气和乙炔瓶;车辆装载超重或过满,捆绑不牢,运输车况不良,车速过快,未按规定路线运输,未设押运员等。

(6)施工临时用电,安装完毕未组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公路工程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分布

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进行固有危险分析,施工风险源可归纳为:高处作业、地基条件、环境因素、设备条件与成品材料、其他物质等6方面。工程工程施工的较高危险源有以下4个方面。

1.储存、生产和供给量的设施、设备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运,主要分布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场所,包括:油库(储量:汽油10t;柴油20t);炸药库(储量:炸药10t);硐室爆破(一次装药≥1.0t和作业人员10人以上);压力容器(pma*≥0.1mp和v≥100m3);锅炉(额定蒸发量1.0t/小时);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运输;特种设备的使用。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和场所,分布于工程项目,包括:非定型载人超吊装置(载人吊笼)h≥10m,载人3人以上;承重排架、承重平台h≥10m、面积≥20m2;栈桥(承载20t);高处临空、高处临边h≥10m、作业人员10人以上;大型起重设备运行,吊钩、吊罐、吊物。

3.一旦失控、失事可能产生巨大能量和重大危险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分布于工程项目,包括:高边坡稳定(塌方、掉石)h≥20m,坡度≥60°,作业人员10人以上;深、窄基坑开挖,深度:宽度≥1m、作业人员10人以上;滑坡体区域,作业人员10人以上;泥石流区域,雨季工期≥1个月,作业人员10人以上;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易坍塌的竖井、斜井、隧洞等地下工程;拆除控制爆破工程在居住密集区或重要建筑物旁;大型起重设备缆机、门机、塔机、塔吊的倾翻;高位水池h≥10m和v≥100m3;高位料仓,h≥5m;高压电器、线路安装、维护、运行6kv以上;防洪度汛围堰及临时挡水设施h≥10m;较高地势的临时碴场h≥10m。

4.群众性重大聚会、危险场所、重要设备及突发事件,分布于居住区及临时生活营地,包括:重大聚会、人员集中区域、(场所、设施)的活动;居民居住区、办公区、娱乐场所、重要设施、重要场所的消防安全;地质性放射物质群体性危害;突发的集体性中毒事件、流行性传染疾病事件;突发的自然灾害;缆机、门机、塔机、塔吊的安装和拆除;大型发电机组安装;大型管道、闸门安装;其他重要设备、设施;施工中重要的输气输电、输水及通讯线路和设施破坏及其影响;其他相关重要设备、设施;

5.自然灾害及危害,包括:高原地区的高山反应、自然保护区的火灾、雷区的雷电伤害、地震多发区的地震,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7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管理制度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