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2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99位用户收藏,18人推荐!
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我国以国际合作的倡导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走向世界,开启了对外关系的新征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各种思潮的激荡中保持文化前进的正确方向。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全面开放、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各种观点众说纷纭的当今时代,对增强文化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博大的胸怀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意志抵御腐朽没落的思想,识破伪装,揭开包装,使其原形毕露,难以藏身。在涉及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政治体制、立国之本等原则问题上,要站稳立场,旗帜鲜明,据理发声,以理服人。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主心骨。面对“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要重过滤,能分析,会鉴别,善扬弃,择善而取,辩劣而舍。增强文化定力,铁心向着奋斗目标,不为各种错误思潮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动摇,不为各种诱惑所迷晕,这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功。
在对外关系中丰富文化的含量。随着交往的对象、内容、项目、方式越来越多,国家、地区、城市、团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深,文化的渗透面越来越广,文化的特质和作用更加明显。比如,在推动各方关系的全面发展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在处理同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讲“真、实、亲、诚”。在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讲“亲、诚、惠、容”。在处理中俄关系中,强调巩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处理中美关系中强调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在处理中欧关系中,强调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历史渊源、人文基础,突出平等互利,共商共建共享,营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环境。又如,走出去的企业,坚持有利于所在国的.发展、民众权益的维护、生态系统的优化。援外的医疗队,坚持发扬国际主义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诚心诚意为当地民众的健康服务,等等。在对外关系中,增强文化定力,丰富中国文化的含量,融贯中国文化的理念,对于树立我国的良好形象、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加深同各国人民的友谊、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扩大交往中增强文化的话语功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在加深,同时疑惑、误解也不少。我们在扩大交往中,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增强文化话语的底气。对中国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的本质和成功的原因,做到理直气壮地讲,不能“无语”;对舆论的热点,做到有针对性地讲,不能“失语”,从多方面亮出一个真实的中国。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增强文化话语表达的本领,把中国的“自信”转化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公信”。学会既讲好面向世界的“普通话”,又讲好面向不同地区的“方言”。努力把握国外受众的关注点、疑惑点和接受程度、接受方式,讲得让他们愿意听、听明白,引起反响、产生共鸣。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增强文化话语体系建设,创新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达方式,运用现代的载体、平台、工具,发出自己的强音,扩大文化话语权。同时,要与有说服力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通过一人一事、一举一动,点点滴滴,久久为功,展现中国文明,反映中国风貌,树立中国形象,提高中国声誉。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84位用户收藏,29人推荐!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十一班的姚思远,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文化自信,你我同舟共济》。
形成于西汉时期的“秦砖汉瓦”,代表着汉民族传统建筑文化风格,于中国,琉璃瓦代表历史的华丽;于世界,琉璃瓦代表中国的光泽。在刚刚结束的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if设计奖评选中,汉能的汉瓦把传统外形与节能减排完美结合,运用薄膜太阳能技术,基本实现建筑所需能源的自给自足,它从全球50多个国家的637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中国元素、中国设计不仅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回归,更走上了文化输送国外的大道。杨丽萍以舞蹈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邀走遍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中国民族舞蹈风潮;孔子学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不再是简单的教授汉语,更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纽带,现在的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与世界文明对话。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源,文化自信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经常说一个人是文化人,什么人才算得上文化人呢?梁晓声给了我一个明确的表述,那便是拥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原来,学习知识不一定算得上文化人。古代常以玉比君子,说君子像玉石一样温润,光华内敛,谦和守下,不咄咄逼人,而现代人读书是学知识,很多人脾气暴躁,情绪比逻辑来得快,脾气比涵养少的多。我想这样的人读书再多,也不能算有文化。
校园里见到老师问好,图书馆等公共场合不大喊大叫,这是一种修养;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认真负责打扫教室和宿舍卫生,不会想方设法带智能机进学校,争创文明班集体,这未尝不是一种自觉;哲学将自由定义为是在主体与其相对的客体矛盾中实现的,对于我们而言,明白什么是完全自由,什么是思想之自由,行为之自觉也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其实,文化不远,他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不知大家都做到了吗?
梁启超说:“青年人惟盛气也,故豪壮。惟豪壮也,故冒险。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我们唯有不断发愤图强、弘扬正气,学习新文化、争做文化人,才能不断增强自身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彰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66位用户收藏,12人推荐!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今天是12月16日,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咱们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冬至意味着寒冷的冬天来临。我国古代老百姓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心观察,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智慧的编出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二十四节气歌来指导农事。直到今天,其依然体现出极高的精确度,并于20__年10月30号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从某种层面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发展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价值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又如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撑。还有琴棋书画的儒雅,唐诗宋词的书香,晋剧,京剧,毛笔字,过春节,吃元宵,逛庙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年轻人渐渐失去了对中华文化的热情,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它们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落在了后面。习____说:“青少年是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所以我们有责任坚定文化自信,有义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担当起属于青少年的文化使命。
回眸之中,看到了祖国的繁荣,转念之中,想到了少年的荣功。祖国有着精卫填海的志气,有着夸父逐日的庄毅,有着后弈射日的豪情,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我们——少年。同学们,生逢盛世,不要寄托于“小确幸”,也不仅只是报答父母、养家糊口,还要有诗和远方的豪情。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演讲稿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97位用户收藏,20人推荐!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今天是12月16日,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咱们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冬至意味着寒冷的冬天来临。我国古代老百姓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心观察,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智慧的编出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二十四节气歌来指导农事。直到今天,其依然体现出极高的精确度,并于20__年10月30号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从某种层面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发展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价值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又如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撑。还有琴棋书画的儒雅,唐诗宋词的书香,晋剧,京剧,毛笔字,过春节,吃元宵,逛庙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年轻人渐渐失去了对中华文化的热情,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它们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落在了后面。习____说:“青少年是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所以我们有责任坚定文化自信,有义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担当起属于青少年的文化使命。
回眸之中,看到了祖国的繁荣,转念之中,想到了少年的荣功。祖国有着精卫填海的志气,有着夸父逐日的庄毅,有着后弈射日的豪情,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我们——少年。同学们,生逢盛世,不要寄托于“小确幸”,也不仅只是报答父母、养家糊口,还要有诗和远方的豪情。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演讲稿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1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2分钟,共有237位用户收藏,12人推荐!
“红船精神”就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之所以“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这是因为“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实践开篇、动力源泉。
一、“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历程,伴随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特性,又无论从定义解释还是从渊源关系看,更加清楚地感到,“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定义解释看。《辞海》对“革命”作出如下定义:广义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狭义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这里所指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一种狭义革命而产生的精神,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思想结晶,是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源于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个阶段,都形成了能代表时代现实的一种又一种独特精神。而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无论从定义解释看,还是从时间上来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产生最早的革命精神。
从定义要素看。根据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需要两个要素。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主体要素。这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实践而产生的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次,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按照这两个要素来观察,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符合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但“五四”运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更多地表现为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仅仅具有革命精神形态,并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而“五四”运动后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蕴含精神的形象概括,理所当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渊源关系看。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阶段的任务不同,革命者在各个革命实践活动中会有不同精神表现,因而在伟大革命历史进程中分别产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伟大中国革命精神。然而,这些革命精神产生又有其共同思想基础,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核心的“红船精神”。在红船上完成缔造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沿着红船航向,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并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也非常具体地说明了“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其中“红船精神”是这些革命精神之源,其它革命精神都可以在“红船精神”里找到源头;其它革命精神既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又是随着中国革命不断发展,是“红船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二、“红船精神”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回首我们党发展史,“红船精神”不仅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奠基的重要历史地位,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为标志,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条件,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篇章铺平了道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正是由于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支撑,并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创建了我们的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历史反复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科学的理论也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强大物质力量。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入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到了一个关节点,迫切需要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这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最先进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它剥削阶级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一经出现,就自觉地担当起阶级重任和民族重任,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并伴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地主阶级洋务派幻想用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来补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统治之天,资产阶级维新派幻想通过圣明贤达的皇帝进行多方面改良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给中国带来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随后的历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始终走不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选择,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后来的历史表明,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不能走笔直的发展道路,而必须先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才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这一切认识的起点,都有源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所确定的根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的动力源泉
面向新征程,需要新精神。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的精神历程,追根溯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动力源泉,那就是“红船精神”;面向新征程,同样需要依靠“红船精神”,让我们党革命精神不断延续与发展。
拥有首创精神,才能勇于开辟新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尤其认识到革命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没有现成模式可循,这就需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这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创新精神为自己开辟道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作为“红船精神”的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实践中,激励广大共产党员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沿着红船航向,根据实情,结合实际,勇探新路,不断成功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面向新征程,拥有首创精神也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也只有不断弘扬首创精神,才能我们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发展、实践不断创新,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拥有奋斗精神,才能不断赢得胜利。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复杂,无数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因为他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共产主义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美好事业。面对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曾经遭受多次挫折与失败,但凭着这种与生俱来的奋斗精神,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把革命从胜利引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过多次挫折与失误,也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终于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向新征程,同样离不开奋斗精神的正确引导与精神支撑。
拥有奉献精神,才能始终保持本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党的一大会议最后在红船上通过的纲领,就明确提出了要把工人、农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的思想。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了“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立志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形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使党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正是同这一历史创造者建立起血肉相连、鱼水相依、亲密无间的关系,革命力量才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战胜一切貌似强大、欺压人民的反动势力,创建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面临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只有广大共产党员继续弘扬奉献精神,才能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整个社会倡导奉献精神,才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总之,“红船精神”作为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干部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篇3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精髓,是党的精神家园的灵魂和支柱。提出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传承好理想信念的红色基因。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展现着人类社会的美好图景,是党历经艰难曲折、不断探索前行的指路明灯,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井冈山时期,靠着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才能在白色恐怖四面包围中造成星火燎原之势;长征途中,凭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追求,才冲破围追堵截,走出雪山草地,翻越高山峻岭,胜利会师陕甘;延安时期,正是在崇高理想的感召下,造就了全国热血青年心向往之的革命圣地;西柏坡时期,还是靠理想信念的支撑,才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描绘出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历史启迪我们,理想信念关乎党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失,丝毫不能动摇;理想信念是党性的本质要求,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理想信念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迫切需要。随着世情、国情、党情、舆情深刻变化,党将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强化精神动力支撑。二是重建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受诸多主客观条件因素的影响,少数党员干部在利益格局调整、文化生态嬗变中迷失方向,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甚至跌入腐败堕落的泥潭。因此,重建精神家园,必须树立起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当前,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必须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一是坚定政治信仰,恪守政治规矩。要学习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矢志不渝追求真理;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要学好和遵守党章党规,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二是涵养核心价值,砥砺高尚情操。要加强党性修养,唤醒党员意识,勤于自省,慎独慎微;要提升道德境界,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三是认准目标方向,立足岗位进取。要牢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自觉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要践行“三严三实”,在辛勤劳动中追求价值,在悉心奉献中报国为民。四是不惧艰难险阻,敢于负重担当。要在困难挫折面前,发扬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冲锋在前,适时“亮剑”。
实事求是闯新路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法宝。倡导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必须传承好实事求是的红色基因。
在党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正是实事求是这个法宝,使党和中国革命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一次又一次绝境逢生,柳暗花明。井冈山斗争,依靠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引,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苏区时期,贯彻实事求是的要求,掀起农村调查研究的热潮;长征途中,正是实事求是光芒照耀,才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使党和中国革命走出失败的阴影;延安时期,党的整风运动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在毛泽东思想统领下达到空前团结;西柏坡时期,还是沐浴实事求是的光辉,党掀起土改热潮,发起“三大战役”,终将革命进行到底,开辟了历史新的纪元。
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能符合客观实际、顺应发展规律、合乎人民群众的意愿,党的事业就能顺利前进;背离实事求是,党的事业就会蒙受损失甚至遭到严重挫折。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掌握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实事求是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迫切需要。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实现中国梦排除障碍和干扰,化解危机和风险,增强动力和活力。面对国际国内诸多特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党不但要有敢于斗争的革命胆识,还要有善于斗争的科学方略。二是医治思想作风“顽症痼疾”的迫切需要。当前,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的现象仍然不少。医治这些“顽症痼疾”,需要将科学的思想理论作为武器。
当前,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正确把握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始终按实事求是规律要求办事。一是从实际出发谋事创业。要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符合客观规律,避免“拍脑袋”决策,避免“瞎干”、“蛮干”。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才有鲜活的生命力,接受理论指导的实践才是科学的实践。为确保各项工作和事业不偏离正确轨道,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改革陈旧思维方式,以客观实际为参照创新创造;把握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摸清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规律,在深化对规律的认识中开拓进取。四是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当前形势发展复杂多变,各类矛盾问题频发多发。要破除僵化思维和惰性思维,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开拓新路。
艰苦奋斗攻难关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谱系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地位独特,影响深远。在新中国诞生前夜,我们党熔铸历史智慧,着眼全面执政和建设使命而提出“两个务必”,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强大思想武器。强调坚持“艰苦奋斗攻难关”,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必须传承好“两个务必”的红色基因。
在党的革命和建设时期,“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顽强生存、发展壮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紧要关头,“两个务必”引领着中国共产党扭转乾坤,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因为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井冈山军民才写下“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豪迈诗篇,苏区干部才养成“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的好作风;因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鼓舞,长征将士才迸发英勇拼杀、浴血奋战的非凡智慧和勇气,铸就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延安军民在大封锁、大困难面前才兴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因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激励,解放区军民才响应“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伟大号召,上演“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威武长剧。
历史警示我们,没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我们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我们党也难以长久执政。没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党员干部也将失去先进性、纯洁性,终将被历史和时代抛弃。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两个务必”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迫切需要。当前,仍有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滋生消极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构建“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离不开警钟长鸣。二是党接力“赶考”的迫切需要。我们党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党员领导干部要交出“赶考”优异答卷,就要靠“头脑清醒”,靠“两个务必”。
当前,坚持艰苦奋斗攻难关,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应保持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身体力行“两个务必”。一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胸怀宽广,虚怀若谷,努力向书本、向实践、向身边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格言,坚持科学决策,虚心听取民意,切忌鲁莽草率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失。二是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要增强忧患意识,谨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古训,永葆先进性、纯洁性;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不断追求和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三是勤俭节约,传承美德。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传承艰苦朴素美德;要与群众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四是廉洁奉公,无私奉献。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清清白白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坚守道德底线,坚持人格操守。
依靠群众求胜利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中永不过时的传家宝。号召坚持“依靠群众求胜利”,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必须传承好群众路线的红色基因。
在党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是群众路线夯实了党在白色恐怖中生存发展的基础,系牢了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使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新的胜利。井冈山斗争,“唤起工农千百万”,才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大好局面;苏维埃政府保护工人农民阶级利益,才使苏区扩大巩固;转战途中,红军纪律严明,帮助穷人翻身解放,各族群众筹款筹粮支援,成为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放手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才能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西柏坡时期,砸碎封建土地枷锁,才能同人民群众一道,改写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
历史告诫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党员干部只有躬身践行群众路线,才能和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群众路线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增进人民福祉的迫切需要。增进人民福祉,追求公平正义,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必须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满足群众诉求,回应群众期待,解决群众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改革发展“含金量”。二是标本兼治“四风”的迫切需要。彻底根除背离党的群众路线、脱离人民群众的“四风”积弊,需要对症施治,猛药去疴。
当前,坚持依靠群众求胜利,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要站稳群众立场,坚定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一是树立群众观点,自觉维护和促进群众利益。要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命题,多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实事。二是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要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体国情、炼意志、长本领、作贡献,努力成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三是运用群众路线方法推动工作事业发展。要把群众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参与和监督中开创工作和事业新局面。四是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有机统一起来。要牢记党的宗旨,重塑公仆本色,从以自己为主体转变为以群众为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75位用户收藏,13人推荐!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追求。增强文化自信,重要的是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自信。_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在民族的心理上打下了辨明真伪、评判优劣的思想道德烙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基本要素。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和当今时代的深化和升华,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就会魂无定所、行无归依。在新的形势下,经济社会转型引起的深刻变化,既为社会注入强大活力,又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不可掉以轻心的挑战。我们要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牵引,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强骨固本、筑基铸魂工程,锲而不舍、持久不息地抓紧抓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融会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时代课题,指明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概括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是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富起来、强起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世界前列的基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文明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特征,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和谐是社会与自然、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建设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反映了人民的期待和向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概括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是同国家意志、人民愿望、法律规范相一致的自由,它的最高境界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平等是人人享有依法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是维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转、保障公民根本利益、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概括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是核心理念和永恒主题,敬业是立身之基,诚信是处世之本,友善是行事之道。
我们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它在思想多元多变中的主导功能、在社会深刻变动中的稳定功能、在见贤思齐育才用才中的导向功能、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中的奠基功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9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9分钟,共有102位用户收藏,17人推荐!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今天是__月__日,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咱们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冬至意味着寒冷的冬天来临。我国古代老百姓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心观察,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智慧的编出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二十四节气歌来指导农事。直到今天,其依然体现出极高的精确度,并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从某种层面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发展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价值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又如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撑。还有琴棋书画的儒雅,唐诗宋词的书香,晋剧,京剧,毛笔字,过春节,吃元宵,逛庙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年轻人渐渐失去了对中华文化的热情,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它们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落在了后面。_说:“青少年是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所以我们有责任坚定文化自信,有义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担当起属于青少年的文化使命。
回眸之中,看到了祖国的繁荣,转念之中,想到了少年的.荣功。祖国有着精卫填海的志气,有着夸父逐日的庄毅,有着后弈射日的豪情,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我们——少年。同学们,生逢盛世,不要寄托于“小确幸”,也不仅只是报答父母、养家糊口,还要有诗和远方的豪情。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文化自信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放眼全球,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两手都要硬”——其一是经济,其二便是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文化间的交融碰撞日趋白热化。中华文化虽有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点,但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国人表现出来的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力不从心。
中国人文化自信力的缺失是近代以来百年丧权辱国历史的积淀产物。当西方列强用大炮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轰然打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时,中国人“天朝上国”美梦破灭后取而代之的是国人对中华文化的怀疑、批判和否定。这种历史渊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一直在人们心里隐秘的苟存。
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表现。曾经有一位外教说,当她到中国商店购物时,往往要多花钱,售货员认为她是外国人肯定有钱。这位英国人说到这,脸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说:“我很穷,我并没有很多钱。”要知道,西方国家中也有穷人,他们并非个个腰缠万贯。这个事例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中国人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让国人看待中国文化时戴上了有色眼镜,他们总觉得我们一无是处。其实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精华与糟粕,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完美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历经五千年而经久不息,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她既有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当然也有一些落后的、封建残余的东西,但绝不可全盘否定。反观西方工业文明,它是在几百年间迅速形成的文化产物,代表着现代化和工业化;其外貌似强大,却缺少了必要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的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同时也要博采众长,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活力。
经济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自信力的提升需要经济发展为后盾。经济的繁荣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唐朝是古代中国的鼎盛时期。唐朝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表现出来的是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中华文化深刻影响了世界的发展历程。“唐人”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我们的文化自信力是空前的,这是丰富的物质生活成就的自信力。
近几年来特别是20__年以来,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力有了显著提高。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西方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国人感到了空前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这是令人欣喜的。伴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人的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伟大的民族要有伟大的胸怀和胆识。也许短时期内我们无法彻底根除文化自信力缺失的现象,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是大有希望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力的提升是大有希望的!
文化自信演讲稿 篇4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追求。增强文化自信,重要的是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自信。_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在民族的心理上打下了辨明真伪、评判优劣的思想道德烙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基本要素。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和当今时代的深化和升华,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就会魂无定所、行无归依。在新的形势下,经济社会转型引起的深刻变化,既为社会注入强大活力,又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不可掉以轻心的挑战。我们要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牵引,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强骨固本、筑基铸魂工程,锲而不舍、持久不息地抓紧抓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融会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时代课题,指明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概括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是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富起来、强起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在世界前列的基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文明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特征,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和谐是社会与自然、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建设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反映了人民的期待和向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概括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是同国家意志、人民愿望、法律规范相一致的自由,它的最高境界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平等是人人享有依法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是维护社会系统正常运转、保障公民根本利益、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概括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是核心理念和永恒主题,敬业是立身之基,诚信是处世之本,友善是行事之道。
我们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它在思想多元多变中的主导功能、在社会深刻变动中的稳定功能、在见贤思齐育才用才中的导向功能、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中的奠基功能。
文化自信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文化有共性有个性,但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正如鲁迅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的,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文化是基石,是一个国家实力强盛的标志,是每一个国人的自信之源。
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那些渐渐被取代的传统文化,很多人对此都感叹不已。
近些年来,许多国家的母语都渐渐被英语所代替。就拿中国来说吧,上小学的娃娃,自己的母语还没有学利索,便学习英语,让中国人从起跑线上就丢失了自己国家的文化,持续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英语各种考试等同于母语,甚至超越母语。就拿大学来说吧,好些专业没有了大学语文,但却先要有英语过级考试,才能获得文凭。如果细心地作一下调查,不知道有多少学子因为学英语困难而产生了厌学情绪,或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可是,毕业之后,又有多少人真正运用上了英语呢?能不能将已经成为“规矩”的英语过级考试改为选考呢?又能不能将大学语文纳入必学科目,将母语的考试列入过级必考而成为“规矩”呢?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重拾文化自信显得就犹为重要了。
不久前,网友陆续把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老规矩搬上了网络,希望它能重新走上文化舞台,有人说这是封建思想在作祟,在这个人人平等的世界,那些老掉牙的思想早应该被淘汰掉了。而有的人又说,中国的文化古老而又死板,不像外国文化先进。如果说前者的思想有激进之处,那么后者却是一种极度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只觉得异族的文化更优秀,于是放弃自己的文化而依附在别人的文化下度日,那是典型的失去了文化自信。如此,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像它的文化一样,从此消失在世间。因此,不管是好是坏,只要是自己的,都应该保留。对于那些过时了的,可以陈列在博物馆,对于那些还适应时代需要的`就好好发扬。
如果说“笑不露齿,话不高声”过于拘束,但我们可以在特定场合不要目中无人地放肆,让言行举止午休总该可以吧?如果在公开场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实在太累,你可以在家里随意放松。因此,不要说这些“老规矩”是死板的文化,我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的富有时代内涵的。
记住,民族要有自信心,必须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必须重拾传统文化,再造中华文明的复兴。
文化自信演讲稿 篇6
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我国以国际合作的倡导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走向世界,开启了对外关系的新征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各种思潮的激荡中保持文化前进的正确方向。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全面开放、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各种观点众说纷纭的当今时代,对增强文化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博大的胸怀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意志抵御腐朽没落的思想,识破伪装,揭开包装,使其原形毕露,难以藏身。在涉及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政治体制、立国之本等原则问题上,要站稳立场,旗帜鲜明,据理发声,以理服人。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的主心骨。面对“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要重过滤,能分析,会鉴别,善扬弃,择善而取,辩劣而舍。增强文化定力,铁心向着奋斗目标,不为各种错误思潮所左右,不为各种干扰所动摇,不为各种诱惑所迷晕,这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功。
在对外关系中丰富文化的含量。随着交往的对象、内容、项目、方式越来越多,国家、地区、城市、团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深,文化的渗透面越来越广,文化的特质和作用更加明显。比如,在推动各方关系的全面发展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在处理同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讲“真、实、亲、诚”。在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讲“亲、诚、惠、容”。在处理中俄关系中,强调巩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处理中美关系中强调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在处理中欧关系中,强调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历史渊源、人文基础,突出平等互利,共商共建共享,营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环境。又如,走出去的企业,坚持有利于所在国的.发展、民众权益的维护、生态系统的优化。援外的医疗队,坚持发扬国际主义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诚心诚意为当地民众的健康服务,等等。在对外关系中,增强文化定力,丰富中国文化的含量,融贯中国文化的理念,对于树立我国的良好形象、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加深同各国人民的友谊、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扩大交往中增强文化的话语功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在加深,同时疑惑、误解也不少。我们在扩大交往中,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增强文化话语的底气。对中国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的本质和成功的原因,做到理直气壮地讲,不能“无语”;对舆论的热点,做到有针对性地讲,不能“失语”,从多方面亮出一个真实的中国。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增强文化话语表达的本领,把中国的“自信”转化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公信”。学会既讲好面向世界的“普通话”,又讲好面向不同地区的“方言”。努力把握国外受众的关注点、疑惑点和接受程度、接受方式,讲得让他们愿意听、听明白,引起反响、产生共鸣。要以文化自信为定力,增强文化话语体系建设,创新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达方式,运用现代的载体、平台、工具,发出自己的强音,扩大文化话语权。同时,要与有说服力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通过一人一事、一举一动,点点滴滴,久久为功,展现中国文明,反映中国风貌,树立中国形象,提高中国声誉。
文化自信演讲稿 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十一班的姚思远,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文化自信,你我同舟共济》。
形成于西汉时期的“秦砖汉瓦”,代表着汉民族传统建筑文化风格,于中国,琉璃瓦代表历史的华丽;于世界,琉璃瓦代表中国的光泽。在刚刚结束的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if设计奖评选中,汉能的汉瓦把传统外形与节能减排完美结合,运用薄膜太阳能技术,基本实现建筑所需能源的自给自足,它从全球50多个国家的637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中国元素、中国设计不仅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回归,更走上了文化输送国外的大道。杨丽萍以舞蹈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邀走遍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中国民族舞蹈风潮;孔子学院截至20__年12月31日,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不再是简单的教授汉语,更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纽带,现在的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与世界文明对话。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源,文化自信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经常说一个人是文化人,什么人才算得上文化人呢?梁晓声给了我一个明确的表述,那便是拥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原来,学习知识不一定算得上文化人。古代常以玉比君子,说君子像玉石一样温润,光华内敛,谦和守下,不咄咄逼人,而现代人读书是学知识,很多人脾气暴躁,情绪比逻辑来得快,脾气比涵养少的多。我想这样的人读书再多,也不能算有文化。
校园里见到老师问好,图书馆等公共场合不大喊大叫,这是一种修养;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认真负责打扫教室和宿舍卫生,不会想方设法带智能机进学校,争创文明班集体,这未尝不是一种自觉;哲学将自由定义为是在主体与其相对的客体矛盾中实现的,对于我们而言,明白什么是完全自由,什么是思想之自由,行为之自觉也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其实,文化不远,他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不知大家都做到了吗?
梁启超说:“青年人惟盛气也,故豪壮。惟豪壮也,故冒险。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我们唯有不断发愤图强、弘扬正气,学习新文化、争做文化人,才能不断增强自身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彰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化自信演讲稿 篇8
在本次党代会报告中,骆惠宁书记明确指出:“山西五千年文明发展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提出了“四个自信”,并特别阐释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既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没有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就没有自身的血脉与根基,就没有事业的生机与进步。对于我们山西来说,要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战胜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把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化为现实,就必须大力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更好的干事创业。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令人敬仰的革命老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山西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与党的事业共命运,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为民族独立解放做出过重大牺牲,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山西人民的文化自信,既来自优秀传统文化,更来自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最核心、最具标识意义的是革命精神。当国家危难存亡之际,党领导革命武装和各族人民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山西大地上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蕴含着信念坚定、不怕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等优良品格和作风,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感天动地的革命精神,既拓展了革命文化的内涵,又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丰润营养,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但依然历久弥新,不断放射出新时代光芒。
山西一段时间发生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给山西的发展和形象都造成了严重损害。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思想上看,最根本原因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放弃了党的宗旨,淡忘了人民群众,丢掉了革命精神。铁的事实告诉我们,坚持和弘扬革命传统、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党的事业就进步;背弃了革命传统,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巨大损害。只有在革命精神激励下保持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山西坚持和拓展好。
当前,我省既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又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时期,还处于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巩固、深化和提高时期,越是压力大、困难多,越需要将革命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责任和激情,用革命精神滋养我们的思想,激励我们的行为,以实际行动塑造山西美好形象,落实好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落实好党代会报告的各项任务要求,实现山西振兴崛起。就能够焕发出凝心聚力抓发展、廉洁为民抓发展的内生动力,就能够推动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大步向前,就能够守住初心、打开思想和事业的新境界。
文化自信演讲稿 篇9
“红船精神”就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之所以“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这是因为“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实践开篇、动力源泉。
一、“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历程,伴随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特性,又无论从定义解释还是从渊源关系看,更加清楚地感到,“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定义解释看。《辞海》对“革命”作出如下定义:广义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狭义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这里所指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一种狭义革命而产生的精神,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思想结晶,是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源于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个阶段,都形成了能代表时代现实的一种又一种独特精神。而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无论从定义解释看,还是从时间上来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产生最早的革命精神。
从定义要素看。根据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需要两个要素。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主体要素。这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实践而产生的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次,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按照这两个要素来观察,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符合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但“五四”运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更多地表现为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仅仅具有革命精神形态,并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而“五四”运动后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蕴含精神的形象概括,理所当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渊源关系看。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阶段的任务不同,革命者在各个革命实践活动中会有不同精神表现,因而在伟大革命历史进程中分别产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伟大中国革命精神。然而,这些革命精神产生又有其共同思想基础,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核心的“红船精神”。在红船上完成缔造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沿着红船航向,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并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也非常具体地说明了“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其中“红船精神”是这些革命精神之源,其它革命精神都可以在“红船精神”里找到源头;其它革命精神既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又是随着中国革命不断发展,是“红船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二、“红船精神”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回首我们党发展史,“红船精神”不仅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奠基的重要历史地位,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为标志,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条件,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篇章铺平了道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正是由于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支撑,并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创建了我们的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历史反复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科学的理论也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强大物质力量。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入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到了一个关节点,迫切需要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这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最先进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它剥削阶级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一经出现,就自觉地担当起阶级重任和民族重任,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并伴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地主阶级洋务派幻想用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来补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统治之天,资产阶级维新派幻想通过圣明贤达的皇帝进行多方面改良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给中国带来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随后的历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始终走不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选择,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后来的历史表明,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不能走笔直的发展道路,而必须先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才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这一切认识的起点,都有源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所确定的根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的动力源泉
面向新征程,需要新精神。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的精神历程,追根溯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动力源泉,那就是“红船精神”;面向新征程,同样需要依靠“红船精神”,让我们党革命精神不断延续与发展。
拥有首创精神,才能勇于开辟新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尤其认识到革命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没有现成模式可循,这就需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这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创新精神为自己开辟道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作为“红船精神”的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实践中,激励广大共产党员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沿着红船航向,根据实情,结合实际,勇探新路,不断成功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面向新征程,拥有首创精神也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也只有不断弘扬首创精神,才能我们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发展、实践不断创新,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拥有奋斗精神,才能不断赢得胜利。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复杂,无数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因为他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共产主义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美好事业。面对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曾经遭受多次挫折与失败,但凭着这种与生俱来的奋斗精神,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把革命从胜利引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过多次挫折与失误,也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终于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向新征程,同样离不开奋斗精神的正确引导与精神支撑。
拥有奉献精神,才能始终保持本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党的一大会议最后在红船上通过的纲领,就明确提出了要把工人、农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的思想。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了“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立志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形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使党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正是同这一历史创造者建立起血肉相连、鱼水相依、亲密无间的关系,革命力量才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战胜一切貌似强大、欺压人民的反动势力,创建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面临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只有广大共产党员继续弘扬奉献精神,才能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整个社会倡导奉献精神,才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总之,“红船精神”作为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48位用户收藏,27人推荐!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十一班的姚思远,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文化自信,你我同舟共济》。
形成于西汉时期的“秦砖汉瓦”,代表着汉民族传统建筑文化风格,于中国,琉璃瓦代表历史的华丽;于世界,琉璃瓦代表中国的光泽。在刚刚结束的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if设计奖评选中,汉能的汉瓦把传统外形与节能减排完美结合,运用薄膜太阳能技术,基本实现建筑所需能源的自给自足,它从全球50多个国家的637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中国元素、中国设计不仅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回归,更走上了文化输送国外的大道。杨丽萍以舞蹈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邀走遍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中国民族舞蹈风潮;孔子学院截至20__年12月31日,全球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不再是简单的教授汉语,更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纽带,现在的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与世界文明对话。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源,文化自信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经常说一个人是文化人,什么人才算得上文化人呢?梁晓声给了我一个明确的表述,那便是拥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原来,学习知识不一定算得上文化人。古代常以玉比君子,说君子像玉石一样温润,光华内敛,谦和守下,不咄咄逼人,而现代人读书是学知识,很多人脾气暴躁,情绪比逻辑来得快,脾气比涵养少的多。我想这样的人读书再多,也不能算有文化。
校园里见到老师问好,图书馆等公共场合不大喊大叫,这是一种修养;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认真负责打扫教室和宿舍卫生,不会想方设法带智能机进学校,争创文明班集体,这未尝不是一种自觉;哲学将自由定义为是在主体与其相对的客体矛盾中实现的,对于我们而言,明白什么是完全自由,什么是思想之自由,行为之自觉也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其实,文化不远,他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不知大家都做到了吗?
梁启超说:“青年人惟盛气也,故豪壮。惟豪壮也,故冒险。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我们唯有不断发愤图强、弘扬正气,学习新文化、争做文化人,才能不断增强自身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彰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94位用户收藏,30人推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的词句,描述了长征的艰难,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的第一段征程。一路走来无论是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还是在上杭县的古田会址,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让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场生动的党课教育,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在作家魏巍的笔下,她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她是“前所未有的故事”的开篇;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她是“惊心动魄的史诗”的卷首。在中复村红色讲解员深情的话语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身边是年迈的老母毅然的将全部孩子送上了战场,无数的革命战士以生命为柴燃起的革命之火,由号角声、炮火声、呐喊声构成的红色乐章,这一切一切震撼着我的灵魂,洗涤着我的心灵,坚定着我的信念,给了我更加强大的力量。讲解结束时,我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我早已紧握了双拳,热泪盈眶。
松毛岭上的硝烟,长征的号角已经远去。今天,我们再次走近这段历史,是为了缅怀无数为中国革命胜利而英勇献身的英烈们;是为了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开创党和中国革命事业新局面的丰功伟绩。他们的伟大业绩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同在。
长征留下的不仅是湘江之战的悲壮,四渡赤水的智慧,飞夺泸定桥的神勇,过雪山草地的坚毅,吴起镇的欢腾,更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武装着我们,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的强大,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阔步前行。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07位用户收藏,22人推荐!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放眼全球,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两手都要硬”——其一是经济,其二便是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文化间的交融碰撞日趋白热化。中华文化虽有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特点,但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国人表现出来的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力不从心。
中国人文化自信力的缺失是近代以来百年丧权辱国历史的积淀产物。当西方列强用大炮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轰然打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时,中国人“天朝上国”美梦破灭后取而代之的是国人对中华文化的怀疑、批判和否定。这种历史渊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一直在人们心里隐秘的苟存。
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表现。曾经有一位外教说,当她到中国商店购物时,往往要多花钱,售货员认为她是外国人肯定有钱。这位英国人说到这,脸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说:“我很穷,我并没有很多钱。”要知道,西方国家中也有穷人,他们并非个个腰缠万贯。这个事例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中国人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让国人看待中国文化时戴上了有色眼镜,他们总觉得我们一无是处。其实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精华与糟粕,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完美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历经五千年而经久不息,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她既有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当然也有一些落后的、封建残余的东西,但绝不可全盘否定。反观西方工业文明,它是在几百年间迅速形成的文化产物,代表着现代化和工业化;其外貌似强大,却缺少了必要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的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同时也要博采众长,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活力。
经济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自信力的提升需要经济发展为后盾。经济的繁荣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唐朝是古代中国的鼎盛时期。唐朝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表现出来的是中外文化的密切交流,中华文化深刻影响了世界的发展历程。“唐人”成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我们的文化自信力是空前的,这是丰富的物质生活成就的自信力。
近几年来特别是20__年以来,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力有了显著提高。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西方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国人感到了空前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这是令人欣喜的。伴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人的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伟大的民族要有伟大的胸怀和胆识。也许短时期内我们无法彻底根除文化自信力缺失的现象,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是大有希望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力的提升是大有希望的!
9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