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背书箱”下一句歇后语是:里面大有文章类似的歇后语还有:1、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2、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3、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4、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5、我还有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6、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7、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8、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解释分析:此歇后语为逻辑推理型的歇后语,孔夫子指的就是孔子,是有名的文人,而孔夫子背书箱,后一面一句“里面大有文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书箱里有许多的文章,而另一种说法则是指孔夫子大有文化,类似的歇后语还有:1、水仙不开花——装蒜2、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知3、百川归海——大势所趋4、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扩展资料: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还有一种是比喻谐音类的,例如:1、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2、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3、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4、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道值(直)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尽是书(输)。解释:孔夫子就是我们常学到的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所以他随身携带的,都是书籍,里面包含很多的文章,此歇后语就是根据典故和谐音得来的。其它歇后语1、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2、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3、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4、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5、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6、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162位用户关注
146位用户关注
130位用户关注
180位用户关注
931位用户关注
188位用户关注
142位用户关注
120位用户关注
110位用户关注
486位用户关注
50位用户关注
55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38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
102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