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9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29位用户喜欢。
我成长的感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说不一《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给了一个很好的诠释。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便觉得有些“拙见”若不呼出心头难快,于是写下了自己的认识。
-----题记
“世界是怎样的?”回答是丰富的,可以是“美好的”,可以是“丑陋的”,亦可以是“多姿多彩的”然而,路遥给了我们一个奇特的答复--------“平凡的”,何为平凡?平凡就是平常普通的意思,没错,对于在社会中的某些人群来说,这日子没什么变化,无非是劳动、休息......然而正是这些朴素的花儿们,在与世的斗争中,绽放出了生命之美,在每日的艰苦劳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在这部小说的芸芸众生中,有几个人物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其中之一便是孙少平。孙少平既具有黄土高原农民的质朴气息,也有城里学生的影子。起初,他因为自身的卑微而与顾养民格格不入,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活泼开朗,且目光远大;在不断的思考中追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正因为如此,他在高中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农村同学一样去劳动,而是不甘沉沦,先后去当揽工汉、煤矿工人,其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他的一生体现了平凡人生的辉煌意义,他的人生追求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同时他又具有现代意识,时时不忘学习,能文能武,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现代的青年们,因为被父母亲戚当“温室之花”来养育,所以缺乏孙少平那样的“闯了祸后,死也不悔”的气概与思想。相反,整日泡在蜜罐子里,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生活的乏味可见一斑,于是不断追求所谓的“刺激”,给空虚的生活一丝“充实”。这与孙少平在日子里去经历、充实、探索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接下来,我来说说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孙少安受当时受“大跃进”、“批斗右派”、“文化大革命”等时代背景的影响,整日在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奔波。在他眼里头等大事便是如何过上好日子?之所以这样,他才会实行“包干”,会放宽猪饲料地的丈量,办起使家庭红火的砖厂,这一切都是为了农家美好生活而做的探索。他对全家老少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令人起敬,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对家庭之爱扩展到对每个村民的爱。从担当一队之长到后来慷慨捐资助学可以看到这一点。尤其是他对自己初次创业失败村民对他的“背叛”更表现出令人敬佩的汪洋胸怀。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的日常表现,全校能找出几个“孙少安担当”?值得反思。
现在来看看田家圪崂里的人。在田姓人中,最有闪光点的人莫过于田晓霞了。她虽然身为干部子女,却丝毫没有城里女孩的高傲与狡诈;她与出生贫困的孙少平为友,最终成为一对恋人;她在当时的“文革”时代,并没有被一时的口号冲昏头脑,反而对那些“戴着革命面具,手持棍棒,喊着虚假口号将广大人民欺骗的反革命者”有着极其清醒的认识;她不顾被警察抓去的危险,与孙少平顾养民等人传抄《天安门诗抄》;她身为记者却放下高端身份,敢去铜城大亚湾煤矿这种危险的地方;面对危险汹涌的洪水,她指挥着干部们转移人民,最终为救落水女孩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热情、聪慧、勇敢、无私、质朴的女孩;一心只为人民做好事的优秀女孩。与有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城市女孩相比可谓是“真善美”的化身。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路遥笔下的《平凡的世界》走走、看看,去感受他们的奋斗与伟大,世界的平凡与感人,去学习平凡中不平凡人的价值追求。
人生路漫漫,前面或许平坦、或许坎坷、或许……不管怎样都要心怀阳光,像孙少平一样不忘学习、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像孙少安一样对别人充满责任性和仁慈之心、像田晓霞一样“真善美”。我渴望成长的路上有阳光雨露,但风吹雨打必不可少,面对一切的一切我都准备好了,因为《平凡的世界》给我注入一股正能量,就是我的成长我做主!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0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寒无衣,饥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爱书到了这个地步,恐已成痴了吧。最近我也发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令我十分痴迷。它就是《平凡的世界》。
作家路遥写这本书时说过:“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受,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这本书就是在描写文化大革命时期到土地改革时期孙玉厚以及他的家人们周围展开的故事。
全书情节十分丰富,让我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孙少安经历了几次失败却仍然能坚持将制砖厂办下去。孙少平读书多,见识广,却不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他在矿区也可以吃苦耐劳,供妹妹上学及父母的生活。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不论生活怎样,日子还是要过下去。这本书不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吗?里面形形色色的人:有见死不救的田海民、金富;有善良勤劳曹书记、孙玉厚;有刻薄势利的贾冰夫妇、马顺......仔细回想,生活中的人不是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影子吗?
像书中的孙少安与孙少平等人,他们勤勤恳恳,不怕苦吃,只为了家里的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至于自己,无所谓。他们可以说是自私的,因为他们只为了家人,亲人。他们却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年代已经很难寻找。 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善良与罪恶;生活的无奈与艰辛;自由的可贵与难求;平凡的真实与希望。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我们应摆脱束缚,仔细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
我们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平凡的世界中的生活是有既定目标、正确方法、坚定信仰与持之以恒的努力的。我们每一天过着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平凡的人生,从平凡中而来地繁衍生息,你能看到的,就是苦难中的信心,不能夺走的盼望,永不止息的爱,平凡中的苦涩,今生的骄傲。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34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灵魂在平凡中高贵
——《平凡的世界》读后有感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平凡是我们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个浩渺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这才恍然大悟。
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相对立又相交织。孙少安作为长子,天资聪颖却迫于家境辍学回家当一个生产队长。他的身上有理想有尊严,但同时也有责任。责任使他不敢追逐理想,甚至于放弃了理想,也是这种责任使他拒绝了深爱着自己的女孩。他的家庭决定了他的责任,他的善良决定了他的选择。而少平,成绩优异,也同样有尊严和理想。同样面对艰难的生活,少平没有选择放弃理想而是不断地追逐理想。无论生活有多么困顿,他都不放弃任何可以读书的机会,他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不劳作,看一本被润叶妈用来夹鞋样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是他的理想,是建立在大哥放弃自己理想的基础上的,没有少安在辍学劳动,就没有少平的上学读书。同时少安少平都一样的因家庭环境而有些自卑。这种自卑令少安忍痛拒绝了润叶,也使少平“仇视”家境富裕的顾养民。他们既是两个独立的人物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再说说双水村这个地方。它贫穷落后,让少平不停的想要逃离。他觉得前方有什么东西在呼唤着他,吸引他离开,可是他最后又回到了煤矿。这让人想到《前方》中曹文轩所写的那样: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少平在双水村时,有些东西呼唤他向前方,在他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之后,又有些东西呼唤着他回到家乡。《平凡的世界》讲述的就是一个追求理想又眷恋家园的过程。这是一个矛盾又痛苦的过程,他先是历尽艰难挣脱这桎梏,而后又不顾一切地回到了曾经束缚他的桎梏。他曾经的囚笼,成了他现在的信仰。这很可悲,也很真实。那些曾经在城市乡村之间苦苦挣扎,心中迷茫追求又反复的人们,是否也像孙少平一样?这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
小说的结局似乎是悲剧主义。一开始读者所期待的有情人都没能终成眷属。润叶另嫁他人,丈夫残疾;少安妻子因病去世;晓霞被洪水冲走,少平毁容;金波再也没找到他心爱的藏族姑娘。晓霞死了,秀莲也死了,少安少平的爱情不得善终。全书都属于现实主义,只有结局路遥安排成了他个人的理想化。看起来孙家兄弟很可怜,但是他们只有爱情不够美满。如果说悲惨,《活着》中福贵比他们更为悲惨,他不仅失去了爱情,还有财富,家庭,亲情……所有人都死了只剩他一个。少安砖厂办的风生水起,马上奔小康;少平回归煤矿,等待升职。福贵已经成了行尸走肉了,而少安少平只失去了爱情,他们还有生活的希望,所以这是最好的结局。
郁达夫说:“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路遥生于陕北贫困之家,因为贫穷被父亲过继到大伯门下,历尽沧桑坎坷,爱情不幸。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写不出那种烈火烹油鲜花灼锦的富贵气象。同样,曹雪芹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所以他能写出“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黻黼焕烟霞”的《红楼梦》,家庭的巨变又让他切身感受到了社会底层的艰辛。路遥的作品中,都有他自己的影子。少平想要进入城市逃离农村一如他想摆脱农民身份;高加林被黄亚萍抛弃一如他被初恋林红抛弃。这些都是烙印在他灵魂深处的片段,忘不掉,还时不时地痛。因此路遥在创作时这些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跳出来提醒他所受过的伤痛,所以他的作品中主人公结局并不是和美圆满的。但是正因如此,才显得更加真实,因为生活不是童话故事,不可能都尽如人意。
《平凡的世界》中也蕴含着路遥对人生的思考。“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正因为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物,故事才会不平凡。孙少平无法选择他出生的环境,就只能靠努力来改变命运。纵使生于平凡,生来平庸,那又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正如《悟空传》中所说的那样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大约是人生于世,为自己的命运作斗争吧。即便不知结局如何,你也曾抗争过,证明了自己有一个不屈的灵魂,百年之后,能无愧的说自己“曾是世间一条命”。《平凡的世界》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平凡人对命运的抗争。为什么不试着去改变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因为主宰你生活的,是你自己。被欺骗又怎样?你可以东山再起。
人们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是属于中国的黄金时代。可是这一切,真如人们所描绘的那样美好么?如果仅有物质缺乏信仰,又比《平凡的世界》中物质匮乏却信仰坚定强出多少呢?那个时代,农民的信仰是土地,青年的信仰是知识;那个时代,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却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现在,人们告别贫困日渐富足却日渐迷茫精神空虚。应该感谢路遥,他燃烧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故乡黄土地写下一部著作,也为后人留下了时代的见证。即使遥远,也有文字忠实的记录下来,人们才能时刻警醒反思,才能创造出真正的“黄金时代”。
在读《平凡的世界》小说之前,我看过剧版。普通话方言夹杂,服饰土里土气,还原度很高。但是不知道是否因为时代差距太大,总给我一种距离感。而当我阅读原著时,那种距离感没有了,只剩下震撼与冲击。他们的形象,曾经无比模糊,如今甚为清晰;他们的感情,曾经困惑不解,如今甚为明了。《平凡的世界》让我直接清晰地窥见了七八十年代的陕北风貌。它是一面镜子,时代的镜子。没有比文字更直击人心、更有力度和深度的记录方式了。所有文艺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很少有高于原著的评价。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平凡的世界并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没有写完他们的一生,我不知道他们今后的生活如何。但我猜,一定有苦有乐,有笑有泪,被击垮了也不放弃希望。正如欧·亨利说的那样: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10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小人物的悲与喜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这句话我有自己的解:之所以即使是一个最蹩脚电影演员的日常,也比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有吸引力,是因为电影演员本就是不凡,这样看普通人的波涛汹涌,不也就是鸡毛蒜皮?
这也就是小人物的悲哀之处。
《平凡的世界》里的主人公们,在时代的浪潮下,在改革开放的背景里,被无限地缩小化,他们的波涛汹涌算得上什么呢?早已被命运扼住喉咙,挣脱不开,便只能拥抱平庸至死,作为时代浪潮中微不足道的小水花,被阳光蒸发才是结局。
小说中的主角,尤其是孙少安,我相信他一定是知道这一点的,他是有向命运屈服的意思的。你看孙少安出身清贫,自认越不过门当户对这道坎,即使与田润叶青梅竹马,终是大梦一场空。润叶给他带信他不赴约,润叶回到乡下来找他,他避而不见,对润叶的表白信件避而不答,不是他木讷不懂得润叶的感情,也不是他不喜欢润叶。他明白,他和润叶之间横亘着城鄉的鸿沟,他是个普通的农民,润叶是城里的正式教师,他觉得尽管他和润叶青梅竹马,但他觉得地位上自己配不上润叶,不能让润叶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他没给自己一点幻想和犹豫,也没给润叶留下一点希望。不难发现,孙少安在爱情面前,没能主动大胆地追求,他被社会世俗观念禁锢住了,他只能退缩。
但屈服了又如何?或许在面对润叶时是逃避的,但在往后的日子里,他找回了属于长兄的稳重,找回了作农民的勤劳,踏实。其实,孙少安是个不向命运低头的汉子,十三岁开始与父亲一起撑持大家庭,二十来岁就当上了队长,而且很有威望,他精明能干有担当,他不仅是自己大家庭的主心骨,也是一个生产队的主心骨。他一直在思索着改变现状的办法,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含着血含着泪,打碎了牙也往肚里咽。可以说,少安秉承了父亲的吃苦耐劳、厚道踏实、富有牺牲精神等传统美德,而他的敢于尝试的锐意改革精神是他父亲不具备的,这是少安对传统的超越。他成功了,站在双水村首富的位置上,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所以,知道微小又如何?不后悔就好,奋斗就好。
这,恰恰又是小人物的喜吧。
比起长兄,孙少平显然不一样,比起兄长过于现实,他更理想化。他有知识,也有梦,是非要去看看,去触碰,去实现的。他知道他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不应有非分之想,但普通不是庸俗,他可以普通,但要不平庸。虽然直到最后他仍是个煤矿工人,望着脸上的伤疤,他后悔了吗?没有,他留在城里,已经脱离了黄土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兄弟二人都在挣脱命运,不说扼住命运的喉咙,但他们决不屈服。
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这本书字里行间让我知晓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正如网上说的那样,“好看的皮囊千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一个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也正可能让他接下来的行为为其镀上光芒。
这让我想起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如何从平凡中得到伟大:朝一条路前行,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绝不后悔,也不为命运所困。这便是我作为一个中学生从《平凡的世界》中所明白的。这也是我的路,路上大步流星,从未回头。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6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人间至味是清欢——读《平凡的世界》后感
刘瑜曾说:“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我想,《平凡的世界》应该就是这样一部经典。它让我认识了平凡小人物的人间至味,向我展现了这平凡的世界中的清欢之境。
初中时刚读完《平凡的世界》后,碰巧看到了苏轼先生的“人间至味是清欢”。很奇怪,在读这句词的时候,我想的是《平凡的世界》;当我再次把这部书找出来看的时候,想的却是这句词。
那时的我常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人间至味”?“人间至味”好像太大了,是前呼后拥的风光?是堆积如山的奢侈品?还是银行账户后的无数个零?我总觉得这些东西都担不起“至味”二字的分量。而《平凡的世界》给了我答案:孙少安与贺秀莲相互扶持的夫妻情分是人间至味;孙玉厚帮助体弱的田福堂耕地是人间至味;孙少安在工地做活时,晚上偷偷读《牛虻》,也是人间至味。“人间至味”是物、是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对于我们这样的学生而言,它也许是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对于严重失眠者而言,它也许是一晚上的好睡眠。“人间至味”便是每个人最为珍重的事物,可每个人的经历生活各不相同,每个人追寻的人间至味更是不一样。一个腰缠万贯却内心孤寂的富翁和一个家境平庸却幸福快乐的普通人,他们对于“至味”的不同追寻,便是这个道理。
人这一生,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幸运儿大概就是那些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想走哪条路、该走哪条路,并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得以不断前进的人吧——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正确的选择自己的梦想,并幸运地拥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我想,一个每天都高兴于顾客的满意微笑的糕点师,也许比一个每天疲于奔命、灰头土脸的律师要活得更加通透而纯粹,谁又能够评价他们之间的好坏优劣呢——不过都是生活的平凡角色罢了。
我一直相信,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寻觅,终会找到自己的至味。这样的至味总有一天会变成生活,而生活会变成喜悦,喜悦则会让阳光洒满我们前方的路,而路的尽头不就是“清欢”吗?
以前的我不理解,在故事的最后,孙兰香的男朋友为孙少平安排了政府机关的工作时,孙少平为什么要拒绝他而回去继续当一个煤矿工人?现在的我依旧不理解——也许我永远都不会理解,因为我的价值体系和孙少平不同,孙少平做的选择只有孙少平可以做出来。但我好像有些懂了,这就是一个人内心的最高境界,这就是真正的“清欢”。
在我们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大家总希望把生活书写的华丽而有意义,也希望自己读的书、看的剧都不要那么真实,觉得让自己做做梦也是好的。但我们总归是忘了,这个世界本就是平凡的,这个世界的我们也是平凡的。
我们这平凡的一生中也会去寻找什么是人间至味,什么是清欢之境。但请一定要记住,每个在琐碎的生活中认真寻找的人都是伟大的。毕竟,这句“人间至味是清欢”,就来自于这个平凡的世界。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72位用户喜欢。
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夕阳西下,当孙少平伫立在黄原城街口,期待着工作时,奋斗的旋律便传唱了下去。
孙少平和哥哥孙少安,在各自的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奋斗。生产队队长孙少安开砖窑,砖窑逐渐红火起来。虽然也曾身负重债,但矢志不渝,最终让砖窑重回正轨。而孙少平当过教师,又去黄原城打工,最后来到了大牙湾煤矿挖煤。在煤矿中,他艰苦奋斗,与大牙湾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从兄弟俩的经历中,不难看出:奋斗不易。孙少平开始在黄原城打工的日子里,整日背着石块,“沉重的石头几乎要把他挤到土里去”,三天就压烂了脊背。后来,他的脊背疼得只能趴着睡。
奋斗如此不易,为什么还要奋斗呢?孙少安烧裂了一批砖,他自己也负债累累。但他借钱重开了砖厂,披星戴月烧砖,迅速恢复,还给父母建了村里最好的窑洞。奋斗给孙家带来了财富,给孙少安带来了心灵上的满足。如果让它贯穿在生活之中,它会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
那么,如何持续奋斗呢?首先要明确奋斗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必定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孙少平刚到黄原城就立下了“幸福”的目标,这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这个目标时刻指引着他,不论在黄原城还是在大牙湾煤矿,他都投入十分精力工作。有了奋斗目标,还要有奋斗精神。孙少平少年时就说过,“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和身上藏着一股劲,希望自己扛着很重的东西,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不断头地走啊……”在我看来,这股劲就是奋斗精神,就是不怕挫折、不断奋斗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可以为心中的目标不断拼搏,不断挑战,纵使这过程是极其艰难痛苦的。有了奋斗目标和奋斗精神,才能持续奋斗。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莫过于孙少安重开砖厂。烧裂了一批砖后,孙少安陷入无力还账,连村民的工资也支付不起的境地。尽管一年后收成不错,但仍难以还清欠款。不久他借到了钱,重新把砖厂开起来了。他在最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奋斗,等待机会。在挫折面前,我们也要坚持奋斗,不应放弃。
《平凡的世界》处处闪耀着奋斗的光芒。它以孙少安和孙少平的经历激励我们,在任何时刻都不要忘记奋斗。只有奋斗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将奋斗的旋律永远传唱。
6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