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栏目

卢丽安感动中国事迹(7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11 16:30:03 热度:30

卢丽安感动中国事迹

卢丽安感动中国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卢丽安,女,49岁,上海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

卢丽安1968年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卢丽安和丈夫英国完成学业回到台湾任博士后研究员。当时的台湾“绿化”迹象严重,岛内形势愈发复杂,反观大陆,改革开放初见成果,香港回归在即,整个社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面貌。卢丽安夫妇对现状不满,有了去大陆发展的想法,并毛遂自荐,向祖国表明希望回大陆服务、进入高校任教的意愿。

1997年,卢丽安夫妇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几年下来,卢丽安就成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

2013年7月,卢丽安当选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为身在上海的台湾同胞们服务。2015年,卢丽安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被选举为_大党代表。

“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生为中国人为傲。”卢丽安在今年“党代表”通道上如是说。_大会议结束后,“卢丽安效应”在慢慢蔓延。很多台胞朋友为她点赞,因为她说出了广大台胞们的心声。还有她的学生,默默地留言支持老师,向老师学习回报社会。卢丽安的父母表示,只要女儿做的是对社会、民族、国家有益的,能够促进我们两岸的和平发展、促进岛内同胞在大陆的发展,都会支持。

谈到两岸关系时,卢丽安真诚地表示,“我的家族历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坚信:和平发展一定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走势,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她认为,没有台湾梦的中国梦肯定是不完整的,同时,没有融入祖国的台湾梦,像打个盹,黄粱一梦。

卢丽安感动中国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卢丽安致力于消除人们对于女权主义的误解、向人们解读女权主义。在第二期“新时代大讲堂”上,卢丽安不卑不亢地向到场来宾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讲述女权主义。除此之外,卢丽安还发表了多篇关于女性主义的论文,如“试论《哈姆莱特》的历史问题:《哈姆莱特》与现代早期英格兰的政治性别关联”和“从《孤寂深渊》与《奥兰多》浅探20世纪初期英国的性别空间创建”。

以台湾的女儿为荣,以生为中国人为傲,这就是卢丽安。而不管走到哪里,她爱国爱乡的一颗初心、浓浓的赤子情怀,从未改变。

卢丽安真诚地表示,“我的家族历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坚信:和平发展一定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趋势,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她认为,没有台湾梦的中国梦肯定是不完整的,同时,没有融入祖国的台湾梦,像打个盹,黄粱一梦。

卢丽安感动中国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卢丽安1968年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卢丽安和丈夫在英国完成学业回到台湾任博士后研究员。当时的台湾“绿化”迹象严重,岛内形势愈发复杂,反观大陆,改革开放初见成果,香港回归在即,整个社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面貌。卢丽安夫妇对现状不满,有了去大陆发展的想法,并毛遂自荐,向祖国表明希望回大陆服务、进入高校任教的意愿。1997年,在国家人事部的安排下,卢丽安夫妇以“返国定居专家”来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如今,卢丽安已经是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

因为反对台独,卢丽安选择了回到中国大陆,因为热心社会活动,她加入了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2003年,卢丽安担任上海市_委员,开始参政议政。在一次对上海高校的调研走访中,她发现一些台湾教师在申请一些重点科研项目时,遇到了困难。作为一名_委员,卢丽安清楚地知道自己对于社会发展的义务,在卢丽安的建言献策下,最终,教育部向台湾教师开放了对国家重大课题的申请,为台湾藉学术精英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一份份提案,一份份建言,印证着卢丽安一点一滴的努力。至今,卢丽安单独或参与的提案、建言已有数百份,内容以两岸交流为主,涉及就业、社会治理、科技创新、荣誉评定等方方面面。

2013年7月,卢丽安当选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为身在上海的台湾同胞们服务。2015年,卢丽安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被选举为_大党代表。2018年3月1日,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谈到两岸关系时,卢丽安真诚地表示,“我的家族历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坚信:和平发展一定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趋势,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

卢丽安感动中国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卢丽安1968年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卢丽安和丈夫英国完成学业回到台湾任博士后研究员。当时的台湾“绿化”迹象严重,岛内形势愈发复杂,反观大陆,改革开放初见成果,香港回归在即,整个社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面貌。卢丽安夫妇对现状不满,有了去大陆发展的想法,并毛遂自荐,向祖国表明希望回大陆服务、进入高校任教的意愿。

1997年,卢丽安夫妇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2013年7月,卢丽安当选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为身在上海的台湾同胞们服务。2015年,卢丽安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被选举为_大党代表。

_大会议结束后,“卢丽安效应”在慢慢蔓延。很多台胞朋友为她点赞,因为她说出了广大台胞们的心声。卢丽安的父母表示,只要女儿做的是对社会、民族、国家有益的,能够促进我们两岸的和平发展、促进岛内同胞在大陆的发展,都会支持。

谈到两岸关系时,卢丽安真诚地表示,“我的家族历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坚信:和平发展一定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走势,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她认为,没有台湾梦的中国梦肯定是不完整的,同时,没有融入祖国的台湾梦,像打个盹,黄粱一梦。

“以台湾的女儿为荣,以生为中国人为傲”,这就是卢丽安,而不管走到哪里,她爱国爱乡的一颗初心,浓浓的赤子情怀,从未改变。

“我想我们爱台湾,也可以爱祖国大陆。我们爱台湾,也可以爱祖国大陆。”——卢丽安

卢丽安感动中国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63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28位用户喜欢。

“唯有透过融合发展,两岸同胞才能走近走亲,实现心灵契合。”在20日于厦门举行的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复旦大学台籍教授卢丽安一语道出了自己在大陆23年的感受。

1997年,卢丽安夫妇来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成了定居上海的台湾同胞。如今,同样在复旦大学,还有不少台湾来的老师,在人文哲社、理工医卫等不同领域里。

“作为上海市第一对来自宝岛台湾的大学教师,我们见证了大陆高等教育的整体提速发展。”卢丽安对此颇为欣慰,“因为‘吾道不孤’,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们身边涌现无数见证大陆改革开放、搭建两岸交流合作纽带的鲜活实例。”

在论坛大会现场,她为两岸同胞细细道来许多见证两岸融合的台胞事迹——

一位办工厂的阿姨,出钱办学校给工人的孩子念书;一位大姐,为自闭症青少年、成年人创设手工皂工坊,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上海的环保与垃圾分类教育,由台胞以社团志工的形式扎根社区推广起来。

在多所大学任教的台湾老师们,自发组织高校人才聘用说明会,对接家乡的博士生、大学青年教师们;台湾的大学在沪校友会,为学弟妹们开拓来大陆实习的机会;台企协大力推动两岸产业转型合作、社会融合。

在医卫服务领域,母婴(坐月子)中心和美容医院里少不了台湾团队;口腔医学界中,台胞名医辈出;台湾医生们定期举办义诊。

“还有一些读书会和联谊社,都致力推动两岸融合与社会公益理念;大陆各个省市、各行各业,都有我们台胞的身影。”卢丽安说,太多太多,这些同胞都是感动中国的两岸之光。

在卢丽安眼里,渡海赴台的先辈以及“大陆配偶”在宝岛扎根,“登陆”台胞在大陆开花结果,这不是“离乡背井”,是“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世世代代的共同努力,我们其实早就已经在路上。”

“融合发展必须是双向道。”卢丽安表示,我们是同胞、是一家人,大陆积极欢迎台湾同胞共同参与改革开放。“爱台湾、爱大陆,两者不冲突,这不是选择题。”

反观岛内当局的种种行径,出生于台湾高雄的卢丽安认为,这样的政治对人民不负责,恶意的政治运作会造成文化失忆。比如,她遇到过几位家乡的大朋友,只知“李弘基”(韩国男明星),不知“李隆基”(唐玄宗);熟悉蔡康永,却不认识蔡元培,没听过(造纸的)蔡伦。

卢丽安也提到,净水器中用到了“RO反渗透”这个好技术,但是,若想用“反渗透法”来保障宝岛的和平繁荣,恐怕是固步自封、适得其反。今年新冠疫情让不少人回家难,但是,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另一种“毒”——“台独”。

“只有融合发展,两岸才能步入康健美好的未来。”卢丽安认为,越是困难,越应交流沟通、凝聚共识。

眺望两岸同胞共同的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卢丽安说,这个未来,是两岸人民可以共同努力实现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两岸能做的、应该做的。

卢丽安感动中国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6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61位用户喜欢。

“爱台湾,也可以爱祖国大陆。”这曾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台湾高雄女儿五年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用心用情讲出的肺腑之言,如今重新回到这片“熟悉的场地”,那份炙热的情感更加笃定。

“热泪盈眶,无比激动。10月16日那天,当听到_讲到‘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时,我们一直在鼓掌,手拍的又红又肿,但大家都没有想要停下来的意思,反而在互相‘鼓劲’。”说到这里,这位台湾省籍党员代表的脸上满是笑意。

她叫卢丽安,自小生活在台湾南部,已定居大陆25年。2017年,卢丽安当选_大台湾省籍党员代表,引发两岸高度关注。在“党代表通道”与媒体交流时,她讲出了那句肺腑之言:“自己生长在宝岛台湾,以身为台湾的女儿为荣,以生为中国人为傲”。一时间,卢丽安迅速成为“新晋网红”,“卢丽安现象”在海峡两岸掀起热议。

“当时的确面临来自民进党当局以及岛内绿媒舆论的不小压力,但我选择做好自己,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而事实上,让民进党感到无能为力的,绝不仅是一个“卢丽安”。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台利民措施的陆续出台,祖国大陆已成为广大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一代追逐梦想的绝佳舞台。越来越多的“卢丽安”冲破重重阻力,克服各种困难,来到祖国大陆学习、工作、创业,融入这片热土,实现人生梦想。

“‘卢丽安现象’的产生,折射出的是两岸同胞交流交往,实现融合发展的共同心愿。”卢丽安表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台湾同胞对于祖国大陆的那份血脉情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割断。

今年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受到海峡两岸高度关注。

“正如_所讲,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卢丽安表示,这句话所体现的含义非常明确,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理应由家里人商量解决,外人无权干涉,“这是我们的底线。”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_的谆谆嘱托,为两岸青年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团结广大台湾青年共谋民族复兴伟业明确了根本遵循。如今,台湾青年在大陆探索、融入、奋斗、成长的感人故事越来越多。

“两岸融合发展必须是‘双向奔赴’。”在卢丽安看来,曾经渡海赴台的先辈以及大陆配偶在宝岛扎根,“登陆”的台胞台青在大陆开花结果,寻到人生的另一半,这不是“离乡背井”,皆是“融合发展”。

“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两岸关系无比光明的未来。”卢丽安如是说。

卢丽安感动中国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8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两岸同文同种,在历史长河中,尤其是近百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里密切相关。两岸就算有差异,也是因为互不了解所致。”中共x大代表、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卢丽安说。

卢丽安,现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是_大、x大两届党代表

卢丽安生于高雄,自小生活在台湾南部,从台湾政治大学毕业后负笈欧洲,1997年在英国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到大陆定居。定居大陆25年,她是外国语言文学学者,并在台胞团体任职。

五年前召开中共_大时,卢丽安是唯一一位在台湾土生土长的中共党代表,引发两岸高度关注,其中共党员身份受到岛内的舆论压力。受访时,卢丽安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爱台湾,也爱大陆,就像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不需要二选一。”

台湾青年需要什么?

“一个能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开发工作机遇、开创生命丰富度的环境,正是当下台湾年轻人最需要的。”谈及台湾青年发展现状,卢丽安不无忧虑。

她说,台湾许多年轻人自诩“小确幸”,但这是“把头埋在沙堆里”的鸵鸟心态。民进党当局不断操弄“去中国化”议题,更是自欺欺人,完全不顾台湾青年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岛内面临产业空洞化、“少子化”、能源危机等发展窘境,教改倒行逆施等因素严重冲击高教质量。卢丽安说,民进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尤其是打压提供大陆高校信息的渠道、阻挠学子“登陆”读书,让本应探索更开阔世界的学生失去了与大陆同龄人交流的机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大陆高校的开放理念。从教多年,卢丽安观察到大陆高校在输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复旦为例,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希望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境外学习机会。

“台湾青年需要什么?”卢丽安认为,他们需要能激发自身潜力的成长环境,需要找回被扭曲、忽视的中国人身份认同,需要认识到“爱大陆”与“爱台湾”不冲突。

同大于异,两岸同写融合发展文章

“就像五根手指各有长短,两岸社会存在差异。”卢丽安说,重点在于如何求同存异,并在异同之中找到良性沟通的方式。她认为,差异容易被看见,即便分隔数十载,但同根同源的两岸仍是同远大于异。

她介绍其家庭背景。尽管祖辈生活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台湾,但家中各处都布满中华文化的细节,长辈始终不忘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卢丽安的外公白手起家,自学汉字,成家后夫妻同心安养寡母,抚养兄长遗孤,教养子女知书达理、自立自强。

她说,这是中华文化价值观在个体家庭中的体现,“我从小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成长起来”。这些中国家庭中的美好价值观应该在两岸延续。

两岸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同的。卢丽安说,一些势力有意夸大的所谓“两岸差异”,不能阻碍两岸走亲走近融合发展、祖国实现完全统一。她建言,已扎根大陆的台湾青年,要让更多台湾年轻人看到大陆广阔的发展空间,写好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卢丽安感动中国事迹(7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