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栏目

张海迪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30:02 热度:49

张海迪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张海迪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早就听爷爷讲过张海迪姐姐的故事,今天阅读完《张海迪的故事》这本书后,我真正明白了“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含义。

张海迪五岁时患脊骨骨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里自学完中学课程。十五岁,便跟随父母,下放到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的英语小说,还当过无线修理工。

书中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这句话像火花一样,闪耀在我的心间。张海迪是一位残疾人,但她却能克服一切困难,学习了那么多的文化知识,像流星一样把光和热奉献给人民。此时,我不由得想起街头乞讨为生的健壮的青年,想起整日麻将虚度光阴的人们……他们有着健康的体魄,却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勤劳勇敢的志向。由此,我还想到了我自己。

每当遇到困难时,我总是退缩,不是让爸爸帮忙,就是让妈妈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向张海迪学习,用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困难。

感动中国张海迪励志故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4位用户喜欢。

张海迪 女 1955年9月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_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着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感动中国人物故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9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张海迪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虽然她没有机会走进校门,但是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_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张海迪现为全国_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就决心学习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只要有人求医,她就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爷,因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

感动中国张海迪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8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一.身残志坚,自学成才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文登,小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成为了残疾人。但是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没有沉沦,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可残酷的现实是:学校不收像张海迪这样残疾的学生,这给好学上进的小海迪设置了无形的障碍。

张海迪知道既然无法上学,那就选择自学,决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她身残志坚、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又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她利用已学到的知识,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为老乡们排忧解难。

二.用文学创作等技能,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着病痛,精益求精地进行着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争取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

张海迪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宣传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的故事。张海迪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1995 年,张海迪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张海迪曾经说过:“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正是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位耿大爷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

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张海迪之后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除此而外,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张海迪事迹心得感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3位用户喜欢。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今天,我读了张海迪阿姨的故事,使我很受感动。

她自幼失去了自胸以下的知觉,但在这种情况下,她仍然以坚强的意识战胜了病魔,取得了健全人都很难获得的博士学位。她得精神支柱就是保尔。柯察金珍惜生命的伟大精神,使张海迪重新恢复了自信。

她学了几国语言,翻译了许多外文著作和资料,出版了100万字的小说,还自学了医学知识为别人看病。她不但没有退缩,没有畏惧,想不开,而是勇敢的面对。

我们这些健全的人,更要热爱自己的生命,绝不能让它白白流失,不能让它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生命是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不由的让我想到了自己。

2008年,我们全家人跟叔叔一起去焦作玩,叔叔要去配近视眼镜。那里的柜台都是用玻璃做的,我和堂弟在哪追跑。一不小心,我摔在了玻璃上,差一点就碰到了眼睛,血瞬间就流了下来,满脸都是,害怕死了,爸妈立即带我去旁边的医院治疗。我害怕的大哭大闹,怎么也不治疗,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才鼓起勇气去做了治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感动中国张海迪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31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她原本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5岁那年,她患上了脊髓血管瘤,病情十分严重,以至于5年中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病魔使得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躺卧在病床之上。

尽管过去的小伙伴经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但她一个人在屋子里的时间久了,仍然觉得心烦意乱。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命运对自己如此不公平。她越想越气,就把那些放在周围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但是,当小海迪听到开门声的时候,就赶紧把那些东西捡起来放在身边,因为她不想让妈妈伤心,她更不想把这份痛苦留给妈妈。

一天,小海迪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上学!”听了她的话,妈妈哭了。她知道小海迪渴望知识,就说:“孩子,妈妈和爸爸会让你学到知识的!”妈妈开始想请家庭老师来教她,但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妈妈便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教她。

小海迪渴望知识,特别爱学习,但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经常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一次剧痛之后,她感到异常疲倦。妈妈说:“这些作业你明天再完成吧。”小海迪却郑重地说:“今日事今日毕!”妈妈感动地流下泪水。小海迪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绝不能拖。但病魔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难忍时,她就猛揪自己的辫子,以期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10岁时,小海迪开始写日记。她把每天的重要事情与情感都写下来,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除了语文,小海迪对其他功课也非常用心,不肯浪费一点时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用心对待每一句话,每一道题目。小海迪用几年时间,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1970年,张海迪全家被下放到山东聊城的莘县,开始了农村生活。她的善良、热情和乐观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孩子们都愿意推她出去散步。一天,张海迪幸福地坐在木轮椅上,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她平生第一次看到青山绿水、绿油油的麦田和弯曲的小路。“天地真大呀!”她由衷地感叹。

孩子们推着轮椅飞跑,各种景物在海迪的眼前一晃而过。她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一样,随风飘向远方。这时,由于推得太快,木轮椅突然翻倒,张海迪摔在地上,胳膊都流血了,可她还和孩子们一起哈哈大笑。

农村的生活非常艰苦,大家都没有什么吃的。但谁家要是偶尔能吃上一点好东西(比如萝卜馅高粱米面的包子),都忘不了给张海迪带去一些。张海迪把乡亲们给自己的爱铭刻在心。她时常想,自己能为大家做点什么呢?当她看到村里缺医少药,人们大病小病都得到几十里外的卫生院治疗时,便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不能下地干活,但为什么不学着给人看病呢!”

从此,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各种医学书籍,还托人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不久,她便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张海迪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为村民们治病达1万余次,她的针灸技术尤其出名。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痛时常发作。但是,为了治好更多病人,张海迪始终一声不吭地坚持着。

她一边为人治病,一边自学英语。没有老师教,她就跟着收音机学,没有语言环境,她就自己跟自己对话。据说,她家里的每一本英语书都被撕得只剩下封面和封底。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海迪知道,如果不一页页地把书撕掉,自己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学得很慢。于是,她发明了这种强化记忆的方法。

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各种不利条件,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终于自学成才。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先进事迹。人们掀起了向张海迪学习的热潮。

张海迪感动中国人物故事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82个字,有2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在祖国大地上,一个瘫痪姑娘谱写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亿万青年心灵,人们从她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力量,使自己情操变得更加高尚。她是谁?她就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张海迪。

命运向张海迪挑战。五岁时,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变。此后十六年间,她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椎板,使她从第二胸椎以下,即占三分之二躯体失去了知觉。

张海迪命运是很不幸,可是在党与人民抚育、关怀与帮助下,她没有沮丧,而是以顽强毅力向命运挑战。她克服种种困难,自学了小学与中学基本课程,阅读了一千多册政治、文学、医学、外语等方面书籍;自学英语达到大学程度;翻译了十六万多字英文作品与资料;她还不顾自身病痛,用自学医学知识与中医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一万人次以上。她满腔热情地帮助周围青年学习、工作与进步,使他们奋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她在高考预选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进校门,却鼓励与帮助别青年进了大学,她自己不能进工厂劳动,到边疆保卫祖国,却鼓励与帮助别青年成为先进生产者、战斗英雄。

这是一个奇迹吗?确实是一个奇迹。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样一个不会走路姑娘生活得如此坚强呢?是她对人民、对共产主义道德信念驱使。她说过:“只要我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我愿意把自己一切献给党,愿意把自己青春献给壮丽共产主义事业。”

轮椅上梦:

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一代楷模,自学成才著名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窗口》、《生命追问》、《我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文著作。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她用顽强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预言,她用积极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不断拓展生命宽度。在上世纪80年代,她坚韧不拔精神,让全国年轻人看到了奋斗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国青年。她就是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与“当代保尔”张海迪。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拥有一个幸福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似小燕子般到处飞翔。可惜,蹦蹦跳跳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与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记忆。

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己患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可是因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所有学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无情,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学校。在这个特殊学校里,聪明、好学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学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更没有考试与考试中竞争,全靠着自学。努力是加倍,成功喜悦也是加倍。于是,她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意志,还有思维能力,便随着知识一起增长起来了。通过非同寻常努力,她还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与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父母,来到没有电灯与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农村生活。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念头。她用自己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与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点儿,在自己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扎。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她自己身上进针,她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己感觉。曾有人问她,海迪是不是你腿没有知觉,你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己身上扎针不痛苦啊?她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时候,是扎自己最疼地方,比如脸上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感觉,我要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与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天才在痛苦中诞生。

后来,她从保尔·柯察金与吴运铎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路子,用自己笔去塑造美好形象,去启迪人们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彼岸,这便是张海迪性格。

1981年,张海迪事迹开始受到媒体关注。当年12月29日,头条报道了张海迪身残志坚、勇斗病魔事迹,她那坚韧斗志像火一样迅速点燃了人们激情。随后,当地共青团组织、妇联、党报都纷纷报道她事迹,各级单位也力邀她去座谈。

1983年2月28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亲自主持召开“首都新闻单位听取张海迪同志事迹介绍会”;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了《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一文,再次重点报道了张海迪自强不息感人事迹;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张海迪学习”旋风。

在鲜花、掌声与赞誉包围中,张海迪面临人生道路上新抉择。经过深深思考,她认为:生命最终意义是要努力实现在精神上追求。

1985年,张海迪拿起笔来义无反顾地投入长篇小说《轮椅上梦》创作之中,这一写就是五年。由于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导致她身体多处长了褥疮,长时间用胳膊支撑身体,她衣袖磨破了一只又一只,肘关节老茧掉了一层又一层,右胳膊也因长时间支撑身体导致血管变粗而残疾。

夏天济南,有“火炉”之称,没有知觉下身排汗本来就困难,小电扇吹出又都是热风。为了降温,每隔一会儿,她就将头发用自来水浸湿,再坐到电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间里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冻感冒几次,而她一感冒就要发烧好几天,甚至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对此,张海迪从不后悔,反而认为,寒冷能让人头脑更清醒,增加更多人生感悟。

1990年,《轮椅上梦》出版后全国发行。紧接着,张海迪又进行了第二部书《生命追问》文学创作。为了满足读者购书欲望,这本书连续印刷了十次。张海迪感慨道,“作为一名作家,还有什么比读者喜爱你作品更能让你幸福呢?”于是,她又笔耕不辍,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窗口》等,同时翻译了多部国外优秀文学作品。

感动中国张海迪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44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

还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得病了。妈妈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到妈妈的双腿在抖动,却不知是为什么。

玲玲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玲玲,现在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校,玲玲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幸好,听说了玲玲的不幸后,过去的小伙伴们常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红色的三层楼房,每当她坐在窗口,向外看着那些过往小孩的身影,心里是多么羡慕啊!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玲玲只能呆在家里,她也想去学校读书啊!

玲玲听到窗外传来的“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么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起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轮椅上的梦。一天,玲玲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

尽管玲玲非常有决心,但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聪明、好学的玲玲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喜欢学习语文,在10岁时候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

除了语文,玲玲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玲玲自己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在那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的时光,爸爸妈妈的爱,小伙伴及朋友的爱,也使张海迪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

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却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

刚到莘县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一样。不久,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跑过来,围到张海迪身边,抢着问道:玲玲姐,你是城里来的吧?你的脸怎么这么白啊!你的腿怎么了?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邻们争着抢着往玲玲家送地瓜、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

孩子们都愿意推张海迪出去散步。这个男孩子说:玲玲姐,我推你!那个男孩子抢过来说:我推,我推!经过几番争执后,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里。

为了回报这些朴素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在莘县生活期间,张海迪为群众治病一万余多人次,针灸技术也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型,但是,为了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始终坚持着。

知识是一笔财富。忍着病痛,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凭着这笔财富,她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983年起,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3年4月,通过发愤苦学,张海迪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在这些荣誉面前,张海迪并没有停止追求。虽然在轮椅上生活了漫长的44年,但在这44年来,她从未被病痛所打倒,始终艰难地向上着,绝不放弃每一分钟的努力,也没有白白度过生命的每一程。

今天,当我们读着张海迪写出的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时,就能看到一颗健康的灵魂,感受到深藏在其中的,长达44年的爱。与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相比,张海迪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更加顽强,更加勤奋。对张海迪来说,知识是一种财富,但自强却是更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爱心洒遍人间。

一个在黑暗与孤寂中成长的女子像一朵美丽的奇葩,用她那独特的清香为光明世界的人们打开遮掩双目的屏障,让迷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感动中国张海迪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0位用户喜欢。

1955 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20116;个一工程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_亲笔题词: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_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张海迪事迹心得感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海迪姐姐的故事这本书。

海迪姐姐的故事是一部红色经典。它让小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做心态健康、积极进取的孩子……

最令我难忘的是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严重的高位截瘫。她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并攻读了大学和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百姓无偿治疗,自学英、德、日等外语,自学修理无线电。1982年海迪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始,她翻译、创作并出版了多部作品。她曾到日本、韩国、德国游学访问,长期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病痛和残疾始终伴随着海迪,但是海迪不向命运低头,一直在顽强拼搏。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学以致用,用自己所能为社会和人民做贡献,不求回报。面对困难,她百所不挠,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身边的人,树立坚定的信念,追求伟大的理想。张海迪在八十年代被人们尊称为‘八十年代新雷锋’、‘中国当代保尔’。_还亲自为她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我要感谢{海迪姐姐的故事},它为我树立了榜样,海迪的身体是残疾的,她的精神却是饱满的,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张海迪感动中国人物故事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在中国名人故事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感动的故事,从古到今,一个个名人身后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张海迪是一位残疾人,她五岁时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没有办法上学,就在家中自学完了中学课程。还自学了中医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她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最后从事文学创作,编写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张海迪怀着一颗“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们,以自己的言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她的这种始终积极乐观的精神,始终不懈努力地精神,不断超越自我,克服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感动中国张海迪励志故事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每次哼起这首曲子,我脑海中就浮现出张海迪那坚强的“背影”。

张海迪是一个身残志坚、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女孩子。她在5岁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成为了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士,可她却没有因此消沉,而是迎着疾风骤雨,微笑着面对生活。

她靠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她努力从事文学创作,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还积极参加残疾人活动,并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__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她的人生是风风雨雨充满艰辛的,可是在她的心中却始终有着一抹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她不断奋进,穿过层层黑暗。

我曾读过一篇张海迪的文章《口哨》。讲述她从小就被疾病夺去了健康,她幼小脆弱的心灵自卑过、怨恨过、愤怒过、失望过。当海迪终日孤独无可奈何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她从妈妈那学会了吹口哨,那带着一缕缕淡淡的忧伤和怅惘的口哨声使她忘记了痛苦,她用那美妙的口哨声和小鸟一起唱歌,在孤独中找到了童年的快乐。那悠扬的口哨声成了张海迪精神的寄托,也成了她心中的一缕绚丽的阳光。多么不容易啊!这股心中的阳光支撑着她度过每一个艰难的岁月。

与张海迪比较,我的人生要顺利优越得多。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还有一个幸福的家,生活中我不缺乏物质的享受,也不缺乏亲人朋友的.关爱,但偶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却容易退缩,遭受挫折时容易放弃,是的,我缺乏的正是张海迪心中的那抹阳光。我心中的阳光应该是张海迪,是她那坚韧不拔的性格;是她那乐观向上的品质;是她那勇于面对生活艰辛和对生活执着追求不放弃的精神。想到海迪身残志坚,笑迎人生风雨,就如同一缕阳光照进了我的心扉,鼓舞我奋发向上。

感动中国张海迪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76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张海迪,以残疾之躯,完成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她的事迹曾鼓舞和感动无数人。她因此成为一代中国青年的楷模,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张海迪1955年9月生于济南,5岁时,爱唱爱跳的小海迪突然跌倒,经过多家医院检查确诊,她患上了脊髓血管瘤。以后的4年里,小海迪动过3次大手术,先后摘除了6块椎板,幼小的生命虽然保住了,却从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

张海迪以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鼓舞自己,用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苦,同病残作顽强的斗争,同时勤奋地学习,忘我地工作。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

15岁时,张海迪随父母下放到山东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她总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鼓励自己。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当看到当地农村缺医少药,农民常受病魔的折磨时,张海迪开始自学针灸,经常拿自己的身体练习。她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书籍和医科院校的部分教材,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张海迪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被群众誉为“80年代的新雷锋”。

张海迪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近20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翻译出版《海边诊所》《丽贝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作品。1983年,张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著有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还写作出版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等。多本著作在国外出版,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至今,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200万字。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硕士学位。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20世纪80年代初,张海迪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_亲笔为她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1983年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1989年中宣部授予她“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1991年中国残联授予她“自强模范”称号;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温暖。张海迪曾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2008年11月,张海迪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她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_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张海迪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张海迪励志故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4位用户喜欢。

一个全身瘫痪的姐姐,一个轮椅上的梦想,这就是具有着不屈精神的张海迪姐姐。张海迪姐姐5岁的时候,摔了一个跟头,原因是腿上有一根血管爆裂,导致全身3分之2瘫痪,从此张海迪就过起了残疾人的生活。虽然张海迪姐姐残疾了,但她身残志不残,为了能当上医生给别人治病,张海迪姐姐读了许多关于医疗方面的书,还把小朋友抓来的小青蛙做解剖,了解心,肺,肝的位置。在自己的身上每个穴位点上红红绿绿的点点拿自己瘫痪的身体做实验,用针灸的方法给别人治病。在村子里,张海迪姐姐曾医治过全身瘫痪的少女,双目失明的老爷爷・・・・・・

由于张海迪姐姐身体残废了,但她不放弃自己学业在家里自学成才。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还出版过代表作《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和《绝顶》等书,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张海迪姐姐虽然是个残疾人,但她有着身残志坚的不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却有事只想着玩游戏,上网,不好好学习,有时还丢全班人的脸面,拖全班的后腿。张海迪姐姐却能自学成才,成为研究硕士生这都不是我们能做到的。当时张海迪姐姐想要上学都很难,而我们却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每天只想着玩游戏,上网,却不知道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读了张海迪姐姐的故事,我明白了我们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有许多人或许都过不上这样的美好生活,所以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张海迪感动中国人物故事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5位用户喜欢。

在社会当中,有一个弱势群体,那就是残疾人,其中有一颗永不会褪色的闪亮星星——— 张海迪。张海迪是一个因5岁患脊髓病、胸下完全瘫痪的人,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也许大家有点不解,我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残疾人感兴趣呢?因为她比正常人都顽强,她用她的努力感动了我、震撼了我!

她以一个常人达不到的毅力生存了下来,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凭着这份勇气,她以几乎不能动的柔弱之躯体会到了人生之美!她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成功地领取了吉林大学的硕士毕业证书。但在人们的一次次惊讶背后,我分明看到了她许多的辛酸与泪水,我想她可能曾经松懈过,想放弃过,但让人震撼的是她以铁打的精神“站起来了”!她真是一个坚强的人,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坚强、人生之美!她成功了,胜利是属于勇于奋斗的人的'!这只断翅的南燕飞上了天空,飞得一鸣惊人,飞得直插云霄。合上书后,一个声音一直在我耳畔回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啊!我欲有张海迪之精神,驾驭我的人生之舟,搏击人生的风浪,去领略人生之美。

感动中国张海迪励志故事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命运对于五岁的张海迪来说,并不公平甚至是很残忍的,在五岁的时候别的孩子都无忧无虑的玩耍,不开心了埋进妈妈的怀里,苦恼这个时候的张海迪被确诊为脊髓血管瘤。她小小年纪不得不以轮椅作为代步的工具,在一次手术后坐轮椅都成了奢望,她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这样的小海迪依然保持着坚强乐观的情绪,她的床边有一个大的立柜柜子上镶嵌了正面的镜子。张海迪就利用镜子来躺在床上看书,通过顽强的执着她自学成功了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课本。张海迪并不满足当前的状况,当时英语渐渐显露头角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语言。张海迪就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一定要背十个单词如果完不成任务,她就狠狠地咬一下自己的手指头作为惩罚。有一次她从医院做检查回来已经累得虚脱眼皮子都要抬不起来了,但是她依旧没忘记这个任务强撑着精神背完了十个单词。

张海迪终于拿下了英语,不但学会了英语还成功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海外的书籍。当她被家人用轮椅推着到出版社,她捧着厚厚的翻译稿呈现给编辑的时候,出版社的所有人都被张海迪顽强不屈服于命运的作弄所感动了。

但是张海迪并没有满足于现在的成就,她继续翻阅各种翻译的相关的书籍为国内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来自国外优秀的精神食粮。张海迪的一生是丰富跌宕的,也是身残志坚的典型代表。

《张海迪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