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栏目

最新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28 16:30:02 热度:89

最新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

最新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69位用户喜欢。

卢仁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接技师,一个为坦克缝制保护伞的人。一辆坦克的车体由数百块装甲钢板焊接而成,长短焊缝多达800多条。当穿甲弹击中车体的时候每平方厘米会产生数十吨到数百吨的高压,如果焊接不牢的话,这些焊缝就会成为最容易被撕裂的开口。所以说,焊接质量是坦克装甲强度的重要保障。作为厂里技术最好的焊接工人,卢仁峰专门负责焊接坦克的驾驶舱,这是坦克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部位。

一次意外遭遇工伤

几十年来,卢仁峰在焊接岗位上交出的一直是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却是他靠着一只手来完成的。

1986年,那时卢仁峰进厂工作已经7年了,靠着平时勤学苦练,他的焊接技术在一同进厂的同龄人当中已是名列前茅。然而正当他鼓足心劲儿想大干一番时,一次意外却险些断送了他的前程。那时候的机器是没有感应器的,卢仁峰正在机器旁边量尺寸,左手往前一探,脚碰到了机器的开关,这个时候想抽出在机器中的左手已经来不及了。那一刻,卢仁峰没有惊慌失措,叫同事送他去医院。他右手拿着焊把试了试,并没有影响,这个时候才去机器后面把切掉的左手捡回来。

经过24小时的手术,虽然接回一部分,但由于神经部分损坏严重,手的功能基本丧失了。在医院里住院的卢仁峰让他的妻子把所有的书全都搬到病房里来,病房成了他学习的图书室。在别人看来是难熬的住院时间倒成了他工作之外学习充电的宝贵机会。一年的时间卢仁峰看了三本和焊接技术有关的书籍,正好弥补了他理论知识的不足。

老卢的口头禅:办法总比困难多

出院后卢仁峰重新回到焊接岗位,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只手工作的难度超乎想象。最难的是装配每一个零件的时候,总是达不到精准度,而且稍微一不注意就把受伤的手给碰了。这只受过伤的手稍微碰一下就疼痛难忍。

虽然受伤,卢仁峰骨子里却带着军工人的坚韧与乐观精神。对他来说面对的挑战越大,迸发的能量就越强。尤其是接图纸和接工程的时候,他很少针对别人的图纸提要求。在卢仁峰看来,但凡他能解决的,就不提要求。缺少工具他自己创新,焊接材料也是他自己研究。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老卢的一句口头禅。他的左手没有神经,没有知觉,总容易被烫到。后来他就想办法,到冬天冷的时候,里头加一个手套,外边再加一个,这样就在高温下焊接也不怕。另外焊接常备的手持焊帽,别人拿手操作很灵活,对卢仁峰来说却是很难使用。经过尝试,卢仁峰在这个焊帽里加了一个卡子,这样他就可以用嘴叼住,不影响右手正常干活儿。

热心公益热爱生活

这天下午,卢仁峰来到包头市某技校,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让学生们全方位认识焊接行业,并实地为他们指导操作。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卢仁峰也非常热心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在他看来,让学生们及早地融入社会,少走弯路,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自从受伤以后,家务事基本上由妻子一人包办,卢仁峰则全身心扑在工作上。除了逢年过节时做几个拿手菜,柴米油盐的事他很少过问。卢仁峰喜欢唱歌,在一些热闹欢庆的场合,他从不吝惜自己的歌喉。对一些经典老歌他更是偏爱有加,卢仁峰说,老歌唱起来有味道,更有劲儿。

近三年感动中国人物故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7位用户喜欢。

他是革命先烈彭湃的次子。3岁丧母,4岁丧父,童年时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先后辗转被送到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作为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主持了我国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参加指挥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改革开放后,他负责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为我国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原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彭士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彭士禄,1925年11月出生,广东海丰人。193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2月起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工学院学习。1951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化机系学习。1956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进修班学习。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曾任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顾问。20__年11月离休。是中共第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是第四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彭士禄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参与成功研制第一艘核潜艇、引进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秦山二期核电站,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建造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曾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范文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开学的第一天,学校组织了我们全体师生观看了《感动中国2007》颁奖典礼。我记住了这十位英雄: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鸿烈;用爱心唤醒英雄的妻子罗映珍;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疾人李丽;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坚守医德的女医生陈晓兰;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

我虽然还不是很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是我知道他们那一切,那种种,让我落泪,让我感动。这些人之所以能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的确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做出的奉献与牺牲。他们都用自己各自的行动,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

今天我是一名小学生,学习他们为建设和谐中国,和谐家庭,为了人民的安康无私奉献的精神。时时牢记他们的事迹,处处以他们的事迹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勉励自己;我一定时时牢记自己是一名沈小的少先队员——树沈小形象,行沈小新风,做沈小文明人。

爱国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2003年他是中国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2003年他和中国最鲜明的亮色联系在一起。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证明了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他就是杨利伟。

太空飞行的21个小时里,面对如振动、冲击、噪声、失重、超重、宇宙辐射、高真空、昼夜节律变化、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骨骼与肌肉结构和功能变化、睡眠周期紊乱、航天运动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医学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当神舟五号作为辉煌留在我们记忆当中,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很快又会走进我们的视野,目前杨利伟和同事们也已经投入正常的训练,为下一步的任务做充分的准备,不再出席公众活动,据悉,节目组为了让杨利伟来现场进行节目录制颇费了一番周折。在节目录制现场,当他从巨幅五星红旗背景中健步走来时,许多现场观众激动得泪光闪闪。掌声和4个月前人们迎接他从太空归来时一样热烈,训练中的坚忍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已经使他超越了航天英雄的称号,变成中国人心中一个大写的人。

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1920-年,叶连平出生于山东青岛。1940年随父亲到上海进光夏中学读初中。18岁时,他随父亲到南京进入到美国大使馆做勤杂工。“我的英语底子就是在美国大使馆打杂时磨出来的。”在大使馆工作的三年零六个月里,叶连平认识了司徒雷登、巴特沃斯,“也见过宋子文、孙科、白崇禧等公众人物,还跟宋美龄握过手。”1949年后,叶连平同几位居民合伙开办了夜校,开始做扫盲工作,后来在江苏南京的琅琊路小学一直工作到1955年。1965年,叶连平辗转来到安徽和县。1978年,因为人员调动,卜陈学校一个毕业班连续一个月没有人上课。有人推荐了叶连平,已经50岁的他重回热爱的讲台。初中不能组织晚自习,他就把40个孩子按照自然村分成五个组,打着煤油灯,一个星期到村里五天辅导孩子学习。他带的第一届毕业班,11人考上中专,比另一个班多9个。发现孩子们成绩下滑,他就会上门家访。

1991年,63岁的叶连平退休了。那天,叶连平捧着教材、参考书,还有两个省下的黑板擦,交到教导处,久久没有走出来,“趴在桌子上哭得不像样”,他舍不得那三尺讲台,不愿意离开他的学生。

退休后,他几乎一天没歇,附近小学有老师请假,都找他代课,短则几天,长则三年,哪有需要,喊一声就去了。“我失去的太多了,怕来不及补偿。整整20-年啊。现在就想拼命干,能补一点是一点。”

长期的教学中,叶连平独创了“四步教学法”。“叶老师的授课方法,一般在黑板上分成四块,即病句、辨析、新单词、语法。”程雨秋今年读九年级,六年级时,她来这里补过英语。

程雨秋父亲早逝,母亲打工。今年9月,叶连平让程雨秋在他家里吃午饭。“我刚开始觉得很尴尬,但时间久了觉得叶老师就像爷爷一样,我也就自然了一些。到现在,我开始有了家的感觉。”程雨秋告诉记者,“我六年级的时候,英语很差,经常不及格。妈妈把我送到叶老师的英语补习班来补课,因为叶老师从来不收任何费用。今年我初三了,英语考了139分。”

到卜陈村工作生活40年,连同退休后的20-年来,叶连平教过的学生有1000多名,村民们对他都有着说不出的喜爱和尊敬。57岁的村民曹法银一家三代都是叶连平的学生,“叶老师一毛钱都没收过。有时候我们感觉不过意,把家里鸡下的蛋给他,他都不肯收。”

曾有人问叶连平,为什么退休了不好好享福?“我这样就非常幸福。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是享福,都忘记头上有多少白发了。”叶连平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01位用户喜欢。

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颁奖辞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基层工作者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5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84位用户喜欢。

__X,女,生于1983年,中共党员,主治医师,妇产科副主任。从2007年__X医学院本科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11年。曾多次荣获县、市临床技能比武奖项、“优秀党员”光荣称号,深受患者的信任和爱戴。

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了11个年头,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投身自己的本职工作。记得她说第一次跟着老师在产房替产妇接生时,因为那位妈妈的尖叫声把她吓哭了,但当看到宝宝抱在自己怀里安静的舔着自己的手指时,她觉得一切都没那么恐惧了,反而开始有点喜欢这项工作了,喜欢那种被产妇信任的感觉,为了那份成就感。有些事是非常让人记忆深刻的。有一次她刚开始单独值晚班时,接诊了一个血压不高但精神相当紧张的孕妇,她一直陪在孕妇产床旁边,安慰着孕妇,欲解除其紧张情绪,熟料孕妇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发生子痫,该孕妇全身抽搐,牙关紧闭,眼看就要咬伤自己的舌头,来不及取开口器,她硬是用双手掰住患者牙齿,待护士拿来开口器时,她的手指已被咬的发紫、发麻。事后回忆起来,她说:“当时也没多想,就怕她咬舌窒息。但被咬的确实很疼,当时自已都要哭出来了。最重要的是孕妇没事”。至此以后,她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科室骨干,科室里只要有抢救,有危重病人时就能看到她出现,有时忙完工作深夜回到家中,看到嗷嗷待哺的儿子时,看到心疼她的家人时,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感激,也想多点时间陪陪家人。但是每当有需要时,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冲在了抢救的前线。

作为一名党员,她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医生,她待患者如亲人。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严冬还是酷夏,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病人需要,她都随叫随到,几乎一年到头都能在医院看到她的身影。由于本身一些特殊的原因,她从事过医务科、门诊、住院部的工作,每个部门接触的患者都有所不同。尽管患者与她非亲非故,只要她知道他们有什么困难,她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记得有一位阿姨,初来医院的时候行子宫脱垂腹壁悬吊术,术后因肥胖导致术口愈合不良,住院时间非常长,阿姨家里也不富裕,孩子们都不在身边,老伴年纪较大还要往返家中照顾年幼的孙儿,经常就只有阿姨一人在医院。阿姨为了省钱经常中午的饭还要留点作为晚餐,她知道了以后,每次上班带饭的时候多带一份,怕阿姨为难,通常是跟阿姨说吃不了那么多,留给阿姨吃。阿姨痊愈回家时说她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总说好人有好报的。淳朴的话语总是能成为她继续前行的动力。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有病人家里穷,她会偷偷地拿点钱给他们,为他们免费换药,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虽然事情很微小,但是她一直是这样做的。没人知道也一样会继续做下去,因为她说“看到他们我很心疼,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明白他们的难处,能帮助他们,我自己也很开心。医生就应该是帮助人的,天生就应该是善良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除了繁忙的工作,她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曾先后到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及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并曾多次荣获县区及赣州市区妇幼保健技能比武一等奖。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并主持市级课题1项。她深知,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已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为患者除去病痛。

她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妇产科工作,在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待患者如亲人,一切为了患者着想,确保母婴生命安全,用平凡而感人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心系群众、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33位用户喜欢。

前往山区支教,是周秀芳心中一直以来的愿望。这也与她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十岁时,周秀芳因家贫面临辍学,她的老师主动承担了周秀芳的学费。之后,周秀芳半工半读完成了初中学业。初中毕业后,周秀芳参加了工作,凭着勤奋刻苦的劲头,又完成了高中和师范专业的学业。“当时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你这么喜欢看书,又对孩子有爱心,你以后当老师的话,肯定是一位好老师!”在周秀芳的学习生涯中,几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是她前进的动力和立志成为老师教书育人的初衷。

已经退休12年的周秀芳偶然得知湖南溆浦山区有不少贫困学生,童年时的亲身经历让她做出决定,前往溆浦山区支教并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捐款捐物。

从周秀芳开始支教到现在,她已经发动爱心人士筹建了22所希望小学,将价值2000多万的物资运往溆浦山区。周秀芳介绍,大部分的捐助,来自她曾经的学生。

周秀芳和在场的“未来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育人心得。她说:“在教育中,我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发挥他的长处。我曾经有一位学生是从别的学校被退学后转来的,我时常鼓励他,还让他担任班干部增加信心。如今他也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人了。”

“现在的支教工作,很缺乏教师。”周秀芳说:“现在,不少支教教师一周要上二十多节课,很辛苦。今后,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偏远山区的教育情况,吸引更多的专业学生加入到支教队伍中去。”周秀芳还表示,现在的学习教育学的同学们,知识储备与技能更为丰富,能够为需要支教地区的孩子带去更多的教育形式和理念。

今年暑假,有三位周秀芳曾经的帮扶对象从贵州来到了宁波交流。最让周秀芳感到欣慰的是,这三位学生目前都就读于贵州师范学院,将成为教师反哺故乡。

“周老师,如果我们也想为支教事业尽一份力,该怎么做呢?”现场,一位教育学专业的大一学生问道。周秀芳笑着:“你尽管来找我!”说着便拿出了手机要和场下的同学加微信。

“知足、感恩、乐于奉献,这些品质是支教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希望同学们能在支教过程中,有所获益。”分享的最后,周秀芳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基层工作者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4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97位用户喜欢。

金秋九月,正值秋收农忙之际;青稞飘香,恰逢颗粒归仓之时。彼时此刻,农牧民群众正在稻田上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但此时此刻,这一切美好和谐的情景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打破。就在这时,小白不辞辛劳,奋战在防疫、秋收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实现自身价值,弘扬巾帼精神。

彰巾帼担当。

目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秋季农业生产也进入了关键关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秋收生产”自然而然地成了此刻的当务之急。正当乡党委政府领导为了坚持秋收防疫“两手抓、两不误”而进行工作安排部署的时候,小白主动请缨,自愿承担起了秋收生产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各项工作。作为一名乡农技人员,小白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我们常常能在田间地头看见她与群众在一起沟通交流、传授经验、答疑解惑,群众对她也保持着绝对的信任。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小白在白天配合乡党委政府、卫生院完成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为了保证不落下自己的本职工作,到了晚上便拿起电脑干起了农业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秋收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正是因为小白的抢前抓早、提前谋划,为之后扎西宗乡有序高效开展好秋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巾帼风采。

为做好秋收前期农机具的油料保供工作,每天8点,当所有干部都还在熟睡中的时候,小白已经出发前往曲当乡加油站。看到她全副武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顶着炽热无比的烈日、时不时地扛起那重重的油桶,小小的身躯在这关键时刻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在其他一同加油料、扛油桶的粗犷汉子中显得尤为耀眼,颇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之势。搬运完油料,做好日常消杀工作,一看时间尚早,她便又马不停蹄地钻到了麦浪滚滚的青稞地头,仔细观察每一片田地的青稞长势。干完当天的油料保供工作更多的`时候天早已暗下,当她脱下防护服的一刻,头发和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脸上也被口罩留下了深深的勒痕,但她一句怨言也没有,默默走进食堂,拿清水拾掇拾掇自己,将就吃了一点残羹冷炙便继续拿起电脑开始安排明天的工作。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小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打开手机,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聊聊家里老人的近况、询问家里孩子的情况。当家里人因她脸上的勒痕和疲倦的神态而陷入沉默时,她总是以微微一笑打破这种沉寂,“我不累,请你们放心,一想到战胜疫情我们就能团聚我就有了使不完的力气”。

争巾帼先锋。

日前,在小白的合理安排、有序组织下,扎西宗乡30个行政村的油料保供工作已顺利完成。为保障辖区秋收工作扎实推进,做到疫情防控和秋收生产两不误,消除在外滞留人员对家乡秋收工作的挂念。乡党委政府统筹各级力量,动员乡、村党员干部、“双联户”户长、驻村工作队员等各方力量,组建秋收志愿者队伍,将疫情防控工作延伸至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心坎。另外,优先帮助缺少劳动力、缺少设备的群众完成秋收工作,力争秋粮颗粒归仓,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期间,已完成油料保供工作的小白并未停下忙碌的脚步,转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收秋一线。小白冲锋在前,在农田里手把手教群众如何规范使用机械农机具,时刻提醒秋收人员正确佩戴口罩、保持一定间距。原本全家人靠人工收割要忙活好几天的秋收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大家的通力合作、小白的思前顾后下,利用机械收割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同时严格遵守疫情期间要求的不聚集、不扎堆的基本要求,坚决杜绝了疫情潜在风险及隐患。

“95后新晋妈妈”、“身材瘦弱”是原本大家对小白的固有标签,但是,经过这次疫情防控和秋收生产的双重考验,小白已然甩掉了这些标签,相反的,立起了“有责任敢担当”、“守初心担使命”的新标杆。从疫情防控的配合者到参与者,从秋收生产的谋划者到劳动者,这些身份的转变让她感受颇深:“群众的幸福是多么简单而朴素啊,我想要尽自己所能分担他们的压力,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为疫情防控和秋收生产做出自己的贡献。”小白说。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最大的力量也在基层。小白作为基层一线干部,立足岗位、勇挑重担,时刻冲锋在疫情防控和秋收生产最前线,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在群众身边高高飘扬。

感动中国人物孟二冬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9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孟二冬教授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和默默无闻的工作,坚守着一个教师对国家、对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职责和神圣使命,他以师者的崇高境界甚至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__教师的高尚师德。他的先进事迹再一次__了,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深入学习以孟二冬教授等全国模范教师为典型的优秀教师身上所体现出的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自觉加强学识修养和师德修养,做__满意的教师。我决心一定要端正思想态度,把参加学习活动视为增强自身素质,促进__成长的重要契机,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全面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必须要从自身的努力开始,认真钻研业务,开展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要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师德的具体要求来要求自己,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治学态度,以良好的自身修养教育、感染、培养学生,成为最受学生尊敬和最值得学生信赖的人;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做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优秀教师。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邱光华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30个字,有1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0分钟,朗读时长31分钟,慢速需要45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可当时许多牵动人心的场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当灾难发生,一时山河地动,暗无天光。这场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我国破坏力最大、受灾范围最广的一次天灾。

在8级地震面前,人类是无比的脆弱,可又是如此的坚强。

废墟之中,父母们张开双臂,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武警官兵们付出了血汗,争分夺秒地实施救援,甚至付出了牺牲;

就连搜救犬们,因为长期实施紧张又危险的搜救,其中幸存者退役之后也落下了一身伤入骨髓的伤病;

天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涌现了一幕幕感人的事迹。

其中有一名副师级飞行员,也牺牲在了紧张危机的抢险救援任务之中。原本距离他光荣退役已经不足11个月,可灾难的发生让他自动请缨,义无反顾地投入灾难的救援之中。

一、总理钦点的“羌族雄鹰”

197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挑选了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邱光华就光荣在列。

他出身羌族人,家乡就在汶川到茂县之间,震中的经纬度就距离他家不远,直线距离可能也就五六十公里,受灾情况也十分严重。

邱光华跟战友说过自己家里的情况:“打电话任何消息都没有了,估计没希望了。”

地震发生后,通讯被切断了。邱光华无法得知家中父母和两个弟弟等亲人的消息。

因此每次出完任务回来,他就守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着新闻播报,希望能得知一点家里的消息。

尽管如此,他驾着飞机数十次经过茂县,却从未想过在任务之中,顺便去看一眼。尽管心急如焚,他却牢记身上的使命,不敢在任务中耽搁分毫。

邱光华说:“这是天灾,没办法,我只能干着急,帮不了家里,只有靠当地政府。我能做的就是救灾。”

由于邱光华家人下落不明,且还有几个月就已经要停飞,上级组织原本决定安排他执行地面任务,因而也没有将他的名字列入参与救灾的飞行员名单之中。

可邱光华听说这个消息,马上就向上级递交了请战书,坚决请飞,飞往他牵肠挂肚的灾区。

他说:“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而且,我还能多带带年轻同志,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是邱光华不记挂他的家人吗?不是的,只是他想去往更危急、更需要他的地方。

1957年,邱光华出生于四川茂县南星镇。这是一个羌族聚居的村落,有诗称颂“四面山峦回峰映,一潭碧水狭口流”。

邱光华从小成绩优异,文体兼长。17岁时,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特招首批少数民族飞行员,还在上高二的邱光华毫不意外被选中了。但在体能检测中,邱光华却因体重未能达标而遗憾落选。

羌族出了个预备飞行员,乡亲们都很高兴。可听说他各方面都非常优异,仅在体重这关没能迈过,又纷纷感到异常惋惜。

对邱光华寄予厚望的乡亲们,从自家拿出营养最为丰富的肉菜,其中有些还是为了储备过冬而准备的粮食,毫不吝惜地都送到了邱光华家,让他好好补补。

邱光华十分感动,决定加倍努力,绝对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次年,他终于成功考入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成了羌族第一个飞上蓝天的人。

邱光华的成功离不开父老乡亲的关怀和鼓励,对此他倍加珍惜。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国争光,为人民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90年代初,我军引入了一种新型运输直升机。当新装备列装时,需要有一批志愿飞行员参与试飞改装。

面对全新的装备,也没有前辈的成功经验,一步步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改装、试飞,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但邱光华第一个就报了名。

凭着满腔热血,邱光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生生将原定需要半年的计划,缩短到3个月,就完成了改装所需。

新机改装完成后,很快就投入到了边防巡逻、和抢险救灾等重大而艰险的任务中,为人民更好地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邱光华在军中的优异表现,令他很快就成为了团中的骨干飞行员。

1985年,邱光华开辟了青藏航线,更是填补了世界航空史上的空白。这条航线上地形复杂,高山林立,气候多变,曾是一个久攻不下的难题,甚至有许多飞行员在此罹难。邱光华凭借他的毅力和智慧,多次往返导航台,一点点将航线绘出。

1987年5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席卷了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墨脱。640名游牧的牧民和上万头牛羊尚未来得及转移到牧场,就被困在肆虐的暴风雪之中,随时都可能被冰雪覆没,随时都可能被严寒侵袭,随时都有可能水尽粮绝。这时,他们已经被困将近97天。

凛冽的风夹杂着雪,山谷中的通路被厚厚的冰雪掩埋,沟壑近乎被填平,车辆无法出入,只能寄希望于空中救援。

但墨脱素有“黑色死亡之谷”的称号。地处海拔3000米的高原之上,高耸的群山环伺,地形极为复杂,使得这里的气流也极其不稳定。更何况是在这样大雪封天的天气中。

临危受命,邱光华与他的战友接下了这个危重险急的任务,驾着运输机,载着物资就飞往受灾地。

机群一直从6000米极限高度上前进。他们飞越了柴达木盆地,越过了青藏高原,穿越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的雪障,他们最终到达了位于沱沱河源头的救灾大本营。

为了多运送一些物资,邱光华关掉了暖气设备,只求给藏族同胞多带一些食物和水源,多带一份希望。

穿行于高空之上,一粒粒晶莹的冰碴子已经悄悄爬上他的眉毛和发梢,四肢都开始不听使唤,他还是咬紧牙关,尽力将运输机悬停在5000米的高空之上。

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本以为寻常的举动,已经创造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

为了寻找牧民和牛羊,邱光华和队友沿着沱沱河来回巡巡。在白雪无涯的冰原上,生命仿佛都了无踪影。他们不得不降到50米低空处,把墨镜摘下,忍受着刺眼的反光,足足搜寻了8个小时。

最终他们见到了由白雪砌成的风障,越过了风障,他们欣喜若狂地惊呼:“帐篷,是帐篷!”

藏族的阿爸阿妈们看到了前来运送物资的邱光华一行,激动地像是见到了亲人,不住地行礼,又拍拍他们身上的雪,又朝着飞机顶礼膜拜。

见到了他们,邱光华也十分激动,他们抱成了一团,不分彼此。这样一次难忘的救灾之中,邱光华更加暗暗许下誓言:为国争光,为人民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二、一别无返,“此生无憾”

直至2008年,邱光华已届50岁高龄,亦已到了停飞的年龄。

此前,他已安全飞行5800小时,2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是团里的特级飞行员,年轻队员眼里可敬又可亲的师长。

但在每次抢险救灾之中,机组往往只是知道一个飞行高度,对于航行中会遇到的地形、天气状况一概不知,留有的准备时间也极短,在接到任务后5到10分钟之内就要成行,上天之后再对飞行条件进行观察,随机应变,因而经常会遇到一些极端危险的情况。

而每次危急险重的任务之中,邱光华总是“自恃”经验比别人更多些,主动担负起开辟飞行航线的任务。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救灾活动中,邱光华已飞过63次。飞行途中,他在峡谷之中,无数次贴着山壁飞行,在强烈的气流之中颠簸。

视线中,每三、四百米就需要拐一个弯,否则就会一头扎到大山上,而底下是湍急的江水。山间还有蛛网般的高压电线排布着。

飞行过程中,有好几次参数接近了飞行临界值,通信联络也不是很顺畅。在这样的情况下飞行,极其惊心动魄。可在搜救期间,邱光华与队友几乎每天都有好几次,要在这种条件下来往穿行,一次次给受灾的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

从5.12日灾难发生以来,他有数十次经过茂县南兴镇。这是邱光华羌族乡亲聚居的地方,他年逾80的父母在这里已经居住了数十年,他从这里出生、成长、娶妻生子。

他家里两座的房子也已经倒塌了,他的父母住进了窝棚。可他只能心无旁骛地进行自己的任务,将自己家人的安危都交给其他的战士。

2008年5月31日,邱光华接到了第64个任务。接到任务后,他与机组成员第一时间将卫生防疫专家送往理县。

从成都到理县的空中航线,也素有“死亡航线”之称,地貌是十分典型的“两山夹一谷”。

邱光华身经百战,在战友和后辈们眼里,是“战无不胜”的“雄鹰”。可由于突遭浓雾和强烈气流,这次的邱光华却没能成功脱险。

将卫生防疫送到理县后,邱光华已经返航约半小时。他所驾驶的“734”号直升机,已经进入了映秀上空。返航途中,他一直与另一位特级飞行员、藏族的多名机长保持着联络。

在多么秀机长刚起飞时,他们就已经联系上。多么秀问邱光华能否看到他的机组,邱光华说不能。于是他们约定,邱光华以180的速度往前追,多么秀保持速度120,双机目视跟进飞行。

但在进入银杏乡前方约2公里左右时,天气突变,云层低垂。多么秀准备让邱光华准备到云上去。当多么秀爬升到2600高度时,他突然与邱光华失去了联络。

邱光华的飞机失事时,柳建伟乘坐多架的直升机,在邱光华的飞机右侧飞行。他感到当时突然被一阵浓雾吞没,目不能视,除了浓得化不开的云雾什么都看不见,同时耳朵剧烈疼痛起来,似要刺破耳膜。

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多么秀的直升机向上突破了云层,进入平流层后,他们看见了风平浪静的都江堰平原,却再没有看见邱光华的飞机。

经过11天的搜救,6月10日10时55分,邱光华所驾的“734号”直升机残骸在映秀镇西北部7.5公里处被搜救队寻到,机上机组成员,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琳、张鹏5人全部罹难。

在短短14天的搜救期间,他们来往穿行于汶川、青川、映秀、北川等重灾区,运送救灾物资共25.8吨,运送救援人员87人,运送伤员44人,转移受灾群众200人。

邱光华机组所在成都军区陆航某团,创造了抗震救灾5项第一:

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映秀、北川等重灾区;

第一个将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

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

第一个搭建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

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

6月14日,中央军委授予某陆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给机长邱光华追记一等功。

三、英雄已逝,精神永存

邱光华牺牲后,他的战友们都不敢相信,那个从来都是迎难而上,技术过硬的“羌族硬汉”,竟然真的就这样离开了他们。

勒干波也是周总理特批的少数民族飞行员,与邱光华是同期。他们曾经一起并肩训练,一起钻研业务。

被分派到不同军区时,信件来往需要三个月,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给对方写信,探讨的多是飞行问题、技术问题和语言难题。

邱光华牺牲,勒干波心情十分沉重。他回想起邱光华出事当天的一段对话后,沉默良久。

那天,邱光华在空中四处出任务时,勒干波就驻扎在映秀,担任地面指挥。

每天他都要在现场指挥直升机起降,几十驾飞机来来往往,他也被漫天扬起的尘土弄得灰头土脸,头发会沾满了灰,靴子里面似乎都能抖出几两沙子来。他已经半个月没有回家了。

邱光华在起飞后,就用无线电跟勒干波说:“老勒,该回去休息一下了,洗个澡。”

勒干波爽快回应:“好,等你下一趟来,我就坐你的飞机回去。”可谁知道,这却成了老朋友之间最后的告别。不多久,邱光华就失联了。

在他失联后,勒干波通过映秀地面指挥部用无线电试图联络,但邱光华一直没有回应。电话没能打通。勒干波心急如焚,他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邱光华的飞机除机组人员外,还有10名受伤待转移的群众,载重受到影响,碰上强气流要急速拉升时会受到干扰。加上那天天气多变,邱光华很有可能已经牺牲。

终于,在搜救的第11天,邱光华所驾“734号”飞机在映秀镇附近被搜寻到。找到的时候,飞机残骸已经四分五裂,附近山体已经垮塌。

2008年6月10日下午两点,邱光华的妻子李弟燕接到了一个电话,得知邱光华出事的消息。

她不相信这件事已成事实。

当天晚上,她守着电视机,寸步不离,一遍一遍地看着新闻。她想听到她丈夫还活在人世的消息。可这一等就是十年。

如今已是2022年,邱光华的家中,所有陈设依然维持原样,时光仿佛定格在邱光华出任务的那天,不曾流逝。

每当听到门铃声,家里两只名为雪雪和贝贝的小狗会欢叫着跑到门口迎接。窗台上的三角梅依然年复一年开得十分旺盛。卧室床上,依然会放着小猴玩偶,那是因为邱光华属猴。

客厅的墙壁上,挂着邱光华和李弟燕的结婚照,相片上两个人笑得十分幸福。

她想努力营造出一种,他只是去出任务了,还未回家的错觉。

儿子邱锋总劝她另寻幸福,她也不愿。她说邱光华的心在这,她的心也在。既然选了邱光华,这一辈子就都跟着他。

每年过年,总有陌生人来拜访。他们都说是坐过邱光华飞机的人,上门感谢他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她对丈夫的理想和志向感到很光荣,这些光荣的背后是一种说不出的苦,但和丈夫一样心怀大爱的李弟燕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邱光华对她讲过他小时候的事。他小时候就一直有着一个“我一定要上天”的信念。在他们聚居的部族里,考上高中的孩子都是极少的,可邱光华靠着刻苦努力考上了。还在读高二的时候,就凭着自身的优异,被选中当了飞行员。

讲起这些事的时候,邱光华的眼里闪着光。在部队里训练的时候,教练经常夸他“这个羌族的飞行员是飞得最棒的”。

得到这样的肯定,他就一下子找到了勇气,去面对部队里环境恶劣的生活,去面对风沙肆虐的荒凉戈壁滩。

当飞行员时刻需要面对的危险,常人难以想象。但李弟燕未曾想过阻挠他去实现这些理想。她时常想起,丈夫讲起这些往事时眼里的光芒。

于是她只能一个人默默扛起这些担忧,直到距离丈夫退伍还有11个月的时候,噩耗传来。

儿子邱锋也被父亲的信念所感染。他自小就十分崇拜父亲。

但他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慢慢意识到父亲肩上的重担和这份光荣,同时意识到了,风光背后的危险。

邱锋记得,12岁那年,父亲难得有一天休假,父子俩在家里享受着难得的时光。他们一起看着电视,邱光华突然告诉他,“87年的今天,我当时在雪山上。”

那是邱光华去墨脱出任务营救藏族牧民的那天。百年难得一遇的风雪袭击了墨脱。

他在飞行进入一个山谷时,被突然袭来的风吹得失去了控制。飞机撞向雪山,邱光华眼前一黑就失去了意识。不知过了多久,他才醒了过来,肋骨断了三根,皮衣和里面穿着的毛衣都被打烂了。

那是一次濒临死亡的经历。

邱锋听完这个故事后,从此更加崇拜他的父亲。很多人体验过了死亡的威胁,会怯懦和恐惧,可邱光华依然乐观地翱翔于天,一次次从危难之中将受困的人民拯救出来。

受到父亲的影响,邱锋也进入了部队,在后勤部门任职。在汶川地震救灾期间,他先后八次,随着邱光华一同执行任务。

但最后一次飞行,邱光华似有所感召。他希望这次飞行之中,儿子不要跟着他登机。

在最后找到他遗体的时候,人们从他上衣口袋里找到了三张照片,分别是邱锋上小学、上高中和上军校时期的照片。邱锋看到这三张照片,禁不住泪流满面。

但他明白,人民还在需要他。如果他就此沉湎于伤痛,恐怕父亲要对他极度失望。于是处理完邱光华的身后事,他也投身于抢险救难的紧急任务之中。

邱光华的孙子飞飞今年也已经五岁了。提起从未见过面的爷爷,孩子无不骄傲地挺起小胸脯:“我爷爷是个英雄!”

他对邱光华的事迹十分好奇,经常缠着李弟燕讲爷爷的事迹。这时,李弟燕就会告诉他:“你爷爷开飞机很棒,你要像爷爷一样棒。”

英雄已逝,但精神将永远存在,永远得以传承。

白芳礼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45个字,有3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208位用户喜欢。

一般人在到了60岁以后,就正式进入退休生活,但有一位老人到了74岁,还在辛苦地工作蹬三轮。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就靠着一辆破旧三轮,骑到了93岁。

这16年里,无论严寒酷暑,每一天都没有缺席,他就这样攒下了35万元,并无私地把这些血汗钱捐赠给中小学,还资助了300多学生。

而这位老人平时的生活几近困难,一年到头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而他不给自己留下任何私人财产。他平时穿的衣服,大多是从回收站或是垃圾堆里捡的二手衣服。

这位名为白方礼的老人,长得很不起眼,平时戴着个草帽从人群中路过,你也不一定能发现他。白芳礼老人曾经做过运输工,油漆厂员工,三轮车夫。

白方礼老人虽然瘦削如柴,几如风中残烛,但他的精神却强如猛士,一种信念支撑着他在苦难的日子里,苟且活着。

老人在90岁的时候,他拿着一个有些破旧的饭盒,冒着小雪到了天津耀华中学。一身衣服有些打湿了,他打开了饭盒从里面拿出了一叠人民币,里面币值都很小,主要以一角,二角,亦或是一元,二元为主。

这些总计有500元,虽然不多却是老人辛辛苦苦看车攒下的钱,他这份善心日月可鉴。

白方礼老人一生安贫乐道,他最后在2005年9月23日离开人世。

老人在天津第三人民医院离世,老人正式出殡那天,许多听闻老人生前善举的市民,自发前来送行。那天场面壮观,街道上,甚至树上都有人在,人们眼睛通红,从医院出去那短短几十米,就走了近半小时。

素昧平生的市民们,她们被老人高尚的灵魂而感动,她们拥向灵车,掩面哭泣,还有人驾车自发跟着灵车开了一段路程。送殡的灵车绕着生前老人曾蹬三轮走过的地方开了一圈,这是想让老人再看一眼,这位平凡又伟大的人,他的身上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白方礼老人1913年生人,那个年代普通人都是苟且生存,出身贫苦的白方礼年仅13岁的时候,就去打工求生存了。就这样浑浑噩噩,漂泊如浮萍,白方礼老人见证了这世间的热闹与荒凉,战火硝烟与万家灯火。1944年白方礼在天津落脚,成了一名职业三轮车夫。

之后他就靠着一双脚骑遍天津,赚些辛苦钱。生活清苦,白芳礼却怡然自得,乐观进取的他,养大了四个孩子。这些孩子非常争气,有三位考上了大学出人头地。

白方礼老人还承担起了照顾守寡姐姐的重任,对于他来说能帮则帮。1974年老人退休后,闲不下来的他,开始起早贪黑地干三轮运输工作。那个年代的人,大概都是闲不下来的劳碌命吧。

他们吃尽了生活的苦头,但仍能乐观地生活。白方礼老人见不惯别人吃苦,他想要让老家白贾村的人们过上好生活,而他觉得提高教育受众面是重中之重,于是他把积蓄5000块拿出来建立了教育基金。

也是打这以后,老人又重新蹬三轮,把能赚到的钱都攒下来支持孩子们的教育事业。寒暑往来,烈日炎炎中,一个老人骑着三轮车没有停歇,他在为祖国的花朵而努力。

老人也吃尽了苦头,他曾蹬三轮中暑,还曾在冬天的漫漫飘雪中,跌进臭水沟里。他对自己苛刻,每次的午餐总是馒头加开水,他对家人则是无私大方。尽量不让他们操心。

老人穿得像个乞丐,他却比任何富豪还要高兴,他精神上的造诣,普通人已经难以与之比较。

老人过了十几年的节俭生活,他这十几年攒了35万,他资助了300多名学生。他不图名利,只为社会做贡献,他说只要让孩子能安心上课,那么这一切就都值了。

有一次白方礼老人出席一个捐献仪式,他衣衫褴褛地就过去了。和他一同出席的是衣着光鲜的老板,白领。

当时在场的人听到主持人提起这位老人是一位捐献者时,大家都惊呆了。人们很快从惊讶中的情绪转换过来,他们听了老人的事迹有些感动。

这位风尘仆仆的老人,将自己拼命赚的钱,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而常年透支体力的劳动,让这个老人在晚年得了许多严重的疾病。老人疾病缠身,却依旧蹬三轮赚钱。

然而老人最后还是因为疾病去世了,也许对于老人来说,负箕求学的孩子就是他强烈信念的来源。

鉴于白方礼老人曾经做出的突出贡献,她入围了感动中国的候选人名单,虽然最后落榜,但提名就是一种荣耀了。

2012年白方礼老人拿下了央视感动中国特别奖的得奖者。白方礼老人辞世以后,留下的遗产有三轮车,这三轮车陪伴老人走过十数年时光,见证了老人的无私善举。

白方礼老人的事迹,后来被李佳伦知道了,这位商人听闻如此感人至深的事迹,他被白方礼的精神所震撼,决定拍一部以白方礼老人为主角的电影,去把他感人的事迹宣传出去,这是李佳伦对于老人的尊重。

但朋友们劝说李佳伦不要做亏本生意,这种没有剧情,没有打斗的电影,哪个投资商愿意出钱,就算有人愿意出钱,最后也不至于有票房收入。

但对于李佳伦来说,这部戏是自己的心愿。他倾尽全力去做,最后剧组演员选择了免费参演,最终让李佳伦减少了资金压力。但是拍摄实际支出资金还是远超预算,这对于李佳伦来说,也是非常头疼的事情,最后李佳伦还是做了亏本买卖。

即便最后争取到了在央视频繁播放电影的机会,但这电影无人问津,最后亏本了几十万。为了完美,立体地刻画出李佳伦的形象,他又投资筹措了资金,拍摄了人物电影续集,续集故事主要围绕白方礼老人无私支教,并资助南开大学的事情。

在拍摄电影的时候,李佳伦的女儿被查出了糖尿病,而他把钱都投进了电影拍摄,已经没有钱买胰岛素仪了。但李佳伦人缘很好,他的朋友得知他的窘况,众筹为他度过了难关,还有一些好心人为积极伸出援手。

2008年李佳伦拍摄的电影《白方礼》免费进乡村放映,而白方礼老人的事迹广泛传播后,他老家白贾村的小学以老人的名字为校名了。村里的干部们后来还为老人特别修建了纪念馆,然而这纪念馆的建设过程不太顺利。

在干部白西骞任职期间,那时候纪念馆还只是白方礼小学的一个平房,但这小小的纪念室,却成了爱国教育基地,虽然直到他结束任职,一个像样的纪念堂也没建设起来,但他的认真精神让人佩服。

有神秘人物以白方礼老人的名义,为湖南大学的贫困学子设立了助学金基金,这位神秘人每年都会赠送十万元作为资金。这位神秘人物的底细,至今无人知晓。过去湖南大学助学基金的设立,都是需要实名认证的。但是唯独白方礼励志助学金的设立,校方至今不知道幕后出资的神秘人物。

尽管最后查到了联系方式,但神秘人物选择低调不想透露真实姓名。2012年一封红色助学存折送到了湖南益阳的8位贫困生手中,在信中提到了白方礼的名字,但实际资助者却不愿透露姓名。

有很多人被白方礼老人的精神感动,南开大学毕业生刘振就是完美例子,他得知白方礼老人去世的消息后,他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而他最后成功突破重重选拔,进入了支教团,去了新疆阿勒泰开展支教工作。

白方礼老人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的事迹已经成为了一种引人向上的积极能量。知名画家杨林川,他花费许多精力绘制了《中国首善》,而画画的主题人物就是那位让人感动到哭的白方礼老人。

白方礼老人晚年身患多重疾病,他却坚持着蹬三轮的形象留在了人们心中。

人的一生十分漫长,每个人的人生厚度不同,每个人因选择而精彩,而白方礼老人将生命奉献给了做善事,他是中国人的道德楷模。

白方礼老人虽然死了,但他却一直活着,有人一直活着,却宛如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白方礼老人倾尽自己的余力,让那些贫困学子拥有了温暖,他是人间天使,他是真正的中国首富。

感动中国度人物事迹观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奉献是“捧着一颗心来”的坚守,是“不带半颗草去”的纯粹,更是“你退后,让我来”的果敢,也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更是给我们树立起了标杆。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传递了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历史担当与责任意识,他奋不顾身的保全了战友的安全,也不负戎装的完成个人的使命。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去奉献,也没有谁会注定成为英雄,跟我们的大多数人一样,他也只是个普通人。在一次边境扫雷作业中,面对雷场复杂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在千钧一发之际,做出让自己的身躯挡在战友之前的行为,想必在那一瞬间,他的从容不迫都来自于个人的信仰、用凡人之躯扛起军人的使命感,他的事迹看得见、摸的着,而作为新时代的热血青年,只要向他看齐,像他一样坚持、奋斗、奉献,我们众多的一人也可以成为基层社区的不平凡之人,用心做事、甘心为人、坚守初心,始终如一。

“如果不是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他可能熬不过在医院治疗的那段时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我们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才有可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地。面临生死攸关的时刻,能做到像他一样敢于牺牲的人寥寥可数,但作为普通人在这个和谐安康的社会,我们可能不需要随时成为壮烈牺牲的英雄,只要在日常的社区工作中,秉持为群众带来便利、为群众提供真诚服务的精神、在工作中尽职尽责、面对工作岗位上的艰难,不畏惧、不退缩、将微笑时常挂在心里、给需要我们帮助的群众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也许你我的一举一动还不足以改变整个环境,但却留有芳香,温暖他人,我们的形象会一直留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时代在变,感动不变,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永远不会变的,杜富国舍己为人的事迹不是嘴上说过的漂亮话,而是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干出的贴心事,应该将这种坚持、奋斗、奉献潜移默化的带到我们的工作岗位上,生活中,把这些精神发扬光大,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01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79位用户喜欢。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像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6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人们赞扬在理论物理前沿度过了半个世纪的诺贝尔奖得奖人杨振宁是一位坚忍不拔、具数学天才的科学家。他致力于揭示自然的对称性,而这些对称性常常是隐藏在杂乱的实验物理结果的后面。

杨振宁长时期在看来是神秘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十字路口工作。在这个领域内,一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灵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还没有实验证据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样运转的。这是一个外行很难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满了希腊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寻求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品味”和“风格”,有寻求用正确语言来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内心的灵感。

物理学家戴森去年在石溪为杨振宁退休所举行的学术讨论会上说:“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

杨振宁已有华发,可是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他仍穿梭于纽约和远东之间。他和香港以及北京的大学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是设在南朝鲜汉城的一个理论物理中心的主席。

在关于他的生活和时代的一次广泛的谈话中,杨振宁谈到他的物理学生涯,谈到他没有能从事某些领域的研究而感到的遗憾。杨振宁也谈到他在中国童年和他长时间为沟通美国和自己的祖国在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作的努力。杨振宁谈到他担心中美关系的裂痕会扩大,以及由于新近对台湾出生的物理学家李文和间谍活动嫌疑的调查,将为亚洲和亚裔美国科学家带来的困难。·1971年中美关系开始解冻,杨振宁自1945年到美国来当研究生以后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他会见了已故的周恩来和中国的其他领导人,帮助开展了两国之间的科学合作。他担心这些合作将面临危险。

那时候,当他从国外旅行回来后,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人员常常去找他。中央情报局的`官员第一次去找杨振宁时杨要让他的秘书记录他们的谈话,以免误解。杨振宁继续保持和中国的密切联系,他说:“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近来没有再来找我的麻烦。”

杨振宁最关心的是科学而不是政治。他谈到自己的一些经历:一个从中国偏僻地区一个落后的城市来的年轻学生,怎么会有幸参与20世纪一个最主要的思想革命。这场革命是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方法来了解自然的无穷多样性,从混沌的星球爆炸到电子环绕原子核的颤动。

1956年杨振宁第一次出名。那一年他和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象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因为这个工作,两人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

从长远来看,1954年杨振宁和已故的米尔斯的开拓性的工作却更为重要。那一年,两人都在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工作。他们提出了一个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以后证明它是以统一的方式描述作用力和基本粒子的关键。布洛克海文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马奇努说:“当它在1954年写成时,争论极大。一些人认为它和物理世界无关。”当时,杨和米尔斯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可是以后证明,这个从微分几何和纤维丛这样的抽象世界中抽提出来的数学,正是为描述像磁、电、强核力,也许还有重大相互作用中,中界作用力的粒子交换所。戴森讲道:“我要说,在杨振宁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规范常已经证明这比他和李政道关于宇称的工作要重要得多。”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关系变得愈来愈紧张,两人在1962年分手。杨振宁拒绝谈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的。他说:“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说,这是一个悲剧。”他们两人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讲话了。

如果非要说杨振宁的爱国事迹,那就是他现在回来到清华教书,把先进的思想,理念,技术,在美国的先进资料都带回来了,并且教育了祖国的下一代!

这就是他最大的贡献和最爱国的事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钟南山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31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87位用户喜欢。

在2003年SARS刚出现时,当时谁没有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流感",不必紧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患者接二连三的被传染,疫情得不到控制。

这时,一位古稀老人带着他的医疗团队,冲上前线,这位院士就是钟南山老先生。钟院士为了尽快把疫情控制住,他连续工作38个小时没有合眼,疫情才有些变化。经过长久的观察和研究之后,关于非典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北京专家表示:已经找到治疗非典的关键。"病原基本可以确定衣原体",并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钟南山院士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非典的根本原因不是一元体,而是一种病毒。少数质疑多素,与官方意见大相径庭,是问几个人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呢?只有钟南山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非典,期间,钟南山院士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是患者"。因为他明白,一旦病原出错,不仅会耽误时间,延误治疗,甚至成千上百的人可能会因此"消失"。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钟南山院士,对病人的病情很是了解,是对病人的负责,把病人的生命放在了首位。 他用生命、热血换来的防治非典的宝贵经验,不仅为广东、为中国,同时也是为全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17年后——铁人又归

时隔17年的今天,这位84岁的老人钟南山院士在疫情出现时,他呼吁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是他没有选择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而是再次出征武汉抗击疫情。这场疫情比2O03年还要严重。

这一次,他依然不顾个人的安危,义无反顾来到了武汉,投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且他还多次呼吁解决疫情最快的成本,全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是对生命健康最有利的。

这个春节,听他的警戒,全国人民都在家过春节,不走亲不访友。待春暖花开时,走上街头,不用戴口罩,繁华共生。

钟南山院士真实、普通,是千千万万中国医生中的一员。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周坚持出诊看病人,还说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在疫情中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智慧而刚毅;面对同事和病人,他博爱和仁厚;他,就是我心中最最仰慕的男神!

感动中国人物邓小岚先进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62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15位用户喜欢。

山花烂漫,歌起太行——邓小岚

“没有歌声的童年,是很寂寞的。”2004年,邓小岚来到河北马兰村义务支教,教授音乐,募集乐器,组建合唱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44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用天籁之音演唱了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这群在鸟巢体育场内唱响世界的孩子们背后,是默默耕耘十余载,无私奉献的音乐教育志愿者老人邓小岚。十几年间,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站上更大的舞台,而邓老师温暖的目光始终未曾改变。为改善当地孩子的读书环境,让山里的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好而尽自己的一份爱心努力。 如今,邓老师又“回到”了马兰,守望着她牵挂一生的地方。

《最新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