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栏目

《感动中国》观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23 19:40:03 热度:59

《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52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189位用户喜欢。

杜富国是英勇无畏的排雷英雄,聂海胜是“英雄航天员”,鲜有人知钱七虎是谁,可在防护工程领域,这是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名字。

上世纪70年代,当人们欢呼庆贺核弹爆炸成功之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冲进爆炸现场,年轻的钱七虎就在其中。他进行的核弹爆炸防护工程研究,开创了我国核生化防护工程这一崭新学科。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防护工程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地下钢铁长城”,如何铸就坚不可摧的“盾牌”,成为钱七虎毕生钻研的课题。

《为国铸盾,永远在路上》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百姓流离失所。同年10月,钱七虎出生在一艘逃难的船上,“后来唱国歌的时候我就理解了,什么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就是我出生的时候。”

正因为经历过“最危险的时候”,目睹过中国人民在侵略者统治下的种种惨状,钱七虎才更深切地体会到解放后的新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和值得珍惜,“马上感觉到不一样了,两重天。”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在钱七虎心中深深埋下了矢志报国的种子,也引领着他在人生道路上一次次做出了不悔的选择。01“我服从分配,而且愉快地服从分配”1954年,依靠政府的助学金,钱七虎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当时我国选拔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留学苏联,成绩拔尖的钱七虎,获得了留学的资格。与此同时,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也正在招收优秀毕业生,急需为国家培养一批军事人才,一边是留学机会,一边是家国责任,钱七虎选择了后者。

中学时期的钱七虎服从组织分配,接受国家挑选。对此,钱七虎觉得光荣,近70年前哈军工录取通知书上的话他还记着:“录取通知书上讲‘这是你的光荣,也是学校的光荣。’我感到很光荣,因为组织信任我。我服从分配,而且愉快地服从分配。”钱七虎被哈军工录取后,志愿上报了空军系、海军系、工程兵系三个系,空军是他的首选,“因为空军海军当时来看很漂亮,大盖帽。”可是钱七虎没有“如愿”,因为,“报工程兵系的人少,大家都不愿意报,我报了就录取了。”没能被第一志愿录取的钱七虎并没有觉得有任何遗憾,当时我国空中、地面的武器装备,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一旦受到攻击,没有坚固的防护,就会遭到巨大的损失,国家急需防护工程专业的人才,钱七虎愿意急国之所需。不仅如此,他作为班长,还积极做其他同学的工作,动员他们选择防护工程。在哈尔滨学习六年,他只回过一次家,所学课程门门优秀。1960年毕业时,他是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毕业生。

02“参观要排队,排长队,舍不得时间”在总台《吾家吾国》的节目中,钱老强调了好几次“关键科技要自立自强”,因为这是他最切身的体会。

在哈军工求学时,钱七虎所用的教科书是苏联教科书翻译过来的,“最绝密的当然没有给我们……防炮弹、炸弹的给了,防原子弹的没给我们。”因此,当从哈军工毕业,组织上选送钱七虎到苏联攻读博士学位时,他踌躇满志,决心全力以赴,发奋学习。可年轻的钱七虎再一次遇到了阻碍:当时,对于防原子弹爆炸冲击波的“孔口防护”,我国没有一点经验,钱七虎想要以此为课题在大学做试验,却进不去研究所,因为研究所是绝密的,为此,他不得不改变自己博士论文的方向。这段经历深深地刺痛了钱七虎,也让他真正理解了自主掌握关键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将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誓言牢记在心,始终记得出国前,工程兵系政治部主任对他说的话,“我们送你们到苏联,是要给人家交金条,交钱的,我们现在好多农民饭都吃不饱,所以你们去是很多中国老百姓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送你们去的。”这份压力也是动力,留学四年,除了莫斯科,他没有去过任何其他城市,连列宁墓也没有参观过,因为“参观要排队,排长队,没有时间,舍不得时间”。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看书、研究、收集资料,时间紧得不行,唯一的兴趣爱好是去书店,也主要是为了看书和买书。

钱七虎留学期间在学习这块,钱七虎一直和自己较着劲,因为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国家防护工程的成效”。03“我们是能够防得住的,而且防的手段不是一套”1965年,钱七虎从苏联学成归国,成为西安工程兵学院的教员。工作之余,他没有放下自己在苏联求学期间就开始思考的问题。对于核爆炸的理论,他始终觉得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在1979年的全国防护工程第二次学术会议上,钱七虎一下子拿出了八篇论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新型钻地弹、钻地核弹,动辄数十米的钻地深度和巨大的爆炸威力让人不寒而栗,加上精确制导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防护工程面临“藏不了、抗不住”的新挑战。为此,钱七虎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深地下防护工程的构想。他说:“随着敌人打击手段不断发展,我们的防护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告诉我们人民,告诉我们领导,我们是能够防得住的,而且防的手段不是一套。”这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豪气,更是一个国家的底气。在军事防护工程之外,钱七虎也关心着国家重大民用设施的建设。在南京长江隧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国家能源地下储备、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中,钱七虎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和关键性难题的解决方案。04“忠孝不能两全,古人都是如此,自己也不过如此”在防护工程专业领域,钱七虎功勋卓著,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众多成就的背后,也隐藏着钱老对家人无法弥补的遗憾。当年,原本被分配到北京工作的钱七虎,接受组织安排,到西安工程兵学院任职。他只能利用到北京参加学术会议的一天时间,匆匆与爱人袁晖结了婚,与妻子两地分居长达16年,在妻子和孩子需要他时无暇分身。对于自己的母亲,他更是深感亏欠。直到母亲去世前六年,他才把母亲从镇上接到身边,但即使是这六年,他也基本没有时间陪伴老人,“又是搞科研,又是当院长,对母亲照顾得不够,孝道尽得不够”,母亲去世后,这成了他永远的遗憾。钱七虎与母亲对于“忠孝不能两全”这句话,钱七虎有着深刻的体会,在遗憾的同时也坦然,“古人都是如此,自己也不过如此。”05“人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着别人”钱七虎一直记着母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人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着别人。”钱七虎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句话。钱老热衷公益,他从母亲和妻子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成立了“瑾晖”慈善基金。19年,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到“瑾晖”慈善基金。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他捐助过的贫困生已有584位,累计捐款达1095万元。今年7月,得到基金资助的贵州籍学生柳运朋被山东大学录取,钱老知道后很高兴,特别在电话里鼓励他做一个德才兼备,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钱七虎与他资助的学生通视频电话如今,已经85岁高龄的他还有一件心头大事,那就是《中国大百科》土木工程学科的编撰,在钱老看来,大百科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成就,一个时代的成就,他要在土木工程学科上给后人留一个成果。06“价值不是在于奉献吗?奉献不是很幸福吗?”钱老用“忙”字概括自己这85个春秋,可85岁了,还要这么忙下去吗?钱七虎的回答严谨而认真,像在证明一个公理:“我感到国家需要我,军队需要我,所以我很忙,而且很愉快,因为天天在工作,人在工作着就感到幸福,因为创造了价值。价值不是在于奉献吗?奉献不是很幸福吗?所以自己总是感到很愉快。”“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这是钱老始终牢记在心的一句钱氏家训,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5位用户喜欢。

星期四,我在同学的推荐下观看了《感动中国20__》人物颁奖盛典。

获奖的人物共有十个,他(她)们分别是:郭明义、刘丽、王茂华、谭良才、钱伟长、K165高铁铁车的警察以及志愿者等共十人。在这十人当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茂华和谭良才,他们舍身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我边看电视,边掉眼泪。情到深处,不自禁的失声痛哭。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们感人的故事。

20__年的某一天,在王茂华家附近的一所房子突然着火了,茫茫的火海几乎要把整整一栋房子吞下它们的肚子中,这时房子里隐隐约约的传出孩子凄厉的喊叫声,就在这时,王茂华和谭良才不顾一切地冲入了火海中,等到他们抱着四个小孩出来时,浑身上下全是黑漆漆的,身上的皮带还在着火。火老虎面露狰狞面庞,还在肆意行凶,但王茂华和谭良才却没有丝毫退缩,再次义无反顾地冲进火海里又从死神的手中救出了两个小孩。最后王茂华和谭良才双双被烧成重伤,送进了医院,经过多日的抢救,王茂华光荣的牺牲了,谭良才的伤势渐渐有了好转。

王茂华虽死犹荣,他却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他和谭良才舍身救人的精神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央视cctv《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陈晓兰,上海一家地段医院曾经的医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坚守医德;既然救死扶伤,良知远比医技重要。近十年时间里,她毅然揭露多达二十种假劣医疗器械及背后的种种伤天害理之举,历经磨难和打击而不悔。

谢延信,河南焦作一名普通矿工,他以三十三年的忠贞与孝心侍奉亡妻家人,铸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撼地的“上门女婿”。犹如一匹老马,他虽无缘驰骋千里,却一步步攀上了善良的峰顶。

胡鸿烈和钟期荣,一对均已八十九岁高龄的夫妇,聚财有道,本可锦衣玉食,有感于许多年轻人无钱上大学,遂兼济天下,散尽一生家财,创办香港树仁大学,培养人才数以万计。胡鸿烈夫妇在投身教育事业的同时令自身成为教育界的楷模。

还有罗映珍、李剑英、李丽、孟祥斌……感动我们,因而感动中国的,是他们或朴实无华,或艰难执着,或惊天动地,或自强自爱的生命历程;是他们对孝道、对爱情、对诚信的朴素诠释;是他们因人而异,却共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无穷人格魅力。

在他们身上,国人又一次体会着什么叫精神力量,什么叫理想信念,什么叫道德操守,什么叫不惜牺牲,什么叫无私无畏,什么叫执着追求,什么叫甘为人梯,什么叫大爱无言。

这些年里,尤其是近两年间,“感动中国”开始由国家层面走向地方层面,从“感动中国”到“感动山东”、“感动浙江”,再到感动某市、某县乃至某镇,“年度感动人物”评选表彰正成为各地精神文明创建和社会道德教化的`一个载体。可我们也不得不指出,为各地评选出的“年度感动人物”所感动的国人,若以年龄作划分,则更多系四十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就是在这个群体中,有些人之所以被感动,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感动”重新触动了他们的“怀旧情怀”。也就是说,他们为“年度感动人物”所感动,更多属于为感动而感动——一种作为看客的感动,而不是缘自于亲历亲为创造感动的一份自我激励。

“感动中国”的颁奖现场,观众一次次泪流满面;我们相信,收看电视播的观众中,也一定有无数人热泪盈眶。愿“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能触动更多国人的情感,震撼更多国人的心灵,唤起更多国人做“感动”的参与者。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迫切需要修复和耕耘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感动中国观后感通用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21位用户喜欢。

狄更斯曾说过:“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

这是一个关于责任的名言。可是,责任又是什么?是担当还是付出?在以前,你如果是这样问我,我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当然是学习,因为现在我们的责任只有学习。其他的,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考虑。但在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我彷徨了。这个直播虽然只有短短的2个多小时,却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责任不只是学习,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未去思考过的东西,而他们让我在感动之余开始思考关于“责任”‘这个名词的意义。

令我最感动的就是一名老师她是——张丽莉,她为了将车前一名吓傻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被无情的车轮碾到了下面。因此她截肢了。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当张丽莉老师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却还惦记着她的学生。张丽莉老师是昏迷多天后,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震撼了,它不仅感动了我。还感动了所有中国人。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有一首歌最动人,那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美丽,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天空下,我们用爱散布希望。张丽莉老师正是这样,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张丽莉老师的壮举感动天地,教育世人。让我们学习她的牺牲精神,学习她的奉献精神,坚守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让爱心与责任成就伟大的教育事业。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也正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这就是责任,无关乎感动谁,也无关乎感动于谁,只是责任。给人责任,也就给了信任和真诚,履行责任也就成就了尊严和使命。没有责任的人生是空虚的,不敢承担责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生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只有责任,才能托起生命的脊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许过于夸大,但是却很好的指出,责任于我们是不可缺少的。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流芳百世。责任,让即将沉沦的浪子回头;责任,让弱不禁风的幼苗逐渐承受风吹雨打。责任是苦涩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种爱,甚至是一种最为崇高的爱。

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

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4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阎肃 弦歌感人肠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徐立平 大国多良材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莫振高 化作光明烛

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官东 天下英雄气

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买买提江·吾买尔 盛德表一乡

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王宽 君子抱仁义

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吴锦泉 高节卓不群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张宝艳 秦艳友 阳春布德泽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郎平 雄心志四海

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感动中国观后感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9位用户喜欢。

2月27日晚上,我们全家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

晚会评选出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分别是:于敏;朱敏才、孙丽娜;赵久富;张纪清;陶艳波;木拉提·西日甫江;肖卿福;朱晓晖;陇海大院;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他们中,有科学家、有老师、有医生、有警察,还有点仅仅是普通的老百姓,但他们却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感动了在场的观众,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你我,更感动了中国!

我对朱敏才、孙丽娜夫妇的印象最深。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他们走过半个地球,退休后,却放弃回京悠闲的晚年生活,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山区条件艰苦,卫生条件差,住宿简陋。他们卧室隔壁就是厕所,臭气熏天,连睡觉都要戴上两层口罩。然而两位老人毅然决然地在这样的环境里驻足,而且不是一两天,而是一干就是十年。十年中,朱老师都没有回过北京,孙老师每次回家也是匆匆赶回来,因为山里的孩子是他们最美的期待最大的牵挂。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朱老师因为过于劳累,倒下了。在病床上清醒过来后,心里惦记的依然是自己的学生们。朱老师和孙老师就是 “最美乡村教师”!

正是有了这样默默奉献的老师,才有了越来越优秀的中国少年。正是有了这样默默奉献的警察,才有了我们越来越和谐平安的家园。正是有了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中国人,才有了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感动中国邓稼先观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71位用户喜欢。

看了电影《邓稼先》,我的心情波澜涌动,就是那么一群人,用黑板和粉笔、稿纸和算盘,制造出了威震世界的中国的原子弹。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也许,这样的奇迹只有在我们这样伟大的国家才能实现。这就是我们先辈的创业精神,这就是我们共和国的历史。看完此片,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激情,看到了共和国前进的基石,看到了共和国真正的明星,让人震撼,让人折服。而两弹元勋邓稼先,无疑成了他们当中的星中之星。

影片借助简洁的场景、朴实的语言、入微的细节,真实还原出这位科学家的至爱真情。我看到邓稼先舍小家顾大家,与妻儿告别;我看到一群群科研人员不知疲倦地演算数据;我看到杨振宁在饯行宴会上失态离席、喜极而泣。邓稼先是顶尖的物理学家,他完全有选择不一样的人生道路的机会,像他的好友杨振宁一样留在美国,过着风光的日子,当时也有很多人劝他留在美国。然而,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回到国内。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这是邓稼先说的,也是他做出选择的充足理由,因为他知道,新中国需要他。

邓稼先为中国核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身上集中体现出的赤诚的爱国情感、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实在在打动了我的心。心怀强国梦想的他,早已将个人的名利得失置之度外,甘愿隐姓埋名于戈壁荒漠,一扎就是数十年,环境恶劣超出常人想象。但他为了神圣的事业,义无反顾选择了坚忍。他不能照相留下终身遗憾,不能发表研究成果,更无法与亲朋好友分享喜悦,他严守秘密,忍了下来;明明是为国家立了大功的人,却因为这不能说的秘密被抄家以致连累妻子儿女,他心痛且疚,还是忍了下来; 心有大事业,成就大目标。世人看见的多是壮丽辉煌的果实,又有几个人能了解这过程的曲折艰辛。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历经磨难终不改其志,无怨无悔奉献毕生。浮华时代,我们更需要向邓稼先学习,继承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踏实做人,认真做事,顶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受得起委屈。

三年级《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感动中国,感恩你我。爱传承,从没有终点,感恩前行,从不曾停歇。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举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人物感动着、感动着。

从20-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我都坚持收看,认真地聆听着那些感人的故事,认真地品味着每一段颁奖词;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段故事,成为我前行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剂、推动器。

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为我们带来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暨颁奖典礼”,这是一档让人们体味感动、仰望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灵魂的好节目。我一发现他,就把他当做一个滋养自己心灵、软化自己感情、培育并保持自己有一颗能感动的心的好节目;事实上,我的这个想法在观赏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能得以实现。

至今还记得,20-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还在行进中,我就在感动中写下了“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评选之感动”,记录下对于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老师李桂林、陆建芬贤伉俪二人在天梯小学坚持十八年的感动。

每一次观赏“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是我灵魂得以洗礼、升华的时刻,我自己很清楚: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崇高的伟大的灵魂,都有着一种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这些崇高的灵魂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也是我这一辈子无法达到的;正如一位伟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一个人做的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仔细看看20-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中的“好人们”,那个不是做好人做好事十多年、几十年——陪聋哑儿子读书十六年的爱心妈妈陶艳波、帮助“发小”三十九年的陇海大院的哥们、默默捐款20-从不留真名的张纪清、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辉等等。

每一次观赏“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是让我的心与情得以进一步软化、激发、培育和提升的好时刻;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的故事,让我的心更加温婉、温润,更能被感动、感化。至今,我还能有一颗似乎与年龄不符的能够感动的心;至今,我还有一些能够让自己骄傲的激情,我要感谢诸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之类的节目、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我会很好地珍惜这些人物、这些故事带给我的精神滋养、文化陶冶,我会继续努力地让自己有一颗能够感动的心,有一份能够有一定热度的激情,思考每一天、努力每一天、快乐每一天、享受每一天。

看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47位用户喜欢。

2019年6月16日晚,一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刻。黄文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白坭村的第一书记,在驱车侦查暴雨灾情时,所乘车辆被山洪卷走,不幸遇难,年仅30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榜样为引领,发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事业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黄文秀驻村当第一书记期间,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短短一年,她就从“扶贫新手”转变成群众最信赖的人,用一腔热血、一片赤诚践行着共产党人共同的誓言。我国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唯有恪尽职守、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干下去,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待。因此,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以榜样为鞭策,弘扬迎难而上、主动而为的担当精神。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面对脱贫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她没有退缩,一次一次向贫困户家里跑,帮他们干农活,带领群众摸索并发展了适合本村的产业,仅仅一年时间,白坭村的贫困发生率就从22.88%降至2.71%。当前,我国的脱贫工作正处于冲刺阶段,志不坚不足以攻城拔寨,意不定不足以爬坡迈坎,唯有能担当、敢担当、勇担当,才能真正不辱使命。因此,要多学习理论知识,补短板、强弱项,在大是大非前能担当;要多注重实践锻炼,多去基层一线等工作中增长才干,磨练意志,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在危难险阻前敢担当;要多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斗争意识,在复杂问题前勇担当,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信任。

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作文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看完20--感动中国,对于这些获奖人物,总是心生敬佩。有十月出塞,大器初成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有最美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有“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有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的好心人“炎黄”——张纪清;有十三年相守,守护父亲的朱晓晖······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这里,我想特别的说一下最美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和孙丽娜事迹。他们支教9年,除了儿子和女儿,其他亲友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只知道去了贵州;这9年,朱敏才没回过一次北京;这9年,孙丽娜一人奔波在贵州和北京间,处理家事、为老伴拿药;这9年,夫妇俩的足迹遍及望谟、尖山苗寨、遵义龙坪等地,哪里最需要就去哪里,与山区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朱敏才已经9年没有回过北京的家了,每年春节都在小学里过,因为年事渐高,72岁的他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危险疾病,孙丽娜两个月左右回趟北京,除了给自己看病,还要给朱老师拿药。朱敏才、孙丽娜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心系祖国教育的未来、模范履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用自己的辛劳汗水谱写了一曲曲辉煌灿烂的教书育人的动人乐章,为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其思想境界之高,业务技能之精,事业心之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这句警句用在他们身上是太恰当不过了,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在校园中永驻光芒!而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广大教教职工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朱敏才、孙丽娜老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

在支教的9年里,他们选择教育最需要的地方,也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他们是扎根基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先进典型人物。我们广大教职工要学习他们大力弘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学习他们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们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争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在教育系统里进一步掀起创先争优、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我将结合当前党的群总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朱敏才、孙丽娜老师为镜子,做师德高尚、师级高超、师风严谨的人民满意的教师,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0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41位用户喜欢。

张定宇是一位非常勇敢的医院院长,即使身患绝症也舍己为人,即使家人得了疾病也不得不继续艰难的工作。得接受自己得了绝症的同时还得照顾其他病人也是件非常难的事情。

有这种决心和精神的人为数不多,要是每位医生都像他的话,那些每天都在病房里绝望的人一定会很感动,更好。的确,要是我是一家医院院长并且遇到这种事,绝对不可能还是那么坚强。或许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需要这样的精神,但这样的人民英雄还是值得敬佩的。一群有困难的人被一个更有困难的人帮助,那个人,不值得敬佩吗?要是那个人并不会帮助其他人,其他人也不会想帮他的话,没有人是会得到好处的。所以,从我们旁边的小事起,互相帮助吧!

感动中国视频观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05位用户喜欢。

英雄来自人民,平凡成就伟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大多是最最默默无闻却绝不平庸的炎黄子孙的代表,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榜样是方向的引领,看完颁奖典礼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这些感动与眼泪的背后,我不仅仅有了文字上的收获,更多的是内心里无法言喻的震撼。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的那一点一滴的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也不缺少这感动,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看过世界的沉浮后,才更会发现细节之处的感动。

“中国飞人”苏炳添,可谓是中国短跑比赛的“天花板”,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苏神”。他以9.83秒的成绩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打破了亚洲纪录,而且这一成绩位于奥运史上第六名。苏炳添用行动来证明中国人也能够像欧洲人、美洲人一样在100米比赛中跑出世界一流水平。这傲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汗水的挥霍。我想用一句话来形容他:“背后汗水无人知,赛场汗水见成绩。”

有人能在赛场证明自己为国添彩,也有人以英勇无畏激励着我们。

感动中国郭明义观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2位用户喜欢。

郭明义是鞍钢一名普通工人,被誉为当代活雷锋。他爱岗敬业,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担任翻译时为鞍钢挽回了十万余元损失,并拒绝了外方的高薪聘请。他二十年来一直坚持献血,献血量是全身血量的十多倍,并组织工友们义务献血。他一直资助失学儿童和困难群众,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帮助患白血病的孩子治病,实现理想,寻找配型合适的捐献者,最终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他把分给自己的房子让给工友,一家三口挤在一套小房子里。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看完电影我很感动,我们为自己、为亲人朋友可以付出时间与金钱,但是却很难像郭明义这样为陌生人付出那么多。郭明义自己的生活还十分困难,孩子直到上大学都没有自己的房间,家里唯一的彩电被他卖掉了,他常年穿着工作服,为妻子买几十元的戒指。但是他却坚持献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累计捐款十几万。他的物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的精神世界却非常富有。也许很多人难以理解他的行为,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高尚。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功利色彩的世界上,他是一缕穿透世俗价值观的阳光。也许在我们眼中他本身就是需要帮助的对象,可是他却总能发现比他更需要帮助的人,并毫不吝啬的给予他所能给与的帮助。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可是像这样几十年坚持做好事,并乐此不疲,的确很难。正如郭明义2010年获得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描述的那样: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也许我们做不到和郭明义一样为他人贡献出自己的全部,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助他人。我们少买一件新衣服,少吃一顿大餐,举手之劳或许就可以成为挽救一个家庭,一条生命的一份力量。我们也应该和郭明义一样,经常多看看自己的周围,是否有人需要帮助。只要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终会汇聚成爱的海洋。

感动中国英雄人物观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7位用户喜欢。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一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学时再次回荡在我的耳边,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动中国》看完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满无遐的联想,在我的心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想与体会。

还记得获奖的人分别有:勇于救助生命的魏青刚、坚持助学的丛飞、勇于为国奉献的黄伯云、为人们健康服务的李春燕、自强自立的洪战辉、信守承诺的陈健、残疾而不自卑邰丽华、为国鞠躬尽瘁的杨业功、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为国奉献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还有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他们的事迹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展示了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

保家卫国,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杨业功让我受益匪浅,尽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到达了遥远的天堂,但他的事迹与他那光辉英勇的形像将会永远烙印我的心中,永不遗忘,他是中国军人的楷模,他为了工作废寝忘餐,为了工作日夜奔波,为了工作而劳心劳力,他对国家的心血比他的家庭重要多得很,就连在逝世的前一刻,他仍然惦记他的工作,惦记着他曾经无私奉献过的国家,他是人性中一束束光辉,令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司令而自豪.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足以令我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光,令我的心海如巨浪般澎湃,滔滔不绝,一直在我的耳边回荡着,回荡着……

在这此获奖者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残疾艺术家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而成了聋哑人,失去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在我们局外人看来是很悲惨,但邰丽华却度过了这些难关,从不幸的沉渊到艺术的顶峰.她每天辛苦地练习,强迫自己去练,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十倍的努力与心血来完成自己理想,她以实际的行动与相对的能力打破了人们对她的可怜与同情,让群众对她刮目相看,向他们证明了残疾人的能力,展现了尽管有缺陷的生命的蓬勃,显示出一种高尚的品质,向我们表达出了心灵至美与震撼,让我们感受到了没有语言的美与魅力,散发出从失中刺眼,令人崇敬的光辉。

感动中国杨振宁事迹观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30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199位用户喜欢。

能够拿到诺贝尔奖的人都是顶尖中的顶尖,而顶尖之人的身边必然也有十分优秀的人,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曾经还和邓稼先是同学,两个人无疑都是世界的顶尖人才,为中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这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人生也十分的波澜曲折,这个人就是——杨振宁。

杨振宁是一位物理学家,可以说他是为物理学而生的,这一生也都在追随着物理学的脚步,要知道没有几个人的学时理论能够和牛顿以及爱因斯坦等轰动世界的科学家相提并论,杨振宁就是其中一个,在物理学上面的突破绝对有杨振宁的参与,在美国的时候曾经和米尔斯一起完成了新理论,名为杨.米尔斯理论,而这一理论在诺贝尔奖的项目之中,就有7个都是因此而得的奖。

守恒定律的突破性一步,也是由杨振宁和李政道完成的,他们钻研在物理学之中,真正地打破了人们对于守恒定理的传统性认知,直接发表了论文,这一伟大的一步也让两个人获得了了诺贝尔奖,这不止是将中国人的名字带到了世界,更是为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名字在世界上也留下了印记。

只是现在看到杨振宁所获得的一切会觉得杨振宁真是厉害,却不知道杨振宁求学路上的艰辛。

求学之路

杨振宁的童年是在战火之中度过的,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之际,杨振宁的父亲知道战争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自己的家里面还有妻儿,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只能将孩子先一起送走,当时的合肥老家还算是安全,杨振宁就被送到了那里。

战争瞬间蔓延开来,整个中国都被包裹在战争之中,杨家人顶着战火终于一家团圆,但是颠沛流离的生活也随之而来,伴随着危险,最后抵达昆明,才能过上安稳一些的日子。

那个时候的杨振宁尽管受着战争的影响,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到了昆明之后又转到了当地的一个中学,只是一个忽然的教育政策让杨振宁痛苦不堪,那个时候的杨振宁还没有涉及物理方面,但是升学又成了一大难点,家人们对于杨振宁还是十分的支持的,所以坚定了杨振宁升学的决心,买了教材自学理化知识。

别看杨振宁是半路出家,但是自身的天赋使然,自学之下的杨振宁最后还能以一个极好的成绩考到了西南联大化学系。命运的指引告诉杨振宁,化学并不是他的归宿,物理才是,所以杨振宁毅然决然地转到了物理系。

刚迈入大学,杨振宁是憧憬的,他渴望在学校里面学习更多的知识,当时的西南联大师资力量十分的雄厚,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杨振宁很快就融入了大学生活,在物理的海洋里面畅游,他与生俱来的天赋也让他的进步十分的快。

只是战争还没有结束,炮火依然在继续,为了这些莘莘学子,就算是顶着炮火,学校里面的课程都没有间断过。最后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杨振宁发表了论文,这一篇论文更是开创了先河,将物理和数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毕业后的杨振宁继续研读,在西南联大念研究生,后来又获得了硕士学位,可是这些知识远远不够,杨振宁知道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需要自己去闯荡和学习,他的学习之路没有停止,之后便去了美国进行求学。

留学生涯

美国是第一大国,学府之中所囊括的知识也是精之又精,杨振宁到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那里有他最喜欢的一位老师费米,只是天意注定,那个时候的费米教授正在秘密的研究核武器,杨振宁也只能抱憾而归,辗转多次,也因为杨振宁对物理热切的内心,终于杨振宁还是见到了费米教授,又在费米教授的帮助下认识了另外一位良师爱德华泰勒教授。

对于华裔的歧视也在这里显现,杨振宁在物理上面的进步十分的快,但是动手能力却要差很多,他很想进行实验,但是实验室却只能美国人才可以进,在缺乏动手能力的情况下,还成为了一众同学的笑柄。

可是尽管如此,杨振宁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物理梦,他最后也在自己的物理之中获得了奖项,成为了轰动世界的物理学家。

不只是在学习上面,杨振宁在爱情上面也十分的轰动。杨振宁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和以前大学任教时期的一个学生在一起,这个学生名字叫做杜致礼。

杜致礼的父亲是国民党的将军,和蒋介石的关系非常的好,当年的杜致礼翩翩少女,在学校里面也是个风云人物,只是战争爆发的太快了,她的父亲也正好在那个时候患了肾病,想要前往美国进行治疗,谁知道蒋介石居然在一家人动身前往美国的时候将杜致礼的父亲扣下,强行前往战场。

那个时候的杜致礼才18岁,没有亲人的陪伴她一个人到了美国,一个女子孤身一人在美国,日子十分的不好过,尤其之后家道中落,就连家里人的消息她都收不到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她最后到了免费的圣文森学院。

命运总是如此的有趣,杨振宁和杜致礼两个人都没有想到,居然会在美国再一次见到。杨振宁在美国十分的照顾杜致礼,一来二去两个人就坠入了爱河,最后在第二年的8月26日举行了婚礼,正式的在一起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杨振宁和杜致礼又何尝不是呢?家人全部都在国内,而他们心系祖国和家人,无数次地想要回到祖国,但是都遭到了阻拦。终于国内的战争结束了,在美国的两人也终于得到了家人的消息。在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两人才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

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岳父杜聿明,杨振宁无疑是紧张的,原本塞在口边的岳父大人最后居然成了一句先生,这让在场的周总理笑话起他来。一家人能够团聚实在是难得,杨振宁的一生都在努力发出自己的光芒,他坚定自己的道路,在物理上面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份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面对困难不放求学之心,也实在令人敬佩。

钱伟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06位用户喜欢。

钱伟长长期从事力学研究,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41年提出“板壳内禀理论”,其中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1954年提出“圆薄板大挠度理论”,获1956年国家科学奖二等奖。1979年完成的“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4年设计提出的“钱码”,获得198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1987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银牌奖。曾被授予波兰科学院院士,加拿大拉尔逊多科大学荣誉教授。1986年被选为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1988年获澳门东亚大学荣誉博士称号。1997年9月23日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等共约300余万字;还担任5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一些国内学术刊物的顾问。曾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刊物,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著有《变分法及有限元》、《广义变分原理》、《穿甲力学》,合著有《弹性力学》。

二战期间,当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这件事被转到著名科学家冯·卡门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钱伟长正在研究所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试制工作,他仔细研究过德国导弹的射程和射点后发现,德国的火箭多发自欧洲的西海岸,而落点则在英国伦敦的东区,这说明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也仅如此。据此,钱伟长提出:只要在伦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击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军,使之仍按原射程组织攻击,伦敦城内就可避免遭受导弹的伤害,英国接受了这一建议。几年后,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赞赏道:“美国青年真厉害。”可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中国科学家钱伟长。

作为一名教育家,钱伟长提出了一套完整、丰富、系统、科学的中国高等教育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突出贡献。他提出了“拆除四堵墙”的办学理念;坚持“三制”(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提倡和谐教育思想和美育思想。

在1949年至1956年的短短几年间,钱伟长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制定了我国“十二年科技规划”。

1990年后,钱伟长还担任暨南大学的名誉校长和校董会董事长,漳州大学、沙洲工学院的名誉校长,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侨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还任美国《应用数学进展》、《国际工程科学月刊》,荷兰《分析和设计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国《薄壁构件》等杂志编委;乌克兰《应用力学》等杂志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副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编审委员会委员;《辞海》副主编;重庆出版社《现代化探索丛书》主编;科学出版社《应用数学和力学丛书》主编。

《《感动中国》观后感(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