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9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新闻让人们认识了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认识了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在学校最风雨飘摇无以为继的时候,6名党员教师的坚守点亮了至暗时刻,张桂梅带领在连党旗都买不起的困难中建立起来的党支部,硬是把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带出了令人咋舌的本科上线率。
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建强基层党组织,硬件基础和资源是保障,组织凝聚力是动力源泉,将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同声同气”,才能形成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
唱响指引方向的“最强声”。放下优秀人民教师的尊严街头筹款建女子高中,百病缠身仍坚守教学一线,打造“速度与激情”,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的张桂梅始终身先士卒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领导党支部把华坪女子高中带上正轨,逐年超越。为此,他们付出的“几乎是生命”。党组织书记作为“领头雁”“引路人”,肩负着带领队伍和党员群众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的重任,尤其是目前逐步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三个一肩挑”,对村党组织书记自身素质和能力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将班子成员团结在一起,让党员群众理解和支持,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党组织书记不仅要有打得了胜仗的过硬“真本领”,还要有聚得了人心的'厚实“宽肩膀”,用扎实的领导能力为党员群众增强信心,用高尚的品格德行为党员群众树立标杆,用无畏的担当作为为党员群众注入动力,唱出最响亮的“声音”才能牵引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奔赴美好生活。
弹奏初心使命的“和弦声”。“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每个党员都经历过入党宣誓时的激情燃烧,经历过入党时的踌躇满志,但并不是每个都能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华坪女子高中在办学到了最困难的时候,一半教职员工辞职离开,而作为党员的6名教师选择了坚守。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党员教师怀揣用教书育人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信念,践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最终成就了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读上大学的梦想。坚强的党组织需要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时刻冲锋在前,在历经挫折失败时仍能坚定信念,不改为民初心,牢记党员使命,这样才能汇聚起最强大的战斗力,向着同一个目标,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协奏出最气吞山河的交响乐。
掀起党员教育的“课堂声”。华坪女子高中十多年来每周开展“五个一”的红色教育,党员佩戴党徽上班,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坚持不懈的党员教育让教师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托着女高的“本科上线率”常年走在前列。“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干部言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引导全体党员做合格党员。”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党组织需把党员教育工作真真切切开展起来,不打折扣,不搞形式主义,及时宣传党的政策,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组织常响起党员教育的“课堂声”,党员能跟上党组织的步伐,走在正确的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党组织自会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战斗堡垒。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2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15位用户喜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面临严峻的核威胁环境。而我们奉行的是积极防御战略,也就是说,不打第一枪。
“那如何确保受到敌人袭击后立即实施‘二次反击’呢?”
钱七虎想,只有铸牢防护工程这面坚固的盾牌,才能确保我国首脑指挥工程和重要战略武器工程的安全。
防护工程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地下钢铁长城”。
如果说核弹是军事斗争中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
果然,钱七虎很快迎来科研生涯的第一个艰难挑战——设计一个能抵御原子弹爆炸威力冲击的地下飞机洞库门。
为此,他来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当戈壁深处传来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人们欢呼庆贺时,他穿着防护服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现场。
他发现,飞机洞库的防护门虽没有被炸坏,里面的飞机也没有受损,但防护门发生了严重变形导致无法开启。
“门打不开,飞机出不去,就无法反击敌人。必须找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那时,有限单元法刚刚兴起,钱七虎决定用这种方法解决飞机洞库门的计算问题,这属于国内首创。
然而,创新往往意味着困难重重。
他们团队从未接触过大型晶体管计算机,辗转多方协调,才能趁别人吃饭睡觉、放假休息的时候“蹭”设备用。好不容易借到设备,可面对“天书”似的上机手册,团队又傻了眼。
钱七虎关起门来啃这本“天书”。两天后,他再次站在团队成员面前,说的第一句话是:“可以上机操作了!”
历时两年多,他成功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但也接到一份“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医疗诊断书。
那年,他38岁。
此后数十年,钱七虎和团队时刻跟踪着新型进攻武器的发展。只要是敌核武器这个“矛”发展一步,他就琢磨和研究让保卫人民的“盾”如何更坚固一层。
20世纪80年代,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新型钻地弹、钻地核弹。这些新型武器的钻地深度可达数十米,爆破威力巨大,钱七虎提出建设超高抗力深地下防护工程,研发出相应的材料与结构。
“去追赶这些科技差距,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不会畏难吗?”《环球人物》记者问。
钱七虎的回答很干脆:“当时是任务压着你的,没有退缩胆怯的余地,只能坚决完成。这是军队的教育养成的,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说干不了的,给我任务,我就要尽量完成。”
他攻克一个个难关、突破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我国战略工程装上了“金钟罩”。
他说:“越是和平年代,越要重视国防工程建设。与撒手锏武器装备一样,坚不可摧的国防工程、完善发达的防护系统也是我们重要的军事威慑力量,可以给潜在的敌人以警告:一旦发动侵略,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0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8位用户喜欢。
1933年朱彦夫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沂蒙山腹地——沂源县张家泉村。他从小家贫如洗,14岁时就毅然参了军,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朱彦夫在-的一次战役中身负重伤,双腿膝盖以下、双手手腕以上截肢,失去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
1957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上任伊始,朱彦夫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察访民情。他的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电。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热火朝天地展开,一干就是10多年。
张家泉三面是山。人多地少的矛盾不解决,张家泉村就永远吃不饱。朱彦夫带领张家泉村村民,先后将荒地“赶牛沟”“舍地沟”“腊条沟”变为沃土。为了让群众早日用上电,朱彦夫在妻子的照顾下,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陕西联系材料,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让张家泉村于1978年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
1982年至今,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7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书名并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
很多人对朱彦夫的了解,始于他33万字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一位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用超人的毅力,向自己挑战,向人生挑战,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朱彦夫 。
2015年10月12日,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2015年10月13日,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9年9月17日,签署主席令,授予朱彦夫“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朱彦夫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2022年3月3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8位用户喜欢。
春节档的电影可以不看,但昨晚播放的“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一定要看,和家人孩子一起看。
电影是从生活中虚构出来的故事,而这一场人物颁奖盛典是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也是我们的真实生活,这十位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每个人担负的责任不同,做的具体事情不一样,背后的精神是一样的:爱岗敬业、善良勇敢、顽强不屈,坚定不移、奋斗不息……正如节目最后___总书记所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他们的事迹有的壮烈、有的平凡,但都是那么伟大,因为每一位人物,都尽己所能,充分地发光发热,温暖人间,感到值得。
身患绝症、争分夺秒守护患者的张定宇院长让人敬佩;拿命在践行让女孩受高等教育能改变三代人命运初衷的张桂梅令人感动;为病人提供抗癌厨房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给人温暖……
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年仅36岁的陈陆和失去他的家人却让人心疼,就像2019年3月30日,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壮烈牺牲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一样,他们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那一次救援中,他们好像也只是在做一份工作而已,可这份工作却随时可能夺去自己的生命。
不仅仅是每一次任务要冒生命危险,平时也不可能过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生活,他们不属于自己,更不属于家人,陈陆一年300多天住在大队,一个月跟家人团聚一两次,从结婚到他最后一次执行任务,他甚至没有陪妻子和孩子过过一次春节,他办公桌上一辆崭新的消防车模型,也永远没有机会亲手送给儿子了。
陈陆的妻子王璇来到现场,当主持人问她用了多久才接受陈陆已经离开的事实,王璇说:“到现在都接受不了。”可能她永远都接受不了,现实中她作为孩子的妈妈,作为四个老人的女儿儿媳,她要承担多少啊?她要安抚孩子,安慰老人,自己的悲伤可能只敢在梦里释放吧!陈陆走了,他的家人们要怎么走未来的路?
对于这个岗位来说,他是一个可以被替代的角色,对于家人来说他就是。可是如果所有人都这样想,都不愿意去做那个可以被替代的角色,去扛起那些不知什么时候会砸下来的意外,不知有多少人会在意外中失去自由或生命。
___总书记说:“中华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总有这样的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这些消防官兵们就是挺身而出的英雄,同时他们也都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可他们成年在岗,日夜守护着国家和人民,在家里更多的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在场而已。战争年代他们响应“没有国哪有家”的号召冲在第一线,和平年代他们依然“舍小家顾大家”。感谢所有担起这些角色,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当之无愧是任何时代“最可爱的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3位用户喜欢。
“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
“路上下大雨了,估计晚到一会儿,请大家准备8点半开会”这句话后,49岁的廖俊波同志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回顾廖俊波的一生,“务实为民、兢兢业业、敢于担当”是对他最真切的写照,也是他留给当合人民最宝贵的财富。虽不幸因公殉职,但他的精神永存,也将化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
学习廖俊波,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廖俊波同志入党25年来,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党的忠诚。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
学习廖俊波,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他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坚持廉洁从政用权、修身齐家,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参加工作以来,他从不利用权力、地位的便利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廖俊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学习廖俊波,心系群众、一心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廖俊波同志经常对身边的干部讲“群众遇到困难来找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帮他们去办事。”他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他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他深入群众,倾听民意、解民诉求,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盼,心里始终惦记群众的安危冷暖、把增进百姓福祉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我们的党员干部们要向廖俊波学习,学习他一心为民的情怀,用真情和实绩去赢得群众的信任。
虽然廖俊波同志离开了我们、离开了爱他和他深爱着的闽邦乡亲们,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前进!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1952年10月中旬,在金化以西391高地的反击战中,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起了发起冲击扫除障碍的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原献出自己的一切”。
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再据地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的身旁,飞进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燃烧液燃遍了全身,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是这样做会暴露目标啊!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就像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继续燃烧着。他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许就会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
最终,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被歼灭了,391高地上飘扬着我军胜利的红旗。凯歌声中,指战员们心潮澎湃地久久注视着英雄牺牲的地方。那红色的腾腾烈火中,闪现着邱少云英雄的巨大形象。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0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77位用户喜欢。
聂海胜出生于1964年,老家在湖北枣阳。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人口观念”,所以父母连着生了8个孩子,聂海胜排行老六。
家里条件不好,再加上一共10张嘴等着吃饭,所以聂海胜经常能体会到饿肚子的滋味。
而且,聂海胜经常穿姐姐们的花衣裳,还惹得不少同学嘲笑他。
不过,即使饿着肚子,也没耽误他调皮捣蛋。小时候的聂海胜可是远近闻名的捉鱼摸虾小能手,有时一次能摸上来十多斤。
当然,他是逃课出去的,这些“战利品”当然不敢带回家。于是,他就带到同学家,跟同学一起分享。
鱼虾用清水煮了,再撒一把盐,在那个年代可是绝顶的美味了。
面对生活的窘迫,聂海胜深谙“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他一直学习非常好。以至于在初中时,还获得了一个“数学王”的称号。
当时,考试满分是100分,老师说最先交卷的人能多得5分,聂海胜就成了每次都考105分的那个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4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李文祥同志是河南省濮阳市农民,他1947年参军入伍,先后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和平潭岛等战役,荣获“战斗英雄”、特等人民功臣等称号。1962年,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回乡务农,50年如一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李登海同志是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40多年来,他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致力于高产玉米的育种、攻关和推广,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先后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记录,选育的玉米优良品种增加经济效益1100多亿元,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近一段时间以来,李文祥和李登海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展现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高尚情操,不愧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李文祥和李登海学习,以这些“时代楷模”为榜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基层一线、锐意开拓进取,积极投身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时代楷模”发布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现场发布了李文祥和李登海的先进事迹,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时代楷模”李文祥和李登海的表彰决定》,播放了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短片,展示了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创作的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楹联、诗词和小传,向李文祥和李登海颁发了“时代楷模”纪念章和荣誉证书。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时代楷模”的亲友、同事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44位用户喜欢。
我看了《焦裕禄》这部电影后,他的那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深深的感染了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生于1922年,正是军阀混战时期。就在这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博山县北崮山村一户贫苦农民的家里。焦裕禄青少年时代正处在万恶的旧社会。他饱赏了人间的苦难。后来,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他参加了民兵,入了党,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经历了战火的考验和锻炼。
在除“三害”斗争和各项工作中,焦裕禄以身作则、带病实干、严于律己、关心群众。后来,因积劳成疾,以身殉职。
焦裕禄——这位视人民为父母、抱病为改变兰考面貌日夜操劳的好党员、好干部,他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将被永远载入党的史册,铭刻在人们心中。留给后代子孙的,只有一把右扶手有洞的旧藤椅,一支不是用于写字而是用于顶住肝部止痛的自来水笔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焦裕禄就是用这些来工作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对,跋涉_多公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和大小河流。就是这样一位尽心尽职的好干部临终前的遗言却是:“党……派我……到兰考……工作,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这就是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他是多么高尚啊!自从担任县委书记后,他为了兰考的发展呕心沥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即使面对死亡时,他心里装着的仍是全体人民,惟独没有自己。他讲的是奉献,脑子里想的是百姓的冷暖,从不索取任何报酬,享受任何待遇。他象燃烧的蜡烛,牺牲自己,给别人带去光和热。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至尽仍广为传颂,他崇高的公仆形象至今仍深深地铭记在人们的记忆中!
新时代的人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学习者,我们更应该带头继承和弘扬他的精神焦裕禄精神,虽然他已离开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烙印在我们心里。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5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96位用户喜欢。
“983”一战,“苏神”二字再一次成功刷屏。
其实,自初中开始走上专业运动员道路,苏炳添年少时也曾春风得意马蹄疾——2009年时年仅20岁的他就曾横扫国内赛场,囊括了各大田径短跑比赛中大大小小11枚金牌。然而很快他就遭遇了伤病困扰,第二年几乎有半年时间都在养伤,无法正常训练。
不过年轻的苏炳添积极康复,养伤期间无法落地跑步便主攻上肢力量,最终赶上了当年的广州亚运会,还与队友们一起在广州亚运会上以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拿回了阔别20年之久的男子4x100米接力金牌。
小荷初露后,苏炳添的成绩既有突破又有瓶颈,一方面他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成为了中国短跑史上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还在第二年闯入了世锦赛男子百米半决赛,但却在全运会男子100米决赛里惜败于国家队队友张培萌,特别是张培萌当年还跑出了10。00秒的成绩,成为当时该项目的中国第一人,风头一时无二。
不过避开了舆论的“追捧”,反倒给了苏炳添更多时间沉下心来去钻研短跑技术。他和他的广东教练袁国强一起尝试做了更科学、更适合自身的改变,包括起跑、步幅、步频等都在不断地调整,毕竟短短100米赛道上,每个0。01秒都要凝结许多心血。就这样日积月累地努力,苏炳添终于在2015年迎来了重大突破,他在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决赛中跑出了9。99秒,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
此后三年间,他又七次打开10秒大关,还曾在2018赛季两度跑出过9秒91的好成绩。然而,就在大家以为这位广东飞人终于可以稳步起飞时,恼人的伤病却降临在了苏炳添身上,在咬牙又坚持了一个赛季取得东京奥运入场券后,他不得不暂停了2020赛季的所有比赛,专心养伤,在腰伤最痛苦的时候,连弯腰系鞋带这样的简单动作他都无法正常完成。
不过年逾30的苏炳添,并不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在伤病和遗憾中结束,奥运延期也为他争取了更多康复时间,就这样从直不起身也要坚持训练,到重新回到跑道,苏炳添不仅克服了外界对他的所有质疑,还在东京奥运男子100米比赛里两度“破10”,创造了9秒83的惊人成绩,兑现了他“绝不放弃”的承诺。最终苏炳添在东京奥运闭幕式上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这也是对这位广东老将多年来坚持最好的肯定。
“曾经大家都觉得,百米运动员破不了10秒,但是通过这几年科学训练,我发现并不是这样。”2014年之后,苏炳添开始有不断出国学习的机会,他开始真正感受到跑步技术中有很大的学问。
“直到今年的全运会,大家也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田径100米的决赛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很多运动员已经开始接受一些新的训练的理念和手段了。”
“我觉得,因为那些曾经的定义,没有人去尝试走出这一步。但是现在我站出来,跑到了这个岁数,之前所谓的定义就被打破了。每个人的人生是被定义的,还是要靠自己去创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9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吴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青海民族大学“首席科学家”、“双聘院士”、“终身教授”。曾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研究员、教授,“七一勋章”获得者。
1935年6月25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951年至195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7年1月至1958年9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512医院(朝鲜平壤)工作。
1958年9月至1970年10月,在解放军516医院工作。
1970年11月至1978年12月,在青海西宁第一人民医院担任内科主任。
1979年1月至1983年2月,在青海高原心脏病研究所担任副所长。
1984年1月至2010年3月,在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院)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院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10年3月,在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院)工作。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1年6月29日,获“七一勋章”。
2022年3月,入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
2022年6月20日,被聘任为青海民族大学“首席科学家”、“双聘院士”、“终身教授”。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01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离而不休献余热”是很多人对汪国霞同志的评价。这位衣着朴素、为人慈祥的老大姐,2002年离休后不甘寂寞,发挥余热,表现出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风采。她虽已退休多年,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牢记党的宗旨,信念坚定,无论在职或是退休,保持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信念一直没变;心系党和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共产党员,永不退休”。
一、心系老党员,谱写夕阳红
汪国霞同志深刻认识到关心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在退休后,她时刻不忘党的恩情,积极参加离退休支部活动。她以一个老党员所具有的党性原则,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并结合离退休支部工作的实际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在单位内,她组织老党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根据离退休支部实际情况,对老同志进行党的宗旨、传统教育,积极引导老同志在现实环境中自觉转变传统观念,按照从政治上关心老党员的要求,保证老党员政治坚定、思想常新,落实好老党员的政治待遇,她还根据老党员需求与离退休支部沟通后,为每一位老党员征订了各类报纸。并针对当前老干部年岁普遍增高,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特点,将老干部的家庭住址及通讯方式登记造册,并统一办理了送报上门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老干部政治学习的需要。
每逢有重大关怀活动,她不厌其烦地通过电话的方式,及时与局党委政府沟通协调,保证离退休支部内每一位老党员都能够收到一句问候、一片关心、一份祝福。她还配合离退休支部,定期组织开展党员大会,积极出谋划策,同时,嘱咐离退休支部干部,注意观察参加活动的老党员人数,留心他们的言行,以此来了解和掌握老党员的思想和身体状况;主动向老党员征求意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在离退休支部和老党员之间较好地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她还经常和老党员们一起宣传党内政策,鼓励更多先进青年加入党内大组织,为党组织输入更多新鲜血液。
二.心系群众,共创干群新景象
汪国霞同志经常说“要带着诚心、带着细心去和群众沟通,视群众为亲人,与人民群众打交道需要诚心诚意才能换得他们的信任,细致用心才能取得他们的配合。如果带着不情愿的情绪去接触群众,这样群众就会觉得我们摆架子,没有亲切感,就会对我们的沟通有抵触,轻者不会把真实的想法和一些重要信息反馈给我们;重者会对党委党政府失去那份最起码的信任。”
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大走访活动中,汪国霞同志积极发挥余热,配合离退休支部,充分做好走访前的准备,将所在离退休内困难党员群众基本情况调查清楚,及时反馈给局党委政府,协调解决办法,并身先士卒,积极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和党委党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为走访工作作出很大贡献。她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走访才能取得更大效果,在走访时不但要考虑到打算走访哪部分人,走访的百姓的大体情况,老百姓对走访工作的认知情况,还要考虑到你走访的时节、时间等因素。老百姓对走访工作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群众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与走访干部打交道的多少等因素又存在不同,所以要事先了解要走访群众的基本情况。走访时还要注意去的时间群众在不在家,方便不方便等实际问题。她的经验让我们走访干部都受益匪浅。
她虽年岁已高,但自己仍坚持走在走访困难群众的一线,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她经常在雨天或中午晚上休息时,和离退休支部干部们一起到群众家里,就近召集几个群众一起拉家常聊天,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并把他们提出的建议记录下来,及时向上级反馈,群众们对她都赞不绝口。她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沟通桥梁,一条信任的纽带紧紧系在干部和群众腰间。
三.心系青年,助创美好未来
汪国霞同志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关注局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认识到其中有的人成长环境较差,文化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职业技能,就业面狭窄。而且他们群体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缺乏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忽视自身思想品德的修养。
针对以上情况,她总结到:在青年就业问题上一定要正面引导,加强教育,提高局职工子女思想素质。并能够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变换教育内容和方式以提高思想教育效果。为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这才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努力为广大青年排忧解难就丧失了工作基础。她利用自己能够利用的一切资源,与乡人力资源部门密切联络,多次组织社区内待业青年进行法律知识、就业知识等专业讲座,鼓励待业青年学习一技之长,并配合离退休支部,积极联系专业技术学校,与学校协调沟通,让待业青年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等进行能够汽车维修、电气焊等专业技能的学习,并针对困难家庭青年给予优惠政策。现已有众多青年走上就业岗位,开始新的历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岁已高的汪国霞老大姐,在平凡的生活中,用自己的不平凡,谱写了一曲退休干部的不朽赞歌。她退而不休,退而不改初衷,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余热,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强烈热情的精神,将深深印在我们心里,时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新时代干部。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7位用户喜欢。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红海湾区田墘镇,祖籍广东省揭阳县新寮村(客家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1月黄旭华当选中国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2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最美洗脚妹——刘丽
颁奖辞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事迹介绍
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在念初中时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一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
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人说她“傻”,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10、警界保尔——孙炎明
颁奖辞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人物事迹
“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一天!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摘自孙炎明语录。6年前,孙炎明被确诊患上脑癌,先后动过三次大手术……可每当身体稍好一些,他就主动要求上岗工作,被同事们尊敬地称为警界的“保尔柯察金”。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但也就是他,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和500万元的高额奖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获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不仅仅搅动了人们对科学家的好奇,更引起人们对大奖的产生以及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关注。
1976年,袁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38亿亩,增产稻谷3600亿公斤。
1995年,袁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2000年,“超级杂交稻”到达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突破日本专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第一项成果。
2000年12月12日,“隆平高科”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以科学家名字名民的股票。袁老说,他此刻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术育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目标是2005年实现大面积推广。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7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交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并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中共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张桂梅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教材。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通知》指出,张桂梅同志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学习她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她坚毅执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差距、检视问题、抓好整改,广泛宣传报道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迅速在全省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为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87位用户关注
10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
55位用户关注
76位用户关注
53位用户关注
44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