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栏目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征文(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01 19:40:03 热度:52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征文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征文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朱彦夫,这位参加过战争的普通伤残士兵,当年完全可以躺在功劳本上、颐养于荣军院中,平安无险地度过自己的平凡一生。然而,作为共产党员、革命战士的朱彦夫,却全然没有这样去选择,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入世坐标在哪里,他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该多大。他决心像苏联红军战士保尔柯察金那样,做一名中国的钢铁战士,做一名纯粹的共产党人。

回到家乡去,为生活尚处于贫穷困苦的父老乡亲们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出把力这是朱彦夫的理想,这是他的承诺,更是他不二的选择。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从此,四肢全无的他开始了与铁板为伍、与手杖为伴的凄楚而充实的人生跋涉。25年村支书峥嵘岁月,他不知温暖抚慰了多少贫弱群众;7副假肢被磨破的生动写照,他不知流淌了多少生命热血;二部自传体小说出炉,他不知滴下了多少英雄热泪。央视主持人敬一丹所说的他写字的过程就是一场战斗,每写完一个字就如同一名战士完成了一场战斗啊!,恰如其分地刻画出了这位平凡英雄的生动雕像。

是什么信念、怎样的力量促使朱彦夫如此地顽强不息、战斗不止?我想应当是潜入其心的中国人的诚信友善信条、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挠精神,时刻支撑着他一路前行。

我们学习朱彦夫,就是要学习他身上所永恒具有并固守着的中国人的诚信友善信条、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挠精神,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什么条件下,都要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最高层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牢记心间,把落实群众路线的要求坚持到底,始终叫响我是共产党员的口号,及时发出有困难跟我来的倡导,争做干事创业的急先锋,争当人民群众的好榜样。况且我们绝大多数党员是不需要付出滚打25年、磨破7副假肢的代价,就可以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追求目标的。

感动中国英雄机长刘传健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刘传健转业回川航的第3年,在美国航空史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

2009年1月15日,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这架空中客车A320-214飞机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

切斯利·萨伦伯格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萨利机长成为最大的英雄。

这样的剧情后来被好莱坞搬上了荧幕,汤姆·汉克斯主演,这正是2016年上演的《萨利机长》。

今天的川航迫降,有人直呼刘传健是现实版“萨利机长”。

然而,电影中的剧情也许能带给人触动,但终究只会让观众难免有置身事外之感。但,当今天险情真真切切发生时,恐惧、焦虑、绝望、悲恸,已经吞噬了川航3U8633航班的乘客。

没有人能够想象死亡的威胁来得如此之快。上一分钟还在闭目养神、下一分钟“轰”一声发出巨响后,氧气面罩脱落,飞机剧烈的颠簸和急速下坠。

我们无法想象当时乘客慌乱,我们可以想象出乘务人员的竭力处置,最大限度让大家镇定。可是求生的本能让很多人被恐惧吞噬了。

一位乘客事后回忆说:「我清楚地知道我在经历一场飞行事故,而我对此毫无办法……我像是沸水里的鱼,一点点被死亡侵袭」。

感动中国吴登云英雄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05位用户喜欢。

8月19日,我参加的夏令营队伍来到了送桥镇吴登云事迹展览馆。馆长阿姨给我们讲了吴登云的先进事迹——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到了我国最西端的乌恰县工作,在乌恰县当了60多年的医生。

这些年里,他获得过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党员和其他许多荣誉奖章。他充满仁爱之心,把乌恰县的人们看作自己的亲人。一个可怜的幼儿被烧伤,需要植皮,他的爸爸着急得直哆嗦,吴登云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13块皮,完成了手术。为了改变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他把一大批同事培养成得力医生,并在戈壁滩建了一座医院。每年,他都要用三四个月的时间翻山越岭,深入牧区巡诊和防疫,全县9个乡的30多个自然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吴登云的女儿吴燕和父亲一起去给山区的人看病时,才发现父亲工作的辛苦不易。1997年5月,吴燕护送了一位身患癌症的民警去乌鲁木齐,在回来时不幸遭遇车祸离世。一生奉献的这对父女,他们的事迹永远不会被遗忘。

感动中国谭千秋英雄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76个字,有2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90位用户喜欢。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不少人,不少事,给人铭记,一提到他们内心的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

司马迁曾在《报任安安书》中提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否真的有那些奉献精神?敢于把生死置之度外,舍己为人,把生的一丝希望留给他人的人?不要说这个社会冷漠,谭千秋以自己的生命讲述了这个世界的温暖。没错,就是那个令亿万人民所铭记和敬佩的谭千秋。

谭千秋的牺牲挽救了几个家庭,却令自己的家人心上蒙了一层灰。匆匆十几载,那位英雄的家人现在如何了?

平凡而不失大爱

在1957年8月,谭千秋出生于湖南省祁东县岩前村中。谭千秋共有四个兄弟姐妹,他在家中排行老大。在那个本就不富裕的年代,多子对于他们本就贫穷的家庭来说,显得更加拮据了。

有多少人以贫穷为借口,当做自己不努力的理由?而对于谭千秋来说,贫寒的家境并不能磨平他的斗志,反而是他努力的动力,让他在学习中更加勤奋刻苦。知识改变命运。读的书越来越多的他,更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3月,谭千秋考入湖南大学的政治专业学习。大学的学习生活更是增加了他的觉悟。在学校学习四年,1982年1月,毕业后的谭千秋被分配到了四川绵竹东方汽轮机厂工作,并且在东方汽轮机厂的职工大学和东汽中学里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在东汽中学担任政治老师的他,再工作几年后,由于教学工作的优秀,被任命为教导主任。据同事说,在日常工作中,谭千秋都很爱护学生。甚至在学校里发现一块小石头都会捡起来,担心学生在急忙之中或者玩耍中受伤。也正是如此,谭千秋被学生和老师成为“最疼爱学生的老师”。

他是一名教师,他爱护孩子,爱护每一个孩子。

最后的一课

在生死抉择的瞬间,在大地震来的那一刻,那间不容发的一刻,是自己逃,还是指挥学生逃跑?在那一刻,容不得思考,那是一个下意识的行为。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便发生了令人心痛而又感动的一瞬。

当时的谭千秋,正当讲到课本的精彩之处,便感觉到整个教室都在摇晃。经历过地震的他立马意识到是地震来了!他马上喊到:同学们,地震了!大家快跑,什么都不要拿!快跑!同学们也都迅速的跑出教室,向操场跑去。

与此同时,地震并没有停止,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剧烈摇晃的教室。剧烈的摇晃下,同学难以保持站立,跑步的姿势。在剧烈的震感下,仍有4名同学难以跑出教室。建筑物撑不了多久了,眼见得石块将要掉落。

还在教室的谭千秋做出了令他人觉得艰难的决定,他迅速的把剩下的四名同学拉到了课桌底下,自己却弓着脊背,双手撑着桌子,以自己的身躯紧紧的护住桌下的四名学生。水泥板,石块重重的砸落在他的身上……

那一刻,也许他的身上是极其疼痛的,但内心应该是热络的。当时的汶川地震级数很高,距离汶川不远的东汽中学也沦为了废墟。当次日,前来营救的官兵们,搬走压在谭千秋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他们禁不住的热泪盈眶。

不知他对学生有多少爱,才能如此承受这千斤压体之痛。废墟下的谭千秋,身体呈现一种保护的姿态。双臂如同雄鹰展开双翅一般,身体伏在课桌之上,护着桌底下的四名学生。50多岁的谭千秋,用自己的躯体,为他们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为那四名学生换来了生的希望。

大爱千秋

叶落归根,魂归故里。5月17日,谭千秋的遗体被送回老家祁东县。祁东县政府以及群众们,为谭千秋重回家乡,举行了隆重而又沉重的欢迎仪式。谭千秋走了,悲壮而又重于泰山的走了。他是一个丈夫,一位父亲,一个儿子,他给其他人们带来了温暖,却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悲伤。

慰问金慰问不了他们受伤的心,乡里们的安慰抚不平他们内心的悲伤。在当年,谭千秋先后被追授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党员、抗震救灾的英雄、革命英雄等荣誉称号。救人英雄谭千秋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救人的大无畏精神和他无私的爱将会永远感动和温暖着我们。

后来,东汽中学重建,在学校的食堂旁是一尊谭千秋的金色雕塑,来纪念谭千秋的救人事迹。同时,也希望谭千秋的大爱永留人间,让更多的人拥有大爱,感受大爱。从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到生活逐渐归于平静,一切都在变化着,不变的是谭千秋遗孀张关容对他的思念。

在这个谭千秋牺牲之地,重建了东汽八一中学。而张关容也一直在这里担任高中英语老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她在这里做着和谭千秋生前一样的工作,爱护着这里的每一个学生,似乎和他同呼吸同样空气。

身为女儿的谭君子,也处在悔恨之中,悔恨自己没有多陪陪父亲。上了大学后的她,便少了与父亲的联系,在出事前的两天也只是发了简短的讯息。当父亲谭千秋出事前,谭君子便已经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了。虽然经历了父亲去世的沉重打击,但谭君子谨遵父亲教诲,继续努力学习,后来在哈弗大学深造。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刻。谭君子受父亲的影响,在之后的日子里她也不断的做着公益活动。她曾说,她想像父亲一般做一个有爱有温度的人。

时过境迁,先人已逝。虽然人已不在,但无私奉献的精神永存。谭千秋一生平凡,也正是他的平凡,他的质朴纯真,才更能在危险之际体现他的本色。

老英雄孟泰事迹和精神感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72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孟泰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事迹为新中国数代人传颂。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东北人民开始进入大规模经济恢复和建设的新时期。这年冬天,孟泰带领全家跟随解放军从通化铁厂回到曾经工作过的鞍山钢铁厂。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破坏,鞍钢只剩下一个空壳。望着千疮百孔、七歪八扭的高炉群,孟泰心痛不已,暗下决心要为国家分忧解难。,

从此,无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孟泰总是奔波在十里厂区。他冒着严寒,刨冻雪抠备件,迎着臭气,扒废铁堆找原材料。手碰伤了不喊疼,脚冻破了不叫苦。每天泥一把、油一身、汗一脸,拣回一根根铁线、一颗颗螺丝钉、一件件备品。在他的带动下,全厂工人都行动了起来,在短短的数月内,回收了上千种材料,捡回上万个零备件。这些;宝贝疙瘩;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并为恢复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1964年,孟泰担任了炼铁厂的副厂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依然朴实无华,朴素如初,坚持不脱离群众,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其间,他搞了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英雄;孟泰;。

《人民日报》1999年08月24日第4版

工业战线的老英雄――孟泰,

孟泰是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

1898年他生于河北丰润县一个贫农家庭。18岁那年,家乡大旱,他只身闯关东,到抚顺栗子沟当工人,后来到鞍山,进了日本人开的制钢所。

1948年2月,党派孟泰参加通化铁厂高炉的修复工作,他带领着伙伴,只用35天就修复了原定80天修复的两座高炉。

1948年底,孟泰回到鞍钢。为了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中央要求鞍钢迅速恢复生产。当时配件奇缺,孟泰领着工人刨开厚厚的冰雪,把埋在地下和废铁堆里的各类器材一件件收集起来。几个月后,大大小小收集了上千种、上万件。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到1949年6月7日,鞍钢炼出第一炉铁水,炼铁厂修复的3座高炉用的材料,没花国家一分钱。孟泰成为鞍钢人的旗帜,他的名字传遍全国。

1950年8月的一天,4号高炉发生爆炸;孟泰置生死于度外,摸索到炉台上,关上冷却水开关,避免了一起炉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又有一次,3号炉炉皮被烧穿,孟泰冒着烈火用几条浸水的麻袋堵住裂口,化险为夷。孟泰被大家称为;老英雄;。

孟泰也是刻苦钻研科学技术的模范。他对高炉上密如蛛网的1000多根冷却水管了如指掌,总结出一套高炉循环水系统维护操作法,被称为;孟泰操作法;。他亲手建立了;孟泰储焦槽;,每年可以节约上千吨焦炭。他为配矿槽研制了防暑降温设施,改善了作业环境,同行管他叫;高炉神仙;。

五六十年代,他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

1957年,他担任炼铁厂副厂长;1961年,担任鞍钢工会副主席。1966年;--;开始后,鞍钢陷于混乱,他在被诬陷、被打倒的逆境中坚持工作,并抱病去北京,向中央反映情况。

1967年6月,中央着手解决鞍钢问题,周总理特邀孟泰赴京。同年9月30日,孟泰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有一次,雷锋又到驻地附近的张家堡去看望乡亲们,没想到,碰见张二狗跟张大剩打架。

在雷锋同志跟乡亲们的拉扯之下,才让他们停下来,不过两人都受伤了,头破血流的。

雷锋同志赶紧问这是怎么回事。张二狗嘴巴快,就说:“解放军同志,你给评评理,这个张二狗,他家建房子,房子比我家高一尺,这还不说,他家的飞檐正对着我家的大门,这不是明摆着要害我家嘛!”

雷锋一看,果然是这样,就对张大剩说:“你办事可不厚道啊,利用封建迷信那一套残害革命同志,快把房子拆了!”

张大剩也一脸无奈,说:“雷锋大哥,我家好不容易凑点钱建房子,如果拆了重建那不够钱啊!我知道错了,你帮帮忙,想想办法吧!”

雷锋同志经常到张家堡,知道他说的也是实情,就皱着眉头想办法,最后,他说:“张二狗,你在你家屋顶放一块一尺高毛某某的相,这样就跟他家一样高了。主席光辉万丈照四方,也不怕他家的屋檐。”

两个人都说好,围观的群众也拍手叫好,都称赞:“真是人民的好子弟兵啊!”

雷锋的故事15在4月15日的上午,我借来了同学的《雷锋的故事》这一本书,下课时一翻开这本书,就再也舍不得合上了。我被雷锋叔叔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雷锋叔叔在帮助乡亲父老时,从来不拿乡亲们的一针一线,除了用部队上发的补贴来买必须的生活用品,其他的都为老百姓买米、油了。他的一生为人民、为党、为祖国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就拿“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事来说吧。雷锋在到安东出差的途中,他看见售票员十分忙碌,他就为乘客们倒水、送午饭、打扫卫生等,到顺德后,他发现了一位妇女把票丢了,还为妇女买了票。雷锋叔叔这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多关心别人,比如:某同学受伤了,我们应该及时送她去医院,并且将他的事告诉其父母。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位小雷锋多帮助别人。使雷锋叔叔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使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氛围中。我们小学生也应该多帮助别人,不是有句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吗?”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为探索出中国人自行设计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在发动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吴大观建起了新中国第一支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队伍,这支当时不到 100 人的队伍披肝沥胆、忘我拼搏,以设计室为家,全身心推动发动机研制工作。1977 年年底,已经年过六旬的吴大观从沈阳 606 所调到西安 430 厂。他说:“我 62 岁要当 26 岁来用。”他把自己当成一台发动机,高负荷、高效率运转,技术上精心指导,工作上严格要求,学习上分秒必争。

吴大观曾说:“投身航空工业后,我一天都没有改变过自己努力的方向。”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的初心也从来不曾动摇。1982 年,吴大观调到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常委。他说:“我有看不完的书、学不完的技术和做不完的事。”他用 5 年时间钻研新技术,写下上百万字的笔记,总结了几十年的工作心得,尽心竭力为航空发动机事业思考、谋划。在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大观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于是,吴大观等 9 位资深专家联名上书党中央,“太行”发动机项目得以立项。18 年后“太行”终于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历史性跨越。

吴大观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卓越贡献,为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后来者树起了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他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品德情操、毕生的拼搏奋斗,忠诚践行了中国航发人“国为重、家为轻”的家国情怀和“择一事、终一生”的价值追求。

感动中国英雄人物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中央电视台虽然年年都有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就是在为这些曾经奉献过的人送上一束花、端上一个奖杯。这个有意义的节目虽然已经举办十年了,但这才是我看到的第一次,我对此有很大的感触。

在这个简单却又美丽的舞台上,走上去的人的事迹各有不同,但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动,是因为这里包含了责任、理想、大爱……

胡忠和谢小君是一对夫妻,他们和女儿一起来到了草原。胡忠在孤儿院里教书,一旦他知道哪里有孤儿,他就会不辞辛苦地把这些孩子接回来,教他们知识、给他们人间真爱。胡忠说:“我是个志愿者,我喜欢这些孩子,这些孩子也非常需要我们。在做这份工作时,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这是我的责任。”这对夫妻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责任、什么是人间真爱。

吴孟超是个医生,他有个病人叫王甜甜,她的肝上长了一个肿瘤,吴孟超考虑到甜甜的肿瘤是良性的,用肿瘤切除的方案是可行的,但他同时也知道,肿瘤所在的位置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别的医生都不愿意为甜甜做手术。可吴医生说:“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我应全力以赴地去做这个手术。”最后手术成功了!

从“感到中国”的节目中我感受到了责任和努力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象他们那样,永远肩负着责任、背负着理想,传播着人间大爱,那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感动中国王进喜英雄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3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53位用户喜欢。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提起王进喜,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他的这句名言。1923年,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0年春,他通过考核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提起王进喜,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他的这句名言。

1923年,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0年春,他通过考核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都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是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黑龙江大庆展开。王进喜从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耸立荒原。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王进喜带领全队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王进喜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呐!”

然而,常年的过度劳累使得“铁人”的身体比常人提早垮了。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因胃癌晚期不幸病逝,年仅47岁。

临终前,他用颤抖的手取出一个小纸包,交给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领导。纸包里面是他住院以来组织给他的补助款和一张记账单,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一分也没有动。王进喜说:“这笔钱,请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难。”

曾经发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的王进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

烈士雷锋的英雄事迹简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雷锋背残疾人过河

有一次,雷锋和战友执行森林防火巡查任务,在一个深山里,有一个小山村,一条小河从村中间穿过,以前这条河上有一座木桥,可不久前被河上游漂下来的木头给撞跨了。村民就只好从水里的石头上过河。

雷锋和他的战友经过这条河时,看到河上没有桥,有只好从水里的石头上过河。雷锋正在过河的时候,河边来了一个人,一个残疾人,从地上爬过来的。

雷锋的战友看到这个人都捂着鼻子,赶紧走开。因为这个人一身猪粪狗屎,披头散发。

那个残疾人在河边停下来,嘴里喊:“解放军同志们,帮帮我,我要过河!”

其他的战友都躲,这人太脏了,只有雷锋不躲,他一把将残疾人背过河,还专门等这个人办事完,又帮忙把他背回来。

战友们都对雷锋同志竖起大拇指,说:“雷锋同志真是好样的!”

钟南山抗疫英雄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在经历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让整个中国,甚至世界都知道了这位如今84高龄,还在为疫情奋战一线的“民族英雄”钟南山院士!而在之前或许大家对于钟南山这个名字和人并不了解,只知道他是一名医生!而在疫情来临之后他的表现却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一辈子!

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社会,医生这个职业说起来就是:救死扶伤的伟大职业!尤其是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刻,作为一名医生更需要挺身而出,帮助那些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而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完全可以享受着退休的晚年生活,却并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奋斗了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前线工作中!

而钟老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了!早在2003年的时候,大家对于这一年最不陌生的莫过于当时的非典了,一度造成了恐慌!而当时的钟南山担任了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组组长。这个“担子”,他自己也知道是多么的重要!并主动提出:“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那一年,他67岁。医护人员们在钟南山的带领下,经过不懈努力和强有力的隔离,以及糖皮质激素疗法和夏至温度的升高,非典在同年的六月份终于控制了这场“危机”!钟南山院士也因此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

在生活中钟南山院士的座驾,是一辆丰田皇冠!而相信对车子了解的朋友们或许会清楚,丰田皇冠这款车的性能和豪华感还是相当不错,而钟老的这款皇冠已经开了十多年了,市面上早已停产,而网友纷纷表示这么“老”的车子,为什么还不换呢?

据了解这款丰田皇冠还是院里给他配的车子,要知道在当时能拥有一辆这样的“公家车”,说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地位了!而钟老能够坚持十多年不换这款车,说明我们钟老在生活中真的是非常低调了!

要知道这样一位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国士”,换辆好一点的车子都无可厚非,但钟老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我们祖国的医学研究上,光凭这点怎么能不让我们国人对他肃然起敬,更何况钟老这一生为我们中国做出了太多的贡献!在此小编由衷希望我们中国的这位“国宝”,身体健康!也为此次疫情钟老及众多医护人员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你们辛苦了!

独臂英雄丁晓兵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78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01位用户喜欢。

丁晓兵,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校军衔。

丁晓兵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10月入党,1984年在执行军事任务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历任战士、排长、学员、指导员、干事、教导员、政治处主任等职。

丁晓兵同志入伍20多年来,牢记使命,献身国防,以伤残之躯续写人生辉煌篇章。他自强不息,争创一流业绩,任指导员期间,所在连队被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任营教导员和团政治处主任期间,所在单位年年被评为先进。他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带兵特点规律,总结归纳出“心理自我调节12法”、“群众性教育20法”等105条带兵经验,被上级推广。他关爱部属,以情带兵,先后捐款5万多元救助67名家庭困难的干部战士。在他的教育帮助下,28名后进战士被转化,30多名战士考上军校,17名战士直接提干。

丁晓兵的先进事迹,较好地回答了当前领导干部怎样做人、为官、谋事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典型的示范作用,他是新时期模范践行“x”重要思想的优秀代表,是立足本职有作为、清正廉洁形象好的领导干部标兵,是永葆英雄本色、追求高尚人生的功臣楷模。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体现了与时俱进、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战斗精神;体现了用权为公、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体现了执政为兵、心系基层、情系士兵的公仆情怀;体现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模范行动。

丁晓兵被武警总部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后八次被所在部队树为师“优秀干部标兵”,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曾荣获“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全国自强模范、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等荣誉称号,先后受到等同志的亲切接见。2005年,他又被武警总部确定为学习实践“x”重要思想先进个人。

每当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共和国军人都要举起右手致以崇高的敬礼。在这个队列中,有一个人用的是左手。他,就是武警某师政委丁晓兵。

丁晓兵1965年9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他在一次执行侦察任务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丁晓兵被破格提干,荣立一等功,并荣获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

1988年,丁晓兵以全优的成绩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毕业,放弃了留校或进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打起背包来到基层部队。为练习左手投弹,他连着拉断6根背包带;练端枪,战士们在枪头吊2块砖、定型半小时,他吊3块砖、定型45分钟,肩胛常常被磨得血肉模糊;练卧姿射击,他每天几十次、上百次连枪带人扑倒在地,左半身总是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皮破血流更是常事。当年底,部队军事训练考核,8项课目中丁晓兵得了7个优秀。

20多年来,丁晓兵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保持着“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军人本色。当指导员4年,他所带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被南京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当宣传干事,他扎实深入采访,先后在军地报刊发表100多篇稿件,被南京军区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当教导员,他所带营连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营”;当团政治处主任5年,政治处年年被评为“先进政治处”;当团政委,团队被武警部队评为“抗洪抢险先进单位”。从指导员到团政委的5个岗位上,丁晓兵所带单位获得的奖牌、证书和奖杯累计达288个。

丁晓兵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仅读书笔记就写下900多万字,他结合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带兵特点和规律,总结归纳的“心理自我调节12法”“群众性教育20法”等105条经验被上级肯定和推广。他关爱部属,以情带兵,先后捐款5万多元帮助67名家庭困难的干部战士。

丁晓兵身上至今还有20多块弹片。20多年来,他先后数十次参加抗洪抢险、扑救山火等急难险重任务。他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2007年,当选党的x大代表;2008年,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烈士雷锋的英雄事迹简介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09位用户喜欢。

今年3月5日是雷锋日,我阅读了《雷锋的故事》,从中我明白了,刻苦钻研总会迎来成功。

本书主要讲了,在童年受尽折磨,失去亲人的雷锋,在长大后的日子里,坚持参军为人民服务而且虚心求教,刻苦钻研的故事。

雷锋,是刻苦钻研的,他为学习毛泽东的革命精神,宁可熬夜学习不睡觉,而他也不是白看,在书上做了满满的笔记,他比谁都起来得早,比谁都睡得晚。他这样坚持刻苦钻研,非常值得我学习。

纵观古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比如悬梁刺股这个故事,一个人想夜以继日地读书,但又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扎在灯上,只要他一犯困,头发就会被扯着,就会让他清醒过来;又有一个人也想熬夜读书,他就把刀拿在手上且对着大腿,他一困,刀就会刺一下自己,这样就可以认真读书了。这两个人最终在科举考试中都表现优异,都考取了进士。

反观自己,环境比雷锋好得多,但没雷锋那么爱学习,刻苦钻研,每次看书都是父亲催着去的,也只看书,不做笔记,读了一遍就不想再读第二遍了,有些词不会就直接跳过,书一旦读完,就扔下它不管了。

我要学习雷锋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孔子说:“要把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我想人生就是这样。

人民英雄麦贤得事迹简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29个字,有4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麦贤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他在永载史册的“八六”海战中,在头部被弹片击中、脑液外流、神志处于半昏迷的情况下,坚守岗位,坚持战斗3个多小时的壮烈往事。

“八六”海战发生于1965年8月6日。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这样:已经逃到了台湾的蒋介石不甘心失败,经常派飞机到大陆进行空中侦察活动。

老覃在上周写的《1962年,伟人见到导弹部队的英雄岳振华,连说了三次“打得好”》讲的就是我地空导弹部队543部队利用萨姆-2导弹接二连三地击落国民党空军窜到大陆上空的RB-57D高空侦察机和U-2高空侦察机的精彩故事。

除了派飞机进行空中侦察活动,老蒋还时不时地通过飞机空投、军舰运送等方式向大陆派遣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务

这不,1965年8月5日晨,国民党海军巡防第2舰队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运载着大批特务,偷偷摸摸地由台湾左营港出航,鬼头鬼脑地向我福建东山岛附近驶来。

这个“剑门”号的前身是美国的“海衙”级舰队扫雷舰“巨嘴鸟”号,满载排水量达到1250吨,是一艘庞然大物。

“章江”号原系美国海军猎潜舰PC-1232号,满载排水量只有“剑门”号的三分之一,但战斗力也不弱,配备有火炮5门,其中最大口径达76.2毫米,还有火箭(组)1座,深水炸弹投射器4座,雷达1部。

战斗在8月6日1时42分打响,

我军投入战斗的是4艘护卫艇和11艘鱼雷艇。

护卫艇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高速护卫艇,正常排水量为121.4吨;鱼雷艇为P-4级鱼雷快艇,标准排水量为21吨左右,和敌人的两艘军舰根本不在同一个级别。

但我军敢于亮剑,敢于与一切来犯之敌较量。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我军利用近战、夜战的特点,对敌舰采取分割包抄,各个击破的策略,战斗从8月6日1时42分激战到5时22分。

其中,敌“章江”舰被击沉于3时33分;敌“剑门”号被击沉于5时22分。

敌巡防第2舰队少将司令胡嘉恒以下170余人被击毙,“剑门”号中校舰长王蕴山等34人被俘,只有5人成为了漏网之鱼。

我军无一艘舰艇被击沉,但牺牲了包括601护卫艇艇长吴广维在内的4名同志,有28人负伤。

负伤最重,表现最英勇的是611护卫艇机电兵麦贤得。

611护卫艇在战斗中一马当先,率先命中敌人。

但它冲锋最前,多次被炮弹打中。

战后统计,其被炮弹打中次数高达17次。

611护卫艇因此损坏严重。3部主机被打坏,前舱进水。

麦贤得在头部被弹片击中,头部失血过多,眼睛不能视物的情况下,凭着自身练就的熟练技能,熟练地排除了舰艇故障,保证轮机了正常运转,使611护卫艇依然保持着坚挺的战斗力。

海战接近尾声时,国民党的飞机赶到了战场上空,正准备对我舰艇进行报复,我军的战斗机群也及时杀到。

国民党的飞机被我军的阵势所震慑,落荒而逃。

“八六”海战,是新中国海军史上的第一仗,也是歼敌最多、战果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海战。

此战结束,我军取得了近海的绝对制海权和制空权。

1965年8月18日,伟人在接见击沉美制蒋帮军舰的海军舰艇部队代表时,兴奋地说:“这一仗打得很好,充分地发挥了我军近战、夜战优势。”

随后,人民解放军海军分别授予611号护卫艇以“海上英雄艇”、119号鱼雷艇以“英雄快艇”称号。

558护卫艇艇长戴寿怀、梁镇祥、彭德才、伍振业等被授予一等功臣。

麦贤得获“战斗英雄”称号。

不过,麦贤得被弹片削去大片头盖骨,部分脑组织外露,弹片插入脑部,脑神经遭受严重伤害,神志不清,肢体瘫痪,生命垂危。

伟人忧心如焚,下令要求组织全国最精干的医护力量进行全力抢救,还下令专门开辟了由汕头到广州的空中救护通道。

在伟人的关心下,英雄起死回生,被救活了过来。

之后,又经过4次大型脑手术,麦贤得颅脑中的弹片被取出来了。

缺失的部分头盖骨由新植入的两块有机玻璃片代替。

1967年11月底,麦贤得终于康复出院。

1967年12月3日,麦贤得和其他400多名海军部队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伟人的亲切接见。

伟人称赞麦贤得是“钢铁战士”的话,被外界知悉后,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其中的纪实文学作品《钢铁战士麦贤得》被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

感动中国王进喜英雄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3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2位用户喜欢。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大庆,它有着非常光辉的历史。我的家乡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他就是被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爷爷。10月17日我们外国语学校组织初一年级的全体同学,徒步从外国语学校到铁人纪念馆参观。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徒步走这么长的路。一开始走的时候,我感觉微风轻轻拂着脸庞也轻抚着树叶,有的金黄的树叶打着旋从树梢飘落到我们身上,像是与我们玩耍。明媚的阳光轻柔的洒在我们的身上,使我们的心情也像阳光一样明媚。走了一些时候,风好像不再那么轻柔了,像刀子一样割着我们的脸。阳光也没有了刚才的柔和,只剩下刺眼的光芒,让我们睁不开眼睛。刚开始轻快地脚步,也变得沉重的。但是,远远的看到纪念馆门前铁人手握刹把的巨大雕塑时,我们又来了精神。向我们的目标快步走去,铁人纪念馆终于到了。

在登上铁人纪念馆楼梯时,我留意的数了一下它的台阶有47级。我从前听说47级台阶代表着铁人的一生47年。我不禁想起他曾经说过的:“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的确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入纪念馆。步入大厅就能看到一面墙,。那是以王进喜爷爷打头的老石油工人们的棕色的石雕。每个人雕刻的栩栩如生很是高大、宏伟。引得我们驻足观望了很久。紧接着我们进入左侧通道。首先是铁人生前一部分遗物的展厅。王进喜爷爷实在太节俭了。他有一顶狗皮帽子又破有旧,真不知带了多少年呀!上面沾满灰白色的粉尘,给我直接的感觉就是他当年跳入泥浆中溅上的泥土。那件棉工服,早已破旧不堪,我看到衣角部位都露出白色的棉絮,蓝色的衣服表面都被洗的发白啦!看来已经穿了很久。王进喜爷爷就是这么节俭。党组织想尽办法对困难职工给予补助,像王进喜这样全家10口人的困难家庭每月有30元的补助,王进喜自己从来不花,他把这些钱省下来都补助给困难职工了。为我们树立了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形象。

感动中国英雄人物事迹介绍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7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第一次写周秀芳的故事时,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对于大多数鄞州人来说还是一个很遥远很陌生的地名。记得当时某位与贫困学子结对的爱心人士,一个字一个字告诉记者,那些陌生的镇名、村名、校名应该怎么写。

如今,不仅溆浦山区已经成为大家所熟知的爱心汇聚之地,还有源源不断的人群,在那山路上,用脚步丈量着属于他们的公益历程。

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那个滚烫的名字——周秀芳。

记者在溆浦的第一站是北斗溪镇桐林希望小学,是她牵线捐建的29所希望小学中的第一所。

“下雪天,孩子们在没有门没有窗户的教室里上课,小脸冻得通红。”这样的.情形,每一次在记者脑海浮现,只为了与眼前高山之上,树木清幽,校舍崭新的景象作对比。

每一次去桐林,一路都是“过山车”般的转弯,惊心动魄的山路,同行的新闻界同仁,有人在半路就吐了,有人到第二天还晕着。

这样的山路,恐高、膝盖疼痛的周老师,走过了4年。

在那些希望小学,每一次都会出现的画面是,周奶奶被孩子们围在中间,他们亲热地叫着她,好像是在叫着自己的亲奶奶,他们还总会拿出画之类的小礼物,送给周奶奶。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身影,灿烂的笑容,与周围山区的环境,与他们身后一个个贫困的家庭,形成了一种反差,给初见的我们带来强烈的震撼,总是有人当场湿了眼眶。

在孩子们中间,她的笑容热情亲切,她的声音温柔随和,她叫得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她会问起他们家人的近况,她会勉励大家要努力学习,她会随时随地教导学生,从握笔的姿势到正在做的数学习题。

是奶奶,也是老师。从她身上,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爱被重视的幸福。特别是一些身体上有些病残的孩子,依偎在她身边时,脸上的神情特别踏实。

在山村的小学,听着孩子们的声音,看着那一条条曲折而漫长的山路,曾经,这些孩子们为了上学,每天要走上几个小时。

也只有走到这里,看到她和孩子,才会更加明白,那一所所希望小学,那些因为她而来的支教、送教的老师,对于孩子们,对于山区的未来,所具有的意义。

她因此成为所有人的“周奶奶”,孩子、村民、家长、学校老师、县城里社区的居民以及记者在溆浦不同场合遇到的人们,都知道她。

她实实在在感动着溆浦,感动着湖南。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征文(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