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栏目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7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0-06 19:40:02 热度:24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有座广场因一名14岁少年的名字而得名。赖宁,这是在当地家喻户晓的救火少年的名字。31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一直保留着对他的深切怀念。

赖宁1973年出生于四川雅安市石棉县,从小就充满着一股子山里孩子那种冒险劲,山上的石头、野花、小动物,都是他探索未知世界的对象。在他的背包里,永远都会放进一把榔头,遇到奇异的石头,就会敲敲打打。他曾说:“将来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

上学后,赖宁和几个玩伴组成了“金龙探险队”,经常去山上探险寻宝,赖宁就是他们的“头儿”。赖宁儿时的伙伴李林洲说:“赖宁课余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地质、生物、无线电、化学等都在看。所以山上很多石头,他都认识,还带回来给同学看。”由于石棉是火险区,每当发生山火,他们“金龙探险队”的队员都会主动上山去帮助大人灭火。

1988年3月13日,是石棉人不会忘记的日子。当天下午3时左右,山上突然起火,县城周边的森林、卫星接收站和油库都面临巨大危险。赖宁得知火情后,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就和生病在家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一下楼,赖宁就飞快地直奔火场,伙伴们也随后赶到。大家在现场找了一些松枝灭火,但火势非常凶猛,赖宁和他的伙伴们只能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在众人的努力下,火被扑灭了,但当人们第二天上午发现赖宁时,赖宁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勇敢救火英勇牺牲的事迹被广泛传扬。1988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赖宁为革命烈士;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

水火无情,面对危险,内心都会有恐惧。人们呼唤英雄,是因为希望在危机时刻,能有人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每逢节假日,来石棉县赖宁纪念馆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馆内陈列着赖宁的照片,照片中赖宁的脸孔虽带着稚气,但神情坚毅,让人肃然起敬。“赖宁身上有一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这种品德永不过时。”有参观者说。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07位用户喜欢。

1988年3月13日下午3点38分左右,石棉县海子山因电线短路发生山林火灾。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刚写完作业的赖宁一下楼就看见了冲天的火焰。他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就飞快地直奔火场。 赖宁跑到山上,挥动松枝奋力灭火。他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县领导,命令用汽车将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

赖宁、周伟、王海等同学也被拉上了车。在车上,有个同学遗憾地说:"唉,今晚看不成电视剧《再向虎山行》了。"赖宁却风趣地说:"那我们就再向火山行!"一车人都笑了。山间的火势越来越猛,烧焦的枯枝败叶在火焰的冲腾下漫天飞舞,发出噼啪的爆响。天黑了,山陡路滑,风助火势,野火更猖獗了。

虽然被大人一次次拉走,他还是偷偷溜回去继续扑火,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库都平安无事了。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赖宁牺牲了,在赖宁纪念堂中间的水晶棺里,放着用队旗绣制的被子盖住赖宁的遗体。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在石棉县,“赖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31年前,还在上初中的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奋不顾身地参加扑救山火,意外牺牲。31年过去了,人们一直深切怀念着这位年轻的救火英雄,就连年少的孩子们也熟知他的事迹。

赖宁出生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从小成绩优异,酷爱冒险,他喜欢到山上去玩,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他涉猎广泛,地质、生物、无线电、化学等都在他的兴趣范围内,他立志要做一名科学家。

在学校,他爱学习,爱帮助同学,深得大家喜爱。一场意外的大火,却让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是1988年3月13日,那天,石棉县一座山林突发山火,风很大,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山上森林连着森林,山下有一座石油油库和一座卫星电视转播台,如果火势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石棉县几乎全县出动,上山扑火。赖宁写完作业,出去找伙伴们玩,远远地就看见冲天的火焰,便和同学们直奔火场。

大家在现场找了一些树枝灭火,但火势凶猛,赖宁和他的伙伴们一次次冲向火海。在众人的努力下,山火终于被扑灭。直到第二天,人们才找到赖宁,但他已经牺牲了。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勇敢救火英勇牺牲的事迹被广泛传扬。1988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赖宁为革命烈士;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多年过去,石棉县建设了一座广场,以赖宁的名字命名。赖宁的故事,正在一代接一代地讲下去。

城北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马宝经常听爷爷奶奶说起赖宁的故事,每次听后他都十分感动。他说,一个人的责任不在于他年龄的大小,而在于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作贡献。他在这次班会中更加受教育,他说,要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向着目标努力前进。

“赖宁学习优异,品德也十分高尚,他有很明确的人生目标,他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城北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王佳旭说,赖宁的事迹,激励着她更多地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去帮助别人。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41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他曾被学习评委"三好学生",因成绩优异被告知可以免试进入重点中学,可他却果断拒绝:"我要参加考试!名额让给其他同学。"

他就是四川省石棉县年仅14岁的救火小英雄赖宁,曾在森林灭火中,与大火搏斗了5个小时左右英勇牺牲了。

赖宁一出生就成了父母眼中伤脑筋的调皮鬼,五岁那年,母亲硬是把赖宁拖到了幼儿园门口,可是上学后的他仍改不了调皮捣蛋的习惯。

一次,赖宁放学后带着2岁大的妹妹去河边玩水,堆沙子,把鞋子脱了在沙堆上踩,晚上回家时发现鞋子被河水冲走,只好光着脚领着妹妹回家。

每次母亲都会训诫他不许淘气,不许带妹妹去危险的地方玩,可他总是记不住。虽然赖宁自小调皮捣蛋,但是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始终都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赖宁就一直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他对待工作很认真,成绩也很拔尖,年年被评委三好学生或者是优秀学生干部。五年级的时候,他就获得了"红领巾读书读报"竞赛活动的奖章。

在书法和绘画方面赖宁也很有天赋,曾分别获得过雅安地区少年绘画比赛的二等奖,以及全县少年书法比赛一等奖。

赖宁在学习当中还有很顽强的意志力,一次体育考试,其中有一个跳绳的项目,赖宁怎么也跳不过,他的双脚不是跳早了,就是跳迟了,同学们被他跳绳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尽管那么多人围着他笑,可他仍然不肯罢休,露出一副不服输的神态,一声不吭地摇着手中的跳绳不停地跳着。

后来,班主任老师和体育老师跟赖宁讲了跳绳的技巧,他反复练习,即使双脚都跳肿了也没有放弃,终于赖宁学会了跳绳,并且顺利通过了考试。

由于赖宁一直是一位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小学毕业的时候,学校根据他的表现,推荐他免试直接升入石棉县重点中学。

当班主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赖宁的时候,他摇了摇头说:"不!老师,我要参加考试。请老师跟学校反应,把这个名额给其他同学,我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检测一下我所学的知识有没有学好。"

因为赖宁坚持要参加考试,后来经过学校研究,同意了他的要求。成绩被公布后,赖宁以全县城乡所有小学毕业生统考成绩第一名,被石棉市重点中学录取。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却被熊熊大火无情地夺走了生命。

在一个十分然热的星期天,赖宁听到外面有人呼叫,出去一看是山那头着火了。由于高压线短路引起大火,火势异常凶猛,当天刮着八级大风,火苗一直窜到树顶,比树顶还要高好几米。赖宁二话不说叫上同学一起沿着山路奔向火场。

很快赖宁来到火场,为了保护国有森林,以及当地广播电台等其他设施,赖宁拿起树枝不断地扑打燃气的火苗,火势很大烟也很大,他没有害怕也没退缩,拼了命的奋力救火。

当消防人员发现赖宁后,怕他有危险,便叫人把他和其他同学一起送下了山。

可是,赖宁到达安全地点后发现山的另一头也燃起了大火,看着眼前的浓烟不断,他不顾周围人劝阻,快速跳下车向起火地点冲去。因为火势太大,赖宁很快被大火吞噬了,第二天赖宁被消防员找到时,他依然还保持着灭火的动作。

随着岁月的流逝,赖宁的名字逐渐被人们淡忘。可对于赖宁的母亲来说,2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对儿子赖宁的思念却从未减少。那年夏天的一场大火,不仅夺去了一个14岁孩子的生命,而且也给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小英雄赖宁舍身救火的事迹传遍了中国大地,赖宁精神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赖宁牺牲后不久,他见义勇为的精神被写进中小学教材,同时他也被评选为感动中国人物,成为了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标杆。

可是,经过一番改动后,赖宁的事迹从教材中被撤除。

因为国家是在保护未成年人,不提倡小孩子做这样危险的事情。

赖宁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应该被大力宣传,但是小孩子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应该盲目的见义勇为,要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大家觉得呢?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52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86位用户喜欢。

赖宁,英雄少年,1974--1988。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时,下同),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赖宁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赖宁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

赖宁事迹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他的名字就叫赖宁。那天下午3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吹倒,造成电线短路,引起了大火。风助火威,火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远。此时,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赖宁看见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就去扑火。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赖宁壮烈牺牲

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库都平安无事了。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小英雄赖宁事迹 赖宁3次上山灭火

赖宁的家乡石棉山区是火险区。 赖宁读小学的时候曾3次上山灭火。他做了这些事,既不写出来,更不告诉别人,直到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老师们才知道。1988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下午3点半,县城附近的山林因电线短路引起大火。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赖宁写完作业,和有病卧床休息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妈妈特意嘱咐:"外面风大,别走远了!" 下了楼,赖宁一眼便瞧见了冲天的火焰。他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就飞快地直奔火场。 赖宁跑到山上,挥动松枝奋力灭火。高达二三十米的火焰,狂烧猛窜,赖宁和他的伙伴英勇顽强,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县领导,命令用汽车将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赖宁、周伟、王海等同学也被拉上了车。在车上,有个同学遗憾地说:"唉,今晚看不成电视剧《再向虎山行》了。"赖宁却风趣地说:"那我们就再向火山行!"一车人都笑了。山间的火势越来越猛,烧焦的枯枝败叶在火焰的冲腾下漫天飞舞,发出噼啪的爆响。天黑了,山陡路滑,风助火势,野火更猖獗了。"我要下去,我要下去!"赖宁跳下了车,王海和周伟也跟着跳了下去。三个人手拿松枝,又一次去迎战烈火。山上的狂风左一股,右一股,撩拨得火焰东奔西窜。9点钟左右,天全黑了。赖宁、王海和周伟三个同学被大火截住了退路。忽然一阵狂风刮来,把离他们10多米的一片大火呼地吹到他们身边。风向一变,赖宁就和同学们失散了。 赖宁独自在火中向山上攀登。他的双脚迈开弓步,他的双手紧紧地抱着一棵小树......

赖宁的精神

赖宁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65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79位用户喜欢。

水火无情人有情,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中国人民的骨子里刻着对于水火天灾的恐惧,但面对灾难总要有人迎难而上。这些英雄从无情的水火当中保住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他们中的不少人却永远葬身于此。

不少80、90后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过去的课本当中有这样一篇课文叫作《少年赖宁》,课文讲述了15岁救火英雄赖宁的故事,时至今日,他的故事早就已经消失在了教科书中。

赖宁出生于1973年10月,他的家乡四川省石棉县多山区树林,每到春季常常会发生山火。赖宁从小就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他学习认真刻苦,为人活泼善良,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邻居亲戚,没有不喜欢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儿的。

除了学业优秀,赖宁还十分关注社会大事,在10岁那年就曾写信给当地政府,请求政府严格打击乡村的随意捕捞行为。赖宁的家离林区很近,每当发生山火时,他站在家中就能看得到,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曾主动上山帮消防队员扑灭过山火,在当时还得到了林业局的表扬,就这样,赖宁成了当地有名的救火小英雄。

1988年3月13日下午3点左右,石棉山区又一次发生了火灾,这次火灾是因为山区电线短路导致的。

春季多大风,山火随着风刮变得越来越大,当时赖宁刚午休起来还没有去上学,看到远处的山上冒出浓浓的黑烟,他知道山上又一次着火了,他立刻就跑出了门,在路上碰到了几个同学,他们一起跑到了山上,当时消防队员已经在林区开始了灭火。

赖宁有灭火的经验,他跑上山时,手里并没有什么趁手的工具,折起树枝就开始疯狂的扑火,但当时的火势实在是太大了,任凭孩子们怎样努力,山火丝毫不见减退的趋势。

时间越来越晚,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灭火的领导们看到这几个孩子在这里灭火,十分担心他们的安全,于是便派人将他们送下山。还没到家,赖宁就和几个同学溜了回去,当时山上的局势实在是太混乱了,消防队员们也没注意到他。

在13号深夜,大火被扑灭了,次日凌晨工作人员在收拾山林时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人们在找到他时,他已经被烧焦了,整个人的姿势还保持着救火的样子,在场的工作人员在看到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时无不泪目。

赖宁的事件被当地媒体报道,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到了之后更是被编进了教材。2009年,赖宁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又再次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教室的文化墙上也出现过赖宁的身影,那么这样一个好榜样,为什么教科书要将他的事迹删除呢?

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在最早颁布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中有“见义勇为”这样一个要求,而2003年的《修正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这条给删除了,要求学生们遇见坏人之后,要主动向老师家长报告。

这是因为在现代看来,没什么事情比保护自身生命安全更重要的了。有关专家也认为,未成年人缺乏对危险的科学判断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应当是被全社会保护的,不能将未成年人随意置于危险之中。

赖宁的精神令人感动,应该得到赞扬,但“新时代的赖宁”不应该贸然跑到山上救火,也不应该在被送回家时又一次跑回现场。“新时代的赖宁”在发现危险之后,应当及时告诉家长或者向有关部门报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于当今青少年来说,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寄托,他们不应该冒着生命危险去成为“英雄”。像赖宁这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如果能够平安健康的成长,时至今日的他,必将给社会带来更大的贡献。

虽然赖宁的事迹不在教科书当中了,但是赖宁这种不计较个人生死舍己为人,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精神,永远值得赞扬,永远值得学习,他的行为我们不应当贸然去模仿,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传承。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16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75位用户喜欢。

大渡河畔,群山环抱的石棉县城西区,石棉中学不时传来琅琅读书声,学校里的一个少年雕像特别引人注目。

这个雕像的主人公,正是“英雄少年”赖宁。

“作为石棉中学的师生,要知道赖宁的故事,更要学习赖宁的精神。”石棉中学校长张云说,石棉中学是赖宁的母校,学校不仅有赖宁雕像,更将赖宁的故事写进了校本教材。

出生于石棉的赖宁,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现四川省石棉县中学)。

1988年3月13日,是赖宁亲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那天是星期天。下午三点半,石棉县城附近海子山山林因电线短路引起大火。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赖宁写完作业,和生病卧床休息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妈妈特意嘱咐:“外面风大,别走远了!”下了楼,赖宁一眼便瞧见了冲天的火焰。他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就飞快地直奔火场。

赖宁跑到山上,挥动松枝奋力灭火。高达二三十米的火焰,狂烧猛窜,赖宁和他的伙伴英勇顽强,一次次地冲向火海。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石棉县领导,命令用汽车将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

赖宁和伙伴被拉上了车。但赖宁和伙伴趁人不备跳下车,又去灭火。大火越来越猛,逐渐将他和伙伴冲散了。

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平安无事了。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赖宁的家乡石棉山区是火险区。赖宁读小学时曾3次上山灭火。他做了这些事,既不写出来,更不告诉别人,直到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老师们才知道。赖宁下葬时,现场人山人海,很多人都前来送他……

1989年初,《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当代英雄少年——赖宁》,引发全国热议和讨论。

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列为首位)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学习他胸怀大志,从小做起;做好小主席,保卫财产;学习他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学习他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学习他热爱祖国,临危不惧。”在全国掀起学习热潮。

如今在石棉县,处处都可见赖宁的痕迹。在他的母校石棉中学,还保留着赖宁的塑像;在石棉县城的“赖宁广场”上,赖宁塑像就矗立在山脚下,永远注目着这座他热爱的大山,也同样感受着当代学生的快乐生活;在烈士陵园,赖宁长眠于此。

“虽然赖宁牺牲了,他的精神却永远保存下来。”石棉中学教师徐丹平说,那是一代人的记忆。

生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在上学时有着很多关于学习赖宁的记忆。校园墙上贴上了他的照片,很多学校建立了纪念雕像,教科书收录了他的事迹,他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被大力弘扬。

赖宁的故事,后来还拍成了电影《英雄少年赖宁》,着重表现了赖宁保护国家财产、英勇就义的事迹,展现了他英雄少年的无畏气概。

“如果赖宁还活着,他已经40多岁了,有了自己的子女,或许还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地质工作……”赖宁的母亲黄和榕在《如果赖宁还活着》一书中这样写道。

《赖宁的世界》作者孙云晓说,赖宁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一个载体,如果我们忽视或隐去他的少年——未成年人身份,我们也依然会被他感动。可见,我们看重的是赖宁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利众精神,我们绝不倡导少年儿童用牺牲生命作代价去见义勇为,但我们也要鼓励孩子们从小培养起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见义勇为。这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永恒的价值追求。从这个层面上看,赖宁这个精神符号永不过时,任何时候都有其存在和弘扬的巨大价值。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7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