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9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呕心沥血的精神;学习她崇高师德、治学严谨,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8个字,有3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36位用户喜欢。
1、誓言无声: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颁奖词
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2、崇仁厚德: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颁奖词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3、心比金坚: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 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
颁奖词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4、一秉至公: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
颁奖词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5、梦想天开: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 “油菜 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父子
颁奖词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6、格桑花开: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
颁奖词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7、秋兰为佩: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吴佩兰
颁奖词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8、寸草春晖: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 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颁奖词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 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 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 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9、克明俊德: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
颁奖词
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 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 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 站立在所有人的面前。
10、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
颁奖词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 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 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9位用户喜欢。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直到__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他所在单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
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这两年,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我觉得蛮尴尬,只好把报上的报道拿给人家看。"
这些年来,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
__年,一部话剧上演后,方俊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应方俊明要求,武汉市通过收集材料,确认方俊明当年行为属见义勇为,并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虽然荣誉迟到了28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辛,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34个字,有2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59位用户喜欢。
中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氢弹之父”隐姓埋名28年
于敏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他毫不犹豫地转行,服从分配。
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千斤。
1980年,于敏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誉为“氢弹之父”。与他一起获奖的还有22名著名科学家。于敏去世后,目前仅剩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健在。
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空白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上世纪50年代,于敏在国内率先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上世纪60年代起,于敏投身我国核武器事业,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在氢弹突破中,他组织领导攻关小组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
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氢弹突破和武器化”工作,荣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小型化突破中,于敏主持研究并解决了裂变材料的压紧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大两个关键环节设计裕量的具体措施。气态引爆弹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可靠基础。
作为第二完成人的“气态引爆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中子弹突破中,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于敏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分析了中子弹的反应规律并归纳为三个阶段,提出了判断聚变点火裕量的主要判据和提高裕量的措施。
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中子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中,于敏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
作为第四完成人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荣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建议加快核试验进程 为我国争取宝贵的10年核试验时间
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于敏与邓稼先提出了“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建议书提前规划了我国核试验的部署,使党中央做出果断决策,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核试验时间,为提升我国核武器水平、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前瞻性作用。
针对禁核试,于敏提出了以精密实验室实验等几个方面支撑禁核试后武器研究的设想,该建议被采纳并演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四大支柱,至今仍然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上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于敏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于敏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98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九月十日教师节,南开大学举办《掬水月在手》影片首映式。叶嘉莹先生是国际儒联荣誉顾问,我衔命陪同王念宁副会长专程赴南开致贺,有幸在南开礼堂聆听九十六岁高龄的迦陵先生与白岩松共话诗意人生。迦陵先生坐在轮椅上娓娓道来,鬓发皤然,声如洪钟,风华绝代。
首先,“弱德之美”是一个词体美学的概念。叶嘉莹先生将此种美感定义为:“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状态的一种美”。词体美学的“弱德之美”,是一种敬畏、节制、内敛、隐忍的美感,是“感情上那种承受”,是“在承受的压抑之中自己的坚持”。
再者,“弱德之美”不仅是词体美学的意蕴,更有人格风骨的美感,是一种在承受压力时坚持理想、坚韧不拔、外圆内方、一以贯之的美,是代表儒家至大气象的美。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弱德是我们儒家的传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我在承受压抑之时坚持我的理想、我的持守,坚持而不改变。”
进而,追问“弱德之美”因何而生?乃是因为词人追求理想境界而受挫不得,曲笔叙说“难言之处”。面对压力,词人可以保持沉默,但却选择了用折笔言之——苏轼、辛弃疾、朱彝尊莫不如是,那是因为他们皆受内心生发的理想情怀、美好情感所驱使。从这个意义而言,“弱德之美”追求的是天池、蓬山、瑶台这样的诗意胜境,是陈寅恪先生笔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
研读《迦陵诗词稿》,我发现叶先生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五种意象: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皆能体现“弱德之美”的意蕴。
叶嘉莹先生是在农历六月出生的,六月又称为荷月,叶先生的小名就叫小荷。也正因此,荷花在迦陵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叶先生十六岁时初学作诗,就写了一首《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自此,荷花的意象伴随叶先生的诗词人生。“花开莲现莲落成,莲月新荷是小名”“昨夜西池凉露满,独陪明月看荷花”“一任流年似水东,莲华凋处孕莲蓬”“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柔蚕的意象出现在两首迦陵诗词当中。二〇〇〇年,叶先生作《鹧鸪天》一阕:“似水年光去不停,长河如听逝波声。梧桐已分经霜死,幺凤谁传浴火生。花谢后,月偏明,夜凉深处露华凝。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二〇〇七年,叶先生用此阕词韵作七言绝句:“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从“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到“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相隔七年光景,迦陵诗词同样的意象,风格一变,由戚婉到豪健,由忧思惆怅到雄心万丈,仿佛杜甫笔下“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迦陵心态可见一斑。
二〇〇〇年,叶先生读到美国作家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作《鲸背月色》(The Moon by WhaleLight),说远古时期海洋未被污染以前,蓝鲸可以隔洋传语,受此意象感发,创作一阕《鹧鸪天》:“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时隔十七年后,叶先生又受此意象感发,创作绝句:“来日难知更几多,剩将余力付吟哦。遥天如有蓝鲸在,好送余音入远波。”
鲲鹏是《庄子·逍遥游》中出现的意象。叶先生年少时即熟读《庄子》,生平所作第一首诗作《秋蝶》,就有“三秋一觉庄生梦”之语。鲲鹏的意象在迦陵诗词中多有显现:“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
叶先生少年时从伯父习诗词,始知清代词人陈维崧别号“迦陵”、郭麐别号“频迦”,迦陵与频迦合起来,迦陵频迦就是一种鸟的名字。后来叶先生在辅仁大学从顾随先生学诗,选择与“嘉莹”发音相似的“迦陵”作为别号。迦陵频迦是佛经中描绘的一种栖息在雪山或极乐净土的人首鸟身的神鸟,向人间传递美妙声音,又被称为妙音鸟,在梵文中称为Kalavinka。迦陵频迦经常作为乐舞的形象,出现在各种讲经说法盛会上。在敦煌莫高窟的多幅唐代壁画上,在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柱头斗拱上,在正定隆兴寺大悲阁观音基座上,甚至在法门寺地宫金银器和日本正仓院漆器上,都能看到迦陵频迦的婀娜身姿。妙音鸟的意象在迦陵诗词稿中也出现了两处:“妙音声鸟号迦陵,惭愧平生负此称。偶往佛庐话陶令,但尊德性未依僧。”“迦陵从此得所栖,读书讲学两相宜。学舍主人心感激,喜题短歌乐无极。”
荷花、柔蚕、蓝鲸、鲲鹏、妙音鸟,是迦陵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五种意象。柔蚕虽然纤小,但却是坚韧不拔、九死不悔的精魂。小荷与妙音鸟,一为先生乳名,一为先生别号,此二者身形小巧,甚至不失柔弱,却亭亭玉立、卓尔不群。蓝鲸与鲲鹏,身形不复娇弱,但却遗世高蹈,雍容华瞻,是天国人间美妙高洁的象征。此五种意象在某种意义上皆为迦陵自况,具有不折不扣的“弱德之美”。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64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利用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就。她坚守大漠50余年,从满头青丝熬到一头白发;她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大胆构想了“数字敦煌”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把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典范。2018年,樊锦诗获得“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1938年,樊锦诗出生在北京。父亲很开明,希望女孩子也能饱读诗书,有机会学习,于是给她和她的胞姐分别取名“樊锦诗”和“樊锦书”。樊锦诗自幼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成长。既想读万卷书又渴望行万里路的樊锦诗,此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2年,樊锦诗借着毕业实习的机会第一次来到了敦煌。她被精美神秘的壁画和石窟所震撼,正是从那时起,樊锦特与敦煌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3年,毕业后的樊锦诗被分配到莫高窟工作。父亲曾担心女儿体质弱,受不了敦煌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但是,敦煌的壁画和造像艺术早已牵动樊锦诗的心。她悄悄地把父亲写给校领导的信藏了起来,毅然选择服从分配,下决心把青春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奉献给敦煌。在最初的若干年里,樊锦诗面对着一系列的困难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父亲的突然离世、与爱人多年的两地分居……这期间,樊锦诗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她也曾在内心反复追问自已:余下的人生究竟该做什么?但莫高窟的辽远壮阔和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沧桑与神秘,深深迷住了樊锦诗。她说服了内心的矛盾,逼着自己适应戈壁难的一切。
在敦煌的50多年中,樊锦诗走遍了大大小小的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经过不懈的奋斗,樊锦诗和同事们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主持编写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成为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她大胆构建“数字敦煌”,引入先进保护理念和技术,把敦煌研究院打造成为中国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曲范,有效缓解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矛盾。
樊锦诗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扎根敦煌,坚守事业,背后有来自丈夫彭金章的坚定支特。曾是北大同学的他们,毕业分配时一个去了武汉,一个去了敦煌。两地分隔的十九年间,樊锦诗执着守护敦煌,彭金章默默守护她。直到1986年,一家人才得以团聚。从同窗到伴侣,夫妻两人跨越了半个世纪,相伴一生。每次当自已受到表彰时,樊锦诗都会说:“遇上了老彭这样的好人,是我一生的幸运……军功章的一半属于老彭。”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樊锦诗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这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如今,樊锦诗已年过八旬,虽然获得了各种荣誉。但樊锦诗的内心依然平静而淡泊。正如她所说,要把一生奉献给敦煌保护事业,如果还有一次选择,自己还会选择敦煌,选择莫高窟。那里,永远是她心灵的归处。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开学第一天我们照常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既平常又非凡的教师。
她,用36个春秋,用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去当了一个偏远大山学校的老师。她,辛辛苦苦、日日夜夜照顾的,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而是一群可怜的留守儿童。她,培育着涂莎和她的母亲等两代几乎都成功走出大山的人。她,就是一位伟大的老师——支月英。
这是位山中留守儿童的救星,更亲切地说应该是每天叫他们起床、教他们知识的母亲。所以她被评价为芳兰振蕙叶。还有一位伟人和她一样,他是郭x,他的红丝带学校接收了无数无人照顾的患有艾滋病的儿童。他认为,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而不是歧视。
支月英和郭x像父母一样照顾需要关心的孩子。我快要上幼儿园小班时去了江西的革命老区-铜鼓县,在那里我体验了一天铜鼓的幼儿园。那时太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模糊隐约地记得那个十分温柔体贴的老师十分关心我。
做游戏时,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十分关心有没有人受伤,并帮助我和其他人交流,而不是在一旁观看。中饭时,我被分到一碗南瓜泥,旁边的小朋友被分到一碗紫薯泥。我不爱吃甜到难咽的泥,习惯吃妈妈做得清新可口的菜。我难以下咽,被老师发现了。
“快吃吧!会饿的。”老师见我不吃,把别的小朋友吃的紫薯泥喂给我,我哇哇大哭,老师只好安抚安抚我走开了。现在想想,觉得小时候太娇,这其实是个十分体贴,关心我的老师。
感动了中国的人,都是从身边开始的。让我们做一个关心他人的人,像郭x、支月英一样,对别人有简单但意义非凡的关心。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2位用户喜欢。
除夕夜,在全国团聚迎新年的时候,上海、广东等地的医生、武警等“最美逆行者”,乘着岁末迎春的列车奔赴武汉。大年三十本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只为一句“武汉需要你”,就逆行远去,舍弃了自己的团聚时光。正是这些“逆行者”,让这个春节增加一份温情,更添一份感动。
八十四岁的钟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不变。当医务人员脱下穿了12小时的防护服,满脸都是压痕与汗水,却依然露出微笑。
疫情面前,逆行回去参加战斗的绝对不止们,“以身犯险”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人还有很多。为了能让这个春节,有更多的人可以健康安心的过年,他们放弃了团圆,严阵以待、不顾自身安危。是他们给了大家希望,给了国人信心!
为了赢取防疫控疫的胜利,“逆行者们”在全国各地忙碌着。当许多人都在奔赴回家的路上时,武汉外地务工人员自觉的退了自己回家的车票、飞机票,只为阻止疫情蔓延的可能。在人们都远离公众场所的节点,铁路工作人员逆向而行,扎根人潮涌动之中,只为保障人们的回家旅途顺畅。这是职责所在,更彰显了大爱和担当。李荣浩的《同根》中写道“只为同根,想做点什么,能力范围内,哪怕给句安慰能安慰到谁吗,好多感人事迹,好想哭想参与,别给感染任何机会”这是一位歌手用自己的力量与病毒抗争,他用自己的歌声赞“最美逆行者”!
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逆行者”注定是孤单的,我们更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最有效的帮助,最大限度的关爱。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在我们为“逆行者”点赞的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外出戴口罩,注意饮食勤洗手,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及时就医诊治,同时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我们做好自己,就是对“逆行者”的最大支持。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48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1955年9月,张海迪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玲玲是她的小名。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还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得病了。妈妈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到妈妈的双腿在抖动,却不知是为什么。
玲玲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玲玲,现在只能够整天卧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校,玲玲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幸好,听说了玲玲的不幸后,过去的小伙伴们常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红色的三层楼房,每当她坐在窗口,向外看着那些过往小孩的身影,心里是多么羡慕啊!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玲玲只能够呆在家里,她也想去学校读书啊!
玲玲听到窗外传来的“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么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起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够是轮椅上的梦。一天,玲玲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
尽管玲玲非常有决心,但是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够编成一条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聪明、好学的玲玲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喜欢学习语文,在10岁时候就能够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是她不气馁。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
除了语文,玲玲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玲玲自己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在那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的时光,爸爸妈妈的爱,小伙伴及朋友的爱,也使张海迪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
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却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刚到莘县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一样。不久,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跑过来,围到张海迪身边,抢着问道:玲玲姐,你是城里来的吧?你的脸怎么这么白啊!你的腿怎么了?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邻们争着抢着往玲玲家送地瓜、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孩子们都愿意推张海迪出去散步。这个男孩子说:玲玲姐,我推你!那个男孩子抢过来说:我推,我推!经过几番争执后,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里。
为了回报这些朴素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在莘县生活期间,张海迪为群众治病一万余多人次,针灸技术也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型,但为了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始终坚持着。
知识是一笔财富。忍着病痛,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凭着这笔财富,她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983年起,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3年4月,通过发愤苦学,张海迪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在这些荣誉面前,张海迪并没有停止追求。虽然在轮椅上生活了漫长的44年,但是在这44年来,她从未被病痛所打倒,始终艰难地向上着,绝不屏弃每一分钟的努力,也没有白白度过生命的每一程。
今天,当我们读着张海迪写出的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时,就能够看到一颗健康的灵魂,感受到深藏在其中的,长达44年的爱。与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相比,张海迪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更加顽强,更加勤奋。对张海迪来说,知识是一种财富,但是自强却是更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把爱心洒遍人间。
一个在黑暗与孤寂中成长的女子像一朵美丽的奇葩,用她那独特的清香为光明世界的人们打开遮掩双目的屏障,让迷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00位用户喜欢。
“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黄文秀的《驻村日记》中如此写道。这句短短的话,折射出的是一名年轻党员的使命担当,饱含着的是对基层群众的热爱和深情,凝聚着的是一名年轻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扎进泥土,才能举起理想;心有远方,才能风雨兼程。黄文秀怀着“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的念想,一头钻进贫困人民中去,在近距离中感受群众疾苦,在走村入户中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在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中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真无愧于“时代楷模”的称号。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年轻党员干部吃不了苦,害怕受难,时刻准备逃离基层;有的年轻人不懂奉献,爱占小便宜,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的甚至浮躁焦虑,对待群众态度粗暴,不把群众的问题记心上。种种问题,不但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也伤害了群众的心,说到底还是价值观、群众观出了问题,缺少黄文秀那样担当奉献的品质和情怀。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黄文秀将扶贫事业作为“心中的长征”,在驻村满一年后,汽车仪表盘里程数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用脚步丈量了土地,用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口碑。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价值追求,看到了坚守理想信念、心系扶贫事业、忠诚担当作为的感人事迹。道路泥泞才会留下脚印,山峰陡峭才有无限风景。黄文秀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在群众心中留下的深深“脚印”,却不会抹去。
“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感召人”。
黄文秀的事迹是一个生动鲜活的榜样,是一股催人奋斗奋进的精神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气馁,多几回“热锅上蚂蚁”的经历,打造一个坚韧不拔的品性。要向黄秀英同志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基层中倾听群众心声,在群众中感知冷暖疾苦,到现场去了解村情民意,把自己的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每一件小事实事和为民服务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绘就出青春最美的模样。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0位用户喜欢。
每年,我们都要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今年也不例外。在这次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中,这十一个人的事迹都让我深受感动,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王峰。
在一个夜晚,王峰所在的居民楼已经休息了,突然,大厅的自行车失火,火势迅速蔓延,住在一楼的汪峰第一个苏醒,他醒后救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区,接着,再次钻进火海,将二楼一个老爷爷和两个小孩子救了出来,楼上还有很多人,他再次钻入火海,将的上十几家的邻居挨家挨户都安全救了出来,但是当他出来的时候,已经快烧成了炭人。在他去往街上的途中,他留下了一条长达六十米的血脚印,那是多么令人震惊,这将是他人生最后的足迹。这串血脚印染红了天,浸红了地,也染红了我们的心。当地政府不惜一切代价要抢救他,短短六天,就收到了二百万元的汇款,可是最终没有挽回他的生命。
我看到后很震惊,一个普通的人为什么要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那些与自己素不相干的人呢?他原本可以放弃楼里的人们,带着自己的家人离开,可是,他没有,他选择死亡,用自己的死亡换来别人的生存。
我很惭愧,记得有一次,我爸爸在工地上,让我帮他递一下锤子,可我却当没听见一样。汪峰面对不认识的人还要选择用死亡帮助他们。我面对着自己至亲至爱的爸爸,竟然一点都不理睬,更何况只是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现在想想,我该多么惭愧啊!
我决定,我以后一定要学习王峰的这种精神,不管遇到的是生人还是熟人,也不管遇到的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我都要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81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量子力学的世界级大师塞林格教授曾经这样评价过他的一名中国学生:“你的努力,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国家!”数年后,这名中国学生的确没有辜负导师的期许,他带领团队在中国建立起世界领先的量子光学实验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世界首次”。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同爱因斯坦建立的相对论、伦琴发现的-射线等影响世界的重要发现一起,被评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这个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
从事量子通信研究的十余载,潘建伟的团队先后六次斩获“国际物理学领域十项重大突破”,并以“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的研究成果问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头顶着众多耀眼的光环,在普通人眼中,潘建伟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但是“潘神”在扮演著名科学家这一角色的同时,也是一名老师、一个父亲。那么走下“神坛”的潘建伟又是怎样的人呢?
一、“潘神”的学生培养之道
潘建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作为一名导师,他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潘建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的把握。
比如在实验室中,他就要求学生们一定要把实验仪器摆放整齐,实验环境应当是规整有序的。
潘建伟介绍说,这样严格的要求其实是受他本人在奥地利留学经历的影响,所以在他的团队中,“整齐”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此外,在撰写科研论文的过程中,潘建伟的“苛刻”更是展露无遗。他会逐字逐句的审阅学生的论文,不仅在科学逻辑上把关,语句的通顺程度和表达内涵他也要仔细斟酌。虽然潘建伟的工作异常繁忙,但还是会花费大量的精力为学生修改论文。
不同于一般的导师,潘建伟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出国深造,有的长达五年甚至更久。潘建伟解释说,如果好的苗子仅仅只在我们团队这片泥土里生长,那么它只能汲取某一种营养,只有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才能够实现整个团队的进步。这种发展式的培养之道让潘建伟的团队始终充满活力,并且各种专业背景的团队成员让潘建伟的团队拥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完成世界上其他单独小组无法完成的任务。
二、科学家不为人知的温柔
对待科研一丝不苟,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潘建伟就显露出作为一个慈爱父亲的柔软。作为世界知名科学家,潘建伟在孩子面前却是一个爱编故事的和蔼父亲。
潘建伟在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提到,自己平时工作繁忙与孩子交流的时间比较少,为此感到惭愧,但是只要有时间他就会讲床头故事给孩子们听。虽然是物理学家,但是潘建伟给孩子们讲的故事却是武侠小说的“改版”。
他会把不同的武侠小说中的情节揉到一起,甚至把孩子也作为一个角色融入到故事当中,有时还会把科幻小说的内容加进去,有的故事一讲就是一年两年,精彩程度堪比网络上连载的小说。潘建伟说道,他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孩子们喜欢读书,在他的教育理念中,阅读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而且给孩子们“瞎掰”故事其实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出有创造性的贡献。
三、科学发展“有章可循”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潘建伟对于科学的发展规律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潘建伟认为,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在实践中遇到难以解释的问题,于是科学家们就通过研究提出一些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发展理论使其完善,人们再利用这些理论来解释其他的现象。潘建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热力学的理论其实是在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以后发展起来的,由于人们在实践中难以解释热转换等问题的机理,于是科学家们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热力学理论,拥有了完善的理论以后,人们再用来解释相变(比如水为什么会变成冰等)的原理。
同样的,在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中,也是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人们首先时发现某些个别的现象无法用原有的理论来解释,于是就有科学家提出并建立了量子理论,然后就是通过不断地实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并在这个过程中探索研发出新的技术,不断考托新的研究领域。所以,在潘建伟看来,科学的发展其实是有章可循的,探索的过程也是充满乐趣的。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总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细细心、批改文件时总是一丝不苟,他对科学的热爱,他就是——朱光亚。他20__年逝世。他对以前充满遗憾,对未来充满向往。当我看到朱光亚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流着。
一个肝胆医生,不畏手术的风险,执意的来策划手术计划。当一个女孩生命垂危时,众多医生都不敢为她医治,而他却不管如何都要试试,进行了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女孩已经好了起来;他还常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们摆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时找不到鞋……他就是吴孟超,把病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而且他要求的手术费是十分便宜的。
刘伟对未来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击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难。他这种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脚弹出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钢琴曲。
这三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们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动人物。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四肢完好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为别人所着想、为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吴孟超和朱光亚。而刘伟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坚持不懈闯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59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人民当家作主人,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__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20__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__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9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208位用户喜欢。
林占熺:寸草向春晖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是《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人物。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无数次试验,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为科研,他的亲弟弟倒在了菌草栽培的一线,林占熺也在常年奔波中差点遭遇意外……如今,“菌草”已走出国门,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
颁奖辞
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
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
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
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
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
你不是田间的野草,
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
致敬,向上的力量!
36位用户关注
57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
70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
53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71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