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8位用户喜欢。
治沙最终是为了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这也是石光银最大的心愿和奋斗目标。
从1997年开始,石光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劝说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逐渐迁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他在已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给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渐走出了贫困。“山区生产条件差,老百姓吃水都吃不上,只有搬出来才能致富。且治沙造林也需要人手,他们搬过来在我们公司干活,也有工资保证。”石光银说。
在扶贫帮困过程中,石光银进一步意识到,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也是影响脱贫的重要因素。“治贫先治愚。我们这一代人不识字的多,像我一天书也没念过,就认识几个名字,吃了没文化的亏。但现在的娃娃要是还不识字,思想觉悟和文明素质上不去,再继续治沙造林就困难得多。”
看着当地很多适龄儿童没学上,石光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自筹资金,先后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荒沙小学开学那天,沙窝里20多户全家出动,如过节般来到学校庆祝,石光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除了吃住和教育问题,还有一件事卡在石光银心头。随着治沙造林的推进,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副产品品种多、质量好。但因为不通公路,车辆进不来,产品运不出去,大大制约了当地百姓致富奔小康。石光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最终决定自己垫资500多万,修通了定边至海子梁的砂石公路,如今这条路也变成了群众口中的“致富路”。
数十年如一日,石光银就这样闷头治沙种树,一心一意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共帮扶300多户、1000多人脱贫,捐款捐物更是不计其数。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5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自幼生长在定边荒漠地疙痨套村的石光银看够了黄沙,吃够了沙害的苦头。那是怎样的情景哟!“风刮黄沙睁眼瞎,庄稼苗苗活不成,房屋沙压人移走,万恶黄沙害人苦,家家望沙泪珠珠流。”每年春秋两季,暴戾的狂风席卷着黄沙,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村庄。每隔几年,房子就被沙暴埋没,沙进人退只好搬家。地里的庄稼从撒进去的那一天起,大人孩子就不停地拿着簸箕,用手将沙刨开撮走,护着种子发?、成苗、长大。挖呀刨呀,手被沙子磨烂了,结成痂,打成死茧,人活脱了几层皮,可一年下来还是没有收成,于是野蒿籽,榆树皮,沙盖成了主食,吃进去屙不出来,只好拿着柴棍往出拨。沙呀,沙啊!
沙来了,庄稼没了!沙来了,牲畜死了!沙来了,房子倒了!人躲沙,沙撵人。沙来人走,好不凄惨!
8岁那年,石光银一天正和一个伙伴在野地里放牲灵,突然刮起沙暴,突如其来的沙暴将他和伙伴抛向空中,人被沙暴推着跑,耳边尽是沙暴的嘶鸣声,再后来稀里糊涂就啥也不知道了,等醒来时,已躺在一个陌生的蒙古人怀里。他这才知道沙暴已把他运送到20多华里外的内蒙古。三天后,父亲才找到他,而那个伙伴却再也没有找到。从此,他下决心要治服沙暴。他一次次站在沙梁上,扯着嗓门喊:“日你娘的沙漠,我要整死你,整死你!”在他的梦中,时常会出现茫茫黄沙中,有一片又一片的绿洲,他在绿洲中跑呀跑呀……
18岁那年,石光银当了生产队长,两年后当选为同心干大队的大队长。
他上任的第一桩事就是动员村民栽树。面对茫茫黄沙,村里其他干部忧心忡忡:“栽树恐怕不行,原来也栽过树,可从没有栽活。”石光银肯定地说:“那是我们不懂技术,我们这里盖房子,不都是到靖边县柳桂湾去买椽檩?人家也生活在沙地,他们能栽活树,我们为什么不能?”
同心干离靖边的柳桂湾整整200多华里。石光银背上妻子给他准备好的玉米馍上了路。在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他忍受着肆虐的风沙与难奈的劳累,走呀,走啊,绿色的梦想支撑着他。累了,歇一会儿,饿了,啃几口干馍,孤寂时,扯开嗓门吼几声信天游。半个月后,瘦了一圈的他风尘仆仆从柳桂湾赶了回来,他不仅向人家学会了怎样栽树,还背回了一些树苗子和树栽子。接着,他又率领5个驴拉车队二次去柳桂湾,排除一切艰辛,把树苗子和栽子全部拉了回来。他的志气和行动感动和鼓舞了同心干大队的人,于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向村南一万亩荒沙地展开了进攻,先后用了三年时间,同心干大队植出了定边县海子梁乡第一片绿洲。
沙子进不了村,同心干大队平整出了水地,人们的生活困境一下子有所改善。艰苦的实践,虽没有让父老乡亲们彻底摆脱贫困,但为石光银积累了不少治沙经验,也更坚定了他治沙的胆气和决心。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64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与沙漠和贫困作斗争。
出生在饱受风沙侵袭的沙地边缘,植树造林,治理荒沙是他从小的志愿;当沙漠终于变成绿洲,如何让乡亲们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是他身为共产党员的使命。
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石光银和当地群众一起,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治沙之余,他扶贫帮困,建学校,修公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多年来,石光银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十杰、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荣誉称号,还两次被邀请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介绍治沙经验。2000年他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优秀林农奖”,2002年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林农杰出奖”。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他的家乡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在蒙语中,“毛乌素”的意思是“坏水”“寸草不生之地”。
在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是当地人的“天敌”。一场大风沙,可以让庄稼失去收成,而移动的沙丘,则会淹没人们的居所。小时候,因为风沙的原因,石光银曾跟随父母搬家九次。
在八岁那年,石光银和小伙伴虎娃出门放羊,结果一场沙尘暴将二人席卷而走。石父花了三天时间,最后在三十多里地之外的一个蒙古包里找到了他。而五岁的虎娃再也没回来。
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当地人的生活异常艰辛。流传的顺口溜“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正是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石光银小时候,时常坐在门前,望着沙窝。治沙的信念就在那时候扎根在他的心底。
到了15岁,石光银加入当地生产队;18岁时,他成为生产队长,去榆林学习了沙漠栽树的技术;20岁那年,石光银担任公社大队队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让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身为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的石光银,毅然放弃当时被称为“铁饭碗”的职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为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为了筹措买树苗的资金,石光银拿出所有积蓄,卖掉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还四处借贷。最终他联合了7户村民,正式开始了治沙事业。
那之后,石光银和他的团队每天早出晚归,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种了旱柳、沙柳、杨树。恰好那一年天公作美,雨水充沛,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
第二年,石光银又与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石光银在海子梁乡政府门口贴了一张“招贤榜”,上面写着:“四方父老乡亲:我叫石光银。我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不论民族、不论身份,内蒙古的也行,宁夏的也行,甘肃的也行,咱陕西的也行,一概欢迎……”
这份招贤榜,帮石光银召集了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
然而,这次治沙行动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第一年,连续刮了十几天的风沙将90%的树苗损毁殆尽,第二年80%的树苗也没能存活。
石光银没有屈服,他到县林业局向林业技术员请教,带人到榆林、横山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使得树木成活率达到八成左右。
石健阳告诉南都记者,通过爷爷的讲述,他得知当时治沙的困难超乎一般人的想象。“爷爷他们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吃的是风干的玉米馍,甚至啃过杨树皮。”石健阳说。
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治沙的脚步继续加快。据陕西日报报道,1994年,石光银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1996年、1998年,又分别承包治理了县上盐化厂苫湖地7.5万亩。1997年,他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地4.55万亩。2003年春,按照“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标准,一季造林5万亩……
到2004年底,石光银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得到了全部有效治理,并且反复造林面积35万亩,直接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
经过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遥感监测图显示,榆林市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毛乌素沙漠正在从陕西版图上“消失”,陕西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49位用户喜欢。
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奋进征程当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典型人物,他们在奋斗中昂扬爱国之情、在爱国中激发责任担当。从今天开始,新闻联播推出“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聚焦那些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中华儿女,展现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被称为“大漠赤子”的石光银。
3月中旬,刚在北京开完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石光银一回到家就下了地,他和村民们要赶在春分之前,把狼窝沙里的最后一片沙丘栽种下改良后的新树苗。
眼前这片叫“狼窝沙”的土地,是榆林市定边县长茂滩林场上千个沙梁中最难啃下的硬骨头。石光银告诉记者,狼窝沙的春天来的晚,再过一个多月,这里就能绿了,望着一道道沙梁上栽满的杨树、沙柳和花棒,外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令人生畏的不毛之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19岁的石光银刚当上村里的大队长就开始带领大家不停地栽树。1984年,石光银又积极响应国家的土地承包政策,带领六户村民从此一头扎进了狼窝沙。
砸锅卖铁、变卖家产的石光银带头承包下58000亩的狼窝沙,人手不够,他就广发招贤榜,吸引榆林周边同样饱受风沙侵害的宁夏、内蒙古等地的农民,没想到一场大风刮过,90%的树苗全部都被掩埋了。倔强的石光银第二年带领200多人再战,最终勉强存活下来的苗子也只有20%,接连遭遇失败,不少人对毛乌素不再抱有希望。
咬紧牙关、不放弃的石光银说服村民三战狼窝沙。1988年,他们在迎风的沙坡上划格子、搭沙障,再在沙障间栽下杨树和沙柳锁住流沙。这一年,狼窝沙的植树成活率终于达到了80%。从此,石光银带领大家治沙造林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但2008年的那个植树节,石光银把一生最大的悲伤埋进了毛乌素。因为给他运送树苗遭遇车祸,石光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除了石光银,还有更多的人不畏艰难、矢志不渝、治理沙漠。遥感监测图显示,榆林市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因为绿水青山的颜值提升了,金山银山的价值也显现了,现在石光银又开始带领乡亲们全面发展育苗、风沙区大棚蔬菜和养殖业等等。今天,榆林的治理沙化面积还在持续扩大,全境2000多万亩的沙漠屏障守住了家园,也守护着春天,现在他们又有了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目标——那就是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高质量发展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发挥着中流砥柱和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值“七一”来临之际,推出“感动榆林的共产党员”“爱民为民的基层党组织”系列稿件,向担当作为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致敬,让我们以他们为标杆,比学赶超,奋发有为,一起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1984年,32岁的石光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治沙公司,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持续在荒沙窝里、碱滩上植树造林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面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带领群众治沙造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当之无愧的“优秀党员”。2021年6月29日,石光银因其在生态建设中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中国共产党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带领群众治沙造林
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定边县海子梁乡。童年时代,一场场风沙常常埋没了庄稼、房屋,“沙都到了房梁上”。在他的记忆里,风沙带来的苦难和贫困,迫使自家前前后后搬迁过9次。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石光银萌生了治沙的坚定信念。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石光银辞掉乡农场场长的“铁饭碗”,组织207户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当年承包3000亩荒沙地,开展造林治沙事业。
“乡亲们祖祖辈辈受风沙的害,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治沙!”石光银说,党员就是要带好头、作表率。为了治沙,他举家搬到了四大壕村,一头扎进了茫茫大荒漠,带领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沙地栽上了旱柳、沙柳和杨树,当年的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苗木的高成活率,极大地坚定了石光银持续治沙的决心,3000亩治沙完成后,他再次承包了5.8万亩荒沙地。在这片荒沙中,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为此,石光银贴出“招贤榜”,号召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一起治沙。但是这么多人,资金投进去要是没效益,让大家穷上加穷,如何向父老乡亲们交代?为了让群众有所收益,石光银成立了新兴林牧场,把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户户有股、按股分红,从而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我们治沙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生存环境,过上好生活。要让群众获得生态效益,才能激励他们继续干下去。”石光银说。
治沙事业,久久为功。近几年,由于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二次沙化可能性大,石光银带领公司员工又展开了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面积已有5万亩之多。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致富不忘本,群众是老根。为了帮扶困难群众,石光银在十里沙村建起移民新村,将白于山区的一部分困难群众搬迁到这里,并在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为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他还自筹资金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的上学难题;垫资500多万元,为乡亲们修通了定边至海子梁的砂石“致富路”。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所在的公司先后帮扶300多农户、1000多人脱了贫。
“宣誓成为党员的时候,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为群众着想,那就不是一个好党员。”石光银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这些年,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他利用公司的优势条件,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联合了300多户农民,先后办起了肉牛示范养殖场、饲料加工厂、蔬菜大棚种植等10多个经济实体,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近2万元,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治沙造林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
把治沙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想着咱还能为国家、为老百姓做点啥。”石光银告诉记者,今后,他打算在巩固治沙成果的同时,加大治沙及农业方面的科技投入,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治沙事业。
治沙事业,后继有人。学林业技术专业的石健阳,毕业后就跟在爷爷石光银的身边学习和实践林业技术,成为第三代治沙人。
“我要把我在大学学到的林业知识运用在治沙中,真正让沙区群众能达到增收致富,特别要为防止二次沙化做出不懈努力。”石健阳说。
治沙精神代代传。5月17日,定边县刘峁塬小学的师生来到石光银治沙展馆,开展“传承治沙精神、参与生态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是石光银近些年来最繁忙的事务之一,每一回接待来访者,他都尽可能亲自为大家讲述榆林的治沙事业。
“石爷爷给我们讲述他的事迹,我听了很感动。他坚持不懈的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刘峁塬小学学生徐荷婷说,今后她会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下一代治沙人,让白于山上到处充满绿色。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29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邂逅石光银,是在陕西榆林定边县十里沙村的“石光银治沙展馆”。
八月初的“塞上油城”定边,骄阳似火、万里无云、热浪阵阵,由于今年入夏以来榆林全境未降透雨,正午干燥的空气吹得耐旱的杨树都有些枯黄,玉米等部分大田作物也出现伏旱。从定边县城往东,沿定海线大约三十里车程就到了曾是毛乌素沙漠南缘流沙侵袭、狂风肆虐、黄沙蔽日的定边县十里沙村。可当我们下了车,放眼望去,却是路成网、树成行、田成方,绿色的沃野掩盖了昔日的沙丘、摇曳的樟子松遮住了炽热的骄阳,塞外的阵风送来了瓜果的飘香……
“欢迎到十里沙村来!”随着一声爽朗而带有纯正陕北榆林口音的招呼声,一位身材高大、脸色黝黑、精神矍铄的老者健步向我们走来,听同行人介绍,此人正是曾荣获全国首位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刚刚在北京被授勋的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现任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董事长一一石光银。
我迎上前去,紧紧握住他那双与沙漠苦战了四十年的粗壮有力、又长满老茧甚或略有残缺的大手,顷刻间,我被这位治沙英雄深深地吸引了!
说来也巧,1952年出生的石光银与我同属大龙,他年长我一轮,也算忘年之交。简单交谈后,我们携手步入了“石光银治沙展馆”。这是一个建在石光银治沙干部培训中心东侧、十里沙村广场中央,面积仅有600平方米的展馆,一组组老照片、一件件老农具、一段段老影像无不真实地记录了石光银带领着他的治沙队员们四十年来治沙漠、战沙丘、锁沙龙的英雄事迹。
回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于毛乌素沙漠深处沙窝窝里的石光银,他的童年是多舛的,面对沙进人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凄惨境遇,他不得不随父母九次举家搬迁躲避沙暴。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其中一次巨大的沙尘暴把他与儿时的小伙伴刮出三十里地,直接从陕北刮到了内蒙!三天后当父亲找到他,石光银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他的小伙伴则永远没了踪影。参观中,石光银告诉我:都说沙漠吃人不吐骨头不见血,我的亲身经历让我从那时起就发誓要把这沙漠治好,不再过苦日子。从石光银的目光中,我看到了这位陕北硬汉从小就立下的决心和誓言。
想治沙,要治沙,真正治沙何其易?22岁入党,24岁任村支书,32岁那年,已担任海子梁乡农场场长的石光银自己砸了“铁饭碗”,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35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榆林当时名副其实的承包治沙第一人。为了筹集购苗资金,他说服家人砸了锅、卖了羊,又动员七位老村骨干一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治沙公司,浩浩荡荡、义无反顾地挺进了毛乌素沙漠腹地,成功将三千多亩沙地全部种上了沙柳、旱柳和杨树。初战告捷后,1985年,他又开始承包了长茂滩6万亩沙地,并贴出招贤榜,三省十八乡300多农民纷纷响应,三年三战最难啃的“狼窝沙”,虽屡败屡战,士气受挫,但石光银誓死也要战胜“狼窝沙”。
石光银告诉我,几次失败过后,大家感到治沙仅凭勇气是不够的,得讲科学!于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他们将“乔、灌、草”改成“草、灌、乔”,探索出“以草固沙、以灌固土、以乔固林”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将“狼窝沙”变成了沙漠绿洲。听到这,从石光银布满皱纹的脸庞上,似乎看到了四十年他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植树造林、发展产业,使毛乌素沙漠不再南侵、“狼窝沙”不再咆哮、群众不再受穷而经历的艰辛与不易。
这种不易不光是缺人、缺钱、缺技术,还有对毅力、耐力的挑战,甚至亲情的考验。讲解员介绍:当治沙到了1997年,随着治沙面积达到了13万亩,面对政策变化、资金短缺、运转困难,守着绿色银行的石光银此时却举步维艰,他又作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毅然决然动员已在定边县公安局工作多年的儿子石占军挂职回乡与他并肩治沙,而这一“挂”就是十年,真正成了“沙二代”。出人意料、令人悲痛的是2008年植树节前,石占军在从银川运送樟子松树苗的高速路上发生了车祸,把生命定格在了治沙造林的路上,时年38岁……当讲解员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老人没有了刚才的兴奋和健谈,我也本能地避开了与老人的目光对视,我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此时我不愿多问一句当时的场景,生怕勾起老人的回忆。因为我知道这样的陪同参观老人一年不知要经历多少次,而每一次都是对他情感的触碰与心灵的摧残。余光中,我似乎看到了他眼角皱纹中夹着的泪花,感受到了他内心无以言表的刺痛和对家人的遗憾与愧疚。
失去独子之痛以后的几年间,这位原本意志坚强、开朗健谈、无畏艰难的石光银变得少言寡语,除了默默的把儿子拉回来的樟子松树苗全部种在了十里沙区,他一度很少与人言谈,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有人说他后悔了,不该让儿子回乡治沙,把儿子性命都搭了进去;也有人说石光银是在默默地把这些松树当成他的孩子,寄托着他的哀思;更有人说他年纪大了,就像40年前栽下的杨树,老化退化得该退场了……可倔强的石光银此时却笃定治沙信念和初心,又把唯一的孙子送去林业大学造林专业学习。
“这就是我的孙子石健阳”,老人将身后同样干练帅气的陕北后生介绍给我们。石健阳告诉我,他大学毕业后带着技术团队又回到定边,投身于他祖辈、父辈为此付出汗水和生命的治沙事业。听到这,我在想,如果说一个人治沙可以成为英雄,那么三代人治沙是否就是一个传奇呢?此时老人看着孙子石健阳,欣慰的笑容中无疑给出了答案,我们也由衷地为治沙事业后继有人感到高兴。
展馆最后一单元介绍的是石光银带领群众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用5300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百余里“绿色长城”,他还先后组建了十里沙行政村、石光银治沙集团公司,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治沙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将年收入从最初的不足300元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元,从根本上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石光银也为此荣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林农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首位治沙英雄等荣誉称号。
面对展馆陈列的上百件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奖牌,老人家脸上的表情是腼腆的、含蓄的,像个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一样。他对我说:我这一辈子么(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但我就想干好一件事,那就是治沙造林,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么(没)想到国家还给了我这个农民、“灰锤”、“二杆子”这么高的荣誉!
说到荣誉,让石光银最为看重并激动不已的就是刚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带回来的全国“七一”勋章!当时的颁奖词是这样介绍他的:“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四十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做出杰出贡献!”此时此刻,当石光银小心翼翼地把这枚象征着百年建党历史上最高荣誉,集党徽与五星、旗帜与葵花、山河与祥云、丰碑与光芒于一体的勋章郑重地重新戴在胸前与我合影留念时,并肩站在这位英雄身边,我感到他高大的身躯中似乎有一股力量、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在涌动,而我也完全被这种力量所感染、所震撼、所折服!
当我们慢步走出这仅有600平米的展馆,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我们却仿佛与石光银共同走过了四十年的治沙历程,也因此而成了心心相惜的好友。展馆前宽大的广场周边是数十万亩绿树掩映着的十里沙新村,这里天蓝地绿、生态优美、松涛阵阵、倦鸟归林,这是石光银和他的乡亲们四十年与沙漠不屈抗争换来的新生活,是他们不懈奋斗创造的人间奇迹!
如今,在榆林,牛玉琴、郭成旺、张应龙等一大批石光银式的治沙模范和群体,共同塑造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治沙精神,累计治理沙化面积2.4万平方公里,境内860万亩毛乌素流沙得以固定或半固定,林木覆盖率达到34%以上,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整整推进了400公里,塞上榆林正昂首迈向绿色之城,石光银们的绿色之梦也正在变为现实!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74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定边县农民石光银自1984年以来联合其他农户,先后举债1000多万元,承包治理荒沙、荒滩22.8万亩,植树2000多万株,经济价值高达5000多万元。但“绿色银行”取不出分文。
初秋的陕北,天高云淡。记者来到位于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交界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采访治沙老英雄石光银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感人故事,品味一位六旬老人举千万元债务治沙造林的苦涩与希望……“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石光银枉活一世”
“您借债投资1000多万元栽树治沙,形成了5000多万元的林木资产,现在却一分钱都收不回来,不后悔吗?”
“遗憾确实有,但不后悔。”石光银平静、简单的一句话,让记者刻骨铭心。
“我是在沙窝窝里长大的,从小就受够了风沙的罪,长大后治沙、栽树,罪也受大了。”回忆起往日的艰辛,老石格外动情:“我8岁那年,和邻居一个5岁的小男孩一起放牲口,一场沙尘暴把我俩吹散了。3天后,父母才在30里外的内蒙古一个老乡家找到我,而那位小男孩却不知被黄沙埋到了何处。我当时就想,黄沙太可恨了,我一定要治住它!“1984年初,国家‘允许个人承包荒沙,所造林木谁造谁有’的政策刚一出台,我立即辞去了农场场长的职务,与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了乡农场3000亩寸草不生的荒沙地。
“要治沙,谈何容易?风险大、缺劳力、没资金,我走家串户劝说。最终,和我一样恨透了沙漠、一心想挖掉穷根、不信邪的7户农户成立了联合治沙户。
“要在3000亩沙地上栽树,仅买树苗一项就需现款10万元。我们7户人家拿出了全部积蓄,总共才750元。一天中午,趁婆姨不在家,我偷偷将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赶到集贸市场。半路上,我两个女儿和婆姨追上来,她们娘仨哭天喊地,拉着我的衣服不松手,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卖牲口,全家人的所有开销都靠它们呀!“我恼了:‘你这婆姨,自己吃的沙子还不够,还要让子孙辈辈吃下去?这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石光银枉活一世’。说这话时,我自己的眼泪也不知怎么就掉下来了,但我还是扭过头,赶着牲口走了。“其他6户也都卖掉了牲口,我又从亲友那儿借了一点钱。信用社的领导听说我们把牲口都卖了,白泥井乡、海则梁乡两个信用社破例给我贷了2万多元,总算凑足了买树苗的钱。
“那年春秋两季,我们7户人家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沙地全部栽上了旱柳、沙柳、杨树。老天帮忙,当年雨水好,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第二年,我又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合同,承包了长茂滩5.8万亩荒沙。费尽了千辛万苦,到1990年,这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林木成活率稳定在80%以上。林业部门评估认定,各种林木总价值达3200多万元。”但想从“绿色银行”取钱用的时候,却发现一分钱也取不出来。石光银治沙公司办公室主任高学文说:“过去差不多每年都申请,每次都申请不下来砍伐指标。到1998年,这片林子又被划成了生态林,连申请都不行了。这些树就成了‘死娃子’了。”“咋就成‘死娃子’呢?这林子长起来了,风就小多了,沙就给固住了。国家有了‘被子’,咱村里人的‘票子’不比以前翻了个番吗?”石光银一脸的严肃:“只要能治住沙子,即使一个子不挣,林子全部充公,我也高兴!”“千万富翁”其实是千万“负”翁
8月27日晌午,记者来到定边县城东北30多公里处的狼窝沙,满目绿色扑面而来,成排的杨树、柳树一望无际。随行的榆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姬世存介绍说:“这可是老石的心肝宝贝呀,林业部门估算过,就这片5万多亩的树林,至少也值1000万元。”“别瞎抬举我了,我是欠债大户,是千万‘负’翁。”石光银笑着纠正说。1998年,榆林市、定边县的林业部门抽调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石光银承包的沙地进行实地核查,鉴定林木总价值为3086万元(加上尚未核查的,总计约5000多万元)。按照承包约定,这些树木成材收益后按照二八分成,石光银得八。石光银用这八成收益吸引乡亲们入股,约定八成中的一成归石光银,七成归入股者。20年来,先后有200多户农户入股,最多时有127户,造林面积累计154500亩,直接投入的成本资金706万元,扣除1000多万元的贷款和利息,经济效益也不错。就这样,人们就给了石光银一个“千万富翁”的外号。“老石算哪门子千万富翁,成天吃的是大白菜、土豆,穿的还不如你们城里要饭的。”“为还债,老石把准备给宝贝儿子结婚用的3万元钱都垫上了。”记者一路走,村民们一路说。
老石说:“要说我有千万也不假,光那树就值好几千万呢。”
“可那不是你石光银的呀!”
“就算它不是我的,它变不成钱,它长在那里也跑不了呀。没有这些树,我们不又成天吃沙子?”
说着说着,村民和老石又打起了“嘴官司”。
“自己欠了1000多万元,给国家和乡亲们挣了5000多万元,这个买卖值。”石光银一边说,一边给记者算账:1984年后的10多年,是他造林治沙最红火的时期,也是他大举借债的时期,除了最初从信用社贷的2万多元,还从50多个乡邻手里借过30多万元的高利贷,全都用在了治沙造林上。季节不等人,有时只好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了。在政府和银行的支持下,1997年和1998年,他先后3次从农业银行贷款360万元(连本带利要还510万元),还掉了以前的所有欠款,得到了喘息之机。“栽树治沙,为的就是过上好日子。现在林子长大后,政策规定一棵树也不能砍,林子就变不成钱了。”“这几年,一些家底比较薄的股东看着树木成材却不能砍,要求退股。老石就把省市以奖代补给治沙公司及给他个人的奖金共45万元,给要求退股的股东兑现了股金。”最早与石光银一起治沙、种树,后来又退了股的村民金占荣、高茂成感慨地说,“老石治沙治了20年,欠债也欠了20年。这个人心眼好,魄力大,有信誉,别人有一点难处都记在心里,自己有多大的困难都撑着,真是不易呀!”“不管‘绿色银行’取不取得出钱,我还是要治沙、栽树”
“治沙、种树的钱是你借的、贷的,树也是你领着大伙栽的,按照合同规定,这些树成材后,八成收入也是你的,但现在国家不让砍,你真的不急,真的不后悔?”在定边县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简陋招待所房间里,记者与石光银彻夜长谈。“不急是假的,但不后悔是真的。”老石低头猛抽了一口旱烟,剧烈地咳嗽了几下。
“别看我60岁了,身体还硬朗着呢”,石光银站了起来:“我最看不得沙窝窝害人,看不得乡亲们受穷,不管‘绿色银行’取不取得出钱,我还是要治沙、栽树。”
“为了滚动发展,今年我又投资460万元,兼并了县奶牛厂,办起了饲料加工厂、奶牛繁殖厂、养羊场、养猪场。扣除成本,养活自己没有问题,还可以赚一点钱。这不既减轻了国家负担,又能带动乡亲们致富吗?”“老石是个难得的热心肠,他的治沙公司吸收的127户农户,有50户都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特困户,现在人均年收入有2000多元呢。”定边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老石还投资12万元,帮助山区50户特困农民移民到定边镇,组建成“十里沙移民新村”。他还无偿帮村民盖房子、打水井,教他们栽树技术。在自己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老石投资110万元,建起了一座上下两层、约5000平方米、包括10多间教职工宿舍的希望小学,解决了300名山区孩子的上学难问题。“治沙、种树需要钱,社会公益事业需要钱,你现在还有1000万元借款没有还,成材的林子又不能砍伐,变不成钱,还不了债怎么办?”记者刨根问底。
随便砍伐肯定不行,谁那样做我首先跟他急!但我那6万多亩林子都已长成,可以也应该抚育间伐,这对林地很有好处,国家不用出太多钱做补贴,我也可以自己滚动发展。听说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办法呢。”说到这里,石光银的眼里透出信心和希望……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6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69位用户喜欢。
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要致富得先修路,但对于定边来说,“要致富,先治沙”才是真正抓住了要害。
说到如何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石光银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开发利用荒沙,发展沙产业。
“治沙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自我经济支撑。”因此,石光银和他的团队创造出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把治沙与致富结合起来,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突出肉牛业,实现产业带动,进而带动集体脱贫致富奔小康。
几十年来,石光银在带领乡亲们治沙的过程中,“搬”掉了大沙梁,平出2000多亩水地,打了20多眼机井,铺上了地下输水管道,栽上网框林,配上抽水机具。不仅如此,还办起了新兴林牧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西湖、太阳山、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00亩松柏园、5万亩生态林、狼窝沙项目治理区等经济实体和旅游景点。
石光银讲述,过去风沙肆虐,农田经常被沙子掩埋,粮食产量很低,老百姓生活非常贫困。现在沙子治住的地方,因为不受风沙侵害,粮食产物和经济作物都能种,产量也上来了。
“现在一亩地能产两三千斤粮,农民收入也提高了。没有治沙这头一步,致富是非常难的。”石光银感叹。
荒沙变绿洲,四大壕村确实也跟着变富了。2002年以来,沙区人均占有粮年年在1000公斤以上,现人均年纯收入上万元,石光银所在的四大壕村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
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治沙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而这也是石光银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
事实上,从1997年开始,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就逐渐迁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石光银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步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在扶贫帮困过程中,石光银还自筹资金,先后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的上学难问题。
对定边来说,要致富,先治沙,治完沙后再修路。为了使更多的农副产品能够运出去,石光银再次奉献,自己垫资500多万修了一条砂石公路,如今这条路早已变成群众口中的“致富路”。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石光银始终坚守着这份承诺。他直言,能够坚持治沙四五十年的人确实很少,也是真的很苦,但是它能带来很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我父亲起就开始治沙,下一个一百年,我要把孙子培养好,一代接一代把治沙事业做下去,把高科技引进来,提高效益,造福人民。”
愚公曾说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这,正是石光银的信念。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7月6日上午,市林业和草原局举行“向‘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学习致敬”座谈会,邀请载誉归来的石光银同志做主题报告,副市长马秀岚主持座谈会,市林业和草原局机关全体人员和局属单位部分党员干部参加。
石光银同志入场时,全体人员起立,鼓掌欢迎治沙英雄、陕西省唯一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同志。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石光银同志的颁奖词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做出杰出贡献”。
马秀岚副市长对石光银同志获此殊荣表示祝贺。她表示,石光银同志是榆林治沙人的代表,更是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林业建设战线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为陕西争了光、为榆林添了彩。市林草局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组织开展好全系统向石光银同志学习活动,宣传好英雄先进事迹,传承优良作风,讲好治沙故事。全市林草系统党员干部汲取时代楷模的榜样力量,向英雄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对林草事业有贡献的人,一代一代传好接力棒,努力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石光银同志深情讲述了获得“七一勋章”的感受。他说:“获得‘七一勋章’对我既是一种最高的荣誉,是对我们榆林治沙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鼓励和指引。我获得的奖章是陕西乃至全国所有林业人共同努力、不懈奋斗而得来的。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一代代榆林人民坚持与沙漠斗争,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才取得榆林今天的治沙成果,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沙造林成果,总结榆林宝贵的治沙经验,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更好地造福榆林人民。”
石光银的报告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市林草局副局长张培谦、市造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拓飞、市林草资源管护中心主任苗昕等纷纷发言,大家一致表示,石光银同志获得“七一勋章”实至名归。作为一名林业人,今后一定要向石光银同志学习,继承和发扬榆林治沙精神,以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精神,投身到榆林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9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42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生于1952年,定边县海则梁乡农民。从小饱受风沙危害的他靠着顽强的信念、超常的毅力,累计承包治理荒沙13.6万亩、盐碱滩5.5万亩,在毛乌素沙地的南缘,营造了长百余里、宽12里的绿洲,为阻挡黄沙南侵、改善生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72年,20岁的他担任同心干大队队长,带领本队群众栽植杨树和沙柳,用3年时间治理荒沙1万多亩,建起了全乡第一片沙漠绿洲。1984年春,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政策出台后,他举家从海子梁最北面的圪塔套村搬到了荒沙面积最大的四大壕村,第一个站出来和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榆林市个人承包荒沙造林的第一人。他组织7户农民,筹措10余万元,当年春、秋两季,男女老少齐上阵,将3000亩荒沙地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榆树,成活率达到87%。为了防止牲畜践踏,他又跑到银川购回铁刺丝,全部围挡起来。石光银的成功,带动了群众,大家纷纷要求承包治理荒沙,当年海则梁乡就有187户村民承包了6万多亩荒沙治理任务。
1985年春天,石光银在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介绍了自己的治沙经验,林业厅领导对他联户承包治沙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使他备受鼓舞。他没有满足成绩,回到乡里便和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5.8万余亩荒沙治理的合同。这片大沙漠东西长20多公里,有狼窝沙、黑套沙、榆树套等几十个大沙梁,是国有林场许多年都治不好的、难啃的“硬骨头”。为了扩大治沙力量,他联合周围6个村127户农民首创了股份制治沙公司,开创了群众自主大规模治沙新模式。他的公司,集体和农户都有经济责任和目标,户户有股,股股有利,多投多得。群众心理踏实了,治沙造林的劲头更大了。
石光银带领大家苦干实干,到1990年,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1999年,市、县林业局联合评估组对这块长45里、宽十几里的人工林进行了1个多月的测算,治理区的植被覆盖度达92.5%,当时林木总价值达3000多万元。风小了,沙固住了,四大壕村变富了,1996年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2000年人均产粮2000斤,人均收入1850元。1997年,他又相继承包了国营长城林场的荒沙5万亩、定边县盐化厂荒沙1.5万亩、草滩墩农场的荒沙829亩,1998年又签订了承包治理5.5万亩盐碱滩的合同……
近年来,他依托治沙公司大搞沙区综合利用开发,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闯出一条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路子。先后办起了新兴林牧场、奶牛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绿色野菜食品厂、纯净水厂、育苗基地等实体。所造林木和固定资产总价值达8000多万元,年纯收入100万元,年产粮食46万斤。
治沙带动了脱贫致富,石光银在治沙过程中,不忘扶贫帮困,造福百姓。他用自己的推土机无偿给群众推沙丘、平水地3000多亩,他自己出钱买来打井机具,无偿给群众打多管井164眼。他给群众担保贷款百万元,让群众搞基本建设。垫资百万块砖,让群众盖新房,他搞生态移民,新建了十里沙行政村。他自筹资金120万元,建了两所学校。他垫资500万元,修通了定海公路。他出资30万元,拉土压沙,给十里沙群众改良土壤……。在老石的关照帮扶下,有300多户,上千人走出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石光银的事迹,受到了沙区人民的热切称颂,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表彰。他先后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常委、省九次、十次党代会代表;市党代会代表、市委候补委员;被定边县委、县政府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多次授予“劳动模范”、“治沙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 “国家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生产者”、“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治沙英雄”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杰出林农奖”,他还被邀请出席联合国防治荒漠化会议并介绍治沙经验,为我国的治沙事业赢得了赞誉。曾10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在石光银的肉牛示范养殖场,记者看到圈里的肉牛头头膘肥体壮,嘴上还嚼着草料。
“这些牛是我们与村里的合作社联合养殖的,共有200多头,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村民自己的牛,我们统一管理,将来再分红给他们。”石光银介绍说,这是生态红利给当地群众的回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光银从带领农户承包治沙那时起,根本目的就是“拔掉穷根子”,带领大家伙富起来。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多年的摸索,他利用公司优势条件,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开展苗木培育、畜牧养殖、林业技术培训等业务,先后办起了肉牛示范养殖场、饲料加工厂、蔬菜大棚种植等10多项实体经济,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近2万元,形成了治沙与致富的良性循环发展。
“生态效益好了,经济效益就会上来,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过上好日子。”石光银说,改变生态环境一定能给人民群众带来“金山银山”。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3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第一次看见石光银同志的名字,是去年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看着他听着雄壮的“忠诚赞歌”走上领奖台,领取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第二次看到石光银同志的名字,是近日媒体推出的《功勋闪耀》栏目,再次目睹了他择一事,终一生的“治沙传奇”。
他是乡亲们眼中的“石疯子”,可他从小就目睹了想在荒沙碱滩里生活的艰难,连片的“不毛地”让他一家人搬了九次家,于是他下定决心,“以后就干治沙这一件事”“干成治沙一件事,就算没白活”。他立下的铮铮誓言,用了40多年的时间去实现。“没白活”,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他却用了一生证明;“没白活”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他却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我们要读懂他“没白活”里的意义非凡。
“身在沙海不治沙,怎能算是真正的党员”——“没白活”是他的坚定信念。石光银从小就生活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定海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他亲眼目睹了“浪沙窝”肆虐的风沙给村民们带来的痛苦,生命、庄稼在大自然肆虐的风沙里简直是太微小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暗自下决心,身在沙海就得治沙,这样才能算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于是,16岁的他,当被选为村里生产队小队长后,就开始带领村民植树造林。三年里,他带领乡亲们克服了治沙环境中的各种困难,种树无数次失败,仍然咬牙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带领村民们经过三年的苦战,竟然在不毛之地种活了1.4万亩树木,他写下了从“不毛之地”到“绿树成荫”的绿色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石光银为旗,在基层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面对各种困难,要想法设法去解决,认准目标砥砺前行。
“恶沙不治,穷根不拔,我就枉活一世”——“没白活”是他的躬身实践。植树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要在“浪沙窝”植树造林,绝非是一件易事,需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需要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只要敢闯、敢干,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浪沙窝”是他在植树造林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面积高达6000余亩,为了堵住这个大风口,他带领100多名村民三战“浪沙窝”,他们为了植树,自己搬运树苗,住的是茅草庵子,吃的玉米馍又干又硬,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的水,可即使是这样,前两次种的小树苗仍然禁不住风沙的肆虐。最后一战,他亲自走出去向林业技术人员请教,到其它地方学习治沙经验,第三次征战采用了“障蔽治沙法”,他终于获得了成功。从此,他带领村民们,承包了越来越宽的盐碱滩……截止目前,他坚持承包治理荒沙、荒滩近30亩,植树近6000万株。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石光银为“标”,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吃劲关头不松劲,‘十八盘’上不停步。”越是在吃劲的关键阶段,越是不停歇,才能真正突破“瓶颈”,才能完成破茧成蝶的美丽蜕变。
“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群众一起好”—— “没白活”是他倾情奉献。不管他在哪里,他总喜欢说一句话,“人一辈子不一定要干多大的事,但一定要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这一生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沙漠和贫困作斗争。”作为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群众一起好。”择一事,终一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战天斗地,创造了大漠传奇;对于迁出大山的村民,他无偿把自己承包治理好的沙地划拨给每户村民三亩作为宅基地;他还探索出“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先后办起百头肉牛示范基地、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因为他清楚,荒沙治愈,穷根能拔。乡亲们口中的那个被亲切叫着的“石疯子”,带着乡亲们造林一生,福荫一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石光银为镜,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抓好为民的“关键小事”,常怀忧民之情、常担为民之责、常抓利民之举。在为民的过程中,学会讲群众话、干好群众事,把群众的办法转化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法宝”,时刻将人民群众“置顶”,用尽全力办好每一件事,用尽“一辈子”去追寻与坚守,把“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件事办得妥妥帖帖。这样的人生,才算真正“没白活”。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8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是陕西定边县人,年近古稀的他把从青春到暮年的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治沙事业。
为何要把治沙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这还要从石光银小的时候说起。
他出生的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同心干圪瘩套村,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扶贫题材剧《山海情》里这句对荒漠戈壁的描述,也是定边县的真实写照。
风卷黄沙,遮天蔽日,是石光银幼时记忆里最常见的场景。风沙过后,土墙被推倒,羊群被刮散,农田和水井被掩埋……风沙给乡亲们带来的苦难和贫困,刻在每个人的肌肤里。
历史上,陕西榆林生态曾遭到严重破坏,绵延千里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黄土高原裸露出苍黄的颜色,与毛乌素沙漠连成一片。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年间,榆林地区有6个城镇、412个村庄、210万亩农田被流沙吞没。“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下,人们不得不一次次背井离乡。
石光银讲述,十几年间,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总共搬了9次家,最后落脚在毛乌素沙漠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四大壕村。3年后,黄沙又逼近家门,本来还想搬,但父亲累垮了,病倒了,实在搬不动了。
除了自小就饱受风沙之苦,石光银专注于治沙的坚定信念还源于儿时的一段沉痛回忆。
在他7岁那年,有天和邻家一个5岁男孩在野外放牲口时,遭遇了沙尘暴袭击,两个孩子被沙尘暴刮出30多里。三天后,家人和乡亲们在内蒙古一位名叫巴特的人家里找到了石光银,但那个活奔乱跳的邻家男孩却被沙尘暴吞噬了……
“沙逼人退”的惨痛记忆让幼小的石光银恨透了风沙,“因为这件事,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下定决心,长大什么也不干,就跟沙子斗到底。”石光银接着说,我们祖祖辈辈几代人都吃了风沙的亏,受风沙的害,要拔掉穷根,必须先解决沙漠化问题。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治沙是一项大工程,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但正是因为有坚定的决心,石光银虽然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真正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精神。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就同原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治理乡农场3000亩荒沙,成为当时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说起当时的心路历程,石光银再次强调,“要拔掉这个穷根不治沙不行,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就要把握住,非要干成这个事。”
为了治沙,石光银举家从北搬到南,搬到风沙最大的四大壕村,同时还辞掉了原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一职。“农场场长在当时是个‘铁饭碗’,大家都觉得我疯了。”石光银回忆,当时说风凉话的人太多了,因为治沙难度确实非常大。
当时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劳力难组织,二是资金难筹集,三是风险难预测。但对于治沙,石光银的态度异常坚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没有人,石光银就苦口婆心做动员,最终鼓动了7户人家一起联合治沙,其中有5户是共产党员;没有钱,石光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反对,咬紧牙关毅然把家里赖以维持生计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卖掉,还有6户也卖掉了自家的家畜,石光银又从亲友家借、从信用社贷,东拼西凑才凑够了树苗款。
要知道,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资金,而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总共也才750元。
这一年,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在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好在这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一战成名”后,石光银又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这片荒沙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冬夏季地表温差达100多度,对树苗成活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打赢“大战狼窝沙”这场硬仗,石光银鼓动更多人加入治沙队伍。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然而,吃了“风吹、日晒、沙烤”的苦,却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这年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致使树苗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但石光银不死心,第二年,他又带领大家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仍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科学技术,于是到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成功,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2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生态好了,致富就有奔头了
“狼窝沙”的名字留了下来,和石光银栽下的树一起成为那段岁月的见证。
如今,这里成了毛乌素沙漠边缘牢固的生态屏障。30多年间,石光银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
漫步林间,脚下的沙土柔软湿润。石光银蹲下来,搓起一把青苔,乐呵呵地科普道:“这就是植被良好的表现,就是这个东西把沙子变成了土,沙子才不会流动。”
固沙,已是一个久远的话题。生态恢复,成了石光银永恒的梦想。
进入新世纪之后,石光银意识到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粗放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低产林改造成为他新的计划,通过不断改良,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已达100多万株。“林子的生态效益好了,经济效益就上来了,致富不再是一句空话。”石光银说。
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先后开办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十多项经济实体,惠及农户1000多户,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治沙造林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种树和培养娃娃是一样的,要精心呵护才能成材。”树荫下,石光银悉心地把造林的经验一点一点传给孙子石健阳。他攒了多半辈子的心得成为孙子学习林业知识的“传家宝”,25岁的石健阳高中毕业后选择了林业技术专业,已成长为懂得林业科技的第三代治沙人。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想把学到的林草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带回这片土地,不光要把生态变好,还要发展好林下经济产业链。”石健阳说。
爷孙俩并肩,那片沙地,已经草木繁盛;那股干劲,在年轻的血液里更加炽热。
5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