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6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3位用户喜欢。
命运由自己决定,生活由自己选择。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难题时,是进还是退,是坚持还是放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
在十字路口上,一切都很迷茫......
项羽,一个力能扛鼎的力士,一个豪气冲天的霸王,是他手中的剑,结束了秦的暴政,也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我们佩服他的勇气,敢以八千江东子弟兵为本。几番征战,浴血沙场。当他站在秦朝皇宫前,宣告秦的灭亡时,我们会称赞他的睿智。
荣誉背后,是异常艰难的抉择:起义成功了,那还好说。若是起义不成功呢?灭九族、五马分尸这些酷刑,就摆在自己眼前。我想:项羽那时的手肯定万分沉重,因为它寄托了太多的希望与徘徊。
项羽也可以选择平淡,过着祖辈们,那种面朝黄土北朝天的生活。
平淡地生,平淡地死,平淡地,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
但他没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反抗。
历史证明:项羽是对的,人,就要有冒险的勇气,摔倒了,再爬起来,努力向前冲。不管代价有多大!
李白,一个至今还在文坛上闪烁着光辉的名字,一个刚正不阿的诗仙,是你手中的笔,诞生出最美丽的诗篇,结出了最丰满的硕果!
千里迢迢赶来,怀着雄心壮志走入朝廷,你期盼着自己的才华有所发挥,希望为国为民尽一点绵薄之力。
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将你的理想击得粉碎。朝堂之上,人心险恶,率真的你却没有防备之心,于是,小人在皇上面前挖苦、贬低你。你,却冷冷一笑,眼中,满是蔑视。
最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你的仕途生涯结束了,面对那些窃笑的小人,你沉默了。良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走了出去,眼中,分明饱含着泪水。
李白也可以选择低头,迎逢权势,这样,就可以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获得高官厚禄,不愁吃穿。
你没有:“不与这些小人同流合污,我倒也轻松自在!”
你大步走了,夕阳的余辉,给你的背影镀上了亮丽的色彩。
你游遍了大江南北,收获了不尽的才思,作下了不朽的诗篇,至今仍留芬芳。
官,可不做,心,却不能失。
事实证明:李白是对的,人,就要有放弃的决心,不管前面有多大的诱惑,该放手就放手,头也不回向前走!
青春的路上,一切都由自己掌握,当我们踏上一条路时,不应后悔,迷雾,会散去,前方,是光明。
人生如诗,岁月如歌。
“一脚踏扁一个紫罗兰”我们依然前行着,走着自己所选择的路,跟随着时间的脚步,逐渐长大。前途未知,心中却不迷茫,因为有人说过:“层层黑夜是黎明的前奏”。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鸡叫三遍后,周家花园传出朗朗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时,他望着把花花的大米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将妈妈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他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吃上这碗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的说。“是呀,这十多道关,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不,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为止。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每一个选择都是圣神的,他决定着你的未来会是怎样。我曾今就幻想过自己的未来,仿佛它已经被我掌控了,在8个月之前我放下了有史以来最可笑的错误,我知道,只要我一旦答应了她,就很难再离开她了,所以还不如早点离开得好!难以置信的事我居然对她说了不!当时,我可以感受到她对我的失望,可是,我却硬要摆出一副无所谓额样子,其实,我饿内心在抗议,在哭泣!
暑假额开始,是我对接下来时日子充满了期待!只要我一想到马上就能和熊疯狂地度过整个暑假时,心里激动、兴奋呐!、就在我听到爸爸突如其来的问候是,不小心咬破了舌头,马上就尝到了血腥味,我干笑了几声,说:"无所谓啊!"可接下来我就要为自己说过得话而付出代价“那就过3天后走好了!”我知道面对爸爸我不能拒绝,就点了点头。为了这件事,我痛苦了一晚,可我却不能让爸爸知道我在哭,因为,我不想让他为我担心!
第2天,我鼓起勇气,走向了露莹姐姐家,调整好心态,准备不把这件事告诉她,于是,我和她就很平常地度过了第一天!我有很多事要告诉她,可却说不出口,不想看到她伤心!每当看到她的笑容时,我就会多一点点的内疚,我不知道当她得知我要离开的时候,还会不会再对我笑了!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她还是知道了,那天已经是第3天了,她气愤地跑到我家指着我鼻子说:“你到底打算满我什么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你要走了,只有我还傻乎乎地呆在家里,就这样走了,觉得很伟大吗!”她的语气令我震惊,重来都没有见她这么生气过。她是在乎我吧?她的泪水滴在了我冰冷的手背上。暖暖的。我解释道:“不是这样的!如果,如果我现在不走,以后就很难再离开了!”说着说着,几滴热乎乎的液体流进了嘴里,咸咸的,苦苦的,涩涩的……在心里却已重复了好几遍:对不起、对不起……她沙哑的说:“不要走,留下来好不好。为了我,留下来,好不好。”我慢慢地说:“不可以!”我不知道我用了多少勇气才说出了这看似很简单的3个字!于是就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了!只留下她一人傻呆呆地望着我的背影!!!
8个月了,我还是不能忘记露莹姐姐!这个曾今努力想要将我留住的姐姐!每每想起她,都会有一丝丝的伤心!我想,当初不管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有后悔的时候吧!现在的她一定还在生我的气!sO﹎sory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张爱玲出生於旧中国曾经地位显赫的官宦家庭里。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著名清流派的代表,是李鸿章的女婿。张爱玲的父亲一身遗少作风,染有弄花捧月之恶习,因而夫妻不和。她的母亲是南京黄军门的女儿,曾经留过洋。张爱玲生长的这种家庭,既给了她得天独厚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修养,又使她形成敏感而又冷漠、孤僻而又实际的性格。
张爱玲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作家天赋。三四岁时,母亲就教她吟诵诗词。聪颖的她,一首诗词念不了几遍就会背诵。她读古典诗词有很好的悟性,读一首小诗往往能心有灵犀仿作一首。7岁左右张爱玲就能写小说了,看她那信手“涂鸦”之作,往往叫父母亲乐得手舞足蹈。
小爱玲9岁那年的`一天,她信笔画了一幅漫画,母亲说好,父亲也说好。她把漫画投给了报社,几天以后,从报社寄来了5元钱稿费,她高兴得跳起来。爸爸妈妈说:“这些钱就随你支配吧。”小爱玲兴冲冲地跑到商场,她买来了一枝丹琪唇膏,真叫父母亲哭笑不得。
张爱玲上中学时,文才已充分显露出来了。她所在的学校是上海玛利亚女校,当时的学校有一种文学校刊叫《国光》,张爱玲经常在校刊上发表小说、书评和论文。其中有一篇《霸王别姬》写得悲壮豪迈、慷慨激昂,直令许多男儿叹赏,其文辞灿烂,也令许多文豪赞叹。
13岁那年的一天,张爱玲在书摊上读了一本张恨水的通俗小说,曲折多变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她,以后她又专门找了几本读了。读了几本之后,张爱玲忽发奇想,我要是也能写几部通俗小说该多好啊。有一天她开始动笔了,人物都是《红楼梦》中现成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还有贾政、王夫人,更有袭人、晴雯等人,不过这些人穿的都是现代人的衣服,说现代人的话,做现代人的事,逛上海滩,徜徉十里洋场,乘人力车,到霓虹灯下谈情说爱……
小说每写好一个章节,都要拿给父亲看,父亲往往欣然命笔,拟上回目。等小说写完了,订成上下两册手抄本,赫然写上书名《摩登红楼梦》。
张爱玲年轻时候漂亮而又喜好奇装异服,据说有一次到印刷厂去校稿样,她使整个印刷厂都停了工。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为几代人推崇,时间愈久,魅力愈强,影响至当代不减。当今,在台湾仍有一批研究张爱玲的专家学者,有很多人认为,张爱玲可以而且应该获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3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3位用户喜欢。
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贫苦家庭,15岁进修道院,在那里他读了很多书。24岁成为牧师,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逐渐对宗教产生怀疑。他大胆地批判《圣经》,因而冒犯了罗马教廷,只好逃出意大利,到法国、英国等地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批判托勒密的地心说。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在太阳以外,还有无数个类似的恒星系统。太阳不过是一个恒星系统的中心,而不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把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由于布鲁诺广泛宣传他的先进哲学思想,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1592年,罗马教廷采用欺骗手段,把他骗回意大利,并立即逮捕。刽子手们使尽了种种威胁利诱手段,想让布鲁诺屈服,但他坚贞不屈地说:“我半步也不退让”。经过八年的折磨,他被处以火刑。1620-年2月17日,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布鲁诺面对行刑的刽子手,庄严宣布:“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恐惧!”布鲁诺被处死了,他的科学精神永存!1889年,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竖立起他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6位用户喜欢。
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hua)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
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这是化学很有趣的事实。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作了好几次为-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荣誉。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原来,李四光从事科学研究,一向是一丝不苟,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严格的,连走路,也要学生练好基本功。他经常对学生说,搞地质经常到野外去工作,脚步就是测量土地、计算岩石的尺子,要求迈出的每一步的距离都要相等,并且要记住自己每一步的步长。
李四光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走路不紧不慢,步子大小相等,迈一步就是0.85米。不论到哪儿,他仿佛老在度量距离。
所以,他的学生只看见他那走路的模样,就能认出他来。
李四光搞科研,每天总是要到街上路灯通明时分,才骑着自行车回家;爱人总是焦急地等待着他回来吃饭。但是当他一出现在爱人面前时,家庭的气氛马上就变了:他脸上白一道、黑一道的泥痕,总是让人看了好笑。每当这时,爱人总是开玩笑地问他一句:“又到哪儿演出了?”等到接过他的手提包,发现带去的馒头只咬了几口,爱人一切都明白了,眼里噙着泪水,赶快走进厨房去。
繁忙时,李四光连回家吃饭也忘了,爱人等急了,只得派女儿去叫他。一天,为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竟忘记天晚该回家了。他正在凝神思考时,偶尔抬眼,瞅见一个小女孩静悄悄地站在桌边,他未加理会,又低头继续写作,并轻声催道:“你是谁家的小姑娘啊?天这么晚了,快回家吧,不然你妈妈该等着急啦!”这时,只听见小女孩埋怨说:“爸爸,妈妈不是等我着急,是等你在着急哪!”李四光听到孩子叫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女孩是自己的女儿李林。他不由得笑出声来,忙答道:“这就回家,这就回家。”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47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273位用户喜欢。
20__年10月9日,纽约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向第61届联合国大会提名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接替安南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任期自20__年1月1日至20__年12月31日。
潘基文将成为联合国第八位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出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
44年前的美国华盛顿,据说曾开启了潘基文的外交官之梦。
那是1962年,潘基文曾挤在一群外国同龄人中仰望美国总统肯尼迪,勉强露出大半个脸的他,笑得含蓄羞涩。
为了这一天,当时的高中生潘基文付出了许多努力。
1944年,潘基文生于韩国忠清北道的忠州。整个学生时代,他是典型的好学生,唯一的特长就是学习。韩升寿是潘基文的小学同学,他说,潘基文是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孩子,“他经常和朋友们比谁解题快,或者记忆力更好。”潘基文有“英语神童”之誉。
中学时。英文老师要求学生把当天所学抄写10次。潘基文不仅认真完成作业,还干脆全背下来。高一时,潘基文家附近建忠州肥料厂,来了许多美国工程师家庭,他跟他们学习英文。潘基文的同乡、庆熙大学教授安英寿记得,“潘基文特别勤奋,美国人推荐的英文材料,不管是什么,他都统统背下来,像疯子一样。”
努力学习终于为潘基文赢来了机会。高二时,他参加红十字会主办的“外国学生访美活动(VISTA)”,硬是为忠州这个小地方赢得韩国4个名额中的一个,成为一时的话题。在学校,他由于要去美国,被破例允许留长发。潘基文离开家乡忠州启程赴美前,乡亲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还特别安排了一群女学生制作了“福袋”让潘基文交给美国人。当时,将福袋送给潘基文的是忠州女高的学生会会长柳淳泽。巧合的是,这名女生9年后竟成了潘基文的妻子。
正是因为自己的勤奋学习,潘基文从众多的韩国学生中脱颖而出,见到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并与他合影留念。这段经历对当时那个藏在人群中的羞涩少年影响很大,肯尼迪的潇洒身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令他下定决心投身外交界。
潘基文1970年毕业于首尔国立大学政治外交系,以外交官考试“榜眼”的成绩进人韩国外交通商部。当时,没有人知道,他能走多远。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
外交官实习结束后,潘基文被分配到韩国驻美大使馆工作,但潘基文却提出到驻印度总领事馆工作。据潘基文的弟弟回忆说,那时的潘基文,因为经济原因,放弃美国而选择外派印度。“哥哥认为去美国工作难以存钱,而去发展中国家可以省点钱帮助家人。”
人生的转折,总藏在看不见的地方。潘基文在印度结识了卢信永。
1972年,卢信永任韩国驻印度总领事,负责韩印建交谈判。这位资深外交官很快就看中了潘基文,欣赏他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敏捷判断力和沉稳性格。两年后,卢信永公开表示:“大使馆的事情,只要有潘基文都能解决。”
1985年,潘基文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行政学硕士学位。而此时,成为韩国的卢信永,把只是三等秘书的潘基文破格任命为原本应由一等秘书才能担任的礼宾秘书。与卢信永的缘分为潘基文的公职生涯开启了许多扇门。此后,他几乎担任过韩国所有最重要的外交职位,包括总统首席秘书、总统外交顾问、驻美大使和驻联合国大使等等,开始受到瞩目。20__年2月至20__年,他担任卢武铉总统的外交辅佐官,成为卢武铉的“左膀右臂”。20__年,潘基文被卢武铉任命为外交通商部长官。
由于升迁太快,1987年,他为此给100多位同事和前辈写信表示歉意,写这些信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
人生并非都一帆风顺。20__年,潘基文遭遇了外交生涯中的最大难关。由于工作失误,韩方在韩俄首脑会谈的协议文件中竟然包括了保留和加强反导条约等内容,而布什政府却主张废除反导条约。此事在韩美间引起了巨大风波,时任外交次官的潘基文,因此受到牵连,被迫辞职。
当时,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张地铁定期票说,“今后没有人给你开车了,坐地铁吧。”潘基文想不通:“我没有一个小时用在自己的事情上……”这样“不名誉”的下台让他一度说出“想死”。
幸运的是,仅仅过了4个月,潘基文就走出了事业的低谷,被任命为联合国大会主席秘书室室长兼韩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而这段联合国的工作经历则为他日后竞选联合国秘书长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美国的信任很快就再度赢回。20__年,潘基文被任命为外交通商部长官的当天,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亲自致电祝贺:“包括我在内,许多美国人都对您很熟悉,并对您的就任感到高兴。”
不过,温和的潘基文也并非处处都顺从美国。担任韩国外长以来,他采取了更灵活的态度。韩国媒体认为,在潘基文任内,韩国多次拒绝美国公开谴责朝鲜人权记录的要求,并在美国态度有所保留的情况下,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和外交合作关系,在对外政策上呈现出了与此前几任外长都不同的鲜明特色。
担任外交官以后,由于为人诚实细致,潘基文一直受到各级上司的赏识。他在外交通商部有个“主事”的绰号。主事是古代新罗时期的官职。潘基文得到这一绰号,是因为不管把多么琐碎的业务交给他,他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妥当。
只是,对于他的家人和亲朋好友们来说,潘基文不是个“风趣”的人。因为对于事业的太多投入也使潘基文难以同时顾及家庭。“我对自己的家人感到很抱歉,但干好自己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即使我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的潘基文去年在一所韩国高中演讲时说,“外交官在国外享受许多特权,所以他们也有无限的责任。”
这也许能告诉人们,他何以有这么好的人缘。
他的母亲从小对他说:“绝对不要吵架,多帮助别人。”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已成定局后,潘基文在忠州的母亲给儿子打来电话,说“很骄傲有这么出众的儿子,但时刻别忘记谦虚”。他的大学同学,现首尔大学教授安成旭说,他从学生时代做家教起,就深受学生家长欢迎,因为“他为人谦虚有信义”。
他永远在微笑,没人看过他发怒和失态。他曾说,“要努力学习上司的长处,并把它变成自己的”,而他也真的如同他曾经的上司卢信永一般,把办公桌保持得整洁有条理。由于经常很早上班,他甚至亲自给下属开门,以表示体恤他们的辛苦,“因为我早上班,他们自然也得早上班。”下属向他汇报工作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4位用户喜欢。
现在,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但很少有人知道,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一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1785—1851)。
德莱斯原是一个看林人,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轮车。人坐在车上,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运动。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了。
1820-年,德莱斯第一次骑自行车旅游,一路上受尽人闪的讥笑,……他决心用事实来回答这种讥笑。一次比赛,他骑车4小时通过的距离,马拉车却用了15个小时。尽管如此,仍然没有一家厂商愿意生产、出售这种自行车。
1839年,苏各兰人马克米廉发明了脚蹬,装在自行车前轮上,使自行车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后几十年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如风帆自行车、水上踏车、冰上自行车、五轮自行车,自行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以后随着充气轮胎、链条等的出现,自行车的结构越来越完善。
德莱斯还发明了绞肉机、打字机等,都能减轻劳动强度。现在铁路工人在铁轨上利用人力推进的小车,也是德莱斯发明的,所以称它为“德莱斯”。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00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43位用户喜欢。
这是一个关于苦难与坚持的故事,关于人生坚韧和超越的命题。故事的主人公唐锡中,36岁,湖南经仕集团董事长,一个“上不着天、下不挨地”的“70后”商人。
唐锡中的故事从一长串苦难的记忆中开始。
1979年3月18日,7岁的唐锡中用背篼背着一个10多公斤重的冬瓜,步行了3个小时的山路后,到株洲去看望在城里当工人的爸爸。在一个计划经济依旧坚挺、城乡差别横亘的年代,乡下人进城,通常要给城里的人带点像样的东西。
第一次进城便成了刻骨铭心的伤痛。走到株洲终究太远,为求捷径,他决定攀爬一辆路过的拖拉机。贴切的场景是:他背着冬瓜,拽着后车板,努力往车里头爬。车突突地前进,拖着他打战的双腿直往前奔……
100米后,他手一松,而后连人带瓜被甩了下来。牙齿磕在石子路面上当即出血,身子翻滚,冬瓜不知去向,路面上一道长长的血印……
“小时候家里太穷,最单纯的动机只想吃顿饱饭,农村人总以为离开农村最好,离开农村就意味着能吃上饱饭。”
打从记事起,唐锡中脑海里体会最为深刻的就是两个字:贫穷。“18岁之前,没有自己固定的床铺。所谓的床,是用红砖和稻草堆成的类似北方的炕一样的东西。腰板硌得生痛,骨节咯咯直响,冬天冻得嗖嗖直抖……”
进城之后,父亲经常加班,他因此时常饿肚子,“两三天是常事”。有一次“几乎就要饿晕过去”的他,忍不住抓起一个刚起锅的油饼往大街上跑,被店老板捉住,一个油勺迎面打来,头上从此多了一个油圈一样的伤疤。后来一个戴近视眼镜的老师给了他一个半馒头,这成了唐锡中进城3年里唯一未被歧视也略感温暖的记忆。
彼时,国家结束了多年的混乱,经济建设开始被高层纳入未来中国发展的轨道。
在株洲,对小摊小贩们铁板一样的管制也开始松动。唐锡中的商业生涯由此开始,1980年暑假的夏天,父亲出了12块钱,在熙熙攘攘的路边支了个摊,他开始卖凉茶。
在满街都是凉茶摊的现实环境下,8岁的唐锡中不得不关起门来琢磨怎样能胜出。他用上的招数是,将小碗改成大碗。众人追随,他又将大碗换成有花纹的漂亮的碗。再之后,众人皆换成了漂亮的碗,他干脆挪窝,通过让城管喝免费的下午茶的“贿赂”方式,将茶摊摆到了市中心显要的地段。
他开始被关注,成了株洲城内那个夏天凉茶同行们人尽皆知的“神童”。多年之后唐锡中如是回忆:“从8岁开始,我的脑海里就烙上了3个商业道理:1.要赚更多的钱就得比别人想更多的方法;2.赚钱不在于年龄大小;3.要赚钱还需要得到别人的某种特别的帮助。”
那是一段单纯地为求生的岁月,之后,他利用寒暑假和放学后的大部分时间,卖冰糕、盒饭,搭棚卖馄饨,所有能赚钱的“低级生意”都曾尝试。
1984年小学毕业,升重点中学的考试,他落榜。之后,他因“出手迅猛、摔倒在地十几次还能爬起来”,而被选入了株洲市体校,主练自由式摔跤。
唐锡中觉得看到了前途。他起早贪黑,连睡觉都绑着绷带,“几乎就是一种恐怖的努力”。在湖南省五运会上,年龄最小的他摔倒了一个个体壮如牛的对手,其后将青少组的铜牌收入囊中。他以为人生就此熬出头了。
然而运动会载誉归来3个月,体校却丝毫不提及事前答应的户口、工作等“关键问题”,他依旧摸爬滚打,心情却日渐失落。一个暴雨的晚上,他蒙着被子大哭一场,决定不再做“不能解决户口”的运动员。
在后来的几年里,他也曾做过像摆摊卖烟等小生意,但因种种原因都没有什么起色。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9位用户喜欢。
瓦特出生于英国,由于家境贫穷没机会上学,先是到一家钟表店当学徒,后又到格拉斯哥大学去当仪器修理工,瓦特聪明好学,他常抽空旁听教授们讲课,再加上他整日亲手摆弄那些仪器,学识也就积累的不浅了。
1764年,格拉斯哥大学收到一台要求修理的纽可门蒸汽机,任务交给了瓦特。瓦特将它修好后,看看他工作那么吃力,就象一个老人在喘气,颠颠颤颤地负重行走,觉得实在应该将它改进一下。他注意到毛病主要是缸体随着蒸汽每次热了又冷,冷了又热,白白浪费了许多热量。能不能让它一直保持不冷而活塞又照常工作呢?于是他自己出钱租了一个地窖,收集了几台报废的蒸汽机,决心要造出一台新式机器来。
从此,瓦特整日摆弄这些机器,两年后,总算弄出个新机样子。可是点火一试,那汽缸到处漏气,瓦特想尽办法,用毡子包,用油布裹,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治不了这个毛病。瓦特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设计了一个和汽缸分开的冷凝器,这下热效率提高了三倍,用的煤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这关键的地方一突破,瓦特顿然觉得前程光明。他又到大学里向布莱克教授请教了一些理论问题,教授又介绍他认识了发明镗床的威尔金技师,这位技师立即用镗炮筒的方法制了汽缸和活塞,解决了那个最头疼的漏气问题。
1784年,瓦特的蒸汽机已装上曲轴、飞轮,活塞可以靠从两边进来的蒸汽连续推动,再不用人力去调节活门,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诞生了。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6位用户喜欢。
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荫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撇下点点星辉……放弃和拥有只是一念之差而已……
如果在不该放弃的时候,你轻易的选择了放弃,那么你前面的努力,都可能变得毫无价值,而如果你不言放弃,继续执着地奋斗下去,那么你现在所有的付出都别具意义,你现在所有的努力都将在成功时绽放价值。
通往人生的路,不止一条,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忘掉最初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背叛了自己,放弃无可挽回的事情,并不说明你整个人生从此黯然无光,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得到,只有果断选择,才能将该拿起的东西更好的把握着,记住,拿起在放下是为了做出更好的选择。
超越自己才能使生命更加完美,面临巨大的苦难与挑战,要用你最好的心态面对,当你最终超越自己以后,你会深深体味到那种“闲看庭前花开落”的荣辱不惊的悠闲那一种“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轻松,生命就像在自己的空间游戏般无拘无束。
其实,失意不是人的必需,而是人的必经,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没受过风浪的冲击,你的意志就得不到锻炼,心灵就蕴携不了艰难困苦的洗礼,俗话说,大树底下长不出好草任何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迎击生活的风浪,笑傲风云,因为有挫折才会有奋起,有失意才会求荣,不要因一次挫折而折断人生奋进的脊梁,也不要为一次的失意而放弃人生的追求,而应“吃一堑,长一智”在痛苦的磨难和调整中向新的目标冲刺。
自古以来,成功者往往廖惹星辰,而失败有恰似一江春水,面对成功与失败,人们会有不同原选择,有的人会寄语上苍认为一切上天注定,从此萎靡不振,情愿过着麻木而愚蠢的生活,这是他们的选择而我们要有着名作家蒲松龄的胸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络属楚苦心上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秀吴”高歌一曲,笑傲苍穹,昂首未来。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9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6位用户喜欢。
1920-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0-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2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只西瓜虽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
“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老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国军方签订了首批青霉素生产合同。青霉素在二战末期横空出世,迅速扭转了盟国的战局。战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因这项伟大发明,弗洛里和弗莱明、钱恩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
当机会像一只“烂西瓜”一样被人扔在一边,你若能发现它,并如获至宝,那么,恭喜你,你将获得成功。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39位用户喜欢。
伽利略拿着两个重量不一样的球,来到比萨斜塔上。塔下面已经有很多人在围观。在一片惊呼声中,他们紧紧地盯着伽利略,他手里那两只球同时从塔顶下落。“是一起着地的。”人们大声喊起来。
这个故事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的。现在,我知道,这个伽利略晚年的学生维安尼在写伽利略传记中提到的故事,不过是个谎言。
《科学的历程》为我们打开了科学真实的历史过程。对于这件事,《科学的历程》这本书谈到,经过科学史家的考证表明,没有任何理由显示伽利略做过这一实验,伽利略本人对这个实验也从来没有提起过。在伽利略之前,倒是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1856年,荷兰物理学家斯台文使两个大小不同、重量比为1比10的铅球,从30英尺的高度下落,结果两个球几乎同时落在地面上的木板上。伽利略也许听说了这个实验,可能也亲自动手做过,但是,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是,一位亚里士多德派的物理学家为了反驳伽利略,倒真的是在1620-年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结果是相同材料但重量不同的物体并不是同一时刻到达地面的。伽利略对此有一个辩护,意思是说,重量1比10的两个物体下落时只差很小的距离,可是亚里士多德却说差10倍,为什么忽视亚里士多德派如此重大的失误,却盯着我小小的误差不放呢?这个辩护也可以说明,伽利略并没有在比萨斜塔上做过那个著名的判决性实验,他要是做了这个实验,那就是自讨苦吃。
但是,伽利略的学生为什么要编造这个谎言呢?看了该书的第18章对近代科学方法论的介绍,我突然有了领悟。真正代表近代科学方法论精神的,是伽利略和牛顿。伽利略最先倡导并实践了“实验加教学”的方法。但是,伽利略的实验并不是培根意义上的观察实验,而是理想化的实验。地球上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可能避免摩擦力的影响,但要认识基本的力学规律,必须首先从观念上排除摩擦力。只有这种理想化的实验才可能与教学处理配套。
原来,这个实验不过是一次头脑中的“理想实验”。就一个理想实验来说,它当然是真实的。这就是所谓的“真实的谎言”吧。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该书作者吴国盛写作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他说,科学故事也许能诱发孩子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但是,对正规的理科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倒是相反,一些以讹传讹的传奇故事,对于深入理解科学理论是有害的。因此,他要写一部严肃的科学史的普及读物,这有助于理科教学,有助于理解科学的发展,有助于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人文意义。但我觉得,一旦我们真正地了解了科学的历史,意义决非仅此而已。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选择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都有选择,无论是谁,在他的一生中,都会作出无数次选择。小到对看不看一本书,买不买一种货物,大到对命运、对生死的选择,是每一个人都可能经历的。鉴于生活中的选择如此频繁,我决定谈一谈选择这个问题。
首先,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无论大小,我们的选择都应当是正确的。如果你在一件小事上作出错误的选择,可能只对自己造成一定损失或者是伤害,但是,如果你在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上作出错误的选择,就可能会对他人、社会、国家甚至人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反之,若你作出正确的选择,则会造福全人类,二战后,美国想利用原子弹和军事力量成为世界霸主。但一位参与核研究的美国科学家却将原子弹技术交给了苏联——一个当时正与美国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数人认为正是这位科学家的选择造成了冷战时的核武器危机,使全人类差一点儿灭亡。但实际上这位科学家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他没有这么做,美国将利用原子弹成为世界霸主,对全人类实行殖民统治,没有人敢反抗,一旦反抗就会遭到灭顶之灾,这将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一个人做出选择的正确与否,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们必须判断好正误,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做出了选择就不要后悔。生活中有许多人,总是后悔以前作出的选择,觉得如果选择了别的现在会做的更好。他们不停地后悔抱怨,致使自己的选择也不能作好。以前我也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但后来我总结出:人一旦作出了选择就无法回头,他所能做的只有努力去把自己的选择做好。
第三,做选择要果断。许多领导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正是因为他们果断的选择。许多军事家正是因为在攻守进退方面选择果断,才取地战争的胜利。但也有人因为优柔寡段而错失良机,一败涂地。有许多投资商,在机会到来时,却犹犹豫豫做不出选择,结果错过投资时机,不仅没瓒到钱,反而使自己血本无归。所以果断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或许是我自己的偏见,但在我的实践中是成功的。我希望所有人都能重视每一次选择,做好每一次选择。
56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