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后感
栏目

优秀范文:话剧观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4 21:00:02 热度:56

优秀范文:话剧观后感

优秀范文:话剧观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谁主沉浮——道拉斯先生来临之前》观后感

在x月xx日下午,我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观看了话剧《谁主沉浮》,这部话剧充满激情的提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共产党员如何保持先锋模范作用的深层次问题。

话剧《谁主沉浮》直面国企改革,直面国有资产流失等当下严重的社会问题。故事围绕着“金钱”展开--共产党员罗亚平受命于危难,接手陷入困境的国有老厂---新华纺织厂,进行资产重组,让3000多工人重返岗位。他面对能使自己得益,却会造成国资严重流失的“卖厂方案”不为所动,一心考虑资产重组,让3000多工人重返岗位,不料他的妻子和上级主管却陷入“金钱旋涡”不能自拔……通过展现金钱面前各种人的不同心态,话剧提醒我们:市场经济中,崇高的品质和善良的愿望决不能丢。话剧塑造了一位制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共产党员罗亚平的形象。面对跨国集团总裁道拉斯先生的收购,他不为利益所动,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不顾一己私利,坚持正义,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可敬可爱的形象。剧中的男主角打破所谓市场经济的“潜规则”,制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当剧中主人公罗亚平身处重重压力中,当他恩爱的妻子唐兰提出离婚时,罗亚平真情流露:“我也是人,我也有很大压力!”。“为了一个曼哈顿,为了一个道拉斯,那么多年的感情你都不要了?”这一瞬间,观众都为这个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员,这个不畏强压的真汉子的真情感动。

观看话剧后,我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话剧主人公罗亚平身上体现出的刚正不阿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在企业改革的浪潮中,我虽然是一名基层党员,但是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要带领群众,保护群众利益,保护国家利益,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心系群众,奋发进取,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xxxx党支部

第x党小组

xxx

2005年1月28日

暗恋桃花源话剧观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40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08位用户喜欢。

看完台湾导演赖声川《暗恋桃花源》后,我无比的兴奋,虽然上了一夜的班,可丝毫感觉不到疲倦,尽兴之余,写点观后感,留个纪念。

两部话剧:一个古装的喜剧,一个现代的悲剧;一个胡编乱造猥亵经典,一个追忆历史述说往事;一个追求搞笑虚情假意,一个重述真情情真意切。演员台上表现拙劣,台下语出惊人,两台毫不相关的话剧摆在同一舞台上竟然能串上台词达到令人叫绝的喜剧效果,通过对比其分别对“爱”的表述,竟让人产生哲理的思考。在此不由让人折服于作者的天才创作。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方式给我眼前一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化腐朽为神奇?

单从两个话剧来说,毫无新意。《暗恋》演的俗套,就是因为导演的“绝大多数的真实”而被搬上了舞台,可他的演员却怎么也演不出那种“像一朵美丽山茶花”的效果、“牵着小手”的那种感觉,对历史沧桑的感觉和对爱情的真挚,是这代像小护士一样的年轻人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出来、理解的了的,它只能残存在导演的心中。导演那份曾经的感情只能在台下引来我们这些观众的同情。《桃花源》简直是颠覆传统的表现,显然是受了西方某种思想的影响,它以其夸张的语言和搞笑的表演形式,用古代的故事讲述现代生活,穿越古今,杂糅并取,一味造些笑料,剧中语言竟不如台下的对白,更何谈其思想。可就是这样的两部很粗糙的话剧,作者巧夺天工,把它们放在了一起,再加上些许台下捣乱的人,用一个争戏台的冲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意外的喜剧效果。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而且他也颠覆了一种人的思维模式,不好的演技也演出好的作品。为什么这么说,在此略微说明一下。

这部剧很明显是一个剧中剧,在此稍加以说明以便表述。两个话剧我们把它们认为是“一剧”,整部话剧就可以把它看作是“二剧”。在“一剧”里,演员的演技是很普通的,可从“二剧”的立场来看,它又是那么地有意思。差有差的妙用,就是因为他们在“一剧”中的水平差才展现出了“二剧”中的喜剧效果。就这样“一剧”里的两部部水准不高的话剧演员通过争舞台这个矛盾,再加上舞台上捣乱的女子、关门的看管员、突然冲上台指导的导演和幕后工作者的滑稽,就这些人在舞台上乱七八糟的表现,共同构成“二剧”。这两个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了新鲜活泼的艺术效果。

还有一笔值得一提,就是这种剧中剧所产生的特殊效果。那种一会儿在《暗恋》中、一会儿又在《桃花源》中,一会儿又把人拉在剧中,让观众做剧中的观众。产生这种效果,的确是个意外的收获。

再看看“一剧”和“二剧”中的爱情。虽说两个话剧不相干,可是它们分别表现了“爱情”,简单地通过对比竟达到了哲学的高度。一个是热恋的爱人分手数十载,其爱越久迷香;一个是为爱媾和却又为生活所累,引发了人对爱情与生活这个永久话题的再次思考。

整个剧以其平平淡淡的对话结束,这种手法确实是真爱的流露,展现“一剧”中导演的真情流露、同样也体现了“二剧”导演的高超指导水平。积淀了几十年的爱情,积攒了几十年的话,情怎能续?话如何说?最后只能是用几句简单的问候草草结束。这种“留白”真的是给人留以无尽的遐想,“大爱无言”的感情、大巧若拙的手法着实高明,值得我们学习。

《暗恋桃花源》

看白雪公主音乐话剧有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75位用户喜欢。

看白雪公主音乐话剧有感

星期天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杭州剧院,观看音乐话剧《白雪公主》。

演出开始了,音乐话剧以生动活波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善良、勤劳的白雪公主,她长得非常美丽。白雪公主的后母十分嫉妒他,千方百计设防迫害他。尽管白雪公主善良、纯洁,赢待了七个小矮人的关心和爱护,可还是中了皇后的奸计,被皇后害死了。朋友们伤心极了,王子、小矮人和动物们把对白雪公主的爱,凝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换醒了白雪公主。善良最终战胜利邪恶。

这部音乐话剧,既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台词,又有催人泪下的悲惨场景,还有令人恐怖的魔法表演。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情节,还是白雪公主在大森林里与动物们跳舞的时候,发现了被大家冷落在一边的病危的小熊猫,她立即走过去把它抱起来不仅批评了熊妈妈不负债人的做法,还与小动物门一起不断地为小熊猫祈祷,希望它的病尽快好起来。

看完这出音乐话剧,回忆剧中的"每一个情节,我十分感慨。尤其是白雪公主与皇后这两个人物,一个善良、勤劳,另一个嫉妒、冷酷。他们本质上的宣明对比,使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白雪公主》虽然是个童话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简明的道理,那就是做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心灵美的人。我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但我要努力学习,从小要养成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看音乐话剧白雪公主有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66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12位用户喜欢。

看音乐话剧《白雪公主》有感

看音乐话剧《白雪公主》有感1

星期天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杭州剧院,观看音乐话剧《白雪公主》。

演出开始了,音乐话剧以生动活波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善良、勤劳的白雪公主,她长得非常美丽。白雪公主的后母十分嫉妒他,千方百计设防迫害他。尽管白雪公主善良、纯洁,赢待了七个小矮人的关心和爱护,可还是中了皇后的奸计,被皇后害死了。朋友们伤心极了,王子、小矮人和动物们把对白雪公主的爱,凝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换醒了白雪公主。善良最终战胜利邪恶。

这部音乐话剧,既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台词,又有催人泪下的悲惨场景,还有令人恐怖的魔法表演。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情节,还是白雪公主在大森林里与动物们跳舞的"时候,发现了被大家冷落在一边的病危的小熊猫,她立即走过去把它抱起来不仅批评了熊妈妈不负债人的做法,还与小动物门一起不断地为小熊猫祈祷,希望它的病尽快好起来。

看完这出音乐话剧,回忆剧中的每一个情节,我十分感慨。尤其是白雪公主与皇后这两个人物,一个善良、勤劳,另一个嫉妒、冷酷。他们本质上的宣明对比,使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白雪公主》虽然是个童话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简明的道理,那就是做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心灵美的人。我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但我要努力学习,从小要养成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看音乐话剧《白雪公主》有感2

星期天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同学一起来到了市剧院,观 看音乐话剧《白雪公主》。

演出开始了,音乐话剧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美 丽的故事:

从前有位善良、勤劳的白雪公主,她长得非常美丽,白雪公主 的后母十分嫉妒她,千方百计害她。尽管白雪公主善良、纯洁,赢 得了七个小矮人的关心和爱护,可还是中了皇后的奸计被皇后害死 了。朋友们伤心极了,王子、小矮人和动物们把对白雪公主的爱凝 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唤醒了白雪公主,善良最终战胜了邪恶。

这部音乐话剧,既有让人捧腹大笑的台词,又有催人泪下的悲 惨场景,还有令人恐怖的魔法表演。但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还是 白雪公主在大森林里与动物们跳舞的时候,发现了被大家冷落在一 边的病危的小熊猫,她立即走过去把它抱起来,不仅批评了熊猫妈 妈不负责任的做法,还与小动物们一起不断为小熊猫祈祷,希望它的病尽快好起来。

看完这部音乐话剧,回忆剧中的每个情节,我感慨万分。尤其 是皇后与白雪公主这两个人物,一个好嫉妒、冷酷,另一个善良、 勤劳,她们本质上的鲜明对照,使我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白雪公主》虽然是个童话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简明的道 理,那就是做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心灵美的人。我是一个 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但我要努力学习,养 成勤劳俭朴的习惯,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看话剧有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05个字,有3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看话剧有感1000字范文

看话剧有感1000字范文

昨天,学校组织我们大家去红花岗剧院看话剧,话剧的标题是——《特殊作业》。

看话剧有感1000字范文

当我知道这个话剧名时,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是什么作业那么特殊呢?”“为什么要叫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呢?”“这个特殊的作业到底是什么作业?它与我们平时做的作业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一个个问题与不解,我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剧院的大门,心中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在同学们找好自己的位置坐下后不久,剧院的大幕就拉开了。

“太好了,太好了,话剧就要开始了!”大家看着大幕打开,高兴地叫了起来。

随着大幕的打开,在舞台的正中央的幕布上出现了四个大字——“特殊作业”,又过了一会儿,在“特殊作业”下方又出现了下面这几个字:“——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看到这个剧幕的名字,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

话剧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天,某班的老师给他们班的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回家去给他们自己的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剧中讲了三个男同学与一个女同学在得知这个“特殊作业”后的表现。

甲同学说:“啊,不会吧?他们又没有缺胳膊少腿的为什么要我们帮他们洗脚呀?我妈肯定不会让我帮她洗的,我爸爸也不会的。

乙同学说:“我妈妈去美国了,爸爸正在飞机上,家里就我跟奶奶在一起,你让我给谁洗呢?”丙同学接着说:“我爸爸妈妈最近正闹矛盾,我妈已经回外婆家去了,我爸爸单位又忙,经常不回家,家里就我一个人,这个作业我也完成不了。

那个女同学是三个男同学的班长,她在听到大家的议论后,给大家解释道:“哎呀,其实你们都没明白老师的用心,老师是让我们给自己的长辈敬点孝心而已。

”接着,大家各自回到自己了的家中。

作为班长的那位女同学,回到家后给她的.妈妈说明了这次“特殊作业”后,她的妈妈非常的惊讶。

刚开始不愿意让她的女儿给她洗脚,在女儿的一再请求下,她妈妈终于答应了。

在看到妈妈脱下袜子后满脚贴满了胶布,想到自己的妈妈为了给自己买台笔记本电脑,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为别人送牛奶,卖馒头,就连生病也舍不得到医院去看病,那位女同学眼睛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一下子长大了。

乙同学在回家后也把今天老师布置的“特殊作业”给自己的奶奶说了。

奶奶听后,说:“你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怎么办呢?”正在他们俩人正犯难的时候,听到了敲门声。

丙同学跑去大开门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爸爸回来了。

听他爸爸解释,因为天气原因,所有飞机航班都停了,所以就回来了。

乙同学看到爸爸回来,就将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也给他说了一遍。

爸爸在听了乙同学的话后,感慨地说道:“是呀,我也该给你奶奶洗一次脚了。

儿子,你去把你奶奶叫过来。

”不到一会儿,乙同学牵着他奶奶的手走了出来。

乙同学的爸爸看到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深情地说道:“妈,你辛苦了。

以前儿子一天光想着赚钱,都没怎么好好照顾你。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也给你洗一次脚吧。

”乙同学的奶奶听完自己儿子的话,颤抖地伸说双手,将自己的儿子及孙子紧紧的搂在怀里,满脸上皱纹里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菊花。

话剧虽然看完了,但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马上就要到“3.8”妇女节了,我已经想好了给妈妈的“特殊”礼物。

我一定要给妈妈一个惊喜,让妈妈感受到女儿对她的爱。

千万别像话剧里的那位爸爸,只顾着自己的事情,忽视了最爱自己的母亲。

中学生话剧观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今天晚自习,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立秋》话剧,在此之前,我从未看过话剧,今天领略完了之后,觉得这部话剧魅力四射,真的非常好看。在结局之后,我都在想,这会是大学的最后一次的观看大型专业表演吗?我不知道,但是,不能允许自己伤春悲秋,努力感受现在所拥有的,珍惜现在和舍友,和同学们相处的美好时光,也珍惜自己的这美好的,惬意的求学生活……感悟种种(以下也只是谈谈我的感受与所思所想)

这是这部话剧中的主旨,但仔细思量,也是极有道理的,生而为人,就得这样要求自己。就像《海贼王》中的路飞一样,他的信仰与目标就是: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他的其他伙伴也与他一样,都有着自己的追求与目标,并正在为此而努力着。尽管前方道路未知,所遇到的事情与经历也无所预料,但是却在一直前行。都在给予我们:向前,向前的启示。

《立秋》中也有很多我觉得很励志的话语。例如“活出个样儿来给奶奶看,给娘看;总之各种感触吧,还有晋商晋商,就是要在进步中前行”,除此之外,表演话剧的演员们都很厉害,演绎的角色生动形象,感染力极强,我超级喜欢,所渲染的情感挺浓的,也把我带入了这部剧中,与演员们一起感受,一起流泪,一起感受着故事的发展,替票号的命运担忧,替女主的命运担忧……

演员们的功力深厚,‘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由此可见,就今晚这个演出倾注了演员们的多少努力与汗水,还有他们的种种辛苦,这更告诉我们大家:要想有收获,前提得是有所耕耘,天上是不可能掉馅饼的。所以要想有所成绩,有所作为,光空想是不够的哦,得加油努力,这才可以,这个学期,明显课程增多,并且急需用功,还是要付诸实践了,毕竟搞学问,是要从实践中来得到的啦!

话剧观后感600

话剧芭比娃娃历险记观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今天上午,学校请话剧表演团到我们学校表演《芭比娃娃历险记》。

话剧主要讲了一个活泼开朗、机智勇敢的女孩——芭比娃娃。她被一个老巫婆给关在了一个城堡里,芭比娃娃十分想念她的爸爸,中途遇到了一个乞丐、一位英俊的王子等人的帮助,最终与爸爸相逢了。

这部话剧时而让人开心时而让人感动,让人开心的地方是兔子和乞丐决斗时,装成要打架,却以“两只小蜜蜂呀,飞在花丛中呀,飞呀啪啪,飞呀啪啪”的方式来决斗,让我忍不住捧腹大笑;让人感动的地方是小乞丐用生命来换取芭比娃娃的自由,这着实让我非常感动。

看完话剧,我知道了这个话剧里的人物与社会上的某些人非常相似,比如凶恶的老巫婆,为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不顾他人的感受,社会上那些犯法的人就是像老巫婆一样,而芭比娃娃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不要像巫婆一样做一个恶毒的人。

看话剧水晶之心有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看话剧《水晶之心》有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观看《水晶之心》这部话剧。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剧院。礼堂金碧辉煌,非常大,能容下1000人。我们静静地等待,旁白正在一句一句的介绍篇中的主要人物:剧中主人公马小龙的原型马鹏飞,是沈阳市147中学的学生,他自幼与身患重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多年来,独自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始终如一地精心照料奶奶。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他仍然坚持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帮助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受到了老师、家长、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7年,马鹏飞被评为沈阳市“感动的好少年”;20**年,荣获辽宁省“道德小模范”荣誉称号,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候选人,获“20**年全国十大真情人物”称号。

剧场里的灯渐渐地暗了下来。序幕拉开了。演员出场了。马鹏飞和他的奶奶依偎在一个破旧的房屋里。他的妈妈在他5岁的时候就把他抛弃了。马鹏飞和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奶奶身患重病,只能由弱小的他来照顾奶奶。马鹏飞非常细心,从废品那里找到了一个柜子,可以为她的奶奶放药。突然,有一天他的奶奶犯病了,当时情况非常紧急,来不及去请大夫,只能让马鹏飞帮奶奶打针,他害怕极了,哆哆嗦嗦地从柜子里拿出针管,小心翼翼地把针头安上,然后灌上药水。胆怯地走到奶奶身边。望了望奶奶,奶奶温柔地看着他,并鼓励他说:“没事,打吧”。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为主人公的精神所感动。他那么小就要承担家庭的"重担。而我呢,在家里什么都不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洗。有时妈妈让我洗碗,我还不愿意呢。此时,我暗暗下定决心向他学习,在家里多为爸爸妈妈些事情。在学校多为老师、同学做事情。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话剧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此时的我们还沉浸在里。

这个话剧告诉了我们:一定要有敬老爱亲、知恩重义的良好品德,要有自强自立、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要有勤奋好学、胸怀大志的进取精神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我一定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

话剧表演观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8位用户喜欢。

话剧表演观后感范文500字

今天,我怀着期待而又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工人影剧院观看励志儿童剧——《少年华罗庚》。

剧中主要讲述了华罗庚在中学毕业以后,由于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但尽管命运如此坎坷,在失学的日子里,好学而又勤奋的华罗庚依然如饥似渴地读者书本,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数学题,遇到不懂的题目就苦思冥想,直到弄懂才肯罢休。后来,在经受母亲去世,双腿残疾之苦后,他还大胆地有论证地推翻了权威的苏家驹的“代数五次方程”的.论文,年轻时就赴北京清华大学当教授,之后成为数学界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看到这儿,我不禁感慨万分:学习的机会对于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华罗庚来说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简直就是一个奢侈的愿望。但在华罗庚贫苦的家庭中,他的草稿排了一遍又一遍,算了一回又一回,直到连一点空隙也找不着了,才用它包家中所要卖的东西。

而我们呢?草稿纸一沓又一沓乱图乱画着,却不懂得什么叫作珍惜;当我们快乐健康的在父母的双翼下成长时,华罗庚却忍受着丧母之痛与双腿残疾之苦,以顽强的毅力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最终登上了他人生中的顶峰。

不管是物质上的困难,还是精神上的压力,华罗庚始终都坚持着他的信念——要研究数学,他热爱数学,更想制服数学!

演出结束了,我却还是心潮起伏:正如华罗庚所说的那句话:发奋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我要学习华罗庚爷爷孜孜不倦、刻苦勤奋的精神,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观话剧三打白骨精有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我曾在电视上看过四遍《三打白骨精》的动画片,但我还是觉得这次话剧《三打白骨精》更加生动有趣,就连妈妈都说太精彩了,把她的童心都唤醒了!

演出前,为了引起小朋友的呼唤,把卡通明星霸王龙、尼克、小黄人都请来了,我们和这三位卡通明星跳了一场舞,精彩的话剧便开始了。

演出时互动环节非常多,比如猪八戒要见猴哥,小猴们不让见,一只较大的猴子说来一场背着小朋友跑的比赛,如果猪八戒赢了,就可以见到猴王,之后就请了两位小朋友上台互动;后来孙悟空到如来佛祖那借来了“能量球”,其实就是一个超大号皮球,引来了许多小朋友都上台去抢皮球,场面一片热闹。

说到这部话剧,最受欢迎的人物当然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一出场就舞起金箍棒,跟猪八戒打斗。虽然对猪八戒千般捉弄,但对师傅却毕恭毕敬,一心斩妖除魔。去给师傅化缘时,不忘画圈来保护师傅;师傅冤枉他杀人时一封休书从此断了师徒情谊,但他却再三跪拜,依依不舍的离开,还一再交代猪八家沙僧保护好师傅;为救师傅,他变成白骨精的母亲成功进入白骨洞,并骗“女儿”白骨精讲出了实情,让师傅知道冤枉了他。一路上,孙悟空细心胆大,爱憎分明,又不乏幽默,迎来台下一阵阵的喝彩。

但台下的欢声笑语大部分都是猪八戒带来的,最搞笑的一次是:小妖精要抢八戒的钉耙,抢到后来,是八戒和妖精各拿一头,这时,可爱的猪八戒想出了一个鬼点子,他先举起右手再抓住钉耙,小妖精也就学他先举起右手再抓住钉耙,猪八戒然后举起左手再抓住钉耙,小妖精又学了猪八戒做了一遍,最后猪八戒举起双手再抓住钉耙,正当小妖精也举起双手准备抓住钉耙时,猪八戒迅速地抽出钉耙朝小妖精打去,砰的一声巨响,八戒成功了。

演出中,演得最像的就是单纯善良的唐僧。孙悟空爱憎分明,每次打的都是妖怪,但唐僧肉眼凡胎,以为孙悟空连杀三条人命,气愤地流着泪,无可奈何的神情,还有知道真相后,后悔莫及的表情,演得出神入化。

忠心机敏的猴哥,可爱懒惰的猪八戒,一心向佛的唐僧,老实忠诚的沙和尚,阴险狡诈的白骨精,活泼的小猴,搞笑的小妖,栩栩如生的表演,美轮美奂的舞台,精彩的情节,台上精彩,台下激扬,互动不断,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童心话剧,这部话剧给我的童年增添了美好的回忆。

高中茶馆话剧观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75位用户喜欢。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 。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敌对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一、王利发(茶馆掌柜)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内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提供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在如此剧你面前,我只有说声:“谢谢!谢谢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宝贵的财富。”

《茶馆》话剧观后感800

话剧舞台剧观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19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89位用户喜欢。

《茶馆》是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部作品。

在这部作品之前,做为一名小说家他已经写出多部传世之作。而戏剧方面经过多步创作为《茶馆》的成功做基础。

《茶馆》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大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像一个小社会。里面有弱者也有强者但都是被压迫的人,只是弱者更多一点。我认为《茶馆》的文章好有三点:

一、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他们自己的故事。

二、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累赘。

三、语言功力富有个性。

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他们自己的故事,但他们却又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就像一条河,大主干很重要但没有无数滴水来汇聚又有什么精彩之处可言呢?这些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反映了那个年代。在《茶馆》一书中次要父子相承,如同文中的唐铁嘴、小唐铁嘴;刘麻子、小刘麻子都是同一个人衣着变了,但德行未改,这种写法有助于故事的连贯。文章中的人物虽然各说各的,却反映了时代。

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累赘。这篇文章是以一些下层人民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那么就会用到很多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如果一直存在那会让精彩的文章失去光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便是最好的方法。作为一名成熟的戏剧家,老舍已经成功了。

语言功力富有个性。老舍被称为“语言艺术大师”那么老舍肯定会使用好语言。在《茶馆》中每个人物的语言台词设计的到位。这样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归功于艺术锤炼,又来自于生活中的积累。老舍是一名出身卑微、平民色彩浓郁的作家,落社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示了清末戊戌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的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应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命运。《茶馆》一文老舍将语言功力发挥到极致。

人物有主要人物和小人物之分。大人物也是主要人物的王利发,最初开始是二十多岁但他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唐铁嘴吸鸦片,以面相为生。刘麻子和小刘麻子一样本质邪恶说媒拉纤、心狠意毒......从壮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故事虽然松散,却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从老舍个体生命的历史来看:《茶馆》是一位生活阅历与个体经验丰富的作家。在新的历史情景中国望过去半个世纪的旧中国而写下的一部沉湎之作,它没有被老路子套住,它沉淀着历史的教训,揭示了历史前进的趋势。

《茶馆》的成功打破了“三一律”这一规范。有人评论说:老舍先生的《茶馆》是一曲旧时代的葬歌,也是一曲挽歌。

话剧舞台剧观后感800

话剧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27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在我看来,《暗恋桃花源》是现实生活中两种时光与空间的巧合,该剧故事很简单:“暗恋”和“桃花源”,两个不相干的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双方争执不下,谁也不肯相让。舞台上,两个剧团都着急要排戏,互相抢舞台。之后,舞台上的两个剧组最后决定共用舞台,一团一边,各自把自我的戏排完,两出戏因而开始微妙地交织在一齐

“暗恋”是一出现代杯具。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亦因战乱离散;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一见,时已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濒临病终。

“桃花源”是一出古装喜剧。武陵人渔夫老陶,其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缘溪行,发现桃花源;入桃花源后,遇见的人还是春花和袁老板,但又似是而非,三人度过愉悦的时光;老陶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但家境破败。

《暗恋桃花源》就成了古今悲喜交错差互的舞台奇观。

先说说《暗恋》这部分,粗略看来,戏的资料并不尽同于它的标题,这哪里是“暗恋”,这分明是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苦恋”,或者说,是“绝恋”。情窦初开的男女青年江滨柳和云之凡在黄浦江边甜蜜约会,没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直白得不能再直白的甜言蜜语,也没有观众习以为常的男女玩了命的相互“撕咬”,有的只是“秋千”,“围巾”,几盏昏黄的街灯,和灯下两个安静的人。这时的两个人,正如他们自我说的那样,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整个世界就只剩他们两个人。

那时,在他们眼里世界很小,自我很大

谁也想不到,两人的下一次见面,竟是在四十年后的台北。病入膏肓的江滨柳在报纸上登出寻人启事,才找到他四十年来朝思暮想的云之凡。

很安静,就像四十年那样,只有只言片语

不一样的是四十年前的安静,大概是出于两人的青涩,有那么多的话要说却又羞于启齿,气氛有那么一点点尴尬,可两人却都很享受;可此刻的安静,多少是出于无法抑制的伤感和无奈,同样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但是实在是不明白,从何说起。气氛也有点尴尬,可这尴尬让两人更加难受。

就在云之凡要离开的时候,江滨柳颤抖的声音响起:“之凡,这些年,你有没有想过我?”

埋藏了四十多年的眼泪在这一刻最后在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眼中决堤,时隔半个世纪,这两只手最后又紧紧地握在一齐。

半个世纪后,江滨柳对年轻人说:在那个大时代下,人都变得好小,好小时代,造就了这段跨越时代的凄美的“暗恋”。

再说说“桃花源”这一部分,而另一部《桃花源》是古装喜剧,老陶、春花、袁老板都在寻找着心中的桃花源。老陶因妻子春花和袁老板偷情,放下一切逆流而上,意外地来到了桃花源。世人艳羡的无忧生活,老陶在那里沉淀心思,也被那儿的人与事物所改变。因此他不计前嫌回去邀请春花和袁老板一齐前往桃花源。可武陵已物事全非,袁老板与春花也成了夫妻,还有了孩子,每一天仍为柴米油盐的事纠结,过着并不快乐的生活。他们不愿相信老陶说的关于桃花源的事更不愿与其一同前往。最终老陶一人独自回桃花源,怎知他却找不到回桃花源的路了。前头看似闹剧的这出《桃花源》进行到此时,却悄悄的与《暗恋》连结了,变得使人无奈又感伤。

《暗恋桃花源》

话剧之日出观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00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217位用户喜欢。

话剧之日出观后感想

日出东来,满天大红!在太阳升起的时刻,在希望即将来临的时刻,有的人却把自己留在黑暗里沉睡了。然而,日出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得到好结果呢?曹禺先生在他的著名作品《日出》中,以一位依靠男人生活的女性陈白露为出发点,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悲惨的生活画卷。

1943年,曹禺先生作了一次名为《悲剧的精神》的演讲。在这场演讲中,曹禺先生说:“我这里所要讲的悲剧有两个构成因素:第一是抛去个人利害关系的。??构成悲剧的第二个要素,是要绝对主动的。”但是,在曹禺先生的作品中,并非所有的悲剧人物都是这样“绝对主动”的“进攻型”形象,《日出》女主人公陈白露就是典型的带着中国传统悲剧色彩的“忍从型”悲剧形象。

《日出》中的女主角陈白露,人如其名,是一滴晶莹剔透的白露。她生存在黑暗里,却并非泯灭了所有的良知与纯净,她想追求希望,但希望不属于她,她只能在太阳出来后默默地消失。

陈白露的形象是复杂多变的。她生活在黑暗中,却又时时向往光明,然而残酷的现实将她一次次的拖回黑暗。如同她的“一切陈设俱是畸形的”住所一样,她本人也是矛盾重重的。曹禺先生在剧本中是这样描述她的外貌的:“陈白露走进来。她穿着极薄的晚礼服,颜色鲜艳刺激,多褶的裙据和上面两条粉飘带,拖在地面如一片云彩。

她发际插一朵红花,乌黑的头发烫成小姑娘似的鬈髻,垂在耳际。她的眼明媚动人,举动机警,一种嘲讽的笑总挂在嘴角。神色不时地露出倦怠和厌恶;这种生活的倦怠是她那种飘泊人特有的性质。”这样美貌的陈白露,却居住在华丽却又阴暗的环境中,就像是“言中那习惯干金丝笼的鸟,已失掉在自由的树林里盘旋的能力和兴趣,又回到自己的丑恶的生活圈子里”。她把自己的经历概括为“出身,书香门第,陈小姐;教育,爱华女校的"高材生;履历,一阵子的社交明星,几个大慈善游艺会的主办委员;父亲死了,家里更穷了,做过电影明星,当过红舞女”,典型的大家小姐因家道中落而沦落风尘的故事。

然而,在另一主人公——方达生想要用结婚来拯救她时,陈白露坚决地拒绝了他。这时,陈白露的形象是一个为了钱财和享乐而甘愿出卖自己肉体的可悲的女人。她用“我要人养活我,你难道不明白?我要舒服,你不明白么?我出门要坐汽车,应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我要跳舞,你难道听不明白?”的理由残酷的拒绝了方达生的结婚请求。她不信爱情,不认为自己的钱来的不名誉,重视金钱,这一切都将她塑造成了一个“认清社会现实的大人”。然而,这样一个“大人”也有她未曾泯灭的单纯与良知。

当她看到玻璃窗上的霜花时,陈白露表现出作为“竹均”的孩子气的一面,这是她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单纯,只有在自己熟悉的朋友(方达生)或者是自己独处时才会表现出来的。当陈白露遇见“可笑又可怜的动物”小东西时,她又表现出了自己未曾泯灭的良知。听到可怜的小东西的遭遇,陈白露数次掉下了自己的眼泪。听说小东西打了“又是钱,又是势”的金八爷,陈白露先是连声称赞打得好,后来又为小东西以后的境遇更加感到担心。在救小东西这件事上,陈白露少有的表现出了自己强势的一面,即使王福升数次警告她“他们成群结党,手里都有家伙,都是吃卖命饭的”、潘月亭为难道“不是我不管,是我不能管”,她依然坚持自己的行为,救下了小东西。之后,她的开心也表现的很明显:因为太阳出来了、春天来了而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抱着迫不得已帮助了她的潘月亭叫他老爸爸;执拗地给潘月亭念小说。她是因为自己挽救了一个即将落入火坑的可怜女孩子而开心。

那么陈白露为什么会在小东西身上表现出自己的良知呢?实际上,小东西就像是另外一个陈白露。在宝和下处,小东西想念着自己的爸爸,她认为:“如果我爸爸还活着,我也许不会苦到这一步。”因为父亲死了,小东西才被养父送给金八爷,而后又沦落到宝和下处。同样,陈白露的沉沦也是在自己的父亲死后开始。父亲死后,家里更穷了,她无法自己生存,只好依附着男人生活。因此,陈白露总是将供养她生活的潘月亭亲昵的叫做“我的老爸爸”,尽管只是戏称,但这个称呼已经将她的依赖表露无遗。小东西从金八爷手中逃脱之后,过了一段时间的轻松生活,陈白露扮演着

拯救小东西的角色。陈白露也曾经被拯救过,她的那位诗人丈夫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她和那位诗人一起过了一段浪漫幸福又自由的生活。然而,小东西和陈白露都没有一直幸福下去,小东西依然沦落到了宝和下处,而陈白露最终和诗人分开,重新回到了她华丽又狭窄的笼子里。因此,陈白露是将小东西当做原来的自己来拯救的。

尽管陈白露一直表现出自己拜金虚荣的一面,但从一些细节处,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她的真实想法的。当方达生第一次和陈白露说起过去的竹均时,陈白露头一次表现出了沧桑,叹着气问方达生:“达生,我从前有过这么一个时期,是一个孩子么?”从她的这句话和神态来看,就可以很轻易地看出她对于过去自己的追忆,然而,残酷的现实不允许她追忆,狠狠地将她又抓回黑暗中。当方达生愤怒的指责她时,她的神情是不自然的,她的话语“发疯,对了!我天天过的是这样发疯的生活”是自嘲式的,实际上,她的心里还应该加上另一句话:“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陈白露也不止一次的想过脱离这样的生活,但是,当她仅仅只是拒绝见潘月亭时,王福升就拿出了一堆账单,将她的期望全部打灭。

既贪图享受,又厌倦这样的生活;既看重钱财,又未曾泯灭良知;既生活在黑暗里,又一直向往光明,这样的陈白露是迷茫又痛苦的,但是她总是用玩世不恭来掩盖自己。方达生将她看得很清楚:“我知道你嘴上硬,故意说着慌,叫人相信你快乐,可是你眼神儿软,你的眼瞒不住你的恐慌,你的犹疑,不满。竹均,一个人可以欺骗别人,但欺骗不了自己,你这佯会把你闷死的。”这样看来,陈白露的形象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陈白露贪图富足轻松的生活,喜欢享乐,不愿意过平淡的生活,只好住在旅馆里,依附男人以维持自己的巨大开销;另一方面,她不愿意变得像旅馆中的其他人一样,而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良知。在这样的矛盾下,陈白露的内心注定是痛苦的,她希望摆脱这样的生活,却又没有办法摆脱,同时,她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像她自己说的:“我这个人在热闹的时候总想着寂寞,寂寞了又常想起热闹。整天不知道自己怎么样才好。”实际上,陈白露一直生活在迷茫和痛苦中。

在这样的生活中,死亡是必然的选择。正如王福升所说:“白天死睡,晚上才飕飕地跑,我们是小鬼,我们用不着太阳。”剧种人物的活动时间大都是晚上,陈白露和这旅馆中的人都生活在黑夜里,在这旅馆中见不到太阳。太阳与黑夜无法共存,正如陈白露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太阳,她无法产生希望。陈白露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错处,所以希望回老家去,但现实的

账单将她绑在了旅馆里;她救了小东西,可小东西还是落入了火坑;潘月亭破产后,原本对她甜言蜜语的张乔治也不愿伸出援手??陈白露之所以喜欢念那句将死之人的话——“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是因为“我..我..我时常想着这样的人”,这说明,死亡的念头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即使潘月亭破产了,陈白露凭借自己的年轻漂亮,还是可以继续依附另一个男人,但是她不想继续过这样的生活,所以选择了死亡。

总而言之,陈白露的死亡是在重重矛盾和种种重压下的爆发,潘月亭的破产和张乔治的拒绝只是那最后一根稻草而已。作为一个典型的“忍从型”悲剧形象,陈白露完美的表现了浮华生活中的痛苦和迷茫,展示了一位贪图享乐而又为自己的生活堕落而痛苦的矛盾的女性形象,并不是陈白露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是她没有力量去改变,所以,在剧的最后,太阳升起、希望来临的时候,她就像玻璃窗上的霜一样,默默地消失了。

参考文献:

1.曹禺《日出》剧本,《曹禺文集》

2.《曹禺悲剧观及其悲剧艺术》,胡润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3.《论<日出>中的悲剧思想》,黄善明,扬州师院学报

暗恋桃花源话剧的观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57个字,有4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9分钟,朗读时长47分钟,慢速需要67分钟,有172位用户喜欢。

《暗恋桃花源》在这个炎炎夏日又回到了港城,在保利剧院连演两场,平静的小城一时妇孺相告、一票难求。朋友送来两张珍贵的戏票,不由分说偕夫人正装出席,剧场内已是锦衣笑语,满堂熠熠。

这本戏在华语圈已巡演了三十年经久不衰,真是难以想像。之前我问看了首场的一个学生,他兴奋地告诉“看到何炅了、他真的很袖珍、谢娜没来”。观演中途收到朋友信息询问演出效果,答曰:搞笑的,无厘头。剧终谢幕后,很多人是神情默默走出剧场,不像是看了一场喜剧之后的简便表情。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出戏

年轻朋友是去看明星。本戏主打明星牌,营销很成功。每个大牌后面都有大批的粉丝。黄磊在暨阳湖边游览,我远在香港的女儿即实时微信询问他是怎会在港城的。何炅在“武陵三角”中一亮相,场内就无来由地一片掌声,网络时代明星的感召可见一斑。这个世界变化快,好剧本也要会推销会吆喝。正如近期在影院热影的几部片子(《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小时代》简称富二代),质量不高却也简便票房过亿,还不是靠了几个当红小哥靓女的号召力。

成人们是看赖声川。赖大导演真是不赖,这位出生台湾的加州大学戏剧博士掌控驾叹舞台和剧本有着神奇的功力,他满脸大胡子满脑子创意,在国际获奖无数,被誉为剧场导演之翘楚。本剧故事确是挺难叙述的。说的是有《暗恋》和《桃花源》二个剧组为争抢一个舞台进行彩排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暗恋》反映的是在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滩,一个东北青年和一个昆明姑娘相遇相恋,因战乱而离散,直到四十年后的台北,男主角临终病危时仍放不下他的初恋。时空跨度很大,是一出现代感情杯具。

《桃花源》走的是怪诞、穿越的路数,以陶渊明的同名游记作为背景进行戏说,说是武陵打鱼人老陶与美貌妻子春花婚后不育,春花和袁老板偷情私通,老陶愤恨出走误入桃花源,在其中过了十天梦幻般的时光,再回到武陵时却发现一切全都变了……。要把这二个混身不搭的剧情和剧组生生组合在一台戏中,冲突错乱,比较反衬,古代现代,严肃搞怪,使这部戏成为经典话剧,真的全赖“老赖”,确实是功力不凡,叹为观止。

观众最终看到的其实是自我,是自我的内心。开场时正襟安坐看故事、等明星,中段时无厘头、全场哄笑,最终伴着思索默默离场,对这出130分钟时空交错的大戏竟一时思绪纷呈、无从评价。当明星远去,从戏中戏里走出来,思维的焦点不由得引向自身,审思起感情和婚姻、家国和命运、现实和梦幻这样宏大而恒久的命题,体察个人的生活境地和身处这个时代的情怀,从而超越了舞台剧情,通向生活真谛和生命意义的终极。

所谓真谛和终极意义,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我体会就是三句话:多欲得苦,简单是福;运命无常,随遇而安;善待亲情,珍惜缘分。

多欲得苦,简单是福。桃花源,人称世外桃园,或许正是我们能够想象的梦想境界。那里鲜花纷呈,笛声悠扬,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情欲泛滥;人们扑蝶嬉乐,生活简单,在那里人与人、与自然以及与自我的灵性和谐相融。所谓的净土可是如此。环顾周边现实,人们总是被贪欲、物欲和情欲所包围,总在利益和欲望面前义无反顾、飞蛾扑火,结果是迷失自性,得到的还是虚幻、是苦果。我们身边就有不少春花、袁老板这样的人物。

运命无常,随遇而安。坐在秋千上的云之凡沉浸在感情的甜蜜中,对未来充满着期望,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已捧在手中的感情会无缘无故地丢失,也无法预期和掌控自我跟随命运的舢舨最终会漂向何处,更不可能明白国家的分化和时代的变迁了。如沧海一粟般存在的人们,在历史和国家的尺度面前,个人命运更多的是无奈和无助。作为天之骄子,人们常常会误认为自我无所不能十分伟大,能够随心所欲主宰自然,其实人类是自然之子其生存与周遭一切息息相关、环环相扣,在大自然、大时代这个巨轮上,人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在时间的河流边,我们总会不由得唏嘘和感叹。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顺时应势、趋利避害,与其怨天尤人、随波逐流,不如虚怀若谷、随遇而安。

善待亲情,感恩当下。人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十分地偶然,我们能有此生感知当代社会、体验生命历程,就已经是十分地幸运和富有了。不要对自我所拥有的不以为然,也不能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甚至对自我的不如愿不知足而埋怨不公,其实我们眼前的一切都是上苍的恩惠和造化,当下的身心、财物、亲情都是宝贵财富,一丝一缕、一花一草都应珍惜并感恩,活着、工作着、经历着,这就是美丽,就是幸福。佛说人生有生、老、病、死、爱离别、求不得、怨长久、放不下等“八苦”,产生烦恼的是贪、嗔、痴、慢、疑等人性弱点和欲望称为“五毒”。其实我们和剧中人一样,都在其间纠结、折磨、挣扎和沉沦。惟有看破、放下,才能得自在,惟有感恩、惜福,才会有欢乐。真谛摆在面前,不离不弃,伸手可得。领悟不易,践行更难。真要感激赖声川和剧组在这个完美晚上带给了我们欢笑、思索和启迪,并鼓励我们不断在人生旅途中求索、前行。

另外,舞台上还有个神秘的红衣女子游离于剧情内外,她来自何方,她隐藏着何事,她要寻找何人,她和我们有何干系……

暗恋桃花源话剧的观后感(2)

看完这个话剧《暗恋桃花源》,我们跟随着镜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暗恋桃花源》。矛盾的冲突和协调,现实与梦想的差距。

从矛盾的冲突和协调方面来说。不论是作品本身的音乐与布景还是人物的性格。首先,从作品本身来看,暗恋与桃花源两个不一样的剧组,一个“杯具”,一个“喜剧”,两种截然不一样的舞台效果,可是作品本身将其音乐处理的很好,在两个剧组换场的衔接处,音乐的轻重缓急处理的十分好,既不会让人感觉突兀也不会太平淡而显得乏味。并且在开始的时候暗恋剧组的音乐节奏缓慢,桃花源剧组节奏则明显欢快,转而到后半场则恰恰相反,变成暗恋剧组节奏激进,而桃花源节奏趋缓。这也在剧情上给人一种带动。之后,在人物性格上,也有体现出矛盾的冲突与协调。作品的前半段,老陶是一个处于焦躁中的人物形象,而春花和袁老板则是爱意浓浓,人物表现力比较平缓。然而,老陶在经历了桃花源之后,像是受到了某种熏陶,或是被桃花源的气氛所感染,人物性格便变得舒缓,给人心平气和的感觉。而相比较下,春花和袁老板生活在一齐,经历了相处的磨合,不仅仅没有过上想象中的生活,反而是变得落魄潦倒,从而人物的性格爆发,十分具有表现力。这也是体现了矛盾的冲突与协调。

从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方面来看《暗恋桃花源》。暗恋剧组,江滨柳和云之凡的感情。桃花源剧组,春花和袁老板的最初梦想,甚至是那个一向在寻找刘子骥的疯女人。

首先,从暗恋剧组来说,开头,江滨柳将一切都计划好了,那些信,那些爱意。在他的梦想中,他和云之凡在一齐只是时光的问题。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云之凡没有回来,而他也没有联系上云之凡,过往的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在他重病之时,最终,他见到了云之凡,可是,不仅仅是他,我们也都同样意识到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他有了妻子,而云之凡也嫁人了,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孩子甚至子孙。我们都不是当事人,不明白江滨柳的心理,可是,设想一下自我在当时的情境中,那些感情或许我们也能体会一二。云之凡在江滨柳的心目中,可能不单纯只是年少时的爱恋那般简单,那是他的青春,是他的冲动,是他年少时的梦想与憧憬,那是一些比简单的感情更重要的东西。另外,我觉得江滨柳对于他此刻的妻子也不见得是没有感情的,或许那是比感情更让那个人割舍不断的,比如亲情,比如职责。之后,再看桃花源剧组,春花和袁老板之前对未来有着多么完美的向往,有孩子,有欢笑,只是现实让他们变得穷困,堕落,所有的所有都不是当初设想的那个样貌。而老陶去了桃花源,他才是最终真正的胜者,他经历了比现实完美的桃花源,被现实逼迫的看清了现实,这才是我们的社会想要让我们学会的。而疯女人,她一向在寻找刘子骥

,可是刘子骥却从没有出现过,刘子骥好像就是那梦想一般,让人不断的寻找,而往往就是以找不到这个结局收场。导演在此处想要告诉我们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心境吧。

最终,我想要说,作品和现实还是不一样的,现实往往比作品表达的更复杂,更残酷,可是我们不得不应对。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更高于生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以上就是我对于《暗恋桃花源》的一些理解和想法,谨代表个人观点。

暗恋桃花源话剧的观后感(3)

杯具《暗恋》——痴情男女,倾城之恋,上海作别,命运捉弄,台北重逢,咫尺天涯,时隔40春;喜剧《桃花源》——饮食男女,俗世翻腾,误入桃源,前情难忘,故地拾旧,情何以堪,终不得解;电影《暗恋桃花源》——一个舞台,两出戏剧,喜剧不喜,杯具不悲!两个原本独立的叙事文本,阴差阳错的集中于同一戏剧舞台上。严肃与荒诞、内敛与夸张、秩序与混乱、悲伤与欢乐,梦想与现实,纵横阡陌,水乳神交,完整独特的电影结构,却皆直指:期望……寻找……等待……逃避……,算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试论感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为相思;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为相聚;悲哀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魂照影来,是为回忆。这样三段式的故事,上演了多少代,不知还要继续到何夕?哪管才智超群的男儿,或是冰雪聪明的女子,个个甘情绪愿的闯入情关,枉死离恨。只是可叹,谁又会是谁的桃花源?生活与时代,莫非原就是一般混乱!嘻笑玩乐,至悲至喜,荒诞之中不断撞击的矛盾,便是生命永恒的秩序,也未可知!江滨柳与云之凡的桃花源是两人的爱恋,他们在战乱失散后都曾寻找过对方,但直至浊世半生方见到孤光残影的对方……。老陶误入桃花源,却终似莎士比亚说的“温暖的茅屋,胜似无情的宫殿”忘不了他的春花,出来后又迷失了桃花源……。桃花源里的袁老板和春花幸福美满,现实中却为具体而琐碎的生活彼此撕扯与埋怨。其实,他们亦曾象江与云“执子之手”那般期盼过“与子偕老”,而真到一齐时,才发现所谓的完美竟是镜花水月。原先,纵使有海誓山盟,终归敌可是时光的磨蚀!那么,江滨柳与云之凡即便真的就一向在一齐,必须就会幸福长久吗?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结尾曾写道:人生最大的智慧都集中在两个词里——期望与等待。小说主人公在冤狱中毫无放下期望,最终在等待中赢得了复仇与重生。李碧华则写到:世上之所以有矢志不渝的感情,忠肝义胆的气概,皆因为时光相当短暂,方支撑得了,久病床前无孝子,旷日持久不容易,一切事物之完美在于“没时光变坏”。显然,赖声川的“桃花源”更象是能指进而所指着后者。正好似含苞待放的花蕾,默默等待着盛开怒放时的惊艳,然而就在前夜遭遇一场暴风雨的突袭,所有的期望与等待统统化作了乌有!还没来得及散发的馨香就这样被无情的驱散,不知谁会来掩埋堕入泥淖的残躯。

戏剧《暗恋》的导演试图借舞台来重现心中的她——“一朵美丽白色山茶花”,但每每失望于演员的表演。江滨柳想来就是导演自我的化身,熬到白发云鬓也无缘再见到“她”,无非透过幻象聊以慰藉。仅有身边的女助理义无反顾的陪着他疯,陪着他痴!一个莫明其妙的女子一向在剧场执着地寻找着情人刘子骥——这正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主人公的名字,但到终场也没结果。剧场的管理员絮叨着“十分钟!我这辈子不明白等了多少个十分钟了!”片中每个人都困扰于自我内心的纠结,都在期望着什么,寻找着什么,等待着什么,最终却又逃避着什么。

值得推敲的还有女护士的主角。当江滨柳追忆多年前的难忘旧情时,女对于他的长情大感费解。她拉出自我的男朋友小陈——“两个礼拜以前分手了。这两天我都努力在想啊,他长什么样貌啊?可怎样想都想不起来哎!”他们之间似乎在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旧时人们穷尽一生寻觅的神圣感情,今人是轻而易举的得到了么?这天的感情较之过去是不够纯粹了么,还是因为得到容易而不被珍惜了呢?有说:生活的梦想就是梦想的生活。可推,梦想的生活就无生活的梦想,因为已经梦想实现了。没有梦想的生活就是梦想的生活?这听起来就象文字游戏的悖论,却道出了梦想与现实的尴尬。生命与感情,试问,谁的价更高?平平实实的生活维系着生命的历程,感情是否只是生命中一些重要的过客或是梦想的奢侈品,给平实点缀些色彩与活力。过后,没有它,依旧需要生命的常态。

中国人迷恋也极善于把玩文字的谐音之妙。“桃”与“逃”,“柳”与“留”都是经典的汉字谐音字义转移。戏剧《桃花源》的导演在发现布景上的一棵桃树只剩下一片空白,而舞台上又莫名其妙地多了一棵桃树时,大动肝火。美工解释说,这叫“留白”。“留白?”导演深表困惑。美工继续补充:“这种留白很有意境啊!”“意境?”导演拒斥同时甚至带点恐惧的语气。“留白”与“意境”本是中国传统艺术与美学理论的最高境界,透过导演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式“重读”,其好处已经兼容到了对于人生的哲学思考。个性是最终他极为郁闷且一脸无辜地大声追问:“这棵桃树为什么要逃出来么?”这分明是对老陶是“逃”还是“留”艰难选取的迎面质疑?观众也在不经意的乱象涌动间再次参与了剧情发展。

两个剧组在一个舞台上划界同台飚戏是影片的高潮部分。按说必须局面失控,事实却是某种“美丽的混乱”。两个剧组的台词竟然能够相互自然的无缝对接,并且神奇的“潜台词”深意补充。例如一段中,护士说:“你还在等她,我看不必了耶!”老陶插:“我怕她在等我。”另一段中,袁老板说:“不要回去,你回去只会干扰他们的生活。”护士插:“我是说云小姐如果真的的来的话,事情可能会更麻烦。”老陶插:“这话怎样说?”护士插:“因为你可能会更难过。”由于两剧在感情母题上的冥冥暗合,电影的“缺席的在场”与戏剧的“现场感”、“间离性”不露痕迹的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影片尾声,江滨柳与云之凡最终见面了,其实两人早年阔别后很快就一向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了,最近的时候可能只隔一条街道,却咫尺天涯,重逢无门,真真造物弄人!红颜云鬓换化作白发苍苍,当初的青春梦想被生活消解成了无言的唏嘘!偌大的上海二人能够相遇,小小的台北难倒了他们!亦或他们就应感激命运,他们把对方最好的时光定格在了各自的记忆里,并在生命的尽头做出一个了断……。“这些年来,你有没有想过我?”尘封已久的往事被慢慢打开,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被深深触痛。人啊,最在乎的竟是被人在乎!

漫漫人生,上下求索,感情啊,到底是出喜剧还是杯具?从戏剧中看人生,那是苍凉;把人生当作戏剧,那是荒唐。到底还是戏剧归戏剧,人生归人生。只是身在其中的人却恍惚于二者间,走到底都不会明白自我所坚持的是对?是错?然而,最初却决绝得容不得自我回头张望……

暗恋桃花源话剧的观后感(4)

在上《艺术概论》课程时,老师给我们观看《暗恋桃花源》之后我深有体会,这则故事分为《暗恋》和《桃花源》两场剧。《暗恋》说的是二战结束后的一对恋人在上海分别,约好来日再见。不料内战爆发,男的去了台湾,就此断了联系。最后,垂垂老矣,在台北的医院里临死前登寻人启事,想再见当年的女朋友一面。最后旧情人相见,诸多旧日情怀历历在目,怎一个“你那冰凉的小手”了得!《桃花源》说的是渔人老陶的老婆偷汉子,遂大怒出走,来到了桃花源。在那里遇见了一对夫妇,刚好和自我老婆及老婆奸夫长得一样。日子虽然快乐,但是总还是想回家。等回了家,发现奸夫淫妇过着并不快乐的生活。失望之余,再返桃花源,却找不到来时路……

抛开形式,该剧资料上的主要部分其实都不算新颖,甚至是老生常谈得能够,说白了就是一部青春偶像感伤剧加上一部家庭伦理轻喜剧。《暗恋》里的江滨柳给我的感觉像极了《雷雨》里因得不到梅侍萍而郁郁寡欢周朴园,需要以一个女人为借口来摆脱堕落于现实的可悲。典型的精神出轨型知识分子,与那位写《桃花源记》的陶渊明先生恰有几分相似,前者只是把桃花源换成了一个叫云之凡的白茶花一样的女人。相比之下,《桃花源》这出喜剧倒是俗得多了几分真实感,让人忍俊不禁。软弱的老陶因为对生活的无能为力反而误入太虚幻境一般的桃花源,与理想生活来了个无厘头邂逅,过了几年神仙一般的日子。

细看这两出剧,情节资料虽则完全不一样,却处处存有建构-解构关系。如《暗恋》里的江滨柳与云之凡满怀着感情出场,到了《桃花源》的第一幕里则成了老陶和春花的吵架与叫骂。又如两出剧一同排练的时候,虽然两方面的台词几乎是一致的,但指向却完全不一样。《桃花源》里的老陶执意想念现实中的妻子,而《暗恋》里的江滨柳却在幻想记忆里的恋人。能够说《桃花源》的整个情节设计就是理想对现实的打岔;《暗恋》则正好相反,江滨柳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却要在现实中苦熬。这种一边建构一边解构的资料安排让人措手不及,最后只能怀疑一切:到底是现实更好还是理想更好?每一条路都被堵死了,解答变得徒劳,思想陷入深渊,仿佛进到一间逼仄的小房子里,退无可退。

就应说对于“现实-理想”这一主题的反复拷问是我最喜欢《暗恋?桃花源》的地方,陶渊明式的理想主义显然过于虚弱,美其名曰憧憬着一个完美的理想,实则这一理想却是以全然丢弃现实为前提的,是乌托邦式的。江滨柳作为现代陶渊明式的知识分子,把感情作为理想的唯一寄托物,40年来日思夜想,实际上却一边娶妻生子什么都不误,可见其亦有软弱妥协的一面。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之外,他无疑把云之凡当成了精神补品,用相思这样隐性的自我折磨来虚弱地对抗现实,在显然更像是一种逃遁,而非追求。老陶和江滨柳的不一样即在于老陶是个十分现实的人,即使他误入桃花源,也仍然记挂现实中的一切,想要回来。他的愿望是把桃花源里的三人生活方式移植到现实中,为此他甚至咽下戴绿帽子的屈辱,在这一点上他无疑是一个勇敢的实践者。当然,那里的江滨柳和老陶无疑都是符号化的人物,他们给出了人们在应对“现实-理想”这一问题时可能出现的两种不一样反应,但无论他们的经历有何不一样,最后都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

江滨柳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他看到了40年后的云之凡,但云之凡并没有给他他要的感情。老陶回到了武陵,春花和袁老板的生活鸡飞狗跳,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老陶的愿望落空,却无法重回桃花源。在那里,赖声川对于现实的尊重程度几乎到了冷酷的地步,陶渊明式的逃遁已经完全站不住脚,理想的分量让人唏嘘,现实则充满讽刺和伤感意味,使人啼笑皆非。

对于《暗恋》及《桃花源》而言,其实质即是对现实的一再确认,而非对理想的重构。但从《桃花源》这段里,赖声川还是放了一些对理想的想法在里面。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春花和袁老板是一对暗地偷情的狗男女,但到了桃花源里则成了惊为天人的恩爱夫妻,可见赖并不是个性看重道德化社会之下的伦理观,他把这种伦理观念放到理想的园地里给彻底颠覆了。之后他又竭力美化桃花源里的三人生活,无论从布景还是在台词等等方面都有意识地把观众拉离地面,给人仿若上天作神仙的感觉。这其实是他对于神性的一种膜拜,刻意排除人性在桃花源里的种种体现,从而突出神性的普遍存在。也许在赖声川看来,所以理想,即是神性的,而非人性的。在人性的世界里,没有理想可言,也自然没有人可逃遁之处。

在整部剧中,《暗恋》和《桃花源》的资料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大部分演员的表现重心都落在这上方,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双重虚构的资料。说它双重虚构,是因为它不仅仅对观众而言是虚构,对于整部剧而言,也是虚构。赖声川在《暗恋》与《桃花源》之外,构建了另一重真实,以此来虚化这两出戏的剧情,并在那一处“真实”中设计了一个喊着“刘子骥”名字的疯女人。不得不说这个疯女人的设计十分巧妙,她不停叫喊寻找的刘子骥便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那个终生寻找桃花源未果的“南阳刘子骥”。且不论赖是否认可“桃花源”式的理想,但他对于刘子骥这个人物本身却是有着必须立场的,至少他并非认为这是无好处的。于是他把关于刘子骥的资料设计到一个疯女人身上,并透过这个女人的嘴巴确定了刘子骥和剧中现实部分的关联。女人说,刘子骥曾与她在南阳街上吃过一碗酸拉面,她记得,于是要不停地找他。女人以与刘子骥极其相似的执著姿态寻找着什么,或许就是《暗恋?桃花源》里的理想圣地?

正如导演赖声川所说:“《暗恋桃花源》的成功,在于它满足了台湾人民潜意识的某种愿望:台湾实在太乱了,这出戏便是在混乱与干扰当中,钻出一个秩序来。

当时光被叙事填满的时候,我们会暂时忘记它的空洞和残酷。戏剧大概就是这样的手段之一。人们需要这样的安慰来反观自身的处境,来寻找到久已被变幻无常的生活打碎的梦。

现场的哭泣和笑声证明,当叙事元素在舞台上跳跃,人们的心灵在叙事所带给的新的时空范围内,碰触到了某种被无意中淡忘已久的情愫。我们需要戏剧来告诉我们一些事情,需要以一种温柔的和美学的方式来承认一些真相,并重新鼓起勇气去应对我们命该遭遇的一切。

暗恋桃花源话剧的观后感(5)

“想不到啊,好大一个上海我们可以在一块儿,小小一个台北把我们拦住了”是江滨柳感叹命运的安排不隧人愿;“我先生很好,他真的很好”是云之凡告诉对方我过得还算幸福;“我真的要走了”让他直面了现实。四十余年的怀念该是怎样的怀念啊,可是那相见的一刻,心中的山茶花回不去了,一生的梦幻就此清醒。

暗恋的江滨柳、误入陶花源的老陶,心中都放不下那个曾经,只有回去了,看到了她的现今,看到了不曾有自己出现过的那些岁月,才会明白,你在远足的同时,她和有她的世界并没有静止。阴差阳错也好,诟病不改也好,你的桃花源她不可能了解,你的经年苦思也只能锁在心田。这是个悲剧也是个喜剧,悲喜交加。

话剧看得不多,之前看过恋爱的犀牛,然后就是一些学校里的毕业戏了,感觉把剧本上的东西表现在舞台上,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文字立马就生动起来了。虽然这个戏中,有两场戏搅在一起,还借用演员的口,互相批评了一下:暗恋的导演说,桃花源的喜剧毁了他的偶像陶渊明,而桃花源的导演说,觉得暗恋的悲剧看得他想发笑。很想知道,剧本的创作过程是怎样一个过程,把那样一些体会、情愫,通过舞台可能的形式得以表现出来,然后设计嘲、对话、人物、背景、服装、道具等等等等。

戏中有戏,更是有难度,我觉得很新鲜,也很受戏中人物感动。

暗恋桃花源话剧的观后感5篇

中学生话剧雨花台观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7位用户喜欢。

艺术上是优美的,技术上精美,表演上接近完美。雨花台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是表现了全中国的革命形势;时间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和土地革命前期,却反映了百年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前仆后继的愿望和斗争;具体展现的人物不多,但是可以让我们看到革命形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像“宝尔”这样优秀的地下工作者简直就是炸弹了。全剧遵循三一律(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所以戏剧冲突十分强烈,人物形象相当鲜活,情节特别生动,悲剧效果极其强烈。监狱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着黑暗的坑。

值得称赞的是,创作者机器巧妙地消解了过分的悲剧感。许包野和施滉“智斗”敌方两个情节,十分风趣;许包野和施滉梦中会见妻子的场面具有梦幻效果。这样,观众就可以从悲剧氛围抽身出来,转而进入感动中。在探监环节,许多革命者的家属都不能理解自己的亲人,极力劝解他们屈服于黑暗的现实,过自己的安稳日子。然而就有这么一位农妇,跨着一个篮子进来看望自己的儿子。她只是简单地问一句,儿子你做的事情是对的吗。儿子说是的并且是我必须做的。其实这意味着儿子坚决选择了死亡,母亲还是故作镇定的拿出一个梨子,说我带了你最喜欢吃的梨,我和你一起吃。说完就咬了一口,我立马流泪了。我旁边的一个男生更加是涕泗交流啊。我觉得这一场景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知识分子和工农的融合。因为有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革命过程中可能失去一些同志,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这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力量。从恽代英到刚刚“赤化”了的张班长身上都有一股正气:蔑视邪恶,坚韧不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觉得这就是诗经时代人们的刚健活泼精神。孔子当年编定诗经就是为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以恢复仁义礼智信的理想社会。我在这部话剧中就感受到了这样的理想精神!

《雨花台》话剧巡演作为庆祝建党9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结合,并纳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话剧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1906年,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成立,到今天已经110周年了。早期的话剧叫做“文明戏”,是同盟会进行革命宣传的工具。

话剧雨花台观后感800

《优秀范文:话剧观后感(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