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后感
栏目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12 10:30:03 热度:59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95位用户喜欢。

今天妈妈带着我和小红去了自然博物馆。一进馆内,我们就被一头摆在正中间的大象标本所吸引,它大约高四五米,有着两根长长的象牙,我还跟它合了影,好像站在巨人边上似的。

然后我们又依次参观了其他的馆,一些动物的化石以外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标本,很多都是我长这么大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恐龙馆,有几只长十多米的恐龙标本,它们有的张着血盆大口,有的在天上飞,刚看见属实把我吓了一大跳呢。

在参观东北野生动物时遇到了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志愿者导游,免费为我们讲解,看到他泰然自若的解说,自信满满的样子,我不禁有些羞愧。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使我懂得要把握机会多多锻炼自己,不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46个字,有2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28位用户喜欢。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4001

今天我和妈妈决定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我们从城西一路坐车到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自然博物馆,重新建造后的它外观秀美、大气。虽然天气炎热,但它还是迎来了众多家长和小朋友们。

一进大门,大型生物展示墙上的标本便映入眼帘,灰鲸、虎鲨、翻车鱼在墙上游着。阴沉木无声的矗立,还有海百合、棱皮龟、宽额鲈……这是一个序厅,它将我们带入了一次自然生命的探索之旅。

二楼有一个主题:“地球生命故事”,各种展品神秘而古老,互动装置让我们更深的了解了生命的诞生。逼真的模型成功重现了地球46亿年的生命旅程。

再往上走,三楼则是一个生物世界。地球上各种物种聚集在一起,配上分门别类的多媒体装置、神奇的声音效果……人们在观看、操作,乐在其中。

等我出了展馆,却还意犹未尽。于是,便快乐的想:下次我还要再来!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4002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们去了自然博物馆,那里很有趣!

我们先来到的是二层的植物园,植物园里有许多植物,而且还有一条小路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森林是什么样子的。

二层另一边是介绍马赛人的,马赛人是在非洲生活的,他们住的房子很小,而且门很窄,一次只能将将过一个人。你知道马赛人认为吃什么最健康吗?是牛血。而且人死后,尸体上也要涂满牛血招引秃鹫等飞禽来吃,吃得越干净说明死者的品质越好。这是让我觉得很神奇的地方。

之后,我们去走进人体、恐龙公园和水族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恐龙公园里有许多恐龙的骨骼,而且往里走就是人造的恐龙了。我一看到它会动吓我一跳,越看越觉得有趣。

我喜欢看的是水族馆里有五颜六色的小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在经过一个通道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大鱼、小鱼,还有海龟在我们头顶游来游去,仿佛我们置身在海洋里一样!

自然博物馆教会我们很多知识,我喜欢去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4003

最近,妈妈带我到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学习,让我大开眼界。

生命长河从二楼到一楼,以s形坡度缓缓弯曲下行,仿若生命演变的长河。馆内的标本展品琳琅满目,令人不禁啧啧称赞。庞大的恐龙摇头摆尾,时不时发出来自远古的吼声;金丝猴顽皮地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我们窥视;老海龟神态安详,不住地微笑,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大地探珍中的各种岩石更让我们流连忘返。孔雀石碧绿碧绿的,像一只只活生生的孔雀,漂亮极了。自然银长得像一片树叶,亮晶晶的。自然金是很小一块,看起来采集到的样本很少,一定很稀有吧!辉锑矿长得像一只只刺猬,真有趣!石英像一根根柱子一样立在土上,难道在地下也是这样的"吗?镜铁矿像玻璃一样,欧泊蓝白相间,钻石晶莹剔透,水晶闪闪发光……

这次上海的“自然之旅”,增长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探索自然的兴趣,大自然真是有无穷的奥秘!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4004

今年十一长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北京自然博物馆,那是我心驰神往、盼望已久的地方。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们来到大门前,看到子五个醒目的大金字:自然博物馆。进入馆内,我们先来到了动物标本馆,这里的标本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海螺标本有的像蜗牛壳,有的像冰淇淋,还有的像尖尖的帽子,各种各样,千姿百态。巨大的蝴蝶标本是用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蝴蝶拼接而成的,漂亮极了。还有北极熊、华南虎、金丝猴的标本,我仿佛置身在野生动物园里。

接着我们来到了水族馆。啊!这里面的鱼可真多呀!它们形状各异,色彩斑斓,有的长满许多大小不一、长短各异的刺,所以叫刺猬鱼。有的鱼非常小,身上却闪着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夜光,好像一个个闪烁的小星星,所以叫夜光鱼。还有一种鱼,它的背部是绿色的,两侧有斑纹,牙齿为三角形。我心想:这是什么鱼呢?一看标志牌上写着“食人鱼”三个字。我不禁心惊胆战。我连忙问爸爸:“食人鱼真的会吃人吗?”爸爸告诉我说:“是的,它的牙齿特别尖锐,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听完爸爸的话才知道,原来食人鱼这么可怕呀!

最后我们来到了非洲馆,许多动物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有狮子、有牛、有崖羊??这些动物标本做得惟妙惟肖。我了解了非洲人的生活习性:他们住茅草屋,用矛枪捕杀猎物。我还和一只可爱的小斑马合影了呢!

我喜欢自然博物馆,我爱大自然,我们要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4005

今天下午我们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顶着寒风来到了自然博物馆。走到博物馆门,我看到了8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要4个人才合抱的过来,有七层楼那么高。抬头一看,楼内的玻璃墙里有件巨大的恐龙化石。

走到里面,我感到非常凉爽,那里的珍贵物品可真多呀!我有点目不暇接。展示区共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山之趣、山之魂、兽之趣、鸟之灵、蝴蝶谷、化石展。我最喜欢的要数蝴蝶谷了,各种各样的蝴蝶差不多都有。在众多蝴蝶中,我最喜欢的蝴蝶叫光明女神,身上蓝中发紫,闪亮闪亮的,真的像一为穿着蓝色轻纱的少女,真的像一为女神;最有特色的蝴蝶要数美眼蛱蝶了。美眼蛱蝶翅膀上有4个小圆圈,仔细看,还以为是4只小眼睛呢!长尾彩虹蝶尾巴最长,身上的颜色像彩虹一样鲜艳,所以叫长尾彩蝶。

-在回学校的路上,我想:“自然博物馆里真漂亮,不仅让我大包眼福,还让我更爱大自然,这次真是没有白去呀!”

北京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北京自然博物馆》观后感800字

在假期中,父母带我来到了位于天桥南大街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在那里,我参观了人类馆、动物馆、生物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动物馆,在动物馆里,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发自内心地感受。

来到动物馆,我首先进入的就是恐龙陈列厅,刚来到那里时,我被那里的一景一物下了一跳。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恐龙家族里个体最庞大的蜥臀目中的蜥脚类的一员——马门溪龙。这只恐龙成年后长22米以上,重数十吨。生活在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前的"晚侏罗世四川盆地一带。它的最重要特征是脖子比任何已知的脊椎动物都要长。接着我又看到了一些各式各样的恐龙,慢慢的,我仿佛回到了几亿年前的恐龙世界。将我要离开这恐龙世界时,我看到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一些科学家的推算,当我认真地读完这些字时,我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恐龙灭绝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但是在地质历史的时期,这还不是规模最大的,也不是唯一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生命自产生以来,经历了6次全国范围的大灭绝。每次大灭绝之后都是一次生命大爆发......而科学家们发现,在20世纪最后50年的时间里,地球上失去了几十万个物种。于是正当科学家认真研究地球历史期间的6次大规模生物灭绝的时候,他们惊奇的发现现在地球已经进入第7次生物大灭绝。过去的6次大规模灭绝都发生在上千年,有的甚至是几百万年的时间,根绝推算现在的灭绝速度要快的多。现代生物灭绝是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人类生命历史中唯一能够引起其他物种大规模灭绝的物种。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1、人类对森林过度开发,对土地过度开垦等经济活动造成的其他物种生存环境发生改变。2、直接过度捕杀野生动物造成物种灭绝。3、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给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4、过度增表的人口与其他动物争夺生存资源造成其他物种的灭绝。5、......

我希望,人类能够不再为了满足自己,而破坏大自然!

我希望,人类能够不再污染环境,不要给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我希望,人类能够不再伤害每一个小生命,不要在伤害大自然!

我希望,第7次大灭绝不再发生!

北京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04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42位用户喜欢。

北京自然博物馆观后感今日,风和日丽,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简称博物馆游。因为是学校第一次组织参观,所以我异常兴奋。天还没亮,我就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只好让我早做准备。终于熬到了起床时间,爸爸开车送我到学校的大巴,坐上车,没过多久,就到了位于天桥的北京自然博物馆,我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

北京自然博物馆又动物世界、昆虫世界和恐龙公园等展区;动物世界又狮子、狒狒等标本。昆虫世界中的标本可真不少,像蝗虫、甲虫和蜜蜂等;而恐龙公园内,一只只恐龙正在“大开杀戒”,有的张着嘴四处乱窜,有的在自相残杀,霸王龙是它们中的一只,它在恐龙群中横冲直撞,吓得其它恐龙四散奔逃,迅猛龙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个“长腿将军”,只要听见一点儿咆哮声,就立刻逃的无影无踪。

接下来是看3d电影,虽然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影片内容及其无聊,一群蚂蚁成群结队的搬一只死苍蝇。电影结束后,我们上了车,在车上大家高高兴兴地谈论着所见所闻,哎,又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分四层,八个展厅:化石展厅,矿物展厅等。化石展厅内,陈列着翼龙、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矿物展厅里有晶莹的水晶、形状各异的方解石。它们都是珍稀的矿物,宝石馆内有猫眼、钻石、祖母绿等珍贵的的石头。

还没看够,回去的时间就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国地质博物馆,踏上了回家之路。车上许多同学都在闭目养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览的回忆中,祖国真是地大物博呀!

我们的一个教学特色就是:自然特色。为加强学习,我们决定参观“自然博物馆”。

3月30日我们冒雨来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动物骨骼标本,还有着历史悠久的化石。

首先我们看的是恐龙展厅,刚一进门就被硕大的恐龙吸引,它是恐龙家族里个体最庞大的马门溪龙。这只恐龙成年后长22米以上,重达十吨。生活在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前的晚侏罗世四川盆地一带。它的最重要特征是脖子很长。吃东西的话要经过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胃里,接着我们又看到了一些各式各样的恐龙,慢慢的,仿佛回到了几亿年前的恐龙世界。站在霸王龙的脚下,我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小,想到了我们刚上过的一节课《小人国的故事》。

转弯处,看到了蕨类植物繁荣时期的景象,一株株形态各异的高大树木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实是蕨类植物不是树木。我们可以看见一只很大的蜻蜓。足有70公分长,很难想象当时的蜻蜓有那么大,感觉像进入了科幻世界。其实是因为当时的空气含氧量高达30%。

将我要离开这恐龙世界时,我看到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一些科学家的推算,是恐龙灭绝的种种假说,当我认真地读完这些字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后来我们又看了昆虫,哺乳动物,森林等展馆。听着讲解员跟我们讲解着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讲到很多国家的国旗上都有动物的标志,又有很多动物都已经人为地灭绝,心里无限的惋惜。讲解员问我们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转身,把我们带到镜子前,其实最危险的的动物就是我们人类!

森林展厅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猎犬、狮子、老虎、鹿。很多都是我们课程涉及的,看着那些简介,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壶水,不,老师应是一条潺潺的小溪。要想让一节课生动,要想感动孩子,老师自己要先被感动。

这次参观博物馆,使我们了解了很多生物的进化过程,灭绝之路。同时也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关爱每一个生命!关爱大自然!也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多带孩子去自然博物馆看看,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北京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89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和邻居家的小妹妹贝贝去了西湖文化广场的自然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匹匹形态各异的骏马,这些马儿们的大小不同,可都长得十分俊俏。这些马的种类各不相同,有西南马,有矮脚马,有蒙古马,甚至还有斑马。

参观完了屹立在大门口的马儿们后,我们继续往里走。

走进珊瑚的展览馆,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珊瑚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开始逐一观赏,有花状的,有块状的,有片状的。这些珊瑚的形状真是“各有千秋”呀!我们又看了关于珊瑚的小知识,进一步了解了这个美丽的生物。原来,大大小小的珊瑚都是由无数小得几乎看不清的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外骨骼组成的。

这次自然博物馆之旅真有趣!让我又收获了不少知识,开阔了眼界呢!连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小贝贝也看傻了眼呢!

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42个字,有2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3分钟,朗读时长20分钟,慢速需要29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上海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来到位于静安区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游玩。

上海自然博物馆里有10个展馆,分别是:起源之迷,生命长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缤纷生命,生态万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缘,上海故事和未来之路。10个展馆展示了近1000件标本和模型,其中珍稀物种标本近千件。

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一个租赁导游讲解器的柜台,我和爸爸一人租了一个,付了钱后,我们就开始了博物馆“有声之旅”。

首先,我们先去了起源之迷,探索宇宙未解之迷,了解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了解天外来客——陨石;我们又去了生命长河,与恐龙共舞,探讨恐龙如何灭绝------我最喜欢马门溪龙,头和尾巴摇摇晃晃,像是在欣赏什么优美的乐曲呢!它张开大嘴,发出低沉的咆哮,好像在说:不要靠近我,否则我就吃了你!

在“非洲大草原”上,我看见了许多非洲动物,这时我发现了长颈鹿的介绍旁边粘着一块数字板,我赶紧把这个数字编码输入我的讲解器,讲解器里介绍说,长颈鹿的蹄子很厉害,一蹄子踢下去,连狮子的头都能被踢碎呢!

自然博物馆真大呀,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自然博物馆,再见!

上海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要开馆啦!这个消息让同学们和我振奋不已。相信大家都记得上海老自然博物馆的马门溪龙的巨大身影。我们好想看看新馆里有什么更加精彩的展品啊。没想到,经过努力,我们竟然得到了提前进馆参观的机会,并能够作为主要参观团体的小学生群体,向馆方提供自己的建议!

2月5日,我们十个小伙伴兴冲冲地来到了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刚迈进第一个主展区,我们就被深深地震撼了。新馆的风格与老馆大不相同――馆内色彩明亮,光线充足,既宏伟壮观,又不失自然清新。生命长河从二楼到一楼,以s形坡度缓缓弯曲下行,仿若生命演变的长河,各种生物种群以原物大小的标本或模型形式展现,庞大的恐龙摇头摆尾,还时不时发出来自远古的吼声,金丝猴顽皮和老海龟的沉静,都在这里得到的完美的体现。馆内的展品琳琅满目,令人不禁啧啧称赞。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这样两个展品:

变色龙!在一个玻璃箱里,一个浑身色彩斑斓的小家伙正趴在一片叶子上,它爬到哪里,身上的颜色就会随之变化。虽然这个知识我们早就了解了,但当我们亲眼看到这样的变化,还是非常地惊叹。小变色龙似乎知道来了这么多的客人,也兴奋地爬下了叶子,伸长了脖子,伸了出小舌头一下一下地舔食起叶上的水滴来。那个可爱的样儿惹得我们大家发出了一声欢呼,急忙拿出照相机给它拍了段录像留作纪念。

就在变色龙的旁边,一条绿色小壁虎安静地趴在玻璃上,似乎正在向我们展示它纳米级吸盘的神奇功能。讲解老师告诉我们,一只壁虎的尾巴如果在哪里断掉过,就再也不能在同一个位置再断一次了,再长出来的尾巴只能在它向上靠近身体的部分再断。这样一次一次,如果断到了最靠近身体的那一截,那再长出来的尾巴就失去再生能力,断了就再也不能长出来了。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觉得它的再生能力太神奇了。心想,如果人类也有这样的能力,那将减少多少残疾人的痛苦啊。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生命智慧“展区。一台圆形的展示台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展示台的边缘设有许多播放屏幕,中间则是一幅地图。讲解员老师笑着说:这里有一个演化的故事:汪洋大海上有一个这样的小岛,岛上有二十多种不同的鸟类,而研究表明,它们都来自同一个祖先!“原来,当原始的种类来到不同环境时,它们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以维持种类繁衍的继续。

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奥妙。同时,生命为了适应自然的变化,展示了它无穷的智慧。相信人类也是一样!

上海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2008年10月15日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一开始,进入眼帘的第一幕就是那巨大的恐龙的骨架,于是我对后面的参观产生了何人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的想去参观完这里的一切。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主要任务是在收集自然标本及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1960年1月27日动物学分馆在馆本部开馆;1984年植物学分馆在龙吴路1102号建成,占地面积1800余平方米,共六层,建筑面积3065平方米。馆内的,内容包括"古动物史"、"古人类史"、"中国历代古尸"3个陈列厅,以及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6个基本陈列厅,内容为植物的进化。 在展厅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很多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为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科学家们更好的让人们认识生物进化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证实,也为生物进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各物种在不同时间段的生物进进化。进化的进步性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生物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从藻类到裸蕨植物再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这就是人。 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表明,生物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从中呈现出一种进步性发展的趋势。一般说来,进化过程的进步具有如下特征:

①在生物界的前进运动中,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形态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和完善化;与此相应,生理功能也愈益专门化,效能亦逐步增高。

②从总体上看,遗传信息量随着生物的进化而逐步增加。

③内环境调控的不断完善及对环境分析能力和反应方式的发展,加强了机体对外界环境的自主性,扩大了活动范围。

生物进化的道路是曲折的,表现出种种特殊的复杂情况。除进步性发展外,生物界中还存在特化和退化现象。特化不同于全面的生物学的完善化,它是生物对某种环境条件的特异适应。这种进化方向有利于一个方面的发展却减少了其他方面的适应性,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与繁殖后代。

有些研究者对进化的进步性表示怀疑,认为进步性不是进化的基本特征,也不是进化的本质。科学研究证明,进化不全都引起进步,进化过程中也有退化,但从有机界总的进化过程看,进步性发展是进化的主流和本质。

进化的方式 生物界各个物种和类群的进化,是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的。物种形成(小进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渐进式形成,即由一个种逐渐演变为另一个或多个新种;另一种是爆发式形成,即多倍化种形成,这种方式在有性生殖的动物中很少发生,但在植物的进化中却相当普遍,世界上约有一半左右的植物种是通过染色体数目的突然改变而产生的多倍体。物类形成(大进化)常常表现为爆发式的进化过程,从而使旧的类型和类群被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生的类型和类群所替代。

渐进进化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基本概念。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由适应的变异逐渐积累就会发展为显著的变异而导致新种的形成。因为“自然选择只能通过累积轻微的、连续的、有益的变异而发生作用,所以不能产生巨大的或突然的变化,它只能通过短且慢的步骤发生作用”。与达尔文的主张相反,早期遗传学家如荷兰的h.de弗里斯等相信,新种可由大的不连续变异即突变直接产生,并把这种方式看作是进化变化的主要源泉,认为自然选择对生物的进化不起积极作用。现代进化论坚持达尔文的渐变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的创造性作用,强调进化是群体在长时期的遗传上的变化,认为通过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或遗传重组、选择、漂变、迁移和隔离等因素的作用,整个群体的基因组成就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殖隔离,演变为不同物种。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古生物学者根据化石记录中显示出的进化间隙,提出间断平衡学说,代替传统的渐进观点。他们认为物种长期处于变化很小的静态平衡状态,由于某种原因,这种平衡会突然被打断,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为新种。

生物的进化既包含有缓慢的渐进,也包含有急剧的跃进;既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整个进化过程表现为渐进与跃进、连续与间断的辩证统一。

总之,我觉得今天的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对我平时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仅有了一个重温,而且更加生动化的加深了我的印象,而且能够真实性的看到生物在不同的进化过程昱阶段中动物的形态等特征,我觉得很有意义。这也为我今后更多的关注生物进化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