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教师事迹
栏目

张桂梅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12 10:20:02 热度:36

张桂梅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

张桂梅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张桂梅人物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从张桂梅老师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她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们要以学习先进典型为标杆,对照党章、准则、条例查找差距、检视剖析好自身存在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20多年来,张桂梅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秉持为民情怀,保持着铸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用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1975年12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在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张桂梅放弃了在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从此,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越走越偏,越走越苦。来到华坪后,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没人喜欢艰苦,张桂梅也一样,但她却选择了艰苦,她说:“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越发感受到做好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重要。

张桂梅教师典型事迹简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1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洁与傲岸,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一页历史一面镜子,做真正的自我,展示理性与忠贞,那是屈原最后的倔强;一生清贫一份坚守,做真正的自我,展示坚定与无悔,那是张桂梅的伟大写照。

燃烧自我,蜡炬成灰泪始干。

张桂梅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是她四十岁前的人生写照。1996年,张桂梅选择到条件艰苦的华坪县任教,本为了冲淡心中丧夫之痛。但是她看到山区老乡对教育的期盼,感受到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于是选择扎根下来。她抓住自己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即使遭受病痛的折磨,她也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大爱无私。

公而忘私,不辞辛苦入山林。

为了让那些女孩有受教育的机会,张桂梅每年寒暑假都深入大山做家访,把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带进大山。她走过十几万公里的艰难山路,走进一千多名学生家里。家访途中,她发过高烧,摔断过肋骨,甚至病发昏倒在路上,但她脚步从未停下。她要改变大山深处根深蒂固的思想,改变大山深处女孩及下一代的命运。就这样,她不辞辛苦,始终走在大山教育的第一线。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辛勤耕耘。

信念如铁,一片丹心向阳开。

2008年女高办学不到半年,17名教师跑了9个,面临瘫痪。但她未曾想过放弃,她心中一直坚守着“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的信念。她意外发现剩下8人里有6名党员,张桂梅开始鼓励他们发扬战争年代党员守阵地的精神,最终守住了这块教育扶贫阵地。群山里的这所小小女子高中也从此成了红色精神高地。曾有人说女高“学生苦学、教师苦教、政府苦办”。但张桂梅全凭理想信念才撑下来。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坚持不懈。

在华坪女高,每位孩子都会说那句口号:我们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她们从大山飞出去,飞得越来越远,是因为有张桂梅校长和千千万万的基层教师用双手在托举着她们的人生之路,他们像光一样温暖了整个世界。

张桂梅用她拳拳热血之心回报华夏,将人生岁月赠予祖国山河。

张桂梅老师事迹简介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9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教育的扶贫工作者,是百名孤儿的贴心“妈妈”,更是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县女子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通过1月份党员活动日对她先进事迹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敬业”、“奉献”“担当”又有了新的解读。

“家”与“单位”同构异物,有爱才有敬业。

张桂梅心系山区,不忘教育初心,始终把“单位”视做“家”,把“孤儿”视做“儿”,为了让失去双亲的孤儿有一个“家”,她从2001年起便担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在当好136个孤儿“妈妈”的同时还要担任华坪县民族中学的授课老师,当时的民族中学里,女生本来就少,有的还会时不时的“消失”,经过多次的家访,她终于找到原因:农村的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很多女孩在上到中学就因经济、家庭等因素辍学,或是在家里的安排下过早出嫁,或是在家务农,或是外出打工。当时的张桂梅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走。经过6年锲而不舍四处奔走,终于在2008年8月成功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为贫困山区女孩的`追梦人生点亮了希望之光。作为一名统计新人,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标杆,在工作中端正态度,爱岗敬业,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确保文过我手无差错,数过我手有依据,事交我办请放心,把本职工作当成自我的事业去经营。

心有大爱,才有使命如山,无私奉献。

张桂梅心系女中,牢记教育使命。办学10多年来,她走了11万公里的家访之路,走进了1300多名学生家中,白天她是学校的校长,晚上她是学校的保安,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与学生们同吃同住,陪伴学习,长期的高强度劳作,使她患上了多种疾病,可她仍然拖着疲惫的身躯坚守在自己所热爱的教育岗位上。功夫不有心人,在2019年的高考中,全校118名毕业生的一本上线率高达40.67%,本科上线率达到了82.37%,位居丽江市所有高中排名榜的榜首,12年间先后帮助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改变人生轨迹。作为一名辅助调查员,我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学习她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操,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专业技能,时刻执着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统计人。

信念坚定,才会不惧困难,勇于担当。

张桂梅心系边疆,始终信念坚定。华坪女高刚成立之初,由于山区条件艰苦,师资紧缺,学生家底薄,一度被认为是一所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但是张桂梅却不信这个邪,带着8名教师,其中6名党员,坚持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把党员教师们的内心澎湃转化成坚定信念,造就独特的“女高精神”,她迅速把党员集中起来,诵读《为人民服务》,经过不懈努力,华坪女高逐渐得到当地学生家长的认可,教育教学成绩也日益显著。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从张桂梅同志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在工作中保持昂扬向上的,只争朝夕的状态,对于选择好的方向,认准的事情,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统计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2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1957年6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她主导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为山里女孩的“梦工厂”、最贴心的“家”、党联系群众的一座“爱心桥”。她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时刻获得了党内最高荣誉——“__”。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被孩子们称为“老师妈妈”的平凡教育工作者,彰显出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精神魅力。

一个榜样,她坚守初心使命,突显先进典型的风采。

张桂梅有一个“疯狂”梦——创办一所专门招收贫困学生的免费高中。2002年,没有一分钱的她拿着自证“优秀”和“靠谱”的奖状,开始了坎坷的“化缘”路。2008年,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疯狂”的办学梦最终照亮现实。她曾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基层干部在面对群众时,须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做到心中有民、行动为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难题,把“人民”二字融入党员干部血脉之中,始终秉持“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时代责任,不负组织重托,不负人民期待。

一面旗帜,她坚持埋头苦干,闪烁先锋模范的光辉。

“人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自信的精神,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只有我们坚持着,觉得自己能行,就不会倒,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创造。”办校4745个日夜,64岁的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连爬楼梯都十分吃力。但她仍然坚持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到深夜12点30分才睡;每年高考坚持带领高一高二学生,为高三学生加油打气,周而复始,常年如此。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基层干部时刻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为基层党组织远期发展增添后劲;不绕弯、不敷衍,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通过巧干加实干,以钉钉子精神,立足于小事,切实上好基层锻炼“必修课”,做好人民群众“解题人”。

一枚党徽,她始终佩戴在身,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貌。

张桂梅曾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性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十三个春秋里,她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在崎岖的山路上,她发过高烧、摔断过肋骨,也曾昏倒在路上……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她走进每个孩子的家里。基层干部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群众的态度再温和一点、笑容再多一点,解释再详细一点,扮演好“翻译者”的角色,带着真心实意投入到基层工作中,成为群众的“知心人”,切实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真正意义上践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教师对张桂梅事迹观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9位用户喜欢。

大家是否认识一位扎根在边远山区的女教师张桂梅,她创办了一所免费女子高中托起了一个又一个,在贫困地区的女孩子的读书梦想。她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他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张桂梅是怎样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一种精神?她和她所产生的力量带来了哪些影响?来自妇联、教育、卫生、新闻、检察等领域的代表从她们眼中的张桂梅讲起,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大家带来了她们所经历的那些不平凡的故事。

“这些年,张老师的精神通过口耳相传,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丽江市华坪县妇联主席刘安萍说,张老师的精神成了一块火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恪尽职守,奋发作为。她激励着全县广大妇女在脱贫攻坚、教育扶贫、家庭建设等各个领域岗位建功,一批批比学赶超的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创业典型、致富带头人不断涌现。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团队纷纷行动起来,到敬老院开展敬老活动,为山区学校开展流动义务理发。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成为华坪县城内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一个人影响一座城。我想,这就是张桂梅精神在这个时代发出的最有意义的回音,也是现在以及将来所有人都应该学习的楷模。”

通过自己的这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救了一代人,如果没有张桂梅校长,这些生在在大山里的女子大部分几乎都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重要的观念还是一辈传一辈,她们是幸运的,遇见了张桂梅校长,拯救她们,可以说是拯救了一代又一代人,把这个当做自己的一项使命,不图回报的使命,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张校长实现了她的使命,就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致敬张桂梅校长!

教师榜样张桂梅事迹及感人故事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9位用户喜欢。

云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主任记者陈泽慧先后三次采访过张桂梅老师,在她采访先进典型十多年的过程中,张桂梅是最令她震撼、折服、感动的一位。

初见张桂梅,陈泽慧有些不懂,一位身患多种疾病且年逾60的老人,为什么不退休,为什么坚持在学校上班?“张老师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学生,也许,上课是张桂梅老师治病最重要的一副药。”学校里一位老师为她解答。

在采访期间,陈泽慧跟张老师生活了一个星期,一起去家访、一起做早操、一起上课、一起去学生宿舍查夜……也在一点点地感受着张老师对学生、对华坪女高无私的付出。

“为了这些孩子们,你没有一分存款、没有家,反而留下了一身的病,你付出了那么多,你觉得值得吗?”张桂梅回答说:“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更要努力用自己的力量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只有当别人需要我们,社会需要我们时,那才是我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采访中,陈泽慧发现张桂梅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总是把党徽戴在胸前,换衣服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把党徽别上。张桂梅笑着对她解释:“这是我最美的‘胸花’,看着就有力量!”

今年8月,张老师不顾身体虚弱坚持录制《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信仰的力量》,她再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她“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

很多人都在问陈泽慧,华坪女高成功的密码是什么?一次次与张桂梅的交集让她明白了——如果说华坪女高真有密码的话,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张桂梅个人教师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3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0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一个心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培养山区贫困家庭女学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3天3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学习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有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54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我是含着热泪看完张桂梅校长在“_____”颁授仪式上发言的,从张桂梅校长被搀扶着走向会场,到目光落在她布满膏药的双手,我的心很疼,心疼她走过多少崎岖坎坷的路,才把那1800多名女孩子们送出大山,改写了她们一生的命运,她以自己的柔弱身躯为贫困山区的教育擎起了一片蓝天。

1、耕耘不问收获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回观张桂梅校长这荡气回肠的人生历程,心中满是感动和敬仰,她以自己的行动和信仰来诠释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忠诚和担当。我骄傲我们有这样一位提灯人,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用知识改变了1300多名学生的命运,她用自己的双腿走出了一名党员和老师的执着与远见。

我时常在想,为人师的我们在这条路上究竟又走了多远?坚守着什么?我不悔今天的选择,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是对我的心灵的一次荡涤,有人可以把使命与担当写的如此厚重,有人真的可以为别人逆天改命。张桂梅校长的吃穿用度又是如此的简朴,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把工资、奖金捐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一次次诠释着一名党员和老师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

越走近张桂梅校长,越能深切的领会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神话里的的英雄,她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唯有用心去感受学习张桂梅的精神,竭尽全力去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教师,方能不负这个时代!

2、脚下就是远方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张桂梅在“_____”颁授仪式上发言时说道。

她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沟沟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来。”她做到了!历尽种种磨难,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我也会向您一样,去敬畏那个讲台,敬畏那份为人师的事业。我们平凡的生命会因这样的敬畏与坚守而闪耀出光芒,带着这份初心,希望我们都能遇见的自己!

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学生----就绝不是只爱他们的成绩,我们更爱他们眼里有光彩,脸上有笑容,心中有信仰的样子。

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学生----就绝不是只爱他们伏案夜读专注学业的样子,我们更爱他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怀。

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学生----就绝不止只爱他们的现在,我们更应该爱他们的明天和未来。

通过对张桂梅校长事迹的学习,让我愈加明白我唯有以这一生不变的初心来为你们筑梦未来,用一支粉笔写出我对自己一生钟爱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无悔,无愧,无憾!

今天,再次审视自我,才愈加清楚这初心它究竟是什么?穿过这长长的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走过我们党这艰苦卓绝,辉煌灿烂的一百年,才真的能体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历史使命的荣光,这才是我们一生要追寻,坚守的教育初心!

只要初心不忘,我们一定可以在那方三尺讲台之上耕耘出一路花香;只要初心不忘,我们的脚下就是诗与远方;只要初心不忘,乡村教育就是我们的星辰大海!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心得体会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0位用户喜欢。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学习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云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昆明举办“张桂梅思政大讲堂”首场报告会。9月1日下午14:30,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组织全校师生集中观看“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第一讲《信仰的力量》,主讲人张桂梅老师讲述了创办女子高中的坎坷经历和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张桂梅和女高的老师们带领学生诵经典、讲述革命英雄故事传说,让学生们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触摸信仰的温度,懂得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张桂梅老师把共产主义信仰教育放到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报告会上,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予波同志作了发言,他说,《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将作为全省上下办好、教好、学好思政课的最生动材料。去引导学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通过邀请先进模范人物、知名专家学者上讲台,以先进事例感染学生,以透彻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打造全省思政教育第一金课,使大讲堂成为一个导向、一个标杆、一种激励。

张桂梅教师事迹体会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42位用户喜欢。

作为在云南待了大半辈子的东北人,张桂梅对待学生成绩时的“苛刻”,一如她一生的倔强和坚韧。

19--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东北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后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

19--年4月,张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立即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把检验结果藏起来,直到7月份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住院接受手术。

得知张桂梅身患重病,县妇联主席和工委女工委主任同时看望了她。几天后的县妇代会上,全体代表为这个“外来的姑娘”捐款。有人借钱捐款、有人把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捐了、有人捐了自己回家的路费……县领导说:“张老师,你放心,我们再穷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手捧着这山乡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从那时起,张桂梅的生命就和华坪、和教育扶贫连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没有亲生儿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业。2001年,她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20--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到华坪各部门筹措资金,“求人很丢人,但如果孩子们生活得不好,我这个义务院长更丢人。”

20--年20--寒暑假,张桂梅在昆明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她说,一切辛苦都值了。

张桂梅教师教书育人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0位用户喜欢。

云南一位县级领导在教育局工作的时候,有幸和张老师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2008年香港教育工会组织了“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分享活动”,一行30多人到了儿童福利院看望张桂梅老师。

香港教育工会的副理事长李副秘书长临行前,特意递了个信封给这位领导,说“张老师身体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建议每天喝袋牛奶,但没有冰箱牛奶不易存储,上半年我给了她3000元嘱咐她买个冰箱,昨天去她住房看没有买,这笔钱都用孩子们身上了!这里面有2600元,请你在张老师搬到新的儿童福利院时,帮忙用这笔钱给她买个冰箱,拜托了!”这位领导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副秘书长的用心良苦,接受了这个重托。

可还没等到张老师搬新家,组织安排这位领导到了新的岗位,临行前他到儿童福利院看望张老师,一是辞行,二是把李副秘书长的心意告知张老师。他诚恳地对张老师说,“请您不要辜负李副秘书长的心意,一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笔钱只能用来买冰箱……”再三嘱托后便离开了。

半年之后,这位领导到新福利院看望张老师,发现宿舍里除了原有的书和物件外,没有看到冰箱的影子!“牛奶只是我喝,孩子们却没得喝,我怎么能喝呢?”张老师说到。

后来知道张老师把钱用在购买孩子们的生活用品上了。这位领导深深地自责,觉得辜负了李副秘书长的重托!耳边回响起秘书长的话“张桂梅老师的身体太弱了,她的工资不用在自己身上,连我们寄给她买药的钱,她也用在孩子们身上了,请你给她买个冰箱,华坪天气热,鲜奶必须放冰箱保鲜,希望她能每天喝上一袋鲜奶。”

万般懊悔之后,这位领导陷入沉思,每天喝一袋牛奶于常人不过是平常之事无可厚非,况且身体健康需要,张老师却视为奢侈,孩子们有的她才能有,有人说张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真诚赞同。

山村教师张桂梅先进个人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25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54位用户喜欢。

不少新闻媒体对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女校长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感动无数网友。

张桂梅18岁就从东北到了云南支边。十几年前,她为了在贫困山区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像乞丐一样”满大城市四处化缘。后来,在政府帮助下建成了女子高中,面对学生基础较差、成绩提不上去的现状,很多老师都打了退堂鼓。最后留下来的只有8位老师,其中有6名党员,华坪女高的教学工作近乎瘫痪。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硬是把女子高中的一本上线率拉到了全市第一,让孩子们考上了浙大、厦大、武大等名校。正如张桂梅所说:“我们这几乎是用命换来的。”

有诗曰:苔花如米小,清风送雨来;唯有多用情,涓滴助盛开。

作为从山村里来,经历过高考的孩子,看到这个故事,眼泪顺流而下,想说一句:感谢您用“命”生成1600多双“逐梦”翅膀。

苔花如米小——再“小”也有梦想

苔花常生长在山间岩石上,别小看这小小一朵米花,正是它们为山间岩石带来了生机。1600多个孩子,1600多朵苔花,1600多个梦想。在这1600多个孩子中,有的是孤儿,有的成长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她们有着各种的不幸,但她们内心却都有一个想法:像“牡丹”一样去绽放。这愿望会比同龄人更为强烈,因为她们翻来翻去都还是在这“山”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山区孩子们的梦,也是我们的梦想,都记在党员干部心里。即使面对千难万险,为了这些孩子们内心的“梦”,我们也要如期交出好“答卷”。

清风送雨来——筑梦之路,风雨常伴

扶贫何其难。张桂梅的办学记,只是教育扶贫的一角。这样的“难”在磨砺、炼就着无数党员干部的决心和意志。顶着“风吹雨打”,做着为群众“春风化雨”的事。扶贫之路也是筑梦之路。客观世界绝不会因为面临的环境艰苦而让艰难困苦来得“少一些”,要想赢得梦想就要靠着一步一个脚印去筑就,就像张桂梅办学初期的艰难。幸运的是,张桂梅遇到了为人民筑梦的“人”。此刻,在这筑梦的路上,孩子们幸运的。除了张桂梅,还有一批批“筑梦”人,在为身边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这是因为党和国家是我们永远的“靠山”,9191.4万党员正在铺就这“筑梦”之路。

唯有多用情——情到深处,天地宽

“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在办学最艰难的时期,张桂梅领着6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们宣誓,没宣誓完,全哭了。”在这一刻,他们从心里涌出来的泪水是对这誓言最深情的诠释,是要战胜这“难”不负期待的宣告。靠着这誓言所迸发出来的情怀,他们走出了低谷,硬是把女子高中的一本上线率拉到了全市第一,创造了让身边人赞叹的奇迹。“情到深处,天地宽”,就在于此,就在他们用情奋斗的身上得以充分展现。谁言情怀不恸天,誓将生命化作天。你看,7名党员就用“命”支撑起了1600多个孩子梦想中的“天”。也正因此情怀,才有了14亿个梦想驰骋在九州天地间。

涓滴助盛开——苔花“香时”,请不要忘记那“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到看看他们走过的路,张桂梅同志实现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和普通人的人生理想,1600多个孩子也终于能翻越出大山,去追逐梦想,探索、成就更美好的人生。饮水要思源。待苔花“香时”,请铭记、回头看看在成长路上的那融进了汗水、泪水的颗颗“涓滴”。待明日,有号角吹响,国有召唤时,请也化作一粒“涓滴”,去滋养脚下的土地,去温暖身边的人们,去涌入时代向前的浪潮,一棒接一棒地让这“滋养”与“温暖”永远传递,不畏艰险地去跟随着这浪潮奔涌,让一代人更比一代人过得好,国运一代更比一代强。

高考,让人生无法忘却。今天又逢高考日,请勿忘那些曾为和正在为我们插上“翅膀”的人们。

观时代楷模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学生心得感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2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2008 年, 我校教职工在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下, 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习之后, 我为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而钦佩, 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而敬佩。

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 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 不幸之神却于她如影随行: 花季年华丧失母亲, 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的肝脏。 磨难没有使她消沉, 病魔没有使她倒下。 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 在讲台上认真教学, 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在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 她放不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 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 她还依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 那是我的事业; 如果说我有期盼, 那是我的学生; 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传说, 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 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 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普通的生活中。

从张桂梅的事迹中, 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不能安心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 再对比张桂梅同志的高尚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我们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 为人 为师,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事业需要更多像她那样的教师。我们学习张桂梅, 就是要学习她处处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标准要求自己, 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淡泊名利 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为教书育人恪尽职守 呕心沥血的精神; 学习她崇高师德 治学严谨, 为追求学术锲而不舍 求真务实的精神; 学习她珍爱生命 坚忍不拔,为战胜病魔而不屈不挠 积极乐观的精神。 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 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向张桂梅同志学习。

一 热爱教育事业。 对教育的热爱主要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道路上地位与作用认识, 我要以实际行为, 扎根于中学教育,让受教育的孩子成才。回想参加工作以来的历程: 从 1 997 年 9 月, 我就报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的心走上三尺讲台,开始我平凡的事业。在这十三个春秋所走过的历程中, 我永不退缩, 更不放弃,我为之努力着 奋斗着,当我取得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二 关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教育的主体, 只有把学生培养好,振兴中华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要培养学生,就离不开对学生真挚的爱,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成为德 智 体 美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改革不断更新的今天,过去的那种教书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了。 现在的学生, 比以前的学生多了更多的想法, 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大,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教育学生? 我认为, 要教育好学生, 杜绝学生的逆反心里 厌学情绪, 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绝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 孩子有时是淘气, 有时是一时管不住自己, 并不是真的想要犯错误。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理解理解他们, 多跟他们谈谈心里话, 走进他们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心声, 从而对不同的心声进行因材施教。

三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 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 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 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 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教学和班级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工作中我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和班主任请教, 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经验, 用科学 合理 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使自己的教法和班级管理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同志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传说, 我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 “她是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张桂梅的精神, 是一种时代的精神, 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 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 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 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 在普通教学岗位上, 恪尽职守呕心沥血 淡泊名利 执着追求。

感动中国优秀教师事迹张桂梅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91个字,有3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3分钟,朗读时长21分钟,慢速需要30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师生的引路人 孩子的好妈妈

张桂梅在华坪没有什么朋友,除了“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就是她的学生。多年来,张桂梅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和孤儿院的孩子。跟同龄人相比,她苍老许多。但一想到她的学生没有因为贫困而辍学,有的进入了重点大学,走进了军事科技院校的殿堂,有的学成回到大山当了教师、医生,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奋斗,张桂梅就感到满足、快乐、无怨无悔。她说:“如果没有组织的照顾和全县人民的关心,自己恐怕早不在人世了。”为了这一信念,她努力工作来报答党和人民,报答华坪的父老乡亲!

师生:“我们的引路人”

“曾经我辞职了,但在如今这个团队里,我真正明白了,党员就是要讲奉献,有作为。”陈建华说,当时来女子高中任教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那时对社会对人生都充满希望。可是,当时这里条件太艰苦,对老师管理太严格,刚走出校园的他确实难以适应。后来,他辞职出去外省找了几份工作,但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后来他想,学校虽然劳累辛苦,但每天看着张桂梅老师忙碌的身影,听她讲党章,跟着读老三篇,唱经典革命歌曲,身上有一股正气,人生非常充实。“这正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所以我回来了,而且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了。对于我来说,重新回到学校,还有一份感恩的心,感恩也是奉献的动力,这一切都不是停留在嘴上的东西,都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我不能说我做到了,只能说我一直在努力做。”

“我既是女子高中第一届学生,现在又是女子高中的数学老师。今天,我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是幸福的,我感谢张桂梅老师,她是我们人生的导师和引路人。张老师叫我记住,有一种精神叫艰苦朴素,有一种精神叫发愤图强,有一种精神叫坚韧不拔,有一种精神叫感恩回报!”周云丽告诉记者, 10年前,华坪女高的两张录取通知书彻底改变了她和姐姐的命运。姐妹俩都在华坪女高读书,如今,姐妹俩都成为了人民教师,让她们的爸爸成为村里人人羡慕的小老头。“每次打电话回家或探亲离家时,爸爸都要叮嘱:闺女,好好教书,别忘了张老师对咱家的恩情!所以,只要女高有需要,我就一定要回来,像张老师一样回报社会。”周云丽说。

去年考入南方医科大学的邓婕和云南财经大学的郭晋霖都表示,在女子高中接受的红色教育,以及养成的独立勤奋好学的习惯,让她们在大学里受益终身。

女子高中建校初期,张桂梅在为募捐奔波,就在筹款很艰难时,一个海外组织和台湾一个民间组织主动联系她,提出可以每年为女子高中捐款十万元,附加条件就是把学生的个人、家庭信息提供给他们,张桂梅坚决拒绝了。

2017年,一名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在申请贫困生补助时,因不慎遗失相关资料没有及时补齐,耽误了资助申请。面临入学资金压力,这名学生哭着找到张桂梅。张桂梅对她说:“孩子,你已经考上大学了,其他的都不是事。相信老师,老师来给你想办法。”最后,由学校对这名学生进行了资助,学生得以顺利进入大学完成学业。

“有困难就找张老师”,这是学生们对张桂梅的信任,这种信任,来源于张桂梅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孩子:“我们的好妈妈”

“没有妈妈,或许我们兄弟俩还在大山上放牛羊,张桂梅不是我们的亲妈胜似亲妈。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她的身体。”25岁的张惠华说,2003年,他就和弟弟来到了“儿童之家”福利院,在张桂梅的教育和培养下,兄弟俩都先后考上了大学。弟弟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一家国企上班。张惠华2017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现在是华坪县石龙坝镇龙泉村的一名驻村干部,每月工资有将近7000元。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张惠华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抽时间去看张桂梅,陪她说说话。“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与小家庭不一样,我们都害怕失去她。”张惠华说。

在“儿童之家”福利院,一看见张桂梅回来,10多个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围过来,坐在她身边,不停地喊“妈妈”,而她则拉着最小的一个孩子坐在床边,并问问每个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当天的作业做完没,劳动体验的感觉怎么样?孩子们都一一做了回答。有的孩子一看到她回来,情不自禁地就抱着她哭泣起来了。“以前孩子小的时候我还抱得动,现在长大了,我已经抱不动了!”张桂梅说。

2001年3月,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张桂梅义务担任了院长。她把人间最伟大的母爱献给了她的学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她没有孩子,可她说,她是儿童之家136个孩子的妈妈。她无悔的选择让那些失去父母的可怜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

有一年,张桂梅的侄儿病重,正是家里缺钱之际,当时她正获得“兴滇人才奖”。她姐姐希望她能拿出一点钱给侄儿看病,她却说:“这些荣誉都是华坪人民给予我的,这笔钱不属于我,这钱我们一分都不能动。”这些钱,被张桂梅悉数捐给了华坪民族小学,建了一所新的教学楼,让全校孩子从解放前建的木楼里搬了出来。

5万公里家访路:翻山越岭只为你

漫漫10年家访路,行程5万多公里,800多个贫困学生家庭留下了张桂梅的足迹。

将1527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送进了大学校门,回望人生路,无怨无悔!

自2008年建校以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因为学生们的家都太远,有的家长甚至从未走出过大山,更别说是进县城。为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为了让家长知道学生在校情况,张桂梅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漫长家访之路。10多年来,张桂梅的足迹遍布各县(区)偏僻村寨,她和同事利用寒暑假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遍了800多个贫困学生家庭,行程5万多公里。

道路崎岖阻不断家访路

8月1日早上9点左右,张桂梅再一次踏上了家访之路,前往荣将镇和爱村一组毕业学生吕娜家进行家访。一路上,山高坡陡,道路险峻,由于连续几天的大雨,山路被雨水冲出很多大坑,到处都是乱石泥泞,就连越野车行走起来都非常困难,四轮打滑、泥浆飞溅。司机踩着油门,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轰鸣,越野车终于从山脚开到山顶。

刚到吕娜家门口,吕娜家人听说张桂梅来了,飞快地跑出家门,来迎接她。吕娜的妹妹一见张桂梅来到家门口,激动不已,紧紧地抱住张桂梅,喜极而泣。吕娜的母亲、姐姐见到张桂梅时,也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院子里,张桂梅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当得知其父亲病逝后,家中至今还欠债10多万元的情况时,张桂梅显得非常难过,并请求当地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能否在扶贫政策上、惠农政策上,哪怕是在收获芒果的时候,对这个家庭有所帮助。相关负责人也立即表态,给予相应的支持。

吕娜说,临近高考父亲病逝,是党和政府、学校给予了她和家庭无私的关怀,在学校红色信仰的教育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她化悲痛为力量,走出逆境,高考考出611分的好成绩,考上了青岛大学英语系。在学校里,吕娜发扬女高的精神,不惧困难,刻苦学习,准备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吕娜的妹妹也表示,等初三毕业,也一定要报考女子高中,像姐姐一样考个好大学。吕娜的母亲说,女子高中开展的红色教育、信仰教育,由孩子回家宣传后,对家庭的改变也很大。

当天下午,张桂梅继续乘车前往兴泉镇松竹村在校学生陈明思家进行家访。张桂梅一到陈明思家,就看望其生病的爷爷,询问其父母亲现在家庭的经济状况。在得知陈明思父母亲不再吵架,其父亲不再酗酒时,张桂梅如释重负。当得知陈明思父亲患糖尿病的消息时,张桂梅当即表示,孩子的生活费就不用家里支付了,这个钱留着看病,学校每个月给孩子500元的生活费。同样,张桂梅也将陈明思家庭的情况告之驻村扶贫干部,希望从相关政策上给予扶持、倾斜。

正在女子高中读高二的学生陈明思讲述了自己家的情况,当时父母亲吵架,家庭快破裂了,她也迷茫,还有过轻生的念头。后来通过学校开展的信仰教育,参加江姐歌剧《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出受到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张桂梅的家访,让父母亲和好如初了,让她树立了信心,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政府和社会。

家访途中两根肋骨被颠断

家访中,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张桂梅都要重病一次。对于62岁、身体长期有病的张桂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次的“长征”。

家访路上,每一个拥抱都让人动容。

一次,在永胜家访,由于路途遥远,休息的时间很少。当时,张桂梅一直咳嗽,并感觉胸口疼痛。她以为是咳嗽引发的疼痛,只吃了几片止疼药。可接下来,疼痛加剧,随后又开始发烧,到了行走都困难的地步。可一想到孩子们下学期就要参加高考,便咬牙坚持走完了这些孩子的家。那时张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路途颠簸,自己的两根肋骨已经被生生颠断了。还有一次在家访途中,张桂梅住在宁蒗一个小旅馆里,因为发烧,半夜口渴找不到热水喝,也不愿意惊醒大家,就在那样冰冷的冬夜里,从水管里接凉水喝。她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她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的不解、非议,忘记了殊荣,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中。她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她就是要让学校培养出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学生。

为了省钱,她多年来从不吃肉,每天生活费控制在最低标准。但在华坪,张桂梅对别人的慷慨却是出了名的。张桂梅慷慨的事例不胜枚举:全国劳模的5000元奖金,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党费;优秀共产党员3万多元奖金,刚拿到就捐给了灾区;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专门拨给她治病的2万元全部给了山区缺水群众打水窖。截至目前,张桂梅捐出的奖金和大部分工资累计达70万元,通通用于资助学生、帮助困难群众和发展教育事业。

张桂梅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我们学校这段时间组织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

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

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我觉得和她相比较我深感惭愧,学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决心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张桂梅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