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33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04位用户喜欢。
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的遥远偏僻的小山村,无不传颂着“娃娃王”支月英的动人故事。在这里,支月英教了整整两代人……
一赴山村三十年
20世纪80年代初,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尤其是边远山村,更是无人教书。时年19岁的支月英,毅然选择了报考距离县城100余里的澡下镇泥洋教学点。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赌气地说:“你要是去了那山角落做老师,我一辈子都不认你这个女儿!”虽然心里万分不舍,可是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奔赴山里。谁也不知道,她这一去就是34年。
支月英刚到山里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姑娘能有耐心教孩子么,到不了几天就溜掉了。因为前些年,有好多年轻老师来教过,不满一年也就离开了。可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家长们看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天,像对待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这才相信。大家纷纷议论开了:“这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她渐渐与家长熟络了,同孩子感情更深了。家长们都竖起大拇指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支月英自己买了工具,修好墙壁,阻挡寒风,让学生有一个温暖的教室。学生们交不起学费,她就拿出二十几块钱的工资垫付,有时甚至自家连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村子里交通闭塞,课本只能靠人力来搬运,她硬是从11公里外的地方挑着七八十斤的课本,一步一步回到学校。就这样,在深山里,她教育了整整两代人,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教成了“支妈妈”“支奶奶”。
患病心系山里娃
2003年支月英身患胆管结石,在讲台上痛得豆大的汗珠滚下来,学生发现了,叫来一名家长,把她迅速送往医院做手术。在医院时,孩子们总是打电话来问:“支老师,您好了吗?”她回答:“好多了,过几天我会回去!”听到孩子们的欢呼声,支月英感觉病像好了一样,还未痊愈,就回校坚持工作。
支月英常常头晕眼花,经过医生检查,是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严重影响视力,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领导几次找到她,想给她调换轻松一些的工作,她总微笑地说:“谢谢领导关照,我能坚持一天就挺住一天!”她还是舍不得这些山里的娃娃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身体状况有时力不从心,但她还是执着坚守自己的岗位,夜晚在灯下批改学生作业,钻研教材,备课写教学论文。山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夜静人稀,鸟啸兽嗥,使人心惊胆战。有一回,支月英的女儿到山里跟她住了一夜,听见夜间的怪叫声,吓得用被子蒙住头。可对于支月英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山村红烛闪余晖
支月英已年过半百,家人都劝她提前退休,莫把命丢在那山顶上。她却耐心开导他们,30多年都挺过来了,何必半途而废呢?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月英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下山进中心小学任教。而此时,距泥洋村十多里的白洋村群众联名写信,要“抢”她到白洋教学点任教。这边是丈夫的抱怨“越走越远,学校成了家了”,那边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几十年来,她愧对丈夫、愧对家庭很多,可是“白洋的家长需要我去那儿当老师”让她再一次上山,说服了丈夫再次扛着行李奔赴更远的山村任教。
白洋村教学点一共有三个年级,唯一的老师——支月英只能不断地在不同年级之间转场。因为太忙,她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看病;而村子离县城又太远,下山上山一个来回得一天,所以她周末也都住在学校。她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家长,有学生家长曾经受教于她,主动请缨担任代课老师,“从支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一个党员教师的尽心负责。我也想像她那样,为学生们尽些力”。
山里的留守儿童偎依在支月英身旁,拉住她的手,问:“支老师,您不会退休吧!”“不会,我怎么舍得你们!”她吻着孩子的小手,露出灿烂的笑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支月英像一支燃烧火焰的山村红烛,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看到山里的孩子们好好学习、快乐成长,最后走出大山,拥有自己的人生,我无悔自己的选择。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70个字,有4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197位用户喜欢。
她坚守大山深处,播种希望;她耕耘三尺讲台,燃烧青春;她在山村小径上,给孩子们踏出一条通往未来的大路……她就是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支月英。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名单公布,支月英被评为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她用41年的坚守践行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的承诺,成为山里孩子的“梦想守护人”。
5年前就该退休的支月英,今年5月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她仍在坚守,陪伴着山里的孩子们。她说:“只要我还教得动,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教下去。”
41年过去了,1100多名孩子走出了大山,支月英仍一直守在原处,不曾离开……
扎根大山深处守望乡村教育的决心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怀着对人民教师的美好憧憬,通过考试在澡下镇的边远山村泥洋小学当上了一名教师。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原本是一件令家人开心和光荣的事,但是泥洋小学地处山区,交通生活极其不便,这让支月英的家人犯了难,一致反对支月英前往泥洋小学任教。
“你要是去了那山里头做老师,我一辈子不认你这个女儿!”41年前的夏天,支月英的母亲为了留下女儿,不惜说出了“狠话”。
面对倔强的支月英,母亲的泪水没有挽留住她。就这样,支月英怀揣着献身教育的理想和激情来到泥洋小学,开始了自己的乡村教师生涯。
然而,现实比支月英想象中的更加艰苦:泥洋小学海拔上千米,人烟稀少,不通公路,出门全靠两条腿,学生们上学都要走10多公里山路。一到开学,学生们的课本、教学用具等都需要老师从山下肩挑手提运上山。
第一天上班,支月英坐了2个多小时的汽车,颠簸了100多里的山路才到达终点站,下车后她又拖着行李在崎岖的小路上走了20多里,花了5个多小时才到达了泥洋小学。
“泥洋村地处深山,不通公路,条件艰苦,老师都留不住,来了半年一年都想方设法调走了。你一个年轻姑娘,估计也呆不了多久。”村干部告诉支月英。
晚上,窗外山风呼啸,鸟兽怪叫,支月英满心恐惧,有些想家了。她躺在简易的木板床上,辗转反侧,不停地问自己:来到这样一个偏远贫困的山村小学教书,到底值不值?
随后,她又想起母亲临行前对她到山区任教的嗔怪,今后自己将在这里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这个满怀激情的年轻教师禁不住嘤嘤地哭了起来,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
第二天,支月英来到教室。看着朴实天真的学生,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睛,让支月英明白了教育对山区孩子的特殊意义:他们需要一缕阳光,照亮心灵、点燃希望!
“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眼睛,真的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山里的孩子们与外界接触很少,掌握知识是他们走出大山的‘独木桥’。城里的孩子可以享受好的教育,山里的孩子也要有人教啊,自己一定要留下来!”
第一次与孩子们相见,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让支月英坚定了扎根乡村的决心,她要成为孩子们心中的那一缕阳光,照亮他们的美好未来。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的承诺
从此,支月英每天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孜孜不倦。不知不觉41年过去了,孩子们对她的称呼也从“支姐姐”变成“支妈妈”、再变成“支奶奶”,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
知识改变命运。然而,过去大山深处的人受信息闭塞、家庭贫困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很多山里人认为,“女孩子,总归要嫁人,读什么书?”“家里穷,读不起了,读不读都一样。”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是支月英坚守乡村的信念。她不愿意一个孩子离开她的教室,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村里的孩子都能正常上学。
如今也成为乡村教师的涂莎,就曾是支月英的学生。小时候的涂莎家里很穷,父母不让她上学,支月英就拿她自己的工资资助涂莎上学。
学生彭小红的父母没上过学,同很多山里村民一样重男轻女,不想让她上学。支月英找到彭小红的父母反复劝说,终于说服他们让彭小红上学。后来,彭小红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本科大学生。
学生刘强家庭贫困,爷爷又重病缠身,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供刘强求学。支月英就把刚发的工资递给了刘强父亲。后来刘强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家公司的白领,成为一家人的希望。
……
“别人当老师赚钱,你当个老师倒贴钱!你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什么?”面对这样的质问,支月英笑而不语。
为了资助更多的学生,支月英在双休日、节假日经常跟着壮劳力去山里扛木头、拉毛竹、装车。有一次装车出车祸了,支月英跟着大货车翻了几个滚,昏迷了很长时间,才慢慢苏醒过来。直到现在,她右边太阳穴旁还看得到当年受伤留下的凹陷痕迹。谁知祸不单行,因为支月英成天忙于教学,右耳、右眼分别患病却没舍得耽误课程下山就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右耳失聪、右眼失明。
“支老师,是您让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教给了我追逐精彩的办法。”
“没有支妈妈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个大山里的孩子,能凭借读书改变命运,多亏了‘支妈妈’。”
“支老师就是我心目中的一缕阳光,她对我的帮助影响了我的一生。”
……
41年来,支月英将1100余名贫困山区的孩子送出大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牵手一批又一批山村孩子走向未来。
越走越往深山里去的“傻子”
总有人说:“支月英真‘傻’!别人都往山下走,你却越走越往深山里去。”
支月英总是淡淡一笑,开心地说:“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月英的身体状况,决定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任教。正在此时,距离泥洋村10多里路、更偏远的白洋村群众联名请支月英到白洋村任教。
无数次有人问她:“支老师,你会走吗?”支月英回答:“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没有知识,他们一辈子都只能在山里受穷。世上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为什么带他们走出贫穷的不能有我?”
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是山里所有人的梦想。为了圆这个梦想,支月英选择留在大山、走进更深的大山。
“白洋村的家长要求我去那儿当老师,是对我的信任,我要让白洋村的学生读好书啊!”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支月英打包好行李后,又奔赴白洋教学点。
支月英来到白洋教学点不久后,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监督施工,力所能及地帮助施工队建设白洋教学点新教学楼。大家都劝她有空就多休息,好好调理身体。但是支月英却说,多一个人帮把手,学校就能早一点建成。
如今,白洋教学点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学校,感动不已。就这样,支月英用真情管理着这所山村小学。学校的教学成绩、综合评估等指标都排在了全镇的前列。
今年教师节前夕,村里一位八旬老人特意赶来,给支月英送来了一封信,支月英教了他的子女、孙子女和曾孙女三代人。老人为她写了一首小诗:“千辛万苦育新人,千家万户把你夸。千言万语道不尽,千桃万李满天下。”
支月英说,她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山里孩子们,对于家人很亏欠。既没有好好孝顺母亲,也没有好好陪伴丈夫和孩子。
家人们也总说她是“傻子”。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出于对支月英身体健康的关心,组织上多次给她安排调动工作,但每次都被她婉拒。5年前,支月英到了退休的年纪,本来可下山好好休养身体与家人团聚,她却选择了继续坚守乡村,继续守护着山里的孩子。
支月英的事迹感染了很多人。她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对这些荣誉,支月英看得很淡。她始终用朴实纯粹坚守着那份初心。“我只希望山里的学生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41年来,看到学生们一个个走出大山,支月英觉得来山区任教非常值得。她常说:“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守,而是我们坚守了才有希望。坚守山村教学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对山里孩子的一个承诺、一份守护。”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39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64位用户喜欢。
1980年夏天,十九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强烈反对,只身来到离家几百公里远的奉新县边远山村泥洋小学任教,后又辗转到更为偏远的白洋教学点。
“你要是去了那山里头做老师,我一辈子不认你这个女儿!”曾经,心疼她的妈妈想这样留下她,甚至在临终前对她说“下山吧,妈求你了……”
一年年过去了,这位年轻的老师始终不曾离开,年轻的小姑娘已经从最开始一个人在黑夜的学校中害怕到尖叫,到一个人可以独自连夜赶百里山路只为了给孩子们买最新的教学用具。
就这样41年过去了,支月英从孩子们口中的“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两鬓斑白的“支奶奶”,教育了整整几代人,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
如今也成为乡村教师的涂莎,曾是支老师的学生,她说“没有支妈妈就没有我的今天,就没有机会看到我眼前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小时候的涂莎家里很穷,父母不让她上学,支老师就拿她自己的工资资助涂莎上学。为了资助更多学生,支月英利用节假日,跟着壮劳力去山里扛木头、拉毛竹。一次跟车装运出了车祸,支月英昏迷了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支月英怕耽误上课没有下山就医,因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右耳失聪、右眼失明……
“就你觉悟高,我配不上你!”曾经,看到夜雨打湿床铺、无处落脚的住宿房间,怜惜她的丈夫这样无奈咆哮。
“我觉得我不是你的孩子,那些山里娃娃才是你的孩子!”曾经,被冷落的女儿这样对她哭诉。
家人不是不懂她,是太懂她,却又无法保护她。
无数次有人问她:支老师,你会走吗?支月英回答: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没有知识,他们一辈子都只能在山里受穷。世上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为什么带他们走出贫穷的不能有我?
面对困苦与奉献,当很多人诘问“为什么是我”时,支月英却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是我?”
41年来,山路告别了泥泞,校舍告别了破旧、昏暗,孩子从少到多,又从多到少,到了退休年纪的支月英,还是这山里的“支老师”。
41年前,19岁的支月英成为了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贫困深山里的一名乡村教师,两条麻花辫,一身无畏惧。
41年后,她仍如此。
纵使青丝已然白头,身体已然疲病。
她说,41年,有愧,无悔。
她说,41年,很苦,很值。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3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
1980年,年仅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里强烈反对,只身来到离家几百公里的边远山区支教,从此,一干就是41年。从肩挑手提教学工具步行20里山路、再到一个人骑坏6辆摩托车,她已记不清多少次浑身泥泞、雨中翻车,但为了孩子们,她无怨无悔。支月英先后帮助1000多名孩子走出大山,可无论孩子们走的多远,她却一直守在原地,不曾离开。她常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在山里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能看到希望,我的一生就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而来!”以支月英为原型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0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4位用户喜欢。
县城-澡下-泥洋-白洋,往返100公里。从县城到澡下,近20公里。从澡下去泥洋,约40公里,以前是黄泥路、砂石路,在崇山峻岭间盘旋的水泥路,近年才修好。即便如此,从澡下镇驱车至泥洋山肩上的白洋教学点,需一个半小时。
走出大山,摆脱贫困,是山里所有人的梦想。为了圆这个梦想,支月英选择留在大山、走进更深的大山。
2000年,其他教师都逃离了,一所小学、两个教学点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全部压在她一人身上。她仍坚定地在“连峰路朝天”的泥洋山上飞驰奔走。
2007年,担心她身体的丈夫偷偷托关系把她调下山。“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她不忍,又留了下来。
2012年,泥洋教学点撤销,年龄偏大、身体欠佳的支月英被安排到条件较好的中心小学去任教。得知消息的白洋村村民,联名请支月英去白洋教学点任教。
支月英又一次上山了。“别人都往山下走,你却越走越往深山里去。”
支月英永远记得41年前那个早上,她来到教室,门口一堆孩子们瞧见这位新来的老师。当阳光照进房间,那一双双纯朴的眼睛里,尽是新奇和期盼,
那群衣衫破旧的孩子们,眼睛里的渴望之光。41年,这是她一直守望的光。
她要成为孩子们的光,照亮他们出山的路。
靠着一束光,纵使右眼失明,她依然要给孩子们带来光明。
借着一束光,支月英把知识的火种埋进孩子们心里,点亮他们启智之路。
41年,几代人,1100多个孩子,很多孩子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个曾经读不起书、被支月英资助的学生刘强,到工业园区做起了“小白领”,成为一家人的希望;
那个聪明女孩彭小红,成为村里第一个本科大学生,在广州成就自己一番事业;
那个自己和母亲都是支老师学生的女孩涂莎,和母亲先后都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人民教师,托举起更多孩子的梦想。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9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59位用户喜欢。
“女孩子,总归要嫁人,读什么书?”
“家里穷,读不起了,读不读都一样。”
“孩子读不读书是我家里的事,你管不着!”
……
知识改变命运,然而,过去的山里人却不是人人都这样想。支月英却不愿意一个孩子离开她的教室。
“谁家还没个难事,这是我刚拿的工资,你拿去用,孩子绝不能不读书。”支月英掏出自己的工资。
“孩子的学费我先垫着,让他先上学去。”多少次,支月英说着这样的话。
“女孩子读书有出息了,才是你的福气啊!”一次次走门串户,支月英把辍学女孩拉回学校。
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没了着落,支月英厚着脸皮借钱生活。
一得空,她跑到高处的林场去给大卡车装毛竹,赚来的钱又补贴到孩子们身上。她不仅资助自己学生,有机会还资助其他贫困孩子,那点工资哪里够花?
“别人当老师赚钱,你当个老师倒贴钱!你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什么?”面对这样的质问,支月英笑而不语。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呼唤另一朵云。如果可以,我愿意永远留在大山,守着孩子们,做那棵树、那朵云,让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41年来,支月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1980年到2021年,她扎根泥洋小学和白洋教学两所深山学校41年,牵手一代又一代山里娃走出大山。她最大的安慰是山里的学校从漏风漏雨的泥巴房变成崭新的教学楼,从原先女孩上不了学到如今当地没有一个辍学的孩子。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在山里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能看到希望,我的一生就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而来!” 这是支月英的人生信念。
整整41年,从泥洋到白洋,尽管学校海拔越来越高,山路越来越崎岖,但她却始终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41年来,她以梦想为帆,以知识做桨,将山里的孩子们一个个接到她的“希望之舟”上,带着孩子们破浪前行,走出贫困,改变人生。
支月英让1100多名孩子走出了大山,可无论孩子们走得多远,支老师却一直守在原处,不曾离开,成为一代又一代孩子们心中的“梦想守护人”。
1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