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科学家事迹
栏目

有名科学家的事迹汇总(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20 07:00:07 热度:30

有名科学家的事迹汇总800字

有名科学家的事迹汇总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以前,我只知道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现了“镭”,但是,在读完她的自传第一部分之后,我对她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居里夫人自传》的第一部分是她给自己写的传记,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写的传记。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在华沙出生,名叫玛丽.斯科洛多斯卡,父母都是教师并拥有一份不大的产业。居里夫人九岁丧母,加上华沙当时处于俄国的统治之下,她的少年时光过得郁郁寡欢,沉闷而无生气。她通过自学,掌握了法语、德语、俄语及英语四种语言,中学时的她,学数学物理就很轻松,但由于家境不佳,十七岁时,她找到一个家庭教师的工作,离开家去外地独自生活了。二十四岁的居里夫人来到巴黎深造期间,与皮埃尔.居里喜结良缘,共同开始了科研工作,先后发现了“镭”“钋”“钍”等不为人知的新元素……

居里夫人伟大而无私,在当家庭教师之余,居里夫人为了提高波兰人民的文化水平,冒着被捕入狱的巨大风险,把村子里在俄国统治下无法求学的孩子编成一个班,把知识传授给这些孩子,真是舍已为人。在提炼出“镭”这种元素之后,居里夫妇将他们提炼出的所有镭都捐给了自己的实验室,用于科学研究。战争爆发后,居里夫妇不仅利用他们共同发明的X光设备,积极地投入到抢救病员的行列中去,居里夫人还去前线当了白衣天使。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居里夫人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这个世界将会多么美好。

居里夫人伟大而敬业。她与丈夫整天呆在由于经费不足而设备简陋、条件极差的实验室,冒着受到有毒气体伤害的的危险,为寻找新元素废寝忘食。居里夫人对科研是如此地重视,实在令人敬佩。

正是由于居里夫人大公无私、不计回报、无怨无悔的精神,1903年,居里夫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又单独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去努力尝试,就一定有成功的可能。

中国有名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钱三强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 。

钱三强于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中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核科技专家去二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一定的工作。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了氢弹。

学术交流

1949年,北平解放后,中共中央派钱三强到去巴黎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

1956年,钱三强带领40多名科学工作者在苏联实习考察。刚从美国回国的钱学森,也来到苏联和钱三强一同考察 。

人才培养

教育谏言

1990年5月7日,钱三强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写了一封署名信。他写道:大家对中国人才“断层”问题深表关切和担忧。人才断层不仅表现在中层,还表现在高层,例如代表中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面临这种状况。6月2日,李鹏总理在办公室约见了周光召院长,就学部工作进一步听取情况汇报,进行研究。同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增选学部委员的请示,还规定增选学部委员每两年进行一次。自此,学部工作开始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实践,学部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

教育思想

钱三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科技人员的要求必须是又红又专的。他曾用数学中矢量的概念比喻红与专的关系:矢量中的箭头为前进的方向,代表“红”;箭头长度为专业水平,长度越长表示专业水平越高。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必须有爱国、敬业、奉献的精神。

中国有名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2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48位用户喜欢。

培源:“这一辈子不是我所追求的”

周培源一生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个是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与宇宙,另一个是流体力学湍流理论。他在后者上的成绩尤为突出。他对湍流理论方面进行了长达六十余年的研究,被称为世界当代流体力学的“四位巨人”之一。1938年,周培源随清华大学前往昆明,周培源一家历经搬迁之后居住在昆明城外西南方的山邑村。此时周先生的女儿周如枚、周如燕已到了上学的年龄,需到距村12华里的车家壁上小学。于是,周培源买了一匹马,用以代步。此马系云南西部出产的永北马,毛色枣红,骨骼粗壮,强健有力,赠予佳名曰“华龙”———“中华之龙”。每逢一、三、五上课之日,他5点多钟便起床,喂好马,备上鞍,让两个女儿坐在马背上,自己牵马步行,把她们送到车家壁,然后独自骑马去西南联大。每周二、四、六不上课,送过女儿,便驱马到山上吃草,当起马倌。周培源以马代步,驰驱在山邑村与学校之间。精瘦的躯干凛然地骑在马上,颇有几分威武,物理系教授饶毓泰便戏称他为“周大将军”,这个外号在联大的教员与学生中广为流传。学生们十分喜欢华龙,课余为它添喂豆子和草料,上课还时不时地偷偷地往院子里瞅它几眼。周教授如此“单骑走联大”,也真可算是当年昆明“一景”!这种事,是别的教授都做不到的,由此引出了金岳霖后来最爱开的玩笑之一:如果有一天我们这批教授被困在一个荒岛,大概第一个死掉的是叶企孙;第二个就是我,他比我还不行;最后惟一能活成也许能活久一点的,大概只有周公了。今天金岳霖教授笑话中所提到的几位教授均已作古,联想他们后来的经历,不禁使人感叹不已。“这一辈子不是我所追求的”。是周培源晚年回顾时所说的一句话,此话可谓意味深长。周培源是一个视科学为生命的人,新中国成立前,他在广义相对论和湍流理论上取得了令世界同行瞩目的成绩。新中国成立,过多的行政工作、社会活动占去了他许多时间和精力。在北大曾有过这样一种说法:周先生是科学家中的政治家,政治家中的科学家。周培源对自己的一生也许应该是很满意的。但他还是不满意,据说成功人物的一大特征就是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周培源也许就是这样的人吧?

个人经历

1924年周培源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三学社第四届中央常务委员,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第七、八届中央主席,第九届中央名誉主席。

相关科学成就

主要为物理学基础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研究,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研究并初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中“坐标有关”的重要论点。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周培源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争取裁军和世界和平,被人们赞之为科学家的表率和楷模,"和平老人","杰出的民间外交家"。

中国有名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1]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中国有名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46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中国火箭之父)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与钱伟长、钱三强并称为“三钱”。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进修。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2009年10月31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有名科学家的事迹汇总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大名鼎鼎的达.芬奇,我们都知道他是画家,其实是真正的全能天才,科学、数学更是有深厚功力。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点持相反的看法。他在笔记中写道:“任何可感知的东西都能自己移动……每个物体在运动的方向都有个重量。”这替半个世纪后的伽利略首创的惯性概念做了预先声明。 接下来出场的伽利略,我们熟悉他是天文学家,的确,他发明了折射式天文望远镜,推翻了传统主张中太阳系的组成结构。亚里士多德坚信地球范围外的任何东西都是完美无缺的,然而在望远镜镜头下的画面显示,月球的表面有清晰可见的坑洞。同时,他也是第一位现代物理学家,他在科学进程上的举动,为后来力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伽利略做了很多滚动和落体实验,足以可以推断亚里士多德的“不动的动者”是荒谬的,物体不是不断地被推或被拉才会行动,它具有一种惯性。伽利略的思想又影响了马上要出场的笛卡尔。 笛卡尔,法国哲学家、数学家。他最出名的有两个首创的见解:一个是笛卡尔坐标,其在数学上至今仍不可或缺;另个是二元论,即精神是属于人的,并且有点儿模糊不清;物质非人格化且具体有形。当然,他还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笛卡尔认为,宇宙内的物体是浸在一种名为以太的介质中。以太是一种看不见也量不出的东西,上帝在混沌伊始就将它和运动一起赋予宇宙,让宇宙按照上帝的旨意自发的运动。 然后是哥白尼,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神父。他写的《天体运行论》于1543年出版。哥白尼的“日心说”观念几乎在一夜之间颠覆了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托勒密“地心说”思想。

在《天体运行论》有这么一段代表中心思想的话:“太阳居于全体的中央……它坐在星空上,统治环绕着它的行星群……我们可以从这种安排摆设中,见到令人赞美的世界和谐。” 最后一位极大影响了牛顿智力发展的重要人物就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培根不仅是哲学家,还担任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大法官。

他在他的著作《新大西岛》中,批评了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盲从,并且表现出对大学刻板学习制度的不满。培根的科学方法奠定了科学革命的基础,使以后世世代代的自然哲学家,包括牛顿在内都深受其惠。 当然还有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开普勒三定律等等,这些思想都为科学进步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牛顿就是在众多大师辈出的氛围中,于1661年进入了剑桥大学,他超越了当时纷繁变化的哲学观念,建立了自己的观点。

如果用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来形容牛顿的话,那么我想最合适的非郭靖莫属。郭靖在众多武林大师的指点下,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好吧,现在我们来看看牛顿的大学生涯吧。

《有名科学家的事迹汇总(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