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科学家事迹
栏目

“氢弹之父”于敏的感人事迹(12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17 07:00:07 热度:12

“氢弹之父”于敏的感人事迹

“氢弹之父”于敏的感人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55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于敏,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核物理学家,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他将个人志向服从祖国需要,默默为我国国防事业奉献了终生。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于敏的感人事迹。

一.为强国而改变专业

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的一个普通百姓家庭。他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梁启超之子,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梁思礼等大佬在此中学就读过)。

1944年,18岁的于敏考入了北大工学院,他在校园中平常最爱干的事情,除了夏天到景山(崇祯皇帝曾在此自缢)乘凉学习,冬天在宿舍裹着旧军大衣学习,就是到数学系旁听。除了勤奋学习之外,他的天分在下列故事中展露无疑。

在某次数学系组织的考试中,因试卷难度非常之高,连专修数学的北大天才们,最高分也不到60分,平均分更是掉到仅剩20分,然而老师居然掏出来一张100分的满分试卷,上面的考生姓名,正时旁听生于敏。

于是,于敏的天才之分,很快响彻北大。但是,就在入学第二年的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让于敏见识到了物理、科学的威力。怀着不能让祖国落后于世界强国的梦想,1946年,于敏毅然转入了物理系学习。1951年,研究生毕业的于敏,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了中科院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同事包括有邓稼先,金星南等人,全是日后的功勋大佬,两弹一星奠基人。

随着1952年美国人引爆了第一颗氢弹,在朝鲜战争期间以及后来的炮击金门和边境冲突中,帝国主义多次肆无忌惮地对中国进行核讹诈。对此,毛泽东多次强调“美国的原子讹诈,是吓不倒中国的”;后来又下达了紧急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为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国家成立了只有8个人的原子核物理小组,于敏有幸参与其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所发表的多篇论文就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屡上新台阶。我国第一本原子核物理专著《原子核物理讲义》,就是于敏和杨立铭合著的。

1957年,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理论物理学泰斗朝永振一郎带领学者访华,当他得知于敏竟然没有一丁点留学经历,完全靠基本物理学著作和自己,从零开始研究时。惊讶并钦佩的称赞于敏为“国产土专家一号”。这让于敏从国内科学家,跨入了世界物理知名人士行列。

二.为应对列强核威胁第二次转型

1961年10月30日,苏联引爆了那颗著名的沙皇炸弹(氢弹),比在日本的那颗原子弹威力,还大出了整整3846倍,一时间,举世哗然。然而,此时中苏关系破裂,白头鹰和棕熊对我们虎视眈眈,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更是直接挑明,不能让中国搞氢弹。

为了积极应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国家决定在成功发射原子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氢弹。所以,就在苏联试爆氢弹同年的某一个冬日,钱三强再次找到了于敏,并直言不讳的表示,希望他能从研究原子弹转为研究氢弹。

这对于于敏个人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因为原子弹和氢弹虽然名字听起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原子弹的原理是核裂变,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他在原子核领域研究了十多年,眼看就要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现在转行意味着将要放弃原来的一切,重新开始。

然而,为了祖国的需要及国家的强盛,于敏忍痛割爱,坦然接受了这次转行。而且为了保密需要,他从此隐姓埋名28年之久,放弃了原来可以成名世界的机会,默默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贡献。

对于氢弹的研究,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这项研究主要的难度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当时中国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

于敏不畏艰难,发挥自己记忆力惊人的优势,率领工作组成员人手一把计算尺、算盘,废寝忘食地计算。在持续的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依靠自己的理论,举一反三的进行探索,终于,在1965年完成了氢弹的理论突破。

在理论突破后,于敏又率领科研团队远赴大西北的核试验场,进入了紧张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一句祖国需要,让这些原本走到哪国都能享受超高额待遇的专家,学者,远赴千里到戈壁滩当起了野人,无人知晓,工资待遇微薄,家人失联,还要长年累月经受高强度辐射。

这一切,终于换来了我国引爆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后,1967年6月17日的一声巨响(中国引爆第一颗氢弹)。更加惊喜的是,这二弹之间研发时间相隔之短,创下了当时的世界之最,令外国同行惊叹不已!

因为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而当时一穷二白没有任何外界援助的中国,竟然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次的于敏团队给那些瞧不起中国的列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三.提高核武器的实战性,击破列强的核威慑

在氢弹研发成功后,于敏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他发现中国虽然拥有了核武器,但在实战性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如果要保证国家的安全,还得继续研发出更实用的中子弹和小型化的核武器。

面对美国、法国与前苏联相继研发出了中子弹,于敏寝食难安,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率领科研团队于1988年研制成功了中子弹。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自觉已经拥有了足够强大的核威慑,开始在国际社会呼吁全面禁核,限制其他国家的核发展。紧急之下,于敏又带领团队,仅用46次核试验就研制成功了第二代小型核武器,赶在1996年7月30日中国政府宣布加入全面禁核试条约的前一天,也就是7月29日,完成了最后的两次实验,而美国走完这个完整的过程,用了1054次!

于敏院士,就是这样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带领中国科研团队实现核突破,吊打了同期西方半个世纪的几代科学家,让中国在核大门关闭之前,拥有了足以平视美国的底气。从而彻底击破了列强们的核威慑。

总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核物理学家,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他将个人志向服从祖国需要,默默为我国国防事业奉献了终生。

于敏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精神,值得人们尊敬与学习,他不畏列强、勇于为国争光的斗志,更加值得我们敬佩与称赞。我们应当向他那样,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终身。

“氢弹之父”于敏的感人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70个字,有3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九十三岁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于敏

一辈子把自己的名字看得很淡

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生于1926年8月16日,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2019年1月16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于敏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最后一次在公众前露面还是在2015年1月9日。那天,__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亲自颁发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而这样的抛头露面,于敏也就经历过两次。上一次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

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大场合,因为此前的几十年里,他一直都是隐姓埋名。

一藏就是30年

其实,于敏自己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没想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绑得这么紧。他原本以为会在钟爱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然而,一次与时任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的秘密谈话,让他的人生改变了轨道。

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应邀,冒雪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请报上面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

从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里,于敏立即明白,祖国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

接受任务后,于敏便转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从此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一藏就是30年。

30个月的奋战

氢弹理论的探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的研究是绝对保密的,要想从报纸或者杂志上找到关于氢弹一星半点资料完全不可能。因此,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上的突破,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废寝忘食,昼夜奋战。然而,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

转折发生在1965年。

那年9月,一场创造历史的上海“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在这次持续3个多月的艰难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5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当年,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曾有不少人替于敏感到惋惜。

而于敏自己却从未后悔。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他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回答问题有“三不”

于敏在科研中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善于抓住物理本质来判断物理现象发展的结果,被简称为“粗估”。与他共事多年的何祚庥院士称:“于敏的这种粗估方法是理论研究的灵魂。”

一次,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在北京作学术报告。当时于敏只有32岁。这位专家刚把实验的准备、装置及过程介绍完,于敏便对坐在他旁边的何祚庥说出了这个过程的分支比大约是多少,边说边在左手心上写着这个数字。

“这是一个较为稀有的核反应过程,你怎么知道的?”何祚庥反问道。

“先听下去。”于敏摆手制止他追问。

最后,法国专家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果然不出于敏所料。

“这个问题的实质并不复杂……掌握住这一方法就能估出它的数量级来。”于敏说的方法确实并不复杂,但要真正自如地掌握并运用并不容易。物理学家的水平高低常表现在对一些基本理论、方法、技巧的掌握上。而这正是于敏有很高造诣之所在。

在单位,大家都知道,向于敏请教有“三不”:一是不论时间、场合,随时随地可以提问题;二是不论范围,物理、力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都可以问;三是不论问题大小难易,一样耐心解答。

许多同事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于敏总是将自己的知识、方法、诀窍乃至最重要的想法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

有一次,所里一位姓曾的年轻科研人员与同事讨论一道难题,结果谁都做不出来。于是,他找到于敏。于敏边讲边算,答案很快就得出来了。可是小曾仍不满足,继续刨根问底。于敏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便老老实实地说,回家后再想想。

第二天一上班,于敏就找到小曾说:“你看看这个推导。”小曾一看,没想到于敏给他写了整整三页纸。

常年埋头工作,于敏能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直到退居二线后,他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了。那段日子,每当夫妻二人外出时,同行的人总能够看到老夫妻相濡以沫,相互关照的温馨场景。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76个字,有3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20分钟,有128位用户喜欢。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月生,2019年1月去世,天津宁河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追思

2019年1月16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于敏院士,在北京因病去世。据了解,于敏院士已经病了许久,一直住在医院,此前曾下过几次病危通知。这一次,他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

“国之栋梁”“共和国的英雄”“中国人的脊梁”……网友们在缅怀与致敬里,又一次回顾起这位科学家默默无闻而又轰轰烈烈的一生。于敏,这个曾经被秘密封存了28年的名字,如今成了某种精神的代名词。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是于敏院士生前的一次自白。但在今天,当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再次提起这个名字时,它成了一个永垂不朽的丰碑。

惊闻于敏院士逝世,与其一起工作了50多年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杜祥琬院士悲痛万分。但在悲痛之中,他表达了一种希望:“于敏先生那一代人,身上有一种共性,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希望这种精神能够不断传承下去。”

1.“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于敏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他曾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深刻的惨痛的印象”。此后,于敏考取北京大学,并于1949年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被我国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看中,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不断取得突破,但在1961年1月的某一天,他的理论研究要暂停了。这一天,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于敏的第一反应是不解,因为他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自认为不适宜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而且,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期。不过,于敏没有犹豫,因为他的脑海里很快就回想起了那段“亡国奴的屈辱生活”。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于敏后来解释。

当时,年幼的新中国正遭受核讹诈、核威慑,美国等核大国多次威胁使用核武器来打击中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颗氢弹,其威力相当于1945年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的数百倍。更大的威力,意味着更大的核威胁。中国要反氢弹,必须得有自己的氢弹。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这是于敏当时的心境。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自此开始隐姓埋名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

2.“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国际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氢弹,氢弹的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而且核大国对氢弹技术绝对保密。对于于敏而言,不能指望有任何依靠。

于敏带领三十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氢弹预研小组,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凭借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和自强不息的信念,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大量基础课题研究问题,而且还探索出设计氢弹的途径,编制了计算程序,建立和初步研究了有关模型,为氢弹原理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加快氢弹研制速度,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上海利用华东计算所J501计算机对加强型原子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在上海的“百日会战”里,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热核材料充分燃烧的本质和关键所在,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到结构基本完整的中国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

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守候在北京的电话旁。胜利的消息传来,于敏很平静,“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突破氢弹后,于敏带领团队又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为我国核武器发展战略和国防高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当于敏的工作解密后,他的妻子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3.“氢弹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数十年默默无闻,于敏却怡然自得。他喜欢诸葛亮,喜欢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是将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奉为圭臬。这个内向又安静的科学家,对“宁静”有着自己的理解:“所谓宁静,对一个科学家而言,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

于敏始终守着一片“宁静”,大声说出自己的良知。他曾在__期间遭受错误批判,“如果我说假话,我可以轻松过关,但我经受不了历史和真理的考验。”

与于敏深交并共事30余年的邓稼先曾说:“于敏是很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从不说假话。”因此,遇到争论,邓稼先常会说:“我相信老于的。”

这份“宁静”,让于敏的身影显得更伟岸。当国家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敏说这是集体的功劳。当人们把“氢弹之父”的称号送给他时,他直言这种称呼不科学:“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于敏未曾出国留学,自言是“道地的国产”。但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开阔视野。因此,他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但有一个条件——“开过眼界后就回国作贡献”。

于敏曾对身边人说,不要计较有名无名,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正如他73岁那年在一首题为《抒怀》的七言律诗中想表达的那样,即使“身为一叶无轻重”,也要“愿将一生献宏谋”。

这种胸怀与情怀,怎能不让人钦佩。周光召院士称他“毕生奉献、学界楷模”,陈能宽院士称他“敬业奉献、风高范远”。

此刻,当我们再次回顾于敏为国家“献宏谋”的一生,再好的辞藻也无法完全道出这个名字背后的意义。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谢谢您,佑我中华!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58位用户喜欢。

敬爱的于敏先生:

您好!第一次听说您的名字是在历史书中,当时历史老师总说,“我们可以不用核武器,但是不能没有。”那时对核武器还是懵懵懂懂,不知道您所代表的意义。而让我开始印象深刻、肃然起敬的,是最近电视剧《功勋》中的您,隐姓埋名几十载,为国家研制出了氢弹以及核武器方面的突破,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令人敬佩!

学习您的淡泊名利。老子曾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您正是有这种大智慧,才能不慕名利,对待身外之物处之淡然,从而另辟蹊径,获得成功。在您隐姓埋名28载中,只公开露面两次,无法与家人朋友诉说自己的工作内容与研发的艰难,面对流言蜚语无法做出解释,始终在被别人误解,甚至在氢弹成功爆炸后您也无法说出自己的身份,只能默默独自庆祝,但我知道您一定是不后悔的!您用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面对得失,而后尽人事听天命,该努力时尽全力,是非成败反而看淡。

学习您的艰苦奋斗。夏衍曾说过,“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当年研制时国内唯一的一台万次电子管计算机95%的工作量用于原子弹研究,仅有5%的工作量能用于氢弹研究,计算机不够用,您不得不用计算尺进行计算,不仅如此,在研制过程中,您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您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在面对种种困难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您用这种决心,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困难险阻有遇山开路、逢水架桥的勇气,一切将迎刃而解。

学习您的爱国情怀。您曾说过,“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正是因此,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便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改为研究核物理,为了祖国的强大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中国核武器事业,您用自己一腔爱国之情为亿万中国人民谋幸福。您用一生的行动为我们解读了“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感情,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吾辈当以您为楷模,将您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爱国的优良作风良好传承,如您一心为国家核武器理论发展而奋斗终身一般,不断提升自己,永葆初心使命,爱国情怀永不变!

您的晚辈

“氢弹之父”于敏的感人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1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29位用户喜欢。

国产土专家

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与邓稼先的暗号

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与死神三次擦肩而过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靠古诗词安眠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了,于敏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个小时的睡眠的。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15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78位用户喜欢。

“你考98分,是因为你只能考98分;而学霸考100分,是因为试卷上只有100分”。

网上的这个段子很有趣,但如果用来形容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却会显得有些想象力不足。

有一年,北大的代数考试非常难,数学系的平均成绩不足20分。然而物理系的于敏却考了100分,这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可以说,于敏是一位让天才们也心服口服的天才。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他对于敏从未出过国感到非常震惊,称赞于敏是中国“国产专家1号”。正当于敏准备大展拳脚时,他的命运却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选择题:出国深造还是为国效力?

电视剧《功勋》艺术再现了这一幕:郝所长突然请于敏去听戏,称赞于敏和台上的诸葛亮一样是个角儿,于敏听出话里有话。随后两人吃馄饨时,郝所长问于敏愿不愿意参与氢弹研究,于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表示第二天就可以上班。

这个决定其实并不容易下。一旦参与了氢弹研究,从此注定隐姓埋名,把这当成“带到坟墓里去的秘密”。于敏和妻子当时正在准备出国留学,得知于敏不能出国后,妻子只能无奈地撕下写满英语单词的笔记本,扔进火炉里。

邻居都在传于敏政审出了问题,面对传言,于敏却连妻子也不能解释。现实中,于敏的妻子也是直到28年后,看到媒体报道,才得知他竟然参与了这么重要的工作。

判断题:权威期刊的数据是否可信?

于敏加入氢弹研究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氘氘聚变、氘氚聚变和氚氚聚变,究竟哪种热核反应适用于氢弹。

当时,美国一家权威科学期刊发表论文,公布了一个新的数据,表示在设计中添加氚有利于氢弹起爆。这对研制氢弹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问题是,这个数据是真的吗?

氘和氚都是稀缺且获取困难的材料,要做实验验证的话,需要花费3年时间和几亿人民币。当时的中国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花不起这个钱,也等不起这么长时间。

于敏选择了用笔和草稿纸进行理论验证,经过大量演算后否定了这个数据,避免氢弹研究走上这条弯路。后来国外有人重复了那个实验,证明期刊的数据果然是错的。

问答题:为了什么奋斗终身?

剧中,于敏多次晕倒,这不是艺术夸张,而是真实地累到休克。

研究遭遇瓶颈后,面对落后的进度,于敏强行给同事们放了3天假。但他却没有给自己放假,因为他深知新中国研制氢弹的窗口期有限,力争要抢在法国前面研制成功。

于敏为什么这么拼命?因为他小时候差点被侵华日军的卡车撞死,于敏深深地知道,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就只能任人宰割。新中国如果不能掌握氢弹技术,势必再次遭到核讹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我国成为继美苏英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1988年退休后,于敏的名字得以解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于敏淡然地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他婉拒了“氢弹之父”的称谓,客厅里高悬着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022年1月16日,微博话题#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去世3周年#被网友们顶上热搜,大家纷纷缅怀致敬,用这种方式缅怀于敏……

缅怀国之英雄,致敬民族脊梁!

“氢弹之父”于敏的感人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45个字,有3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他隐姓埋名28载,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不为外物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坚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信条;他就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弹一星”功勋勋章、“共和国勋章”等多项荣誉的获得者——于敏!

01 未曾留过学的“国产专家一号”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他们之中唯一一位没有留过学的人。尽管如此,这位由我国自主培育的“国产专家”依然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并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里,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在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

于敏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时期作为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1944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

但是在上学后于敏发现,相较于工学院的老师只教授学生知识,却不告诉学生根源,他更喜欢沉浸在“纯粹”的理论探索之中。彼时,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

1946年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从此,于敏便与理论物理结下了一生的羁绊。

02 一次谈话,开启氢弹研究之路

1951年,研究生刚毕业不久的于敏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此开始了他的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生涯。

在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过程中,于敏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同时,他还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1961年,时年34岁的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渐入佳境,但在与时任近代物理所所长钱三强的一次谈话之后,他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

“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正如于敏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转折就是他开始从事氢弹研究,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在国际上,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氢弹研究更是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

在当时,我国想要研究氢弹,但是却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于敏虽然基础理论雄厚,知识面宽,但对系统复杂的氢弹仍然陌生,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氢弹计算的繁复。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国内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被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

可以说,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零开始,不断依靠自己的勤奋,一步一步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03 “百日会战”,形成氢弹理论方案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于敏和他的团队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索与试验后,终于攻克了氢弹研究中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

1965年9月底,39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在国庆节前夕一起去上海华东计算所做计算物理实验,利用该所假期间空出的J501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万次,当时国内速度最快)完成了加强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

同年10月下旬,于敏为上海研究人员作了“氢弹原理设想”系列学术报告,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形的设想,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回顾在上海的近百个日夜,于敏带领科研队伍不断探索、实验,最终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形成了一套从氢弹初级到能量传输到氢弹次级的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04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创下最短研究周期纪录

在于敏的组织和部署下,我国氢弹理论研究实现了重大的突破。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最终检验才能确定是否正确。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正式成为继美国、苏联和英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原理和制造技术的国家。

也是从那时起,于敏确信他的氢弹原理是正确的,他也确信,我国已经取得了设计实战氢弹的自由。

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其形状之大在爆炸点以北250公里处仍能看到,烟云升离地面10公里,仿佛一颗人造“大太阳”,这标志着我国的氢弹试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核武器发展又取得了一个质的飞跃。

纵观全球,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中国的速度堪称世界之最。

05 婉拒“氢弹之父”称呼,他表示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

朱光亚院士评价称,在突破氢弹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一同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于别人送来的“氢弹之父”称呼,于敏却始终不肯接受。

“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曾这样婉拒别人称呼他为“氢弹之父”。

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获表彰科学家作了发言。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科研历程时,于敏却淡然的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

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句话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

回顾我国核武器研制的历程,是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科研力量攻克了核武器的秘密,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战略需要的有自己特色的研制核武器的道路。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背后无数个像于敏一样,为了国家大义,甘愿“隐姓埋名”、披荆斩棘、忘我奉献的奋斗者们,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脊梁”。

在他们身上,折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光辉,他们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忠于职守、以身许国,今天让我们向这些共和国的脊梁们致敬!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近日,和大学生交流中,我谈到了于敏,并鼓励学生们自行搜索于敏的先进事迹。教学相长,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教育,丰富有关资料学习,其中有“三句话”入心难忘,带给我深刻的精神洗礼。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是于敏生前的一次自白,也可以视为先生的初心夙愿。是呀,人之一生,相对这大千世界,宛若沧海一粟,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融入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之中,在奋斗中不断延展丰厚生命的意义,便有了永恒。于敏是这样,一切平凡人的不平凡亦是如此。“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想想自己73岁时,接过党组织授予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幸福?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有的只是坦然,只是淡定,或许还有点小激动:那份“小确幸”,真是极好的!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于敏所处的时代,年幼的新中国正遭受核讹诈、核威慑,“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为此,从1961年到1988年,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于敏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科技报国的凌云志气和“大我”追求。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或许处在平凡的岗位,从事平凡的工作,但同样应当从中汲取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无畏,汲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追求,立足平凡岗位,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之中,书写青春不负韶华的篇章。

“所谓宁静,对一个科学家而言,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胜利的消息传来,他很平静,“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这个细节很令人感动和钦佩,那一瞬间,和东晋谢安面对淝水之战取胜消息时的泰然淡然,竟是毫不逊色,着实令人钦敬。今天的我们,也当通过学习教育,对标先辈先烈、榜样英雄,从于敏们的身上,涵养这份矢志不移、成竹在胸的“静气”,这份决胜千里之外的气度。面对“两个一百年”交替之际,立足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呼声,我们唯有不忘初心使命,不断摆脱“小我”的私心私欲,唯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主动接受实践风雨的洗礼,方能最大程度激发我们的智慧和潜能,方能于千淘万漉之后,“吹尽狂沙始到金”,收获水到渠成的成功。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08位用户喜欢。

1967年,双“日”横空举世震惊,埋名近三十载,于敏院士以自己的一生谱写着什么叫“国之干城”。今年的1月16日是于敏院士逝世两周年,致敬于敏院士,青年党员当有“三问”“三不问”。

问己所求,淡泊明志,不问得失。“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本可出国留学却甘当“土专家”;本来在基础理论领域到了关键进程却毅然放弃十年苦功转头研究一片空白的氢弹;本有一条轻松的锦绣大道却甘选最泥泞的崎岖山路;干的是几十亿的大项目,却不舍得在自己身上用一分。青年党员当扪心自问人生追求所在,将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仰力量贯穿于自我实现,以脚踏实地创造外在价值,以宁静淡泊追求内在价值,志存高远,胸怀广阔。致敬于敏院士,以淡泊名利坚守信念、坚定理想;以立志高远守职为公、慎终如始;不趋私利,不问得失。

问国所需,我将无我,不问姓名。“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家有贤妻爱子却鲜于陪伴;干着伟大事业却不能公开发表论文著书立说;为国奉献隐姓埋名28载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青年党员当胸怀大我问党和国家之所需,舍小我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组织的需要即为方向,组织的安排就是位置,至人无己,公而忘私。致敬于敏院士,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作为做党和国家最需要的事情;舍身忘我,不问姓名。

问梦所往,鞠躬尽瘁,不问归期。“春蚕蜡炬,睹物回首,感慨系之。”三次休克与死神擦肩,身体虚弱却还坚持在岗;古稀之年还作为顾问为我国核事业努力;去世前两个小时还在听学生做工作汇报。青年党员当以一腔热血问梦想之所往,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竭尽全力不留退路,耗尽生命亦不觉惜,殚精竭虑,勇毅前行。致敬于敏院士,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无畏坚定甘做筑梦路上青石一块;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炙热燃烧自我照亮逐梦路上哪怕一寸;鞠躬尽瘁,不问归期。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4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尊敬的于敏院士:

您好!近期,电视剧《功勋》在各大影视平台更新完毕,在“无名英雄”的篇章里,我知道了您的名字,了解了您的故事,感动于您的事迹。您坚持创新,为了国家需要,几番变更研究方向,隐姓埋名近三十载,对中国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向您深深地鞠躬!

您心底只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选择。

1951年您研究生毕业后,开始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在研究取得不断突破之时,您的理论研究被暂停,开始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您没有犹豫,而是快速理解了国家的决定。因为您深知“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您曾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正是这个选择改变了您的一生,自此开始隐姓埋名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

您心怀对家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遗憾。

剧中看到,原本您和您的夫人孙玉芹苦学外语,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可是氢弹的理论研究工作却只能让原计划作罢,而当家人问起您的新工作时,您只能以沉默来回答。妻子生产时,您在研究所忘我地计算;孩子生病时,您从外地赶到医院,疲累让您在妻子的肩头睡着;三岁的儿子在第一次见到您时,并没有奔向您,而是站在一边问着姐姐“他是谁”。您曾对您的夫人说过,“这个家,你是功勋。”您也曾说过:”最大的遗憾一是亏欠我的爱人,二是我对孩子们的管教太少……”您用您对家人的遗憾弥补了中国氢弹理论的空白,用2年8个月闪电般的进步,实现了“国之重器”的锻造。

您心存一片“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的宁静。

您所带队的氢弹研究理论小组,是从一张白纸、一组数据、一个符号开始,进行理论探索,不断攻克难关,试验成败无法预料,压力、紧张不言而喻,您却用背诵《后出师表》的方法纾解着压力。“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您数十年默默无闻,却怡然自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您奉为圭臬。您始终守着心底的那份“宁静”,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您73岁那年,用一首题为《抒怀》的七言律诗表达“即使‘身为一叶无轻重’,也‘愿将一生献宏谋’”的胸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您用拳拳的爱国之心,不计个人名利,为了国防科研事业奉献一生,堪为国之功勋。感谢您,佑我华夏,吾辈之幸!

无名晚辈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18位用户喜欢。

敬爱的于敏先生:

您好!通过《功勋》了解到您的事迹,我对您的敬意日益弥深,您于“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隐姓埋名28年,您愿吃苦能吃苦,不放弃不抛弃,自主创新竞自由,创造出中国独有的氢弹构型,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此向您深深致敬!

“追梦人”防“核讹诈”,学习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挑战精神。您本深耕原子弹领域,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已初露头角,在“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的号召下,克服个人因素,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毅然投入到一片空白的氢弹研究,坚持为核武器事业攻坚拔寨。您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您不仅接受了研发氢弹的技术挑战,更克服了必须隐姓埋名且无法与外人道辛酸苦辣的精神挑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您快速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勇者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概,攻克新时代干事创业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不断在减税降费、稳住就业、乡村振兴等民生事业上取得突破。

“土专家”练“真把式”,学习您“自主创新天地宽,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开拓精神。您自谦为“地道的国产”,您虽从未出国留学,却带领团队层层攻破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用一张纸、一支笔、一把计算尺、一张黑板,证明了氚氚反应截面高达15巴的问题为假,在上海华东计算所“百日会战”,在千头万绪的数据中抽丝剥茧,从零开始创新完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而中国跑出了2年8个月的“加速度”。我们要汲取您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勇当开拓创新的排头兵,敢于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探寻新路径、抵达新高度,突破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无名者”怀“赤子心”,学习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奉献精神。任凭历史风云变幻,岁月江河奔流浩荡,总有丹心赤子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总有殷殷志士愿为民族负重前行。您曾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在西北大漠,在茫茫戈壁,在-30℃的苦寒中,您带领团队吃着夹沙的馒头,喝着苦碱水,在冻得像搓衣板的道路上奔波试验氢弹理论,在罗布泊沙漠深处见证了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您错过了妻子生产、孩子成长、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把一生奉献给了国家,您在《抒怀》中写道:“愿将一生献宏谋,身为一叶无轻重”。我们要学习您“此身长报国,拿命换科研”的爱国情怀,涵养“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奉献精神,把一腔热血献给党,用苦干实干换得万家灯火、江河安澜。

“给人以星火者,必然怀火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将以您为榜样,从细着力、从微着手、从精落子,一辈子学习进步,一辈子改造提高,一辈子自我革命,奋进实干新征程,书写为民新篇章!

星光赶路人屈扬敬上

“氢弹之父”于敏的感人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于敏,男,__岁,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他是我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面对祖国的召唤,他隐姓埋名20多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热血忠诚,默默奉献给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我国大国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9年,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2015年,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__亲自为其颁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于敏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为我国氢弹研制和国防尖端事业鞠躬尽瘁、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英明决策。

1961年,时年34岁的于敏,面对祖国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他说:“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对于敏来说,工作几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每次遇到难题,他都会带领大家反复讨论研究,谨慎选择技术途径,认真试算物理模型。有时,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他甚至趴在地上,绘出一条条特征线,然后马上跟大家讲解。于敏工作起来不分昼夜,有时因为产生灵感,半夜起床伏案工作;他的领导为了限制他出差在外无休止地工作,总是派一位同事与他同住。

于敏的同事都知道,在他面前,一个数据都不能含糊。在一次核试验之前,他突然发现原设计中一个数据可能有问题,但这时试验装置已下了竖井。他深知知道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还是立即报告了上级,要求暂停试验。经过一天一夜的查找,终于弄清了这个不利因素可以为另一个抵偿因素所抵消,他才露出了放心的笑容,向上级报告可以继续试验。上级领导问他:“再发现问题怎么办?”于敏认真地答道:“再发现问题,我再如实报告。”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使我国核试验成功率之高为世界所先。

在于敏潜心钻究的20多年间,他带领着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实现了氢弹原理的突破——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在核武器的武器化研究、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在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之前,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热核试验时间。

1985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1987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1987年、,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作者);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2014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等称号。

《“氢弹之父”于敏的感人事迹(12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