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烈士事迹
栏目

王伟烈士事迹简介(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0-01 07:00:07 热度:53

王伟烈士事迹简介

王伟烈士事迹简介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60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连日来,一位军人的事迹在舟曲流传:武警甘肃总队甘南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王伟强忍4位亲人在泥石流灾害中遇难的悲痛,在第一时间和战友一起抢救出23名幸存者。

在大灾面前,他恪尽职守勇救群众的高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灾区的数万名军民,激励着大家克服困难、战胜灾害。

他的第一时间预警,救了中队全体官兵。

在淤泥遍地的三眼峪救援现场,记者见到正在和战友奋力救援的王伟,1米7左右的敦实个头,黑红的脸膛上淌着热汗,嗓音嘶哑着和战友大声呼喊,全力搜救。舟曲县中队指导员李发海告诉记者:“中队73名官兵在第一时间能全部紧急避险,全靠王伟的高度警惕。”

8月7日晚11时30分许,雨下得特别大,王伟查勤到中队院子,听到很怪的'声音:开始像钢筋拖地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火车过涵洞般的巨响。王伟感到情况不对,飞身返回房间向来中队蹲点的支队政委何友新报告情况。何友新果断指挥吹响了紧急集合号,73名官兵在1分钟内集合完毕。此时,中队营区前后已经“轰隆隆”声响不断,营房也开始晃动,但部队已成功避险。

昼夜奋战,他和战友抢出23条鲜活生命

当时,天空暴雨如注,到处是洪水淤泥和倒塌的房屋,到处是群众的喊叫声,已经辨别不出原来的道路,王伟带着官兵凭着记忆迅速展开救援。

8月7日晚11时50分许,王伟在一所倒塌的房子中隐约听到哭声,他迅速带领战士们搬开瓦砾和泥石,成功救出一名妇女和一名十几岁的少女。

8月8日零时10分许,在蹚水经过一堵倒塌的断墙时,王伟用手电发现了露在碎瓦外的一支手臂,人体已被瓦砾深埋。细心的他发现手指有轻微的动作,立即高喊:“快!快!人还活着!”他和官兵徒手挖出了一名近40岁的男子。

8日凌晨1时10分左右,王伟跳过一段软绵绵的泥石流路段时,发现左下方有一小男孩下半身被泥石流埋着,已经奄奄一息。王伟和战士一边用手挖泥,一边用衣袖擦净小男孩的脸。救出小男孩后,他发现小男孩右腿骨折,便脱下自己的背心奋力撕开,给小男孩紧紧包扎住,然后又带领官兵进行救援……

20多个小时,王伟没进一粒粮食,没喝一口水,没有离开前线一刻。手掌磨烂了,指甲掏破了,双手流血全然不顾。在7日晚和8日白天的黄金救援时间里,他带领战友从废墟中硬是徒手抢出了23条鲜活的生命……

强忍悲痛,坚守抗灾一线

8日下午,外援部队陆续到达,因外援部队不熟悉地形路况,根据上级安排,正在救援的王伟改为引领外援部队救援,他引领了26路部队在舟曲展开救援,共营救转移了2000多名群众。每天,他都徒步走近百公里引路,舟曲救灾部队几乎所有官兵和群众都认识这位个子敦实、行动迅速的武警中尉。几天来,中央媒体相继对王伟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失去亲人的群众也向王伟学习,和部队一起投入救援中。

11日深夜,王伟救援归队,记者抢到时间采访了他。当时王伟告诉记者:灾难陡降的瞬间,他其实非常担心距离中队仅1300米的妻子一家。当时,他新婚3个月带着身孕的妻子,与父母、妹妹一家四口正在三眼峪村的家里,生死未卜。但作为武警舟曲县中队的副中队长,他的职责是迅速带领战士在中队附近展开救援。当他从泥石流中抢出一个个乡亲的同时,其实也一直幻想着自己的亲人也能同样脱离险境。

王伟告诉记者,泥石流发生当晚11时45分,妻子给他打了电话,但因当时自己忙而没来得及接妻子的最后一个电话。他这几天,始终期盼着、幻想着,这个熟悉的电话再次响起,但是,怀孕的妻子、岳父、岳母、妹妹几位亲人已经被泥石流吞噬,永远地离开了他。

记者了解到,王伟2000年入伍,2005年军校毕业后先分配到陇南支队。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冲锋到一线救援,先后参与陇南文县关家沟周边的关家坝、李家坝、滴水崖、庙背后、铁楼沟5个自然村的抗震救灾,与官兵一道将5个自然村的267名群众全部撤离转移,帮助受灾群众抢运粮食2000公斤,排除险情12处,抢挖“生命泉”一眼

,打通了姜家山通向外界的唯一通道。2008年部队抽调骨干去藏区工作,他积极请缨,完成汶川大地震抢险后6月份就调入甘南藏族州支队三中队。

王伟的大爱忠诚不但感动着舟曲全体参战官兵和灾区群众。11日下午,中央军委副主席郭爷爷在看望舟曲救灾官兵时亲切接见了他,赞扬他在家庭遇难的情况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诠释了一名革命军人本色,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觉悟,是党的优秀干部。舟曲县县委书记范武德称赞王伟:“舟曲人民就是你的亲人,舟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你是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儿子!”

王伟烈士事迹简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5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中美撞机撞出的英雄王伟生前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起震惊世界事件的主角,并且成为亿万人学习的榜样。事实上,王伟2001年4月1日早上驾驶歼-8飞机到南海上空监视美国侦察机只不过是他多次执行过的一次“例行任务”。但33岁的王伟再也没有回到基地,他的歼-8飞机和美国EP-3电子侦察机在距离海南104公里的上空发生碰撞。跟王伟同时监视美机的另一位飞行员赵宇介绍说,当时王伟飞机的尾部被美机螺旋桨刮得“像纸片一样”飞散开了。赵宇确定他看到了王伟的降落伞在空中张开,但10多万中国军民在随后14天的大规模搜救中却找不到王伟的踪迹。

王伟的遗孀阮国琴在深情回忆了丈夫生前的种种好处后对媒体说:“我相信这辈子不会再遇上像他这么爱我的男人了。”妻子阮国琴眼中的王伟是个“多才多艺、热爱生活的人”,他喜欢唱歌、下棋、钓鱼、养花,会弹吉他,会作曲,会做饭、布置房间,还曾亲自替阮国琴设计制作了一条时装裙子。王伟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飞行员。他的父母回忆说,王伟想当飞行员“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的家乡浙江湖州有个空军机场,只要飞机从城市上空飞过,哪怕是吃饭,王伟也要丢下碗筷,跑到外面看飞机。

1986年,空军飞行学校到湖州招收飞行员,王伟的愿望终于实现。他瞒着父母亲报考了飞行员。王伟在吉林长春的一所飞行学院度过了4年的学习时光。他对飞行的热爱使他在15年的飞行生涯中创下了一个个的“第一”:在飞行学院同期学员中,他第一个放单飞;在飞行部队三次装备更新中,他每次都是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在同一批飞行员队伍中,他驾驶最先进的中国国产歼击机,第一个飞满1000小时,成为能飞四种气象的“全天候”一级飞行员;在同龄飞行员中,他战斗起飞的次数最多,执行重大任务的次数最多。

在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国防部指责王伟一向在监视美机的飞行中“胆大妄为”、“好勇斗狠”。但中国军方反驳说,王伟在2000多架次的飞行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海上飞行经验,“从未发生过‘错、忘、漏’现象和事故征候”。无论如何,王伟热爱生活、热爱飞行是不争的事实。在出事的前一天晚上,王伟在电话中一如往常般告诉阮国琴:“今天我值班,不能回家了。”没想到,这竟是他与妻子的最后告别。

王伟2001年4月1日起飞后不久就和他心爱的战机一起坠向大海,据赵宇说,王伟的飞机被美机撞坏后开始翻滚坠落,但飞机上依然传来了王伟镇定的报告声:“飞机控制失灵。”--他仍在试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救护战机作最后的冲刺。赵宇只得大声命令他“跳伞”。

王伟失踪后,中国军民在南海展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搜救行动。由于王伟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美撞机事件的解决进程,他的下落一时成为引人注目的国际热点。

王伟烈士事迹简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4位用户喜欢。

2001年4月1日上午,王伟驾驶的编号81192 [3] 歼-8Ⅱ战斗机在和美军EP-3侦察机发生相撞事故,跟王伟同时监视美机的另一位飞行员赵宇介绍说,当时王伟飞机的尾部被美机螺旋桨刮得"像纸片一样"飞散开了。

当时的情形是:王伟驾驶的歼-8Ⅱ战斗机在EP-3侦察机附近进行正常飞行,而EP-3突然冲向王伟的战机,EP-3侦察机的螺旋桨击中了王伟战机的尾部,造成其尾部的严重受损。然后,EP-3整个撞向了王伟的战机,将其撞毁。而在撞击中受损的美军EP-3侦察机未经中方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领空,降落中方军用机场上。

美国军用侦察机在中国近海上空违规飞行,造成中方飞机机毁人亡,事发后,美国编织种种理由进行辩解,迟迟不对其肇事飞机违法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表示道歉,竭力逃避应承担的责任,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可是美方对其肇事机组竟然慰勉有加,由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希尔顿亲自出马,向机组全体人员颁发所谓"奖章"。

美国虽然在中国家门口撞毁中国的飞机,但其态度十分强硬妄图先声夺人,不惜使用强盗逻辑,强词夺理。美方还要"严厉质问中国为什么拦截美国的飞机,并陈述美方要求归还EP-3的立场。"但最终在2001年4月11日下午5时30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政府处理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的全权代表、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向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递交了关于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的致歉信。

而在撞机事件发生仅一年后,在2002年6月24日,美军一架P-3侦察机在台湾北部靠近大陆海岸的国际领空飞行时,两架解放军歼-7战机升空近距离平行拦截,双方最接近时只距150英尺(约46米),为时长达两分钟。美国国防部拒绝评论此事,只表示"中国人以比2001年撞机事件前更高程度的专业和飞行技术来处理拦截。"

当年的海军航空兵只能驾驶着歼-8Ⅱ战斗机和歼-7战斗机同美军间谍侦察机斗智斗勇,而14年过去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逐渐提高。中国海军航空兵是歼轰-7、歼-10、歼-11等先进战机打头阵,而中国海军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也正式服役。航母舰载机歼-15在航母上的成功降落,表明了中国海军的力量越来越强。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继承着祖先留下的广袤领海,而在国际局势十分复杂的今天,如何守护祖先留下的海洋就变得十分重要。王伟用他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海空 。

王伟烈士事迹简介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26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山沟里的扶贫人

——嵩县九皋镇王伟同志扶贫工作先进事迹

石槽沟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位于嵩县九皋镇的东南隅,是一个村民不足两千人的小自然行政村,有十几个村民组,这些小村子零零落落地散布在茫茫的沙石坡上。沙石坡这种奇特的地貌为嵩县九皋镇独有:裸露的、光光的沙石片上寸草不生,在阳光下,沙石坡反射着眩目的银白色的光,周明海老师在他的著作《嵩县通览》上有着详细地介绍。祖祖辈辈辈的石槽沟人就在沙石坡上的石缝里刨土觅食, 贫瘠的土地养育了勤劳朴实的山里人,同时,这靠天吃饭的沙土地了也使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的石槽沟人备受贫困的煎熬和无助的折磨。近年来,石槽沟人的贫困状态并没有因为嵩县九皋镇旅游胜地石头部落和九皋山的相继开发而有所改善。党的扶贫政策的惠及千家万户中,外出务工、产业扶贫、养殖种殖、光伏发电、移民搬迁、饮水工程……一个个帮扶项目使石槽沟人终于迎来了他们生命中的春天,而一个个走进嵩县九皋镇石槽沟的脱贫帮扶人也使山里人看到了幸福的曙光,王伟同志就是他们中最优秀的一员。

王伟,男,43岁,嵩县九皋镇中心校办公室主任,自2014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作为镇政府派驻到石槽沟村的扶贫专干,他积极践行“自足岗位做贡献,争做合格党员”的要求,履职尽责,奔忙于石槽沟村精准扶贫工作第一线,当好了扶贫政策的“宣传员”、致贫原因的“分析员”、精准扶贫的“联络员”“服务员”,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应有的成绩。他深知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消除贫困、1 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任重道远,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奋斗攻坚过程。

一、深入群众,摸清基本情况,精准掌握贫困户信息。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为做到识别“精准”、信息数据“精准”,王伟同志同村两委同志一样,不论天晴下雨,坚持深入群众走访调研,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宣传政策,使广大贫困户对党和国家的扶贫的政策有了一定的深入地了解。2017年冬,临近年关,为了使贫困户能体会到党和政府对贫困户的关心与爱护,让贫困户能过上一个舒心、幸福的新年,王伟同志和他的扶贫队友们昌着纷飞的鹅毛大雪,步行十几里去贫困户家送温暖。几十家贫困户,分散在方圆几公里的的沟沟叉叉内,都是山路,而且又风雪载途,开车是不可能的了。于是,王伟同志就带领大家肩挑背扛着米、面、油,沿着崎岖的山路挨家挨户送温暖。风雪途中,王伟同志发起了高烧,头重脚轻,浑身酥软无力,几次险些跌倒在雪窝中。同行的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去附近找个卫生点,治疗后再说,但王伟同志坚决不同意,坚持到天黑把所有工作完成,但此时的他已经浑身抖成一团,实在没有力气才走下去了,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王伟同志搀扶到村卫生所,村医打退烧针,他才衣不解带地裹在村医家中沉沉睡去。 二、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为确保全村38户贫困人口如期全部顺利脱贫,王伟作为扶贫专干一直主张要根据各户实际情况,访贫因、挖穷根,因户精准施策,在帮扶规划上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不搞千篇1律。同时为每一户贫困户建立起扶贫台账,记录帮扶措施和落实情况,让群众认可、做到

2 心中有数,让群众看到扶贫不是走过场,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在村两委及王伟同志的带领下,石槽沟村的扶贫措施严格落实,扶贫效果显现。高风调是石槽沟村西二组贫困户,下岗在家,由于妻子体弱多病,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子女尚小,居位条件恶劣,家庭经济一度陷入危机之中。2017年高风调家被确定为贫困户后,王伟同志负起了重要的帮扶责任。他先后几十次到高风调家中了解情况。在完全掌握了他家的情况后,王伟同志认识到,疾病和缺乏劳动力是高风调家贫困的根本原因。由于高风调妻子多病,需要照顾,高风调是无法外出务工的,他又是九十年代的中专毕业生,王伟同志就先安排高风调到村小学代课,然后又帮他申请金融扶贫资金50000万元养牛,现在的养牛产业已逐渐发展起来,步入正规。高风调家居住条件差,只有三间七十年代盖的土瓦房,破破烂烂,一遇下雨天就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屋里到处放着接水用的瓶瓶罐罐,一家人苦不堪言。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帮扶专干的王伟在九皋镇扶贫竣工后积极协调,使高风调分到了一套自己满意的住房。现在高风调一家已稳定脱贫,高风调逢人便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帮扶干部使我过上了好日子!”

三、扶贫先扶志,坚持思想引导。

他是石槽沟村的扶贫专干,也是一名党员。他平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党总支领导下切实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多次召开“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等思想培训会,耐心教育广大党员群众如何正确认识精准扶贫,疏通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误解和不理

3 解,灌输扶贫不养懒汉、扶贫不是光发钱的理念,并培育出两名党员示范户,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创造了“户户争脱贫”的良好氛围。

四、立足岗位,坚持示范引领,做好扶贫资料归档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工作,自2017年2月春节后王伟同志放弃所有节假日,每天来回奔走于村委会与农户之间,摸准信息数据,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真心服务贫困户,按照上级要求对村级一户一档、户级一户一袋中的资料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做到简单明白、一目了然,一丝不苟的整理村级脱贫软件资料并归档。石槽沟村的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扶贫战线同仁们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肯定。虽然只是一名村扶贫干部,但王伟同志吃苦耐劳,始终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王伟烈士事迹简介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王伟同志是滴道盛和煤矿机电科技术员、共青团员、是一名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

王伟同志,是机电科比较优秀的进步青年,在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近,积极主动参加团组织和党组织义务劳动,在一次义务献时活动中,码放回收的H架子和溜子片、他处处干在前,别人扛一个,他就扛两个,抢着抬溜子片、总是比别人多扛、多抬、发挥青年团的模范带头作用。两年来他义务献工献时60多个,他的工作作风多次受到科领导的好评和赞扬。

王伟同志在工作上有组织能力,带领科团员青年骨干深入井区一线为我矿今年主力井口十一井安装检修皮带扫煤器12套、调偏滚、调偏架60个处,大大缓解了因皮带跑偏造成的货物堆积,为清货工人节省了时间,为井区多出煤,出好煤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多次得到井区领导的好评,在生活上团结同事,一车间外钳钳工团员赵振伟因母亲长年有病,家庭困难,他听说以后号召全科团员青工为其捐款260余元,为其母亲买一些营养品、药品,并主动带领团员青年星期日去他家中,劈材、擦玻璃、收拾卫生等,为赵振伟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使他能够更好的投入生产工作当中。

由于机电科2007年入厂了一批技校新毕业的团员青工,在学校学习的技术和在生产实际当中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为了能够进快使新入厂的团员青工融入到生产工作当中,在总支书记的支持下,王伟同志组织了多次练功比武活动,如车对轮、刨销槽、焊铁箱、装配联轴节、检修电机、判断电器故障等,看谁车的快,尺寸准,判断的故障正确,对各工种前三名的团员青工给予奖励(毛巾、香皂)等,在王伟同志的号召下,新老团员青工行成你追我赶的高涨工作氛围,全科团员青工不但都熟练撑握本职工作技术,各别的还有新发明,三车间团员青工王志强在乳化液泵配比上敢于创新,使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大大节省电能。一年下来为我矿各井区节约电费40000余元。

王伟同志担任团支部书记之后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做一名团员青工的贴心人,带领广大团员青工投入到生产工作中来,为我滴道盛和煤矿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真正做到团是党的后备军,先锋队,机电科团支部下一步工作的口号就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为推进我矿原煤生产任务完成而努力奋斗。

《王伟烈士事迹简介(5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