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在云南,出了许多名人,科学院院士----戴汝为,著名爱国音乐家----聂耳,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奚志农是环保事业代表人物之一,我对奚志农的了解是在母校----师大附小7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有幸听到了他的讲座。
11月20日奚志农讲座开始了。看,讲台上,一位戴着迷彩帽,帽子遮住了高挺的鼻梁,二只明亮的眼睛透着坚定和执着,一张黑黑的脸庞向大家展示了长期野外摄影工作的艰辛,他还身着大方得体的墨绿色迷彩衣。
只听主持人介绍道:奚志农叔叔,是一位大理人,多年来他一直用拍摄的照片保护了一群又一群的野生动物。他也是第一位进入可可西里拍摄的人,还曾获得中国环保最高荣誉奖----地球奖呢!
接下来,我怎么也没想到奚志农叔叔竟用本土语言寻我们讲了一段话。这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在他的眼里,既有对藏羚羊被杀的怜惜目光,又有对金丝猴活跃身姿的喜悦之情。
他说:藏羚羊优雅的外表与飞快的奔跑吸引了我,但三个月后,我在格尔本却看见了惨不忍睹的一幕,藏羚羊尸横遍地。现场的人看了照片都倒吸一口冷气。藏羚羊很怕人,在几公里以外见到人,人们就能听到飞速跑开的蹄声,看见黄沙满天。藏羚羊常被人类杀害,人们总把它们的角和皮取下来以谋取利益。照片上母藏羚羊的鲜血还未干,身体还是殷红的,旁边是它的孩子,这头小藏羚羊出生不久,由于人们将它的母亲杀害了,它自己没有食物,就被活活地饿死了。听着,连我们都为藏羚羊的悲惨命运发出了叹息声。接着,奚志农叔叔又告诉我们这张照片发表在许多杂志上,许多人看过杂志后都停止了杀害藏羚羊的行为。这就是拍摄的力量。说到这儿,我们既为人们的残忍感到痛心,又为奚志农叔叔拯救藏羚羊而感到高兴。
奚志农叔叔就是这样一位保护藏羚羊及野生动物的环保人物。他无论面对多么艰辛的工作,多么恶劣的环境,他也不会停止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行动。
我为云南出了一位这样的环保人物而自豪。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1位用户喜欢。
青岛这个丰富多彩的城市诞生了许多名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是运动员,还是作家,每个名人都是家喻户晓。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名人都是我的偶像,但我最崇拜的人还是“青岛小伙”张继科。
张继科5岁时就开始打乒乓球,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男单冠军,让大家对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岂不知,张继科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他15岁时夺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但因不遵守纪律而离队,直到2006年才返回国家队训练。回到国家队他不再调皮、不守纪律,而是认真练习。虽然有许多不如意,但是他没有放弃,继续刻苦的训练,被选为国家队重点的培养优秀队员之一。
在这次争夺男单世界冠军的决赛时,王浩和张继科都实力非凡,但王浩先以雄厚的实力战胜张继科赢得了第一局,虽然张继科猛追猛打,但王浩先声夺人赢下了第一局。第二局,两人争夺更激烈,但张继科以小小的失误败给了王浩,真是差之千里,失之毫厘。第三局,张继科不服输,他屏住呼吸,调整心态,连续追分,终于将比分打平。充满信心的张继科士气大振,向王浩乘胜追击,很快便领先王浩,又获胜一局,张继科在最后一局十分果断,飞快发球,让王浩措手不及,失掉了最后机会。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世界冠军。
张继科这个“青岛小伙”获得的成就与努力分不开,只要每个人努力,我相信一定会获得成功。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4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8位用户喜欢。
徐州有个著名的华佗庙,提起华佗,大家必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是大家明白华佗小 时候的故事吗?下面就让我为你细细道来吧。
在华佗很小的时候,三国时代,人民都很贫穷,华佗的父亲教书,母亲养蚕织布卖钱,可 在这战争纷发的年代,那还有人读书呢,华佗他们家就更拮据了。
可就在这时,华佗的父亲又因肚子剧痛因病去世了。
母亲愁着脸问华佗:儿啊,你父亲死了,我养蚕没有本钱,我们可怎 样过啊。
华佗懂事地说:母亲,我爸爸有个朋友,蔡医生,我能够去他那里干活,为别人看病, 还能挣些钱呢。
母亲一听,很是欣喜,给他换好衣服,让他去了。
那年,华佗才只有七岁。
华佗到蔡医生那里去打杂活,跟着师傅采药,打扫卫生,样样都很卖力,蔡医生看他刻苦 好学,宽厚待人,便让他跟着几位师兄抓药。
谁知,几位师兄仗着年龄大,欺负华佗,不让他 用星称称药,不用称怎样称药呢?华佗焦急地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
华佗虽不能用称,但看他 牢记着师傅要药方的数量,再用手掂掂师兄抓的药,渐渐地,华佗不用称也能称个八_九不离十 了,师傅明白了这件事,大为惊叹,认为也只有华佗能接管他的药铺,便专心传教华佗知识, 加上华佗的刻苦努力,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妙手回春的医生。
我爱我的家乡徐州,但更爱那些为徐州添彩的名人,我们也要向华佗学习,学习他的刻苦 努力,就坚持不懈的精神。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名人,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祖 先 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前几世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相传收的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家说的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交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已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到“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人样。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子就先说道:“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吃一惊。
这就是我们家乡泰安曲阜的一位名人,他很使我敬佩。他为我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以后,我们要学习孔子。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我是马鞍山人,我的家乡有许多名人,袁洪滨就是其一,所以,我来介绍一下他吧。
袁洪滨,男,汉族,1958年3月15日出生,籍贯江苏南通,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致公党员。袁洪滨先生是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享受省级专家津贴。他于1981年独创发明了丝棉画,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以一把棉花、一把剪刀和一手精湛的手工技艺,历经二十余年的倾心研制和开发,将世间万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神入画,成为现代中国手工艺术的一枝奇葩,为世界手工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被誉之为“东方一绝”,袁洪滨长期从事丝画手工艺术的开发和研究,为我国手工艺术创建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创建了世界上唯一专业生产、经营丝棉画的公司,探索并成功开创了单一手工作坊转化为产业化批量生产的管理模式。洪滨丝画已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总经理袁洪滨也成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的领军人物。
袁洪滨在比利时皇家被被授予“皇家一级骑士勋章”。中国民协授予“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称号;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其作品荣荣获第54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特别金奖”;第五届、第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奖金奖;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最高奖项-民间工艺成就奖、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四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国际
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三、第四、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暨暨中国工艺美术作品评选金奖等十余项国家级大奖。中央电视台为其拍摄专题片《袁洪滨和他的丝棉画》、《华夏文明-丝棉画》,上海东方电视台《中国奇人-袁洪滨》,安徽卫视《安徽人-袁洪滨》等分别向国内外播放和介绍。
我崇拜袁洪滨,我以后一定要成为像他一样有真才实学的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在这个数字产品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当我们手拿着高清晰的数码相机,在按动快门的那一瞬间,大家可否知道相机的“父亲”是谁吗?而我现在自豪的告诉大家,它的“父亲”就是我的家乡著名的发明家——邹伯奇。
邹伯奇是一位清代的科学家。字一鹗,又名特夫。广东南海泌冲人。他精于光学、天文、数学、度量衡和测量仪等等。他曾绘制广东省地图,制造过望远镜、七政仪等。他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发明家啊!想想在当时落后无能的封建社会,那时的条件多么简陋,而邹伯奇却能够刻服一切困难,对光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他因镜取火,受到启发,制造了“取景器”,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上了快门和底板,从而发明了中国第一部摄影机。邹伯奇先生还是个坚持科学,破除迷信的人,他一生淡泊名利,专心钻研科学探索,即使一生清贫,也不为名利所动,只为潜心钻研科学,为了国家的进步,献身于学术。
看到这些,我情不自禁对一位有着伟大成就的老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的万分的自豪。邹伯奇先生衣着朴素,戴着一副深度的眼镜,在普通人看来,简直就是个“书呆子”,但邹伯奇先生其实是位有心 人,他所观察的都是生活中人们所不留意的现象,却从此发现了更多的秘密,可见邹伯奇先生的细心与观察能力有多强。他不仅是位有心人,并且是个视金钱如粪土的爱国人士。他发明的一些高级机器,一心只为自己的祖国。在190年前,中国简直不堪入目,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犹如东亚病夫,多少官员用重金来诱惑,他也不为所动,他只想用他的发明创造,为国出力,为民造福,他可真是名人的典范啊!我们要好好学习邹伯奇先生细心观察和钻研探索的精神,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就一定会成功!而他的正直与浓浓的爱国情怀更让我敬仰!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一说起家乡的名人,我就想到了这位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孔繁森。
孔繁森生于1944年,死于1994年11月29日,享年50岁。他是山东省聊城市棠邑五里墩村人,是模范共产党员,1966年加入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
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便任命他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村民一起收割,打场,修水利,干农活,是百姓心中的好领导,人们对他十分爱戴,他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1年,他返回了故乡。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这一次,孔繁森在4个月的时间里跑遍了拉萨八个县区里的公办学校和一般农村小学,把入学率由百分之四十五提到了百分之八十。孔繁森是一位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得好领导,他说:“人民政府干部,要为人民办事,为人民服务。”
这就是孔繁森,我们学习的榜样。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37位用户喜欢。
我的家乡在中山的一个小乡镇上,我们住在村子里面,虽然村子不大,但是有着许多“各色”的名人。例如“养鸭大王”、“种田能手”、“捕鱼高手”等,他们的名气,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我表姐的朋友,一个“蛋糕姐姐”。
“蛋糕姐姐”名叫张思敏,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小眼睛,高挺的鼻子下有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最主要的,还是她那双“巧手”。思敏姐姐的妈妈是做早餐店的,因为她妈妈是封建的村里人、舍不得到外面买昂贵的烤炉,所以她妈妈那些香喷喷的蛋糕都是用电饭煲弄出来的,而思敏姐姐从小就跟随她妈妈在店里,日子久了,思敏姐姐也学会了这门手艺,而且做出来的蛋糕比她妈妈做出来的还好吃,所以村里的叔叔阿姨常常称赞她“青出于蓝胜于蓝”。
有一次,我去找思敏姐姐、想让她教我蒸蛋糕。来到了她店里,发现她正在聚精会神的写作业,我蹑手蹑脚的走过去、用手蒙着她的眼睛说:“猜我是谁?”我以为思敏姐姐肯定猜不出。谁知道她一猜就猜到了、“秦绮倩、对吧?”我松开了手说:“聪明呀、我这么久没回来你还记得我声音。对了,你有空吗,我想拜师学艺,学学做蛋糕,好不?”思敏姐姐听了,高兴的说:“好啊、反正现在是中午、没什么人来买蛋糕的,我教你”思敏姐姐爽快的答应了。
来到厨房,思敏姐姐先拿出了几个鸡蛋,然后把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利索的分开、蛋清分三次加入三分之二的糖打发成奶油状,再在蛋黄里加了些糖、思敏姐姐说要把它的颜色打到变浅为止。打了一会儿,颜色变浅了,她在电饭煲里放了点黄油,等电饭煲里的黄油化了、而且布满整个电饭煲底后,再把融好的的黄油倒进了打好的蛋黄糊里、把面粉和牛奶也到进了蛋黄糊里,打好依然的糊状,最后把蛋清也倒入糊里打匀,把糊倒进了电饭煲里,按下了“煮饭”。然后转过身、问我、“懂了吗?其实做蛋糕不难、只是看你用不用心去做。等20分钟吧,你就会闻到香味了”。我听了,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果然、20分钟以后香气就扑鼻而来,打开了盖住,哇——外形和味道比外面买的还好吃。
下午、有好多人都来买蛋糕、他们都说趁着思敏姐姐放假的时候多买一点,否则思敏姐姐上学了,他们就尝不了她的手艺了。
思敏姐姐虽然还是个初中学生、但却拥有一双做好蛋糕的巧手。她虽然在村子里出了名的会做蛋糕和成绩优秀的乖乖女,但她却从不骄傲、朋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她都会尽力的去帮助。
思敏姐姐、就是我们家乡有名的“蛋糕姐姐”,一个善良、会做好吃蛋糕的“蛋糕名人”!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67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30位用户喜欢。
曾经,我读不懂。
那是一个世纪以前的故事。列强们坐在巴黎华丽的议会厅里,无耻地讨论如何分割中国的领土,你愤怒地站在北大的演讲台上,号召新青年们站出来,维护国家主权。
“五四”的烈火烧遍全国。各地的学生、工人,喊出一句句激愤的话语,罢课、罢工、罢市,让黑暗无能的政府焦头烂额。 六月十一日,在北京新世界游艺场最高层抛撒传单的你,被人团团围住,一个多月的艰辛,你得到的是,“陈独秀先生,你被捕了。”
我无法理解,你拼上性命去维护的是祖国利益,但是自己却深陷囹圄,你究竟还在坚持什么?
6月22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看着你终于粲然的脸,我仿佛读懂了什么。
我看到你和李大钊为中国的未来奔波忙碌,研究法俄革命、马克思主义,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共产主义小组,一张张青春朝气的脸,许下最真挚坚定的誓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我看到你疲惫欣慰的笑脸,看到你目光中流露出的希冀。
不过是为了解救这个软弱而任人欺凌的国家,解救这个混乱黑暗的时代,把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集结起来,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天地。中国的未来,重大的历史使命,你已毅然决然地扛起。
当中国人出现在共产国际的会议上,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这个决定全党、全国人民命运的转折点到来,你是不是终于可以大胆地勇往直前,去开创一个属于你的光辉时代?
然而,你却默默地远离。我读不懂,却看到你微笑背后掩藏的辛酸。
你无法选择,只有退出。
当无法实现理想的你,在山野间颠沛流离,从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中痛苦地抽身离去,你悔不悔呢?
然而,在看到你贫病交加却仍然坚定地拒绝南京国民政府的邀约和救济,最终凄凉地因饥病在偏僻的山野溘然长逝,我似乎读不懂你,又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看到了吗?
你创立的这个政党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定地向前走去,渐渐变得成熟起来。经过一次次伤痛磨砺过后的成长,终于使它逐渐有能力扛起建国大业,将人民从水深火热的旧社会泥潭中解救出来。建立信国家、探索兴国之路、改革开放……它带领着中华儿女,昂首阔步地走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向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前进。
如今的中国,是怎样的强大繁荣!
作为第一批先进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我接下了前辈“五四”时传下的薪火,已准备好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奋斗一生。我似乎又看到你欣慰的微笑浮现在眼前。
我想,我终于读懂了你,陈独秀先生。读懂了你一生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怀;读懂了你坚守理想、永不放弃的革命精神;读懂了你为革命事业放弃一切,宁死也不愿放弃的信仰!
你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站在团旗下,庄严地宣誓:“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3个字,有2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说起名人,同学们必须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 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
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来岁,个子不算高。
脸上布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皱纹就更深了。
虽然奶奶长得并 不出众,可她扎出的扫把却个个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种扫把苗子用来扎扫把,因为每年总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帮他(她)们扎。
还 有一些人也 想学,奶奶就会毫不吝啬地教她,直到把她教会为止。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你奶奶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其实,奶奶的这个手艺并不是跟谁 学的,而是她看别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学的。
之后慢慢就学会了。
其实,做扫把也不是很难。
先把扫把苗子晒干,种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剥掉,用锤子把 杆子锤开,然后用绳子把它扎成扫把就能够了。
但是,要注意一点,必须要扎紧,否则很容易 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
我突发奇想,问:奶奶,你刚开始学扎扫把的时候,有没有遇 到过什么困难呀?奶奶说:有啊。
我说:那你给我说说吧。
奶奶说:好。
有一天,我正在扎扫 把,突然,用东西把杆子梳开的时候,那东西上面有一颗钉子松掉了。
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
我说:那你有没有想过不学了?奶奶说: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跟本就没有想过。
我说:哦。
突然之间,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名人奶奶。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0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一变过去 那种对菊花幽独淡雅的咏叹,而是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另类品质的菊花。
没有 作者那样的革命抱负、战斗性格,就不可能有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样的奇语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这 样的奇想。
诗歌的作者就是我家乡的名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的黄巢。
至今,我们菏泽市区还有多处黄巢的遗迹,以供后人瞻仰,人们对黄巢的事迹也是津津乐 道。
据史书记载,黄巢出生于唐末的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就有很大的抱负,文武全才,但是 当时的科举制度却断绝了黄巢的仕途。
有一年,天下大旱,老百姓民不聊生,但是黑暗的政治 制度却不明白体恤民情,各地纷纷爆发了农民起义,家居山东菏泽的黄巢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武 装力量。
黄巢起义军转战全国各地,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给苟延残喘的封建王朝以沉重的打 击,但是之后另一位义军首领不思进取,想享受荣华富贵,投降官府,被黄巢严词拒绝了。
虽然起义军暂时没有投降,却埋下了之后分崩离析的种子。
尽管起义军一度建立了自己的 政权,可由于受到农民领袖的思想局限以及内部的分裂,最终失败了,但是这次大起义有力地 打击了唐政权,并且首次提出了平均财富的要求,在必须程度上打击了地主经济,在中国古代 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大好处。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82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154位用户喜欢。
没有挨过饿的人不知道袁隆平先生的价值。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几乎看不到因为吃不饱饭而晕倒的人,更别说死于饥饿的人了。吃树皮、吃草根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我们仅仅只是把他当做爷爷、奶奶辈讲的传奇故事罢了。的确,我们是没有挨过饿的一代,我们对袁隆平先生并不感冒,(蔡爽,不喜欢袁隆平,他种的杂交水稻不好吃)那可能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他。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所做出的贡献,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没有他的话,可能没有人能养活中国、养活世界。
袁隆平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于是他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想为国家发展做点什么。
起初因为看到袁隆平的照片,再加上他最初是在安江农校教书,(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安江”,它位于湘西南,是湘与云贵高原交界的地方,直到现在还是一个镇,是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那地方挺穷的)所以我对袁隆平的第一印象觉得他也就是农民出身。其实他也是可以称为“官二代的”,他父亲袁兴烈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过孙连仲将军的秘书,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他父亲本来想让他报考南京重点,日后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她却因为自己的兴趣毅然选择了农学,选择了一个这么艰苦的职业,我挺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的。
毕业以后,他父亲本来是可以给他安排一个好工作的,但因为励志要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于是服从分配来到了偏远的湘西农村。在农校教书的日子,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亲自下地研究水稻,像一个普通农民一样躬耕于田间。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南方的水田,它不像北方的麦地,一大片一大片的非常平坦,即使在以前农业机械不发达的时候,耕种起来也没那么困难。安江是湘西与云贵高原交界的一块峡谷盆地,虽然是盆地,但大家注意到“峡谷”二字没有,所谓的峡谷盆地就是山稍微平缓一点,但种庄稼首先也要开山,开垦梯田一般开垦不出多大的地方,不像大家看到的梯田图片那么优美,一般都很是很小的一块地方。山区农民浇水施肥都要一点一点的靠双肩背上去,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种水稻要先育种,然后等他发芽以后在一珠珠的插到水田里,以前条件没有那么好,插水稻的时候双腿浸在水里,各种各样的虫子就顺着腿往上爬,想起来都很恐怖。对于一个官宦子弟来说,能像一个农民一样躬耕于稻田,我们可以想一想,他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何况还要对一珠珠的稻穗进行研究,真是不容易。
在长期的研究中,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养杂交水稻的念头。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相悖,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他凭着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想法坚持到底。
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带着水壶和馒头,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的寻找理想中的苗珠。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正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的稻穗后,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了令世界震惊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随后,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都没有培育出不育度都达到100%的水稻苗来。
在-期间,他还遭受了多次迫害,实验器材及水稻秧苗一次又一次被毁,他就把秧苗藏在臭水沟里。最让他痛心的是5.18“毁禾”事件,他经过多少年的研究,好不容易培育出的实验苗遭到了灭顶之灾。袁隆平只觉得脑子里“轰”地一声,浑身发抖,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他含着泪水,忍着悲愤,走进烂泥巴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在秧苗被毁的第四天,他在一口井中发现了些秧苗,捞上来一看,果然是他的试验苗,他不顾井深水冷,“扑通”一声跳下井去,可是无法捞到沉到井底的秧苗。
迫于政治的压力,他和助手们跑到云南进行水稻试验。而这时灾难又来了,大地震袭击了他们所在的地区,袁隆平不顾生命危险,从摇摇欲坠的房子中抢救出了种子,为了不让试验中断,他们在田边的泥水地里,支起帐篷铺上草席,整整生活了三个月。后来粮食供应发生了困难,他们就吃当地的甘蔗。甘蔗虽然好吃,当饭吃可不好受。三个人吃得口腔里一齐磨出了泡。经过5个月的辛勤劳动,又繁育了一代雄性不育的种子。
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充满了艰辛,而袁隆平凭借着他的智慧和执着,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终于在1974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2号”杂交水稻亩产达到了628公斤,与常规稻亩产150公斤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各种荣誉纷纷而来:杂交水稻之父、国家首个最高科技奖、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袁隆平也从一个躬耕的农业科学家变成了一个身价千亿的世界名人。但令我感动的是他虽然已经获得了那么高的荣誉、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虽然他已经是一位八旬老人,但他仍然穿着35元的衣服,昼夜躬耕于稻田,最新品种的杂交水稻竟然达到了平均亩产900公斤,他接下来的目标是实现亩产1000公斤。
他虽然出生在官宦家庭,但他的性格却向一位朴实的农民一样,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他勇于克服一切困难,坚忍不拔,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他的贡献已经超越了杂交水稻,他给整个民族留下了一笔绵延世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成功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他一生的奋斗经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1973年2月6日,一个看似平凡的女孩在河南郑州的一处村呱呱坠地。
在她五岁时,父亲经常带她去附近的乒乓球场观看比赛,于是小小的她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开始了苦练。一天,她想进省队获得更多的实践与技巧,便和父亲一起去报名。可是因为她个子太矮,教练们都不要她。她擦干了眼泪,倍加苦练,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终于,在1988年11月,她正式进入国家队参加训练。
人生,有时像是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努力前行的小船,一不留神便会被恶浪吞噬,可是她不屈不挠的毅力像灯塔一样,时刻给她指明前进的方向。就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她在国家队进步飞快。仅在1989到1995年这七年间,她获得了九次冠军,被誉为“国乒史上最年轻的冠军之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获得女子单打、双打双料冠军,被称为“乒乓球界的王者”。她还是唯一一个获得18项奥运金牌的乒乓球运动员。人们为这个小个子姑娘鼓掌、欢呼,鲜花和赞美不断涌向她。
可是她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她意识到由于常年训练无暇学习,自己在文化修养方面非常弱。倔强的她不愿意成为“运动界的巨人,文学上的矮子”,便毅然淡出国家队,进入清华大学深造。后来,她还取得了诺丁汉大学的硕士学位以及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人们为之感到惊讶和佩服,她也成为人们心目中永不服输的代名词。
这就是邓亚萍,一个让世界赞叹的乒乓球运动员。我为家乡有这样一位名人而感到骄傲!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9位用户喜欢。
他是北京 2008 年残奥会开幕式上在体育场鸟巢内传递圣火的第四棒火炬手,他是 2004 年雅典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他在 17 年的运动生涯里 30 多次打破世界纪录他就是 中国著名残疾人举重选手启东的张海东。
张海东出生在启东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他开始蹒跚学步的时候,一场高烧使刚满周岁 的他双肢瘫痪,那之后的十多年是他人生最灰暗的时期。
1987 年,张海东开始参加体育运动, 开始练习轮椅竞速和轮椅投掷。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海东认识了南京市盲人学校体育都师王 兴江。
在王兴江老师的引导下,开始用业余时间练举重,开始了人生旅途中一项更加艰难的跋
涉。
从此,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张海东始终如一地摇着轮椅车,每一天往返十几公 里赶往一个几乎露天的棚子里进行训练。
寒冷的冬天里,他曾多次连人带车摔倒地冰天雪地上, 半天爬不起来;炎热的夏天里,汗水浸透全身,双手抓杠铃时直打滑,险象频生;但他从未有 过放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骄人的成绩回报了张海东的努力。
张海东的 17 年运动生涯中,得到过 无数块金牌。
1994 年,在第六届远南运动会儿上,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举重,之后的十年中,只要 是他参加的比赛,都会旗开得胜,遥遥领先。
张海东曾说过:体育让他这个以前极度自卑的人 变得成熟而自信。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43位用户喜欢。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享誉世界的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于1885年出生于无锡的宜兴县,是地地道道的无锡本土人。他出身贫寒,却没有放弃学习。他在9岁时就已经读完了“四书五经”,跟父亲学习绘画技术。在10岁时,徐悲鸿已经能为父亲在画面次要部分上色了。之后又因为种种原因,而和前妻蒋碧微一起赴法留学,并钻研四方的绘画艺术,将其与国画完美融合。这是徐悲鸿独树一帜的画法。
徐悲鸿不仅绘画技艺高超,而且有着虚怀若谷的品质。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对画评议,了解还需改善的地方。这时,一个衣着朴素的乡下老人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对徐悲鸿说:“先生,你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你画的是麻鸭,麻鸭的尾巴哪有这样长的呢?”老人说完,还用手指了指那幅画。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徐悲鸿新创作的《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中有麻鸭尾羽卷曲如环。乡人说,雄鸭羽毛鲜丽,尾巴卷曲是有的,但雌麻鸭的尾巴短小,羽毛是麻褐色的,所以画错了。徐悲鸿听后脸上并没有愠色,反而是深深的感激之情。他还向老人承认疏于写生并致谢。
徐悲鸿的爱国情怀也令我感动不已。先不说他生前为中国绘画改革所做的贡献,光是他逝世立的遗嘱就令我大为赞叹。他死后,妻子廖静文女士就按他的愿望,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以及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多件全部捐献给国家。这些作品的数量让人惊叹不已,由此也可以看出徐悲鸿生前一定是个热爱收藏的人。而一个收藏家却把毕生所藏都捐给了国家,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感染了我。
徐悲鸿是家乡的一颗闪亮的明星,他用自己精湛的绘画技艺和一生爱国谦逊的品质为家乡儿童树立了一个榜样。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3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张爷爷。
他一身陈旧的中山装,一顶老式的鸭舌帽,一张黝黑而又饱经风霜的脸。
张爷爷经常坐在村子里的大柳树下,他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木箱子,上面摆着各色各样的泥 人,什么孙悟空机器猫樱桃小丸子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这一天中午,我怀着好奇的情 绪来到了老人的摊前,只见老人正望着刚完成的小画眉出神呢,喜悦之情真是溢于言表。
过了 一会儿,他把这只画眉身着深褐色的晚理服,玲珑的面孔上,有一张纤长的嘴。
眼睛虽是用彩 泥捏的,但我却觉得它透出了光,透出了神韵。
在我观看画眉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一个猪八戒的半成品已经展此刻我的眼前。
只见张爷爷 一手举着猪八戒,一手托着下巴,似乎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老人拿出一些红色的泥和一 些黑色的泥,左揉右捏,就变成了一瓣西瓜,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些黑色的泥,留意的给西瓜 装上了瓜子,你别说,简直像极了。
之后老人把精心设计的一瓣西瓜放在了猪八戒的手里,哈, 猪八戒吃西瓜最后完成了,你瞧猪八戒那贪婪的馋样儿表现的淋沥尽致。
围观的人不断发出啧 啧的赞叹声。
宝剑锋从墨砺出,梅华香从苦寒来,又有多少人明白这泥人背身后的故事呢?
74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
9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