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事迹材料
栏目

关于名人事迹材料大全(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25 17:40:02 热度:25

关于名人事迹材料大全

关于名人事迹材料大全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0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持续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但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之后,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状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方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但是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之后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能够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重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爱国名人事迹材料素材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2位用户喜欢。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齐,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十分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但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职责。”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名人事迹材料优秀作文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18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恩雷特是这座英格兰小城里最受爱戴的人。

他是最有名的古董收藏家,也是最有钱的富翁,而且还是这座小城里最大的慈善家,他出资建造过两所小学和一座敬老院,他还曾无数次出钱请医生为贫困的穷人们治病。

有一点很遗憾,恩雷特的夫人不能生育,他们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眼见着自己的年纪一天天增大,恩雷特决定要收一位养子,以便将来有人能继承他的财产。

恩雷特把消息公布出去后,不到十天就有一百多个10来岁的孩子报了名,他们的父母有贫民,有流浪汉,也有富商甚至是政客。

恩雷特初选了50位孩子,然后在一个炎热的中午,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大院子里。

那是一个奇怪的院子,里面像小山似的堆了许多石块、泥土和砂砾,那里面搅拌着许多小首饰、小挂件和小玉石。在院子另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零零落落地放着一些煤球和一只炉子,炉子上,架着一把茶壶。

“孩子们,在这个院子里面,只有一样东西是最值钱的,当把那件东西对着太阳看的时候,能发现中间有一块红心斑!谁最先找到那个东西,我就认为谁最有发现财富的眼光,那么他也就是所要找的人!”恩雷特说。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爬到大石堆上,他们开始手脚齐用,挖啊,刨啊,捡起这个对着太阳照照,捡起那个对着太阳照照,炎热地太阳晒得他们满头大汗,甚至浸湿了他们的衣裳,但没有人愿意就此放弃,他们继续努力寻找着!

这时,一位小男孩抬头看了看伙伴们,走下石堆问恩雷特说:“恩雷特先生,您这儿有茶吗?我想为他们倒一杯茶,大家都很渴了!”

恩雷特对这位小男孩有些印象,他的父母在很早以前就离开了人世,这些年来一直跟着善良诚实的爷爷生活。“茶?没有!”此刻,恩雷特不愿意与他说太多话。

“我看见那边有一只茶壶,我能去烧水吗?”小男孩朝那个角落里指了指说。

“茶壶里面本身就装有一壶冷水,你可以直接烧!”恩雷特一边从口袋里掏出火柴一边问,“你难道不怕别人比你抢先找到那件最有价值的东西吗?”

“天气这么热,我能帮大家烧一杯茶,同样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小男孩接过火柴,走到那个角落里生好炉子,烧起了开水。

茶壶里的水没多久就开了,为了使它尽快冷却,小男孩还提起那只茶壶,把茶壶的一半浸入冷水中……

就这样,开水很快变成凉茶,小男孩拿来杯子,一杯杯地逐一给小伙伴们递茶,等所有人都喝过以后,他又为恩雷特倒了一杯。然而,等他想要为自己倒的时候,茶壶里已经没有茶了!

小男孩晃动了几下茶壶,希望能倒出最后几滴水来,就是这几下摇晃,茶壶里却隐隐传出类似小石头“卡沙卡沙”的撞击摩擦声。

小男孩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块翠绿的水晶,小男孩好奇地拿起来往天上一照,他顿时兴奋得大叫了起来:“我找到了,这里面有一块红心斑!”

恩雷特用赞赏的眼光看着这一切。是的,小男孩找到了这块有红心斑的绿水晶,而对于恩雷特来说,他也找到了他希望找到的人!恩雷特站起身来宣布,他将收这位烧开水的男孩为养子!

“谁知道你会把绿水晶放在茶壶里?他是碰运气找到的,不算!”有许多孩子不服气地说。

“不!因为在所有人当中,只有他心里藏着关心与爱,也正因如此,他没有刻意去寻找,却在无意中找到了!”恩雷特说,“爱心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就像这块绿水晶,本身是一块非常普通的水晶,但正因为它的中间有一颗红心,所以才变得异常珍贵!”

这时,孩子们终于明白,其实恩雷特真正想让他们找到的,是一颗爱心,因为只要拥有爱,就拥有了一切!

关于名人主题的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1位用户喜欢。

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造就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元军大举南侵之际,文天祥率领军队与元兵苦战于江西一带,终因众寡悬殊,兵败被俘。文天祥被押解到燕京后,元朝-因知他文武全才,深孚人望,便软硬兼施,甩了各种办法,企图用-厚禄收买他。文天样虽身陷囹固,却坚贞不屈,志不可夺,宁死也不出卖自己的灵魂去做侵略者的鹰犬,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文天祥有一个弟弟叫文溪山,当时还在惠州做官,他看着宋室江山大势已去,不思振作,却甘心媚颜事敌。就在文天祥被俘后的次年5月,他投降元朝,后即赴燕京,骑马招摇于市。

文天祥在燕都狱中,听到这个消息,捶胸跌足,放声痛骂,大骂他的弟弟文溪山没有骨气。哭毕,援笔写诗一首:

去年别我施出岭,今年汝来亦至燕。兄弟一囚一骑马,同父同母不同天。可怜骨肉相聚散,人间不满五十年。三仁生死各有志,悠悠白日横苍烟。

文天祥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文天祯,宝祜年间乡举,也曾做过官。后因弟文天祥死节,于是再也不愿为官,隐居山林。同是一母所生,兄弟三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却大相径庭,是和他们不同的道德信仰的人生追求分不开的。

名人故事材料怎么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明朝的著名大臣李东阳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他四岁时就能写一尺的楷体大字,还善于对对子。有一天,李东阳的老师出了一个上联:“砚向石边见口。”这是拆字联,将“砚”字拆为“石”和“见”。李东阳应声对道:“笙从竹下生声。”把“笙”字拆成“竹”和“生”,对得很是工整。还有一次,父亲李淳给李东阳出联:“虎豹关中,不是关中虎豹。”李东阳略加思索,对道:“麒麟阁上,皆非阁上麒麟。”小东阳因为天资聪颖,被视为神童举荐给当时的皇帝朱祁钰。皇帝召见他时,因为李东阳太矮小,只能由太监扶着他迈过皇宫的门槛。

皇帝打趣道:“神童腿短。”李东阳应声对道:“天子门高。”皇帝大喜,又让他写“麟”“凤”“龟”“龙”等十余个大字。当小东阳写到“龙”(繁体字为“能”,笔画很多)字时,手腕乏力,最后一勾便用自己的小靴子沾墨水印上。皇帝看了很高兴,将他抱到膝上坐着,把上林苑的珍果赏赐给他吃。

当时李东阳之父已站起身来,在台阶下等候命令。皇帝又出了一个上联打趣道:“子坐父立,礼乎?”意思是说:“儿子坐着,而父亲却站着,这合乎礼法吗?”李东阳不假思索地应答:“嫂溺叔援,权也。”意思是:“嫂子掉进河里,小叔子去拉她,这是权宜之计。”皇帝听罢,连连点头,微笑着说:“真不愧是神童!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当宰相。”

关于名人的友善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563个字,有2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20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把自己定位为一粒种子

一个少年听说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马云来到自己的学校演讲,就特地赶了过去。恰好马云的演讲中有一个互动环节,请听众提问,马云现场解答。于是,少年提出了郁闷了很久的问题:我努力学习,成绩也算中上等,可是在班里还是默默无闻,没人注意到我。虽说我觉得自己还不是一块金子,但我把自己当金子看待,每天起早贪黑,勤奋努力,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是为什么就是没有得到同学们的赏识呢

马云略一思索,微笑着说:你给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呀,你不要把自己定位为金子。

少年问:那定位成什么呢

马云说:你要把自己定位为一粒种子。接着,他解释说,是金子固然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但金子是被动的,它不会自动掀掉埋没在它身上的泥土,它需要被挖掘和发现。如果永远没有被人挖掘和发现,金子就会终生被埋没在土壤中,永无出头之日。人生有限,我们耗不起呀!因此,当我们遭遇埋没时,不妨做一粒种子,主动把埋在身上的泥土,当作是激发自己成长的土壤,不断汲取养分,积蓄向上的力量,让自己的梦想生根发芽,用不了几年就会成长为一棵高大的树。你想想,一棵高大的树耸立在眼前,谁会视而不见呢

三根弦的小提琴

1995年11月18日,小提琴家伊萨克帕尔曼在纽约林肯中心的艾弗里费舍大厅举办音乐会。

如果你聆听过帕尔曼的音乐会,你就会知道登台对于他多么不容易。他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两条腿上都有支架,只能拄双拐行走。看他痛苦缓慢地一步步走过舞台会令人感到很难过。

他缓慢但是庄严地走到椅子前,坐下,慢慢把双拐放到地板上,打开腿上的夹板,一只脚向后拉,另一只向前伸,弯下腰拿起小提琴放到颌下,向指挥点头示意开始演奏。

听众对他的这一套动作已习以为常。他上台坐到椅子上的过程中他们静静地坐着,他打开夹板时,每个人满怀敬意保持肃静,等待他开始演奏。

但这一次出了点差错。他刚拉完头几个小节,小提琴上的一根弦断了,每个人都能听到它崩断的声音就像屋里响起一声鞭炮。人们都知道这声响意味着什么,都知道他该做什么。

大家想象着他会站起身,再把夹板装上,捡起双拐走下舞台,或是换一把琴或是找根新弦。但他没有这样做,相反,他停顿片刻,闭上眼睛,然后示意指挥再次开始。

伴奏响起,他从刚才中断之处重新拉起,用从未有过的激情、力量和虔诚演奏着。

每个人当然都明白。用三根弦演奏交响乐是不可能的,你知,我知,但伊萨克帕尔曼不想知道。

你可以看出他在脑海里调整、变化、重谱着作品,一个时刻,听起来似乎他在把琴弦变调以获得它们从未发出过的声音。

演奏完毕,厅里一阵骇人的寂静,然后人们起立欢呼,四周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全体起立,呐喊喝彩,用这些方式表达他们是多么欣赏帕尔曼所做的一切。

他微笑,拭去额头上的汗水,用一种平静、深沉、虔诚的语调说:你们知道,有时,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弄清楚用自己所剩所余的一切还能创造出多少音乐。

多么铿锵有力的话语,从听到那一刻起就印刻在我的心里。这大约也就是人生的`定义不仅对于艺术家,而且对于我们所有的人。

他是个要把自己一生奉献给在四根弦小提琴上演奏的人。突然间,演奏进行时。发现只剩下三根弦,而那一晚他只用这三根弦演奏出了比他以前用四根弦奏响的更美妙、更神圣、更难忘的音乐。

所以,我们有时在这个动荡不安、变数不定、眼花缭乱的世界上的任务就如同演奏音乐,开始时我们倾其所有而为之。然后在不可能时,用我们还拥有的一切去创造。

让世界看到你

他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叫拉斯泰尔扎的小村庄,父母经营着一个葡萄园。每天早晨一睁开眼,他就可以看到好看的葡萄藤和橄榄树,就可以看到庄园里的流水、小桥,还有小鸟站在五线谱一样的电线上淳朴的乡村美景引燃他童年的快乐如蓝色火焰般燃烧,富有音乐天赋的他,7岁开始学钢琴,随后又练习吹长笛、萨克斯和弹吉他,累了的时候,他最喜欢约一帮小伙伴一起去骑马、踢足球

如果不是在学校的足球赛场上被足球打中眼睛,他甚至忘记了自己从小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忘记了一双眼睛经过20多次手术仍然没有治好。而这一次意外,让弱视的他变成了全盲。

世界在一个12岁的少年眼前突然消失,他想不明白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母亲开导他、劝慰他,得到的却是他声嘶力竭的咆哮:这么美的世界,我却再也看不见这一生,我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还能做什么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他泪流满面,母亲也心酸到眼红。那一天,在母亲用手背为他擦眼泪的时候,从来寡言少语的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母亲没有听清楚丈夫对儿子说了什么,但她惊异地发现儿子的泪水戛然而止。

第二天,她发现儿子第一次摸索着走出了家门,回到了孩子们中间。母亲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出门前,他像失明前那样端坐在镜子前,问自己的模样是不是帅帅的,然后要母亲把他打理得熨熨帖帖。从那以后,他开始回到了波洛尼亚盲人学校,靠点字乐谱重新学起音乐。他学习非常勤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比萨大学法律系。在大学的四年里,他一边学法律,一边勤练吹拉弹唱,并在课余到一家酒吧兼职弹琴唱歌,自己挣钱交学费。

他30岁那年,一位17岁的少女被他精湛的琴技、浪漫的歌声、茂盛的胡子和一头野性的头发迷醉,而他表演时始终不变的笑脸,更是让她心生怜爱。不知是不是意外的爱情为他带来了好运,那一年,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在都灵招募学生公开授课,他欣喜若狂,立刻报考并幸运地成了大师的学生。1992年春天,摇滚歌星祖凯洛想和帕瓦罗蒂合唱《求主怜悯》,之前,祖凯洛请他录制试音带以便帕瓦罗蒂试听。没想到,帕瓦罗蒂听了之后大为赞赏,问道:这个人是谁,我认为你们不需要我了,我不会比他唱得更好。

1994年,他应邀参加帕瓦罗蒂的个人慈善音乐会,与大师同台演唱。他在获得圣莫雷音乐节最佳新人奖后,各种世界级音乐奖都朝他砸来,从1995年至今,几乎所有重要场合都有他出现:拳王亨利的告别赛、教皇现身的圣餐典礼、迈克尔杰克逊的慈善音乐会、英国女王一年一度的皇室综艺演出、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纪念911遇难者和平音乐会除此以外,他还受到过美国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和意大利总统的接见,先后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进行过数十场个人演唱会,他被人赞为:帕瓦罗蒂逝世后最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

现在,他是卢卡Boccherini音乐学院的院长,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仅他的CD《浪漫曲民歌及咏叹调》就在全球售出了2000多万张,这对销量一直徘徊在数千张的古典音乐来说,堪称奇迹。

关于名人事例和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6位用户喜欢。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的诠释。

这个励志故事从袁隆平年轻的时候开始讲起。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国家实行毕业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负责教三门课。

然而就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袁隆平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那个年代的人都深受饥饿的折磨。1960年,严重的大饥荒像蝗虫般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袁隆平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当时,科学家都认定水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气馁。

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走在实验田里,突然发现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惊喜之下,继续潜心研究。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搜集名人事迹材料范文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这是自1975年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尼克松以来,又一名学员登上了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像克林顿当政期间一样毫无结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再说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

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十位爱国名人事迹材料大全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3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叶落归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对祖国的眷念,是每一个爱国者的共同期望。

名人的奋斗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02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28位用户喜欢。

春节前夕,一位“掏粪工”出身的书法家、“藏书状元”——魏林海先生,显得有些落寞和失意。他依稀记得,在10多年前,他每年的除夕或春节,都要去北大朗润园季羡林先生家,给他老人家拜年。

季羡林先生已于20-年7月11日,驾鹤西去。从此,魏先生再也见不到那位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了。季老逝世时,他突闻噩耗,不禁悲从心来,痛哭流涕。当时,他写过一副挽联,亲自到设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季老灵堂前祭拜他,在八宝山的季老送别仪式上,他也特意赶去为季老送最后一程。

魏先生说起了在季老家拜年的一幕幕,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至今仍是感激不尽。每年的除夕,魏先生都会带点水果等,去季老家拜年。季老不但不拒绝,反而总是热情地接待他。季老与他谈学问,谈做人,谈往事,一点架子也没有,老人家很是随和。每一次临走时,季老也都不忘送魏先生一些阿胶、西洋参一类的补品,让他带回家,送给他年迈的父亲,并嘱咐他代为问候他的父亲。魏先生告诉我说:“至今,我的父亲,也已经去世,不过季老礼尚往来、提携后进、尊敬长者、乐于助人的美德,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记得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魏林海与六郎庄的几位书画爱好者,组织了一个书画展,登门找他认识的知名画家题词,却遭遇了“闭门羹”。他一气之下,就跑到了季羡林先生家,与季老说明了缘由,请求帮忙。季老不以为忤,爽快地为书画展题了字:“六郎庄农民书画展”,并将他的一本散文集,题上“梅花香自苦寒来”后,送给了魏先生。当时他真有受宠若惊之感,心里很是暖洋洋的,有说不出的感激。

魏林海与季羡林先生,有着10余年的交情。他被季老的学问和人格所深深吸引,一听说季老24卷本的煌煌巨著《季羡林文集》出版后,他用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千余元钱,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一套,珍藏在家,并时时研读它,让他受益匪浅。

被季老称为“畸人”的魏林海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也?他是我的老朋友,今年已50多岁。记得10多年前,我在北大游学时,就在北大的废品收购点,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他爬在那堆积如山的废品堆上“淘书”,爬上爬下,搞得脏兮兮的,蓬头垢面,不过他每每都有收获,能够淘得很多书,然后喜笑颜开、乐滋滋地抱着一大叠旧书回家。由于都是爱书的缘故,我们彼此成为好朋友。

他家住北大西门外不远处的六郎庄,祖辈务农,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农民。令人痛心的是,因为“-”,他混到初中毕业后,整天造反搞革命,也没学到什么知识,因此失学,只得回家当农民。在田里干活时,村民侃《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他都闻所未闻,深感知识匮乏。他发奋要学好文化,立志做个文化人。

从此,凡是看到书籍,甚至有字的纸张,他都要一一收集,数十年如一日地买书、“淘书”,竟然成了远近闻名的“藏书状元”。我去过他六郎庄的家,家里除了书,还是书,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电冰箱、洗衣机等也没有购置。他发起组织了六郎庄的公益机构“文化乡村”沙龙,开展“北京土语”研究,与有关部门合作,准备把“北京土语”申报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魏林海先生,是20岁那一年,赶上了招工,成了海淀区环卫所的一名清洁工。他的工作是打扫街道和厕所,成了名副其实的“掏粪工”。“掏粪”这一工作,一般人也不屑于干,而他却很敬业,一干就是20多年。他的业余时间,就是到处“淘书”,拜访“文化人”,喜欢书法和藏书,至今已有不俗的成绩。如今,他早已办了内退,正全力以赴地从事于他所钟爱的文化事业。

魏林海是一位热衷“追星”的人,不过他从不追歌星与明星,追的都是文化名人。他拜访过臧克家、季羡林、任继愈、启功、李德伦等等文化名流。启功就曾为他题词“自强不息”,臧克家写了“凌霄羽毛原无力,坠地金石自有声”的条幅,勉励支持他。

在此写下大名鼎鼎的大学者季羡林与名不见经传的清洁工魏林海先生的交往轶事,也算是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

名人个人事迹材料怎么写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相信大家都知道雷锋,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雷锋叔叔非常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穿了又穿,可他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钱津贴,为全班战友购买了许多学习书籍。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还经常帮助战友,共同提高。1960年,辽宁省遭受特大水灾。他悄悄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后来,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了灾区人民。有多少次,雷锋叔叔路过工地,就情不自禁地参加起那里的义务劳动;雷雨来临之际,他又用自己的被子去盖水泥。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一块木板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因为它有两个长处: 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发扬这种“钉子”精神。雷锋可以这样,作为新世纪得接班人,不正要发扬这种精神么?雷锋说过: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的确青春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雷锋,一个不朽的名字,你将永远是一盏不灭的灯,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要向你学习,要您来做我们的榜样!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历史上的名人事迹材料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6位用户喜欢。

在“星沉月落夜闻香”,还嗅得见淡淡的酒香;在千娇百媚的花丛中,还听得见那浪漫的诗行;在无垠的原野上,还看得见那不羁的身影;在宝剑的青光里,还看得见那湿漉的脸庞。是你吗?不羁的李白。当岁月的浪潮洗去了昔日的尘埃,满腔的抱负只能在心底徘徊。只因你傲岸,只因你不羁,世俗的官场便容不下你。

罢官就罢官吧。“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狂笑一声,便在酒香深处缩放了一株青莲。白鹿置于青崖,须行即访名山。纵然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也要带上一壶酒,一把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皎洁的月光中舞剑独饮,与明月交谈。在明月、自己、暗影中找到了永恒。你狂,你傲,你浪漫,你可以与太白星交谈。你飘逸,你空灵,你可以独自一人无拘狂笑。

你的脸似乎一直带着笑容而笑容中又有那么一抹无奈!是命运弄人?你一直在追寻自己的梦想,而离它却越来越远。“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你心中的大悲苦也只能在诗行中流露。你毕竟是个凡人,有自己的悲与喜。在人生的逐梦中郁郁不得志,只能远离那喧嚣的繁华,浪迹天涯,以诗酒自适。

安始乱起,你因参加永王幕府而被流放夜郎。虽是“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但依旧兴酣落笔,傲临沧海。因为,你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你一直笑着,但你的笑容中却盛满苦涩与哀愁。虽然你始终不羁,却隐藏着失望与无助。虽然你不一定认为诗歌是你最好的归宿,但你却在诗的洗礼中得到了永恒。

在江南纤弱的歌声中,你依稀看到了路的尽头,看到了风中忽明忽暗的点点烛光,于是,你长笑一声,随风而逝,梦想也如枫叶一般飘落,化作了诗行中字里行间的豪情柔肠。纵然你狂笑一生,但揭开那笑容的面具,后面只是一张湿漉无助的脸庞。

历史名人事迹材料简介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14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么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妈妈干活。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后来,李四光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官办小学堂。考试发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学堂,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岁那年,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几十年来,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质,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名人事迹材料议论文写作素材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9位用户喜欢。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经是个大烟鬼,烟抽得很凶。

有一次,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天降大雨,开了几小时车后,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过夜。吃过晚饭,疲惫的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凌晨两点钟,盖蒂醒来。他想抽一根烟。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抓睡前放在桌上的烟盒,不料里头却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毫无所获,他又搜索行李,希望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又失望了。这时候,旅馆的餐厅、酒吧早关门了,他唯一有希望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几条街外的火车站去买,因为他的汽车停在距旅馆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

越是没有烟,想抽的欲望就越大,有烟瘾的人大概都有这种体验。盖蒂脱下睡衣,穿好了出门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他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一个自以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没多会儿,盖蒂下定了决心,把那个空烟盒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脱下衣服换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

从此以后,保罗·盖蒂再也没有拿过香烟,当然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成为世界顶尖富豪之一。

自强名人典型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2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1967年夏天,美国跳水运动员乔妮埃里克森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身负重伤,除脖子之外,全身瘫痪。

乔妮哭了,她怎么也摆脱不了那场噩梦。为什么跳板会滑?为什么她会恰好在那时跳下?不论亲戚朋友们怎样安慰她,她总认为命运对她实在不公。出院后,她叫家人把她推到跳水池旁。她仰望看那高高的跳台。想到自己再也不能站立在那洁白的跳板上了,那碧蓝的水波再也不会溅起朵朵美丽的水花拥抱她了,她又掩面哭了起来。从此她被迫结束了自己的跳水生涯。

她曾经绝望过。但现在,她开始冷静思索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她借来许多介绍前人如何成才的书籍,一本一本认真地读了起来。她虽然双目健全,但读书也是很艰难的,只能靠嘴衔根小竹片去翻书,劳累、伤痛常常迫使她停下来。休息片刻后,她又坚持读下去。大量的阅读,使她终于领悟到:我是残了,但许多人残了后,却在另外一条道路上获得了成功。他们有的成了作家,有的创造了盲文,有的谱写出美妙的音乐,我为什么不能?于是,她想到了自己中学时代曾喜欢画画,这位纤弱的姑娘变得坚强起来了,变得自信起来了。她捡起了中学时代曾经用过的画笔,用嘴衔着,练习画画。

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啊。用嘴画画,她的家人连听也未曾听说过。

他们纷纷劝阻:“乔妮,别那么死心眼了,哪有用嘴画画的?我们会养活你的。”可是,家人的话反而激起了她学画的决心,“我怎么能让家人一辈子养活我呢?”她更加刻苦地练习,常常累得头晕目眩,甚至有时委屈的泪水把画纸也淋湿了。为了积累素材,她还常常乘车外出,拜访艺术大师。好些年头过去了,乔妮的辛勤劳动没有白费,她的一幅风景油画在一次画展上展出后,得到了美术界的好评。

不知为什么,乔妮又想到要学文学。她的家人及朋友们又劝她了:“乔妮,你绘画已经很不错了,还学什么文学,那会更苦了你自己的。”她想起一家刊物曾向她约稿,要她谈谈自己学绘画的经过和感受。她下了很大力气去写作,可稿子还是没有写成。这件事对她刺激太大了,她深感自己写作水平差,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习。

这是一条满是荆棘的路,可是她仿佛看到艺术的桂冠在前面熠熠闪光,等待她去摘取。

终于,又经过许多艰辛的岁月,乔妮这个美丽的梦终于成了现实。1976年,她的自传《乔妮》出版了,轰动了文坛,她收到了数以万计的热情洋溢的信。两三年后,她的《再前进一步》一书又问世了,该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教育残疾人应该怎样战胜病痛,立志成才。后来,这本书被改编成剧本搬上了银幕,影片的主角就是由她自己扮演,她成了青年们的偶像,成了千千万万青年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榜样。

关于名人读书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赵咨是吴王孙权手下有名的官员,字德度,南阳人。

在吴蜀夷陵之战时,奉孙权之命出使曹魏。

赵咨见到魏文帝曹丕。曹丕用轻蔑的口气问赵咨说:“你们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赵咨说:“我们吴王空闲时,阅读各种书籍,研究历史经验,可不像那些书生那样只知抄抄写写,摘记一些词句。”(原文是“吴王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还说:“我们吴王是位仁义智慧、有雄才大略的人,任用鲁肃说明了他的诚厚;活捉魏将于禁而不杀说明了他的仁义;智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说明了他的智慧;盘踞三州虎视四方说明了他的雄才,向陛下求援说明了他很懂得策略。”

曹丕又问道:“你看,我可以征服你们东吴吗?”赵咨回答说:“大国有进攻的力量,小国也有防御的装备啊!”

曹丕接着问道:“你们东吴害怕我们魏国吗?”赵咨又答道:“我们有雄兵百万,又有长江、汉水的天险作屏障,有什么可怕的呢!”。

曹丕心想:这人真是能言善辩、对答如流。于是又问道:“你们东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有几个呀?”

赵咨说:“特别聪明、很有才能的大约有-十人。至于像我这样的人,那真要用车子来装,要用斗来量,简直是数不清啊(原文是‘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由这个故事,后来演化成两句成语。一个是“寻章摘句”。 另一个成语是“车载斗量”。

《关于名人事迹材料大全(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