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英雄事迹
栏目

感动中国英雄事迹2022(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30 14:55:03 热度:94

感动中国英雄事迹2022

感动中国英雄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2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开幕前,举行了“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亮相“党代表通道”,分享菌草技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故事,在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林占熺教授为榜样,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凝聚奋进力量,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作为一名涉农高校科技工作者,我要学习和弘扬林占熺同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胡开辉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浪潮中,他将面向农业产业需求,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汇集科研力量,突破技术瓶颈,坚持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林占熺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向全国、全世界推广菌草栽培技术,为成千上万农民脱贫致富作出突出贡献,令我深受感动。”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省级科技特派员张艳璇表示,要以林占熺为榜样,继续筛选与驯化、扩繁适合我国农田使用的天敌品种,改变现有害虫防治依赖化学防治的现状。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表示,今后要继续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围绕着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一带一路”的目标,加快菌草交叉学科建设和菌草科技创新,加强培养优秀菌草科技人才,加大菌草国际推广应用力度,为落实“使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幸福草’”而不懈奋斗。

“林占熺代表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农业科技服务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带动菌草技术从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中国和世界减贫事业、生态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处长、研究员赵健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饱满的热情、实干的精神,努力提升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完成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科技支撑。

尤溪县食用菌办主任彭传尧认真收看了林占熺教授的发言后表示,尤溪县是林占熺教授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他的菌草技术在尤溪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全县已经发展食用菌3.8亿袋,在生态保护方面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下一步,尤溪将继续做好菌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既帮助群众致富,又保护好绿水青山。

“这是所有农业科技人员的荣耀!”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发林说,平和是蜜柚大县,他和同事们近年来一直在倡导使用有机肥,引进“蜜柚水肥一体化”、捕食螨生物防控方法等新技术,进行配方施肥、土壤酸化治理等探索,林占熺教授的事迹给了他们前进的方向,今后可以把技术本土化、简便化,为当地的生态农业转型作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应有贡献。

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苏海兰表示,林占熺教授是福建科技工作者中的优秀楷模,他长期扎根基层,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兴旺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实干担当。“我将秉持初心,接续奋斗,让科技之花在八闽大地更美地绽放。”

在林占熺教授的家乡连城县林坊镇,16日上午,镇村党员干部和村民早早来到该镇陂桥村党群服务中心,收看代表采访活动,当看到林占熺出场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家乡人民纷纷为乡贤林占熺教授点赞。陂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林先英说:“林占熺教授用无私奉献践行为党、为人民奋斗一生的忠贞诺言,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将以实际行动抓好鲜切花、地瓜等特色产业发展,让农民富在产业线上,在家乡书写更多致富故事。”

感动中国谭千秋英雄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71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30位用户喜欢。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半左右,四川汶川地区,顷刻间地动山摇,山体滑坡、房屋倒塌,信号中断,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

在这场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人失去了亲人,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到处一片废墟。在这场地震中也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如今14年过去了,他们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间。

其中有一位老师用生命为4位学生撑起了一片天,他张开双臂,用血肉之躯抵挡灾难的来临,在他的保护之下,4位学生得以保全。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位老师名叫谭千秋,他于1957年出生在湖南祁东县的贫困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大,自幼懂事,帮忙父母分担家务。

谭千秋深知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在忙碌农活的间隙也不忘读书学习,在1978年恢复高考后,谭千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当年能考上大学且又是重点大学,实属“人中之龙凤”,那叫“别人家的孩子”。

考上大学后的谭千秋,一如既往地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刻苦学习。

由于品学兼优,谭千秋得到留校任教的机会,可是他婉拒了,他说:“我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同学们都嘲笑是不是“傻”了,但谭千秋笑而不语,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

1982年1月,他被分配到四川绵竹东汽中学,这一干就是27年,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讲台上吐育芬芳。谭老师教学能力突出,多次受到表彰,担任教导主任后,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创新。

对待学生,谭老师如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摔着,非常疼爱学生。

可是这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丧生,让人悲痛不已!

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半左右,四川东汽中学正在上下午第一节课,谭千秋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政治课《人生的价值》。

谭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正浓时,突然感觉天花板摇摇晃晃,并且不断掉渣,随即教室里的灯管也跟着摇摆起来,教室的课桌也跟着晃动起来,瞬间天昏地暗。学生们乱作一团,谭老师意识到:地震来了!同学们赶紧跑到楼下去。

学生们不断疯跑,为了防止踩踏事件发生,谭千秋老师组织同学们有秩序地离开教室。等到学生安全撤离清点人数时,谭千秋老师发现还有4名学生没有跑出来。

谭老师来不及多想,赶紧跑回教室,不断呼喊着学生们的名字,在某一个角落里传来应答声:老师,我们在这里。谭千秋安慰同学们:别怕,老师马上就过来!

此时教学楼马上就会坍塌,教室里掉落的水泥板挡住了谭老师的去路,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冒着生命危险冲了进去。

“来不及了”谭老师说道。

他将4名学生召集起来,躲在桌子底下,谭老师张开双臂,呈弓形趴在桌子上,迎接灾难的降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学生。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完美诠释了身为教师的担当与责任。

5月13日,当救援人员找到谭千秋老师遗体时,让在场的人潸然泪下。谭老师跟生前一样张开双臂,后背被压得血肉模糊,后脑被砸出凹坑,让人不忍直视。

幸运的是在谭老师用生命护住的4名同学得以保全,被救了出来。而谭老师则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谭老师用生命给同学们上完最后一课,什么是人生的价值?课本上,关于人生的价值的解读是这样的:它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做出奉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

这就是人生的价值,谭老师舍己为他人,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所有人上了最好的一课。

谭老师逝世后,被追授为“革命烈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英雄等荣誉称号。再多的荣誉也换不回谭老师。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毛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党,献给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征文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3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辗转5个乡镇,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历程600余公里,成功转移和救出被困群众2665人。一个个数字如陈陆迎战洪水时激起的朵朵浪花,折射出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形象风采。

面对浊浪滚滚的洪水,是进是退;本已疲惫不堪的身躯,是战是休;回望群众的殷殷期盼,是留是走……陈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陈陆快速反应,连续作战,36岁的年轻生命被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途中。

陈陆短暂而闪耀的人生,为我们标定了前行的坐标,点亮了奋进的灯塔,树起了光辉的榜样。向英雄学习、向先进看齐,就是学习陈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斗志,投入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崇高事业中。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党中央对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高度关注,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庐江防汛救灾中,陈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哪怕已经连续奋战了96小时,哪怕被洪水浸泡得全身浮肿,他依然初心如磐,自觉扛起如山重任,向着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逆水而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履行使命、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将火红的党旗和鲜艳的队旗牢牢插在抗洪阵地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赴汤蹈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陈陆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500余次,曾奋战两昼夜抗击特大冰冻雨雪灾害,也曾千里驰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在此次防汛救灾中,他多次请缨打头阵、当先锋,执行生前最后一次任务中,主动要求上首艇,为后面的救援队伍开路。作为教导员,他有着清晰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有他参与的任务都是急难险重,但他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他的感染下,指战员个个勇敢、人人争先,始终冲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在他牺牲后,他那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广大消防指战员在防汛一线再立新功。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真挚情怀。面对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陈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不顾个人安危和身体疲劳,义无反顾带领指战员营救转移灾区群众。作为基层大队主官,他带领大队不断提高消防执法水平,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筹建乡镇消防救援站,为沿街商业门面、弱势群体居住场所等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拓展销路……他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时时刻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合肥支队纪保科工作仅一年,陈陆便主动提出到基层去,并服从组织安排,到了防火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庐江县。到任之后,陈陆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基层指战员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以自身的过硬作风感染带动部属,带出了过硬的班子和队伍。改制后,陈陆本可转业,但他说自己喜欢基层,热爱消防事业,而且群众家门口的消防站还未建设完成,便毅然选择留下,继续在火热的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在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陈陆坚守岗位,寸步不离。自己的手术一推再推,家人的团聚一盼再盼,陈陆却一直坚守在抗洪一线,与基层指战员肩并肩、同作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陈陆的一生已在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激励我们扎扎实实干事业、兢兢业业作奉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次救援、每一次值守中体现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应急人”的奉献之歌,将个体生命融入应急管理改革发展大局,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英雄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而又崇敬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反映了焦爷爷这位“人民公仆”完全彻底为人民的崇高精神。

看了电影,有一件事我很感动:焦爷爷答应了小儿子早就提出的想吃红烧肉的要求。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把买肉的钱全给了生病的群众。吃饭时,桌上放的仍是素汤和窝窝头,小儿子却一个尽地吵着要吃红烧肉,还把手中的窝窝头丢到了地上。这不,焦爷爷一下子火了,便打了小儿子,孩子也伤心地哭了起来。当时,我觉得焦爷爷也不应该这样发火。因为孩子想吃点红烧肉,这点要求也不算过分。再说了,焦爷爷也答应了他儿子的要求。毕竟这是他的儿子,焦爷爷也感到委屈了孩子,便抱起他说:“不怪妈妈,是爸爸把钱给花了。爸爸不好,不应该打你。”接着,他又深情地说:“粮食是劳动人民种出来的,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你知道吗?那些种庄稼的大伯伯都吃不上窝窝头,所以,我们更要爱惜粮食。来,把窝窝头吃了吧!”看着,我感到十分地惭愧。我们有时吃不下还要剩或到掉,我们要永远记住“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人民,还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劳动成果啊!为了多年县委书记的焦爷爷,仍然是两袖清风,生活朴素,焦爷爷的高尚品德,为我们下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焦爷爷,你像春风沐浴着我,像老师教育着我,我永远向您学习!

感动中国吴登云英雄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18个字,有2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56位用户喜欢。

吴登云,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1963年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来到了位于我国最西端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工作。

几十年来,吴登云无偿献血30多次,把7000多毫升血输进各族同胞身体里;他常年坚持在牧区巡诊,足迹踏遍乌恰县9个乡30多个自然村,成了当地农牧民心中的“白衣圣人”;他的事迹在民歌中传唱,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吴登云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双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党的x大代表。

热爱边疆各族人民不是一句空话

1993年12月26日,康苏煤矿的维吾尔族矿工艾力江在井下作业时,因与突然失去控制的矿车迎面相撞,胸腔多根肋骨骨折,肝脏大面积破裂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县医院能不能把艾力江抢救过来是一个未知数。而往大医院送,路途遥远,艾力江又可能命丧途中。怎么办?医护人员的目光集中到吴登云身上。吴登云说:“在这种时候,我们不该患得患失。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整整9个小时,吴登云没有下手术台。10多天里,手术连做了4次。每次做完手术后,吴登云都要守候在艾力江身边观察护理。最长一次5天5夜没正常睡觉,熬得他眼红唇紫,腰膝发软扶着墙才能走路。昏迷不醒的艾力江终于摆脱了死神的魔爪。当他从陪护人员口中了解到抢救的过程后,泪水涟涟。

吴登云常说:“热爱边疆各族人民不是一句空话。对医生来说首先要对患者抱有强烈的同情心,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热忱。”

乌恰位于祖国西部边陲,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仅居住2人,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为了方便散居在大山深处的2万多名柯尔克孜族农牧民就医,吴登云每年都要骑马下乡巡回医疗三四个月时间。有时为了巡诊一户人家或治疗一个病人,往往要骑马翻山越岭、涉水跨涧走上好几天。

经常在马背上颠簸的吴登云,饥渴劳累,艰苦备尝:在苏木喀拉提河坝遭遇山洪,暴涨的浊流几乎把他冲下马背;去铁列克乡为牧民治病,日夜兼程,人困马乏,脚踝摔伤了,眼眶撞肿了……但无论怎样艰辛,他都不叫苦。他巡回医疗的马蹄声响彻乌恰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他的小小药箱,给牧民的毡房、农家的院落带来了病愈的喜悦与生命的阳光。

“您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在6000—7000毫升左右,在乌恰县医院工作的40多年中,吴登云曾经30多次为病人无偿献过血,献血数量已相当于他体内的血液总量。

1966年冬天,一位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住进了乌恰县人民医院。她脸色苍白,双眸无神,没挪几步就一身虚汗。年轻的医生吴登云诊断,必须输血治疗。而柯尔克孜族人又视血液为命根子,认为人若抽了血是会死的。只有几间土坯房的简陋医院,哪里有血库呢?望着奄奄一息的病人,吴登云决定抽自己的血。300毫升的鲜血从吴登云的体内流进了病人的血管。

1993年6月11日傍晚,阿图什供电公司职工杨育青骑摩托车跌入深沟昏死过去。他被送到医院时,脉搏几无,血压骤降。吴登云又一次挽起了袖管,将自己300毫升鲜血输入到毫无知觉的杨育青体内。这珍贵的“救命血”,为手术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杨育青因此得救了。

吴登云说:“我的病人就躺在那里奄奄一息,我不给他输血他就没命了。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做的。”有时患者与自己的血型不一样,吴登云就把家里人拉来献血。他的大儿子吴忠、儿媳李萍、小儿子吴杨晨、女儿吴燕都先后为病人无偿献过血。

1971年12月1日,波斯坦铁列克乡牧民买买提明夫妇,抱着不慎掉进火盆的婴儿,骑了两天的骆驼赶到了乌恰医院。婴儿全身三度烧伤,50%的皮肤被烧焦,生命危在旦夕。面对惨不忍睹的小生命,吴登云感到阵阵揪心。他二话没说,立即将婴儿抱进手术室连夜进行抢救。10多天后,婴儿过了休克关、感染关。最后,只剩植皮了。

为了抢救婴儿的生命,吴登云毅然决定割取自己的皮肤。在场的医生护士一再劝阻,不忍动手。

吴登云挽起裤脚,一刀、两刀……自己动手,从腿上一连割下13块拇指大小的皮肤移植到婴儿身上。站在一旁的买买提明惊呆了,当他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事情后,双手捂住脸,禁不住呜呜地哭起来。

27年后,买买提明再一次带着儿孙来到县医院看望吴登云。他指着吴登云腿上的疤痕对儿子说:“我没有做到的事,吴医生做到了。你要一辈子记住:没有共产党的好医生吴登云,就没有你的今天。”面对着恩人吴登云,买买提明的儿子托合达西流着热泪说:“您是我的第二个爸爸,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为了乌恰人民

吴登云刚来到乌恰的时候,生活不习惯,语言难沟通。孤独的他,经常思念自己的家乡。老家的同窗好友为他联系好了扬州医院烧伤科的工作,催他速办手续。在乡间巡诊的吴登云,面对农牧民那一双双求医问药的真诚而迫切的目光,悄悄地把好友的来信揣进怀里。

高邮县政府给吴登云寄来一份沉甸甸的信笺,热情地邀请他回家乡工作,吴登云的心怦然而动。但乌恰县长阿山拜克·吐尔地一番掏心窝子的滚烫话语,又让手捧“家书”的吴登云打消了回乡的念头:“乌恰需要你呀,我代表几万乡亲恳请你留下来。留下吧,好兄弟!”他留了下来,子女们也随他留了下来。吴登云明白,乌恰的需要就是党和人民的需要,是自己不容推卸的使命和责任。

几十年来,吴登云只回过4次老家,连自己年迈的父母辞世时,他都因为工作忙而未能回到身边。对父母,他有着太多的内疚:“父母养育了我,我却未能为他们尽孝。等我退休了,回家乡给父母扫墓,就把我这些年得的奖状、锦旗放在他们墓前。”

唯一的女儿吴燕,在父亲的影响下,在乌恰县医院做了一名“白衣天使”。1997年5月23日,在护送一名柯尔克孜族危重病人的途中,吴燕惨遭车祸,以身殉职。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吴登云瘫倒在床,一天水米不进,神情恍惚。然而当看到闻讯赶来的人群中有医院当班的医护人员时,泪眼迷蒙的他神志一下子清醒了:“快回去,医院还有那么多病人呀!”此情此景,有人忍不住嚎啕大哭。女儿走后的第二天,吴登云就身着白大褂出现在医院的病房里。

品尝了人生的悲欢离合,经历了创业的风沙磨砺,岁月在吴登云的脸上留下了沧桑,可是他的心声依旧:“如果有第二次人生,我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新疆,选择乌恰,选择医生这个职业!”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2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46位用户喜欢。

朱彦夫,1933年出生在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张家泉村,从小家贫如洗,一天学堂没进过。1947年参军,打了上百次仗,立了三次功,负了十多处伤:淮海战役伤了腿,朝鲜战役没了四肢和左眼。成了“肉轱辘”,仍然是战士!残后不愿寄生,立志以残躯再为国尽力,于是拼了命的锻炼自理能力,学会了装卸假肢,吃饭,穿衣和解便,还学会了认字,读书和写字。乡亲们信任俺,选俺干村支书,结果一干就是25年,小山庄起色不小。回顾残后几十年,总感一肚子话要说,总想写点什么,以述残疾人自强之志,谢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情,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巳有很久,我没有读到过能够如此让人为之动情的书了。每翻几页,眼泪都会不由自主地摘下来,一边擦一边读,连夜一气将它读完。这是山东沂像县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双手双脚、只有一只0.3视力的眼睛、一天学也没上过、凭顽强精神拼命自学、用嘴和双肘叼着抱粉笔的人,历时七年,蔽着汗、范粉血和情写成的30多万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透过这部书,我深切感觉到了人类生命的一种无穷力t;感受到了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生命极限时再创辉煌人生的勇气;也看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革命战士无私无畏、爱国爱民的高贵品质。我为此书叫绝!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来说,这是部不可多得的人生教科书。正像小说评论家蔡桂林所讲的:“它是一曲生命的绝响,是人生极限处向生存挑战最壮美的风景。其精神反撼力将大大超过《钥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部书叫《极限人生》,这个人叫朱彦夫,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白痴。 朱彦夫,1933年出生于沂蒙山下沂源县强家庄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为掩护一位八路军侦察员,被日本鬼子和汉奸枪杀了, 朱彦夫在残疾后,依然坚强不屈,遇到困难从不后退,每一次都是坚强的应对,他一天学都没上过,却写出了这么长的小说,而且他是靠着两条断臂,一只视力模糊的眼睛。这是一种让我们多么敬畏的精神啊!每一次读这本书,我都用一种敬畏的心情来读,在后记,朱彦夫的一句话让我很感动:死去战友的临终嘱托催促着我去写;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信念鼓舞我去写;共产党的使命召唤我去写!

是啊!战友的嘱托,残疾人的精神,党的使命,这不正是现在人缺乏的吗?朱彦夫,一个特等残疾人,他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吗?

感动中国欧阳海英雄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1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06位用户喜欢。

欧阳海烈士(1940—1963)1940年11月22日出生在湖南省桂阳县,195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63年11月18日清晨,部队进行野营训练而沿铁路行军,行至湖南省衡山车站南一个峡谷时,满载旅客北上的288次列车迎面突然急速驶来,驮着炮架走在炮连最后的一匹军马骤然受惊,蹿上了铁道,横立双轨之间。眼看一场火车与惊马将要相撞、车翻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

就在此危急关头,欧阳海丝毫没有顾及个人的安全和性命,奋不顾身跃上铁路,一个箭步飞身冲到军马前,拼尽全力把惊马推离了轨道,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的严重事故。千余名旅客的生命和人民财产的安全保住了,欧阳海自己却被卷入列车下。身受重伤的欧阳海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看看朝夕相处的战友,又看看转危为安的列车,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安详地合上了眼睛。经抢救无效,欧阳海壮烈地献出他23岁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中国人民解放军爱民模范欧阳海,用自己舍身推战马、勇救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壮举,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1964年9月,欧阳海生前所在的6954部队在余庆乡联平村为他建墓。墓碑上刻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烈士之墓”,阴刻有烈士生平事迹,落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954部队政治部司令部”。碑墓碑前2米处,有欧阳海烈士半身塑像。

1967年,为纪念欧阳海烈士的英勇事迹,中共衡东县委、县政府在欧阳海烈士献身地建立了“欧阳海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位于新塘镇欧阳海村,距衡东县城23千米,是欧阳海壮烈牺牲的地方。碑址坐东朝西,中央矗立着10米高欧阳海烈士推马救列车的塑像,占地3000平方米。1972年,欧阳海烈士纪念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在欧阳海烈士纪念碑旁建纪念馆,陈列欧阳海的生平事迹与实物。纪念馆先后纳入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内欧阳海烈士生平事迹介绍分为4个部分:艰苦的童年、阳光下的成长、熔炉中锻造和永生的战士。展馆内陈列展示了欧阳海生前使用过的军挎包、腰带、茶杯、米袋、子弹袋等14件实物,另外还有照片、绘画、文字等资料,反映欧阳海的童年、少年生活,以及他加入人民解放军后,胸怀共产主义理想、立志为人民服务,最终英勇献身的伟大历史。字画中还包括董必武、聂荣臻、叶剑英等老一辈同志的题词。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40位用户喜欢。

在石棉县,“赖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31年前,还在上初中的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奋不顾身地参加扑救山火,意外牺牲。31年过去了,人们一直深切怀念着这位年轻的救火英雄,就连年少的孩子们也熟知他的事迹。

赖宁出生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从小成绩优异,酷爱冒险,他喜欢到山上去玩,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他涉猎广泛,地质、生物、无线电、化学等都在他的兴趣范围内,他立志要做一名科学家。

在学校,他爱学习,爱帮助同学,深得大家喜爱。一场意外的大火,却让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那是1988年3月13日,那天,石棉县一座山林突发山火,风很大,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山上森林连着森林,山下有一座石油油库和一座卫星电视转播台,如果火势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石棉县几乎全县出动,上山扑火。赖宁写完作业,出去找伙伴们玩,远远地就看见冲天的火焰,便和同学们直奔火场。

大家在现场找了一些树枝灭火,但火势凶猛,赖宁和他的伙伴们一次次冲向火海。在众人的努力下,山火终于被扑灭。直到第二天,人们才找到赖宁,但他已经牺牲了。他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

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勇敢救火英勇牺牲的事迹被广泛传扬。1988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赖宁为革命烈士;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多年过去,石棉县建设了一座广场,以赖宁的名字命名。赖宁的故事,正在一代接一代地讲下去。

城北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马宝经常听爷爷奶奶说起赖宁的故事,每次听后他都十分感动。他说,一个人的责任不在于他年龄的大小,而在于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作贡献。他在这次班会中更加受教育,他说,要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向着目标努力前进。

“赖宁学习优异,品德也十分高尚,他有很明确的人生目标,他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城北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王佳旭说,赖宁的事迹,激励着她更多地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去帮助别人。

感动中国谭千秋英雄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13个字,有2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300位用户喜欢。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省东汽中学二年级一班的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上课的老师是四川省特级教师、年级教导主任谭千秋。

但谭千秋讲着讲着,忽然感受到地面在颤抖。然后,几秒的时间里,灾难般的地震席卷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课堂上发生了严重的骚乱,学生不知所措。

天灾降临

学生们或许还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但谭千秋很快反应过来是大地震,如果不有效组织学生逃生的话,恐怕学生们会被埋葬在这里。于是谭千秋立刻站在门口,让学生们不要慌乱,排好次序,依次撤离。

在谭千秋的指挥下,学生们按照次序从教室里跑了出去。尽管谭千秋临危不乱,冷静指挥,但地震并没有留给他多少时间。墙体快要坍塌的瞬间,依然有四个学生挤在教室里,没能来得及逃出去,死神很快就要降临。

在危急时刻,谭千秋没有犹豫,他立刻飞身,扑向这几个学生,一把将他们推到课桌底下,地震之中,课桌摇摇晃晃,随时有可能被掀翻,于是,他又把自己整个身体压到了这张课桌上,用自己身体的重量来护住这张保护着他学生们的课桌。

教室很快便在剧烈的震动之中坍塌,曾经书声朗朗的校园只剩下了一片废墟,四个学生挤在课桌底下,听到外面不断传来碎石断裂的声音,他们呼唤着保护着他们的谭千秋老师的名字,谭千秋一开始还有一些微弱的说话声,但后来他再也没能发出声音,学生们流着泪喊他,可是他闭上了眼睛,再也醒不过来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救援队来到了学校,他们挖开废墟,发现了趴在课桌上,已经停止了呼吸的谭千秋,还有被他护在课桌下的四个学生,四个学生因为老师的保护,只是受了轻伤,没有危及生命。

而谭千秋张开双臂伏在课桌上,牢牢地压着课桌,他的后脑勺被砸得凹下去了一大块,鲜血淋漓,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很多救援人员都流下了眼泪。

他们也开始呼唤着谭千秋的名字,人们寄希望于奇迹发生,希望这位英勇救人的好老师能够在大家的呼唤中醒过来,可是奇迹并没有发生。

生死抉择

他本可以选择独自逃生,他能够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指挥学生有序撤离,已经尽到了自己作为老师的义务,但是当看到还有四个学生置身于危险之中的时候,他依然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这些学生,他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老师。

学校的不少老师、同学以及谭千秋的妻子和女儿陆续接到了通知,他们都不敢相信,在他们的印象中,谭千秋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好老师。

同事们回忆,他平时就很关心学生,作为班主任和教导主任的他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学生的身体状况,生活起居,平时在路上有个碎玻璃渣子,谭千秋也会弯下腰捡起来,怕学生玩耍时被误伤。

所以,谭千秋在危急关头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人们而言,虽然突然,但是也并不意外。

谭千秋平时常说,要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一生都践行着这句话。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靠着勤奋读书,走出了贫困的家乡。大学毕业之后,他原本有机会到湖南相对富裕的地区工作,但是他却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家乡,成为一名老师。

别人问起他原因,他说自己应当为家乡做一些事情,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为了这个目标,他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半辈子,他带出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每一届的学生都对他印象很深刻。

所有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好老师,人们在他身上看不到什么太大的缺点,他是真正的君子。

可是这样一个人偏偏在地震之中丧生,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而死,这令所有人都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人们感慨于他的伟大,但又时常幻想,他如果能够活下来,那该多好。

救援队通知谭千秋家人前去认领尸体的时候,谭千秋妻子还不敢相信,早上的时候,丈夫还好好地出门和妻子道别,还聊到回家之后要给大女儿打个电话,谁知道短短几个小时过去,丈夫已经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最后一课

其实妻子在地震发生之后,听说有个英勇的教师救下了四个学生,便隐约感觉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丈夫。当她到了现场,看到丈夫的血迹已经干涸,她一下子失去了支撑,倒在地上放声大哭。周围的学生们更是悲痛欲绝,他们永远失去了这位好老师。

那天晚上,许多人自发地点起蜡烛,希望蜡烛的光辉能够指引着谭千秋的灵魂回到他的故乡,回到他所思念的人身边。学生们又想起谭千秋为他们上的最后一节课,那节课的题目是《人生的价值》。

好像冥冥之中自有注定,谭千秋最后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了学生们,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在生死面前,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保存自己的生命,但是一个老师的大爱却超越了人性的本能,在灾难降临之际,他主动放弃了自己逃生的机会,把这个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学生们,他对学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某种意义上,他的学生们活下来,便是他生命的延续。

多年之后,原本在地震之中被毁掉的学校已经重新建立起来,学生们也回到了课堂上。在学校的广场外,人们为谭千秋竖立起了一座雕像,作为永久的纪念。每个来到这所学校的人,第一眼看到的都是谭千秋的雕像。

生命已经无法重来,但是精神永不熄灭。那场大地震带给了人们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痛,每当回忆起来当时的一幕幕,人们都心如刀绞。但是,在灾难之中,我们所体会到的,不只是生命的脆弱,还有人性的伟大。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征文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18位用户喜欢。

他是功勋卓著的革命功臣,14岁参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在朝鲜战场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是顽强不屈的生命斗士,18岁重残,以惊人的毅力,实现了生活自理,主动放弃荣军院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建设;他是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带头人,24岁担任村支书,带领群众治山种树,打井修渠,架电办学,一干就是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当时全乡的先进村;他是当代中国的保尔,49岁离职后,以特残多病之躯,创作出版了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这个人就是朱彦夫,一个身体残缺,却又无比健全高大的人!

事迹报告会上的每一个人都给我们展现了朱彦夫的一个侧面:他是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他是永远的战士。他是父老乡亲的贴心人。他是儿女心中的明灯。他是精神高地的坚守者。而这些连起来就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朱彦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苦为乐,朱彦夫创造了人生一个又一个奇迹。

当党支部书记的25年间,他自掏腰包办夜校、自当教员教群众识字,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他兴修水利、平坡造田、种植林果,修路架电、发展农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持特殊家庭每个成员不搞特殊,常常倾已所有接济病困群众。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干部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是要一心为群众着想、为百姓谋福的诺言。无论是在与敌人拼杀的战场,还是与命运搏斗的人生战场,还是与自己较劲亲笔写书,他都是一个永远在厮杀的战士。在他身上散发着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的凛然正气,体现着一个特残军人自强不息、挑战生命极限的精神信念和奋斗历程!

感动之余,我们应该是思考如何向朱彦夫学习,以他为榜样,开始拔高自己人生的高度。我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艰苦创业,不图虚名,不辱使命。我想,我们要像他那样,胸怀远大理想抱负,不畏艰难,勇于拼搏,敢于担当,书写精彩人生。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作文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感动中国》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节目,它给我们讲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那些故事触动我们的心灵,给我们最深处的感动。

在观看的过程中总让我泪流满面。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的事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大家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了他人平凡的付出……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

20__年4月,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小脑胶质瘤,当她得知自己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但她的爸爸骂了她一顿,因为按老家的习俗,死后尸体被解剖是大逆不道。何玥哭了,说:“我希望能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零时10分,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了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有一位是藏族小伙子;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看着何玥的故事,我热泪满眶,我为何玥惋惜,12岁正是花样年华,她却悄然离开;我更敬佩她的勇敢和无私,面对死亡她不但不惧怕,而且在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他人,这样的举动使我敬佩不已,何玥像天使一样飞翔,她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把人间照亮。

就像组委会授予她的颁奖词一样:“何处春江无月明。”我相信,何玥仍活在这个世上,他活在藏族小伙儿身上;她活在所有被他救活的患者身上;她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何玥来过这个世上,但,她不曾开!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3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61位用户喜欢。

1966年秋天,他出生在黑龙江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一个普通农民家中。

家里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

上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懂事的他主动提出不住校,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当时全班52个学生,51个住校,唯独他跑校。

为此,父亲咬牙花100块钱给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供他上学往返。

学校离家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天气好的时候,路都坑坑洼洼的不好走,遇到下雨天,路上积满了黑泥水,连下脚都很困难。

冬天更遭罪,路面结冰,非常滑,为了不迟到,他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去上学。

冬天即使不下雪,他骑车到学校时脸上、脖子上、身上都挂满了白霜,浑身湿透,所以同学们都叫他“小雪人”。

但是,无论天气如何恶劣,不管雨多猛、雪多大,他从未迟到或早退过。

因为初中就读的是农村学校,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英语老师,中考时他的英语考了零分,但他还是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当时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个,他就是其中之一。

上了高中,为了高考英语不拖后腿,他在英语上下足了功夫,就连走路、干活时,都在背英语单词。

如今整个航天员队伍中,属他的英语最出色,大家都叫他“小诸葛”。

为了赚学费,他甚至在高中读书期间短暂辍过学,到附近砖厂打工。

可他始终没办法放弃学业,后来又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

他的高中班主任说,好像一年四季都没有见他穿过新衣服,每天中午带的饭也只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一些咸菜。

1985年,空军在依安县招飞行员,凭借强壮的体魄,他轻松过关。

进入航天员队伍以后,他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神舟五号飞天时,他虽然没有入选任务梯队,但却把专业书籍找出来翻了一遍又一遍,写下了六七十万字心得体会,时刻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

他就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刘伯明。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8位用户喜欢。

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有座广场因一名14岁少年的名字而得名。赖宁,这是在当地家喻户晓的救火少年的名字。31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一直保留着对他的深切怀念。

赖宁1973年出生于四川雅安市石棉县,从小就充满着一股子山里孩子那种冒险劲,山上的石头、野花、小动物,都是他探索未知世界的对象。在他的背包里,永远都会放进一把榔头,遇到奇异的石头,就会敲敲打打。他曾说:“将来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

上学后,赖宁和几个玩伴组成了“金龙探险队”,经常去山上探险寻宝,赖宁就是他们的“头儿”。赖宁儿时的伙伴李林洲说:“赖宁课余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地质、生物、无线电、化学等都在看。所以山上很多石头,他都认识,还带回来给同学看。”由于石棉是火险区,每当发生山火,他们“金龙探险队”的队员都会主动上山去帮助大人灭火。

1988年3月13日,是石棉人不会忘记的日子。当天下午3时左右,山上突然起火,县城周边的森林、卫星接收站和油库都面临巨大危险。赖宁得知火情后,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就和生病在家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一下楼,赖宁就飞快地直奔火场,伙伴们也随后赶到。大家在现场找了一些松枝灭火,但火势非常凶猛,赖宁和他的伙伴们只能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在众人的努力下,火被扑灭了,但当人们第二天上午发现赖宁时,赖宁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勇敢救火英勇牺牲的事迹被广泛传扬。1988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赖宁为革命烈士;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

水火无情,面对危险,内心都会有恐惧。人们呼唤英雄,是因为希望在危机时刻,能有人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每逢节假日,来石棉县赖宁纪念馆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馆内陈列着赖宁的照片,照片中赖宁的脸孔虽带着稚气,但神情坚毅,让人肃然起敬。“赖宁身上有一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这种品德永不过时。”有参观者说。

感动中国罗盛教英雄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55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00位用户喜欢。

提起罗盛教,人们都会想起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个跃入冰窟,为救落水朝鲜少年而牺牲的志愿军战士。

9月17日,第九批8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70多年前,他们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以血肉之躯誓死保卫祖国,罗盛教也在其中。

17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探访了位于湖南省新化县的罗盛教纪念馆。听闻又一批志愿军遗骸归国,罗盛教的弟媳陈纯老人几度哽咽道:“70多年了,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英魂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他永远活在中朝人民心中”

17日早晨,一缕阳光透过云雾洒向新化县城,资江河畔的罗盛教纪念馆庄严肃穆,不时有人进馆参观,缅怀先烈。“罗盛教烈士的事迹,在新化县早已是家喻户晓,代代相传。”当地群众向极目新闻记者说道。

1985年4月22日,在罗盛教烈士诞辰54周年之际,罗盛教纪念馆落成开馆。纪念馆展厅内,一幅幅图片、一行行文字,讲述着罗盛教不平凡的一生。

1931年,罗盛教出生在新化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11岁才上小学。新中国成立后,罗盛教报名参军,被送到湘西军政干校学习。

1950年,罗盛教被调到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之后分配到47军141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参加湘西剿匪。1951年,罗盛教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1952年1月2日清晨,因勇救不慎掉入冰窟的朝鲜少年崔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1岁。

“纪念馆开馆的第一天,我还在读小学四年级,当天我戴着红领巾在罗盛教烈士雕像前献花,敬礼。” 纪念馆馆长张树全是听着罗盛教烈士的故事长大的,如今成为罗盛教烈士事迹的传播者。“罗盛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张树全说,70多年前,罗盛教牺牲在朝鲜,但他永远活在中朝人民心中。

“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

罗盛教跳进冰窟勇救落水少年不幸牺牲的感人事迹,迅速传遍全朝鲜,朝鲜为其进行了国葬。从此,长眠于他为之战斗的第二故乡,永远陪伴在朝鲜人民身边。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表彰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称号。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罗盛教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获救朝鲜少年的家乡石田里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

罗盛教牺牲了,但祖国从未忘记他,中国人民从未忘记他。2019年9月,罗盛教的弟媳、年过七旬的陈纯走进人民大会堂,领取国家授予罗盛教烈士的“最美奋斗者”荣誉奖章。

17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在纪念馆见到了陈纯老人。听闻又一批志愿军遗骸归国,已过古稀之年的陈纯老人几度哽咽,“70多年了,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英魂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强大了,没有忘记他们。”

“罗盛教牺牲了,但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他身后也涌现出了更多的‘罗盛教’。”陈纯说。

“讲好英雄的故事是责任”

英雄,不能淡忘,历史,常写常新。2021年,新化县知名作家、教师袁杰伟发表了一篇3万多字的报告文学。

“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新时代下如何向青年学生讲述罗盛教烈士的故事,讲好志愿军故事,我一直在思考。” 袁杰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撰写3万多字的报告文学过程中,他认为罗盛教烈士的事迹就体现在“热爱”两个字,热爱祖国,方能保家卫国,热爱生命,才会飞身跃入冰窟勇救朝鲜少年,这正是当代青年学生需要学习的。

在探访中,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罗盛教纪念馆已是闻名全国的“红色旅游”打卡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罗盛教是新化人的骄傲,讲好英雄的故事是我们的责任。”张树全表示,他们也在积极地探索,创新方法,积极拥抱互联网,不仅要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罗盛教,更要向全国人民讲好千千万万志愿军的故事。

感动中国王进喜英雄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4位用户喜欢。

“铁人”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感人的是王进喜不顾一切为我们挖石油,在我们中国石油短暂的局面,他以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之中。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们到大庆参加石油大战会,到达萨尔图车站,下了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而是询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记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出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面对极端困难和恶劣的环境,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竖立在荒原上。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王进喜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就50多吨,保证按时开钻。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过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

我看了这一段,王进喜只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们祖国有多少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为国出力,不怕牺牲自己的身体,他不怕苦不怕累,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国为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党的阳光下,我们要像王进喜一样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感动中国英雄事迹2022(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