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4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那是一双有力的手,搀扶着患者越过心灵的沼泽地,带给他们摆脱病魔的勇气和一份生存的基本需要。那一身素白的衣裳,用朴素而圣洁的形象,奉献着自己伟大的事业,诠释着职业特有的内涵。那是一颗炽烈的心,在繁星的夜空中闪烁着光芒,紧紧把握着生命轮回的航舵,在苍穹里蕴藏着无数个故事。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措手不及。然而各地的医护人员不远千里冒着生命危险来驰援武汉。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据了解,2003年“非典”爆发时,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经长期努力抗击了非典。2020年1月18日,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最高级别专家组组长。84岁的他在深圳连夜抢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后,便乘坐高铁返回广州参加相关会议。在此之后,他就通知助手帮他收拾行囊赶往武汉。疫情爆发后,他一边建议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而另一边自己却前往抗疫前线……近日来,他实地了解疫情,参加新闻发布会,慰问患者病情并鼓励他们。此时的他就像是一把火炬,晚年也不忘散发余热!
他每天的工作行程也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不管自己整日奔波多么劳累,也不停下脚歇息;不管自己多么想念家人,为了大家的安宁也与家人暂时挥泪分别;尽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举步维艰,也不说一声苦,道一声累,依然砥砺前行。医者仁心,可歌可泣!
在这次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王迎莉一家三口都在战“疫”第一线。她在武汉,丈夫王志方在大连,儿子在北京。在这个春节里,本可以团聚的他们,面对疫情时选择逆行而上,把后背留给了家人。54岁的她,每天要工作八个小时,四小时一轮换。穿上笨重的防护服,要为重症患者吸痰、翻身、叩背,还要写特护记录等。工作时,因为上厕所不方便,连水都不敢多喝。每天汗水都湿透着衣背,但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管这对于54岁的她来说是在超负荷工作,但她还是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把自己最大的欢乐和力量奉献于他人……
然而,如此坚强的他们,背后也隐藏着人们看不到的艰辛。当他们脱下白大褂,也与我们常人一样。他们是白衣天使的同时,也是父母、是孩子、是妻子、是丈夫。他们为了更好地工作,为了方便穿脱防护服,尽量减少感染别人和自己被感染的机会,不惜剪掉自己心爱的长发。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将使命扛在自己的平凡之躯,然后依然前行,为身后的亿万名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但他们的亲人,却无法将担忧放下。
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有难以割舍的亲人。可总有一群人,从未忘记自己的誓言“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始终是你的大后方”。而站在最前线的他们,不幸被病毒感染,虽然病毒侵袭着身体,但他们却依旧有着医护人员的信念与铁骨!
他们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他们逆行时的背影,感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他们讲述的每一句话语,都激励着我们战胜病魔的信心。这样的他们,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民之心,有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有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有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不畏艰难的勇气!他们众志成城,那大爱无疆,重德敬业的品格;可歌可泣,公而忘私的精神;“利不苟就”的信念,“害不苟去”的坚持;他们不仅医术精湛,同时也具备一颗仁爱之心。他们恪尽职守,赋予生命光芒,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3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92位用户喜欢。
小孔是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一名90后男护士,在精神科这个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已经工作5年了,因为这次疫情,让他更加认识到精神科护理岗位有多重要,他有责任守护好每一位精神障碍患者。他庆幸自己是一名精神科护士,可以在疫情期间进入防控一线,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当病区工作群里的信息一出,小孔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有幸成为第一批进入全封闭病区的医护人员。做完进病区前的一系列健康查体后,立马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病区工作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有点无从下手,因为在这期间,我们的保洁员和送餐员不能进入病区,他开始转变角色临时充当发饭员和保洁员,在看护病人吃完饭后,开始打扫卫生,清理用餐垃圾及污水,再把垃圾桶推到电梯间。病房里每日消毒,从门把手,走廊扶手,餐桌,地面消毒到厕所里的刷洗工作,事无巨细,全面保障病区安全。封闭期间,保证每个患者的个人卫生、精神面貌,他又临时充当了托尼老师,每周三为患者剪指甲,刮胡子,他脱下护士服换上托尼装,用平时给儿子理发练出的技术,为患者剪出一个“精神小伙”的发型!医院食堂每天给我们提供新鲜的水果和牛奶,医护人员大部分都分给了患者。疫情期间,他们的亲人不能来院探视,心灵上已经备受煎熬,希望这些载满爱意的水果能温暖他们的心。面对病区里一个个恐慌患者,小孔每天陪他们一起看新闻了解疫情的进展,告诉他们,医院防控措施到位,待在病区很安全,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维持好病区的良好秩序。随着疫情的控制,家属们也不时地打电话询问患者病情,期待早日探视。个别患者有时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于是小孔主动跟他们交流,做好心理辅导,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能满足的合理要求尽量做到,稳定他们的情绪。封闭管理期间每个工作人员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三八班人员更是一天上两个班,但是没有一个人掉链子,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这次疫情让他们凝聚在了一起,同吃同住,有了更多的相处机会,在共事中又增添了一家人亲情的氛围!
第一批的两周抗疫,在忙忙碌碌中很快接近尾声,再报第二批时小孔打电话和家里人商量想继续奋斗在一线,他们都很支持他的工作。于是他向护士长申请继续战斗,继续充当护理员、保洁员、理发师、维修工多个角色,疫情不退他不退!从来没有离开家人这么长时间,他很感谢家人能够支持工作,能够成为儿子的榜样!
35天的封闭隔离工作,和病人一起生活,护理了140余名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可以想象在封闭区管理的难度,通过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病区工作井然有序,患者们也非常配合工作,爱护自己的“家”,保障了他们的安全和治疗,小孔感觉很欣慰,为自己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经过这场疫情的封闭洗礼,小孔感觉责任更大了,又成长了许多,作为一名精神科男护士,他为他的职业感到光荣和自豪!更加坚信自己当初做一名男护士的正确选择。他表示,会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很感谢疫情防控期间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爱护,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小孔和他的同事们会继续努力,期待春暖花开!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20--年,她为了与在乡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新华网贵阳5月1日电(“中国网事”记者王橙澄、潘林青)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钟晶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69个字,有2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60位用户喜欢。
在从东海之滨的大上海,到西部玛曲大草原,当年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任岁月雕刻成了沧桑的西北老汉——__默默扎根草原42年,为当地藏族群众看病送药,与藏族同胞结下深情厚谊,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作“好曼巴”(曼巴,藏语“医生”之意)。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当时毕业后填报志愿,我没写具体地方,只写了两行字——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42年后,__对自己年轻时的抉择依旧无怨无悔。
1968年,24岁的__在上海医科大学完成6年学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工作。拿到了派遣证,他还不知道甘南在哪里。“从兰州到甘南一路大雪,汽车开了两天才到合作镇。”__回忆说,当时怎么也没有料到,甘南的天气会如此寒冷,上海人穿的棉衣到这就毫无作用了,“一路上冷得实在不行了,就跳一跳,搓搓手。”
在许多人眼里,草原上有蓝天白云,有牛羊成群,甚至还有美丽的姑娘,是个“罗曼蒂克”的地方。
然而,只有亲历者才知道甘南草原的另一面:高寒,缺氧,还有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的饮食习惯和居住条件。
到达合作镇参加劳动一段时期后,领导见__不适应牧区生活,打算派他到甘南条件最好的迭部农区工作。不料,__却不同意:“我说了要报效祖国,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要看做得怎么样。”他主动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为群众服务。最后,数番辗转,__来到玛曲县阿万仓乡。
“牧民对我就像亲人一样。”
在阿万仓乡,许多人并不知道__这个名字,但只要说到大脚“曼巴”,牧民们就会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他是个好“曼巴”。
阿万仓乡距离玛曲县城50多公里,绝大多数居民是藏族牧民。__刚去的时候,这里还没有通公路,只有一片茫茫草原,通行靠骑马或徒步。到达乡中心卫生院,眼前的情景让__大吃一惊:两间破旧的土坯房,最贵的医疗设备是血压计,药品奇缺,得用牦牛到县城去驮。
语言不通成为诊疗的巨大障碍。__只好在本子上把一些看病时常问的话用汉语音译成藏语,然后背下来,连说带比划,试着与前来看病的牧民交流。不到半个月,笨办法奏效,__能独立看病了。
“那时候,很多病在大医院可治好,但在草原上可能就是死路一条。我们只能尽力而为。”__说。
牧民加白回忆,1973年,他的舅舅阑尾炎发作被送到阿万仓卫生院。“当时我们不懂什么叫阑尾炎,只知道是肚子疼。听大脚‘曼巴’说要动手术,都吓坏了。” 经耐心解释劝说,__成功为病人做了手术。
“这可是阿万仓历史上第一例阑尾手术!”加白说。
这次成功的手术,让牧民们记住了这个穿45码鞋的大脚“曼巴”。
直至1990年被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整整20年间,__的足迹遍布阿万仓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他多次在牧民帐篷中救死扶伤: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实施胎盘剥离术,在夏窝子(夏季放牧点)抢救患肺炎心衰的新生儿,为病人做肛瘘手术,从死神手里夺回患急性高原肺水肿牧民的生命……__戏称自己是全科大夫,“什么病都得看啊!”
“不管走到哪,都有藏族同胞给我驱赶狗群,热情拉我到帐篷里喝酥油茶、吃羊肉,晚上怕我冻着,还给我盖上厚厚的牛羊皮……牧民对我就像亲人一样。”__动情地说。
“草原就是我的家!”
2003年,__退休了,但他依然积极乐观,爱说爱笑,时而表现出孩子般的俏皮。
当年,__娶了自己的“学生”、藏族女护士凯嫪为妻,在草原上安了家。
如今,老两口就住在玛曲县医院后面,小院里有一个很小的花园,种着些不知名的花草。走进屋里,一大间房子辟为客厅、书房、卧室,中间都只隔一门帘。书房里挂满了画和照片,大部分内容是草原、白云、牦牛、藏族妇女、孩子。__指着一张照片说,上面的美丽藏族女子就是自己的妻子凯嫪,两个孩子是自己的儿子。说着,老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如今,__的两个儿子继承父志,先后来到父亲倾注了十几年心血的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他唯一的女儿其美则嫁给了阿万仓一位牧民,留在了草原上。
早在1988年,__就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母校也没忘记他,2009年12月21日,校领导亲自为他颁发了“校长奖”。
面对荣誉,__淡然一笑,“我觉得一个医生治好病人是理所应当的,没必要夸奖我、感谢我。”
当年跟__同来甘南的4名同学,后来都陆续回了上海。留下来的,只有他一个。__有好几次机会可以回到老家上海,他都放弃了。
“其实我一直想念上海!前些年还觉得没回去有些遗憾,如今想通了,草原就是我的家。我要一直留在这里,还可以发挥余热,为藏族群众治病送药,直到心脏停止跳动。”__平静地说。
望着老人烙有高原红的清癯面庞,听着那带有浓浓上海口音的话语,不由让人联想起草原上随处可见的格桑花,平凡得令人感动!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我收看了《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在获奖的每位医生背后都隐藏着感人的故事,这深深触动着我,让我情绪波1653澜起伏,细细品味着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故事。一个95岁的老人,张金哲,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有着显著的社会地位和荣誉面前,显得很平淡。依旧每天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授人以渔,带着疲惫和多病的身体,以患者为朋友,让千万家庭重获开心的笑容。
詹红教授,一个没有日夜概念的女人。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急诊科,豁达的胸襟,坚定不移的敬业精神让我肃然起敬。社区医生严正,和乡村医生次仁班觉、驳克乃·开肯都是在极其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奋斗在恶劣的老、少、边、贫地区。用他们一颗真诚的心,仁慈、美丽的举止谱写了生命之歌。生动诠译和实践了治病救人的奉献精神。次仁班觉六代免费行医,138年的坚持,始终免费看病,让西藏的同胞亲切的称为“聂荣草原最温暖的太阳”。这是人性和生命的壮曲,让人内心深处除了感动,还有深深地震动。
乡村医生承担着为农民兄弟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是最贴近基层以大众的生命守护者。多少年来,他们扎根田野,服务基层,以朴素的情怀、高尚的品格,为发展农村及偏远山区的卫生事业和保护农民、牧民的健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向他们致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由于我也是从事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要以他们那颗火热的心为榜样,用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帮助身边可以帮助的人。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始终以为病人服务为准则,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淡泊明志,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孤单,时时刻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耳旁响起了贾文青医生那句“别哭,我最爱的人”的歌声,她临终捐出了眼角膜,把张卫达医生的“大爱无疆”实现的淋漓尽致。中国援非医疗队、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有着瞬间的辉煌,那就是永恒。有绵恒坚持的60年,那就是执着。感谢同行谱写的一首首生命之歌,树立了一支支标杆。在今后,我要学习他们,坚持忘我的敬业精神,让我的工作里也珍藏着那51把钥匙。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6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70位用户喜欢。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人生譬朝露,当把奋斗的担当和情怀、干劲融进时间的分秒里,让一径长途温暖可人,让时间“开花结果”。
以“重任千钧唯担当”的坚定勇显身手。
国际形势云谲波诡,“内忧外患”。2019年历经中美贸易战、宜宾大地震等大事难事,以及正在经历新冠状病毒防疫阻击战,以及2020年的脱贫攻坚收官战。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困难和考验面前要敢于担当。担当就是责任,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面对危机和困难要挺身而出,坚持党的原则、事业、人民利益第一;对工作要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好比滚石上山,船到中流击水。___总书记强调:“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我们当与时俱进,以是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以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为目标导向,做人民的主心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努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以“立己达人”的情怀造福人民。
曾年过六旬的钟南山院士抗战在非典一线。今已过八旬的钟南山院士依然不惧疫情,抗战在新型冠状病毒一线。《论语·雍也》写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钟院士如是,用毕生所学奉献与这个时代和国家。___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心无百姓莫为官,手握公权,就要为民办事。新时代的干部当如钟院士。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一锤一锤钉钉子的求真务实精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功,锻造担当的“金刚钻”;多做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干事创业。
新中国成立七十一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以“不畏艰难创奇迹,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毅笃行,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政贵有恒,久久为功。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干事创业非一朝之功,需水滴石穿的不懈与执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关口。新时代干部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立足当下,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打好基础;着眼长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严明责任。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争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弄潮儿”!
___总书记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让我们把奋斗融于担当和情怀、干劲,与时间赛跑、与历史并进,让时间“开花结果”!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6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庚子鼠年刚刚开启,我们就遇上了一个大难题——疫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们宅在了家里;在这一段独处的时光里,我有很多独特的收获。每天都关注着疫情的变化,被战斗在防控疫情一线的科学家、医生、解放军,以及所有为此付出努力的人们所感动。正是因为他们——最美的逆行者的无私付出,我们才心怀无比坚定的必胜信念。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无比残酷,但爱从没有缺席。
这次疫情,我见证了中国这头雄狮的浑厚实力,见证了中国的惊人速度——一小时,武汉天河机场完成二十余吨医用物资装卸交付;一天,一千五百余万个口罩被加急生产;六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余名医疗队员集结湖北;九天,推出十七款快速检测试剂盒;十天,七千多人决战,一座火神山医院建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提前一分钟行动,就能提前一分钟遏制疫情,提前一分钟抵达,就能提前一分钟带来平安。中国速度,是天生不向困难低头的倔强;中国速度,是患难与共,众志成城的信仰;中国速度,源于每一个为挽救生命奔走的人;中国速度,来自所有笃定前行的中国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武汉,为中国,为共同的命运,我们砥砺前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为了爱,为了责任,逆流而上,无私付出。早在2003年“非典”病毒期间,我们便认识了一个“传奇级别”的人物——钟南山爷爷。如今,他已经八十四岁高龄,却仍然奔赴前线,与病魔做斗争。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专业的意见,在专业人士中,首屈一指的,毫无疑问就是钟南山爷爷,人们更期望从他口中听到最权威的信息和判断。1月28日,钟南山爷爷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流泪了。
他说:“我有一个学生,他提供了一个信息,他说他听到到武汉老百姓一起唱国歌,他很感动。”八十四岁的他哽咽了,双唇紧闭,鼻子抽搐了一下,透过眼镜,我们都能看到他眼角的泪花。半晌,他接着说:“所以,这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事情都能解决,武汉本来说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有全国,有大家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因为他很清楚,这意味着的重大牺牲和代价。1月18日傍晚,他义无反顾,逆行而上,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坐在高铁餐桌上,满脸倦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便是最美逆行者的品质。是他,第一次对外披露了有武汉医生受到感染,病毒已经出现了人传人的迹象。是他,制定了后来一系列的重大措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时再犹豫、再迟疑,后果会是什么?毫无疑问,他是个“英雄”!
在战斗的最前方,那是英雄诞生的地方。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医护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逆流而上,用他们坚守去诠释大无畏的精神!这次疫情,使我每天都在感动,我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时代使命,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打磨自己,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加油各国的同胞们!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春意盎然的春天!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1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54位用户喜欢。
偶然一次机会,在家收看了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15年度《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颁奖典礼运用小片+访谈+ 献奖的方式。通过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一段段真情的流露,展示了“最美医生”们的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境界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看到他们的事迹,给予我满满的感动和激励。
就像主持人说的:大爱,不止是无私,更是怀寄天下黎民苍生的守护;生命,不止是珍贵,更是衡量人心的标准。出现在颁奖典礼上的“最美医生”中,既有96岁高龄仍坚持在一线义务坐诊的眼科专家张效房;也有独自坚守偏僻山乡40余年,服务方圆几百公里的藏族医生占玛泽仁;也有从医67年、见证我国艾滋病防治历程的新中国首批留苏女博士陈菊梅等等,虽然很惭愧我已记不清有些最美医生的名字和事迹,但是铭记着同为医务工作者,同样被人们称为是白衣天使,他们却一直在坚持他们的梦想,做着同行不愿意做的事,那不是一句口号,一时热情就能完成的壮举,那需要一份默默的付出,需要一份真诚的爱,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个又一个故事在传达的不是英雄般伟岸的形象,而是把这些故事汇聚成一个道理:能看到自己为病人创造出的笑脸和幸福,能够亲手再救一个人就足够了。记得主持人问张效房老专家:“张老,在您眼里,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张老笑着说:“病人说你是好医生,那你就是好医生,”是的!病人的认可和微笑才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不管行医道路多么艰巨,行医条件多么艰苦,“最美医生”他们怀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一种对生命不离不弃的执着情怀,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生动内涵,勾画出白衣天使的大爱形象。“寻找最美医生”首次将“最美医生”的称号授予创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第一个艾滋病专业护理团队的护士长杜丽群,她和她的团队在艾滋病的搏斗中,用医者之爱温暖每一个患者,给身处绝望与黑暗的病人带来了希望,用自己的光和热给每一个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奇迹,看到特别的感动。
救死扶伤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看到他们,给予了我很大的鼓舞,感觉有一种力量在血液里涌动,让我浑身充满力量和动力,我要学习他们的坚持,学习他们的忘我,学习他们的无怨无悔,哪怕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会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普普通通的小事做起。其实,他们做的事是那么平凡,然而只有真实的平凡才显得伟大,很多“最美医生”在基层,他们克服了严寒、冰雪、高原缺氧、交通闭塞等卑劣的自然条件,在基层第一线,用朴素的情怀,高尚的品质谱写出最美人性和生命的赞歌。
看完典礼后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我也在思考自己,是否在自己岗位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否在取舍之间真的做到了问心无愧?是否在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时心中不会疑虑?是否真的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去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我想《寻找最美医生》留给我们的除了感动和敬佩应该还有思考!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5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03位用户喜欢。
2019年12月,当人们正沉浸在将要迎接新年的喜悦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袭击了整个中国,令人猝不及防。
当得知这种病毒可以人传人时,人们显得更加恐慌。由于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的紧缺,疫情愈加严重,看着新闻地图上不断变红的区域,所有人都绷紧神经,焦急万分。
然而,在这危急关头,武汉封城了。封城不等于封锁爱,武汉并不是在孤军奋战,从中国的各个地方,涌现出一群群逆行者,他们挺身而出,用生命做赌注,不计报酬,不计生死,毅然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他们义无反顾,坚决冲在防“疫”第一线。他们就是“白衣天使”——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在他们当中,有孩子才一岁多的母亲,尽管她有千万个不舍,但它依然选择加入了逆行者的行列;也有放弃好不容易能和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坚定地交上了请“战”书;还有为了不使家人担心,甚至连自己最亲的人都没有告知,默默加入了奔赴一线的大军之中!
随着病人的不断叠加,传染性极强的危重病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各个医疗机构这个“战场”的环境,也愈发变得恶劣。为了更好、更快地救治病人,他们不得不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医护人员感染病毒而倒下。然而,我们的“白衣天使”并没有害怕,并没有退缩,并没有放弃,泪水模糊了护目镜,汗水浸湿了衣背,可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他们忘记了吃饭,减少了休息,夜以继日地奋斗着!
你瞧,当他们摘下口罩,脸被勒出深深的印痕,那是刻苦的象征!当他们摘下手套,那双因长时间戴手套起了疹子的双手,那是努力的代表!当他们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已经湿透,一拧,滴下水,那是爱的源泉!我们说他们伟大,他们永远也不会承认,他们只会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本职,怎么会是伟大呢?”
但是,我认为,他们就是最伟大的!
当我们开心吃着年夜饭时,他们,在奋战;当我们捧腹着看春晚时,他们,在奋战;当我们害怕宅在家中时,他们,依旧在奋战……他们日日战,夜夜战,不论白天与黑夜,不论时间长与短,他们永远在一线为控制疫情拼搏着!正是因为有他们,疫情才得以控制,在最近的7天里,新增病例不断减少,治愈病例不断增多。
加油!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医护人员!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逆行者!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5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因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已经持续了两个多礼拜了,一开始根本就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总意味是小病,自然会好,妻子几次催促去医院看看,就千方百计地找理由推托,只让她去平安堂药房买点药吃吃,随便应付一下,酒照喝,歌照唱,应酬不暇,因此一直没有好转,并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现在严重得连吞咽都困难,让妻子心疼不已。在妻子的“唠叨”之下,终于下决心去医院找医生看看。
昨天上午九点,安排好工作,妻子专门补休,陪着我各骑一辆单车,到市中医院看病。接连几天阴雨,昨天雨止了,久违的春阳,暖暖的普照着大地,树梢、花瓣都蒙上一层暖暖的春晖,春风吹拂着绿油油的秧苗,掀起阵阵波浪,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被连日的春雨冲刷得异常洁净,一尘不染,空气是如此的清新,沁人肺腑,阳光下的春天,景色如画。虽因喉咙疼痛,不能多说话,但沐浴着暖暖的春阳和和煦的春风,眼前是怡人的春色,耳边是妻子的柔柔絮语,生活如此美好,怎不让我们眷恋和热爱。
妻子找了一个熟悉的医生给我看,经过诊断,咽喉充血,声带肿胀,幸好就诊及时,否则再拖下去,严重得会出现失声,听了让我都吓了一跳,更何况是在旁的妻子,早已心疼得连连埋怨。医生千叮咛万嘱咐,禁烟,禁酒,禁辛辣、烧烤、油炸等食物,多喝水、少说话、静养休息。禁烟没有问题,我本来就不抽烟,禁辛辣、烧烤、油炸等食物也好办,我的饮食习惯偏清淡,禁酒,让我有点为难,虽说我没有酒瘾,但因工作、朋友的关系,并时应酬还是挺多的,这两天金都西江月物业经理小吴就要调回杭州,朋友同行都为他宴请送行,喝酒自然避免不了。还有少说话,静养休息对我来说,更是奢侈,小区物业,本来就很烦琐,早接到通知,
20日后我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小区正抓紧进行绿化修剪、环境整治,一大堆工作还等着我去安排,怎么可能有时间休息呢?
在旁的妻子,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少了你地球就不会转了?只有把病治好,才能更好地工作,你就给我安心休息。”说的也在理,工作嘛,是要靠大家做的。于是我就乖乖的听从妻子安排,吃药、吊针、打电话请假。吊完针后,回家妻子煮了清淡的稀饭,烧了可口的菜肴,买来新鲜的西瓜,并削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碗里,用牙签插着,让我好吃一点,并在一旁监督着我躺到床上休息。妻子那“野蛮强横”的关心,让我心中感到暖暖的爱意。果然今天早上一醒来,病情大有好转,喉咙没有那么痛了,相信再经过一天的休养,明天就可以上班了。
经过这次生病,心中感触万分,家有贤妻是个宝,千金万银咱不换。我以前曾戏谑地说过:“父母的饭,是站着吃;子女的饭,是跪着吃,唯有老公的饭,才能安心地坐着吃。”有很多人不理解,都说子女最重要,父母最重要,他们才是第一位,老婆只能是第二位,从血液上这样说,也许有一定的道理,毕竟父母子女和我们流着同样的血,但他们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谁和你相濡以沫?是谁陪你白头到老?就算是你的子女,那也是你和她爱情的结晶。父母虽亲,他们只能陪我们走一程,等我们老了,他们已经不在了。子女虽孝,但他们有他们的事业,有他们的子女,更何况俗话说“久病床上无孝子”。只有你的老婆,和你一生一世相随,祸福与共,生死相依。“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当你生病时,是她陪你,衣不解带,端尿喂饭;当你年迈时,是你和她,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这时,我想起了我老妈说过的一段话,那还是在十年前,她装心脏起博器住院,白天她坚持要让我老爸陪护,只有晚上才让我们替换,我们心痛老爸,担心老爸年迈身体吃不消,老妈说:“我也担心,但我需要他,那怕他只是坐在我面前,听得见他的声音,手握着他的手,心就会安,子女虽好,但无法替代。”老妈的这席话,让我震撼,但更让我感动,老伴老伴老来的伴。平时常常“欺负”老爸的老妈,一直是这样的爱着老爸,原来在她的心中,老爸的位置永远要比我们重得多。感慨之余,是更深的体会,而通过这次的生病,体会更深。平时我常开玩笑地对妻子说,以前好羡慕医院里有个认识的人,生病特别是挂吊针时,可以安静地躲在病房里挂,无须坐在拥挤噪杂的急诊大厅,现在好不容易娶了个护士,可身体却一点也不生病,丝毫没有机会让我“享受”这份“温馨”。所以,当妻子亲自为我打吊针挂盐水时,平时十分怕痛的我,竟温顺得像一只绵羊,任由妻子把针管插进我纤细的静脉里,心中却是一股暖暖的温馨。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对老婆好一点,“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一生我们能够在一起,那是缘分,原本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就是因为那一次回眸,成为终生厮守,需要珍惜!世界上最浪漫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多少山盟海誓,敌不过相濡以沫;多少风花雪月,抵不过平淡似水。当我们银丝飞舞,步履蹒跚时,我们的手,依然相牵;我们的心,紧紧相贴。遥看夕阳落下山巅,晚霞染红西天,杨柳轻吻江水,浪花泛着金波,鸟鸣林梢,渔歌晚唱,风拂银丝,心藏爱意,夕阳把我们相互搀扶的影子,映得好长好长……
我们一定要温柔地对待和我们同甘共苦的爱人,温柔地对待一起走过的缘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这才是老夫老妻。
今天是“护士节”,没有什么礼物送给妻子,就在空间里写下此文,表达心中对妻子的爱恋,并祝妻子及天下所有的“白衣护士” 节日快乐!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4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我是一名普通的眼科护士,以饱满的热情、悉心的护理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温暖和爱心。我对工作、对病人认真负责的行动,赢得了病人、家属及各级领导的赞誉,先后获得了
“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我爱岗敬业、关心集体、关心同事、关心病人、是医生的好帮手,是护士长的好助手,是护士姐妹们的好榜样,更是病人及家属的守护天使。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如今我在眼科护士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九个年头了,虽然只是众多医务人员中平凡的一位,但我深爱着我的职业。用真诚、爱心、书写着平凡而又光彩的人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病人的信赖。从他们的笑容里,我读懂了奉献的乐趣,在付出劳动的同时奉献着爱心,使我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内涵。
眼科是个专科性很强的科室,病人大多数年龄大、视力不好、听力较差,病种多而且复杂,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技术。要做一名好护士,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打针、发药、点眼、执行医嘱,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我认真学习眼科各项护理操作,能熟炼指导病人配合眼科各项检查仪器的检查,同时熟炼配合医生完成准分子激光手术、睑内翻、胬肉、白内障等手术,并做好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健康教育指导,缓解了病人的恐惧心理,病人得到了专业护理,受到了病人的好评。
眼科患者住院时间短,病床周转快,要求护士应变能力强,熟悉眼科专业知识,工作效率高、速度快,而又谨慎入微。如术前准备应区分清楚左眼或右眼、缩瞳或散瞳,越是细节的事情越容易被疏忽,则越容易酿成大错,所以我们眼科护士一定要有严格的行为准则,并积极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容不得一粒沙子,作为一名眼科护士,更要多一份责任与细心。我每天都以最美丽的微笑、最亲切的言语、最体贴的护理、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来面对病人。每天早上来到病房,首先向每一位病人问好:“早上好!”,“昨天晚上您睡的好吗?”,“今天您感觉好些了吗?”每天下班前,我会再次来到病房看望病人,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问问他们今天感觉如何,一句句简单的问候拉近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使病人体会到了医患之间的平等和亲切,护患之间也架起了一座座心灵的桥梁。
朋友曾经问我:护士工作又苦又累,压力大,考试多,你为什么不趁年轻改行?是的,我也曾经思索彷徨过。可是我更愿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更愿意做一名健康的守护者。我相信,只要心中深藏着一种精神、坚持着一份信念,不断学习,勤奋工作,病人终究会理解我们的工作,配合我们的工作,从而早日恢复健康。看到我在病房里忙碌穿梭,有好几个病人家属都问:你今天累坏了吧?我说:不累呀。我知道,病人是真的关心我累不累。正因为这种关心,我才不会觉得累,体力上虽然是有点累,但我精神上是愉悦的,因为我觉得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病人康复出院时,伸出感激之手,我真切地体会到用心付出和奉献后,收获的自豪和满足。
这就是我平凡的护理工作----既重复,又崭新,既有常规的护理工作,又有病人病种病情的千变万化。这份工作具朴实性、也有挑战性,从我对这份工作的陌生、了解、熟悉到熟练,我内心也开始了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我知道选择了护士就是选择了奉献。把苦、累、脏、怨留给自己,将快乐、安康送给病人,用自己的爱心、诚心、细心换回病人的舒心、放心、安心。作为一名护士,我认真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多年来,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计较个人得失,勤勤恳恳、洁身端行、爱岗敬业,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正能量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我以爱心、耐心、关心、责任心为职业准则,把关心、奉献、仁慈、同情送给患者。
成绩已属过去,在荣誉、在光环面前我会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完善自己,我将以奉献为宗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切实履行关爱生命,维护健康的专业职责,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爱岗敬业的精神,用满腔的真情感动每一位患者的心灵,做一个敬业、无私、优秀的眼科护士。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15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心系病人,尽心尽力
在手术室工作时,一天晚上6时多,刚下班到家的林姗姗正准备吃饭时,手术室的值班护士急匆匆地打来电话说一个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孕妇病情危重,她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连忙赶回手术室,产妇于晚上7时进行手术,由于病情恶化,患者出现昏迷,经积极抢救,直至凌晨1点多患者病情才开始渐趋稳定下来。本来不是值班人员的她可以回家休息的,而她没有回家休息,留下来与值班护士一起守护病人,因为她想到,产妇仍然在手术室观察,即使她回家了,心里想的仍是病人,是睡不着觉的。早上6时多,产妇终于醒了过来,此时此刻,她与同事们在工作岗位上已经整整奋战了24小时。产妇的苏醒让她紧张的神经一下子松懈了下来,饥饿和疲困像潮水般向她涌过来,这时的她才发觉自己连睁开眼的力气都没有了。当患者流着泪并用微弱的声音对她说:“谢谢你们”时,她心里乐了,看着患者幸福的泪花,她觉得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她忙用手拭去患者眼角的泪水,也高兴地对她说:“不用谢,你醒来了,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安慰”。
洞悉病人的心理,为病人排忧解难
后来,林姗姗调到了爱婴区,刚由手术室调到爱婴区病房时,每天晨交班后,她都要下到每个病房,与病人和家属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除了查找护理工作的不足以便整改的同时,也要观察病人的心理,力所能及地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一天上午,当她进入一个hiv产妇的病房时,见到产妇疲惫地躺在床上,而婴儿正在她身边甜睡。林姗姗轻轻地问她,“您吃早餐了吗?”,她没回答,林姗姗以为她是没听到,就再说“家人送早餐来了吗?”,她支支吾吾地说:“还没”。通过与她深入的交流,原来她的丈夫从她入院至产后都不曾来过,于是林姗姗到医院饭堂给她打了一个午饭并打电话给她丈夫,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她的丈夫同意过来陪,而下午他也真的过来了。这让林姗姗很欣慰。从此以后,每天晨间查房,与产妇耐心的交流,及时发现她们的思想动态,力所能及地为她们排忧解难成为林姗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之所以大家会赞扬她,是因为林姗姗对每一个患者都会全心全意,不管富贵贫贱。
尊重病人的权益,站在病人的角度与病人进行沟通
-年8月,正值产妇分娩高峰期,只有50张床位的病房,持续每天住着60多名孕产妇,林姗姗与同事们一起,一边忙碌地进行母婴护理,一边不断地合理安排床位。一天早上,一个护士拿着一张住院清单情绪有点委屈地对她说:“护长,这床的家属要求住单房,如果不给就不结账,现在他要求你去向他作解释。”经了解,这位产妇刚进病房时是单房,但当班护士已与她说清楚,当病房不够周转时会在房内加床,当时她是同意的,而到了下夜由于分娩较多,当班护士把一个产妇安排进去时,她们一家人就不高兴了。于是林姗姗就放下手上的工作,来到病房,先对刚回房的产妇说:“早上好,吃过早餐了吧,病房有点挤罗。”产妇微笑地说没关系,接着她又来到先前进来的产妇床边说“不好意思,晚上可能睡不好吧,由于产妇较多,昨晚连续在3个病房加了床,本来你想住单房的,现在恐怕不能满足你啊,这个病房确实窄了点,要你辛苦几天啊…”,产妇的丈夫有点不好意思说:“没事,由于昨晚一夜没睡好,心情不太好,早上不应该向那个护士发火,对不起。”林姗姗说:“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想着病人都是对的,任何时候都应以诚相待
一天,当林姗姗正在核对出院收费时,一位先生走过来,语气有点粗“护士,收费怎样?”见他手里拿着一张每日费用清单,林姗姗说:“请问有什么事?” “我说收费怎样,你不懂?”“是对住院收费不明白吗,有什么疑问我向你解释一下”,他用眼睛盯着林姗姗没回答,于是林姗姗再次有礼貌地问他:“是想交押金吧?”他说:“怎么你的理解能力这么差。”林姗姗微笑着拿出产妇住院卡给了他,原来他真的是想交押金,他接过卡后友善地走了。后来,林姗姗在查房时问及那位产妇是否对我们工作有不满意的地方,她说很好。
更新护理观念,吸收、应用先进护理经验和科研成果
林姗姗于-年、-年、-年和-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分别开展了护理科研四项:“五常法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剪脐促进新生儿脐部愈合的研究”、“按摩对产后康复的研究”、“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法在产后尿潴留护理中的应用”,均获得市级科研立项,效果满意,于-年在产科率先开展 apn连续性排班和护士层级管理,于-年7月落实个人管床责任制。现正与护理团队努力向优质护理服务发展。她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积极撰写护理论文并已发表论文9篇,论文分别是:《五常法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手术室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术前访视的实施与体会》、《一例麻醉意外抢救成功的体会》、《apn连续性排班和护士层级管理》、《剪脐促进新生儿脐部愈合的研究》、《按摩对产后康复的研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法在产后尿潴留护理中的应用》。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03位用户喜欢。
__,女,1978年1月出生,预备党员,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综合办主任。她从1995年8月卫生学校助产士专业毕业分配到新宅中心卫生院工作,毕业后一直从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耐住寂寞、守住清贫,19年来一直扎根在武义县南部山区工作。
从我县全面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以来,和其他基层医务工作者一样,积极投身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行列之中,成了一名社区责任医生。她坚持每月定期下乡到责任区,上门入户随访,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讲保健常识,建立健康档案,24小时接受电话咨询,进行健康、营养、保健咨询和指导;下乡体检;上门初步诊断疾病,指导病人科学用药。责任医生的工作是繁琐、辛苦的,没有规律的就餐时间,但她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只要是社区群众有需要,无论是上班还是休息,都能做到随叫随到。
责任区内曾经有一名糖尿病老年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出现并发症,全身皮肤瘙痒,曾多次就诊用药疗效欠佳,患者苦不堪言。同志急病人所急,积极帮助查找专业知识,手把手指导用药。当看到老奶奶喜笑颜开的那瞬间,她也笑了,真正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价值,也正是这平凡的工作,带给我们幸福的喜悦。
“医者父母心”,她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她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
起她主要分管中心公共卫生综合办工作,主要协助中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日常工作,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接受并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公共卫生工作;收集、分析、上报各类公共卫生数据资料;每月定期对全镇18个社区责任医生组织学习、培训、交流,并布置工作;督查考核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等。
她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体会要领,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工作踏踏实实。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深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领导的好评。曾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护士、金华市十佳社区护士、武义县十佳责任医生等殊荣。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时刻牢记职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恪守医德,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百姓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为造福山区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76位用户喜欢。
__,东区银江镇卫生院预防接种工作人员。
1995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的__,毅然放弃了在大医院工作的机会,投身于基层卫生事业,这一干,就是20个春秋。
银江镇卫生院是攀枝花市东区唯一的乡镇卫生院,地处城乡结合部,服务区域包括9个村卫生站和4个社区,肩负着辖区社区常住人口16883人、农村常住人口11065人和流动人口5749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使命和责任。
20__年正值创卫工作需要,__积极服从领导安排,担任起了预防接种、传染病管理、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工作。一干就是12年,在这12年里她的足迹遍布了银江镇的每个村、每个社,除每月11日、12日、21日、22日在社区接种外,无论刮风下雨,其余都定时定点到达各村进行预防接种工作。且平时利用电话、短信、入户宣传等方式加强与老百姓的联系和沟通。因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__经常利用各种下乡机会深入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及宣传工作,争取做到一个不少。
弄弄沟村卫生站地处大山深处,只有一条乡村小路,每次下队,__都只能坐公共汽车到达凉风坳洞口站下车,再搭村民的顺风车上山。记得__年1月17号,已经下了一上午的雨了,打完预防针已经12点半了,此时寒风凛冽,路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饥肠辘辘的__只好顶着雨徒步下山。左手提着注射器、急救药品、接种资料,背上背着疫苗箱,右手拿着一根棍子和雨伞,撵着路边的野狗,一路慢慢下山,希望在路上能遇到一辆顺风车。可惜正值中午,天又冷,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走到了公路上,浑身上下基本都湿透了,回来大病了一场,但她仍每天坚持走在银江的每个村社里。这样的付出还很多很多,虽然很苦很累,但每次看到村里那些孩子的家长那一张张朴实的笑脸,腼腆的冲她说声谢谢,认为这一切是那么的值得。
__年卫生院与原倮果社区服务站合并。预防接种工作从原来管理的九个村社,又增加了4个社区。但当时很多群众对预防接种工作极其不认可,认为打不打预防针都无所谓,甚至还说,打得越多越容易出事,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借着健康建档工作之机,每天下午五点到九点,走家串户敲响社区内每户人家的大门,向群众宣传预防接种的好处,正常的不良反应等等。记得倮果社区一户居民,她一个月内就上门了三次,经过耐心的讲解,热情的服务。该居民转变了态度,积极参与预防接种,还帮着向其他家长宣传起了预防接种的好处。
__总说,不努力,不以心相交,就永远不可能将工作干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20-年10月19日下午,武警云南肝病医院医务室接待了四位特殊的“客人”:一位84岁的老人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位儿媳,专程从云南机场赶到这里,他们想见一个人,一位叫小李的护士,一位22岁的姑娘。
老人的大儿子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年10月9日下午,一位82岁的老人在纬七路口摔伤,无助的她趴在地上向周围人求救。路人经过她的身边,但并没有谁主动上去扶她一把,瑟瑟的秋风让她感觉更加寒冷。在老人即将丧失希望时,一个年轻的面孔出现在她的视野里,她把老人扶起来,并为老人做了简单的体格检查,当她发现老人可能髌骨骨折时,立即联系了武警云南肝病医院,通知他们说这里有一位髌骨骨折的老人,请他们借推车过来把老人接到医院。没过多久,几位护士一起把老人扶到车上,送到了医院。之后李春燕又从老人那里得知了家属的联系方式,用自己的手机与家属取得联系。家里电话不通就拨手机,一遍遍地拨打着号码……家人得知老人摔伤的消息后万分焦急,小李又在电话里向家属介绍了老人目前的情况,告知他们老人已经被送到武警云南肝病医院,开始接受检查和治疗。当家属赶到医院时,老人已经做完检查,准备接受进一步治疗,而一直守在她身边的就是我们这位年轻的护士——小李。
老人和家属都万分感激,但小李只是说“作为护士,这是我应该做的”。在家属的一再询问中,“倔强”的她还是不愿意留下姓名和地址,微笑着离开了……
“执着”的家属还是想方设法想知道他们这位“救命恩人”的姓名和地址,万般无奈下,几经周折,终于得知她是武警云南肝病医院肝病科的护士——小李。受伤的老人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这位年轻的姑娘一直牵动着她和家属的心。他们一定要找到这位救命恩人,当面表达对她的谢意。
84岁的老人和儿子儿媳找到了武警云南肝病医院肝病科的科室,当这位老人见到小李燕时更加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你是我老伴儿的救命恩人啊!我们全家谢谢你,谢谢你啊!”老人眼里闪着泪花,他亲手把锦旗和感谢信送给小李。朴实的李春燕还是微笑着说:“我是护士,这是我应该做的。”而当她得知那位受伤的老人病情平稳,正在接受治疗时,欣慰地笑了。
窗外秋风瑟瑟,一缕阳光射进来,让人倍感温暖…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74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她,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刻苦钻研,勤奋上进,26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一线护理工作岗位上,曾多次被评为院、局先进个人,2004年获_市“百佳”医务人员称号,2005年被评为“优秀护士长”,2006年、2007年被评为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她所带领的骨科病区也曾多次被评为院“先进集体”,并先后被授予_市“巾帼示范岗”、“文明窗口”,江苏省“巾帼示范岗”。她,就是我院骨科十三病区护士长_。
作为一名资深护士长,她深知科室要发展,就必须转变服务理念,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她积极响应护理部号召,率先推行“病人选护士”及“护士星级服务”;
对护理作息时间及工作职责进行合理调整;
开展出院病人电话随访、送病人到手术室、送水至床边等系列温馨服务活动。在她和护士姐妹们的努力下,骨科出院病人意见调查显示: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
近10年来,骨科病区床位使用率最高达150%左右,临床护理工作量极大。她身先士卒,每天总是提前20分钟来到科室,检查并协助夜班护士工作,同时做好新一天各项准备工作,也总是检查完病区所有工作最后一个离开。每当病区遇到危重病人抢救或大批伤员急救,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会立即赶到现场参加急救,从无怨言。在她的影响下,科室护士没有一个拖拉懒散。工作纪律如此,质量检查更是严字当头。无论是晨晚间护理质量,还是工作制度的落实,她都亲自检查,及时纠偏;
各项护理操作更是要求人人过关,精益求精。她的目标是:服务态度争创一流,服务质量争创最优。在她的管理和带动下,全科护士形成了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2007年科室被评为“温馨服务集体”。
她勤奋进取,严谨治学。每当遇到新病例、新手术、复杂手术,她都要查阅资料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组织大家讨论学习,真正做到正确施护、科学施护。她刻苦钻研业务,率先带领骨科护士使用焦点记录法记录护理病历;
自新的护理病历书写规范执行以来,她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书写标准,结合本科临床特点,不断完善记录内容;
在全省护理学术交流会上,我院骨科护理病历质量得到了省内外护理专家的一致好评。她勤奋上进,先后发表过数十篇护理论文,早已取得护理大专文凭,本科段学习也已接近尾声。在她的影响和鼓励下,全科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集体。
她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事、对病人充满热忱,唯独“冷落”了自己的家人。2003年5月,婆婆因患晚期食道癌卧病在床,临终前想见儿媳一面,可当时病区工作量居高不下,她悄悄打消了回老家的念头,想等忙过那一阵再回去陪伴婆婆。不料第二天却传来婆婆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的噩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对于骨科使用的器材,她严把质量关,切实维护患者利益。有一次,她发现新进的一批膝关节肢具过短,严重影响临床使用,便及时与厂方交涉,要求退货。材料供应商找到了她,偷偷塞给她一只千元红包,她严辞拒绝:“我不是故意找茬,确实是材料质量不过关,我们必须对病人负责,想想如果自己是病人呢?”材料商无话可说,连连点头同意退货。
_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了病人、同事、领导的一致赞誉,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曾先后报道过她的先进事迹。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护士长,她觉得自己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
47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58位用户关注
71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84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