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比亚的道路上疾驶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来,一名7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他当天下午从10多米高的树上掉下地,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师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又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历,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8个多小时,孩子已经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抢救孩子的这条胳膊。于是,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 苏州万达企业服务 - 万达文学 www.szwdzl.com )
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缝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眼睛盯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欢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病孩的父母紧紧握住关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人生梦想,对一个人来说是头等大事,人的一生,始终就是为了实现梦想而活着。我的人生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写一部医学著作。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
小时候,很怕看医生,因为他们肯定会打针或喂药。打针很痛,每次我都是强忍着,说不痛,从此,小小的我在心中暗暗发誓,长的一定当一名医生,也给别人打针,穿洁白无暇的却令人恐惧的白大褂。
再大一点,学习《李时珍》发现医生这个职业很神圣,可以为人民服务,突然感觉小时候的我真的很傻,于是忍不住偷偷笑自己。告诉自己,要向李时珍学习,为人民减轻痛苦,其实打针暂时的痛,为的只是不让自己承受更大的痛苦。
从此,当医生成为我学习的动力,为了这个目标,我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偶尔,我会幻想,如果我是一名医生,我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不能为了自己有钱,而让没钱治病的人失去活下去的机会。其次,我会让所有患者尽量少花钱,做到真正的用最好的药,花最少的钱。最后,我要对得起我的职业,维持她的神圣,绝对不会收病人一点好处。对所有的患者一视同仁。我要做一名好医生。
另外,我还要努力专研医术,写一本书,将我的医术全部写进去,为后世的健康做一点贡献,成为一代名医。
我一定好好学习,努力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在省党代会报告中,“民生福祉不断增进,高品质生活成为新的追求”这句话,让乡村医生陆敏贤深有感触——“以前人们有病才求医,现在大家更加了解健康常识,更注重养生,更倾向于‘治未病’。”
12月9日早上6点半,陆敏贤早早打开了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建东村卫生室的大门,患者已经在这儿等候针灸推拿诊疗了。“卫生室正常是7点半上班,我提前一小时,方便大家错开上班时间来接受治疗。”陆敏贤说道。
因为有口皆碑的中医针灸推拿技术,陆敏贤在当地小有名气,年门诊量达到2000人次以上。
2001年从学校毕业后至今,陆敏贤已在村医岗位上干了20年,今年刚刚评上中级职称。谈及未来5年的小目标,陆敏贤说:“从个人来说,我要向更高一级的职称努力,提高自己的中医技能,更好地打造中医特色诊室;从团队来说,目前村卫生室的人员缺口比较大,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加入到村医行业中来,一起当好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今年年初,建东村卫生室乔迁新址,总面积由原来的120平方米扩大到320平方米。全新的村卫生室内,门诊、治疗、药房、输液室等一应俱全,还专门设有中医阁,彰显中医特色。“卫健部门和村里给我们配备了颈腰椎电子牵引床、全新的办公座椅、6把输液椅、5张输液床、7张中医诊疗床等新设备。”陆敏贤饶有兴致地介绍,“地方大了,环境好了,村民们的就医体验感更好了,也更愿意来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患者基本在村卫生室就可以得到处理,不用跑很远的路去大医院了。患者接受针灸推拿时,基本可以做到一人一间病房,隐私得到更好的保护。”
陆敏贤的办公桌上放着几张名片,供村民取用。记者看到,名片上印有他的姓名、电话和微信二维码,并特别备注“针灸、推拿、理疗”。“不少人有颈椎腰腿痛的毛病,通过针灸推拿可得到有效缓解。大家用电话或微信提前一天和我预约,我会安排好时间,第二天过来就不用排队了。”陆敏贤说,“根据统一定价,现在一次诊疗费用56元,医保报销后自己只掏28元。”
作为已经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大学生村医,几年前,陆敏贤通过公开招聘考核纳入备案制管理,生活有了保障,收入直线上升。陆敏贤透露,纳入备案制管理后,他的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参照医院同类人员标准,奖励性绩效工资与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家医签约等工作完成情况挂钩,“五险一金”参照企业职工,并享有与同类事业编制人员同等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培训、进修、假期、工会福利等待遇。此外,每年3到4次的上级医院培训,也让陆敏贤这样的村医得到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我们正在为村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就我自己来说,过去5年来,乡村医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收入在提高,今年年收入保底20万元。现在的我充满干劲,生活有奔头,也盼望着我的小目标早日实现。”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1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随着优质服务的顺利开展,我们从内心意义上正真认识到优质服务的重要意义,是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把优质护理作为护士的职责和本分,怀有感恩之心,把制度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到病房中,了解病人的心理,了解病人的需求,改善护患关系。
时光飞逝,匆匆如流,我们科开展优质护理病区一年多来,她每天协助患者做一些日常生活和基础护理,主动了解病人更多的需要。她每天一走进病房,微笑总是不由得挂在脸上,她总觉得病人如同自己的亲人一样,总是有种动力促使她去接近,去用心照顾他们。他就是我们科一名普通的护士---付丽华。我们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全体护士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的服务宗旨,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创建-医患。尤其是小付她每天都会用美好的心灵和精湛的技术呵护每一位病人,使病人的生命延续,健康重现。
她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每一位病人,每当有新入院患者时,她就主动迎上去,热情接待,为病人做自我介绍,安慰病人,勉励病人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给病人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让病人感到亲切和信任,为以后的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不让病人拿着检查单出找大夫,他总是安排好各项检查及运送工作,仔细讲解各项检查的目地和注意事项。
记得有一次,我们科住了一位老年患者,脾气很暴躁,每天给她输液时,他都要发火,有些同事甚至都害怕不敢去他 的病房,这时小付每天下班前都要去他病房嘘寒问暖,跟他聊天,慢慢的,我们发现老人发火少了,再慢慢的,我们开始看到老人笑了,直到有一天,老人才给小付说出了心里话,原来老人的老伴去世早,儿女也没有时间来陪他,所以他的脾气越来越怪,。知道他在想什么,小付每天都会主动陪他聊天,给他打水,买饭,剪指-,到便盆,还特意给老人买了爱吃的点心,就这样老人的心情好了,病也好的快了,临出院时老人感动的拉着小付的手说:姑娘,谢谢你!我的儿女做不到的你都帮我做到了。
在每天的工作中,她对病人说的最多的是您昨晚睡的好吗?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说实话刚开始听到这些话,都觉得她有些啰嗦,但是,慢慢的我们发现,通过她的一些问候,病人总会把自己的需要及时的反馈给她,而且病人也愿意和她交流。记得那天早上,18床的老奶奶看起来有些不舒服,小付就耐心的询问,原来老奶奶的女儿出去了,老奶奶想上厕所,但没来得及,就尿裤子上了,小付知道后,赶紧端来一盆热水给老人擦洗干净,更换了裤子,在得知老奶奶还没吃早餐,又赶紧为她买来吃的,老奶奶连声说:谢谢!我的病都好了一半了。她每次答应病人的事一定会记得做到,给病人已答复。
在我们刚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事,都很不适应,总觉得护士工作就是打针,输液,而且我们大多是80后,在家里父母什么都不让我们做,而现在,我们要为患者做很多基础护理:洗头,洗脚,铺床,剪指-,擦浴等,甚至喂饭,很是接受不了,从心理有些抵触,但在护士长和小付的耐心引导下,我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40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李文亮1985年出生,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享年35岁。
2019年12月30日下午5点多,他在武汉大学临床04级班级群里发布消息说“华南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提醒同为临床医生的同学“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李文亮也由此成为最早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的人之一。
2020年1月8日,李文亮在接诊时遇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1月10号他自己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2020年2月7日,新华社发表题为《深深悼念!深深致敬!》的网评:“奇迹终究未能发生。李文亮医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作为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李文亮以自己的乐观、坚强、无畏,再次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平凡与伟大。对这种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医者大爱,我们深深致敬!战斗还在继续。我们必须要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胜利的消息,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李文亮医生,请安息吧。你的精神不朽!”
像这样默默无闻、恪尽职守在岗位的医护人员有很多,李文亮医生只是其中一位。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国各地医务工作人员勇毅地奔赴一线与疫魔战斗。为了打赢疫战,他们用行动展现了医务人员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他们用责任和担当为人民群众撑起了保护伞。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他们的牺牲和行动,每时每刻都告诉我们,什么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什么是中华文明中最优秀的东西。少先队员们,让我一起向英雄致敬,向榜样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担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抗疫英雄李文亮事迹
李文亮医生的事迹,谁也别指望蜻蜓点水的带过!!
因为他在此次冠状病毒疫情的预警中,是关乎到了14亿中国人的性命,甚至可以说是无形中影响到了世界人类命运的事!!!
这件事上,所有人类安危都牵涉其中!甚至包括质疑过他的那些混蛋!!
面对病毒来袭,谁能摆脱死亡的阴影?!
若一名专业的医生在岗位上发现重大疫情苗头而选择置之不理,那这个人类文明社会还有何颜面存在!!
可他提出预警后却遭到了被言论压制甚至污蔑的被迫悔过!!这当中更变成“造谣者之一”的罪人登上了国家主流电视台的新闻通报!!
这是我们共同的耻辱!!难道说真话也有错吗?!!难道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还需要听从一帮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指挥才是正确操作吗!!
过去很多事情上,我们可以劝自己冷静再冷静!!劝自己要从另一个角度再看一遍问题,可面对病毒疫情的已然发生,所有人都是受害者!面对拯救大家性命的生死关头,哪来的再用另一面重新看待!
他尽职尽责的爱岗爱家爱国!!这样的人若死之后仍带着曾经莫大的冤枉,那要寒了多少人的心!!!!
面对李文亮医生,所有具备良知的人都在愤怒!!都在等待一份迟来的公开公正祭奠他在天之灵!!!抗疫英雄李文亮事迹
谁是这场战“疫”的英雄呢?是那些白衣工作者,他们治病救人,是人类的天使,是抗疫的先锋。他们为了打败这邪恶的病毒,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不顾一切的奔赴灾区,坚持与瘟神作斗争,去救护那些被病毒感染的患者。今天,我从电视新闻中看到,邳州派出30名医护志愿者支援武汉。我不禁热泪盈眶,这30名医生,他们有的已经为人父母,有的还是没有结婚的孩子,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冒着随时可能被病毒感染的危险,为祖国,为人民,奋不顾身,意志坚定的奔赴到疫情的重灾区,去救治那些被病毒感染的人们。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奋斗在战疫第一线,他们不正是我心中的英雄吗?
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来自一线的疫情报告,武汉每天大约有一二百名患者被病魔夺走了生命,我的心情无比的悲伤。想想被病毒夺去生命的人们,他们是谁的爸爸妈妈?又是谁的儿女?他们的亲人该是多么的难过和伤心啊,又是多么渴望他们能够平安的活着啊!我不禁流下难过眼泪,想想自己,每天待在家里过着安逸的生活,只能为身患病毒的祖国母亲担心焦虑,却不能为她分担半点病痛,更没有能力帮她治愈。所以只盼自己能够快快长大,以后也成为一名医生,把那些可恶的病毒给消灭的踪迹全无,不再让我的祖国母亲受到任何的病毒威胁。
此刻,我只有深深的祝福,祝福我的祖国母亲早日恢复健康!我也在默默的祈祷,祈祷那些白衣天使们能够早日战胜新冠病毒,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凯旋归来。你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你们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学习的榜样!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4位用户喜欢。
我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是个美丽的地方,由于交通不便,没有一处医疗诊所。乡亲们有个伤寒病痛都是用一些老一辈留下来的土方子医治,实在不行,就叫村里的兽医应付一下。小时候,我听奶奶说,村里有一位老人食物中毒,来不及抢救就死亡了。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我,从那一刻起,我就立下了一个志愿:长大了,我要当一名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又苦又累又清贫,我是绝对能想到的。这里不是都市,村民不可能有大把大把的钱找医生看病。这里是养育了我的地方,如果我不回家乡,还有哪个外地人会来我们这个落后的地方呢?我想,我回来是理所当然的。
我会从现在开始,更加努力学习知识,考上一所好的医科大学,掌握医治本领。我学成归来,当上了乡村医生后,要找一处合适的地方建一个小诊所。这个诊所一定要建在村中心,方便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病人家中。建好了诊所,我会在村里普及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以减少患病的几率。对于家庭贫困的病人,我会免费给他们看病,免费给他们用药。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病人,我会到他们家中去诊治。除此以外,我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多钻研医书,研制出一些治疗绝症的药品……
梦想给我插上翅膀,我希望梦想成真。我要做一名乡村医生,做一名最美的乡村医生,让我乘着这双翅膀高高飞翔吧!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2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郭__,主管护师,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儿科病房护士长。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1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扎实理论基础。作为主管护士,做好病房管理、护理质控、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做好抢救车管理,基础药品管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水平,严把出科病历质量关。担任科室教学护士及院感护士多年,是院级护理骨干及应急成员。作为党员,新冠疫情发爆发,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抗疫请战书。在科内加强患儿及家属封闭管理,消毒工作。进行个人防护培训。参与院级新冠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多次积极参与核酸采集及疫苗接种工作,参与核酸采集达1500余人次,疫苗接种近千人次,坚守党员先锋岗,主动投入到社区防控执勤。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95位用户喜欢。
95后”医护人员,聆听她们的战“疫”故事。
崔__(19__年生)——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同事们在前线勇往直前,我怎么能当逃兵?”崔__语气坚决。
春节前,武汉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护士崔__回到家乡黑龙江过年。关注着疫情,崔__的心也不断揪紧:“马上飞回武汉,恨不得插上翅膀回去支援。”
2月1日晚9时许,崔__赶回武汉。第二天,崔__就回医院报到。3日起,她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发热门诊上班,主要负责收发物资和诊区消毒工作。消毒器一手拎不起来,就让同事帮忙抬起来背到肩上;每次消毒一个小时、每天消毒3次。一天下来,肩膀被勒得生疼,胳膊也抬不起来。
此外,她还要监督同事规范穿戴防护设备。现在,一天6小时的班,加上穿脱隔离衣、交接班的'时间,崔__通常要在诊区待上7个小时。工作更累、风险更大,但崔__毫不畏惧: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13位用户喜欢。
新年到了,在鞭炮中的烟雾里,它来了。
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开了,它很可怕,却有人愿意冲锋陷阵,让我们来歌颂他们————医生。
我只是这大千世界里的一颗尘埃,无法做出伟大的贡献,我只是个普通人,无法像医生那样为病人治疗,我只是个少年,无法像大人那样工作,我只能做到让自己保持健康,不为他们增添负担,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有人信佛,有人信神,那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医生?是他们保仼了病人的性病。他们是真实的,是有作为的。我们无法给予行动上的帮助,那就为精神上的支持加把劲。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暗,所以有阴暗的地方也一定会有光明,绝望的顔色越深厚,那里也会有希望之光,而医生就是这道光。他们将照亮我们这次抗病毒之路。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还记得今日头条上的一个报道,一名87岁的老人,无儿无女,每天干着最累的活拿最少的工资,却在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阻击战中拿出了自己积蓄为国家出一份力。他的伟大取决于他的付出,他也只是个普通人罢了。但为了祖国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每个人都要付出。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归根结底,对这场战斗付出最大的就是医生。有位女护士,在前线奋斗时迎为了一个坏消息,他的母亲去世了,虽然那位护士悲痛欲绝,但她不能回去看望母亲最后一面。也许有人认为她这是不孝,可她知道母亲已是定局。可医院还有那么多患者,她知道病人也有家庭。她不愿意因自己的私事,而耽误救治。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了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为寻找光明。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0位用户喜欢。
以前的春节和除夕都是热热闹闹的,尤其是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家围坐一桌,边吃边聊,别提有多高兴了。但今年的春节,并不是如此,只有一家三口在家里吃年夜饭,所以显得这顿年夜饭冷冷清清的,一点儿都不热闹。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它——新型冠状病毒。
人有善恶,在新冠疫情面前,人性的恶也逐渐显露出来:在武汉,一棵白菜竟卖六十多元;十只口罩的价格竟高达850元……不过在这些丑恶行径的对面,更多的是善和美:那些每天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和医学教授起早贪黑、不分昼夜,奋战在疫情的第一线,保卫着人民的健康。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这场疫情中更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呼吁大家千万别去武汉,而自已却坐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
还有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在疫情期间,他凌晨两点才睡觉,四点又要爬起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可谁知,他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坚持奋斗在一线。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在海南海口,有一家便利店的老板,免费向市民发放六万只口罩,当地人民也称他是“民间英雄”;一名年已83岁的老党员,来到当地社区,在桌上放下了一沓崭新的100元钞票,转身就走了。可他的家庭并不宽裕,老伴瘫痪在床,老人四处捡些废品来补家用。如今他却不留姓名,留下了一万元……
像他们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很多,面对疫情,他们毫不畏惧,舍小家为大家,特别是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使我坚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0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我们一生中会看见许多微笑:老师的微笑,同学的微笑,妈妈的微笑……然而最令我难忘的,却是一位白衣天使的微笑。
小时候,我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而住进了医院,我面对的,是一张张冷漠无情的脸,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不安,这时候,一位护士走了过来,她如同温暖的阳光洒在我的心头,她笑着,不比那些人,总是板着一张脸。
她走过来,摸摸我的头,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你就叫我陈大姐吧!”她见我点了点头,又说:“你呢,不要总是一个人呆着,多出去走一走,和其他小朋友玩玩。”说完,陈大姐又笑了,那笑容像是一朵白云,轻轻地飘在我的心头。
不料就在这天的下午,我的发烧忽然越来越严重了,头上像是放了一块烧热的炭,躺在床上晕乎乎的,什么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陈大姐跑过来,量了一下我的体温,四十多度!陈大姐每隔四五个小时就给我换一次药,忙地她都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一下,可我的烧却一点儿也没有退。
陈大姐看了看手表,说是要打点滴,我无论怎么也不同意,因为我最怕打针了!
但是陈大姐却没有马上给我打,反倒是坐下来,给我讲故事,我听着听着居然睡着了,等我再醒来的时候受伤的针管已经插好了。
第二天早上,烧就退了,我也要出院了,因为我的病已经好了,当走出医院门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下,看见陈大姐正在对我笑……如一束阳光一样,照进我的心胸……
这就是白衣天使的微笑,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制定科室人才培养计划、主动加入疫情防控“先锋队”、远赴黔东南支医、开展多项糖尿病相关科研项目……工作15年,她默默坚守内分泌代谢科,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不断帮助医院培养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医生__的样子,她就是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堃宜。
去年5月30日,李堃宜从顺德来到剑河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其间,李堃宜发挥自身在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诊治领域的优势,挂职剑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副主任。
李堃宜深知,要让新的医疗技术在剑河县“落地开花”,必须聚焦基层,特别是卫生健康服务相对薄弱的地区。基于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在互联网医院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李堃宜坚定走“互联网+医疗”健康帮扶道路,通过精准医疗服务,不断为当地患者解锁智慧就医新体验。
剑河县深山区多,群众看病往往跑得远,多有不便。为更好地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在李堃宜的带领下,剑河县人民医院积极发挥互联网、移动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优势,搭建互联网医疗体系,探索出弥补城乡医疗资源差距、方便山区群众就医诊疗的精准医疗服务模式。
在李堃宜的帮助下,剑河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院内外血糖一体化管理模式。基于互联网平台,院内,护士使用智能血糖仪为患者测量血糖,医生则使用血糖管理系统为患者建档并提供随访服务,实时收集科研数据;院外,患者借助APP实现精准血糖管理,足不出户完成全病程持续管理。
李堃宜介绍,“系统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实时监测全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变化情况,并能作出及时预警,院内、院外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她的悉心帮助,为当地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支医期间,李堃宜聚焦短板、靶向发力,发挥顺德专家技术优势,对当地5名进修医师进行培养,因地制宜开展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有效提升剑河县对糖尿病防、筛、诊、治、管的全流程管理能力,降低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实现智慧化诊疗,让剑河县老百姓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张__,女,眼科主治医师。自2013年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来到酒泉市人民医院眼科工作至今。担负着值班、门诊、收治、主管病人的责任。分别于2019年、2021年考核为年度优秀,于2020年度荣获市级最美“爱岗敬业”家庭荣誉称号,于2021年荣获院级“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爱岗敬业,值夜班、加班是常事,坚持每天查房,节假日从来都没有落下,生活里从来都是简单的医院跟家“两点一线”,对于她来说医院就是自己的家,病人第一位,家人第二位已经成为习惯。
当新冠疫情袭来时,她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参加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工作,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站立、高压的工作强度让她从没有抱怨过一句,而是默默在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张__对待病人亲切细致,收到了多名患者的锦旗、感谢信,受到了上级领导、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0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确,在我们身边,确有这样一些人,似那春蚕与蜡炬般默默无闻而又无私奉献着,白衣天使—护士,正是其中一员。
虽已过去多年,但当年那突如其来的非典仍令祖国人民后怕。
而在那千钧一发这时,到底是谁挺身而出,救助同胞?是医生,是护士!在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斗着,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而就在这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舍己为人的真正英雄。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叶欣,她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护士,贤惠的好妻子,言传身教的好母亲。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善良得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人,却在与非典的抗争中,倒下了,牺牲在了她最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就在她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还有条不紊地用微弱的声音指挥着医护人员战斗;就在她即将逝去的那一刻,她还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告诉医生:“别过来,会传染。”
在医护人员与人们的同心协力下,非典离人们逐渐远去了,然而,这位年仅40岁的护士长,抗非英雄叶欣却永远地离去了。她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她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病人们筑起了生命的长城!她,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今日英雄;她,才是真正的天使,是白衣天使!
叶护士长付出了这么多,到底“为谁辛苦为谁甜”?从她的行动中,我听到了答案:为了祖国,为了同胞,她无怨无悔!白衣天使叶欣啊,虽然你的生命离我们远去了,但你的精神永存人间,永垂不朽!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55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刘春龙
刘春龙,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农工党员。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跨世纪三三三人才,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荣获全国中医师“诵经典,学名著”活动标兵,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河北省卫生厅“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获“沧州市首届职工职业道德模范”称号,沧州市第十届优秀__委员。沧州市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委会常委,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农工总支副主委。
苦心钻研业务,成就大医之“精”
刘春龙先后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医院进修, 先后拜全国首届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王庆国教授,全国首届名中医河北省四院刘亚娴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卢兆麟教授、贾春华教授为师,尤其拜在燕京刘氏伤寒学派掌门人王庆国教授门下,跟师系统学习经典中医及经方应用,“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工作室”和“王庆国名医工作室传承工作站”落户医院中医内科和中医保健中心。传承名家学术思想,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通过不断的钻研学习,使临床诊治水平有很大提高,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专业特长:脾胃病、外感热病、亚健康调治、睡眠障碍、过敏性疾病、肿瘤的中药干预,以及疑难病症,尤其对一些非感染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中医药具有卓著疗效。通过准确地辨识病人体质,结合疾病特点,辨证选方用药,运用特色膏方,达到调体、治病的远期疗效。从而使身体来年更健康,获得事半功倍的目的。
刘春龙始终认为伟大的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比较好的学科,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凸现出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等社会问题中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通过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根据《黄帝内经》 有关理论,已逐渐形成自己的中医学术思想 。提出阳虚、气郁、湿热是目前内科病中常见证型的观点。尤其在当前亚健康人群占70%,此三种证型更加突出,经10万余例临床治疗,疗效卓著,多能恢复到健康状态。
真诚心系患者,成就大医之“爱”
刘春龙从事医疗工作多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以高尚的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医德医风,辛勤工作,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以实际行动忠实地践行着“为民除痛”的人生奋斗目标。
一身正气,廉洁行医,从不收取红包。当患者送红包时,刘春龙总是耐心地说服病人把钱用在治病上,对送红包的患者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是硬给我钱,我可生气啦,下次再有病不用来找我啦”,他就是用这种方式回绝了患者的一次又一次的谢意,也为医院中医内科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守承诺,心系百姓,赢得众人尊重。有一次晨起前发烧到39度,但因为患者已提前一天挂满了号,刘春龙没有犹豫,吃了点退热药赶到医院,坚持一丝不苟的把全部病人诊治完毕,那时已精疲力尽,但他自己很坦然,他说,不能让病人白跑一趟,不能失信于百姓。
良好的医术,真诚的态度不断赢得患者的心,现在日门诊量最多达96人,连续十年门诊量超万人次。一天限号50个,已是满负荷工作,外地的病人常常挂不上号,面对家属的焦急和病人的痛苦,只有选择加号再加号!自己再累再饿也要把病人看完,每天加班加点,有时一天坐诊长达11小时。病人覆盖周边省市,如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同时刘春龙注重临床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简、效、廉、少(副作用)的优势,深受广大患者的赞同,被患者誉为“今日华佗”。
发挥中医优势,尽科普治未病之“职”
加大中医科普宣传力度,尤其治未病理念。作为一名中医医师,越来越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以便更多地向广大百姓普及中医知识。在每天的诊疗活动中,虽然工作繁忙,仍然不厌其烦地对患者进行中医科普,让人们了解中医、相信中医、享受中医。例如,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些晦涩难懂的中医名词,以便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现在脾胃虚寒的患者很多,运用取象比类之法对他们进行解释:按照五行理论,脾胃属土,而土生万物,所以脾胃失调会引起很多疾病,万物的生长不仅需要肥沃的土壤,同时也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反复嘱咐脾胃虚寒的病人不宜过食生冷,以免耗伤阳气,加重虚寒之证。这样解释起来,不但能加深患者对病情的理解,而且还能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刘春龙做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沧州市唯一首批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是在沧州市中医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沧州日报》在名医风采栏目做专题报道——情系国医济沧海;沧州电视台《沧州人物》作专题片——杏林春暖刘春龙;沧州晚报》专题报道——刘春龙:至精至诚的“铁杆中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义务为沧州两报及电视台寻医问药答疑,积极参加各级组织、各种形式的义诊以及中医进社区中医进校园等活动。近几年作科普宣传60余次,受益群众上百万人。
热心传承创新,成就大医之“实”
作为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刘春龙积极参与教学与实习工作,共培养研究生及规培生10多名,对他们严格要求,认真讲解,从每个人都要学习背诵《伤寒论》开始,从经典抓起,从经方学起,他说“我培养的是会看病的大夫,跟我学习3年,你们毕业后都应该会看病,能开方,有疗效”,同时他经常教导学生说“和病人交流是一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这是冰冷的检查机器很难做到的,需要你们的耐心、细心和真心”,因为他的严格、认真、真诚,感动了每名学生,使每天到他那里学习的学生特别多,也多次获得优秀“好老师”称号。
作为科室主任,他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根据每个人的专业,设定专病方向,带领大家进行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每个人都要定期讲课,并且每门经典结课后都要全科组织考试,这样既提高了大家的理论水平,又锻炼了讲课能力。所以科室每个大夫虽说年轻但功底扎实,都有自己的病人群,都能被广大患者认可。
积极推动沧州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院与县市级医院成立“医联体”,为促进沧州市中医学术水平发展,中医内科组每年都会组织学术活动,几年来共成功举办四届沧州市经方临床应用学习班及河北省首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学术研讨会,李士懋平脉辩证学习班,外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各位参会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刘春龙通过多年的努力,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了解他共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20篇,出版医学著作6部。完成科研四项,分别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一等奖;沧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春龙说:“学习中医会被博大精深的国家文化带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中医不仅可以治病,也能很好地净化一个医者的心灵。用我的真情付出,换回患者的幸福安康,是我的最大心愿。”刘春龙在从医之路上,多年如一日,认真践行着“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认真履行着白衣天使的光荣使命,认真遵守着一个“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患者、对得起社会”的诺言。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夜晚,一阵刺耳的笛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一辆雪白的救护车呼啸而过,望眼欲穿的病人家属见到这些“白衣天使”——医生,心中的巨石才放了下来。
平时,我们不怎么注意他们的存在,并没有认为他们特别重要。可是,如果有亲人朋友生病受伤甚至生命垂危的时候,只有他们能使我们的亲人朋友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我们就会觉得他们是多么的重要啊!
如果没有他们,没有他们废寝忘食地坚守在医疗第一线,我们的生活就不得安宁。无论是人们在半夜睡得正香的时候,还是大家正在悠闲地放假,只要接到有危重病人需要救治,他们就马上赶到医院夜以继日地为病人做抢救工作,有时一个手术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体力、精力消耗可想而知。正因为这样,有多少人才得以逃脱死神的魔掌,有多少人才能健康地生活。
如果没有他们,在非典和禽流感盛行的时候,他们随时会被感染,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抢救患者,研究预防药物。不然,如今还不知有多少人栽在非典和禽流感的“魔爪”之下,说不定现在这些病的局势还未控制下来,甚至还有蔓延的危险。
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我们的存在。在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疾病和伤痛,大概只有一些我们自己能够抵抗过去,假如没有他们,谁为我们治病,谁为我们制药……
古时候,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医生,如李时珍,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亲口尝试各种野生植物,哪能制造出各种灵丹妙药。有的植物还特别毒,见血封喉,要是没有他们亲自品尝并记录下来,后人那能得知这些药物的毒性,他们勇敢的自我牺牲精神,值得我们称赞!
的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能没有这群“白衣天使”——医生,他们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6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
34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
7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