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迹范文 > 医生事迹
栏目

最美退休医生路生梅事迹简介(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17 07:00:06 热度:63

最美退休医生路生梅事迹简介

最美退休医生路生梅事迹简介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2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5位用户喜欢。

路生梅,女,汉族,1944年1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退休医生。

路生梅坚守“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诺言,秉持医者仁心理念,扎根贫困艰苦革命老区,运用精湛儿科专业医术,守护孩子健康,服务一方百姓,被誉为一诺千金、德耀杏林的“信义医生”。

1968年12月,24岁的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贫瘠荒凉的陕北高原。从青春韶华到满头白发,她把青春奉献给这片黄土地,只为兑现誓言:改变落后医疗条件,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来到佳县以后,比起艰苦简陋的工作生活条件,更让路生梅揪心的是当地极其落后的医疗水平。工作不久,她出诊救助一位难产妇女,可一进门就发现有个老婆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剪刀来铰脐带。路生梅立刻制止、抢过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给孩子断脐、包裹。这次出诊,更加坚定她扎根当地、服务百姓的信念。

一句承诺,践行半生。多年来,路生梅多次放弃返京机会,在革命老区的县级医院扎下根来,一干就是50多年。她致力于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创办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创建爱婴医院,推进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为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作出突出贡献。如今,佳县的医疗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新生儿死亡率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60‰降至0.6‰。

生命不息,服务不止。1999年退休后,路生梅信守承诺,继续留在佳县,每周定期到医院义诊,平时在家里为群众看病。她说,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更没有退休年龄。退休22年,路生梅义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

热心公益,传递爱心。在义诊看病之外,路生梅还积极投身公益,拿出自己获得的10万元各类奖金用于公益活动。2020年春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76岁的路生梅向党组织交纳1万元特殊党费,并向所在党支部递交驰援抗疫一线的“请战书”。

路生梅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最美医生路生梅榜样事迹和精神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44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路生梅又要回北京了。这一次,她是作为党的__代表,带着陕北人民的期盼和祝愿回家乡。

扎根黄土高坡54载——这个曾经地道的北京姑娘,从首都北京到陕北县城,从青丝乌发到鬓染霜花,将自己的美好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老区的父老乡亲。偏远小城佳县也成为她命运相系、用心守护的第二故乡。

1968年12月,路生梅24岁。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的她,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告别家人,只身踏上远赴陕北的列车。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北京。当她风尘仆仆,终于站在简陋的铁栅门外时却发现,佳县人民医院就是两排破旧的石窑洞。

号称“石头城”的佳县县城,喝的是毛驴驮回的浑浊黄河水,还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瓢;不会生火炉子,晚上只能睡冷炕……望着医院周围的空旷荒野,路生梅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

让路生梅决心留下来的,是两次难忘的出诊。

一次,她赶了1个多小时夜路来到患者家。昏暗的煤油灯下,破旧窑洞里的半边炕上没有席子,脸色苍白、披散头发的产妇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经出生,一名妇女却一直死死揪住产妇的头发,说“产妇‘血迷’(失血性休克)了,揪着头发就不会昏死过去。”另一名妇女拿来黑乎乎的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路生梅急忙抢下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为孩子断脐、包裹。“老乡们哪里懂得,因不卫生断脐引起的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在那个年代几乎是百分之百。”那一刻,路生梅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和生育观念。

还有一次是在大雪天,路生梅下乡出诊。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十几里的路摔了40多跤。快到村口时又是下坡路,摔怕了的路生梅索性半躺着滑了下去,到患者家时几乎成了一个泥人。

患者是个得了麻疹肺炎的孩子,这是一种典型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严重肺炎也正是婴幼儿麻疹死亡的罪魁祸首。经过叩诊、人工呼吸、纠正心衰等一系列治疗,孩子的病情终于稳定。路生梅刚松了口气,有村民告诉她,村里还有几个孩子得了同样的病。路生梅果断将患儿集中在一起,阻断了传染源。

那几天,路生梅就住在老乡家,悉心医治、寸步不离。几天后,孩子们痊愈了。临走时,孩子的母亲拉住路生梅,塞给她一双千层底的棉布鞋。原来,老乡已悄悄量了她的脚底尺寸。看着大姐熬夜通红的双眼,路生梅感动得说不出话。

“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这样的承诺,被路生梅郑重写进了入党申请书。

那个年代,佳县地瘠民贫、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乡亲们小病扛,大病也扛。路生梅在校学的是儿科,但在当时的佳县,缺医少药、医院不分科,每个医生必须掌握内、外、妇、儿、中医、针灸等多科知识,一切必须从头学起。

可供学习的资料有限,就托人从外地买;没有上级医生,就向书本学、向老医生学;每天晚上煤油灯下看书,夜晚12点前没睡过觉。很快,刻苦钻研的路生梅就成了医院的“多面手”。

医院是24小时值班制,连续一周才能换班。一次,路生梅值班的第七夜,突然来了一个肠梗阻患者需要紧急手术。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后,患者得救了,路生梅却晕倒了,昏睡了整整一天一夜。

时光推移,当初和路生梅一起赴边远地区的同学们都陆续调回了北京。面对亲友的劝说和摆在面前的回京机会,路生梅却一再婉言谢绝——为了更专业、更有效地救治更多患儿,路生梅立志要为佳县医院创办儿科。

东奔西走、四处筹资……在她的主持下,佳县人民医院儿科终于在1983年独立分离出来,路生梅出任首任主任。为提高医疗和护理技术,路生梅送科里所有护士分批进修学习;资金不足时,她就自掏腰包;她还将从外地学到的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到工作中,使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各科室会诊等制度在科里开展后,又被全院推广。

路生梅的努力很快见到成效,儿科成为佳县医院的骨干科室。在全区小儿静脉穿刺技能大赛中,拿下了团体、个人双“第一”的好成绩。同行们感叹:佳县是榆林地区最穷的县,佳县医院是全区医疗条件最落后的县级医院,佳县医院儿科却是榆林地区最好的。

1999年,路生梅从佳县医院儿科主任、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休,每天到家里找她看病的人仍然络绎不绝。2018年12月,路生梅终于完成了“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她又向自己作出新的承诺: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每周一、三、五,她坚持义务坐诊。退休后的20多年来,经她义诊的患者累计超过10万人次。她还组建了“老年人志愿服务队”,组织大家深入山区帮扶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新冠疫情发生后,她又主动请缨,希望能参加医院的一线诊疗。

在佳县,路生梅的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几乎无人不知。大家常说:“路大夫总爱开便宜药,只为能让大伙儿瞧得起病。”如今的路生梅,是患者口中的“路姐”“路姨”“路奶奶”,也是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巾帼奋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因为那句承诺,她信守一生,护佑一城。

能作为全国党代表参加党的__,路生梅十分兴奋。“上次回北京,是去年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当时,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路生梅激动地说:“53年前,我就是从天安门广场出发,服从分配到了佳县;53年后,经过层层推选,我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谢谢三秦父老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又把我送回北京!”

“这次回去,深感责任重大。”路生梅告诉记者,针对群众关心的相关医疗话题,她进行了专门调研。比如,期望能在榆林建立一座能够辐射周边的儿童医疗救治中心,以解决更多儿童的就医需求;期望近年在榆林地区高发的过敏性鼻炎病症,能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还有降低儿科就诊医保起付线、优化户口所在地与就医地报销的便利性衔接等相关问题……“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大家的所思、所盼原原本本带到北京去。”

在路生梅看来,陕北地区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是当年模样,这让她深感欣慰:“佳县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这里的人民就是最需要我的人。感谢组织和人民的信任,未来,我将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继续为改变佳县的医疗面貌贡献力量。”

儿科医生路生梅模范事迹最新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3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33位用户喜欢。

一大早,儿科医生路生梅就在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的诊室中忙碌起来,尽管已年近八旬,但每周三天的义诊却是雷打不动。

1968年,24岁的路生梅向母校郑重承诺:“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当年12月5日,坐上西行的列车,辗转到达佳县后,路生梅才真正认识到陕北农村的贫穷。

佳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接处,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糠菜半年粮、喝水靠驴拉”就是当时佳县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路生梅说:“佳县的医疗条件也特别落后,整个佳县人民医院就是两排墙皮脱落的旧窑洞,只有4名医生,2名护士,而自己则是当地第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

由于医生极度短缺,当时佳县人民医院不分科室,为了尽快掌握内、外、妇、儿、中医针灸等各科知识,路生梅每天坚持在煤油灯下学习到深夜,写下了几十本笔记,很快成为医院的多面手。

“这个地方不大,你架子再大、表现再高傲,人家不会买你的账。”路生梅说,但是你治好一个病人,解决他的问题,便会一传十、十传百,群众才会认可你、信任你。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路生梅穿着从北京带来的塑料底棉鞋,到离县城十几里的崔家畔村出诊。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覆盖着厚雪,每走几步就会滑倒摔跤,两个多小时里,她摔了40多跤。在临近村子的下坡路上,她索性就半躺着滑了下去。当一身泥泞的她出现在病人家里时,全家人像看到救星一样号啕大哭起来。看到患者的病情很重,路生梅就住了下来,直到病人完全好转,她才离开。

“不能守着医院等病人,而要走进农户找病人。”路生梅常常和医护人员叮嘱。1983年,路生梅着手创办了佳县人民医院小儿科,并成为首任儿科主任。“医生对病人必须一视同仁,让病人花小钱、治大病。”儿科创立之初,路生梅便给科里定了规矩,对贫困老百姓要以善心扶贫、以仁术救命。

在佳县工作期间,路生梅曾多次被选派到北京和西安进修,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北京协和医院、西安儿童医院等都希望她能够留下来,但都被她谢绝了。“我在1969年的入党申请书中做过承诺,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路生梅说。

不变的承诺,一生的坚守。在路生梅的带领下,佳县人民医院的儿科水平,特别是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名列前茅,“佳县儿科”的名气更是让许多外地甚至黄河对岸的病人慕名前来。

1999年,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位置上退休,本可以休息的她却继续坚持为当地百姓义诊,义诊的地点,有时在医院,有时就在路生梅家里。有人粗略估算,仅退休后的20年里,路生梅义诊的患者已经超过了10万人次。

对于此次当选党的__代表,路生梅说:“我将永远记得是党和人民给我信任、给我力量。我要把当选代表看成一次鞭策、一个新的起点,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回报社会,回报对我的认可。”

最美退休医生路生梅事迹简介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3位用户喜欢。

今天的《__代表风采》,我们来认识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路生梅。

每周一、三、五,78岁的路生梅都会来到佳县人民医院,义务接诊。

患儿家长 刘洋:我们小时候也是过来看过路大夫的,可以说路老师既看我们大人,也看我们小孩,看我们家几代人。

1968年,路生梅从当时的北京市第二医学院毕业,服从分配来到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医生。当了解到很多山里的村民得了病,没法及时到县城治疗的情况后,路生梅就背着医疗箱,进村入户上门问诊。扎根黄土高原50多年,路生梅的足迹踏遍24个乡镇。她的家,这间不足20平方米的窑洞也成了她的第二诊室。

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魏涛薇:哪怕是晚上、冬天、急诊,她都会跑去病人家里去看。

在路生梅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佳县人民医院儿科从无到有,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验收,还获得了“爱婴医院”的称号。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拒绝了亲人回北京生活的建议,拒绝了其他医院的高薪聘请,继续留在佳县为群众看病。2020年当地出现新冠疫情,路生梅主动请缨,没能前往抗疫一线,她就带头开展线上诊疗。

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 路生梅:作为一个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

儿科医生路生梅模范事迹最新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6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9位用户喜欢。

全国38个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2296名出席党的__代表。其中儿科医生路生梅,就是2296名党的__代表之一,2022年被评为“最美巾帼奋斗者”。从北京到陕北小县城,从韶华年茂到白发苍苍,路生梅始终践行着“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的不变诺言,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守护佳县百姓健康。如今尽管已年近八旬,每周三天的义诊几乎是雷打不动。

一心为民不言悔,铁肩柔情担重任。路生梅用一生的信念和踏实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从路生梅身上领悟“信仰力量”“奉献力量”“斗争力量”,并将这些精神力量转化到“火热”的基层一线工作中去,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人民群众,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汲取“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仰力量,擦亮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的思想底色。“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20世纪60年代,路生梅毕业后被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工作。面对着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佳县,她没有退却,而是向母校郑重承诺:“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于是成为了当地第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路生梅在佳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变的东西才叫承诺”,用宝贵的青春年华践行着“一生守一诺”的忠诚信仰。身为党员干部,我要向她学习,以自身行动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坚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的理想信念,用真理之光照亮信仰之路,积极投身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汲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力量,永葆扎根基层、守护群众的为民本色。“医生像风筝,线永远在病人手中。”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有不少外地医院希望能聘请路生梅做专家,甚至有榆林的医院发出年薪20万元的邀请,但她毅然扎根佳县、守护佳县。2018年,“50年之诺”已经完成,但路生梅又选择了“超期服役”,还向自己做出了“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新承诺。身为党员干部,我要向她学习,以“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无私奉献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人民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中不断提高“只有香如故”的奉献意识、锤炼“无意苦争春”的胸怀修养,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暖心人”“贴心人”“知心人”。

汲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争力量,彰显担当作为、奋勇拼搏的巾帼亮色。“生如火花,有多少能量就释放多少。”路生梅大学专业是儿科学,但当时佳县人民医院不分科,要求每个医生必须掌握内、外、妇、儿等各科知识,为了不让病人失望,她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各种医学知识,就这样,“准专科医生”生生变成了“样样精通”的全科医生,成为了医院的“多面手”。2020年1月,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已经76岁高龄的路生梅毅然在请战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要向她学习,积极发扬永不放弃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主动投身到基层实践中去,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争做一名永举“斗争旗”、敢啃“硬骨头”、勇接“硬任务”的新时代党员干部。

最美医生路生梅榜样事迹和精神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8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98位用户喜欢。

“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坚毅的身影、无私的力量、高洁的品格在《榜样7》中再度呈现,她是路生梅,一名扎根黄土高原50多年的医生,从青春洋溢到耄耋老人,用医者仁心书写了人间大爱,诠释了“为党工作无限期”的榜样力量。作为干部队伍的生力军、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坚力量,年轻干部定当向榜样致敬,学习“她”、走进“她”、成为“她”,让青春在勤学善为、甘于奉献、廉洁自律中,如“梅”绽放。

致敬她“凌寒独放”的坚毅,让青春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中勤学善为、如“梅”绽放。

50多年前的佳县县医院还没有分科,儿科学专业出身的路生梅,为了更好医治患者,白天在医院上班,夜晚在油灯下看书,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各种医学知识。内外科、儿科、妇产科、皮肤科、中医针灸……就这样,路生梅从“准专科医生”变成了“十八般武艺皆通”的全科医生。路生梅面对艰难的现实,没有选择“原地踏步”,而是不断修炼自我、完善自我,就如同傲雪欺霜的梅花,越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越是娇艳盛放。广大年轻干部要向她“凌寒独放”的坚毅致敬,汲取她勤学善为的精神力量,沉下心、扑下身,提升本领、增长才干,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既要向书本学,也要向工作学,既要向同事学,也要向群众学,不停提升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致敬她“播撒芬芳”的无私,让青春在“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中甘于奉献、如“梅”绽放。

多年来,虽然路生梅有机会选择去条件更好的大城市,但是她却从没想过离开。她义无反顾扎根黄土高原50多年,不仅为众多患者行医治病,还致力于提升当地医疗水平,被广大群众和医生称作佳县儿科的“定海神针”。路生梅曾说,“一个人的春天不是春天,万紫千红才是真正的春天。”她就像是一支甘于忍受严寒的梅花,盛放在万花之前,用暗香浮动引来天地间的万里新春。广大年轻干部要向她“播撒芬芳”的无私致敬,汲取她甘于奉献的精神力量,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将群众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放在心中,烦民之所烦、想民之所想,迈出步子、挑起重担,到抗击疫情一线、乡村振兴一线、基层治理一线等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奉献自我、燃烧自我,不畏“零落成泥碾作尘”,敢于“俯首甘为孺子牛”。

致敬她“超凡脱俗”的高洁,让青春在“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中廉洁自律、如“梅”绽放。

退休后的路生梅仍选择留在佳县为患者免费义诊,她说:“国家已经给了我退休工资,我不缺钱,不能再拿另一份钱。”坚持随叫随到、不收红包、不开高价药……时至今日,佳县儿科仍保留着她留下的“宝贵财富”。路生梅一生行医一身清廉,如同傲然独立的梅花般冰清玉洁、不落流俗。广大年轻干部要向她“超凡脱俗”的高洁致敬,汲取她廉洁自律的精神力量,历练梅花般的高洁与坚韧,养一身正气,塑一身铮铮傲骨。面对低级趣味、歪风邪气,要自觉远离、自觉抵制,勤掸“思想尘”,练就廉洁自律的定力;面对贪欲,要坚决遏制、警醒戒惧,给个人爱好“上把锁”,给对外交往“设道岗”,划好廉洁自律的界限;面对“心中贼”,要保持敏锐、常敲警钟,时刻绷紧作风之弦,从根本上守住两袖清风,换一身如梅花般的廉洁风骨。

汲取榜样力量,青春如“梅”绽放。从繁华的首都到偏远的小城,从青丝寥寥到白发苍苍,从一名普通党员到党的__代表……路生梅的一生就如同她的名字一般,一“路”生花、如“梅”绽放,那鲜艳红梅般的精神力量,散发着阵阵“暗香”,引领着后来人前进的方向。

最美退休医生路生梅事迹简介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29位用户喜欢。

近日,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7》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退休医生路生梅放弃了首都的繁华,到偏远的小城扎根黄土高原55年的事迹感人至深。半个多世纪以来,青丝变白发,她用人间大爱诠释了“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这一朴素而又真挚的情感。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当致敬路生梅的忠诚于党、初心不改、一心为民的品格,把青春书写在基层一线的广阔天地上。

致敬路生梅忠诚于党、一心为民的滚烫“初心”。1968年,24岁的路生梅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到佳县,成为当地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50多年里,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庄严承诺。作为党员干部,要把党忠诚、初心不改深深烙印在心中,将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人民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放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事情落到实处,不计个人得失,只考虑事情有没有为群众做好,以实际行动成为人民的“暖心人”“贴心人”“知心人”,像路生梅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成绩。

致敬路生梅坚韧不拔、扎根基层的滚烫“执心”。“不能守着医院等病人,要走进农户找病人。”在路生梅眼里,病人就是亲人,为抢救患儿,路生梅口对口地吸痰,反复进行人工呼吸40多次,她也曾到离县城十几公里的村庄出诊,摔了40多跤,走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路生梅正是在如此环境扎根了50多年,不惧困难挑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作为党员干部,要明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的准确定位,多到困难大、矛盾多、环境差的地方磨砺品质,在成长中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始终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自己也是人民中的一员,要做一颗种子紧紧与人民连在一起,在人民中生根、长大、结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致敬路生梅一生一诺、鞠躬尽瘁的滚烫“耐心”。“医生就像一只拴着线的风筝,线永远在病人手里。只要病人一拉线,我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路生梅退休后,拒绝了安度晚年的建议,也拒绝了各大医院的坐诊聘请,而是选择继续留在佳县。退休二十多年来,路生梅仍在“超期服役”,继续用精湛的医术守护着百姓的健康,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的承诺。作为党员干部,要像路生梅一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把自己融入到基层工作中去,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始终与人民干在一起、想在一起,始终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基层一线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儿科医生路生梅模范事迹最新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党的__代表路生梅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她从北京来到陕北老区,扎根黄土高原54年,不仅为曾经缺医少药的患者解除病痛,还致力于提升当地医疗水平,退休后依然坚持免费义诊,用无言的奉献书写了人间大爱。

每周一、三、五,78岁的路生梅都会步行前往医院,义务接诊。路生梅在北京长大,1968年,24岁的她从当时的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陕西佳县工作。

路生梅: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党指向哪就打到哪。

路生梅背着医疗箱,进村入户,足迹遍布佳县24个乡镇。1983年,佳县人民医院首设儿科,路生梅成为首任儿科主任。“佳县儿科”在周边县区打响了名声,许多病人慕名远道而来。期间,路生梅多次被选派到北京、西安进修,一次次面对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她却一次次选择留在佳县。同事说起路生梅,都是由衷地敬佩。

同事:她始终是以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她觉得这个地方需要她,一直做这个事情。

同事:她就是生命不息,服务不止,永远都在看病人,哪怕是晚上、冬天。

1999年,路生梅退休了,她选择在佳县为患者免费义诊。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已经76岁的路生梅再次主动请缨,在佳县带头发起隔屏诊疗、线上咨询等医疗服务。

路生梅:什么是党员?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我去,别人不愿意干的工作我干,越有危险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党员挺身而出。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

最美医生路生梅榜样事迹和精神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近日,在《榜样7》专题节目中“再读”路生梅的先进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路生梅牢记初心使命,50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将青春抛洒于黄土高原,用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守护人民健康,以实际行动践行 “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庄严承诺。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像路生梅一样,以恒心坚守初心,用执着诠释坚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平凡岗位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读懂“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坚定信念,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1968年,24岁的路生梅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到陕西佳县,成为当地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她立下了朴素的誓言:“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要在这里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50多年来,路生梅多次放弃返京机会,几乎没有离开过佳县,从青春芳华到鬓染霜花,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路生梅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始终坚守在医疗岗位,用一生践行了“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庄严承诺。作为党员干部,我要以您为榜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始终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在平凡的岗位上同人民群众走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诠释植根人民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落实于行。

读懂“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艰苦奋斗,笃定为民实干的“决心”。路生梅始终以医者仁心守护百姓健康。一个“百日咳”的婴儿病情危重,反复窒息,路生梅口对口地吸痰,反复进行人工呼吸40多次,孩子得到有效救治。一个肠穿孔病人,经她连续救治8个小时后转危为安,劳累过度的路生梅却昏睡了一天一夜。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她到离县城十几公里的村庄出诊,走了近两个小时,摔了40多跤,当一身泥泞的她出现在病人家里时,患者全家人像看到救星一样嚎啕大哭。作为党员干部,我要以您为榜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小事”入手,把他们所盼望的“小事情”一桩桩做好,把他们所遇到的“小问题”一个个解决好,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

读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敬业奉献,砥砺为民坚守的“恒心”。“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这就是路生梅的坚守。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拒绝了北京亲人让她回京安度晚年的建议,也拒绝了各大医院的坐诊聘请,而是选择继续留在佳县,为当地群众诊疗治病。退休22年来,路生梅义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此外,她还组建老年志愿者团队,带领身边人一起做公益。如今,路生梅仍在“超期服役”,继续用精湛的医术守护着百姓的健康。“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作为党员干部,我要以您为榜样,学习您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坚守,始终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当成一份事业来做,勤勤恳恳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为之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努力释放出光和热。

儿科医生路生梅模范事迹最新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98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50位用户喜欢。

细致耐心地问询、检查、开方,在诊室里,已经78岁高龄的路生梅一直忙碌着,她一会儿是标准的京腔京韵,一会儿是“醋溜”的陕北方言,在接连送走两位小病人后,终于有时间向记者讲述起了过往。

1944年1月,路生梅出生在北京后海西沿的一座四合院里,当时正值屋檐下的第一朵梅花在枝头绽放,就这样,生梅这个名字陪伴了她一生。

大学毕业时,国家提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路生梅和其他同学一样,义无反顾响应“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被分配到了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

1968年12月,路生梅告别故乡北京,独自踏上了西行的列车。火车到铜川后再改乘敞篷卡车,终于到达了偏远的佳县。

从大城市到山沟沟,睡在破旧窑洞冰冷的土炕上,用着浑浊不堪的黄河水,比这更不习惯的是饮食习惯。最初在佳县的几年里,除了看病还要参加集体劳动,路生梅每天天不亮就去修梯田、修公路,下午收工后接着到医院值夜班。“面对困难,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但我从未退缩过。因为这条路是自己选的,打退堂鼓不是我的作风。”路生梅说。

有一次,路生梅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夜路才到病人家中。脸色惨白披头散发的产妇坐在土袋子上,孩子已经出生,一位妇女拿来一把黑乎乎的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路生梅抢过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有条不紊地给孩子断脐、包裹。在那个年代,不卫生断脐经常引发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近乎是100%。

经历了一次次生死营救,找她看病的老乡越来越多。一个信念变得更加坚定: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里不就是最艰苦的地方?这里不就是自己的“广阔天地”?她暗下决心:“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这里的群众就是最需要我的人。我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让她决心留下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绥德卫校毕业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的高正胜。“老高处处为别人着想,点滴中向善。老高所做的事,我想每一名陕北人都能做出来,时间长了,我真的爱上这方水土,爱上这里的人。”

后来,曾有多次调回北京的机会,但都被路生梅婉言拒绝。

从1961年向党组织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1984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路生梅等待了23年。

儿子高佳还记得母亲入党那天的情景:“她激动得哭了。那时我正读初一,年龄小不理解。现在回头想想,她一定是认为入党才是对她多年来工作最大的褒奖和肯定。”

1999年12月,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岗位上光荣退休。但是她认定了“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于是先在家里开展义诊,随后在医院的邀请下,每周一、三、五去义务坐诊。“找路大夫看病,咱就感觉放心。”患者的众口相传,使路生梅的医术和医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退休后的23年间,路生梅接待义诊、咨询,累计超过10万人次。

“如果咱医院组织救援队,我要求参加,无论奔赴哪里,无论生死,我都要求参加……”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已经76岁的路生梅向党组织递交了1万元的特殊党费和“请战书”,要求驰援抗击新冠疫情一线……

近年来,路生梅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医生”“最美巾帼奋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可她对荣誉看得很淡。路生梅说,“我就是一只拴着线的风筝,无论走到哪儿,只要病人一拉线,我就会回到他们身边。”

最美医生路生梅榜样事迹和精神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5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95位用户喜欢。

人物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路生梅

故事几十年前,大学毕业的路生梅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到贫瘠荒凉的陕北高原,扎根佳县人民医院埋头苦干几十年。她多次放弃返京和去大医院的机会,建起当地第一个正规的儿科,先后为数万名婴幼儿提供诊疗服务。1999年退休后,她继续留在佳县,义务诊治超过10万名患者。路生梅是党的__代表,曾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

点评

很多认识路生梅的人知道,她腰痛需要整日系着护腰带,上坡路走几步就得歇一会儿,双眼也饱受白内障的困扰。可大家又常常费解:为啥这位白发苍苍、瘦小纤弱的老人,似乎有股子使不完的劲?有人说她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也有人说她是“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而路生梅觉得,“在为党工作和治病救人上,我一直‘年轻’”。

一句承诺,践行半生。初到佳县时,艰苦的条件和环境远超路生梅的想象,但并未让她退缩。她在墙皮脱落的旧窑洞里“望触叩听”,背着药箱往返于黄河边的深沟险壑。一次出诊,路生梅看见产妇的家人准备用一把黑乎乎的剪刀剪断脐带,她冲过去夺下剪刀,一边向家属解释,一边拿出消毒器械给孩子断脐、包裹。这次出诊,更加坚定了她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信念。从风华正茂到满头华发,路生梅把青春奉献给脚下的黄土地,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改变落后医疗条件,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的郑重承诺。

生命不息,服务不止。路生梅在佳县推广新接生法、创办正规儿科、创建爱婴医院,不仅自己成长为熟练掌握内、外、妇、儿、中医、针灸各科技术的全科医生,更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心系患者、技术过硬的青年医学人才。如今,佳县的儿科水平大幅提升,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退休后的路生梅仍活跃在为群众看病的第一线,20多年雷打不动坚持每周三天的义诊。路生梅说:“我走在佳县的街道上觉得很温暖,人家见了我都叫路大夫、路姨,有的小孩儿叫路奶奶。”她用精湛的医术和医者仁心,用令人动容的赤子之心和情怀,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信赖。

展望未来,路生梅希望推动在榆林建立一座能够辐射周边地区的儿童医疗救治中心,还想进一步推动专业人才向基层下沉服务。佳县医护工作者守护百姓健康的奋斗史,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3万个,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实现了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和人才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进一步完善保护、关心、爱护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长效机制,必将激励他们为改变基层医疗面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最美退休医生路生梅事迹简介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23个字,有3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1968年,24岁的路生梅服从分配,从北京来到陕西佳县,成为当地第一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路生梅揪心的却是当地落后的医疗水平,她立下朴素的诺言:“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属于陕北高原。”

50多年来,路生梅坚守信念,以医者仁心守护着百姓健康,倾尽全力,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找路大夫看病既省事又放心,一个药方子十来块钱就能看好。”黄河对岸山西临县高家湾的高俊娥,带着小外孙来陕西佳县看病,“我3个儿女小时候都找路大夫看过病,我们相信她。”

高俊娥口中的路大夫,是陕西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像这样到医院找她看病、来家里咨询的老乡每天都有。她每次都认真询问病情,尽量开便宜管用的药方。

路生梅大学毕业后扎根佳县已53年,她以医者仁心守护着百姓健康,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属于陕北高原”

一孔窑洞,就是路生梅的家。屋内陈设虽然简陋,却整洁干净,墙上的黑白照片将我们带回了曾经艰苦的岁月。

1944年1月,路生梅出生于北京,1963年考入首都医科大学前身北京第二医学院。

“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1968年,24岁的路生梅毕业后分配到佳县人民医院,成了当地第一个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

佳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条件艰苦。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路生梅说:“县医院是两排破窑洞,喝的是黄河水,而且每人每天只给一瓢。睡的是土炕,还要忍受虱虫叮咬。”

相比生活的艰苦,让路生梅更为揪心的是当地群众医疗常识的匮乏。

来佳县工作不久,她出诊救助一位难产妇女,当她急匆匆赶到,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个老婆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剪刀剪脐带。路生梅赶紧夺过剪刀,一边消毒一边解释:如果用不干净的剪刀剪了脐带,破伤风杆菌就会顺着脐血进入小孩的体内,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为了不让病人失望,她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各种医学知识。白天坐诊、出诊,夜晚油灯下看书、记笔记,成为她生活的常态。就这样,“准专科医生”生生变成了全科医生。

“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属于陕北高原。”路生梅下定决心改变当地落后的医疗条件。50多年里,路生梅历经各种考验,可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一定要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

“一定要让老百姓少花钱治好病。”1984年,路生梅任妇儿科主任,创办儿科,她给科里定了规矩,“对贫困百姓以自己的善心扶贫、以自己的仁术救命。”

为提高护理质量,路生梅东奔西跑,四处筹资,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到西安儿童医院进修。当时佳县是全榆林地区最穷的县,佳县医院是全地区条件最落后的县医院,然而佳县医院小儿科在全地区小静脉穿刺上取得了团体和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不能守着医院等病人,要走进农户找病人。”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路生梅穿着从北京带来的塑料底棉鞋,到离县城十几公里的崔家畔村出诊。

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覆盖着厚雪,每走几步就会滑倒一跤。近两个小时里,她摔了40多跤。有时碰到大下坡,干脆躺在雪地上往下滑。当一身泥泞的她出现在病人家里时,全家人像看到救星一样嚎啕大哭。

因患者病情较重,路生梅留下治疗了好几天,直至患者好转,待准备离开时,细心的女主人为她送上一双千层底的棉布鞋。路生梅霎时因感动红了眼圈。

经过多年发展,现在佳县人民医院已成为具有一定医疗水平的二级甲等医院。“我们依旧坚持路主任少花钱治大病、不花钱能治病的原则。”医院现任儿科主任武艳说。

“生如火花,有多少能量就释放多少”

“路大夫来了!”近日,记者跟随路生梅走进佳县佳芦镇敬老院,她是这里的老熟人,定期来这里义诊,熟悉这里每一个老人的身体状况。

“脑梗住院了吗?平常血压高不高?”听诊、测血压,路生梅一一叮嘱。“动作慢一点,每天要坚持锻炼。”敬老院院子里,她教老人们如何使用健身器材。

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除了每周到医院义诊,平时来家里咨询看病的人也很多,只要来病人,路生梅立刻放下手头的事,认真诊治。

50多年来,除了外出培训、回京探亲,她几乎没离开过佳县。

“我回京探亲时,电话还是一直响,都是病人来电,问我啥时候回去。”路生梅说。五十三载已过,但路生梅仍在“超期服役”。有人粗略估算,仅退休后的20年里,路生梅义诊的患者超过10万人次。

此外,路生梅还组建老年志愿者团队,带动身边更多老年人做公益,为社会做贡献。“我是被路大夫的事迹所感动,才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志愿者李爱峰说。

新冠疫情发生后,76岁高龄的路生梅主动请战驰援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并向党组织递交了1万元特殊党费。

“今年我打算到中医医院学习小儿推拿技术,然后办个学习班,把小儿推拿推广到医院临床。”路生梅说,“生如火花,有多少能量就释放多少。”

最美医生路生梅榜样事迹和精神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6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14位用户喜欢。

在北京参加党的__后回到佳县,她马不停蹄地为医卫系统、公安系统等各系统宣讲党的__精神。

每周一、三、五在佳县人民医院或中医院的义务坐诊日已坚持了二十多年,她一天也不愿意多耽误。

……

党的__代表、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路生梅已经78岁了。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和所有普通老人一样,她腰痛需要整日系着护腰带,上坡路走几步就得歇一会儿,双眼也饱受白内障的困扰……

可大家又常常费解:为啥这位白发苍苍、瘦小纤弱的老太太,似乎自己总不觉老,有股子使不完的劲呢?

1968年从北京毕业后扎根佳县人民医院直到退休,她埋头苦干几十年。之后,她退而不休,迄今又义务诊治超过10万名患者。近日,在党的__精神宣讲会上有人问她,打算什么时候让自己歇歇,她说:“党的__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这是接下来我努力的方向。我的恩师张金哲院士98岁高龄还在门诊一线工作,患者需要我,我还能继续为他们服务。”

路生梅是佳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活历史”。

“我的奶奶、妈妈和我都找过路奶奶治病。”在佳县,不少家庭三四代人都曾在路生梅处诊治,她的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她把病人处成了家人。

“路医生是我们可敬的前辈,更是我的领路人。”佳县人民医院内科护士长魏雄美儿时被路生梅救治,从此立志学医从医。患者变成了医者。

经过不懈努力,路生梅不但自己从榆林地区唯一一名儿科医生成长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熟练掌握内、外、妇、儿、中医、针灸各科技术的全科医生,更通过“传帮带”培养出一大批心系患者、技术过硬的青年医学人才。

如今的佳县也再不是那个缺医少药,用油污剪刀为娃娃接生的穷乡僻壤。自1983年路生梅在佳县人民医院首创儿科至今,儿科水平大幅提升,新生儿死亡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千分之六十降至千分之零点六,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

呕心沥血五十四年,路生梅迄今脚步不停。

“我还有太多事要做。”路生梅说,党的__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下一步她要着手推动在榆林建立一座能够辐射周边的儿童医疗救治中心,还要进一步推动专业人才向基层下沉服务,努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党的__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我现在每天坚持钻研中医医术,争取用更丰富的方法为患者诊疗。”

关于路生梅保持“年轻”的秘密,有人说,她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有人说,她是“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而路生梅觉得,“在为党工作和治病救人上,我一直‘年轻’。”

最美退休医生路生梅事迹简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党的__代表路生梅,退休前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医师。

24岁那年,路生梅从医学院毕业后,离开北京远赴陕北佳县。看到这里群众缺医少药,路生梅许下承诺——“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50多年来,她为众多患者解除痛苦,为这个落后的小县城建立起第一个正规儿科,还在退休后“超期服役”,一直坚持义务接诊守护群众健康。

据粗略估算,仅退休后的20年里,路生梅义诊的患者超过10万人次。她说:“生如火花,要把自己的光和热发挥到极致。”

儿科医生路生梅模范事迹最新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0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近日,共产党员网刊载《路生梅:在党和群众需要的地方扎根》,细细赏读路生梅的事迹后,不禁深受触动。从繁华的首都到偏远的小城,从青丝寥寥到白发苍苍,路生梅扎根黄土高原54年,用医者仁心书写了人间大爱,诠释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新时代年轻干部当致敬路生梅坚毅、无私、高洁的品格,让青春在勤学善为、甘于奉献、廉洁自律中,如“梅”绽放。

致敬她“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坚毅品格,勤学善为、如“梅”绽放。50多年前的佳县县医院还没有分科,儿科学专业出身的路生梅,为了更好医治患者,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学习各种医学知识。内外科、儿科、妇产科、皮肤科、中医针灸……就这样,路生梅从“准专科医生”变成了“十八般武艺皆通”的全科医生。路生梅面对艰难的现实,没有选择“原地踏步”,而是不断修炼自我、完善自我,就如同傲雪欺霜的梅花,越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越是娇艳盛放。新时代年轻干部当致敬路生梅如梅花般的坚毅品格,勤学善为,沉下心、扑下身,提升本领、增长才干,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既向书本学,也向工作学,既向同事学,也向群众学,不停提升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致敬她“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无私品格,甘于奉献、如“梅”绽放。多年来,虽然路生梅有机会选择去条件更好的大城市,但是她却从没想过离开。她义无反顾扎根黄土高原54年,不仅为众多患者行医治病,还致力于提升当地医疗水平,被广大群众和医生称作佳县儿科的“定海神针”。路生梅曾说,“一个人的春天不是春天,万紫千红才是真正的春天。”她就像是一支甘于忍受严寒的梅花,盛放在万花之前,用暗香浮动引来天地间的万里新春。新时代年轻干部当致敬路生梅如梅花般的无私品格,甘于奉献,始终将群众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放在心中,烦民之所烦、想民之所想,迈出步子、挑起重担,到乡村振兴一线、基层治理一线等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奉献自我、燃烧自我,不畏“零落成泥碾作尘”,敢于“俯首甘为孺子牛”。

致敬她“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高洁品格,廉洁自律、如“梅”绽放。退休后的路生梅仍然选择留在佳县为患者免费义诊,她说:“国家已经给了我退休工资,我不缺钱,不能再拿另一份钱。”坚持随叫随到、不收红包、不开高价药……时至今日,佳县儿科仍保留着她留下的“宝贵财富”。路生梅一生行医一身清廉,始终坚持不花钱能治病、少花钱治大病的原则,坚守着医者良心。新时代年轻干部当致敬路生梅如梅花般的高洁品格,廉洁自律,以梅花般的洁净与坚韧,养一身正气,塑一身铮铮傲骨,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自觉遏制心中贪欲,给个人爱好“上把锁”,给对外交往“设道岗”,保持敏锐、常敲警钟,时刻绷紧作风之弦,从根本上守住两袖清风,换一身如梅花般的廉洁风骨。

儿科医生路生梅模范事迹最新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78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82位用户喜欢。

在陕西佳县县城人民路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经过时,总是有很多人跟她打招呼,有人叫她路大夫,有人叫她路姨,也有人叫她路奶奶,她就是78岁的路生梅。

1968年,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陕西佳县人民医院。从青春洋溢到耄耋老人,她一干就是54年,兑现着自己入党时写下的“为党健康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庄严承诺。2018年,这个承诺已经实现,但路生梅依然选择留在佳县。

“为佳县人民奋斗终身”

“一定要提醒新手父母重视孩子说话晚的现象,儿童孤独症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见到路生梅的时候,她正在佳县人民医院的儿科办公室里,严肃地对儿科医生们反复强调着。

本已退休的路生梅,可以选择回到大城市颐养天年,但她依然坚守在佳县,为医疗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有人粗略统计过,仅仅在退休后的20余年中,她义诊的患者就超过了10万人次。

“路奶奶,我们来看你啦!”9岁的张宇旋一见到路生梅就亲昵地扑进她的怀里。她和她的奶奶、妈妈都曾让路生梅看过病。在佳县,像这样一家三代甚至四代五代人都找路生梅看过病的情况,不在少数。行医五十载,路生梅给病人开的全是便宜的药、管用的药、适量的药,造福了佳县一代又一代儿童。

如今,与当地人民结下深情厚谊的路生梅,将“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改为了“为佳县人民奋斗终身”。

“治病救人,永不放弃”

“治病救人,永不放弃”是路生梅作为医生的良知和坚守。无论是严冬还是炎夏,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只要是周一、周三、周五,人们总能在佳县人民医院或中医院看到路生梅坐诊的身影,这是她雷打不动的坐诊日。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我的老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张金哲院士,98岁还在门诊工作,我的思绪跌宕起伏。我扪心自问:老师还在做,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做呢?治病救人没有退休年龄,我也要像老师一样,干到自己不能干的那天!”路生梅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从继承中汲取营养,又将所学毫无保留地传给后来人。几年来,路生梅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不仅将自己的学识与本领教给年轻医生,帮助门诊解决不少疑难问题,更在医德医风方面言传身教,为两所医院的儿科团队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现在儿科一有重症病人,我们还是会请路大夫来会诊,我有时还带病人到她家里去会诊。”佳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武艳告诉记者,现在,佳县儿科仍保留着路生梅留下的“宝贵财富”,坚持随叫随到、不收红包、“花小钱治大病”、少用抗生素等优良传统。

“万紫千红才是春满园”

“老李,最近血压还高不高了?”“老吴,手术后恢复得咋样了?”……一走进县养老院,路生梅熟络地和老人们打着招呼,关切地询问着他们的近况。

和佳县养老院的结缘,还要从2016年说起。那一年,获得“感动榆林”年度人物、“榆林好人楷模”等多项荣誉的路生梅,用奖金买了米、面、油、拐杖、按摩器和书籍等,送到农村幸福院、县养老院。当老人们握着她的双手激动地说“你真是个好人”的那一刻,她深刻体会到不止儿童,老年人也非常需要关怀。6年来,路生梅不知道来到这里多少次,为老年人义诊、跟他们谈心。

“一个人的春天不是春天,万紫千红才是真正的春天。”路生梅目光温柔又坚定。她组建了一支名为“我爱佳县”的老年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一份爱心汇聚起更多爱的力量,传递社会温暖。

从繁华的首都北京到偏远的佳县小城,从长发青丝到白发苍苍,从一名普通党员到党的__代表……路生梅用一生的时间书写着无私奉献。她的崇高品质不仅赢得了榆林人民的信任和爱戴,也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引领后来人前进的方向。

“感谢各级党组织对我的培养,感谢榆林人民对我的信任,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重大的责任。”党的__即将召开,路生梅正在积极做准备,她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基层群众的呼声和期盼带到会上。

《最美退休医生路生梅事迹简介(1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