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监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2、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处理。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4、对危重、昏迷、瘫痪患者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5、剧、毒、麻、贵重药品人专人保管,加锁、帐物相符。6、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7、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8、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9、对科室水、电、暖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如有损坏及时维修。10、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二、监控措施:(一)氧气管理:用氧管理:1、用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告知患者及家属勿在室内抽烟,氧气管道周围禁烟火和易燃品。3、定期检查氧气接口,发现漏气及时维修。4、中心吸氧设施有“四防”标志(防热、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带,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二)对危重患者及小儿防止发生意外措施:1、防坠床。小儿要使用有床档的小儿床;昏迷及烦燥患者有专人守护,必要时加床档。2、防烫伤。需要热敷的患者,护士要及时巡视,严格交接班;给婴幼儿、老人、昏迷、肢体瘫痪麻痹患者用热水袋时,温度50℃以内,热水袋不可直接接触病员的皮肤。(三)制度落实:1、执行分级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术后及长期卧床初起活动者,有人扶持,动作要轻慢,以防因体位变化,引起虚脱。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三查七对”,按时巡视病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3、对急危重症患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1)昏迷患者专人护理,床旁备好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纱布、吸痰器等,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2)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疮的发生。(3)烦躁患者给约束带固定,注意松紧适度,观察肢体血运、温度、颜色等变化。(4)严格执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发现隐患及时讨论处理并上报。4、消防措施:对全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掌握灭火器的操作规程,灭火器及消防栓保持性能良好,钥匙定位放置。
第2篇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办法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科室设安全员,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安全护理分析,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每天进行安全评估,做好标识。对危重、手术、老年及小儿患者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6、剧、毒、麻、贵重药品专人保管,加锁,账物相符。
7、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8、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9、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10、对科室水、电、气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1、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二、护理缺陷高危因素防范要点:
护士长对护理缺陷事故发生的高危因素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高危环节:治疗、危重患者抢救、患者流动管理、工作交接、医护合作性环节、新药新技术应用环节。
防范:1、对高危环节制定操作规范等预防措施。
2、加强操作过程中的督查。
3、经常查找不安全隐患,善于整改。
(二)高危人群: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新职工;工作时注意力分散、情绪状况不良、业务能力欠缺者;护患交流性格障碍者。
防范:1、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
2、关心护士的工作、身心状况。
3、尽一切可能消除交流障碍因素。
(三)高危时段:繁忙、中夜班、交接班、节假日等。
防范:1、护士长根据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2、发挥护士长值班功能。
3、节假日有人员储备、安全检查等应对措施。
(四)高危意识:主观意识过强,缺乏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防范:1、加强法制学习,强化法律意识。
2、加强安全学习,运用举一反三方法。
3、对护理缺陷、事故认真对待,严肃处理。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一)护理安全常抓不懈。每位护士要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护士长经常进行提问、分析、评价、总结。
(二)安全护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1、根据病情、年龄、精神状况,并结合病区环境,护士对患者做安全评估。
2、排班合理(人力资源充足、业务力量分配合理)。
3、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新药物时应及时组织全体护士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学习。
4、加强医疗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四、病房内有危重患者、重大手术及特殊治疗护理时,及时向护理部汇报,并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师参加和指导青年护士工作、病情观察,护理文件书写及时、准确、认真、规范。
第3篇 护理安全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科室设安全员,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安全护理分析,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与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每天进行安全评估,做好标识。对危重、手术、老年及小儿患者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6、剧、毒、麻、贵重药品专人保管,加锁,账物相符。
7、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8、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9、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10、对科室水、电、气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11、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二、护理缺陷高危因素防范要点:
护士长对护理缺陷事故发生的高危因素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高危环节:治疗、危重患者抢救、患者流动管理、工作交接、医护合作性环节、新药新技术应用环节。
防范:1、对高危环节制定操作规范等预防措施。
2、加强操作过程中的督查。
3、经常查找不安全隐患,善于整改。
(二)高危人群: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新职工;工作时注意力分散、情绪状况不良、业务能力欠缺者;护患交流性格障碍者。
防范:1、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
2、关心护士的工作、身心状况。
3、尽一切可能消除交流障碍因素。
(三)高危时段:繁忙、中夜班、交接班、节假日等。
防范:1、护士长根据工作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2、发挥护士长值班功能。
3、节假日有人员储备、安全检查等应对措施。
(四)高危意识:主观意识过强,缺乏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
防范:1、加强法制学习,强化法律意识。
2、加强安全学习,运用举一反三方法。
3、对护理缺陷、事故认真对待,严肃处理。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一)护理安全常抓不懈。每位护士要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护士长经常进行提问、分析、评价、总结。
(二)安全护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
1、根据病情、年龄、精神状况,并结合病区环境,护士对患者做安全评估。
2、排班合理(人力资源充足、业务力量分配合理)。
3、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新药物时应及时组织全体护士对相关知识的进行学习。
4、加强医疗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四、病房内有危重患者、重大手术及特殊治疗护理时,及时向护理部汇报,并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师参加和指导青年护士工作、病情观察,护理文件书写及时、准确、认真、规范。
第4篇 某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目 的:规范护理行为,加强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引用文件:《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适用范围:
各护理单元(淮南新康医院)
正 文: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护士长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六、对危重、昏迷、 瘫痪老人、 老年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 、约束带,以防走失、 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七、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2、病房的贵重药物由专人保管,加锁,做到帐物相符。
3、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服。
八、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定期清点交接。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九、病房通道要通畅、清洁,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病人通行安全。
加强科室水电暖管理,不漏水、漏电、漏气,发现有损坏及时报告设备科维修。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加强陪人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发现有可疑人员立即报告保卫科。定期检查消防器械的有效期,保持备用的状态。
十一、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二、制订并落实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制度。
十三、对于所发生的护理过失,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整改,并上报护理部/质改部。
第5篇 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确保医疗安全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2、对病人或家属人好安全管理教育,双方签名存档。
3、坚持作好晨、晚间护理,不得发生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褥疮、烫伤、坠床)
4、危重病人根据需要设安全防护装置(约束带、床栏),防止病人坠床。使用热水袋,必须加套,以防烫伤发生。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严防医院感染发生。无菌切口感染率控制在0。5%以下,肌肉注射化脓率必须为0
6、抢救器材及药品必须齐备、完好,作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7、供应室必须按照标准开展工作。严格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医疗卫生。
8、毒、麻药品专人管理。
二、无意外事故发生
1、氧气使用严格按规定执行,防止爆炸。
2、室内禁止吸烟,经常检查电源以防火灾发生。
3、加强病房管理,确保病室及病人财物安全。
三、杜绝护理事故发生。
第6篇 护理部安全隐患预案检查制度
(1)护理部成立护理安全隐患预案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由各护理单元选派一名具有管理能力且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士组成,委员会必须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1) 协助护士长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2) 收集不安全隐患资料,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提出改进措施。
3) 填写“科室不安全隐患报表”,每月按时上报护理部。
(2)科室进行安全隐患护理查房
1)护士长必须经常检查科内安全护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易出现不安全事件的人员、项目要进行重点培训、教育和改进。
2)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定期进行效果评价。
3)发现疑难问题,要及时上报护理部。
(3)护理部组织护理安全隐患预案检查
护理部每季组织护士长和护理安全隐患预案管理委员会进行护理安全查房一次,查房内容包括:
1) 由护理安全科室介绍护理安全管理经验。
2) 护理部反馈不安全隐患、事件信息,并提出整改措施。
3) 讨论疑难问题,研究、制定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7篇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目 的:规范护理行为,加强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引用文件:《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适用范围:
各护理单元(淮南新康医院)
正 文: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护士长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的责任人。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六、对危重、昏迷、 瘫痪老人、 老年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 、约束带,以防走失、 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七、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2、病房的贵重药物由专人保管,加锁,做到帐物相符。
3、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服。
八、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定期清点交接。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九、病房通道要通畅、清洁,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病人通行安全。
加强科室水电暖管理,不漏水、漏电、漏气,发现有损坏及时报告设备科维修。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加强陪人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发现有可疑人员立即报告保卫科。定期检查消防器械的有效期,保持备用的状态。
十一、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二、制订并落实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制度。
十三、对于所发生的护理过失,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整改,并上报护理部/质改部。
第8篇 附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与监控措施
附属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与监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工作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各科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4、对危重、昏迷、瘫痪患者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
5、剧、毒、麻、贵重药品人专人保管,加锁、帐物相符。
6、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7、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8、对科室水、电、暖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9、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用。
二、监控措施:
1、氧气管理:用氧管理:
1)用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告知患者及家属勿在室内抽烟,氧气管道周围禁烟火和易燃品。
3)定期检查氧气接口,发现漏气及时维修。
4)吸氧设施有'四防'标志(防热、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带,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用尽。
2、对危重患者及小儿防止发生意外措施:
1)防坠床。小儿要使用有床档的小儿床;昏迷及烦燥患者有专人守护,必要时加床档。
2)防烫伤。需要热敷的患者,护士要及时巡视,严格交接班;给婴幼儿、老人、昏迷、肢体瘫痪麻痹患者用热水袋时,温度50℃以内,热水袋不可直接接触病员的皮肤。
3、制度落实:
1)执行分级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术后及长期卧床初起活动者,有人扶持,动作要轻慢,以防因体位变化,引起虚脱。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三查七对',按时巡视病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3)对急危重症患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①昏迷患者专人护理,床旁备好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纱布、吸痰器等,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疮的发生。
③烦躁患者给约束带固定,注意松紧适度,观察肢体血运、温度、颜色等变化。
④严格执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发现隐患及时讨论处理并上报。
第9篇 区医院医疗导管安全护理制度
医院医疗导管安全护理制度
一、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不管哪一类均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固定。
(一) 高危导管:(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外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吻合口以下的胃管(食道、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鼻胆管、胰管、腰大池引流管、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导尿管。
(二) 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深静脉置管、picc。
(三) 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外周静脉导管。
二、 导管评估、记录要求
(一) 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包括宣教)等。
(二) 评估:高危导管--至少每4小时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中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低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三) 记录: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导管评估单上,评估单上的内容与一般护理记录不必重复;发生导管滑脱、拔除各类导管必须及时记录。
(四) 上报要求:高危、中危导管发生滑脱者,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三、 导管标识高危导管用红色标识、中危导管用黄色标识、低危导管用蓝色标识,一律使用黑色字体标明导管名称。
第10篇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范本
1.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穿相应工作服,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7.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8.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cc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9.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10.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人眼内、吸人体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11.调配化疗药物时防护要求: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性防护服、护目镜,聚氧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闭式污物桶。
12.处理锐器时的防护要求:锐器使用后的针头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是否使用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13.护理隔离病人时的防护要求:着隔离衣,并执行区域性防护流程,与病人近距离操作时戴护目镜,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时,要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马上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第11篇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3.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4.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5.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两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6.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7.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8.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9.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10.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第12篇 区医院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 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四、 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 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 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七、 对于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八、 对于跌倒、压疮、坠床做好高危因素的评估与防范措施的落实。
九、 对于发现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十、 认真执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一、严格执行手术确认制度与工作流程。
十二、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十三、 认真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十四、 配合医院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盗等安全管理工作。
12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
100位用户关注
25位用户关注
6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