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护理工作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土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1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不论是院外带入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一旦发现,均需填写《压疮报告单》。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缺陷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第2篇 社区卫生中心护理部工作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工作制度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负责组织制定护理工作计划和护理工作制度,严格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无菌技术,促进全院护理质量的提高。
3、做好经常性的医疗差错和事故的防范工作,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对护理差错或事故及时调查了解,认真进行讨论并提出处理意见,报院科学技术委员会。
4、负责组织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加强护理技术管理,开展护理工作的科研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5、督促科室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达到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工作有序的要求,对病人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搞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使病房设置规范化。
6、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物品的领取及无菌消毒隔离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3篇 市民医院急诊观察室护理工作制度
人民医院急诊观察室护理工作制度
1、急诊护士经常巡视,严密观察留院观察病人,遇有病情变化,及时向值班医护人员报告。
2、认真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了解病人的思想、生活、饮食等情况。认真做好交接班和各种记录。
3、经常保持观察室环境整齐、清洁、安静、舒适。
4、发现可疑传染病,须做好床边隔离,并做到标志明确。
5、留观病人的药品要记明床号、姓名,分别存放,离开观察室时应将药品交还本人。
6、病人离开观察室后,须做好终末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第4篇 护理会诊工作制度
(1) 专科护理会诊
1) 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具备申请会诊和参与会诊资质。申请会诊需要填写“护理会诊单”。
2)病区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应由病区或科部组织跨病区、多专科的护理会
诊。并明确提出护理会诊目的和解决的问题,必要时护理部负责协调。
3)护理会诊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认真进行
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
4) 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做发言准备。
5) 参加会议的人员应根据会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准备。讨论时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6) 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7)会诊结束后,由主持会诊的高级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在“护理会诊单”上填写会诊意见,并有签名。
(2) 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1) 病区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内容主要是正确评估患者,发现正确的护理问题和对病情转归的判断,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及需注意的问题,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护理会诊,并在护理会诊单中按要求记录。
2) 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会诊结束时应提供书面的会诊意见。
第5篇 护理工作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2)病区护士站的文员负责通过电脑打印医嘱执行单,并交由责任护士核对执行;责任护士执行医嘱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姓名。
需要转抄医嘱时,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同时,护理部要协同医院药学部,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合禁忌表。
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药[2005]438号文件)。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并在药袋或药瓶上签名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3)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1)手术室与病区间交接患者时,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主动邀请患者参与确认。手术护士要与病房责任护士或组长一起,根据“术前准备单”查对患者术前准备落实情况,包括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手术部位术前标识,术前用药、输血前8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片)。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及皮肤情况,询问过敏史。
2)手术护士检查准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患者体位摆放是否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和防止发生坠床和压疮。
3)手术人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手术前要根据“手术安全核对单”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要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时刻,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在执行最后核对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4)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查包内化学指标卡是否达标,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数目,并由巡回护士即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并签名。术前后包内器械及物品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留于体腔内。
5)手术切除的活检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建立标本登记制度,专人负责病理标本的送检。
(4)输血查对制度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通过“输血安全护理单”组织实施。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患者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⑤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
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
①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人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④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输血期间,密切巡视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⑤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安全护理单(交叉配血报告单)附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5)饮食查对制度
1)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患者床前饮食标志,查对床号、姓名、饮食种类,并向患者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2)发放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3)开餐前在患者床头再查对一次。
4)对禁食患者,应在饮食单和床尾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患者或家属禁食的原因和时限。
5)因病情限制食物的患者,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食用。
第6篇 州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自治州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一、医院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一)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ⅰ级)
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
(二)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
由2―3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
(三)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
由2―3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全面进行检查评价。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小组,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分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阶段考核内容。
第7篇 社区卫生中心社区护理工作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护理工作制度
1.以健康为中心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
2.与全科医生、防保人员组成健康服务团队,进行人群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的护理保健;
3.根据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工作计划。有针对性的提出社区慢性病人的整体化护理方案,并指导病人家属协助实施,及时向全科医生反馈相关信息。
4.遵医嘱完成担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各项护理工作,并做好社区护理记录。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做好查对和交接班工作,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保证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器械完好,每日清点,账物相符并有记录,做好交接。
7.做好消毒工作,按要求将医疗垃圾集中回收、处置,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8.为辖区居民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第8篇 医院护理工作会议制度
某医院护理工作会议制度
(1)护理部例会
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参加人员为护理部的全体人员。主要内容:汇报及总结上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布置本周工作任务;传达医院会议或工作的要求。护理部主任提出工作的重点和任务要求。
(2)科护士长例会
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参加人员为护理部干事、科护士长及中层护理管理者。主要内容:研究讨论护理工作计划和有关护理工作的决策;干事、科护士长汇报护理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对存在较为严重的护理质量事件进行通报和讨论处理结果。护理部主任布置近期工作安排并提出具体要求。
(3)护士长例会
全院护士长例会: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参加人员为各病区护士长和部分护理骨干。主要内容:传达上级指示,总结护理工作,布置工作计划;分析讲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分析和疑难护理问题讨论;介绍护理管理经验,交流护理管理信息。
分科护士长例会:由科护士长主持,本科护士长参加。主要内容:科护士长总结和布置本科月工作;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分析本科的护理缺陷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汇报专科护理工作情况。
(4)护士大会
全院护士大会:“5.12”护士节和春节前举行,由护理部主任主持,院领导和机关相关领导出席,全院护士参加。主要内容:总结年度工作,明年工作计划及目标,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演讲比赛、护理知识、护理技能操作竞赛和文艺演出等。
(5)病区护理例会
由病区护士长主持,全体护士参加。主要内容:传达护理部或科部的工作计划和要求;总结护理工作,分析讲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教育,护理缺陷分析和疑难护理问题讨论等。
(6)护理核心组会议
由护士长主持,总务护士、护师以上的护理骨干2―3人参加,每月一次,研究讨论科室存在问题,分析纠偏,布置一个月的重点工作。
(7)联席(协调)会议
当护理工作需要其他部门或科室共同解决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科室召开协调会议讨论解决。
第9篇 医院护理部工作制度3
医院护理部工作制度(三)
一、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临床、教学、科研、预防的护理管理工作。
二、制定全院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总结。
三、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操作规程、护理质量要求,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四、制定各级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计划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预案,并组织落实。
六、全面统筹安排全院护理人员,做好各科护理人员调配和轮转工作,对护士进行有效领导。
七、及时了解各种信息,做好动态管理。
八、定期组织护理行政和业务查房,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九、定期召开护士长会、护士大会、护理部办公会及各种护理专题会。
十、经常对全院医护人员开展护理安全教育,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十一、对护理缺陷有登记、报告制度,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十二、定期收集、统计各种护理信息数据,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第10篇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南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主管副院长指导下,由护士长具体牵头并独立行使护理质量管理职责,全院护理人员参与和开展的日常工作,兼容质量管理与日常工作为一体的常设机构。
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一环,护士的高尚医德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她协调着护理人员与病员、社会和医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护理人员应当遵守护理规范和要求。
三、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负责医院门诊部、手术室、住院部病房、妇产科、供应室、急诊室、治疗室、注射室、抢救室及换药室的护理质量控制。
四、开展全院护理质量教育,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对全院护理质量实行目标责任制,并将责任落实到科室和人。
五、负责草拟、制定、修改和完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负责检查落实护理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按规定时间进行护理质量大检查和评比。
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操作、讲座、专题讨论,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操作考试,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考试。
七、认真调查研究,做好护理操作的质量分析,发现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处理并采取改进措施。
第11篇 妇幼医院护理部工作制度怎么写
妇幼保健院护理部工作制度1.负责医院护理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检查和总结。
2. 深入科室了解护理人员的思想,配合院办室开展医德规范的学习,每月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教育护理人员不断改善服务态度。
3. 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随机抽查及每月全面考评1次。
4. 每月召开一次护士长例会,每年召开护士大会1-2次。
5.每年组织全院护理人员业务学习4次,业务查房4次。
6. 参加医院组织的病例讨论,必要时由护理部组织对危重疑难护理病例的讨论。
7. 在岗护士理论考试每年1次,技术操作考核1-2次。
8. 组织护士长夜查房每日1次。
9.加强护理管理,建立护士长工作手册,对护士长工作评价半年1次。
10.做好护理人员的调配工作,合理配置和使用护理资源。
11.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时间1周;
每月进行护理操作培训2~4项。
12.按照省卫生厅关于继续护理教育试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做好中级及中级以上护理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继续教育覆盖率大于80%。
13.对中专毕业五年、大专毕业三年、本科毕业二年内的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
14.做好护理安全管理,每月组织护士长进行安全护理讨论,提出防范措施,防止护理事故、意外的发生。
15.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第12篇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
①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
(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1~3日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报护理部,一份留科室保存。
④结果分析
不良事件上报后,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取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标准及实践的比较。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举一反三,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及缺陷,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⑤处罚及奖励
护理部营造开放、公平、非惩罚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鼓励责任人及科室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对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视情况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对主动发现和及时报告重要不良事件和隐患,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和保护;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的科室与个人,事后经主管部门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及医院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七) 护理安全制度
①患者安全管理
1)评估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向患者、家属及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儿童、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防坠床、烫伤、跌倒、误吸、导管脱出等意外事件发生。
3)患儿玩具应选用较大、不易误吞的物品,禁止玩弄刀、
4)剪及易破损的物品。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点检查,不能遗留在病房内。工作人员工作服上不使用大头针、别针等,以免刺伤患儿。
5)新生儿科
(室)及无陪护病区
(部门)要严格执行出入人员的核查与管理。
②环境安全管理
1)病区
(部门)物品同定放置,不影响行走。病区
(部门)走道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拖地时置防滑标志,防滑倒、跌伤。
2)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患者拿取。
3)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
4)洗手间、浴室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使用有提示标识和使用指引。
③防火安全管理
1)病区
(部门)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2)保持消防通道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堆堵杂物。
3)保持消防设施完好
(如灭火器等)。
4)医护人员能熟练应用消防设施和熟悉安全通道。
④停电安全管理
1)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区
(部门)备应急灯或其他照明设施。
2)有停电的应急预案。
⑤用氧安全管理
1)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标志明显。
2)氧气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
3)有氧、无氧标志清楚。
4)对用氧患者进行注意事项宣教。
⑥防盗安全管理
1)做好患者宣传工作,妥善保管个人物品,贵重物品不放在病区
(部门)。
2)晚9时清点、劝导探视人员离开,锁好大门。
3)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
(八) 消毒隔离制度
1)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设兼职监控员,做好各项监测。
2)各病区
(部门)人、物流向符合环境卫生学要求,儿科有单独的出入通道。
3)严格遵守清洁卫生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4诊疗用物按规定消毒灭菌
5)护理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用过的毛巾和抹布及时清洗消毒,床刷每日消毒1次,患者出院或死亡后按要求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6)准确配制各种消毒液,监测消毒液的浓度及消毒效果。
7)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免疫力低下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对特殊感染和传染病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8)洗手设施符合要求,工作人员讲究个人卫生,遵守手卫生管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不准穿污染的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等。
9)保证患者饮食卫生。做好卫生员、配餐员、陪人、探视人员的卫生管理及宣教工作。
10)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80位用户关注
44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90位用户关注
58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62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2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