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打造企业中流砥柱:班组管理队伍建设
班组长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企业生产计划和工作制度的落实与执行,他们肩负着重要的督导和管理责任。他们每天在生产第一线与员工进行最直接的接触,能磨练出扎实的待人处事能力,是企业中高层管理的强大后备力量。在激烈的市场及行业竞争中,打造一支生产技术过硬,心理素质稳定,应变能力较强的基层班组长队伍,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效益的提升、员工的稳定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班组管理队伍的建设,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有效培训制度
班组工作一方面要进行日常的人事、物料管理,一方面还要在生产过程中对员工进行生产技能的指导及机台设备的调较、维修与保养。一名出色的班组长:生产上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工作心态上要充分认同与接受企业文化、厂规制度、货源及单价等实际,并认真贯彻与执行;对于企业领导、同事及员工,还要懂得尊重、理解与信任,特别是对待员工要学会宽容与帮助!另外,良好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及心里适应能力也是灵活开展班组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一般企业在班组长的选拔与招聘时,过多的强调技术标准,却往往忽视了思想文化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平时也缺少这方面的引导与培训。目前,企业班组长的选拔主要有外部招聘及企业员工晋升两种途径。外部招聘的班组不管在企业文化、经营理念,还是在生产运作制度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磨合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帮助与引导,磨合期太长或没有顺利度过,又要重新招聘。班组队伍的不稳定,影响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率。针对于现在企业内的生产加工的员工多从事手工作业或半自动操作,重复性强,专注面窄,员工的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内部晋升的即使是车间资深、技精、业勤的优秀员工,一般也都没有人员管理和现场生产管理经验,没有合理的制度加于引导和培训,将很难胜任班组工作。一方面,企业将因此增加一名工作能力不强的班组长;另一方面,又损失了一名优秀的员工。
单一的生产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组长们赖于生存的生产技能与管理模式都将成为一种习惯,个别缺乏进取心的班组长很容易自我封闭在某一固定位置,生产技能将变得陈旧过时,管理理念也将一天天贬值。经常地举办一些交流与培训活动,如:不同部门、不同工厂班组间的交叉学习等,通过这些动态的沟通学习,促进部门间生产工艺的相互了解,在交流技术经验的同时,也可使班组长们提高自信,启发灵感!适当开办一些专业性的管理实务培训及心理教育,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促使班组长正确调整心态,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企业班组长们放开胸怀,认清使命,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用健康明朗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才能带出有凝聚力、爆发力的职工队伍。
建立有效培训制度,是班组长队伍建设的先决条件。
二、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一个企业,业绩突出的班组长与表现不好的班组长没有什么差别,整个班组长队伍的工作都将没有激情,失去活力。古人云:“兵随将转,上行下效,风行草偃”,一个对工作失去热情的班组长又怎么能带出生产效率高的职工队伍呢?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班组长的工作态度、员工满意程度及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发放奖金、职位升迁及调薪的重要依据,甚至主管平时的一句口头嘉许,一封信或一次当众表扬,都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业绩相对较差的班组长,也可及时进行鼓励教育,适当地在精神上加以安抚与疏导,对于屡促不改者甚至可以采取扣奖金、撤消职务等严厉处罚措施。
当然,奖惩并非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只是激励手段,目的在于引导、鼓励班组长们在相互配合、相互团结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
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是激发班组长工作积极性,挖掘个人潜能的基本条件。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每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才能获得更高的自信及更好的发展机会。美国nba赛场上的洛杉矶湖人队,在主教练杰克逊执教前,一直没有得过冠军,因为他们每个人都非常自傲,谁都不愿配合别人。杰克逊执教后,让每个队员都明白了自己的角色,他们变得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包括科比、奥尼尔等国际大牌球星)。正因为有了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才能连续三年夺冠!
企业的各个工序部门也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整个生产流程就如同一只球队,全体球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才能发挥总体的最佳职能。然而,在现实生产中,遇到问题,经常出现不同部门的班组长相互抱怨,诿推责任,不但延缓问题的解决时间,还将造成彼此矛盾的产生。一切成功的合作,都源自于良好而默契的沟通,经常进行及时而有效的生产信息的反馈、沟通与协调,促进部门间的相互了解与团结的同时,也可使班组长们自觉达成工作共识,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计划→执行→协调→完善的良性生产循环,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与力量,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提高班组长队伍总体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首要条件。
四、完善生活福利制度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人们日以继夜地拼搏在不同工作岗位,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然而,很多企业都普遍面临着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业余生活单一的现象,如基本就是一个球场及康乐室的几张报纸,一部电视(还不一定有时间光顾),甚至食宿都不尽如人意;如果是外来人员,由于家人的长期分离,他们连基本的家庭温暖也无从享受,又有何幸福可言?
孙子兵法云:“兵要带心”!如果企业能真正创建一种“人性化”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班组长们在获取物质利益的同时又能享受的丰富的精神生活。如:在食宿及子女就学,甚至户口等方面适当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解决班组长们的后顾之忧,哪怕是平时节假日的一次酒会、一次郊游……都将会让他们对企业由正常的职业感性认识上升为发至内心的情感理性认识,在增强归属感与使命感的同时,必将对企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爱,产生一种长久的内在驱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去!
简单说,班组管理队伍的建设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人才,灵活地运用企业内部各种机制,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的同时,培养彼此的沟通与配合意识,实现每个班组既有独立的个人战斗能力,又有团队的合作精神,以达到企业的最佳生产效率。
第2篇 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中的责任
1.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关系到市场和客户,班组长要领导员工为按时按量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而努力。
2、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是指在同样的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创新并挖掘员工生产积极性、改进操作方法和管理流程,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高质量的产品。
3、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成本包括原材料的节省、能源的节约、人力成本的降低等等。
4、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
有了安全不一定有了一切,但是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包括努力改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监督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等。很多事故都是由于违规操作造成的。
第3篇 班组管理提倡人性化
某单位一位职工,因天下大雨,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单位,眼看要迟到,只好先给工班长通电话打招呼。不料,工班长却非常关切地嘱咐:“没关系!要注意安全,千万别闯红灯。”工班长一个亲切的电话让他冷静下来,继而从内心生发一种感激之情。从表面上看,这种人性化的管理违反了严格管理的规定,然而,它所产生的效果又是多少严格管理没法换来的。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一些班组管理人员受自身知识、阅历、修养、经验的限制,习惯于传统的命令式、发布号令式以及简单的严厉批评和处罚式管理,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结局往往事与愿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工作情绪,容易使职工产生了逆反、厌恶、对抗心理,直接影响了管理的效果,也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古人曰:“聚人而成家,聚家而成国”。没有比职工对企业充满信心和爱更重要的事情了。在安全管理中体现人情味,让管理不再冷冰冰,职工才会把企业真正当家,才能产生良好的管理效能。曾有位工班长在班前点名中发现一名职工喝了酒,便劝其回家。而那位职工却认为只喝了一点酒并不影响工作,那位工班长从安全生产和对其本人及家属负责的角度耐心劝说,并安排专人送其回家,这件事让这位职工深受感动,表示绝不再犯。试想,如果简单地一罚了之,恐怕就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并可能产生思想隔阂。
当然,班组管理人性化不是说不要严格管理,摒弃处罚手段,更不是要安全管理做“老好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而是要将处罚等管理手段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譬如,在职工生病或家庭遇到困难时,不安排其从事苦脏累作业或危险作业,对待那些受到挫折的职工,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就肯定一些,有一点成绩,就表扬一点。日积月累,这些职工就会感到“我能行”“我并不比别人差”,这样工作起来就会更自信,也会少出纰漏。从而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
第4篇 班组长应念好管理经
班组是企业的基石。面对当前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班长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同时更要具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带领全班职工开拓进取,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下面就班长如何念好管理经,谈点体会。
1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做职工的贴心人
作为班长——企业的兵头将尾,不能以一名普通职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有的工作都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班组成员,起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班组成员发生纠纷时,班长要处于公心,主持公道,要以理服人。作为班长要不图名不图利,不计较个人得失,敢于说公道话,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威信,才能刹歪风、树正气。
当好班长首先要明确自己所负的责任,不但要对工作尽心尽责,还要时刻关心班组成员的生活和工作,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要做到“时时处处了解人、真心真意尊重人、实实在在关心人”。在实际工作中,要用道理启迪、用行动召唤、用典型引路。如果班里的成员遇到了困难,要想方设法尽自己的能力并发动全班成员帮助他们解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2 承上启下 做职工的带头人
作为班长,既要服从上级领导,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动班里职工做好本职工作。记得在5号炉大修前,分场考虑最近工作不是太忙,就要求将5号炉的压力冷风管在这段时间提前装上。当时,时值酷暑,考虑到下周有小修,根据工作量大小计算,在小修期间抽出力量可以完成,不必让大家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中来干,在征得分场领导的同意后,就没让大家去干,而是在小修过程中穿插着把该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为此,得到大家的理解与好评,还受到了分场领导的表扬。
3 建立班组核心 加强班组团结
作为班长,不仅要和班组成员搞好团结,更应和班里的核心搞好团结。在班组建设上要取得长足进步,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班组核心。班组在进行较大项目的工作以及较为敏感的奖金分配等问题时,首先同班组核心进行商量,集思广益,就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充分交换意见,最后做出决定。
4 民主管理 开拓进取 敢于创新
作为班长,要处处做表率,敢于大胆管理,决不能凭义气或关系处理问题,更不能姑息迁就,对待班组成员要一视同仁,敢于和善于批评班组里出现的不良风气和有碍班组荣誉的坏风气、坏习惯,以公开和公正的管理模式,使班里的民主管理制度得以体现。
在班组管理方面,实行了班务公开制度,从工资、奖金、考勤到材料的领用,热点难点全部公开、上墙。记得1996年公司进行设备无渗漏治理期间,考核和奖励的力度特别大,这就给班里的奖金分配带来了不少困难。于是就召开班委会,让大家献计献策,商讨奖金的分配问题,经过多次商讨举手表决,制定出“消缺奖发放办法”、“安全生产制度奖惩办法”、“经济责任制考核及综合奖发放办法”。借着这次东风,还对劳动纪律及班里的一些日常制度重新做了修改,并且全部在班务公开栏里公开。使每一位同志对新制度都能心里清楚。有个别同志想不通,再逐个做细致的工作,直到思想弄通为止。同时还将班内的检修记录、缺陷管理、设备状况承包到个人,做到事事有人管,项项有人干,彻底改变了原来的一些工作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局面。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组管理,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把近年来获得“十佳班组”、省公司“先进集体”、“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qc国优小组”所发的奖金节余部分集中使用,为班内购置了一台电脑,使原来散乱、容易丢失的台帐记录得到了统一管理,也使班组管理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班组的工作效率。
第5篇 班组长怎样抓好生产管理
在生产管理中,班组长应在车间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具体抓好四件事:
一是抓好生产前的准备,掌握人员出勤情况,做好人员分配,掌握材料、毛坯和外协件的供应及在制品的流动情况,有设备检修时,要提前傲好充分的储备,掌握设备、刀具和模具及检查工具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协助做好生产谁备。
二是抓好生产中的组织工作,严格执行作业计划,组织好上下工序的衔接;及时排除设备和工装等故障,及时掌握生产进度,采取措施,确保连续生产;支持专职检查员的工作,共同把好质量关;抓好劳动纪律,坚持正点上下斑,高效八小时。
三是按照班组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立生产规矩,督促落实。
四是组织劳动竞赛,认真进行考核,支持“工管员”的工作,及时统计公市每个人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抓好总结评比,”合座发放奖金,调动工人群众的积极性生产车间管理是公司经营计划实施的主体,管理过程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方针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的管理者,其管理的好坏,决定了车间生产的正常运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生产车间的管理工作,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呢?在此,我个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积极推行者。一个国家,有着其他国家没有的国粹;一个民族,具备其他民族所不同的民族精神;就是个人,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精神支柱!如此,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民族才能长久不衰,个人才能坚韧不拔。作为一个企业,其精神支柱、其灵魂就是“企业文化”。纵观世界五百强企业,无不非常重视和积极推行公司的企业文化。要想做好生产车间管理,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首要工作就是要积极推行公司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来熏陶员工、激励员工。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史,增强其对公司的信任度,使其热爱公司;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员工清楚公司的目标、愿景、发展趋势,提高员工对公司的信心,从而坚定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甘于奉献;通过推行企业文化,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各项制度,使其清晰个人的发展目标,树立竞争意识,从而推动公司的生产发展。要善于利用各种时机、各种场合,积极推行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二、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会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失去了纪律的约束,势必如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不仅要熟悉和推行公司已有的管理制度,更要逐步建立完善车间的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出员工的行为规范,起草文件注重可操作性,尽量使每一项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并根据使用反馈情况及时更新,变无规定可依为有规定可依,从各个方面规范员工的行为。并通过日常的检查督促,逐步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鼓励员工自觉按规程去做,固化良好行为,改正错误行为,为车间管理的正规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是安全生产的倡导者与实施者。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生产是企业、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保障。不同的工种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要求有不同的安全措施,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措施、法则,可归纳为对“人、机、料、境、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
①“人”,即人的管理。安全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生产车间岗位的人员需求程序应是非常规范的。车间新需求的员工,根据公司所荐人员的详细材料,先形成定岗的初步意向,然后到辅助岗位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在这段磨合期中,车间以责任感强弱为该员工最基本的评价基准,然后根据该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等情况进行总评,形成书面资料,反馈给公司,以落实定岗。对初评不能担当本岗位者,车间通过以培训、再教育等途径来提升该员工的综合能力,以达到胜任的目的。如再不能胜任的员工,则谢绝录用。
在日常生产中,车间管理者要注重与员工进行沟通,通过表扬、鼓励、奖赏等激励方法增加员工的工作信心和激情。
②“机”,即机器设备的管理。机器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首要保障。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根据设备保养的复杂性,对每台设备定制 “设备责任牌”,落实专人负责。公司不定期开展现场管理检查,并建立相配套的奖罚制度,使每个设备责任人形成自觉保养设备的良好习惯。员工在交接班的时候,必须有机器设备运行情况的交接记录,一旦发现机器设备运行异常便可及时报告、及时维护。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安排机器设备操作培训或理论培训,以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③“料”,即物料的管理。物料管理是安全生产中的基本因素,由于化学物料的特殊性,物料性能的转换相当快,也就是说,从低温到高温,从低压到高压,由稀变稠等一系列反应,伴着一种物料的加入,只在瞬间便可完成。车间从领料人员开始着手,应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通晓每种物料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对一天所需物料能做到计算精确。对于不适存放的物料,严禁在车间停留,做到现领现用。领料人员必须对仓库原料进行及时检验,严禁将不合格原料领进车间。为此,车间还应建立专门的考核制度,培养员工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
④“境”,即环境的管理。环境可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也是创造优质产品的前提。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应结合“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的5s管理思想,以现场管理为出发点,通过开展自查与互查的方式,结合车间实际制定相应细则。车间各种用品、工具的摆放应当规范,并成为一种习惯。生产车间管理者应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合理化建议”活动,发现、探索各类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建议,并对相关建议进行分析,完善,付诸实施,以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
⑤“法”,即操作法,指导书。操作法是引导操作的路线,在操作过程中路线不能变。有的操作工特别是新员工对操作法常有疑惑,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除了解释,还应派出经验丰富的老操作工进行手把手教导,直到他们完全理解和掌握。为了减少安全隐患,车间还应根据原始记录、显示记录仪,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提醒操作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做到操作与规定完全一致。针对每个不同岗位,车间还应制定各岗位的职能考核细则,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奖罚根据考核细则所规定的条例进行,进一步提高操作工在操作工序中的细心程度。
总之,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一定要认清:安全生产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长期不断的持续性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还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①安全管理以人为本必须坚定不移。首先是管理层要更新观念,破除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其次是要在员工身上下功夫,卡死职工素质关、上岗关和思想关,一切按标准办事。要善于研究职工思想动态,把隐患消除在岗前、岗下;再就是要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工作,做到严而不死,注重感情投入,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②安全管理必须注重对作业过程的控制。一是要建立管理考核机制,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和监督,真正发现和处理动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消除形式主义;二是对基层部门考核检查,做到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在深入现场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结果检查,杜绝片面性。
③安全管理必须实现由外部管理向班组自我管理转变。首先要建立班组考核机制,建立车间考核班组、班组考核小组、小组考核岗位的逐级考核框架,把责、权、利下放班组,将责任和权力变为压力和动力,以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中的自控、互控、他控。实现班组的自我管理,才能真正从基础上夯实筑牢第一道防线。
④安全管理应做到超前防范,关口前移,抓好典型。一是要主动出击,自寻压力,敢于揭丑。对存在的突出安全隐患,要抓住典型,扩大教育分析,使责任人引起震动,使员工得到教育。二是注重确立防范措施,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日常检查发现和管理工作发现的突出共性问题,迅速制定防范措施,果断予以纠正,查找工作中的关键人、关键岗位,重点加以控制,达到预防问题发生的目的。
四、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注意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成本和资源。一般的生产工序中,在日常工作中都会产生诸多的“浪费”,其实,在生产管理中,通常也会出现“七种”浪费。这“七种浪费”不仅发生在生产现场,如果仅仅关注现场存在的问题,而不解决被现象所掩盖的本质问题,无疑是舍本逐末,即使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也很有限。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不仅要了解这“七种浪费”产生的原因,更要注意避免和杜绝这些浪费因素,节约成本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那么,这“七种浪费”是指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一是等待上级的指示、等待外部的回复、等待下级的汇报、等待生产现场的联系——“等待的浪费”;二是工作进程的协调不利、领导指示的贯彻协调不利、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利、业务流程的协调不利—— “协调不利的浪费”;三是固定资产的闲置、职能的闲置或重叠、工作程序复杂化形成的闲置、人员的闲置、信息的闲置——“闲置的浪费”;四是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业务流程的无序——“无序的浪费”;五是“失职的浪费”,这是管理中的最大浪费;六是工作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错误的工作,是一种负效率——“低效的浪费”;七是计划编制无依据、计划执行不严肃、计划考核不认真、计划处置完善不到位、费用投入与收入(收益)不配比——“管理成本的浪费”。
管理工作中的七种浪费要比生产现场中的七种浪费严重的多,但是解决起来也困难得多。因为生产现场中的浪费大多数可以量化,然而管理工作大多为软性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要想进行量化和细化相对较困难。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如果不能引导车间各级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形成共识,齐抓共管,是很难持续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的,这就要求生产车间管理要引导大家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鼓足勇气,从消除点滴的管理做起,向着经营管理革新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五、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要学会向上管理和向下负责。在与管理者讨论时,我发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会认为管理是向下,而负责是向上的。如果你问大家,你向谁负责?你得到的答复一定是:我们向领导负责;你问大家,你管理谁?那么结果也一定是我管理下属。但这个答复是错误的。
向上管理,管理自己的上司:我们知道,管理需要资源,资源的分配权力在你的上司手上,这也是由于管理的特性决定的。因此,当你需要进行管理的时候,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获得资源,这样你就需要对你的上司进行管理。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向上管理:“为了给你、你的上司和公司取得最好成绩,而有意识地配合你的上司一起工作的过程”。所以,向上管理的内容就包括:第一,适合彼此的需要和风格;第二,分享彼此的期望;第三,相互依赖、诚实和信任。向上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发现上司的长处,尽量避免上司的短处;
向下负责,为下属提供机会:负责是一种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工作方式。当我们说我们会对你负责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你放在了自己的生存范畴中,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向下负责:“为了给你、你的下属和公司取得最好成绩而有意识地带领你的下属一起工作的过程”。所以,向下负责就包含:第一,提供平台给下属;第二,对下属的工作结果负有责任;第三,对下属的成长负有责任。向下负责,简单的说,就是发挥下属的长处,尽量避免下属的短处。
六、作为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要善于做好生产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不仅要求现场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还必须对现场各工序的诸多环节了如指掌,熟悉各工种的基本作业,并能够把握住生产线各种管理要素,把现场管理工作处理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表现。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要管理好现场工作,必须要了解现场的管理内容,企业的管理模式,了解企业内部的各项干部制度才能把管理工作做好。
①现场管理者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管”,是管理人和事,把现场管理好,而“理”,是把现场存在的问题处理的有条有理,使现场具有良好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条件。在安排工作和处理问题时,现场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不但要在生产线上起领导作用,而且在员工中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对员工、部属以及上级反馈或提出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准确无误的给予处理和解答;当员工遇到挫折,情绪发生变化时,管理者要给予关心,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与公司的要求保持一致;当现场工作出现困扰时,现场的管理者要通过各种合理的方法尽快协调解决,特别是员工之间为了工作争执解决不了时,现场管理者要主动了解原因,找出问题点,按照公司的要求,做出合理的处理,使之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②现场管理者要有良好的配合意识。现场管理者要敢于承担责任,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要积极有效的配合,并要全力以赴,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对于上级安排的生产任务,现场管理者必须按照生产指令带领员工高标准、严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去完成;当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现场管理者要和员工积极配合,妥善处理;若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及时汇报上级领导,对出现问题的原因作出解释,并能够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在上级对此类问题作出合理安排时,要积极配合,按照要求去执行;对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现场管理者更应该主动配合上级领导去共同完成;部门之间涉及工作关系时,则要给予有效的支持,这样才能现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③现场管理者要经常关心员工。生产车间管理者进行现场管理,与员工最亲近。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管理者要多与员工、部属进行接触、沟通,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关心他们的思想、行为,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只有对每个员工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按照不同人的性格进行教育,也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多鼓励员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其不断发挥潜能为公司做更大的贡献。
七、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应是使用现代管理工具的多面手。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要想当好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面,掌握现代管理工具。
①5s:当前许多企业正在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却是企业管理者最头痛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导入和实行“5s”。开展“5s”活动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试想,如果员工每天工作在满地脏污、到处灰尘、空气刺激、灯光昏暗、过道拥挤的环境中,怎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而整齐、清洁有序的环境,能促使企业及员工提高对质量的认识,获得顾客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以及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不仅要熟悉“5s”、了解“5s”,更要推行“5s”,使“5s”象企业文化一样,无孔不入,深入人心。
②六西格玛:前面我们提过,生产车间是公司经营的主体,那么,一个企业存活的基础是什么?回答肯定是“客户”,只有赢得了客户,才能保存企业长久不衰。那么,客户真正关注的是什么?是质量!是产品的质量!由此可见,对于一名生产车间的管理者来说,如何减少缺陷率,提高产品质量,赢得客户,占领市场,显得何其重要。而近几年推出的六西格玛,它不但会提高我们的收益和客户满意度,而且会使得我们在行业中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作为生产车间的管理者,要熟练掌握六西格玛精髓,把它运用到日常生产工作,提高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③量化管理:量化管理是管理中的一门学科,将员工每日工作细化评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而且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者,要将量化管理当作员工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它与晋职加薪紧密结合起来,并将量化管理具体内容及成绩张榜公布,让员工有所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刺激员工的荣誉感,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
④hr考评:一个好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也应是一个合格的人事管理者,因为,管理,其主体就是人。作为一名生产车间管理,应熟练掌握人事考评制度,熟悉员工的招聘、培训以及晋升程序、要求。将量化管理与人员的晋升结合在一起,合理地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竞争制度;管理者要善于激励员工,培养员工的进取心、积极性,在车间内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优秀的生产车间管理者,不但要有良好的素质、形象,以及识人用人的慧眼和良好的管理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以公司利益为重,处处从公司的大局出发,站在公司立场处理问题、进行管理,以公司发展愿景为中心目标,带领全体员工高效率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生产管理是公司经营计划实施的主体,管理过程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方针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我们公司车间的优势在于拥有一只高素质、年轻化的员工队伍,厂房、设施也是全公司最新最好的,产品的工艺技术也是最成熟的,车间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人力和设施、技术资源,而劣势则在于人员和设备尚处于磨合期,车间管理的许多方面还不到位。因此,在新区车间管理团队成立以后,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整合现有资源、加强管理,早日实现正常运转。在此认识指导下,生产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实施新的管理制度。我们逐步建立完善了车间的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出员工的行为规范,起草文件注重可操作性,尽量使每一项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并根据使用反馈情况及时更新,变无规定可依为有规定可依,从各个方面规范员工的行为。并通过日常的检查督促,逐步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鼓励员工自觉按规程去做,固化良好行为,改正错误行为,为车间管理的正规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车间遵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公平分配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措施,每月评选岗位标兵,鼓励先进,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主动性。譬如针对离心时间长的“瓶颈”问题,采取离心时间单项考核,实现了每班离心一批产品的目标;针对干燥水分控制波动较大,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实行固定操作人员,干燥水分单项考核,很快使水分控制维持在较好水平。现在车间又实行树立岗位生产骨干的措施,使员工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产品质量逐步趋于稳定,无效劳动的减少,带来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虽然现在新区车间产量逐月增加,实际劳动量逐步加大,但员工却感觉劳动强度减小了,工作起来反而比以前轻松了。
3、管理人员明确分工,准确定位。车间管理团队成员来自公司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专业特长,明确其职责之后,车间各项工作都有了专业管理人员分工负责。车间管理结构清晰,各司其职,分层次进行,使得车间面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些都体现出团队合作的强大作用。同时,还给管理人员的进行准确定位,使其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环节和增加无效劳动的关键部位进行改进,尽量为员工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譬如擦地机的购置,风扇的安装,一些小料车、小工具的定做等。这样,许多工作的目标明确,开展起来有了针对性,就能得到员工的积极配合,整个车间的工作也就做好了,管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加强内部沟通,倡导以“真诚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理念。车间管理团队作为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桥梁,应准确把公司的管理意图传达到车间的每一个员工,真正落实到车间的日常生产工作中去。同时,通过深入生产现场、保持与员工的沟通交流、鼓励员工根据工作中的细致观察和思考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方式,把员工的建议和需求信息收集起来,并及时采取措施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好服务工作。车间管理团队坚持每天召开车间生产例会,把上个工作日的工作进行总结,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解决,把当天的工作安排进行部署,借此机会管理团队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做到每个人都心中有数。通过从管理团队自身做起,加强沟通交流,搞好团结协作,逐步在全车间形成一种“人人都把事情做好,我为他人创造条件”的良好工作氛围,充分激发出了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现在,生产能力实现充分发挥,产品产量逐月增加,质量水平逐步提高,收率指标稳步提升,成本指标日趋下降,员工也都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新区车间的良好运转,必将为2006年度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6篇 班组管理重在和谐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班组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基层组织,它是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关键,在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最终落实上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个人认为班组安全管理重在和谐。
首先,班组安全管理中,班组长要与各组员之间关系和谐,企业安全管理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最终在班组和个人。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也担当着“一家之主”的角色。班组长的自身素质必须要不断提高,成为全班的好榜样,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和防止与组员之间的矛盾,找准工作方法,以免管理方法不当而使组员产生逆反心理,影响班组安全生产。
其次,班组安全管理中,班委成员之间必须“和谐”相处。班组长负责组织班组的全面工作,同时也是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然而,仅靠班组长一人之力,是不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要充分发挥班组成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用。虽然在班组长中大多是兼职的,但发挥安全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是至关重要的,班组长一定要把“权力”合理下放,让安全员、群监员、青安岗员共同来管理安全工作。
再次,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组员之间和谐,是“三不伤害”的重要保证,如果能真正地发挥作用,将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直接的有利影响。
第7篇 企业要让班组岗位管理建设成为新常态
班组岗位管理建设是企业文化理念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企业沉底管理的重要环节,要让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在班组岗位上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这样,企业就必须让班组岗位管理建设成为新常态。
一要健全完善班组岗位管理细则。班组岗位是企业管理的最小组织细胞,它的管理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安全生产管理进程。因此,在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建设中,要结合班组岗位管理实际,认真细化分解落实班组岗位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完善班组岗位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班组岗位工作机制。在加强班组岗位具体管理建设中,必须按照班组岗位的诸多节点管理路径,实施有效的日常安全生产管控。这种管控,必须具备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并通过班组自设的手机微信或qq群,互通班组岗位安全生产管理信息,不断促进班组岗位的管理建设。在此基础上,要把班组岗位管理当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始终坚持从企业管理实际和长远管理目标出发,切实按照新常态化管理要求来规范班组岗位管理建设,逐步完善班组岗位管理工作原则、管理模式、运行控制、激励制约等机制,不断克服班组岗位管理建设工作中的随意性。
二要培育良好的班组长团队精神。班组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小管理单元,必须有很强的安全生产意识行为。必须从班组长素质、整个团队精神和班组文化理念等三个核心要素上加强班组管理建设。这就要求企业抓好班组长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努力营造一种公平、民主、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加强班组长后备人才的储备和合理有序的流动,大胆起用一批有文化、能吃苦、肯钻研、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和加强班组长队伍。要抓好班组长培训工作,要制定班组岗位管理教育计划,要有步骤地对班组长一线管理技能进行培训,要针对班组岗位管理特点,不断加大班组安全权利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挥班组长的团队精神。
三要不断提高各个岗位职工素质。企业千条线,班组一针穿。岗位职工队伍素质是企业安全生产活动质量的决定因素。这就必须从岗位职工管理入手,全面提高岗位职工素质能力。主要在全员培训方式上,一改传统的“我说你听”向“相互讨论”的方式转变,二改传统的“我管你做”向“互动参与”的方式转变,三改传统的“理论学习”向“现场帮带”的方式转变。这样才使岗位职工的培训教育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并有个性化,才能有效提高全员培训教育工作质量,才使岗位职工的素质水平更能适应新常态化管理建设新要求。
第8篇 论生产管理之班组长
生产管理之班组长车间的班组长是公司与生产员工的主要沟通桥梁。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在班组中进行,所以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只有班组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才会有旺盛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班组就像人体上的一个个细胞,只有人体的所有细胞全都健康,人的身体才有可能健康,才能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一个班组中的领导者就是班组长,班组长是班组公司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和组织者,也是企业中最基层的负责人,属于兵头将尾,是一支数量非常庞大的队伍。班组管理是指为完成班组生产任务而必须做好的各项管理活动,即充分发挥全班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团结协作,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充分地利用各方面信息,使班组生产均衡有效地进行、产生'1+1>2'的效应,最终做到按质、按量、如期、安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计划指标。
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生产单位,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无论什幺行业、工种,它的共共同特点就是拥有共同的劳动的手段和对象,直接承担着一定的生产任务,其中也包括服务产品,因此班组长有三个重要作用:一、班组长影响着公司生产决策的实施,因为决策再好,如果执行者不得力,决策也很难落到实处。所以班组长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影响着企业目标利润的最终实现。
第9篇 班组管理应强化四要素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据有关部门统计的资料显示,全国所发生的生产事故有80%出自于生产班组,都是操作人员思想上有麻痹侥幸心理、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操作等所造成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安全生产中应强化班组管理“严、细、实、恒”四要素。
严,就是班组要严格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和责任制,对违规违纪现象要严肃处理,操作人员要时刻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做到警钟长鸣,严格执行各类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杜绝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发生。
细,就是班组要细化管理,对关键重点要害部位要实行责任层层承包,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对生产设备(包括备用生产设备)要精心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和带病运行,备用设备要定期试运,确保完好,随时能够启用,生产现场要做到“三清”、“四无”、“五不漏”。
实,就是班组要及时查找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随时发现随时整改,坚决不让隐患过夜。要组织职工经常对反事故预案进行实战演练,增强职工处理突发事故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班组安全活动的实效性。
恒,就是班组安全教育要持之以恒,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组安全教育活动,时刻绷紧班员脑中安全生产弦,增强班员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使班员不断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化。
实践证明,只要班组管理做到了严、细、实、恒,严把安全生产中的每一个关口和环节,就能实现班组的本质安全。
第10篇 班组管理要做到四个坚持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搞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开好班前会、收工会。每天坚持开好班前会,布置当班安全工作,交待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利因素等内容,使班组员工及时了解到当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按照规程措施正规操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班后开好收工会,总结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问题,使班组成员从中吸取教训,并制定好整改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
坚持开展好安全大讨论活动。紧紧围绕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重点,结合班组实际,扎实开展好安全大讨论活动,使职工从自身工作岗位上总结经验,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安全工作。
坚持学习运用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要结合当前形式,积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工作岗位中。同时,针对过去发生的事故,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培养职工的防范能力。
坚持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制度。班组管理要对各类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制度。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教育不放过。班组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要组织班组成员分析原因,及时整改,避免类似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第11篇 班组的目标化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是指一个单位通过科学分析,把一段时间内所要到达的安全目标以各种指标的形式确定下来,把单位在这一段时间内完成指标的情况作为评价、衡量该单位安全工作好坏的重要依据。有了安全目标便能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导致事倍功半。因此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安全目标非常重要。
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基层单位,直接承担着生产企业产品的重任,长期战斗在生产第一线,有了生产活动就必然有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因此,可以说,班组是企业各种事故的发源地,班组成员是企业各种事故的主要发生群体,从以往奋不顾身统计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所以,抓安全工作重点要抓班组安全工作,实行安全目标管理也要从班组管理目标化抓起。
(一)制定安全目标
班组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首先必须制订安全目标,原则是首先保证企业大的安全目标的实现,并且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平时也能检查考核的。为了实现安全目标,班组必须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控制生产中的异常和未遂事故,对班组成员要控制差错和违章作业。通过对安全目标的层层分解,严格考核,全面控制,使每个岗位、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并落实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班组安全目标的制订应由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根据班组专业性质和近年安全实际、安全管理基础、人员素质、设备状况拟订班组安全目标初步设想,如异常、未遂事故,误操作、违章、轻伤事故次数等目标,甚至提出“零目标”,即无异常、无未遂事故、无误操作。无违章、无事故等,然后交由全体成员讨论并最终订出本班组的安全目标,公之于众。
在订好班组安全目标的基础上,对全体班组成员均应制订出自己的年度和阶段性安全目标和措施。制订时应根据每个员工实际情况,如安全意识、业务技术水平、工种、制度熟悉情况,实际工作中的安全状况,所使用设备的状况等,制订出每个成员的安全目标、措施。各班组和各班组成员的安全目标、措施在制订中不应相互抄袭,既要坚持实事求是,又要通过努力方能实现的原则,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实现安全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制订好安全目标以后,必须制订相应的实施措施计划加以保证,具体解决“人、拖把、环境”三者之间的问题,即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实施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1)在“人”的方面,工作中应重点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技术水平;落实“三不伤害”;减少误操作和杜绝违章操作;做好开工安全交底和收工安全小结,抓好班组的记分考核。
(2)在“物”的方面,工作中应重点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落实“工艺质量标准”和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加强工器具使用管理,保持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完好可靠,防止设备带病运转。
(3)在“环境”方面,工作中应重点加强现场安全和文明生产管理,改善作业条件,保持现场安全设施完好可靠,消除现场不安全因素。
第12篇 建设班组管理四个一把好前线指挥关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组的安全水平,只有班组长这个“前线指挥员”把住安全关,着力健全完善班组四个一建设,班组的安全才会有保证。
制订一套有效的保证制度执行的管理制度。制订制度必须从工作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全员贯彻执行,并结合实际及时调整补充内容。 班组管理制度应涵盖工作职责、培训、绩效评价和团队建设,重点是绩效评价和内务管理,明确责任界面,按制度科学管理,强调制度的约束力。要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体现人性化,让班组长感到执行制度是对自己的关爱,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建立一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试题库。建立一组有针对性的实用的业务培训试题库,是对班组长进行专业素质培训的重要手段。目的是用来检测每位班组长岗位业务水平。各班组要针对岗位培训中所反映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对以前编写的试题库进行及时的调整、补充和完善,从而提高教职工的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
实施一个有激励作用的绩效考核办法。各班组结合自身情况,依据职工工作量、工作质量、业务水平和劳动态度等方面制订绩效考核标准,用标准对职工承担的责任大小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比较,使考核结果体现差异性,与职工分配收入挂钩,努力营造岗位靠能力而不是组织分配,收入凭贡献而不是平均分配的氛围,体现客观性和公正性,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权力职责上,严格落实班组长的“十项职责”和“十大权利”,使班组长有职、有责、有权,真正承担起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责任。
建设一支有团队精神的班组长队伍。班组是职工队伍的基本团队,要建设一支有团队精神的职工队伍,用企业文化引领班组团队建设,通过开展主人翁意识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和实践企业精神理念,通过实用的班组管理制度、全员培训和绩效考核,调动职工的积极因素,把个人融入企业发展之中,为企业的发展建工立业,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体现快乐工作的境界。创新学习活动载体,激发每位职工的潜能,让每位职工都有发展的空间,形成善于学习、奋发进取、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组织职工参与班组管理,提高职工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形成和睦相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良好关系。
80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65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23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