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关于基层建设中领导工作方法的调查报告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11-19 热度:52

关于基层建设中领导工作方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基层建设中领导工作方法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一、引言 基层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领导工作方法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报告旨在深入探讨基层建设中领导工作的实际状况,分析领导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策略。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 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基层领导的工作实例,以全面了解他们在规划、执行和评估项目时所采用的方法。

三、领导工作方法现状

1. 问题识别:许多基层领导在工作中注重群众参与,但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决策过程透明度不足的问题。

2. 决策制定:部分领导倾向于集权决策,忽视团队智慧,导致创新力不足。

3. 执行与监督:有的领导在项目执行中过度依赖个人能力,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机制。

4. 反馈与调整:反馈机制不健全,导致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四、案例分析 选取几个典型基层建设项目,详细分析领导工作方法的优劣,揭示其影响因素和改进空间。

五、建议与对策

1. 提升沟通效率:推行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鼓励群众参与决策。

2. 强化团队协作:倡导集体智慧,建立多元化的决策机制。

3. 建立规范流程:完善项目管理流程,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执行效率。

4. 完善反馈机制:定期评估项目效果,及时调整策略,确保持续改进。

六、讨论与展望 基层建设领导工作方法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未来应加强培训,提升领导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头结尾怎么写

开头: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领导工作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政策落地和民生福祉。近年来,我们对基层建设中的领导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问题。

结尾:

基层建设的领导工作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兼顾效率与公平,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通过改进沟通方式、强化团队合作、规范工作流程和优化反馈机制,我们有信心看到基层建设更上一层楼,为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未来的道路,期待每一位基层领导以更加科学、民主的方式引领前行。

第一篇 关于基层建设中领导工作方法的调查报告3900字

加强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单位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公安边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对基层单位软、硬件的建设要求能够看出,此项工作是改变当前公安边防现状的一项重要举措,有着很大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基层单位,与上级的支持和关心分不开,与所属人员的辛勤工作分不开,更与其领导者的科学工作方法分不开。额尔古纳边防大队下属的黑山头派出所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所长郭洪政的带领下,通过全所人员的努力,几年间,就从一个普通的边防派出所一跃成为了国家一级所,青年文明号,标兵派出所。成为了领导视察,参观学习,召开后勤现场会的主要地点之一。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我想,这与派出所的所领导的科学领导是分不开的。若全部基层单位都能如此的科学领导,将极大地促进边境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更好的保障边境居民的生产、生活秩序。

通过与所长及其他两位所领导的交流,对领导工作主要有以下认识:领导工作复杂多变,千头万绪,而又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作为领导者要能够驾驭全局,从繁杂的事务圈中“超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从而牢固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还要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领导方法和艺术多种多样,可因人因事而异。一般而言,领导者要具有总揽全局,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和艺术。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要真正确立和具体运用“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和艺术。

一、明确突出工作重点的意义:

要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分清工作主次和轻重缓急。也就是抓重点带一般的领导方法。人们形象地将此比喻为“牵牛鼻子”的艺术,即抓住了主要矛盾,就会带动其它矛盾的解决。可见,领导者只有找出工作重点,才能推动全盘工作进程,提高工作效率。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其重要意义有几个方面。

1.突出工作重点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但在这许多矛盾中,又会有一个矛盾起主导作用。因此,领导者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才能抓住全盘工作的关键。顺利引导工作的开展。

2.突出工作重点是总揽全局工作的领导方法。总揽不代表着包揽,总揽全局就要站在全局工作高度,抓方向,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事关全局性工作和问题,必须坚决一揽到底,对于一般性、个别性的工作和问题,应当放手。总而言之,大事要揽住,小事要放手。

3.突出工作重点是提高领导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领导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的不同结局,关键在于是否突出工作重点。现在,有的领导工作上没少使劲,没少费心,但往往事与愿违,效率不高,从早到晚忙忙碌碌,结果却是成绩平平。究其原因在于工作重点不对头,事必躬亲,不分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处于穷应付的被动状态。工作不讲究合理方法,导致工作效率及效果出现问题。

二、突出工作重点的科学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者带班艺术的高低,直接决定该集体各项工作的成败,领导者把握突出工作重点的科学方法,实际上就是学习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领导技能,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把握工作重点,必须把握以下基本方法:

1.实事求是地确定工作重点。俗话说:“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这一下棋原理揭示了谋势放眼全盘,力争总体战局的主动和优势,而谋子者经常重视方寸之地得失,却常常陷于被动挨打境地。因此,作为领导者要做“善弈者”,谋势而不谋子。这就要求领导者在确定工作重点时,首先要通观全局,注意从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带全局性的问题,使其它工作紧紧围绕所确定的工作重点而运行。其次,要因地制宜,并且尊重民意。所确定的工作重点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实际。在确定工作重点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最关心,反响最强烈的问题作为重点,真正体现广大群众的利益。然后,要分清主次,全面兼顾,既抓住中心环节,又要兼顾其它各项工作。

2.集中精力紧紧抓住工作重点。工作重点一经确定,要集中精力,坚持不懈,抓出成效。就好像邓小平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规定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其他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而展开的。为什么要对外开放?是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要强调解放思想?因为以往的习惯势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当然,领导者在集中精力抓工作重点过程中,在思想上,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自觉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在措施上,要精心设计,周密措施,力求上下同心协力,务求实效。

3.随着情况的变化应及时转移工作重点。唯物辩证法认为,随着事物的发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领导者若用老眼光看问题,不能树立动态观念,就不能使工作总有新的进展,就不能有效掌握领导工作的主动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与时俱进,不断提出新的工作重点。这从我国的建设历程来看,就鲜明的体现了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正因为我党审时度势,及时地转移工作重点,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丰硕成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同样的道理,作为基层领导者在选定工作重点后,必须注意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某一阶段工作重点基本完成时,要及时确定新的工作重点;当原定工作重点经实践证明是失误时,要当机立断,再择优确定新的重点。不能沉溺于一时的正确停滞不前或者不敢正视自身的失误一错到底。这都会使工作偏离,不能取得应有的成果。

三、确定突出工作重点的原则 。

领导者和所属人员的目标应是一致的,但所起的作用不同。领导者的职责更重要的在于制定规划、制定政策,进行组织管理和使用好所属人员。也就是说领导者的工作重点是明方向、抓大局,而非事必躬亲,更不能为琐事纠缠。因此,领导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发挥角色职能,应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抓大事,而要突出重点抓大事,就必须明确以下基本原则。

1.领导者的任务主要是成事,而非做事。领导者如果事无巨细统统管,权无大小统统揽,往往会产生因时间和精力不济,出现焦头烂额而顾此失彼的现象,又影响了下属积极性的发挥,甚至使下属产生领导对其不信任的感觉。所以,领导者要充分相信下属,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只有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2.要集中精力干大事。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一书中说道:“有效管理者做事必须要找首要的事情先做,而且专一不二。”由此可见,领导者应尽量少参于与与己无关的小事,应集中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精力专心自己的事业,抓好事关政策性、全局性、倾向性的工作和问题,也即大事要揽住,小事要放手。若整天忙忙碌碌,毫无重点地开展工作,难免抓了芝麻丢西瓜,这是领导工作的很大失误。

3.层次分明管理事务。任何一个完整地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就好比一个县大体可分为县、乡、村三个层次;一个部门也有局长、科长、干事三个层次。科学的领导工作方法是根据分级管理原则,各司其责,以避免“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家田”这种管理功能紊乱的局面。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推动部队建设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严格而科学的责任制。列宁曾指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大事由领导负责,具体事务则通过部门责任制或岗位责任制得以执行落实。虽然在基层单位可能人数会比较少,但是明确责任会增加人员负责工作的认真程度,提高开展工作的主动性,更利于取得成效。

4.灵活授权促进工作。领导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谁也没有这样的神通,能事事包办。为突出工作重点,实行有效领导,适当减轻领导者的工作压力,以利于集中精力办大事,就必须掌握“灵活授权”的领导。授权并不意味着弃权,领导者可授权于下属,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在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他们的工作除了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检查以外,不要去随意干涉。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的适应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传递着领导对下属的信任,因为信任人、尊重人,可激发下属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种向心力,亲和力,和谐一致地行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领导者应遵循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

5.合理安排,抓好工作。领导者在突出重点抓工作时,应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安排好工作的主次。领导者合理安排工作主次,就要掌握像“弹钢琴”一样的艺术。“弹钢琴”时十个指头如何动作,是一个艺术性很强的问题。如果十个指头一齐按下去,那就不成调,它们在键盘上跳动必须有先有后,有轻有重,有缓有急,互相配合,才能产生美妙动听的乐曲。把这种“弹钢琴”的原理用在领导和管理过程中,主要是注意两方面:一是要善于处理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之间的关系,二是要组织管理中各因素的有机配合,相互协调,使之产生“有节奏、有规律”地运转,达到各项工作全面、平衡的共同推进。

四、开展工作还需注意的问题。

1、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作为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及品行对下属人员也起着很强的影响。领导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对下属来说就是一个标准。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风气不正,就会使下属也放松要求。带坏集体。一名领导优良的品行会让下属感受到敬佩,从而在其自身产生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使集体中所有成员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集体的进步而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这是一种潜在的凝聚力,在每个人的心底发挥着作用。

2、加强对所属人员的关心爱护。这是领导者时刻都要做的

第二篇 2024终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述职报告2500字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一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我认真贯彻落实党工委党建工作目标要求,紧紧把握自身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牵好头负总责,当表率的具体职责定位。按照“抓党建、强基础、聚合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向良好势态发展。下面,我就履行祥伦社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述职如下:

一、落实责任,齐心协力抓党建

社区党委认真围绕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办事处党委决议、决策和重大部署。根据党建工作总体安排,结合社区实际,作为基层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着重抓党建工作并落到实处,做到重要情况亲自掌握,重点工作亲自落实,不断健全党建工作例会,民主生活会,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干部履职承诺制等系列制度。在职党员干部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把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班子成员身上,切实做到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件件有着落,形成齐心协力抓党建的浓厚氛围,凝心聚力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基础,健全机制创党建

一是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思路,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完善和落实社区党委集中学习制度。利用社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激励老党员讲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党课,邀请林管局老干部办的文艺宣传队进社区,带领社区党员到便民热线“9”参观并座谈等形式,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开阔视野,增强科学发展能力。

2、深入实施“双培双带”活动。通过调查摸底,共有20名党员分布在社区非公制企业中。同时,在摸底和交流过程中,发现了好多优秀企业负责人和优秀青年骨干都想加入____,其中有2名已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被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考察、培养,发挥他们懂经营,有技术的特长,推动社区经济事业发展。

3、结合实际,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在职党员开展“连心桥”结对帮困大学生活动。对老党员、贫困党员、身患严重疾病、长期卧床不起的党员进行了摸底调查,在“七一、春节”,我们社区党委对8名特困党员进行节日慰问,为他们送去节日问候和节日礼物。社区党委对5名身患疾病和行动不便的党员开展了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慰问,对他们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我们都会尽可能的满足。组织社区党员到林管局老干部参观学习,不断提高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针对林管局家属楼环境及拆迁问题,召开了有关党员座谈会,及时了解民意,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

二是为了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班子队伍。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配优配强,把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广大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社区班子队伍中来,接受群众和上级组织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做到制度健全,形成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规范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完成了社区非公有制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的组建工作, 3个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支部。严格执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坚持实行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对党内、社区内的大事、要事进行民主协商,增强决策的公开化、科学化、合理化。以廉洁从政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保证党组织风正源清。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通过观看反腐__警示教育片,做到警钟长鸣,自觉维护社区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同时,社区党委将廉政建设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社区党委坚持在新华市场办理小额贷款问题上,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严把审批手续,按审批制度予以办理。对后备干部教育管理,开展培训、工作交流、工作汇报,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今年对社区党员、流入党员、流出党员、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进行了信息摸底调查,2024年以来通过党组织认真考察、教育和培养,有1名发展对象现正在预备考察阶段,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对流入流出流动党员登记造册,定期联系,确保不脱离党组织。深入开展一年一度的评议党员工作,通过评议,相互学习,不断促进和提高党员自身素质,永葆党的先进性。

三、共驻共建,提升载体促党建

社区党委本着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的原则,抓好活动场所建设,与社区共建单位林管局老干部办协商,完善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发挥活动场所的作用,为抓好“三级联创”,“五好五带头”活动奠定基础。社区党委与林管局老干部办党支部在“三八”“七一”“元旦”“春节”都会联手组织开展群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及书法、绘画、门球、乒乓球比赛。同时扎实开展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活动,坚持以用为本,学用结合,加强日常管理,提高收视率,增强收视效果,制订好收看计划。

四、创先争优,突出实效推党建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努力探索推进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按照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发展措施,把社区物业服务部与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结合起来,在林业4号楼化粪池塌陷及林业新5号楼外墙脱落的问题上,我们积极协调市房产局、区物管办的领导,多次与林管局事务管理处沟通协调,市房产局免费计算了评估报告,林管局机关事务管理处负责申请房屋维修基金,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稳定社区物业服务大局,为做好社区物业服务工作提供了保障,为推动祺我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来,在抓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也清醒的认识到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仍然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一定的差距:班子成员和支部成员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待加强;社区干部业务水平和政策水平有待提高;社区委硬件设施有待于投入。今后我一定提高抓基层党建的认识,团结党工委班子成员及联系全社区党员群众,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为民办事能力和水平,为努力开创我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尽职尽责。

第三篇 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2050字

根据《__省总工会办公室转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加强基层工会建设问题调研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精神,__市工会于4月中下旬在全市范围内对基层工会建设工作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市基层工会组织的现状

近年来,市县(区)总工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大、__届__全会,中国工会__大和省委、市委工青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与组织部门制定出台了《党建代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意见》,全面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结合深入推进“两个普遍”工作,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全覆盖。

截止2024年底,全市基层工会组织数1319个,基层工会涵盖法人单位数4154个,职工人数172640人,会员人数171173人。组织管理系统内现仍正常经营的企业1943个,已建会企业1943个,建会率达100%,实有职工48952人,实有会员48289人,职工入会率达98.65%,基本实现全覆盖。

坚持工会组织、经费审查组织、女职工组织同时建立的“三同时”原则,加强工会经费审查和女职工组织建设,全市有经审组织1227个,占工会组织数1319个的93%,开展本级经费年度预决算审查的有1032个。全市有女职工的工会组织1317个,建立女职工组织1317个(其中由于女职工人数较少仅设女职工委员的有502个),组建率达100%。深入开展女职工工作规范化建设,审批合格率达90%以上。

乡(镇、街道)工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在深入开展以“六好”为标准的乡镇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成立了14个乡(镇、街道)总工会,乡(镇、街道)工会工作有了进一步提升。

二、基层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根本,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实施“一活动、一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维权帮扶,普遍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基层工会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

经过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四个有”(有健全的工会组织,有完善的工作机制,有干事的工会干部,有积极的职能作用)为目标创建先进基层工会组织活动,全市共创建了28个示范点,以示范带动,进一步推进了全市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2024年__市总工会着力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定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培育和选树基层工会发挥突出作用的典型。截止2024年9月30日,全市已建成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工会200个,创建厂务公民主管理示范单位164个。示范点都做到了有机构、有牌子、有人员、有办公和活动场所、有制度、有工会专户(有保障),工作开展、发挥作用。

(二)教育引导作用进一步发挥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基层工会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坚持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选树了一批职工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谐家庭,推动了__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市广大职工中倡导了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形成了公开公平公证的浩然正气;凝聚了促进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三)职工队伍素质整体不断提升

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和实施“云岭职工人才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培训、就业能力培训,培训的方式和手段不断丰富和创新,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一大批具有丰富业务知识、较强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脱颖而出。近五年来,全市共培训农民工5181人次。2024年实施“云岭职工人才工程”共组织了32期培训班,组织企业职工、农民工,开展钢筋工、混泥土工、茶叶加工、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电工、焊工等8个工种的技能取证培训,共培训4780人,已取得从业资格证书4728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四)建功立业活动不断深化

劳动竞赛活动全面普及,广大职工劳动热情高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团结带领广大职工融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以实施“云岭职工跨越发展先锋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工人先锋号”等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于“生态立市、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中,为建设大美__贡献力量。共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技能竞赛50多项次,在全市广大职工中营造了学技术、比技能、讲奉献、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女职工“94352”建功立业活动,激发广大女职工的创业热情,推广运用技术革新项目13个,推广运用职工发明创造项目2个,荣获国家专利的技术项目1项,推广先进操作法项目10项;评选表彰了10个优秀创新工作室、10个优秀技师工作站;创建1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向省总申报临翔区农业局兴花工作室等3个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会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选树技能带头人190人。

第四篇 建设局强化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2000字

建设局强化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

当前,县(市)、乡(镇)两级政府的公务员队伍,是保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的核心力量,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先行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力量,担负着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因此,如何更好地加强县(市)、乡(镇)两级公务员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公务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让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县(市)、乡(镇)公务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由于体制政策和历史遗留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基层公务员队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在编制少、公务员总量不足,年龄老化、缺乏流动,工作环境差、待遇低,晋升空间狭窄,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年龄老化。我市县乡两级政府机关公务员存在明显的年龄老化现象。35岁以下公务员所占比例低,断层、断代现象日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构成公务员主体的人员为1997年机构改革时由原行政编制人员过渡为公务员的人员,公务员过渡结束后,国家实行严格的“凡进必考”制度,由于受编制限制,十多年来,我县除近几年招考过公务员外,机关几乎没进过年轻公务员,导致县乡两级机关特别是乡镇机关公务员年龄逐渐偏大;二是一些较为年轻,有一定学历素质较高的公务员往往在基层还未扎下根,就被上级机关借调出去,人为地造成基层公务员队伍“年老体虚”。

(二)编制少、职级低。县乡两级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工作在最基层、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现实矛盾,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排头兵,直面矛盾化解危机的消防员,责任追究的首选对象。在今天社会矛盾突出、服务管理对象摊子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越来越少,不能满足管理当前社会事务的需要。同时,由于县乡两级机构的机构设置层次低,除配置少数科级干部外,县级政府工作部门只设1-3名科级非领导职务,而乡镇、办事处不设置科级非领导职务,造成相当一部分老公务员直到退休还是科员。

(三)专业知识结构与实际需要脱节。当前,县乡公务员队伍中,现有人员主要是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而涉及法律、财会、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农业、环保及特色产业的专业型、技术型公务员所占比例很少,特别在乡镇政府中,专业型、技术型公务员几乎没有。究其原因,一是公务员岗位设置不严格,没有真正做到岗位与人员相匹配;二是公务员招考时,不听从基层单位用人意见,上级自行决定招什么专业的人、招考多少人;三是用非所学现象严重,要么是在岗占编的不懂技术,要么是懂技术的被派去做一些非本职的工作。

(四)晋升空间狭窄,工资待遇难提高。由于县乡公务员管理单位均为科级,机构规格低、编制少、领导职数少、非领导职数更少,且实施公务员法过程中,乡镇、办事处不设科级非领导职务,使一些公务员进入机关后,科员岗位一干就是几十年,提升交流的机会微乎其微。而实施公务员法后,公务员实行与职务挂钩的职级工资制,不晋升职务就不能提高工资待遇。

(五)缺乏系统培训,能力素质提升慢。由于现行对公务员培训的规定缺乏系统性和强制性,使基层公务员没有机会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公务员接受培训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其主要原因:一是县乡两级政府财政困难,培训经费难保证;二是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一人多岗多责非常普遍,工作学习矛盾突出。

二、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公务员轮岗交流制度。公务员轮岗交流首先能解决公务员“一岗定终身”问题,有利于公务员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成长成才,而且把公务员从单位所有、部门所有中解脱出来,盘活公务员资源。其次公务员轮岗交流让一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公务员脱颖而出,走上更适合、更重要的岗位,有利于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再次公务员轮岗交流在公务员管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基层公务员向上级机关交流,上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能开阔眼界,了解基层实际情况,体察民情民意,更好地均衡人力资源配置,更好地推动工作。

(二)调整现有工资薪酬制度。当前,基层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创新精神不强,原因可能有许多,但工资福利待遇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同市和省直机关同级别、同资历的公务员相比,县乡公务员的工资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更没有房改补贴之类的福利。因此,如何实现同工同酬,如何实现同职同级同资历公务员薪酬基本一致,应成为公务员工资津贴制度设计的改革方向。

(三)畅通公务员出口。让不适应、不愿意从事公务员职业的人员通过自愿或考核“汰劣制”方式离开公务员岗位,以空出岗位编制,录用补充新人。进口把牢,出口畅通,让公务员队伍像流动的活水一样,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提高县乡两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第五篇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综述报告1500字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综述报告

近年来,大邢庄乡党委、纪委按照上级党委、纪委的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推进组织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完善制度建设和健全监督机制,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

强化领导,建立组织。乡党委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组,行政村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纪检委员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21个行政村都配备了纪检委员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年初与各行政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乡领导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听取汇报、通报情况、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并明确要求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对所辖区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是本辖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班子成员分层包村,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到哪里。

强化宣传,提高认识。首先是加强乡村阵地建设,做到有人员、有房屋、有办公用具、有制度。其次是采取经常性的广播宣传,针对性的分析利弊,直接性的参观学习,广泛性的发送材料,重点性的集中教育,面对面的政策引导,典型性的启发教育,示范性的经验交流,固定性的标语专栏等形式向党员干部进行宣传。三是广泛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四是树立了邢付生、宋海建、韩广云等一批廉洁勤政的先进典型,形成了关注农村基层、关注“村官”的良好氛围。

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乡党委率先在全县成立了第一个农村“三资”管理委托服务中心、村“两委”班子及其成员“双述双评”、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村组“三会”制度等办法,完善了干部监督体系。对群众关心的农村资产、资源、资金问题,乡党委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成立了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在普查登记、建立台帐的基础上,各村取消村组会计、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取消账户,在代理服务中心设立统一的账户。通过“三资”清查,共清查出农村资产、资源、资金1028万元,规范各类经济合同32份,盘活土地56亩。积极推行了“三务”公开。各村建立了有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参与的民主决策小组,即村里的所有大事,必须警告过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决议,决议公告、结果公示。坚持每季度检查一次政务公开情况,共下发政务公开简报4期。每季度对此项工作督查一次,年终全面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双述双评”,并将评议结果在乡政务或村务公开栏中公示。通过评议对前三名的进行奖励,对后三名的通报批评,并作为对农村基层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乡里成立了群众工作站,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定期排查不安定因素,化解矛盾纠纷。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土地邻里纠纷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闫庄村村民赵继明、赵继轩两家因宅基纠纷打了4年官司,乡群众工作站摸清情况后,分别做两家的思想工作,很快化干戈为玉帛。对于涉及支农、惠农资金,乡、村建立了为民代理服务中心,群众有事不用自己跑,由代理员全程代办。及时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省道217占地补偿如数兑付到群众手中。在为民服务的同时,乡党委重视对违纪党员干部的查处,去年共处理违纪党员4人,调整村支部书记3人。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扎实开展,有利促进了全乡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0__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农村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正在稳步健康推进。

第六篇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100字

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现状

**县是一个拥有9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下辖16个乡镇,现有农民党员2万名,全县共有190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002个。近几年来,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整顿、村级规范化建设和“三级联创”等活动。以党建促经济,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优秀的“两委”班子难产生。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县现有村干部4900人,且大多是年龄偏大和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35岁以下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36—50岁的占到60%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64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造成了农村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75%以上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当年全部兑现,工资待遇低,外出打工比在家当干部挣钱多,致使农村里年轻有为的“能人”,经济意识强于政治意识,个人意识强于团队意识,外出打工闯天下意识强于留守本土务农意识。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如,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不安心,如郑城镇上小峪村支部书记一年最多写过5次辞职书,有的甚至不辞而别长年外出打工经商,基本上是“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难称心”。据调查了解,因工作压力大或工资收入低而辞职不干或外出打工经商的村干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的村是几名党员轮流坐庄当干部,“不是张三就是王五,谁当干部都不服”,甚至相互拆台,搞对立。由于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致使这些村里的工作比较被动,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第七篇 钻井公司基层建设情况报告1250字

一、基层建设的基本情况

钻井工程技术公司组建于1997年5月,下设定向井公司、泥浆公司、钻井职工培训中心三个副处级单位,以及财务资产中心、生活公司、长城技术开发中心、供应站、机关车队5个直属单位。现有职工1261人,其中干部482人,女职工432人;干部队伍中,中专以上学历441人,占干部总数的91.5%(其中,研究生5人,大学或本科学历187人,大专141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428人,占职工总数的30.3%(其中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职称42人,中级职称212人,初级职称171人);共有党支部38个,其中基层党支部28个,主业基层队29个,基层班组89个。近年来,我们针对一线基层队的现状和实际,有计划地开展有声有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按照基层党支部“四好”工程和基层队“六个一”标准以及“达标、创优、争强、夺牌”的不同档次,下功夫切实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公司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根基。我们本着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不断调整、充实、选拔任用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思想好、素质高的基层领导干部。近3年先后调整基层干部41人(次),平均每年有7-8个基层班子被调整充实。通过举办党支部书记、干部工商知识管理、hse管理等脱产培训班以及鼓励基层队干部参加第二学历教育等措施,使基层班子结构不断优化,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基层领导班子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5%以上。泥浆公司党委每年都组成基层班子考察小组,深入基层调研摸底。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情况,大胆调整充实基层班子。3年来共调整基层干部25人(次)。年他们将配制厂、制剂厂合二为一。新组建的制剂厂领导班子大胆开拓、勇闯市场,新产品先后打入到滨南、东辛等采油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坚持以“四好工程”活动为载体,狠抓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了以党支部____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具备建立党支部的基层队都建立了党支部,并配备了专职党支部书记。目前公司31个党支部全部达到一类、二类党支部标准。同时,认真做好基层党员发展工作,做到三个侧重,即:侧重发展一线,生产、技术骨干入党;侧重在建不起党支部的基层队室发展党员;侧重发展女党员,让党员在每个层次发挥作用。3年来共发展党员58人,其中一线生产、技术骨干35人,占党员发展总人数的60%。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近年来,我们在党员领导干部中认真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开展了“学条规,守纪律,争做廉洁勤政好党员、好干部”活动;在党员中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党员奉献日、争当党员先锋岗、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廉洁勤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3年来公司有27个党支部被评为公司级以上先进党支部;有18个党员责任区被评为公司级以上优秀党员责任区,其中定向二队党支部连续三年被评为管理局“先进党支部”,并被管理局党委确定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单位”。

第八篇 基层远程教育队伍建设和站点运行调研报告2350字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___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三农”问题解决,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进程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_____县这样一个偏远的、发展相对缓慢的农牧区边境县,远程教育的开展无疑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加快农牧民致富奔小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这样一项“强党”、“固基”、“惠民”、“利民”的工程真正在_____广阔的大地“安家落户”、“生根发芽”,_____县对此作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探索。

一、工作开展情况

_____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经过两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建成远程教育站点53个,准扩展型站点5个,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72.6%,到__年全县73个行政村都将建立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实现远程教育的全覆盖。全县目前共有远程教育工作者117名,其中县级管理人员4名,乡(镇)管理人员9名,村级站点管理员52名,村级操作员52名。初步建立起了一支县、乡(镇)、村三级三类专兼职相结合的远程教育工作队伍。两年来,全县各远程教育站点通过加强人员培训、规范站点管理、创新学用活动开展,逐步使远程教育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接受和喜爱,并在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的“瓶颈”问题

一是乡镇远程专干不能“专干”的问题。从__年远程教育开展以来,我县从各乡镇选配了一批具有年龄优势,精通计算机知识的远程专干,他们对于促进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数专干都是乡镇的业务骨干,常常是身兼数职,各项工作任务重,不能专注于远程教育工作,一定程度制约了远程教育工作的规范开展。同时,存在远程专干更换频繁的问题,往往是刚经过系统的培训,就被调换岗位。两年来除铁买克乡外,其他乡镇远程专干均因工作需要上调至县直部门,接任者都是新手,不熟悉,不了解远程教育,直接影响了基层远程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发展。

二是村级站点操作员“驻点”时间少的问题。__年我县通过公开招聘村科技副主任,为53个行政村配备了站点操作员,初步解决了远程教育站点“无人管”的问题。但根据具体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反映,村级站点操作员忙于事务性工作时间多,进村驻点时间少。部分乡镇的站点操作员直接被安排在乡镇党委政府工作,一年中很少进村从事远程教育工作。直接导致站点不能按时开放,教学资源接收不全,教学管理不规范,影响了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和远程教育站点作用的发挥。

三是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__年我县所有行政村都将建立远程教育站点,实现远程教育的全覆盖。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站点运行经费没有保障。目前,每个站点一年正常运行需要取暖、用电、网络运行、设备维护、耗材等费用一千元左右,但是县、乡、村三级均没有建立固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站点的使用仅仅局限于下载资源,播放收看;诸如“节目预告”、“资源需求登记”、“光碟借阅”等贴近党员干部群众的工作方法不能很好的开展,制约了站点作用的发挥。

三、建议及对策

一是试行乡镇远程专干工作年限制。参照“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制度,探索建立远程专干在岗年限制度。明确乡镇远程专干在岗必须达到两至三年,期间不允许调岗或调动,如特殊原因需向县远程办备案,经县委组织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远程专干在岗期间,必需培养一至两个后备人选,由县远程办进行相关业务考核,达到岗位要求后,远程专干方可离开本岗位。同时,建立远程专干综合评价制度,每年定期考评,将考核结果作为远程专干入党、提拔、交流的重要依据,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不断激发其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合理选配站点操作员实行津贴制。随着村科技副主任编制问题的解决,远程站点操作员队伍的流动性必然进一步加大,而且从目前站点运行实际情况分析,操作员不能“驻村”已成为制约远程教育作用发挥的“瓶颈”所在。而部分由本村村委委员、计划生育宣传员担任操作员的远程教育站点作用发挥比较明显,如_____村、恰库尔图镇乔先拜村、哈希翁村,基本达到了站点的“全天候”开放,可以满足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针对这些实际问题,采取村推、乡选、县考的方式,对全县远程站点操作员进行重新整合选配。村推,即村两委从现有村委委员、计划生育宣传员及长期在本村生活的大中专毕业生中,确定一定比例的操作员候选人,在全村进行公开推选,由党员干部群众选择自己信赖的人,每村选出2—3名;乡选,即乡党委按照村推选出的人员,根据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群众满意度等向县远程办推荐1—2名站点操作员候选人;县考,即县远程办对乡党委推荐的人员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考试,最终确定站点操作员人选。

同时,对新任没有纳入编制的站点操作员每月给予200元的岗位津贴。津贴实行差额发放的办法,由县远程办按照站点设备管理、资源下载、学用活动开展、党员干部群众满意程度等实际情况,按季度对站点操作员工作进行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将全县站点操作员划分为

一、

二、三类。一类站点操作员每月给予200元津贴,二类站点操作员每月给予150元津贴,三类站点操作员每月给予100元津贴。并且县远程办结合年终考评,开展优秀站点操作员评选活动。每年评出3名“优秀站点操作员”,每人给予300元奖励。奖优罚劣,充分发挥站点操作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推行评星定级建立运行经费奖励机制。严格按照《_____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星级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县远程教育站点全面推行评星定级工作,由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建立远程教育站点运行奖励基金。对达到五星级的站点每年给予__元奖励,四星级站点每年给予1500元奖励,三星级站点每年给予1000元奖励,三星级以下站点取消奖励资格。站点奖励基金由县远程办统一管理,各站点运行实际支出由远程办支付,确保专款专用。

第九篇 关于××法院基层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报告10500字

根据最高院和省、市法院关于开展基层法院建设情况调研工作的要求,我院由办公室、研究室、政治处、监察室、行装科和民一庭、民二庭、执行局、审监庭等有关部门共同组成了专项调研小组,按照最高院的调研提纲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并通过配合市中院调研组开展书面汇报、实地调查、座谈研讨等调研活动,调研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基本摸清了1999年来我院基层建设工作的情况,总结了基层建设工作的具体工作措施和有效经验,同时也掌握了当前我院在基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更好地推动我院基层建设工作向前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队伍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机构:2003年机构改革后,现内设14个机构(办公室、政治处、立案庭、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执行局、审监庭、林业庭、研究室、行装科、监察室、法警大队)和2个人民法庭(大同法庭、河田法庭),党总委员会,纪检组与监察室合署办公。内设机构及人民法庭配备正副职35人,其中正职16人。

编制:干部77人,工人7人;实有:干部76人,工人4人。目前缺编干部1人,工勤人员3人。机构改革前编制为干部85人(含林业审判事业编制4人),工勤3人。

职级配备:副处级干部1人、正科级干部15人、副科级干部13人,科员级干部47人,工人4人。

干警结构:现有男干警77人,女干警13人(含工人);干警的年龄结构为56岁以上4人,51~55岁5人,46~50岁8人,41~45岁16人,36~40岁26人,31~35岁10人,25~30岁7人,没有25岁以下的干警。干警现有学历结构是,目前有本科学历16人(非法律专业1人,‘五大’生15人),大专学历57人,占干警数的96%多。现尚有45人在参加湖大、北大、川大等远程网络和电大、自考等“专升本”学习。有8人参加最高院组织的专项培训,已经结业。但进法院前为大专以上的很少,本科才1人(尚不是法律专业),专科8人(其中还有5人是成人教育),其他基本上是到法院以后通过业大或自考、电大等成人教育取得的。

党组班子配备:现有党组成员6人,分别是院长、党组书记1人,党组成员、副院长3人,党组成员、纪检组长1人,党组成员、刑庭庭长1人。党组成员中平均年龄45.83岁;学历情况是本科1人,大学普通班1人,专科4人,本科在读4人,专项培训2人。

审判委员会情况:现有委员9人,分别是正副院长4人、刑庭庭长1人、民一庭庭长1人、行政庭长1人、监察室主任1人、专职委员1人。平均年龄48.22岁。

从以上数据表明,一是干警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没有形成金字塔结构,年龄趋于老化;二是院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偏大,不符合上级法院关于班子年龄结构要45岁左右、40岁左右、35岁左右的要求;三是县委对我院职级配备比较重视,目前做到了应配尽配,还略有超出;四是工作人员的来源杂,符合《法官法》的法官任职条件者少。

二、物质装备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一)落实“收支两条线”及经费保障等有关情况。我院自1999年起就按要求实行了“收支两条线”,收取的诉讼费一律上缴国库,县财政按一定比例返还我院作办案经费。近五年来,我院每年实际支出办案经费及业务费用均在140万元左右,此款财政给予预算20万元,诉讼费返还每年约70万元,尚差40余万元,只能拖欠修理费、汽油费、招待费、干警差旅费等。

(二)欠款情况。

1、拖欠工程款情况。我院于2003年10月新建审判综合大楼一栋,耗资610万元,此款由国债投入260万元,我院自筹(含县财政少许拨款)160万元,至今尚欠施工单位190万元。由于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县,县财极为困难,除无偿提供给我院建房用地外,根本无法拨给建设资金,而我院除挤出部分诉讼费投入基建外,无其它资金来源渠道。为此,造成至今尚欠工程款无法解决。

2、欠发干警工资、差旅费等情况。我县财政在预算时,仅保证我院在编干警按中央文件所规定的工资,对省、市等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增资的规定,不予拨给。为此,造成我院自1999年以来欠发干警每人每月地区津贴和考勤奖255元,每年合计34.5万元,此款一直拖欠,无法兑现给干警。同时,因为业务费用极为紧张,导致每年均要拖欠干警的差旅费,仅2001年至2003年就已拖欠14万余元。

(三)近五年审判法庭、人民法庭装备情况。我院现有人民法庭两个,办公用房均已不适应当前审判工作需要,各庭仅装备1台微机,未与院部联网,两个法庭所使用的两辆吉普车均属需报废车辆,无法正常使用。2003年10月我院新建审判综合楼一栋,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这极大地改变了我院原来落后拥挤的办公用房。但因资金紧张,各项配套设施无法购置,如法庭音像设施、安检设施、证据展示仪、公共信息查阅触模屏等均无力购置,法台、法椅等也是使用旧的。我院共有干警81名,已购置微机23台,每个部门仅配备了一台,按人手一台的要求,差距还很大。我院现有大小车辆7部(含两个法庭已要报废的吉普车),除二部车况较好外,其余车况均很差。

三、审判执行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1999年至2003年,全院共审结各类诉讼案件4366件,执结执行案件2629件,执结标的2302.62万元。

人均工效:按审判业务执行部门助审员以上共29人计,人均工效为48.24件/人/年。

案件质量:5年共上诉320件,上诉件数逐年下降,2003年上诉件为1999件上诉件的49.3%;上诉320件中已结278件,其中改判61件,2003年改判数为1999年的30%;5年里再审案件15件,改判3件。

民商事案件调撤率:5年里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450件,调解结案840件,撤诉结案1044件,调撤率为54.6%。

案件繁易分流情况:5年里适用简易程序审结的诉讼案件2253件,占结案数的51.6%;5年里无超审限个案。

人民法庭的办案情况:5年里,两个人民法庭共审、执结各类案件2167件和839件,审、执结案件数分别占全院的49.63%和31.91%。

以上数据表明,一是我院的审判质量与效率逐年提高,发回重审和重大改判的案件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审限意识和效率意识强,适用简易程序快审快结的比例有较大的提升;二是审判工作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得到了较好的统一,通过加强庭前和诉中调解等工作,各类民商事纠纷和解息诉的比重有较大提高;三是人均工效低的主要原因是收案少,但与此同时也反映了审判执行业务一线人员比重过低的现象;四是人民法庭人员工作量较大;五是部份案件还存在着程序、实体和审理流程操作上的具体问题,个别案件的质量问题还比较严重,如何进一步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审判质量,确保司法公正还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审判工作的着眼点和要害点。

四、基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尽管我院的基层建设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基层建设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障碍。在此,我们对调研活动中收集到的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情况加以归纳,并着重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分析和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的法官职业化问题

对于基层而且属于贫困地区的我院来说,由于法律人才引进的困难和司法理念与发达地区法院的差距等问题,法官职业化建设有着更大的困难与阻力。主要有:

一是院领导班子的配备无自主或建议权。法院领导班子的建设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首要环节。要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必须做到班子成员呈梯队式年龄结构,做到从优秀法官中提拔班子成员。但从我院的情况来看,在院领导班子的配备上存在年龄与知识结构不合理,成员并非来源优秀法官的三个主要问题。年龄结构方面,党组成员平均年龄为45.83岁,未形成45岁左右、40岁左右、35岁左右的年龄结构;学历情况是本科1人,大学普通班1人,专科4人,本科在读4人,专项培训2人;来源方面,6名党组成员中从外单位派入的3人,占50%。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法院在班子成员的配备问题上无自主权,甚至无建议权。我们认为,法院是业务机关,班子成员应当是内行领导,班子成员应当从本院的优秀的法官中提拔或由上级法院选派。

二是法官的工资、审判津贴以及保险和福利待遇等物质保障难以实现,有关政治、经济待遇都未体现从优,法官的职业优越感无法树立,从而影响了法官的职业精神的顺利养成,使法官职业化的思想基础有失牢固。

三是法官的专业成份杂而且低,《法官法》提出了法官必须具备法律本科水平要求后,由于收入和法院经费的严重不足,提高学历无资金支持,也对职业化建设形成了阻力。从我院的有关情况来看,我院法官队伍的主体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法院人员的来源主要有四种:一是从党政机关中调进,二是从复员转业军人中安排,三是从企事业单位中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人员中选拔,四是从社会待业青年中招考。这批人员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就走上了审判岗位,边干边学。长期的审判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逐渐成为法院各项工作的骨干,其中许多已经成为院、庭领导,目前我院的院、庭领导中大部分是这些同志担任。当前,法院工作人员进出渠道不畅,符合条件的进不来,由于种种原因,进来了也留不住。如我院92年曾分来2个科班出身的法律本科生,但由于待遇、工作条件等原因,分别于93年调到公安1人,95年辞职当律师1人。现在,全院无一名第一学历为法律或法学本科的法官。如我院,自1999年以来欠发干警每人每月地区津贴和考勤奖255元。巨大的收益差别,促使法学院的新老毕业生一般都更趋向于向收入相对更高、职业前途相对说来更为广阔的大中城市、地区和行业流动。在这一过程中,基层法院丧失了任何优势,不仅无法吸引新的法学院毕业生进入,而且,如果没有其它原因,甚至无法留住已经进入法院的法学院毕业生。面对这样两种选择,很自然,法学院毕业生会选择留在升迁更有望的首都、省会城市乃至地市所在地;或者在同样的条件下,选择那些经济更为发达地区的基层法院,而不会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法院。按照法官应当是个法律家、先知和哲人的理想目标的要求,在向法官进行经济、金融、管理和科技等专业知识的培训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法院更难以开展。这样贫困地区基层法院法官与发达地区法院法官的能力会形成一个新的“剪刀差”。

四是确定法官员额比例、配备法官助理等工作,涉及审判机制和管理体制中深层次问题的重大改革,也对于现在法官群体有很大的冲击。这对于法官来源杂、论资排辈情况较严重的基层法院来说,由于对院、庭长执业素质的强调,将会给职业化的深入进行带来更大的阻力。如法官定额的确定。这个问题要综合考虑辖区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法院年平均受理案件数量和法官办案效率等因素。同时要根据法院承担审判任务的情况,合理确定法官定额。通常,某一地域内的人口结构虽然变化较大,但人口总数大致是一个常量,人口数量基本决定了成讼案件的规模,从我院近年来的收案情况来看,该院的案件常量大概在1500件。全县人口为48万,人口与一线法官比约1.5万比1,法官年均结案约为45件。目前的一般意见认为,我国的法官员额比例可以选择在四万分之一的比例上。如此计算,我院的法官员额约为11名。从我县受案案件常量来计算,定额后每名法官的年办案数约为140件。这个办案数可能并不高。但是,根据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法院内部设有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等审判职务与行政职务相合一的管理者。在我院,这些人员的总数已达36人,已经超过了实行法官员额制度后所需要的法官人数。为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改变法院的组织结构,精简法院院长、庭长的设置,取消副院长、副庭长。按照这种思路,全院的院、庭长职数将是10个,基本达到上述比例的要求。但由此却可能引发一些问题:其一,院长、庭长们因内部行政事务缠事,难于主持审判,诉讼效率得不到保证;其二,院长、庭长被任命为法官后,将占满法官员额,原未任庭长的全部专业审判人员将不能成为法官。要解决这些问题,其一,可以把业务庭的行政事务全部抽出归由专门职能部门处理。其二,或对审判队伍进行重新评价,重新选任各业务庭庭长;或精简业务部门;或不再以审判专业设庭。然而,这些解决措施却与现行法律和法院队伍管理模式存在相当大的冲突,还需要有相关的立法支持。

五是对于需要严格约束职业外交往的法官来说,由于经济和地缘原因,尚属乡土社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际关系和经济的牵带关系都比较紧密,这也会给职业化进程带来一定影响。

以上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些只能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才能解决,在此只能提出治标的建议。如为了解决班子成员的配备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建立法官晋升考核制和选派制;为了把好法官进口关,可以尝试推行上级法院统一为下级法院招收审判人员的特别人事制度;如为了解决当前由于《法官法》关于本科学历的要求,在职法官或书记员、法警就读的“专升本”大多质量不高。故此不能以已通过“专升本”理解为已符合《法官法》的学历要求,还应努力提高在职法官和其他法院工作人员的审判业务知识。有意识选送具有本科学历的法官攻读第二学位和研究生学历,应作为基层法院建设的优先战略抓紧抓好;如为了减少对法官执业的外在影响,可尝试实行法官异地交流机制。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法院经费保障问题

维护法院审判活动正常运行的经费保障,才能促使审判工作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而目前在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我院在经费保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一问题急需引起高度的重视。

1、我院目前经费保障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院经费保障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县财政预算内拨款;二是县财政预算外资金拨款,主要是诉讼费返还;三是上级法院补助收入。县财政的预算内拨款只能保证我院在编干警按中央文件所规定的工资,对省、市等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增资的规定,不予拨给。预算外资金拨款是按照诉讼费收入数额调控比例后核拨;上级法院补助收入更是微乎其微。法院的经费已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拖欠十分严重。

我院的审判综合大楼虽于2003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但由于省、市财政未按国家有关国债配套资金的规定,给予解决配套资金520万元,我院至今尚欠施工单位190万元,只有以楼后建设用地作为担保债权的抵押,而且大楼底层房间至今仍未交付。此外,由于无力支付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费用,我院只有违章先行入住使用。从我院现有装备情况来看,也由于经费保障问题,办公办案装备和大楼的各项配套设施无法更新或购置。这些都对我院的正常办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法院经费保障无落实对法院工作的影响。

法院经费严重短缺对法院工作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干警利益的直接影响。省、市等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增资的规定不能兑现,干警的差旅费长期拖欠,严重影响了干警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不利于法院干警队伍的稳定和建设。

二是对社会的影响。法院经费无保障让法院的正常运转受到严峻的考验,如大同法庭由于长期拖欠水电费,去今两年多次被停水、停电和停电话,严重影响了正常办公、办案。法院的“两庭”建设欠债缺口巨大,债权人时常上门追讨债务,这在全国清理“两拖欠”活动开展以来,不仅损害了法院的形象,还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三是对司法权威的影响。法院的人员经费、办公、办案经费不保障,干警不安心法院工作,办公场所简陋,办案装备落后,不能保障法院工作的廉洁和高效,影响法院“公正与效益”的工作主题落到实处,影响法院的司法权威。

3、法院经费保障无法落实的原因。

一是对人民法院经费保障的意义认识不够,保障机制未健全。人民法院经费保障问题,在党政领导的心目中都认为是等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按我院年均办案1500件计,县财拨付的办公费每件案件才133元。法院经费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法院的司法公正与效率。

二是吃饭财政的实际。由于我县财政是吃饭财政,首先是保障吃饭问题,其次是保障老师工资,三是保障离退休老同志工资问题,四才是保障政法部门工资及办案经费问题。政府首先考虑吃饭问题,再考虑部分办案经费问题。

4、解决经费保障制度的对策。

人民法院经费保障工作做好了,直接体现了国家对法院工作的重视,体现了法律的尊严,体现了法院的公正与效率,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对经费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一是要提高管理认识,改革管理制度。人民法院是国家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唯一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其特有职能是其他任何机关不能代替的。因此,在经费管理体制上要进行大胆地改革,要从现在的块块管理改革为条条管理,要从以当地政府管理为主改革为以上级法院管理为主、当地政府管理为辅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经费管理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拨付的协调一致,促进法院审判效率的提高,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公正,维护法律权威,确保法律的尊严。

二是要加强细化预算管理,保障经费供给。为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并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十分重视预算工作。人民法院的预算编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些必需、法定的支出和人员经费及业务正常开支的经费要如实编制上报,财政部门要确保审判工作需要的经费供给,法院物质装备和“两庭”建设所需经费要列入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政府逐年计划安排解决。

三是要加快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法院的诉讼费完全实行“收支两条线”,能从制度上、源头上治理腐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树立人民法院司法权威。只有加快法院经费改革的步伐,才能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实现审判工作的公正与效率,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摆脱法院对地方财政在经费上、物质上的依赖性。我们认为,从国情出发,应建立省级财政统管的财政体制。建立省级财政统管的财政体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法院经费省级统管,能确保人民法院人员工资、补贴和办案经费有所保障,解决各地区之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差别。同时,可以消除法院干警对各法院之间的经济不平衡产生的攀比情绪,并进而从待遇上吸引优秀人才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工作。二是法院经费省级统管,可根据人民法院物质装备的需要和“两庭”建设的规划,根据省级财力情况,按轻重缓急和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的原则进行统一计划安排投资,人民法院执法条件就能分期分批得到改善,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确保人民法院物质装备和“两庭”建设经费的正常开支,解决人民法院装备落后,“两庭”建设欠费问题。三是省级财政统管,才能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才能改变以往人民法院经费由各级地方财政供给,受制于地方财政的不利局面。

四是要健全经费保障监督机制,保障经费使用的公正、透明、廉洁。建立健全人民法院经费保障监督机制。首先要解决管理机制上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要实行上级监督下级,如纪检监察人员的配备由上级法院指派、由上级法院任命和领导,这样才能彻底解决监督不力的问题。人民法院的经费监督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法院经费保障工作实行监督;二是对法院重点项目要实行跟踪监督,从各项招投标、施工、验收整个工作环节实行监察。通过监督,切实保障人民法院经费保障制度得以落实,为人民法院的司法公正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民法庭建设问题

人民法庭建设是法院基层建设的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的法庭建设还存着更多的困难,加强基层法院建设必须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以充分发挥其工作活力。

1、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法庭基础建设的发展步伐不快。由于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从而直接导致我院人民法庭基础建设的发展程度、特别是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也有较明显差距,各人民法庭也不能实现与院部信息共享。如在审判流程管理上,还只能停留在人工操作的阶段。现代化办公设备的配置上也同样有较大差别,进而影响到办公的自动化程度及法庭外部形象的树立。对此,我们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地方经济财政状况的困难,法庭发展速度缓慢一些是正常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我们认为,在今后一方面要继续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特别是上级法院要适当采取一些扶持性政策,加强对发展相对落后的法庭建设的重视,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我院也将在工作规划上更加注重向有需要的法庭作出倾斜,尽可能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要先行解决法庭的电脑网络、管理系统等一些办公现代化的问题,然后再逐步解决相关一些较次要的设施的配置。

2、法庭队伍的培训教育有待加强。由于远离院部和上级法院的培训往往注重的是审判业务庭人员,所以在近年来,法庭人员受训的机会低于院部人员,这将对今后法庭工作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法庭人员的教育培训。

3、法庭的规模化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改进。我院仅设两个人民法庭,从法庭与院部审判庭的审理案件量数对比上看占较大比例。如去年我院两个法庭的总计办案数是全院民商事案件的近3/5,而两个法庭的人员是全院审判一线人员的1/4。当然,从客观上说,法庭受案在类型上、难易程度上与院部不同,案件数量存在差别也是很正常的。但1/4的人员却要承担3/5的办案压力,还是反映出法庭在规模化设置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调整。我们认为,应当对法庭工作作更深入的调研,从“两便”原则以及资源统筹配置的要求,分析作进一步资源整合的可能性。如切实在物力、人力上向法庭予以倾斜。

4、法庭的司法管理中还有不少关系尚待理顺。法庭的司法管理是法庭建设的关键,目前对法庭的规范化建设还在一些环节上存在需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包括:①在立案工作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立案庭对法庭立案工作的监管。②审判工作方面。通过审判流程管理以及落实裁判权的改革以后,基本解决了案件排定、审限跟踪和案件审批等环节的管理问题。目前,在法庭的审判工作管理上,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简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转换的监管上。一般而言,法庭审理的案件大多采用简易程序,而在实践中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简易程序转换为普通程序的情况并不少见。目前,在这种程序转换过程中的监督力度是较弱的,一般由审判人员报庭长审批即可,至于转换的事由和手续是合法合理,往往被忽略。这样程序的转换难免被滥用于延长审限、拖延诉讼等各种非正常目的上,有违立法原旨。当然,这种现象并不仅见于法庭,即使是法院本部的案件,也同样存在,但是由于法庭远离院本部,监督的必要性则尤显突出。我们认为,在立法还没有作进一步修改完善之前,宜通过法院制定内部规定加强监督。主要必须具体明确程序转换的各种事由以及不得随意转换的情形,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应尽可能将程序转换的监督纳入审判流程管理当中,以加强外部监督,防止随意转换或事后补办审批手续等情况发生。二是在调解方面,应进一步探索并推广各种调解的新机制。作为最基层、最贴近群众生活的人民法庭审判工作,应该是调解这种纠纷解决方式最能焕发生命力的领域,但就目前我院各法庭审结的案件而言,调解结案率在整个调撤率中占的比例还偏低。对此,我们认为,关键还是应当创新调解的科学机制,特别是应当加强庭前的调解。三是在加强法庭对人民陪审员的选任、使用和管理问题上。实践中,陪审员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我们认为,根据最高院的有关精神,今后在法庭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这里关键要改进对人民陪审员的选任、使用和管理。首先,应对适用陪审员审理的案件范围作出规定。基于法庭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要求法庭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婚姻家庭、继承等一些涉及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涉及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的民事案件时应适用陪审制。其次,要争取当地的乡镇党委和政府支持,适当加强陪审员的薪酬补贴。再次,在陪审员的管理上,陪审员平时并不驻庭,但可以由法庭定期邀请其旁听庭审、或组织授课培训等,以提高其法律素养。最后,在陪审员的选任方面,由于案件当事人能力有限,应以法庭职权挑选为主,但作为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可赋予当事人相应的否决权。

5、在加强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工作方面。关于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工作,各法庭普遍反映的现状是,自身审判任务很重,案多人少的矛盾已经很突出,再加上人民调解委员会本身在组织、职能和制度上已渐弱化,很少开展这项工作。我们认为,人民调解制度还是有其价值所在的,特别是对于法庭的轻微民商事案件而言,如果能发挥人民调解的功能,将相当一部分纠纷在诉前化解,可以分流讼案数量。这就等于把法庭在诉讼中所承担的部分调解工作,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诉前分担了,从而间接减轻法庭的审判负荷。为此,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适当加强法庭对人民调解的指导工作:一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法庭可以将此纳入自己的法制宣传工作的规划中,配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在村街、乡镇的宣传力度,使之为群众所了解。二是协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并把人民调解纳入其中的纠纷解决途径当中,以拓宽其被采用的渠道。三是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法律业务指导与培训。可以邀请调解员旁听庭审、特别是诉讼调解工作,也可以直接到调解组织中进行实例示范或模拟演练,还可以集中调解员进行授课培训等。

6、人民法庭法官轮岗问题。首先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法庭在工作、生活条件上并无吸引院部人员之处,为使法庭现有人员能够安心法庭工作,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轮岗制度,其次定期轮岗可以提高人民法庭法官的业务能力。在法院机关其他审判庭轮岗,人民法庭的法官经历了审理大要案件的锻炼,能够积累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提高驾驭法庭审理的水平,增强驾驭法庭审理的能力。再次如果“进城”工作遥遥无期,就不能不影响人民法庭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实行定期轮岗,还能够激发人民法庭法官的工作热情。最后,实行定期轮岗,能够优化人民法庭法官的执法环境。人民法庭独立门户,除了受院党组领导外,在工作中还必须紧紧依靠地方党委、依靠基层组织,与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民法庭的物质建设还有赖于它们的支持,在审理案件时难免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尤其是当地政府、基层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涉诉时,更显无奈。人民法庭法官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对公正司法有一定的影响。实现人民法庭法官定期轮岗,法官定期在不同岗位轮换,就会自觉排除影响和干扰,从而有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几年来的基层建设实践,加深了我们对如何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怎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强法院基层建设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形势下深化基层建设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我们将充分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保持只争朝夕、努力拚搏的良好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基层建设和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二oo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第十篇 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情况报告1750字

一、基本情况

司法所是我国基层政法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结构,与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等机构共同构筑起乡镇(街道)一级的基层政法体系,它们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协作联动,共同担负着加强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维护基层社会主义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使命。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司发[2024]10号)指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是司法行政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加快基层司法所建设进度,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纪委、政府办、政法委、司法局、财政局、发改局、人事局、建设局、国土局、物价局、环保局等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政法委分管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还分别成立了由县级相关领导任组长的土地征用、规划设计、立项招标、项目施工管理、技术质量监督、司法助理员招录等6个建设工作组,明确了职责,细化了举措,规定了时限,保障了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二)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为准确把握基层司法所的选址布局、建设规模、建设方式,县政府办组织国土、建设、财政、政法等相关部门深入全县各乡镇调查,全面掌握当地的治安维稳形势、经济发展水平、闲置国有资产和国有土地征用情况,根据乡镇闲置国有资产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建设方式。凡乡镇有闲置国有资产且符合司法所建设要求的,县人民政府适当作价补偿划转用于司法所建设;凡乡镇没有闲置国有资产且闲置资产达不到建设要求的,尽可能与派出所统一规划设计新建。凡属新建的司法所,全部实行行政划拨供地。其中有国有土地指标的乡镇,司法所在现有国有土地范围内选址建设;没有国有土地指标的,则根据辖区治安维稳情况、交通状况、人口分布等情况确定新建地址。

(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按照基层司法所建设项目的性质和特殊要求,县人民政府认真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凡适合改建司法所的乡镇闲置国有资产,一律由县财政对划转资产规范评审后按评审价格三分之一的标准提出补偿方案送县人民政府审批后执行。二是对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收费项目优惠办理,其中属全额拨款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全部免收,所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收费项目按照最低标准收取;凡涉及中介机构收费的,将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建设项目打捆与中介机构协商,努力降低收费标准。三是在办理手续时,县级相关部门特事特办,及时审批、办理。同时,各乡镇党委、政府主动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司法所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四是多方努力,筹措建设资金,县发改、财政、政法、司法等部门加强衔接、沟通,及时向省、市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建设资金。在国家、省、市项目资金未到位前,县人民政府积极调整支出结构,现已筹集资金300余万元垫资建设司法所,并已拨付70余万元用于前期征地补偿、地勘、“三通一平”、工程建设和改建装修等工作,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追加拨付后续建设资金,确保了工程进度。

(四)落实责任,严格督查。一是建立县级领导包片制度。按照我县行政区划和“相对集中、方便管理”的原则,在抓好面上整体工作的同时,县人民政府将司法所建设督查指导任务分解落实到县级相关领导,包干到片,责任到人。二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县人民政府将司法所建设列为重点工程,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与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责任要求。三是强化督查督办制度。由县目标督查办牵头,从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织、政法等部门抽派工作人员组成督察组,不定期深入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分线、分片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抓此项工作的情况、工程启动及进展情况和质量检测情况等。目前,县目标督查办已编发督查通报3期。四是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县人民政府对全县司法所建设工作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倒查制,凡因领导不重视、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致使建设任务不能如期完成、影响整体进度的,一律严追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对单位实行年度综合目标“一票否决”。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第十一篇 乡镇政府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调研报告6500字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我乡现有__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__个,机关支部__个,现有党员___名。近几年来,乡党委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党务工作者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明显改进和加强,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村级班子建设成效显著。____年,按“选举程序合法、班子结构合理、当选成员合格”目标,采取以点带面、公推直选的方式,全面完成了行政村的村两委换届,总的看,平均年龄与上届相比有所降低,高中学历以上干部也有所增加,就我乡而言,村两委班子__岁以下的占__%,高中以上学历占__%。与此同时,加大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力度,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

(二)党员管理不断规范。全面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和票决制,发展党员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积极发展党员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通过对党员的设岗定则和党员自己承诺进一步明确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活动阵地得到巩固。近几年来,对村级阵地建设旗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尤其是去年以来几乎对没有活动阵地的行政村全部覆盖,仅我乡就新建活动阵地__处,最大的建筑面积达到____米,解决了以往党员活动没有场所的问题。同时强化了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培训奠定了基础。

(四)干部作风明显优化。通过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促动了干部作风转变,由原来的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面向群众发放 “便民服务卡”,在便民卡上注明工作队姓名,职务及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群众若遇到急事、难事、法律法规咨询,可直接拨打便民卡上的电话,工作人员将竭诚为群众服务。这样既监督了干部的服务行为,也畅通了信访渠道。

(五)村级事务管理不断规范。通过我旗近几年实施的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使各村的村级事务逐步走上规范化,村民和村委会之间自觉的按照契约办事,化解了以往因村级事务处理不公,而引发的各种矛盾。

(六)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和典型培树,完善承诺践诺机制,全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共承诺事项____件,已兑现承诺___件,__村党支部《契约管理惠民生 引领村民奔富路》这一典型案例被__日报、__电视台、__电台三家媒体采用。

二、基层组织存在问题及成因

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说主要是“两委”班子不协调,支部作用得不到发挥、党员队伍建设落后等三大问题。

(一)“两委”班子不协调、不配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体制方面,从中央人民政府到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产生是同一模式,而村委会主任是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只要选民不罢免,村级党组织及上级党组织没有任免权,导致村委会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我行我素,特别是新上任的,不懂工作规则,也不讲工作规则。

2、在素质方面,不少村级支委素质较差,不能掌握局势。主要表现:一是开不了会,外出打工党员较多,党员年龄大、身体多病参加不了会议,少数素质较低党员不参加会议,导致开会时党员数量不符合要求。二是定不了砣,议事能力差,能说点道路的走不了路,能走路的说不出什么(主要是由于支部书记为了稳固地位,发展一部分素质较低或亲属类的党员)。

3、在政策方面,村级党组织对村委会没有约束力,如倡导什么样的人进入村委会,只能处于引导层次,再如村委会签订了不合理的合同,党支部无权处理,长此下去,矛盾频发,导致派性之争,引发不稳定因素。

4、在资金方面,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全乡__个行政村,有__个村是“空壳村”,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两委”班子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各种矛盾 。

(二)村级党组织的作用不能发挥的主要原因。

1、从学习上看:我们现在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时代,一方面要求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学到的知识很快过时。而部分基层组织特别是支部书记不善于学习,对新的知识、理论知之甚少,群众获取的信息量大和基层组织孤陋寡闻形成对比。

2、从思想上看,大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无创新意识,思想因循守旧,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安于现状,没有摆脱过去的惯性思维和工作方式。

3、从作风上看,工作拖沓懒散,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还是老一套,工作方法陈旧,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

4、从现状看,部分村级干部年龄偏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

(三)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党员队伍老化,加上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发展党员数量少,年轻人少;二是部分党员素质差,这些年支部书记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发展的党

员大部分是自己亲属或素质一般的群众。三是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管理难度大;四是党员缺乏责任意识、先锋意识、服务意识。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今后我乡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和乡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坚持务实高效,与时俱进、服务全局、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条主线(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抓住两个重点(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把握三个定位(强基础、促规范、求创新),推进四项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具体讲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以拓展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为抓手,做好强管理这篇文章。

农村基层组织虽然是最基层的单位,但所涉及到的事务繁杂,要想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就必须加强管理 。

1、加强村级事务的管理。以契约化管理为手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四议三提两签一报告”程序,完善村级事务提议、监督管理和违约排查化解三项制度。将契约化管理向村级产业项目建设、集体资产处置、社会事务管理、公益事业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拓展延伸,使村级的各项事务逐步纳入到契约管理之中,村里对外形成的的合同实行司法介入鉴证制度,没有司法所人员签字,收支不得入账,同时村里召开相关会议要提前邀请驻村工作队员列席会议,并在会议记录上签字。

2、加强村级两委班子的管理。在制度上,一是制定请假互批制,支部书记(村主任)外出三天以上要拿着村主任(支部书记)同意外出的签字到乡里请假;二是会议邀请制,党支部召开会议时,要请不是党员的村主任列席,村委会召开会议时必须邀请支部书记参加;在项目申报上,没有支部意见,乡里不予立项和上报;教育管理上,加强对新支部书记、主任的教育引导,要求其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操作,按制度要求约束自己,使其识大体、顾大局、想长远 。

3、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一要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只有党员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最大瓶颈。在具体工作中要采取讨论交流、巡回辅导、结对帮扶、参观启发等多种学习形式,全力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二要严把党员入口关,疏通出口。要严格按照“两推两制一审核”的发展程序发展党员,注重将那些文化素质高,参政议事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年轻有为的优秀分子发展成党员;三要建立从严治党机制,对不按时交纳党费、多次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建立劝诫、警示、劝退和除名机制,按照党章要求和各村实际,每年确定一定比例的不合格党员,加大处置力度,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以创建服务型政府和落实干部服务责任制为抓手,做好强服务这篇文章

要做好“双服务”工作,就必须紧紧围绕全乡工作重点,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等四个方面入手,切实为基层党组织和全乡人民开展好基本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实现三个突破:

1、在构建干部服务责任制上实现新突破。围绕群众的实际困难,通过征集服务需求、确定服务项目、公开服务承诺、开展服务实践、加强过程管理和做好服务评价六个环节的实施,切实建立起承诺、述职、评议、奖惩“四位一体”的干部服务群众责任体系,确保干部服务项目落实到事、服务责任落实到人、激励奖惩落实到位。

2、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上实现新突破。继续加强乡设便民服务大厅、村设便民服务代办点和户设党员服务中心户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健全以便民服务大厅为主体、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为延伸、党员服务中心户为触角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便捷的民生服务网络。

3、在建立干部服务考评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建立健全责任跟踪机制、群众监督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将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估、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有机的结合起来,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实行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化管理、程序化运转。

(三)以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建设为抓手,做好强队伍这篇文章。

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党支部,因此要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建设,以此来带动队伍建设。

1、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把那些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知识、有见识、思路宽、点子多,懂经营、会管理,办事公道、善做群众工作,真心实意为党员群众服务先进分子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用村党组织书记的公信度。同时积极探索选派机关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着力整顿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通过挂钩、帮扶,促进贫困落后的村发展。

2、加大村级党组书记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村干部的素质能力,贯彻政策能力、民主决策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维护稳定能力。通过外出参观考察,聘请专家讲课、自学等培训方式,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解决好党组织书记认识、认知、认同问题,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好解放思想、观念更新方面的学习教育。要从一切保守、陈旧、落后封闭的解放出来,树立眼前吃亏、长远发展的大局意识;树立借助外力,谋求突破的发展意识;树立锯响就有沫,铁杵磨成针的进取意识,树立敢闯、敢试、敢担风险的创新意识;开展好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培训。市场规律、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是一样的,有高山也有低谷,峰谷交错,有山重水尽,之后便是柳暗花明。作为带头人一定要懂得经济规律并加以利用,坚决防止“高买低卖”、“越贱越卖”、“越贵越不卖”的问题;开展好实用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教育,达到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目的。

3、管好用好大学生村官。近几年来大学生村官为村级两委班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整体作用发挥不大,要使其真正的发挥作用要解决四个难题。

一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官心理适应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从学校到农村,对农村情况普遍不熟悉,加上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部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窍不通,再加上大学生村官也存在着“过渡或把到村任职当跳板”的思想,面对生活和工作的不适应,有的甚至会产生恐慌,不能、不愿主动融入农村环境。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在思想上扎根,是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中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建立岗前培训制度,让大学生村官尽早做好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准备。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引导大学生村官端正心态、做好工作;要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在大学生村官工作遇到挫折、思想遇到疙瘩、生活遇到困难、家庭遇到变化时进行主动谈心、谈话,有效疏导大学生村官因工作生活带来的各种不良心理。

二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官工作融入难的问题。当前,大学生村官的职务一般是村支部副书记或者村委会主任助理,虽在农村,但又不是村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发展建设中很难融入,在开展工作时也可能受到其它村干部的干扰和村民的抵触。对于到任的大学生村官,要尽快对其明确职责,而不能一直让其从事琐碎的杂务工作而置之不理,必须给大学生村官明确的身份定位,在明确职务的同时,必须进一步细化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让大学生村官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让其它村干部明白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让村民明了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另外,要健全扶持村官创业的长效机制,探索试行大学生村官带项目下乡的办法,扶持他们创办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让大学生村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创业、主动创业,以实际行动影响农民,促进农民致富观念的转变。

三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官能力提升难的问题。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与工作实践结合点不多,一些大学生村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与班子其它成员合作的能力、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创业示范的能力比较欠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难以对接,呈现出“有理论用不上、有知识道不出”的尴尬。要有计划地组织定期培训,针对问题进行专题培训,弥补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的能力。要建立引导帮带机制,通过优秀基层干部的及时传授工作方法、经验,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难题。要建立经验交流体制, 让大学生村官在相互借鉴、相互帮助中成长。

四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在初到农村任职时,一般热情高涨,但一遇困难和挫折,往往容易心灰意冷、心生退意,要让大学生村官安心在基层工作,留得住,干得好,必须完善几套机制:要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出勤和请销假、工作日志、工作例会、工作月报、信息报送等日常工作制度,在严格管理中保证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要建立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提高工资待遇,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尝试绩效与工资的挂钩制度,有效激励大学生村官投入农村的稳定发展中;要建立督查制度,对大学生村官履岗尽责情况进行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入村查访与电话查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常性督查,定期通报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以成绩激励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要建立完善进退流转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特别优秀的予以提拔重用,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实行动态管理,保持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活力。

(四)以加快后进村转化为抓手,做好强基础这篇文章。

由于个别班子软弱涣散、民主管理混乱、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矛盾突出等原因,而影响了基层组织的基础不牢,导致各项工作开展举步维艰,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强基础,从相对后劲的村级组织入手,逐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1、成立组织,专项推进。成立后进村帮扶团队,由包片领导带队,按照“一个村庄、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措施组团帮扶抓好转化工作,建立后进转化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专门听取后进村工作汇报,交流经验,分析问题,布置工作。同时,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会,征求后进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了解村班子成员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等方面情况,摸准情况,找准症结,及时指导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

2、捆绑项目,整体推进。把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项目集中到一个村,逐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例如,我们今年在__村用退耕后续资金建设棚圈___栋,用扶贫资金购置基础母羊和种公羊____只,用农业新能源项目搞___户沼气建设,用一事一议项目建设防护堤,实施项目整体推进,有效的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订立规矩,契约化推进。对帮扶单位、帮扶领导、帮扶村层层签订契约,根据整顿转化工作目标要求,制定验收标准和考核办法,年终集中进行拉链验收。对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组织领导不到位,整顿措施不得力、整顿效果不理想的进行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二篇 关于强化民主党基层建设的调研报告1850字

民主党派参政党职能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建设的程度与水平。业已完成换届任务的各民主党派,理所当然地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当前,在自身建设中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机关建设的同时,还要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据我们的调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目前的状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主流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存在着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很突出的。

一、基层组织的主流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主要依据是:

1.好的、比较好的基层组织达70%左右。

2.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讲政治、讲团结,工作努力,有威信,有号召力。

3.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

4.基层组织有凝聚力和影响力。

5.基层组织积极支持市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精神。

二、存在着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很突出的,主要表现是:

1.少数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软、懒、散,特别是一把手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2.少数基层组织队伍涣散,很少开展活动,活动出席率低,活动质量不高。

3.少数基层组织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基层组织的状况,直接反映影响和制约着党派的形象和作用的发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很多。联系_____民革实际,提出五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与同志们共同研讨:

第一,是基层领导班子的选拔、培养、使用问题。

基层组织的状况,直接取决于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一把手”不仅要在本党派成员中,而且要在所在单位有影响、有威信、有代表性,不仅要有政治责任感,有工作热情,还要能团结人,勇于奉献,能对自己组织的成员实行正确的领导,引导和带领成员与所在单位党政领导搞好合作共事。选拔“一把手”特别要慎重,要认真考核。要听取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的意见,要听取所在基层组织党员的意见。大专院校的基层组织,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对于按行业划分和综合性的基层组织的“一把手”,市委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物色、调配。注意选定“一把手”,还要注意物色副手,特别是大专院校的基层组织。副手一般应是工作型的、年轻的。

对于基层领导班子还要注意培养使用,举办骨干学习班,召开工作研讨与交流会,请他们列席参加市委的扩大会议,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工作任务等,都是培养使用的有效形式。

第二,是基层组织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问题。

民主党派都有自己的章程,各党派还有联合规定。但各市级组织还应结合自己实际,制定一些具体制度和规定,来规范基层组织活动和组织生活。如民革五届市委建立以来,先后建立和健全了关于基层组织活动和组织生活五个方面的制度:《_____民革基层组织工作条例》、《_____民革先进基层组织条件》、《_____民革对党员的十项要求》、《_____民革组织发展工作细则》、《_____民革对于党员组织处理的意见》。对基层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制度上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第三,是基层组织发挥作用问题。

基层组织在本单位,应该努力同党政搞好合作共事,发挥基层组织整体作用,同时带领党员同志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立足本职,作好岗位奉献。

在党派系统,基层组织应坚持与市委保持一致,支持市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精神。要用本党的规矩管理、教育好党员。如:组织党员撰写提案,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各项活动。

少数或者说个别基层组织、个别党员,缺乏政党意识,与本单位党政关系,与党派市委关系处理不当,各行其是,甚至大唱反调,不沟通、不汇报,不按有关精神和要求办事,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个问题须下力气解决。

第四,是采取灵活形式,寻求适当载体,有效开展基层组织活动问题。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民主党派工作也要有新思路、新举措,逐步实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平衡型向竞争型、从滞后型向超前型的转变。基层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也必然发生一些新变化。如民革卫生支部是一个综合性支部,20多人都在医

务界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她)们总特别忙,开展支部活动有困难。民革市委从实际出发,分别建立友谊、中心、儿童医院三个小组,日常按小组活动,必要时进行支部活动。这样做,效果很好,深受党员同志欢迎。

第五,是基层组织的凝聚力问题。

民革市委坚持搞大团结,搞五湖四海,实施凝聚力工程。基层组织也特别予以重视和支持。多做团结工作,多做思想工作,多多关心爱护党员同志,在_____民革已蔚然成风。为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许多基层组织还明文规定:党员的合理要求、正当权益一定要保护,党员的困难一定要尽力帮助解决,党员生病、住院都要登门看望,老党员过生日要搞庆祝,过年过节要普遍走访。许多党员反映:支部是温暖的大家庭。

《关于基层建设中领导工作方法的调查报告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稿件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