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锅炉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一、岗位职责
1、受值班长、工段组长双重领导,配合中控岗位完成各项生产操作。
2、负责本岗位所辖运转设备、静置设备的开、停操作,正常操作和日常维护。
3、严格执行锅炉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平稳供汽工作。
4、负责检查本岗位电器、仪表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仪表工修理。
5、刻苦钻研技术,认真填写岗位记录,如实记录岗位操作情况,并向调度汇报。
6、遵守公司、车间规章制度,执行“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7、文明生产,做好本岗位的现场管理工作,保持工作场所卫生整洁。
二、技术规定
1.生产汽压≥0.5mpa。
2.采暧汽压≥0.2mpa。
3.煤气压力≥不得低于2000pa 。
4.每班必须冲洗3次水位计。
5.每班必须将炉水碱度控制在18—20毫克当量升。
6.每班定期排污2次。
7.每班连续排污必须常开不能关。
8.每班给煤气水封加水,不得缺水。
9.每班必须放两次煤气管路的冷凝水。
10.每班必须用蒸汽吹扫一次煤气电调阀、快速切断阀及进锅炉的煤气管道。
三、操作规程
1、点火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内外部检查)
①锅筒内有无杂物,人孔、手孔是否封好,耐火砖墙及前后拱无裂缝。
②锅筒、水冷壁管、集管和对流管束无裂纹和渗漏、变形、下降管绝热无破坏。
③隔烟墙完整无损,无杂物。
④烟道内无积灰、无杂物,烟道挡板严密,开关灵活,开关位置指示正确。
⑤所有人孔门,看火门都应开启灵活,关闭严密。
⑥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符合规定,齐全好用。
⑦所有的阀门和旋塞都应开关灵活好用。
⑧各操作部位要有良好的照明。
⑨各种仪表齐全、灵敏。
⑩各种电器设备安装试车合乎要求。
⑪水源有足够的储备。
⑫锅炉水位保证一半偏低。
⑬保证防爆水封内满水。
2、阀门的检查
①所有阀门应完整,开关灵活,阀门是否在规定的位置,同时注意阀门应无堵板。
②检查的同时应按规定位置进行调整。
3、蒸汽锅炉:
①蒸汽系统—主汽阀门〈关〉,母管截止阀门〈关〉,锅筒空气阀门〈开〉,锅筒压力表旋塞〈开〉,压力表放水旋塞〈关〉,炉水取样阀门〈关〉。
②给水系统—省煤器进出口阀门、旁路阀门及排污阀门〈关〉,空气阀门〈开〉,直通上水阀门〈关〉,锅炉进水阀门〈开〉。
③水位计—汽水旋塞〈开〉,放水旋塞〈关〉。
④排污系统—锅筒排污阀〈关〉,集箱排污阀及锅筒连续排污阀〈关〉。
⑤上水通风生火前要进行全面检查。
⑥电器设备和热工仪表安全自锁装置的检查,各种电器设备安装试车合乎要求。
4、上水
①经上述检查后确认正常,可进行锅炉上水;如系满水保养炉,应将炉水全部排除,重新往锅炉上水。
②上水温度夏天≤90℃,冬天≤60℃。上水速度不宜过快,上水时间一般为1—2小时。
③打开省煤器进口水阀门,当省煤器空气阀门有水出现时,关闭空气阀门,用省煤器进口或出口水阀门调整上水。当锅筒内水位升至水位计最低水位时,停止上水,检查一下水位有无下降。
④给水设备和管路检查完好,水泵、水处理设备完好。
5、点火
(1)点火
锅炉点火前应对燃烧室和烟道进行通风,对自然通风的锅炉应将烟道门打开10—15分钟;对机械通风的锅炉,应启动引风机不小于5分钟。
(2)煮炉与烘炉
①新安装或炉墙大修后的锅炉要进行烘炉,新安装的锅炉和受压元件大修后的锅炉要煮炉。烘煮炉的方法按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
②中修的锅炉并有新砌筑前后拱时,其烘炉时间不得少于7—15天,一般冷炉烘炉不得少于16小时。
③烘炉时,温度应按规定的升温曲线缓慢升高,火焰保持在火床中间部位,不得灭火和新火。根据升温情况启动引风机。燃烧强度和温升可由省煤器出口烟温来控制。烘炉注意事顶:
a)配备有经验的司炉工。
b)保持锅炉正常水位。
c)经常检查炉墙、锅筒、集箱和各膨胀情况,如发现炉墙裂缝和其他异常现象,应及时补救,并及时报告。煮炉一般在烘炉后期,结合烘炉同时进行。
④当水位由1/3上升到2/3时,或汽压升到0.2--0.3mpa,应对各定期排污点进行排污一次。
⑤当锅筒压力升高至空气阀门冒出蒸汽时应关闭空气阀门 ,冲洗水位计和压力表一次,当压力达到0.3mpa或送气前再冲洗一次水位表和压力表。
⑥当锅筒压力升到0.2mpa时拧紧一次各受压部位的螺栓,如锅筒人孔,联箱手孔,水位计,上水管和排污管法兰等。
6、并炉和送气
①当锅筒压力升至低于母管压力一个表压时,打开主蒸汽管疏水阀门进行暖管,然后缓慢打开主蒸汽阀门,阀门开到头后再回转半圈。
②当锅筒压力低于母管0.05mpa表压时,缓慢打开母管阀门,同时关闭主蒸汽管疏水阀门。
③并炉前后,由班长和司炉主持,立即校对安全阀,应有安技保卫,动力部门有关人员参加进行后铅封。其安全阀始启压力按《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调整,并记入安全技术档案,虽经并炉,如安全阀失灵或未经校对、主要仪表不全时,不准投入进行。
④当单台锅炉运行时,送汽前要加强管道和分汽缸的暖管和疏水。
⑤送汽后打开省煤器前后烟道挡板,关闭旁通烟道挡板。
四、运行管理
1、注意观察下列参数(蒸汽锅炉)
①最大负荷不得超过锅炉额定蒸发量;
②水位应在正常水位线(水位计1/2—3/2处);
③锅筒压力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压力;
④铸铁省煤器出口水温比锅炉饱和蒸汽温度低30-50度。
2、冲洗、清理及保养
(1)水位计的冲洗方法:
①打开放水旋塞冲洗汽连管、水连管和玻璃板。
②关闭汽旋塞,打开水旋塞冲洗水连管。
③打开汽旋塞,关闭水旋塞冲洗气连管。
④关闭放水旋塞,慢慢打开水旋塞,检查水位上升情况,正常时水位应有波动。
(2)排污操作方法:(根据值班水质化验工通知进行排污,运行锅炉每班排污一次)
①先打开第一个(距锅炉或集箱进的)排污阀门,后开第二个排污阀门。
②排污完毕,先关第二个排污阀门,后关第一个排污阀门。
(3)注意事项:
①排污时应监视水位。
②排污前应通知其他运行炉。
③排污应在低负荷时进行。
④开排污阀门时操作应缓慢,经暖管后大打排污阀门。
⑤排污时各排污点应交替进行,注意不能同时打开两处排污阀门。
3、其他工作
①每周试验安全阀一次。
②每周校对压力表一次。
③每季度校对或检修安全阀一次,结果记入《锅炉安全技术档案》。
④按规定认真写运行日记。
五、特殊操作
1、紧急停炉(事故停炉)
①停止鼓、引风机,打开省煤器旁通烟道持板,如系炉管爆破事故,引风机可不停止。
②保持锅炉水位,如严重缺水时,不得上水,需马上停止燃烧。
2、长期停炉
①减少风量,降低负荷。
②关闭主汽阀们,保持最高水位。
③关严炉墙所有人孔门,看火门。
④待水温降到70℃以下时方可放尽炉水。
⑤做好停炉保养工作冬季应做好防冻工作。
六、事故的处理
1、满水处理
①1在正常运行中,当锅炉内水位升到看不见时,首先要进行水位的检查,确认水位过高,应适当减少给水,为了防止省煤器沸腾,打开省煤器旁通烟道持板或打开省煤器再循环。
②2、虽经上述处理,但水位仍不下降时可适当打开下部排污阀门进行放水,待水位降至正常水位时,关闭排污阀。
③3、经过检查无问题时可继续运行。
④4、严重满水可采取紧急停炉。
2、缺水处理
①在正常的运行中,当锅炉内水位下降到看不见时,应首先进行“叫水”,若锅炉内有水可继续加大给水并检查各排污阀门是否严密。如发现问题立即报告班长。
②如经叫水水位计仍看不见水位时,应立即停止给水,进行紧急停炉关闭主蒸汽阀。
3、锅炉受压元件损坏处理
①注意保持水位。
②紧急停炉。
③燃烧室内如有蒸汽,引风机不能停止运行。
4、省煤器的沸腾处理
①减弱燃烧。
②抬起省煤器安全阀进行排汽,打开省煤器旁通烟道,开大给水阀或加大再循环水量。
③如沸腾严重不能维持锅炉水位时,应关闭省煤器出口锅筒阀门,打开直通锅筒上水阀门向锅筒供水,待省煤器出口水位降至规定标准后恢复正常运行。
5、超压处理
①降低燃烧,增加给水。
②抬起安全阀放汽。
③上述处理后汽压仍不下降时应紧急停炉。
④之后查明超压和安全阀未作用原因,报告有关人员排除。
6、停电处理
①若夜间停电,应先打开备用照明,注意监视锅炉水位、气压或水位、水压,查明停电原因。
②适当调整送汽阀门,保持锅炉汽压。
③拉下各部位电源,用汽动给水装置上水维持锅炉给水。
七、锅炉房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锅炉的检修保养计划应由主管设备的领导、技术人员及司炉长参加共同制定,并明确检修保养的炉号、项目、方法、时间和责任者。
2.对采暖锅炉和停用的生产锅炉应根据停用的时间采用有效的保养方法。
3.制定好锅炉的小修、大修计划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设备的检修期限应根据设备需要检修量确定,不能单纯为了抢生产进度而随意缩短检修期限,影响质量甚至挤掉检修时间。
4.认真编制和执行停炉检修计划,并报送主管部门和本地技术监督部门。
5.运行中的锅炉设备在发生影响安全的故障时,应采取相应的检修措施,严禁违章运行。
八、交接班制度
1、接班
a)按时参加班前会,接受工作任务
b)提前十五分钟到岗,按岗位进行交接班
c)认真听取交班者的介绍,并向对方提出要了解的问题
d)认真检查岗位记录并确认齐全
e)认真检查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各项操作指标,发现问题当场提出
f)认为没有问题后,签字后通知对方离岗下班
2、交班
a)交班前将设备和岗位打扫干净,收拾清洁好工具
b)检查本班记录并确认详细、齐全
c)向接班人详细介绍本班生产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处理过程,处理结果,交代清需要接班人继续完成的有关工作。
d)经接班人同意后,方可离岗
e)接班人未按时到岗,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九、设备概况
1. 静置设备
序 号 | 编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 | 规格(型号) | 备注 |
1 | 蒸汽锅炉 | 2 | szs15-1.25-yq | 张家口市大力神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 |
2 | 除氧器 | 2 | |||
3 | 定期排污罐 | 1 | dp-1.5 | ||
4 | 连续排污罐 | 1 | lp-0.8 | ||
5 | 炉水取样器 | 2 | qs0.45a |
2. 运转设备
序号 | 编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 | 规格 | 型号 | 电机功率 |
1 | 引风机 | 2 | y5-56-11no.10.5d(左180○) | 55kw、转速1480转/分、流量34678m3/小时、全压3321pa | ||
2 | 鼓风机 | 2 | 37kw、转速2950转/分、风量1350m3/分 | |||
3 | 给水泵 | 4 | kqdlj65-16x9 | 22kw |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2篇 燃气锅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保障人身安全,锅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和本规程。
1 启动、升压、供汽
1.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1.1 内外部检查:确认锅炉本体、燃烧机、附属设备状态良好;安全附件、各阀门,仪表等作用灵活,位置正确;
1.1.2 检查线路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各种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分别启动水泵、燃烧机的风机、油泵等各种辅机的运行是否正常。
1.1.3 锅炉上水:打开排空阀,使水位上至正常水位(略低于中水位)。
1.2 启动
1.2.1 燃油燃气锅炉为程序启动,按下控制柜上的启动按钮,燃烧机风机电机进入程序启动,首先进行炉膛吹扫,时间通常为2分钟左右,然后自动点火,稳定燃烧。
1.2.2 点火完毕后根据所需要的负荷调整燃烧量,锅炉投入正常运行。
1.2.3 启动过程中,要严密监视水位变化情况,防止锅炉缺水事故或满水事故的发生。
1.3 升压
1.3.1 当汽压升到0.05—0.1mpa时,应冲洗水位表;
1.3.2 当汽压升到0.1—0.15mpa时,应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
1.3.4 当汽压升到额定工作压力时,对新安装锅炉的安全阀或检修后的安全阀都要按有关规定进行调试并铅封,对有效期内未检修的安全阀要进行排放试验。
1.4 暖管、并炉
1.4.1 为防止供汽时产生水击,供汽前应进行暖管,暖管一般在蒸汽压力升到额定压力的三分之二时进行,暖管需要的时间可根据管道长度和环境温度而定。
1.4.2两台锅炉向同一蒸汽母管供汽时,必须按规定进行并炉操作。
2 正常运行
2.1 水位
2.1.1锅炉水位表应有红线指示高、中、低水位,运行中不得超过最高安全水位或低于最低安全水位。
2.1.2 水位表每班至少冲洗一次,运行中对水位有怀疑时,应随时冲洗检查;
2.1.3 对高低水位报警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试验。
2.2 汽压
压力表应有红线指示工作压力,作到灵敏可靠,存水弯管每周至少应冲洗一次。
2.3 安全阀
安全阀应铅封完好,无泄漏;每周做一次手动(或自动)排放试验,并将始启压力、开启压力、回座压及试验时间、参加人员等记入检修记录簿,以备查。
2.4 排污
2.4.1 按锅炉水质要求水质化验人员指导下进行,每班排污1—2次,排污时间不易过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2.4.2排污应在低负荷、低汽压、高水位时进行(最好在停炉后进行),排污时应严密监视水位的变化,并注意安全;
2.4.3 多台锅炉共用一根排污总管时,禁止同时排污。
3 停炉
3.1 正常停炉
3.1.1 锅炉正常停炉时,一般应降低锅炉运行负荷后,再按下停炉开关,锅炉则按程序自动停炉。开动水泵进水至高水位,待锅炉蒸汽压力降至0.3mpa后进行冲洗水位表和排污操作,最后关闭主汽阀,切断控制柜电源,擦试设备,清理周围环境卫生;如需放水,水温应低于70℃后,方可进行。
3.2 紧急停炉
3.2.1 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炉;
(1)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见边缘;
(2)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然继续下降;
(3)锅炉水位超过水位表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
(4)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5)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
(6)设置在汽空间的压力表全部失效;
(7)锅炉元件损坏且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8)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
(9)其他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3.3.2 锅炉严重缺水,采取紧急停炉时,严禁向锅内给水。
4 维修保养
4.1 准备工作
4.1.1在进入锅筒内部工作前,必须用强度足够的金属堵板将连接其他运行锅炉的蒸汽、给水、排污等管道全部可靠地隔开,且将锅筒(锅壳)上的人孔和手孔打开,使空气对流一定时间。
4.1.2 在进入燃烧室工作前,应可靠地隔断油、气的来源且必须进行通风。
4.1.3 在锅筒(锅壳)及燃烧室工作时,工作电压应不超过24伏,禁止使用明火照明。锅炉外面应有人监护。
4.2 维修
4.2.1 每季度维修
(1)清洗水泵入口滤网。
(2)检查水泵密封填料等。
(3)打开人孔、手孔清洗锅炉,检查锅炉内部结垢及腐蚀情况,以便确定水处理再生周期和决定是否需要化学清洗。
(4)清洗水位压力表、三通旋塞等,检查有无泄露情况。
(5)检查控制箱部分是否有线路松动,并清扫积灰。
(6)检查所有阀门是否完好,并进行清洗工作。
(7)对转动部分的机械进行一次润滑油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4.2.2 每年维修
(1) 打开前后烟箱的火门,检查密封垫片,以决定是否更换和清理。
(2)打开前烟箱时,检查燃烧器的燃烧嘴是否烧坏,以便更新。
(3)查进水和排污管道等的腐蚀情况。
(4)检查电机、电器、电路、电缆的绝缘情况。
(5)检查电气仪表箱中各仪表、按钮、压力表的正确性。
4.3 保养
4.3.1 干法保养
锅炉停炉后放完锅水,将内部污垢彻底清除并冲洗干净,烘干后将直径10—30mm的块状石灰(caco3)或无水钙(cacl2)装于搪瓷盘内,再后定期(如一个月)检查和更换吸水剂。
4.3.2 湿法保养
锅炉停炉后放完锅水,将内部污垢彻底清除并冲洗干净,然后注入净水,再将配制的碱溶液(可按每吨与氢氧化钠1kg、磷酸盐0.1kg、亚硫酸钠0.25kg配制或按每吨氢氧化钠2kg、硫酸钠5kg配制)灌入锅炉内即可。
锅炉备用期较短的锅炉(如30天以内)可用湿法保养,而长期备用的锅炉和具有结冰期的地方,建议采用防腐保养为主。
有限公司
第3篇 锅炉化验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1、配制各种化学制剂,必须按技术操作规程配制。
2、一切试药瓶要有标签,有毒药品须在标签上注明。
3、严禁试剂入口,如需以鼻鉴别试剂时,要将试剂远离鼻子,用手轻轻扇动少闻其味即可,严禁鼻子接近瓶口吸味鉴别。
4、取正在运行锅炉沸腾水样时,须首先调整好取水样管流量用水夹子,夹住三角杯站在侧面进行取水样,以免沸水突然溅出伤人。
5、清理盐箱内积盐泥时,脚要站稳,以免撞伤。
第4篇 锅炉岗位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一、 岗位职责
1、 受工段长领导,对工段长发出的正确指挥应坚持执行。
2、 司炉工为本锅炉机组的主要负责人,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人员有主要责任。
3、 司炉工应熟知:锅炉机组全部设备的构造,原理及其特性。蒸汽、给水、风烟道、给煤气设备和系统中主要阀门的构造等。所属锅炉机组的热工仪表和远方控制装置地点作用及工作原理,在运行中同情况下各仪表动作范围。给水泵的数量、容量和给水压力及给水系统。
4、 在值班时执行工段长的指示,有疑问时,应立即提出,若有明显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时,应拒绝执行并报告领导。
5、 当设备发生事故时,应带领本机组人员在工段长的指导下,迅速果断地按事故处理规程处理。
二、 技术要求
1、 额定蒸发量:15t/h
2、 额定压力额定压力:1.00mpa
3、 饱和温度:194℃
4、 煤气:纯净,压力≥2000pa;温度50~70℃
5、 压缩空气: 0.25~0.5mpa
6、 锅炉水位:水位在中心线±10mm
7、 风机轴温:不超过75℃
8、 给水泵压力:0.8~1.0mpa
9、 蒸汽压力:0.2~0.6 mpa
10、 软化水硬度:≤0.02mgn/l
11、 软化水:ph>7
12、 炉水碱度:6~26 mgn/l
三、 岗位操作
1、 日常操作
(1) 锅炉正常运行时要求做到:锅炉内水位正常,蒸汽压力稳定、保持锅炉房的整洁、做好交接班工作;加强对各机械设备和仪表的检查,确保安全可靠,防止事故发生。
(2) 给水要求:锅炉给水须进行处理,水质标准必须符合gb1576《工业锅炉水质标准》。
(3) 水位表中的水位应在水位表中间,运行中随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整,但上下变动的范围不宜超过40mm,水位表必须每班冲洗一次。
(4) 锅炉压力必须保持稳定,不得超过设计压力运行,监视压力表是否正常,如发现压力表损坏,应立即停炉修理或更换。
(5) 为防止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发生损坏,每星期至少手动试验一次,安全阀至少两周作一次自动排汽(水)的试验。
(6) 锅炉排污应在低水位、低负荷进行,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免影响水位。操作时应戴好手套,操作方法如下;先开启慢开阀,再间断关开快开阀,进行快速排污,排污结束后,先关快开阀,再关慢开阀。
(7) 如二台或二台以上锅炉使用一套排污总管,而排污管上又无逆止阀门,排污时应注意:
(a)禁止二台锅炉同时排污。
(b)如另一台锅炉正常检修,则排污前必须将检修中的锅炉与排污管路隔断分开。
(8) 排污完毕,关闭排污阀后,应检查排污阀是否严密,检查方法是:关闭排污,过一些时间后,在离开第二只排污阀的管道上,用手试摸,是否冷却,如并不冷却,则排污阀必有渗漏。
(9) 燃烧调整
正常燃烧时,炉膛中火焰稳定,呈白橙色,一般有轻微隆隆声,如果火焰狭窄无力或有异常声响,均表示燃烧有问题,应及时调整气量和风量。若经过调整仍无好转,则应熄火查明原因,在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后重新点火。
(10) 送风量的调整
锅炉所选用的燃烧器均是全自动运行的,实际应用中,只需调节风门的开启度来改变送风量。
(11) 锅炉运行时,应注意锅炉各部分有无特殊响声,如有应立即检查,必要时停炉检查,解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2、 点火
(1) 锅炉点火前,将炉膛和烟道彻底通风,通风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2) 锅炉点火升温速度不能急促,防止损坏锅炉。
(3) 点火后必须密切注意锅炉水位,确保水位正常。
(4) 对停用超过半年以上的锅炉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温炉。
3、 升压
(1) 当压力上升到0.05~0.1mpa时,冲洗锅炉水位表,冲洗时要戴手套,脸部不要对水位表,动作要缓慢,防止损坏设备和伤人。冲洗水位表顺序:
(a)开启水旋塞,冲洗汽水通路和玻璃管。
(b)关闭旋塞,单独冲洗汽通路。
(c)先开水旋塞,再关汽旋塞,单独冲洗水通路。
(d)先开汽旋塞,再关放水旋塞,使水位恢复正常。
(2) 当气压上升到0.1~0.15mpa时,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防止污垢堵塞,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时的方法是:将连接压力表阀门旋回原来位置,压力表指针能够重新回到冲洗前位置,表明存水弯管畅通,否则应重新冲洗和检查,同一设备上的压力表指示应相同。
(3) 当锅炉内的压力升到0.2~0.3mpa时,检查锅炉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拆卸过的入气盖、手孔盖和法兰的连接螺栓,只需再拧一次,操作时应侧身,用力不宜过猛,防止将螺栓拧断。锅炉压力上升到0.3~0.4mpa时,应使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装置,在排污前给锅炉给水,观察水位表中的水位不得低于安全水位,排污后将阀门关严,不得有漏水现象。
4、 暖管
当锅炉压力上升到工作压力的2/3时,应进行暖管工作,以防止管道有负荷时发生水击事故,暖管的时间,应根据介质、温度、季节的气温、管道的长度、直径和保温情况而定。顺序是:
(1) 开启管道上的疏水阀、排出全部凝结水,直到正式供汽时再关闭。
(2) 缓慢开主汽阀或主汽阀上的旁通阀半圈,待管道充分预热后再全开暖管,防止振动和水击,注意管道膨胀情况,及时消除暖管发生的故障。
(3) 慢慢开启分汽缸进汽阀,使管道、分汽缸气压相等,注意排除凝结水。
(4) 分汽缸上的各气阀开启至全开应回转半圈,防止阀门受热膨胀卡住。
5、 送汽
(1) 暖管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并炉工作,并炉时,锅炉压力低于运行系统汽压的0.05~0.1mpa。
(2) 并炉时保持汽压和水位正常,投入自动运行。
6、 正常停炉(完全停炉、检修停炉)
当锅炉需要检修或停用汽时,可采取这种方法。
(1)锅炉遇有下列任何一种故障时,可经请示领导同意后暂时停炉检修:
a 胀口、铆缝处漏泄。
b 炉管、水冷壁管、受热面管损坏漏泄。
c 与烟气接触的锅筒、集箱、下降管的绝热材料脱落。
d 给水系统、燃烧系统、安全附件严重故障,需修复时。
(2)暂时检修(或正常停炉)的操作方法
a 按顺序停止燃烧机,关闭供气阀。
b 向锅炉给水,至正常水位以上2cm,然后停止给水,降低压力。
c 关闭主汽阀门,打开疏水阀,做到与运行锅炉汽、水的可靠隔断。
e 当汽压降至零时可交替进行给水和放水,使炉水逐渐降温,当降至50℃时(用手在锅壳或封头上触摸时感觉不很烫手或取水测定温度),可将炉水全部放净。放水前应先开启锅炉上的空气阀或抬起安全阀。停炉降温必须保持缓慢,严禁急剧冷却以及损坏锅炉。从停炉到能进入炉内进行检修,其冷却时间一般不少于24小时。
停炉时间超过24小时,要将煤气调压站的总供气阀门关闭,并打开煤气主管上的散放管将管道内的煤气泄放干净,必要时要用空压机将管内的煤气全部吹向大气中。
7、 特殊操作
(1) 通常情况下,当锅炉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都应紧急停炉:
a 锅炉汽压超过允许工作压力,采取停供燃气、加强给水等措施后,压力仍继续上升。
b 锅炉严重缺水。水位表已看不到水位,经“叫水”后,仍看不见水位。
c 锅炉严重满水。锅炉水位已升至最高可见水位以上,经放水仍不见水位出现。
d 不断加大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水位仍继续下降。
e 给水设备事故停机,而又无备用设备。
f 所有水位表或压力表全部失效。
g 所有安全阀全部失效。
h 所有排污阀全部失效。
i 锅炉受压元件,如锅筒、炉管等损坏,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时。
j 因其它事件严重威胁锅炉房及设备安全时。
(2)紧急停炉的操作方法
a 立即对控制器进行操作使锅炉熄火,并关闭锅炉跟前的煤气控制阀,停止燃气供应。
b 将锅炉与蒸汽母管完全隔断,打开空气阀或安全阀排汽降压。
c 因缺水事故停炉,严禁向锅内进水,并且不得排汽降压;如无缺水现象,可采用进水排污交替方法降温降压,要保持水位。
d 对满水事故应立即停止给水,减弱燃烧(将大火人为改变为小火),开排污阀放水,同时开主汽管和分汽缸上的疏水阀,防止蒸汽大量带水,产生水冲击。
e 停炉过程中,不可使炉膛冷却速度过快,以防止烟道、受压部件和胀口等因骤冷损坏。
(3)处理方法
需要紧急停炉的事故发生时,由于事故性质不同可有下列不同的处理方法:
a 迅速熄火处理。
紧急停炉时,首先停止燃烧机,并关闭煤气阀停止供气,熄火后切断总汽阀。要随时使锅内水位保持正常。
b 迅速冷却炉水处理
紧急停炉时,如无缺水或漏水现象,可以缩短时间加速冷却,向锅炉给水、排污以降低锅内压力。炉水温度降至80℃以下时,可以放掉炉水。如锅炉严重缺水,停炉时绝对不能采用迅速冷却操作,严禁向锅内给水,否则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四、 设备维护与保养
1、 锅炉在运行期间,要密切注意燃烧器的各部位。如出现故障,应及时检修,具体步骤见“燃烧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2、 水位表、阀门、管道、法兰等处如有渗漏,应予修复。
3、 锅炉外表每三年至少要油漆一次。
4、 锅炉长期不用的保养方法有两种:干法和湿法。停炉一个月以上采用干保养法;停炉一个月以下采用湿保养法。
(1) 干保养法
锅炉停炉后放出炉水,将内部炉水彻底清除,冲洗干净。炉膛内用小火烘干(注意不要用大火)然后将10~30毫米块状的石灰用盘装好。放置在锅筒内,不使生石灰与金属接触,生石灰的重量以锅筒容积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生石灰碎成粉状须更换,锅炉重新运行时应将生石灰和盘取出。
(2) 湿保养法
锅炉停炉后放出炉水,将内部炉水彻底清除,冲洗干净。重新将已处理的水注满锅炉。将炉水加热到100℃,让水中的汽体排除炉外,然后关闭所有的阀门。气候寒冷的地方,不可采用湿保养法,以免炉水结冻损坏锅炉。
五、 安全规程
1、 上岗前要穿戴好劳保用品。
2、 锅炉燃烧的煤气属于有爆炸危险的气体,在此区域严禁明火,严禁吸烟,严禁拨打手机。
3、 如需在此范围内进行氧、电焊操作时,必须有经过各级审批的安全措施,并自始至终有煤气检查员在场进行检查,浓度在规定以下时方可进行工作。
4、 发现co浓度报警仪报警时,立即开启强制通风设施进行通风,待浓度降至报警消除后,方可停止强制通风设施,且在此期间严禁出现明火和吸烟。
5、 锅炉点火前要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并保证煤气管道试压、稳压合格。
6、 锅炉房要悬挂“锅炉重地,严禁烟火” “严禁吸烟”和“禁用手机”等警示标志牌。
7、 严格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锅炉房内,经批准进入的人员禁止携带烟火、手机,并告知和要求其执行安全规定,同时实行要害登记。
第5篇 锅炉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锅炉工必须持由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签发的司炉操作证。
2.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精心操作,确保安全运行,对违章指挥应拒绝执行,严禁擅自离岗。
3.新安装或检修后的锅炉,自检合格后,经劳动部门校验合格后,方可点火运行。
4.生火前,须检查水位,各阀门,并将空气阀开好,然后进行生火,生火后要加水,保持水位,气压稳定。
5.投煤运行时,压力表的指针保持在允许压力下运行,压力表要保持灵敏正确。
6.每班排污一次,排污时先慢开启,不得用其它物件开启排污,关闭后不允许渗漏。
7.应经常检查各部位的机构运转情况,如发现故障,要及时修理,确保正常运转。
8.加煤时,应注意煤里有无易爆物,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9.各高温部位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以防止有人烫伤。
第6篇 锅炉泵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1、上岗工人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经安全考核合格后方可凭安全作业证独立上岗操作。
3.2、工作前应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3.3、启动电器设备时,应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
3.4、登高巡检设备时,应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搞好防护措施。
3.5、生产中凡遇到下列情况,操作人员有权先处理后汇报。
3.5.1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或可能发生火灾、爆裂事故等紧急情况;
3.5.2供水泵打液量差,压力波动大等故障,危及锅炉等设备和除尘系统安全运行的。
3.6、工人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或作业。
3.7、防护部件应齐全完好。
3.8、冬季应注意结冰防滑。
第7篇 锅炉除渣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1、放炉渣时要上下联系好,放完炉渣后立即将排渣门关闭,以防影响锅炉通风。
2、透炉渣时,要站在安全位置,防止焦块滚下砸伤或与地面水接触时造成烫伤。
3、遇有大块焦渣时必须打碎后投放除渣皮带上,每次除完渣后要清理好现场。
4、工作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排放炉渣要防止灰尘和煤气中毒,除渣时要多人操作相互联系好。
5、除渣皮带机转车前检查设备、安全装置是否完好,确认周围无人或妨碍转车物体,上下联系好,发出信号,确认无误后方可转车。
6、往皮带上除灰渣时要站在安全位置,并注意前后左右,以免被皮带绞伤,处理溜咀堵时要站在安全位置,必须停机方可处理。
7、皮带运转时(停机时),严禁跨越或在皮带上行走,严禁在皮带机周围逗留。
第8篇 二十吨锅炉岗位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一、工艺指标:
炉顶温度:750~800(视煤而定)
煤层厚度:120—140mm
炉内水位:1/2~2/3(色带40~60)
水箱水位:1/2~2/3(着两个灯)炉膛压力±=0
煤最大粒度:50mm
煤中加水:5—7%
挥发份:15%以上
炉灰余c:20%(视煤而定)
风档调节:以煤掌握,蒸汽压力1.3~1.5mpa
供水压力:1.8~2.3mpa
炉水水质总碱:10~12mqn/2
总盐:≤500ppm
电机温度:按铭牌规定
润滑油位:机械油1/2黄油每班拧三把黄油咀每班打一次
二、分工专责制
负责拉煤工车数及车头大小。设备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放细灰、回收返焦,工具照明(包括胶管):煤中加水,加煤装斗正常运行。鼓风机房内文明清洁:(包括设备、地面),鼓风机、引风机、多机泵、二次风机、水膜、除尘泵、刮板机、除渣机、水喉除渣、水箱等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上由一楼操作工负责。
二楼操作工职责:负责二楼全部设备的正常使用,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蒸汽压力的调整及水位的调整,二楼放细灰、近路门灰、链片的更换(按车间规定):各仪表的正常使用:风挡的调辖及火床的正常使用:使用工具的交接:(包括胶管、墩布、火钩等工具);二楼卫生(包括水泥楼梯);水位计的冲洗及各排污的排污;锅炉的冲灰:交接班记录本及门报表,设备巡回检查记录的填写。
三、三楼操作工职责:
负责三楼设备的正常使用:钢丝绳及设备的加油。三楼卫生(包括铁梯):吊煤斗数记录:三楼工具的交接,巡回检查及设备的维护保养。
三、各运转设备的操作:
1、引风机启动时必须空载运行,电磁调节部分仪表指针为一格,不许恢复到零。以免损坏设备。
2、启动时按启动电钮,观察电流表指针,待下降后倒运转。
3、鼓风机启动必须空载,电磁调节部分为一格。
4、链条部分投入运行后,不准停刮板机与出渣机。以免因灰多损坏设备。
四、交接班制度:
1、司炉工在值班时间内要严肃认真,集中精神,监督管理好所负责的全部设备,不准打盹、闲谈打闹、看书报、私自离开岗位或操作其它与锅炉操作无关之事。
2、接班司炉工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接班。如接班人员没有按时到岗,交班者除报告主管人员外,自己仍应继续值班,一直到接班者到岗。办完交接手续方准离开岗位。
3、交班人员如发现接班人员有病或其它问题,不能胜任工作时,应向锅炉房主管人报告,由主管人采取措施指派别人代班。
4、在锅炉发生重大事故或正在进行重大操作时,不能进行交接班,此时接班人员协同交班人员共同处理事故,待恢复正常后,方可进行交接班,如须很长时间,经锅炉主管人员许可后可以进行交接班。
5、交班人员在交班自订,应该作好各种记录报表的填写及卫生工作,把使用的工具放到指定地点。并将本班内的煤耗、水耗、汽压、水位变动情况等记录本交接班记录簿中,并以口头向接班人员简要介绍班中情况发现问题和应注意事项等。
6、接班人员接班时应做好下列工作:
(1)向交班人员了解锅炉运转情况,并阅读交班记录本。
(2)检查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给水设备、排污阀风闸开关等设备是否灵敏可靠,锅炉可见部分与火焰接触的地方是否有起疤、变形、漏水和损坏现象,锅墙、炉拱等处是否有裂纹、塌陷现象,各运转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与全部仪表是否灵敏可靠。
(3)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正常,各种工具是否齐全。
(4)检查完毕交班人员共同在记录本上签名,办完交接班手续,接班人员正式负起锅炉运行的全部责任。
五、锅炉的正常运行及调整,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
(1)正常运行中应维持锅炉均衡的进水,使水位稳定在正常水位范围内:
(2)保持锅炉的正常汽压和额定蒸汽温度:
(3)每班必须检查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及省煤器和各阀门的严密性;
(4)在运行中应经常检查所有锅炉附件的情况,有泄漏的阀门阀兰立即向有关人员反映,倾听炉拱内部有无异声。
(5)水位表每班至少冲洗一次,并应保持水位表的明亮、清洁和不漏水、不漏汽。
(6)压力表装有三通考克的,应经常试验它的正确性。
(7)安全阀至少每班提升一次,避免阀门被粘住。
(8)定期排污至少每班两次,排污时注意事项如下:
a、排污前必须查明检修中的锅炉是否与排污管道系统隔绝。
b、排污前必须检查放水阀的情况,如有难于在运行中修理的缺陷,如阀杆弯曲,阀门卡住及泄漏严重,不能进行排污,如其情况正常则在汽包水位调整到交于正常水位低负荷时进行。
c、禁止两台锅炉同时排污。
d、排污的程序如下:先开隔绝线(即第一阀),再开调整阀(即第二离炉远的)预热排污管道系统,缓慢地开大调整阀进行排污,在排污过程中如发现有冲击声时,应关小排污阀直到冲击声消失,然后再缓开启排污完中后关闭排污阀。
(9)锅炉受热面吸灰及注意事项:
a、吹灰时应适当增加燃烧室内的负压,防止火焰喷出伤人,吹灰顺序应按烟气流动方向顺序进行。
b、吹灰工作应依次进行,禁止同时运用二只或更多的吹灰器,以免汽压不足吹灰效果不好。
c、吹灰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开启烟道小门时,应站在小门一侧以防带热灰的烟气伤人。
d、吹灰前吸灰管道系统的蒸汽管道应进行仔细的暖管,并排除管内的流水然后再进行吹灰。吹灰时如听到烟道中噪声不正常且蒸汽压力下降甚多,应当停止吹灰,并检查在烟道中的吹灰管是否损坏。
f、吹灰前应通知锅炉的所有值班工作人员及准许在锅炉近旁工作的其它人员。
g、吹灰完毕后,应关闭吹灰主阀,并开启其疏水阀,应特别注意吹灰器的漏气,因为这样将使得附近受热面遭受蒸汽的冲刷受到损坏,从而造成事故。
h、在不吹灰的时间内,应定期巡视吹灰设备检查其是否泄漏。
(10)炉膛内燃烧要均匀,火床要平整,不准出现风洞。
(11)有省煤器的锅炉必须使水不间断地通过省煤器,以控制省煤器出口水温度低于炉水温度140度,防止水在省煤器内沸腾,当锅炉停止进水时,必须特别注意出口水温,必要时应开启近路烟道挡板,关闭通过省煤器的烟道挡板。
(12)运行中应保持锅炉本体附属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
(13)在运行中应保持锅炉的经济燃烧。
六、注意事项:
(1)为保证上述指标制度的实施,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坚决杜绝一切不良风气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上通下达,执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步骤的原则。
(2)严格遵守厂规厂纪,不许在工作岗位上吸烟、睡觉、脱岗和旷工、迟到、早退现象发生。
(3)严格执行操作舰程,加强责任心,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操作工签名要写清一、二、三楼、姓名、各负其责,一楼二楼三楼操作工要互相协调,把工作做好,操作班长要在20t操作,把班中生产协调好。
(5)操作班长、拉煤班长要多通气,多联系把工作做好,做认真,切勿出现漏洞影响生产。
(6)在生产在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第9篇 锅炉工岗位职责安全生产规程
一、岗位职责
1、应熟悉和掌握锅炉的基本知识及设备状况,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2、全面负责锅炉的开停炉操作和运行中监视调整工作,保证安全经济运行。
3、加强对锅炉各项参数和水位的调整,按时冲洗水位表,运行中根据仪表显示的数值,煤种和燃烧工况的变化,及时进行燃烧调节,使锅炉满足生产用热,降低燃料消耗。
4、加强对锅炉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时巡视锅炉运转情况。
5、有权禁止当班人员违章操作、阻止无关人员进入锅炉房和操作室。
二、安全操作规程
1、司炉工应对锅炉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有深刻的了解并持司炉操作证,才能进行独立操作。
(1)密切监视水位、压力和燃烧情况、正确调整各种参数。
(2)按规定做好日常工作,例如压力表、排污试验安全阀等。
(3)随时检查锅炉从孔、手孔、受压部件以及省煤器等是否有泄漏、变形等异常现象。
(4)检查汽水管道、烟道、风道、给水泵、送风机和引风机等。
(5)随时掌握蒸汽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负荷。
2、当班司炉工不得随便离开岗位,如果要离开时,应有合格司炉工代替。
3、在工作时间内,司炉工应集中思想,注意仪表,不得看书及做私活。
4、非本部门工作人员,未经当班司炉人员同意,不得任意进入锅炉房,如有外来参观人员入锅炉间,必须由有关人员陪同并做好记录。
5、当班司炉工应该阻止非锅炉人员触及锅炉上各种阀门和一切附件。
6、锅炉房一切仪器仪表,应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完整,一旦发现损坏应及时调换。
7、为了确保锅炉能正常工作,锅炉上面和四周不得堆置任何易燃杂物,严禁在锅炉上烘烤衣服、食品等,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8、生火前,必须根据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检查,长期停炉必须做好一切安全保养工作。
9、司炉工必须配合大修理人员做好每年锅炉保养年检工作。
10、司炉工在操作中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锅炉房各项规章制定。严密监视锅炉各参数的变化,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或做与锅炉无关的工作。
11、在岗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密监视各种仪表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及各项记载。经常调整监视水位、压力、温度、出力、燃烧配比、烟风配比、烟尘等,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12、认真做好锅炉本体、风机、给水设备、燃烧设备、除尘设备、附件及仪表的维修保养,经常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合理润滑,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13、按照规定正常情况下必须做到供热要求;达到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指标。
14、锅炉在运行中发现危及安全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努力排除,并立即报告有关人员。
15、遇有事故发生不得离开岗位,要周密考虑果断迅速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不得隐瞒事故。
第10篇 锅炉水泵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1、转车前要检查好安全装置与进出阀门开启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转车。
2、运转中注意监视水箱水位情况,不准缺水或跑水。
3、水泵运转中必须监视压力情况,准确调节压力,保证给水压力稳定正常。设备运转时,禁止擦抹传动部位,按压扣要用绝缘棒。
4、水泵运转中发现水温过高,泵不上水时,要开启凉水门加冷水,保持正常给水。
5、树脂罐失效需换另一罐时,应与化验人员联系,以防硬水或盐水进入水箱和锅筒内炉。
第11篇 生活锅炉司炉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司炉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才能独立操作。
2. 上岗前必须正确穿戴好劳保用品,作业前检查确认所使用的工器具、防护用品应符合安全要求。
3. 严禁站在有水或潮湿的地面上操作电气开关。
4.运转中的设备不得检修和清扫,切勿将杂物掉入电机体内。
5.单人巡视设备只能观察,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汇报车间、厂调度,需处理时必须有人监护方可进行处理。
6.严禁触摸机械转动部位及电气线路,转动部位及电缆接头处防护罩应良好。
7.设备检修处理前必须停机,同时应切断电源,采取好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8.发现电气故障或事故,要立即汇报车间、厂调度,不得私自处理。
9.检查烟道和炉膛内是否有异物,炉墙壁是否严密,有无漏风,检查烟道各部位情况。
10.经常检查压力和温度 ,不允许超过规定数值。排污处理时看清周围环境,以防蒸汽烫伤。
第12篇 锅炉碎煤机皮带运输机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1、经常检查皮带和溜咀有无异常,拣长木屑、冻块、铁器、杂草及砖块杂物时,防止绞伤。
2、捅碎煤机溜咀时,必须停止给煤皮带,握住手中的工具,站在安全位置,防止碎煤机弹出物体伤人。
3、皮带运转时,岗位人员不准脱岗,注意手中的工具和其它杂物,防止落入煤仓内。
4、皮带运输机、碎煤机开停机时,要互相打铃联系好,确认皮带上无人,工具及余煤时,方可转机和停机,并要按操作顺序进行,设备运转中不准触碰传动部位。
5、皮带运输机运转时,严禁跨越皮带或在皮带上行走,禁止清扫。
14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23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34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25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